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时间:2023-09-18 17:3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资产减值 保值增值

一、前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满足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看,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就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有所掌握,并从提高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特点分析

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资产的核心部分。企业必需要掌握固定资产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由于单位价值较高,而且存在专属性,在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固定资产随着年限的延长,固定资产存在折旧和减值等情况,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收益,就要对固定资产的专属性有正确认识。结合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实际,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在所有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在资产管理中享有重要地位,对企业的整体效益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特殊性。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普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专属性上较强,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3)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财务管理形式,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就要对其专业性有足够的重视。

三、固定资产管理应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而言,管理意识是决定企业资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才能保证企业资产管理取得实效。为此,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管理意识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有什么样的管理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资产管理行为。

因此,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提高全体员工对固定资产维护与管理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并从管理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四、固定资产管理应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

随着管理手段的增加和创新,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只有对管理手段进行不断的改变和创新,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体效果和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从这一点来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对管理手段的采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积极借鉴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学会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为此,企业应将计算机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应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各个环节统一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统一的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数据的共享。

除此之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可以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的减值和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便于随时调用。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将会在整体效果和水平上有较大提高,充分满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五、固定资产管理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在科学的组织结构框架下相关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明确自己的职责,合理地处理好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常规问题。财务部应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以及其实际资产使用情况和管理方面的要求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管理还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下得到全面有效的推进,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下取得实效。

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应与其他管理过程一样,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效,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在整体效果上满足企业需要,达到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满足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看,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就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有所掌握,并从提高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林旭初.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3.

[2]崔玉倩.小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

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任务。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如何利用其现有的固定资产,提高其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是对企业生产能力的反映,也表现了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此,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当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将固定资产管理简单理解为企业的投资管理的组成部分,没能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由“公家”费用购置,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着管理的脱节,没有明确管理的职责。企业各部门,如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没能充分发挥,管理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责任。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资产管理的交接没能同步,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漏洞。再者,企业的部分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固定资产的清点和盘查费时费力,人员的更换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脱节。

(二)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落后

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进行管理,资产清查还是传统的手工盘点,盘点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大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依赖于财务软件中相关的固定资产模块。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大体如下: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建立台账,记录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按时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上报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对数据进行处理,为固定资产盘点提供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对其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着问题,首先是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得不够,资产的增加、调拨和报废工作,由于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和管理上没有严格的惩处措施造成单据流转速度慢等现象。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会比较大,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工作繁重且准确性不能保证。财务部门要制作固定资产的后期报表和数据统计,工作量也比较大,容易出现统计错误,且在固定资产的清理和盘点过程中,固定资产的归属不明的现象经常发生,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问题。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报废存在问题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由于购置制度的不健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没有做好详细的计划,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不当,保管存在失误,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实用价值,存在着重购轻管的现象。企业在开展某一项目时,没有对其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重复使用进行合理预测,而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造成资源浪费。再者,固定资产很难在企业的各部门做到资源的共享,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只是某一个部门根据本部门的需要而购置,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同时,固定资产的报废制度不健全,在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中,企业不能提供完备的报废资料,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去向、残值收入等都不能准确反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措施

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作用。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和目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下:一是要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二是要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完好程度;三是要准确核算固定资产的实际需用量;四是应采用合适的折旧方法,准确估算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五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投资预测。笔者认为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出发,以下几个方法能够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充分体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深入理解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管理过程中的疏漏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灌输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的身上,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可以结合绩效考核的作用,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实行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分级管理的责任分配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的丢失和损坏等情况应进行调查,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做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奖罚分明,提高企业员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

(二)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创新管理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朝着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可以采用目前较为普遍的二维条码技术,实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二维条码系统。在管理过程中,按照公司的具体业务需求,采用物联网、计算机、无线通讯、二维条码识别、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固定资产手持终端系统,与财务用友软件无缝对接,并利用二维条码和手持终端设备等辅助工具,扩展盘点功能,实现自动盘点取代原有手工盘点,提高公司资产盘点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减少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损耗,实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公司提升资产的管控力度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报废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应严格按照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应该由设备部门统一购买。但应该由设备的使用部门填写相应的请购单,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再进行购买。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要做好购置计划,分析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对固定资产的重复使用进行分析。对于那些当前一次性使用的设备,可以采取租用的方式,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也应该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各项报废资产进行详细记载,建立残值收入的档案资料。

(四)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管理;会计制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01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01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预计在1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价在1 000元及以上、专业设备单价在1 500元及以上的有形资产。

