时间:2023-09-17 15:04: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满意度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完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学生学习今后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乃至实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市场调研与预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考核
2007年包头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开始招生,中间停招3年,2011年恢复招生,重新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其中《市场调研与预测》是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强、应用型广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了促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进一步发展,突出专业特色,适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学习今后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实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果欠佳。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任课老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低。课程的应用性在教学内容中体现不强,学生的执行力不够,编写的调研报告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现问题、及时思考并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欠缺,与培养方向脱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分为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两部分。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研的内容、市场调研常用方法、问卷设计技术和抽样调查。市场预测包括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描述和定性的市场数据分析预测。但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为文理兼收,在选教材以及课程内容设置时,定量市场预测内容较少,定量市场预测的原理介绍较浅,在运用分析软件时只涉及EXCEL数据分析中的部分内容。课堂案例教学中,医药产品调查、医药环境分析和医药客户满意度等内容穿插较少,与学生就业方向联系不紧密。
(三)考核方式结构不合理,过程性考核不显著。由于该门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考查课,所以结课形式采取非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交一份老师的命题作业为主。课程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30%+期末成绩(作业形式)70%。在考核方式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没有具体进行量化,而且以作业形式的期末成绩相对占比较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应加强过程性考核。
二、《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与“十三五规划”的培养方案相匹配。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制定“十三五”规划,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各个专业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市场调研与预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需具备市场营销学、概率论与数据统计、西方经济学、医药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同时也与后续推销理论与实务、营销策划、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学习联系紧密。因此在修改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将市场营销专业该门课程设置在第6学期,54学时,3学分,为整个专业课程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我校为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为医药营销方向。根据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看,有50.6%的学生在从事医药营销相关工作,半数以上面向医药企业、医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工作种类主要有OTC代表、医疗器械营销专员、医药企业行政人员等岗位。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需与学校办学特色和未来就业趋势相契合。
(三)与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相适应。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调研,68.7%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项式、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不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科学的课程考核,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方法。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1],在学期初,要求每位学生仔细思考想要调查了解的项目内容,每人上交一个题目,根据题目的相关程度,将班级学生分组,一般每组5~8人,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利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分组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全程的教学活动,加强运用课程内容,有利于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小组在设计调研方案时避免小组成员中有搭便车的现象,要求说明每名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并在期末根据小组成员对一组项目调研报告中自己负责部分完成情况给予单独打分。小组的活动主要是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及预测,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PPT进行汇报。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准确定位,增加医药环境、医药品牌研究、医药产品调查、医院顾客满意度等内容和相关案例[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切实加强与学生培养方向和就业趋势的联系,体现特色专业中课程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上教学,另一部分是课下学生活动。将课上与课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先用6学时介绍市场调研的内涵,包括基本概念、重要性、特征、原则和内容以及调研方案的设计。在第7学时上课时,要求小组确定调研主题,并针对调研主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主题后,小组进行调研方案的制定。调研方案的设计中需要列出小组调研的主题、时间进程、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注意事项等。然后讲授市场调研的常用方法和问卷设计技术。在第28学时上课前,要求学生完成问卷的设计,在上课时对学生问卷的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全面性进行分析,帮助各个小组确定问卷内容。在第28~34学时期间,要求学生运用投票平台问卷星等网络调查方法或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研并收集问卷。在第40~52学时,要求学生对收集的问卷运用SAS、SPS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并开始调研报告的撰写。在课程的最后2个学时要求学生提前做好PPT并在课上进行汇报。通过课上内容与课下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边学边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培养目标和更好适应社会的人才。
(三)课程考核。根据学校培养方案和课程考核方案的要求,《市场调研与预测》为考查课,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更应该体现过程考核。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将个人最终成绩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综合确定。个人期末最终成绩=个人成绩(50%)+小组成绩(50%)(具体内容见表1)。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半。个人成绩主要是由出勤、课题表现、作业、参与小组项目的积极性和个人负责项目内容的完成情况确定。小组成绩由调研目的与方案设计、问卷制作及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并用PPT进行汇报构成。对小组进行打分时,根据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PPT的规范性、完整性、合理性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期末成绩。
四、结语
教学改革内容在2013级市场营销(医药营销方向)《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中的运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个小组对项目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共有4组学生以课程调研项目为基础设计作品参加了2016年“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中2组参赛作品获得包头赛区铜奖。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对课程学习成果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市场调查的能力。《市场调研与预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结合当地市场特点和市场调查的知识体系展开教学改革,建立一种动态的更新机制,形成在理论上、方法上较完备的科学体系[3]。教学实践改革是高校任课教师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实践———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上台阶,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
作者:安慧琳 单位:包头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詹立平.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78~79
我院导管室初创于2005年,经多年发展,目前有2台DSA 机,护理人员13名,技师4名。承担心血管、神经、外周血管介入手术。较好的配合临床科室完成各种平、急诊介入手术。2019年1~9月,共完成介入手术1712台。
导管室经多年与临床科室配合,工作中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这些制度和流程,提供了临床好的工作条件和秩序,特别是我院胸痛中心运转以后,在病人量增加的情况下,保证了各种情况下的介入手术的顺利完成。从未出现因配合不到位而出现不良后果。
但是,目前仍存在急诊衔接偶有不顺畅情况,尽管是偶发现象,却隐藏着医疗安全隐患,需要导管室认真对待,也需要临床科室的紧密配合,一起努力最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
具体情况:
1 外院急诊胸痛患者,事前未通知导管室,120直接送到导管室,而导管室2台介入机均在使用中,患者需在导管室走廊等待。
2 两台介入机均进行平诊手术在使用中,急诊患者需插入两台平诊手术间,平诊手术医生有抵触。常需放射科、导管室相关人员做工作协调。
产生问题的原因:
正常按胸痛流程,120患者在临床医生通知导管室后可直接送达。个别临床医生不能严格按相关制度、流程执行,在未与导管室沟通,了解导管室使用情况下,直接送达后遇到两台机器均在使用,患者只能在导管室走廊等待。
在两台平诊之间插入急诊,平诊手术医生的确存在需重新刷手重新术前准备情况,有所不便,抵触由此而生。
解决和预防:
临床相关科室医生加强流程制度学习,在与导管室沟通了解到两台机器均在使用时,可将患者先送人急诊科进一步完善介入前诊治,严格避免在导管室走廊等待。
