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3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短期理财的长期收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年中临近,不少银行又开始备战“年中考核”,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逆势上调。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内各银行发现,预期收益率超过5.5%的产品比比皆是。如果想要买银行理财产品,现在不失为好时机。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偏多
受股市一路上扬、央行接连降息降准等影响,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盈利空间被迫缩小,顶住投资端收益不降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最近出现了反弹回升。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6月6日至2015年6月12日,共有767款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3%,较前一周的5.06%上涨了0.07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较环比小幅攀升。其中,有21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6%(包含),占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量的2.73%。
在浏览银率官网时,《投资与理财》记者发现,从产品的收益类型来看,在6月17日当天,保证收益产品有19款,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为4.7%,最低的3.79%,投资期限在36天至360天;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有27款,其中有2款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高达13%,最低收益率可低至0,其余的25款产品中,预期收益最高的为5.3%,最低的3.9%,投资期限在33天至360天;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高达84款,预期收益最高的为6.8%,最低的4.7%,投资期限在33天至360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上,主要布局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且投资期限多数在一年之内,预期收益率多在5%至6%之间,相较于之前降息时的不到5%,均有所提升。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市场资金面仍处于较宽松状态,预计到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将会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但长期看来,理财收益率仍呈下降趋势。
保守者可抓住年中揽储节点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6月6日至2015年6月12日发售的767款银行理财产品中,平均投资期限为134天。短期1个月和6个月以上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所下滑,期限在1个月到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较上周小幅增长,占到总发行量的81.36%,这也使得该时段理财产品的总体预期收益率小幅增长。
中短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提高和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预期收益提高是重要拉动因素。银率网分析师认为,从商业银行稳定存款的角度讲,选择在6月份提高中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不但可以稳定年中存款,而且有利于银行下半年的理财转化存款,尤其是90天左右和18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能够很好地为三季度和年底储备资金。
工行一位理财经理向投资者建议,银行理财作为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保守型的投资者,可抓住年中银行揽储节点,购买收益高于平时的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理财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当我们在制定家庭理财的计划,寻找投资理财的途径,分析理财中的误区时,却忽略了家庭理财的困惑。其实现代家庭理财尚有许多困惑。
困惑之一:理财等于投资效益吗?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绝对等同。理财关注的是人生规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还要考虑财富的保障:而投资关注的则是如何生钱的问题,所以理财的内容比投资要宽广得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炒股等投资行为等同于理财,而应将理财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和过程,使人的一生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从而使自己生活无忧。
困惑之二:理财随大流,赚钱也能随大流吗?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人的收入、支出、风险承受力与理财目标会不相同,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比例。
困惑之三:追求短期收益,会有长期风险吗?近年来,在房价累计涨幅普遍超过30%的情况下,房产投资成为一大热点,以房养房的理财经验广为流传,面对租金收入与贷款利息的赢余,不少房东为自己的“成功投资”暗自欣喜。然而在购房时,某些投资者并未全面考虑投资房产的真正成本与未来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只顾眼前收益。其实,众多的投资者在计算其收益时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同时,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通货膨胀、流动性风险、商业风险、借款能力等缺乏合理的预期,缺乏一定的市场预见性。因此,建议投资房产时必须作深入的分析,事先作好心理准备。
困惑之四:关注短线投机,长期投资没赚头吗?有许多投资者比较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他们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短期价格走势,关注眼前利益。由于过多地在意短期收益,却常常错失良机。殊不知,市场的短线趋势较难把握。所以专家建议市民不妨运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把握住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将一部分资金进行中长期投资。
困惑之五:应该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吗?在考虑资产的风险时,不少市民对一种投资理财理念可能已经烂熟于心,那就是:要把不同的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又走到了反面,往往将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者“分心乏力”,造成分析不到位,则可能又会降低预期收益。
根据晨星数据,截至今年7月10日的一周,相当比例的货币市场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4%,也就是说超越最新的一年期定存利率。
今年以来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特别最近银监会在银行推行月度日均存贷比监测,使得银行在月末时分揽存压力增大,月末银行间资金紧张状况出现加剧,随之推高了货币基金收益率。
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大幅超过历史平均收益率。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个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一向较为稳定,从历史月度回报率分布率来看,大多数的月度回报率分布在0-0.5%之间。
货币基金回报率近期缘何攀升?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因此在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也就是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接近,甚至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时,能够取得较高的回报。一般,如果宏观政策偏紧,收益率曲线会较为平坦,甚至出现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的情况,因此在宏观政策偏紧的时候,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取得较高的回报。
与之相反,在债券收益率曲线较为陡峭,也就是短期收益率远低于长期收益率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较低。一般,宏观政策宽松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较为陡峭,此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获得的回报往往较低。所以我们看到2009年,国内的宏观政策较为宽松,短期债券收益率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较低;而今年宏观政策偏紧,短期债券收益率较高,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明显上升。
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配置作用
和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债券基金不同的是,货币市场基金属于短期基金,而前者为长期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天然为投资者提供短期理财工具。在美国,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银行活期存款几乎被大范围的移到了货币市场基金市场。
从风险回报特征看,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有着截然不同的资产配置功能,而资产配置在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中则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货币市场基金可能起着一个理财市场“湿地”的功能,在风险资产回报潜力增加时,货币市场基金开始对外提供资金,在风险资产回报潜力下降时,货币市场基金则开始吸收资金。
在市场低迷的2005年和2008年,货币市场基金都取得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成为市场的避风港。而在牛市的2006和2007年,风险资产巨大的回报诱惑使得资金流出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仍难敌银行理财
尽管中国公募基金业在过去三年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包括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出现停滞、基金产品同质化、基金经理及公司高管流失等,但公募基金业在过去十年仍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为完善的投资流程和组织架构都为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虽然基金业仍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
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公募基金中的短期基金产品,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也应占据相应的地位。在美国市场,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占整个共同基金的20%-30%左右,对银行活期存款有着很强的替代作用,是投资者现金理财工具的优先选择。但是在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在现金理财工具中的地位并不稳固,一方面国内投资者偏好高风险资产的投资需求较明显,最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颠覆了投资者的回报预期且偏离理性。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基金同时面临着来自银行理财产品的强大竞争。银行会很卖力得推销理财产品,信贷缺口增大是主要根源。
今年的资金流动性总体比去年吃紧,而社会对资金的需求依然旺盛,为满足存贷比不低于75%的监管要求,银行必须全力吸纳存款。在目前利差相对来说比较大的背景下,银行都希望多放一些贷款,所以不惜用比较高的成本去拉这些存款,即高息揽存。
根据晨星数据,货币市场基金从2004年的7只增长到2010年的45只,占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比重从4.61%增长到6.86%,但中间却是较为戏剧性的变化,在2006年达到峰值比重为13.94%。资产规模方面,货币市场基金从2004年的61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00亿元,但在市场低迷、风险厌恶情绪严重的2005年和2008年达到极大值,其中2008年达到峰值的3890亿元;从占公募基金的比重看,其波动范围在3.39%-40.33%之间,显示出投资者很多时候把货币市场基金视为投资的“避风港”。
选择时应注意什么?
