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基础辅导

高中数学基础辅导

时间:2023-09-18 17:33:16

高中数学基础辅导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考试辅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16-02

辅导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一个单元学习阶段或者是整个学期学习阶段结束以后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课一般是针对考试前的辅导课程,这样的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而且对学生的心理也进行辅导,让学生在考试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发挥自己最佳的状态,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还在持续开展,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课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一种辅导,知识水平再高,在考试中如果没有过强的心理素质就很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所以考试之前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现在的学生所需要的,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我根据在新课改中各种考试辅导所取得的成效,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动机、思想动态等不尽相同,致使他们的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思想心理的波动起伏很大。因此,要想学生在考试前的复习时间内,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重新复习一遍,提高数学水平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进行辅导,让他们稳住自己的心态,树立起自信心,从容的应对考试。同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给自己制定一个个短暂又明确的目标,一步步去实现,这样就能在心理素质、思想状态上拿下考试。

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认真的观察学生,经常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多多鼓励他们,一点一点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从心理上热爱数学学习。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仅帮助学生燃起了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让自己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态和心理素质。

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配合班主任,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明确考试辅导对自己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复习成果,同学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样班集体就会造就一种浓厚的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考前复习。或者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不时地进行总结和方法指导,总结学生的复习状态和复习结果,让学生们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过程,然后再接再厉。

2.从数学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考前辅导首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完善知识框架,对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把握。数学考前辅导要以教材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根据其中所要求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来开展考前数学辅导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引,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前复习。不仅要让学生把复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数学课本的基础知识上,还要适当的进行知识的延伸,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具体开展。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合理的分配每个单元的复习时间,在复习每个章节时,可以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来辅导学生。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于那些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教师在复习中要给予细致的讲解,点明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还要通过多做典型题目来强化巩固,已达到要求的熟练程度;对于那些要求了解即可的内容也要涉及,简单明了地讲一下,不用做太多深入研究。

总体的复习过程可以是通过对范例的分析进行每一章节的讲解,然后让学生们做题来进行巩固,同时做好归纳总结,最后进行单元达标检测,然后再开始具体的复习。复习开始前,让学生像新授课一样,也要对内容进行课前预习,掌握基本概念、各种定理、公理和公式,让学生在熟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探讨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知识点的深入复习,再次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做题练习巩固。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情况各有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复习。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概念知识以及解题思路就可以,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基础上,适当的延伸自己的思路,拓展自己的思维。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过程中受益,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组成一个个专题,进行每一个专题的强化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所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根据题目的需要拿来运用,因此在复习时不用考虑知识在课本中的先后顺序,根据问题中的问法、自己想到的解题思路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对知识进行重组加工,进行知识间的相互转化。有很多数学问题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答案。

经过这样的辅导训练,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相同或相类似的题目,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解题思路,这样就是辅导后的最佳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要保证强化训练的效果能落实到实处,所以教师要注意反馈的及时性,要及时批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作业,让学生对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改错收集,根据对学生的错题收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解答指引,查漏补缺,进一步归纳总结深化对某一类题目的认识。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提高,从而达到巩固学习提高成绩的目的。