2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重视程度不足

重购买、轻管理是许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病。亟待医院的院领导层、职能科室负责人、普通员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认识,熟悉医院固定资产的拥有和使用情况,重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但目前医院经常存在由于人员工作岗位变动现象,原来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做好移交,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2 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账面有记载无实物和有实物未入账两种情况。账面有记载无实物主要是因实物已报废、毁坏、丢失,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不清理,未办理相关手续冲减账面数。有实物未入账主要存在有些实物是从上级部门调入或其他单位捐赠,未办理调拨或入账手续。还有部分是财务人员未及时登记入账或无法掌握固定资产的去向和分配情况而无法入账造成。账实不符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管理隐患。

2.3 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医院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制度可行性分析没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实用性较低,操作流程不顺畅,容易造成管理上监管不严,可操作性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归属问题上,容易政出多门,由财务部门、设备部门、总务部门等分别管理。各部门间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等问题。

2.4 管理方式不合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有待提高。各部门只注重购买和使用,往往抱着“只用不管”的思想,自身缺乏日常监管措施,不能对维护维修情况及时跟踪反应,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缩短,增加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3 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3.1 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的院领导层应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认识到合理搭配和使用好固定资产能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规范和强调。同时,全院范围内,要自上而下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和制度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提高管理意识,自觉自发地通过固定资产合理管理为医院增加效益。

3.2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

医院应成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常设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分级监管,各使用单位占有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兼任,副主任由设备、计算机、财务、后勤及纪检的分管院领导兼任,委员由行政人事部、监察审计室、财务部、设备物资部、计算机中心、保障保卫部(总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3 对固定资产进行电算化管理

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将固定资产的入出库、领用、报废、报损等等经济活动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实时掌控。建立网络平台,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时化、动态化,精确控制,实现全程跟踪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互通共享。

3.4 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制度化建设

为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最大限度保障医疗质量,保护病人安全,医院应对所有固定资产制定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里应包括登记制度、实物保管制度、维护和保养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奖惩制度和报废报损制度。建立奖惩制度,通过成本核算,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采取固定资产折旧与科室效益挂钩的办法,用经济杠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建立报废报损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报废,使资产账实相符。

3.5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医院应根据固定资产购入、验收、领用、保管、使用、报废等环节,分析管理上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内部控制措施,从制度上对固定资产在医院安全运行进行保证。结合医院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实践,每年都应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各项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验收为例,不同类型固定资产有不同的验收程序和技术要求,同一类固定资产也会因其标准化程度、技术难度等的不同而对验收工作提出不同要求。一般设备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固定资产验收过程较为简化,专业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精密设备,以及建筑物竣工验收等,需要一套规范、严密的验收制度。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果,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当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着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购买、验收、分发、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如:固定资产实物登记帐卡的缺失,这些使得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等手续不够完善,影响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等现象存在。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不细致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是更好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之一,当前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因为在事业单位中所需要的固定资产种类多、型号不一,所以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一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这就更加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在进行种类划分的时候,既要以财务规定为依据,也需要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此外,对固定资产划分不清晰,也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登记不详实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时候我们发现,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表等,做的不够规范和明确,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虽然较为完整,但是因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管理水平的原因,使得固定资产明细账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固定资产明细账务登记的不规范问题,使得固定资产的总帐金额与固定资产明细账金额不相符。一段时间之后,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带来不良的影响,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监控工作的实施。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

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工作的时候,各个单位一般都能够按照严谨的程序做好采购的管理,但是采购工作完成以后,在固定资产的保管与使用当中,却由于疏于管理等原因,使得固定资产损失问题产生。一些会计人员认为,当单位的资产购进以后,会计人员把费用支付之后,就不需要再进行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这种管理意识严重的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二、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意识

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要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全面做好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要建立单位主要领导作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重要责任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相关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健全的三级管理责任机制。要注重信息的联结,建立联动的监管系统,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三个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日常沟通与临时沟通双效机制。

(二)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时候,需要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购置计划的编订,在多方实施科学论证以后,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签字批准后,再进行资产的采购工作。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入后,要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室等一起对固定资产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要填好固定资产管理验收入库单,及时的简历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会计部门凭借发票和相关的单据,做好准确有效的原始凭证,为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工作,在年终要加强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做全面的清查盘点,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要进行原因的分析,找出责任所在,并做好及时的处理。对固定资产的结构域管理的情况做出分析,避免由于积压闲置造成的浪费,最大程度上发挥资产的作用。做好固定资产的重点抽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按照会计核算资料,将本单位固定资产使用重点部门做好抽查核对,保证账目、卡片和资产的统一。做好离任核查工作,事业单位领导、或者固定资产管理者在离任的时候,要进行准确的核查工作,做好固定资产的移交等手续,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四)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监督

