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7 10:1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区旅游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为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为此,应当从几方面入手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3]孙发平:论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任务[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1.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阿尔山建市时间短,辖区大,而环境人力物力有限。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一个旅游区是重要的部分。遗憾的是,该地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甚至连一些必备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设施都没有。
2.缺乏长远规划和准确定位:阿尔山地区虽然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但依旧还没有进行长远详细的规划,与周围地区旅游相比,该地区旅游业的亮点并不十分明显。
3.基础设施建设差:阿尔山地区景区分散,景点与景点间的距离长、道路窄、路况差常令游客感到不便。市内可以供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有限。三、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对阿尔山地区的重视:阿尔山地处西北部,可以借助西部开发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阿尔山市至蒙古国的乔巴山市铁路正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注下进行建设。这条铁路通车后,可形成东起图们江口,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新的欧亚大陆桥,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作为西出口的阿尔山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2.游客对草原景色和文化的向往:根据国家旅游局调查表明,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正向着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转移,阿尔山地区正是这两者最完美的结合体。该地区拥有美丽的山地草原的风光,而蒙古族服饰、曲艺、舞蹈和祭祀活动都能吸引较多游客。
3.冰雪旅游与温泉疗养的完美结合:阿尔山市有丰富的冰雪资源,而该地的矿泉地理结构独特,水质好,医疗作用大:通过浸浴、饮用、含漱等方法,可治疗皮肤、风湿、类风湿等30多种疑难病症。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该地区有能力成为我国北方又一大冰雪旅游和温泉疗养目的地,
二、阿尔山地区旅游业的优势(Strengths)
1.丰富的矿泉,冰雪资源:阿尔山地区拥有世界级的矿泉群,较大的矿泉就有76眼之多。其中仅4A级景区海神阿尔山圣泉疗养院院内长500米、宽70米的狭长地带就分布着48眼水质优良混合性矿泉,是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泉群。该地区的饮用型矿泉水水质纯净、甘甜爽口。而阿尔山市的冰雪资源也十分丰富:雪质好、雪期长、地形优越,可以开展冬奥会规定的全部比赛项目。冰雪运动与温泉疗养休闲良好的结合,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2.美丽的自然景观:阿尔山地区拥有独特自然景观。目前主要景点有:天池、地池、杜鹃湖、松叶湖、仙鹤湖、玫瑰峰、石塘林、三潭峡、樟松岭、摩天岭、天河峡等。
3.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阿尔山地区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已有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率在95%以上。水资源丰富,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有哈拉哈河、努木尔根河等13条河流和数十个湖泊,还有大面积的湿地。其辖区的森林覆盖率为64%。
4.珍贵的火山遗迹:哈拉哈河火山群有50余座火山锥,还包括了罕见的火山射气喷发堆积及珍贵的无水天池、地表火山口湖等。2003年该地火山科学考察确定了高山、岩山、石盆、小东沟四座活动火山,此火山群成为中国活动火山家族中的第七位成员,其发育之完善堪称“火山博物馆”,已经被批准为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四、阿尔山地区旅游业面临的威胁(Threats)
1.保护环境问题:随着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环境问题将成为阿尔山自然资源的重大威胁,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保护,阿尔山将在若干年后成为环境保护的另一反例。
2.阿尔山周围景区给当地旅游造成的压力:阿尔山地处于“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该空间组织旅游资源丰富,尽管此组织能够吸引较多游客,但其内部的景点多,存在竞争现象。
3.知名度较低,宣传力度不够:尽管阿尔山近期推出“十一黄金周金秋游精品线路”、“长春——阿尔山森林·草原之旅”等旅游宣传策略。阿尔山的国内外知名度依旧很低,国外旅游团仅限于南韩和香港等少数几个地区的旅游团,国内客源也以北方客源为主。如不尽快进行适宜的品牌推广,其旅游业将不会有重大发展。
4.资金缺乏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阿尔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晚,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开发资金。景区开发是高风险、迟回报的投资方向,开发资金的短缺是该地区旅游业的重大威胁。
五、对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1.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应该以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使用的基础上应突出地域特征。在建设中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要考虑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
2.扬长避短,加速开发优势旅游资源:应该深入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内景点的优点缺点,深入开发特色资源,不如临近的景区景点搞重复建设。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区域内的和谐发展。
3.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扩大阿尔山地区的知名度:应借助网络、报纸、电视、电影等媒介多方面宣传阿尔山的旅游资源,
4.全面普查,合理规划旅游区建设:当地政府要根据生态容量确定适合具体景点的游客容量,以保证在开发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旅游人数进行预测,把握资源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使当地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摘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其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绩效 西部地区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旅游业概述
本文采用理论界较为认可的定义,即: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基础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服务性 、涉外性、联动性、敏感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征。
2、旅游业经济绩效的界定
(1)、绩效及其类型
“绩效”是指功绩、功效。本文采用brumbrach[1]给绩效下的定义:“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这种说法是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所以本文对于绩效的理解也基于此。
(2)、经济绩效的内涵
经济绩效是指从事经济活动收到的效果和收益,也是指某种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经济系统之内的变化。
旅游业的经济绩效是区域旅游业资源优势、市场开发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支持能力的综合反映。研究旅游业的经济绩效,不仅要分析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是分析旅游业对旅游区域带来的影响和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
二、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1、西部地区概念的界定
在进行西部旅游产业大开发时,比较恰当的做法是采取“10+2”模式构建政策上的“大西部”。即包括西南五省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广西组成。
2、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从资源方面、市场方面和政策方面,都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1)、资源比较优势
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类地形兼备,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目前西部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3个,占全国的36%;有国家自然保护区936个,占全国的43%,并且西部100多种旅游资源属于世界级的垄断旅游资源,堪称“旅游资源宝库”。
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的宗教胜地、神秘文化、雕绘艺术和传统工艺都具有古老、珍稀的特点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
(2)、市场比较优势
入境市场方面,西部入境旅游市场已经有一定发展,增长速度很快,西部旅游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西部旅游魅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不断提升,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空间会迅速扩大。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国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国内旅游者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探新求异”成为一个主导趋势,旅游者逐渐厌倦了东部已经开发得很成熟的旅游地,喜欢去新的旅游目的地,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价值高,开发晚,正好迎合了国内旅游者的需求,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也将成为新的热点。
(3)、政策比较优势
我国提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决策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断优化对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并给予资金、人力方面的政策倾斜,有利的政策成为西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三、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经济绩效分析
1、旅游收入和创汇绩效分析
西部地区奇特的自然资源和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旅游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根据统计数据, 2007年,西部地区共获得旅游外汇收入40.0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02%,旅游总收入3608亿元,占西部地区GDP总额的8.6%。这些数据都说明,旅游业具有相当强的增加收入能力和创汇能力。
2、旅游就业绩效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就全世界来看,每15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是由旅游业提供的。而且,旅游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时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它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直接就业机会,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岗位,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间接就业岗位。其次,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成本比其他行业低。再次,旅游业就业层次较为丰富,很多工作不需要高技术,可以为广大妇女和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的优势,对解决西部地区劳动力安置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其发展不仅需要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旅游业是西部大部分地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好,可以为“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服务。
4、旅游扶贫绩效分析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消除贫困方面有着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先天条件;其次,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旅游业的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人民提供生活保障;第三,西部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均不成熟,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综合发展。
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增加旅游目的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也能够通过与外界接触,改变人民封闭的意识,促使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但能使贫困地区人民迅速脱贫致富,而且这种扶贫方式经实践检验,是一种开发式扶贫,返贫率低。同时,它还可以避免贫困地区因 “掠夺式”经营而破坏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发银.高技术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绩效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05.
