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

时间:2023-09-18 17:3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

第1篇

大家知道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侧重点,一定有命题的方向,哪些知识点会考到选择题,哪些知识点会涉及解答题,解答题大致会有哪些题目类型会涉及课本哪些章节要有个大致的把握,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提高高二数学成绩的窍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提高高二数学成绩的窍门课后一分钟回忆及时复习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以免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就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同时预习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避免”会而不对“的错误习惯

解题时应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养成良好解题习惯。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我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但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而扣分较多。还有一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费时费力,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重视”一题多解“”多题同解“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习题,但做了大量的题,数学都未必好,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呢?究其原因,是片面追求做题数量,而没有发挥做题的效果。进入复习阶段后,大量的试题铺天盖地而来,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习数学不做题肯定不对,但不能陷入题海不能自拔,要充分发挥教材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注意典型例题的示范价值,能够举一反三,重视一题多解和多题同解,做到以一题带一片。

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型,应该规范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对做过的典型题型有一定的体会和变通,即按学、练、思、结程序对待典型的问题,这样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二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提高听课效率

想要提高数学成绩,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听课效率,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提高听课效率比我们做很多的题都要管用,我们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有时候我们看似简单的话,其实在我们做题的时候,会经常的用到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必须注意听讲。

我们在课前把自己不会的知识都整理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听老师讲,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咋课上的时候,及时的询问老师,这样我们的数学成绩才能快速的提高。

及时复习

每节课老师讲完之后,我们要一定要及时的整理出今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然后根据今天讲的内容有做题,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个测试,看看自己哪方面不懂,哪方面不会,然后在去咨询老师或者同学,这样对我们提高数学成绩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怎么学习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在学习的数学的过程中,有错题本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把自己做错过的题整理出来,过一定的时间,自己再拿出来看看,保证自己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在犯。

不要数学想的太难

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会给自己心里暗示数学很难,这就导致了你在没有学习数学的情况下就对它产生了抵抗的心理,这样数学更不可能会学好,所以我们在高二学习数学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

高二数学考试方法有哪些1.通览试卷,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易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哪些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稳定情绪。答题时,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2.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按时到位。今年的答题卡不再单独发放,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发卷时间应在开考前5-10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3.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4.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升入高中的同学都想通过高中阶段课程的学习,将知识基础夯实,加上自身的勤奋,考上理想的大学。可却总有不少学生不能如愿。多数愿望没有实现的学生,分析过自己失败的原因,问题都出在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上。对于高中数学,多数的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还有就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不对头。由此可见,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原因分析

1.不会听讲,轻重处理不当

课上,学生听讲不集中,不能带着任务去听课。对于老师课上推导原理的过程,概念与含义的剖析过程,多数同学不注意,只注重死记硬背那些概念。对于课上老师讲给的做题的思想方法学生也不重视积累。部分同学,基础不是很牢固,虽很想学好数学,但上课时却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听上,只是忙于记笔记。这样的一节数学课,不是要点没听到就是重要内容听不全,唯一的收获是记了一大本的笔记。其时,数学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及时地巩固,对知识点善于总结,学会寻找知识点的关系并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2.轻基础,好高骛远

不少高中生,只是记住了熟能生巧,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训练不够关注。他们把作业快速完成后,就开始做自己买的习题资料,对于自己做题的质量如何关心不够。他们把自己埋在题海中,稍微简单的题只看看大体思路,时间都分配给了难题,想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这种好高骛远,不注重基础的想法,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高中数学学习成绩难提高,很大程度上缘于学生的依赖心理太强。学生喜欢跟着老师的节奏,被老师牵着走,对于知识不能主动地学习,离开教师的指引就无从下手。学习是种自觉行为,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充分的预习,那么在听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况。部分同学预习也是走马观花地简单看一遍而已,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去主动研究,不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二、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必不可少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前需要做好必要的预习,逐渐地养成自学的能力,慢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需要向预习要质量,至少要能在课前把所要讲述的内容弄懂。这样,在课上,就可以带着知识点去听讲,对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集中精力去听,关键是把握住知识的重、难点。出现不明白的知识点也可在课堂上与师生共同探讨。课上认真听讲是必须的,同时在课后要对当天的学习内容及时地复习,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和巩固在脑中建立的知识体系。

2.注重“例题”学习

高中数学课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很重要,这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浓缩。定理的推导过程相当重要,如“正弦定理”是在高二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等知识之后安排的,显然是对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同时,作为三角形中的一个定理,也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笔者在做例题的推导过程中,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在类比与概括的基础上,找到与新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定理的条件、证明过程的推导。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做些基础性的习题,适当向外拓展,用心体会,系统总结,注重效益。

