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的管理要点

固定资产的管理要点

时间:2023-09-18 17:3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的管理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的管理要点

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仅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的重点,其核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和效益的提升,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众多薄弱环节及不规范问题,这些都严重不利于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安全完整性的保障,同时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并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隐患。因此,应切实注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性和科学性,改善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是急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都在不断趋向规范化、科学化,但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资产的有效配置及效益的最大化,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大体有如下几个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与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传统落后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没形成相关的管理机制,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其执行也漏洞百出,很难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这主要是缺乏审批、购置、使用及处置等相关控制制度,缺乏相应的沟通、监督约束及激励机制,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混乱。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理念偏差,比如重购轻管,或管理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过分强调规模及档次,忽视管理使用及核算的监督和控制,轻视资产利用效率和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的保障。另外,相关管理人员比较忽略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及管理软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不充分,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严重滞后于业务的发展。

2.固定资产过程管理漏洞百出,监管措施有效性不足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流程往往过于随意和松懈,缺少使用效益分析,并缺乏合理的配置标准,或出于个人利益或监管及验收的不规范等使购置环节与预设的计划和标准出现偏差,导致资产的闲置浪费及一些后续管理问题;一些资产的使用或移交常由于监管部门不力,相关信息不匹配或丢失,清理盘点及账实核对等工作不到位,另外由于管理职责不明确,责任归属难度较大;处置资产随意性较大,相关报废、变卖等报批程序不规范,导致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资产的质量效益的发挥。

3.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滞后,会计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现象较严重,在计价及折旧核算方面不完整,也缺乏统一规范的文件,造成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真实,财务管理不到位、财务监管缺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账实不符现象极为常见,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及资产的安全运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优越性

资产全过程管理是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目标出发,统筹管理各项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及处置等全过程,在保证资产安全性及效益性的前提下,追求其全过程管理成本及效率最优的科学方法。相对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传统方法,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注重资产管理及利用的高效率,促进资产的优化配置

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注重高效的管理方法和内控制度,要求参与资产管理的各部门的配合及信息沟通,从而改善各部门管理上的孤立不畅的状况,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及利用效率,改善资产闲置浪费及账实不符的现状,保证资产在全过程管理中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强调将资产的规划、购置、使用维护及处置的全过程纳入统一集中管理,从全局性、实用性出发,合理评估并充分利用资产的综合价值,综合考虑资产与管理环境的协调性,从源头确保资产的优化配置。

2.强调资产的价值管理,有助于资产成本效益的性价比的提升

全过程管理追求资产成本效益的最优化,要求以资产管理全过程费用最小化为根本目标,因此就必须强调固定资产在计价核算方面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在资产规划购置初期就全局考虑全过程的管理成本,寻求综合成本的最优化,从而改进重购轻管的传统管理方式,显著降低资产使用或管理的综合成本,促进资产成本效益最优化。

3.依赖信息化手段的利用,有益于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资产全过程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实时查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布情况和净值总量等信息,也要通过数据集中管理来实现行资产全方位的动态监控,以保障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管理效率。要实现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等信息的统一和基础资料的完备,就必须深化信息统计与分析,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手段的应用。这不仅能全面保障资产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也为管理工作中的流程执行控制、收集和分析数据及决策支持提供物质基础。完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是资产全过程管理的有力条件,更是国有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

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内容要点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传统方法上的问题和弊端,更新和改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成了紧迫的任务。下文就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内容要点进行分析:

1.购置环节

在购置资产前,必须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及国家发展要求进行资产购置的经济性、可靠性及合理性评估及全局规划,明确全过程管理的内涵、目标、实施原则和策略等纲领性要点,完善请购及审批等相关制度,要从源头上对质量、成本及风险等进行控制。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资产的配备和预算标准,考虑配置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对于事业或科研用仪器及大批量的行政管理设备等资产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保证质量、性能的同时,采用公平公正的招标式采购,并严格控制验收等流程,同时完善资产的共享机制,避免重复配置,以达到购置的成本效益最优化。在财务处理上,需要及时进行资产入账处理,严格进行相关单据凭证的审核,确保所报增资产信息与相应原始发票和实物的统一。

2.使用环节

使用环节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责任制,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同时对帐卡、实物及统计报告等日常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明确使用人责任,严格执行资产盘点制度,要对相应资产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盘点,保证帐卡实物的相符。在财务核算上,应完善和执行折旧核算制度,以保障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同时要对盘亏盘盈的资产查明原因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可及时对资产闲置浪费情况做出调整,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要对资产保管和维修的经济性及合理性做出评估,同时加强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

3.处置环节

在处置环节,不仅应该注重处置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更要加强处置审批及过程的监管,应严格根据相应的报批程序、权限和处置制度进行资产的报废、调出或依法转让,做到明晰责任,减少和防范以资产管理人员或使用部门越权报废或转让而造成资产的隐性流失,同时应保证处置交易的公正、公平及公开透明,以实现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在财务上应及时进行清查登记,准确及时的对资产进行核销及账务处理,保证账卡实的相符。

五、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梳理,还能够有助于实现固定资产有效利用及管理工作和过程的全面监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和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及复杂性,要使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行之有效,还需要各方面条件及管理环境的优化的保障,比如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健全有效的组织保障、完整准确的基础资料,还有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及技术手段,更离不开优秀复合型管理人员作用发挥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考虑单位内外环境各因素的协调配合,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资产利用效率及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单位自身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6).

[2]张惠琼.从财务管理视角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

第2篇

【关键词】 资产;确认;后续计量

在会计核算与处理中,会计要素特别是资产这一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判断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基础。在日常会计核算时,如果资产这一要素的确认不准确,则会影响到负债或损益的确认。

一、关于资产定义的变化

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993版与2006版中对资产这一要素的定义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准则对该要素的定义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1993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强调的重点是“拥有或控制”与“以货币计量”这两个要点,强调企业对资产的权利,重视交易历史形成的结果。

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调整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强调“拥有或控制”与“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等要点,除了交易历史形成的结果外,还强调未来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增加了对未来利益获取能力的判断。至于准则定义中未列示“以货币计量”,可能是考虑到某些事项无法以货币计量的特例,如生物资产中需要以名义价格计量的情况。

二、关于具体案例的会计实务处理分析与探讨

(一)案例“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资格证支出能确认为资产吗”

1.案例背景:目前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各种休闲或交际型活动也大量出现,如高尔夫俱乐部。在我们接触到的实际案例中,许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了自己消遣及与客户应酬,购买了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资格证,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元。该会员资格证一般不规定有效使用年限并可以转让、或继承。每次消费时可能需要另行支付费用,也可能支付低于未购买俱乐部会员资格证的消费者费用水平的费用。

2.案例分析:该笔购买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资格证的支出是确认为一项资产进行分年摊销,还是确认为费用,实务中存在较大的分歧,即存在一个资产确认问题。

资产确认时,应当依据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当具体会计准则未作出规定的(含《企业会计制度》),就应当依据基本准则中对会计要素确认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上述问题在具体会计准则中是未作出相应规定的,所以我们从基本准则中对资产要素确认的规定上分析是否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