首先,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以此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要提高管理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从思想认识到工作态度,都要认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意义。再次,要提高会计核算与监督制度,构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制度,保证固定资产账务的准确性。

(五)优化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优化,在固定资产类别的划分上,要把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等项目列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负债表里面,以更好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额。实现折旧与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类项目的有效结合,能够更为直接地显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因此,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的提升对资产管理的认识,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领导,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前言

水电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它们是促进水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水电企业进行了水电供区农村电网更新改造,同时实现了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将原有旧资产拆除,引进与应用了新资产,因此,怎样做好水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水电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结构与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强化评估,可以有效提升资产使用率,缩减生产投入成本,真正发挥资产应有作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二、水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从设备采购开始一直到回收整个过程的管理,其中涉及到多个环节,一个环节管理失误都会导致管理失败。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促进资产正常运转,还能保证资产完整,充分发挥资产应有作用。但在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却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计量不准

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应做到资产与台账内容相统一,而现实工作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经常出现使用部门所登记的内容与财务部门记录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很多情况下计量单位也会出现差异。如财务部门根据发票按“套”记录固定资产,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却没有采用与财务部门相同的记录方式,而是整套资产分成几个部分,并按照后来的部分划定名称,且做台账管理。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则根据设备常用名记录,这样就出现了名称差异,所以在资产清查的过程中财务部门会认为不存在该资产,而记录成盘亏,但使用部门则会将其设定为盘盈,进而出现登记差异,资产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1]。

(二)资产脱离管理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出现采购来的设备没有进入到仓库中,也没有按照既定要求办理入库手续,而是从采购点直接运送到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不了解该设备实际情况,也无法按照既定要求管理,进而出现资产脱离管理的情况,也给后期资产清查带来一定困难。

(三)资产丢失

由于电力企业工作较为特殊,很多工作人员可以携带小型资产外出使用,如调试设备或维修设备等,但在使用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事件,经常会有很多资产在使用中意外丢失,而由此带来的损失则需要企业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四)资产闲置

电力企业需要经常采购设备,但很多设备都是在利用中才发现与现实要求不符,这样就出现了资产闲置的情况。同时,由于时间差异,有些设备在采购以后才发现原有工作计划已经改变,刚采购回来的设备也没有用处,也会成为闲置资产,这些资产被长期闲置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些都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问题。此外,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管理意识也是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全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与资产管理机制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流程(如下图1所示),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确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大监督,严格审查,要求所有资产都要按照既定要求采购与使用。同时,做好资产审核,做到资产实物与账目相一致。从资产采购开始一直到回收都要实现全面管理,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按照企业相关管理办法工作,真正落实企业规定的各项标准。

(二)落实责任与义务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做好资产实物监督,认真落实相关管理机制,且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与义务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保证各种固定资产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各个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沟通与联系,强化数据之间的传递性,控制好资产数量与质量,明确使用状况,按照资产实际管理要求做好管理工作[2]。为各个资产构建详细的资料,尤其要注明在管理中应注意哪些要点,且将该机制落到实处。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薄弱环节,为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不足的出现,在实际管理中应联系实际情况修改现有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增设固定资产损失承担责任人及应承担的后果等,并将会计准则中针对资产损失的内容纳入到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中,实行最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如果在资产使用中出现了人为损失,就要有使用者承担,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使用者保护资产的意识,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所蒙受的经济损失。

(三)清点资产

资产清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保证资产清点完成,防止徇私事件的发生,可以让外部审计机构参与到资产清点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资产管理质量,还能促进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应做好资产进一步审查,既要采用年度审查,也要采用季度审查,经常开展审查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盘亏的出现,保护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固定资产管理会涉及到很多部门,⒂肫渲械墓ぷ魅嗽币埠芏啵为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就需要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如财务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核算,保证财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实际情况,确保资产完整。为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管理者应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实现业务能力与素质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企业在发展中蒙受损失。此外,还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严格审查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如果在审查中发现有不足的存在就要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可以适当惩罚,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减少这些情况的出现,就要联系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结构优化,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真正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法体系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简述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固定资产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支持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成效的好坏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质量密切相关。随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应有所完善与创新,使其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现实状况,确保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应用,在法律法规、标准约束、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广大高校高质量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固定资产集中管理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初步实现了固定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广大高校同样在创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显著,最大限度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挖掘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推动了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阻碍着实际管理效能的优化提升,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主体理念,约束性不足约束性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只有具备约束性的制度体系,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价值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纵观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际,普遍存在着制度体系约束性缺失、导向价值不明确等共性问题,无法在成本核算、维护管理、采购入账等方面发挥应用作用,阻碍着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优化改进。由于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约束效果不明显,无法从宏观层面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预期效果等进行严格界定,久而久之使资产处置流程、资产划转流程、资产入库流程等形同虚设,执行过程流于形式。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氛围不佳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涉及高校内部多个部门、多个院系、多个教学与科研环节等,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部分因素具有显著的隐性化特征,若辨识与防控不当,极易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低下。现状表明,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行贯彻执行中,缺乏系统宣传,未能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格局,甚至有的教职工对固定资产配置标准、验收标准、赔偿标准等极为生疏,对待固定资产管理持漠视态度,不能够充分认知固定资产管理的全方位价值,严重降低了管理质量。此外,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缺乏目的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3.信息化程度较低,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工具与方法选择方面具备了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固定资产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高校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软硬件建设程度较低,管理软件与系统不完善,更多情况下侧重于静态信息管理,无法对固定资产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共享,无法实现动态化、实时化监控,固定资产录入及统计工作受限,账目核对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路径探讨