进一步扎实落实急诊优先原则。克服不便,无条件为急诊争取时间。另外,打破科室界限,心血管介入现有心内1、2科,心血管外科、心研所四个科室均可进行实施操作。需要在平诊间插入急诊时,可由最早完成平诊手术医生接台进行急诊,可进一步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为患者最大争取时间“红利”。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根据院党委要求,围绕医疗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对导管室存在的有关情况,与相关人员讨论形成已上共识,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
2017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
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
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目前我市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如,我市对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来自财政和民政方面的资金补助,在实际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又如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首先要解决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问题,但实际上医保资源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能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区24家区管养老机构绝大部分为民办,除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天颐和养老院、康泰老年公寓等4家实现医养结合外,其余规模较小的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4、社区医养服务总量不足,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对策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全市乃至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不是区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区来讲,面对21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成为全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试点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6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据报道,国家民政部已经协调卫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我区应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对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政策优惠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政府应探索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使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包括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建设经费、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机构相同政策;在水电气热费用上与居民价格持平等。另外,除公立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外,其他服务主体可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或供需双方议价,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在社会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在金融支持方面,应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尝试设立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南开区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3、结合区情实际,完善服务方式
在统筹推进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区属一、二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合作,会同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区新建、改建23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4、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服务创新
将医养结合纳入智慧南开惠民工程,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化进程。一是在南开区养老服务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来自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资源,打造老年人群数字化健康管理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动态数据,并通过三方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库,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二是广泛复制昔阳里社区经验,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等多种载体,推广应用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能终端,实现网络覆盖。三是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养老市场,与专业医疗机构对接,开发可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监控服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教学改革;思考
萨姆·沃尔顿说:“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的老板,那就是客户。客户不靠我们而活,而我们却少不了他们。”这说明了客户资源对于企业举足轻重,是企业首要的战略资源,没有客户,企业就没法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医药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改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如何提升客户价值来增加企业的收入及利润,成为各医药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开发客户,维持客户,挖掘客户价值,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贡献度,增加销售量。
客户关系管理英文为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简称“CRM”。1997年美国学者GartnerGroup首次提出这个概念,随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国内各大学纷纷开设客户关系管理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客户关系管理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在不断地进行当中。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利用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企业管理、推销学、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数据库、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管理理念来建立客户关系,维护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重要的专业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以及营销知识。
课程的主要任务为:(1)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常见的应用技术;(2)能制定企业CRM战略;(3)能管理CRM项目;(4)能提高客户服务、解决客户投诉等。
為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的目的,学校应该开设市场营销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等各种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帮助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知识,全面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满足企业对于客户管理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诚实诚信,保守秘密。
2.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勤奋务实、高效的职业态度。
3.工作上具有高度责任心、敏锐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态。
(二)能力要求
1.营销能力。提升学生的营销能力,应该从营销方法以及营销手段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营销管理水平。要求掌握以下营销能力相关知识:营销的概念与基本类型、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直复营销、服务营销、数据库营销等。
2.技术与管理能力。要求学生了解CRM系统,掌握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常用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与管理能力,高校应该从下面这些知识点入手来提升技术与管理能力:CRM系统的特点、结构、分类、软件、模块系统、基本功能、CRM使用的基本技术理论、CRM的行业应用、客户智能、呼叫中心、数据的分类和搜集、客户信息库建立的方法、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的内涵及数据挖掘在CRM中的应用等。
3.客户管理能力。(1)客户管理能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客户管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客户管理能力:掌握客户管理关系的基本原理、客户管理关系的内涵,建立坚固的客户关系,对客户分级管理明确,做好客户维护等。
(2)客户满意能力。为了能够保证客户关系管理水平的提升,学生在处理客户关系的时候应该做到让客户满意,只有让更多的客户对于企业的服务与产品满意,才能确保客户和企业有长久的合作,保证客户对企业的忠实度。提高客户满意度要求学生掌握客户的相关知识点:顾客满意的概念及意义,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顾客投诉、流失及其管理,顾客满意度的测评等。
(3)顾客忠诚能力。为了保证客户与企业关系的长远发展,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让客户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根据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各个要素的改变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确保客户与企业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高客户忠诚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顾客忠诚能力的相关知识:顾客忠诚原理及类型、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客户忠诚。
4.顾客价值管理能力。顾客价值管理能力是指通过管理来提升客户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价值,保证客户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关于如何提高顾客价值管理能力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价值的含义及概念、顾客的价值、客户的终生价值、客户的生命周期、顾客价值的分析和计算、带来顾客价值的因素等。
三、CRM的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CRM的教学内容、CRM的教学体系架构没有定论,课程体系差异性大