2006版《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的要点是三个,一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二是拥有与控制,三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笔支出如果确认为资产,是满足第一、二个资产确认要点的,但不满足第三个要点。该笔支出能否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呢?这是问题的焦点。有人认为,该俱乐部会员资格可以转让这也是一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情况,所以可以确认为一项资产。但笔者认为,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是指在将该笔支出记录到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列报时,企业管理层如何对该笔支出所产生结果的判断,即管理层的“认定”(包括如何使用该项资产,该项资产以何种方式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管理层在支出该笔购买俱乐部会员资格证时目的就是为了在其未来增值转让以获取其增值收益而不是为了自身消费的,则表明管理层“认定”为以出售该项资产的方式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可以确认为一项资产。如果管理层购买俱乐部会员资格证时目的仅为消费,则表明管理层“认定”为不需要处置该项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确认为一项费用。如果管理层购买时主要为了消费,兼有在其增值后出售的(包括不需要时),则表明管理层“认定”为以自身消费为主,不是以出售该项资产的方式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管理层出售的意图是不确定的(包括出售时间的不确定),因此,不能依此作为资产确认时的条件,也应当确认为一项费用。

笔者认为,确认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主要判断该项支出是否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拥有与控制”,拥有表明企业对某项资产的权利是完整的,包括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控制表明企业对某项资产具有决定其相关方(被控制方)的经济利益的权利;其二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应当是在资产确认时就有充分证据表明管理层运用该项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意图,包括时间、方式等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可以确定的经济利益。只要不符合这两个要点中的一个的,则应当确认为费用。

(二)案例“银杏树能列为固定资产吗”

1. 案例背景:某企业是机械制造业企业,购买了4棵银杏树,共计130万元。企业将该4棵银杏树列为固定资产,按10年计提折旧。

2. 案例分析:这一问题同样是资产确认问题,但与上述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资格证确认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资产确认是可以依据《固定资产准则》进行的。

类似的问题还涉及购买字画支出、古董收藏支出等。实务中对这类支出是确认为一项资产还是确认为费用也存在较大的分歧。

这一案例中对4棵银杏树是否能确认为固定资产存在不同看法的双方对4棵银杏树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中的两个条件是不存在较大争议的,即具有实物形态,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对“使用”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暂不讨论);对是否符合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这一条件则存在较大争议。

依据固定资产确认的经济意义而言,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目的是取得劳动手段,为企业产品生产、劳务作业提供工具,银杏树等资产(非会计意义上所说的资产)是否属于劳动工具需要分析其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文件中都未从会计核算方面对“生产”给出相关的定义,所以要分析银杏树是否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确定“生产”的含义。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有关项目解释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1994]财税字第051号)中规定:“凡未改变原商品的形态、性能、成分的,均属于从事商品销售业务,不应确定其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一规定是从税务征管的角度来看待“生产”的实质性要素的,其角度虽与会计准则不同,但并不妨碍将其作为本案例中作为分析的基础。从前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银杏树显然是不可能在机械产品的形态、性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从持有固定资产为“经营管理”所需的角度分析,我们同样遇到了会计准则及相关文件中未有对“经营管理”给出相关定义的困难。按照管理科学中对管理的一般含义,经营管理是一种活动过程,包含决策、计划、组织与实施、协调等功能。企业持有固定资产为“经营管理”所需,则应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或数个功能中体现其实际作用,否则对经营管理过程不是必须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确认。显然,上述银杏树是不可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功能中发挥作用的。

从以上对“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经营管理所需”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判断某项资产(非会计意义)是否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会计意义)予以确认时,应当分析其在企业业务活动中是否对直接形成业务成果或在业务成果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必要的作用或功能,而不是看价值是否足够高、存在时间是否长等外在因素。

从对本案例中银杏树的分析,笔者认为银杏树不能确认为资产,应当确认为一项当期费用。

对某些企业购买的古董、字画等收藏品是否能确认为资产的问题,也应当按照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来分析判断。

如果一般企业购买此类物品目的在于获取未来增值收益,应当确认为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可以自行增设“其他长期资产”科目予以核算(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 P 155),财务报表列报时,记入“其他非流动资产”。对于其他长期资产的后续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中未予规定,依据资产的持有目的是获取其增值收益而不是在生产(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中予以使用并发挥其作用这一点上分析,笔者认为不应分期摊销,但应当定期作减值测试。

如果在以经营古董、字画等收藏品为主业的企业中,则应当将其确认为存货;如果古董、字画等收藏品对企业经营业务发挥作用的(如高星级酒店)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此时其后续计量应当按照存货或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三)案例“一条高速公路能否采取两种折旧方法”

1.案例背景:某公司有高速公路一条。其折旧方法为,路面价值采用车流量法,路基价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这一案例涉及的是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问题。

2.案例分析:2006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 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五条)。”

笔者认为,确定同一资产中各组成部分的不同使用寿命并采用不同折旧方法的基础是区分固定资产的物理空间,只有清晰区分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物理空间,才能确定其提供经济利益的方式,从而确定不同的资产价值并判断各自不同的功能与折旧方式,或确认为不同的资产。例如,土地使用权与房屋建筑物的物理空间是可清晰划分的,土地使用权与房屋建筑物各自的功能是独立的,各自价值是可以分别确定的。

在本案例中,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为路基与路面两个部分。从公路的横截面分析,路基结构与路面材料结构是不同的,路基主要由泥土与较大的石块组成,路面由沥青或水泥与配比适度的石子(包括粒度与混合比例)组成,物理空间是可以清晰区分的;从功能分析,路基功能主要为承重,路面及车辆的压力垂直于路基,路基损坏较少(除非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路面功能主要是承受摩擦力的,车辆行驶时对路面的作用力是平行于路面的(当然也有承重功能),由于车辆的频繁摩擦,路面磨损较快,高速公路的路基与路面对车辆通过公路的行为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方式;从使用寿命分析,路基的使用寿命显然高于路面的使用寿命。再看折旧计算,从折旧计算的基础之一即账面原值角度分析,当路面建造完工并经养护后需要经建造监理方的鉴定后才能敷设路面,路基与路面建造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因此一般情况下,路基与路面的账面价值是可以区分的。所以,从物理空间、使用寿命、提供经济利益的方式、账面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分析,路基与路面均可清晰区分,各自形成核算基础,符合采用不同的折旧方式的规定,路基适用按使用寿命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路面则适用车辆量法。

笔者认为,在分别确认不同固定资产时,应当考虑资产是否符合物理空间清晰、功能或作用、价值确定、提供经济利益的方式等要素明显不同等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确认为不同的资产,适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清晰了解资产及其后续计量情况。

(四)案例“收购小型发电机组的支出能否计入大型发电机组的建造成本”

1.案例背景:某股份企业(非发电企业)为了建造大型发电机组,从其他发电企业购买了国家规定应当关停的小型发电机组。购买时给予出售企业的款项中包括资产价值与职工安置补偿款。购买后按规定对小型发电机组进行了报废处理,从而获得大型机组的建造许可。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此项购买小机组的行为是合法的。

2.案例分析:对该项购买小型发电机组的支出是作为当期损益核算还是作为大机组的建造成本核算,存在不同意见。

认为该项支出应当构成大机组建造成本的会计人员认为,该笔支出所购买的小机组按照相关政策应当淘汰,其行为同时是建造大发电机组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淘汰小发电机组,则不能建造大型发电机组。这一政策性规定表明:取得一项该等资产(即任何一项大发电机组)的必要支出中包含原为非发电企业购买小发电机组并予以清理小发电机组的相关支出。