选择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不是最主要的,而且货币市场基金个体之间的收益率差距比较小。主要还是合理利用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第一,将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应急资金。普通投资者应该为日常的食物、住房、交通、健康开支建立一份应急账户,它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忽略资产的收益性,并且与投资账户区分开来。
第二,将货币市场基金作为“蓄水池”或“中转站”的投资者,避免频繁在基金之间做转换,一方面是费用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出于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走势的担忧。
(梁锐汉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文/培娟
目前,投资理财可谓炙手可热,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在资本市场中淘到金。那什么是真正的理财呢?所谓理财就是追求长期而稳定的收益,但是其实一个综合的理财首先应该更加关注的是资金的安全。家庭的理财首要的一点是保证财务的安全,只有做到财务安全,才能进而满足其他的。这种需求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追求财务的自由,从而才能享受真正生活的快乐。所以,我们说理财的真正意义是完善理财规划,而不是简单地赚更多的钱。
最基本的家庭理财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设定财富的目标。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的设定,一切的投资都是盲从的。我们首先把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短期目标是还银行账单、缴纳保险费等;中期目标是买房、买车、子女的教育费用等;父母赡养、进行创业、攒够足够的退休费等这些可算作长期的目标。你必须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设定――到底有多少计划要去实施,然后优先等级是什么,预期的时间是什么,预计的费用要花费多少,这个钱放在什么地方?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工具?这些问题都要清楚。
第二步,建立保障体系。建立更完善的保障体系,购买保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其实,这指的是市场的风险,而理财应对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而是人生风险。从现在到未来,我们所有的生活费、子女教育费、住房贷款,合计起来几十年来总的支出可能有几百万,当我们自己发生人生风险的时候,整个家庭可以获得的收入可能就会大幅减少,如果保障体系有缺口,唯一能帮助我们的就是保险额度。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是理财规划当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一定要放在投资的前面去做,这样你的投资才能是合理的,才能是有效的,才能是没有风险的。
第三步,从理财的角度来讲,投资是放在保障之后的。随着今年的市场火爆,很多人心态非常浮躁,拼命想一夜暴富。我们要坚持长期投资,相信复利的力量,不妄想一夜暴富,长期投资可以降低风险。当然,投资还需要做一些准备,但是不投资更有风险。正确的理念和专业的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错误地运作,我们可以交给专业的机构和专家。
理财应避免5大误区
目前,随着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的增强,新的理财产品不断出现,广大金融服务消费者投资理财,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走入误区。从银监会的角度,至少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银行理财≠储蓄存款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稳健),但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财产品购买者要承担“买者自负”的风险。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
2、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
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与所投资标的的市场表现挂钩,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通常是在过往经验数据基础上预测得出,最高预期收益更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结果,由于金融市场变化莫测,理财期满最终实现的收益,很可能与预期收益有偏差。
3、 口头宣传≠合同约定
理财产品的责任和义务在产品购买合同中约定。对于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理财产品,不要光听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就草率做出购买决定,即便产品说明书及理财合同的条文很难理解,也请务必仔细阅读,对于没有把握的,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4、 别人说好≠适合自己
理财产品千差万别,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高风险的产品可能带来高回报,会受到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的追捧,但对于那些抗风险能力差的人,这样的产品并不适合,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高收益,而忽视了遭受损失的严重后果。投资者应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5、 投资理财≠投机发财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投资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升4%,部分7天期理财产品因高收益受到投资者追捧。不过,银行却在兑付期限上设下“玄机”,下调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据银率网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中长期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在收益表现上存在分化。其中,中长期产品收益率呈大幅下滑态势,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依然保持在较高位。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的市场平均收益率为3.83%。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的市场平均收益率达4.33%。
值得一提的是,7天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最为突出,其发行主体多为城市商业银行及少数股份制银行。以平安银行为例,其多只7天期理财产品收益超过4%。据平安银行人员称,该行推出的这类产品销售情况火爆,常在半天内哄抢而空。
不过,投资者真的能在短期内如期获得高年化收益吗?—位李婆婆购买了一款7天期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时实现了预期收益,但利息却延迟了3天到账。说好的7天理财变为10天,到账利息却仍以7天计算。3.56%的年化收益平摊到时间成本上,其实并未那么高。
原来,某些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往往强调年化收益率,而忽视告知投资者申购期和清算期的利息计算。理财产品的买卖过程包括申购期、产品期、清算期,而资金在申购期和清算期的两个阶段是没有利息的。
以某银行发行的7天理财产品为例,50万元以下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产品申购期为1天,产品期为7天,清算期通常为3个工作日左右。在产品申购当天购买,资产被冻结1天,清算期间,同样不计入利息日,银行实际占用投资者资金共11天左右。而若产品在清算时,恰逢遇上双休日,则兑付期很有可能变为5天。产品从购买到收益到账共达13天。但仍以7天计息。意味着投资者以7天的收益率投入了一只13天的理财产品。
另外,某些商业银行偶尔也会巧踩“时点”,在国家法定假日前发售超短期理财产品,当产品到期时遇上法定长假,清算日则会继续顺延,银行兑付期进一步拉长。而产品标榜的高收益率,也因银行占用资金的时间过长大打折扣。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指出,出现兑付期拉长的现象,与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揽储有密切关系。银行理财产品在每月26日至月末会出现集中到期的现象,即月末这几天会有大量理财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回到银行。通过对兑付期的时间安排,这些资金就能作为存款,帮助银行通过月末的贷存比考核。
“兑付期延长,银行能将资金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本银行。一方面能扩大存款基数,应对指标考核;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不用支付利息。”曾韵佼表示。
目前,银行监管部门还未出台明确的、对银行理财产品兑付期天数的规定,因此商业银行的此番做法未违反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的态度则是,一切按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支付利息。
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尽量购买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投资周期较长的产品收益较高且相对稳定。此外,即使将清算日平摊在较长的产品期限内,投资者损失也较少。不过,对于产品投资到期日至收益到账目这段空白地带的计息问题,还望监管部门出面予以保护。
短期理财目标用了一个长期的理财工具,中长期理财目标却选择了一个短期投资工具。这样导致投资品种与预定的投资期限不能匹配,就无法达成自己的理财目标。