第2篇

2.成本会计综合练习王秀萍

3.电子商务概论综合练习刘乃民

4.基础会计综合练习艾大力

5.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熊应进

6.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王社荣

7.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赵坚

8.英语Ⅰ(1)语法重点及练士芗

9.现代金融业务综合练习周延军

10.电算化会计综合练习王秀萍

11.金融市场学综合练习吴国祥

12.国际金融综合练习朱志忠

13.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陈凌明

14.市场营销学综合练习刘志敏

1.高等数学(1)综合练习陈卫宏

2.英语I(1)语法重点及练士芗

3.英语(1)自测题200分李士芗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练习题王旖旎

5.哲学课程练习题韦克难

6.计算机电路基础(1)复习与练习沈雅芬

7.软件数学基础期末复习辅导赵坚

8.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System平台复习指南刘小星

9.程序设计基础综合练习崔林

10.线性代数重点与练习赵坚

11.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1尹志英

12.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2尹志英

13.无机化学综合练习刘宝廷

14.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练习题1尹志英

15.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练习题2尹志英

16.英语Ⅱ(1)期末复习指导李士芗

17.计算机数学基础(1)例题与习题冯泰

1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练习题徐孝凯

19.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复习举要邹峻

20.数学分析专题研究期末复习提要赵坚

21.高等代数专题研究例题解析瞿炜

22.几何基础期末复习指南张旭红

1.民法学(上)综合练习叶志宏

2.经济法学练习题王晓珉

3.刑法学(2)自我练习杨毅

4.刑事诉讼法学综合练习题李文杰

5.民事诉讼法学复习题吴丽娟

6.劳动法学综合练习题王晓珉

7.国际私法学复习辅导石蕾

8.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练习题王旖旎

9.宪法学综合练习题朱叶

10.法理学期末复习辅导吴丽娟

11.英语Ⅰ(1)语法重点及练士芗

12.知识产权法学复习辅导叶志宏

13.法律文书课程重点问题提示杨毅

14.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吴丽娟

15.英语Ⅱ(1)期末复习辅导李士芗

1.财务报表分析综合练习梁慧娟

2.保险学概论综合练习朱志忠

3.英语Ⅱ(1)期末复习辅导李士芗

4.公司财务综合练习徐向丹

5.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刘爱君

6.流通概论综合练习陈凌明

7.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综合练习周延军

8.会计制度设计综合练习牛慧

9.宏微观经济学学习辅导刘臣

10.高级财务管理综合练习石瑞芹

11.货币银行学学习辅导吴国祥

12.公司概论综合练习刘志敏

13.小企业管理综合练习刘爱君

14.企业信息管理综合练习杨军毅

1.Web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综合练习崔林

2.多媒体技术基础练习题袁薇

3.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练习徐孝凯

4.微机接口技术练习题刘小星

5.操作系统综合练习袁薇

6.Delphi程序设计练习题王欣

7.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辅导宁晨

8.电路分析软件TinaPro期末复习指导谷良

9.数字电子电路复习练习题沈雅芬

10.电路及磁路复习指导谷良

11.房屋建筑学学习要点及练习王圻

12.工程力学学习辅导方慕真

13.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题袁薇

14.信号处理原理综合练习田虓

15.常微分方程综合练习顾静相

16.复变函数期末复习提要陈卫宏

17.应用概率统计期末复习朱晓鸽

18.初等数论典型题解潘焦萍

19.计算方法例题解析瞿炜

1.中国现代文学(下)期末复习提要李平

2.中国现代文学(下)综合复习题李平

3.中国现代文学(下)模拟试题李平

4.中国古代文学(2)复习辅导Ⅰ隋惠娟

5.中国古代文学(2)复习辅导Ⅱ隋惠娟

6.基础写作(下)辅导Ⅰ张继缅

7.基础写作(下)辅导Ⅱ张继缅

8.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要Ⅰ李平

9.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要Ⅱ李平

10.中国当代文学模拟试题李平

11.外国文学(上)期末复习Ⅰ程陵

12.外国文学(上)期末复习Ⅱ程陵

1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复习重点与题型李平

14.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复习题型指导李平

15.汉语专题(2)复习辅导吴鸿清

16.汉语专题(2)自测练习吴鸿清

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复习题解程陵

18.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指导胡吉成

19.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自测题胡吉成

20.行政管理学综合习题Ⅰ赵菊强

21.行政管理学综合习题Ⅱ赵菊强

22.行政管理学综合习题Ⅲ赵菊强

23.简明现代汉语复习辅导胡吉成

24.语言学概论的期末复习胡吉成

第3篇

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关于高校学生干部的产生机制。学生干部作为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与桥梁,注定了其要对两者负责的双重任务,那么对于这个队伍的产生也就有两种作用的力量,一方面来自辅导员老师;一方面来自学生。可以通过这两种力量来确定高校学生干部产生机制的类别,一种是单一制,也就是说由两种力量的其中一种来确定学生干部的人选;另一种是结合制,也就是说由两种力量共同作用来形成学生干部的人选。

我们先看“单一制”的学生干部产生类型,显而易见,此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具体的操作机制:学生选举制和辅导员任命制。选举制,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通过本系部的年级或班级大会,让所有有意愿成为学生干部的同学依次在所有同学的面前作公开的竞选演讲,全体同学对上述同学进行投票,然后组织公开唱票,最后根据票数的多少来确定学生干部的最终人选。选举制应该是目前最为通行的一种学生干部产生方式,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是最为纯粹的民主形式,也是最能体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民主色彩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学生干部往往交际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与同学关系融洽,比较能服众,在学生的活动组织中也更能发挥作用。但是选举制也有其局限性:一是这种方式实质是一种“唯人缘论”,也就是说能不能成为学生干部,关键是看自己在同学中的人缘,只要人际交往上比较出色就可以顺利当选,这样学生许多其他方面的优势也就都被“蒙蔽”了。而作为学生干部,要做好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这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干部身上除了“群众基础”,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素质是不可忽视。所以这样的选举方式所代表的选择标准太过单一,不够全面;二是这种方式实际上“屏蔽”了辅导员老师在学生干部产生中的作用,往往会导致产生的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地满足辅导员老师的工作需求,致使辅导员老师运用起来“很不顺手”,给以后的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相反,在学生干部产生中,能有效避免这种“唯人缘”状况出现,并且能较全面的考察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干部的方式就是“任命制”,也就是说,辅导员老师在与学生的初期接触中,发现一些组织能力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再结合对学生的历史表现(学生档案)的考察,来确定一些比较适合作学生干部的同学,直接对其任命,并向所有学生公布任命结果。这种方式相对于选举制来说,实际结果上可能更为合理,因为作为辅导员老师,考虑问题相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更加成熟和全面,所确定的人选往往更加符合一名学生干部的要求和标准。但这种方式总体来说却不太可取,原因有二:一是这种方式逆潮流而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而作为有着一定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他们对民主的诉求更强,也更自觉。作为辅导员老师,如果架空学生直接确定学生干部的人选,往往会惹来众多非议,造成学生对老师以及老师所任命的学生干部的不满,群众基础出了问题,也会为以后的具体工作造成困难。二是没有正当性,学生干部是所有同学的直接服务者和管理者,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员,学生干部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直接相关,而又不让学生参与确定干部人选的过程,将广大同学的呼声和诉求直接“屏蔽”掉,这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就是关于两种单一制的分析,无论哪一种,都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狭隘性,都不是学生干部人员选择的最佳方案。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二类机制——结合制,也就是在学生干部产生的过程中,将辅导员老师和广大同学的影响统一起来,共同作用,形成最终的人选。可以说,“结合制”的思路是对的,避免了单一制的局限性,让“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连接的两边——辅导员老师和学生,都能对学生干部的选择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对于结合制的具体操作,也没有同一的标准,也就是说,对于辅导员老师和广大学生的意见怎样结合,怎样统一,两方面力量具体来怎样影响学生干部的人选结果都没有一种统一的制度标准。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组织学生公开选举,但是同学投票之后免去公开唱票的环节,直接把选票上交辅导员老师,辅导员再根据自己的意见加以斟酌,最后形成学生干部的人选名单。这种方式应该是最不可取的,因为这是明显的违规操作,我们都知道,选举公正性的保证就是公开唱票,没有公开唱票的投票是无效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也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这种半截民主太过虚假,还不如直接任命。

还有一种就是校园民主集中制,首先经过学生的公开投票,公开唱票最后形成一个“票数结果”,再上交辅导员老师,然后老师根据参选学生的得票数以及自己的意见来对票数结果进行调整,形成一个学生干部的人员名单(调整的结果有可能与“票数结果”相同,有可能与“票数结果”相异,例如A得票数比B要高,但当选学生干部的人员是B)。这种方案可以说是相对较好的一种学生干部产生机制,也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民主的基础上有集中,集中的指导下有民主。但是这种机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这种机制是以学生民主投票的“票数结果”为基础,经过辅导员老师“调整”而产生最终结果,但是对于辅导员的“调整力度”却没有一个严格的“量化说明”,也就是说,辅导员在多大程度上“参考”学生选举的票数结果,在多少票差距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如果没有明确的限定,那么这项制度其实又近似于“任命制”了,这种方案的灵活度和随意性太强了,“民主集中制”实际上会导致“无民主只集中”的状况。第二,这种机制会往往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辅导员老师的调整,最后学生干部人选结果与票数结果往往会有不同(例如A得票数比B要高,但当选学生干部的人员是B),被“调上”的B同学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但被“调下”的A同学心理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不满(自己明明是票数较高的,而又因为辅导员老师的原因,而无法成为学生干部)。虽然作为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干部的人选进行调整是非常正当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毕竟所处的角度不同,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往往难以理解老师的做法,所以这种机制必然会产生对一些“被落选者” 以及“被落选者”的支持者的伤害,这就会导致那些“被落选者” 以及“被落选者”的支持者对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队伍的不满,这些都会造成以后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困难。