3.以“兴趣”为先导,主动学习

数学属于理科,与文科不同,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在里面,学生难免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枯燥乏味的情感,那么,怎么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呢?“问题”是切入点,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好奇心与数学求知兴趣。在思想上,我们应从“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主动学”。

总之,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力,在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强调运算的准确率。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首先拥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帮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必能成就学生高中阶段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入门学习;方法

高一是掌握好高中数学入门学习的关键时期,不少同学认为高中数学跟初中数学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主要还是数字之间的计算,殊不知高中数学包涵了函数、几何、概率、逻辑等,内容丰富、理论增强、难度加大,以前的学习方法往往不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而高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又直接影响着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同学们掌握好高中数学入门学习的方法,那么有哪些入门学习方法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探。

要更好的掌握好高中数学入门学习的方法,首先应该清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别:一是高中数学语言抽象,初中数学通俗形象。如:高中数学中的映射、立体几何等概念难以理解;二是高中数学思维理性,初中数学机械定势。如:高中数学函数、概率的未知性要求极高的理性思维;三是高中数学内容增多,初中数学内容单一。这些都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别,只有充分认识和接受这种差别后,同学们才能更好地掌握高中数学的入门学习方法。

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很多同学认为经过初升高的努力后,需要享受一段时间的休整,待到高二、高三开始学习也不迟,却不知高中数学的知识学习主要安排在前两年,第三年主要是复习阶段。且高中数学中最难、最重要的内容都安排在高一,如果高一没学好数学,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都很难学好,因此同学应该在已开始就做好学好高中数学的心理准备,当然在学习初期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理性思维模式难以转变,抽象想象能力难以形成、学习内容繁多难以承受等。同学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种种困难,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逐一解决存在问题,把各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防止问题日积月累,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抓好入学阶段的学习。同时,面对新环境,同学们还应该做好适应新老师、新教学模式的心理准备,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改变自身学习态度和方式,努力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前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它不仅能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而且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新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注重质量,力争把教学内容弄懂,把握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勾画出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带着疑惑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把握,有效的解决疑惑,从而提高了听课效果。因此,课前预习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课堂认真听课

听课是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重要环节,是训练技能、开拓思维的关键阶段,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不仅能更好的完成各项习题练习,也能节省再次学习的时间,减低精力的消耗。所以要求同学们,要认真听课、专心听课,一是要理清老师上课的思路,结合课前预习的情况,找准知识疑点和难点,重点听取预习中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认真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知识、如何解决疑难问题,重点思考老师的思维模式,解题的方式方法等,逐步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养成理性思维习惯;二是要认真听取同学发言,同学的交流更能引起自身的共鸣,从同学的发言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并学习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加上老师的点拨,能更好的开阔自身思路,激发思考。

四、课后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通过复习学习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对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复习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法,关上书、笔记本等回忆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等,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出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当然课后复习也包括通过习题练习来巩固知识,通过练习习题,有利于检查自身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是否完全掌握知识点,如果掌握不准,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会逐一体现出来,因此,要在准确把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当然,在练习习题过程中,同学们要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演算、验算的习惯,不要一开始就盲目乱闯,这对以后高中数学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审题要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解题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便捷,胸有成竹;演算要做到仔细认真,切忌粗心大意;验算要做到把握细节,耐心细致。

第4篇

【关键词】普高;工美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普高工美班是以美术为专业的高中班级,它与一般的普通高中不同,在高一时只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但是从高二分班之后,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一方面学习美术专业,一方面学习文化课程。我校的普高工美班有多年历史,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学习美术专业课程,还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以及高二的学业水平考试课程。普高工美班是一群特殊的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内容等,设计最优的数学作业。

一、普高工美班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形式单调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只是枯燥的运算和试题,很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自身的特点相联系,数学作业的形式单调枯燥,缺乏实践探索的内容,缺乏趣味性,很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普通工美班的学生不同于一般高中生,他们感性洒脱,富有艺术家的浪漫,对理性、思维逻辑要求较高的数学有些抗拒,再加上数学基础薄弱,高中数学内容数学概念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平时学习练习的时间较少,完成作业更是吃力,学习效率很难提高。形式单调的作业更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数量和难度没有差别课堂教学后,在课下布置作业已经是教学的常态,数学教学也是如此。通过练习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从中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同时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普高工美班数学作业与普通高中一样,实行题海战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作业的难度和数量没有区别,不仅可能造成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也很容易超过普高工美班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普高工美专业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一样,文化劣势尤其是数学十分突出,再继续沿用和普高一样的教学模式和作业方案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学生只会力不从心。而且数学作业布置不灵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没有难度和数量层次,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优化设计普高工美班数学作业的对策

