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中的分子原子概念

初中物理中的分子原子概念

时间:2023-09-18 17:3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中的分子原子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物理中的分子原子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措施

概念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好化学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概念较多,如果对化学概念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将非常不利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南辕北辙。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这也是保障学习好化学知识的条件。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以书面理解化学概念为出发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化学概念时,教师和学生首先接触到是书面概念。例如“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要从书面概念入手,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对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通过两个化学概念可以看出,都含有纯净物这一词语,那么区别两者就是看元素的组成数量,这样就不至于将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当成是单质,将食盐水等混合物当成是化合物。

再如,氧化物的概念,“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通过字面可以理解,氧化物首先要有氧元素,并且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离开了氧元素就不能称之为氧化物,因此,在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氧化物时,首先判断是否具有氧元素,然后再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一步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要从概念的基本定义入手,并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展示化学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概念的数量较多,而且有很多概念也非常抽象,难以想象概念描述的形态,如果不注重概念的对比区分,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混淆。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概念,利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概念。通过概念的对比区分,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化学概念,对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时,由于这些物质较为微小,很难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而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较好展示。可以动画展示分子、原子的运动性,利用图片展示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但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再如,在学习“元素”这一概念时,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每种元素的性质和排列,卡通形象也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微观世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些概念的含义、性质,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三、在实验中加强化学概念的学习

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色,化学课程同样如此,例如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形式,通过组织化学实验来进行化学概念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概念学习不只是记住一句话就算完成了,还要去理解和运用概念知识。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好奇

心比较重,通过化学实验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概念的探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来进行化学概念的学习。

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通过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这个概念,让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让学生称出磷在燃烧前和燃烧后的质量变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磷在实验前后质量并没有变化,从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存在,从而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通过这种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分析和归纳化学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

四、及时加强新旧概念的对比联系

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旧概念与新概念之间有相似和相近的部分,学生往往会受到旧概念的影响,影响到新概念的学习和消化,所以教师在新概念的教学时,要找到旧概念与新概念的联系,对新概念的分解和剖析。

例如学生学习了物理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水变成了水蒸气,变成了冰,都是水的物理变化。再学习化学变化的概念,“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例如酸碱中和,铁生了锈等,学生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就容易混淆,教师要进行两种变化概念的分析和解读,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两者都是一种物质变化反应,但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抓住了这一本质区别就能够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要不断进行类似概念的的分析和总结,例如原子、分子和相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化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展示化学概念,在实验中加强化学概念的学习,以及加强新旧概念的对比联系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化学概念,这也是保障学生学习好化学知识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伟尧.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做法和体会[J].理论创新,2014(02)

[2]李清爱.浅谈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J].中国文房四宝,2013(02)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概念 学困原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造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困难的原因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由于初三学生缺乏相关的化学知识,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缺乏化学学科探究事物的思维方法,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等,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如不能很好地理解将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学生已形成的日常生活经验概念会对科学概念产生干扰。例如学习混合物与纯净物时,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为依据,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澄清透明等。(2)化学概念繁多。初中化学涉及概念种类繁多,包括物质组成和构成概念、化学用语概念、物质分类概念。有些概念既抽象,又相互关联,特别是学习化学概念中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形成认知跨度,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记忆困难。(3)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有:教师忽视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处理简单化或复杂化;认为概念教学就是讲清定义,学生学习只是机械记忆,忽视概念学习对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的作用;不能依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对概念教学作出合理定位;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等。

2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2.1 运用课本实验,形成化学概念

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化学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素材,又是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概念时,课本上的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此外,教师还可就地取材改变实验,例如在做物理和化学变化实验时变成撕纸、燃烧纸两个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撕纸和燃烧纸前后纸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经过观察很快会答出以下两点:撕纸前后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而纸燃烧后白色的纸变成黑色灰烬,不再是纸了。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出:撕纸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燃烧纸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通过对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形成概念,还能加深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2.2 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理解微观概念

人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但对初中生来说,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建立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概念很难想象,更难理解。因此学分子和原子等微观概念时,教师可利用模型或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将微观粒子宏观化,就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分子的结构,进而理解原子、分子等概念。

2.3 强调关键字、词,讲清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繁多,只靠死记硬背不可能真正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概念用词严密,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对概念逐字逐词地剖析、讲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学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时,首先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其次强调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又如学酸和碱的概念时要强调“全部”二字,以KHSO4和Cu2(OH)2CO3两种物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理解酸和碱的概念,理解为什么要强调“全部”二字,否则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难于区别。

2.4 深挖概念内涵,理解概念

初中好多化学概念中知识点层次较多,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些化学概念深入剖析,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如“固体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难点之一,因为这个概念里涉及的知识点层次多且句子比较长,学生往往理解不够全面。但如果将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句话剖析开来:①强调在一定温度下;②必须指明溶剂的量是100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满足上述条件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通过剖析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更容易理解。再如催化剂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变与不变的具体含义。因此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含。

2.5 加强概念间的关联,从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不少概念是容易混淆的。为了让学生对概念有较深的理解,要加强概念间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内在联系和区别,如原子量和原子质量这两概念要联系在一起学;有的要从正反两面来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如“中和反应”的概念,从正面来讲: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那么从反面来讲: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启发学生从正反两面积极思维,反复推敲,有利于突出概念关键点,提高概念学习效果。

2.6 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理解概念

概念形成后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运用来掌握和巩固,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组织有效练习,习题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使学生通过习题实践,巩固和增强学生应用概念的能力。二是分析错误及时改正。三是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了解,根据反馈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2.7 变式或变形概念,帮助理解概念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①化合反应:A+B=AB;②分解反应:AB=A+B;③置换反应:A+BC=AC+B;④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这样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容易记忆和理解。

