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时间:2023-09-17 15:04: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第1篇

目前,保险监管部门正在尝试从偿付能力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转为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并试 图通过建立一套合适的监管指标和偿付能力计算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目前偿付能力额度 以及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计算只能反映以前的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而偿付能力变动则是 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目前更重要的是提高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保险 公司能对经营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能够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的机制。资产负债管理作为保险 公司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不仅应与偿付能力一样作为监管部门监管保险公司的起始点, 以及制定资金运用政策的依据,同时也应该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着眼点和市场评价保 险公司的关注点。

首先,以控制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为着眼点,鼓励保险公司建立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金融行业内的各种企业之所以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具有不同的特色、手段和工具,其根本原 因是负债的特性不同。因此,无论是保险公司,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很有必要发展资产 负债管理工具。这是因为,第一,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可以提供给经营者一个整体性的思考架 构,来重新看待

企业的经营问题。第二,资产负债管理工具有助于决策者理清企业多项目标之间的优先秩序 。第三,资产负债管理工具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因此,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出发,以控制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为着眼点,鼓励保险公司建立合 理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以帮助保险公司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

其次,以偿付能力监管与资产负债管理的结合为起始点,适度开放资金运用渠道。

不同的保险公司负债结构不同,经营策略也不同。很明显,采用一刀切的资金运用方式事实 上并不能适应保险业的发展。如果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缺乏灵活度,便会使保险公司失去 控制风险的能力。就目前国内的情况,对于那些利差损较大的公司来说,只能靠不断追求销 售业绩来保证现金流入,而新增加的保险资金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又将再次形成利差损 ,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在对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监管,结合资产负债管理规范其自身行 为的前提下,给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以更多的空间,符合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第三,以不同性质不同成本的负债为依据点,确定投资组合的不同比例限制。

根据保险公司负债的不同性质,比如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公司承担风险和客户承担风险的 负债等,其所对应的合理的投资渠道和投资组合的比例显然也并不相同。因此,在适度放开 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应以负债的性质和成本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投资组合的比例限制。

我们认为,针对目前的状况,按照资金成本来确定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是较为科学而可行 的方式,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保险资金分为不同的成本区间。根据各类资金的性质,以资产负 债的合理匹配及风险控制为原则,确定一个可投资的工具范围以及相应的投资比例。

第2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运用;投资匹配

一、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

由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只允许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业务范围和保险的特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具有如下特点:

(一)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和资本金。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增长速度快,促进了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规模的迅速扩大,保险资金越来越多,且来源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保险资金不仅来自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且大量的保险资金来自于个人;从产业来说,财产保险资金来自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构成来看,保险资金主要由资本金、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总准备金、保险储金以及未分配盈余等构成。

(二)资金性质的负债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保费收入,收取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即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生效后,根据未来保险事故发生与否,决定了是否承担赔付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保费资金具有明显的负债性特点。从保险资金的构成来看,除资本金和总准备金外,其他都属于负债。

(三)对外负债的短期性

从经营范围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除工程险等少数险种有可能保险期限较长之外,其他险种的保险期限都不超过一年;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可能的支出将在保险期限内完全明确。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险种的责任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就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大部分在一年内,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

(四)保险资产的流动性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成本支出时间的滞后性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及负债的短期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支出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保证保险责任的及时承担,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财产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以防止债务产生的财务“黑洞”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破产。

二、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从以上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不仅来自于经营的保险业务本身,同时与保险公司的自身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当前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竞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公司经营的成败与否。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保证各项债务按时支付。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

资产负债管理,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为针对某类负债产品的特点形成的资产结构,实行业务条块上的匹配;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资产负债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它从整个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出发,考虑偿付能力、流动性和法律约束等外部条件为前提,以一整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技术,动态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匹配问题以及企业层面的财务控制,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及流动性的实现。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为出发点,进而合理分析其资产、负债,并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流动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财产保险公司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产保险风险发生的时点的不确定性和赔付金额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发生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支付金额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利用资产负债管理,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以合理化解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看,财产险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好坏。只有资产负债管理做好了,财产保险公司才能保护股东及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才能保证国家金融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行业、社会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1.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的需要

保险,是一种风险预防和转移的工具,它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损失或约定事件,保险人按约定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相应的保险金额。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风险转移的成功与否。目前,财产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承保利润不断下降,有的险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充分发挥保险风险转嫁的作用,就必须通过做好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以满足广大投保人利益的需要。

2.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主动适应保险监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保险监管由市场行为监管逐步向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方向发展,并将最终转变为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的监管,就是要求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外在表现为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高于保险监管机构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而实际偿付能力等于认可净资产,认可净资产等于认可资产减认可负债。根据目前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的规定,公司负债全部为认可负债,而资产则根据资产的风险状况和变现能力按比例认可,保险公司要想提高认可净资产的比例,就必须在实际经营中提高资产的认可率。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资产负债管理,通过将资产配置到认可率高的资产上,提高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满足监管机构对偿付能力的要求。

3.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降低财务风险的需要

财产保险公司积累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资本金和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保证未来能够及时偿付,而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准备金。由于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公司,风险存在具有普遍性,同时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这决定了保险公司赔付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安排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为此,财产保险公司有必要通过改造管理流程,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提高保险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行。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利率市场化

一、引言

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随着进一步加快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面临在新的大环境下的挑战。未来利率工具将会是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利率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工具也将成为资产负债管理的新要点,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将因存贷利差收窄而受到冲击,而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对传统金融领域的冲击,也说明了随之而来的金融创新也势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尚在存款利率未开放的情况下,受到中央政策影响较大,这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经营管理都缺乏自主性,在风险控制、利率定价、人才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也都有所欠缺,故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都还难以适应这一大趋势。

因此,我们既要解决资产负债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也要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做好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准备,加快发展完善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将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三代经营目标有机结合,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下我国资产负债管理的改进对策进行探索,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有效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收益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影响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提出,到2013年贷款利率的放开管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如出弓之箭,快速进行着,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余额宝业务的推出和最近P2P理财的火热,实际上在特定的客户群中,冲击了商业银行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利率市场化将会是一个新的挑战,当今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这些挑战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金融市场走向发达的必经之路,解除利率管制有利于商业银行效率的极大提高,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激发一国金融市场活力,推动金融创新,促进创新驱动金融市场发展大有裨益,将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创新给一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和金融风险的控制方面,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挑战。

(一)改变资产负债结构,影响银行收入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高的资本充足率将不再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金科玉律,必须配合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才能够充分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虽然人民银行已经取消贷款利率管制,然而存款利率管制仍然存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还是碜杂诖娲利差。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在存款利率放开之后,商业银行为有限的存款资源展开的争夺势必推高存款利率,这一点我们已经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特别是余额宝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诸多压力上体会到了;另一方面,利率的市场化必将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银行的贷款业务将会有一定缩减,贷款利率将会被拉低,利差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因此银行传统的利差收入将大大缩水,商业银行如何寻得新的收入增长点将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个新的挑战。