1.降低起点,放小步子普高工美班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教学中不能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教师要降低起点,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联系复习旧知识,要减少数学学习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加强对比分析。数学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放小步子,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高工美班的学生普遍具有文艺家的气质,缺乏理性和逻辑思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按照教学的内容,将知识点编成层次分明的阶梯性组合习题,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学习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设计多角度的数学习题,使学生能够看到习题时,根据内容的变化改变思维的角度,突破难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普高工美班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有个体的差异,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数学的层次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计具有想象性和开放性的数学作业,充分挖掘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潜能。4.丰富作业内容形式普高工美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数学作业的多样化、生活化和趣味化,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专业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学生的数学基础,自编课时作业,要丰富数学作业的题型,比如探索题、画图题、实践作业等。设置作业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增强学习的乐趣,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成绩。总之,普高工美班教师要谨慎安排数学作业,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开放性、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学仪.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6):22-23

[2]邵传经.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的优化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考数学,2012(3):3-3

第5篇

一、基于多元智能角度对高中数学学困生出现原因的探讨

高中的数学知识已经形成了相对明确的意识特征,对于学生注意力还有记忆力的要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时,要充分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达到对于知识的认知,即便是生源优异的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单科数学意识薄弱的学生。作为一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为很多学生并不是将学习数学作为兴趣,而仅仅把对数学的学习作为高中升学考试的一项任务、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如艺术方面的思维,对于艺术音乐等学科更加擅长,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够用灌输式和极端的题海战术来要求每一个学生,更不要灌输给学生“只有达到好的数学分数才能有发展……”等观点,而应循循善诱,让学生将数学的学习看作是自己另外一种兴趣的培养,是为了让自己的理性思维更加敏锐,因为今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一定会涉及严谨的思维方式,而这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有益的。牢记数学精神,运用更加理性逻辑的思维方式,多次转换看问题的视角等都会让学生终身受用。所以用这种多样化的、智能的角度帮助数学学困生正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二、基于多元智能角度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解决方案

1.智能划分要早做。

很多学校到了高三冲刺的时候才考虑到对于学科薄弱的学生进行解决措施,但是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而且高一、高二根基没有打牢,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还有部分学校将“资源优置”的概念曲解,把最优的数学教学资源安排在高三,但是高一、高二才是打根基的时候,如果在当时没有抓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很难利用一个高三的时间来改变局面,这是很多学校的惯病。基于多元智能的角度,高中数学老师要在高一就对学生进行智能划分,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上的优势,并将这一优势合理地运用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轻易在心里为自己贴上“学困生”的标签。譬如,在讲解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这一章内容时,可以将其波状的函数图像和一些诗人描绘心情起伏的诗句结合在一起,搭配课件进行讲解,如“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讲解函数曲线的周期波动性。将数学融入人生境界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集中精力听讲,这时学生除了数学思维变得活跃之余,对其言语智能认知也是大有裨益的。

2.阅读数目要提高。

班级中会有这样一部分学生就是在学习知识时,常常学到一半就把知识也忘记了大半,学完整节课,能有印象的东西还不足一半。针对这样的学生很多教师选择让学生少做课余行为,专业研究课本教学内容,希望以此来将学生大脑清空,记住全部知识点,但是结果常常并不是很好。基于多元智能的角度,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的,这种近似死记硬背的方式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缓慢迟钝。这里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要开拓学生的阅读书目,教育家曾经指出缓解人脑做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拓阅读范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惊讶、感叹的时候就会激发学生更多的去思索问题,反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当学生读的书多了他们想问题的视角就更加的开阔,感到惊奇的地方就越多,逻辑思维就会变得严谨起来,学习过程自然顺理很多。教师是指引学生的人,数学教师尤其不能依靠让学生背诵定义、海量做题等方式来学习数学,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传输纽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质,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不要让“数学学困生”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人为障碍,要从多元智能视角重新审视高中数学学困生。

作者:郑锋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6篇

一、学会区别正常学习心理状态与不良的学习状态

1.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体会“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是“要我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学习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参与学习”,进行课后辅导检查.升入高中后,高一年级的学生,习惯依赖的套用“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许多同学学习不制订计划,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其学习因依赖心理而滞后,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单元小结和及时改错.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秀同学树为榜样,让其他同学借鉴.

2.正确区别正常的心理与异常的心理状态

经过中考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学,甚至错误地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制订高中三年学习计划:高一打好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出成绩.有利于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在三年各有侧重,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作为教师,要让高一新同学有个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准备;同时,在课堂中研究讨论各种困难问题,让高一新同学体会强化良好的学习方法.