2.8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防止混淆概念

第3篇

关键词:探究驱动;模型构建;趣味游戏;分层剖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7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23

初中化学有许多概念,他们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的金钥匙,要想学习好化学,并能很好地应用化学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就必须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概念的记忆也许相对简单,而要想清楚明白地弄清楚其本质,其实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因为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都较差。所以笔者从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化学学习兴趣、分析理解能力等方面,活化化学概念学习的有效途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让化学概念学习成为学生带得走的素养。

一、 探究驱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最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及知识碰撞的学习途径,也是初中化学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最青睐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实验探究在化学概念学习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例如,在“催化剂”概念教学设计时,首先让学生阅读催化剂的概念,分析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抛出问题:“请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否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实验设计的能力了。当每个小组完成设计方案后,组间的交流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各个小组的汇报,学生不仅会发现自己小组在关键词的把握上遗漏了什么,而且会发现实验方案的设计上有哪些缺陷。此时教师只要再给学生1-2分钟,他们就会呈现出一套完整合理的实验方案。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他们做到每一步实验的目的都非常明确,这会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探究了二氧化锰的确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后,探究催化剂的概念的任务并没有结束。教师可以再次追问:“氧化铜能否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学生正处于探究的崆橹校此问题一出,他们马上会去设计探究方案,再进行方案交流时,会发现方案正确的小组明显比第一次多了许多,对于出错的小组正好进行二次强化催化剂的概念必须验证一变二不变,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信经过两轮的设计与实验,学生不仅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发现一个反应可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设疑:“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是否都起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如何理解改变的含义?”从学生目前探究的情况,学生的确会认为改变就是加快,但教师在这里设疑,对学生的已有认知明显形成了冲击,教师可以举例,如食品中的防腐剂就是起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减慢氧化反应的速率。经过这样两次探究催化剂成立的三要素,及对“改变”的正反举例,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催化剂含义。像初中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都可以用实验探究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纠错和完善中自主建立概念。这样学生收获的概念将会成为他们一生有用的知识。

二、模型构建,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在进行微观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手段慢慢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进行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构建时,怎样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能够在学生的大脑中快速呈现出来,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这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几种代表不同种类原子模型的小球,让学生先构建可将原子放大成一个个小球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去搭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气分子等模型,在搭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此时教师可以设疑:“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化情况是否相同?”小组合作用搭建成的水分子模拟这两个变化过程,在模拟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改变,破裂成原子,原子不再改变,重组成新的分子。从微观层面发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而且获得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即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了进一步用模型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用模型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从而从分子种类的层面认识这两个概念。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差别凸显出来。让哪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和变化过程变得直观化,还培养了学生对微观的世界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趣味游戏,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能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教师尽量不要通过讲解的方式完成,前者收获的是学习的能力、方法及终身不忘的知识,后者收获的仅仅是短期有效的知识。因此,合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教学节奏,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抽象思维层面过度,减少思维难度,强化理解概念的含义。

例如,在学习化合反应的概念时,可以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前面扮演角色,让他们小组将学习这个概念的过程演成一场小小的话剧,他们有一个人扮演单质的,有两个或多人扮演化合物的,有的小组会将化合反应演成由物质合成一种物质,这些组的演出马上会遭到其他演出小组的改进,他们会提出可由多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而且反应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虽然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化学概念花费的时间较长,但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牢牢掌握,还培养了学生活动的设计参与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及思维的抽象能力。在后面再学习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轻松地设计出一个个游戏来演绎这些抽象的概念,在演绎这些概念时,学生收获的是一生都带着走的知识,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演绎,自己归纳总结后得到的。

将趣味游戏学习法应用在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可有效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培养其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分层剖析,培养分析理解能力

对于一些含有多个关键词且关键词应按先后顺序把握的概念,要进行逐层剖析,深入理解,才能提高学生剖析概念、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元素概念时,学生往往会将概念的重点落实在质子数相同上。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图纸上设计一个小区,里面每户代表一种元素。然后老师开始分层设疑:

1.门口的门卫会将分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原子团这四种粒子中的哪些粒子放入小区?

2.每一户元素又会让什么粒子进入自己的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一个H2O分子,一个NH3分子,一个 Ne原子中所含有的质子数相同,一个Na原子,一个Na+离子,一个NH4+的质子数也相同,但学生会发现H2O分子, NH3分子,NH4+离子不能进入元素小区,从而形成元素是原子和原子形成的离子的一类粒子的总称,如何将进入小区的粒子分入每家每户呢?这时学生马上会提出按照原子含有的质子数分类,此时教师可以追问。

3.为什么说一类原子,而不是一种原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C-12、C-13、C-14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4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了解水的组成。2、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实验。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水的电解装置、酒精灯、试管、火柴、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导入】“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这句话道出了“空气”的重要性,那么,“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更加说明了水的重要性。水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小结】水的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我们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不例外。我们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讨论】同学们,下面一起来填下列一张表:

单质

化合物

由几种元素组成

【小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二、实验探究

【探究内容】水的电解实验。见教材图3-1的实验。

【小结】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氧气+氢气

(H2O)(O2)(H2)

三、归纳总结

师:本节课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了水的组成,证明了水是一种化合物。学完本课题你们应该知道: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一种化合物。

水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等。

3、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Fe)、碳(C)、硫(S)。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1)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水是纯净物,是化合物,是氧化物。

(4)冰块与水得到混合物。

(5)水的电解过程是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类型。

2、将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稀有气体;⑧铝箔;⑨海水;⑩过氧化氢溶液,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属于单质。

【小结】1、实验测定,空气中若混入氢气的体积达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产生爆炸。