(二)利率风险给资产负债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必然要面对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利率,利率风险也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更加深入地影响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也将决定着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是否能取得优势。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引入更多的风险管理人才,使用更先进的风险控制工具和更灵活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来降低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进而获取更大的效益。利率风险影响的深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精细化自己的利率风险计量方法,完善内部转移定价,更加迫切地要求商业银行转变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

(三)商业银行对资产定价能力要求提高

资产定价能力是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由于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各类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商业银行具有较好的风险定价能力,要给以取决于客户信用和风险水平的资金价格。在长期的利率管制下,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意识较为缺乏,许多银行都缺少风险定价机制,难以判断客户风险,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商业银行有必要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的贷款定价理论和模型,建立自己的风险定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定价水平。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不足

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一系列改革,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之前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时,尚有许多不足。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缺乏主动性

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现在是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标,在结构配置上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保持总量的平衡。而资产负债管理主要采用比例管理,相比发达国家的持续期和缺口管理,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略显被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占比小,例如借入资金、CDs(大额定期存单)和次级信用债券等;相比之下,我国商行筹资的渠道较窄,主要就是吸收存款,此外非贷款资产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占有很大比重,贷款资产期限与实际差距较大,例如许多流动资金贷款都是在贷出后,因为企业挪用,而不断借款偿还之前款,而本质上应判定为长期贷款,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贷款主动管理的意识,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恐很难把握好利率的期限结构,造成利率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收入下降。

(二)我国资产负债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我国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还是比例管理,属于反馈性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只能反映过去,这种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将难以应付利率市场化后多变的市场利率。一方面,资产负债管理采用比例管理,缺乏对资产负债实质的探求,没有足够系统与实际的定量分析,难以实现对资产负债的科学管理,实现在可控风险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比例管理为静态的事后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和波动频繁的利率水平,将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长期滞后,反馈当期问题,进行实时监控流动性和安全性等出现困难,最终造成商业银行的效益较低。

(三)对资产负债管理风险认识不足

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必然会逐渐凸显出来,并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但是因为之前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利率一直有监管部门设定上下限,所以商业银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而没能形成应对利率波动的灵活机制。首先,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然,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宏观经济判断的经验,也缺少控制好利率风险的能力。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较为单一,对于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评估经验不足,比例管理无法很好监管金融衍生产品。再次,利率管制使得商业银行在控制利率风险方面相对缺乏经验,难以应付利率大幅波动下的利率风险。第四,调节机制的缺位,使我国商业银行很难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充分调节利率。在西方国家持续期缺口管理{1}和资金缺口管理{2}都发挥着较大作用,而这些资产负债管理的现金方法在我国都有待进一步本土化并加以利用。

(四)资产定价缺乏科学性

作为利率的被动接受者,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将较难恰当在利率风险的压力下进行资产的定价,尤其是针对很多利率敏感性资产,例如许多商业银行利率都缺乏利率定价机制。由于我国征信制度尚未正式建立,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等级等数据缺乏,信贷风险很难根据客户信用情况定价。作为避免利率及其他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例如利率互换、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合约的定价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不得不面对的。因此商业银行如果没能建立起有效、科学的资产定价机制,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适应将无从谈起。

四、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作为一项商业银行的长期战略安排,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外在稳定存款,保证流动性的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保证安全性,这给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

当下中国商业银行大多虽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但是政府作为主要股东,其身份和银行理应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的身份关系仍然十分尴尬,各大银行中从政府“空降”高层管理者的现象屡见不鲜。故要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缺乏主动性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明确产权、完善银行的独立企业法人地位。资产负债管理重点是要在把握好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平衡的基础之上,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高效灵活的资产负债管理也是商业银行取得最大收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法人地位,充分实现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在银行经营管理上的独立自主;其次要认识到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制约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金融市场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增进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只求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规范化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优化Y产组合提高资产质量。

(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管理能力,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适当提高资产的风险偏好,提高银行收益,在国家宏观政策框架内要逐步建立资产组合配置模型,科学配置的资产组合各类资产比率,尤其是加强信贷资产的最优控制比例。二是要优化负债结构。利率市场化下,吸收存款等被动负债融资成本提高,在未定存款的基础上,适度丰富负债来源,优化负债结构。最后以核心监管指标为约束建立健全我国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制度。

(三)丰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一方面要推动金融创新,充实资产负债管理内容。利率市场化冲击的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业务,必然将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利用缺口分析控制风险。提高对资产负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的科学性,例如适当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保证日常经营的安全性,将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三性”的有机结合,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优化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机制

精确识别并计量风险是防线管理的首要措施。市场风险的计量必须依靠先进的理论、强大的数据库和丰富全面的软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精确计量商业银行风险并对其合理定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加强完善经济数据和客户信息搜集机制,建立各家商业银行间相互连通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和共享数据库,加强风险计量。同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加快我国风险管理。另外还应该调整现有的资产负债比率管理的相关比率指标,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对现代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认识。

(五)完善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在做好科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利率工具,将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不同产品的期限、风险等做出科学定价的基础上,依据具体市场环境或政策适时调整定价策略;建立完善征信制度基础上,针对不同客户制定合理的客户定价策略,根据客户信用和带来收益不同,进行市场细分;针对利率的变动科学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实现资产负债业务的合理配置。

注释

{1}持续期(Duration)缺口管理:指的是一种把到期日按时间和价值进行加权的衡量方式,它考虑了所有盈利性资产的现金流入和所有负债现金流出的时间控制。计算公式是

其中t为各现金流发生的时间,表示t期的现金流或利息,f为资产或负债的面值,n为期限,i为市场利率,D为持续期。

{2}资金缺口管理(Grasp Management),也叫差额管理,是在利率变动循环时期使银行资产负债利差达到最大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其基本做法是,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可变利率和固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组合结构,通过改变资金缺口的大小,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东智,郭娜,关继成.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9:37-41

[2]李达山.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6:131-161

第4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运用;投资匹配

一、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

由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只允许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业务范围和保险的特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具有如下特点:

(一)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和资本金。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增长速度快,促进了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规模的迅速扩大,保险资金越来越多,且来源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保险资金不仅来自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且大量的保险资金来自于个人;从产业来说,财产保险资金来自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构成来看,保险资金主要由资本金、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总准备金、保险储金以及未分配盈余等构成。

(二)资金性质的负债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保费收入,收取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即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生效后,根据未来保险事故发生与否,决定了是否承担赔付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保费资金具有明显的负债性特点。从保险资金的构成来看,除资本金和总准备金外,其他都属于负债。

(三)对外负债的短期性

从经营范围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除工程险等少数险种有可能保险期限较长之外,其他险种的保险期限都不超过一年;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可能的支出将在保险期限内完全明确。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险种的责任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就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大部分在一年内,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