2007年8月,戴女士在一家银行理财顾问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基金宝”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介绍,该理财产品主要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组合,通过集中精华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双重专家理财、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的机制安排,有效兼顾客户投资收益与安全性的双重需求。该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2007年11月~2008年10月,为期1年,预期年收益率在8%~25%。
戴女士听完介绍后,觉得很不错。当时她手里有一笔20万元的资金,女儿刚考上大学,打算4年后给女儿留学用的。戴女士觉得如果能有10%的年收益也就可以了,银行这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正“符合”自己的目标。
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由于2008年股市行情很差,基金的收益也不行,结果连累这款“基金宝”的收益率也急速下降,2008年2月其净值就只有0.91元左右了,到了2008年10月份结束时更足惨不忍睹。而对失望的戴女士,银行也显得很无奈,毕竟银行也无法控制股市的走势,最后银行与戴女士达成了谅解,该款产品的期限延长为4年,这样还可以用3年的时间去“追赶”,努力让这笔资金保本并增值。
而何女士的日子就没有戴女士这么好过了。2007年8月,传出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闸的消息,个人电可投资港股。何女士心里痒痒的,想开户炒港股,但又觉得不了解交易规则,自己操作风险较大,所以她在2007年9月份买了一只以投资港股为主的QDⅡ基金。
当时她手里有一笔100万元的资金,是打算2008年儿子毕业后开品牌咖啡店用的。她想着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如果用于投资说不定还能赚不少,让儿子也轻松点。
“当时QDⅡ非常火,还按比例配,我投了100万元只有70多万元成交。”何女士回忆说。
10月份,QDⅡ风光还是无限好。但好景不长,到了11月,QDⅡ就跌破了面值,一个月净值下跌了11%。3个月过去,转眼要到新年了,何女士的0Dn基金可以打开赎回了,但她账面上却已经亏了15%。何女士很是懊恼,但怕继续跌的她,还是狠心赎回了,乖乖地买了点货币市场基金,就等着给儿子创业用。可惜曾经的100万元,已经变成了90万元都不到。
收益率要与投资期限匹配
看上去,戴女士和何女士两者的投资经历虽然有所差异,但她们俩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都将一笔有专门用途、专门“时限”的资金,投在了不恰当的投资品种上,而那个投资品种的期限刚好与他们的资金用途时间不相符合、不匹配。
比如,戴女士购买的那款“基金宝”产品,在期限设计上就有很大的问题。基金投资从长期看是有利可图的,其预期收益率通常是建立在5~10年的投资期限上,而银行却只设计了一个一年期的产品,期限明显太短,谁也无法保证基金在1年之内一定能盈利。连专业的金融机构都会犯收益率与投资期限错配的错误,更不用说像戴女士这样的普通投资者了。事实上。如果银行当初就把产品设计成4年。戴女士的选择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这笔资金是要4年后使用的,投资期限匹配,4年时间也不算短,“基金宝”取得不错收益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何女士的情况就不同了。她的那笔100万元资金。是在大约9-10个月后就要给儿子开店用的,也是一种刚性需求。而那款QDⅡ产品是没有设定投资期限的,如果要求保本则需要存满5年才可以,那就离自己和儿子的资金需求目标时间太远了。
戴女士和何女士之所以会犯相似的错误,主要是没有一个投资期限的概念。
按投资期限选择投资产品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多种不同的理财目标,有短期的,也有中期、长期的,还有是动态可调的。想要顺利实现这些不同的理财目标,首先自己就要做好设定,然后找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去对应它,并加以实现。
当然,在设定具体目标时,有几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明确实现的日期:二是要量化目标,用实际数字表示;三是将目标实体化,假想目标已达成的情景,这样可以加强人们想要达成的动力。
既然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每一笔资金就会有一个投资期限的范围。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继而选择不同属性的理财工具。
例如,3个月后要用的钱是绝对不能用来做高风险投资的。前面提到的戴女士就犯了这个错误。3-12个月内要用的钱,可以做一个7天通知存款,或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而不要为了贪求高收益去冒险一搏,那样只会损害你的理财目标的实现。
展望下半年,75%以上的基金公司认为,三季度经济见底或是大概率事件,随着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刺激,市场走势可以乐观一些。目前市场点位不用太担心,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估值和业绩。股市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下半年仍然会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中小盘股蕴含“升”机。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的多空调查显示, 25%的基金公司看多6月,看空看平的各占37.5%,观望气氛浓厚。以华富、诺安基金为代表的多方认为,新一轮刺激政策触发在即,7月市场有望反弹。
未来一段时间,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货币基金将可能迎来黄金发展期。“珍惜熊市下半场,熊市下半场是稀缺的”,富国天瑞、富国天鼎的基金经理宋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持乐观态度。
《金融理财》认为:就目前的指数波动区间来看,是基金长线投资者入场的良好时机。如果按照货币基金避风险、理财基金博亮点、债券基金赢收益三套路玩味熊市长线投资,未来两年获取收益的概率将会相当高。
货币基金避风险
自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后,固定收益市场各投资品种反应不一,利率债出现冲高回落,企业债继续上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不降反升,相应的侧重不同投资品种的基金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降息对债券基金是利好,对货币市场基金则是利空。基础利率调整直接影响货币基金市场流动性并对其收益率有间接影响,理论上会带来收益率下降,但不可一概而论。目前仍然持有较大比例短期信用债的货币基金能够保持较高收益,在存款利率上限上浮的情况下,货币基金与银行商谈协议存款时占有更多优势,也有助于货币基金维持较高收益率。另外,在年中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货币基金收益率反而有可能上升,货币市场基金仍然有不错的投资机会,是资金较为理想的避风港。
理财基金博亮点
目前,多家基金公司争相布局短期理财类基金成为基金投资一大亮点。那么短期理财基金与货币市场型基金相比有三个亮点:
一是短期理财基金虽然在流动性上不如货币型基金,但性价比货币基金高。二是虽然其与货币市场型基金在投资标的和预期收益上十分相像,但具体细分来看,短期理财产品可以投资的债券正回购的上限相比货币型基金要更高,而对企业债、短融信用等级的要求比货币型基金低。三是理财基金可以投资中期票据,这也是与货币型基金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正因为短期理财基金在等级上的相对放宽,使其的风险相对货币型基金而言更高,同时预期收益也比货币基金要高一些。
另外,从信息披露角度来看,货币型基金是每季度进行披露,而理财基金则更为频繁,每10个交易日就会进行披露。市场透明度较高。
对于“香饽饽” 的理财基金产品,因为收益较确定,风险较低的特点,还是较为适合基金公司长期布局的,但布局进度还是要看市场走势而定。
债券基金赢收益
随着A股上半年行情结束,基金业中考成绩也浮出水面。统计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凭借整体收益率6%的亮眼成绩,成为了2012年上半年的最大赢家,这也是2007年以来债券基金第二度领跑市场。
本文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指15日以上至3个月期产品。《投资者报》记者根据普益财富提供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6月22日,短期理财产品平均到期收益为3.2%,宁波银行和民生银行平均收益最高,但风险也较高,相对而言,光大银行的保证收益型产品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收益适中,风险较低。
宁波银行收益最高
短期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中最大一支队伍,上半年有2710款短期理财产品到期,占到期产品的39%。
短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位列前三的银行分别是宁波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05%、3.74%和3.64%。
与超短期理财产品类似,平均收益率高的银行,产品风险较大。
宁波银行和民生银行虽然到期平均收益最高,但到期产品中没有一款保证收益型产品,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今年以来截至6月22日,宁波银行有11款产品到期,其中9款产品未标明投资方向,仅“汇通理财2011年第二十期理财产品(行庆特别版)”和“汇通理财2011年第十九期理财产品(金典系列17号)”两款产品标明投资方向,均为投向信托贷款。民生银行的到期短期产品首要投资方向为票据资产和信贷资产。
“信托贷款、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风险相对比较高,尤其是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一旦信贷违约风险爆发,这类产品很可能覆水难收。在当下信贷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购买稳健型理财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财富中心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光大银行性价比高
