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3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调查问卷报告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调查的目的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阅读面窄、见识少。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抱有畏难情绪。但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此我们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寻求教师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并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依据,我校课题组于2015年1月份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在三—六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内容共23小题。分别从学生课外阅读、勤于积累、习作兴趣、乐于观察等几个方面着手设计,但又各有侧重,较全面地对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对学生下发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份,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分析统计。
2、调查对象:福和小学三—六年级部分学生。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习作帮助最大;少数家长能够指导学生习作。
五、思考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空白,所谓的阅读就只是读读作文书,漫画。阅读面太窄。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及时积累,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习作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4、经常在班级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口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把从书本上看到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医学高职生 英语学习现状 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教学部外语教研室于2011年11月针对我校2011级新生,包括护理、医学口腔、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临床(乡村医生)、针灸推拿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展开,采用不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422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02份。问卷主要针对“英语学习兴趣与目的”、“英语学习习惯”及“英语学习方法与策略”等内容进行调查。
一、调查结果
1.英语学习动机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以找到好的工作和应付学校考试为目的的,而把掌握技能作为英语学习目的的人只占26%,将个人爱好作为学习动力的则仅占18%。这充分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把英语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作为拿到毕业证的门槛。这类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持久性,他们具有的只是表层的学习动机,容易因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英语学习态度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对是否愿意学习英语,只有37.6%的学生选择“愿意”。对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只有8%的学生选择“经常”积极发言和练习。此外,对英语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方面也进行了调查,只有20.2%的学生选择“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练习”。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而且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英语学习方法与策略
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调查中,对于英语学习整体策略,只有28.4%的学生选择“注重积累,多学多练,重在理解,全面发展能力”。同时,对于学习方法,选择“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学生竟占40%。针对口语学习方法与策略,有48.5%的学生选择“只听别人说,自己会,但不运用和实践” 。对词汇学习方法与策略,只有23.2%的学生选择“通过发音记忆单词,做到词不离句,音形义、用法的结合” 。关于语法学习方法与策略,只有18.2%的学生选择“通过具有共同特征的句子去总结语法现象,能活用和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二、原因分析
产生这样说明的原因有1.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2.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技巧欠缺。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三、对策探究
1.改进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传统的学习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咨询者和帮助者。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贯穿自主学习这一理念,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并取得预期效果。
2.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语言学习策略是指有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是为了促使学生逐步的走向自主学习。教师应把策略培养贯穿于正常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费时低效的学习策略,如何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阅读、写作、翻译和解题等各方面策略知识的指导。当学生开始能有意识地把策略运用到学习活动中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就会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将逐步提升。
3.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建立测试型与非测试型相互结合的评价手段,既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其次,加强评价主体的作用,改变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需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创新,改变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完全被动状态。最后,突出形成性评价的作用,用动态的评价方式、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使其体验进步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性评价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注重知识习得的过程,使得师生重视反思教学的活动,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基金项目:2011~2012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 医学高职生实用英语学习成效提升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082)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师;媒体技术;课堂环境;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40-03
随着“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实施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成为对未来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我校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为此课题组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我校正在开展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下的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为了能够较准确地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制定了本次调查问卷表。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的设计分为两部分:问卷一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统计卷,主要调查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和信息化资源建设。问卷二是教师卷,也是这次调查的重点。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适应程度;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协作、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软硬件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共35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为37岁),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地参与问卷调查,认真地答题,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良好的教研素养。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学与教内容的清晰呈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对问题“你觉得使用PPT课件是否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调查时,94%的教师回答“是”,6%的教师回答“否”。