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

高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

时间:2023-09-17 15:0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成绩如何提升

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其教学难度更大,抽象性更强。其理论性与科学性要求学生以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与思考问题。许多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受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影响,无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节奏,致使数学成绩下滑,并产生强烈的挫败心理。长此以往,产生了厌学心理,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对策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

因学生自身原因出现的学困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生先天智力不足,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可以跟上教学进度。第二种则是一部分高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过程没有科学的认识,即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采用错误的学习方式。这两种学生在初中升入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吃力,缺少成功的体验,致使学习兴趣与信心逐渐丧失,这些自身因素的影响是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外部因素影响

2.1 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味追求升学率,高中学校以分数为目标,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成绩,升学率视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教学精力多集中于优等生,而对学困生则采取忽略或放任的态度。基于这一现状,学困生感受不到关注与理解,失败心理加重。

2.2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成长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恶劣的家庭环境与不当的教育方法也是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外因。首先,一个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家长往往无暇顾及到子女的学习情况,也无法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家庭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因工作繁忙,或者一味的以物质满足学生要求,都可能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一直站在课堂主导者的位置,以监督者的权威形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群体,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以一种亲切的、可信的情感态度,打破学困生学习障碍,重建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创造出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高中学生,尤其是带动学困生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困生群体,教师要关注于他们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鼓励其首先自己思考问题,适当的引导学困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讨论当中来。此外,作为民主型数学教师,在面对学困生学习进步慢,错误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时,要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学困生的不足,并通过分析问题后隐藏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改变学困生学习状态。一些学困生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在教师看来可能并不合理与全面,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他们现有思维水平能找出来的解答,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可以据此找到学困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纠正与进一步探索。

2、增加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一种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学困生上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困生创造体验成功的体会,使学困生尝到学习的甜头,而不是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在提问过程中注意提问的技巧性,由易到由,由浅到深,层层深入,使学生感觉回答问的过程就如抽丝剥茧。学优生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学困生回答不觉得吃力。而对回答错误,以及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也要给予学困生机会与信心,耐心的引导,使学困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其次,在考试之前,针对学困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先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其考试分数,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久而久之,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3、综合学困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群体的存在,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避免学困生因学习基础与能力不足,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长期以往,彻底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的情况。因材施教即通过分层教学,针对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异,有计划的制订教学目标、作业练习、问题设计等。在充分考虑学困生实际能力的情况下,使学困生得到进步的空间,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

4、对学困生群体强化学习指导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在学困生形成的多种原因中,学不得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非常努力,甚至挑灯夜战,但是学习进步缓慢,成绩总是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不得法,光靠用功是无法提升数学成绩。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针对学困生数学成绩提升策略,应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通过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指导如何找到解题思路,如何观察,如何高效的记忆,复习与预习,作学习笔记等,使学困生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学困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分析不同学困生的问题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通过细致、耐心的引导与教学,使每个高中学生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祯辉.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4,(9).

第2篇

一、引导学生闯过“过渡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高中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高中生的学习状态,正确引导学生闯过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期”,重新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环境,逐步提升数学成绩。

刚跨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十足的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都带着理想和憧憬面对高中学习生涯,都有着升入理想大学殿堂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感觉高中数学门槛高,枯燥无味、抽象晦涩,个别章节如听天书,无从理解与掌握。尤其在做练习习题时,更是磕磕碰碰、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入手解答。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入数学学习的“过渡期”,就如同长跑中途会有一个疲劳期一样,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是正常的数学学习现象和经历的必然阶段,不要自暴自弃,遇难而退。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平面几何、有理数、多项式、二次根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知识,在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能力上都已经作好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准备。这不是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问题,要学生重新建立学习自信心。高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教法,认清高中数学的特点,并督促学生分析原因,总结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学习方法,那么,学好高中数学完全可能,成绩的提高指日可待。

二、指导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提升数学成绩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规律和方法可遵循的,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有效指导数学学习方法,培养高中生独立学习能力,做上提升数学成绩的直通车。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扎实进行课前自学、专心上课提高效率、及时复习巩固解题能力、独立作业拓展思维、解决疑难积累题库、系统自我小结和课外大量自学等,让高中生主动学习,必须实现“会学”,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2.提高45分钟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虽然,课堂认真听讲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老生常谈,但却是最容易让高中生忽略不在意的关键点。数学课堂还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数学成绩提高的关键,要有效提高45分钟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要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不要自作聪明,认为自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着重听取教师开课知识概述,解题思路总结和课堂小结时的知识框架整理,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