1.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意识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任何背离了这一核心要义的制度均将丧失生命力。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求持续旺盛,固定资产类型趋于丰富化、高端化、整体化,只有始终强化制度化意识,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永葆生命与活力。应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任务,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目标、职责权限、方法要求等固定下来,使固定资产配置、验收、搬迁、赔偿等更具约束性,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始终服务于高校行政、科研、教学、后勤等。高校内部各单位应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思维理念,突破僵化固化行为模式,做到既看“账本资产”,又看“实际资本”,真正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作为教学之基、科研之本。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加强固定资产统一协调管理,高校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督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由高校主要校领导担任,统一领导全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提出决策建议,供校务会议、校常委会议进行决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应包括: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布置、监督、检查、指导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各项工作;规划高校资产配置,提出全校固定资产优化配置和使用权界定工作意见,审核高校有关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的配置计划;根据授权权限,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置进行审核,报校务会议、校党委常委会议审批;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3.引进信息化技术,丰富固定资产管理手段与载体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处于信息化社会中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更具时代特征,应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信息化理念融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全过程,搭建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务与要求等嵌入平台之中,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化、规范化。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与方式,利用校内微信公众号、宣传媒介等载体,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相关约定及调整变化情况,在高校内部营造浓厚的制度执行与落实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进行深度融合。同时,基于信息化技术平台,可在高校各部门、各院系之间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确保固定资产录入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第7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的调配各个部门的合作和制约,而且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竞争力。换言之,企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不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资产,其价值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质磨损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是企业进行商品生产的关键要素和提供劳务的重要保障,企业拥有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淡薄。当前,我国的某些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者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上意识淡薄,依然只注重对经费的管理,只要求企业做到收支平衡。这样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的资产已经得到有效的管理,然而这样做使得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产只有社会效益,却缺乏了经济上的效益。此外,企业中还存在着非经营性资产被非法占用的问题,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其效能,导致出现资产浪费的问题。

2.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制度。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缺乏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再加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时,没有充分的制度依据和监督处罚手段,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陈旧。传统固定资产管理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来管理,主要运用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进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建立台账,记录使用情况,并于每月末上报财务部门进行数据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这种传统的模式,会加大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盘点准确性难以保证,且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固定资产归属不明的情况。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对策

1.增强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企业的资金投入也逐步增多,在此背景下,企业不应把工作重点仅放在经营资金的管理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进一步加强,使企业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全面管理。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意识未树立,则措施难执行。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转变重视购置、轻视管理的陈旧思想,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不断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想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予以明确,这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确保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从源头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制度,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记录、核查等相关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或者员工来完成,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充分发挥。认真开展定期的固定资产盘查工作,对于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查明原因,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3.规范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监督。首先由资产的首要管理人实施监管,在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症结,向领导层提出资产管理改进建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财务部门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正确进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批审核程序,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加大财务控制力度。三是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认真做好减值测试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4.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企业的逐步发展使得其固定资产的规模数量会越来越大,加之种类繁多,所以传统的手工记录及统计就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便快捷,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固定资产进入了电算化管理阶段,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处理及报废和核算等信息的准确录入及记录,实现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但是企业在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5.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要求员工具有驾驭新设备的技能,企业要有计划地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员工学习,从思想上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热情,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行动上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可采用选派优秀员工交流、观摩、培训等方式,对优秀员工实施奖励机制,从而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优良的员工团队。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固定资产设备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边慧芳.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