为此,可以找到另一种机制,也按照“结合制”的思路来进行,修正以上这种具体的操作方案,尽可能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所设计的方案是一种改良版的选举制,可把它称为“不等票额选举制”,具体程序为选举制的标准流程(竞选演讲——公开投票——公开唱票——公布结果),同时让辅导员老师也成为无记名选举者的一员。也就是说,让辅导员老师也像广大同学一样参与无记名投票,选举自己支持的候选人。但是作为辅导员老师,其拥有的选举权限不能与学生一样,其所代表的选票数量应该超过普通同学,所以称之为“不等票额选举制”。比如说,作为辅导员老师,其所代表的选票数量确定为选举所在集体总人数的1/10(关于具体的比例,本人并没有进行过严格的调查分析,只是大致确定1/10这个标准,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一个50人的班级选举班长,辅导员老师有5(50*1/10)票的权利,而这5票辅导员老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都投给1个人,也可以分散给2个人,3个人,4个人、5个人,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同时投票,同时上交,通过公开唱票产生最后的结果。

这种方案就对上一种“结合制”的修正,也基本克服了上一种机制的缺陷。它的优势在于:第一,此机制基本框架是“选举制”,在学生干部产生的程序上坚持了民主的原则,更具有正当性和公正性;第二,在选举制的基础上,辅导员老师能够拥有多于普通同学的票额,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对于辅导员老师的权限也加以了有效限定,使其无法对最终结果形成太大的影响,保障了产生机制的民主性;第四,辅导员老师作为无记名投票的一员,他的作用完全“隐形”了,作为学生,谁也不知道辅导员老师投了谁的票,这也就有效避免了学生对于辅导员的不满。

以上就是我所设计的不等票额选举制,也就是辅导员老师参与其中的选举制,这种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学生干部产生机制来说,更加完善,负面影响更小。但是毕竟没有“完美制度”的存在,这种机制在设计和应用中肯定也会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也希望广大学生工作者继续探索,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机制。学生工作不仅仅需要“人治”,更需要“法治”,对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有益的制度建设更加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而一套完善的制度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形成的,需要学生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对既有机制进行修补、改良和革新。

参考文献:

[1]匡乐文.论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原则、标准与程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2)

[2]宫清莲.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与管理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8)

[3]李景玉.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J]. 教书育人,2010,(12)

[4]金武州.浅析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与使用[J].高教论坛,2010,(05)

作者简介:

张鹏(1984-)男,汉族,河北承德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硕士,专业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就职于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年级办公室。

第4篇

关键词:教育辅导;小学数学;成绩提升;作用分析

数学是一门枯燥、单一的学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约束,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灌输性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辅导,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教育辅导的必要性

教育辅导在小学生数学课堂应用是否存在必要性,探究该问题应从数学学习的科学落实入手探究。众所周知,数学学习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愉悦环境的熏陶下,循序渐进地了解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知识点,并应用数学知识才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对此,立足于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探究科学的教育辅导手段,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成为数学课堂优化创新的关键。因此,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教育辅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地追求速度

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课堂学习应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辅导模式,但是,受传统教育辅导模式的影响,在实际的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知识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也是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育辅导模式,忽视了教授学生如何解决思考难题的方法,不能充分地掌握知识的重点,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2.不正确的教育辅导,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枯燥、无趣的一门学科,而教师又受传统教育辅导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制订正确的教育辅导方法,一味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慢慢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逐渐地会失去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教育辅导策略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辅导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课堂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辅导模式,在教育辅导中,可促进师生双方的身份转换,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在更新数学辅导方法的同时,要与传统的数学辅导模式相结合,合理的制订教育辅导计划,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辅导,相互协作,共同进行数学奥秘探索,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传统认知。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将教育辅导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制订合理的教育辅导方案,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互作式教育辅导方式是以学生为基础单位,人数设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以便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将互作式教育辅导方式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首先设置小组学习方式,小组间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小组中学生存在疑问,学生之间也可进行讨论。此外,设置小组教育辅导方式,教师也可利用小组之间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在学生相互交流中,共同获得经验提升,将互作式教育辅导方式进行拓展,帮助学生从“学数学”转变为“爱数学”,从爱数学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灵活应用,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正确的教育辅导,对其数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余胜泉,吴娟,等.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8.