3.加强复习提高,创建数学错题、难题库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理解教材,加强基本概念体系的建立与记忆,加深例题的典型解题思路和普遍意义,并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同时,把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疑难问题建立复习题库,做好平时的反思积累,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思考提高,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能力,长期坚持下来,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错”到“无”,由“熟”到“活”。

4.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教学中,适时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等等。数学教师要大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面对各种数学复杂问题,都能游刃有余,举一反 三,达到“好做、能做、会做、巧做”的学习境界,从而轻松提升数学成绩。

5.加强课外拓展学习提高,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

课内45分钟时间有限,学习效率再高,也需要课后大量重复性练习,才能把数学知识点融会贯通。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知识讲座、数学课外题集等,都是课内学习的拓展补充和延续提高。并且通过课外精彩的数学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求知欲与学习热情,使提高数学成绩成为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课外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要丰富扩大学生的数学视界,在实践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继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6.及时阶段性系统小结,揭示所学数学知识的规律

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做好阶段性系统小结,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对所学知识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小结:课堂小结、课后小结、阶段小结、月考小结、期中期末小结、竞赛小结等,能自行对所学数学知识由“活”到“悟”的一个飞越提升。通过小结,学生能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进步,从而大幅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三、加强合作学习,团队帮扶,使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课堂是教师的战斗前线,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就必须镇守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阵地.高中数学相比初小学数学,在难度上有了巨大的飞跃,因此,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习题的训练,是教师面临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浅谈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一个科学的教学观念是引导教学走向正确方向的航标,而错误的教学观念就像失去船帆的帆船,不能在大海里远航.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传授学生如何通过考试的技巧,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身,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碍.通过长期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过是一些通过考试的解题方法或策略,而针对实际的数学学习确实收效甚微.所以,在教师看来,他的教学成效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的教学成效是相当的有限的,一旦学生脱离考试,要真正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则是束手无策.在我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切记不可将通过考试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那么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时候,按照惯有的思维,教师一定是先传授理论知识,再利用题海战术加以巩固.现在教师要改变这一方法,要将那些恒等变形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口诀,方便W生理解记忆,再也不要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知识.同时,为学生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掌握模型学习法来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有效地实现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立合作制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是被广大教学同仁多次提及的,并且为其他教师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运用机制.所以,我认为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可行策略.并且“众人拾柴火焰高”,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只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引,将有可能获得个人学习时难以收获的成效.同时,高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知识极具抽象性与系统性,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是不易解决的难题,学生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突破这些难点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效.而合作学习有利于集结所有人的智慧,利用集体智慧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突破难点.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时,学生由于立体思维的缺乏,导致难以理解好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交叉分组,让成员间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同时,共同讨论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立体思维,寻找解决这类题目的思维模式,再共同进行训练,提高全体成员的立体思维与解题能力.同时,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

三、运用现代手段,建立立体式教学课堂

在前文有提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可行的方式,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建立立体式的课堂是教师较容易掌握的策略,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已有显著的效果,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现代教学工具中,我发现多媒体系统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手段,它能够与互联网系统实现对接,为众多的互联网用户间的资源分享与经验交流提供了平台,并且具有集图、文、声为一体的放映功能,为教师补充教学内容、演示抽象知识点提供了便利.并且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工具相当有限,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比较枯燥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系统有着极大的优势,比如,教师在教学向量的知识时,高中生刚接触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必然是比较困难的,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入图片或视频的素材,把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利用鼠标教师可以直接表示向量的活动,降低教师的演示难度与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帮助构建高效课堂.