自客户关系管理学科出现以来,由于企业的需要、人才市场的需求,国内高校纷纷开设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希望通过学习客户关系管理的课程来培养客户关系管理人才,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但是由于客户关系管理这门新课程诞生不久,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大,实践难度较大,CRM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架构直到今天都没有明确,业界没有统一的规定,客户关系管理教材有一部分偏向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另一部分偏向客户关系管理技术或电子商务。不同的学校对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各自按照专业的需求、教师及学生的情况选定教材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各个学校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合作,所有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进程比较缓慢。
(二)缺乏双师型教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在各高校授课学时少(我校本科、专科班的理论课授课时间为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让学生更多地去实践的意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许多本科院校从事客户关系管理教学的教师,多数教师毕业于相关专业,学过或没学过该课程,毕业后都没有具体从事过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缺乏具体行业或企业的工作经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这就使学校的教学陷入了理论教学的泥潭中,没有了实践的参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停滞不前。参与实践,要求学校与企业交涉,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而在这一点上,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因此,学生的培养方向趋于理论化,与实际的工作缺乏联系,学校没有与企业的在职人员进行很好的沟通,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理论化教学,学生对于工作实践的事情一无所知,实践能力自然不够,学生在学业完成之后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双师型教师,大多数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所以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践的教导。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能否得到提升,这个问题是学生能否达到目标要求的关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不断提高,达到应聘企业的要求。
四、建议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促进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提高高校教学能力,学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跟进学科的发展,改革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宽教学范围,提高教学的深度。汲取经验,补充不足,学校应该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模拟环境或真实环境中体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培养学生一套分析问题、调节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过程。从教学构架方面来讲,学校应该优化教学构架,重新调整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等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计划与合理的教学内容,保证学校的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多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课堂授课中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经典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方法的应用及学到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教师讲述生产观念时,形象地归纳其特点为“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并举了一个经典的案例:在20世纪初,由于当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汽车销量很好,供不应求,亨利·福特以“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来贴切说明生产观念时期的特点;讲述推销观念时,归纳其特点为“我卖什么,就让你买什么”,并举例三株口服液的推销神话。案例选择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比较新的、可供借鉴的。案例教学中,贵在把具体的案例与理论知识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实践操作经验也能得到丰富。
2.多设课堂讨论、互动环节。课堂教学中多设讨论、互动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时,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见到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让他们讲自身的体验;也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要开设一家公司,回答公司的主要营业范围,客户群体是谁?如何去寻找潜在的客户?见客户前应该准备什么资料及问题?讲到客户的选择时,可以提问:谁是我们的“客户”?选择什么样的客户?如何收集客户信息?寻找客户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获取医院和病人的反馈信息?如何确保信息安全?怎样判断谁是我们的最优价值客户?客户区分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与客户建立好的客户关系?依据什么标准给客户分级?如何实施分级管理?如何让客户满意?如何培养忠诚客户?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互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回答或随机叫学号回答,所有参与课题讨论、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给予加分鼓励,计入平时成绩。
3.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借助软件企业经营的全部流程,把学生带入具体的实验环境中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企业运行流程的了解,并进行企业模拟客户关系管理的操作,以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是如何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维持客户关系的。实验课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转变营销观念,强化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价值;
(2)全面了解CRM具体操作流程;
(3)熟练操作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4)掌握客户信息收集及管理的方法;
(5)具备基本的解决企业客户关系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决策和创新能力。
4.市场调研方法。市场调研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研究相关市场情况,了解相关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现机会及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做出相关市场预测与经营决策,制订计划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让学生参与客户市场调研,主要是对客户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特征进行调研,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确定这些因素主要影响消费环节、分配环节或事后生产领域,了解客户的需求情况(包括需要什么,需要量多大,什么时间需要等)、影响需求的各因素变化的情况、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及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等。可以了解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方法、具体情况和实效,通过做市场调研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更加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现并解决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提出相关对策。在具体的市场调研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团队为单位,通过深入各企业内部调研,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并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通过讨论与分享的方式共同分析企业实施CRM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地调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关的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有效地加以解决。例如,讲到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时,可以让学生实地调查一个企业的满意度或忠诚度。
5.PBL教学法。部分的教学环节设计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PBL教学,教师只对教学过程进行把控。比如让学生分组准备一家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相关资料,分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具體操作方法,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制作课件讲课,派组员上讲台演讲,然后学生讨论,相互打分,PBL分数计入平时分,培养学生在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演讲能力、制作课件的能力等。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是应用性学科,学习测评尽可能体现培养客户关系管理实际操作能力、综合掌握能力,所以不能一考定结果,要实施综合化的考评方式。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平时上课出勤分、课堂讨论分、回答问题分、模拟实验上机操作成绩、PBL成绩、市场调查报告成绩等。考试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学生对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主观题比较灵活,主要考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教学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所学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应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升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学校从企业中聘请实战专家为校内兼职教师进校授课或定期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高校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例如,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可以折算成一定的工作量,或减免一些工作量等。也可以派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短期工作中去了解行业特点,比如实习当接线员,学会与客户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相关理论;或参观访问一家企业,通过访谈了解企业是怎样选择客户的;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设计一些环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讲到客户价值单元时,可以布置课后作业,给每一个小组发一个笔记本和一张物品交换表,要求各组学生用本子去与别人交换物品并填表,以此类推交换三次,学生可以体会到如何了解别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俊华.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宋丁伟,丁江涛,张同建.论高校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15(12):195-196.