(四)保险资产的流动性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成本支出时间的滞后性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及负债的短期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支出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保证保险责任的及时承担,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财产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以防止债务产生的财务“黑洞”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破产。

二、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从以上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不仅来自于经营的保险业务本身,同时与保险公司的自身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当前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竞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公司经营的成败与否。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保证各项债务按时支付。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

资产负债管理,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为针对某类负债产品的特点形成的资产结构,实行业务条块上的匹配;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资产负债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它从整个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出发,考虑偿付能力、流动性和法律约束等外部条件为前提,以一整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技术,动态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匹配问题以及企业层面的财务控制,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及流动性的实现。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为出发点,进而合理分析其资产、负债,并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流动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财产保险公司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产保险风险发生的时点的不确定性和赔付金额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发生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支付金额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利用资产负债管理,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以合理化解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看,财产险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好坏。只有资产负债管理做好了,财产保险公司才能保护股东及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才能保证国家金融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行业、社会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1.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的需要

保险,是一种风险预防和转移的工具,它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损失或约定事件,保险人按约定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相应的保险金额。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风险转移的成功与否。目前,财产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承保利润不断下降,有的险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充分发挥保险风险转嫁的作用,就必须通过做好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以满足广大投保人利益的需要。

2.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主动适应保险监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保险监管由市场行为监管逐步向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方向发展,并将最终转变为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的监管,就是要求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外在表现为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高于保险监管机构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而实际偿付能力等于认可净资产,认可净资产等于认可资产减认可负债。根据目前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的规定,公司负债全部为认可负债,而资产则根据资产的风险状况和变现能力按比例认可,保险公司要想提高认可净资产的比例,就必须在实际经营中提高资产的认可率。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资产负债管理,通过将资产配置到认可率高的资产上,提高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满足监管机构对偿付能力的要求。

3.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降低财务风险的需要

财产保险公司积累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资本金和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保证未来能够及时偿付,而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准备金。由于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公司,风险存在具有普遍性,同时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这决定了保险公司赔付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安排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为此,财产保险公司有必要通过改造管理流程,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提高保险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行。

4.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改善保险企业经营成果的需要

随着保险经营主体的不断增加,保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在不断下降,甚至有的险种出现了全

转贴于 行业的亏损。如何合理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已经成为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这就要求财产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合理使用和安排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资产收益率,最大限度发挥资产运用的作用,改善公司的经营结果,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和企业价值。

三、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及原则

(一)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选择

资产负债管理包括以负债为主导和以资产为主导两种模式。以负债为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从负债的观点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即根据负债的特点安排资产的期限、结构比例等,针对不同保险产品的负债要求,包括期限、风险、出险频率、流动性等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资产投资组合。以资产为主导的资产负债模式,强调的是从资产的观点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资金运用的情况调整负债结构,也就是针对不同的资产组合,调整产品销售的品种、规模等。

由于目前我国财产保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每家保险公司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保险的特性决定了保险公司成本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成本的滞后意味着资金的滞留,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保险公司主要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在保险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我国,保险公司应更加关注主营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原则上要求资金运用满足保险发展和保险负债的要求。因此,在目前阶段,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应采取负债为主的资产管理模式,根据保险产品或保险业务的整体风险状况来决定资产配置情况。

(二)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根据保险公司资产的特点,充分考虑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遵循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而且要充分考虑财产保险行业的特点。

1.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财产保险公司与其他很多公司一样,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总量平衡的原则。就是要求资金的来源与资金运用在规模上的相对平衡和对称,保持资产与负债总量上的相对平衡,这里要求的平衡是资产负债总量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则。结构对称是一种动态的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与统一平衡,即根据资产负债的期限差异进行布局,长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短期负债用于短期资产的投资,而短期负债中的长期稳定部分也可以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并根据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经营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资产结构调整。

(3)偿还期对称的原则。偿还期对称的原则又称资产分配原则或速度对称原则,其主要内容为:资金运用应根据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来决定,即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最好是能保证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完全一致。

(4)目标替代,总体效用平衡的原则。资产负债管理要求资产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但这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安全性越高往往伴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流动性较高往往盈利能力较弱,但安全性较高。目标替代原则是指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个经营目标或方针上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相互替代,尽可能实现三者的均衡,而使总效用最优。这里的总效用是由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方面效用综合构成的。

2.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需要考虑的特殊因素

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为财产保险及意外健康险业务,保险期限较短,保险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使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需要考虑如下特殊因素:

(1)财产保险公司负债的特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以短期负债为主,为保证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必须具备较高的流动性。

(2)险种结构及不同业务的现金净流量。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为财产保险业务、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在具体险种上包括财产保险、车辆保险、责任险、建工险等,不同险种由于保险标的和责任范围不同,其风险状况、出险频率及损失可能产生的金额大小也不一样,对赔付资金的需求也不同。如车辆险业务对赔付资金的要求相对其他财产险业务高,因为车辆属于移动的标的,事故发生较为频繁,出险的频率较高,导致赔付的频率也高,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高。而普通的财产保险业务的出险频率低,但由于保险金额大,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要求的赔偿金额大。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公司的业务结构、险种类别,以保证偿付责任的及时兑现。

(3)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中国保监会通过认可净资产与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的比较结果,来判断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否充足。由于保险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偿付能力水平高低不同,对资产的认可率的要求也不同,公司对资产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偿付能力的要求,以保证公司的偿付能力能够满足监管的需要。四、财产保险公司资产的组成及投资的重要性

从产业性质来看,财产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服务企业,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属于第三产业,同时属于金融企业。第三产业从资产结构上看,具有固定资产占比相对小的特点,财产保险公司也一样,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也不高。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又属于金融企业,金融业的特点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积聚了大量的保费收入,对资金运用的要求较高。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性资产(银行存款 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人保60.49%,太平洋 77.32%,大地74.34%,太平65.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所占的比重高,资金运用的需求旺盛。资金运用已经成为财产保险公司中与保险业务经营同样重要的经营活动,客观要求保险公司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水平,加强投资资产的管理,关注其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为财产保险公司及财产保险行业整体实力提升做出贡献。

五、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与资产负债管理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增长快,但由于保险主体的增加,竞争特别激烈,承保利润率在不断下降,有的险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同时,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公司,本身对公司实力的要求高。财产保险公司实力的提高,取决于保险业务经营和资金运用两方面,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这也是符合国际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规律的。在国外,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赔付率均接近100%,利润主要来自保费资金运用产生的投资收益。因此,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应加强资金运用方面的研究,合理、有效地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对公司的贡献,提高经济实力。为使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满足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应对公司负债进行深入的分析,紧密联系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品种等。

