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18 17:33: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问题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问题调研报告

第1篇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民工子女就学难调研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此次调研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此次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民工子女就学难的调研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工子女就学难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问题,做好这一调研,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大家坚定信心,群策群力,抓好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我将对此次调研工作做具体安排。此次调研我们将对学校、不上学的民工子女家庭,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我将统筹安排这项工作,负责与各方的商洽,咱们在座的七个人,一人负责此次工作的后勤服务工作,其它的六人按每两人一组进行调研,大家对此有没有什么意见,希望大家踊跃发言。(稍作停顿)

好,最后,我们要汇总此次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希望大家严格遵守纪律和制度要求,本着“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客观、公正、科学地开展此次调研工作,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出色的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2篇

为全面了解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给困境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帮助,xx市xx区xx镇妇联组织专门的调研组,于4月中旬,对全镇15个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 、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留守儿童扶贫领导机制。

2、逐步建立健全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帮扶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农村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一是建立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城乡对接帮扶机制。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农村贫困儿童扶贫救助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儿童及其家庭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地扶持措施,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村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贫救助。三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儿童帮扶工作纳入本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不断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将此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抓下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农村儿童扶贫工作表彰大会,积极鼓励、表彰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第3篇

论文摘要: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素质,提高社团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导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开放性等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非常契合。本文以江南大学行知教育调研团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理念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一、培育新型的社团学习活动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获取知识并最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一种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行知教育调研团将社团活动定位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设定学习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方式。

1.学习目标具有生成性

研究性学习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织,提出疑问并进行新的探索。行知教育调研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后,选取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最终生成问题的答案。调研团各项活动均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其学习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2.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纵观调研团近五年的调研报告,学生的研究学科涉及教育、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涉及大中小学生、教师、农民等不同群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公平、中小学课程改革、青少年公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面对各类社会教育问题,学生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充分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探究欲望。

3.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

采用探究性的活动方式,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文献收集、方案设计、实地调研、小组交流、报告撰写等

多个环节。在组织过程中,行知教育调研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活动情境。

二、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运行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指的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具体过程为:提出问题或假设,针对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或实验,给出描述或解释、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问题的答案。行知教育调研团采用“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社团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健康的运行模式。

1.制定项目规划

每学年初,调研团都在师生中征集项目选题,要求选题要来自社会生活,具有非预测性、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度研究,且学生有能力驾驭。认真筛选后社团制订项目研究的总体计划,明确研究周期及工作推进时间表,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组建合作小组

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差异,进行合理组合,尽可能做到互补、互助。小组内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特长,选取本小组的研究项目,并进行初步论证。

3.聘请指导教师

社团根据选题为各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对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学生就项目研究主动与导师沟通、协商,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4.开展基础培训

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专业学习程度的差异较大,社团需对成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5.制订实施方案

各组成员自主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共同围绕课题的有效开展与实现展开互动式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和制订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合作小组充分发挥成员专业互补的优势,尽可能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提倡和鼓励发散式的见解、观点。

6.实施与体验

根据实施方案,合作小组开始有序地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发放问卷等调研工作,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和反思。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小组成员可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直至研究目标的基本实现。

7.进行成果交流

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要通过中期汇报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调研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形成调研报告。社团要组织答辩、讨论等,让成员研究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进行体验。

三、形成健康发展的社团文化

1.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

调研团拥有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细则,确保招新考核、导师聘任、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期汇报会、总结评奖、论文汇编等环节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2.营造平等合作的氛围

小组合作是调研团成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用的组织方式,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均有专业导师。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各种观点能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产生视角独特、思辨性强的调研报告。

3.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调研团倡导“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理念,要求成员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成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要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艰苦的实地调查,还要处理成批的数据,这一过程也培养了社团成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品质。

四、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备导师

社团导师要在课题的提供、筛选、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具体实施等过程中与社团成员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导师应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尽可能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灵感和探索的热情,其职能是“指导”“引导”,而不是“领导”。

2.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更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成长,重视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量过程,而不是用静态的目光聚集结果。

3.高校学生社团需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社团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避免出现社团组织松散、运作不规范、成员流动性大、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社团还要重视提高成员素质,在招录新成员时要注重考察他们的基本科研能力、课程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新成员招录来后要帮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凝聚力强的团队。

4.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学校的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社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社团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科技创造活动,指导他们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丰富内容、扩大参与面,帮助他们聘请导师,并在经费投入、评奖评优中予以倾斜。还要努力在全校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采取开放、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创设更为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第4篇

A Research on How to Teach Non-sociology Majors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一方面,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学生需要运用包括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以及社会调研报告撰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关注,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当今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在研究对策的过程中,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获得思想与知识的共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的查阅,更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能把握每一届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为非专业学生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第5篇

涤荡心灵,发人深省!5月22日,美丽的西子湖畔,第二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暨亲子教育研讨会在国际婴童之都杭州顺利举行。两岸四地文化名人齐亮相,“面对面”地就“公民素质与亲子文化”展开热烈谈论。大师们激扬现实、针砭时弊,人人观点独到,个个壮怀激烈,通过畅谈“小公民大素质”,把脉亲子文化的未来,为亲子文化再续前势,智领了亲子文化新一轮的风向标。用贝因美董事局主席谢宏的话来说,亲子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也是两岸四地共同的话题。公民素质、亲子文化事关社会和谐、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所以必然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文明的标杆。 左起:谢宏、李文、曹景行、刘羡冰