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同运用PPT课件能够增加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其图文并茂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少数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对PPT这一课件媒体技术还缺少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好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运用新的教学工具,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对问题“如果你认为PPT课件未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原因方面:A.教师不知道如何制作优质的PPT课件B.教师没有时间制作PPT课件C.学生不喜欢老师用PPT课件D.PPT课件不适合该学科教学E.PPT课件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F.其他”分析中,每项获得的比例依次是:51%、31%、9%、7%、7%、4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不是否定PPT课件的教学效果,而是不会或没有时间制作优质课件。这就要求学校或教育管理单位加强对教师新型教学技术能力的指导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PPT课件的制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教育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问题“学生如何把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A.口头表达B.使用黑板板书C.使用投影(或液晶电视)显示数字设备的内容D.使用实物投影机E.其他”的回答中,百分比依次是89%、51%、17%、3%、23%。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使用黑板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的,也有少数是以实物投影机的形式展示出来的,由此表明教师们尚且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2.班级环境的可管理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以网络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怎样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为此,我们在这次问卷中设置了一些班级环境管理问题。(1)现在我校的班级座位都是秧苗式的,我们是这样设问的“你认为这种座位布局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学习?”老师的回答情况如图1。
通过老师的回答可知,大部分老师比较赞同目前的秧苗式布局。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这种布局具有可控性。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看出,部分老师认为秧苗式的布局有它自身的缺点,比如对学生的小组交流不利。特别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下,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更需要改变传统的座位布局,他们提议是采用矩形的布局方式。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建议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布局方式。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这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心理不一定能很快适应这种频繁的变动。(2)随着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我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主要包括滑动式黑板、投影仪、控制台。在关于“控制台在教室中的位置”问题的调查中,11%的老师认为不合理,影响了教师的活动;6%的老师认为接口使用不便;23%的老师认为控制台造成使用鼠标或键盘不便;66%的老师认为没问题。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对控制台的设置还是满意的,但老师提出来的接口、键盘使用不便、控制台的高度影响学生的视线等,我们认为很中肯,但有改进的空间。(3)黑板、电子白板是师生互动最主要的工具。这次调查中,“您在授课时,电子白板和黑板的位置符合您对这些设备的交替使用吗”经调查分析,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适应这种滑动式的黑板。通过访谈,老师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左边的前两排学生视线受反光影响,有时看不清楚;另外,老师来回走动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校硬件设备的改善,老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何种手段分发和收集教学材料?”老师的回答如下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老师对相关资源的收集与分发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纸质材料和U盘,对电子邮件及教学网站的应用还是比较生疏。由此我们认为,作为新时期的老师,不断加强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十分必要,熟练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分享全国各地的优秀资源,为老师的备课提供有益的素材。同时,教师掌握了这些手段,在平时教学中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资源可获取性。校园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如果没有丰富的、有效的资源作支撑,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可见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回答“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容易获得相关学习资源”时,有37%的教师回答“是”,63%的教师回答“否”。对“学校是否建立了您所教学科的资源网站”的回答是100%的“否”。
这组数据表明,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库中,往往存放的是教师的讲义和一些课堂教学资料,供教师使用的较多。网上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料对外封闭的较多,交流的较少,共享性较差。学校要加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教师要更新观念,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升自学能力,加强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今后我校网站资源建设的建议。(1)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2)加快硬件建设,完善相关硬件设备。(3)了解师生要求,建设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库。(4)建立区域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校际之间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补和共享。
4.课堂交互及其技术支持。教师们在上课过程中会有必要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引发的互动手段主要有提问、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表演、复述、角色互换等,在调查问卷中显示的结果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多,占97%;其次是提问,占94%;再其次是同桌讨论,占91%。这个结果说明,小组讨论成为目前课堂互动的最常用方式。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比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上能保证全班同学的参与互动。对于“课堂上学生如何及时把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的问题,54%的教师回答是使用黑板,29%的教师是通过投影或电子白板,6%的教师是使用课堂交互式软件。这个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然而,也有6%的教师认为不能及时汇报。这个现象表明,部分老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的意义认识不足,或未能通过合理途径去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互动策略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理分组、促进讨论;及时恰当的评价等。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优化着这些互动策略,成为教师设计教学的好帮手。同时,也必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5.对环境感知的诉求。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题环境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在回答“是否有必要利用设备自动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时,77%的教师表示“有必要”,23%的教师表示“没必要”。在回答对“是否有必要利用设备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时,71%的教师表示“有必要”,26%的教师表示“没必要”。两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能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环境,但从侧面也反映出部分学科教师对当前信息技术下的课堂环境认识肤浅,说明教师今后要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