以上是本人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加强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是其他学科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过去的教学中,总是难以避免地存在一些低效的教学环节,使得学生提升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极其不利.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学好数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高考成绩,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教师要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改革;数学教育;新方法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

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相比较来说难度大,内容多,学生不易掌握,更加需要教师在正确的方向上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掌握“温故而知新”的良好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加,数学成绩的提升和各方面同时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尝试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与数学教育结合起来应用于课堂,在不干扰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对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在数学教育的课堂上,老师的责任更应该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灵活运用知识,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加深理解,更加有利于学生自我解题思维的多样化,面对各种题目能够灵活应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思维的灵活转变,能够从多角度解题,从而提升数学成绩。

多以发散性的题目启发学生思维。课堂的讲授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结合了生活实际情况的题目,在调动学生解题积极性的同时,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得以加深。

例如,在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后,发挥探究精神,改变原有题目,改变思维重新应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构成新题的过程不仅体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能锻炼学生对数学解题的思维,强化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深刻理解,真正做到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真实的课堂上,题目的新颖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解出题目的积极性,而老师在改变题目及传授新的解题思路时,适当合理地采用奖励制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心程度,更能增加学生解出题目时的成就感,从而积累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感,彻底改善数学枯燥难学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创新解题能力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数学的课堂,不再是只教授数学的相关定理公式等,而是对于能力的培养,如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速度的综合能力。对于高中数学题目的解答,可以有多种方法,思想也不只局限于一种,而图形化教学和化归理解非常

有用。

对于数学解题方法的采用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面对一道数学题目时如何思考和分析,有多种选择和可能,选择简单快捷的方法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学生有开放性的思维,多种解题思路和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及时听取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好的学习方式结合上课时教师对思路的启发,学生解题能力将得到提升。

在数学课堂上的教与学,图形化的数学问题更加容易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图形与数学不可分割,互相完善。只有数字显得枯燥难懂,只有图形又不能精确结果,所以数字和图形的结合才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思想。在解题过程中要做到数与形的合理联想,合理转化,构造合理的关系进行解题。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育要结合课本知识、学习方法、解题思路、数学学习兴趣和全新的教学关系。在新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适应新课改的新环境,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关系的改善和考虑学生情况等方面改革创新,然后付诸于实践。

第5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学成绩 原因 对策

高中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基础课。然而,许多初中毕业生以优异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数学成绩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此,笔者认真研究了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影响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题型少而且简单。另外,初中教材坡度小,直观性强,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教师多采用反复训练,机械重复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而不是理解。但高一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集合、映射等近代数学知识;接下来是抽象性更强的集合运算问题、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提高了一个层次。在众多的符号、概念、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中,一部分学生便渐渐找不到感觉。

2.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严重影响学了高中数学成绩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

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高一的老师多是高三循环下来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高三循环下来的老教师,他们往往眼界过高,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要求高一新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又对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教师教学中常常过分强调: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重点,一旦学不好便会如何、如何的言论。以期望引起学生的重视,孰不知这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学生的学习品质、情感制约着数学成绩的提高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许多学生的情感往往很脆弱,承受不住太多的挫折,几次考试分数过低就有可能使他们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提高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对策

一个高中生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成绩,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调查分析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严重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的优劣。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几个方面。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2.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亲其师而信其道”讲出了一种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们早已熟知的古理。学生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点燃的“火把”最适宜的火种。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初高中教材的异同。高一时期要注意教学的进度不可过快,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教材、备学生,与他们一起共同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确定适当的期望值。要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3.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巧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这样培养的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批判、敢于质疑、思维敏捷。同时,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知识可能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却会让学生受用一生。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辅导;高效性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而课后辅导是不可或缺的补充部分,趣味横生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课后辅导则会让学生在温习巩固的过程中对相应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和记忆。高中数学是难度相对比较大而且也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而一个班的学生的数学水平通常参差不齐,针对具体情况,一定的课后辅导显得相当重要。如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取得相应的辅导教学效果,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和延伸,让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升,成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关注要点。