18家银行中,8家银行到期短期产品没有保证收益型产品,分别是宁波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和广发银行。
到期平均收益前5名的银行中仅2家银行有保证收益型产品,即北京银行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3.74%到期平均收益高于3.2%的行业平均水平,保证收益型产品在该行到期短期产品中占比为23%。
光大银行今年以来至6月22日,有186款产品到期,平均到期收益为3.62%,其中保证收益型产品有89款,占到期产品的48%。光大银行和北京银行相较,北京银行保证收益型产品主要是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收益率大多数在2.5%左右,而光大银行则主要投资于信托贷款,收益率较高,基本都在3%以上。
浦发行虽然保证收益型产品占比最高,达65%,但收益率较低,所有到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57%,该行保证收益型产品收益更低,基本在2.1%上下徘徊。
因此,保守型投资者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时,可将光大银行做为首选。
大行偏爱短期产品
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短期产品数占各行产品总数将近一半,达46%,其中大行比较偏爱短期理财产品。
【关键词】理财产品 8号文 收益波动
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本文所述的是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由商业银行设计并发售,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或够爱相关金融产品,以获取投资收益,再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类理财产品。按投资方式与方向不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四大类。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自2005年开办以来发展迅速。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这源于理财产品对提升银行业绩的重要作用,银行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吸纳资金,并将筹集起来的资金用来开展信贷等业务,赚取利差,获取利润,是银行提升业绩不可或缺的资金铺垫。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
2012各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资料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2年1~11月,各商业银行在境内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下滑,由年初平均预期收益率的5.2%下降到11月份的4.3%。各期限类型的理财产品也降了0.9个百分比左右。究其下降的原因是在低利率环境下,2012年央行先后三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分别于6月份和7月份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受降息以及市场流动性释放影响,2012年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表现出连续下滑态势。
(一)2013年第一季度收益情况
一季度中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幅度较大。其中,投资期限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3%,较2012年四季度(下同)下降3个基点;1至3个月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3%,上升9个基点;3至6个月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7%,上升1个基点;6个月至1年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3%,下降10个基点;投资期限一年以上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02%,下降153个基点。
(二)2013年四五月份理财产品量价再降
银监会出台“8号文”后,对市场的影响在短期内已显现。统计数据显示,在收益率方面,4、5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出现发行量和预期收益率“量价齐跌”现象。
4月份除3至6个月及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平上升外,其余期限类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明显下滑,下滑幅度普遍在3%~4%之间,已难觅预期收益率4.5%以上的理财产品,具体数据为:3至6个月、1年期以上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1%、6.12%,分别较3月上涨2.13、33.31个百分点。而投资期限小于1个月、1至3个月、6个月至1年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68%、4.24%、4.8%,分别较3月份均回落了5.9、4.84、2.19个百分点。
5月份各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全线下跌。除结构性产品之后具体数据为:1个月(30~35天)短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9%,较上月下降9.2个基点。1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3%,较上月下降4.9个基点。3至6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7%,较上月下降3.8个基点。6个月至1年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9%,较上月下降8.9个基点,1年期以上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7%,下降45.6个基点。
资料来源:银率网
(三)2013年六七月份高收益理财昙花一现
面临年中考核、“钱荒”双压,商业银行产品作为一项有力的揽储工具,6月份发行形势“量价齐升”。除了1年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出现下降之外,其余各期限理财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最高的是1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较5月同期上升0.65个百分点。小于1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6%,环比升0.51个百分点。
然而到7月份银行资金面的紧张状况得到较大缓解,理财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至7月中旬,收益率也较6月末下滑,平均降幅超过0.6个百分点。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导向影响
1.财政政策。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为保证国家经济发展保值增长。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对国家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在积极财政政策促使下,众多项目得以投资建设,投资者利用闲散资金进行项目投资,同时,税率的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降低,提高了人们进行项目建设的热情。降低了购买理财产品的欲望。大量的资金投入项目,从而减少了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理财产品供大于求,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
2.货币政策。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从调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方面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以及人们的购买欲望。主要体现如下:
(1)中央银行适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人们手中闲置的钱多了,投资理财选择多了,分散了资金或者是降低了人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欲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降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2)中央银行适度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提供信贷能力增强,信贷业务扩大,从而影响银行理财规模和产品的创新,现有的理财产品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可人们购买的欲望,间接地降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率。
(3)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及个人贷款筹资建设成本降低,企业大量放贷,银行大量增加贷款额,项目的火热投资建设拓宽了人们的投资渠道,并且项目投资收益高、见效快,人们投资项目欲望增强,从而降低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人们增加了项目投资额,从而减少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又存款基准利率的降低吸引人们的存款减少,银行库存资金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展,从而降低了理财产品的收益。