[4]董理.关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 , 2013 (02) :85-86.
[5]林海仪.关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3):30.
【关键词】新加坡 工艺教育学院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9-02
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新加坡培训团,了解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办学特色及理念。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发展起来的,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之一,创立了“模块化教育”、“教学工厂”教学管理模式,为新加坡的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加坡的工艺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ITE)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新加坡教育部的公立学院,是第一所获得新加坡质量奖的教育机构。主要为新加坡25 %的中学毕业生和成人学员提供就业技能,帮助他们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等方面都很有特色,笔者单就该院新课程开发模式进行分析。
ITE新课程开发专门由工教局课程兼教育发展署(简称发展署)来完成,负责人是工教局的学术与课程发展副总裁。ITE新课程的开发采用PDCA模式(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对新课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来说具有如下流程:
一、计划阶段
1.高效的政府运作机制
新加坡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政府通过高效的运作机制促使教育直接对产业政策变化做出及时应对。如:新加坡政府计划2010年在新加坡开设赌场,2006年即在ITE开设荷官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即可到新开设的赌场就业。
首先,政府确定了新经济增长目标后,贸易和产业部根据新经济目标及时调整对策以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并做出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政府也通过投资委员会等机构吸引外资[1],并与投资企业共同协商,以了解未来雇主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各个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分别承担了明确的责任,互相配合,共同确定新加坡的技能人才需求。
2.以市场为导向分析设置新课程的需求
新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发展署内有专职课程开发人员,均有企业工作经历[2]。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如:从经济发展局、学术顾问委员会(由ITE的资深专业教师及行业专家构成)、企业培训主管、实习学生及往届毕业生的调研报告等获得需求信息。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工作岗位能力,规划出训练的内容及所涉及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基本框架后,提交学术与课程发展副总裁审核后进入课程设计实施阶段。
二、实施阶段
1.制定教学大纲及开发教材
各个行业均有学术顾问委员会,每年召开4-5次会议,将行业发展需求反馈给制定者,再根据企业对所需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类别、教学目标、总学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如何考试等。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行编写活页教材,讲课前发给学生,学期结束后学生收集起的所有活页讲义就是本门课的教材。
2.以基本的能力知识单元为模块实施教学
将整个课程所涵盖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需求分成若干模块,各模块间既相互支撑又相互独立,可以根据最新的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适应市场的变化。
3.注重实践,采用真实环境展开实训练习
ITE的实践式课程包括三部分:主修有8个单元,占80%;选修有2个单元,占5%;生活技巧单元占15%,即:有助于个人发展的生活技巧,在工作岗位的生活技巧,包括:如何有效地待人处事、思考与解决方案技巧、建立团队精神技巧及卓越服务素质等。理论课占30%,实践课占70%。实践课采取实境学习环境,如:酒店管理专业、美容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等的实训课均是在校内的真实情境:酒店、美容中心、汽车维修工厂中进行,均可对外营业。护理专业练习急救技能是在一辆真实的急救车中进行,其所有的实训室在战时可以作为临时医院启用。
三、检查阶段
新课程结束后,由发展署对任课教师、学生、雇主进行调研,内容包括对该课程的满意度、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后[3],来检查新课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四、处理阶段
如果该课程某些内容未达到设计标准,将会重新更改设计,更正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模块,继续实施、检查、处理,直到检查结果符合设计标准为止。
新加坡将ITE成功发展为东南亚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职业院校之一的原因包括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明确的远景目标,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的职员队伍,最重要的是以创新创造未来的理念。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制度、鼓励改革创新,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万小朋.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的办学模式及其对我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3):64-65.
[2]涂莉云.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的办学经验与启示[J].中国建设教育,2014(1):55-58.
[3]万建民.新加坡工艺教育局新课程开发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97-99.