内容摘要:独特的语言系统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对旅游非优区理论认识历程回顾、认识误区解释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目前学术界对“旅游非优区”的模糊认识清晰化,形成抽象定义“特定时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的地区”;并提出现实中可测量的操作化定义“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最后从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角度,对旅游非优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 理论界定 特征分析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开发研究呈上升趋势,其表述有“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旅游弱势地区”、“旅游温冷地区”、“边缘型旅游地”、“二三级旅游地”(许春晓,2001)等等,本文拟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旅游非优区”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有效区分,并探讨在现实中测量、甄别旅游非优区的具体方法。
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一)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二)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一)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1.概念的分解。首先是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分析:区,可以理解为地区或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抽象或概括;“非优”是与“优”相对的概念,两者相比较而言,互为存在前提。“优”是优良、美好,“非优”即是不优良、不美好、劣势。“非优”是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变化;旅游,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旅游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保继刚等,1999)。
其次,是将“旅游非优区”所表示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按照“发展条件”作为划分标准,将旅游非优区划分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生态环境非优区”“旅游认知非优区”等等,每一类还可以逐步分解出不同的亚类。
再次,对分解后的概念加以界定。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资源丰度低,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知名度不高,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旅游区位非优区“是指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该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反过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较小,对当地的经济贡献率比较低的区域”;旅游客源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该区域内的旅游人数或者说潜在客源相对比较少,从而导致旅游收入较低,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低的区域;旅游认知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由于宣传、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原因,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文化导向不明显,或者说该区域的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在一定的客源地范围内对猎奇型旅游者吸引力较弱的区域”。
2.形成抽象定义。通过以上对概念的分解,虽然措辞不同,如“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拉动小、旅游业发展不景气、旅游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低”等等,其本质最终还是归到“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概念中“由于资源缺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位不理想”等均是“旅游非优区”之所以形成的影响性因素。
据此本文认为,站在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相对于“旅游优势区”而言的,其抽象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某地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
(二)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操作化,形成操作化定义
经过以上界定之后,“旅游非优区”就转换成为研究的“变量”(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称为变量),此时,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旅游经济现象,是可以观测和量度的。但是抽象定义中的界定仍是相当模糊的,要予以准确的、精确的量度,还需要将抽象定义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定义。根据测量时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本文除了选取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衡量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以及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的指标之外,还加入了旅游收入占当地GDP比重指标来共同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借鉴世界银行(Word 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划分时的思想,最终形成旅游非优区的操作性定义“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是旅游非优区”。
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
根据上文分析,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设定为Fi(i取值为大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各分量指标分别为:X1-国际旅游收入;X2-国际旅游人次;X3-国内旅游收入;X4-国内旅游人次;X5-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其相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25、0.2、0.25、0.2、0.1。
借鉴刘再兴的研究成果衡量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区域平均值的80%,则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落后,处于劣势状态,是旅游非优区。则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模型为:
其中,是指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平均值;Fi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加权得分;F是指区域内部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得分的总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理论分界线80%是利用经验参数比对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实践中对旅游非优区的界定需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高低划分等级,从而确定旅游非优区。
旅游非优区特征的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对大区域范围内处于“非优”地位的特定区域的分析与描述,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区域差异性
旅游非优区是对“区域”差异的研究,是从旅游业发展程度对区域差异的研究。作为区域旅游研究的一部分,旅游非优区对特定空间和地域内,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分布类型、范围、规律的分析,对区域旅游优劣特征以及非优态势形成条件的研究,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二)空间范围上的相对性
“非优”本身就是相对于“优”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分辨出优劣,在区域旅游开发活动中,优势区与非优区相伴而生,并且还互为存在条件。旅游现象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分布存在差异,旅游经济现象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
(三)动态性
特定地区是否为“旅游优越区”或“旅游非优区”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时刻处于动态发展中的。由于新的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开发;或许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的非优旅游区可能转化为优势区;同时若旅游地不再具备吸引力,旅游优势区的地位亦可能发生转化。总之,“优”与“非优”的状态及其程度是动态变化的。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目的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2.许春晓.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旅游业成长模式[J].人文地理,1995.1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
4.杨晓峰.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5.赵宁曦,王森,姚亦峰.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初探[J].海洋学,1997
6.孟清超.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带,它还是文化带、旅游带,为沿线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宁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坐标,是连接欧亚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桥梁。旅游是加强经贸往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黄金发展期,也是宁夏旅游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旅游产业在推动开放中的先导作用,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引擎,顺应旅游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市场环境,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实施旅游扶贫,举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区。
在未来几年中,宁夏将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特色资源,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依托,联合沿线省区,联合打造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共同构筑网上丝绸之路。向西开放,旅游先行,依托中阿博览会平台,搭建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旅游合作交流平台,打造特色鲜明国际旅游目的地,进一步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本文在建设开放宁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运用数据模型,对宁夏旅游业发展对宁夏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为宁夏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为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外像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的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旅游地国际贸易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单向的、一般均衡模型等理论。国内的研究学者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地区的旅游经济效应做出了分析。例如陈斐、张清正通过该对江西的实证分析,测算地区旅游经济效应;梁海兰、秦远好以重庆为例,构建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贡献模型,证明旅游外汇收入对GDP具有拉动作用;李兴江、马亚妮以甘肃为例,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证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
二、旅游业发展对宁夏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宁夏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宁夏凭借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十二五”期间,旅游业经受住了国际国内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严峻考验,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全区旅游工作水平和旅游业实力连续跃上新台阶。与2010年相比,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从1021万人次跃升至1840万人次,年均增长12.49%;旅游总收入从67.80亿元增长到161.30亿元,年均增长18.92%;旅游投资从22.65亿元增长到93.76亿元,年均增长32.79%。2014年,宁夏旅游增速持续走高,动力显著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得到巩固,惠民成效显著,工作亮点纷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保持了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旺盛势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达1674.99万人次,同比增长9.0%。实现旅游总收入142.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671.62%,同比增长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1.56亿元,同比增长14.5%。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宁夏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有效地带动了全区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模型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
本文选取宁夏2000年-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旅游总收入TL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由于给出的是实际数据所以用不到文章中的折算,另外下表中2008年、2009年、2013年的旅游业数据=国内+国外美元*当年利率,其他年份均给出了国内外总收入)。