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仪表、谈吐、诚恳、乐观、热心、好学、活力、公正、严谨,它是对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我们从4个方面分析教学行为:A.教学语言的运用;B.教学内容的安排;C.教学活动的组织;D.教学时间的控制;E.其他,掌握的比例依次为:74%,83%,94%,77%,66%,14%。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正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线路上向信息技术空间转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指学习的外显反应,如回答问题、做练习、听讲、学生提问、做实验、做笔记、小组讨论等,也包括学习的思维、学习的问题解决和学习的态度。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同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透射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并能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表3是“学习行为从哪些方面分析”的调查列表:A.认真听讲的时间;B.参与活动的时间;C.自主学习的时间;D.开小差的时间;E.其他。
统计发现,较高的百分比显示多数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他们通过控制一定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并且给予足够的活动训练与强化,来改变、巩固学习者的某些课堂学习行为。C项80%的比例充分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课题组有效深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的突破口之一。因此,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思考与建议
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但利用信息技术生成课堂的基本条件已初步具备。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总体状况较差,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使用媒体的积极性。(2)教学软件严重匮乏。(3)媒体使用没完全普及。(4)少数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5)少数学科教师不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不能与学生产生良性的互动从而创造有效课堂,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目前现状,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转变观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用媒体,而且包含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来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媒体的合理运用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中思想意识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实际,结合新课程教学需要,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技术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等方面,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
2.因地制宜继续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情况下除了力争建设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外,还要继续加强经济实用的常规教学媒体的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教学媒体的数量,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完善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更新换代,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提高软件制作水平。教学软件已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软件建设。同时,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软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成立开发组,让教师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软件研发,以此促进电化教学的开展。
1 小组成员及分工
成员由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四名学生组成。在此次调研中做出以下明确分工:
(1)根据和企业达成的协议,四名同学以及指导老师一起进厂调研,并由四名同学设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
(2)指定两名同学负责调查问卷的分发和回收。
(3)指定两名同学负责问卷的汇总统计。
(4)指定其中两名同学就6S中整理、整顿、清扫三个方面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另外两名同学就6S中素养、办公室清洁和安全三个方面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总结。
(5)四名同学对之前的结论和改进措施进行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进而得到最终方案。
2 调研内容
(1)企业生产现场现状调研。通过实地观察、观测得到生产环节的相关数据,通过设置科学的问题内容,对生产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完成项目研究的基础数据搜集工作。
(2)生产现场现状分析和评估。运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技术,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客观得出企业在生产管理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3)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精益生产的理念和6S管理思想,利用5W2H方法结合所学的现场管理相关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案。
(4)现场改善方案实施。根据制定的改善方案,在企业的配合下,进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验改善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方案。
3 调研方法
小组成员在2014年3月开始收集XG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运用观察法发现问题,信息资料汇总后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为针对各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工作人员的两种纸质调查问卷。针对各部门负责人员的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情况,针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生产现场的基本情况,同时纸质调查问卷调查过程中能和调查对象正面接触,以访谈法的形式让调查可以深入。调查结束后,对前期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4 进程安排
(1)2014年3月,项目组全体成员与指导老师一起到企业了解公司基本情况。
(2)2014年4月,根据企业特点,确定调查报告的内容。
(3)2014年5月,设计调查问卷。
(4)2014年6月――7月,项目组全体成员与指导老师一起到企业进行生产现场实地调研,发放并回收问卷。
(5)2014年8月――9月,根据调研结果,对企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
(6)2014年10月――11月,将问题向公司进行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深入调研。
(7)2014年12月――2015年2月,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站在精益生产的角度,设计相应的解决办法。
(8)2015年3月――2015年5月,企业落实改进措施。
【关键词】调查问卷设计;统计与分析;适度;深度;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教师的指导贯穿在学生活动全过程。调查问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属于一项专项式的方法指导,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开展调查问卷研究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实践、深度体验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初步尝试:关于调查问卷设计的研究活动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问卷范例《小学生音乐学科调查问卷》,讨论和交流一份完整的问卷应由哪些项目组成,认识调查问卷的几个基本部分有什么,体会每个部分的作用和特点,以及写的要求。
大多数小组当堂完成问卷设计,设计的问题还是不错的、有效的。后期又将问卷做成电子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发放,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小组分工,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及方式等;在调查活动中注意礼仪,遇到问题或困难能尝试解决,以达成发放调查问卷的活动目标。
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设计问题是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在开展活动中的难题和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感受问卷题目与研究问题的关系,认识到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内容的重要性。
尽管学生在问卷的内容设计和调查的组织实施方面还不够成熟,尽管被调查学生在问题选择方面有自我保护意识和不实因素,但调查总体反映的情况给予我们许多启发和思考,得出以下结论:
1.被调查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社会生活中多元的价值取向势必作用于学生群体,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更多是个性的体现。(针对不同的问卷答案得出。)
2.被调查学生的自我意识、目标意识在逐步强化,学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变化、发展,自我意识在逐步加强。(针对不同年级的调查得出。)
最后同学们还总结设计问卷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问题的选用。首先要将与调查有关的问题尽可能地列出来,然后再逐个推敲筛选,决定问卷选用的问题。其次所选的题目一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二则必须是围绕调查目的的最必要的题目,设计的问题过于简略或过于繁琐都不行,少用、慎用或者不用问答题。
