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儿童的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的教育案例

时间:2023-09-17 15:0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儿童的教育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殊儿童的教育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基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大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等方面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环节的教职工需要明确了解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如何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措施,系统化的解决融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逐渐成为相关领域教职工的关键思考问题。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概述

(一)学前特殊儿童的含义

特殊儿童,主要就是表示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的儿童,如情绪、肢体、智力、感官或是行为障碍。不单单包括智力发展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生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从广义概念角度进行分析,出来正常儿童,还有情绪、性格、行为偏激的儿童。

(二)融合教育及实施的意义

融合教育主要将同龄的儿童与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教育,并为有障碍的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不是隔离的环境,而是使其能适应正常学校的校园生活,将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稳固基础。另外,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形成相互关怀的校园文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通常情况下,就是使得残障儿童能进入普通班级,并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借助这种教育模式,使得特殊儿童可以与同龄儿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逐步为幼儿创设正常教育环境。结合儿童学习能力、优化完善的教育课程,并参与集体生活中。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可以从根源上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并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空间,补偿儿童身体缺陷,实际权益也可以不说侵害,促进有障碍儿童的健康发展。采用设置与其他儿童互动游戏的方式,拉近儿童与教师的距离,凸显出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习主体

为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各个领域的教育人员都需要充分尊重学习主题,并且能秉承着公正、公平的态度,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学活动。由于特殊儿童群体教务特殊,在教师与儿童的沟通互动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成为决定的主体。教师不仅仅要树立正确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还需要保障其拥有受教育的能力,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2]。例如,对于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来说,其应当关注儿童的情绪、语言、行为、智力等。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提出半融合的方式,并且增强教师与儿童的沟通,明确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逐步落实科学化的教育方案。

(二)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

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在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应当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组织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下面以某地区学前教育机构为例,其组织了丰富的教育活动,鼓励特殊儿童参与其中,并且提出了半融合教育与全融合教育等多种方式,并且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采用从外部邀请特殊教育专业的专家、教师,并为融合教学活动提供关键的指导。以提升教育专业化水平为基础,开展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并为培训特殊儿童的智力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当地的幼儿园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前期、中期、后期培训活动到位,并与专家答疑、专家指导相互融合,开展案例教学、课后反思教学等,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语言体系

为了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体系。教师的行为性语言、教师言语性引导,属于常见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体系,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还要更加关注言语性语言的合理运用,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例如,对于半融合特殊教育组织与全融合教育组织活动来说,教师要更关注征询类语言,避免采取直接行为指示、使用命令学生的语言。此外,教师需要提出表扬、鼓励的语言,并鼓励与肯定特殊儿童的表现[3]。另外,教师需要适当配合肢体行为语言,并提出抚摸、拥抱等行为语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并且提升学生安全感,保证特殊儿童真正融入集体环境。在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组织中,家长也需要承担重要角色。家庭应当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并且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信息,逐步促进各项教学活动开展。

(四)家长要积极参与

对于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所以,在进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阶段,应当发挥出家长的协助作用。家长的支持属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柱,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情感渠道。所以,促进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相互配合,并掌握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并且建立日志、周志制度。在进行多种日志记录的同时,增强与家长的积极联系与沟通。要想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保证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给予家长更多支持、关怀,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特殊儿童感受真正的关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人员应当更加注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并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使其能感受到温暖。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发挥出融合教育的优势,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走入特殊儿童的心理,给予其更多的关怀,才能为特殊儿童创造完整的童年,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兆全.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J]. 读天下(综合), 2017(021):169-169.

第2篇

所谓特殊需要儿童,狭义的理解乃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又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需要儿童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的儿童,其中也包括超常儿童、有行为问题的儿童①。本文中所要谈到的特殊需要儿童局限于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语言言语障碍以及智力障碍这几类儿童。对于这部分儿童来说,正常的教学手段首先是通过语言交流,而一般的语言交流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正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就产生了上述的障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经常发现,在这部分儿童中有很多都对声音、音乐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兴趣,我们可以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用音乐来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最终通过音乐这座桥梁,与他们相互了解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在美国,一般而言,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是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小学生,他们每天有一部分时间是在普通班学习,另外一部分时间在特殊教育教室学习。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这部分儿童会根据其情况的好转将被逐渐纳入到正常儿童的普通教育机制当中去。跟美国相比较,我国的特殊儿童受教育人数远远低于美国的数字,这跟我国这方面制度还不尽完善、资金短缺以及执行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人数极度匮乏有关。我国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仅仅局限于招收存在听觉损伤、视觉损伤、沟通(言语)障碍、智力落后的儿童。而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的儿童由于其某些方面的正常性,被家长、教师和学校忽视,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特殊教育的帮助。结果导致教育失败,学生无形中走了更多的弯路。

我国无专门的学校招收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的特殊儿童,只好进入普通学校,可是普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这部分儿童的需要。那么我们怎样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受到更合适的教育,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认为,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儿童。在这方面的成功例子还是不少的。比如,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周舟,从小就被在乐团工作拉大提琴的父亲带在身边参与演出排练,在聆听中自悟,从电视媒体中自学以致指挥乐队,甚至能够独立演出,这是我们所熟知的成功者之一。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成功案例,是四川的自闭症青少年秋实,在2005年的中日韩国际少儿艺术展示大赛荣获钢琴(残障)组金奖。尽管在正常同龄人中比他水平高的比比皆是,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与研究的案例。再者,经试验证明,正常儿童在婴儿4个月时就开始对声音有反应,学习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与语言障碍儿童在这方面与其他正常儿童无异,当他们无法有效地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来理解社会和表达自我的时候,那么借助音乐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正好符合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特点。

二、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钢琴教学的积极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钢琴教学,或者说钢琴教学与其他音乐教育相比较有何优势?