(二)行业发展趋势波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渠道多元化。根据市场供需实际情况,理财产品发行的数量多于市场需求。事实证明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没有与发行量同步,2013年上半年亦是如此,展望未来几年银行业的发展趋向,随着人们投资渠道多元化,人们对理财产品需求不高,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难再现,但收益水平不会出现大降,整体表现为稳中有降。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内在特点
1.信托类产品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导。近几年风险相对降低、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贷款类产品大幅增加,不断受投资喜好,并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在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
2.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趋规范合理。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趋向于规范合理,以往“最高收益”或者“上不封顶”将逐渐消失。显然规范了理财产品的收益制度,减小了收益的波动,但是所回落的预期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客户的投资理财欲望,从而间接地降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四)银监会“8号文”监管
银监会于2013年3月25日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其明确要求,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此外,之前已投资的达不到《通知》要求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于今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
一方面,《通知》的明确规定实际上是规范银行理财的资金池业务。“一一对应”这一规定可能会降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往理财资金模式的改变,限制了资金利用自由度,势必限制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展,影响理财收益。另一方面,《通知》通知信息的传达出,对银行业未来规划发展影响深远,在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将会更规范,这样的趋势势不可挡,人们对银行理财业务的期望自然降低,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财收益率。
(五)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银行理财产品缺乏创新。首先,银行缺乏具备扎实金融知识的高素质专业的理财专家,银行内部关于理财产品创新的科研技术不高,同时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如创新理财产品的奖励机制等等;其次,银行对于发行创新的理财产品风险大,创新重视程度不高;再次,国家教育对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投入力度不足,创新氛围不浓等等。市场上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波澜不惊,长久下去,不能引起客户的吸引力,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期望降低,从而降低了理财收益。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熨平方案
(一)国家方面
由于201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景气,根源于人们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不足,从长远出发,国家应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经济增长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手中的钱多了,自然会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额,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多了,并会增加对理财产品的购买量,从而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
(二)银行方面
1.规范理财产品。(1)从理财产品的设计到发行各方面按着“符合市场,诚实信用”原则,做投资者放心的理财产品。(2)商业银行内部应完善关于从业人员和准入政策各方面的规定,规定从业人员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按照行内规定,对于要发行的理财产品,借助一定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衡量,这样才能提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
2.加强理财产品创新。银行应走进市场,做好调查,创新出满足投资需求的产品。
(1)创新购买具有便捷性的理财产品。由于绝大部分购买理财产品是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便捷性稍差。银行应该充分考虑客户的方便性,便捷性,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出更多的自产品,让客户可以不用到银行网点随时随地就可以自助获取、操作银行所提供的各类产品。
(2)创新具有全面功效性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只有从单一功能,则只能满足客户单一理财需求,创新出具有符合功能的理财产品,如利用理财产品在投资的产品。功能增多,必然会使人们更感兴趣。
(3)创新收益与风险具有均衡性的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具有共存性,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而市场上大多投资希望收益和风险能够平衡,风险不大,但是收益还可观的理财产品将会更受市场欢迎。
(4)加强产品设计的延展性。在功能设计方面,注重功能的延展性,如既具有投资价值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理财产品;在外形设计方面,更多能蕴含一种寓意。创新属于自己的王牌理财产品,吸引更多投资者目光。
3.完善金融体系。(1)完善金融调控体系。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和市场流通货币总量稳定,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利率市场化等等,从而防止理财收益大起大落。(2)完善金融企业体系。加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托公司等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加强金融企业体系间的信息流通。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科学决策。(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商业银行扩大直接融资,丰富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交易、登记和结算体系,稳步发展银行理财业务市场。(4)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等。(5)完善金融环境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健全金融业信用体系,完善银行理财设备和服务,为理财业务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加强银行金融文化建设。加强银行金融文化建设,提高银行金融软实力。金融文化贯穿于银行各业务中,如“诚信为本、以信取利”的金融文化在意识上促使银行合法经营,当然也能在理财产品的设计,发行过程中增添产品的魅力,有助于理财产品的销售。
(三)教育方面
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智力,为理财产品的创新,业务模式创新铺垫。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必须注重学科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与金融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教师队伍;教学实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要求金融学习者多结合现实问题思考;注重实践,加强学习者的动手能力,通过金融模拟系统,动手操作,增强运作能力。争取培养出一批顺应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符合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晓静,彭浩东.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风险分析[J].《中国商贸》,2013(8).
[2]昊燕雁.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J].现代商业,2010(5).
[3]魏涛.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
[4]宋琳、姜晓燕.人民币理财产品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5).
无论是银行、券商的理财师,还是基金经理,在谈到基金持有期问题上时,都建议基金要长期持有。针对基金持有期的话题,大众也有着几乎众口一词的说法。“好基金,只要不用钱,就一辈子持有它”!“说基金适合长期持有,是因为时间长一点,挣钱概率就会大一些;时间短的话,就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平均算来,股票型基金持有2年以上,亏损概率就很低了”。“基金是一种长期理财工具,追求的是长期收益,而不是短期排名。基金投资更像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短跑比赛”。――这些说法不禁让笔者由生兴趣,所言极是呢还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基金短期收益如何?人们认为的基金长期收益一定比短期收益更高一筹吗?