(2)问题的排列。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一是要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来排列;二是要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排列,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3)问题的表述。问题的表述,第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通俗性;第二要持“中立”立场,不能带任何倾向性或暗示;第三要做到一个问号前只问一个问题,不要在一个问号前设多个问题。
在整个问卷设计过程中根据活动的主题和不同学生的特征我有的放矢地提供必要的方法,进行了适合的指导,为开展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和分析做了充分准备。
二、深度实践: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研究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孩子们或数数、或划正字、或打钩,完成了数据的统计,对使用工作表、学习统计图形表示都非常感兴趣。学生相对更加容易理解柱状图,表格式的分析也可,饼图略显困难。
如何指导学生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区别与数学课的教学,我给学生看了一些已经完成的小组统计、分析(五年级范例),并没有过多要求,放手的多,学生能将数据统计整理得较好。并主要采用了陈述式调查报告,汇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做得怎样,得出了本次调查活动的结论。
通过实践,我认为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研究活动时教师应当做到:
(一)指导研究要适度
研究活动中,教师应当突出学生主体,把握分寸,适度指导,不包办代替。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动手”、“考察”、“试验”、“探究”等活动中增加才干,发展智力和创造力,丰富情感体验。
(二)引导研究有深度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刻的反思,每一阶段都进行适时的调控。只有这样及时总结和反思实践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实践活动受益。那种为了活动而活动,或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只能是一种低效的实践、盲目的实践。
在研究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并指导,可能就会影响了他们继续把实践做下去,或者就是做得很肤浅。因此教师应当完整、具体地指导活动过程,采取扶放结合的策略,帮助学生把研究活动做好。
(三)研究品质重态度
在研究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发展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收集、处理信息和探究创新的能力,而且教孩子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学会在和他人的合作中寻找自我发展。孩子们能始终认真参与这项研究,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湖南师范大学的张传燧教授语)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有效的指导,一定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先亮.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更新[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2(08)
[2]何志英,沈毅,季芳,曹宝龙,万庆忠,葛锦发.走进研究性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2(01)
[3]文可义.研究性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4]丁永章.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教师自身转变与更新[J].上海教育.2004(10)
【论文摘要】本文就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对象选择、调查人员选配与培训以及调查结果的利用等环节进行探讨。问卷调查是一种以问卷形式搜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搜集审计证据或审计线索,可以起到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问卷调查;审计;经济责任
问卷调查是以问卷形式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和客观真实等优点,在现代社会研究中得到普遍采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来获取有用信息的。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卷的基本结构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前言、被审计者基本情况、问题和答案、填写说明及相关解释等几部分。标题是开宗明义地表达问卷目的和内容的主题;前言是审计人员致调查对象的一封短信,主要是说明调查目的、保密承诺以及向调查对象表示感谢等,作用是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与合作。前言也可不在问卷上表述,而由审计人员在实施调查时口头表述;被审计者基本情况是对被审计者所任职务、任职期限等基本情况的简要介绍,作用是明确调查内容的范围;问题和答案是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是向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及供选择的答案;填写说明和解释是用来指导调查对象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二)问题内容的设计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围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来确定。以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调查问卷应围绕五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即: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是否取得效益,以及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和管理情况;各类资产是否安全、完整,管理是否规范;重大经济决策是否遵循了民主决策程序,是否取得重大经济成效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特别是大额资金支出、对外投资、经济担保、工程建设、银行贷款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与效果;是否贯彻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领导干部本人是否遵守廉政的有关规定等。
(三)问卷类型的选择
调查问卷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是将问题的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调查对象只能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而不能作其他回答。封闭式问卷的好处是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统计分析,缺点是不能发挥被调查者的自主性,获取的信息受到限制。开放式问卷则不提供任何答案,而是由调查对象自由作答。开放式问卷能充分发挥调查对象的主动性,有利于得到比较全面而详细的答案,甚至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有用信息,但开放式问卷标准化程度低,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实际需要将两种类型结合起来使用,在以结构式问卷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加入少量开放式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问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相关性,设计的问题与所审计的事项要紧密相关;二是必需性,设计的问题数量要恰当,既要保证调查任务能够完成又不致于问题过多而影响调查对象的耐心;三是严谨性,调查问卷要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四是礼貌性,提问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友好,避免言辞过激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五是易答性,所设问题要易于回答,避免过繁过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或行话。
二、调查对象选择
问卷调查的结果源于调查对象对问卷的回答,因此,调查对象的选择对调查质量也有直接影响。选择调查对象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确定和调查规模的确定两个问题,即选什么样的人和选多少人。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选择调查对象的统计学方法有很多,如全面调查、随机抽样、判断抽样等。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民意调查,其审计目的和审查内容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采用随机抽样法,而是既要考虑代表性,又要兼顾相关性。所谓代表性就是要求所选人员能够代表所在单位或部门大多数群众的意见。而相关性则要求调查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与问卷涉及的内容相关,以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应采用判断抽样法,即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从与问卷内容相关的单位或部门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在审计实践中,通常选择下列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被审计单位下设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相关部门及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职工代表等。若被审计单位人数较少,则全体人员都应参与调查。
(二)调查规模的确定
