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的理解

大学语文的理解

时间:2023-09-18 17:3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的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语文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或所担任的专业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于是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犯的毛病:专业移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表现

(一)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破坏教材编排体例

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容量很大,内容很丰富。而大学语文课每周只有2~4节,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于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上课。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新进教师或兼职行政人员身上。新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进教师,因为还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兼职行政人员往往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务,上课也无非是完成职称评定要求的工作量而已,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利于轻松完成教学。对于多年担任专业课的教师来说,驾驭课堂是不在话下的,但他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课题上,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古代文学教师就完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来讲,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学课老师就全选小说、散文来讲,作家生平、作品分析、社会意义、历史地位一一道来;语言课老师就说文解字,教师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大学语文全书选文数量确实远远超过课时量。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陈洪版)为例,全书有选文67篇,其中现代文26篇,古代文16篇,诗歌21首,西文汉译4篇。再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下称复旦版)分十二单元,每单元五篇文章,共有选文60余篇,涉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文章写作知识。这样的排列和容量保证了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样的内容是需要组合的,比如陈洪版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的比例是26:16:21:4,具体到一个学期,按每周2节课安排,相应的比例也应该是8:3:4:1。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文体,具体课文可作一定选择“。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它要面对全体学生;它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该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2]如果只选择单一文体,显然是违背选编者意图的,且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违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肢解课文

还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理解,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教学目标,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和谐”,甚至取悦学生,投其所好。于是正史野史、大报小报、网络影视剧一起上,追求“三点”式教学:看点、笑点、兴奋点,唯独没有重点。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一下课却什么也没有了。有一位教师上《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两课时,共80分钟,用了70分钟介绍李鸿章其人逸事,最后十分钟才点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是《李鸿章办外交》。讲张爱玲的《天才梦》时,由于对张爱玲的情史非常感兴趣,最后将本课演绎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由于学识与功夫不到家,教师对所占有的资料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无法迁移运用,作通盘考虑,因而也就不能提炼概括,只有不加选择地用许多无序的原始资料与知识来填充课堂与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哗众取宠,引发不良学风。

(三)脱离学生专业需要,一面千人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更注重的是母语与外语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上的对接,希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底子薄,又比较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自己在理解歌词、理解专业艺术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专业能力很强,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却相对薄弱一些,其中不少学生还存在完成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困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条理不通、词不达意。”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言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提高”[3]。由于大学语文教材是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它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缺乏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学生认为学学语文对专业学习作用不大。其次,教材内容偏重古代、忽略现当代,与学生存在时代距离,这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厌学。再次,现行教材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太过明显,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中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选择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增补一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大学语文应该还是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负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还在继续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继续对文化底子薄、文化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讲着自己熟悉的高深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等。就这样,大学语文彻底地被学生“抛弃”了,大学语文教师也彻底地被学生“拉黑”了。

二、转变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定位,找准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呢?学界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各方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修课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这个教学目标,不是某一门古代文学课或现代汉语课所能承担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前一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后一个目标是显性的,可以立竿见影。笔者认为,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阶段性目标,甚至具体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体现为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外语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扎实,可以把汉语的知识与汉民族的文化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类的学生,知识的传授可立足于“精简、好懂、有用”的原则,把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情感,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应把提高实用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才能胜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二)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共同进步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通识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负责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专家”,更应该是一个“通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语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课教师多是“各自为阵,专业移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搭建一个供大学语文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体备课、专题讨论、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使大学语文教师也有学术前途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三)加大考核力度,促进成长成才

“无专业、无考核、无检查”的“三无政策”是造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现象的又一客观原因,这一原因又引发了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所以,如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教学大学语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新进的中文教师必须先上好大学语文课才能进一步上专业课,那么这些政策势必引发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进而引起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专业优势”,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由“文学课教师”“汉语课教师”“写作课教师“”普通话教师”担任的特点,故可借助社团、学生会等团体力量,经常性地开展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非专业的“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微信微博写作赛”“辩论赛”等,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评委。这样既可以营造大学语文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了解学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五)自编校本教材,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目前没有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专业的需求,结合各校文化特色,自编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韩世姣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加法与减法的辩证法———兼谈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3).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性质;探究;三性合一

如果说“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实际上都处于危机之中”的话,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基础课教育面临的危机就更为严重。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正如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所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任何一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大学语文也不例外。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见仁见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重新审视以上三种观点,探究大学语文应有的性质定位,对改善危机或许有所裨益。

一、工具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所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分内的责任”。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口语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以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社会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但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也存在两方面的明显缺陷:一是言之无文。不仅语言缺乏文采,且内容空洞,缺少内涵。二是言之无序。或表达不准确,惹人曲解;或缺乏逻辑性和流利性,显得思维杂乱;或语句不合语律例范,显得生硬;或用词不妥或用语跳跃,使用语句不够通顺等。而大学语文课程则能较好地解决当今大学生言之无文和言之无序的问题。