其一、多声部的旋律听记练习可增强特殊需要儿童的注意力。钢琴是和声乐器,它可以产生单声部、双声部、三声部甚至多声部的旋律,这样学生可以从单旋律、多旋律的练习中锻炼自己的听力,这对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的儿童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训练手段,因为多声部听力的练习对注意力的要求相当高,而这种练习恰恰是在长期的音乐“游戏”中慢慢达到的,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对于轻度障碍儿童来说,钢琴音乐教学所应该起的作用是尽可能帮助他们恢复到和其他正常儿童一样;然而对于许多中、重度障碍儿童,学习钢琴音乐则更能体现其生存意义。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家长,他的孩子有自闭障碍,但是他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学习弹奏钢琴,除了治疗的涵义外,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通过这个技能谋生。我们不能对钢琴教育期待过高,但是确实有许多特殊儿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音乐的兴趣,对于学习障碍、沟通障碍、智力落后和情绪障碍的特殊儿童来说,我们试图通过钢琴这门特殊的工具,来和他们交流,培养他们,发展他们的才智,帮助他们走上和正常儿童一样的成长道路。

其二、钢琴教学本身采取的就是一种“特殊教学”模式。在普通儿童钢琴教学中大多采取的是“一对一”式教学,同时根据不同的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特殊儿童只不过是心理或生理特点跟其他儿童相比较更为特殊而已,正是这种“一对一”教学模式,更利于我们教师全面地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生理特征,熟知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更好地从多方面入手去帮助他们热爱音乐,积极面对生活。所以,在钢琴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进度稍慢一些,甚至尺度稍微宽些。

其三、钢琴教学可加强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协同训练。在钢琴教学中,所有乐曲都要求双手的协调配合,特别是钢琴曲中所独有的复调乐曲,强调学生要操纵双手严格按照乐谱行进弹奏多声部旋律,同时要聆听,再加上钢琴踏板对脚的细微要求,锻炼了特殊需要儿童多部位的协调配合能力,这是其他乐器教学无法达到的。

训练钢琴技术时,学生的本体感受要尽可能地明确清晰。在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为了加强本体感受的程度,需要做大量慢速度的甚至动作夸张的练习,用慢动作来体验感觉。这些慢动作练习并不仅仅是为加强生理机能,更是为了加深心理的感觉。利用特殊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钢琴教学,帮助他们像正常儿童一样地培养眼、耳、手、脑、心的协调能力,这正是他们所缺乏和急需的。

三、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钢琴教学的建议

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有人认为是个难题,但我觉得并不难。当然,有个前提是必须通过充分肯定其优点来缓和课堂气氛,多鼓励他们,只要有点进步,哪怕进步在你看来是微乎其微的,也要进行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因为大多数特殊儿童受到的教育挫折实在是数不胜数,你的微笑与赞扬对他们来说不啻于甘露,在一个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关爱与信任,此乃教学计划完成与否之关键。

下面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教师应尽量避开曲谱或者少用曲谱,多采取模仿式教学。当学生对乐曲比较熟悉后,再让其对照曲谱进行练习。在进行读谱的时候,一定要将其分拆成乐段乐句,找出乐句的规律,边弹边唱,帮助其认谱、背谱,千万不能像对普通儿童一样,让其自己独立识谱,只需指出不对的地方。由于特殊儿童较薄弱的沟通与控制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检查时应控制情绪的波动,充满耐心,否则会加深学生自身挫折感。

第二,选择曲目必须适当。不要弹奏过多的练习曲,对于相同的技术类型要少而精,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选择不同技术类型的练习。进行手指训练时,可将其简化为类似《哈农》的练习,简单明了易记。对节奏加以变化,利用多变的节奏型使学生产生新鲜感,通过模仿教师巩固节奏、熟练技巧直至最终掌握各种技术难点。教师可较多地选取一些由中外名曲改编的短小精悍的四手联弹,教师与学生互换伴奏与旋律角色,来进行巧妙的音乐对话。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从对单旋律的注意发展到对音乐整体性的掌控,培养其音响的立体感,成功地介入到对特殊需要儿童注意力的培养发展,使之学会聆听并掌握与他人协调合作的技巧,从而弥补特殊需要儿童与外界沟通能力上的不足。教师对每堂课的要求要明确、具体而又好记,通过教学笔记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我完善,增强其意识的控制能力。教师应充满耐心,对学生每个微小的进步都要适时鼓励,保持课堂气氛的和谐。

第三,应提倡陪练。大多数特殊儿童的自学能力是无法与正常儿童相提并论的。每次的练琴时间,如果没有陪练其实就相当于一次自学。因为他们不仅需要回忆上课时老师的要求,明确自己的错误;同时要阅读新的曲谱,在钢琴上找到音,找准节奏,并弄清楚各种音乐记号的含义;还要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融合进新乐曲中,避免重犯以前的老错误;不断熟悉新乐曲,达到一定的速度和熟练度。这一系列的要求就连一个正常的琴童都无法每次做到,更何况是特殊儿童了。因此,家长或教师的陪练颇为必要。

第四,教师要多示范。因为特殊儿童对音乐的热爱是“狂热的”,哪怕是不断的重复,只要他们没有表现出厌烦,你可以选择用琴声来告诉他们你想说的,不同的处理和不同的力度让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兴奋点,这样可避免太多的抽象用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特殊需要儿童来说,借助钢琴这个教学工具来拉近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距离。尤其是那些学习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与语言障碍儿童,让他们通过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来愉悦自己,对于他们的身心发育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肖非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2]J・S・施瓦茨著,方俊明主编《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华国栋主编《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3篇

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不仅有专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有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专门学校,也有专门的残疾人大学或系科,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随班就读;不仅有政府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举办的学校,还有群众团体或组织(如残疾人联合会)、个人举办的学校;不仅有残疾儿童如盲、聋、弱智儿童的专门教育,还有肢体残疾、特殊才能、一般智力超常儿童的专门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的成绩巨大,但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率的地区差异很大,不仅农村地区和城市有差异,东、西部也有差异。同时,残疾儿童的教育效益也存在差异。不仅盲、聋、弱智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主要从文化课角度看)存在差异,而且,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学效益差距也很大。

何以在特殊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又存在上述明显的差异呢?本文从我国近20年的经验出发,总结出四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1 民间文化

成绩的取得和问题的存在与民间文化的变化或与某些要素关系密切,或者说,特殊教育问题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

例如,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为了残疾的孩子却不辞辛劳地到处求医问药,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有的聋儿家长甚至连续好多年替孩子在学校上课,然后回家再教给孩子,直至使孩子获得大学文凭。在盲、聋、弱智三类儿童中都有这样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反映出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慈爱、怜悯和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的文化特点。相反,有的家庭其实不贫穷,可就是不让自己的残疾孩子上学。这些家长认为,家庭可以养活他,不需要出去念书。还有人认为如让别人知道有一个残疾孩子,是很没有面子的。

缺陷补偿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或恢复受损伤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特殊教育特别重视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条件,尽可能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缺陷补偿的内在条件依据于几个方面:首先,人的各种感知觉的感受性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有的人感觉敏锐,感受性高;而有的人感觉迟钝,感受性就低。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出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40种浓淡不同的黑色。基于此,我们发现,盲人的触觉感受性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国外学者的研究证明:盲人的触觉阈限明显低于有视觉的人,盲人的触觉阈限平均为1. 02mm,其中最低的为0.07 mm,而有视觉的人触觉阈限平均为1. 97 mm。①这与盲人长期触摸点字、阅读盲文、运用触觉认识事物是有密切关系的。其次,人的机体具有代偿的功能。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发展其他健全器官的功能,使机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人的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互相联系,并协调发挥作用。当机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损伤,整个机体的功能将重新组合,健全器官将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受损伤器官的功能。”②如盲人由于较多地依赖听觉获取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久而久之,他们能比普通人听到更多的信息,从而给人一种“盲人耳朵特别灵”的印象;听力残疾儿童的视觉表象更清晰、更完整、更接近实物。据一项实验表明,让一组6岁的正常儿童和一组同龄的听力残疾儿童去观察电车,然后要求他们画出所看到的电车,结果听力残疾儿童画出了更多的细节。③第三,人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去适应环境,通过艰苦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尽可能克服障碍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便。