图表反映的是2000年-2014年这15年宁夏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基本可以看出随着宁夏经济的增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0年-2014年宁夏旅游业总收入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递增,2014年旅游总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5.18%,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了11.95%,旅游业发展在宁夏GDP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拉动了宁夏经济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说明宁夏旅游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拉动作用,我们选取了数据模型进一步做定量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基于时间序列中的向量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数据模型,用来分析两个变量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模型一般形式是:Yt:c+Al yt―l+???+APYt.p+Ul。
上述结果表明:宁夏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旅游经济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带动宁夏国民经济增长约0.799个百分点,说明宁夏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旅游收入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概率由0.0726上升为滞后四年期的0.6454,说明旅游收入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显著,增势明显,说明旅游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甚至旅游收入还具有预测经济增长的作用。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旅游收入的概率由0.0001上升为0.0210,说明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旅游收入的格兰杰原因明显,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旅游收入的增加。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宁夏旅游产品知名度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仍然是制约了宁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面。还应在巩固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兴客源市场,以国际大都市和网络为平台,不断开展全方位、大范围、多角度的营销宣传,不断旅游营销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到宁夏观光旅游。
2.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宁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要把旅游业打造成促进宁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必须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客源可进入性较差,以“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作为服务宗旨,全面加强交通、餐饮、住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和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促进宁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本文作者:黄 蕾 张显春 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行业,它的发展对社会各行业都有极强的关联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因此逐步得到了重视,已被众多直辖市、省、自治区列为国民经济支持性产业。从广西旅游产业发展进程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像其他区域一样,广西的旅游业在从“事业型”到“产业型”转变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2次质的飞跃,广西旅游业已进入以旅游产业规模化、旅游产业聚集化、多元效应驱动化为特征的复杂发展阶段。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粗放、产业体系粗糙、产品质量不高等一系列深层结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发展中所积累的结构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广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广西所面临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任务紧迫而繁重。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特征和广西资源型旅游产业特点,借助生态学中种群动态和繁殖策略的原理,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层面研究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深化对旅游业的科学认识,为各地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保持旅游产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使旅游产业成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重要推动力。
一、理论支撑
如果我们把旅游业视为生物体,则可借助生态学中种群动态和繁殖策略的原理,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层面研究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种群动态是指生存在特定环境中的任何生物种群,都有随时间过程而呈现出个体数量消长和分布变迁的特有的生命现象,它有“波动”和“演替”两种演化模式。我们可借助这一理论来研究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种群的波动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它是短期的可逆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种群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繁殖策略是指生物种群为适应大自然的选择需,不断地对自身所能储存的能量和资源加以协调和利用,逐渐地发展形成不同的繁殖竞争策略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延。它有“r-选择”和“K-选择”两种繁殖模式,表示生物对它所处生存条件的不同适应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可借助这一理论来研究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r-选择”是一种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其牲是在多变、不确定和难以预测的气候条件下,死亡具有灾变性、无规律,幼体存活率低;生物个体数量在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关系不紧张;在选择上具有向上发育快、增长力高,最终结果是高繁殖力。“K-选择”是一种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其牲与“r-选择”正好相反,是在稳定、较确定和可预测的气候条件下,死亡较有规律,幼体存活率高;生物个体数量在时间上稳定,通常临近K值;种内和种间的竞争通常保持紧张;在选择趋向上具有发育缓慢、竞争力高、多次繁殖的特点,最终结果是高存活率。
二、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
(一)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之一:波动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之一的“波动”模式,是根据生态学种群动态理论中的“波动”定义推演出来的,借喻区域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短期的可逆性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中的波动多数是由于广西各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的,其特点是各地的旅游业发展条件相对稳定、发展水平特征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不同类型的旅游产业具有不同的“波动”模式,它是旅游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次“波动”的过程通常可分为衰退、萧条、复苏、繁荣4个阶段,处于每个阶段的旅游产业均有其显著的生态特征。“波动”的衰退阶段,各种旅游需求萎缩,行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幅下降,旅游企业经营困难,投资急剧降至最低水平;“波动”的萧条阶段,是旅游业发展中处于最低迷的阶段,旅游从业人员失业率高,游客旅游消费水平下降,旅游企业接待能力大量闲置,利润低甚至亏损,企业对前景缺乏信心;“波动”的复苏阶段,是旅游业走出低迷底谷,各种旅游需求快速上升,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对经济前景看好,愿意扩大生产或扩大投资;“波动”的繁荣阶段,是旅游业发展演化到一个相对鼎盛的阶段,旅游需求旺盛,生产要素价格和旅游产品价格均快速上涨,旅游企业的经营利润仍然较为丰厚。从广西旅游业发展历程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旅游只是“事业型”的接待业,人们对旅游的意识很模糊;由于国家没有开放,各类资金不能进入行业,也谈不上旅游投资或旅游商业。从时间轴上看,此时的旅游业处于“波动”的萧条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国民旅游意识逐渐增强,旅游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各类旅游投资需求越来越旺,从其发展特征看,此时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波动”的复苏阶段。“九五”、“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发展时间,亚洲和中国在崛起,期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等事件又深刻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此期间的旅游业发展的“波动”情况比较复杂,各时期“波动”的幅度和频率的差异也较大。经历几次小的“波动”之后,到“十五”末、“十一五”初,广西的旅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旅游产业基础逐渐夯实,旅游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业绩,旅游业成为广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波动”的繁荣阶段。在“十一五”以来,广西旅游业正面临着新一次波动阶段的演化趋向。这一时期,世界旅游业出现了整体下滑的趋势,加上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逆风前行,继续保持较快速的增长速度,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历过前一繁荣阶段的演化后,如何避免陷入旅游业传统的衰退发展演化路径、通过产业转型来保持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全面成为广西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持产业,成为广西旅游业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
(二)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之二:演替“演替”是旅游业发展的另一种时间演化模式,表示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以一种产业发展类型替代另一种产业类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旅游业发展条件的不稳定性、旅游业发展水平特征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化的不可逆性。广西旅游业发展时间演化是与其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广西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均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基础的,加快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转型,已成为广西当前旅游工作的重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演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旅游业在时间演化过程中之所以会以一种类型替代另一种类型,是因为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资源吸引力日益下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多元等问题,而管理体制、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也随之突显。因此,旅游业的转型问题被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于是,“演替”的模式也就产生了。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中的“演替”模式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职能类型的优势下来实现。如以桂林为代表的由传统山水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为主的类型的演替,以南宁为代表的以传统观光旅游向会展商务旅游为主的类型的演替,以百色为代表的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红色旅游为主的类型的演替等等。旅游业在转型过程中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实现由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产业的过渡,培育和发展替代产品和持续产业,以保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搞好产业转型的工作重心。从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过程看,“演替”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问题,“波动”是一个相对短期的问题,长期最终要通过短期来实现。因此,我们应注意处理好“波动”与“演替”的关系,准确把握好“波动”或“演替”的演化模式,处理好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区域旅游业的有序发展。
三、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