4.重视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改变“一听就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学习误区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训练,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学,强调每一个题目都应该有完整的过程,要有始有终.帮助学生体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区别,多用“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鼓励思考,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每一节课老师都要认真准备,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只有课前预习过所要学习的知识,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心中有了疑问才能认真听课,而且带着问题听课也能提高听课效率.

2.注重课堂,做好笔记

在预习充分的基础上听课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带着问题听课,才能注意力集中,注意思考、分析问题,特别仔细听老师的分析思路,把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这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要教育学生听的时候不能光听,要学会记笔记.记的笔记主要反映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精神与意图、典型问题、普遍性的问题,还有老师的板书.只有科学地记笔记才可以提高45钟课堂效果,这也可以方便以后的复习.

3.课后认真整理、复习,写好总结

听课之后,必须对笔记、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笔记上有老师讲的在这一小节中有哪几种题型,每种题目的一般解法和思路是什么,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题的能力.复习过知识点之后,才能掌握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在不断的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你也会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4.独立、规范、按时地完成作业

第7篇

关键词:文科生;兴趣;信心;策略

笔者最近八年都在高中文科班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普通版和实验班的数学都上过。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选择文科,就是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常常听文科班学生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经过这几年的深入观察和教学探索,我谈一点自己对文科生学习数学困难的看法及提高成绩的一些做法。

一、文科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一)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

进入高中后,学生原来的成绩优势、心理优势基本丧失,加上老师的关注度比原来下降。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大幅度滑坡,产生惧怕、逃避、厌学等不良情绪。到了高二,进行文理分科,迫不得已,选择文科。另外现行的高中数学课程深度、广度上远远超过初中,需要有良好的运算能力、自学能力,所以学好数学就必须能吃苦,而文科学生普遍吃苦精神缺乏,毅力、信心不足。

而且文科班多数是女生,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情感细腻,但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多数学生一直抱着我是文科生数学本来就差,带着失败的心理来学习的,因此他们自卑的心理就更加严重,害怕数学,恐惧数学。

(二)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需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可见兴趣对数学学习的成功起着定向作用。然而多数文科生把学习数学作为升学的工具,显得比较实际,且文科生的感彩比较浓厚,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依赖着对数学老师的喜欢及认可,一旦教师授课不合“口味”,对教师的埋怨就比较多,对教师就会疏远,这样就会降低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上曾多次失败,不仅导致学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而且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怕数学,甚至怕数学老师,并且认为老师在他们一次次的不及格中已经对他们失去信心,不喜欢他们,造成学数学的心理障碍。

(三)对数学的学习方法不当。

许多文科学生往往受文科思维的影响,习惯于机械记忆,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复习背。常常会出现:上课不听老师认真分析思路而是忙于记笔记。课后也不及时复习,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多数时间是在应付。而且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有的学生两年的文科学习从未问过问题。到了高三总复习的时候又不注重基础,总是买很多参考书和试题,重“量”轻“质”。

(四)客观原因

由于最近几年初高中教材改革较频繁,出现了初高中教材的一些脱节。笔者有幸刚参加工作就接触了初中数学教材改革,刚好对整个初高中教材有全面的认识。现行初中教材淡化了很多知识点,然而高中却很重要,就笔者统计将近二十来个考点之多,而高中老师要么是对初中教材不熟悉要么是由于课时不够,也没有办法再一一细讲这些内容,这部分内容就成了学生软肋。还有许多初中老师只重视中考成绩,只是一味训练题目,不重视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到了高中发现要求一下子提高,通过大量做题已经无法提高成绩。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情感与兴趣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数学老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特别是高一刚入校的时候。其次,家长要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多鼓励少指责。

(二)心理优势策略

虽然文科生基础不好,理科思维偏弱,但实际上文科生学习数学也有几大优势:

1、时间优势。理科还要学习理、化、生,要做大量的练习,精力比较分散,投入到数学的时间相对少,相比较而言,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就很多。而且文科比理科提前一个多月进入高考复习,复习时间上也有优势。

2、学习内容的优势。新课改背景下,文科数学难度大幅度下降,比理科要少学好多内容,而且难度要求也不在一个档次上。

3、文理分科后,数学课堂也会适当调整,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进度,使得基础差

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至少听懂是没有问题的。

(三)学习方法策略

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教会学生要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上要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嘴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懂就问。利用周末进行阶段性的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如总结知识点、题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易错点等。到了高三,准备“错题本”,并要在错题后附上“错因分析”,将错解与正解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平时做练习要限时完成,提高效率,增强紧迫感。