缺陷补偿的外在条件也有几个方面:首先,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有一个关心、爱护、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国家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活、学习、医疗、康复的条件,就非常有利于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其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如通过做白内障复明手术,使许多视力残疾儿童重新看清了世界的模样;通过佩带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许多听力残疾的儿童听见了声音。现代科技发展已经使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良好的教育也是缺陷补偿的重要手段。特殊儿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和普通儿童一样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健康的情感品德,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才能使缺陷补偿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特殊教育工作者会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特殊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努力发挥特殊儿童的内在发展潜力,去补偿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特殊儿童的教师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特殊教育中,过去教师们比较多地关注学生存在的“缺陷”,思考的是如何弥补学生的“缺陷”,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偿“缺陷”。但现在科学的发展也使我们认识到:仅仅关注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生理缺陷有些是很难补偿的,一味地将时间花在缺陷补偿上,却让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培养能力、发展潜能的机会。新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在缺陷补偿的同时,加强潜能开发”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加以适当的引导、发展,培养他们以自己的擅长之处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观、教育价值观,用全新的发展的理念去看待学生,发现特殊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1983年出版了他的力作《心智的结构》一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更是为特殊儿童的潜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同时存在着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等多种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智能,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在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上的不同,而且,通过教育可以使这些智能达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理论为我们解释了现实中的许多现象:如科学家霍金,身体上的重度残障却没有影响他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一些有严重智力障碍的人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特殊的优势,如胡舟舟的特殊音乐才能、一些人在数字计算方面的特殊天赋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也为特殊教育工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特殊教育不仅要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克服特殊儿童存在的障碍、缺陷、弱点,还要去发现特殊儿童可能存在的优势智能,充分挖掘这些潜能,通过“扬长”的方式去“补短”。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特殊儿童不能做什么,还要关注特殊儿童能够做什么,着眼于特殊儿童优势能力的培养,真正实施一种“对症下药”式的因材施教。下面的案例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乔希是一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和学习障碍症的六年级学生。他酷爱音乐。事实上他还在各种儿童聚会上担当滑稽唱片播放师(DJ)。对乔希而言,完成书面课题一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次,他非常明智地选择了一个可以利用自己强项的课题,即要求寻找二战时期(大约1940年左右)的歌曲并和当今的歌曲进行比较。基于自己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乔希积极热切地参加了这个课题。结果,他发现了两个时期在音乐方面非常有趣的联系,并把这些音乐带到班上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于是乔希成为二战时期音乐研究方面的“专家”。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但是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如果我们以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去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必将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对残疾儿童事业不重视的地区或个别官员,既要采取系统内机制,又要采取系统外机制,使之转化观念、为残疾人服务。

就系统内机制而言,应当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法、认真施政。对于那些行政无作为者,在通过诸如“先进性教育”等教育措施纠正的同时,应该严吏治、重法典。因此,本文以为,一些基层执政者以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法律不健全为借口,不能很好的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权)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实际上,利用已有的资金(包括地方税收和中央政府的拨款),保证每个残疾孩子入学是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的。或者说,从政府的消费(如上海一年的公车消费就是20)多个亿)一些落后地区的官员照样使用好车、照样大吃大喝来看,经济再也不能当作拒绝发展特殊教育的借口了。

就系统外而言,则需要广大的社会民众、团体组织,从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角度,真诚的通过各种措施帮助政府,提高执政水平,从而促使各种事业(包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例如,如果全社会没有把人看作是人,人的基本权利就被忽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自然也就可有可无。相反,我们在人的视野下看残疾人,他们就应该具有人的权利,自然,只要有饭吃,就应该有权利读书。从经济投入和招生人数等一般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效益也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高。

但是,仅仅从学生的角度、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品德行为素养中的文化素养来看,盲、聋学校学生的文化水平明显比同类普通学校低一,弱智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亦是如此。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学校的问题,仔细分析时,却发现是教育政策问题(包括经济投入、师资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恐怕与片面的、割裂的理解特殊教育,没有把特殊教育和整个义务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关一一。

传统上,我们只把盲、聋、弱智儿童当作特殊教育的对象,并且设置相应的学校。在发展初期、在积累经验的阶段,这种做法无可厚非。然而,在基础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些思想和做法就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特殊学校教育质量低、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或者回流到特殊学校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普通小学存在着大约10%左右的包括学业不良、情绪行为异常在内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同时,又有超过一半的普通小学的教师不懂得或不能很好的教育这些学生,这就使随班就读的回流现象在一些地区非常明显。北京的一些特殊学校的学生竟有接近40%是由普通学校转来的,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普通学校没有能够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师资 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题出

特殊教育在新疆起步较晚,这些年在国家和新疆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特殊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满足新疆特殊教育师资的需要,根据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自2010年起新疆新建或改扩建的特殊教育学校每年要选派部分老师进行岗前培训,为期一年。一年制特殊教育教师岗前培训班已经开班三期,学员大多数是即将从普通教育转到特殊教育的教师,之前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对特殊教育了解甚少,少部分学员是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但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比较匮乏。培养目标是能胜任特殊儿童的实践教学。

2 新疆特殊教育师资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信念有待转变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中。岗前培训班学员大多数是来自普通学校,即将面对特殊儿童,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技能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学不再是培养精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过程。如何正确看待特殊儿童?如何使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发展?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将是这些即将走进特殊教育领域的老师要面对的棘手问题。而我们的培训课程中没有太多涉及到这些方面的理念、观点,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渗透。

2.2 教学实践课程不足

目前,新疆开设的特殊教育岗前培训主要是一年制,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课程,缺少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缺少具体的诊断、评估、康复训练的操作和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实施。学员在一年内要完成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两周的实习,缺少感性认识,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不足,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2.3 汉语水平偏低

一年制岗前培训学员来自全疆各地州,部分学员汉语水平较低。直接制约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理解困难,加之一些学员之前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直接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不易理解消化。

2.4 缺少有效的评估体系

一年制岗前培训大多采取班级授课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培训的人数较多,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背景专业差异较大,整体推进的教育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做保证。

3 对新疆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训的建议

3.1 运用全纳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信念,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较之普通教师更大。特殊教育教师该如何调整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正确看待特殊儿童身上的问题?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让教师理解“所有学生都是值得教的”“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最大发展负有重要责任”。