忧虑来自现实――亲子文化缺失的现状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孩子?”演讲开篇就谈及近期频发的校园凶案、杀亲案,谢宏对此深表忧虑。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作为贝因美首席育婴专家,作为一名父亲,谢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现象的本质是社会个体因缺乏社会和家庭的关爱而导致的极端行为,是因亲子文化缺失直接造成的社会悲剧。

谈到社会问题体现的公民素质,台湾著名学者李文有话说。她言辞犀利,一开腔就显示出了强大的气场。李文对国人的种种现状进行抨击,从热点新闻富士康“十连跳”,讲到她亲见的随地吐痰,再到飞机上的规劝当众喧哗,其热辣的评论给浮躁的社会现实以当头棒喝。“我们这一代可能没救了,我们都盼望下一代能更好一点!”李文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香港著名学者、资深传媒人曹景行举了两个例子阐明社会问题与亲子文化的关系:北京几百个老人通宵排队,为自己的孙辈们上优质幼儿园排队拿号;家长从小护养孩子到进大学,为已经成年的孩子上大学作选择。“这样的孩子很难有独立人格,更谈不上公民素质。”曹景行得出这样的结论。

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摆事实讲道理的著名教育学家、原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刘羡冰言辞恳切,“不要请一个菲佣,买个电子游戏机就代替了父母教育”,“55%的市民从不看书,1/3的学生从不看书,这个问题也比较严重”。

有救没救?――提升公民素质的着力点

“上梁不正下梁歪”,李文对家长道德教育、礼义廉耻的担心不无道理。难道真的像李文说的那样,如今的公民素质已陷入“绝境”,已无可救药了么?嘉宾们就这一问题拉开阵势各抒己见,无数发人深省的观点在这里碰撞。那么该如何提升公民的素质,特别是让小公民的大素质呢?我们共同聆听这个时代值得关注的主流声音。

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洲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定了一个基调:“我们这一代也不是没救了,我们可以自救。”的确,要做好亲子教育,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首先应以自己的优秀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孩子的身先榜样。谢宏先生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家长更应首先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子教育应注入更多的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是是有原则的爱。

刘羡冰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既然大家都把公民素质提出来讲,那就是尚有希望,倘若根本不值一提,那真是没救了。她认为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把所有的社会力量动员起来,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让下一代健康成长。

另外,刘羡冰还主张家庭教育更开放一点,比如澳门人就能把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和中国儒家奇妙地结合。“人是会选择的,是可以不断完善的,会选择好的东西,摒弃不好的东西。”

曹景行则提倡让孩子快乐、自然地成长,父母不要为孩子设计未来,不要以自己作为标准衡量孩子,不要剥夺孩子的快乐,让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下成长,相信他们应该拥有更好的未来。曹景行还给出了一个最“应景”的建议:家长们可以把时下大热的世博当成课堂,“把孩子的眼界打开,再不要被升学和考试所束缚”。

谢宏先生以育婴专家的专业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对如何提升公民素质,发扬亲子文化进行了有力注解。他认为,亲子文化最需要保留的是忠信仁爱,亲子文化应提倡孝道向爱道转化,爱应该是双向的,开放的,父母应该用科学的生育、养育、教育方法培育好孩子的早期人格,那就是成功生养教的核心――“五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有益的尝试――亲子文化进行时

作为国内婴童行业的领跑者、中国亲子文化的倡导者,2009年贝因美联手浙江大学成立中国第一家亲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首部《亲子文化蓝皮书》以来,亲子文化也以其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正在成为社会主流文明的旗帜。

从贝因美策动万户家庭参与亲子游计划的落实,到新浪网的亲子文化大讨论不断保持的热度,再到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的以“亲子”为头牌的各种服务门店的兴盛,亲子文化正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助力了和偕社会的不断推进。

在论坛的多元探讨环节,来自浙江大学贝因美亲子文化研究中心的蒋风冰报告了第一批研究最终设立的7大课题组,涉及哲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交叉学科。这都是亲子文化落地的有益探索。在未来的一年内,课题组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研,并作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将包活人类学影视片、中国亲子文化调研报告、当代亲子文化口述和个案集、理论研究报告等,为重建中国亲子文化占领理论高地。

第6篇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与国际的日益接轨,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学位学分要求,增强师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依此契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也从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框架中跳跃出来,成为大有可为的一项通识技能。通识教育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提供全方位分析、获取信息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因具有较高的普及作用,从而得到迅速普及推广,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综观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服务形式,可以发现,图书馆专题培训和公选课是通识教育的两种基础实现途径。除此之外,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从通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出发,重新设计教育培养的目标,提供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与学校通识教育举措相一致;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信息素养对信息的组织揭示核心要义,对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开展嵌入式或整合式教育,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对通识教育的支持度和影响力,力争促进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支撑专而广的综合性人才培养。

2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2.1课程发展与积累

2010年9月《信息素养与实践》通识课程正式开班,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教学。每学期2个学分,由32~36个学时构成。应该说,本科生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探究式教育,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既强调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全面教授,又强调对信息素养的实践性、体验式应用,这与学校的本科生教育目标相吻合。经过2010年两个学期1个教学班的教学积累,2011年9月开始,课程开设2个教学班,并对教学对象重新定位,一个班专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36学时;另一个班则针对本科生其他年级教学,但主要是大二、大三本科生,33学时。为充分发挥馆员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专长,锻炼馆员的综合能力,每个教学班各由一个教学团队承担,由4~5名骨干馆员组成。同时,在校内招聘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负责教学中的日常辅导、联络、跟进。2012年7月起,伴随上海交通大学实施夏季小学期教学制度,《信息素养与实践》也作为核心通识课程参与教学,每个学期32学时,由此,每个学年均有三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推广面和学生受益面。