认为该项支出应当作为当期费用支出的会计人员认为,购买小发电机组后应当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清理进行处理,清理支出应当作为当期损益进行核算。因为小发电机组与大发电机组虽然功能相同,但小发电机组购买或清理支出并不构成会计核算中的“必要支出”的普遍意义。所以应当作为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建造大发电机组必须淘汰小发电机组”这一规定在任何企业建造(取得)大发电机组资产实体时都是一项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规定了对不同的企业(即发电企业与非发电企业)取得相同资产(即大机组)的相同的法律环境,但不同企业从不同来源取得资产的成本是不同的,即原发电企业淘汰其原有的小发电机组属于固定资产清理,清理结果计入当期损益;但对购买小发电机组后建造大发电机组的企业而言应当属于大发电机组的建造成本。

会计准则中所说的“必要支出”应当理解为:会计主体在其所处的经济法律环境内的众多规定中的最基本规律。在具体会计核算时,应当视具体企业、具体资产、具体取得来源及具体法律法规的规定分析判断是否属于“必要支出”,而不应当机械地运用“普遍意义”作为会计处理时的判断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国有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2月颁布了教技厅[2016]1号文件《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在“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部分强调:要“完善国家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基本完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国家级和部分省级数据中心异地灾备。做好已建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推动各系统整合与全面应用,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各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并实现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分层次开放与共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开始面向政府部门、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1]覆盖全国的“教育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的建立,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福音,必然会促进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实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意义重大。

一、能够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学校常有这样的情况,办学几十年,政府投资累计数以万计,然而,真正认真盘点学校的固定资产,只有政府投入的九牛一毛,其他都不知去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固定资产信息登记在纸上,年久腐烂遗失,再加之有些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细心,遗漏和丢失了一些资产资料。导致,失去了追查学校资产的依据。学校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肯定要建立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库。要建立信息库,首先要全面清查学校的固定资产,其次才是其他工作。清查,就是要找到记录在册的实物,并把没有入账的实物登记入册。找在册的实物,就有可能追回流失到个人或者校外的国有资产,或者隐藏遗忘在角落里的国有资产,使其重新服务于学校工作。一旦学校的资产进入了信息库,并入省和国家的学校资产数据库,就不能够无缘无故地把它从数据库中删除。这样,在清理学校财物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账目上的登记,追查实物的下落,保证国有资产的存在性和完整性。

二、可以促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

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够科学、规范、全方位地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避免人工操作的不规范和松懈。

没有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学校,资产的配置、登记、统计、维护、保管、清查、变动处置、资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监督、报废、变卖、调出、盘盈、捐赠和接受捐赠等等资产活动,都是人工操作的。人是有思想的。而且人的思想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情感波动受周围的人、有亲情关系的人影响。人的情感确定着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资产管理人员受周围人和有亲情关系人的影响,有时候会违背资产管理的原则。比如说,在录入的过程中,有些资产管理人员,或者因关系人打招呼而违规变更物品的用途,或者图省事省略一个环节,或者漏掉了一些内容,造成录入的前后不相符。由于录入的内容太多,工作人员疲惫,不想返工复查,这就出现资产管理的糊涂账。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系统自动核对资产入库、变动、处置等过程中录入信息的功能。如果未按规定填写,就无法进入下一步流程,录入工作将不能继续。然而,录入工作又必须进行下去。这就迫使资产管理的录入人员必须查找原因,是资产变动不合法?还是资产处置不当?还是录入过程缺少了什么?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出恰当地处理。录入不能够进行,说明问题就出在这个位置。查找原因相对于手工操作结束后,从头开始一项一项复查,目的明确得多,修正也简单得多。

三、可以督促资产管理人员及时清产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一个年度清查模块。起动这个模块,如果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清查工作,那么系统会发出预警,甚至可限制进行下一年度的入库工作,影响到下一年的固定资产管理。而下一年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又是必须进行的。这就迫使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清查学校的资产,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难补。小洞,即及时发现的小问题,大洞,指的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意思是说,及时发现的问题比较小,容易解决,如果不及时解决,当其发展成为大的问题,就不容易解决了。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这样,及时发现的问题比较好处理,时间长了,大家对出现问题时的情景记忆模糊了,再来解决问题,就不容易了。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年度模块,及时发现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学校固定资产登录的准确性。

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资产管理,每一个程序都要见物或者见人。不见实物,心里不踏实,也不能够肯定要清查的实物就在账目登记的位置和账面管理者手上,也许已经不存在了。要想真正弄清楚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就需要实地查看。实地查看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当实物的管理者不在现场的情况,就需要资产管理人员等待。特别是遇到实物管理人员出差、请病事假,有时会耽误很长时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和视频监控联网,在视频监控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可以不让实物的管理者到场,用手机与视频监控者沟通,通过视频查看固定资产的现状。这就缩短了工作的时间。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和有关领导审查、签字。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下,学校的资产管理者要往返于各个部门和领导之间,耗时费力。尤其是当有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领导有其他事情不在岗的情况下,需要资产管理者多次往返各个部门和领导之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可以与互联网对接。管理者只要有账号和密码,不论在什么对方,都可以登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查看固定资产的状况,做出自己的决断,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是签字,还是不签字。手机版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出现,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便捷。

另外,减少教职工往返于各归口管理部门的次数,简化办事流程,也能够提高教职工对资产管理部门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五、绿色环保

在没有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录入资产信息要用到笔墨纸张。纸张的原材料是植物和树木,手写纸的原材料多是植物茎,打印纸的原材料多是树木。在加工纸张的过程中,要添加火碱等化工原料,排出的液体含有大量火碱等化学物质。当今的技术,尚无法分解其中的化学物质,只能够作为废液排出。这些废液有很强的腐蚀性,人畜和植物都不能使用,成为影响动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污染物。生产笔墨,也会消耗自然资源,造成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切都是在电脑、手机上操作,不使用笔墨纸张。减少了笔墨纸张的生产量,也就减少了生产笔墨纸张所产生的污染。

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总是会战胜旧事物的。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规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新生事物,必然要取代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推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意义,认真研究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2月颁布的教技厅[2016]1号文件《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第4篇

铁路国有资产会计监管方法,是在内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由铁路国有资产管理者,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并运用会计核算台账系统而对国有资产采用的一套监督管理方法。本文从监管国有资产重大经济事项角度,研究国有资产内部监管流程,并辅以登记国有资本会计监管台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了国有资产会计监管从静态到面向过程的动态监管, 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而达到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目的: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关键词:铁路 国有资产 会计监管

铁路国有资产涉及范围广,要做到面面俱到不现实。一方面现阶段铁路国资监管人员数量不多,部分单位国资监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兼职,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另一方面目前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范围监管工具。因此应重点关注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变动的事项,规范改制改革行为,防止铁路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和实现铁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近几年铁路发展的状况,国有资产重大经济事项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处置、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对外担保四个方面内容。

一、对外投资会计监管

1、内部监管控制流程

(1)对外投资岗位设置

①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方可对外投资②对外投资岗位实行岗位分工责任制③对外投资履行法律文书审核制度和重大财务事项联签手续④对外投资建立报告制度、评价分析制度和风险预警系统。

⑵对外投资财务控制原则。对外投资业务应依法合规;对外投资的资产安全可控;对外投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

⑶对外投资控制流程

流程分为:投资项目立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项目决策;投资项目实施;投资业务记录与核算;投资资产处置。

⑷监督检查

为使企业对外投资经济事项有序可控,企业还应建立以下监督机制:对外投资事项的监督机制;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检查制度;合作方经济情况监督制度。