3.2 加大实践类课程在职前培训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探索多样化的实习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性管理

岗前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后的教师直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所以教育实践能力应作为培训的重点。这就需要调整特殊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前提下,缩减理论课学时,提高实践课学时。同时,适当延长教育实习工作的时间,探索多样化的教育实习途径与方式。可以采用分散式实习和集中式实习将结合的方法。分散实习就是在培训过程中安排一些实习,时间可以较短,主要是帮助学员了解特殊儿童,对特殊教育有个感性认识,便于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培训后期可以安排一次集中式实习,帮助学员综合应用所学特教知识,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规范整个实习过程,制定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并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制定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计划。

3.3 完善职前培训的效果评价体系

特殊教育教师岗前培训是为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培训评估体系却存在评价指标不健全的问题。因此,相关评估体系的构建是特殊教育教师岗前培训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对特殊教育教师岗前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尝试探索构建培训评估体系,以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

3.4 建议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并将特殊教育职前培训和汉语水平的考核纳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体系中

为了保证特殊教育职前培训的质量,提高学员参加职前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汉语的自觉性。建议国家制订特殊教育教师从业的专业标准,推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格选择优秀的、特殊教育职前培训考核合格的,达到一定汉语水平的教师进入特殊教育领域,将教师的学历要求转为资格要求,从特殊教育教师引进的“入口”把关。

参考文献

[1] Rouse, M. Developing inclusive practice: A role for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 in the North,2008.16:6-13.

[2] 戴光英.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探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1:67-69.

[3] 尹海洁,庞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0.3:59-61.

[4] 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7:55-57.

第5篇

一、不同本位的早期干预研究

早期干预研究的本位包括家庭本位、学校本位和社区本位。李春梅(2009)从我国大陆及重庆地区早期干预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早期干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验,建构适合重庆本土的早期干预模式,拟出家庭本位的早期干预服务流程,并探索家庭本位的跨专业团队合作途径。早期干预走进家庭之后,家长能够科学认识自己孩子残障的原因,以积极的态度加入到早期干预的行列中来,并主动与多学科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和干预的合力,使特殊儿童得到早期成功的康复。李珂(2010)研究“城中村”儿童特殊的教育环境,针对问题构建促进“城中村”儿童健康成长的早期干预模式——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为相关部门的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有效执行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嘎娜(2014)以一名四岁唐氏综合征患儿阿亚为例,依据金野等所提出的语言干预康复模式,采用以游戏为载体的语言康复训练,同时运用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训练儿童的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对阿亚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早期家庭干预,使该儿童在解决语言问题的基础上得到一个综合性的进步等等。这些不同本位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但最终都强调多团队成员的支持与合作。

二、不同模式的早期干预研究

早期干预研究的模式包括医教结合模式(教康整合模式)、生态式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单一的医疗或单一的教育,其资源是有限的,使得很多有不同障碍问题或疑似问题的婴幼儿不能被及时发现、诊断,从而延误或错失了早期干预的良好时机,造成这些儿童在语言、认知、交往、情感等方面发育滞后。然而,通过“医教结合”或“教康整合”的方法,可使得过去医教分离所分别进行的工作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的效果,同时也使得障碍发现的时间前移。2010年,洛阳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就开展了康复与教育综合治疗,以探索一种具有实用性及可行性的从早期干预到综合治疗再到职业技能教育的一套系统化康复治疗模式,使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各项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2014年,成都市儿童福利院也积极尝试了把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探索出一条康教结合之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满足儿童的康复教育需求。

三、不同障别的早期干预研究

早期干预研究的障别包括ADHD、脑瘫、听障、学障、智障和自闭症等。经过统计发现,关于自闭症的早期干预研究最多。目前国内外治疗自闭症的主要方法有:结构化教育、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疗法等,这些方法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其次是智障、听障和脑瘫。在201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中,有学者介绍了O—3岁聋儿四大语言康复策略,包括:(1)加强听觉训练;(2)重视发音器官的“基础训练”;(3)创编语言训练游戏案例;(4)构建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教材目录。ADHD和学障作为新起的障别,目前的研究较少。

四、早期干预的学段研究及该学段下的课程研究

由于早期干预的对象有年龄界定,所界定的年龄对应学前教育阶段,所以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研究也集中在学前特殊教育阶段。学前特殊教育课程分为一般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其中,一般课程包括:语言沟通、认知、生活适应、精细动作、粗大运动、美劳、体能。“通过收集儿童的技能、学习风格、动机因素、交往模式和行为等信息,基于儿童的优势和准备好的领域来制定个别化的发展和教育措施”,即个别化教育计划。将学科内容与其服务相结合,即采用跨学科游戏干预法,将特殊教育工作者及其心理学、医学和健康服务、咨询、社会服务和职业康复领域工作人员组成一起制定并实施个别化教学。学前教育教学评估通常采用课程本位评估方法,以儿童自身的进步为主开展教育评价,平均每半个月对短期目标进行一次评估,再适当调整教学,教师和学生更容易获得教育教学成效,促进其自信和新的合理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并将环境创新一并纳入到评估内容,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诊断和教学评估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五、早期干预的政策、规定和制度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心理干预;治疗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行为上的刻板表现等问题,是全球增长速度较快的严重性疾病,他们在认知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在人际交流和沟通方面和情感认知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我们要重视和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问题,探索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运用相关的理论,提升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认知水平,实现早期心理干预和治疗,从而缓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一、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早期干预方法和理论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

在对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早期干预方法和理论之中,应用行为分析法是指个体在自发的行为之下作用于环境,并在环境的强化和刺激之下,反过来促进个体行为的持续出现。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密集性的应用行为分析训练之后,可以使孤独症儿童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结构化训练法

这是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障碍和感知觉障碍,而实施的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其重点是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和训练内容的强化理解和服从,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化评估,如: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即是属于结构化训练方法,它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前庭感的训练、本体感的训练,增强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并较好地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且还可以通过模仿和精细运动方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在这种个性化、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之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刻板行为等问题,并使孤独症儿童尽快地融入到社会儿童群体之中。在这个教育和训练过程中,家长要成为孤独症儿童的协同教育者,要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视觉训练、文字训练、图片训练、符号训练等方式和策略,增强和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感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情感状态。

(三)视觉支持训练法

这是一种应用于自闭症和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干预策略,通过多样化的视觉工具,使孤独症儿童理解日常的活动顺序和规则,并以视觉支持策略为重点,辅助孤独症儿童实现惯常的程序和流程,从而避免和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或异常行为。

(四)地板时光疗法

这是以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为重点的孤独症干预和治疗方式,它不强调固化的、外显的程序,而是注重孤症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想象,通过大量的运动游戏加以干预和治疗,以孤独症儿童的独特知觉和兴趣为指引,跟随孤独症儿童的独特情感体验,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和心理状态。