2.2教学目标与内容

《信息素养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增强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在当今信息量无限膨胀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培养敏锐的信息意识,明确信息的性质与范围;有效地获取和评价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将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了解相应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积极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内容上,除文献检索内容外,增加了信息意识、信息评价、信息伦理与道德等专题内容;教学方式上,在课堂教学之外,融入分组讨论、实践调研、综合练习等环节,通过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利用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增强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

2.3构建适用性教学模块

参照ACRL《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课程教学团队确立了整体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分别对每个教学班明确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模块。总体上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概述、识别信息需求、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评价信息、信息伦理与道德6个主要模块。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先后增设工具、技术应用模块。每个模块由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特长,独立或协作完成教学。在形式上,教学由4个模块组成,分别是课堂实践与辅导、分组讨论与汇报、课堂作业及点评、课程考核(提交文献调研报告、考试或课程学习汇报)。其中,课堂实践、分组讨论与汇报通过在课程中开展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自主学习和分享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分组讨论与汇报,立足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设立学术、生活两类主题,由小组自选主题或参考设立的主题,应用课程所学技巧和内容,充分体现团队协作与自主创新。在小组讨论汇报环节,从团队协作、表达或陈述能力、汇报载体表现、主题展示程度4个方面,由教学团队、汇报小组进行现场点评和评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完善教学体系,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调研报告作为课程后期的主要教学任务,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在选题过程中,教学团队予以辅导。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教学团队设计报告模板,进一步规范报告的知识纲要和各类信息的使用。调研报告形式主要是格式、板式和个别模块的篇幅要求;调研报告内容主要从主题分析、课题背景、信息检索(所选数据库、检索式的构造,并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相关检索结果进行格式处理)、分析检索结果(筛选核心资源)、检索过程总结(主要思路、主要观点、参考文献)、调研报告完成心得6大板块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灵活运用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增强课程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4教学成效与收获

《信息素养与实践》在教学中,结合信息素养自身的体系,充分应用通识教育的思想,使得课程基本满足不同学科学生对信息的掌握能力,为学生自身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了一种敏锐的意识、一种应用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许多学生都表示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信息的窗户,学习到很多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对毕业设计、专业课程作业和PRP(本科生研究计划)项目报告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学生之间增强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表达分析能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评价信息中,许多学生希望图书馆继续开设这样的课程,并扩大课程规模。学生们通过口碑相传,不断提高课程在本科生中的影响力。按照学校对通识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信息素养与实践》在全校通识课程均在中等偏上级别,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2013年12月,通过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对学校整体通识教育所做的贡献等方面评审,课程负责人最终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贡献奖二等奖,这成为该通识课程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2014年《信息素养与实践》将迎来课程建设评审验收,该荣誉的获得也为课程验收提供了直接评判参考。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综合、全面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提供了专业之外的视角,更有助于培养和发展综合素质。随着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终身学习、科研创新、建构主义逐渐成为高校信息素养教学设置的理论基础。其中,终身学习强调信息素养对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科研创新体现信息素养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意义,而建构主义反映信息素养的实践基础,强调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为此,从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出发,《信息素养与实践》还需不断改革课程的体系,提升与通识教育的贯彻和关联,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善课程教学方式,进一步凸现通识教学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隐性支撑作用。

3.1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再定位

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大学教育是自由教育,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1945年,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指出完整的人需要具备有效思考、清晰沟通思想、做出适当明确判断、辨别一般性价值等四种具体能力。这些思想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许多思想都是相通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应用和传授的信息和知识不限于所应用的学科,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文化、倡导一种氛围;提供一种方法、一项技能;培养一个信息意识;锻炼一种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课程教学较好地体现和秉承了通识教育的思想,信息素养通识教学,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3.2通识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信息素养与实践》通识课程教学需要始终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保持一致,即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通用能力,因而在课程教学体系方面,需要更多地兼顾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可将建构主义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尝试开展问题导入式、过程导入式或研究导入式等“导入式”教学。“导入式”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知识生成性等理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其自觉探索事物发展的起因、规律及状况,发现和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并通过亲自体验实现主动、独立的认知过程,形成以铺垫、导入、释疑、消化、应用为基本要素的课堂五阶段。理论上,导入式教学是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设计教学法的融合,是将理论和操作程序融于一体的教学范例,故而对信息素养通识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应用基础。此外,还可尝试案例教学,开展情境教学,实现案例情境的生活化融入。在导入式或案例情境教学中,探索互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信息的判断、分析、评价、利用能力。

3.3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

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这些变化,也深刻体现在高等教育中。据2013年《地平线报告》报道,信息技术挑战催生高等教育变革、网络开放课程、非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混合式教学等六大趋势和挑战。与此同时,泛在环境、大数据、关联数据、数位学术的兴起,带来了应用信息和数据的新篇章,读者面临的信息环境已经从信息海变成了数据海。据报道,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量每18个月将翻1倍,这些无疑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信息素养通识教育需要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和以技术应用为主导的教育方法,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平台开拓教育形式,促使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不断革新。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开展的8W项目学习法、Williams大学图书馆的游戏教育法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而时下掀起的翻转课堂、MOOCs(慕课)教学等,更需要通识课程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信息通晓教育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传播和分享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或许也为通识课程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4总结