(一)根据负债的特点配置投资的久期

财产保险公司是典型的负债经营的公司,且其保费资金大部分属于短期负债资金。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安排投资前,应根据保费资金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在考虑负债资金占比的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应预测公司盈利能力,并根据盈利能力的不同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投资组合和投资期限。当预测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经营具有盈利能力时,意味着公司

在经营过程中基本不会动用资本金,公司应将资本金配置到期限较长,收益较高的投资上去;同时根据预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净流量,将盈利积累的资金也配置到期限较长的投资中去,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将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资金,配置在期限短、流动性强的资金上,以保证公司履行保险责任的及时性。

(二)充分分析公司的业务结构,根据不同产品的风险状况、出险频率配置投资

如前所述,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产品种类多,且不同种类的保险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特点、出险频率及对赔付金额的要求等特点,因此,同一收入规模的公司对投资组合的要求差异较大。如以车险经营为主的公司,要求投资的流动性高;以财产险业务为主的公司,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但对金额的要求可能较大,一旦保险事故发生,对资金总量要求较大,要求投资的整体变现能力强。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投资,合理确定投资组合及投资期限。

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大数法则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险种的出险概率和平均偿付金额,合理分析单一险种债务平均偿还期,进而计算出公司险种所要求的整体保险业务负债的偿还期,并根据偿还期对称的原则的要求,配置投资资产的偿还期限。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流动率来判断投资配置是否合理,平均流动率等于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的比值,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则表示资产的运用过度,应根据负债的具体类别,缩短投资的期限;反之,则说明资产运用不足,应适当提高长期资产的比重,以保证平均流动率维持在1的水平。但在使用平均流动率时,最好对时间进行分段处理,如将期限分为3个月、6个月、1年等,分段越多,计算结果的运用越合理,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越匹配。

(三)根据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对偿付能力的要求,选择不同认可率的投资组合

根据中国保监会对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不同资产的认可比率是不一样的,认可比率的不同,对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法定的偿付能力要求与公司的业务规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公司投资资产的认可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在公司业务的起步阶段,由于公司资本金充足,基本不需要考虑公司资产的认可率,可以只考虑流动性、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去配置投资。但当公司业务规模较大,资本金处于不十分充足的时候,就必须将投资配置在认可率高的资产上。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配置需要充分考虑公司的发展阶段,及不同阶段对偿付能力的要求。

第5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优化市场资源,我国对利率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利用银行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的概述

利率市场化指的是金融机构以自身的资金状况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为依据,对利率水平进行自主调节,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体系和机制[1]。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市场秩序,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利益,实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信贷质量,增加金融机构获利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吸引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散的资金合理利用起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资产负债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有信贷风险、市场投资风险等,一旦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出现风险,就会给商业银行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我国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准确,不能就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二)经营理念和方式落后

在我国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机制尚未建立,经营目标模糊。在管理方式上我国商业银行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以信贷业务为主,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并且资产和负债在规模、期限上都不对称,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制约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门槛高,具备一定的垄断性质,随着国际金融竞争格局的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转型改革中与先进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由于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落后,就会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

四、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措施

(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持久保持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成功转型的关键。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为了更好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效地规避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风险管理,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制度和文化,进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促进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2]。

(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立足市场,充分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强化资产负债组合,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3]。首先,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应改变高资本占用型的经营模式,改变过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始终把质量作为首要,把效益作为目标,把管理作为基础,把发展和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从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负债可控性,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加大创新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行,银行的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越来越强,利率的变动会给银行资产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利率风险,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利益,加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就显得越来越越重要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当中,就必须立足创新,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改革[4]。同时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与互联网紧密联合,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时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重视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腾.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104-105.

[2]琚娟娟.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05:101-102.

第6篇

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如何尽快地向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过渡,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本充足率低,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水平,但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拨入的信贷基金当初就不是按比例拨入的,而且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资本金没有得到相应补充,因而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极低,远远低于8%的水平。

二是存贷倒挂不平衡,超负荷运行严重。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贷规模盲目扩张,信贷收支靠拆借和占用汇差来平衡,导致存贷倒挂、超负荷运行严重,与商业银行存贷比例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流动性负债长期资产化十分严重,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例失衡,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

四是资产结构单一,存量板结。银行资产的80%以上都是信贷资产,且短期资产长期化十分突出,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和多样性要求。

五是资产质量低,安全性差。逾期贷款和“两呆”贷款比例远高于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比例的标准,资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资产负债管理状况产生的原因

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看,首先是自我积累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分配是金额上缴和少量留利,没有建立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从而影响了自身的资金实力,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资金运营的约束机制。存贷不讲来源,期限不讲对称,盲目扩张信贷,争规模上项目,不管期限长短和风险收益,这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存量板结,超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再次是缺乏经营风险消化机制。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和使用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经营风险,提取比例过低,且未能真正消化资产坏账,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有增无减。

从国家宏观金融运作看,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金融调控采取刚性办法且松紧无常,使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缺乏主动性,在调控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而给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带来巨大的负效应。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在资产的流动性方面缺乏必要的第二准备金,如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放,短期票据贴现等。而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规模控制办法,调控时紧时松:松时敞口供应,国有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扩张规模,形成许多无效贷款;紧时“一刀切”,国有商业银行只得牺牲好的企业压缩贷款规模,这使得好的差的企业都不能搞活。中央银行这种刚性控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每况愈下。

从社会经济环境看,主要是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企业经营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约,政府直接干扰金融,企业吃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按照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来运转。

几点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开展工作:

构建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展金融创新,在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制度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的基础上,及时推出债券、拆放同业、回购融资、利率及汇率期权期货、掉期等金融工具,为商业银行提供资产管理工具、负债管理工具、流动性管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工具,拓展商业银行业务空间,全面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第7篇

关键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利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简介

美洲银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FTP全额计价模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FTP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工具之一。FTP定价的模式也从最初的单一资金池、多资金池,发展到精确的期限匹配模式。FTP定价的方法也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期限法、现金流法、指定利率等多种选择。

(一)FTP的含义及运行机制

FTP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有偿转移资金,以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资金价值、集中市场风险管理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FTP体系通过资金中心的“蓄水池”,从资金提供方买入资金,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并在资金转移过程中,为资金收支分别计价,从而实现了内部资金流动的价格计量。通过全行统一的资金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率的集中管理。当资金出现盈余或者不足时,资金中心通过融资或者投资实现全行资金的平衡,当利率波动剧烈时,资金中心通过对冲交易,实现收益的锁定,提高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利润管理的能力。

(二)建立FTP的重要意义

FTP体系通过将各分支机构的利率风险敞口、流动性风险敞口集中到全行统一的资金中心,并依托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计量体系,实现对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集中管理以及风险成本的精确计量;通过全行资产负债表上各个项目资金成分和资金收益的准确把控,有效引导各分支机构业务发展方向,实现全行战略的落地和全行业务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均衡发展,推动整体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科学计量细分维度下各创利主体的利润贡献度情况;在FTP体系引导下,商业银行产品定价必须区分内部资金流动的资金成本和资金价值,并依托风险成本计量体系和运营成本分摊体系,精确计量每笔业务的各项成本和费用,最终确定产品的合理定价。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FTP的影响

