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地储备调研报告

土地储备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18 17:3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储备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地储备调研报告

第1篇

一、我县土地储备工作现状

Xx县土地储备工作起步于Xx年,基本上属于一种“被动式”的启动模式。运作之初,设立了Xx县土地储备中心,挂靠县国土局办公。其工作职责是:受县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的工作。土地收购储备的任务是将需盘活的土地收回、收购、置换及统征后予以储存,并通过前期开发利用和受政府委托出让等形式,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

为规范业务开展,制定了《Xx县土地储备实施办法》,明确了收购储备的土地范围,即:城镇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无主地;县政府统征的土地;土地使用期限已满,依法收回的土地;依法收回的荒芜、闲置的国有土地;依法没收的土地;因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产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调整出的原划拨的国有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而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因实施城镇规划和土地整理,县政府指令收购、收回的土地;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县土地储备中心收购的土地;其它需要储备的国有土地。储备中心资金运作受县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实施土地储备的资本,由县财政拨款或向金融系统进行融资。

运作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土地储备工作较起步之初有了相当大的起色,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也搞的有声有色,槌起槌落声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国土收益连创新高,财政收入大步攀升,金2004年至2008年,就完成储备出让土地Xxx亩,成交价款Xxx亿元,实现政府收益Xxx亿元。显示了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后的勃勃生机。

二、我县土地储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就Xx县级土地储备工作的总体态势而言,在其运作过程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土地储备的资金运营上,政府实际上只注重了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国土收益的回拢,而忽视了对土地收购储备前期的资金投入。200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通称15号文件)。15号文件明确提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可划拨部分土地收益用于收购土地,金融机构要依法提供信贷支持。这是中央以文件形式第一次对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明确了土地储备资金的主要来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土地储备机构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政策依据。但在我县,在土地收购储备资金运营上,虽然也惯规定由县财政拨款或向银行贷款解决,但在实际运作上却是步履艰难,阻力重重。这样,资金就难以融通。没有了融通的资金,在进行土地收购的时候,土地储备机构就只能采取其唯一的一种收购方式----协议(或合同)收购来运作。但这种收购方式在运作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先协议(或合同)收购,后出让补偿”的方式,所以在对土地进行收购的时候,无形之中就存在不利于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成功收购和不利于县级政府获取更多的收益。

其次,在土地储备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上,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

土地储备工作涉及面广,常常需要多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是与城建规划及司法部门之间的协调对土地收购储备的影响最大。一是许多县城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稳定性,给土地储备无形中增加了风险,也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已进入土地储备程序的土地,因原土地使用权人债权债务等纠纷使司法部门介入处置土地资产,导致土地储备已做的前期工作失去效力,甚至出现法院将土地补偿费代扣、截留等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等现象,造成原土地使用权人到期不按时交付土地,给政府储备土地造成困难。

第三,在土地储备的实际操作中,规避土地收购储备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一些本应纳入收购储备的土地被纷纷转手,国土收益大量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工矿企事业单位等,因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产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调整出的原划拨的国有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而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以及应依法收回的荒芜、闲置的国有土地,根据相关规定,本应纳入土地收购储备,但土地使用权人在不办理任何土地相关手续的情况下,买卖或者以房屋租赁、联营联建等名义擅自转让土地或改变土地用途等方式进行着私下里的交易,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二是县城或集镇规划区等一些原有的划拨性住宅用地,因实施城镇规划,在搬迁改造后一下子由深巷偏僻之地变成了临街“黄金”地块,土地价值突显。于是这些土地使用权人便采取拆旧翻新等种种方式,使其无偿取得的住宅用地一跃而改变成为本应通过公开出让有偿方式方能获得的经营性用地,在原用地上开门面、设店铺,用于商业、服务业等用途,从中掠取因政府投资而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第四,集体土地的非法入市(特别是毗邻城区、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交通沿线这些特殊区域的集体土地),影响着土地的收购储备及储备土地的处置工作。收购储备土地的最终目的是要经营土地,而经营土地的目的是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证”,“在这个前提下,使土地资源实现最大化的资产价值”。而这些区域集体土地的非法入市,往往是受眼前利益的驱动,是一种自由和无序的用地行为,土地价格的随意性也比较大,因此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在与国有土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对国有土地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这显然不利于城市经营土地市场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第2篇

2013年初,韩正书记题词“桃浦的明天更美好”,同时桃浦镇被市委、市府列为上海市转型发展的重点地区。桃浦地区的转型发展为桃浦镇带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机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发展新机遇,桃浦镇人大服从服务于大局,主动适应,准确把握,积极作为,努力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为地区的转型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参与,保驾护航。

紧紧围绕“桃浦科技智慧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桃浦镇人大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分批次带着课题下基层、进社区、访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代表们参观“桃浦科技智慧城展示馆”,实地察看金光村整治拆违、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沪嘉高速公路沿线(桃浦段)等,先后就拆违腾地、土地储备、停车场关闭、物流企业调整等事项,提出有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或书面意见,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借助桃浦镇“青年论坛”,在青年代表中开展桃浦地区转型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出谋献策,有效推进了区域转型发展的前期工作。

