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

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

时间:2023-09-17 15:0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高中衔接数学内容

第1篇

【摘要】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梯度,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当前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方式及存在问题,就如何利用现行高中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适时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做一点粗浅的研究.

【关键词】利用教材例题与练习;初高中数学衔接

1.当前初高中数学衔接最常见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是高中数学教师、即将进入高中的学生及家长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暑假参加各类衔接班,有的是复习初中数学知识,有的是讲授竞赛知识,更有的直接就开始讲授高中数学内容.

若把衔接课变成复习课,只是巩固初中知识,虽然对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是必要的,但对于相关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学生,如果参加的衔接班上只复习不提高,这样衔接课程也就毫无意义.

如果把衔接课变成竞赛培训课,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过多过早参与数学竞赛不仅不能真正提高能力,反而有可能害怕学习数学,加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恐惧,更加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

而直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学生在这种补习班上学习,多数是一知半解,到了真正的高一课堂上学习该知识点时,觉得那是补习学过的,自己已经会了,课上容易分心,不认真学习,这时的衔接课就做成了夹生饭.

笔者认为,现在各种暑期衔接班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对学生或多或少起到学习知识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其效果微乎其微,真正在初高中数学衔接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高一的数学教师.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利用好现行高中数学教材,适时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2.利用教材例题与练习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现在的初中毕业生,普遍在以下这些知识上存在不足:因式分解、分式化简、二次函数、韦达定理、二次根式、几何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理、像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及数学思想等等在初中教学大大弱化,不利于高中知识的讲授.这些知识如果要逐一讲授,费时不说,而且较乱,效果不明显.但在高中教材的各个阶段却多有涉及,教师在学到此类问题时若能加以运用,对衔接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举例说明.

高中现行教材中,有许多类似的例题与练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举一反三,那么初高中数学衔接将会变得更加自然,效果更加显著.

第2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意义 策略

一、分析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1.教学方式的改变

数学在初中阶段表达较为形象、直观,题目可以经过多次练习而熟练。而高中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更注重推理和论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会将模式趋向于粗线条,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地将知识的构架分析出来,并辅以一些较为典型的例题。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一开始并不能够被学生们所接受,思维障碍时常会产生,数学成绩也会因此而下降。

2.心理与环境的改变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在面对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新的教材时,适应的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此外,由于初三的紧张学习,学生刚进入高一时,会有一种松懈的心理,缺乏紧迫感。例如,充要条件以及集合等方面的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被动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影响较深。

3.教材的改变

教材中的知识量与初中相比会增加许多。学习的过程和呈现方式逻辑性较强,教学的语言也会有所变化,叙述过程较规范、严谨,提升了抽象思维度,加大了知识的难度,灵活的解题方式较多。例如,在初中的数学知识中,实数集内的运算较多,然而高中阶段会重视相关概念的定义。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意义

初高中数学的衔接,一方面要将知识衔接,另一方面还要将师生的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有效衔接。要想将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意义最大化,就要充分地考虑到教法、教材、课程大纲以及学生的实情。高中的数学知识比初中的增加了难度,并且学习时间比较紧张,除了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需要掌握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初高中的数学衔接贯彻落实。例如,高中学习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概念,可以衔接初中的二次函数,让学生感受到虽是新知识,但也有熟悉的感觉,从而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要优化,让初高中知识衔接能够完善

教师要注意解题中的思路分析方式,将数学的正确思想充分渗透给学生们,起到合理指导的作用。

(1)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加实例的列举,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具的演示要加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是非常适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概念和定义之间的比较要加强,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教材。此外,对于定理、公式中每个字母的特例、含义以及适用的范围等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概括,以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升记忆力。

(2)知识的实质理解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是比较抽象的,在应用方面也较为灵活多变。所以,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将新知识与以往的旧知识衔接,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重点进行区别、分析以及比较。