调查规模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如果抽样规模过小,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会受到影响,审计风险就会增大,而抽样规模过大,又会加大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在审计实践中,确定调查规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者的职责范围、行业特点、单位规模、问卷内容、审计人员对该单位的了解程度以及审计工作的经费预算等因素。确定调查规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根据统计学公式计算、查阅抽样规模确定表等,也可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判断来确定。统计学上把容量在30以上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问卷调查的样本量一般也不应低于30人。
三、调查结果利用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经统计分析后的调查结果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作为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者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并据此确定审计重点,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弥补其他审计方法的不足,降低审计风险。由于受到审计范围、审计资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仅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账面资料的审计难以达到审计目标,对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更是无能为力,而问卷调查则可以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发现这些问题或为进一步查证提供审计线索。三是作为专项审计调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用。对于调查中发现的某些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可以形成专题审计调查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决策和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调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可以向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四、调查人员选配与培训
设计精良的调查问卷只有通过调查人员付诸调查行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开展问卷调查前应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挑选和培训。
(一)选择合格的调查人员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工作的质量,挑选的调查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宽的知识面、较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
(二)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如果调查人员的调查研究水平欠缺或对调查问卷不熟悉,必然会影响调查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应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调查人员的调查技能,同时也可加深调查人员对问卷的熟悉和理解。
此外,在实施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应直接参与问卷设计和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参与问卷设计有助于调查人员更好地掌握调查问卷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调查工作。参加问卷的统计分析能使调查人员更真切地了解民意,更准确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质量和效用。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情景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即通过让学生扮演某个体或群体中某一特定角色,在事先设置的情景中参与事物发展过程,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基于市场调查各工作环节的特点,在学习市场调查的方法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数据搜集阶段,由于各种调查方法均有其适用条件,因此,随着调查目的不同、调查对象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市场调查方法。同时,调查员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也会对调查数据的获得与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学习市场调查技术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市场调查的调查员或被访人员,学生因角色的不同可发表不同身份的感想、认识和观点,经过讨论,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
在扮演调查员身份时,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按照调查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面对不同的被访者,灵活处理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学生扮演被访者时,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从被访者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模拟被访者配合及不配合的各种可能情况,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被访者的心态和观点,以便于在实际调查时能更好地与被调查者进行沟通。另外,在同学扮演角色时,其他同学可以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价,指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所有同学都会有所收获。通过调查模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并解决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调查效率,减少调查误差;另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在调查中可能存在的不正确行为。同时,对于学生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由教师设置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
市场调查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目的撰写市场调查计划书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或调查提纲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采用项目教学法时,市场调查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将一次完整的市场调查任务作为一个项目,围绕市场调查工作各环节展开。具体来讲,在教学活动开始阶段,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为一个项目团队,由组长负责组织协调,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在不同的阶段布置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完成市场调查各工作环节的教学及实践任务后,要求小组提交调研报告,并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由于调查题目的确定、问卷设计以及调查的实施过程对调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以下几个环节应加以注意。
1.调查题目的确定。在调查题目的选择上,教师可提供一些参考题目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发现和寻找一些适合的题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选题应贴近生活,例如,学校内部各部门出于工作的需要,或者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查,教师或学生要多方努力,在校园内外寻找实际合作者,由学生参与或完成能够胜任的调查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是调查质量的关键,因此,各组在拟定调查问卷时应把好质量关。首先,在设计调查问卷初稿时,要让学生准确把握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相同的调查题目,由于调查目的不同,调查问卷的项目会有所侧重,要真正做到调查问卷对于调查目的的有效性。其次,在调查问卷初稿完成后,要组织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对问卷进行讨论,不断完善;然后,在进行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调查问卷。
3.调查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市场调查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负责,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环节打好基础。项目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整个任务过程各环节紧密联系,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表现欲,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市场调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会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还要能够实际操作。为了保证教学方法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基于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市场调查课程的特点,应对传统的“闭卷考试+平时成绩”模式进行改革,采取“闭卷考试+实践考核+平时成绩”的考核模式。
1.闭卷考试。这种方法主要考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考虑到市场调查方法相关的知识可以在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和掌握,因此,闭卷考试可以侧重考核学生对数据整理、分析与预测方法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占总成绩的40%。