在推进转型发展中,桃浦镇人大积极加强与地区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老总中的人大代表的沟通和服务,开展专题讲课,召开老总座谈会,提供政策咨询等,让他们知情知晓自身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位置,从而找准位置领先一步,谋划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镇属集体企业金环工业公司先期及时在浙江海盐置地100多亩,开辟海盐产业园区;金光村、春光村、祁连村先后在青浦、嘉定等地置地购置产业,谋求异地发展村级经济;三维制药厂、和黄药业等国有企业也纷纷服从大局,实施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将企业的生产环节迁移到奉贤、金山、昆山等地,按照市政规划要求将原址全面移交成为普陀区的储备土地,同时将总部中心留在桃浦,有力的支持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

桃浦地区人才辈出。近几年相继涌现出“接地气”的全国先进人物,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兆顺、全国“中华孝亲敬老楷模”陈德骅及“全国十佳最美基层干部”梁慧丽等。桃浦镇人大大张旗鼓地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同时挖掘本区域代表中先进人物,有第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邬宪伟代表、2012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周俊杰代表等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并开展“向履职优秀人大代表学习”的专题实践活动。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履职经验的交流,在全镇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也提振了代表们为桃浦转型发展、为桃浦人民“当好家、履好职、圆好梦”的决心和信心。先进典型是桃浦人民的精神财富,弘扬先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凸现了桃浦人民的精神风貌,为地区转型发展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

转型发展对桃浦镇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群众诉求日显多元,桃浦镇人大以民生为重,深入社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努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桃浦镇人大设立“人民代表联系点”,已覆盖全镇51个居村委。“联系点”的设立,既为代表联系选民提供了交流平台,又为选民就近反映诉求畅通了渠道,一年来接待选民百余人次,解决诉求92个。开展深化代表“进社区、进企业”和“亮身份”主题实践活动,先后有226人次下社区,下企业,倾听群众呼声,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通过走访、视察、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通过人大渠道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双向沟通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集体土地开发、城乡统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世界城市的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城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城市病”及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环境差等问题。

一.集体土地利用困惑

为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北京市区过度膨胀的人口、改善交通拥堵和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积极探索对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有效方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户宅基地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试点基础上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土地管理法》中规定“集体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才可以依法申请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建设住宅或发展集体产业”,两者相违背,使集体土地开发较困难。

二.集体土地利用模式

在北京市周边村庄集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北京市一级开发模式”、“双50模式”、“3个1/3模式”、“西红门模式”等集体土地改造模式。

2.1.土地一级开发模式

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或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再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北京市在开发中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一级土地开发模式,运作中“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政府“抓两头”,控制土地储备计划和供应计划;“放两头”即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施土地一级开发。该方法避免了政府在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但土地一级开发涉及的资金量巨大,参与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众多,拆迁赔付标准不一。如果监管不严,会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甚至滋生。

2.2.双50模式

在集体土地开发时,对原有村庄进行改造过程中,根据村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按照人均5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和劳动力50平方米产业用房建筑面积进行村民宅基地置换,使村民回迁“上楼”,剩余部分除满足资金平衡外,作为绿化用地。该类模式适用于土地面积较小的村庄,为了保证村民的经济利益,政府绕开“招拍挂”将村集体回迁房建设用地纳入国有,并配套划拨用地,村集体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开发回迁房和产业园的配套建设,使村民永久共享村集体产业收益的分红。

2.3. 3个1/3模式

结合现状实际情况,以村庄宅基地和现状集体产业用地为单位“1”,根据1/3原则进行土地流转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将用地总量分成三份, “ 1/3”用于解决农民搬迁安置和集体经济产业; “ 1/3” 用于对投资者农民搬迁安置和集体经济产业建设的补偿平衡;“ 1/3”用于实施还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该模式应用的前提是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支持,该模式相对于“双50模式”更易实施,村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充分保证,建设用地的量可能大于“双50模式”,是“双50模式”的改进。

2.4. 西红门模式

西红门镇位于大兴区,在村庄改造过程中,充分保障村民权益,对低端产业进行改造,使用地符合规划,同时改善村庄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在土地产权、管理模式及措施保障方面制定相应政策。

土地方面:拆10还2,即拆除10平方公里低端的工业大院,还建2平方公里的居住与产业用地,实现8平方公里绿化。

管理模式:全镇统一成立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公司,依据各村现在入股土地的价值,形成全镇统筹分配、农民收益(享受分红)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行政审批:由双主体变单主体,区国土对村集体股份公司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区发改对村集体股份公司和投资人的双主体进行立项;规划对双主体核发乡村许可;区建委对投资人核发集体房屋产权证。

由于实施单主体审批,区发改委双主体的立项使权益主体模糊,可能导致规划发证主体不清晰,造成集体土地收益流失。房、地产权人分离,在某些特定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抵押融资,但金融机构允许对集体房屋所有权进行抵押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的“房地不分离”规定相违背,导致在对抵押房产处置中,可能造成集体土地收益的损失。

三.总结

在城镇化过程中,在城乡统筹的产权体系下,北京市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农村及土地由于独特的区位条件,农民应当享有的土地产权(使用权)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产权就要对等,农民也应当享有因为土地流转而产生的增值收益。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政府各相关部门应结合不同村庄的特点,灵活的制定政策措施,解决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土地存量的开发和村庄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村庄建设符合规划,也需要地方政府制定不同的措施保证村民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尚建刚.关于西红门镇村级工业大院综合改造的调研报告〔OL〕. 北京市大兴区党建网. 2012.11.19;

2北京城中村调查:开发主体缺位〔OL〕.上海证券报.2013.5.16;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S〕. 中国政府网. 2014.3.16;

4土地管理法〔S〕.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等教育哲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J/OL〕.新华社;