(3)注重练习反馈

学生在做题方面没有针对性,都是教师布置什么就去完成什么。那么,教师就要布置一些有目的性的习题,针对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补救,使其得到提高和巩固。此外,教师要对学生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具备掌握知识的能力,因为学习本来就属于反复练习进而提升的过程。

2.让学生学会学习

利用分层次、多训练、小梯度、低起点的方式作为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伊始不要将知识深入化,而是要以递进的方式将高中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讲解难点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师讲解教材的时候,最好是用初中的知识作为铺垫,让教学的方法和内容都能够和学生实际或已有知识相衔接。一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和学生们一同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那么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步骤和思路都能够灵活多变,让学生进行思考性解题。

3.重视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能够将初高中的衔接有效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入学教育若能够搞好,学生就能够提升对初高中数学衔接的认知度,紧迫感就会增强,刚刚进入高中的松懈情绪就会得到相应地消除。充分的入学教育能够让学生有效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1)对学生讲解一些针对高中数学比较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指出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2)将高中数学学习中涉及的课堂教学特点和内容体系特点充分讲明;(3)对学生讲解清楚,在整个高中数学中高一的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要打好基础;(4)进入高中前的假期,可能会使学生对于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些淡忘,那么就应该适当地利用一些时间复习初中的数学知识,为即将学习的高中数学做铺垫。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在高中数学的初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在此阶段数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再找出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进行衔接。以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新型的学习模式有所适应,能够顺利、高效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伟亮.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实施尝试性教学法[J].祖国:建设版,

2012(11).

第3篇

高一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众所周知,高一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来说是一个延伸,而对于高二、高三的数学来说仅是基础。所以,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作为高一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好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数学学习质量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数学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

一、内容上的衔接

对于高一数学教学来说,函数部分是重点,也是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的切口。众所周知,高中函数中的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单调性等是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与图象相关知识的一个延伸,是初中二次函数的深入研究,所以,在衔接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直接脱离初中的内容,要有效地做好衔接,否则,只会让学生出现“轻视”的态度,导致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上心”,影响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生为本”“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的理念被有效地贯彻到了初高中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科目少,时间相对比较充足,即便是教师实施一言堂,也能在课下或者是自习课的时候一一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一对一的教学,导致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学习。所以,一些教师的“自主学习方法”“小组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就发挥不了其价值,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为了做好初高中数学课堂的衔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初中所学的内容,对“y=x2+2x+1”函数的图形进行绘制,并自主思考,对称轴两侧的x的大小变化与y的大小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之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从图象中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该如何判断呢?”这样的过程从内容上做到了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

三、学习法的衔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方面比较依赖教师,习惯遇到问题就向老师请教,导致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等都相对较差,如果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我们直接实施“全放手”政策,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无人管”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懈怠”,最后,导致成绩下滑。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自主求知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总之,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是迈好高中的第一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入手来做好衔接工作,进而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走进高中、适应高中,同时也确保数学课程目标得以高效实现。

参考文献:

张要臣.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4).

第4篇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根据我经过高中几轮大循环教学并结合高一学生实际情况,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一些浅见。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变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教材、同学、教师……都有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经过暑假的放松,入学后无紧迫感。也可能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为此就产生惧怕心理。的确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

2、教材的变化。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数字,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要注重分析。其次,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做好衔接的首要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也能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做好三项工作:⑴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⑵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⑶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降低了要求。如二次函数在初中降低了要求,十字相乘法等已基本不提,使得高一学生只要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把繁琐的求根公式搬出来,这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麻烦。为此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立足于高中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处理和知识铺垫,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4、高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的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老师转,无需深入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高一学生往往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调整的时间。这些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高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衔接好学习方法:⑴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勤作笔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整洁、独立思考以及全面细致的思考问题等良好习惯;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所谓捕捉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提出的设问或自己在预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去思考。

第5篇

初高中数学衔接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史元超

(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山东  淄博  256499)

  