第7篇

关键词: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41-02

近年来,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事件频频发生,空气污染,雾霾的产生,增加了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地表水和饮用水污染,造成地方性疾病;土壤重金属污染,使大米等农作物镉超标,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日益扩大,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007年,卫生部、环保总局等部委联合制订《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该文件对高校教育而言,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技术支持,“调整充实专业技术队伍,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改进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为环境与健康工作提供人员和知识储备,整体提高环境与健康工作技术支撑能力”;二是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与健康工作的重视,促进社会团体、非政府机构、科研与学术单位、企业以及媒体等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积极为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做出贡献”。可见,除了对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有专业素养的要求外,对高校中绝大部分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要求掌握一定的环境与健康知识。尤其是在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提升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促进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针对非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非常迫切且有必要[1]。

由于“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的目的并非保障学生的就业,而在于宣传、普及和教育,让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点滴中,并能影响周围的长辈、朋友,通过日积月累的传播,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环保观念。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舍弃高深的专业化、技能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满足他(她)们的求知欲望,尤其是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保护形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学到知识。

一、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选用新闻热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环境与健康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探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具体,同时也增进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例如,在讲授大米镉含量超标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前1~2周将镉大米相关的部分焦点新闻材料发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组别提出具有关联性的问题,如镉大米产生的原因、镉大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国内外对镉大米的处理措施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查询资料找出答案。课堂上,教师组织不同小组的学生围绕自己小组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并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总结发言,小组成员要对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的学生对自己组分到的问题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当各个小组发言完毕后,部分的资料形成了大米镉含量超标问题的整体,教师再做点评和补充,并做书面的总结,让学生思考、消化相关知识,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

二、户外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

户外教学是指在户外的预先有组织的教学方式。对环境类课程来说,这种体验式的教学非常合适。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培养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花鸟树木的形态、变化,撰写观察日志,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户外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与时下热点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如组织学生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进而使学生对身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直观的感受;或者去造成环境污染的发电厂、煤矿等察看排污情况,了解当地环境问题引发的地区病状况;又或者联系环保政府部门,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和环保部门监测,了解监察能力建设等。

三、多媒体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能够按照“环境与健康”课程设置的大纲、教材循序渐进地集中传授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对书本知识具有理性的认识。同时,教学中应该借助多媒体网络更好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利用教学软件、播放教学视频、观看环保电影等。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结合教师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相对容易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形成、发展及其危害时,播放纪录片《家园》的片段,影片以唯美的画面告诉我们,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形成了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而人类在仅仅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通过播放影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的深入思考。在介绍环境对健康产生的危害种类时,可以使用图片展示雾霾空气下戴着口罩行色匆匆的人们、受重化学品污染的五颜六色河水边得了癌症的村民等;同时,也可播放环境污染的记录片、新闻节目,让学生对身边环境污染的危害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增加危机意识,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四、课外阅读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环境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话题,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环境问题随时在发生变化,这也要求师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应具备发展性和开放性思维,不拘泥于教材书上的内容,与实时动态结合起来。一方面,善于进行课外阅读。宏观上,可阅读环保组织签订的协议、国际公约、宣言、议定书等,对国际环保热点话题有个完整的认识;微观上,也可就感兴趣的某一类环境类书籍进行深度阅读,如环保类小说、环保人士传记、环保知识百科、环保科技杂志等,从不同方面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邀请相关人士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或者及时了解校外讲座信息,组织学生去校外听讲座。这类的讲座可以包括政府部门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的讲解,环境专家对国内外环境局面的解读,环保一线人员对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亲身接触的感想,医学专家对人们应对环境污染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的介绍,等等。

五、实地走访和分析调研相结合

环保是社会性课题,具有其他专业课程所没有的全民参与性特点,每个人都应是环保的一份子,都能够为环保出一份力。如每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体现了年轻一代对环保的责任感。因此,教师在教授“环境与健康”课程时,要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扩大环保的影响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帮助学生确定“环境与健康”课程的调研课题,带领学生实地走访进行分析调研,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也可指导学生以环保课题参与学院、高校或省市级的大学生调研竞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借助调研报告的成果对环保做出贡献。调研还可先从身边做起,如调研高校学生的环保健康意识,到洗漱间、自习室、图书馆、操场观察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发放问卷,从是否注意随手关灯、电池处理、垃圾分类、塑料袋使用等细节,了解大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又如调研高校环境教育情况,分别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范围、来源,发现环境教育的成效与不足,有的放矢地改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针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降低环境因素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从而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风险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降低环境健康危害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贫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 、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第9篇

农民工是没有城镇户口而在城镇工作的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外出的农民工对城市的整洁、绿化、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市民日常生活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独特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虽然农民工的“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社会认可的新兴阶层。

二、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虽然二元体制的松动使农民获得了改变其职业身份的自由,但由于户籍制度等造成城乡分割的制度惯性依然存在,因此,农民并未获得改变其户籍身份的自由,这种状况引发了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的弱势问题。农民工的弱势状况具体表现在就业层面和收益分配中。

(一)就业层面的弱势:公平就业权利缺失

农民工公平就业权利的缺失是指城市政府基于农民工的户籍身份,对其进城后可以进入的职业和行业做出种种行政性的限定,使得农民工无法进入城市正式劳动力市场,获得正规就业机会,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建筑业、零售业、餐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劳动密集、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农民工非正规化就业的原因在于原有的户籍制度和与户籍相连的就业制度,使农民工被排斥到了一个与城市居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上,成为城市社会的底层。