一、2008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我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紧紧围绕“优化工作思路,创新监管机制,努力开创物价工作新局面”这一主题,以“稳物价、保民生、创环境、强服务”为重点,以“七查七进”“四解决四建立”为载体,通过全面系统学习、广泛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检查、开展“五查五看”和“双诺整推”等一系列活动,干部群众反映的四方面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群众测评满意度达100%,并调研提出了《××县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县物业收费管理办法》(讨论稿),制定了《××县物价工作科学发展规划》,建立了物价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系统进行了总结,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二)强化措施综合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我局把民生价格问题做为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综合措施,全力稳定市场价格秩序。一是制定了《全县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县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二是加强市场的监测巡查。抽调人员组成市场巡查监测小组,对粮油、肉食、蔬菜、煤炭、石油、液化气及防震救灾物资、灾后重建物资价格实行日报告制度,在政府网站公布价格监测数据,分析预测价格走势,按时上报价格监测报表70份,印发价格监测信息36期。及时处理价格矛盾纠纷,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预警预报,形成了物价形势成因分析建议对策报告7篇,提出调控建议,防止价格异常波动。三是实行调价备案和提价申报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价格过快上涨。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我们对万家和超市、新世纪超市等6户企业经营的面粉、大肉、牛羊肉、食用植物油、鸡蛋等119个品种,实行了调价备案临时价格干预措施;6月份又对9家水泥、砖瓦、砂石、建材等灾后重建物资经营企业实行调价申报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每天逐企业巡查,严格监管价格涨幅。四是加强价格收费监管。严格审核收费项目,取消公安系统信息技术查询费等不合理收费3项,控制出台新调价项目,对上报的城镇自来水价格,人饮工程供水等5项调价项目,广泛调研,暂稳原价。五是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联合工商、商务、粮食、质检、药监、农牧等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市场食品价格大检查15次、抗震救灾物资大检查13次,集中整治市场价格,规范明码标价及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依法坚决查处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6起。对蔬菜市场欺行霸市问题,联合工商、公用事业局、公安局了《关于加强农贸市场监管的公告》,进行了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市场欺行霸市违法行为,联合运管部门集中整治了出租车乱收费行为,取得了较好效果。六是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各种收费减免优惠政策,对鲜活农产品运输、销售、摊位等各环节,该减免的收费一律减免,落实鲜活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规定,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提高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确保市场有效供应。同时加强了医疗、物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价费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县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降,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三)加强收费和政府定价管理,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对全县189个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和52个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进行了年审,及时变更收费标准18项,取消了个体工商管理费、农贸市场管理费、公安信息技术查询费等收费5项,实行价格收费公示制,提高价格收费透明度。按照“适度、稳妥、择重、衔接”的原则,对春播玉米、胡麻种子,华汭物业服务收费、民用爆破器材经营价格、职教中心学生公寓住宿收费等价格,在认真进行成本监审认证,广泛征求意见和调查了解周边市、县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按程序和权限审批的调价制度,在把握好调价时机和幅度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平稳的进行了调批价工作。实行进企业收费两证一书一票一卡制度,对水利、环保、消防、土管、建设等7个涉企部门的收费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努力为企业减负增效,营造良好价格投资环境。
(四)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全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我们把民生价格收费问题作为全年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从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物业收费和供热价格等群众关注的价格收费热点问题入手,全力维护群众利益。一是开展了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经对全县32个化肥经销点,43个农药、农膜经销点的农资,12个农村人饮工程供水价格,10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13个农村合作医疗点的收费情况的检查,落实了化肥价格干预措施,打击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价格欺诈行为,规范了各部门的涉农收费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了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对全县176所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进行了检查,通过看收费票据,抽查询问学生,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执行良好,学校也都能按要求进行公示。三是开展了医疗服务专项检查。共检查医院4所,主要针对医院挂号费、b超、彩超、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费、ct、心电图等6项收费进行了重点检查,对重复收取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责令清退立即纠正。四是对群众关心的城市供水、供热、供电、物业管理价格收费进行了监督检查,规范价格服务行为,化解了价格矛盾纠纷,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五是开展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物资和奶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维护了非常时期重点物品市场价格秩序。六是加大价格举报案件查处力度。对群众的价格举报,我们都做到了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而且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受理的客运票价、电费、垃圾费、出租车价格等16起价格举报案件进行了监督检查,纠正了违规行为,及时反馈举报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五)增强价格服务新本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我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要求,努力增强价格服务新本领。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开发、项目建设、节能减排等中心工作开展价格服务。一是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以价格服务“进企业、进商场、进社区、进农户、进医院、进学校、进景区”为重点,巩固现有成果,查找存在问题,学习先进经验,以价格收费公示和价格监督网络为载体,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延伸到各个层面,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价格认证服务。积极开展涉案物品价格认证和调价前成本审核认证,为司法工作和企业价格制定提供服务。至目前共受理委托认证案件15起,认证财物132件。对城市自来水价格、惠民苑小区住房价格成本进行了调定价前成本监审认证,为企业合理定价提供依据。三是开展了涉农价格监督检查、煤炭市场价格上涨情况、环境保护价格收费专题调研,撰写有价值、有见解调研报告3份,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加强价格政策信息服务。今年我局印发物价信息简报25期,开通了××县价格信息网站,畅通了价格信息渠道,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数据表37份。做到了价格政策法规、物价工作动态、价格监测信息公布及时,全方位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六)狠抓招商项目建设,努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做贡献。我局积极开展新一轮“千名干部访客商”活动,广泛联系,多方洽谈,引资4000万元的华兴运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超额完成了22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达标项目,已将文件资料上报省市等待检查验收。同时,在县污水处理厂项目申报中,我局积极配合提供文件资料,全力为全县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按照工作分工,将全局工作人员分成四组,形成统分结合,责任明确的工作落实机制,制定目标任务,划分责任界限,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全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攻坚。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为统揽,竭尽全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集中精力狠抓强化监管保民生,优化环境抓招商,增强本领搞服务三项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水平的提升。
3、建强班子队伍,创建五型机关。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素质修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公正执法的价格工作队伍,全面提高价格工作水平。
4、强化机关效能,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征求意见,积极落实整改,提高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价格服务承诺制,强化机关效能,增强责任意识,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人员相对紧缺;
二是物价局历年欠帐较大,办公设备落后,检查专用车辆报废期已过,不能满足市场调控的需要。
四、2009年工作打算