摘  要: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而言,在知识难度上跨越不小,不少刚跨入高中校门的高一新生都感觉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大、起点高。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工作,让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这成为了高一数学老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在高中数学教学岗位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初高中数学衔接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有效性

一、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新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一定量的一定量的在数学的演算要求中数学都不大,都以基础的计算为主,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算要求都不高。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通过举例说明数学概念、定理等,内容中描述性的内容较多,某些较难理解的概念书中则会直接以公理的形式给出。教材中总体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知识内容适量、适度,学生易于掌握。

而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逻辑性强、符号多、运算量大,数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较难理解,这对已习惯于形象理解思维的学生而言,是一项较难在短期调整的学习任务。知识点间逻辑联系性较强,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性思维要求较高,试题中的语言表达习惯较为严谨,需要学生深入读题后分析文字间的逻辑关系后方能正确解题。

二、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施措施

(一)从学情出发,做好学习的心理疏导工作

目前高中生都是90后的孩子,这些孩子头脑灵活、学习基本功都较为扎实,作为任课教师初接触新生时,要充分关注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例如:开学初始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基础,并结合入学成绩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优越感较强,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自我排解的能力较弱,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升入高中接触高中数学时,或许会出现暂时性的不适应,成绩出现短暂滑坡。任课教师要及时关注这些学生的变化发展,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摸清学生的个性情况后给出有效的改进方法。

(二)从学法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为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初中的知识简单易记,偏重于考查的是理解记忆的效果,进入高中后,知识陡然提升难度,这就需要学习者重新审视学习的方法,通过改进学习方法获得理解的学习成绩。任课教师通过课前预习、授课环节、课后复习、习题讲析等环节入手,分阶段地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同时还可以尝试多种方法给予学生可行性的指导,例如:邀请高年级学长与新生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专家教师指导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接受学法指导,领悟学法的重要性。

(三)通过小组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较强,任课教师可以尝试成立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形式团队学习、讨论、互助的氛围。在小组中往往能形成小组“组长”,组织成员们围绕着近期的学习课题,开展学习交流讨论。同时各小组间也能将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开放式的学习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改善学习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语言逻辑性较强,学生在接触此类语言概念时普遍感觉枯燥,所以要让学生读懂题、能解题就必须先适应高中数学的语言表达习惯。能从基础的数学语言分析入手,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概念,同时能将概念知识与生活常识进行联系,横向知识间形成比照学习。

 例如:初接触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时,Y=Sinx这一公式是正弦函数的表达公式,要让学生能理解函数的特性、了解函数的应用是。不妨在授课时通过一根绳子的抖动过程来诠释正弦函数的图形变化特点,通过形象逼真的演示这一抽象的动态函数特性。学习正弦函数常用角  时,这可联系常用的三角板的30°和60°这两个角,sin30°=1/2这一知识点充分说明了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实际,学生还可以使用量具进行实地测量,真实体验知识的实际性。在整个高中阶段中,数学思维的架构是主要学习目标,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立体几何的空间思维等,需要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

5.通过学生亲身体验,重视知识的学习过程

高中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习惯、思维意识将对自身后续再学习的过程形成重要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应着重与启发学生养成“为什么”、“怎么做”这类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被动学习的效率。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测学生的意识变化过程,及时介入进行点评、指导,让学生勇于思考、勇于质疑,掌握学习的“金钥匙”。

三、结语

学生的思维变化是无法提前获知的,教师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让学生及时的了解思维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确保教学进程沿着最佳轨道运行。教师培养学生的长短期学习习惯,从短期的:预习一听课一练习一复习一归纳总结,到长期的如何做课堂笔记,笔记中该记着什么内容,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等,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这将对学生的长期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对于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在无形之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任课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发展,更多的给予鼓励、表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青年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们,要不断的通过思维训练,尽早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高年龄段的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作为学习者的这两方都能积极的开展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初高中数学在层面的衔接,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贾建军.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体会[J].科教文汇,2007,(9):80.

[2]王平余.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必要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2):170.