(三)教学策略

文科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十分明显,教师应正视差异,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作为文科数学老师我认为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1、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特别是耐心。很多文科学生对数学接受能力往往比理科学生要差,很多问题需要耐心解释,多次讲解,工作量较大。

2、适当放慢课堂节奏,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进行鼓励性评价。讲慢一点,解释得更细致一些。上课要富有激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适当降低要求。在教学中,对课本内容不急于挖得太深,进度不宜太快,作业要少而精,先让学生品尝一点“甜头”,感受一点成功的愉悦,然后因势利导,由浅入深。重点抓住容易题和中档题,学会放弃一些难题。重抓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型的训练,切忌把重点放在难题上。

总之,文科数学教师应针对文科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做更加细致、艰苦的工作,教学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文科生才会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数学上,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是3维欧氏空间的几何的传统名称—-因为实际上这大致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一般作为平面几何的后续课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数学学好立体几何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数学学好立体几何的方法第一、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一次飞跃,要有一个过程。有的同学自制一些空间几何模型并反复观察,这有益于建立空间观念,是个好办法。有的同学有空就对一些立体图形进行观察、揣摩,并且判断其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探索各种角、各种垂线作法,这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好方法。此外,多用图表示概念和定理,多在头脑中“证明”定理和构造定理的“图”,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形式表达概念、定理、公式,要及时不断地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是因为《立体几何》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根据,后面内容既巩固了前面的内容,又发展和推广了前面内容。在解题中,要书写规范,如用平行四边形ABCD表示平面时,可以写成平面AC,但不可以把平面两字省略掉;要写出解题根据,不论对于计算题还是证明题都应该如此,不能想当然或全凭直观;对于文字证明题,要写已知和求证,要画图;用定理时,必须把题目满足定理的条件逐一交待清楚,自己心中有数而不把它写出来是不行的。要学会用图(画图、分解图、变换图)帮助解决问题;要掌握求各种角、距离的基本方法和推理证明的基本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

第三、不断提高各方面能力。

通过联系实际、观察模型或类比平面几何的结论来提出命题;对于提出的命题,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它,要多用几个特例进行检验,最好做到否定举出反面例子,肯定给出证明。欧拉公式的内容是以研究性课题的形式给出的,要从中体验创造数学知识。要不断地将所学的内容结构化、系统化。所谓结构化,是指从整体到局部、从高层到低层来认识、组织所学知识,并领会其中隐含的思想、方法。所谓系统化,是指将同类问题如平行的问题、垂直的问题、角的问题、距离的问题、惟一性的问题集中起来,比较它们的异同,形成对它们的整体认识。牢固地把握一些能统摄全局、组织整体的概念,用这些概念统摄早先偶尔接触过的或是未察觉出明显关系的已知知识间的联系,提高整体观念。

高二数学记笔记三大误区误区之一: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几页纸,可以说是教材和教师板书的“映射”,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忽视老师的讲解,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来讲,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如老师讲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法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之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

翻开一些同学的数学笔记本,可以说是高考试题大全以及一些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之类的集锦,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没有自己的钻研体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诚然,做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多积累一些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若一味做题抄

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少量典型习题及其解法的确要记在笔记本上,但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习题价值的挖掘上,即注意写好解题评注。这就好比安装在高速公路两旁的路标,它们会提醒你何时减速,何时急转弯,何时遇到岔路口等。解题也是如此,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炼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头记下来,这对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会温故知新。总之,笔记应成为自己研究数学的心得,指引学习前进方向的路标。

误区之三:笔记本成了过期“期刊”

有些同学的笔记本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高考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是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省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当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还可以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高二如何避免数学学习枯燥化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成绩;原因;方法

初中生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处现象呢?又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不适应高中数学语言符号的抽象性

初中数学语言一般通俗易懂,概念符号、定理、公式等比较具体形象,学生到了高中后,尤其是必修一的集合与函数,其内容贯穿整个高中数学。数学语言抽象,内容比较复杂。如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函数符号等这一抽象概念,没有了初中数学的感性认识,更多的是难于理解的理性认识。学生运算能力、思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又都没有及时得到提升,对高中数学内容不太适应。从而学生积极性不足,效果也不佳,这些都是高一新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二、不适应高中数学单位知识的容量

高中三年各科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高一、高二年级内完成,高三全部用来高考复习,尤其是高一,都是必修的教材。高一数学要学习的必修课本接近四本书,每节课教学容量增加不少,在初中需要几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则一、二节就完成。第一节课知识与概念刚了解,第二节课的练习及思维活动较大的变式题,让学生难于理解,而课后自习的时间不多,各科都有练习要处理,不像初中数学学习时间较多,甚至还可以挤占其他时间来完成数学内容,课外时间的大幅度减少,对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想在高中阶段把数学学好又出现了障碍。