(五)社交故事疗法

这是为孤独症儿童特别编写的社交故事,用于使孤独症儿童了解特定的社会情境和场景,了解社会线索和相对应的社交技巧,要通过清晰、简洁的描述,使孤独症儿童获得人际交往的理解提升。

二、孤独症独特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实施

(一)拟定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计划

要充分考虑孤独症儿童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全面而完整地筛查孤独症儿童,实现统合式的心理干预互动,要了解孤独症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明晰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域,对症下药,拟定心理干预训练方案和计划,并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具体发展状态,适时调节和拓展心理干预的区域,最大程度上矫正其缺陷,开发和补偿孤独症儿童的潜能。

要确定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的重点。将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社交与言语沟通问题”列为心理干预重点,具体内容包括对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高跟鞋、精细模仿动作训练、生活处理训练、知识认知训练等。

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对孤独症儿童的多项干预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集体康复和个别干预训练的方式,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对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布设,并运用视觉支持系统理论,让孤独症儿童通过图示、符号等标识,了解每天、每一节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并理解训练活动的各项程序,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视觉的结构化,可以预先防范和抑制孤独症儿童的不良情绪问题。

(二)具体实施心理干预和治疗计划

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早期干预和训练,要借助于专门的感觉统合训练室、心理疏导的个训室、情绪发泄室、音乐治疗室等,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心理干预和训练。

1、创设适宜于孤独症儿童的教学训练环境。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训练和教学中,要依据结构化教学理念,进行环境的布设,要避免太多的视觉干扰,并控制光线的刺激,并注意不要使用过于鲜艳和强烈的色调。并且还要依据视觉支持理论,完善教学训练环境,如:用大量的视觉支持卡片,让孤独症儿童在卡通表情下认知“高兴”和“不开心”的情绪体验,并用规则的强化,提示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的克制,然后再逐渐升级,由卡通表情卡片过渡到文字,使孤独症儿童逐渐学会合理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

2、支持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干预。这主要是采用对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的干预和强化,而消除孤独症儿童的问题不良行为。教育者要明晰孤独症儿童的问题不良行为,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性评估和测试,根据评估和测试的结果,分析孤独症儿童出现问题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正向行为干预措施,采用逐步强化的、递进式的干预方式,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并在阶段性的训练之下,消除孤独症儿童的不良心理及情绪表达状态和问题行为。

(三)采用地板时光辅助干预方案

这是一种主张不直接干预的方法,注重以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兴趣为引领,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人际互动干预和训练。在这种辅助干预的方案之下,要注意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具体状态,进行时间的调整,重点训练和干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与孤独症儿童的互动,帮助孤独症儿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兴趣感受,让孤独症儿童在游戏和想象的过程中,产生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增进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在实施地板时光训练和心理康复方式之中,首先要建立起与孤独症儿童的亲密关系。要寻求与孤独症儿童共同的兴趣,并以此为契机,适当延长与孤独症儿童互动的时间,逐渐提升交往和互动的复杂心理程度。如:与孤独症儿童共同玩海洋球;与孩子共同搭建故事模型等,并注意观察孤独症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过度兴奋、焦虑心理、退缩心理等状态,帮助孤独症儿童恢复平静、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增强与孤独症儿童的双向沟通能力的训练,要注意使孤独症儿童的眼神接触,在目光接触之后,才能开始互动交往训练,并且在互动训练中要保持夸张的语调和丰富的表情,需要孤独症儿童必要的言语反馈,教育者一定要寻找到孤独症儿童在互动交往训练中的线索,以游戏的方式、故事的方式等,实现与孤独症儿童的交流。

三、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建议

(一)建构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干预和训练水平

要建立专职的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教师队伍,要面向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化教学水平有限的现状,增强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孤独症的专业知识认知和理解,这就需要对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进行定期和专项的培训,积累他们的专业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在各种教学案例的反思和总结过程中,增强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能力和水平。

要采用相关理论,整合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训练模式,可以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地板时光干预、应用行为分析等理论,对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弱化,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和习惯,使之成为一个整合的心理干预方案,较好地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

(二)强化家庭与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合作

单依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和训练是不可取的,还需要结合家庭的合力,要让家长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根据不同孤独症儿童的具体问题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早期的干预和心理康复,通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获得孤独症儿童的问题反馈,从而更好地修正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干预和心理康复效果。

(三)重视社会干预

在对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过程中,还要重视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作用,要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的知识宣传,使社会成员能够公平地看待这些孤独症儿童,而不要用歧视的眼光和偏激的话语嘲笑他们,要营造温馨的关爱环境和氛围,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密集型干预和训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要基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整合教学和训练模式,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模式,逐步弱化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和习惯,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特点,探索不同的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策略,从而使孤独症儿童逐步提升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对社会的感知和理解,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 唐兰芳. 孤独症儿童融合体育个案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 赵丽娜.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 陈更娟. 以家庭为中心的孤独症幼儿积极行为支持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 鲁丹萍. 培智学校孤独症学生个别教育训练现状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5] 马蓉蓉. 辅助沟通系统(AAC)在孤独症儿童沟通障碍中的应用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6] 惠琳. 音乐对儿童孤独症治疗的影响研究[D]. 延边大学 2014

第7篇

来自江苏、上海两地的50余名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和儿童保健方面的著名专家、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在普通教育机构内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的问题,并明晰了开展针对性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开展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九俊从教育理念转变的角度指出,提供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是一种进步。他认为以往的教育过于强调“要求孩子去适应教育”,它实质上是在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而融合教育强调“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它倡导“提供适合儿童需要的教育”的新理念。是教育回归主体的一种表现,也是幼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每位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去研究不同儿童究竟有哪些需求以及如何满足。

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程益基在分析了世界特殊教育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后,充分肯定了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的价值。他认为“满足特殊需要”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更要反映在实践层面,幼儿园资源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探索,以真正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尹坚勤则向与会者列举了目前幼儿园管理与教育中存在的显性和隐性拒绝特殊需要儿童的现象及教育中的不当做法。她认为幼儿园拒绝接收特殊需要儿童现象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教育实践中有开展相关研究的需要和迫切性。

可见,加强幼儿园特殊需要儿童资源教师的培训,以及开展相关研究是目前实施学前融合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识别、教育干预及研究方法

1 特殊需要儿童的成因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邱学青教授认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因非常复杂。首先,家庭生态的失衡是导致孩子行为偏常的直接诱因。第二,家庭缺失同伴交往体验及经验,以致孩子入园后很少关注别人,也不会主动参加同伴活动。第三,特殊需要儿童经常表现出退缩、攻击、游离群体的行为,有些教师对此采取忽视态度,更拉大了其与同伴间的距离。此外,她认为家园沟通不畅、对游戏功能的片面理解也会导致特殊需要儿童行为问题的加重。