2009年我县物价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揽,以争创科学发展观示范单位为切入点,按照“主攻大项目,全力保民生,增强新本领”的总体要求,以争创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和全省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为目标,“科学监管稳物价,增强服务保民生”,强化措施,加强监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价格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工作思路是:全力实施“114”工作计划。即坚持一个统揽(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为统揽);围绕一个主题(全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强化监管保民生,优化环境抓招商,监督检查维秩序,增强本领搞服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规范管理水平。以争创全国规范化物价检查所和全省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为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物价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在全局上下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
二是加强涉农价格监管,促进农村稳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产品价格政策,加强农资价格监管,保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不断强化涉农价格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推进农村稳定发展。
三是强化市场综合调控,确保价格基本稳定。按照“政府协调、各方联动、突出重点、综合调控”的方针,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控制调价项目,开征价格调节基金,狠抓明码标价,实行价格信用等级晋级制,充公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教育收费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规范高中教育收费,取消不合理服务性收费及代收费,落实择校生“三限”政策。强化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管理。完成乡级医疗收费改革,严格控制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加强房地产价格监管,严格审核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妥善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价格问题。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劣势;建议
[作者简介]张孟见,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助教,硕士,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135-03
一、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开办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但是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只是近几年的事。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重要举措,不仅极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更满足了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 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顺应了医学整合的必然趋势。医学整合是对分化状态的医学各个部分进行合理耦合。医学整合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医学的科学A文价值潜能,使医学协调、均衡、科学地发展,以适应医学发展内在需要,满足社会对医学和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同时也践行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二) 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很多患者眼里,医生不再是天使,而是憎恨的对象。开办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患者心理卫生咨询、社会适应指导、健康科普知识传授以及病人和家属应对疾病、死亡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体现人文关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还可以促进医疗单位各项服务功能的实现,增加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综合医疗务。
(三) 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利用自身特有资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和督导,大大促进医疗社会工作方向的开展,从而提高了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实践水平,丰富了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对这一学科的专业化、丰富化和完善化发展贡献重大。
二、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医学院校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医学为主的特点,在开办和发展社会工作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和劣势。
(一) 优势分析
1.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医学及相关资源为依托,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优势。现阶段,由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机构数量有限,难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致使许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医学院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作为软材料,加上医院、康复中心及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等硬设施,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场所,从而通过实习活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2.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大势所趋,也必将创造辉煌的前景。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这符合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从医学院校的发展来看,注入人文医学之后,学校的发展就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有利于学校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完善学校的科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只要认可这一思想,医学院校重视人文医学的建设,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3.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现代社会对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有很大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为47.35%和13.28%;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l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让医务社会工作者以履行工作职能为基础,在社会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方法,积极介入和调解医患纠纷,努力改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由于其专业性优势,培育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会具备更强的实践技能,这也会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并且,医学院校一般设有附属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这也能为解决自身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二) 劣势分析。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其劣势体现在经验不足、学科知识基础不深厚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由于全国的医学院校和其他综合类或文科类院校相比,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时间较晚,所以就会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会进一步导致教学过程是逐步摸索进行的,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影响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学科知识基础不深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专业开办的时间晚、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开办之前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积淀,毕竟在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主,和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相对缺乏。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缺乏问题也是一个极大劣势,一方面,原来缺乏相关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作为医学院校并且是新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吸纳专业人才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这几个方面的劣势,是制约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瓶颈,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
三、医学院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议
“SWOT分析法”告诉我们,在解决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医学院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与劣势,这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 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一个学科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得到重视。要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提供专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设施和资料,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要充分发挥实用性和专业性强的优势,重视学生医学知识的融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和设施,促其参与医疗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力争培养出社会工作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实践能力高、活动能力强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与一般学校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相比,这是医学院校的巨大优势,只有培养出知识扎实、技能出众、就业良好的人才,这一专业才真正
符合社会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取得大的发展。