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必然要面对:存款利率上升、利差收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剧,以及收入结构转型等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各商业银行经营者都需要客观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普遍使用的FTP体系面临前着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经营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所带来的存款利率上升、利差收窄问题,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和产品定价的能力。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但由于银行间竞争加剧,存款利率上升的幅度总体大于贷款利率上升的幅度,导致存贷款利差的收窄,比如美国1986-1990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存贷利差从2.17%降为1.63%,减少54个基点,日本平均存贷利差由1984年的3.15%下降到1984年的2.33%,减少了82个基点,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都出现类似的利差的收缩。我国银行业80%的收入来自利差,利差收窄将导致银行业经营业绩的恶化,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上升。

(二)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赋予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价格竞争将从资金类业务覆盖到存贷款业务,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基差、重定价、选择权、收益率曲线等利率风险管理,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在利率风险集中管理、内部收益率曲线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运用利率风险计量工具,量化利率风险敞口和成本,避免利率长短期波动中带来的利差损失。国际经验表明,利率风险的加剧和累积将对经营机构造成致命性打击。以美国储贷协会为例,由于其90%以上的资产头寸为15年以上固定利率中长期住房抵押贷款,而负债则为期限短和存取自由的储蓄存款,存在严重的“短存长贷”重定价风险,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中存款利率的大幅上升,其利率敏感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1/3的储贷协会倒闭。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商业银行的存款贷利率基本还是参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各期限存贷基准利率确定,存贷利差同质性高。自2002年以来,人民银行利率调整的周期平均为2.4个月,但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率将加快,幅度将加大,不同银行间的利率将出现较大差异,存贷款市场利率对宏观经济、资金供求等因素反应更为敏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传导性加强,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快速上升,那些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错配严重的银行将遭受损失,甚至破产。

(三)流动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金融市场的传导性加强,社会资金往来频繁,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要求商业银行在FTP体系中加强流动性集中管理,确保充足的支付能力。历史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资产负债管理不慎,将导致严重流动性危机。以发生在美国利率市场化期间的伊利诺伊大陆银行流动性危机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该行以低利率政策迅速扩大信贷规模,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出售短期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吸收欧洲美元和工商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隔夜存款,几乎没有稳定的核心存款,但由于其在宝恩广场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引发公众挤兑,最终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商业银行为吸收存款会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利用各自在网点、产品、品牌和资金等比较优势进行利率价格战,从而抬高存款利率,导致资金在金融市场间频繁的流动,使得那些吸储能力较弱的银行资金流失,流动性风险上升。为应对流动性风险,银行应调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中的流动性风险计价,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积极拓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以及同业合作机制,提升其主动负债管理水平。

三、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伴随的利差收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挑战,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也是银行竞争力的体现,为此银行应不断扩大内FTP体系的应用范围,强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FTP体系在利率和流动性风险集中管理、提高定价能力、资源配置、利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FTP定价模式和方法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加强,市场资金流动加速,利率波动频率加快,幅度加大,依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多数采用的资金池定价模式和历史平均成本法制定转移定价,将无法让外部市场价格快速的传递到银行内部,或者说内部收益率曲线缺乏敏感性,造成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和潜在风险的累积。为此,商业银行应积极优化FTP定价模式和方法,在各类市场的定价体系中引入更为完善的以市场利率曲线为基准的期限匹配模式进行内部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区分存量和增量业务,并根据业务的重定价期限特征、现金流特征等,综合运用重定价、现金流、指定利率等定价方法,提高内部资金定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引导全行经营战略,实现全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各部门经营利润稳定性的提升。

(二)实现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集中管理

随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的加剧,商业银行应从差额资金定价转向全额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模式,分支机构集中营销和信用风险管理,不再负责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在每笔业务发生后便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集中转移至总行资金中心,对于分支机构而言,每笔交易在其剩余期限内净利差被锁定,自身只需承担信用风险,对于资金中心而言,通过全行层面的资金统筹和专业化管理,实现整体资产负债组合的优化,既可以提高了资金管理的效率,还有效减少了风险敞口和损失。

(三)依托FTP提高产品定价能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基准利率的形成,商业银行应全面引入市场基准利率加减点差的定价模式,优化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方式,通过对资金成本、资本成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的准确计量,实现产品定价能力的提高。基准利率加减点差的定价方式是实现市场资金机会成本或机会收益内部传导的最佳方式。其中的基准利率可以采用法定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利率调期利率,国债收益率等具有独立、零风险、联动、稳定以及权威五大特点的市场利率;点差则根据内部资产负债结构、业务导向、流动性、选择权、汇率以及外部经济形势等因素计量。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二版)[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张卫东,杨秀云.面向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2005.

第8篇

    一、保险资金运用与偿付能力的关系

    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大小实际反映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以及经营效益情况。从根本上看,保险公司一切经营活动的绩效都将最终影响其偿付能力。

    (一)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经营效益的影响

    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具有决定意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承保利润都有下降趋势,保险公司的效益主要靠投资收益来弥补。

    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可以促使保险费率的下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孤立地看,保险费率下降,似乎会削弱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进而不利于保险补偿或给付的实现。但系统地看,在保险费率下降,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险需求的兴旺、投保人数的增加,促进了经营的规模化,从而在整体和总量上,较之于费率高时的情形更有利,大数法则的作用发挥更出色,更加强了经营的稳定性。从保险基金的规模看,随着投保人群的增加,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可运用资金更有保证,使保险资金运用进入新的循环,相应地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这一良性过程,使保险资金对保险公司财务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良好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可以壮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这是因为,随着资金收益的增加、利润基数的扩大,税后利润固定比例的公积金计提也会不断扩大,所以资金运用收益是保险公积金积累的间接的重要来源,这也就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壮大提供了资金准备。

    (二)保险资金运用对资本金的影响

    在公司发展的前期,资本金是公司偿付能力高低的体现,是公司开设分公司拓展业务、开发新产品的资金保障。我们在谈论偿付能力时,往往注意的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否大于100%,而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合适比率缺少分析。显然,该比例并非越高越好,任何资金都有成本,保费收入可以用其产品预定利率来估计其资金成本,资本金的资金成本则是股东要求的投资回报率。资本金超出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部分为自由资产,这部分资本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要求投资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来满足实现利润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的。如果不能解决这部分自由资本的投资问题,资本的增长会给保险业务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回顾