(二)收益分配中的弱势:劳动报酬权利与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农民工在收益分配中的弱势首先表现为其劳动报酬权利缺乏保障,劳动报酬普遍偏低。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指出,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集中在500~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500元的占29.26%,500~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这种较低的工资水平与农民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是直接相关的。

三、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改变其弱势地位

(一)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着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易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转移中可以担当技术重任。产生的绩效相对较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劳动力在转移中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就业面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因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选岗位必然是“脏、险、累”的体力活。今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农民工只有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着农民工职业的稳定性

文化水平高低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与其技术创新能力是成正比的。文化水平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完成职业或技术转换也更容易,文化素质较高或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农民工容易获得相对稳定的职业。

(三)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着农民工的收入

收入是决定农民工在城市支付能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农民工获得经济地位的直接因素。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73。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在相同时间内生产率高,其收入自然也就高。

(四)人力资本水平影响着农民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农民工城市化不仅表现为职业身份与居住地域的非农化,而且还表现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由农村方式向城市方式转变。大量事实证明,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工不仅在工作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而且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容易融入城市社会。因此,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

(五)农民工的素质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表明,一些社会问题的引发都与劳动力素质有关。近年来,农民工进城后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那些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成为新的城市无业游民或贫民,给城市的治安、卫生、教育等管理工作带来严重问题。

四、以提升人力资本为目标的农民工培训

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要从思想意识、生产技能等方面人手,有步骤地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投人,从根本上注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一)注重对思想意识的培养

1 培养依法维权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了解《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搞清合同要约条款,以免上当受骗;其次,遇到问题和纠纷要冷静处理,依法解决;再次,要知道一些应急常识,如消费投诉、报警等,自觉养成依法维权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现代城市环境的文明意识,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包括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培训。政府应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农民工思想品德教育,提倡农民工树新风,讲礼貌,并提高农民工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自觉加入到保护城市环境的队伍中来。

3 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农民工要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城市创业,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知识、网上发送邮件等数字信息传递技能,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用现代化科技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科技头脑的新农民,

(二)注重对生产技能的培训

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收入的限制,靠农民工自己承担生产技能培训成本非常困难。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采取政府全部买单或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的形式,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三)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

要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从长期角度讲,增加农村教育投资,缩小农村与城镇的经济差距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农村教育投资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缓慢,从而给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输出地组织技能培训

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局限于农村劳动力输入地,也要在输出地开展。以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以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壮年等为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层次,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教育。外出打工“回流”人员由于已积累了一部分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学到了一些管理方法和市场知识,经过教育培训,能很快实施自主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吸收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

第10篇

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原因、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农民工 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一个不同于而又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群体,具有农民身份的产业工人。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就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其原因

(一)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约有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长期以来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社会保障程度较低。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到2003年底,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就更低,分别只有2.9%、3.1%和5.6%[i]。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五大社会保险”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此外,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而生育保险农民工也基本未参加[ii]。

除社会保险外,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也很差,最突出的表现在住房和子女的教育福利等方面;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 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

许多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些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如2000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和《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农民工应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2001年北京市颁布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办理养老保险;2002年上海市推出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综合保险;2003年成都市下发了《成都市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农民工可以享受工伤补偿或意外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等几项综合社会保险。然而,在各地制定的法规中,有不少规定的险种不完整,这就很难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同时,由于这些法规和规章的效力层次较低,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二)原因

本文认为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低、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主客两大因素。

从主观方面来看,首先,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同时一些政府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没有从农民工的真正需要出发,而是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规定,层层向企业安排,许多地方政府把养老、失业、医疗三险“捆绑”推行,由于农民工的缴费能力较低,导致参保率较低。其次,大部分的企业雇主对农民工缺乏自觉保护意识,认为支付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加大了企业成本,这就导致他们对农民工参保采取消极应付的行为。最后,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

从客观方面来看,首先,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体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缺失的根本原因,农民工和市民虽然共处一个空间,但二元结构所折射的二元社区导致他们在收入、保障权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悬殊。其次,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规模庞大、构成复杂及流动性强的特质,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差异性较大,并且保险基金的区域统筹与农民工的跨省流动存在着冲突,于是导致农民工参保中断、退保现象频繁。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在已有的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的文献中,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总结起来无非是从社会整体和农民工个体两个大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概括: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就可能放弃土地保障,让渡土地的使用权,农村就可以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按市场来运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建立一个对所有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具有一个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也可以加大农民工对自身投资的力度,从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能够更好地维护农民工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发展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如果采取适时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保持农民工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产生积极影响。

从政治稳定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人地矛盾和城乡矛盾,而农民工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为缓解“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体现社会的公正性,体现政府的全民性和公共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也是改变二元结构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性失衡的需要,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 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要把数以亿计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只有高度重视维护这些未来城市新市民的权益保障,这一战略目标才会顺利实现。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体现了公平与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合和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衔接,阻碍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农民工进城的保障,也是城市化战略实现的需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城乡的和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后,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以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生活质量和发展需求;有利于引导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兼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同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也是保护农民工中妇女、儿童这种生理与社会双重弱势群体的需要。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确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二十多年,国家财力和政府承受能力已逐步增强。虽然国家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全部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但是我国已经具备为农民工建立初步社会保障的经济条件。并且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在于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充分调动雇主、企业和农民工等社会资源,过分强调国家财力不足和过高估计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代价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理应将其摒弃。