第5篇

《统计基础知识》是中职会计、金融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统计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恰当地整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营造一种富有情感氛围的活动。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快乐地感受知识、探究规律、体验成功。在《统计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比较真实地创设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广州现代信息技术实践校社区网站有许多与统计有关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还有直接与《统计基础知识》相关的统计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案例分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降低问题的难度,易于学生接受。如在学习统计数据整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一段校运会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视频的内容做一个统计数据整理报告。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参与其中的画面,纷纷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分享美好回忆的同时,学生们也开始讨论画面里面出现的观众人数、比赛运动员人数、后勤工作者人数、教师人数、参赛项目数等的内容,有的小组开始动手统计数据,有的小组将所得数据分组归类,有的小组已经开始撰写整理报告。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传统课堂延伸到数字课堂。传统的《统计基础知识》教学都是在课室中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利用限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课堂平台则打破这种局限性,使教师以信息化手段呈现出具有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活动设计共享和重复使用。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动态课堂教学可视化界面,使数字化教学设计可以直接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在学习统计调查步骤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模板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统计调查的计划、调查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师个别辅导转变为数字化辅导。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外辅导平台可以支撑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教师既可以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通过在线辅导工具对全班同学开展专题知识辅导。除了实时的辅导外,借助课外辅导平台,教师和学生还能够进行非实时的答疑,以网上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学习抽样误差计算时,有些学生只会计算平均数,后边就做不下去了;有些学生则会运用标准差计算抽样误差;有些已经会用极限误差求抽样误差。我就利用课后时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外辅导平台给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有不明白的地方让他们及时在网上向我求教,我利用在线音频对话和发帖的形式给他们进行单独的辅导。通过这个课外辅导平台,班里绝大部分的学生最后都能熟练地计算抽样误差,使日常教学变得高质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课堂听课为主,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少,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一系列的平台,还可以利用其他信息技术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师生交流增多,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网络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Internet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方式围绕任务确定研究方案,然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搜索下载、加工整理,以及交流共享、演示和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与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解疑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专业聊天室,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借助于QQ、新浪UC等建立自己的专业聊天室,引导学生加入聊天室团队,通过文本、语音、视频、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教学观摩、主题研讨等活动。通过QQ的专业聊天室,播放讲座、课例等,供学生观看,即时和观后围绕视频进行聊天(交流)。师生之间还可以借助聊天室的“对聊”“网络电话”等进行私人聊天,比如学生就学习问题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实现多维的、多方式的交流互动。专业聊天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带到《统计基础知识》日常教学当中,提高《统计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121 -03

一、高校开展法制教育概述

自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的通知开始,全国相继开展了六个普法宣传的五年计划。高校在1986年9月1日按照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W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要求开始增设“法律基础课”开始,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历时30年之久。30年的高校法制教育主要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一是法律常识教育阶段,二是法律意识教育阶段,三是法律素质教育阶段。三大发展阶段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从模糊到清晰,从零碎到系统,从匮乏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一)法律常识教育阶段(1986年―1997年)

这一阶段,大多数学校按照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要求,结合公共政治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讲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专题,主要介绍关于国体、政体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宪法常识,更多地是注重具体条文、法律规范的知识性教育。

(二)法律意识教育阶段(1998年―2003年)

1998年6月10日教社科〔1998〕6号文件――、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法律基础课”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此,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教育阶段开启,法律基础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三)法律素质教育阶段(2004年― )

2004年8月26日,中发〔2004〕16号文件将“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纳入“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之列,开启了法律素质教育新篇章。特别是2005年3月9日、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一课,使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完全融合,实现了高校法制教育在理念层面的飞跃。

二、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一般地处偏远地区,交通落后,生源情况复杂。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阿坝师范学院地处汶川县水磨镇,2016年秋季学期全校学生7542人,少数民族学生2114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8%。少数民族学生中藏族1192人,彝族532人,羌族220人,藏族学生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56.4%。学校学生层次复杂,既有本科生、专科生,还有预科生。在学校教育对象多元化、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辅导员在开展法制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辅导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是学校学生法制教育发展瓶颈

法律意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成员对其法律体系的认知、内化、价值认可及态度和各种心理的总称。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之前提要求,为师者知之。经调研,阿坝师范学院现在职在岗29名辅导员,其中哲学1人,经济学1人,法学4人,教育学4人,文学6人,历史学2人,理学5人,工学2人,医学1人,管理学1人,艺术学2人,法学学位人数占辅导员总数的14%,法学学位中2人属政治学方向,1人社会学方向,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学校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文理兼有,从法制教育功能主义考虑,法学专业辅导员几乎为无。学校辅导员绝大多数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完成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换工作,自带的愤青情绪,加上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缘故,时常出现处罚学生违纪事件的“执法不严”与包庇、说情等护短现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亟须“人生导师”给予正确的指引与引导。辅导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在指引与引导学生过程中消极情绪潜移默化,给学生起了消极的示范作用。

(二)辅导员法制教育使用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习实效性低

所谓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方法与途径。我国自古以来一直讲究长幼有序,卑尊有别。所谓教育都是长对幼,上对下的说教,被教育者只有聆听教诲,点头称是的份儿,如果发表意见,反倒会被认为是放肆和狂妄。因长期受传统文化影响,直到当代中国,教育者仍然广泛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高校亦然。这样的教育方式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告诉受教育者这是什么,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惯性,学生的头脑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对学习内容只是一种教条式的死记硬背。自全民普法教育伊始,青少年都是普法教育的重点教育对象,“六五”普法中更是将青少年作为普法对象中的重中之重。经过普法教育的全民化,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民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有所觉醒。现在高校辅导员大多数没有法学专业学习背景,对法制教育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惯于讲大道理,压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法制教育实效性产生负面效果。

(三)辅导员消极开展法制教育,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学习是人们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是持续性的一个过程,经过系统化学习才能成就大学问。辅导员站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第一线,事务性管理工作占据大部分时间,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通过对阿坝师范学院辅导员调研发现,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消极被动,从没有一例是辅导员主动开展的法制教育,主要通过学校下达任务才会开展。如是法制教育内容必零散不堪,学生学习亦是雾里看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理不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整体性把握与系统性传授,学生学习碎片化,终究难逃学习效果差之厄运。

三、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有效方式

“七五”普法规划中规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任务,使得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法律与道德互为表里、不可或缺的关系。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辅导员有效开展法制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辅导员应提高自身法律素质,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随着民主法治思想的进一步加强与发展,学生的权利意识更加强烈,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教育模式不再适应现代的高校教育。现代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辅导员要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教育管理更像是一种法律管理。在法治社会,公民应普遍具有法律素质。高校在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同时,更不应该忽略处在学生管理服务一线的辅导员教师群体法律素质的培养。辅导员自身法律素质的提高对于辅导员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强的规范与指导作用,是辅导员规范完成工作的强有力保障,更是体现高校教育服务职能的强大支撑。具备法律素质,以知晓法律知识为前提。在提高辅导员法律素质方面,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只有知法才能守法,也只有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更是讲法的前提。在法律知识方面,辅导员应具备法理学知识、某些实体法知识和程序法知识。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辅导员应重点关注法律关系、法律责任问题。实体法方面以掌握与高校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规范,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程序法方面,主要知晓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重要是养成按程序办事思维惯性,切实落实依法治校办学方针。