2、对外投资监管台账

⑴账面变动信息

账面变动信息来源于会计核算凭证数据,包括账面余额、账面价值、持股数量、计提减值、投资成本、增加、减少、收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当期现金分红派现、到期利息等会计信息内容。

⑵项目信息

①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反映账面信息以外的补充会计信息和较为重要的非会计信息,主要包括出资方式、交易对象类型、投资性质、决策类型等信息。

②补充信息

补充信息反映与投资项目产权关系、企业注册类型、经营状况盈亏年数、历史出资情况等有关的一般性非会计信息。

二、固定资产处置会计监管

1、内部监管控制流程

⑴固定资产处置岗位设置

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业务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对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职责必须加以适当分离。其中: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盘点人员岗位相分离;固定资产的处置申请与审批人员岗位相分离;固定资产的处置核算与经办固定资产残值回收人员岗位相分离。

⑵固定资产处置方式

固定资产处置方式分为路内、局内调出固定资产;转让、出售、置换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报废。

2、资产处置监管台账

资产处置台账反映企业(单位)以无偿划转、捐赠、出售、置换、非正常报损方式处置资产的基本过程和财务结果。

⑴账面信息

资产处置账面变动信息来源于会计核算凭证数据,包括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已提减值等内容。

⑵项目信息

资产处置项目信息反映资产处置行为和资产处置对象的相关信息,以每笔会计分录中每个资产类别明细会计科目为一个资产处置项目。包括:评估备案信息、出售信息、非正常报损信息等。

三、债权会计监管

1、内部监管控制流程

⑴债权岗位设置

建立债权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债权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制约。主要分为:接受客户订单与批准赊销收款方式人员相分离;发票填制与复核、出库检查人员实行分离;管库、销售、账务记账人员之问相互分离;票据保管与接受、贴现批准人员实行分离。

⑵债权控制流程

①单位营销部门应建立对大客户的追踪分析系统,重点对大客户信用及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信用档案,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对客户是否采用赊销方式。

②单位应加强对债权确认环节的控制,保证债权的真实性。

③财务部门应根据确认的债权,及时、准确登记明细账。

④建立债权台账管理制度,按照客户设立债权台账,反映内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客户应收债权的增减变动、余额及每笔账龄等信息。

⑤建立债权台账管理制度,建立以债权人为单位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其他还应包含经办人、应收金额、逾期时间等信息的台账。

⑥建立债权催收责任制度。

⑦建立债权年度清查制度。

⑧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

2、三年以上应收款项监管台账

台账反映、跟踪逾期三年以上未偿还应收款项的还款、核销、签认等情况。应收款项的逾期时间应当按笔确认。

⑴账面信息

账面变动信息包括账户期初余额,账户期末余额、已计提坏账准备,账户期末账面价值。

⑵项目信息

反映三年以上应收款项欠款单位、形成时间、欠款金额等基本信息。项目动态信息反映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动态信息反映既有三年以上应收款项目的还款、核销、签认等信息。

四、对外担保会计监管

1、内部监管流程

⑴担保的监管要点

企业对外担保实际形成了或有负债,管理的要点有:①单位提供担保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应签订合同②已抵押、质押的资产不得再用于投资、产权转让、股权转让③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④充分考虑被担保单位资信及偿债能力,并由路局资产联席办公会议决定。⑤财务部门应建立担保明细台账,反映担保事项的相关内容,并进行跟踪监督,发生重大问题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⑥担保部门对担保责任尚未消除的担保事项,应在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还应当在产权登记或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及国资监管报告中填报。

⑵担保监管流程

首先进行担保业务申请,注明申请担保原因。然后进行担保业务审核,担保申请经路局财务部门核实后,对概算范围内的借款提供担保,报领导审批;对概算外的银行借款担保,须由路局向铁总上交担保函,审核通过后,按审批权限由路局相应领导审批。 然后是担保业务执行:①担保事项台账的维护。 财务部门负责录入担保业务台账,即《路局担保合同明细表》,用于期末担保业务信息的披露。②担保合同的变更。对于担保合同具体条款的变更,必须重新执行担保审批的流程,经铁总和路局局长审批后,重新签订合同后方能生效。③担保合同的保管。企法处负责担保合同的保管与归档。

2、对外担保监管台账

对外担保台账反映企业以保证形式对其他单位提供担保及代为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

⑴项目基本信息

反映担保项目的项目定位、担保责任、债权人、借款人等基本信息。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工程;实施要点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本质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医院运营效率的综合体现,也是医院管理者受托管理成果的财务业绩体现。医院作为以公益性为目标的财政差额补助拨款事业单位,也是财政资金预算管控的组成部分。提升财政资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效益及效果,政府要掌握更全面可靠的信息来进行绩效评估,医疗机构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且适应精细化管理发展需要的核算标准和方法来管控医院的运营质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医院会计管理实践活动与会计准则制度的博弈平衡。在此背景下,政府会计制度应运而生,着力解决医院内部信息持有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监管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全新平衡点,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本质是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不断博弈下的一种新模式。

二、医院实施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系统工程要点

医院的会计制度变更,是一个系统性制度变更的过程,是国家宏观政策对医院微观经济活动管理的规范和调整。而医院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的变更,除了直接改变会计科目核算体系之外,也会对成本核算体系和预算管理体系产生直接影响,间接地对物资管理体系、收入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体系等产生大的影响。最终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信息对财政资金执行效益以及医院经济活动运行效率的反馈。如果将会计制度变革比作湖水治理运动,会计信息质量就是湖水清洁度,预算、成本、物资、固定资产、收入等各系统模块就是生活在湖泊里的各类生物群落,它们之间发生的复杂反应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片湖水的清洁度。清洁度监测器通过对各类生物的监测判断其合理生长范围和状态,并对不在正常生长范围或生长状况不佳的生物及时进行干预,始终保持生态平衡,维持湖水清洁度的平稳。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正好类似于清洁度检测器的过程监控功能。因此制度衔接工作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各资源模块良性运转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各管理模块的运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最终维持会计信息系统这汪湖水的清洁度。如果将这些系统要点整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中心、三驾马车,三个主体、一个支撑。

1.一个中心

会计制度的转变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是直观且根本的,政府会计制度统一了原本分散的教、科、文、卫会计制度,通过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模式变革了会计核算模式,改革了会计核算方法,实行会计信息双报告制度,这些变革带来会计科目的变化,核算方法的变化、会计报告的变化,最终带来会计信息系统的变化,这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中心。

2.三驾马车

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无疑是现代财务管理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在财务精细化管理远远不够的医院,存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张皮、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的普遍问题。因此医院应当利用好制度转变的机会,在设置会计科目体系时,除了依据会计准则和制度,还应当根据医院预算项目来设定,进一步明确具体预算项目,将预算指标落实到每个责任中心,提高会计系统对预算执行效果的反馈精度。同时抓住制度实施的机会培育会计核算人才,从而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度。注重过程控制的成本核算方法,不断改进间接成本的分摊规则和方法,探索成本核算与标准化临床路径的结合以及作业成本方法的运用。借助会计改革平台形成更为合力的成本核算、成本管控的氛围,加快推进成本会计体系建设。