其次,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治条件也是具备的,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且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写入《宪法》,而农民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理应与市民一样享有对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把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环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作为今年政府工作重点来抓。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更好地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再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影响到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是社会分配不公的表现,而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了协调这种不良社会氛围而确立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宣言》中指出,为了减少贫困和实现社会融合,必须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那些尚未从任何正规社会保障计划中受益的群体,而农民工就是那些尚未从任何正规社会保障计划中受益的群体。如今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都给予了更大关注。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四、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这一问题大家讨论的比较多,分歧也比较大,没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更没有能为大家基本接受的成熟方案,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农民工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如张启春认为通过户籍改革将农民工变成城镇居民,进而将其纳入镇社会保障体系或者通过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iii]。二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如李迎生认为推出相对独立的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要的,并提出了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iv]。三是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杨立雄认为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参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两种模式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可行性,可行的方案是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适当时机,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接轨[v]。

笔者认为在现阶,由于人口老龄化、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也很大;城镇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本来就困难重重的城镇社会保障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第二种方案——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这与我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与农民工的特点不符的,农民工是新兴的产业工人,已经不同于农民了;此外这种方案也是与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目标相背离的。笔者认为现实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和需求,按照多层次、多类型、灵活便捷的原则来提供社会保障,并确保这一制度能使城乡易于接轨。最近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在调研报告中也指出,农民工应实行分层分类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保障目标和政策建议,该课题组的建议在新时期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出发来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从长远讲,就是在保障农民工最低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向保险型社会保障迈进,进而进入福利型社会保障,最终建立城乡高度统一、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构建过程中要有周详的谋划,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应该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本文提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如下:

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只有扫清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障碍因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首先,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取消针对农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逐步改变农民工因为一个户口而丧失社会保障权利的现状。其次,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对不同的劳动力有不同的态度,导致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工作分工、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歧视。再次,改革土地制度,为了提高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改革,让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集中土地的可行办法是让土地自由流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土地换保障”。

2、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或针对农民工的综合或单项社会保障的法律与法规,那么制定和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时就会有法可依。在立法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国际组织制定的规章和原则,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被公正、合理、有效地执行,并能达到社会保障的目的。

3、按照农民工特点对其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完成的调研报告《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中指出:“将稳定就业(从事正规就业,建立劳动关系,以及事实劳动关系5年以上)的农民工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 [vi]而对于不稳定就业(签订短期合同,频繁流动以及从事各种灵活就业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调研报告指出,“引入过渡性的办法”,“在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再考虑如何将农民工逐步纳入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vii]。最后随着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4、伴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与完善,最终会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解决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差别的根本途径。如果实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所谓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i]舒迪:《农民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主要力量》,《人民政协报》,2004年7月8日。

[ii]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报告:《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载于河北劳动保障网,网址:he.lss.gov.cn/ReadNews.asp?NewsID=3225&BigClassName=最新推荐&SmallClassName=调查报告&SpecialID=0

[iii]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

[iv]李迎生:《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8期。

[v]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

第11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特点

精神相对于物质而言,是心理或意识以主观存在的方式深藏于头脑之中,不具有客观的可测性,从而使精神问题显得格外复杂和神秘。《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词典》中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对称,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和改造,理想的选择,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文艺欣赏和娱乐,以及信念、志趣、情操、爱情、友谊、社交等等。

文章所思考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大学生,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当代大学生这个备受瞩目的青年群体在社会市场化、信息网络化、竞争白热化、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精神生活包括积极、健康、文明的精神活动和失衡、矛盾、消极的精神活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好的素质,发展较为全面,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信任的,尽管他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经济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家庭的供给,物质生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更能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精神生活是其全部生活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方面,更能反映大学生生活的特点和本质。对于处于开放、竞争、信息膨胀的前沿阵地的群体来说,其精神生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特点:

一、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倾向突出,总体健康向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在2003年12月对我国最著名的二十所大学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做了《经济全球化中国和平发展的新道路》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对我国走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整体上是认可和充满信心的。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分析更加理性,他们以丰厚的书本知识为底蕴,以开放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为背景,以现代化信息传媒为手段去了解世界,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冷静、成熟。这些方面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政治倾向是积极向上的。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凡,选择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别无选择的爱国激情”受到新的挑战。在他们现在看来,国家、集体、个人都是平等的存在,他们推崇的是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安定,又要个体幸福。在学习上,他们在专业上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吸收,“弹性学分制”和“选修课程”都可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双向选择”的灵活就业模式将以往的职业终身制的概念逐步淡化;“注重自身个性的张扬”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心态;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型的学生社团,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广交朋友、广结知己也是大学生生活状况的具体体现。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环境的变化影响人们思想的变化,也促成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倾向的各种表现,但这也无疑是社会向前发展、学生自主选择的必然趋势。

二、精神生活的层次性明显,个性化鲜明

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层出不穷的现代技术,使当代大学生在物质生活上更加充裕,为他们追求高层次、个性化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精神生活的内容。根据潘玉驹、廖传景做的关于《大学生需要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调查,可以发现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独立学习与成才、真诚互动的人际交往,学会选择、学会判断、成为在校大学生强烈呼声和需求。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出的呼唤。因此在这种复杂、各种因素交织的社会中,位于校园中的大学生们自觉地将“专业前途”与“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实用性技能知识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各种英语、计算机、驾驶培训班的火爆程度让人乍舌。考研大潮来势凶猛,莘莘学子趋之若骛;特殊群落──寄托一族(GRE、TOEFL)梦寐以求的是圆自己的留学梦。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走出“象牙塔”,开始自发进行独立性较强的经商、家教、兼职、营销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是有组织地参与由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持续一段时间的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包括社区志愿服务、山区扶贫计划、一助一结对子活动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考察访问、专题立项调研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开阔眼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中认识自我,又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校园中的又一大时尚。