(二)辅导员应寓法制教育于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使大学生日益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辅导员具有天然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独特地位与优势,教育部2006年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辅导员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者、实施者。再者,辅导员可算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最多的老师。按照阿坝师范学院对辅导员工作量化要求,每位辅导员每周至少入住学生寝室一次,至少3次走访学生寝室,一月至少10人次谈话。辅导员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了解学生思想状态,是辅导员开展学生法律教育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条件。于此,辅导员具有了寓法制教育于学生日常管理的便利条件。辅导员应在日常管理中实现法制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班委的选拔。高校班委是班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个机构。班委成员在某种意义上拥有其他同学没有的锻炼平台,班委成员的选拔是辅导员日常管理中法制教育的良好契机。辅导员应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让同学们全程参与,监督,体验遵守规则下选拔的心悦诚服。二是学生违纪处分。学生违纪处分是班级管理中体现法治的重要事件,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大契机。辅导员严肃执行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使学生牢固树立守法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三是评奖评优、奖助贷勤补对象的甄选。辅导员是班级管理者,是评选以上项目对象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辅导员应该及时公开参选信息,成立班级评选小组,严格按照学校评选规定,甄选出最符合条件的对象。这样的过程能培养同学们的规范意识。(下转第146页)

(上接第122页)

(三)辅导员应多途径开展法制教育,实现法制教育实效性

教育是教化培育的过程,在教育技术、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亦是多样化的。第一,辅г笨梢岳用传统媒体与现流行的自媒体,开展法律知识教育。第二,采用法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第三,体现文化育人功能,以法治文化为熏陶,将法治内化,形成普遍的行为模式,实现法治思维教育。

在2016年12月7日-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民族地区高校法制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精神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刘一睿.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4).

[2]贾应生.论法律意识[J].人大研究,1997,(09).

[3]唐研鑫.中美高校价值观教育方式的概况[D].辽宁:辽宁工业大学,2016.

[4]唐圣华.高校辅导员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举措[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2).

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教学

【基金项目】1.本文为2016年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院级创业教育改革工程项目立项项目“《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之分层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

2.本文为2015年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5JGY36)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高等数学是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且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但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修养,为从事所学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过去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常常用统一指标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同一种知识,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另一部分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采用分层教学,在不降低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的条件下,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因材施教,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学习成绩都能有所提高.

一、根据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将高等数学课程分成四种教学班:自然班、重修班、同步o导与提高班、考研班

自然班即新学期统一安排的高等数学必修课程的授课班级,按照高等数学上下册指定的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讲授,通常是按照各个专业进行分班学习,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重修班参加对象主要是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主要针对每年高数测试总评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开展,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放在同一个班级统一进行重新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充分练习,多多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类似的题型,意在帮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尽量避免由于本门课程的不合格而耽误顺利毕业的情形.

同步辅导与提高班是在学生接触过高等数学之后,对各自学习程度有所了解之后,并对本门课程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以及较高积极性的学生,自愿选择加入本课程班级,更加深入地学习高等数学的各项知识,把教学大纲中不做要求的知识点分别加以介绍练习,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学习好高数的知识.

考研班是针对全校学生打算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开设的,此类学生相对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较强,有强烈的学习知识的欲望,可以针对往年的考研真题分成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辅导,各个击破,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考研大军中来,不断带动我院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氛围.

二、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的知识,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本着“够用为度”,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三、辅导分层

一是注重训练的层次性,二是在训练中加强分层指导.培养基础较好的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中等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在数量、内容或形式上加以区别,促使教学目标逐步到位.组织形式多样的辅导,如集中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相结合.对不同层面学生采取不同辅导方法,基础较好的进行点拨、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中等学生采取启发思维活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且可在班级成立学生互助小组,互相监督学习,共同进步.

四、考试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考核成绩遵循淡化成绩、突出过程的思想,平时成绩占30%,期中测试占30%,期末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除了可以根据平时作业和出勤情况,还可由组织学生学习撰写数学建模论文、章节总结等内容给出.

五、个案分析和效果总结

每学期,任课教师从每个层次学生中选出一个典型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写出个案分析材料,对分层教学效果及时总结.

采用分层次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兴趣,使每名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发挥最大潜能和特长,各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提高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成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一层次的学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为课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辅导提供了保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质量和效果就会大大提升.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可以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等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把手整合策略;赏识激励策略

教学活动首先是认识活动,在认识活动的同时,伴随着感情的产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感受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进行因材施教。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辅导、重点"解惑",就恰好能够弥补教师在"传道、授业"中的不足!因此,课下对学生实行有效的辅导是数学教学中有益的补充。

要做到对具有特色的每个学生都实行最好的教育,也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个别辅导。记得有位前辈说过“即使是学生把教给他们的知识全忘了,但还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东西的那种教育,才是最高最好的教育。①”所以教师在课下对学生实行合理的辅导,一定要讲究方法和原则:

一、合理分组。

将学生每八个人分成一组。共有三个梯队:在数学学习中有较大兴趣、有共同爱好、有较好的学习态度的同学可以组成研究小组为第一梯队,一般 7、8个人为宜。教师要指导这批学生集中优势,合力攻坚;将基础知识教差、基本技能教低、基本方法较少的同学分成一组。每组7、8个,组成第二梯队。采取“双导师制”,一方面从第一梯队中抽调精明强干的中坚力量作为“带队”导师,分配到第二梯队的各组中,另一方面由教师作为第二“跟班”导师亲自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较差的“双困生”分成一组,组成第三梯队。使学生在坚持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以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控制能力,锻炼良好的学习品质 。

二、进行辅导

(一)小组集体辅导与重点辅导相结合。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更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隐性的更本质的内容。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处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第一梯队的学生,教师要牺牲业余时间集体辅导。辅导中,单独拿出某一章的知识点,或者某一节的练习题。采取学生对学生讲解,或集体做练习式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一对多的轮流做“教师”,还是多对一的集体攻关重点难点,对学生都具有一种新鲜感和挑战感。学习效率自然加倍。