2.实践考核。这种方式主要对项目教学法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以实践调查过程中形成和完成的资料为依据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市场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的书面材料以及PPT汇报材料等,针对其实用性、可推广性,结合学生的任务贡献、团队合作以及PPT汇报时的表现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评价可以把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按照一定比例加以结合,这部分占总成绩的4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12-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取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实验教学是新课程化学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很有必要了解高一新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情况,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一、高一新生化学实验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主旨是了解新生进入高中前,也就是通过初中阶段的教学具备的化学实验能力等现状,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好地了解学生实情,提高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贺州高级中学(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2011级6个班的高一新生,这些学生来源分布广泛,分别来自实验班、民族班以及普通班等类型班级,因此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
2 调查内容
采用自编的“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对化学实验所持的态度,二是初中阶段做化学实验的情况,三是做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四是对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看法。
3 发放问卷与回收
依据调查的目的和实施的可行性,我们采取按班发放问卷,现场答卷现场收卷,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思考、作答的做法。共发放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314份,有效问卷率99.7%。
二、高一新生化学实验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显示,学生的选项具有分布面广,同时倾向性也很明显的特点,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出高一新生化学实验学习的情况。
1 高一新生对化学实验所持的态度
调查问卷设计了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选择问卷所提供的各选项的人数比例情况如下:
(1)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化学课?选“理论分析”、“化学实验”、“习题解答”、“生活中的化学”的分别占11.18%、42.49%、5.43%、40.89%
。
(2)你对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所持的态度是什么?选“有趣,很想自己动手做一遍”、“觉得很有趣,但不想去做”、“想做,但很少有机会去做”、“无所谓”的分别占77.07%、10.83%、10.19%、1.91%。
(3)你认为各种化学实验对你学习化学知识是否有帮助?选“很有帮助”、“有帮助”、“帮助不大”、“无帮助”的分别占43.27%、51.92%、4.81%、0%。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喜欢化学实验和与化学实验密切相关的生活化学的占83.38%,而对化学实验不想做或没有机会做的占22.93%。可见在往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敢于动手做实验,并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认为实验对于学习化学知识有帮助的占95.19%,这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 初中阶段做化学实验的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了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选择问卷所提供的各选项的人数比例情况如下:
(1)实验前有无预习习惯?选“有”、“有,但看不懂讲什么”、“偶尔有”、“从来没有”的分别占41.27%、6.98%、47.94%、3.81%。
(2)实验时的做法是什么?选“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观察现象,记下他人的总结”、“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无关紧要,做其他活动”的分别占53.50%、18.79%、27.07%、0.64%。
(3)实验课时与搭档的分工如何?选“两人相互协作”、“照搭档说的做”、“叫搭档按我说的做”、“大多是搭档在操作”的分别占89.81%、3.18%、4.14%、2.87%。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不能做到先预习再实验,做实验时只是“照方捉药”,不能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不能通过总结得出结论,有10.19%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相互协作。
3 高一新生做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调查问卷设计了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选择问卷所提供的各选项的人数比例情况如下:
(1)是否尝试过在家里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选“经常做”、“偶尔做”、“从来不做”的分别占4.13/%、48.89%、41.59%
。
(2)化学实验中产生与课本描述不一样的现象时,如何处置?选“尽可能提出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等待老师的解释”、“置之不理”的分别占14.65%、65.92%、16.88%、2.55%。
(3)能否对教科书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选“能”、“不能”、“不愿意”、“没有想过”的分别占11.82%、21.09%、2.24%、64.86%。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由于实验条件的影响以及个人主动性的原因,很少同学能够经常在家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解决的占到80.57%,但也有19.43%的同学不能够积极主动去寻找答案,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教科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只有11.82%,有88.18%不能主动改进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努力提高学生改进实验装置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4 高一新生对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看法
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问题,对这四个问题选择问卷所提供的各选项的人数比例情况如下:
(1)使用动画能否帮助理解物质的微观变化?选“很有用”、“基本有用”、“没有必要”、“无所谓”的分别占52.70%、40.00%、1.90%、5.40%。
(2)教学中使用实验录像能否使实验现象看得更清楚?选“更清楚”、“更不清楚”、“没有必要”、“无所谓”的分别占70.29%、11.18%、3.51%、15.02%。
(3)新课时演示过的实验是否需要用多媒体重现?选“很有必要”、“偶尔有必要”、“没有必要”、“无所谓”的分别占27.80%、59.42%、8.63%、4.15%。
(4)复习课时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温习实验过程?选“很有必要”、“偶尔有必要”、“没有必要”、“无所谓”的分别占34.39%、47.13%、12.10%、6.37%。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认为使用动画对帮助理解物质的微观变化有用的达到92.70%,认为教学中使用实验录像有助于使实验现象看得更清楚的达到70.29%,认为新课时演示过的实验有必要用多媒体重现的达到87.22%,认为复习课时很有必要或偶尔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温习实验过程的达到81.52%。可见,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实验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使高一新生在开始接受高中教育时有一个好的起点,根据以上调查,建议高中阶段实验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实验,保证学生能真正到实验室做实验;努力改善实验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
2 加强对学生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出现因时间紧、作业多而不预习实验,实验时只是“照方抓药”,实验后不写实验报告的现象。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提高最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改进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4 调查发现,多媒体的确对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有促进作用。比如,表示物质微观变化方面的实验、在现象显现比较快而无法在演示中仔细观察的实验、复习课时无法再一一演示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我们应该加大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力度,让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写法和要求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3。主体。市场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查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
市场供给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商品销售渠道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商品价格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市场调查问卷结构
1。市场调整问卷的内容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家庭人口等。调查这些项目,便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具体分析。