第8篇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公立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反映公立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其保值增值,对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公立医院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较为分散,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是:财务部门管理账目;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分类管理固定资产并负责登记入库;使用部门管理实物。这种管理模式就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管理分散的局面,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受财务部门调控,造成入账标准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入账以及管理上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账物不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没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各科室即实物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培训和督导,没有规范统一的账目,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登记的账目与各资产管理部门的“金额数量明细账”存在着单价、型号以及数量等登记不统一,有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甚至根本无账可查,只凭当事人的记忆。

(2)账账不符。有些设备的购入和安装需要两个部门共同完成,由于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来协调、指挥,设备购入从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流程,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出现问题互相推诿,造成入库不准确、不及时,有些由于付款不及时又没有及时进行挂账处理,所以财务部门不能按时登记入账,造成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账账不符,无法监督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

(3)资产调剂或变更账目调整不及时。各科室对自己使用的资产处置随意,与其他科室进行调剂使用时,不按照规定到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使用部门变更手续,导致资产实物使用部门与登记账目的部门不符,造成资产无法核对和清查,甚至造成资产的流失。

(4)人员配备不专业。在人员配备上缺乏专业人员,往往会安排非会计专业的物资供应中心、后勤中心人员管理固定资产,难以达到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导致核算质量下降。

2、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倾向

重购置、轻维护,在科室撤并、人事调整、人员调动、装修搬迁时没有及时移交清查,导致责任不清,账物不符。固定资产使用不当,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购买了根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完善。对离职调动人员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应当如何办理移交手续,如何转移使用、折价或转让等工作缺乏专人监督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物随人走”的情况可能时有发生,资产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者更换时,没有资产交接制度导致资产实物账成为一本“糊涂账”。

(2)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不够严格,造成有些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市场利用率低,维修费用比其运行带来的价值还要高。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一些临床部门或许仅仅出于提升本部门形象而不是出于患者是否确实需要的考虑,要求购置大型先进设备,购置后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形流失。

(3)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核算不准。由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功能不一,同一类产品有多种品牌和规格,因其每一类品牌的使用年限以及有效价值的不同,如实行统一的折旧标准势必造成一定的误差,再加上管理不完善,造成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数据不真实等原因,而导致固定资产折旧率数据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各科室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4)固定资产盘点质量不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率账物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或闲置。

二、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

(1)第一级: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等组成。管理中心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以及固定资产一级明细账,控制固定资产总额。

(2)第二级:资产管理部门。第二级是设立专管固定资产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全院的固定资产,这一层具体管理固定资产的二级明细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第一级和第三级的重要枢纽,任务重、责任大,需配备责任心强、有财务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要分科室、分部门的设立数量金额式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损坏情况,并建立卡片,定期与领用科室核对,达到账卡、账物相符;定期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总账核对,达到账账相符。

(3)第三级:资产使用科室。第三级是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设专人保存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的领用、维修等事项。由专人负责,定期盘点和对账,人员调动时及时移交。

第9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医疗成本得以降低,提升医院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改善当前的医疗现状,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一、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颁布之后,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了确认,即将一般设备的价格调整为一千元以上,专用设备的价格调整为一千五百元以上。通过这种调整,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缩小了,这就降低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推动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加以确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时,就能通过固定资产的最初购买价格及其使用年限,来确定每年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由于其能够比较科学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总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类别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例如,用“图书、档案”,代替之前的“图书”等等。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这首先表现在,这些医院尚未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因此,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往往由于未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致使出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而且,医疗器械采购办,以及设备科室之间,权利的界限不是非常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医院的监督制度、考核和评价制度等,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有待改进

只有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才能使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有实质性的提升。可是,从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来看,结果不太令人满意。第一,在固定资产的采购上,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般而言,管理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应重点考虑其实用性。但部分管理人员对此疏忽大意,未能充分考虑设备的性价比,及医院对该设备的具体使用要求。结果,很多设备高价采购后,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另外,管理人员不是很注重医疗设备的后期维护工作,这导致部分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较短,增加了医院的成本支出。第二,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是很规范。固定资产不同于低值易耗品,其价值会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转移至医疗服务之中。因此,管理人员应定期的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确保固定资产的核算较为准确。这是保证固定资产的价值,乃至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有效手段。但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及时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三)会计账存在账实不符

从当前的会计核算现状来看,会计核算人员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来完成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这种集中核算的方法,能改善账务处理的效果,而且,客观上也能提高核算质量。不过,在实际的报账过程中,部分员工由于缺乏工作责任感,不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登记工作。但是,医院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簿和备查登记薄等,都是核对固定资产的重要账簿。由于这些账簿的登记缺失,致使会计账存在账实不相符合。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的特殊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一般都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因此,固定资产的销账时间以及医疗设备的报废处理时间,都不处于同一时间点,这种时间上的跨度,也很容易引起账实不相符合的情形。不仅如此,设备的采购、医院科室的搬迁和管理人员的更换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账存在账实不相符合的情形。