2 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与早期识别

邱学青教授、南京市儿童保健所池霞副主任和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康复科学系主任何侃副教授分别从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出发具体介绍了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早期识别的方法。他们指出,不同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成因各不相同,行为特征也有差异,但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例如在幼儿园都或多或少表现出情绪焦虑、行为偏差、交往不畅、游离群体等行为。因此,在认识特殊需要儿童时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正常与不正常的儿童,只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所有儿童都处在连续体的中间,不存在绝对的儿童心理适应不良症状、情绪或行为问题:特殊需要儿童的某些行为只是所有儿童共有行为模式的夸大、缺陷或障碍性组合,以及攻击、社会性无能及注意力不集中与学习成绩差的不利组合。

在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识别方面,专家们介绍了儿童各类常见的发育问题和发育障碍的识别方法和常用工具,并特别强调,在缺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师要慎用量表作识别工具,可以通过观察,借助行为障碍核查表,以及运用绘画、玩偶游戏、讲故事、游戏等非正式评估方法来初步识别特殊需要儿童。

3 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与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张福娟教授从早期干预的概念人手,指出对心理或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产生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及有其他发展缺陷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治疗、补偿或矫正已经存在的发展缺陷,帮助儿童在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达到正常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周念丽副教授利用丰富的图片及案例和与会代表一起分享了英国、美国和日本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教育策略。针对我国目前实施融合教育还存在教师对学前特殊教育不够了解、保教类型尚以“隔绝型”为主、入园的学前特殊儿童人数少等现状,她提出了一个从社会生态视野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学前特殊儿童置于他们每天生活的原生态的家庭、普通托幼机构和社区环境中,以考察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可能性和实效性。在具体的教育策略上,周念丽副教授提出,教师、同伴和家长应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支持性鹰架,并加强托幼机构、儿童家庭、社区、康复机构和治疗机构的相互配合。

邱学青教授认为,在做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工作时,教师要讲究沟通技巧比如要从家长的立场出发传递信息,通过邀请家长观摩集体活动的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态度,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智能强项等。要尽量提供满足孩子新体验需要的机会,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也可以运用“特别游戏疗法”改善亲子关系。

4 特殊需要儿童的研究方法

为了提高和规范教师的研究能力及行为,张福娟教授从确定个案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和解释个案资料、辅导与矫治、追踪辅导、撰写个案报告等方面向与会代表系统介绍了开展个案研究的方法和基本程序。她指出,任何方法都有优点,也有局限性,由于个案研究法具有人性化、具体化、动态化、综合化和更加经济等优点,因此也更适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研究。

三、启动江苏学前融合教育研究项目

杨九俊副院长指出,资源教师将要承担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他向全体与会代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有爱心,否则会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殊儿童的需要熟视无睹;二是要处理好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教育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问题,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三是要加强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研究,注意研究的科学性。

第8篇

《中小学生思考与创新》/主编:东方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出版:中国和平/定价:22.00元

《班集体活动论》/主编:刘培征窦连佩刘桂梧/出版:天津教育/定价:9.50元

《我不能沉默》/主编:蔡兴荣/出版:中国文化/定价:16.00元

《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技术》主编:温思麟邢最智/出版:江苏教育/定价:17.90元

《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主编:张庆/出版:江苏教育/定价:20.00元

《中国学生学习法―初中生版》/主编:丁晓山/出版:大众文艺/定价:16.80元

《中国学生学习法―小学生版》/主编:丁晓山/出版:大众文艺/定价:16.80元

《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主编:韩立福/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定价:10.50元

《走向校本发展》/主编:杨九俊吴永军/出版:江苏教育/定价:26.00元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教育类》/主编:李连宁顾明远/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定价:16.00元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教学类》/主编:李连宁顾明远/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定价:16.00元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管理类》/主编:李连宁顾明远/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定价:16.00元

《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主编:季素月/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定价:19.00元

《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主编:孙春成/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定价:22.00元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与评价策略》/编著:周勇杨明全/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定价:9.80元

《教师成为研究者》/主编:郑慧琦胡兴宏/出版:上海教育/定价:30.00元

《班主任工作艺术》/主编:李汉生/出版:知音/定价:15.00元

《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主编:王宝祥/出版:知音/定价:13.00元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家点评》/主编:崔允/出版:辽海/定价:28.00元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家点评》/主编:康健/出版:辽海/定价:28.00元

《教会学生思维》/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6.00元

《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31.50元

《师生沟通的艺术》/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18.20元

《教学策略》/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5.00元

《教育新理念》/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0.00元

《名师备课经验》/主编:肖川/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5.80元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编著:肖川/出版:岳麓/定价:25.00元

《优秀教师教育名言》/主编:薛农基张行涛/出版:天津教育/定价:22.00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主编:薛农基张行涛/出版:天津教育/定价:25.00元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编著:王金战隋永双/出版:重庆/定价:25.00元

《新课程教师礼仪规范一指导》/主编:韩立福/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定价:11.50元

《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主编:冯大鸣/出版:上海教育/定价:49.00元

《教育走向生本》/编著:郭思乐/出版:人民教育/定价:18.00元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何建明/出版:时代文艺/定价:21.00元

《说课艺术》/编著:刘显国/出版:中国林业/定价:16.00元

《包天仁与四位一体教学法》/编著:蒋树业/出版:国际文化/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这套丛书收集的都是我国教育界最杰出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如上海的于漪、顾泠沅老师、江苏的李吉林、邱学华老师、辽宁的魏书生老师、广东的丁有宽老师等。每册书都有人物小传、教育思想概述、课堂实录、专家评述四个部分。既有教育思想理论,又有实验案例,具有可读性,可仿效操作性。

《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主编:方俊明/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定价:60.00元

内容简介:《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的作者在书中极为详细地介绍了实施早期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其篇幅超过全书的一半。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

本书介绍了运用行为主义的原理来发展目标行为的途径;创设早期融合教育环境的具体方法;促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技能、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步骤;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和自我照顾能力以及管理不良行为能力的操作规程。

《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中小学生课外读本)》/主编:林格/出版:同心/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自从《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出版后,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导读类图书出版热潮,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广大读者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冷静与坚信:吸引人们热爱读书是一件值得去做、而且必须认真去做的事情。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慎重推出本书――《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中小学生课外读本)。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则有三个:一是用好书滋润心灵,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二是指导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不同的书,不加以选择地阅读,不如不读;三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精神上的百万富翁。而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紧围绕着“习惯”两字,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书凝聚了众多学者和作家的心血,定稿时由五位著名教育专家最后审定。本书除了适合青少年阅读和使用以外,特别希望天下的父母也来重视这本书,因为,杰出的父母总是在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来吸引孩子热爱读书,本书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操作方案。