[3]张丹红.初高中数学衔接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70.

[4]吕旺辉.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2,(2):15.

第6篇

摘要:数学是初高中阶段的基础课,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为学生高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衔接;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5)11-0211-01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知识,也是教育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枯燥,无味。尤其是高中时期,高中数学逻辑性强,涉及范围广,导致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就在数学学习上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不能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导致数学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这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跨入高中大门的开始时期,就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中通过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从而让学生感到高中数学也并不难,形成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学好高中数学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是直接进行高中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衔接,从而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1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1.1教学内容方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数学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一般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展开内容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此外,初中数学学习的范围较窄,从而也为学生学好初中数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较大、范围较广,抽象的数学知识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上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高考的影响之下,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不仅不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反而会加对教学内容进行拔高。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内容差距较大,是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只要原因之一。

1.2教学方法方面:在初中时期,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较少、难度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容量较小,教学进度较慢,对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强调和演练,对学生的督促也较紧,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一般会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因此,在初中时期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较好。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加重,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教师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督促。再加上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学生的思维发展不能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教师也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难度。1.3学习方法方面:在初中时期,学生只要紧跟教师思路,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记好笔记,在课下及时复习,一般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数学成绩。在初中时期,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通常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但是,进入高中之后,仅仅依靠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够的。学生要学好自己思考和归纳、总结,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够主动学习,才能够学好高中数学知识。

2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措施

2.1在开始就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学生进入高中的开始阶段,教师就要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清楚初中数学学习和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消除升入高中就万事大吉的懈怠心理,增强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紧迫感。只要学生对高中数学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取得提升。

2.2采用多种措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单纯依靠语言所进行的教学是不全面的,是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新时期要做好数学教学工作,还需要教师从教学方法的改变上入手。(1)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法: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教师要找到数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直接的结合点,把生活和数学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甚至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们身边“购物抽奖”的活动展开课堂教学,通过把“购物抽奖”这一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学生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从中不仅学得了概率的知识,而且对生活中的这类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要理性对待。(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学生们能够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情境中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在数学学习上感到更加便利。例如,在学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三种关系形成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太阳从水平线冉冉升起的视频,让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形成清晰的认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衔接,有助于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上更有自信,使高中数学教学迈向新的台阶。

作者:付薇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第7篇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特点的对比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听说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与函数、三角与向量等,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高一新生的学习效果。

1.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高一数学增加了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其次,由于近几年新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新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2.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且课时减少,因而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一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3.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学生练得熟,考试时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和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

(1)搞好入学教育。教师要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的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摸清基础,有的放矢。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从高一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教师要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教师要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教师要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和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以达到使学生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3.加强方法指导,科学地进行学习。

(1)制订计划。学生的学习目的要明确,时间安排要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学生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学生进行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第8篇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紧迫性

数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顺势而为,向上快速发展思维。从初中到高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与现行高中教材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加之高中教学内容突然增多,高中一年级整体教学内容远超过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另外高中的数学语言更抽象,要求学生思维方式发生质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迁移。此外,学生学习环境变化、基础知识的差异、学习方法的不同步等原因,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陷入困境,顿感前途渺茫,认为数学深奥、高不可攀、不可接近,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厌学心理。

为了使每个学生很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值得数学老师研究探索。因为这将有助于初中高中教材脱节现象早日得到解决,有助于解决初中、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观念、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统一认识,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年龄、心理、智力、习惯等个性特征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进行数学衔接教学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综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形成数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所以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 研究教材,平稳过渡

1.注重知识点的衔接,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初中、高中教材有很多内容需要做好对接工作,如函数概念、映射对应、方程的求解、无理不等式、指数、对数概念、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方程及方程组的解法和线性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简单几何体的点、线、面与平面几何中的点、线的关系;抛物线图形与二次函数关系;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这些内容有的是高中新知识,有的是在初中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在教学中不仅要复习旧知识,还要对新知识进行比较和学习,渗透类比转化、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以达到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2.立足教学大纲,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数学是知识连贯性很强的一个学科,如果有一个环节知识点的遗漏,都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那么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就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补全学生过去学习的遗漏,以缩短学生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跨度,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