二、基金收益指标分析
基金网站和相关报纸上关于衡量基金收益的指标并不统一,甚至有的指标混淆视听,根本不能反映基金收益。下面首先就针对基金收益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探讨:
1、单位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单位净值是基金计价基础,即申购或赎回的价格取决于当日的基金单位净值(一般是次日公布),并加上或扣除相应的交易费用。单位净值是计算基金长期收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2、累计净值。即最新的基金单位净值与累次单位分红的总金额之和。累计单位净值=最新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累计净值反映基金自成立以来总体收益情况的数据,但累计净值越高,并不说明“总收益”越高。其一,基金成立的时间不同。即使累计净值相同,但是业绩和收益是完全不同的。其二,累计净值是按照“现金分红”考虑的净值。分红越多的基金在同等条件下,累计净值越低。基金投资者多数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而这不反映在累计净值中,表明累计净值的增长和资产增长是不同步的,累计净值根本反映不出来“总收益”。其三,基金拆分影响累计净值的可比性。基金公司对基金拆分时所选择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有的按照基金分红来计算累计净值,有的按照拆分比例乘以净值增长值计算,这直接导致累计净值数值的无法可比性。累计净值不能作为计算基金长期收益的指标。
3、单位净值增长率。单位净值增长率指的是基金在某一段时期内资产净值的增长率,投资者可以用它来评估基金在某一时期内的业绩表现。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计算期内基金没有分红。单位净值增长率=(期末单位净值-期初单位净值)÷期初单位净值。其二,计算期内基金有分红。本期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率=(本期第一次分红前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期初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本期第二次分红前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本期第一次分红后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期末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本期最后一次分红后单位基金资产净值)-1基金公司公布的净值增长率,一般都是基金评级机构统一限定在“基金有分红”的前提下,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这样得到的结果能考虑到基金分红,就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基金的业绩。单位基金净值增长率是评价基金收益的指标之一。
4、累计净值增长率。即在一段时间内基金净值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包含分红部分)。累计净值增长率=(第一年度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率+1)×(第二年度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率+l)×…… ×(上年度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率+1)×(本期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率+1)-1。累计净值增长率没有将红利转投资的部分考虑进去,其实也是一种不靠谱的数字,累计净值增长率越高,并不说明这个基金越好。累计净值增长率不能作为计算基金长期收益的指标。
5、投资收益率。投资基金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计算期内基金没有分红。投资收益率=期末单位净资产值-期初单位净资产值/期初单位净资产值。其二,计算期内基金有分红。投资收益率=期末除息之后的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基金资产在此时期的红利/期初单位净资产值-1。分红之后的投资收益率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是通过投资收益率这个指标来确定。很多情况下,由于基金自身变动,以及投资金额、时间和策略的不同,同一只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也有比较大差别。
综上所述,单位净值的高低不能反映基金业绩的好坏,也不是选择基金的主要依据,但是单位净值是提供一种即时的交易价格,在下述统计分析中,是计算基金实际收益最准确的指标。而单位净值增长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是基金评级机构衡量基金收益经常采用的指标,但对计算基金实际收益尚欠准确。累计净值、累计净值增长率均忽略了红利再投资这一能够产生“利滚利”的部分,故不能有效衡量基金收益情况。
三、样本的选择和计算过程
本文以股票型基金为主要研究对象,欲抽样出成立时间接近的基金群体做样本,但是一方面因基金公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成立时间迥异;另一方面,即使2005年以后,基金大批发行,固然能够找到十几个时间相近的基金,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都无法满足本文对长期期限的要求。因此,本文选取成立于2001年9月21日的我国第一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作为研究对象,并跟踪其成立八年来的成长波动情况,从而考察基金长期持有的意义。
尽管生不逢时,但是华安创新基金依旧摸索前行着。其业绩走势如图1和图2所示。华安创新基金成立至今,经历了2001年9月21日到2005年6月6日漫长的熊市,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走势平稳,基金收益微乎其微。随后牛市的到来,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快速上升,基金收益成倍攀升。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非理性的亢奋,再加上美国次债危机导致全球金融风暴的实质影响,以及大小非的减持及其成本极其低廉而产生抛出的预期,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等,导致了股市狂跌。这一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从最高点6124.04点至1664.93点,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达72.81%,基金全面亏损,基民损失惨重。如今,股市依旧底层震荡,基金正在悄悄酝酿等待全面复苏。
由此,我们不禁要关注和分析,倘若坚持着长期持有基金,在经历了如此大幅的大起大落之后,是否还有收益可言?与短线的基民相比,长期持有的意义何在?