三、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每节课老师都要把基本知识讲清楚,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公式、定理等是如何应用的,而有的学习只在听,却不动脑动手做,或者只知道记笔记,而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时看公式定理不知道用哪一个,乱套例题,对概念、法则、定理等一知半解,没有对要点做笔记的习惯。更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自己动脑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整个详细的过程,甚至一些计算都不愿动手做。对老师讲的例题不认真总结,也不再巩固一遍,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习上没有计划,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对老师要讲的内容不了解,盲目被动地随老师运转,更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的能力。有的上课心不在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些都是学生在高一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针对学生出现上述学习的情况,我认为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方法上多指导。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决在于兴趣”。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学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数学家华罗庚等对其工作领域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新情境,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习思考,有些较抽象难于理解概念充分运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成图片或动态影像以生动形象浅显的方式教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即使有较深的知识也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充满好奇心,不断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不断上升。因此,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效益,认真组织教材,紧扣教学环节,提高师生互动频率,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则学得轻松,又能牢记数学基础知识。

二、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1.课前学生要预习老师要讲的内容。这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通过预习哪些是自己清楚的,哪些是自己还未弄懂的内容,上课时,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是如何运用的。长期坚持就会把自己不会的问题在课堂上现场解决了,课前预习的学生上课听讲态度更端正,记笔记更有针对性,课堂效益更高。

2.课后及时复习。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前面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并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时巩固。对老师所讲的例题要反复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还有其它方法吗?边做边思考其逻辑思维关系, 多练习是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生做题要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已知与结论,从已知题干能推出什么,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同一知识点往往有很多题型,细心比较,其核心是一样的。通过作业的反复训练,能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加强个别辅导。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爱好兴趣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存在各自的差异。在学习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习数学较困难,老师要对这些学生提供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当学困生没能掌握课堂上应掌握的知识点时,老师在学生练习时,多指导、分析其原因,对其关爱,多鼓励其做些基础题,明白公式概念,或分小组讨论,人人参与其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学困生成长。老师应对重点常考的内容反复训练,形成通法通解,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培养学习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数学本身就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其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数学一定要活学活用,做题要反思,要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用数学思维方法来武装自己,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旭红.《让学生步上创新之路》

[2]岳芬娟.《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关爱学困生》

[3]高俊伟.《高中数学成绩分化成因与对策初探》

第10篇

【摘要】数学课后辅导工作一直是当前各校高三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每个学校的生源特点,课后辅导的策略也演变成了学校高三教学的一个特色,然而师生经常感叹高三时间的短暂,为某些学生惋惜。为了不让学生的高考留有遗憾,学校的课后辅导工作应在高二年级就逐渐展开。高二年级是高中学习生活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是学生心理动荡的阶段,它没有高一年级的新鲜感,也没有高三年级的紧迫感,可能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为此,课后辅导能让学优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取得应用的进步。

关键词 课后辅导;高二数学;策略研究

一、引言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导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给予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今后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的社会,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更需要拥有学习方法。因此,课后辅导应该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学习的潜能,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好的习惯来自一个从自觉、自律到自动、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离不开课后辅导。课后辅导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效的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绩效性、渐进性和严谨性。现以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为例,谈谈高二学生数学课后辅导的策略。

二、我校高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的高中学校,目前高二年级在校学生380人。这届学生在高一年级两次期末大型考试的成绩对比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有明显的下滑,成绩两极分化情况比较突出。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对高二年级38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在设计上,主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调查:(1)学习兴趣;(2)学习习惯;(3)课后学习情况;(4)学习及考试心理;(5)师生关系;(6)班级学风及人际关系;(7)家庭环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自己平时对一些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部分学生有两极分化的倾向。

三、学生高二数学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的原因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与初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高中数学,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在叙述上严谨、规范,对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明显增强,知识难度大,习题量多,对解题要求灵活,计算繁杂,具有“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再加上高一第一学期的课时紧,教学进度较快,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学生的原因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摆脱不了依赖教师的心理,学习没有主动性,预习环节不过关,上课忙于记笔记,对所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还有很多同学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不爱动笔,不重视解题过程。

(三)教师的原因

初中教师在教学上重视直观教学和形象教学,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学生做题一般是机械的模仿与重复。高中教师在授课时主要强调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对推理论证要求高。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反差,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二年级,学生文理分科,面对新的班级和同学,面对新的教师,是个重燃学生信心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除了了课堂上要适当变革外,更应该抓住课后的时间,对学优生进行指导,让他们继续保持优势;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转化为中等生,甚至是逆转为学优生。