    我国在1987年以前,保险资金基本用于银行存款。在1987~1995年间,由于几乎对保险资金运用无任何限制,因此保险公司多进行股市投资、借贷等业务,造成大量的投资损失与坏帐。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以后,遵循安全性原则,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方式属于严格型监管,投资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近年来,为了适应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在以上投资渠道的基础上,允许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购买部分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允许保险公司进入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业务。《保险法》修改后,尽管放松了保险资金对企业的投资,并且在其他资金运用方面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总体而言,其开放程度远没有达到令业界满意的地步。

    (二)当前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差损问题,而这给保险业的资金运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过连续7次降息后,我国的银行存款年利率水平已从原来的10.8%下降到现在的1.98%,保险公司以高利率8.5%~8.8%承保的大量保单所带来的利差损极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大。在巨大的利差损压力下,各保险公司必然要想尽办法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一方面减少利差损,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保费收入,用费差益来弥补利差损。

    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根据无套利理论,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风险小,对应的收益率也小。尽管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存在较高的风险,但是相比于债券市场和银行存款市场,自1996年至2000年其收益率明显偏高,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保险公司一般都用足15%的额度。但这样,无形中也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由于2002年资本市场走势很差,也使保险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上损失惨重。总体而言,2002年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35%~3.5%之间,短期资金回报率下跌到1.9%左右,长期协议存款也会受到影响,估计收益水平在3.50%~4%之间波动。这样的收益水平,显然无法起到弥补利差损的作用。

    三、资产负债管理与保险资金运用

    在上述情况下,开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成为业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兼顾投保人利益和保险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开放保险投资渠道,已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从产品的角度看投资问题

    根据业务来源的不同,寿险资金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由寿险公司担保投资回报的资金;(2)寿险公司和客户共担风险的资金;(3)完全由客户承担风险的资金;(4)客户利益与金融指数或物价指数挂钩的资金。以上四类资金分别对应着传统不分红产品、传统分红产品、投资连结产品和指数连结等不同类型的产品。相应地,其投资的渠道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1.传统产品的全部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产品经营的全部盈余也由保险公司享有。但是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预定利率过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蒙受利差损风险,而预定利率过低则导致客户在通胀环境下解约,因此不能适应未来市场利率的波动。这部分资金应投资于风险小的资产,如国债、信用高的中央企业债、金融债。

    2.投资连结产品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在于实现寿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双赢。然而投连产品一投入市场就遇到了股市的剧烈波动,特别是2002年延续一年的熊市。从实际效果上看,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由保单持有人独立承担风险的效果。这里既有我国资本市场、投资客户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保险公司销售和管理风险的实际控制能力不足的原因。

    3.分红产品则介于传统产品和投资连结产品之间,保险公司在承担保底利率风险的基础上,与保单持有人按一定比例分享产品经营的盈余。它与其它金融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对资产份额进行一定程度的平滑处理,保证保单持有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得到的保险利益不会因为市场和公司经营情况的波动而遭受损失,对投资风险具有调剂作用。好的分红产品既要让客户从资本市场长期增长中获利,又要避免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对保单持有人带来的损害。分红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特征,同时由于保险公司在红利来源、红利分配方式和比例、分红保险资产组合选择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灵活度,因此,比较适应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调整。对于分红产品担保利率部分所对应的法定准备金,与传统保险类似,其准备金的投资运用方式必须稳健、保守,一般以存款和债券为主,因此,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较低。相反,终了红利来自红利风险准备金(即未分配盈余),而红利风险准备金不是法定准备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保险不同,红利风险准备金的投资运用方式可以偏向激进,一般以证券基金等权益性资产为主,因此,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较高。所以,红利分配政策选择实际上形成了分红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基础框架,对红利最重要的来源——利差损益具有决定性的约束。不同的分红策略所对应的投资策略也有所不同,如美国分红保险受股权投资的限制一般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一般账户下的主要资产为债权而非股权;而英国采用增加保额的分红方式,寿险资金可以在债权和股权之间灵活配置。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出

    “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起源于利率自由化之后利率波动所引发利率风险的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如美、日等保险业发达国家,均发生数家大型保险公司因为没有适当的管理利率风险而导致破产的情况。为了反映承保利率所产生的风险,监管机关开始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基本的年度分析,以检验其利率风险管理。同时保险产、学界也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发展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成了相当重要的议题,其发展也远超过当初保险监管部门所要求的标准。保险业开始整合利率风险以外的问题,包括承保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等等。最后,资产负债管理作为衡量产品相关风险与公司整体风险的一种重要管理工具,也渐渐地被一般保险公司所采用。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出实际上是保险业与监管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过去,寿险公司分别对资产面配置管理追求高报酬率,对负债面作规划安排以降低成本。而资产负债管理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从“公司整体”的观点来决定公司的财务目标,通过同时整合资产面与负债面的风险特性,决定适当的经营策略。换句话说,资产面的资产配置,必须与其负债面的商品策略相关且一致。对投资的评定也不再是简单地将投资收益率作为单一的标准。对不同性质(指公司承担风险的大小)的负债资金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策略加以区别,这些区别包括资产的配置、再保险的安排、税务等方面。

    (三)资产负债管理对我

第9篇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稳定;二是要求银行为保证充足的流动性管理其资产,负债和表外合同,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表外风险的管理。

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资产转移到负债,又从负债转变为对资产与负债的综合管理,而在金融创新相当活跃的今天,仅仅考虑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已经显得不够了,因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大增,有的甚至已超过传统业务量的比重,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诞生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形成了相应的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从商业银行个体看,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以下认识:一是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除一般历史趋势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三是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不良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实质是分析和确定一定时期存款和贷款流动性需求,据此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调度资金提供流动性供给,最终实现两者平衡的一系列方法和思路。四是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管理技术上,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管理方法运用上,对资产和负债期限的划分和测算资金供需时,注意外部环境变化,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五是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比配的重要手段。六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流动性。如积极发展零售批发业务,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效益。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治理机制的不健全,不良贷款率高企,近年来积累了大量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动,银行剥离了大部分不良资产,对商业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也有所减少,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总体上存在着流动性过剩,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银行内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才是关键。即使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流动性短期来看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充裕。如果受到经济环境中某一事件的触发,则流动性的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正是我们值得重视的借鉴,在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不足之间转换,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仍需要学者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商业银行角度的流动性过剩研究

近两年来,伴随着宏观环境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也愈加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将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反思提高对宏观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三是人民银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资产扩张的>中动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对所持超额储备比例要求逐渐下降。四项因素共同促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储备比率,提高货币乘数,必然推动货币供应的增多。即使基础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由于放慢的速度比不上货币乘数相应提高的速度,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创造,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很难自主运用调整存款利率的手段来控制储户的储蓄冲动,更不拒绝储户的储蓄要求,只能放任资金的不断增加。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企业贷款违约屡见不鲜,银行惜贷现象突出,信贷规模的控制和金融生态环境抑制储蓄向投资转化。这不仅使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现象愈加明显,这种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上升,形成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对银行自身,其面临着多种挤压的盈利困境,以及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又增加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由于持有大量央行票据,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人民银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人民银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当人民银行调控意图需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人民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到人民银行调控意图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人民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也有学者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一通货紧缩”压力,冲击了货币政策。