首先,大量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语律例范、逻辑结构等知识。学习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而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其次,正如语文学家申小龙在《语文的阐释》一书中强调语文具有阐释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能从具有丰富的阐释资源的大量文本阅读中,掌握自己所需的创生性资源,正确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去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世界,提高自身的语文智慧,进而解决“言之成文”的问题。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认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是为了“有用”。我国高校比较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英语、计算机等有相应硬性规定;许多用人单位也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作为毕业生最起码的应聘条件,这促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攻读外语和计算机的书籍上。而此类工具性、实用性读物大多雷同,读起来乏味,致使大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博览经典”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间接导致理解和消化文本的能力极为欠缺。而大学语文所取文本均为经典,这些作品“取法乎上”,外铄内砺,语文个性突出。借助这些文本的阅读,必然促使大学生“口诵心惟”“涵咏玩味”“切己体察”“据敬持志”,形成阅读兴趣,化为阅读智慧。这应是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另一种凸显形式。

二、人文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指明了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人文”作为语词,早已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过。在《易·贲彖》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参与的文化现象。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有“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之说,唐李贤注“人文犹人事也”。这说明关注人的种种问题,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口号性”的理性素质教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功利性”的感性应试教育仍在“脚踏实地”地执行。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本已使学生高分低能、精神苍白;大学阶段的实用功利主义仍在盛行,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发展的压力,更让不少大学和院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变成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场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西方学者所说的‘单面人’,即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大学教育“贫血现象”凸现:重技术轻思想,重速成轻养成,重身体成长轻精神成人。有学者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现代意义的大学从欧洲崛起时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城堡”,是因为大学能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毋庸置疑,大学拥有优质的人文资源,而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人文素养培育的话语权。学者徐中玉、齐森华明确提出了大学语文要“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宁先生也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开设要让学生能充分吸收人类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是核心。

斯宾诺莎也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而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又是畸形和反常的。对于这种经典博雅的人文标准,只有少数人可能会通过哲学的洞见获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却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而达到的。因为每当作家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学生就能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和审美感,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三、审美性

语文的内涵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学”,它通过丰富的文学语言表现社会,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以情动人,具有极大的欣赏性,为人们喜闻乐见。语言文学指明了语文具有审美性。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而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正是有了审美性,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才有别于思想政治课。因此,在完素养培育的基础上,大学语文也应培育学生充分感受美和正确鉴赏美的能力,这是大学语文应具备的一种性质。

毋庸置疑,大学的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不少大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讲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了。有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雅俗不辨,高低不分,庸俗大行其道,高雅被迫退位。不少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注重表层而忽略本质,对事物的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并不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对这个事物进行评判,不能揭示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深刻和强烈的要求,而大学语文是最有效的能唤醒其审美意识、培育其审美情趣、训练其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课程。因为,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来实现的。“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引领学生叩响审美之门,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它们具备多层次的审美元素,如优美凝练的语言美、耐人寻味的意境美、真挚细腻的情感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生动曲折的情节美、智慧深刻的理性美、精巧奇妙的文思美、严谨缜密的结构美、和谐悦耳的音韵美、变化传神的修辞美等。大学语文教师应借助这些美的神韵和精髓,充分利用文学审美规律,通过“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揣摩语感、体会人情、理解境遇、发掘文章的深刻蕴蓄,使学生陶醉于真善美的氛围中,和作者一起去体验天地人生的奥秘,让心灵得以滋润、净化和解脱,进而开启一种不为物役的审美人生。

在大学语文教学功能定位上,高度重视其审美功能,才能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出路,才不至于遭到大学语文再次被边缘化的尴尬命运。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如忽略其工具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字”特性;如忽略其人文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化”特性;如忽略其审美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学”特性。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只有强调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并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局面或许能拓展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赵中直.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特点[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2(12).

[2] 暴国霞.大学生课外阅读透析[J].林区教育,2007(4).

[3] 乔好秦.玩转阅读——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6).

[4] 郑瑞侠.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5]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5-14日.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1

中国大学开设大学语文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期间,大学语文的发展有,有低谷,有复兴。从最初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大一国文”到1949年后改名为大学语文。近年来,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汉语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科却成为了“添头”,甚至很多大学已取消了这门课程。

1 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位尴尬

大学语文是培养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下降、写作水平下滑,这已成为令人担忧的普遍问题。而语文恰是对学生人文素质、语言表达、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的基础,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学生都离不开文字、语言。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的地位很尴尬。虽然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学语文放在公共必修课模块中,但课时却和选修课一样,周学时一般为2学时,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严重不足形成矛盾。有些高校直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学语文放在公共选修课模块中,甚至将其取消。此外,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语文素质相对较差,任课老师教起来费劲,不乐意上;学生学起来没劲,也不乐意上,并认为大学语文可学可不学。

1.2 教材脱离应用性

高校选用的教材不同,课程的内容也有别。据统计,1978~2008 年间,350 种大学语文教材尽管在不断的演进,融入了素质教育元素,总体上仍然存在着重文学性、脱离应用性等问题。多数教材不顾及大学的专业针对性,大量地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拓宽高校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其高雅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格修养。将文学性作为学习基础,将人文性作为学习重点,脱离了工具性和应用语文的内容。这与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相悖。