(一)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一:r-选择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一的“r-选择”模式,是根据生物繁殖策略中的“r-选择”推演出来的,是一种适宜旅游业发展初级阶段所采取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在旅游业空间演化过程中,对于旅游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区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采取“r-选择”的行为和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产业培育和项目管理上,以增强其竞争实力。广西各地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大,资源禀赋和职能类型的差异也很大,它们的发展无一不是依靠其优势来实现的,如南宁的旅游业依靠其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优势成长,桂林的旅游业依靠其独特的山水风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的优势成长,柳州的旅游业依靠其工业强市、铁路枢纽、民族风情的优势成长等。相对这些优势地区,广西大多数地区的旅游业还处在一个水平很低的阶段,它们仅凭自身单一的意愿很难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质的飞跃。因此,对旅游产业基础还较弱的区域,我们可采取“r-选择”发展模式,通过相对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自己,在实现自身跨越式的发展和增强实力后,再进行有重点的建设,再图谋新的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二:k-选择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二的“k-选择”模式,是根据生物繁殖策略中的“k-选择”推演出来的,是一种适宜旅游业发展相对高级阶段所采取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如上述所言,在旅游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区域,以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可采用“r-选择”模式来发展旅游业。在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后,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进一步增加实力、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式则应该选择“k-选择”模式,实现相对集约的发展。这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后,增强该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在选择“k-选择”模式时,首先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入手,强化旅游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关联职能,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最后要激活发展动力,突出管理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运营机制创新。如桂林的旅游业在选择“k-选择”模式时时,重点应放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加快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来提升竞争力和产业水平。相对于桂林、南宁等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来说,百色、河池、钦州、防城港等后发展区域的旅游业成长的能力较弱,如何选择运用“r-选择”模式或“k-选择”模式,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区域从“r-选择”模式到“k-选择”模式,再到更高的超越,是其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也是其自然“进化”的结果。旅游业欠发达地区在空间演化中选择“r-选择”模式并非全部不可取,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将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中的“r-选择”模式视为旅游业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结语本文从生态学的种群动态和繁殖策略入手,结合旅游产业的特征和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旅游业发展的时空演化模式,探讨旅游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规律,为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以及政府如何促进旅游产业朝目标方向演化提供理论依据。
同志们:
这次三峡旅游现场办公会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昨天,大家实地考察了长江三峡的一些景点。刚才,规划编制组的同志汇报了《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巴东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当前旅游业发展情况,省直有关部门就三峡旅游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春明同志代表省政府,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划、加快三峡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学习好、贯彻好。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人山人海,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表明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旅游的需求。长江三峡是我省最具有代表性的流域性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已经具备了建成复合型、全天候、四季游的旅游目的地条件。省委、省政府对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正声同志多次对三峡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三峡地区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三峡旅游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旅游业作为三峡地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推动三峡旅游业尽快实现突破性发展。
加快发展三峡旅游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需要,也是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需要。围绕把“三峡坝库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好《湖北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是大力发展三峡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刚才,大家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看,这部规划思路新颖、定位科学、目标宏伟、起点很高,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既体现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又紧密结合了三峡旅游发展实际,对我省三峡旅游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规划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规划编制组的同志和各位专家,认真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完成后,请春明同志组织进行一次正式评审,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实施控制性规划、发展三峡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三峡旅游发展与区域协作推进的关系。加强区域协作是三峡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三峡坝库各市县区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协作的理念,坚决打破地区分割。要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景区合作。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神农架、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荆州、荆门、襄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长江三峡地跨湖北、重庆两省市,既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是一个统一的品牌,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要按照双方达成的1+3协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与重庆共同建设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一流的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包括鄂、渝、湘、黔相邻地区在内的大三峡旅游区域的全方位协作互动,努力开创中西部旅游合作发展的新局面。要加强宜昌长江三峡与北京长城、西安兵马俑、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合作,真正将三峡旅游推向国际。我与湖南省省长会谈时,都提到了西安—武当山—宜昌—张家界的高速公路建设,今后还要争取开通西安—武当山—宜昌—张家界的旅游列车,这对协作推进宜昌与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正确处理发展三峡旅游与服务全省大局的关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湖北实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着力构建“一主两副”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创造性地开展三峡移民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主动将旅游产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比方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一个新课题。黄陂木兰天池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刚才,陈柏槐同志也谈到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三峡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各地可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建成一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新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建设厅要把夷陵区三斗坪镇、太平溪镇、乐天溪镇、兴山县高阳镇、秭归县归州镇、巴东县沿渡河镇、神农架林区木鱼镇、红坪镇8个旅游节点城镇,以及夷陵区黄牛岩村、天桥村,点军区联棚村,秭归县周坪村、槐树坪村、四溪村和屈原村,兴山县昭君村、陈家湾村和巴东高岩村,全部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建设范围,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服务三峡移民工作也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对三峡移民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的管理和服务,经营“农家乐”餐饮和住宿,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食品,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农民走旅游致富的路子。一台《盛世峡江》节目,吸引400多移民就业,非常了不起。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的培训力度。省教育厅要支持将省旅游学校升格为旅游职业学院,并与三峡大学在宜昌合办湖北省国际旅游学院,作为三峡移民就业培训基地,更好地为移民参与旅游服务。
(三)正确处理三峡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从这一点上讲,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也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三峡地区具有生态敏感性和环境脆弱性双重特征,而且土地容量有限,环境恢复难度大,我们更要把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坚持和谐发展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坚决防止发生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现象。生态保护准入要成为三峡旅游开发的第一道和最重要的控制门槛,春明同志刚才讲了“四个一律”,要坚决予以贯彻落实。
(四)正确处理三峡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魅力和特色之所在,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旅游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武当山这几年旅游发展较快,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挥了文化的优势。三峡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是旅游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要十分珍惜。发展三峡旅游业,一定要尊重三峡地区的历史,尊重三峡地区的文化传统,尊重三峡地区的风俗习惯,并与之相协调。不协调就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要坚决制止在旅游景区贪大求洋地兴建高楼大厦,大建人造景观的错误做法。要下大力保护好三峡地区的文物,将文物保护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要注重展示三峡地区的优秀文化。要积极发掘和整理土家民族风情、峡江传统习俗、三峡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并做到推陈出新,使它们更好地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在游人面前。《盛世峡江》、《梦·三峡》等文化表演节目都不错,要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并在旅游者的参与上狠下工夫。
(五)正确处理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的关系。目前,三峡旅游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正处于初步发展到大发展的过渡和转型时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三峡地区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培育第一支柱产业”的要求,把旅游业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协调机制,经常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旅游法规,为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服务功能与旅游发展不配套的问题。一些景区供水供电都没有保证,怎么发展旅游业?三峡旅游依赖于水道,旅游码头建设不跟上怎么行?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三峡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省发改委、财政厅要视财力增长情况,适当增加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省移民局、发改委、财政厅要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中,每年安排30%的资金,用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切实加强考核和检查,确保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扩大旅游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全社会办旅游,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旅游景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采取拍卖、转让、租赁、资源折股等形式,加快景区开发,搞活景区经营。要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积极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通过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推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刚才,春明同志讲,要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各地还要重视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政府可以为旅游投融资公司注入一定的资金,为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旅游发展资金,为更好地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志们,从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江两山”的旅游重点发展战略,到今天的旅游现场办公会,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6年来,三峡地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要把三峡真正培育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希望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加强配合,扎实工作,为促进三峡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体现在诸多方面,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加就业、转变经济结构及提升旅游业生产效率等。本文将基于湖南省地市旅游业空间差异特征与变化的分析,主要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作用方面,分析旅游业空间经济效应及差异特征。其中,旅游业规模相对差异及空间分布集中效应反映其内部差异的空间经济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反映邻近地区旅游业对某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外部效应。以湖南省各地(州、市)为分析样本,利用2001―2010年各地区旅游业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对湖南省地市旅游业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效应进行分析。其中,旅游业总收入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和。为使两种旅游收入数据具有可加性,利用2001-2010年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值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进行换算,以使两种旅游收入的计量单位相一致,据此计算出历年各地市的旅游总收入。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湖南省统计局的《湖南省各市州统计公报》(2001-2010年)①。