第4篇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就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讲,如何做到以中心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滑县始终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目标,按照“中心县城、明星乡镇、小康村落”的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市级文明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5年,滑县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及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物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对19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评审和报批;二是县城空间逐步拓展。将道口镇、城关镇、小铺乡所辖约100平方公里作为县城规划控制范围,县城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

(二)县城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滑县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对县城16条主干道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对城区大部分背街小巷进行了治理;二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了宾北广场、戏曲广场、敬老广场等10个休闲广场和农副产品批发等7个专业市场。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是全力搞好新区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园、四区、三中心”的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四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

(三)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各乡镇进一步加大道路、学校、敬老院、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场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改善。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社区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面启动。锦和新城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10063户,39980人,原村庄占地9451亩,新城占地2476亩,节约土地6975亩。

二、产业集聚区整合土地、村庄的主要做法

为给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县委、县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先后将原隶属城关镇、小铺乡管理的37个行政村4万多农业人口划归产业集聚区全权代管。代管的这些村庄,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一个新课题。

按照“以社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建设方向,通过对代管的行政村进行村庄、土地双整合,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二是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城镇化进程;三是政策鼓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筹集资金,破解锦和新城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五是整合土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执法刚性不足

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辐射带动力不强

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

(三)产业建设滞后

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缺失,竞争力不强。

(四)城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绿化、美化、亮化标准还比较低,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社区建设比较滞后。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

(二)发展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业支撑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集聚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塑料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光伏、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

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加快县城管理体制改革,撤消县城区内建制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村改居工作,实行城市化管理。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

第5篇

月川社区是三亚最大的一个城中村。从主街道走进去,一路所见是一栋接着一栋的出租屋,楼下的杂货店、廉价服装店、小吃店、手机营业部、菜市场,以及来来往往的人流,一切都显得杂乱而平静,这里的风貌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城中村并无不同。

曾几何时,这里却曾经是海南乃至全国都闻名的拆迁“钉子村”,十几年间因为拆迁问题发生过多次警民冲突。而自2007年6月,三亚市政府在这里试点拆迁新模式,似乎经改变了这里拆迁难的旧事,久征不下的两块分别为196亩和12.93亩的土地的拆迁在几个月内都完成了。据月川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林世耀介绍,“强制拆迁”已经转化为“自主拆迁”,“要我拆”已经变为“我要拆”了。那么,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拆迁新模式有助于解决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拆迁难现象吗?

让利于民新拆迁

月川社区是三亚最大的城中村,位于三亚的主城区。常住人口有900多户、3500人,另有4万多流动人口在此租房居住。据林世耀介绍,这里的常住人口80%以出租房子为生,其余的打打零工。

自1986年三亚成为地级市以来,政府对月川的征地拆迁就没有停止过。征地的模式一成不变:政府出面征地,由拆迁公司进行拆迁。到目前为止,月川90%的土地已经征完。而补偿的标准一直偏低,最低的甚至只有3块钱一平方米,高的也就1000多元。

持续20多年的拆迁,在月川的居民中间引发了强烈的不满和反弹。多数居民感觉心理不平衡:本来是我的地,政府转手就能得几百上千万,自己却只得到几千元的补偿;另外,地征了之后,居民们失去了房屋出租的收入,生计无着。在此情况下,月川发生过多次因为拆迁引发的冲突和对抗:1993年,有上百人集体上访;1994年11月11日,又因拆迁问题发生过数百人参加的大规模警民冲突,正是这次冲突让月川名声大噪。

冲突的结果是,月川居委会对面的那12.93亩地,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三亚市委、市政府近10次试图对该地段进行拆迁改造,均因补偿价格过低受到当地群众的强烈抵触而流产;市行政中心要用的196亩,也因同样的原因久征不下。

从2006年开始,随着三亚土地资源利用矛盾的日益突出,对包括月川在内的旧城改造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时任三亚市常务副市长的严之尧(2008年2月调任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认为,多数的老百姓并不反对拆迁,主要还是补偿不到位。开发商要求的是尽可能低的拆迁成本,而居民要求的是符合市场价值的合理补偿,两者博弈的结果常常都是被拆迁人的权益受到损害,这是被拆迁人对拆迁抵触的主要原因。而被拆迁人无法理解自己财产自己无权处置的做法,感觉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未得到尊重。这种心态一定会引发被拆迁人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甚至是对立情绪,这种敌对情绪还非常容易引起社会群体的同情和支持,导致政府处于被动的地位。

严之尧到三亚各地进行调研。他意识到,拆迁只有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才会比较容易做,而开发商的趋利性决定了由他们主导的拆迁不可能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他设想以居委会和村民出资成立拆迁公司,自己拆迁自己,地块中标公司将合理的拆迁费用支付给这个拆迁公司,盈利由拆迁公司和参股居民按股份分红。而由于月川社区的特殊性,严决定新模式的试点从这个最难的“钉子村”开始。

2007年6月,由月川居委会和村民出资的三亚河东月川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居委会占有30%的股份,另外下辖的7个居民小组则按人口的不同分别占有剩下的70%股份,居委会的每一个居民都成了拆迁公司的股东,享有参与管理和收益的权力。

拆迁公司成立的“第一炮”就是协助政府征用了长期以来无法征下来的市行政中心用地196亩,涉及的140户居民在3个月内全部拆迁完毕。据林世耀介绍,这块地原来是居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黄金地段,地价本可达到500TY/亩,但由于是政府用地,月川公司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相关的居民也只是得到了每平方米1050元的补偿和安置住房。