一、正确认识高中数学课后辅导的重要性

在初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课内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爱好兴趣、勤奋程度、对科任教师的好恶感等等,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都避免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和拉大,学习成绩的层次之分很快就会让学生分流整合,尖子生会更突出,成绩中等的存在下滑的危险,成绩落后的则自信心降低。这时,课后辅导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迎难而上的“救命稻草”,课后辅导过程也是让学生重塑学习数学信心的重要途径。高效的课后辅导,可让尖子生变得更优秀和更敏锐,也可让成绩平平甚至很差的学生有效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重新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由此可知,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后辅导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和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课后辅导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弱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成为重中之重。对尖子生来说,这一类学生大多理解力极强,而且头脑灵活,非常自信,课堂上的知识基本可以当堂消化,针对这一类学生,首先要教导他们仔细、认真,避免因过度自信而走弯路;其次,教师要给他们一些较有难度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开拓思维和视野,培养更加长远的数学眼光,如果教师能给予这类学生正确的指导教学,今后很可能会成为数学方面的重要人才,所以,切不可因为他们成绩已经很好了就不给予指导教学。针对中等部分的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课后辅导教学路径,同时辅以一些新的知识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可让学生在原有的成绩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而高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般对数学缺少兴趣,由于基础较差,也没有自信学好这门课,上课基本听不懂,更别说消化课堂知识了。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应该更多一些耐心和责任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辅导计划,“查漏补缺”,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症下药”,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指导学生,特别是不能一开始就给这一类学生抛出难度系数太高的辅导资料,而应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学习,让他们在微小的进步中体会到付出努力所得到的回报,然后再逐渐提高辅导难度,把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加深记忆,增强积累,培养学习数学的正面情绪,不断取得进步。高中数学辅导还应注重“勤”和“举一反三”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教学方法,让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三、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积累进步的过程,高中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为此,教师更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显得格外重要,不能因为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信心倍失,更不能因为数学成绩长期不理想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是要正确分析自身情况,依据实际情形给自己定小目标和大目标,争取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取得进展。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学生要坚信自己可以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付出努力,持之以恒,不因为一朝一夕的得失而信心不稳,更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成效而选择放弃。师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用时间证明付出总会有回报,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数学成绩。

四、数学知识的辅导和心理建设的辅导共进

针对学习成绩不如意的学生,教师在辅导数学功课时,更应该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将数学知识的辅导和学生心理的辅导并重,多和这类学生聊天、谈心,在心理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辅导,疏通他们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例如,教师要多鼓励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这类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应时时提出表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受关注的,也是可以得到长辈疼爱的。同时,对学生的进步方面要进行激励,包括物质奖赏、公众场合给予表扬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教师要多给予关心、爱心,多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在学生不抵触的情况下,聊聊他们的家庭情况,或者家访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最终都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并化作学习的动力。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辅导学生,而不能把如“你这成绩今后该怎么办啊”之类的话挂在嘴边,要多相信学生,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信心,也给自己信心。

五、分清主次,注意课后辅导中的问题

课后辅导如此重要,并不是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居次要地位,而课后辅导才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途径,相反,我们依旧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而课后辅导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乱了主次。在课堂上,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引导者身份,以讲授数学知识点为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高效率地讲学,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而课后辅导是一个巩固加深的过程,教师可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点细化、深化,并最终吸收为己用。教师在课后辅导时,应正确应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掌握、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的弱点各个击破,对学生出现的消极情绪给予正面引导,在心灵上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同时,在课后辅导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让家长配合,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枯燥且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之外,课后辅导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教师应制订出针对不同学生的辅导方法并严格施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对症下药”成为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后辅导的途径。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研究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中数学,督促学生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保障;教学方法;调整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对于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增强学生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现阶段我国教育部对于高中数学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地加大,客观地要求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高中数学内容板块的设置特点,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拥有先进的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未来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能力的相关内容

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需要利用有效的培养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当今时代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的是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也是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客观反映。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为学校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合现阶段教学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创新能力的如何提高已经成为了许多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也客观地体现了创新能力对于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所谓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拥有一定的好奇心,能够利用独特的视角看待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相关的方式方法快速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理想效果所具备的能力。这种理念也客观地体现出了创新能力的某些本质特征:(1)利用独特思考的方式,客观地对待实际中存在的问题;(2)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某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确定出发挥某些先进教学方法的有效方式;(3)创新能力的高低,需要结合实际的问题进行综合地培养。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结合目前高中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现状,能够发现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还未真正地形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偏弱。究其原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相关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高中学校的老师从思想上对于提高数学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从思想上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种能力的增强对于高中数学的影响。同时,他们多年形成的传统教学思维,也客观地阻碍了创新型数学教学计划的实施。