2研究方法
2.1内部差异及其空间经济效应的评价方法
2.1.1规模相对差异与空间集中性的测度对规模水平或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值,不能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其规模差异程度,故在此用变异系数来测度规模相对差异。2.1.2内部差异空间经济效应的评价已有研究认为,在动态上,旅游业区域差异的逐渐降低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作用。但这一结论忽略了静态上的考虑而值得进一步商榷,即在静态上,如果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大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则不计入旅游业的区域差异,总体经济的区域差异将更趋平衡,故在该时点上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将起到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例如:某时点上,假定旅游业的基尼系数为0.8,总体经济的发展更具平衡性,其基尼系数为0.5,此时如果不计入旅游业来计算该年总体经济的基尼系数,则该区域经济的基尼系数将会小于0.5。当然,这种扩大效应的大小受旅游业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影响,当旅游业收入所占比例越低,则其扩大效应也将越小。基于此,在时间动态的比较上,旅游业区域差异的缩小,并不能表明旅游业发展必然具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这需要结合静态分析的情况而定。即在静态上,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大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旅游业发展具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而动态上旅游业内部差异系数的降低,只表明旅游业自身的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在调整区域经济差异上却具有空间扩大效应,且随着其自身区域差异的缩小,这种扩大效应将不断减弱;另一方面,静态上具有缩小效应时,则动态上旅游业区域差异的降低表明了其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在不断增强。
2.2外部关联性的空间经济效应测度
在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效应上,邻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通过产业内与产业外的带动效应及地理溢出效应等,将产生一定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作用。为测度旅游业对经济的空间关联效应,在此采用多变量Moran’sI方法[14-15]来进行分析。但在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上,显著的HH型与LL型将强化已形成的经济差异格局,即显著HH型表明周边地区旅游业的空间关联效应将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而显著LL型表明其空间关联效应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较弱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了区域经济局部上的不平衡发展程度;反之,显著的HL型与LH型则有利于打破或削弱已形成的经济差异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局部上更趋向平衡发展。据此,多变量全局Moran’sI的含义也变得清晰,即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其值大于期望值时,则旅游经济的正空间关联效应(即以HH型和LL型为主),将不利于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反之,则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整体上更趋向平衡发展。
3实证分析
3.1内部差异的空间经济效应特征与变化
利用2001―2010年湖南省各地市的旅游业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分别根据式(1)和式(2)可以计算出它们历年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总体上,旅游业的规模相对差异与空间集中度都呈不断下降的总体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1.313和0.604逐渐降到了2010年的0.958和0.364;而地区生产总值都呈不断上升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0.585和0.312逐渐上升到了2010年的0.902和0.405。但即使在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时,旅游业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也并不能表明其具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具体地:①自2001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湖南省旅游业总收入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都大于其经济总量,即静态上地市旅游业具有更大的规模相对差异和空间集中性,这将产生扩大区域经济规模相对差异和空间集中性的持续效应。如2001年,在规模相对差异上,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市,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怀化市、娄底市、邵阳市及湘西自治州相比,长沙市的旅游收入分别约是它们的13倍、39倍、17倍和3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约是它们的3倍、4倍、3倍和10倍;在空间集中分布上,长沙市旅游业收入约占全省的36.41%,后者四市之和仅约占全省的6.90%;而长沙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18.35%,后者四市之和约占全省的17.73%。可见,这种地市间旅游业规模与空间分布上的巨大差异扩大了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程度。实际上,在旅游业迅速发展初期阶段,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凭借其较强的城市影响力与经济基础等有利条件,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也得以迅速开发和建设,以观光、商务、会议和会展等为主的城市旅游规模得以迅速壮大,扩大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旅游业发展的差异,旅游业区域差异在初期阶段表现出更大的不平衡性,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反而起到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②但近10年来,旅游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也引起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足够重视。在有利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下,相对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凸现,服务基础设施及市场环境等不断趋向成熟,各地区旅游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形式的迅速兴起,快速推动了相对落后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从而旅游业区域内部差异表现出持续下降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到2010年,在规模相对差异上,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市,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怀化市、娄底市、邵阳市及湘西自治州相比,长沙市的旅游收入分别约是它们的7倍、12倍、8倍和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约是它们的7倍、7倍、6倍和15倍;在空间集中分布上,长沙市旅游业收入约占全省的30.31%,后者四市之和约占全省的15.08%;而长沙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7.79%,后者四市之和约占全省的14.61%,即动态上旅游业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不断降低,表明了旅游业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效应在不断减弱。③尤其在基尼系数的变化上,2009年后,湖南省地市旅游业空间集中分布的经济效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旅游业基尼系数已比经济总量略小,从而具有缩小区域经济集中性的效应。2010年旅游业基尼系数的进一步下降,表明其缩小区域经济集中性的效应在不断增强。因此,在调整区域经济空间集中性的作用上,旅游业空间集中度的不断降低表明其作用由起先的扩大效应不断减弱逐渐转变为缩小效应的不断增强。湖南省地市旅游业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效应日益显现,也逐步实现了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即将旅游业发展作为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异的有效手段。
3.2外部关联性的空间经济效应特征与变化
根据式(3)可求得2001―2010年湖南省地市旅游业与经济的多变量全局Moran’sI,其值从2001年的-0.0713逐渐增加到了2010年的0.082,都大于期望值-0.0769,但都未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总体上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强的正空间关联性质,但并不存在显著效应,即总体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推动作用不显著,也并未起到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效应。这表明湖南省旅游产业内外的关联性在地市之间并未形成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区域内部的旅游业联动发展与协作程度并不高。再根据式(4)可分别求得2001年和2010年湖南省地市旅游业与经济的多变量局部Moran’sI分析结果,并结合ArcGIS的专题制图功能可得出多变量局部Moran’sI的分析结果图(图2)。①在空间关联特征的区域差异与变化上,除永州市由2001年的HH型转变为2010年的LL型外,其它地市的空间关联性质都未发生改变;但在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空间关联效应上,长沙市已由2001年的显著HL型变为2010年的不显著,邵阳市的LL型、岳阳市的HH型、衡阳市的HL型都由2001年的不显著变为了2010年的显著。即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地市有所增加,在局部上地市旅游业的空间关联效应具有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这种空间经济效应也与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效应特征相一致,即旅游业空间集聚的扩散作用也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在集聚发展的初期阶段,以长沙为中心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也具有更为发达、集聚性更强的旅游业发展,因此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正向作用。而从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以长沙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并未显现出显著的区域经济推动作用,但发展到2010年,其邻近地区的显著HH型增加了岳阳市,表明这种外部空间关联性的经济推动作用已有所增强。②通过显著性检验地市的空间分布,也较好地反映了湖南省旅游业外部关联效应的空间结构,即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湘西、湘中至湘南地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地市主要是LL型,边缘地区的地市,如张家界市、衡阳市等尽管旅游业相对发达,但其区域旅游业发展并未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回流作用,经济与旅游业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与人才等也由边缘区进一步向核心区流动,在长株潭与环洞庭湖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地市主要是HH型,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关联效应突出表现为将有利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旅游业的外部关联性对核心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更强的促进作用,而对边缘区的经济促进作用则显得相对乏力,这将进一步强化已形成的经济差异格局,从而具有增强区域经济差异的局部效应。
4结语与讨论
关键词:产业转移;旅游业;转型升级。