2、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总结】因为刚检验过纯度的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还没有熄灭,如果立刻就用这个试管去收集氢气,氢气火焰可能会点燃氢气,使氢气发生器发生爆炸。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就使试管内未熄灭的氢气火焰因缺氧气而熄灭。

五、作业布置

1、阅读教材第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2、课后习题3、4。

3、预习课题2。

六、板书设计

课题1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2,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二、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二)验证实验:

1、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阴极产生的气体——氧气。

2、用带火星的木柴棒检验阳极产生的气体——氢气。

3、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

(H2O)(O2)(H2)

混合物

三、物质的分类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四、氢气的验纯

【教学后记】

课题2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实验与探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烧杯(250毫升)、水、品红。烧杯3只(50毫升)、水、酚酞、浓氨水、烧杯(500毫升)1只。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授

二、进入新授

1、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入手了解分子的运动及客观存在。

A、做实验3-2

B、引导学生观察图3-6、3-7,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做活动与探究

现象

解释

探究1

探究2

烧杯A

烧杯B

D、结合物理知识讲解分子的概念

⑴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⑵把握这一概念时应注意: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是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3)“最小不是绝对意义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4)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8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

5)分子的特征:不断运动,有间隙,有大小、形状和质量。

2、引导学生观察图3-12(有什么发现?)结合图3-13引出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特征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隙。

3、分子、原子的比较

分类

分子

原子

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联系

⑴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⑵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⑶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⑷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三、布置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

四、做练习

五、板书设计

一、分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是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3)“最小不是绝对意义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4)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5)特征:不断运动,有间隙,有大小质量。

二、原子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子间有间隙。

三、分子、原子的比较

分类

分子

原子

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联系

⑴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⑵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⑶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⑷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教学后记】

课题3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自来水净化的过程,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参与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烧杯(50毫升)3只,河水(浑浊)、明矾、玻璃棒;

滤纸、漏斗、玻璃棒、烧杯(100毫升)1只、铁圈;烧杯(100毫升)2只、肥皂水、硬水、软水、玻璃棒;铁架台(2)、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酒精灯、沸石;酒精灯、石棉网、单孔塞、试管、烧杯(100毫升)、铁架台(带铁夹)、沸石;品红、活性炭、氨水、漏试管。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思维联想、引入新授

⑴哪些是天然水?

⑵天然水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为你随时可以饮用的纯净水的呢?

二、进入新授

1、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A、阅读书上图3-15,了解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

B、做活动与探究

2、观察现象,比较三杯水的清澈程度

现象

结论

自然水

加明矾静置的水

加明矾又经过过滤的水

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讨论: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3、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A、硬水与软水,检验方法(做实验3-3)

硬水:加肥皂水无泡沫;软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

B、硬水的坏处

C、硬水的软化处理方法

D、自制蒸馏水(做实验3-4)

1)对蒸馏瓶等仪器,不能直接加热,要垫。

2)蒸馏瓶内体积为容器容积的之间。

3)温度计的位置应在。

4)应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

5)冷凝管内冷水应是口进,口出,使。

6)开始蒸馏出的液体,应。

E、蒸馏水与水蒸馏前的检验

F、讨论并比较蒸馏和过滤的异同

实验操作

共同点

区别

蒸馏

过滤

三、课后完成书上55页的自制简易净水器,试验它的净水效果。

四、板书设计

课题3水的净化

一、观察现象,比较三杯水的清澈程度

现象

结论

自然水

加明矾静置的水

加明矾又经过过滤的水

二、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讨论: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三、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A、硬水与软水,检验方法(做实验3-3)

硬水:加肥皂水无泡沫;软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

B、硬水的坏处

C、硬水的软化处理方法

D、自制蒸馏水

【教学后记】

课题4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采用互动性的教学组织方式,使学生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思维联想,引入新授

1、为什么地球又称“水球”?地球表面的水很丰富,为什么又常常缺水?

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性的什么日子?

二、进入新授

(一)丰富的水资源

1、丰富的水储量

地球上江、河、湖、海、地下水、大气水及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

2、丰富的海洋资源

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储水量是全球总储量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见书上57页表。

3、海水的特点:。

4、海洋的贡献与留给人类的遗憾。

(二)短缺的淡水资源

阅读书58-59页,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局势。

看到教材上的图3-27“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3-28“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

讨论:

⑴这两个人均水量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我国和其它国家人均水量比较情况怎么样?

(三)爱护水资源

1、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2、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建议,能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吗?

3、节水徽记:了解节水徽记(点拨77页)

4、水体污染及防止

三、课堂练习:算一算

如果一个水龙头每秒钟滴水2滴,试设计实验,计算一昼夜流失水多少千克?

四、课外拓展

做好61页的调查与研究,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

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对氢气的这些性质进行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能源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思维联想,引入新授

1、我们都拿过或看过氢气吹的彩球,松开绑线向上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们除了这个现象,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氢气的这一性质?

3、氢气除了这种性质,还具有什么其他性质?

二、进入新授

1、回忆前面所学的水的电解,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2、阅读P64第一自然段,填写下表:

状态

颜色

气味

密度

熔点

沸点

3、做实验3-6:氢气的燃烧

实验室通常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来制取氢气。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氢气?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用烧杯罩住,观察火焰的颜色以及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做实验3-7:氢气的爆炸。

以上我们点燃的是纯净的氢气,如果不纯的话会怎么样?