(二)缺乏丰富的创新型教学手段

高中数学的知识板块内容较多,对于学生整体的理解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更多的参与热情。但是,目前一些高中学校由于自身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及老师教学方法的落后等客观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数学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烈,老师的数学创新型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对待一些空间几何问题时,老师只是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想象力或者在草稿纸上简单的画图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无法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数学方面整体的教学效果,也阻碍了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降低了这些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高中学校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过分依赖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即使意识到了数学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也无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导致自身的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地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提高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实际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科学的创新策略,提高自身综合的数学教学综合能力。而高中数学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无法及时地将数学教学工作落实到位,不仅不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间接地影响整体的教学水平。比如,一些学校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大纲要求,在数学教材选用的过程中,没能真正地意识到创新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导致选用的教材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地提高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思维,为创新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更多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现阶段信息化技术达到了快速地推广,相关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提高提供了可靠的教学思路。比如,老师在讲解数学中的空间几何问题时,当需要明确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计算平面间的距离时,老师可以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立体空间的数学问题利用投影仪的作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对不同角度的分析,利用动态化的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活跃他们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减少数学问题解决所需的时间。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对于高中数学老师创新型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保证了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

(二)增加不同学校间交流合作的机会

高中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拥有创新型的教学思维,能够将创新型的教学手段运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不同的高中学校主动地加强彼此间交流合作的机会,通过彼此间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分享,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比如,当解决数学中的有关如何安排座位的概率问题时,不同学校的老师可以在相关的会议上说明自己的教学思路,利用自己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个人观点,丰富老师们未来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

(三)注重课堂气氛的有效调节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气氛对于老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高中的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课堂气氛的有效调节,保证相关的教学工作能够落实到位。例如,老师在讲解如何计算点到直线和直线到直线之间的距离问题时,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他们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丰富解题思路,为问题的快速解决提供可靠的保障。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确定合适的解题方法,为自己数学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好合理的规划,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加师生间互动交流的机会,也会为老师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可靠的工作思路。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结构较为复杂,不同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要求有着一定的差异,需要老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及时地调整预先的教学计划,增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利用数学的基本思想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理清创新型教学方法,提升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卉.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第8篇

一、高中数学教学六种反思特征

1。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反思。我们的教学目标是由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大领域所初步构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备课时要以教材资料为基础资料,并加以灵活掌握和运用,有效的提高学生知识面、认知面、心理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发展结果里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期望目标更进一步。

2。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教学预设和整体规划,怎样设计能够更好的安排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练习新知识,我们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这些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和预设相关问题。在设计中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讲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时,注意把指数函数与幂函数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概念中的相异之处,共同之处。又如,学面角的概念时,可把平面内的“角”类比引出空间中的“二面角”的概念;推到球体的体积公式时,可以用推导柱体、椎体的方法类比出球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在讲双曲线时,注意和椭圆进行类比。对比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引导学生将新的概念转化为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概念,使知识产生正迁移。

3。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应该清楚,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教育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发展数学能力的指导活动。如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将双曲线的性质和椭圆的性质进行类比,双曲线中各变量的取值范围、顶点、对称性、实轴虚轴、离心率等与椭圆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椭圆的离心率都是焦距2c与轴的比,这是相同的地方,但不同的是椭圆的离心率是2c与长轴的比,而双曲线的离心率是2c与实轴长的比,它们的取值范围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做适当的练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本身,还要利用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形成技能。要时刻掌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理解分析方式方法。

4。高中数学教学成果的反思 。所谓教学的成果是指对数学教学反思价值的判断。所谓的教学成果是以下两方面来体现的,第一、是由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数学能力发展等掌握情况来表现。第二、是由数学教师本身的自我教学经验的提高及变化加强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等等,都不难看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成果的反思的重要性。

5。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经验反思。 教学活动持续不断的发展是教师反思的一个标志性过程,也是教师队伍成长的必经之路。对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加以分析,并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地解决并记录,形成好的案例文件,以免在日后碰到同一难题。改善教师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这样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甚至可以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新结论、新概念、新规律有效地组合形成一套新的教学理论。

6。加强学用结合的反思。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还服务于生活。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其效果要贴近生活,结合实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自身解决教学中部分数学难题的能力。要以一个良好的教学顺序教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认知过程并逐步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二、高中数学教学反思途径

1。写教学反思笔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所难免,每天下课过后都要写反思笔记,教师要关注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对问题的见解等情况进行分析,课堂上及课后的习题给学生产生不利于学习的反应要进行反思。以免再耽误教学进度,还给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数学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感受意见等理论上的创新和灵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记录总结教训。有依据并有规律地对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和分析,使教学质量和教学经验及教案不断的完善。