1.3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仍采用传统的中学语文讲课模式,侧重给学生讲解词句,分析篇章结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得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形象,导致教学枯燥无味,使得学生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强烈,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上课形式的一成不和考试形式模式的单一死板,学生仅仅简单机械地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知识全抛诸脑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变为空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2 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各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增加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量,支持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2.1 组建教师和专业多样化的教学团队

大学语文的讲授常由一个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常超出一个教师所擅长范围。因此,可以尝试借鉴20 世纪 30 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 “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由几个老师按照所擅长领域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提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中文专业的人才适合作大学语文教师。可是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各个行业都有自己需求的语文知识,而中文专业背景的教师会因专业局限性,不足以胜任所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可以引入多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教学机制,把与不同专业、行业相关的语文知识实施分散教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将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拓展语文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 选编文学性与应用性并重的教材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因一些课文的文学性过强,加之学时少,仅凭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选取教材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专业,选用难易合适的教材,注意文学性与应用性融合。在选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时,要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大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适当联系社会实践的岗位需求,采用分专题讲授。将人文精神和实用性的教育并重,既有古今中外的名篇解读,也有市场调查报告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发挥各个专题的教育功能,建立起就业导向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

2.3 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主动者,而不是由老师唱“独角戏”。 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年代久远、作品内容丰富和人物性格复杂、语言精彩的异邦戏剧,需要在教师指导基础上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笔者在讲授这一作品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研究性学习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电影《哈姆雷特》的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身临课文情境中;然后,对该剧的故事背景、情节作简单介绍,并要求学生依照剧本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点评并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公开表演。最后,教师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详解。事实证明,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考试时多设置主观试题

在考试的时候可以多设置一些主观发挥的试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表达对作家或作品的看法,根据自己对作品理解来完成试题。这样,既可以检测出学生对作品的接受情况,又可以避免出现学生考前突击机械记忆、考后抛诸脑后的情况。真正做到了教学与思考相结合,真正检测出学生这一学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语文杂谈[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归属;故事化教学法

收稿日期:2013-04-28

作者简介:王蓓蓓(1983- ),女,平顶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大学语文》是为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教还是学都不尽如人意,教者似乎无所适从,学者也多意兴阑珊。细而究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限制了教与学的沟通,而故事化教学法能超越学科壁垒限制,建立有效的教学对话机制。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新思考

《大学语文》设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基本人文素养,这一教学目的设定涉及德育、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是与中文专业基础课程高度符合的,所以最初《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便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徐中玉编写的《大学语文》(下称“徐本”)是《大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标本,“徐本”一至九版的修订就是一部大学语文教育演进史,溯其源流,便能较好地理解《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徐本”第一版选编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就连徐中玉30年后也说:“在编选文章时不免有些保守。”而在结构上则采用的是文学史的办法,这种做法实质就是中文专业基础课程的简化处理,但“这版大学语文一出版就受到热烈欢迎”。自此以后,虽然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层出不穷,但在学科归属的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异议,即《大学语文》归属中国语言文学。

这样的学科归属认识,既促使了《大学语文》出版红火局面的出现,又限制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语文》的深入思考。《大学语文》既然是培养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表达技巧,那么它的选文为什么仅仅限于中文专业学生重点研修的篇目?再者,中文专业学生重点研究的选文,作为同年招录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是否有时间、有能力和兴趣深入钻研呢?他们本专业的一些经典选文是否能承担起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职责?凡此种种,皆由《大学语文》学科归属问题而来,它也是造成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一学科归属的简单化处理,忽略了与教学对象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无法在教与学之间建构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

二、《大学语文》教材问题挖掘

随着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各种各样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层出不穷,如果说针对理工科学生编写的教材还能让人理解的话,那么专门为某一专业编写的《大学语文》就不免让人有点诧异了。公开出版的教材让人眼花缭乱,自行印发的也不在少数。

目前《大学语文》的编写,从内容上看呈现出两种主要的编写模式:一是单纯的选文,二是选文加文学常识介绍。后一种成为《大学语文》编写的主要模式。而就这两种编写模式而言,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以“徐本”第九版为例,编者在“序言”中说:“在加强教材人文性的同时,不忘对教材工具性的重视,增设了‘学文例话’一栏,分《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小说的阅读与欣赏》四项……此外,附录的内容也有所调整,增加了《常用文言虚词例释》《文言特殊句法述略》《常用修辞格举隅》等内容。”这样的编写考虑可谓用心良苦,但站在中文专业立场的教学观念却丝毫没有改变,而且连课文篇目、索引也按照文学史年代、国别进行编排,其目的是为“习惯按传统的课文排序方式上课的老师提供了方便”。这种简化的中文专业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认可。

三、教学对象存在问题探讨

作为《大学语文》教学对象的学生,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他们是高度专门化的某一学科门类中的学生,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十多年来扩招背景下的学生。