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是居委会对面12.93亩土地的拆迁补偿,这是月川公司的第二笔业务。涉及户籍居民仅80户300多人,但在此居住的外地人口却有近1900人,拆迁面积约2.1万平方米。

经过几轮评估,政府、竞标单位和居委会均认可了拆迁安置费大约为2731万元,而在随后的2007年10月29日下午,这一试点地块的地价款从39万元/亩挂牌,最后以2220万元/亩成交。地价款加上拆迁费用,竞标成功的铭远公司拿下这块地花了5000余万元,平均每亩431万余元。

后来,铭远公司经过比较,决定把拆迁工作交给月川公司来完成,后者承诺按2731万元承包拆迁,并在120天内完成地块拆迁安置工作。拿下拆迁项目后,月川公司立即开始进行广泛宣传,采取分工包点负责的做法,不集中开会,而是利用好友、亲戚,不分昼夜,深入每家每户做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关系,先从自己的亲人、朋友和村里威信较高、能起带头作用的村民人手做起,做好一户丈量一户,然后进行公示、算价、赔偿付款、拆迁。种种努力之下,这块地的拆迁工作在一个月后就完成了。

喜与忧

在拆迁结束后,根据三亚市的有关规定,政府将土地拍卖获得的地价款的80%也返还月川居委会,只留下20%作为城市规划和绿化的费用。再加上2731万元拆迁补偿款扣除了支付给居民的货币补偿后的余额,月川公司在此次拆迁中获得了2000万左右的收益。

对被拆迁的居民来说,他们获得的拆迁补偿还和过去一样,是1050元/平方米,但月川公司在拆迁完成以后,在原地块的一部分建设原居民的安置住房、出租铺面,一套住一套租,原居民的生计没有受影响,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出租铺面、出租屋的产权则归居民所有,统一由月川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居民分取红利。

至于为何要进行统一管理,林世耀认为,以前租住在这里的流动人口多是拉水泥的苦力、清洁人员等,工作不稳定,每月收入二三百元,“素质很低”,带来了治安等一系列隐患,也影响了村容村貌,进行集中管理是为了改变“最好的土地上建着最差建筑”的状况,吸引高层次的租客,改变城中村的面貌。

另外,月川公司还在原地块上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每年有400万左右的收益。2007年年底,月川公司的每个股东得到了800元的分红。目前,月川社区居委会已将500万元作为村民补贴养老基金专款专用存入银行账户,每月给原籍月川村民60岁以上的老人发给100元,今后逐步增加。现已给171名老人建立了

补贴卡,按时发放。

在林世耀看来,以上两次拆迁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政府不再和一家一户的被拆迁户打交道,转而交给地块所在居委会办的拆迁公司。而这种公司运作拆迁事务,最大的优点是人头熟、地面熟,哪一家的违章建筑是什么时候建的,怎么建起来的,是否应该付给拆迁补偿,他们往往比政府部门更清楚,因此容易化解矛盾;另外,居委会中每个居民都是公司平等的股东,这样就把居委会每个居民的利益与旧城改造捆绑在一起。

严之尧则告诉记者,以前的拆迁都是交给开发商包干,他们能不能做好拆迁,百姓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拆迁,都是未知数。虽然按照规定,拆迁公司必须通过竞标获得拆迁项目。但实际上,一般都是与政府关系密切、有能力调用警力的公司才来竞标,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而这些公司先期已经支付了与政府来往的成本,往往都会最大限度压低被拆迁户的补偿标准,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和对抗。现在,“三亚拆迁模式”政府零收益,被拆迁户得到了最大补偿,自然能够实现和谐拆迁。

严还认为,“三亚拆迁模式”实现了居民、政府、企业的多赢:居民在原地安置,并获得部分商业地产用作长远发展的可靠保障;政府减少了行政成本(超脱于具体繁杂的拆迁事务,避免了大量的上访和纠纷调处工作)和财政成本(不需要无偿划拨的安置土地),并且得到无争议的土地储备;潜在的开发商可以通过公开竞标获得土地使用权,不用纠缠于繁杂的拆迁事务,可以一心一意谋求主业的发展。

尽管三亚拆迁的新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不同的声音也不是没有。有媒体便质疑居委会主办的拆迁公司是否具备拆迁资质?是否有拆迁许可证?林世耀认为,居委会拆迁公司是新事物,人们不应该过分求全责备,中国近几十年的许多改革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不合法的,但后来都得到了认可。目前海南省和国家建设部的官员正在研究这种拆迁新模式,不久就会有说法。

今年2月,月川社区居委会在《三亚晨报》发出了一则醒目的公告,凡1985年后,未经市政府和该社区居委会同意出具土地使用证书,私下非法买卖土地建房者,今后市政府扩建、征地、拆迁将不予安置赔偿。这个公告实际上暗合了月川在此次拆迁中对违章建筑不予补偿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一定范围里引发了强烈反弹:毕竟他们当初买地建房是付了钱甚至得到默许的,现在却血本无归。

据林世耀介绍,由于月川地理位置优越,近些年许多人从城内跑到村里非法购地建房,甚至猖狂购地抢建,以图获取政府拆迁赔偿,致使月川社区在近几年违章建筑达15万平方米。而根据严之尧的计算,如果要对全三亚的违章建筑都进行补偿,政府为此要多支付40到50亿元。严还认为,国家规定农村土地不能买卖,外人在城中村私自买地建房本来就是违法,不进行补偿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引导人们依法办事。

而被拆迁居民意见最大的,是货币补偿标准与市面价格偏差较大。据国家统计局三亚调查队调查显示,今年1月份三亚市新建房的住宅均价为8416元每平方米,同比涨9.7%;高档住宅的均价为每平米14896.18元,同比涨14%。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还1以2005年的1050元一平方米拆迁补偿,价格明显太低。虽然月川公司在附近建了新住宅给他们,但其中巨大的差价仍让一些居民心理不平衡。

能否推广?