在集体辅导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常错、易错的问题一定是反复的讲解,要反复抓,抓反复!但答疑解惑中要力求准确、干脆,避免用拖沓冗长的语言。在所有成员集体辅导中引入良性竞争机制。鼓励所有优秀学生一决雌雄,评论高低,使其在精益求精中生存,在卓绝超群中发展,绝对不让他们有“刀更寂寞、剑更孤独”的感觉。定期让学员交流心得体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博采众长,随时调控。将知识探究融通组合,形成新的智能建构,总结出本人的特色,灵活掌握,用生活将思想升华。

(二)学生掌握与巩固相结合 、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相结合。

对第二梯队的学生要很注意。因为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他们的求知意识很大。在保护他们自尊的同时,又要给予合理而及时准确的帮助。对于他们,首先是感情的建立。学习过程伴随着感情的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可靠、可信的朋友,把握其不同的内心需求和个性特点,调动其内驱力,强化其求知欲,赏识其成功性。

双导师制注重学生独立探索,自主交流,鼓励学生自省,体现其主体性。第一梯队的“带班”导师对第二梯队的成员进行指导,可以达到思想共鸣,实现心意沟通。既可以帮助第一梯队的成员独立的掌握和巩固知识体系,又可以节省教师的一部分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教师要发挥组织、参与、合作、引导的职能。要求学生承认差异,利用差异,缩短距离。

(三)培养浓厚兴趣与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相结合。

第三梯队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所以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可通过教学小故事、数学小幽默、经典数学、著名猜想、脑筋急转弯、数学史话等活动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基础知识、基础能力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可以为集体合作贡献一份力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收获,发挥整体合作的作用。

三、注意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第一梯队中锻炼学生求同存异思维、整体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在综合提高中创新。“在采取学生合作探究时,要防止学生有的研、有的干、有的看、有的转的现象。组长和探究活动的主持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鼓励不同差异的学生为合作探究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贡献。③”

(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是使知识永存或者把现有的知识作微不足道的向前推进,而是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和创造!④”前苏联数学家、教育家A.R.辛钦指出数学教育对于形成学生性格具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真诚、正直、刚毅、勇敢。”从这个意义是说,我们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

(三)思想工作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在第三梯队的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多的运用赏识激励策略。赏识激励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这种养料。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夸奖、赏识、激励,避免鄙视学生,当众揭丑。在感受学生,保护其自尊心的基础上,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避免打掉其自信心。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尽可能的谅解与宽容。做到“责恶勿太严,教善勿太高,”给学生时间来逐渐改正自己的缺点。

四、评价结果

对第一梯队中思想先进、工作出色、学习刻苦的学生进行精神奖励。颁发奖状或奖品刺激其不断的成长。将他们的数学明星进行内部排名,鞭策先进;激励后进。对第二梯队中进步较快、成绩突出、心态平和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对第三梯队的学生单独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注重德能勤绩的综合评价模式。

在奖励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公平为原则,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学生守信饯行。

总之,辅导是对学生学习一有益的补充,做到有效相当重要。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无论学哪一门功课,课堂上老师讲的,笔记本上记的,课外阅读的……等等,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要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自如地运用,就必须通过作业实践来转化,因此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作业实践的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①十三院校协编组编《中学教学教材教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②《科教导报》中国教育学会 .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2004-2005

第9篇

1.制定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管理规章,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德尔菲法、主观概念法、面访调查、模糊数学的先定性再定量的加权平均等方法进行试验。应用中以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准则。把方向性、导向性、科学性、可测性、反馈性的原则融入质量评价,其具体做法:

第一、各考评指标是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把辅导员工作中所能体现出的基本状态,概括为六项二级指标后,又将繁琐、多元且有代表性的一些重点工作细化,通过评价标准中的诸多三级指标给予定性和定量的具体质量评价。

第二、各项指标的权重来源,是依据多年的实践,每次在应用Deilph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同时,通过测评信息反馈,及时改正,弥补不足,使考核成绩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第三、每学期的考核工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组织协调下,采用平时考评积累和期末集中考评的办法进行的。

2.辅导员工作的质量评价指标

3.各项考核评价指标的量化评议办法

(1)辅导员互评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辅导员互评的项目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管理能力、个人素养、时间投入五项。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分成好、中、差三等,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每个项目中“好”等级的权重是20,“中”等级的权重是17,“差”等级的权重是15,参加互评的成员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好、中、差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辅导员的互评,是每个人在学期末通过集体述职,在同级部中相互打分后计入总分。

第二、各项权重的确定,是将“好”定性为(100分)、“中”为(85分)、“差”为(75分)后,得到100÷5=20,85÷5=17,75÷5=15。

第三、在确定每个项目中的“好、中、差”时,只能选一,并分别把总个数统计出来。

第四、“每个人得分”是先去掉同级部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取其平均分,即为该辅导员的互评得分,其统计公式为:每个人的得分={(好的总个数×20分)+(中的总个数×17分)+(差的总个数×15分)}÷参加互评的人数。

(2)评委小组对辅导员评价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评委小组对辅导员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管理能力、个人素养、时间投入、相互协调和服从领导七项。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分成好、中、差三等,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每个项目中“好”等级的权重是14.3,“中”等级的权重是12.1,“差”等级的权重是10.7,评价小组的成员是根据辅导员的每个考评项目确定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好、中、差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质量考评小组,一般有五到七人组成,他们是熟悉辅导员工作的相关代表,通过听取辅导员述职,深入学生中调查了解,查看辅导员工作日志与计划和班级管理档案等渠道,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考证评价后,并计入总分。

第二、具体量化计算办法参照“3.1”中的第二、第三、第四办法。

(3)班级管理效果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所谓的管理效果,是指每学期某辅导员所管理的班级,在同年级部中所取得的班级积分成绩,积分是根据班级管理积分规定,通过系学生会和团总支执行后所给出的得分,其中也包括了班级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得分。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分数统计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算出每个辅导员所担任的每个班的基础积分,其公式为:每个班的基础积分=(班级行为管理积分×70%+班级思想教育管理积分×30%)÷班学生数。