(二) 实行引进来举措,在不断学习中弥补不足。针对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多向办学较好的院校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每一学科的发展都是经历成立、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对于那些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较早、发展较好的院校,需要医学院校多学习他们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借鉴其学科发展规划,明确这一学科最前沿的领域与科学发展方向,这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还需要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工作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来指导工作,开办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直观地学习经验并发现自身不足。其次,要加大社会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领域内的专门人才还相当欠缺,很多研究社会工作的学者都是半路出家,再加上社会工作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学科地位相对不高,所以吸纳高水平的社会工作研究专家难度很大,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努力争取吸纳外来专家的同时,要着重做好自身人才的培养,多为本校社会工作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为其创造自身成长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要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为己任,广泛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早日成长为教学与科研并重、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最后,医学院校要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资金投入,购买丰富的专业书籍和资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知识来源保证;还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各方面设施建设,例如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完备而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实验室,能够把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模拟,并把过程进行监控和录制,以供分析和改进,这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互动,促进社会工作这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三) 以广泛宣传和社会服务为依托。打造自身品牌。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是现阶段,社会工作的社会认识和认可程度都非常低,所以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医学院校要广泛宣传报道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服务功能与范围、优势和成功案例,提高社会大众对其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其次,还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召开研讨会和社会合作等多种方式,争取各级政府、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医院及社会各类团体的支持,为社会工作发展创造更多的资源。最后,还要做好社会服务工作。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社会服务,教育也只有通过社会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同。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广泛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去医院协助解决医患关系;与患者沟通消除其心理障碍;参与社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医护康复服务;为临终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临终关怀;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服务活动,赢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树立自己的品牌,展现自身专业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树立自身品牌非常关键;第三,尽管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但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弥补自身不足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第四,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大力宣传,广泛开展社会合作与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可,对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虹.走进医学整合的新时代[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2).
【关键词】信息化 智能化 网络 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最先提出智慧城市的IBM公司认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管辖范围内的城市服务、公用事业、和本地产业的各种需求,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更好的感测、分析、整合城市核心系统的各种信息,以更好的分析和应对经济调控;协助政府、医院、学校等系统使之整合,使得地方资源运用更有效率,让城市因此变得更高效、智能,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①
本文认为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从狭义来讲,是以互联网、电信网、物联网带等多样化的网络技术路线组合为基础, 综合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社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和城市运行系统等各种系统,整合资源,做到信息共享、自动感知、信息应用系统协作、网络互联互通以及海量信息智能处理,形成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城市。从广义来讲,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战略,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城市各系统智能化的阶段,是人们对于今后生活的一种理想和向往,展示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和谐、智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
二、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十一五”时期,昆明市光纤到楼的覆盖率达到了40%,语音固定电话用户实现118户,移动语音用户实现653万户,电子数据用户为388万户,另外有限电视在网的用户为122万。据统计,在2010年全市的相关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有116户,其营业收入实现了100亿元,创下了整个云南省电子信息产业收入的94.6%的新高。
“十二五”时期,在智慧昆明建设目标的指引下,昆明市进一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期间,昆明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各项信息技术在全市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智慧成果。主要表现为:城中的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了双向改造,三网――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WiFi信号覆盖全城;宽带乡村试点涵盖了富明县、晋宁县、东川区等8县区共803个行政村。
(二)“智慧政府”管理水平显著
“智慧政府”是指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来构建起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实现主动、实时监管,提升相关部门政务的办事效率。昆明电信公司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共享信息来推动政府政务网络电子化建设,这一措施大大提升了政府行政系统的网络基础能力。目前,已构建起电子政务网络、智慧灾害防控系统、城市报警系统与监控系统等“智慧政府”项目,并正式投入使用昆明市政务服务三级联网联动信息系统。
(三)“智慧民生”生活现代化再提速
民生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昆明市重点建设的事业项目。早在2012年就围绕医疗、教育等热点问题来发展社会事业,来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昆明市构建的“智慧民生”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有市民一卡通、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通过市民一卡通,不用出门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交煤气费水费电费、话费,甚至彩票、电影票都可以实现。市民一卡通将不断发展更新,我们只要带着手机,可以实现手机付账、乘公交地铁、超市购物、买机票火车票……将逐步体验到“智慧”带来的实惠。“智慧医疗”方面,医院可实现诊疗无纸化、病历病案电子化、专家网上挂号会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方面。这些“智慧医疗”将有效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监管力度,增加医疗信息的透明度,减少群众医疗负担。
(四)“智慧产业”产业竞争力再增强
“智慧昆明”建设过程中产业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业的智慧竞争力得到增强。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广,昆明市以“智慧产业”为载体,用信息化来提升产业聚集与扩散效应,促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农业方面,相对于传统农业模式下,种植户必须到种植基地去,才能了解种植作物的各项生长指标,“智慧农业”智能很多,种植户只要坐在监控屏幕前,就能通过视频信息对大棚中农作物的湿度、温度、光照、土壤等生长环境进行监测,随时知道农作物的长势。
昆明市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旅游热点城市之一。旅游业作为昆明市一大优势产业,结合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来构建“智慧旅游”。昆明通过整合“三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方式,来有效服务于“智慧旅游”的构建。智慧旅游主要围绕游客体验和行业管理这两个方面,用这上述两条主线把游客的吃、穿、住、行等各要素与单位和人员信息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和共享。
三、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自五华区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建设“智慧五华”之初,就提出要通过四年的时间,构建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a业三大工程体系,并在16个重点领域进行智慧系统专项建设,建设一个绿色五华云计算中心的目标。②经过几年的建设,昆明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智慧城市整体平台建设滞后