取一个去盖、底部钻有小孔的塑料杯,用纸团堵住小孔,用排水法集满一杯氢气,倒置是杯下垫木条是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拿掉堵小孔的纸条,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5、阅读P65,讨论氢气的用途。

三、总结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

一、填写下表:

状态

颜色

气味

密度

熔点

沸点

二、氢气的燃烧

实验室通常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来制取氢气。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用烧杯罩住,观察火焰的颜色以及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

现象:

结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氢气的爆炸。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整理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本课题所学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积极参与课题的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分子与原子、水的组成与净化

【教学难点】分子与原子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1、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纯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4℃时密度为1g/cm3

水的物理性质

101KPa时,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负极: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空中燃烧时电解产生

水的电解蓝色火焰,用途;充气球、冶金、化工原料等

正极:氧气

方法: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水的净化硬水的危害

硬水的软化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海水96.5%

水的分布湖水0.96%

地面水河水

江水

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工业上的“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水污染的原因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第5篇

【关键词】比喻 化学教学 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中学化学中有些内容理论性很强,其中有些知识在中学阶段无法用实验加以验证,较为抽象,不易理解,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比喻是文学修辞中的一种形象修辞法,它利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描绘、说明另外一个事物。实践证明,比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个恰当的比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用生活中常见或易于理解的现象进行恰当的比喻,从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在物质结构教学方面的应用

化学是从微观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再加上初中化学又是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对于物质的微观构成很难理解。运用适当的比喻,可以使微观世界变得更加形象易理解。比如,在讲到分子、原子概念时,可以将原子比喻成不可分割的实心球,多个实心球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变成不同的分子;在讲到从微观上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还可将分子比喻成一架机器,机器上的各种零件就是原子,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是不变的,即可比喻成整架机器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要拆开,即机器要拆散成零件,零件再按照不同方式重新组合成新机器;在讲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关系时,也可将原子比喻成积木,分子就是用积木搭出来的各种作品;通过这些形象比喻,学生就能顺利的弄清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了。在讲到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距离大小及运动状态时,可将班级中的每个同学比作分子,上课时同学们的状态就对应着固体时分子的状态,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适当动动,但活动的范围较有限,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对应着物质固态时分子运动范围有限,分子间距离较小;下课时同学们的状态就对应着液体时分子的状态,同学们可以在校园内适当动动,但活动的范围较上课时大,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比上课时变大,对应着物质液态时分子运动范围比固态时大,分子间距离较固体时大;放学时同学们的状态就对应着气体时分子的状态,同学们各自回家,活动的范围变得更大,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大,对应着物质气态时分子运动范围和分子间距离在物质三态中都是最大的;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很容易理解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微观区别了。再如讲到原子大小时,由于没有参照系,学生很难想象原子的大小,这时可将原子之于乒乓球相当于乒乓球之于地球;在讲到原子核大小时,可将原子比作大体育场,原子核就只有体育场中间的一只小蚂蚁那么大小;通过这样形象比喻,学生很容易想象出原子及原子核的相对大小了。

二、在抽象概念教学方面的应用

有些化学基本概念很抽象,特别难以理解。

初中化学学习中较抽象的概念有元素、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等。如在学习元素概念时,学生对元素与原子的概念较为混淆,这时可将元素比喻为人类,我们每个人就是原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份子,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原子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了。如在学习有关溶液饱的知识时,可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比喻成人吃饭饱与不饱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溶解度大小比作人的饭量大小,饭量大小跟身体状况有关。这样学生就豁然开朗:溶剂溶解物质达到最大程度即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解度是物质在一定条件的溶解的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跟温度有关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把新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所联系起来,从而方便他们运用。再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时,可将分子比喻成由多个实心球构成的,分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这些实心球的种类、数量、质量都不会变化,从而很容易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守恒的。

高中化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有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定律等。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时候,学生很茫然。此时就可以运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假如一捆纸为500张,我们可以以“捆”作单位来衡量纸的量,同12克碳原子有6.02 ×1023个,作为一堆,称为1摩尔,我们就可以以“摩尔”作为单位来衡量微观粒子的量。再如在解释物质体积影响因素时,我们可以将分子比喻为各种球,如篮球、足球等,不同数量的篮球堆积起来的体积时不同的,相同数量的篮球和足球堆积起来的体积也是不一样大的,当相同数量的篮球以不同间距排列时的体积也是不同的,这样就很形象解释了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为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三因素。这样将抽象的、虚幻的、需要全凭学生去想象的微观粒子比作宏观的、可以观察到的、可以触摸的具体的事物,既方便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三、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有些化学反应原理是很难理解的,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帮助我们对这些反应原理的深入理解。如学生对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理解的很肤浅,很不理解为什么在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的情况下还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这时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比作我们放学回家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步行、骑车、搭公交或者开车等,这些交通工具就像不同的催化剂,不同的交通工具还可以按不同路线行驶,这样回家的快慢就不一样,一般采用同种交通工具按最近的路线会在最短时间回到家,这就很容易理解催化剂是怎样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了。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这点学生也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将原电池比喻为公交车,若只有一扇门,上下都从同一扇门,肯定慢,若有两扇门,一上一下肯定快得多。为了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我们可将正、逆反应比作拔河比赛中的两队,当两队使力大小相同时达到了平衡,但两队都还在用力,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在理解“加聚反应”时,可以将单体比作人,反应后单体之间手拉手连接形成长链分子。通过这些比喻可以使这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变得很容易理解。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概念教学

初中化学课本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这些概念分散在各单元的内容中,在化学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运用实验,加强直观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大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化学实验生动直观,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尽量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例如:在讲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时,就可以引入实验进行教学。除了做课本的四个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用手撕碎纸和把纸点燃,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能从观察到的实验中得出结论,即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再如: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时,可以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明白在外界条件(温度和溶剂量)改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会相互转化,因此在讲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两个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这样,学生会对这类概念理解更透彻。