调查内容。它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是所需调查内容的具体项目。
问卷填写说明。是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包括目的要求、项目含义、调查时间,被调查者填写时应注意事项,调查人员应遵守事项等。
编号。有时问卷还必须编号,以便于分类归档,便于计算机管理。
2。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时应注意
必要性,所提的问题应直接为目的服务,没有价值或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应列入。
可行性,应尽量避免列出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注意使用适合被调查者身份、水平的词句或用语。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由省卫生厅和各市卫生局分别对省直和市、县级医疗单位医德医风综合满意率进行测评,并向社会公示测评结果,促进医疗单位进一步改善医德医风,塑造“白衣天使”良好形象,引导广大患者择优就医,实现医疗单位良性有序竞争。
二、测评对象
全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年1月-11月30日就诊的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
三、测评方法
测评工作由省卫生厅和各市卫生局委托省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和各市统计部门分别通过向省直和市、县医疗单位的门诊和出院病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测评。实行省厅管省直、市局管市、县的分级负责制。由省卫生厅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统一医疗单位医德医风综合满意率计算方法,并对全省县级医疗单位医德医风综合满意率进行汇总。
四、样本分配
调查问卷根据医疗单位的病床数量按比例发放,即以100张床位的单位,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各抽取100份调查问卷为发放问卷的为基数,每增加100张病床位,递增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调查问卷各20份,尾数部分按四舍五入计算。无住院病人的医疗单位,只限于调查门诊病人。精神病医院不调查,只限调查痊愈的出院病人或其家属。
五、样本采集
省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和各市统计部门分别负责从省直和市、县医疗单位的固定病历号尾数中抽取病历样本,具体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或电话调查,完成省直和本市、县医疗单位调查数据的审核、计算和汇总及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
门诊病人的样本,按随机原则,抽取当天就诊完毕的病人,在医院出口处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门诊病人的调查,原则上采取不向被调查单位打招呼的暗访方式。如当日就诊病人不足规定的样本抽取数量时,可从门诊病人登记簿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入户或电话调查。
出院病人的样本,先从当天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中抽取,如数量不足,再以住院病历为依据,由调查组按确定的固定病历号尾数,随机抽取*年1月-11月20日出院病人,由省和市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分别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入户或电话调查。各科室样本量的分配比例,应按照床位和出院时间合理分配。
六、时间安排
调查测评工作从*年12月1日开始,12月25日前完成。测评工作结束后,各市卫生局要及时向省卫生厅行风办和当地民主评议办报送测评结果,并在当地媒体公示。
七、质量控制及纪律
(一)问卷调查要严格按照问卷上所提问题,进行询问,不得遗漏空项和暗示病人,不得同时调查询问多名病人。
(二)抽取的出院病人样本,除调查当天出院的病人之外,其他样本数量原则上应是调查出院病人数量的两倍,当无法找到所抽取的出院病人时,取备用样本进行调查。为保证完成出院病人的调查数量和质量,应避免抽取居住外省或外市的患者、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已死亡患者和住址与联系方式不详的患者。
(三)被调查单位要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不得随意变动已抽取的样本,不得参与对患者的调查。
关键词:社会调查;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关键步骤
一、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应用于经济管理、数学、教育、生物、医学、心理学,而且还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满意度调查、薪酬调查等方面。另外,它也越来越受社会工作者的青睐,成为他们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研究对策的最好工具。做好社会调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政府部门的重视,因为社会调查结果越来越成为政务部门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正像同志所说“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之路。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它是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它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桥梁。
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性质可以用四句话表述: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方法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带有认从论的学科,它包含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基础学科是统计学,所以涉及很多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对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必须应用的统计学知识和方法。之所以说社会调查包含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在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贯彻着管理学的思想,如社会调查目标确定、调查计划制定、实施调查的组织监督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控制与调整、调查工作总结等,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构成了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而且还体现了管理学在社会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做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是实现社会调查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调查的关键步骤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程序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步骤:选题、准备、调查、分析和总结。
关键步骤一:选题。选一个合适的调查问题在初学者看来并不困难,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从程序上看,选择调查问题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决定着调查成果的优劣。因此,应当对选题阶段的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出一个有价值的、创新的、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澄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关键步骤二:准备。如果选择调查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调查的目标,那么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就像实施一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一样,要保证一项社会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调查目标的完满实现,也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这里所说的工具准备,主要是指调查所用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当然,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关键步骤三:调查。调查阶段也被称为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基础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在这个阶段,调查证往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调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地组织和管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或者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我们事先所考虑的调查设计往往会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弥补,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关键步骤四:分析。分析阶段也被称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就像从地里打下的粮食,要经过很多道加工工序,才能成为香甜可口的食品一样,从实地调查中所得到的众多信息和第一手资料也要经过调查研究者的多种“加工”和“处理”,才能最终变成调查研究的结论。这里既有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利用各种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工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加工、处理得方式及手段主要是定量的统计分析,这是由现代社会调查的特定方式、方法,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的性质所决定的。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单、双变量的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主要依赖于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事件分析等多种量化分析方法,而探索性研究则往往倾向于定性分析方法。