3.从实际出发,自编习题,因势利导

在数学教学衔接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小步子、低台阶、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自编一些练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二)研究教法,培养能力

1.开始较慢,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由于初中生学习内容不多,高中教学进度要适当放慢,以后酌情加快,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

2.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课改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课程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在初中高中教学衔接上,注意创设问题情况,充分发挥表象作用,帮助学生把研究的对象从复杂的情景中分离出来,突出知识的本质、热点,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提出过程以及例题解法的探求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化抽象为具体,由难变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函数性质的教学讲授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反复利用图象的翻转与旋转,让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出函数的性质后再给予证明。学生既感兴趣又更好理解。

4.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高中许多知识仅凭课堂上的时间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下认真消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通过编拟阅读提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某些简单章节内容的教学,可采取组织阅读讨论、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能力以及自觉独立钻研问题的良好习惯。

5.做好课后小结,培养探索能力

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章末小结,让学生自行编织知识网络,使其知识更加系统化。在学生做完题之后要求学生反思,即在一道习题解完后,引导学生想想有无别的解法,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式多变、有无规律可循,还要求学生试着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的命题,并就新命题的正确与否进行论证。在小结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长此以往,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使学生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使其将掌握的现存知识结构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6.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概念、命题是思想的凝结点,是静态的方法技巧,是具体的程序化;而思想则是发展的、动态的,它比具体的方法更宏观、更抽象,概括性更高,因此只有以数学思想方法统领教学过程,学生才能从本质上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应加强这方面的渗透,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开端。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注重数学语言训练,有助于简明地表述数学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数学交流,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因此衔接阶段,教师应注重从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及文字表达语言几方面进行训练教学。

7.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听课、消化、整理、巩固作业、考试等多个环节,对于每一个问题要独立思考,在学生遭遇挫折后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加强个别指导,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会学习。

(三)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1)初中生与高中学生相比,高中生注意力集中,自觉性增强,善于阅读分析,乐于自行钻研。所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对所学的内容在课前形成一个感性认识,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有成就感。

(2)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高中生认识事物更加深刻、全面,善于分析思考,善于质疑探索。因此在衔接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甄别性。

(3)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高中生学习目的明确,独立意识更强。因此在衔接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集体讨论问题时敢于发表独到见解。

(4)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高中生更加具备“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这一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衔接中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意见,而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多地为各类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会胜利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1.防止负迁移发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其今后的学习具有某种迁移作用。如果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不正确、不全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且先入为主,就会产生负迁移。因此,在教学衔接中,可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出新知识,将新知识顺利纳入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完成同化过程,同时认真剖析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揭示新知识的本质,顺利地将新知识转化为熟悉的旧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发展认知结构。

2.实施开放式教学,克服思维定势

人的思维具有定向性即思维定势,高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会不自觉地表现为因循守旧,由简化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因此,在教学衔接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一式多变,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运算方式给予对比评价和表扬,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心理。

第9篇

一、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方面的差异

1. 高中数学语言更抽象化

相较于初中而言,高中数学在数学语言抽象程度大大提高。初中数学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且形象生动,并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但是高中数学从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映射、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等,概念较多且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叙述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不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定理定义,还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来论证理解这些定理定义。

2. 高中数学知识量剧增

一方面,现在高中新教材数学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4个模块组成,知识点包括三角函数、数列、抛物线、立体几何、函数等等,相较初中的内容,知识点的确增加不少。另一方面,为顺应义务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在知识量与难度深度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从而将一些本应该在初中学习的知识,如对数、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都调整到高一学年才学习,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高一数学的知识量。所以,高中数学的知识量明显比初中多,不少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