四、高二数学课后辅导的策略研究

(一)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并重

学优生一般长期处在“金字塔塔尖”,很少品尝到失败的滋味,容易滋生高高在上的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薄弱,成绩的起伏往往会让个别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经常发现学优生在高考中失利的例子,因此,加强学生的耐挫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经常给学优生做些难题,一来是打击下他们的优越心理,提醒他们还有很多未知的知识需要探索;二来是让他们能学会从容面对各种试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学困生通常很自卑,对学习有畏惧心理,缺少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困生有所进步,教师应从鼓励学生开始,一次谈话,或者不经意间的表扬,亦或是给某些学生来个“私人定制”的题目,让学生慢慢的亲近数学,觉得自己能行,进而信赖数学教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知识辅导与学法指导并重

大部分学困生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但成绩总是上不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进行课后辅导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学法上存在的问题,让学困生切身体会从“认知理解应用”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比较有科学性的学习方法,要让学困生学会思考,这样成绩才能很快提升。

对于学优生,教师也不能忽视学法的指导。对部分重思考、轻过程的学优生,要及时给予纠正,让他们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关注解题过程,课后认真复习,不断总结、归纳和反思。

(三)课后辅导形式

1.集体辅导集体辅导是最高效的辅导形式。我校每周有两次数学辅导课。辅导课上高二数学备课组一改往日教师一讲到底或教师一言不发的极端情况,对数学辅导课做了精心安排:(下转第34页)

(上接第33页)

(1)数学辅导课上教师首先将新授课里的知识点与学生共同回顾,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使记忆更牢固;(2)教师精心准备训练题目,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应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教师对学生易出错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设计些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提高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组各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一对一辅导一对一的辅导效果是最好,针对性强,教师不仅能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相应的辅导内容。一对一辅导通常是针对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

3.学生互助辅导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编为一组,成立合作学习小组,通常一组5-6人不等,由学优生来解答学困生的问题,并给予适时的评价、鼓励,班级的学习小组之间定期举行评比,及时公布评比结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组内成员的学习热情。

4.分层辅导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别编组,做到每组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相同,然后定期给每个组给予辅导,组内成员间水平相当,便于进行小范围的集体辅导。

(四)数学课后辅导中应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效能意识

教师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辅导也是如此,辅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辅导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暴露自己的错误,要勇于让学生“犯错”,学生通过犯错、改错中查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探索解题的新方法,进而学会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迁移。要让学生通过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从一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到一次测验达到的分数,都可以通过不断的累积,提高学生的效能,从而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五)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建立数学纠错本数学纠错本可以记录下学生平时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及时的分析错误、改正错误,防止错误重现。

2.做好作业订正要盯住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好订正和分析,并做好错误归类及同类题目的再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3.养成反思的习惯要从听课反思、解题反思两方面入手。听课不反思,就是被动接受,学到的知识也是肤浅的,很难灵活应用。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一题多解”或“一解多题”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

开展学生的数学课外辅导是一项很费力费神的事情,教师们的课时已经很多,教学任务很重,在已经很少的休息时间里再去辅导学生,是对教师素质的极大考验,只有拥有高度责任感、高尚师德和与学生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教师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经过半年来高二年级的数学课后辅导的实践,学生的数学成绩进步明显。

参考文献

[1]王锋.略议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J].学周刊,2011,(9)

[2]江式慷.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知识 提高 数学教学 效率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很难想象在数学课中运用语文知识。这是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语文偏重人文知识的传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科,相对于语文来说,属于理科领域的数学则重在逻辑性的塑造和培养。但从知识本身出发,如果数学能将概念、定理、公式等利用语文的相关知识来阐述,那么数学对学生来说数学就会与之前不同,学习起来也会轻松有趣得多。例如,数学内容具有深邃逻辑结构,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开动脑筋,培养思维能力,因而课堂学习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对数学知识产生恐惧感。如果在数学课上使用语文课上才有的查阅字典、朗诵诗歌等,可以把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变得具体形象,也降低了课堂的枯燥程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数学教学氛围改变了以往单调沉闷的氛围,变得充满轻松活起来,从而提高了教学成效。笔者就如何将语文和数学相互融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巧用文学素材,妙解知识点

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呢?我认为,如果在现实的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知识与文学素材相结合,活化书本知识,实现数学与人们实际生活的连通,那么刻板的数学知识就会演变成生动的生活知识。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验到多姿多彩的数学知识,形成生活智慧,可以提高数学的存在意义。

(一)以歌曲为引子,引导学生开发智慧,突破教材难点

在学习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时,教师可引用歌曲《中国功夫》中的一句歌词“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进而提出课堂教学主题――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这样,学生在歌词夸张而又形象的描述中,不但能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进一步认识到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由此,一向被认为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一旦结合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素材,与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也能显出其可爱的一面。