Abstract:When the tourism industry became the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each region began to furtheraccelerate the pace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As awayto adjust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industrial transf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ourism.Tourism resourceswas rich in Anhui Province,b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level was low.Throughthe comparison of tourism situation betweenAnhui Province and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Region,it showed the deficiency in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 and the challenge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transfer,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industrial transfer;tourism;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在这三次浪潮中转移地、承接地从美国向日本,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从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依次进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剧进行。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形式的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产业中的企业等主体将生产形式整体或部分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区位进行生产活动[1]。产业转移不仅是发达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也是发展中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2]。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外向型产业发展战略,我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地位[3]。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地位的逐步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是旅游业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安徽开始着手推进皖江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颁布,掀起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安徽东邻江苏和浙江、北接山东、西邻河南和湖北、南接江西,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尤其是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优势区位,为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的建设,承接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产业转移提供了先天优势。
1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比较。
1.1 旅游资源比较。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本源和依托[4],提高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将会带动旅游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促使旅游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级景区数量作为衡量旅游资源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大小。由图1可见,安徽A级景区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达到350处,其次为江苏、浙江,上海A级景区仅有50处。就4A级景区而言,江苏在100处以上,居第一位,其次为安徽、浙江,上海仅有25处,数量最少;就5A级景区上,江苏11处、安徽5处、浙江3处、上海2处。总体而言,江苏、安徽的旅游资源较丰富、级别较高,如江苏有拙政园、周庄古镇、同里景区、环秀山庄4处世界遗产,安徽有黄山、西递、宏村3处世界遗产。
1.2 旅游企业比较。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5]。大型知名旅游企业一般采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会决策制、总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聘任制、经营成本核算制等,未来旅游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制度和运营机制。饭店和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图2可见,浙江星的级饭店和旅行社数量在4省市中均居第一;而在四星级和五星级数量上,江苏遥遥领先,其四星级接近200家、五星级在50家以上。而安徽五星级饭店数量只有10家,四星级有82家,总共92家,在4省市中最低;国内社870家、国际社20家,总共890家,为4省市最低。
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江苏、浙江、安徽省旅游政务网……图1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A级景区数量比较。
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上海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旅游政务网、浙江省旅游政务网和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
图2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数量比较。
1.3 旅游业经营状况比较。
2005—2009年,安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14%、31.49%,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2%、27.2%,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其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次都较低(表1)。从入境旅游来看,安徽旅游外汇收入仅占江苏的14.1%、浙江的17.6%、上海的11.9%,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仅占江苏的28%、浙江的27.4%、上海的29.3%。从国内旅游来看,安徽旅游收入仅为浙江的35.6%、江苏的25%,接待人次仅为浙江的50.3%、江苏的41.3%,安徽与上海接待人次相差不多,但旅游收入仅占上海的45.1%。
注: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和2010年4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
2 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因。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旅游业绩是旅游业发展成果的体现。如图1所示,安徽相对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旅游资源优势较明显。但正如图2所描述的那样,安徽在星级饭店和国际社拥有量方面,离长三角地区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相对于安徽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言,旅游企业综合实力较弱,旅游经营业绩较落后。由于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旅游业业绩构成的一部分,因此旅游企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旅游发展状况的差异(表1)。安徽要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同时承接发达地区旅游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术等。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区域内旅游企业呈现出资本、管理、服务不断向安徽输出的趋势,安徽省要在这一大背景下,抓住机会承接这些企业的产业转移,利用消费溢出、市场溢出、资本溢出和品牌溢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技术实力,改善旅游业发展薄弱环节。
3 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3.1 区域粘性存在,产业转移受到制约随着旅游业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地区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就长三角地区而言,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正处于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如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而努力。江、浙、沪地区的旅游企业由于所处环境较为优越,拥有良好的客源及旅游基础设施,相比较安徽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而言,来皖投资成本较大。同时,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企业要不断创新,而创新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综合性旅游企业很难向安徽地区扩散或转移[6]。
3.2 配套企业实力较弱,承接产业转移难度加大目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的整体转移,而安徽省旅游产业配套能力总体不强,综合性旅游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由此带来的企业负担抵消了来皖投资所获得的景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阻碍了龙头企业的进入,加大了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度。
3.3 市场竞争加剧,中小型旅游企业生存困难一般说来,进行产业转移的旅游企业综合实力较强,产品研发技术、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水平较高,对潜在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大,很容易争夺省内旅游企业在客源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尤其是那些技术较落后、经营效率较低的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那些不能及时进行改革创新的旅游企业将很难生存。
转贴于
4 安徽省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的基本对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7]。如上所述,安徽与长三角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旅游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借力发展安徽旅游业,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出路。因此,要贯彻实施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切实落实《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融入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把安徽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经济强省和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在国际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4.1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旅游企业产业转移。
通过图1中对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发现,安徽在旅游资源禀赋方面竞争力较强,尤其是与上海市相比,优势地位更加突出。就旅游产品而言,安徽省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等资源富集地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其中黄山、齐云山、牯牛降、九华山、天柱山等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游客云集吸引了大量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的关注,提高了他们参与景区内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积极性。因此,通过确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以调动长三角地区旅游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产业的转移。
4.2 改善旅游薄弱环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到2015年,安徽省计划实现旅游星级饭店650家、旅行社1100家、A级旅游景区500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150家的发展目标,届时安徽省旅游业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为了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设施的服务接待能力,合徐、徽杭、沿江等高速公路相继建设,合宁、合武、铜九等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合肥、黄山机场等扩容升级,交通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同时,高水平旅游产业园区的打造,有助于推动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建设的整体提升。
4.3 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在各地基础设施和专项旅游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接近的情况下,旅游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服务的竞争,而服务质量又取决于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因此,安徽省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旅战略,通过校企联合、培训基地建设等手段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要加快旅游高级人才引进,推动安徽省旅游智库建设,指导旅游科学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能为安徽省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如对长期举办的技能大赛而言,高级厨师、调酒师、优秀导游的参与,既能加大比赛的挑战性及对观众的吸引力,又能调动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
4.4 注重承接内容,控制承接水平和数量。
一般说来,转移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本素质较高、发展理念较为先进、经营决策较注重长远发展,这对承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注重集约型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安徽省而言,《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十大主题旅游功能区”建设正是集约型发展理念的体现。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围绕十大主题展开,针对主题举办大型旅游活动,以活动带动项目发展,以项目进一步带动长三角地区著名旅游企业加入,实现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但是,旅游企业的引进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引进的技术也并非越先进越好。一是产业转移成本随转移数量的增大而以较快速度上升;二是区域产业发展受到资源、市场的限制,产业转移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大;三是对于技术水平而言,水平过高容易导致技术断层和转移成本快速上升,转移效应得不到发挥。因此,安徽省要根据旅游业自身情况对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进行有力把控,达到转移效应最大化[8]。
参考文献
[1]郭元日希,常晓鸣。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0,(4)∶33-37.
[2]王智新,梁翠,杜涛。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 望,2009,(5)∶50-53.
[3]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4]黄远水,赵黎明。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J].旅游学刊,2005,(5)∶62-66.
[5]郝明丽。加速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之我见[J].东方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2011,(3)∶147.