三、精神生活的功利与情感并重、低俗与高雅共存

大学生虽然是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特殊群体,但由于仍处于个人发展过渡期,许多方面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精神生活容易在自身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出现功利与情感并重、低俗与高雅共存的新特点。

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上,给“理想工作”的定位是最好能够名利双收,个人本位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职业流动被大学生视为平常事。浪漫的爱情也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正常的身心需要”成为许多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肯定态度的原因。很多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总体上是严肃认真的,对恋爱生活方式的追求总体上也是趋向于择优、审美、进取的态度。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寂寞期恋爱”、“痛苦期恋爱”,体现出从众、攀比心理、浪漫幻想。

在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追求功利和实用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精神生活中对理想的追求,在审美情趣上总体表现出对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美好人格力量的审美对象强烈的兴趣。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的学习和丰富的课外娱乐活动,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而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最基本内容。“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文化月”、“大学生体育周”等活动都受到大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时地从暗藏黄流的“言情小说”、杂志中寻求慰藉,大学生情侣同居的“日租房”渗透许多高校周围。周六、周日的麻将、扑克战场随处可见,通宵的网络游戏、聊天、看影碟让许多学子宁愿舍弃正常的休息时间。晚上不能正常休息,早上睡懒觉、旷课迟到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功利、低俗的活动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极其不和谐。

四、精神生活的自主性增强,日趋理性与务实

人的现实生活处境之一就是他的精神状态如何,这反映着精神生活的质量。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最具有青春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期。很多资料表明,今天的大学生们的精神生活自主性明显增强,日趋理性与务实。他们进入大学后踌躇满志,渴望成才,开始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整体的规划,学习上独立思考,生活上自主管理,而且能很快地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大学的学习内容虽然比中学多,但一周课时相对中学却少了,自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对较宽松的交往环境,直接管理少了,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发展余地较大的优越的成长平台。随着市场经济激活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学子们在道德与责任的天平上,先忧天下;自我评价高于他人评价;个体意识在社会天平上强化。有些学生的追求目标也从政治取向转向经济取向,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精英意识转向注重个人利益与自我价值,追求现实中即时可以得到的东西,他们在理想与金钱、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方面,开始抛弃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力图二者兼顾。

五、精神生活的新话语方式的出现

历史直观地告诉我们,每当人类发现、发明某一种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事物时,人类的发展命运就面临一次全新的抉择,旧有的存在会在惯性中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事物造就的新的存在方式。这些崭新的事物一再改变和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话语方式──传达信息的一个新的空间和舞台。2007年1月23日,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北京《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男性、未婚、18~24岁、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是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主体。学历越高,网民普及率越高,大专及以上的网民普及率高达84.8%。

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影响,跟随时尚潮流的步伐前进。客观上各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构筑也为大学生接受网络文化洗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种商业性、非商业性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库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他们可以随时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创造和信息。每天例行的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看看热点新闻、登陆BBS上看帖发帖,打开QQ或MSN找“好友”胡侃一番都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游戏也一直是许多学子乐此不疲的消磨时间娱乐方式。网络这种新的话语方式消除了人在物理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消除了话语与生俱来的工具性和奴役性。它没有政治上的强者、经济上的富者、文化上的巨人,每一个学子都可以任意挥洒来自内心深处率性质朴的原始萌动。这种具有随意性和、隐匿性的时尚话语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了信息交流的途径,帮助他们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也成为部分大学生沉溺其中,远离社会和片面发展的诱导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北京:文心出版社,2002.

[2]敬永和主编.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5).

第12篇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的实证分析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过去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企业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称,农民工“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却“拿着最低的工资”。 然而,即使如此,他们的权益依然屡屡受到侵犯,他们的工资时常被拖欠、缺乏足够的安全保护、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几乎成为现实生活中最弱势的群体。

依据国家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返乡农民工统计监测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截至2008年12月31日,被拖欠工资的返乡农民工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5.8%。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返回的农民工,因企业关停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3%被拖欠了工资;因企业裁员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有5.7%被拖欠了工资。 结果显示,当年返乡农民工的工资兑现率只有94.2%,私营企业主随意拖欠、拒付农民工工资的不公平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农民工资被拖欠,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活维系出现危机。当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都不能保障时,务工农民的其他合法权益便无从谈起。如果说不劳而获是有违社会公正的,那么本应多劳多得的人却劳而无获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二)问题背后的政府缺位与失职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表面上是农民工个人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弗雷德雷克在《国家的新角色》中提出了:帮助穷人的办法取决于国内资源有多少可供使用,也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应的政治意志把资源用来缓解贫困问题。这一论断揭示了政府的巨大作用。工资拖欠问题涉及到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的关键还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在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解决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只有看清问题背后政府的缺位与失职,才能从正面贡献出可滋完善的建议与策略。

第一,政府监管政策的滞后阻塞了农民工的讨薪之路。

笔者认为,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源。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有“责令改正”,但是被责令后不改正怎么办?相关意见与处罚办法中未做出进一步的规定,用人单位抱着侥幸心理索性不签,导致工资纠纷发生时,由于缺乏书面合同,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难以明确,往往使劳动者一方举证困难,维权无据。