2。写教学后记。教案本身及课题讲解后,数学教师的教学后记对自身教学见解的成功、失败的记载,有效提升教师的探索性看待问题的高度性有所加强,在教学中如有突发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怎样处理都是我们写教学后记加强自身策略分析的一部分,谦虚对待每一个成功,虚心接受每一个建议。日积月累,自身的应对能力就能够有所提升,让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能力创造性对学生学习态度有所改善。要及时写课后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发生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策略的突发事件。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一、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且知识面较广,在实际落实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教师通常都是以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再通过题海战术这一教学方法来确保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吸收。但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整体教学效率过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手段单一且教学氛围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无法被激发,进而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而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背景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确保学生在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的过程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束缚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依旧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的讲解上,通过板书的方式来实现固定解题思路的传授,在此过程中,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无法实现有效的理解与吸收,久而久之,对数学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降低。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以落实新课改的全面要求为出发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打破传统“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就要求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来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探究式教学法。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模式下,逐渐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较强团队合作意识,并实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确保学生逐渐具备数学学习的能力。

3.丰富教学手段,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在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实现对相应教学软件的完善设计,确保能够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清晰的讲述,以解决在传统课堂教学手段下教师重复讲解知识点时通过“粉笔+黑板”的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同时,将教学的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学生通过拷贝电子资料来实现课后的巩固复习。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并实现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而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生活化,以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与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落实新课改的全面要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杰.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1.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16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高中数学中即为:高中数学课程,应当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我国公民的未来需要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具体在教学课程上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教学理念上要转变思想,勇于创新;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要更加注重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改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而在实践教学中,仍有很多不适之处,教师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教学观念的问题

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沿用着经改造后前苏联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模式,这种固定的模式,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固执,难以转变,之前高中数学的教学一直沿用着以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而言,其数学概念越发抽象,如映射、集合等概念,思维方法越发理性,如空间向量的学习;内容数学急剧增加等,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而这种固定的以教师为主,教师将所有知识点都全盘托出,学生只需接受即可的教学方式,也比较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所以,教师很难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模式上做出较大转变,教师也很难在教学方法中实现突破,使高中数学教学枯燥无味。教师长期的观念也使教师无法正确认识到教学中师生地位的转变,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只能被迫的学习,难以达到整体能力的提升。

二、教材的衔接问题

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材也一并做出修改,人教版初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知识点、习题、编排方式、栏目设置及顺序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教材在图文并茂、信息化、知识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如多幅图片重复使用、信息化要求不同,知识点难度跨越太大等。其中,问题最大的是初高中数学课标存在衔接不当、初高中教师不了解彼此学段的具体情况。同时,没有协调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忽略了数学学科的运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因教学改革对教师教法的新要求,使教学常出现时间有限、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学任务一节课完成不了,课堂中较难留下巩固与练习时间。新课改要求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所以多数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在实践中,小组教学难以控制,多是走形式,学生盲目跟从,难以真正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答案,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对新式教学法只摸到皮毛,并未了解到实质。

四、教学评价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异程度的标准即为数学成绩,最终标准是高考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不仅忽视了学生其他的优秀特征,同时也是教师难以转变自身教学模式,采用新式教学方法的根源性原因。以上是笔者对新课改下数学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简单的分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克服困难?

一、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新课改

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大部分原因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满足于传统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创新教学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取得好的成果。所以,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转变观念,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理念,了解改革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学会自我角色的转变。多年的教学,教师一直是教学的管理者、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而现在,教师更多的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最后,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发展,不能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学生,高中生有着强烈的自主愿望及探索精神,他们渴望参与教学,渴望兴趣与知识相结合。若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就能带给老师不一样的效果。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要注意自己观念的转变,不能一切依靠老师,要有自己的自主意识,主动学习。

二、正确对待新教材,遵循知识的衔接性与逻辑性

正因为高中数学新教材存在的一些缺点与不足,教师不能完全的照搬新教材上的知识点排序与结构。在课堂中,教师更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及大的规律,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性,在教学设计中适当的调整知识点的位置。除此以外,高中数学教师还要熟悉初中数学知识内容,了解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哪些又是在高中十分基础但重要的初中却没有涉及到或者是教师一笔带过的知识。这样,教师才能明确学生的知识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做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师还要注意数学科目与其他学科的衔接,数学是教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一种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它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强调这种密切性,不能割断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防止出现“有货倒不出”的尴尬场面。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中进行。在今后的课堂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新式教学法的运用中,不能只注重形式,要吸收其精髓,真正将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深入下去。另外,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作业难度,不能一概而论。