鉴于月川社区创新城市拆迁模式取得顺利进展,并见实效,目前河东各社区均效法月川社区的做法,纷纷成立了类似的拆迁公司。

2008年1月,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等海南主要领导先后在新华社报道的《三亚旧城拆迁坚决让利于民》一文上作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省建设厅及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成调研组,于2008年2月中旬就三亚市旧城拆迁改造工作进行了调研。在3月份完成的调研报告中,调研组建议通过特区立法使“三亚拆迁模式”法制化,依法规范海南的“城中村”拆迁改造行为;并建议向建设部上报,争取全国推广。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和建设部的调研组也来到了海南,专程了解新拆迁模式的运作情况。

对于三亚的拆迁新模式,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副教授朱亚鹏认为,这是三亚政府在努力解决拆迁这个全国性的难题,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居民的利益。虽然不一定全部都很好,但值得提倡。

朱也认为这种模式创造了,一种多赢的局面:政府避免了传统拆迁方式可能造成的负面政治后果;对开发商来说,虽然拆迁公司是半指定的。在这一点上有一定束缚,但并没有增加拆迁成本,何乐而不为?而居委会则提高了权威,也争取到了利益;居民个人的讨价还价能力有限,组织成公司就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好处,处境比以前好了。而且有居委会主导的拆迁不会很强硬,倾向于说服引导,也对居民有利。

更重要的是,这种拆迁模式向由市场机制来解决拆迁问题的方向上迈进了一步。发达国家的拆迁主要采用民事谈判的方式,让开发商和居民平等谈判,政府进行监督仲裁,不会动用公权力偏袒某一方。有一户不同意就不能拆。即便是为了公共利益必须进行的拆迁,也要经过严格的仲裁或法律程序。

但在我国,政府通常强力介入拆迁的过程,和开发商结成利益共同体。这集中表现在《拆迁管理条例》的一些规定对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保护手段上具有不公平性,让被拆迁人没有安全感。比如,如果开发商和居民就拆迁补偿达不成协议,可在1个月内提请仲裁,在3个月内,但在这期间,拆迁不中止。这样一来,即便居民后来胜诉,房子也早没了:而开发商如果擅自拆迁,只进行警告和每平方米罚款20-50元的处罚,这样的力度根本构不成对开发商野蛮拆迁的有效制约。

第6篇

 培育发展工业大产业专题调研组

 【内容摘要】本文就培育和发展工业大产业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和本市产业现状对比,提出本市工业大产业的发展选择,同时对培育和发展工业大产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介绍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发展工业大产业的经验,提出了我市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强势领导,规划统筹,“拉纲张目”;二是继续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搭建工业大产业发展载体;三是狠抓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产业发展;四是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大产业规模;五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大产业发展氛围 。

【关键词】工业  大产业  发展建议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培育发展工业大产业”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报告涉及的数据取于2010年):

一、***工业大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结我市“十一五”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市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较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产业的规模小且分散。结合分析邻近地区工业大产业的发展特点,明晰我市工业大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珠江三角洲、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和我市工业大产业的特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生产制造业中心的特点是产业规模大且集聚度高、产品范围广且技术含量高,产业特征明显且关联度高,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生产服务业为一体,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心。主要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家用电器、汽车、高端成套设备、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等工业产业。

2.江西赣州地区:以地方资源性产业发展为主,重点发展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非金属矿和新材料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其比重超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80%。

3.湖南郴州地区:突出发展优势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将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60%以上的矿产业以总部经济模式发展,并将郴州卷烟厂、宇腾有色、华磊光电等一批“十二五”期间产值有望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作为标志性企业培养发展。

4.***地区:目前我市工业大产业是具特色的含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钢铁、有色、电力、机械、烟草、制药、玩具等优势传统产业,总量较大的水泥产业,发展中的化工涂料产业,但总体分散、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链短。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和我市工业大产业的特点分析,我们认为:工业大产业应该是在区域经济中具有总量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应体现出支柱性、优势性、集群性、贡献性的特点。

(二)我市工业大产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表一、表二对部分行业在全市工业所占比重中分析发现,目前,我市工业产业有以下四种形态:一是规模大影响大,如钢铁、有色、电力、烟草、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二是规模大影响小,如轻工造纸;三是规模小影响小,如家具、玩具、家用电器;四是规模不大潜力大,如医药、化工涂料;五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地方有充分资源,如稀土产业。

表一:2010年部分工业行业与全市工业行业比较一览表(规上)

 

 

 

 

 

 

 

 

 

单位:万元

项目

企业单位数(个)

比例(%)

增加值    (收入法)

比例(%)

资产总计

比例(%)

利润总额

比例(%)

利税总额

比例(%)