3.三个主体

(1)物资管理系统。医院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其复杂多样的物资管理业务。这些物资是医院开展业务必不可少的周转材料,也是医院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更加高效地管理物资并使用,一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二是搭建更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只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协同起来,才能让物资的实际周转情况更加贴合其价值转移过程,通过设置二级库房和高值耗材的条码管理,逐步减少以领代支的成本转移模式,更加真实地反映物资存量和成本损耗情况。(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做出调整,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合理界定应纳入核算范围的固定资产,通过全面的资产清查,摸清医院的家底,为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要厘清固定资产后续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规范后续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的规范和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固定资产的调拨转移进行及时更新,并针对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折旧政策,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损耗的速度。通过这些精细化的资产管理手段切实提高资产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升会计信息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3)收入管理系统。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收支配比的原则明确收入的确认时点并调整收费系统的报表格式。明确医联体的收益分配模式和核算方法,及时准确核算医联体的分配收入,为医联体效益分析做好基础铺垫。清理往来款项中核算反映的收入,明确捐赠收入、对外投资收益等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明确各类收入的确认标准,保证收入的及时入账,真实可靠地反映医院收入的全貌。

4.一个支撑

围绕制度衔接转变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变革,要发挥好三驾马车的马达作用和三个主体的基础作用,绩效管理系统的支撑功能必然不容忽视。通过设置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动态调整各系统模块的高效运行。通过预算系统和成本系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成本管控,推动财务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三驾马车的强力运行推动物资、资产、收入的精细化管理,三个主体的有序协作反哺马达的动力系统。最终通过绩效管理这个支点,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医院整体的管理网络。

三、结论

目前,我国正处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攻坚时期,对于纳入政府会计主体的医院而言,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实现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会计科目及报表的衔接是基础,影响会计数据的各项经济活动是根本,控制经济活动过程的管控系统是关键。只有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实现制度改革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罗小兰.政府会计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医疗与卫生事业管理,2017(15).

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

2013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文简称“新制度”),该制度在会计原则、会计计量、会计确认以及会计要素的报告等方面作出了改革,并保留了原制度的合理部分,促使新制度更加全面。此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在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体制,适应财政改革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

1.1会计核算基础变化

为了适应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需要,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比性,新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作出了变革,要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收付实现制适用于财政拨款的公益性活动的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适用于非财政拨款的经营性活动的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有着本质区别,其是指按照单位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1]。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在了解自身经济运行规律,划清经济活动性质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适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以此保证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地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

1.2资产核算变化

新制度将原制度下11个资产类会计科目扩展为17个,新增“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资产损益”、“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在建工程”等科目。新制度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调整为通用设备单位价值1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与原制度下规定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800的入账标准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一做法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展现状。同时,新制度还要求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大量同类型物质,即使价值不满足入账标准,也要确认为固定资产进行相关账务处理[2]。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新制度创新性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概念,利用“累计折旧”进行核算,计提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从而确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但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别于企业会计处理方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不能计入支出项目,而只能反映在“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用以反映折旧后固定资产的占用额,即“虚提”折旧。在无形资产核算中,新制度引入了无形资产分期摊销方法,消除了原制度中一次摊销法的弊端[3]。

1.3引入财政结转结余与非财政结转结余

新制度将年末仍未完成的项目和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结余资金统称为结转结余资金,根据资金性质与用途的不同,划分为财政结转结余、非财政结转结余两个科目,用于取代旧制度中的“事业结余”科目。新制度在分开核算“事业结转结余”与“经营结转结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财政与非财政资金的核算,更加具体地划分结余,并要求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只能结转下年或退回财政,而不能参加结余分配,这对于强化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制度还要求独立核算财政补助支出,将核算信息反映在“事业支出”科目的明细科目中,进一步规范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1.4财务报表体系变化

新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报表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用以反映财政资金拨入和支付情况。二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项目进行了改进,要求分别列示非流动资产或流动资产,以及非流动负债或流动负债,取消了原制度中列示的收入、支出项目;三是,对收入支出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7个方面披露信息,使年度结余按照资金类别分别列示,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收支状况。新制度实施后,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做好收入支出科目的日常核算工作。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

2.1健全会计核算操作规程

事业单位要以新制度为基础,结合本单位财务核算状况,健全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制定会计核算实施办法和具体操作事项。在会计核算实施办法中,要明确财务部门的具体职责,规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年终结算、财务分析等工作要求;在会计具体操作事项中,明确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依据的具体内容,根据本单位组织结构、经济业务性质以及会计核算需要,在依照新制度规定的基础上,设置二级和三级核算科目,编制明细科目表。在年度决算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全面清理结算本单位各项收支、货币资金、往来账款、财产物资等项目,按照决算编审工作规定办理年度结账、上报决算。

2.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对电脑、空调、复印机、打印机等日常办公类固定资产,应选用年限平均法;对不常见的固定资产,可向财政国资管理部门上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系数,得到批准后可使用工作量法进行计提折旧处理。其次,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的管理制度。若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专业性资产较为复杂,应当设立专门的资产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价值及折旧进行评估。事业单位要加强资产监督,防止出现单位人员随意处置或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情况。最后,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对固定资产购置进行科学决策,避免事业单位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造成资源浪费。

2.3做好财务报表编制工作

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新制度的规定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规范。首先,做好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事业单位要按照月度、年度编制资产负债表,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明确编制公式,即资产总额=净资产额+负债额。在编制时,根据新制度要求不予考虑收支部分的内容。其次,做好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详细记录每一笔资金收支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全面反映本单位在经营和投资时的现金状况,为估算和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提供可靠依据。最后,事业单位要健全财务报表机制,明确各个报表的编制要求、编制内容以及编制时应注意的事项,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工作。

2.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事业单位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会计工作质量。事业单位要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新制度的具体内容,明确新旧制度的区别,转变会计人员在旧制度下形成的思维定势,更新会计人员的工作方法,确保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能够胜任会计岗位工作。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还要强化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加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基建项目的核算工作,与资产管理部门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保证资产核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求的必然趋势。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事业单位要认清新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核算科目、核算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作出的变革,了解新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规程,加强资产管理,从而确保新制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洪淑君.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J].时代金融,2014(8).

[2]武静.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2).

第7篇

根据本局**8年的工作要点精神,计财科在**8年度,本着服务基层,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宗旨,以规范、合理、高效使用教育经费、为本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为目标,认真细致开展工作,在“创新”、“落实”、“协调”上下功夫,围绕局**8年的工作要点精神,扎实做好计划、财务、审计、基建等各项工作,为完成本局**8年工作任务作出努力。

工作目标:

1.全面完成我区新一轮的小学和幼儿园的布局调整规划。

2.做好学校的基本建设工作。新校建设力争加快建设步伐,维修改造工程突出重点,保证质量。

3.依法保证“三个增长”,全面合理安排各项教育经费,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4.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各单位收入与支出,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主要工作:

一、加强三项管理

㈠财务管理

1.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按政策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收的费用于3月和9月及时、足额下拨到各校;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08年增加到每生350元,继续分两次下拨到学校。指导学校规范、合理使用好生均公用经费,出台管理细则。退协活动经费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2.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的内审工作。今年,审计工作重点对各校的学年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专项审计与调查,为下一学年度预算提供依据。同时,做好校长离任审计、工程审计及07年度的学校财务收支审计等常规工作。

3.开展学校自办食堂情况的调研。

㈡固定资产管理

根据《**区教育文体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指导学校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继续对全区各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点验与核查,对制度的制定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建制度,抓落实。

㈢环境卫生管理

重视校园环境卫生的常规管理,指导学校制定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切实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建设安全、文明、卫生、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推进两项重点工程建设