第10篇

摘要: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负债管理理论体现出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它变以前的被动吸收存款为主动进行借款,通过主动增加负债来扩大经营及规模,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为银行的经营管理增加调节途径,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让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状;利率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

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概述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当时,世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生产流通不断扩大,企业生产及扩大经营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负债管理理论出现之前,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的保证。在必要时,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银行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扩大规模。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如何随着银行的发展而同步提升,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与国外顶尖银行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存款波动性较大,流动性差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结构安排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导致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差,容易引发流动性短缺的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银行的自有资金不足,资本充足率比较低。

2、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低,存在着很大的坏账风险

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商业银行在这个期间向地方政府发放了巨额贷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我国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开始逐渐的暴露出来,在地方政府的巨额负债中,银行的贷款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积累的债务很有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坏账和呆账,从而引发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3、利率市场化进程带来风险

我国对利率的管制正在一步步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不断减少,这在增加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使用资金的成本上升,从而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存款期限结构,促使银行业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并且出现了限贷、惜贷的现象。贷款利率的提高给银行带来更高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企业违约几率,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风险。

三、造成当前负债管理现状的主要因素

1、商业银行缺乏自我积累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都只有少量留利,没有建立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银行大量存在存贷款长短期错配,盲目扩张信贷,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比较差。

2、储蓄传统及国家政策

由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倾向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银行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比较差,国际竞争能力比较差。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高储蓄倾向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经营环境比较宽松,不重视其他货币业务的发展,不重视对于资产负债结构的配比和控制。

3、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作为直接融资平台的资本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企业直接融资的难度比较大导致企业只有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种情况使得银行有大量贷款对象,从而不重视资产负债管理。

四、发展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对策

1、进行存款工具等负债工具的创新

在负债方面,要加快存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和推广国外已经行之有效的金融手段,发展多元化的负债产品,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回购协议、发行债券以及扩大银行卡业务等。另外,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更应有步骤地放开放宽对混业经营的法律限制。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慢慢放开了利率管制,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也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提供了温床,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利率化改革才刚刚起步,距离建立起一个市场化机制的利率制度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只有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脚步,在屡屡市场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才能在市场竞争下加快对于存贷款业务以外业务的改革和创新,才会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3、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提高资产负债的质量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以及其他非传统投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收及占比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银行营收及资产增加主要是靠借贷息差来实现,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利率管制的不断放开以及可能的民营银行带来的冲击,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传统营收,因此通过拓宽业务渠道来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增加流动性,为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增加保障,降低流动性风险。

4、加快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改革

健康健全的市场环境是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市场条件。我国要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创造条件,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空间,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更多的手段。另外,要不断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融资途径和更广的融资平台,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为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管理提供保障。(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成果之一,本成果受北京市“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刘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分析—基于成本和风险角度[J].现代商业,2013(14).

[2]何浩.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06).

[3]刘嘉.我国商业银行负债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2(09).

第11篇

关键字:商业银行 利率 风险 管理思路 防范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成因

(一)现状分析

199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管理暂行规定》,凸现出利率制度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脉络,从此,利率管理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重要职能纳入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轨道,逐步建设完善的商业银行利率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测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风险度量方法主要为敏感性缺口及利息收支占营业收支比例。同时,在我国利息收入和资产负债业务仍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而非利息收入比例依旧相对不足,中间业务利润也较低,加大了利率风险。二是我国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依然较低,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而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使得银行资本与资产预防风险的程度,财务实力与控制力不足。

(二)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主要源于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原因。其中内部成因有:资产负债在总量结构上失衡,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存在存差和借差缺口,使商业银行承受着持续利率调整的风险。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结构配比关系不合理。在利率结构上,同期限的存贷款之间也没有保持合理利差。而外部成因则是指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导向因素,金融市场不健全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匾乏等因素,致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偏离正轨迹,资产负债的货币循环和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虽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也提高了其经营效益,但也给其收益、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带来利率风险。

二、基于利率风险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风险,只有将其量化,并根据商业银行不同的承受利率风险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才能使其得以较好的控制。

(一)概念界定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而使商业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或收益的风险,在我国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化环境下的利率浮动和金融政策变化的影响。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在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利率风险管理应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才能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二)识别与衡量标准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根据其成因的不同情况,呈现不同的风险形式,主要有源于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斜率的变化导致期限不同的两种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差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不同程度利率变动引起的利率定价基准风险,以及利率上升或下降客户期权风险。

在正确识别利率风险的基础上,还须运用风险衡量指标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进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控制和防范利率风险。常用的衡量方法有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持续期分析法以及动态模拟分析法。

(三)管理系统与思路

基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我们须制定完整而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系统,即以表内管理为主、表外管理为辅的一套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与决策机制。首先建立以实现经营为目标的独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制定与业务性质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管理政策与规程,来规范利率风险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外部监管系统。以稳健的风险管理方式及现场和非现场结合的监管方式核实利率风险管理。三是建立相应的监管报告体系。合理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度。

在以上系统建立的基础上,我们还须明确和理清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思路:一是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合理完善的组织架构,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三是综合运用各种应对策略——业务结构与经营收益多元化的策略,建立高效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等;四是强化以风险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五是拓展内部审计的责权,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监控和人才培养。

(四)防范与控制策略

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而资产负债表内防范策略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利率制定、新产品开发、借入资金、投资组合、贷款组合等策略调整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使其缺口为零,以规避利率风险。以上策略自带一定局限,随着金融创新,利率风险表外防范控制措施也得以拓展,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合约、利率互换交易和利率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用来规避利率风险,为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还须规范和完善相应的金融交易制度与法规,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信用担保机制,加强国际合作。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市场利率的波动日益频繁,利率风险正上升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首要任务即是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应对市场化挑战。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负债 管理会计

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经营货币的企业和资金供需方的媒介,但仅靠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其资产活动的需要,这个资金缺口的弥补有赖于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提供了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金来源,因此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管理方面明显较为薄弱,加强其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刻不容缓。

早在2005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就“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问题已达成了五项共识:以降低资本占用为中心,大力调整资产结构;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负债结构;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基点,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加快调整业务结构;以扩大非利息收入为基础,逐步调整收入结构。自此,负债管理被重新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近年来,大多数商业银行人民币对公存款业务面临发展困境,“季末效应”异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银行客户的信贷投放,牵制了商业银行业务新产品推广的精力,也削弱了公司业务在商业银行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可以讲,负债管理理念的科学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客户结构的合理性,也影响着资产业务的发展和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先进的负债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历史数据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理念,初步构建了一个适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体系,以期建立负债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念