[6]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关键词:青海省旅游业发展
一、浅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接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02年,青海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22.35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入达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2002年青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1.9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4.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二)青海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虽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旅游指标在国内仍处在落后位置。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青海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青海的经济发展落后,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人仍然抱着“靠国家吃饭”的老观念、老思想。要实现青海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还来自于其可进入性。进入青海省的直达客运列车太少,京广南线、宝成线、兰新西线等线路目前尚无列车开通。一到客运高峰,客票就十分紧张,许多西行的旅客因换车麻烦,只好放弃到青海游玩的意愿。省内的旅游专线和民航也存在着通达区不多、线路少服务设施陈旧和老化等问题。
3.旅游相关产品结构过于简单。青海省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青海有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但青海省对旅游相关产品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青海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
综上所述,青海省旅游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克服上述3个主要问题,克服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防止在发展规划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作用的过高预期,避免因为盲目地“上项目”、“辅摊子”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省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因素,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定位青海省旅游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政府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完整表述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全面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使旅游业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政府主导并非不要市场机制的调解,而是以市场为主体,结合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归根结底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达到经济效率的提高。
政府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出来呢?从旅游业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来看,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资金和立法等多个方面:
1.制定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者,而且应该是旅游业的管理者。青海省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对当地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2.根据本省旅游业发展计划,为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加强资金导向。在青海省,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旅游业所需资金,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征收一定的旅游税费,如在饭店、宾馆按房费确定一定比例,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必经之地按票价的一定比例或固定数额征收。除征收旅游税收以外,政府还应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如增发旅游企业债券,增加旅游企业上市公司;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
3.政府应该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青海省现在每年都举办一次“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王洛宾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游览,以此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大型活动能形成总体形象。
总之,只要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坚持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必将迎来本省旅游业的繁荣。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本省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重大话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立是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整个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清新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没有蓝天、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对于旅游者来说是没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力的。
2.处理好重点旅游区的开发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关系。在青海省旅游开发中重点旅游区应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的作用。示范作用,即各中心城市在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上依据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做出样子,开展城市旅游;带动作用,就是依托中心旅游城市,带动周边旅游开发,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的旅游经济和整体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即中心城市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辐射范围放大到一个地区或一个省,甚至到部分省区。
三、发展青海省旅游业的相应措施和办法
(一)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于进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积极发展以特色旅游作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推动机制的旅游开发模式。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从产业规模、经营效益、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和东部省份存在着明显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等硬环境的制约因素外,软环境的落后,尤其是体制的落后更是一个重要因素。青海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交通服务瓶颈。现代旅游要求为旅游者提供快捷、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以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减少疲劳度。而青海偏离中国经济中心和沿海高出游率地区,地域辽阔,景点间路线较长,路况较差,必须大力发展包括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三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网,构建区域快速旅游网络。总之,要加快体制创新,加大对旅游景点地区城市建设的投入,从根本上搞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合理开发利用优势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繁多,千差万别,这些旅游资源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青海省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等级和品位高,开发潜力很大。
1.原生态旅游项目。青海省的自然资源优势尤为突出,有大量的湖泊、草原、沙漠、戈壁、动植物,等等。其中草原生态旅游是很好的生态旅游产品,草原与数以万计的草原植物、动物,以及传统的游牧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构成了一类生态旅游目的地。
2.民风民俗旅游项目。青海省属于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青海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应抓住这一良好的自身优势而大做文章,而且青海省的很多少数民族在青海省是特有的,比如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青海“花儿”、玉树歌舞、土族的“安昭舞”、那达慕、赛马会、藏戏等对广大的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3.宗教文化旅游项目。神秘的宗教旅游资源已成为青海省旅游业新的亮点。青海是我国古代由中原通往西域、吐蕃(今)的要道,因此其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及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加之青海省民族众多,宗教的文化底蕴非常浓厚。青海省的主要教派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是广大黄教信徒朝拜的圣地。昆仑山被视为万山之祖、王母娘娘的居所、道教祖庭,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是一处伊斯兰教庙宇。这些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品位高,更有很高的可游性。
总之,青海要树立超前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深层次、高品位、多元化地开发青海旅游资源,量力而行地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逐步形成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观光、避暑度假、登山、探险、徒步朝圣、野生动物观赏、民俗风情、森林生态、科学考察等为主的旅游产品,使“行、游、住、吃、购、娱”配套发展,资源得到深层次开发。
(三)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宣传,招徕旅游客源。
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体现在做好旅游服务和旅游公共关系的工作上。一个地区的旅游总体形象是该地区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树立起的一面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旗帜。像青海省这样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的省份如何运用好策划、塑造和广泛传播自己的旅游形象异常重要。策划旅游形象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因地制宜。可以设计旅游地的形象标识,用鲜明、独特的图形符号或本地标志性景观的图象显示自己的特色,同时用精练、形象、明快、易记的文句加以概括,如“青海:长江、黄河的摇篮”或“青海:高原瑰宝”——以此来显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旅游形象是品牌经营这一当代商战策略在旅游地宣传中的运用和发挥,一经选定要相对稳定、长期使用、反复宣传,给人们留下深刻影响。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客源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或节庆活动设计的宣传口号。我们还应该在名人、大事上做好文章,比如:日月山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海北金银滩王洛宾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载体。
青海省的旅游业只有付出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发展大旅游,就一定能够加快青海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能把青海建成山川秀美的旅游强省,从而带动青海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37-44.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1-296.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1996—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22-123.
[4]中国国家旅游局编.200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388-392.
近年来,河北省旅游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5余亿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2561.49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6.2%和27.4%。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3A级以上的风景区达200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0多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自2010年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投入逐渐加大,以西柏坡、白洋淀为首的红色旅游发展迅速,2015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超500个,投资总规模超6500亿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下,河北省借助毗邻京津的地缘优势,发展环京津现代化休闲旅游业,承接京津旅游的扩散,缓解人口压力。在整个大环境下,各个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以旅游业为首的服务业将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
但是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与旅游强省还有很大的差距,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缺乏关于旅游的配套设施以及自己的品牌效应等,这些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者,京津冀旅游业的合作由来已久,但由于三地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域,本身没有法律上和制度上的约束,所以关于旅游业的合作一直是呼声很高,但进展缓慢。京津冀三地具有很多交界处,例如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县以及河北兴隆县接壤处,北齐的古长城经过此处,历史悠久,极具旅游价值,三地交界处类似极具旅游价值的景点还有很多,但由于三地一直未能打破边界性,将生态景观以及人文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与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三地交通瓶颈依然存在。2014年统计,河北省和京津地区之间存在18条“断头路”以及24条“瓶颈路”,尽快解决交通短板,才能促成三地旅游业的深度合作,不仅造福河北,也疏散了京津地区的人口压力,释放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河北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禀赋优越。河北省北靠燕山,南面华北平原,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多样的地形决定了河北省多样的旅游资源。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拥有燕赵大地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不仅有清西陵、避暑山庄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西柏坡、白洋淀等红色旅游景点,以及北戴河、野三坡等自然景观。且近年来,在环京津休闲生态游的带动下,河北省已成为北方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京津,京津地区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河北省旅游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2015年底建成京津冀客运两小时交通圈,无可比拟的交通优势为河北吸引京津游客提供了保障。由于河北省与京津地区高品质的特色旅游景点具有相似性,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世界精品旅游景点,河北也有承德避暑山庄、长城、清西陵等皇家旅游景点,并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形势下,河北省可以与北京、天津共同开发旅游项目,学习管理经验。