第二步:再算出每个辅导员的“基本积分”,其公式为:基本积分=每个辅导员所担任班的每个班的基础积分之和÷该辅导员所担任的班数。

第三步:由于每个辅导员管理的班级“数”和“学生数”不同,为能体现公平性原则,换算办法如下:得分=每个辅导员的基本积分÷最高基本积分×100。在这里的“最高基本积分”是指在同级中,辅导员获得“基本积分”最高的一个。

(4)学生对辅导员评价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学生对辅导员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德”的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能”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紧急情况能力;“勤”的常规管理投入、学习管理投入、学生活动投入、非工作时间投入;“绩”的班风建设和凝聚力、思想教育效果、常规管理效果、学生威望。而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又分成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等,满分100分。参评学生可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不同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优秀、称职、不称职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考核时各班学生需全部参加自己班辅导员的期末考评,参加人数最低不少于全班总人数的80%。

第二、在确定每个项目中的“优秀、称职和不称职”时,只能选一,并分别把总个数统计出来。

第三、分数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算出每个辅导员所管理的每个班的基本分,其公式为:基本分=(优秀数×60%+称职数×30%+不称职数×10%)÷每个班参加考评的总人数。

第二步、分数换算参照“3.3”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公式。

(5)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质量项的量化统计办法

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统计是指在日常工作中,由考核执行办公室针对学校、系部的一些特殊要求,能及时记录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把按时、推迟、工作效果进行客观记录,统计时可用表格的模式将要记录的结果进行简单描述,并将加减分,如“+1”或“-0.5”及时统计,期末汇总计入总分。另外,在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统计中,分数统计是这样规定的,“按时”是指按要求的时间进行了,每次加0.5分;“推迟”是指没按要求的时间进行,每次扣0.5分;“效果评价”是指:按要求圆满完成,就可评价为“好”,每次加1分;出现问题,但基本完成,就可评价为“一般”,每次加0.5分;假如根本就没去执行任务,就可以评价为“差”,每次扣1分。

(6)加减分质量项的量化统计办法

辅导员加分项规定:①每学期全勤者,即无迟到、早退、请假者,加5分。②学生工作的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加分最高不超5分。学生工作文章在院部发表或获奖,加分最高不超3分。③班级管理效果,在每学期各班管理效果积分,取得同级部前三名的,分别加3―5分。

辅导员减分项规定:常规管理考勤,请假一次扣0.5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旷会一次扣2分,公假除外。

4.辅导员考核的奖励规定

在学年终评时,对于考核取得前40%的辅导员、班主任,其中前15%报请学院授予“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其他25%授予“系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并颁发证书、奖品或奖金。在评选省级以上学生工作的各种荣誉称号时,优先推荐考核名次列前者,职称评聘同等条件优先晋升。

5.辅导员班主任考核的处罚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不称职:不能按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履行岗位职责者;因工作不到位或失职发生严重责任事故者;违反岗位职业道德要求,不能为人师表者;学生满意率低于参加学生人数的50%者;参加院系活动不足50%者。不称职者,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工资补贴及必要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解聘其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

6.未尽事宜的处理办法

在考核中假如发现新问题,需要修改考核办法时,就需在下一次考核前,经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大会讨论通过,由考核领导小组审议,提交院系部学生工作委员会批复生效实施。

第10篇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个别机构校区差异辅导范围有所不同,建议家长拨打电话了解情况)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奥数 小升初 中高考

【辅导介绍】根据不同孩子的基础知识及接受能力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配备辅导经验丰富的课程老师全程指导,各机构收费标准、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详情请家长们拨打电话详细了解。

【热门辅导】

小学:小学各年级奥数拔高、举一反三的解题思维及应变能力提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串讲、作文框架脉络梳理提高、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解;小学数学重点难点查缺补漏等;

初中:初二物理力学、电学等重点难点基础夯实;初中英语语法、数学基础知识巩固提高;初中语文作文及阅读理解等得分点提升;中考重点难点辅导、各科基础夯实;

高中:高考理综、文综重点科目得分点突破讲解,针对基础薄弱的考生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艺考生、特长生文化课针对性辅导;高中各科重点知识点梳理,高考冲刺辅导。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结合所在城区位置,寻找离家就近的机构和校区,先输入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把您孩子的学习情况跟老师详细描述一下,老师会给您做针对性分析。

【吉林市】

吉林市船营区学大教育船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1

吉林市船营区学大教育吉林一中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1

吉林市龙潭区学大教育化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61

【济南市】

济南市高新区大智培训学校国际会展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高新区大智培训学校高新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槐荫区大智培训学校槐荫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槐荫区天材教育槐荫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26

济南市槐荫区聚智堂名师教育槐荫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451

济南市历城区大智培训学校南全福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城区聚智堂名师教育济钢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449

济南市历城区聚智堂名师教育洪楼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447

济南市历城区学大教育洪楼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39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国华经典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旅游路辅仁VIP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花园庄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燕山立交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泉城广场VIP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山师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开元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大智培训学校历下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历下区天材教育山师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21

济南市历下区天材教育山大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22

济南市历下区加誉教育和平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1763

济南市历下区京翰教育泺源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187

济南市历下区京翰教育山师大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188

济南市历下区聚智堂名师教育山师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448

济南市历下区聚智堂名师教育文东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4208

济南市历下区学大教育燕山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39

济南市历下区学大教育山师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39

济南市市中区大智培训学校伟东新都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市中区大智培训学校八一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市中区大智培训学校阳光新路VIP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市中区大智培训学校万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市中区大智培训学校大观园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市中区天材教育舜耕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25

济南市市中区天材教育阳光100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24

济南市市中区天材教育大观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23

济南市市中区京翰教育阳光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8215

济南市市中区聚智堂名师教育万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446

济南市市中区学大教育八一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39

济南市市中区学大教育杆石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39

济南市天桥区大智培训学校无影山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天桥区大智培训学校翡翠郡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济南市天桥区加誉教育天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1764

济南市天桥区聚智堂名师教育天桥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450

济南市长清区大智培训学校长清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301

【金华市】

金华市婺城区学大教育双龙江南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4

金华市义乌市学大教育稠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4

金华市永康市学大教育永康华丰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54

【晋中市】

第11篇

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

充[1]。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专业课程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储备上打基础,其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教学进程。“人体机能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应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很难取得好成绩。对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进行必要的辅导答疑工作。为研究新疆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课程“人体机能学”的课外辅导答疑效果及进行新的探索,本文就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人体机能学辅导答疑情况调查