全市规上工业

551

100.00

2021000

100.00

8399700

100.00

265800

100.00

735400

100.00

部分规上工业

422

76.59

1447504

71.62

7317897

87.12

124709

46.97

527120

71.67

纺织服装

38

6.89

53874

2.66

145334

1.72

4907

1.84

11841

1.60

食品饮料

14

2.54

48193

2.38

100327

1.19

17977

6.77

23958

3.26

建筑材料

52

9.44

49851

2.46

162574

1.94

7720

2.89

22039

2.99

其中:水泥

33

5.89

29603

1.46

80622

0.95

3340

1.24

12283

1.67

家具

12

2.18

5320

0.26

11718

0.14

1195

0.45

2015

0.27

家用电器

2

0.36

468

0.02

798

0.01

59

0.02

95

0.01

轻工造纸

43

7.80

134823

6.67

331872

3.95

5997

2.21

10134

1.37

医药工业

6

1.09

22061

1.01

47474

0.57

12900

4.85

16536

2.24

其中:中成药

4

0.73

20050

0.99

37782

0.45

12417

4.68

15439

2.09

金属制品

14

2.54

27619

1.37

212552

2.53

10726

4.03

14293

1.94

钢铁工业

14

2.54

294236

14.56

2658859

31.65

19292

7.26

79871

10.86

有色金属工业

23

4.17

31006

1.54

828625

9.86

-66299

-60203

电力工业

42

7.62

146376

7.23

1288290

15.34

6990

2.51

39937

5.43

烟草工业

4

0.73

337937

16.72

412571

4.91

61921

26.04

301471

40.98

机械工业

144

26.13

192274

9.52

947874

11.29

38301

14.41

61686

9.09

玩具工业

14

2.54

103466

5.11

169029

2.00

3023

1.14

3447

0.47

化工涂料

8

1.45

16952

0.84

28280

0.34

6628

2.49

8838

1.20

 

 

 

表二:我市稀土产业“十二五”期间拟建项目调查表

单位:万元

序号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和建设内容

建设时间

总投资

项目核准单位及文号

是否取得环评批复及土地预审文件

1

新丰县广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稀土分离厂

正在筹建

3000

国家发改委

环评正在报批已取得建设用地许可证

2

新丰县广晟稀土开发有限公司

探、采稀土矿

正在筹建

600

国土资源部

已办理探矿证

3

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

稀土分离厂

正在筹建

6000

国家发改委

环评正在报批

 

因此,我市“大产业”发展方向应选择规模大影响大或规模不大潜力大的产业,特别是对地方GDP指标影响大、财政税收贡献大、符合生态环保发展、具有地方资源特色和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产业,即钢铁、有色、电力、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烟草、医药、化工涂料、稀土产业。

    二、我市发展工业大产业的优势

(一)产业基础较好,产品竞争优势较强。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业强市、扶优扶强战略,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突出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强化了***工业在冶金、电力、烟草、机械等行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了***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地位,全市形成了以采掘、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工业、铸锻件、建筑材料等资源型行业组成的重点产业;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化工、电力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为我市发展大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的冶金、电力、烟草、铝箔、机械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优势。***钢集团钢材产能已达到500万吨,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之列,在国内冶金钢铁行业中排行第21位。***冶产能位列全国铅锌冶炼行业的第三。***铸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铸锻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卷烟厂产能达到近50万大箱。***的钢材、铅锌、卷烟在国内、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生产的大型建筑机械、高空作业车、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发配电成套设备、工程机械、铸锻件、汽车零配件、农业机械、液压油缸和铝箔等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裕。

一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储量大。已发现的矿产近百种,在不可再生资源逐年减少的未来,***的矿产开采、加工潜力巨大,特别是稀土资源更是市场宠儿,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二是丰富的林产品资源可为家俱、造纸、人造板、竹木工艺等制造业发展提供原材料保障。三是丰富的电力资源优势,可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发展需要。电力价格与珠三角和紧邻珠三角的城市相比有一定优势。四是***曾经是华南的重工业基地,目前仍储备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众多的各级各类职业(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可为地方工业发展提供优质劳动力;目前***户籍人口在珠三角从业约有35万人,其中相当部分是拥有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在***工业化进程中,可吸引一部分返乡。

(三)交通区位优越。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之地,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和珠三角连接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广东服务全国的“桥头堡”, 容易获得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便于快捷地获得有关市场信息。随着武广高铁的建成,***正式融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具备大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三、我市发展工业大产业的不足

(一)环境容量有限,土地储备不足。

我市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建立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以采掘原材料为主体,呈现简单化、初级化和重型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大多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知识密集产业比重小,新型主导产业群成长缓慢,规模经济水平低,致使全市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特征。加之我市被列入生态发展区,环境容量更小,与工业大产业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同时,我市土地储备不足,工业发展用地指标缺口很大,制约大产业发展。

(二)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我市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处于离散状态。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联系偏松,企业间无法做到资源和利益共享,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企业间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配套。大多数产业群的产业链较短。因产业配套能力相对不足,造成了龙头企业要转移到我市,因当地没有较为完善的配套企业而不敢来;做配套的小企业想来,因缺乏龙头企业作依托而不敢来。

另外,我市位处粤北山区,缺乏连片开发的工业用地,制约了产业的集聚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建设与省认定标准差距较大(产业集聚数量少、连片开发的工业园区面积不足),难以享受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政策。