(二)劣势分析
1.资金实力薄弱。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地方,资金实力薄弱,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受限,旅游的配套基础性设施较少。例如,河北的太行山地区是我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聚集地,其中3A级以上的风景区就达到了40个,但同时也是我省的贫困地区,地貌特征多样,交通不便,旅游业所应有的配套基础设施无法建设,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2.缺乏品牌效应。河北省旅游资源本身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后天的宣传以及开发不当,与周边地区相比缺乏特色旅游景点,相对忽视了品牌的建设问题,并且来自其他省份的竞争逐渐加大,旅游产品档次还不够高,缺乏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的精品旅游景点。在与京津地区的合作中,河北省旅游景点缺乏像北京颐和园、故宫等国际性的旅游景点,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充分的话语权。提高品牌效应是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促成三地合作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机遇分析
1.政府大力支持。政府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采摘节等各类节会,多次去其他省份以及日本等国开展旅游交流活动助推城市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河北省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政企联合拓展高铁沿线市场,2013省旅游局组织多家旅行社先后在武汉、广州等城市开展“2013美丽中国・燕赵行”高铁旅游推广活动等,力争在1-2年内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这充分展现了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
2.旅游市场蓬勃发展。2013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0余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200多万,旅行社1372家,旅游市场展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且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三地打破区域界限,集中20多处4A风景区集中三地共同开发,整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成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2015年,河北省推出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北京推出了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旅游年卡,三地联合共同推出旅游精品路线,河北省旅游市场在区域合作中蓬勃发展。
(四)威胁分析
1.旅游体制机制落后。旅游主管部门职能薄弱,多数旅行社乱收费、强制购物等问题没有根本改观,这是威胁河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河北省旅游局突击检查,整改企业385家,依法处罚旅行社15家,这说明河北省的旅游业还存在着非常严峻的管理混乱问题。2015年,河北省推出的京津冀自驾游护照,目前只有170多家商户加入护照优惠范围,辐射范围不够大。所以需要编制旅游业总体规划,合理定位全省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层次,用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本省旅游的发展,旅游的机制与体制要不断创新。
2.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河北省的劳动力充裕,但是旅游高级管理者、从业导游素质人才匮乏。导游是旅游业的一扇重要窗口,导游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前途。近年来,全国各地导游与游客之间的冲突不间断,因此,对旅游业人员的培训在旅游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同时,为了提高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的整体实力迫切需要提高。
(五) SWOT矩阵分析
通过以上对河北省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详细分析,建立SWOT矩阵见下表。
(六)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战略
由矩阵表可知,河北省旅游业存在先天资源优势,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以SWOT战略图衡量,根据《河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和各市的旅游业管理办法,省旅游局应编制《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做好2015-2020年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利用自身优点,进行全省旅游产业的融合,积极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河北投资开发、经营旅游业,精心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和特色产品,鼓励农业、林业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假日生态游项目,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教育培训工作等。
三、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河北旅游培训基地
导游是旅游业的先驱,导游质量的高低是旅游服务与旅游业形象的关键所在,建立京津冀旅游人力资源引进、教育、导游培训联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旅游人力人才引进体系,引进京津地区的旅游业的人才,为改革旅游业的各项机制体制提供帮助;其次,完善旅游人才教育体系,整合现有的旅游人才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的旅游人才教育体系;最后,建设旅游人才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导游自身素质与抗风险能力。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联合京津地区,共同发展三地交界处旅游景点,从而带动省内其他景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河北省旅游规划基础上,依托现有景区,推出以承德避暑山庄为首的皇家休闲文化游、以坝上草原为首的精品商务游以及以西柏坡为首的冀东抗日红色游等精品线路。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利用优越的旅游资源,打造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产品突出城市旅游品牌。
(三)促成京津冀深度合作
积极联合京津,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和个人在河北投资,科学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旅游投资领域。在景点开发旅游社、星级饭店、景点交通建设方面,积极促成与京津地区的合资运作,打破三地地域差异,整合旅游资源,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学习京津地区旅游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河北省的旅游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四)发展生态游和假日游
摘 要:旅游业是展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面貌的窗口性产业。旅游业发展至今已摆脱了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在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链,对其上下游产业都有着很强的带动能力。而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我国,有着旅游发展所需的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总体来看,伴随着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也已逐步走向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轨迹,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关键词:旅游业;窗口性行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21-01
1 我国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就相对而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发展也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期,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旅行社数量逐步增加,从业人员数量上升较快。2004年我国旅行社数量为14927家,至2007年为18943家,三年间增加了8.2%,从构成比例来看,国内旅行社占大多数,是国际旅行社的10倍左右,但二者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也有大幅的上升,从2004年的246219人到2007年307977人,年均增速7.7%,与旅行社数量的年均增速相差不多,从构成比例来看,2004、2005、2006这三年国内旅行社从业人员的数量高于国际旅行社的数量,但到2007年,二者已基本持平,说明近几年间国际旅行社发展速度要高于国内旅行社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可以说明国际旅行社的个体公司规模要大于国内旅行社的公司规模。
入境旅游人数不断上升,国际旅游收入稳步增加。2004年入境旅游达10903.82万人次,至2008年上升到13002.74万人次,四年间增加了2000多万人次,总体来看,其中以港澳同胞居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数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伴随着入境人数的增多,国际旅游收入自然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04年的257.39亿美元上升2008年的408.43亿美元,成为我国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热点较为固定,客源分布比较单一。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旅游基础社会较为完善的地区,如北京、浙江、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而少林寺、西双版纳、五岳山、黄果树瀑布等著名风景点则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相对温冷点,这也在一定程度偏离了旅游的根本,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旅游的主要取向已逐渐从单纯的观赏风景、体验游历等传统内容向集观赏风景、购物、休闲娱乐等现代化的旅游方式转变;从客源分布来看,主要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人为主,且游客停留时间较短,这也体现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一致的特征。
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起来的居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等等。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逐步加入了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很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存在一定的“水分”,如果以旅游业的发展程度的高低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的话,那么,就我国而言,要剔除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1.2 相关产业发展概况
从国际旅游收入的构成角度来看,占前三位的是交通、住宿、商品销售,此外餐饮、娱乐业占一定的比例,说明现代旅游业是一个链条长、涉及面广的产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行业)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各行各业不断协调发展的背后,旅游业的贡献是不能忽略的,本部分选取了与旅游业直接关联较大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这四个服务行业和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发展概况,为下文进一步的产业关联分析做好基础准备。有统计年鉴整理可知,2004-2007年间各产业增加值增加十分显著,在此三年间,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速增长趋势,三者年均增速分为16.7%、14.8%和14.8%,高于同期其他服务业行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年均增速则高达19.1%,由此可见,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产业也保持了高速的增长。
2 旅游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分析
在上文概况介绍的基础上,本部分主要采用135部门的2002年和2007 年这两个时点的投入产出表整理后的数据来进行计算分析,先从旅游业的基本投入和需求状况入手,进而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分析旅游业及各相关产业间的消耗状况,同时也分析旅游的产业波及特征,为深刻剖析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也为日后进行旅游业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技术借鉴。
2.1 我国旅游业的基本投入和需求状况
近10年来,我国旅游业的中间投入量和总投入量都在不断增加,这表明我国旅游对上游产品的消耗量在逐年增多,体现了其一定的产品带动能力;另外,从中间投入率来看也有很大的提升,但因为在总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中间投入率越高,增加值率越低,我国旅游业在其中间投入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能实现良好发展,说明我国旅游业产出能力和效率是很高的。
我国旅游业近10年来总体上来看中间需求量和最终需求量都有所增加,这一方面表明旅游业的生产服务属性在增强,即被作为中间投入产品使用的产品量在增大,这与笔者上文分析的公费旅游(公费报销)的现状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最终需求量的增加反映其作为最终消费品的量在增加,说明居民消费在逐步增加,也可以反映出我国居民人均GDP在不断提高(1997-2007人均GDP年均增速为11.8%)。
2.2 相关产业对旅游业的消耗特征分析
单纯就消耗量来看,各相关产业对旅游业的直接消耗量都有很大的增加,但如果就直接消耗系数来看的话,不同产业的变化趋势就有所不同,且消耗系数很小,说明各相关产业的总的产品投入中,旅游业产品仅占很小一部分,这与旅游业本身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旅游业产品本身是服务产品(非实物产品),其所处的地位是属于被消耗一方,加之其本身的产品是非实物产品,所以在实物产品生产中对其的直接消耗量是极少的,这与事实是相符的,另外我们可以还可以发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相差很大,说明了对旅游业产品的消耗更多的是放在了后续需求上,再次体现了其作为中间服务产品的属性,总的来说,各相关产业对旅游业的消耗状况完全体现了旅游业本身的性质,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发展处在一个稳步发展期。
2.3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波及特征分析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有所增加,从各相关产业来看,其对制造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包含的行业种类众多,大多数行业都与旅游业有着一定的联系;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对旅游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相反,其本身由于长期的依赖而形成的固定性,使其受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而作为与游客有着直接关联的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受到旅游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但由于旅游业有一定的季节性,致使其对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强烈,因为它们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平时较为稳定的近距离客源,游客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弱;至于金融保险业,虽然其与旅游业的联系也很紧密,但由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其与旅游业的融合力度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感应度总的来看,其变化微乎其微,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各相关产业来看,变化趋势各异,但均处在低水平阶段,说明我国旅游业在投入量和影响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旅游业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反映出我国旅游业还处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仅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产业上,这又反映出我国旅游业与各产业的融合、互动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