二、抓住关键,揭示本质

化学概念有繁有简,其含义也有深有浅,但无论哪个概念,都有其关键。在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个概念所在,才能突破事物的本质,学生才能深透理解,准确掌握。例如:氧化物的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其中“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是这一概念的关键词。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三个关键词,认真推敲和琢磨,然后用氧气(O2)、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水(H2O)作为例子,对照概念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又如,在讲催化剂这个概念时,我们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改变”(指“加快”或“减慢”)和“化学性质”(不是“性质”,也不是“物理性质”)。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理解概念的目的。

三、正确理解,阐述严密

在基本概念的教学中,首先要全面阐述,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例如:学习“溶解度”这个概念时,有四个要素缺一不可的,一是“在一定温度下”,二是“溶剂的量必须是100克”,三是“溶液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四是“溶质的量以克为单位”。其次,阐述概念要严密,即要准确把握概念的每一字词。如,讲单质和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讲了“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一定就是中和反应呢?为什么?”以此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酸与碱作用”来分析,由此加深对中和反应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那么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氧化物是一定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那么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置换反应一定是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那么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等等。

五、对比归纳,逐步深化

在化学基本概念中,相近又有区别的概念很多,容易混淆,如:元素与原子、原子与分子、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纯净物与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与氧化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概念加以分类串联、归纳、整理,把相关的概念放在一起,然后串成知识链,进而编成知识网,使概念系统化,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例如:在讲完分子、原子、元素三个概念后,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加以区别。如,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能说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从而归纳整理出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在于:原子、分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而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从而告诉学生“物质”和“元素”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分子”和“原子”是另一范畴的概念,不能混淆,不能随意跨越。

第7篇

一、“顾后”处理

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1.疑点适当后置。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有些问题难以一下子说清道明。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搁一搁,待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如“分子”概念中“一种”两字的理解,在学习“分子”时不妨放一放,待“原子”概念建立理解之后再作深化。学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不大容易讲清变浑的原因,如将该问题安排在学习悬浊液、溶液之后去解决,那就容易多了。

2.方法及时介绍。及时介绍研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能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裨益。当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接触到化学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把实验观察的方法介绍给学生:首先观察反应物的色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色态。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而且对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的养成也极为有利。总结铁的物理性质时,可教给学生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从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性、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去了解,为高中化学中其他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从方法上作了铺垫。

3.知识预先渗透。与疑难点适当后置相反,后面教材中的难点也可以适当前移,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如从绪言课开始,在某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中有意渗透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能达到分散“化学式书写”这一难点的目的。又如1至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要求作一般了解,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则可稍作加深:让他们分析课本上1至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的规律,为将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4.不留知识空白。对于教材中的13个家庭小实验,教师必须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做,以丰富活动课程内容(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开辟“第二战场”。

二、“瞻前”处理

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

1.释疑性“瞻前”。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是处理教材时进行释疑性“瞻前”的根本保证。学习“分子”概念时,“一种”两字的含义不容易讲透。原子概念建立之后,学生懂得了某些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此时理解“一种”含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既然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个角度看,分子能原子也能,那么分子只能说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又如,学生学习化学不久,就接触了“溶解”一词,但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学习了“溶液”知识之后,可及时“瞻前”,使学生懂得:溶解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释疑性“瞻前”,常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给学生带来溢于言表的心理愉悦。

2.辨析性“瞻前”。辨析性“瞻前”是一种集可能性、必要性于一体的处理教材的方法。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学习“元素”时,将其与“原子”比较;学习“氧化反应”时,将其与“化合反应”比较;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其与“氧气的性质”比较等等。

3.串联性“瞻前”。介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时,回过头稍加追溯,就能发现它与前面的两个知识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宏观特征有“瓜葛”。三点串联好后,知识点间的递进关系也就显露了出来: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生成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原因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通常是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等方式来实现的。串联性“瞻前”处理得好,能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山越攀越高,路越走越险”的良好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为他们增添学好化学的动力。

第8篇

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实现高效课堂

1.1 创设情境更方便,激发兴趣更容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可以感动一群人,这正是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都可以用电脑直接投影,大量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热情,并产生疑问和思考。教学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节时,为把握二氧化碳的特征——奇妙,可以利用人工降雨的视频和意大利那不勒斯“死狗洞”的动画作为引入,让学生对二氧化碳产生兴趣,激发对二氧化碳的好奇心,为学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打下基础。再如在第九章“化学与环境”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只需要选择两张具有对比性的图片(山清水秀和乌烟瘴气)来展示给学生看,就可以让学生立即产生环境保护很重要的思想共鸣,接下来关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来源和防治措施的学习就顺理成章,最后用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歌曲Heal The World(Michael Jackson)等来结束,必能轻易将学习从知识掌握升华到情感体验的层次,达成更好的效果。

1.2 教学手段更优化,课堂教学更高效

传统教学手段一般是指教师利用挂图、文字教科书和教师大脑储存,依靠口头或板书来传递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其特点有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的扩充。如果在传统教学手段中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则会事半功倍。化学教学中许多实验探究之后,往往需要记录归纳的结论、心得,如果此时沿用传统的口头或板书介绍,或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或会浪费时间,而教师只需采用简单的PPT甚至是实物投影,就可以将文字性的归纳小结迅速展示,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记录,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一些初中教学难以操作或有一定危险的实验也可以借助动画或视频来学习。如“金属与矿物”的学习中,实验室模拟工业高炉炼铁的原理设计了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这个实验不易直接操作,所以可以用视频动画分解其过程,实验结束后,可以将实验操作步骤直接展示或用序号编号,让学生排列先后顺序,这样能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深印象。对于工业中的高炉炼铁,可以展示高炉内部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体会工业生产与实验室原理的异同点,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实验室模拟实验得到的是纯铁粉,而由于原料不同,工业高炉炼铁得到的是含一定量碳及其他杂质的生铁。