3. 高中数学逻辑性强

高中数学逻辑性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概念、定理或知识点的阐述与证明更加逻辑化;二是整个高中数学知识点的逻辑统一性。首先,初中数学偏重于对定理定义的简单运用与运算,但是高中数学则对概念、定理、定义运用严谨抽象的符号与语言来阐述,并且有逻辑的论证。其次,所有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其整体是一个有逻辑有联系的统一体,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有意识,有逻辑地贯通联系所学的知识点。

4. 高中数学对学生综合要求更高

初中数学中,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也比较低,缺乏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但是,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要求在解决问题时,要灵活地将知识点更有逻辑性地联系起来,运用到解题过程中。所以,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二、初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从前的分析来看,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从学生,教师的角度去解决,还要从教育的目标与教材设置等等角度去思考。

(一)教材的改革

在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通过对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找出衔接点,然后合理地安排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例如,在初中教材的相关章节中设置“拓展学习”专栏,加入衔接到高中知识点的内容,并配以一定的习题以加深认识。此外,有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制订了各自不同的符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衔接教材。我觉得制订衔接教材是很不错的一个想法,但是衔接教材的内容不宜过多,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很多,课时也比较紧,衔接教材内容过多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进行,恐怕会得不偿失。所以,衔接教材的教学可以安排在入学前的一周,集中学习,也可以安排在讲每一节知识之前,都在课前将本章内容涉及到衔接教材中的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留下练习题给学生课下思考和完成,从而达到预习的目的,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我更倾向于后一种方法,因为这样更实时有效,又不需特意安排时间。

(二)教法方面

1. 熟悉新课标教材,深入挖掘初高中衔接点

一般而言,高中教师很少会研究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不了解初中数学有哪些知识点;也不了解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更不熟悉初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高中教师应通过了解初中教材与初中教学情况并根据高一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找出初高中数学教材的衔接点,深入挖掘两者关系,以更好地在课上帮助学生复习或补充一些初中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做好衔接工作。

2. 优化课程设计,做好衔接点的教学

根据前期研究挖掘出的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我们应在课程设计时有效嵌入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在教新知识点前,将相关的初中知识复习一遍或补充教学,让学生更易接受与理解新知识。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或者借助教学道具,更直观更有逻辑地给学生展示新知识,让学生可以慢慢从初中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下过渡到抽象逻辑化的高中数学中去。

3. 了解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

由于高中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所以高中教师应该在了解熟悉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与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例如,在开学前,可以举行一次座谈会或者考试模拟,综合考评学生的心理情况与学习情况。然后在考评的基础上,对性格较自卑沉闷、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应更多地给予鼓励与支持,同时帮助其发现学习上不良的习惯,改变学习的方法等。而对于性格较为开朗、成绩也不错的学生,则应该在鼓励的同时提醒其勿骄勿躁,要在新的环境下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才可以保持好成绩。

(三) 学生方面

第10篇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③电视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到提优补差。主要措施是:平时练习层次化,单元结束考查制度化,做到章节会,单元清。

第11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差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平稳过渡衔接的意义

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普遍出现不适应高中学习的现象,尤其是高中数学。数学作为一项工具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多的多,学不好数学,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多总结和研究,帮助学生能够尽早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差异性

1.数学能力培养不同

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学内容的深度降低了许多,数学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代数和几何是构成初中数学的两部分,代数要求学生培养一定的运算能力,几何以平面几何为主,要求学生培养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的数学引入了许多新知识,如函数、圆锥曲线、立体几何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有很强的运算能力做基础,并且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简面证明扩展到空间想象,而且题型出现复杂化,不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要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初中和高中对数学能力的培养不同,使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利用已有的数学能力已经不足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2.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然是被动学习为主,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而且初中学生年龄偏小,仍然比较贪玩,对数学学习的归纳总结远远不够。

高中学生更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自习时间延长,对学习的自觉性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数学以外,其余课程较多,及时归纳总结对帮助知识点的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在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对数学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是出现数学成绩下降的一方面原因。