1.调查方法

选择本校高职学生9个班共759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18份。

2.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发现:对于“人体机能学”目前开展的辅导答疑形式,有兴趣参加者为46.66%,38.86%为全班同学参加,说明学生积极性不够高。答疑时间43.59%选择不定期安排,33.29%选择每周一次,说明学生学习态度松懈,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3.65%的学生认为课外辅导答疑只能基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做到成绩合格,而认为能够完全解决学习困难的仅为14.07%,说明学生没有积极主动认真地解惑。但多数学生(60.03%)对老师的辅导很满意并认为未来的辅导答疑工作很有必要开展,需要全班同学的参与。

三、讨论

目前辅导答疑在现实操作中存在多方面问题,如:学生对面授式辅导答疑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学生与教师间时间分配不一致导致辅导答疑效率低下,一对一辅导造成整体辅导答疑效率不高,等等[2]。要提高辅导答疑实际效率,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对现实工作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1)在意识上提高师生对辅导答疑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在辅导答疑中的表现是其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平台。没有疑问、不会疑问自然反映出自身在学习上的某些偏失,利用好辅导答疑,不仅能克服解决偏失,更能从与老师的交流探讨中纠正不良习惯、端正学习心态、改进思维方式,在方法与意识上为学习提供保障。作为老师应将辅导答疑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等量齐观。引导学生多思多疑,在研讨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教导他们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疑难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相长。

(2)学习、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与推进辅导答疑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针对性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学习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3]。也可组织、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完成其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向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化。

(3)改进辅导答疑方式,使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4]。如:QQ实时辅导答疑、电话答疑、邮件答疑、BBS论坛答疑等。

第12篇

关键词:学员;团体心理辅导;体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55-02

当前,军校学员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呈现复杂趋势,在给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心理学课堂是学员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应在教学中实施符合学员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员处理普遍存在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扰,切实提高学员心理素质。因此,本文结合军校心理学教学实际,探讨构建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为进一步的心理学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一、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是一种依托团体活动,根据学员当下产生的感受与体验进行引导或辅导,从而使学员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方式。团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团体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在民主的领导方式下,团体氛围能够有效激发成员的创造力,成员相互之间信任度较高;民主式有利于提高团体的内聚力,提高成员的活动参与性,使成员自觉地完成团体任务。团体的人际互动对个人行为表现有重要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需要和潜能,只要团体满足了个体的内在需要,个体就会在团体中展现自我;自由、安全的团体氛围能够让成员真实表达情感和感受,通过他人的反馈,成员对自我有更多的反思与认识。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世界的理解是由个体主观决定的。

二、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上均有显著不同,它强调学员在活动中的经验感受,偏重于体验学习,在对经验的分析和思考中,掌握理解知识,内化为思想。第一,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激发学员的教学参与性。学员的参与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学员的思维、身体和感受也相应地“动”了起来,百分百地投入到教学中,学员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布局上,圆圈式、分组式、U字形能够拉近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教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安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帮助学员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第二,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解决了学员的常见心理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学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感到在人际交往、情绪和睡眠等方面有障碍。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的存在容易让学员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失去理想与希望。在面对共同的问题时,学员在团体中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应对方式和解决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第三,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增强学员的自我教育功能。内省,就是通过反思自身行为来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调节的心理活动,是人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基础。内省也可以称之为自我觉察能力。自我觉察能力是人格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当个体具有了内省或自我觉察能力,表明个体开始超越自己的心智,让观察的自我从心智中分化出来,把自己的心智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认识。在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中,学员参与活动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种直接学习令他们对某种理论或说法有深刻的印象,对在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及时体悟并认知,因而能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学员遇到相似的情景或是产生相同的情感时,无意识地就会将团体中学习到的成果运用到现实事件中,增强了自我调适和自我教育功能。

三、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

和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对教员和学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课程设置既要遵守心理辅导的专业化原则,又要创造温馨活泼的课堂氛围,显现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色,吸引学员将注意力转向活动与课堂。第一,注重教员的素质培养,确保辅导效果。在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中,教员不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员或是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员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活动的带领者和参与者。因此,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员具有健康的人格、掌握一定的辅导理论与技能、热爱心理健康事业等,为学员树立榜样,避免因教员自身问题造成对学员的伤害。另外,在设计辅导主题上,教员本身也要在这些问题上修通,否则难以指导学员。第二,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确保全员参与。课堂中的每个学员都是教学的主人。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员减轻压力,处理内心冲突,使学员将课上提高的心理应对能力自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顺利地应对各种生活事件,提升能力和素质。在活动中,教员要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学员积极发言,分享活动中的想法与感受。每个学员都是活动的主角,在地位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时间上没有多少之分,在任务参与上没有轻重之分。教员要额外鼓励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员,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分享,学员相互之间借鉴资源,实现人际互助,最终共同成长。第三,突出辅导的生活主题,确保课程价值。在设计辅导主题时,教员要遵守生活化原则,挑选一些和学员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管理心理等,不能脱离学员的实际需要,使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失去应用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教员也可以征求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开放选题,将学员所关心和急需的心理需求设计成辅导主题。指导式和自主式选题相结合既满足了大多数学员的需要,也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现实性心理问题,确保整个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设计的应用价值。第四,遵守团体的组织原则,确保活动有效。团体活动在分组、实施程序上均有专业的组织原则,教员不能随意更改。在分组上,要根据辅导主题进行科学分组,可以采取就近分组、编号分组、按班或区队分组的形式。在人数要求上可以2人配对、6人一组,每组人数最多不能超过15人。可以固定组员或人数,也可以随机产生。合理的分组会增强学员的安全感,在组内活动和分享时最大程度地参与进来,获得最大的收获。在实施程序上,教员的开场引导和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教员还要教育学员遵守团体辅导的伦理守则,不能在团体外随意谈论课上发生的事情和分享的感受,注意保护学员隐私。

参考文献:

[1]卡尔・R・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刘毅,钟华,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256-259.

[2]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王金吉.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1,(2).

[4]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