高度专门化学科门类的区分限制了学生对其他门类知识的兴趣。中国传统学术的特点是文史哲不分,近代以来,在借鉴西方知识分类和教育分科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学教育也采取分科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固然有利于培养专门化精英人才,但弊端也同样由此而来。专业知识体系的封闭特征影响到了该专业学习者、研究者对其他知识体系的热情。《大学语文》既然学科归属上属于文学科,那么许多非中文专业学生出于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认同与维护,本能地会对《大学语文》生出一种排斥情绪,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乏其例。

再者,高等教育十多年来的扩招,固然在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其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基础知识整体水平的下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许多学生来说,应付本专业的课程已捉襟见肘,哪还有余力去对付本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大学语文》?更为重要的是,与英语四、六级关乎就业好坏的现状相比,《大学语文》甚至只需要草草完成一个学期课程论文就足以应付过去,学生怎么可能为它付出太多精力?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便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成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故事化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以往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中故事化教学法虽被关注,但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实际深入论述的并不多见。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许故事化教学法是一有效的教学手段。

故事化教学法强调以故事带动知识的讲授和理论的分析,对学生的影响是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故事化教学法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建构不同学科学生共同的认知基础,从而在超越学科知识体系限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大学语文》的知识教育和人文思想的传达。

在《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实施故事化教学法应注重从选文的背景、作者、典故等的故事性讲述入手。仅以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来具体谈谈故事化教学法的实施。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人,他戎马生涯、赋闲弄文的一生,本身就很具有故事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分析出宋代重文官而轻武官的行政传统,同时也要结合宋金关系讲述辛弃疾的尴尬人生经历。在这些故事讲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辛弃疾是一员武将,很不幸宋代是个重文官的时代;辛弃疾是南宋的官员,很不幸他有北试于金的经历。”通过故事的讲述调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辛弃疾矛盾而复杂的一生,而这正是构成他作品本色的魅力所在。在这首词的讲授过程中,对用典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首词的下阕,辛弃疾连用了张翰、许汜、桓温三个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心兼天下却有志难酬的怅惘之情。以故事讲述法来阐述三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透析作者寄予在文本中的情感世界,既加深了对作品背景和主题的理解,学生听起来又觉得很有趣味,自然乐意接受。

以故事为基础,建构师生的教学关系,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基于学科门类和知识体系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同时,它也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整体基础水平相对下滑的学生接受能力,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本丰富的内涵。故事化教学法是解决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矛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2007-05-24.

[2]杨建波.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纪人.大学语文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一.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可以将中学的语文知识升华,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类型文章的写作能力。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思想。作为大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素质。大学语文连接着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陶冶下必将滋润一代人的精神文明,那么就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民族性才能得以传承,传统文化不至于失落。唯有认识到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不同目的性,才能激发学生、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热情。唯有大学语文学科得到了重视,才有改变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而展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使用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不是教师一股脑地将知识强塞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进行自我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起到的是纠正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从学习环境、情景和对话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达到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学习体系的目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多种教学模式组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主张将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为教学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应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所学的新知识主动地进行选择和处理。使之成为自己的意义,而非别人灌输的意义,产生自我的意义构建。现高校中大部分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为重心,学生对职业技能课的热情也高于像大学语文一样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望唤醒,这就是教师引导作用的一种体现。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实用性,使同学认识到语文只是并不是无用的死知识,结合教材把文学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串联起来,增添大学语文的魅力。也可扩展大学语文的范围,注入当下流行元素将影视、音乐、等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更好的让大学生们透析语文中的文学意义、思想意义,帮助学生确立自我追求。

2.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良性循环

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们应懂得主动构建知识,对于外界传输的知识,学习者只能通过自我消化吸收,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主动建构才能理解透知识。所以,学生应发挥自我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各种建构主义模式去探究、去发现。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文章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有疑问要由学生提出,疑问要让学生自己学着解决分析,知识是要靠学生自己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反思自我认识的不足之处,建构出新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经提出便备受争议,但在最后的实验过程中,在教学中取得教学的效果是无可厚非的,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经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大学语文教学定会转变被边缘化的局势,寻找到新的教学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龚云普,王红椿.由"公共基础课"走向"综合文化课"--现代建构主义与大学语文教育[J].惠州学院学报,2003,23(5):83-87.

第6篇

小学教育(以下简称“小教”)专业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小教”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小学教学所需知识、素养与能力的小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的特点,教学计划要求开大学语文并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更好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小教”专业不同于其它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开设中应结合专业特点,以避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学教育作为新兴专业尚处于探索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小教”专业大学语文在开设中存在诸多矛盾:课程与师资力量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专业目标要求的矛盾,教材教法、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脱节等。

(一)课程流于形式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要求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国家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但在教学过程中虚开课程现象依然存在,“小教”专业亦如此。“小教”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大学语文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其具备语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学生对其认识不足,教师开设课程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致使课堂教学被动而无意义。部分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无异,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小学实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程认识存在误区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英语课程学习,学生深知没有四级证就没有学位,上了四年大学学了四年英语,很少阅读语文课程的相关内容。大学语文作为“小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尚方宝剑”,又缺乏学校领导的重视,学生无形之中疏远了语文课程。加之,学生对课程认识有误,课程内容脱离小学教学,助长了学生的厌烦情绪。部分学生认为:小学教师不过是中等师范和小学教育(专科)学生去担任的职位,对于本科生有点大材小用,凭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能满足小学教师工作的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课程学习偏离教学的中心。