欢迎邮购,每本图书需要另加邮费3.省略

第9篇

1.有关儿童错误信念认识发展的研究

从信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看,信念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方面。由此,研究者们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能力的一个标志。

2.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中其他心理状态的研究及其之间的关系

儿童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外表—真实认识、视觉观点采择等。Flavell等人认为,成熟的心理理论应该考察儿童对心理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视知觉、注意、愿望、情绪、意图、信念以及相关的心理表征、假装和思维。[1]近20年来,情绪理解等越来越成为研究者们感兴趣的领域。其实,研究心理状态的各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一直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是,目前的研究对心理状态的一些领域还涉及不多。例如,注意、记忆、想象、言语、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等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此外,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

3.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毕生发展观

研究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传统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发展阶段,也即学前儿童,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有着显著的发展。一般认为,3-5岁是儿童的心理理论产生显著变化的时期,尤其在4岁左右,儿童对内部及外部心理状态的认识发展都有重大转折。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目前,已经有人开展了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研究。但是,目前的大多研究还处在理论假设的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至于各个年龄阶段特定的发展内容,不同年龄阶段间发展特点的关系,还需要用实证研究来发现和验证。

4.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

特殊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最多的是关于自闭症儿童与聋儿的。有关“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假设”认为:自闭症儿童不能形成正常的社会关系,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上均存在明显的困难,且缺乏想象力,所有这些症状均源自他们的心理理论受到了损害。[2]Russell等人(1998)研究发现,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迟滞。他们认为这种迟滞是因为其早期学习心理状态的机会相对地受到了限制而造成的。[3]Peterson和Siegel(1999)指出,生物因素、对话和社会因素在心理理论发展中有相互影响。[4]

至于对其他特殊儿童,如超常儿童、弱智儿童、问题儿童等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还不多。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将为我们认识心理理论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提供知识基础。

5.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与社会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

研究者们在关心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关心儿童的心理理论对其社会生活的影响。例如,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与其合作性、同情心、理解他人的情绪、预测他人的行为等能力和品质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与儿童的道德发展、社交能力形成的关系研究。

6.心理理论的跨文化研究

研究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例如东方与西方、城市与农村、南方与北方等),其心理理论的发展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Miller(1985)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8岁儿童对行为的解释是相似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文化差异,美国人更倾向于用倾向性解释行为,而印度人更倾向于用环境来解释。[5]针对文化、民族、地区等跨文化的心理理论研究,也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7.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其实,以上诸如心理理论中的其他心理状态及其之间的关系问题,心理理论与社会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问题,心理理论的跨文化研究问题,都可以扩展为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问题。许多研究表明,言语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在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存在重要关系。近年来,研究者们更加关注家庭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家庭假装游戏、家庭言语交流方式、父母教养态度、家庭背景等,都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6]

8.对心理理论进行干预训练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中,不少研究者曾试图通过训练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及与之相关能力的发展,然而结论各不相同。在为数不多的心理训练研究中,有的证实心理理论通过训练成功获得,有的则相反。这或许是由于不同的研究在选取被试的标准、使用的训练方法和程序、训练的内容和类型、训练结果的评估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而且,即使那些所谓成功的训练案例,由于一些因素的控制不足,而限制了其结论的推广。

9.心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获得的结论和规律对实践活动服务,心理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例如设计各种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帮助儿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会认知水平等,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

【参考文献】

[1]Flavell,J. H.,Miller, P.H.&Miller, S.A.(2001).Cognitive Development,Fourth Edition[M].PREN TICE HALL,INC.

[2]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8.

[3]Russell,P.A.,Hosie,J.A.(1998).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mind in deaf children[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39(6):903-910.

[4]Peterson,C.C.,&Siegel,M.(1999).Representing inner worlds: Theory of mind in autistic, deaf, and normal hearing children[J].Psychological Science, 10:126-129.

第10篇

关键词: 活动实践 幼儿教育 教学实践 能力培养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机构是一个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机构,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更是重中之重。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而我国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偏重于学术理论知识,而对学生活动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使学生知识面相对狭隘,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差,工作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教育工作。现阶段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公共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专业教学能力课程、术科技能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块。这种课程设置的结构看似合理,但是分配不够科学化。所以高校现阶段除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系统理论知识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成了当务之急。

一、加强艺术技能教育的培养,增强学生活动实践能力

高师幼教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艺术教育功底,进入学校前也没有很专业的艺术加试,甚至很多学生都是零基础,不识乐谱,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大有人在。所以其艺术技能非常薄弱,这给以后专业技能培养带来较大难度。高等师范院校为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具有扎实成型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合理地综合运用,所以加强学生术科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前三学年基本功的训练以外,第四学年可以利用学生在校的短暂时间专门训练学生对幼儿园的音乐教材的使用,加入常规儿歌的训练,以便让学生尽早熟悉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仅仅依靠单调的教学手段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大学生艺术实践方面的训练,每门课程都要有计划地组织汇报观摩、成果展示等活动,比如我所在院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师生钢琴同台汇报演出”、“语言基本功大赛”,根据各个年段课程不同举办的“绘画展”、“手工作品展”、“合唱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术科专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通过一个月一次的手工作品展,学生对于幼儿园常用的环境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入园见实习时基本都能做到心中有作品有设计。而且学生经常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对于专业课程的兴趣,而且对于舞台活动的设计和编排有一定了解。这样对她们以后在幼儿园开展大型活动非常有帮助。

二、通过活动实践加强“五大领域”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分为五个领域,即语言教育、科学教育(含数学教育)、艺术教育(含美术、音乐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所以我们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应让她们熟练牢固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环节。这将对她们以后的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探索心理,适当地加入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枯燥的专业术语及理论知识。我所在院校在进行各领域的教学时,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一般只运用理论部分的内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PPT等现代技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实践动手部分教师充分利用幼教模拟室等场地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可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一节完整的课。教师从旁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成后,可在班级进行模拟教学,然后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环节,最后学生根据这些意见,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同时,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就自己设计的课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在讲到特殊儿童教育这一章节时,我院教师就联系特殊学校让学生到实地进行参观并与特殊儿童交流,不仅让学生受到了很大启发,而且特殊学校的儿童也十分欢迎。

三、加强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能力的锻炼

学前教育工作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最基本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到幼儿园见实习是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见实习的主要目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因此,教育见实习必须在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得到实际训练。

1.完善建立稳定的教育见实习基地

要积极开展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并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近年来我所在院校已经与十余所公办幼儿园建立了这种关系。这些幼儿园为我院的课程改革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我院见实习生也为幼儿园带来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2.根据学科进度适当安排观察性实习实训

在开设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等课程期间,可适当安排见习活动,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书本上所说的儿童身心特点等理论知识。可以邀请幼儿园资深教师来学校演讲,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听公开示范课等活动。在假期学校也可以安排社会实践、教育咨询等活动。

3.合理安排学生教育见实习时间

第11篇

我看了这位“弱智儿童”的有关材料,发现其中两种智力测验的结果是相矛盾的,即这个孩子经PPVT(皮勃迪图片词汇测验)的检测,IQ(智商)为56;而经CRT(瑞文联合型测验)的检测,该儿童的智商为93,但令人费解的是,诊断结论居然是轻度弱智。

参照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关于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见表),如果取前一结果(56),则该儿童属于轻度弱智;如果取后一结果(93),则该儿童完全正常。因此,遇到这样矛盾的结果,就作出该儿童属轻度弱智,既不科学也不严肃。那么,不同的智力测验,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和矛盾呢?