1.3 微观世界更直观,抽象概念更具体

化学学科的一大困境是有些知识无法用实验清晰表达,主要体现在“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这部分。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分子、原子及离子这三种基本微粒的结构特征等,只凭借想象和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学生无法实现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粒子的迁移。计算机就可以将化学从这个困境中解脱出来,因为它具有丰富多彩和形象具体的表现力。例如,要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经典的例子就是对比水凝结成冰和水以通电分解,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将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一一展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宏观上生成新物质,微观上构成新粒子。这一过程与水分子种类不变,仅仅是水分子运动速率和分子之间空隙改变引起的物理变化一对比,学生就能轻易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种类不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这种方式适合于各种微粒(如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变化或抽象概念(如溶解、乳化等)的讲解。

1.4 知识容量更丰富,学生反馈更及时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加一节课的容量,还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复习课中这点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2 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拘囿,走出使用误区

2.1 认清目的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以其华丽的特征刮起旋风,让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公开课、展示课非多媒体不可,而且运用得越来越繁琐、离谱,从而背离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初衷,将手段变为了目的,成为了表面文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引入必用视频或音乐,讲授必用动画,总结必用图表,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摈弃一旁,不能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来驾驭课堂,反而被五花八门的课件内容束缚住手脚,变成放映员和解说员,学生变成看客,知识点也就自然成为匆匆过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节课最终往往演变成“上课热闹,下课忘掉”的结局。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手段,教师不能忽视它辅助于教学的最初目的。教师、学生、教材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有机结合多媒体应用可以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但切不能沦为画蛇添足。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总结主要得来源于实验的动手操作、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在这点上不能本末倒置。

2.2 协调实验和视频,保持初中化学教学特色

尝过多媒体在展示实验方面的快捷方便的甜头后,许多教师在越来越多的实验教学中运用视频展示的方式,何其轻松。然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实验永远是研究的主要手段,建立在实验现象上的分析和探究才站得住脚。教材中提供许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家庭实验都有其必要性。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加强观察能力,模仿教师规范的操作;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家庭实验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如果一味使用多媒体来代替实验操作,既会让学生只会看实验,纸上谈兵,又会有悖于化学学科性质。

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以实验探究为主要研究手段,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展示实验中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让学生既能正确把握化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又能深入理解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根本原因。

第9篇

物理学习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和体验科学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领悟到自然界的奥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笔者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性,所以利用新课改的契机,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让物理教学与时俱进,散发它独特的魅力。

1 利用电教媒体使物理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物理概念是对客观物理事物的共同特征及本质属性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物理事物、物理现象的抽象和反映的一种思维方式。物理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要形成物理概念必须依据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特点,要认识物理的本质属性必须对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运动。自然界事物在物理运动、变化和发展方面的本质属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理概念,且不同概念之间存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思维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千变万化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简单直接、缺乏引导、教学枯燥等缺点。而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声频、幻灯、课件、图片、录音等),可以使晦涩难懂的概念教学变得简单易学,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如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入“大气压强”。(实验中可以用喷水器往罐身喷水帮助冷却,现象更加明显。)再如引入“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变化过程不易观察,可用“放慢、定格”的计算机技术将其完整展示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

2 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动力,开拓学习思路

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进行创造学习的基础,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创新的源泉。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法米昂的艰难过程和成功的故事,使学生体味科学家成功的曲折和喜悦。在课外能学习科学家不轻言放弃的探索精神,进行刻苦学习,并能激发学习物理的欲望。例如,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牛顿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教师利用投影播放相关文字和图片,展示牛顿的成长经历中的一些趣事,以及通过电脑播放他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的相关纪录片。

初中物理学习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要有理可据、有章可循,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在有了学习氛围的基础上,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结合相关生活知识,鼓励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直接给学生呈现一些知识点和规律,这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摆脱旧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点的羁绊,敢于探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新观点、新思想、新办法。对于答案先不管对错,先给予表扬,鼓励认真动脑的行为,再耐心仔细地分析这些观点、思想和办法,也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开拓思路,说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神奇的大海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力气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抡,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粒小小的种子?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时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并提问说明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的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

3 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微观世界,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凭借教师直接讲解和观察难以实现的,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挂图、实验、板书所不能解决的难题。那么,怎么办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它可以将那些微观的、细小的世界放大、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

以分割苹果粒为例,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苹果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保持苹果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分子(单原子)。继续分割苹果的例子,倘若分割到分子尺度时,这样的微小粒子仍是苹果,因为它还保持着苹果的性质;如果再分下去,得到的就不再是苹果,即分子再被分割,得到的就是原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图示给出原子结构模型图。但学生对原子的认识还很模糊,不能准确理解,这时笔者通过电脑设计动态Flas《一个苹果的自述》:由一各大苹果自己进行解说并演示自己内部构造来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种原子组成,也有的只由一种原子组成。既形式新颖活泼,符合初中生喜好新事物的心理特点,又形象、逼真、趣味性地讲述了所学知识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4 利用电教媒体适时进行思想教育

第10篇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标解读

学习本单元,同学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要由宏观上升到微观,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之所在:认识元素的概念,从宏观上了解物质的组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和多样性,并能用微粒的观点(分子、原子、离子)解释日常现象,如气体的压缩、扩散,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的改变,以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原子的构成,能从质子、中子、电子、电性、电量、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建立原子模型。

本单元知识在河南省每年化学中考试卷中占9~11分,常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出现。

二、理解和应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教材中把元素的概念分3次呈现出来。第1次是在教材第3页:“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100多种。”告诉我们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第2次是在教材第46页:“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第3次是在第73页,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给元素定义为:“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课本从不同层面阐明了元素的概念,中考试题多由现象到本质的层面上命题。

例题 (2007年河南B卷)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油长时间煎炸后会产生丙烯醛(C3H4O)等有毒物质。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烯醛属于氧化物

B. 丙烯醛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1∶4

D. 丙烯醛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一定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答案:C)

请你思考:为什么C项是正确答案?