三、探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要解决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各种问题,首先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只有在明确的管理意识的指导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这就需要使管理人员认识到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重大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总结以往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为医院之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医院过去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肯定是存在问题的,那么,通过开总结会议,集思广益,就能帮助管理人员提高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管理人员明白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使大家积极找出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大家的管理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其次,分析这些问题给医院带来的危害。医院的利益与管理人员的利益,是有紧密联系的。通过分析,必能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管理意识。

(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医院可以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方法,来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第一,完善资产核算规范。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特点,考虑其最初的购买价格和额定使用年限,再结合当前市场的变化,对资产的折旧费进行准确的评估。在能切实的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的基础上,医院就能够制定相对准确的财务预算。第二,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进行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人员在采购大型的或价值较大的医疗设备时,应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沟通,防止出现盲目采购的现象。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分配采购指标时,尽量做到合理、经济,要既能符合医院的利益,又能满足患者诊治的需求。第三,医院各科室应加强沟通。上文提到的会计账与账实不相符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通过加强沟通,使账务信息传递及时、有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账实不相符合情形出现的概率。

(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且,它是增强资产管理意识的一个具体化的措施。因此,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首先,应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内部各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尽量使每个人的工作范围既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的分工。也就是说,员工之间在分工协作的条件下来完成各项管理任务。其次,规范各个管理环节的操作步骤。在没有标准步骤可供参考的前提下,部分员工由于责任心较差,就不会认真履行职责。但是,在规范管理环节之后,医疗设备的入库、保管、维护以及报废处置等,都能准确无误的进行,减少了账账不相符合的概率。再次,制定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的制度,医院每年定期清查盘点全院的固定资产,摸清固定资产的数量及使用情况。最后,科室相关负责人员调动前,要办理好固定资产的交接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现场监交,以厘清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

(四)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

通过分析不同的财务指标,能够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同样的,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的方法,来达到科学管理固定资产的目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财务管理状况。所以,医院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上制定财务指标的经验,对各种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将每年或每段时期的折旧费,换算成一定的财务指标。同时,在医院的日常资产管理中,可以对已经制定的财务指标进行更新,保证指标能切实的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另外,在制定指标时,尽量量化、细化各种指标,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对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第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有待改进;第三,会计账和账实不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首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其次,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再次,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最后,制定科学的财务指标。希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从本文的分析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作者:刘海涛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任春华.浅析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财经界,2014,(12):209-209

[2]廖葵英.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经济视野,2014,(7):179-179

[3]吴云生.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9):120-120

第10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制定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1)《医院财务制度》第四十四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2)分类。医院固定资产主要分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二、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其保值增值

(一)提高认识,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建立综合管理模式,上下连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新旧程度、保养维修等方面做好详细的记录,防止资产的无故流失,同时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固定资产增值意识,强化考核指标

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保值增值意识,才能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率,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防止资产的流失。同时,要辅以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对使用科室的考核,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其次,科室作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必须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再次,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使用及维修保养。最后,定期检查,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以科室排序,奖优罚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加强管理,强化考核,确保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促进收入,节约开支。

(三)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规范,完善账务处理程序,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基础工作,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视同资金,要定期核对并清查,努力做到“账实相符”。按照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存固定资产剩余的实际价值。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建全,管理意识差。公立医院的资产一般都是由国家投入,由国家出资购买,属于国有资产,医院使用时很少考虑设备本身的成本和盈亏,使得医院的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意识差,造成只重视购入,淡化了对资产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约束力度不够。由于意识淡薄,造成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型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辅助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对高值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却没有明确的责任制,报废的审批程序比较简单。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随意性较强,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认真执行,虽然国家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记账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但是,简化程序、方便记账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帐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购置固定资产缺乏前瞻性考察,存在盲目购置。即使不符合配置要求,为了加强竞争力,各大医院也竞相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造成相同设备多家医院重复购置,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巨额浪费,使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医院大部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提高诊疗水平。固定资产占医院全部资产比例较高,因此管好固定资产,也可减少资产的流失和资金的浪费。这就需要医院的领导及每一位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之一,以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环节的管控。为达到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的目标,就必须遵循资产运行规律,从资产的投入、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进行严格管控。首先在采购环节应杜绝盲目性。应组成专家组,对资金投入和产出做出合理的的预测。其次,制定便于操作的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者,落实责任。由专人负责日常使用维护,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然后要明确固定资产处置原则,层层审批,杜绝浪费。