四、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第11篇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学者,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各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要平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它就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而高效课堂是促使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稳定提升的主要途径,所以,高效课堂成为整个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成为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一个相当棘手的话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几种策略。

一、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教学结果才会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与课堂产生共鸣,让他们能够触景生情,积极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比如,我在教学高一《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章中“函数及其表示”这一知识点时,为了促使学生很快清晰地掌握完整的函数定义,我结合学生刚学过的《集合》这一章内容进行导入,首先,我借助有关集合的两个例题,让学生回顾与集合相关的知识,然后我根据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提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们班50人中,每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都不尽相同,成绩分布如下,90——100分5人,80——90分12人,70——80人10人,60——70分8人,60——50分5人,40——50分5分,30——40分3人,20——30分0人,而20分以下2人,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各个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我在教学《空间几何体》这一章时,为了促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空间集合图形,我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了两个例子,如“粉笔盒”“电冰箱”“洗衣机”,而后再结合空间集合图形的结构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再让学生联系的亲身经历,谈谈他们所认识的空间几何图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动脑,主动思考,很快地就走进课堂,融入教学,这对我下一步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重视“问题”在教学开展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教学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作为整个数学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重要性,要善于“提问”。

1。在关键处提问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直接途径,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的最有利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精”问,问题要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切忌提“对不对”“是不是”“不是吗”等毫无启发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函数》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我通过“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函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意提问的技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有许多的提问技巧。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并灵活运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最好在关键处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动脑。其次,提问的语言尽量简单、明了、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接受。最后,每次提问,教师都应该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切忌盲目地提问,无效地提问。

三、提倡学生注重预习

学习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因素在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就高中数学这门教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而言,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要求都很严。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也曾清晰地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倡导学生自主动手,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预习、习题预习。在文本预习中,学生要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分析、整理,能够掌握概念、公式的特点、规律,同时,在预习中能够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作上相应的标记符号,方便在新授课中的学习。在习题预习中,要重点根据文中例题进行分析,总结做题思路以及格式,能够提前将文本相应的习题做一遍,并找出相应的重难点。

四、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高中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禁锢了对学生发散性和探究性思维的塑造,不仅无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高中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但与国家大力提倡的政策氛围相比,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环节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表现为宏观方面,也有微观层面的因素.为综合性地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努力优化高中数学的改革目标,必须注重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新课改的思考与反思.

一、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动因认知不清

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诸多动因决定了必须加强新课程的改革,必须充分认知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少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方向及动因常认知不足,这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示范教师.在这些教师看来,现行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扎实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他们身上的诸多荣誉等,也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与质量,无须为了迎合潮流而进行盲目的新课程改革.同时,在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因教师对新课改的动因认知不足,使得他们在评价与考核学生的过程中,仍以传统的高考标准和成绩来衡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评价方式的偏颇.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主因在于促进我国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但由于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动因及目的认知存在偏差,使得他们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对新课程改革的践行大打折扣,难以真正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须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深入而全面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义,全面科学地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和改革可以是微调,也可以是推倒重建,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全面提升和促进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为目的.

二、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目标落实不到位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始终明确教学目标,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富层次性的教学改革,以此来综合性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但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仍有一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化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教学方向性问题.这些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且缺乏对新课程目标的整体认知,这就使得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仍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要的标准,这就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数学思维和整体认知.虽然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引下做了诸多的教学探索,但总的来看,他们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仍难以摆脱成绩为第一位要素的影响.这些教师在教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辅之以很多新课改的目标建构,但核心目标仍是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高考分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容易出现教学目标的混乱等问题.

可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努力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和理清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努力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努力营造健全的教学目标体系,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开展更加有针对性、更富层次性的数学教学工作.此外,还应该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完善评价机制,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缺乏对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精准把握能力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全面的、丰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应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数学理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公式等知识的单纯化记忆能力.学生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通过题海战术,达到对公式、法则等的运用.但在新课改下,学生在学习公式、法则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通过单纯性的记忆来进行,而是更多的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化探究和理解性运用等来深化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合理运用.这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仍然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大搞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的惯性思维.可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思维,全面理清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构能力.

四、总结

高中数学新课改是高中数学的发展方向,尽管新课改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仍有大部分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和认识,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精准把握,因此为努力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重视和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