同学们要从本质上认识元素的概念,就要知道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如钠离子( )和钠原子( )都是钠元素,虽然核外电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钠离子( )与氖原子( )虽然核外电子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所以是不同的元素。

同学们要知道,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概念,所以只有种类之分,没有个数的含义。比如描述一种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通常有四种正确说法。以水为例:①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宏观对宏观);②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宏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③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微观对微观);④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个数对个数)。请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上四种说法,其本质区别就是不能相互交叉使用概念。现在同学们应明白“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三、认识微粒构成物质的多样性

同学们可能难以判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但要记住几个典型的例子就不会太难了。如NaCl,根据原子结构,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所以氯化钠就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像氯化钠一样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它们经历了原子离子物质的形成过程,如:氯化钾、氧化钙等。像水、二氧化碳、氧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经历了原子分子物质的结合过程。像碳单质、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即原子物质。

思考一下:

1. 右图是物质与其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请将正确化学用语填入方框内。

2. 同一种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有( )。

A. 单质或纯净物B. 氧化物或化合物

C. 单质或混合物D. 化合物或混合物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59-01

新课改在关注课程设置的同时,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教学对象的主体和客体。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初中科学教师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

1 注重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形成科学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科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的实效性

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动态的演示,将实验操作的内容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制成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投影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增强实验的实效性,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观察欧姆定律演示实验时,我先做实物演示实验,可能由于讲台桌上的实物相对较小,导线的连接相互交叉,学生观察时,可能不是十分的清楚地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所以也就不能更深刻地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我应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将演示实验的内容以动态的课体形式投影到大屏幕上,当教师移动滑动变阻器时,就会产生的各种各样动态变化,如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偏转、小电灯的亮度变化等,都会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就直观地观察到实验中各种数据的变化,以及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在课堂上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平等、民主,教学过程中遵循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原则

在科学教学课堂,要充分地给予学生鼓励,哪怕他们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新课程的科学实验探究中,需要学生尽可能地能提出假设。这时,我们需要鼓励他们作出假设,而不是带他们判断假设是否正确。特别是对一些能引起新问题的问题和有创造性的答案,更需要鼓励;老师的鼓励,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 师生互动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初中科学的内容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教学中所引用的一些事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些鲜活的例子如果只让教师用语言描述,显得有些苍白,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如果设置互动环节,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向教师提问问题或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话,就能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讨并深刻记忆。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会很有成就感,这种感觉会鼓舞他们更加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

5 教学过程设计应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认识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努力创设恰当地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启发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情景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基础,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刊、实物、图片、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情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展开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不要求学生区分这些概念,只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正确使用这些概念,领会它们的区别就可以了。如学生只要清楚如下命题即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会发生变化,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和氢分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在这一变化中并没有变成其它元素的原子”。

6 初中科学教学思路上选择和创新

第12篇

一、初中用高中知识“下凡”,讲清“知其然”,实现启下衔接

1.反应类型

初中的四类化学反应类型是根据表面形式划分的,在内容上要讲清分类的实质特点:化合反应是“多和一”;分解反应是“一分多”;置换反应是某一位置的替换,讲清阳离子置换特点,如Zn+2HCl=ZnCl2+H2,对应高中阴离子置换,如Cl2+2KBr=2KCl+Br2;复分解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复合,两个反应物都分解,如:BaCl2+Na2SO4=2NaCl+BaSO4,BaCl2和Na2SO4阴、阳离子都分开再重新结合。

在学生学习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较易掌握,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则相对困难,要到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学完才能真正理解。初中阶段的教学,可在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上渗透一点高中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如关于置换反应的教学,通过“金属活动顺序”把握置换反应的规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则是利用了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教学中讲清“原位置的替换”,在理解上建议以溶液、离子知识为基础,渗透一些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有利于优等生的智力开发。如Zn与盐酸反应,盐酸在溶液中是以H+、Cl-的形式存在,HCl中的H+反应形成了H2,Cl-与Zn变成的Zn2+结合形成了ZnCl2,实现了HCl变成ZnCl2和H2的过程。为什么Zn变成了Zn2+,H+反应形成了H2?简单点化“Zn变成了Zn2+的过程中失去电子,H+变成了H2的过程中得到电子”。悬念启发使学生得到思维的训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望。“知其然”是强行入轨,“知其所以然”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将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下凡”,实现初中“置换反应”的承上过渡和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启下衔接。

2.反应原理

(1)从化学反应的规律着手,初步认识反应特点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简单,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处于表层,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原理,常常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结论,这给学生学习化学带来困难。在知识的理解、掌握、迁移等环节中,建议尝试使用高中知识,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从化学反应的规律着手,初步认识化学特点。如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方法,有固+液(如H2)、固+固加热(如O2)、固+液加热(如CO2)。建议利用高中的知识,在复习中对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等内容,根据制气模式认识特点、把握知识。

(2)从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着手,初步认识探究过程

初中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是将各物质逐一介绍,如H2、O2、Fe的学习,是从它们与单质、化合物(酸碱盐)反应来串联知识的;高中则是从一类典型物质如碱金属、卤素的学习,过渡到“族、周期”整个物质系统的学习,通过物质结构上的相似与递变,认识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与递变。建议初中在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概念后,采用探究程序来进行学习,即:探究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如学习三大强酸中硫酸的性质时,可通过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离子化合物等知识,探究硫酸的组成(H2SO4)分析H2SO4的结构(H+、SO42-)预测硫酸的性质(酸性:与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与氧化物Fe2O3、碱Cu(OH)2、盐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实验验证硫酸的性质。

3.实验测算

初中以相对原子、分子质量进行计算,理论根据是什么?