关键步骤五:总结。总结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调查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集中、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调查成果的体现。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调查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以及调查得出的结论、调查成果的质量,都要在调查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同时,还要将社会调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发挥社会调查在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中的巨大作用。
在本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调查报告时要考虑以下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调查报告的整体机构是否完整,各部分的安排是否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检查观点是否明确,表达是否准确;检查引用的材料是否恰当,是否有说服力;通读全篇报告,检查语言是否流畅,图表的制作是否清晰美观。
三、实例说明社会调查的关键步骤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上关键步骤的具体内容,下面举一个实际的社会调查准备阶段产生的社会调查规划的例子作为参考:
第一步:选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的需要分析,本例是党校中对干部信息化能力的调查,希望根据本次调查获得三方面信息:一要了解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二要了解领导干部现有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三要了解他们对已开的信息化课程的满意度及意见。学校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课程更新与调整,更切实地满足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提高的需求。确定了调查目的后,确定调查题目为“领导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调查”。
第二步:准备。根据调查目的和题目,进行调查前的准备,首先,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实施部门和具体人员职责,确定调查方式;其次,确定调查工具,即调查问卷;再次,进行相应的调查前培训。
调查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访谈、座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本例因为调查的人员比较多,希望了解的信息比较普及,所以选用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定需要非常科学的方法,问题不能太多,最多让填写答案的人在半个小时内完成。问卷涉及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并要覆盖要调查的内容。语言要简洁易懂,尽量减少专业用语,如果有专业用语,需要加以说明。
调查前的培训工作,是针对实施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主要是要讲解如何进行调查前的指导语的陈述,如何辅助调查,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如何处理的培训,这个培训关系到是否能获得全面而真实的调查数据。
第三步:调查。实施调查期间,需要认真执行计划中的步骤,调查员要组织好被调查的学员,宣读调查问卷填写规则,并负责说明解释。最后,收回整理调查问卷并统计回收率。
第四步:分析。统计分析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当前,用于社会科学调查比较好的统计软件有SPSS(Statistical Packagefor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SPSS采用类似EXCEL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数据接口较为通用,能方便的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其统计过程包括了常用的、较为成熟的统计过程,完全可以满足非统计专业人士的工作需要。
第五步:总结。调查报告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描述了整个调查工作,也体现了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一些结果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下面是该实例准备阶段的规划文档。
对党校学员的信息化能力调查规划:
第一,调查目的:领导干部信息化水平是否达到一定标准,让学员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应达到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另外,通过对学员信息化水平的调查,给党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和课程的侧重点提供依据。
第二,调查标题:领导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调查。
第三,调查范围:在党校学习的全体学员。
第四,调查时间:入校初期(培训前)和毕业前期(培训后)。
第五,调查内容:(详细内容请参见“信息化能力调查问卷”)(略)。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能力;局域网组件、维护、管理的能力;现代网络媒体的使用(物联网、微博);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上购物、预订机票和酒店);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和信息检索能力;办公安全管理能力;工作计划进度管理软件Project的使用能力;社会调查与统计软件的使用SPSS;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如杀毒软件、压缩软件winRAR、备份软件gost、PDF阅读器、聊天软件QQ或MSN、图片处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多媒体播放器);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移动存储设备);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调查形式:调查问卷(或电话访谈)。
第七,调查统计、分析内容:根据培训前调查确定哪些知识需要确定为信息化能力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分析培训后调查问卷结果,与培训前的调查问卷比较,得到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分析哪些培训内容完成较好,哪些培训需要加强,哪些内容需要调整。
第八,调查数据分析软件:SPSS。
第九,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读者是校级领导、教务处、计算机教研室教师。
第十,组织调查部门及人员: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及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
从这个例子看出,要想实现高效的社会调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既要抓好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又要运用好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具体内容要经过深思熟虑,问题设计要有能体现显示情况,并能反映正确的信息。规划必须周密,尽力将社会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规划中设计出来。只有将五个关键步骤的工作都认真执行了,才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
四、总结
社会调查是一个实践过程,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具体表现在:数据来源的代表性、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结果对问题或情况的说明性、解释性,最终关系到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的决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网络 统战 调查
引言
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稳居世界第一”。调查同时显示,“我国互联网正经历着由娱乐化应用向价值应用时代的转变”。①
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了传受双方互动的过程,相应地,高校派成员在地球村中吸收、加工和传播信息,并且使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因此,对高校派成员进行网络行为与态度的调查,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开展。
研究方法
被试对象。以广东22所高校606名在职派成员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310人,占51.2%;女性285人,占47.0%;缺失11人,占1.8%。被试平均年龄为43岁,平均工龄为12.4年,平均会龄为9.29年,涵盖民盟、九三、民革、致公、民建、民主促进会、农工、台盟等派和无党派人士。被试者职称方面,初级31人,占5.2%;中级170人,占28.6%;副高253人,占42.6%;正高133人,占22.4%;缺失7人,占1.2%。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为自编的高校网络统战工作调查问卷。前期工作通过访谈,总结访谈结果,确定编题依据。最终形成调查问卷共16个项目,其中7个多选题,另外2个开放项目,涉及对改善网络统战工作的建议等。
施测过程。集体测试以学校为单位,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进行,时间约为10分钟。由于被访者大多同时肩负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接受调查员面访及填写纸质问卷有一定困难,因此,测试采用了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供被访者选择。施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测,对编制的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共预测65份,经删减制成正式量表再进入第二阶段的正式施测。正式施测共发放问卷735份,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为82.省略/html/Dir/2009/01/12/5447.htm
②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