㈠基建工程

加快新校建设步伐,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上半年完成阳光城小学幼儿园的建设,协助学校做好开办前的教学设备的采购工作,保证秋季开学正常运转的需要;配合**新城规划、建设好**新城小学、幼儿园,09年2月完成小学、幼儿园、宿舍的主体建设;08年4月完成培智学校的扩建工程,配合学校创建特殊教育现代化学校;落实区实小和阊西幼儿园易地新建的选址工作。

㈡维修工程

1.落实**8年校舍维修项目,2月份对学校暑期维修项目现场办公。

2.进一步推进“三改”工程,改建厕所工程年内实施城西中心小学、彩虹小学、彩香实验小学本部、留园中心小学湖田分部等4所学校。

3.维修工程注重过程管理,探索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使维修工程效益最大化。

三、切实做好两件实事

㈠学生课本免费工作

1.今年是我省第一次实施全覆盖的学生课本免费发放,我们在做好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工作的同时,协助学校做好所免课本费用结算流程的操作工作,使得政府实事工程顺利完成。

2.探索课本循环使用的有效方法,协助有关科室做好此项工作。

㈡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在对各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集中资金,为我区教师配备办公电脑,使我区教师的师机比达到1:1。

四、抓好两支队伍

㈠计财科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定期组织全体科室成员共同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和计财专业理论,研讨工作方法,细分工作计划,共同协作,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任务。

2.加强对教育结算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集中核算、财务监督的职能,为指导学校科学合理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服务工作。

㈡学校总务主任队伍建设

1.抓好总务主任的培训工作,提高总务主任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采用以会代训和以主题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全区总务主任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一支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后勤队伍。

2.总务主任培训内容为基建管理知识和资产管理的有效管理方法,采用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查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并把总务主任的考核成绩纳入学校考核之中。

五、做好计财科常规工作

1.省、市小学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暑期);

2.市、区科学自制教具、学具评比;

3.做好各类教育基建、设备、财会等各类统计、年报工作;

4.做好教职工医疗费用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

5.做好学校、幼儿园等单位收费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6.做好各类票据的购买、领用、核销等常规工作;

7.协助学校完成省、市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8.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

9.协助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10.协助工会做好住房补贴发放的扫尾工作。

具体安排:

二月份

1.总务主任会议

2.各校暑期基建维修项目现场办公

三月份

1.总务主任会议

2.根据学生数划拨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

3.免费教育经费审核下拨

4.阳光城小学室外工程建设招标

5.学校固定资产点验核查(一)(留园)

6.学校自办食堂情况的调研

7.学校财务年度收支审计开始

四月份

1.阳光城小学开学工作筹备

2.总务会议

3.配合办公室对各校进行安全工作检查

4.第一季度医药费报销。

5.学校固定资产点验核查(二)(山塘)

6.教师办公条件调研

7.培智学校扩建工程完成

五月份

1.准备各校暑期维修项目的前期工作

2.总务会议

3.学校固定资产点验核查(三)(八一)

4.出具审计报告

六月份

1.总务会议

2.各校基建维修队组确定

3.固定资产登记、资产核销申报

4.暑假前学校安全工作检查

5.第二季度医药费报销

6.区科学学科自制教具、学具评比

7.学校固定资产点验核查(四)(新庄)

七、八月份

1.暑期改造、维修工程

2.省、市小学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

九月份

1.学校学年预算执行情况、部分校长离任审计开始

2.08~0年度的预算制定

十月份

第8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国有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02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02

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资产的多寡、质量的优劣是衡量高校育人条件的重要指标,亦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管好、用好高校国有资产,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高校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校资产相关概念

1.1 高校资产

新建本科院校是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及大众化背景下出现的新兴高等教育群体。高校资产指高校被法律认可为国家所有的,正占有或使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各种财产、债权以及其他权利均包含在内。其中,固定资产指的是设备单价>1 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 500元),使用寿命>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原有物质形态没有发生改变的资产。如果单价未达标,但是使用寿命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其中高校的固定资产通常分为六大类,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文物以及陈列品等。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因为流动资产归属日常的财务管理,无形资产及对外投资比重较小,因此,本文研究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1.2 {校资产管理理论

1.2.1 高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所谓高校资产管理,是指管理高校资产运动的各个环节或过程,包括管理高校资产的各个方面或环节,例如分配、清查、核资、监督等,避免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从而使高校资产的安全得到有效的维护,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资产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两者彼此独立;其次,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两者建立密切关系,实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高校资产整合与资源共享共用,实现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再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资产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保证高校国有资产的配置合理、完整安全、保值增值使高校获得最佳的资产使用效益。

1.2.2 高校资产管理的体制

高校的国有资产为国家所有,各级政府分级监管,高校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国有资产配置更加合理,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更加高效,使国有资产的处置更加规范。就高校资产管理的主体而言,分为三级,分别是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财政部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客体是指被{校所占有及使用的各类资产。

2 LG学院基本情况

LG学院是为了响应与满足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的号召与需求,由教育部审批通过允许建立的一所省属本科理工类院校。现有土地面积57.78公顷,校舍面积26.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总值1.116亿元,图书63万册,数据文献资源6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2个,室内体育场馆2个。近些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以及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增加。就学院资产总量而言,学院的固定资产从2013年的3.77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3.94亿元,专用设备、图书等资产的价值数量均呈现增长的态势,然而房屋建筑一直在固定资产总量中占据60%以上的比例,不包括房屋建筑在内,相关固定资产配置占据比例较少,结构不够合理,并且当前数据中也有需要报废处置的一些资产数额。

3 LG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两校移交时固定资产清查、移交工作不到位

LG学院是2012年在GD大学某校区的基础上,经过1年的筹备,于2013年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由于筹建的时间短,资产的移交任务重,移交初期只是办理了简单的移交手续,并没有彻底地进行资产的清查核算工作。同时,由于财政厅的批文尚未下达,账务合并也未及时处理,最终导致了账实、账卡、账账的不符。加之筹建初期,LG学院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还未正式运行,资产登记卡片是后来统一录入的,资产名称、设备型号等信息填写不具体,致使实物和账难以相互匹配。有些资产的设备名称和资产账上的名称存在不相对应的情况。不仅如此,各部门以自筹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自制、接受捐赠等,这些固定资产不能验收入账,使账实出现差异。

3.2 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LG学院的固定资产实行部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都尽可能地追求“小而全”,甚至盲目攀比,这样导致资产的闲置浪费与重复购置并存。除此之外,那些频繁使用的仪器设备,例如多媒体设备,因为某些教师使用不规范,日常管理以及维护也缺乏有效落实,使其使用年限缩短,从而间接导致学院资源的浪费。

3.3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

LG学院固定资产实行“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在实际中个别单位对一些已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闲置资产或已调出去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相关调拨手续,致使资产管理不到位。

3.4 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工作连续性不强

目前,学校统管全校固定资产的专职人员仅1人,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各1人,共41人。不过,因为资产管理员主要是由非专职人员担当,业务水平比较差,并且缺乏对设备的认识及掌握。此外,资产管理员流动性较大,各部门会因人事的变动作出调整,资产管理工作连续性不强。

3.5 监督与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LG学院缺乏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奖惩措施,对固定资产处理不当、管理不善、损坏和盲目购置造成浪费的责任人没有应有的约束机制;在国有资产管理环节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导致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4 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性理工科本科院校,如何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科学地管理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的配置和使用效益,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使学校健康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4.1 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第一,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制度;第二,在年终部门目标考核评估指标中增加国有资产管理分指标,通过相应的资产管理状况评估考核,作为重点分值部分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促进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内部自查制度。