第二,严重的管理“越位”和服务“缺位”是为农民工维权中的思想桎梏。政府部门的作风依然存在,管理中明显存在着“接纳贡献性”与“排斥参与性”的取向,政府保护不到位。 从现实看,政府的许多职能部门已经开始对外来农民工进行管理,但是,绝大多数管理项目的实质就是收费,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式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重管理、轻服务,缺乏主动服务的公仆意识,存在严重的管理“越位”和服务“缺位”现象。

第三,政治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隐害。

务工农民既缺乏相应的利益诉求渠道,又缺少相应的政治参与机会,在政治权力的竞争场中,很大程度上更缺乏自己的发言人和代表者,话语权微乎其微,成为游离于政治权益之外的边缘群体。 笔者认为,农民工在现实中政治权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政府对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现状的漠然视之,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使得务工农民因此而对政府的信赖感大大降低,以至于当权益遭受侵害时,务工农民更多的选择以私立救济为主导;另一方面,缺乏自己的利益发言人与代表人。

第四,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善待农民工”流于空谈。

我国《劳动监察规定》明确规定了劳动监察的主体、内容、权限,如果严格执行,何以出现成千上万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形?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中,有的缺乏前瞻性、预见性,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其滞后和不适应;有的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和保障制度,操作性不强,对侵犯务工农民权益的加害者的惩戒如同隔鞋挠痒,同时法律空白仍然存在,使得不法雇主得以钻法律的空子,而政府在行政时则无法可依。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解决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势在必行。

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中,应从一下几点做好政府工作。

(一)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清理拖欠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政府调控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保障。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一方面,加强行政监控。劳动合同是所有劳动争议解决最有效的依据,只有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才能逐渐规范用工条件和用工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拖欠工资的发生。针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行政 机关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情况的监察,在源头上保证了农民工维权有据,讨薪有门。另一方面,权责明确,合作有序。劳动部门分为劳动监察部门和具有司法职能的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行政监督,具有司法职能的部门则主要负责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等司法职能。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部门的职能。

2.农民工权益易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作为个体太分散,缺乏自己的维权组织,降低了自己的维权力量。首先,党团组织、工会等正式组织在用人单位里建立基层组织的时间较晚,维权力度不够大。其次,在农民工聚集的很多地方,没有吃呢管理农民工协会等农民工自治组织。最后,对于包括各种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其他社会维权力量,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支持。城镇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工建立自己的组织——工会,增加农民工与社会强势团体的对话能力,使农民工享有国家应该赋予农民工的实际利益,将其代表纳入到政府组织中去,把农民工原始的地缘和血缘群体移到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来,将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合法化、制度化。

3.建立不良行为记录联动机制:以企业为单位建立综合性台帐,将拖欠工资记录与安监、质检等记录实现联动,由区民工工资拖欠投诉中心对其不良行为进行通报,并报送市劳动局、市建委及相关区县部门。

(二)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1.具体落实《工资保证卡制度》

为了保证农民工每月能实实在在领到报酬,从2005年8月1日起,凡在重庆江北区内施工的建筑单位,每月发放工资时,必须在工资保证卡上登记,由农民工亲笔签字自己确认。该卡将记录农民工在建筑单位工作后,每月领取工资的时间,工资额度等情况。由用人单位盖章后生效。从而在制度上开通农民工工资支付绿色通道,为江北区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辛苦钱保驾护航。同时,笔者建议,加大惩治力度,严格违纪责任,对实际中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卡片照发,工资照欠者,按照拖欠部分进行5-10倍的严厉处罚。将该项保证卡制度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狠抓落实。

2.工资支付垫付制度与工资支付担保制度

工资支付垫付制度要求,建设单位(业主)未按照合同约定拨付或者结清工程款,致使施工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责令建设单位在未结清的工程款内先行垫付劳动者工资。而对合法分包工程的承包人拖欠工资的,由发包人在未结清的工程款内垫付劳动者工资;对违法分包、转包或违法由他人挂名承揽工程拖欠工资的,由发包人全部垫付工资。通过责任的转移,淡化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有力的保证了农民工工资的落实。

(三)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法律援助

1.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采取多部门联手的形式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全力保障民工能够及时得到工资。据调查,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部分民工根本不知道合法的维权渠道,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投诉欠薪问题,而是非法聚集、堵塞交通等暴力形式追讨工资。建立“民工工资拖欠投诉中心”,该中心要在处理讨薪纠纷的同时,注重教育民工维权必须采取合法途径,告知民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扰乱社会治安等讨薪手段的违法性,让其知道违法行为会为自己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安抚好民工情绪。

2.加大跨区域合作,建立农民工的双向维权机制

在农民工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省、市和地区,要逐步自上而下地建立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在双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农民工户籍所在地工会组织与用工城市工会组织联手,随时沟通和交流务工、用工信息,共同处理重大侵权事件,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

3.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农民工要求发放工资,是农民工的一项基本权利。完善法律法规,才能让农民工在维权之路上有法可依。按《劳动法》及《职工权益保障条例》有关规定,被拖欠工资,民工可要求单位给付拖欠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还可要求1至3倍的赔偿金。大力扶持依法付给民工工资的合法企业 。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04月16日。

2 国家统计局:《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2009年03月25日 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90325_402547406。htm)。

3 弗雷德里克?巴和科尔巴乔,亚历杭德罗?L:2001年:《国家的新角色》,载《国际社会科学》第l期。

4 严思源:《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治理》,载《老区建设》,2009年10月。

5 胥仕元:《政府主导作用是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的关键》,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2期。

6 胥仕元:《政府主导作用是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的关键》,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2期。

7 鲁岳松:《新形势下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8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