第1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策略 医院

医院作为重要事业单位之一,在维护国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度和国民幸福指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规制效果,我国各界也在不断关注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向,尤为注重和强化对医院等事业单位重要发展根基即固定资产的调整和管控。本文经过文献和实际情况的综合梳理,得出以下几点缘由。

首先,增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新形势下医院寻找新发展点的必要路径,是规避资产无辜流失、造成非必要损失的重要规制手段。也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合,对于革除制度弊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固定资产等资源使用效益不可替代;其次,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对解决社会利益输送的不均具有良好的平衡效果,有力的支持其他方面的发展,长久以后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趋势;最后,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配合当前的经济核算,维持我国事业单位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医院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其主要特征是自身的发展大多依靠政府和公共纳税人的支撑,加强医院的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公私利益平衡,进一步活跃公私双方为主的市场经济,推进我国经济目前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式。总而言之,通过梳理极其有必要加大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的研究,剖析其问题,并且提出重要的参考建议,以此促进我国医院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和瓶颈

参照已有文献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我国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态势,经过细致详实的总结和梳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有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意识制度和实践管理两大层面上,通过主要问题的甄选,简要总结成如下四小点。

第一层面上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首先,一方面医院等职工受其事业单位层级行政制度的影响,难以接受新的理论和制度,革除旧管理理念,与当前单位发展环境严重脱钩,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不注重产出效益比率;另一方面是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其固定资产权责不清晰,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漏洞,固定资产非法流失严重。其次是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够细化,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盘点、报废和处置整个流程的制度约束不严谨,各个环节缺乏详细的细则,制度不成熟导致实践使用上的疲乏;第二大角度是管理实践上的弊端,主要是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主要体现在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的不合理,过分注重资产来源,导致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计提过多,甚至出现红字,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2014年颁布)仍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使其合理的损耗无法反映,虚增资产账面价值;除此之外,其相关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颇低,不注重与当前“互联网+”模式平台的相互结合,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管理成本的增加,忽视互联网平台也很容易导致相关资产管理的各个步骤出现断层现象,信息不对称、舞弊违法现象的出现,因此着力打造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医院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以及策略和路径

(一)提高医院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重视产权、账物和移交为主的三大块的管理

提高医院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保障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原则。首先是革除员工旧有的管理理念,对相关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整体上的全面认识,主要从明晰医院固定资产的权责,固定资产的账物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移交三大主要的环节去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总结梳理的几条路径策略:一是医院必须通过全渠道方式加大新形式下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强化新理论的学习,对其以后固定资产的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力合作和意识共认,尽最大限度的革除旧有的管理思想。

此外,充分重新梳理固定资产产权的管理,权责落实,形成和明晰固定资产产权,强化产权管理意识,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医疗改革政策的实行,合理设置固定资产管理的权限和和合理的岗位设置,做到分工和合作机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权责清晰,严格规避固定资产产权出现虚位,固定资产变相流失的现象;其次要加强账物核对处理,始终强化固定资产的账物核对观念,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都有会计记录;最后在固定资产管理权移交方面始终重视移交手续的合法合规性,强化其监督力度,做到移交的合法、有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移交手续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重塑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和框架

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其相关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保障。要将管理制度的建设作为医院长期发展战略的核心,医院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充分吸收和借鉴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并且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最终设计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益。

在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制度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重塑和优化,形成强有力的执行体系。首先,基于自身当前的发展情况,对现行的管理和执行体系进行甄别,进一步扩充和优化现有的执行体系,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参照内部控制体系,使其内部控制的各种措施和制度能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其次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日常化,对医院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强化信息的对称性和管理过程的透明性。此外,注重管理体系和框架的时刻优化更新,使其始终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避免管理体系执行上的边缘化和形式化,切实使管理体系符合管理制度,确实的得到落实。

(三)完善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其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基于新的会计制度和当前的新问题,必须革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首先要取消固定资金会计科目,购入的固定资产只计入固定资产科目,不再牵扯医院有关固定资产净资产项目;其次是增设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两者相减就可以得出固定资产的净值,也能够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为进一步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参照;再者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预计潜在可能发生的损失,以此计算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有效避免会计舞弊现象,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和谨慎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使其清晰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损益情况,以此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和合法性。

(四)借助“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医院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准

当前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与互联网越来越交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各个单位管理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各个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的整体管理和运转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医院应该积极地开发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其固定资产的登记、使用和信息查询管理各个过程的一体化建设,以此降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进一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的弊端,进而提升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的效率,最终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总之信息化进程的建设是医院等事业单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为了适应发展,有必要革新医院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重点剖析了当前医院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参考以前的文献研究结果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从意识和制度的构建以及实践中的核算管理等几方面视角去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并且加入了当前信息化大环境下开发和利用信息化平台这一重要着眼点,较为全面的为提升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杨.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4):142-143