(三)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复,与“小教”专业不符,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延续中学所学知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准、情感需求、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中学生,大学语文需要呈现新的面孔,让新鲜的内容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要让学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公共课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方法无异,单纯的枯燥理论说教,满口之乎者也,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学了在教学实践中也未必能用上。(四)教材内容与小学教学脱节大学语文课程缺乏针对性的教材,课程内容脱离小学教学的实际。据统计,目前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约有400余种,但没有结合小教专业特点编写的教材,教学使用的专业教材与公共课教材完全一样。大学语文公共课使用的教材结构明晰,所选内容具有代表性,多以典型现代文、文言文为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道德含义、人文底蕴。“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为学生今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做准备,所用教材与小学实际教学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与专业方向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效果。

(五)师资力量薄弱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多从中文相关专业聘请,所聘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由于缺乏对“小教”专业特点、定位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往往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跳板,将其与其他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公共课一并看待,对教材、教育对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把精力主要放到为“转岗”做准备的专业课程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滔滔不绝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学内容空洞乏味,严重影响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

(六)评价方式单一“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沿袭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采用期末量化考核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考核内容主要侧重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考题与中学类似,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考核。从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中学生的表现相差较远。部分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前突击背诵,也会获得较好的分数,这对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学习其文学知识素养方面的提升有限。

二、改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学生学习有着很大影响。教师应该对教材不断创新,讲出新意,使课堂教学与学生融为一体。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实现了教育目标,这是错误的。作为主讲教师应了解“小教”专业的特点,从思想上认识到“小教”专业学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更新知识,调整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交流,使课程教学出新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遍认为只有专业和英语课程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考试和学分是其奋斗的目标,最终使语文课程的学习变为一种被动。“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学生需改变学习态度,大力提高专业修养,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不断转变观念,把对学生的爱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找准突破口,实现观念的转变。

(二)重新审视课程,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归因于教学方法单调、陈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成为必然。语文是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感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外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重实用性、观赏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助学型多媒体课件,开展个别化学习。助学型课件具有简易的操作性和灵活的交互性,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章节学习结束后能提供相应的评价策略。加之,课件中动态优美的图片,动听的背景音乐,煽情的配乐朗读,大大提高课件的观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还可以建立“小教”专业语文课程学习网站,利用网站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既丰富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小教”专业特点创编合适教材结合“小教”专业特点,创编新教材,力求与社会、专业发展、学生兴趣相结合。资料显示:“国内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3]面对如此繁多的教材“,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又该如何来确立权威性呢?首先,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大学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使学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注重语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内容选编上,既有语言专业知识的巩固强化,又有“小教”专业知识的交融,更有小学语文教学的专题训练。其次,选文范围涉及古今中外,以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兼顾外国文学精品。文章题材各异,注重欣赏与实用,语言风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注重挖掘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4]。

(四)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教”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要求比较具体。首先,教师要成为道德规范的示范者、学生人文情感的激发者和欣赏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感染力量,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理解,又要有宽阔的知识面,还要对小学教育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用自身浓郁的人文气质,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5]。其次,结合小学教育特点,让教师定期到小学做教育调查,参加小学的公开课及相关教研活动,与一线优秀教师交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把最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

(五)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能力提高教育评价方式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动力。为更科学地检验学习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弱化知识性的考试,构建一种以贯彻能力考核为主、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智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发展[6]。首先,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以课堂参与积极度作为评价的参考项。其次,由学校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确保教育质量。最后,终结性考试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开闭卷相结合,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注重考核学生的记忆力,评价实施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性 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水平、教学规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以“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为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运用汉语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谈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其他人文素质课,如道德课、法律课、政治理论课、历史课、哲学课等所不能取代的。(如论文《儒道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论德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寓美育于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与心理素质培养》等都阐述了这一观点)。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中华民族人才培养发展的神圣使命。因此,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发展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它不同于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中学的语文和本科的大学语文。所以,它应当是针对进入高职后低年级的大学生,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接受语文教育后的实际水平,重视积累,有的放矢地开展的教和学的双边教活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与中学语文完全不同的。其学科定位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它应注重充分体现自身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特点,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较多,所选的教学篇章基本都是古今中外著名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为一体。文道结合,寓德育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极大地拓展并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能力的训练。在开发智力中, 培养了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文学造诣。如果说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依赖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的话,那么,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灿烂则离不开那些承载历史的厚度、哲学的深度 、科技的智慧、文学艺术的审美等诸种文化要素的传世经典。研读经典使大学生悟真向善、识情知理,在人文精神引导下,变得睿智、豁达 、优雅 、美丽 ,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应突出其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师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招入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素质偏低的情况:字写得潦草、歪斜,如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水平;错别字百出、段落结构没有逻辑;很多学生连请假条、请示、申请都写不规范;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更是错别字连篇、病句很多、结构凌乱……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愿意抽出时间看人文方面的书。许多大学生选课着重考虑的是就业的需要, 除了专业课和要求必选的 “英语”、“ 两课”外, 多数学生都可能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缺少热情,教师缺乏信心,课程建设缺少支持。针对现状,大学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具性作用就显得更重要。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之大,非谓大楼之大,而谓大师之大也。”影响学生灵魂最大的应该是语文教师。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业务能力都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材,对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科研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既没有政治课的权威, 又没有英语课的考试压力, 全靠教师自身的投入和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魅力在支撑。