目前昆明市虽然在政府、民生、行业等内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慧化”,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智慧程度还不够成熟,比较滞后。另外,长期以来昆明市各社会部门与市场要素的细分导致城市各职能专门化程度过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很难统一利益诉求来共同构建覆盖全市所有社会要素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
(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
昆明市位于西南边陲地区,由于其天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地劳动力多数从事手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和低效率低层次的行业,高技能人才流向了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使得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建设滞后
当前存在市民个人服务方面效率低、程度满意度低,医疗、教育、社保等重点民生领域公共服务发展不足的突出问题。与个人服务情况类似,当前企业服务效率也普遍较低。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的服务模式,没有有效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目前,协同公共服务办公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项目尚未建成。相应的智慧服务行政审批平台、经营纳税平台、资信认定信息化平台等企业服务项目数字化建设尚未达成。
(四)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
昆明市由于其天然的地理特点,很多地区还比较贫困。比如禄劝县和寻甸县,这些地区的信息网络比较落后,数字城管中心行政级别较低,以及各部门联动能力不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信息需要得不到满足,不能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及时迅速处理,导致现有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及大量的信息处于浪费状态。另外,昆明市各政府部门之间尚未建成统一的数据、统一的网络、同一平台的数据中心,严重影响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难以整合利用,影响城市运营效率和成果。
四、推进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1.智慧东京。日本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轨道交通体系,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轨道交通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1)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主要致力于智慧交通建设,既将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减少50%,消除道路交通拥挤,减少汽车燃气消耗及尾气排放,其中二氧化碳减少25%。
(2)成功举措:一是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图网络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其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二是先进、安全的机动车。该机动车在进入危险区域的时候,自动的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在驾驶人员还没有遇见时向其发出警告。该举措使得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了80%。
东京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是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机制措施来规范、监督轨道交通及环保工作。例如,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严禁氟化物的泄露等。
2.智慧上海。
(1)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上海市在“十二五”时期就就明确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这一发展战略,并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投入大量劳动力和资金来实施产业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2)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措施
第一,推进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来支持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智能化,提升整个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主要有数字城管行动、数字惠民行动、电子政务行动等。
第二,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产业化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大力推进物联网、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产业自主发展,实施“云海计划“,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3.经验与启示
(1)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有坚实的信息化为支撑。国内外的建设实践表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只有待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智慧城市的建设才真正具备了现实条件。目前,我国除北京、南京、上海少狄幌叱鞘行畔⒒水平已经达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昆明、郴州、邯郸等多数城市的信息基础都还比较薄弱。这些信息化基础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2)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强大的组织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行业比较多、领域比较广,加上受到现有体制、机制问题的制约,使得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困难较大。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初,就应成立专门有力的组织机构来决策和协调,统筹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主导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有效整合参与的资源和力量,明确责任,协调展开工作。
(3)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契合城市特点。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产业特色,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城市独特个性的保存和发扬,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现有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紧密结合其城市规划定位、资源优势、产业布局等特点来进行实施。
(二)推进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以政府为主导。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所有发展要素的系统工程,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共管理服务。昆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辅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对市场的监督作用、管理社会的作用和调节经济的作用。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平台,智能地感知、分析和调节城市的环境、安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运行。在此基础上,实现多个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进而快捷地掌握和分析城市运行中的各种信息,高效地处理城市管理当中暴露的问题。
2.引进和培育智慧型人才。智慧城市的建设关键在人,特别是“智慧型”的高技能人才更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大力建设相关“智慧型”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打造人才高地,为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人才基础。一方面通过相关人才引进政策的引导,创造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面向其他地区引进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昆明市大学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企业的优势, 培育一批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技术操作型人才。
3.推进示范效应。智慧城市中的各项信息技术遍布城市的各行各业,能催生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形成相应的智慧系统。在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传统领域优先按照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进行改造建设,如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医疗等领域以此形成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其他领域,共同实现智慧化。
4.整合各地资源,推进配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各地区的城市功能地位、自然条件、现有的基础设施情况,按照智慧城市的要求,加大投人力度,提升和完善现有配套基础设施功能。一方面,对于各种配套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五华区、西山区、盘龙区、官渡区,应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对现有基础设施交通,如对通信、供水、供气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加强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还没有覆盖的东川区、倘甸扶贫开发综合试验示范区、禄劝县、寻甸县等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布局。
注释
①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地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②葛鹏飞.基于指标体系的昆明市五华区智慧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16(5).
参考文献
[1]王辉,吴越.智慧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贤毅.智慧城市开启为了生活―科学规划与建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侯纪勇,郭为.中国智慧城市专家[J].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11(10).
[4]辜胜阻,李睿.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2013,4:17-19.
[5]周丽君,帅萍.美国哥伦布市的“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测绘,2013(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