第1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前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部门机构,其具有社会事务管理和执法O督的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是集管理与服务于一身的政府职能部门,也是我国政府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机构,其工作的重点内容就是对于各项社会公共事业的监督与管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想要顺利地开展各项相关的业务活动,就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而这一支出则主要就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提供。由此可见,良好的固定资产状况是行政事业单位发挥社会职能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为其更好地为政府、为群众服务创造条件。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属性混乱,缺乏管理意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并不是所有单位内的资产都是归单位所有的,资产的属性实际上是属于国有性质的,单位只对其具有管理权和一定范围内的使用权力,并不是资产的归属主体[1]。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错误地将国有资产视作单位内部资产,这种错误的管理意识,是其对资产进行不规范处理的主要原因。

(二)管理制度缺失,权责界限模糊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体制在不断深化,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结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固定资产的组成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就造成资产管理与制度完善并不同步[2]。缺少了制度的支持,单位内部对于资产管理的相关权责也就难以界定,于是就产生了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资产配置失衡,使用效果欠佳

我国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与资产配置情况都各不相同,这就对于各个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更容易引起其相互之间的表层政绩水平的攀比,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存在着重复购置、过度支出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资金的浪费。而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各项业务活动缺乏资金的支持,活动效果并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3]。这种资产失衡的配置状况,就使得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四)钱物管理分离,管理账目失实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包含资金和实体物质两种存在形式,而对于“钱”与“物”的管理都属于资产管理的范畴之内,其地位同样重要。但是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他们往往更加注重对于资金的管理,而对于物资的管理却并不完善。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账目与实际价值并不相符,存在着一定的虚假账目的现象。

(五)处置方式错误,资产流失严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对于资产的使用价值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只是在相关的业务活动的进行中即时地对资产进行支配。在这种资产处置的方式上,就容易造成资产的不合理使用,甚至为某些不法分子侵占公共财产提供便利的条件,继而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原因

1.单位领导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并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计划,也没有相对明确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所以并没有设置这样一个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或者相关的岗位,使得单位财务部门只能对资产大致的使用状况进行简单的统计核算,却缺少了重要的管理环节。

2.单位内部缺乏合理的监管机制

监督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尽管指派了专业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却忽视了对其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监督。现在出现了不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监守自盗的案例,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只重管理,而轻监督,从而造成了资产管理的效果并不突出的局面[4]。

(二)外部影响因素

1.缺少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往往是最好的管理措施,有了制度的约束,才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具有合理性与规范性。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外部制度的约束,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职权界限并不明确,这就使得其整体的管理水平并不高,管理局面也较为混乱。

2.管理体制不规范

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还不十分完善,对于相关资产的管理权力、使用权力、所有权力等具体的权力划分也比并不十分明显,这就使得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单位内资产属性产生错误的认识,继而导致管理上的缺失。许多管理模式的管理重点放在对于资产的使用上,却没有明确的体制依据来对资产的类别来进行具体的说明与规范[5]。

3.管理执法不严谨

我国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制度只停留在表面,而并没有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就表现为管理执法的不严谨性。我国虽然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说明和规范,但是在真正的管理执法上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实施情况,管理效果并不明显。

三、强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办法

有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就需要首先完善其核算办法。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传统的核算方式较为落后,基本是在资产流动之后才进行核算,而对于资产流动的必要性进行详细的审核与调查。另外,资产核算也并不及时,核算的周期较长,这就使得资产实际情况与核算数据实际上的脱节的[6]。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完善资产核算方法,落实权责制度,对相关资产进行更为细致的属性界定,从而提高核算数据的真实性。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对于制度缺失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对于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严格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固定资产的属性,并且更为细致地对单位所能够形式的资产管理权限进行说明,避免权责界限不清的状况的发生。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管手段

在注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制度上的完善的同时,也要注重同步提升相对应的监督体制[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的部门,对于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同时,国家相关的财政监督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在委派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保证其思想意识的正确性,素质和能力水平也要符合资产管理人员的高标准的要求,这是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的基础条件。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重视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提升性培养,对其思想意识和素质水平的同步提高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我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我国政府职能有效发挥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服务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集中在内部管理的缺失和外部制度的漏洞上。这就要求我国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从自身做起,提高对于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从法制的层面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强化其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25):17-18.

[2]王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项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5(6):98-99.

[3]黄润洪.新时期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5(15):1-3.

[4]黄丽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7(15):5-6.

[5]李苗苗,尹伟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效途径探讨[J].交通财会,2015,8(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