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里,大学语文教师算是弱势群体。讲授大学语文课,教学任务繁重,很多学有专长的人不愿意教大学语文。不少学校是代课者多,兼课者多,即或有几个专任教师,也是专职不专心。教大学语文往往是教专业课之余的“副业”, 或是教专业课之前的“练手”。另外, 由于任课教师一般是中文系的教师, 教师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容易受专业课教学习惯的影响, 出现“曲高和寡”、与学生的基础和需要不接轨的现象,或者因为不是专业课而降低标准, 少有要求。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使教师科研出成果难、评职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同时,在不少学校,教师讲课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式死板、缺少艺术性, 导致魅力无限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效果差,不受学生重视,而逐渐被边缘化。

为顺应时展,进一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变了,教师也要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要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人文与心理素质, 丰富的教学经验, 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 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与思维方式, 民主的教学作风与教学方法等,即自身要“学者化”。

三、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教育的日益接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在日益深化。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其教育教学也要改革。

1.要重视教材的选用

教学活动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知识传授中,以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感染学生,以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教育学生,引领大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建构正确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社会正义感,激发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使用的教材均是本科院校的教材, 有的内容高中语文课本甚至是初中课本就已选用。除少数教材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大学语文教师的好评外,多数都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特色等问题。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如能编写出适合高职特点的、选文讲究(精选的作品既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又凝聚着人类追求理想、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等内涵,有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对社会生活能全方位辐射,同时具有知识性、形象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的经典文章)。编写科学的大学语文教材,无疑是对社会进步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促进。我国高职教材的改革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学内容要丰富

社会进步了,知识也在大更变。因此,随着教材的改革,教学内容要改革,即要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材和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有时代变化和发展的眼光。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提供给学生主修材料和拓展材料)。用文言文的简朴和醇厚,加强学生对华夏民族悠长历史的认识,在文化熏陶中,积极培养学生多种良好的习惯及应对生活的各种能力;用世界各国优秀的外国文学,以异域风土人情的多彩画卷,让广大学生尽情品味人类灿烂的文明;用现当代优秀文学的一幅幅生活画面,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将人文教育内化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自觉要求,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 笔者认为还要适当增加应用文写作单元的教学内容, 特别是加强学生今后工作中可能经常遇见的实用文体写作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和岗位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要有时代性与多样性

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多样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要重视、提高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及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能动因素。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等特点,就要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要改变以往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教师“一言堂”的封闭化、凝固化、模式化的传统教学手段层面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通俗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时尚及网络文学等大众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蔓延,成了学生的“最爱”。对于大学语文教学,要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 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等诸多方面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

挖掘潜能,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采取传统的普通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积极推行学生喜欢的现代多媒体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画面、音乐等于一体,使教学内容达到情景化、生动化、立体化,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使学生身临其境, 受到审美感染, 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演示性教学等, 采用板块式或模块式教学、单元式、套餐式、专题式等方式,开设大学语文系列课程或读写系列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逻辑、创新性思维能力,积极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可交替使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法要灵活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全面测定。以往的考试形式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种做法不适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很难考查一个学期学过的全部内容。因此,考查的方法要多样,可以开展笔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汉语的能力。期末笔试成绩可占综合成绩的50%至70%),可以进行口试,考查经典名篇的阅读、识记和背诵情况。同时,还可把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都纳入考核项目之中,诸多措施都将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考试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语文教育的真正目标应是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考虑。这种需求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兴趣需求、毕业求职的谋生需求和今后供职的工作需求。根据需求,积极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利.浅谈《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J].河南教育,2009,(09).

[2]郝建军.浅谈德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

[3]张娣明.寻找国文科教学在e世代的生命力,2003.

[4]王小舒.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

第9篇

一、何为大学语文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同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1978年,在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正处于困扰当中。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在我国高校中,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语文在高等学校教学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多种因素的困扰,大学语文短期内要摆脱困境,展现新的活力还是相当艰难的,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扬长避短,使大学语文在步履维艰的发展道路上呈现它的魅力。

针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及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经验,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放教学时空,拓宽学生时空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课文只是例子”,给作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再延伸、引入新内容。根据每篇文章的重点、难点适当补充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时文、美文,以帮助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节选的《大学》篇目中,讲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一段时,在“格物”与“致知”的讲解中,将古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现代人的研究、利用天地、探索宇宙结合分析,让学生耳目一新,深深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厚重博大,并有一种历史的视野。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乃是其喜爱大学语文的良好开端。