3.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数学于知识点较少,易于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往往会耐心地将知识点教给学生,注重于结果的教学,学生只要能够牢记这些知识点,多做习题,熟练掌握后数学一般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中数学知识面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很高,教师一般在将知识讲述完后,对典型例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分析和归纳方法,注重于过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2]。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师偏重点不同,使学生在刚升入高中后,对数学的学习会明显不适应。

三、初高中数学教学平稳过渡衔接的方法

1.调整学生心态

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依然是习惯性地利用原先的思维方式,采取被动式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上经过种种不适应之后,往往容易出现消极的心态,这是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的[3]。

所以在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转变认识,对发现有消极情绪的学生,要加以鼓励,保证学生能够拥有积极学习的心态。

2.初高中教师加强研讨工作

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定期组织初中和高中教师的研讨工作,分析学生的学情,并且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意见充分进行交流。

这项研讨工作首先是学情的掌握,分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意发现初中和高中数学知识的断层,将一些初中课本没涉及到的方面,高中课本也没有提到,但是在应用中会出现的知识,仔细进行记录并编成教案,给学生补课。

其次要注意交流教学的方法,仔细比对初中和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研究在过渡期间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平稳的过渡。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学生进入高中后,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更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和情景模拟,引起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4]。

4.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中完成平稳过渡的关键。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自学结合,将数学知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自习课没有教师,或者在家的时候,也能够进行自学。

其次,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在初中已经习惯了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后进行学习,升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点繁多,习题类型多,需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些显然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最终教会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结

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自己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上完成平稳的过渡,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教学工作者完成初升高数学教学的平稳过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祝光,曹兵.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109

[2]张星江.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究[J].教学天地,2008,(11):47

第12篇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1.由于初中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压缩,而目比以前的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形式上都没有大的变化。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初中内容的删减,降低要求,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如十字相乘法、平行线分线段定理、简单的无理方程、高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式等内容都没有讲到;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多项式的除法、配方法、等等都降低了难度,因此教学内容处理上这部分内容应先行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先讲有关初高中衔接的知识。

2.初中教材语言叙述比较通俗易懂,带有直观性、趣味性,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抽象思维陡然提高,知识难度迅速增大,重理论、重逻辑推理。如函数的单调定义,文字叙述难以理解,需要转化为符号语言,定义还有隐含条件。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这些情况,教学中要把这些严谨的定义、定理,分层降低起点,分层次进行简单处理,对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多让学生进行相互转化,从多方向去理解概念,多举实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直观性,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切忌过早地与高考对口径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较少且比较简单,课堂教学中多教师讲,学生听,接着学生练习,每节课中学生围绕一二种题型进行反复训练,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课改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只能教会学生尽量做到“举一仿三”。在教学上,要优化课堂设计,做好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做到:首先,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点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

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其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心理状态的衔接

初中生活泼好动,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比较单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还把他们当作偏向于儿童的未成年人;初三学年的奋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都对学生提出了上高中的奋斗目标,各方面都对他们管束得较严;终于考上高中,家长和学生都松了一口气,家长认为孩子已长大,没必要管得太多,学生入学后没了初三的紧迫感,在行动上自然没初三那时的冲劲;又加上学哥学姐们早就灌输了一些高中数学难学的“经验”,所以一上高中,就自然产生了对数学的“畏惧感”,由此影响了高一数学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在高一刚开学就告诉学生:新环境、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做好下面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的课堂,教师讲得细,练习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密度,难度及作业量猛增,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教会学生,在课堂上力争:超前想、超前做、超前总结,超前提问;在课下要学会:课后及时复习、每一单元及时复习、考前及时复习;作业做到:先复习后做作业,作业卷面做到规范整洁,出现错解做到查明原因再重做。因此,在学习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明其理,还产生自己的想法;知一点,恍然大悟,懂得一片;能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见解、新问题、新结论。

正如《课程标准》里所说: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变化。总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提高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