(一)核心存款

核心存款主要从当地市场筹集,与购买的资金相比对利率敏感性弱、利息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核心存款的拥有量是衡量商业银行价值的标准之一。核心存款主要包括四部分:

活期存款账户(ddas)。在国外,该类存款指不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银行只承担处理成本,为弥补处理成本,可以根据账户的使用频率或余额收取费用,比如对“不足量资金”的收费;其他可签发支票余额。该类存款指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称为“可转让支付命令”或now账户;储蓄账户。主要指存折储蓄账户和卡储蓄账户;小额定期存款。在美国,定期存款(cds)根据面额或规模分类,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上限(10万美元)为临界点,10万美元以下为小额定期存款,以上为大额定期存款。

核心存款管理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且利息成本较低。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核心存款较多的银行具有较强的付息成本优势。

(二)管理负债

管理负债(或“购买的资金”),是银行资金来源中的“热钱”。与核心存款相比,管理负债是在国际国内市场筹集的、对利率相对敏感的不稳定资金,主要包括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在国内分支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购买的联邦基金等。

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回顾与管理现状

(一)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

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核心存款与管理负债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相差较大,并且银行资产规模和核心存款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规模越大核心存款所占比重越小。除活期存款(ddas)外,这一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银行。美国1985年到1995年11年间四类规模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基本验证了这一规律(表1所示)。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的回顾

1.第一阶段(1989-1996年):企业存款为主、储蓄存款为辅的“二元模式”。在这一阶段,由于网点覆盖面有限、客户认知度不高,储蓄存款规模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成立初期,迫于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吸收企业存款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营销策略。

2.第二阶段(1997年至今):企业存款存量占优、储蓄存款增势良好、管理负债增速明显的“三元结构”。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企业存款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由于网点的增加,银行负债业务呈现出了新的形式:企业存款在负债业务中占比逐步下降,储蓄存款稳步上升,以同业存款为主的管理负债也明显增加;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在震荡中呈增长趋势,基本保持在60%以上,定期存款则呈下降趋势;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呈增长趋势;若以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划分负债(将管理负债计入对公存款),则对公存款仍占负债总额的60%,但呈下降趋势,对私存款稳步增长,达到负债总额的40%。

(三)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状

从业绩考核角度来看,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剔除同业存款后,主要分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两大类,以日均增量考核为主,时点余额增量考核为参考,并没有根据各类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进行分类,也就无法计量和考核各类负债的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体系构建设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积极吸收储蓄类存款、着力优化企业存款结构,降低负债业务成本、增强负债业务稳定性;同时灵活运用管理负债、发挥资金蓄水池功能”的思路,并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新体系。

(一)基本原则

1.负债成本最小化原则。每一项资金的总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其中非利息成本包括分摊到该项负债资金的全部营业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人力成本及营销费用的分摊等,总之,要将吸收该项负债资金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归集并分摊到该项负债。实务中,可以根据负债资金对利率的敏感性将其分为核心存款、管理负债两大类,再依据其所承担的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的不同进行细分,最终通过计量、控制全行加权资金成本,实现负债成本的最小化。

2.客户关系最优化原则。本文认为,评价负债结构合理性的标准是:能否与资产业务结构相匹配并创造最佳的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基于这一标准,商业银行总是试图通过“交叉销售”让现有客户接受其更多的服务,以便用其产生的非利息收入抵消净利差的收窄。为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满足客户信用要求,如贷款承诺、信用额度,在核心存款不足时,为了维持最优的客户关系,将更多的考虑吸收管理负债。

3.合理规避监管的原则。和其他形式的价格控制类似,存款利率上限监管造成了资金供求关系的扭曲和低效。因为存款利率上限虽然监督了商业银行所支付的显性利息成本,但是却迫使银行通过支付相同甚至更多的隐性利息或者寻求利率市场化的负债资金以抵消监管的影响。

4.灵活性原则。进入负债业务发展的“三元结构”时期,灵活掌握管理负债在全行负债业务中的比例、适度调控高成本的企业大额定期存款、积极发展储蓄存款将成为负债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大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占比、严格限制高成本的协议存款,实现负债结构的整体优化。

(二)初步框架构建

核心存款。一般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扣除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具体金额标准需进一步测算)、机关团体存款、农业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管理负债。一般包括:企业大额定期存款、财政性存款、金融债券、应付及暂收款、卖出回购证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往来、委托及投资基金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基金以及各项准备。

应当说明的是,核心存款和管理负债的比例及其内部各项负债的比例应当结合其银行的规模和在同业中的地位而定,核心存款是基础,而管理负债具有一定的“蓄水池”功能。

(三)技术支撑

数据集中后以及管理会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其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1.区别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套横向的、模拟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以负债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和以资产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在功能定位时可区别对待,前者更适合为成本中心,而后者更适合为利润中心。若不做区别,在目前以净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策略下,必然会导致更多经营部门“为利是图”,用更多的资源去竞争有限的资产业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为具有成本中心性质或具有利润中心性质的不同部门建立一个价格协商、自由交易、利益分成的市场化机制。简单讲,办理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的部门可以根据业务的成本收益自行选择、自由交易,分行的职能在于提供和规范这一机制。若客户经理由分行集中管理,这种交易的主体则由部门演变为客户经理。

2.将成本核算到具体的产品,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个纵向的、以条线考核为主的管理会计考核体系。事实上,办理资产业务的部门(资金需求方)和办理负债业务的部门(资金供给方)在交易时更多的是基于某一项业务,而非某一个部门,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负债业务还是资产业务,其成本必须核算到具体的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也就是说,必须为每一项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定价,而不是粗略地为一个部门定价。

3.全面计量利息成本与非利息成本,在银行内构建一个各类负债的管理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与以往财务会计成本概念所不同的是,管理会计成本蕴涵的不仅仅是显性的利息成本,更重要的是非利息成本,其中包括正常的营业性费用分摊以及该项业务所隐含的超额服务及营销管理费用。现实的例子是:频繁交易的账户理应承担较多的服务成本;存款余额大户往往意味着须承担更高的营销维护成本。

(四)配套措施

1.建立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为交易对象,以客户经理为交易主体的市场交易机制。须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存款低利率、零利率化及管理负债利率上限的市场化,决定了资产业务引导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必须满足和匹配于资产业务;从管理会计中作业成本的角度分析,资产业务是负债业务的成本动因,相应负债业务所产生的付息成本与非付息成本应该通过其所匹配的资产业务得以补偿。

2.建立以产品创新为手段、以“交叉销售”为模式的负债业务营销机制。管理负债由于对利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吸收管理负债更多的是借助于较高的利息支出。不同的是,核心存款由于利率上限管制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将更多地借助于非利息成本支付或产品创新、“交叉销售”来吸收。显然,后两者为上策。

参考文献:

1.葛奇著.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杨勇等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彭建刚.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