2.运用交叉学科分析作品,扩展学生文学视野

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力争打破已有的篇目串讲方式,将授课的重点从字词的解释、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归纳转为从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作品,教授学生新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真正明白文学中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经典与当代联系,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提倡学术性和前沿性,使博与专兼顾,课内与课外结合,弘扬文学教学的当代性、时效性。

相信大家记得热极一时的《还珠格格》主题曲《当》中唱到“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在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其实这首歌是源自于《乐府诗—上邪》,原诗中的诗句为:“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我们学过了这首诗,对这首歌的内涵会有更深的理解,对原作品也会有另一番审视。

同样的还有《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相信这首歌曲很多人都能吟唱,但未必很多人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这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词,可以捎带着介绍一下杨慎的生平,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坡也写过《赤壁怀古》,用的是《念奴娇》词牌,起首就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并非有意给三国的故事写开场白,可是说到无情历史和千古英雄的时候竟然产生不谋而合的感触。在讲解时,把这些都牵连起来,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增加了自己对古代文学和现代一些现象的联系和分析。

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现代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上两个例子可见一斑。可以直接传唱的古诗词有很多,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月满西楼》,李煜的《乌夜啼》等,都被广为传唱。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些歌曲是谁写的,源于什么,什么样的写作背景,表达怎样的情感,无论是对于教学生的老师,还是听课的学生,既能够产生互动,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大学语文的现代性。

3.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和大学开设的其他课程截然分开,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 大学语文 困境 对策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一)师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很多师生认为高职学生主要是学习职业技能,而大学语文枯燥无味,没有必要再学学语文。很多师生受当前功利思想的影响,认为大学语文学了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不如技能分数、奖学金、证书有用,只愿意把精力和兴趣放在技能学习和训练上。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不明确

很多高职院校只以选修课、讲座方式或者大课来开设大学语文课,有些院校甚至直接把大学语文课程剔除,大学课程只是形式上存在没有实质效用,致使大学语文在高院校中逐渐被人遗忘。从高职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人的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应设为公共基础课。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职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学上的思想,不但要教学生“做事”,还要教学生“做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与普通高校相比要有所差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类院校的目标,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偏重于基础性,完善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要注重与专业融合,为专业服务,找到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大学语文究竟应该给高职学生些什么,这门课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又是什么,是找准其课程定位的关键,也是学校和教师应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时量不足

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语文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甚至被取缔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高职院校会按照学生所学专业着重安排职业技术类课程,重视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对大学语文这一表面上看来对职业技术并无多大影响的课程则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课程存在与否他们不在乎,而减少了一门课程的教学,对院校来说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故而很多高职院校压缩了大学语文的课时量甚至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

(四)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好的教学资料

很多教师教学只是简单的讲解书本知识,学生听起来觉得枯燥乏味,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在下面偷偷玩手机、聊天亦或是看小说、写其他课程的作业等。教材的选择也是关系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教材很多很杂,很多选文都是重复,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多教材类似于初中、高中语文中的课文,没有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没有新意、缺乏特色,学生觉得无趣,便不愿再去看去学。

二、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适当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量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大学语文应设为公共课程,为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服务,但区别于专业课程,主要突出实用性和工具性,而不应太过于理论化、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具有优秀的职业技能和高个人素质的人才贡献。高职院校应确立“大学语文”应有的地位,从教师至学生都意识到学学语文这门课对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能力、促进人格完善、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编写切合高职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改善教学方式

语文是与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问。高职大学语文应该结合高职学生实际,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作为教材内容,编写以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科技性为主,能体现高职特色的人文性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技能和品德素养。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教材中加入如优秀的演讲稿、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及一些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科技说明文等对学生将来工作、科研有实际作用的内容,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讲故事等活动,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工作技能,了解当前学术科技的发展状况,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对自身发展的重大作用。

(三)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一个好的教师是领路人,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新的领域,开始一段与众不同的路程,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一个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政治等知识,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在无形中影响着、引导着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教师的素质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更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教师素质是影响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结束语

大学语文是集合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重视和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对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摆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当前困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16-02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上的人,都应该好好的学习和运用她,特别是作为教育界的摇篮,大学的语文教学发挥这直观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相当的失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

母语是用于思考和理解本国相关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在本国内成为优秀人才的基础。国外很多学校都对本国语文进行明确的定位,例如,哈佛大学将其作为核心基础课,而麻省理工也将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核心,国外的众多学校都能正确的对本国语文进行定位,然而在我国,汉语言语文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定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被访者中仅有百分之二十六喜欢大学语文课程。与此同时,学校与教师对于语文的教学也缺乏正确的理念,很多大学学校,特别是理工类的大学已经取消了语文的教学,只是将其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让喜爱的同学们选择学习,他们大都将重点放在专业课、计算机和其他种类的外语教学;大学语文教师由于学生的不重视,他们也变得不再重视语文的教学,还有些是为了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进行语文教学。