(三)工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

***工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形成了***民族工业开发区、翁源官渡开发区等6个省级工业开发区;******产业转移园(三个片区)、东***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东***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园、东***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园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但产业园区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现有园区普遍存在小、散、杂的缺点,产业园区规划配套不完善,产业发展定位模糊,园区内土地利用效率低。与赣州、郴州等地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相比,***在这方面相对落后。

(四)县域工业经济基础薄弱。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工业经济实力,还是重点支柱产业和综合竞争力上,***县域工业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2011年,***7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07.91亿元,占全市的44.49%;各县(市)工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始兴、翁源、新丰、南雄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尚处于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难度较大;各县(市)特色产业的表现也不突出。

四、赣州、郴州两地发展大产业的经验借鉴

根据调研,我们将赣州市、郴州市发展工业大产业的经验做法归纳整理如表四所示,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表四:赣州市、郴州市“大产业”发展思路措施对比

 

赣州市

郴州市

产业选择

重点发展比重超过全市规上工业GDP80%以上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非金属矿和新材料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六大产业。

突出发展优势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将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60%以上的矿产业以总部经济模式发展,并将郴州卷烟厂、宇腾有色、华磊光电等一批“十二五”期间产值有望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作为标志性企业培养发展。

特点

产业结构依然以地方资源性产业发展为主。

突出发展矿产资源产业,辅以培育超百亿元标志性企业。

发展思路

以“五个十百亿工程” 为总抓手,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以扩大工业总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业占GDP的比重。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发展层次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强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强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二是强调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和“两城”建设的“第一推动力”;三是强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四是以“五个一”计划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路径;五是强调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构想是“大干三年,实现再翻番”。

发展路径

引进一批大产业;抓一批大项目;扶一批优势产业;壮一批龙头企业;推一批企业上市;建一批产业园区;拓一批工业强县;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落实“五个一”计划,实现“6千3百”工程

做法措施

在组织实施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部署和协调全市三年强攻工业的各项工作。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和项目实施。三是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四是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六是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七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在保障措施方面:强调要素保障、政策保障和建立督察机制。一是要素保障:信贷支持、用地保障、人力资源保证、矿产资源配置、电力运输协调。二是政策保障:税收政策、奖励政策。三是督查机制:目标分解、监测分析、督查通报、考核机制。

 

一是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生产业项目。二是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争取银行支持和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增加工业投入。三是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和奖励。四是统一思想,突出培大育强工作加大对标志性企业的支持。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对企业引进的高级人才予以落实相关的政策和经济待遇。六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组织部门要配强推进工业的领导班子;对推进工业工作作出重大成绩的领导优先提拔;对陆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各级领导不能评先评优,不能提拔重用,甚至调离工作岗位。

(详见附件)

五、我市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赣州、郴州两市发展大产业的经验启示我们,只要从实际出发,确立“大产业”发展方向,在政府的强力领导和政策推动下,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大产业”将成为区域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柱。

(一)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错位发展、集聚发展”的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特色基地建设,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载体;狠抓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为着力点,延长产业链,打造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增强工业经济与区域整体竞争力,将***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配套基地、粤北工业强市。

(二)主要措施。

1、强势领导,统筹规划,“拉纲张目”。

赣州、郴州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大产业”必须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牵头,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确立一条发展的总纲,各级政府和部门狠抓落实。为此,我们建议,成立由市主要领导牵头,由各县(市、区)政府、市直经济部门参加的专门工作机构,统一部署和强势推进“大产业”工作;同时,结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市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整理出我市“大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做到 “拉纲张目”。

2、继续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搭建工业大产业发展载体。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全市特别******产业园等省级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是做强我市工业大产业的重要举措。一是科学实施《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和《***市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集中力量把我市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6个省级工业开发区建设好,加快形成有实力、有影响、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体系。二是加快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完善园区道路、水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园区对大产业的承载作用。

3、狠抓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产业发展。

项目建设是构成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作为支撑,产业发展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成长性。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依托大项目,推动大投入,促进大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全局,根据全市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谋划和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⑴全力推进***钢节能减排项目实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发挥船板钢、建材钢生产优势的同时开发薄板、工具钢棒材等产品,满足与我省船舶制造、石化装备、汽车制造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与配套的需要,力争***钢到“十二五”期末年销售产值达400亿元左右。以***钢为龙头发展钢铁产业集群,力争钢铁产业群“十二五”期末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⑵打造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落实省火炬计划,积极推进丹霞冶炼厂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完成丹霞冶炼厂锌氧压浸出新工艺综合回收镓锗技改的二期工程,为我国铅锌行业起到示范作用。支持仁化周田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有影响的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基地。利用大宝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尽快完成330万吨/年铜硫采选工程,建成我省有色金属矿产供应基地。支持曲江金亿公司发展锌铝合金加工项目,支持银海等企业发展有色金属回收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我市建成100万吨规模铅锌冶炼生产基地,有色冶金产业群“十二五”期末年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⑶以节能环保为切入点发展电力产业。围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要求,重点发展环保生态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支持***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加快***发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华电热电冷联供项目等一批电源项目建设。推进***核电项目,建设***核电基地。积极开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以电力能源为主、多种能源并举的广东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⑷加快机械装备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利用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机会,支持***铸集团、中机重工、***液、***瑞重工、众力发电、新宇建机等机械制造业骨干企业,开展大型高端铸锻件(***)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高端液压油缸制造基地技改、广东大型搅拌站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大型低水头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技术开发和生产等项目的建设,发展大型铸锻件、液压油缸、发配电装备、工程和矿山机械等产业,提升协作配套和整机生产能力,填补国家空白替代进口,力争机械装备产业群“十二五”期末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二是加快汽车产业的对接及比亚迪汽车零配件***基地建设。依托宏大齿轮、东南轴承、***铸集团、正星车轮等机械制造业骨干企业,推动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加快对接、配套广州汽车产业,进一步完善齿轮、汽车变速器总成、轮毂轴承、轴瓦、钢圈、刹车片、密封圈、钢板弹簧、粉末冶金件等零配件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引导铝合金车轮制造加工工艺升级,增强竞争力;支持开发或引进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系统,研发自动变速箱、重型汽车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引进无内胎车轮生产线关键工艺设备,开发气门阀座、气门导管等零配件生产,将***建设成汽车零部件重要生产基地。全力支持比亚迪汽车零配件基地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建设,以***比亚迪项目为龙头,促进我市吸引汽车产业高端人才、完善配套产品设计生产、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带动产业链条中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延伸,并为整车装配生产打下基础。