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别计算基金长期持有的收益和短期操作的收益情况进行探讨。假设考察基金赎回的计算日期截止至2009-4-10。其中,计算长期持有收益的赎回时间是在充分考虑基金分红为基金持有者带来最大收益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通常假定在分红以后进行基金的赎回。短期操作收益的入市时间则是在充分考虑基金分红和基金拆分是基金净值降低从而增加基金份额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通常假定在分红或者拆分以后入市。由于如图1所示,基金在熊市的净值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净值增长率低,短期操作意义不大且赎回日期选择困难,故本文主要考虑其在市场由熊市到牛市转换过程中短期操作的收益。
(一)长期持有情况:
假设2001年9月21日投资者以1元的单位净值认购了华安创新基金1万元,认购费率为1.2%。基金分红方式为红利再投资。基金赎回当日单位净值见华安基金网站,赎回费率按照华安创新基金公布的0.5%统一收取。基金分红和拆分情况如表1所示,根据分红和拆分时间计算所得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如表2所示:
(二)短期操作情况:
假设2006年6月7日投资者以第五次分红后的1.375元的单位净值申购了华安创新基金1万元,申购费率为1.5%。基金分红方式为红利再投资。基金赎回当日单位净值见华安基金网站,赎回费率按照华安创新基金公布的0.5%统一收取。根据分红和拆分时间计算所得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如表3所示,其中2007-10-26是历史最高点位。
四、结论
基金作为一种理财工具,与股票等更高风险的投资品种是完全不同的。购买基金实际上买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等于把资金委托给基金经理,发挥基金经理的投资智慧从而获取收益。时间是投资理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相关统计证明,股票价格总体上具有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这也是基金长期投资能够赢利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和市场的变化调整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为投资者争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实际上,股市是牛是熊,一直让投资基金的人们不断质疑着长期持有的可行性。而本文根据上述长期持有和短期操作的计算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牛市中,短线操作基金也能够获得比较可观的收益,最高可达两倍以上。但是获得如此可观收益的进场和离场的时机很难把握,收益不确定性较强。而长期持有基金却能获得非常理想收益。因为长期持有基金,不但避免了投资者为获取眼前基金净值的价差收益,频繁地买入卖出,不仅不能很好的把握进场离场的时机,而且大大增加了申购、赎回的成本,根本上损害了自己的投资收益的窘状;而且由于长期持有基金在熊市中经历了基金分红,拆分等带来的巨大的基金份额累计以及“利滚利”的复利效应,使得基金积攒的巨大份额,在牛市中厚积薄发,使得长期收益比短期获益更高一筹,达到4倍以上。熊市中,股指的暴跌,必然会带累基金净值的下跌,对于投资者们为了保住胜利果实悄然离场的行为,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在银行的利率远远低于通涨率的情况下,放在银行里等待着资产的缩水,倒不如在不适于将钱投入变幻莫测的股市时,把那部分钱放入基市,其实不失为最好的选择。因为基金不会是只投一只股票或少量几只股票,其还投资于债券等其他金融工具,所以它的抗跌性比直接投资股票要强得多,等于把钱分散投资。短期操作若能及时撤离,尚能保证之前的收益。但是若未把握好时机,短期操作亏损严重。而长期持有基金的收益自然也会因市场下跌而造受巨大损失,但是由于牛市中产生了超额收益,故即使一直持有至熊市结束至牛市起步,其收益还是在两倍以上。
今年新增委托理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受到高度重视。据统计,在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中,有半数上市公司称,委托理财的投资方向将是国债,包括购买国债、国债回购等。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认为,相对于股市二级市场来说,国债投资的风险明显较低。同时,今年的国债市场趋于火爆,有望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如一家上海公司在3月底决定,将2亿元的资金进行国债投资,公司称“要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另外,对委托资金的风险管理更加细化,例如沪昌特钢明确要视首笔资金委托的具体情况,再来决定是否要延续或加大委托理财的资金投入。
另一个特点是,委托理财的受托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过去,大多数的委托理财是通过券商和各类投资公司进行的,现在进行这一委托理财的受托主体在不断拓宽,例如日前沪昌特钢选择信托公司进行委托理财,而据了解,基金公司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等委托理财事宜。
同时,保底收益的做法依然普遍存在。如外高桥决定委托上海富宝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5000万元投资国债,受托方承诺上述资金的年收益率为9.5%,如实际收益率不足将予以补足。即使没有保底收益,不少公司对委托理财的收益率仍然有较高期望,最低的也达到了8%。如首创股份拟将1.5亿元委托北京巨鹏投资公司进行资产管理,双方约定,委托资产的年收益率小于或等于8%时,不计提业绩报酬;年收益率大于8%时才开始计提报酬。这种完成预定收益率才收取报酬的做法目前已被多家上市公司所采用。
引人关注的是,除新增委托理财外,不少上市公司在以前的委托理财无法按期收回,从而不得不延期。西部的一家上市公司在1月初称,一笔4000万元的委托理财只收回400多万元,余额延期6个月。同时,该公司还有一笔3000万元的委托理财更是将延期1年。初步统计,上市公司目前延期的委托理财约占到了去年委托理财总额的三成左右。
既然委托理财在上市公司中如此广泛,如火如荼,形式多样,那么委托理财及其投资收益如何核算呢?这似乎并不成为问题,但仍有探究的必要。
一、委托理财行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
企业将自有闲置资金进行适当的委托理财,一般而言,期限不会超过一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因此,委托理财属于短期投资。
当委托理财到期,对于不得不延期的委托理财,或是自愿延期的委托理财,即使前后期累计投资时间已超过一年,延期部分亦均可视为一次新的理财行为,即为短期投资。
二、委托理财投资的运作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委托理财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委托方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受双方就资金流向及其余额定期(如按月)或随时沟通,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2、委托方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全权委托,受托资金封闭运行,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3、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而是将资金交付受托方后进行专项委托,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4、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全权委托,受托资金与受托方自有或其他资金混合使用,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三、委托理财投资的核算
(一)委托理财投资核算的一般原则:
委托理财投资,属短期投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1、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投资成本计量。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投资成本按以下方法确定:
委托理财均为现金方式。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核算,不构成短期投资成本。
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处理,待实际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
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购入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作为短期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核算,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后的金额,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应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等,借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
2、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企业取得的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应于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等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
企业持有股票期间所获得的股票股利,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账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份。
3、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在期末时按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贷记“投资收益”。
4、处置短期投资时,应将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资的成本,贷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贷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时,其结转的短期投资成本,可以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某项短期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出售短期投资成本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短期投资”应按短期投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6、“短期投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的成本。
(二)委托理财投资特殊情况的核算:
1、企业在委托理财时,如上述“运作形式”所述,并不一定能够获取交易清单,亦不一定知晓在受托方购入股票等证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直接借记“短期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而不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等核算。