(二)缺乏优秀的语文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队伍决定了良好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价值在教学中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即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高校的语文教师是有一些非专业的兼职性的教师充当,他们不仅自身素质不足,而且教学水平也还有待提升,在这样的师资团队下给语文课程的教学造成了一些障碍。另外,还有一些语文教师是有中文系的专业郊野教师充任,他们拥有不同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教学水平差异也很大,在语文教学中常常用他们自身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因此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求的综合性不足。很多高校将语文教研机构与基础课或公共课进行管理,导致了大学语文缺乏一定的特色。同时,由于大学语文教师的要求较其他专业的低,导致他们的地位相对较低,从而打击了语文教师的积极性,缺乏钻研的精神,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被动、消极的充当教师,使大学语文的教学更加的缺乏质量。

(三)教学方法和设备比较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当是最先进的,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设备上,都应当跟上时展的潮流,然而,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却存在一个不足的现象,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设备也比较单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高校相关人员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认为语文的学习没有重要意义,加上师资力量的不足,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完整的教研组,各个语文教师任务重,均采用自己的方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其次,学校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不足,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出现不足,很多语文课堂都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大学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大学生经过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语文学习,很多都已经对语文产生的厌烦,因而当前的很多大学生都对语文学习漠然视之。学生大都已经对语文产生了厌学情绪,在开设了语文教学的大学里,学生们都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采取参加语文的学习,他们认为书本上的语文缺乏影片和电视的直观感受,并且书本上的距离现实太遥远,没有实际意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为了打发时间不是玩手机就是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对于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也都是相互的抄写应付老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导致了老师的积极性受到的打击,循环作用,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堪忧。

二、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思考,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进行改革。下面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方案:

(一)更新观念,准确定位大学语文

要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观念的改革,即重新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新的定位,改变高校负责人和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观念。首先,语文是一门育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兼顾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语文中的知识是指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和文学等,技能则是指学生对这些指的运用能力,包括口头表述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次,大学语文教学担任着极其重要的使命,既熏陶道德情操,又传播人文精神。因此,大学语文应该被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中华民族的高度,只有正确的定位,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大学语文学习。同时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它是大学阶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它是高中汉语学习的延伸。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庆幸的认识到这一点,两者在语文的教学中才能够更加的积极,从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老师作为课堂上传授学生各种文化的介质,他们对于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手段以及知识的多少,因此,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状况下,加强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完善的大学语文教师选择机制。大学语文教学担任着为大学生传授更深层次的语言文化知识,因此,他们自身也应该是具备专业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优秀人才,高校应该严格选拔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师资源;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大学的教学环境比较开放,因此,大学的教师也应该具有适应新的文化能力,特别是语文教师,社会文化发展很快,老师必须将显示现时生活与语文相结合,高校也应对语文老师进行定期培养,学习更加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并制定教师考核机制,每学期或每年结束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和业绩进行考核,效果较差的应当给予一定的处理。

(三)优化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而语文也并不是同学们想象的需要死记硬背,事实上,语文也是一门开放的学问。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均不能使大学的语文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首先,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其次,改善教学模式,采用模块教学。由于学校的不同,各个学校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而最新的三层多选式语文教学模式则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提供服务。三层多选式教学模式即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语文教学课程,包括开课时间的长短和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而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构建学习思路提供空间;再次,改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可以将大学语文分为五个模块,然后根据教师的自身专场选择适合的教学项目,既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语文教学,同时也减轻了语文老师的负担;最后,改善大学语文评价方式,大学语文对于中小学语文应当有所区别,其考核标准应当是以学生的在课堂和课后所获取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为标杆,而不是百分制,经过考评方式的改变,从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这一课程的地位。

三、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的教学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它既是对祖国的下一代进行文化知识和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合适,相关教育部门应当积极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 军,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M].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2000(3)。

[2]李亚男,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能力[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5)。

第12篇

一、高职大学语文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争论持续不停,体现在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功能上即:“实用技能”与“文化素养”之争。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都是应该强调的,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多数人能力起点低,类似表扬信、请假条之类的应用文写作也难以完成,实用技能的相关知识薄弱,所以巩固大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发挥工具性特点,加强能力的培养还是值得特别考虑的问题。

“高职教育首先是高等教育,同时又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大学语文不仅承担着与普通院校大学语文同样的责任,而且其自身又有着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中与普通院校都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性人才,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应该与其专业相联系,有实用性的特点,能够应用到专业领域中去。

二、能力本位职业教育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CBVE或CBE,可以理解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产生于二战之后,并广泛运用于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90年代后被引进中国,许多高职院校利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实验,在教育界引发了一定的反响。

三、以能力本位为中心改革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1997年国家教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的主题报告明确强调,“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高职教育倡导以能力为本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高职教育总方针,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入手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更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

2001年美国教育改革的《2001一个都不能少法案》(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中,有大量篇幅讨论“语言教学”,其目的是期望解决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降的问题,试图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些语文教育改革都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语文教育家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教材改革、教学创新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的研究。人们普遍发现传统高职大学语文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经济对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学语文想要走出尴尬的边缘状态,必须凸显特色,以“能力本位”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无疑是缓解高职学生日益增长的语言能力需求与落后的大学语文教学之间矛盾的最好途径。

四、改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