(1)利用高中摩尔质量比的方法引入质量比

从以上分析看出,相对原子量比与质量比的实质和表现相同,可以将质量比“下凡”至初中阶段,叙述如下:将原来“4份H2与32份O2反应生成36份H2O”,具体为“4gH2与32gO2反应生成36gH2O”。引入质量单位后使初中的质量计算顺理成章,亦成功过渡到高中的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

(2)计算带入单位,为高中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奠定基础

现在初中教材中已将单位带入计算式进行运算,但往往没有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但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到高中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时这种不带单位的习惯易造成计算混乱。

二、高中以初中知识“升华”,讲清“知其所以然”,实现承上过渡

高中用初中知识承上过渡,通过旧知识的迁移,使新知识不“新”,去掉神秘面纱,增加亲密度,实现难点分散和化解。

1.反应类型

高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有无机反应与有机反应两类,有根据表面形式划分的、也有根据实质内容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升华延伸;取代反应、脱水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有机反应与初中的无机反应区别较大。

(1)离子反应以初中复分解反应条件为切入点

关于离子反应的教学,以初中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承上过渡,教学的切入点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同时引入电离及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揭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完成离子反应知识点的扩充(参见表1)。

表1 复分解反应条件衍伸离子反应条件的比较

(2)利用金属置换反应引入非金属置换反应

例如,高中的非金属置换反应,指卤素间的置换,如

Cl2+2KI=2KCl+I2

2.反应原理

(1)理解生成物的产生原理

例如,金属钠与非金属O2反应,初中介绍钠与O2常温反应形成常规氧化物Na2O,O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O2-。高中介绍钠在空气(O2)中燃烧形成Na2O2可作如下解释:由于反应剧烈,O2分子来不及破裂形成单个氧原子O,O2分子直接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气离子O22-。把过氧化钠中过氧根离子从来源角度称为氧气离子,与氧离子形成对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把握。

(2)渗透化学反应原理,理解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

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使学生习惯用记忆法去掌握方程式的书写;而高中方程式多、杂、乱的感觉,学生难以把握方程式的书写。高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由经验记忆型向探索理解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应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如钠的氧化物性质介绍,Na2O溶于H2O形成NaOH,Na2O2溶于H2O形成NaOH和O2,反应原理与过程叙述如下。

(3)以“点-线-面”升华知识网络,构筑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以点带面的介绍了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很零碎,而高中必须升华为知识系统,方能学生全面把握化学学习。例如,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更多的是要解决化学实验的实践问题。对实验的现象、操作、原理等知识点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形成“点-线-面”知识网络,建构知识体系,以便于思考问题时,大脑能及时搜索出有意义的信息解决问题。

如对于铝的性质实验的系统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知识点金属Al、Al2O3、Al(OH)3、Al3+的性质,每个知识点根据化合价的递变关系和性质转换形成知识线。

在铝的知识线中整体反映Al、Al2O3、Al(OH)3的两性特点,这是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的(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连接Na-Mg-Al-Si-P-S-Cl性质,形成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知识面,整体形成铝元素“点-线-面”知识网络,建构铝的性质实验体系。

3.实验测算

(1)概念、公式记忆法升华,“理解不用记”

高中是学生记忆力、智力培养训练的重要阶段,多学科、大容量的知识学习,必须将原来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升华。在“理解记忆”法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是强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克服不理解而记忆的盲目性、不准确性。

①认识概念顾名思义。如“摩尔质量”:1摩尔的质量(口语表达)。

②理解公式定义着手。如1摩尔的质量怎么求解?2molAl物质的质量54g,则Al的摩尔质量是:54g/2mol=27g/m2。

③掌握公式口算反推。如题目求1.5molNa2CO3的质量,学生这样思考很容易掌握公式:1molNa2CO3的质量106g,1.5molNa2CO3的质量=1.5mol×106g/mol,所以公式:m=n·M。计算题运算时由算式反推公式,确保公式“不用记”能想出来。

④验证公式单位算出。如“计算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你记忆的公式是否正确?可用单位算出。由质量m求物质的量n,即摩尔数,“质量—摩尔”自然联想摩尔质量M。由m与M求n,m与M能乘还是能除?看单位:g与g/mol只能是除:n=m/M。计算题运算时公式由物理量单位算出,确保公式“不用记”能运用无误。

(2)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法升华,“一步到位”

以初中方程式质量计算为基础,“升华”高中多种物理量混合运算的方法原理。

[例1]6.5gZn放入足量盐酸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一步到位”技能方法总结如下:

例1中的解法:给6.5g,就用6.5g直接计算,不要转换成0.1mol;求H2的体积,就直接设VH2,不要求出质量0.2g或物质的量0.1mol再转换成体积。这样不用转换而一步到位的比例式,使用了不同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把单位带入,通过“比例上下单位统一”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中能否达到这些效果,需要教师的精心钻研,初中教师要研究高中教材,高中教师也要研究初中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初中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解读初中化学知识;要让高中学生能从初中基础知识中,迅速、自然接轨,进入高中阶段复杂、繁重的学习中。初、高中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对接是一门教学艺术。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衔接意识是前提,重视化学的起始教育是基础,加强教材中实验内容的衔接是根本,注重实验教法的衔接是重点,加强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衔接指导是关键,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是保障[2]。真正做到三个方面的对接,才能驾驭中学的课程、教材与教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