在这种情况下,委托理财运行过程中,对于实际发生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因收于受托方券商或投资公司,并且无及时的交易纪录,亦不予核算和反映。
2、企业在资金委托运作期内出售股票、债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如无法获取交易清单,企业不予核算和反映。运作期内某一清算期满后统一清算,如跨年度时年底结算一次。但如果能够获取交易清单,应该及时确认损益。有些企业在运作期内已经处置所购证券并能计算处置所得,但并未确认和核算投资收益,而是一律全额直接冲减“短期投资”。理由是尚在运作期内,运作期未满。这是对相关制度的误解。企业只有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于实际收到时,才可能予以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3、对于企业与券商签订保底收益协议的,企业一般的做法是将清算时所得款项超过短期投资成本的差额部分,全部计入投资收益。这种做法值得探讨。这里暂且不论保底的做法是否合乎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保底收益率超过实际收益率,超额收益其实来源于受托方的捐赠。如果能够从交易清单中分别确认实际收益和超额收益,该超额收益存在着计入投资收益还是资本公积两种选择。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入资本公积。但是,这种收入又确实是委托理财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而不是凭空产生。计入资本公积,似乎是难以接受的。笔者认为,两种选择都是可行的。
同样,如果双方规定在超过某一预定的投资收益率时,企业将一定比例的超额收益支付给受托方。那么,超额收益分成的部分,其实来源于委托方企业的捐赠。如果能够从交易清单中计算确认该部分超额收益分成,该超额收益分成,也存在着计入投资收益(减项)或营业外支出两种选择,也都是可行的。
4、企业无法按月或随时获取交易明细清单的,“短期投资”应按受托单位而不是按投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委托理财投资举例说明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报披露如下:
1、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包括: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依据200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风险投资批准权限的专项授权,于2001年7月31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使用不高于人民币三亿元的资金投资国债的决议。2001年8月12日,公司董事会就上述决议作出修改决议,公司只使用1亿元人民币资金购买国债,另外委托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亿元人民币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2、会计报表附注,短期投资:
项目2001年度投资金额成本(人民币元)跌价准备(人民币元)
委托投资-委托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90,500,000[注1]
债券投资41,655,2042,679,155
存放于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债券投资款50,000,000[注2]
合计282,155,2042,679,155
报表日债券投资包括以下债券:
库存数量库存债券成本
债券名称手人民币元
96国债(8)34,76941,655,204
债券投资已按成本和市值孰低原则计提了跌价准备,报表日的市价是根据《中国证券报》公布的2001年12月31日股票交易收盘价确定。本公司债券投资的变现无重大限制。
注1、本公司于2001年8月12日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委托资产管理协议书,委托其管理资金共计人民币200,000,000元。根据该协议,该证券公司在本公司指定的证券账户名下,在不违背本公司利益的原则下,有权自主运用和操作资金专用账户的资金买卖及持有在中国境内合法的金融证券交易市场公开挂牌或即将挂牌交易的股票、认股权证、基金、债券以及其他的上市投资品种。本次资产管理的委托期限为12个月,自2001年8月13日至2002年8月12日。本公司于本年度已收回部分委托管理资金计人民币9,500,000元(另注该公司在公司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委托资产管理事项”,披露:公司向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委托资产的1%作为管理费用。如投资收益率在10%以上时,本公司将超额盈利部分的20%支付给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业绩报酬。2001年12月25日,公司收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前支付950万元投资收益的函件,2001年12月26日公司收到此笔投资收益款项。公司未来尚无委托理财计划)。截至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存放于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仍未使用的证券投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49,556元,于2001年12月31日,该委托投资证券的市值为人民币206,958,431元,因此本公司于该委托投资于2001年12月31日的投资成本(已扣除年末仍未使用的现金余额)与市值的差异为人民币17,007,987元。
注2、本公司委托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本公司的国债投资款提供管理服务,本公司已就该国债投资投入人民币50,000,000元,于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并无通过该证券公司持有任何国债,而本公司存放在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仍未使用的国债投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0,640,291元。
3、会计报表附注,投资收益(部分):
项目2001年度(人民币元)
投资国债收益(详见短期投资注(2))(2,959,933)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详见短期投资注(2))2,679,155
从该公司年报所披露的的情况来看,该公司对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项200,000,000元为全权委托理财方式,对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则仅为委托管理债券投资。
1、支付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项200,000,000元借:短期投资200,0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000
2、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回950万元投资收益借:短期投资9,500,000贷:投资收益9,500,000该公司将收回的950万元直接冲减短期投资,值得商榷。因为按8月中旬投入4.5个月计算,投资收益率达12.67%,该收益不太可能是收取的股利或利息,而且上市公司在8月中旬以后支付股利的情况很少。那么应该是证券(包括认股权证)的处置收益。处置收益应该计入投资收益。
3、支付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项50,000,000元,该公司并无通过该证券公司持有任何国债,而本公司存放在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仍未使用的国债投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0,640,291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0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00该公司将5000万元直接核算为短期投资,而不是反映为其他货币资金,亦值得商榷。现金余额为人民币50,640,291元,多出的640,291元应该为存款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640,291贷:财务费用640,291
4、国债投资成本41,655,204元,不清楚运作方式如何、在哪家券商购买,在此不予举例核算。但跌价准备2,679,155元,减少投资收益。
避风港之一:
短期票据类理财产品
对于投资者手头的闲置资金而言,在保证安全性和较好流动性的前提下,银行目前在售的短期票据类理财产品无疑是最佳投资渠道之一。
据介绍,银行目前所发行的票据型理财产品主要是投向银行票据、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货币市场的产品。这类产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安全性高,本金可获得保障。
这类产品的投资期限较短,最短的可达8天,最长一般在6个月左右,大部分投资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在收益率方面,因为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此投资收益完全可以预计。一般3个月到期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3%~4.5%之间,6个月的产品则在5.0%左右。
不过相对市场上其他理财产品而言,银行短期票据类理财产品也有其不足:作为一种固定收益类产品,其收益率没有其他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此外,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较短,在投资期限结束后,投资者的再投资风险就相对大一点。
避风港之二: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8月,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共达到219款。外资银行也加入到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行列,东亚银行和渣打银行已分别发行了此类产品,与中资银行共同竞争这块市场上的“香饽饽”。
据介绍,市场上推出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5%~6%之间。在投资期限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时间较短期票据类理财产品长,尽管也有一些3个月以内甚至1个月的产品,但大部分是6个月以上的产品。
不过,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在目前市场上选择信贷资产类的理财产品时,最需要关注的就是第三方信用风险,其中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有担保。现在市场上的很多信托资产类产品,虽然预期收益很高,但是其投资标的为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项目,尽管有土地或股权质押抵押等形式,但是综合房地产行业目前的行业景气度,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仍然较高。
避风港之三:公司债
与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相反,自8月份以来,债券市场迎来了一波小,不仅中长期国债的上涨幅度较大,以“08新湖债”为代表的公司债行情也相当火暴,并由此引发了投资者对债券的投资热情。业内理财师表示,债券投资属于风险较低的理财品种,其收益固定且风险较小的优势也开始被普通投资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