三是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引导***铸集团、宏大齿轮、中机重工、众力发电、***配动力等优势企业开展船舶配套生产,推进广州中船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特大型轴瓦技术改造项目,为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配套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特大型轴瓦,实现该产品的国产化,填补国内空白。

四是做大做强铝箔产业。铝箔是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第六板块,加快建设省火炬计划******铝箔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光箔、精箔、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腐蚀生产线技术改造、汽车用高焊接性新型钎焊铝箔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促进生产技术向高端转化,使产品从现有的汽车钎焊箔、空调亲水箔、化成箔、微型马达、电解电容器等延伸到装备制造业的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方面。力争该产业基地年产值“十二五”期末达到100亿元以上。

⑸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业。积极承接珠三角和国内外的纺织业转移,促成广州市纺织企业向乐昌、曲江转移。在“十二五”期间,投资33.4亿元,实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项目10个。以异型纱线、牛仔布系列新型面料和出口羽绒服装为主导产品,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促进产业升级,推进生产线技术改造、染整污水中水回用技术改造、纺织设备电控化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省纺织工业基地。

⑹积极发展食品饮料产业。支持曲江娃哈哈公司、新丰珠江啤酒分装厂等骨干企业扩大产能和调整产品结构,推进青岛啤酒收购***啤酒厂后的复产工作,发展饮料酒、软饮料、乳制品、罐头等产品及农副食品的深加工。

⑺大力发展建材产业。一是推进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积极配合省产业结构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推动建设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项目,促进曲江台泥、翁源、新丰和南雄等地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实现我市水泥工业现代化、环保化的发展。二是推进新丰建陶、南雄乐华陶瓷高档节水型卫生洁具的生产研发和推广应用。

⑻争取中烟公司支持促进***烟扩量提质和做大烟草薄片项目,力争烟草产业产值“十二五”期末年达80亿元以上。

⑼大力发展新型中药和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制药为制高点,利用丽珠利民药厂、雷霆国药、东阳光药业、丹霞生物药业等的中药研发和生物制药开发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与中药种植,建立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中药种植三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支持开展基因工程等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加快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液制品的研发、技改及产业化。重点发展白蛋白、球蛋白、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新型疫苗及抗癌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以及基因工程创新药物,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临床诊断治疗设备等重点的新型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⑽大力扶持发展化工涂料产业。化工涂料产业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产业之一,并且逐渐显示其潜力。南雄化工涂料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并起到示范作用,新丰、翁源、武江、******园区等都规划了化工涂料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产业招商、错位发展,将其培育发展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⑾培育发展稀土产业。国家近期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文件的精神,国家将设立稀土产业调整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稀土各生产及应用领域的兼并重组、调整升级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因此可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利用本地的矿产资源、充分利用广晟公司、中色公司在新丰投资投资稀土产业(详见表二)的机会,将发展稀土产业作为我市工业大产业未来发展一个方向。

4、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大产业规模。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是做强我市工业大产业的重要途径。一是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根据我市资源特点、产业布局、企业关联度等情况,在“十二五”甚至更长时间,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主要培育发展液压油缸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配电设备产业集群、工程矿山机械产业集群、铸锻件产业集群、铝箔产业集群等。在资源加工型产业集群方面:主要培育发展钢铁产业集群、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对于这类资源加工型产业集群主要是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在优势传统产业集群方面:主要培育发展玩具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等;在战备性新兴产业方面:主要培育发展新材料(含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二是围绕产业集群开展产业招商,大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配套完备的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工作思路,从单纯引进企业、引进项目向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转变。要尽快寻找与省内、国内产业龙头、世界500强企业对接途径,引进产业龙头,带动产业集聚。组织协调区内相关企业进入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大项目业主带动配套企业整体转移,加速形成产业集群。三是围绕重大产业项目、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快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加快建立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5.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大产业发展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大产业发展环境,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制定支持我市大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敢于用资源换产业,用存量换增量。如财政部门可参照产业转移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出台保护招商引资各方利益的扶持政策,按照“特色发展、集聚发展、错位发展”的原则,对推荐产业集聚发展和入园发展项目所产生的财政收入制定分配办法给予推荐方财政补贴,消除推荐方出钱出力而不享受成果,并影响本身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环保、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的科学承接产业转移,而不是盲目的承接,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市招商办要重点主攻大企业、龙头企业,招引大项目,引进大客商,建立大市场。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大产业、支持大产业、共谋大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相关部门要提高行政绩效,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形成零障碍、高效率的投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