4.2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4.2.1 规范固定资产购置阶段的管理

固定资产的购置阶段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和关键节点,固定资产管理从使用部门提出配置申请,到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审核,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应该纳入规范化的流程。除此之外,固定资产购入之后,应严格按照验收程序进行验收。各部门购入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资产管理科与资产的使用部门、审计监督部门一起把关验收,验收的重点是资产的数量、品牌、型号以及相应参数等方面的指标。如果批量大、价值高的贵重固定资产,还应组织专门的校内外专家及委托校外相应的技术检测部门进行验收,加强验收节点控制。

4.2.2 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

固定资产验收交付使用后,更要加强资产清查管理和维修保养管理。第一,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清查相结合的清查制度。在做好日常维护的情况下,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盘存 ,切实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在摸清楚家底和固定资产存量的情况下,促进校内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加大对学院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整体统筹调度,使资源共享,物尽其用。第二,加强日常贵重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对于贵重仪器设备, 严格按照设备规定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做好保养维护工作。不按要求进行保养维护、造成损失的管理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若已发生损坏的情况,管理人员在年终考评时除了扣分外,还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4.2.3 加强固定资产处置过程的管理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及报损报废处置规范管理与处置,避免随意的报废而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审查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报损报废审批制度,明确报损报废资产处理流程,由使用单位申请填报《LG学院报损报废申请表》,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与实验室设备处等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核实,核准后将待报损报废的资产统一存储,按规定集中申报处理。

4.3 建立固定资产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监控管理

学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网络管理工作的需要,实现规范化的网络管理,以提高高校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网络信息平台,从而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实现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学校固定资产的动态信息,实现对固定资产从购置、配置、使用到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从而提{学校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网络化的水平,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实时、高效、动态、科学管理。

4.4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要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资产管理队伍。高校应当取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待遇。对资产管理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奖励,以此稳定乃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中。与此同时,加强对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确保资产管理人员掌握基础的管理学知识,运用基本的管理原理和方法解决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高校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者应积极思考如何完善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维护高校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资产使用的最佳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S].2012.

[2]王声革.新建本科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3]李鑫.湖南S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第9篇

关键词:消防部队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消防工作,对消防部队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各级消防部队的营房、车辆器材装备、办公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品种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为部队官兵的工作、生活和执勤备战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也为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当前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对策,以期对加强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一、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预算不够科学合理

根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部队各级在年初须将资产购置计划纳入年度预算,但是部分基层单位不重视此项工作,年初未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盘点,不能准确掌握单位存量资产整体情况,以致编制的年度资产购置计划不准确,出现遗漏或重置,最终导致预算编报不够科学合理。

(二)资产购置随意性大

有的项目年初未纳入预算,为单位临时安排,有的项目虽然年初有预算,但实际支付的金额超出预算等等。上述情况在个别基层单位看来,只要财力足够都不是问题,殊不知超计划、超财力进行资产购建极容易造成资产重置、浪费。

(三)资产管理当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1、资产登记不及时

一些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与后勤财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存在资产管理部门已登记,后勤财务部门未 登记,或者后勤财务部门已登记,资产管理部门未登记的现象。

2、资产调配比较混乱

有的单位不重视资产调配工作,认为都是单位的资产,那个部门使用都一样,在资产变换使用部门时,未及时出具有关调配手续,久而久之资产便不知去向,无法准确定位。

3、资产使用监管不到位

资产领用后,由于使用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旦资产出现损坏、遗失,经常无法查找出原因,更有甚者连责任人都无法找到,以致单位在追究时,出现“糊涂账”,最后为了不影响内部团结,只好不了了之,给国有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4、资产处置问题较多

一是资产处置年限没有明文规定,从目前各级通用的处置年限来看,部分资产的处置年限与当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脱节,存在一定滞后性。二是资产处置随意性大。有的单位为更换新的资产,往往以损坏无维修使用价值为借口将未到处置年限,尚能正常使用的资产作了报废处理。三是资产报废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资产报废前未作市场价值评估,或者虽然作了评估,但是明显与实际残值存在差距,还有个别资产被认定为零残值,但实际通过拆解配件,仍具有一定回收使用价值,将之随意丢弃,易造成国有资产浪费。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要做好资产预算工作

年初,要全面摸清单位存量资产,在此基础上结合年度工作计划、要点,要求相关业务部门上报年度资产购置计划,并严格审核把关,对重复购置或实际意义不大的资产要果断剔除。对年内新增的资产购置计划,要做好登记,并按要求集中调整预算。

(二)要严把资产“采购”关

要看年初是否纳入预算,开支金额是否在预算范围之内,对未纳入预算或超预算范围开支的项目,要及时叫停,并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对于因执行专项任务执需要新购资产的,一般由单位调剂解决,确需购置的,按规定权限报批。对于年内确因工作任务变化,需要增加预算的采购项目,要责令业务部门重新上报资产购置计划,按规定权限报批。

(三)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及时做好资产登记工作

资产购置到位过后,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登记,并及时出具手续通知财务付款。特殊情况下,财务先付款,资产后到位的,财务部门要与资产管理部门做好沟通,便于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登记,确保帐帐、账实相符。

2、加强资产调配管理

要严格资产调配管理工作,各部门因工作任务需要调配使用资产的,必须事先申请,并经资产管理同意出具手续后,方可领用。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摸排,对未经同意,擅自调配动用资产的,要及时叫停,并责令补齐手续。

3、强化资产监管

资产管理部门要指导各部门加强对领用资产的管理,要求其定人、定位,对“问题”资产,要协同使用部门共同查明原因,对确因人为原因造成损坏、遗失的,要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以维护资产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第10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集信息科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多数学校所采用的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教学面临许多困境。翻转课堂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培养具有信息化知识和熟练会计软件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课程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07年出现以来,其影响力由美国扩展至全球,2011年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当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它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内化”两阶段的顺序进行了“翻转”,把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的视频等教学资源提前自行学习,课堂上通过学生间、师生间交流和讨论互动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的学习不再受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观看教学视频的进度等,学生能够自主控制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翻转课堂将知识讲授移到课下进行,课堂上可以通过项目训练、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实施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只是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职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上能直接得到很好的锻炼。

2 会计电算化课程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有限的课时、学生的差异使课程传授内容受到限制。传统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的时间和课程的总学时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其次,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参差,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差异较大,教师要兼顾考虑接受比较慢的学生,授课的速度会相应减慢,授课内容自然会缩减。如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大多只讲授财务部分的知识及其应用,而采购、销售、齑妗⑸产制造等供应链部分由于课时的原因就没有涉及,导致课程无法体现erp软件的核心管理思想,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同时,课程基本只针对某个主流会计软件的操作进行讲解,学生只是掌握该软件的界面、菜单及操作步骤,对软件的流程、原理等知识缺乏了解,结果是换了一个会计软件很多学生就不会使用了。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以操作为主,学生没有经过课前预习,或者对课前学习的重视度不够,课堂上只能跟着教师的演示完成规定的案例练习,对教师的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不是先自己思考,而是马上就举手问老师,所以常常是问完就忘,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习热情不高,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

3.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职业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他们未来从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希望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能获得信息化知识和操作能力,更能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完成课程内容的讲授外,课堂上很难再分配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进行团队协作锻炼。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章为例试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工作任务。明确、清晰、合理的目标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会主动地学习教学资源,通过认真学习微视频等学习资源,按照任务要求对知识点进行建构组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模块的学习目标分解为:(1)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2)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3)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的处理(4)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期末处理。相应提出的具体工作任务有(1)完成固定资产账套的初始设置(2)完成固定资产增减业务的处理(3)完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计提(4)完成固定资产期末对账和结账。