分析起来,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该儿童语言发展确有滞后的现象,可能存在语言障碍或者学习方面的困难,但绝不是弱智。PPVT涉及词汇方面的语言能力测定,并不适合该儿童;但CRT这样的非语言的推理测验则适合该儿童。

第二,测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人为的误差。

第三,该儿童在接受PPVT测验时,恰好生病或者不愿与测验人员合作。

显然,对该儿童匆忙下结论是不科学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认为一种方法是,由专业人员采用其它标准化的智力测验进行重测;另一种方法是,对该儿童进行语言能力方面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语言障碍。如果测验方法和过程都是正确的,那么,该儿童就肯定不是弱智儿童。

对于家长而言,确实有必要了解一下评定弱智儿童的标准,以免智力正常的孩子也不慎被贴上“弱智”的标签。

“儿童智力残疾,是指儿童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且发生在18岁以前(或发育期)。”这里的智力残疾就是弱智,也称为智力落后、精神发育迟滞等。值得注意的是弱智标准应包括智力和适应行为两方面的缺陷,缺一不可。该儿童的材料里并没有“适应行为”的评定分数,单凭两次智力测验所得的智商(况且还不一致)就判定他是弱智,这是不符合规范的。要判断一个儿童是否为弱智,要严格依据特殊儿童的诊断标准,力求测验与检查全面、准确、客观。

这仅仅是一个典型案例,事实上,在诊断弱智儿童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类似的问题。有时候,往往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和老师的错误认识再加上诊断不科学,以致一些正常儿童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被误诊为弱智儿童。在这里,我也提醒家长注意,如果正常的儿童被误诊为弱智儿童,可能会带来以下副作用:

会给儿童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1997年11月,《报刊文摘》报道,浙江省某市教育局为全市1000多名“弱智”儿童正名。原来这些孩子被一次测验判定为弱智,而他们的表现并非弱智,因此测验结果受到家长们的质疑,虽然“弱智”的帽子被摘掉了,但社会心理效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天真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因此承受着痛苦,谁来承担这责任呢?

被误认为弱智的儿童可能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笔者曾在3年前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例:上海闵行区的一位母亲带着读初一的儿子前来要求做智力测验,以确定孩子是弱智后避免留级。孩子因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垫底,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测验的结果令这位母亲很失望,但孩子倒是挺高兴,发现自己的智商跟大多数人的智商一样,并不比同学们差,他很有信心地表示要好好学习。

某些家长和教师可能因为孩子是“弱智”而放弃努力。

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导致“自证预言”效应。我接待过一对来自江苏泰兴的母子。母亲说儿子的学习成绩极差,老师建议她带儿子到上海咨询,确定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当我问及这个读初二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时,他说:“老师都说我的智力不好,而且我的成绩也确实不好,作业也不会做,我的智力可能是有问题。”诊断的结果发现,这个孩子的智商为126,当属聪明之列。原来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自证预言”。这个孩子因为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不行,而他自己也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种评价和期望,导致他的自我评价过低,形成不成熟的自我概念。纠正了不良的自我概念后,这个孩子很快“痛改前非”,不到一个月,原本全部开红灯的功课都出现了及格分数。

第12篇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一书被许多专家称为学前教育的“经典”。该书第一版于1958年出版,从面世到现在的50多年里,该书数度改编,不断与时俱进,引入新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第五版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由河滨街学院的两位教师南希・巴拉班(Nancy Balaban)和南希・格罗珀(Nancy Gropper)合作完成。本书由马燕、马希武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3年3月出版。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我们需要观察与记录幼儿的行为,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而现状往往是我们不知道该观察什么,尽心尽责去做的记录看上去却反映不了多少问题。《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五版)》为记录幼儿行为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同时,全书提供了丰富的观察与记录实例,并列出了大量的观察要点,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使得观察记录成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研究活动。

本书正文部分共十三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记录的目的、基本方法、观察时教师应持的态度、记录用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环境在记录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教师要如实地去观察和记录儿童,抛掉自己的偏见以及自身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记录幼儿时,不仅要恰当地运用语言,同时也应记录幼儿的身体动作。因为幼儿是通过他们的眼神、身体动作、手势等与我们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来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二至第十章可作为全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观察与记录幼儿在各种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常规活动的表现、使用材料时的表现、幼儿之间的社交行为、戏剧表演游戏中的表现、师幼互动以及同伴互动中幼儿的表现等。此外,还涉及如何去观察和记录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发展和读写能力的萌发等。作者在这部分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例,具体地阐述了在各种不同活动中需要观察的内容以及记录的要点,便于幼儿园教师操作使用。

全书的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这部分涉及的观察和记录对象是婴儿、学步儿和需要特殊关注的儿童。论述了在对这两类特殊儿童群体进行观察和记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观察和记录3岁以下婴儿和3岁~6岁幼儿是两个不同的任务。3岁以下婴儿的活动经常是一个动作接着另一个动作,彼此间没有什么联系。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婴儿的角度来看待每项活动,将这些动作视为一个完整的事件,记录时可以持续3分钟~5分钟,而且应该包含尽量多的细节。

全书的第四部分即第十三章。在该部分,作者主要指出了如何对一段时间内搜集的记录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和解读。我们需要将所有关于具体活动领域的小型总结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终结性总结。在这个终结性总结里,应当包括幼儿行为的趋势、幼儿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评价幼儿成长状况、对幼儿的成长前景做出预测、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的描述等信息,进而加深对幼儿的认识。总之,对幼儿行为的记录材料的归纳总结和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研究幼儿。

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是幼儿教师采取教育“行动”和进行教育“反思”的源泉。《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五版)》一书内容详实,在阐释每一观察和记录的要点时,均结合了许多案例进行分析,通俗易懂。本书是幼儿教师学会观察和记录幼儿行为不可或缺的一本参考书,也是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研究幼儿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