2.制作微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并上传至教学网络平台。翻转课堂中学生要通过教师事先提供的视频来学习课程知识,视频能否吸引学生的观看学习是一个关键问题。视频应以知识点为单位设计,每个知识点用一个微视频进行讲解,并配上相应的提问和练习。每个微视频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内容过多学生会难以消化,时间过长难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归纳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模块教学的知识点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业务处理流程介绍、部门及对应折旧设置、增加方式设置、资产类别设置及原始卡片录入、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资产变动、折旧处理、凭证处理、账簿管理和期末处理等。

3.师生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课堂上不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是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首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6人为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模拟企业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包括系统的初始设置、资产的增减、折旧的计提和期末处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组内或跨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则适时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进行点拨,对个别组、个别学生未能解决的个性问题也要及时进行专门辅导。

4.教师点评,总结提升。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派1人进行小结,教师则将学生在课下和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归纳操作要点,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蔡欢欢,段作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14(6)

[2]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第11篇

〔关键词〕医院;资产管理;风险控制

现阶段医院资产的数量非常庞大,包括日常医疗活动中的必需材料、药品等,以及日常诊断中的办公地点、医疗设备等[1]。而在当下的医院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规范与重视度低等问题,致使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相关部门间协调沟通不畅、知识资产大幅度金额亏损,造成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由于医院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责任不够明确所导致的。因此,加强医院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1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院资产的价值失真

现阶段医院的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缺陷,如不够规范的管理行为,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重视度等。医院资产管理中的各大部门也存在着一定的沟通不畅的现象,造成了最终的资产盘点只能是一种盈亏数额较大差距的局面,例如,财务工作部门的资产审核一直处于虚增的现象、实物资产的丢失与损坏,以及医院自身也无法明确实际的资产数量等。由此可知,在对医院的资产进行管理时,只有准确掌握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为医院在最终的资产数据管理风险的控制中营造一个相对完整、安全的环境。

1.2医院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及责任不明确

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医院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及责任不明确[2]。我国医院一直采用多头式的资产管理方法。与此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账单既不明确也不健全,还缺乏专业的人员管理,致使医院的资产管理等方面一直都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于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很多不明确的问题,不但造成管理职责不到位、管理责任无法落实的现象,还影响了医院定期检查的工作,进而导致账目和实际资产不符。

2解决对策

2.1提高领导的重视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度,需要从上至下确保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在进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选拔时,就要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通过强调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对账目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各部门与各科室之间的账目更加详细化,以此完善与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以及提高工作效率[3]。其次,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还要设立专业人员来管理资产卡片,在对医院资产进行维修、领用等需要将资产移出库房的行为时,都要保证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与签字,从账目上明确资产的流向。最后,在进行资产的账目核对与定期性盘点时,还要保证在工作人员工作变动的同时也要进行及时、准确地移交。

2.2明确管理环节的控制点,完善控制措施的装备

对于现阶段医院资产的管理而言,在进行药材的存货与耗材的管理中,有必要从验收标准到实际操作都建立起一个规范的程序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进而制定一个专业的验收表格,来完成专业操作[4]。只有在验收和定期检测合格之后,验收人员才能够在表格中签字,为药品的质量、技术的规格及实际的数量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发票与验收的表格同时进账并具有一致性,令验收人能够对实际验收库的货品负责。医院在建立与完善货物的保管制度时,也可以确定相关负责人对实际的货物进行定期检查,尤其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更要严格制止不相关人员接触货物,由此保证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接触人的操作不当导致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医院在进行领用审批权限与货物发出时,也需要对具有价值的货物与危险性极强的货物额外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而药房或其他相关的器械部门更加需要严格地审批,保证货物能够顺利发出。同时,医院还要严格地对清查与盘点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财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整个盘点工作。

2.3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为工作效率提供保障

对于医院的实际管理工作而言,相关账目的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管理要点之一。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确保物资的实际状况与目录或报告中的内容完全一致,还要依据真实的资产状况填写资产卡片中的内容,尤其是针对各部门的会计信息工作,更加需要进行详细地记录。如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可以利用条形码的方式,对医院中的各类物资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利用条形码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而条形码管理方式也能够作为固定资产的清查奠定坚实的基础[5]。同时,医院的医药器械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维修与维护等工作,确保某些损耗度高的资产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正常使用。而对于大型的仪器设备的操作而言,则需要保证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促使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定期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测试,才能减少技术操作中的失误,并避免机器设备的损坏。由此可知,只有不断地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才能为工作效率提供保障。综上所述,对于医院资产的管理过程而言,只有对专业人员的管理层及其设置情况进行充分的认识,才能促进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不断地加强对信息管理的综合系统利用,为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及不断降低资产管理中的难度,既可以加强资产管理方面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又可以提高医院资产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芳.医院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措施的应用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0(15):8-9.

[2]王红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措施[J].科技信息,2012,29(35):463.

[3]刘燕,楼建波.企业并购中的资管计划—以SPV为中心的法律分析框架[J].清华法学,2016,6(7):63-83.

[4]张润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2,2(30):362.

第1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更要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了步伐,会计制度的变更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备受关注,然而会计制度的变更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而且还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运转方式等,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这种会计核算基础将所有的收入都视作本期收入,所有的支出都视作本期支出,因此不能对财务资金的流向进行正确的反映。另外,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状况也不能进行及时客观的反映,因此容易导致资产监管的失控。

2.会计目标不明确

一般情况下,会计目标应该满足人们对财务信息的基本需求,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并不明确,对于会计信息的有关规定比较模糊。如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比较小,而且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狭窄,因此这就导致使用者不能对当期的运营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妨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会计科目不规范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企业的会计科目也有较大的不同,在这种状况之下很容易造成会计科目的混乱,而且会计科目不规范的混乱现象给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统一财务管理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4.会计报告不完善

会计报告是行政事业单位将自身的财务管理状况向公众进行报告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对于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并不完善,会计报告中仅仅包含了收入。支出和负债等基本的项目,对于现金流量则没有进行准确的反映,因此,在这状况下会计报告很难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反映出来。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更要点

1.加强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有一定的弊端,为此我们应当加强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在财政拨款等专项业务方面,可以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而对于其他的业务方面则应当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同时我们要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会计核算基础的变更。如原来的会计核算基础仅仅对固定资产使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方法,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进一步扩大了双分录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范围,除固定资产外,增加了部分的非固定资产和负债的双分录会计核算,这样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的区别就会缩小,从而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成熟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借鉴,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2.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

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决策和管理,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为此我们要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确定,然后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求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由会计来提供。另外会计目标要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以及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准确地反映,只有这样才能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细致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3.促进会计科目的完善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因此在会计制度的变革中要适应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对会计科目进行规范和完善。首先在资产方面,将资产的核算内容进一步细化,把暂时款这一科目细分为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其次在负债方面增加应缴税款、应付政府补贴款和受托负债等核算内容,同时将暂存款这一科目进一步细分为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等。只有不断对会计科目进行积极的完善,才能真真正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4.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而且还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并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一定要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并加强继续教育和证件的年检,督促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另外我们要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培养新生力量,以不断适应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了步伐,会计制度的变更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备受关注。我们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更要点进行掌握,通加强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促进会计科目的完善并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