(二)以优美的散文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理解教材基本概念

在讲授“直线与圆的关系”时,不妨借用初中语文中我们所学的课文――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中关于日出过程的描写:“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了海面……”在诵读完散文后,我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提出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例如,太阳从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了海面”这一系列活动中,包含了哪些几何图形?能否画出这些图形,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命名这些位置关系?这样,学生和教师的讨论与分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着。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枯燥的课堂中引入优美的散文,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环节,这样不但巩固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更增加了数学教学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二、巧用文学类比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忘记列出公式。举个例子,教师多次强调,在解答有关圆的计算题时,第一件事就是要列出公式,结果却是仍有不少的学生没有写上公式。如何引起学生的重视呢?教师可以从语文议论文的构思中借鉴方法,以写公式重要性为主题展开论述,从而让学生知道议论文的结构――论点、论据、论证与计算数学题时的相似之处:数学题中要求的结果就是论点,解题中运用到的数学依据就是论据,这个过程就是论证。在议论文中,论据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我们在计算数学题目时,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数学公式作为解题依据才行。只有保证数学公式引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计算结果。由此可见,通俗易懂的语文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简单的类比,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运用数学与语文的整合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高二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来说,我列举一些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相互整合的例子:

1.有五组词语,分别从这五组词语中挑选出一个,组成一句话,并想一想可以出现几种搭配?例句:李大妈乘汽车去上海。

A组:李大妈、王女士、张先生;

B组:乘;坐;

C组:汽车、火车、飞机;

D组:去;到;

E组:北京、上海、河南。

2.将“读”“书”“好”三个字排列的结果写到下面的括号里:

我今年已经八岁了。妈妈为了让我(书读好),周六专门带我去图书馆(读好书)。上次,妈妈给我借了两本(好书读),读完后,妈妈带我去还书的时候,图书馆的伯伯对我说:“你现在正是(读好书)的时候,这两本(书好读),你要在业余时间把(书读好)才行哦。”

总起来说,由于各个学科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性、结构性及目标性,所以才会出现分科教学。比如说,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让学生造句、填词、写一段话等。实行新课程后,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语文知识要素,让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歌曲、散文等方式具体化,使学生能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学生接受知识时,教师通过与生活中相关事例相结合,不但使枯燥的数学公式变得生活化,让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有了深刻印象,还让学生学会了应用知识。学科之间的贯通使用,淡化了学科之间的分界线,开拓了思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结合语文知识,适时地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灵活设计,那么将对数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课堂一定是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更是学生所喜爱的。但跨学科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所用,切勿牵强附会.盲目套用,导致笑话连篇,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楮苗苗.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5):56-58.

第12篇

一、 数学教学工作

先听两周的课,第三周开始正式上课,在听课过程中,我不再是听老师讲了些什么,为什么,而是听他如何讲解如何分析,以及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等。我还积极去听学校其他老师的课,如本实习队所有数学实习老师,还有斗中最为有名气的老师的课都一有空就争取去听,做好听课记录,和老师交流,学习老师们的长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教的是高二理科7班和8班的数学,经过向老师了解和几天的答疑情况,我发现这个班的数学基础还不错,但由于高中新知识的跨度相当大,大部分学生对前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数学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不怕,万事开头难,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

我主要通过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体现在平时上课和答疑时对他们的思路引导和方法总结上,基于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脱节较严重的状况,给他们那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如十字相乘法、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求解、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内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时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利用学生的好强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为了尽量给学生更多的课后辅导,每天两节晚自修,我都会到班上进行答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都较高,课上听不懂的地方、作业、练习册遇到的问题都纷纷举手提问。经常在一个班一答疑就是一节课,根本抽不了空到另一个班去。为了公平,只能一节课去一个班。从学生的问题中,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效率很低,课堂上重复了好几次的题型,还是不会做相同类型的作业,如不等式最值问题,至今仍有好一部分学生是不懂的。学习方式也存在较大问题,没有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该记的公式、定理、知识点还没记好就做作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导致作业无从下手或乱造公式。一节课甚至整个晚自修就做几道数学作业题,学习效率非常低。针对这个问题,答疑时,我会让这种类型的学生先复习书上的相关知识再做作业,若还是不懂,再给他们讲解,避免让他们太过依赖老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批改作业和批改试卷的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做好记录。对学生做法不大肯定时,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后再批改。同时,在评卷中,学会了如何酌情给分。此外还参与了一次大型的月考和期中考试的评卷、统卷工作,学会了如何使用软件进行统计、排名。

上课阶段,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课不是很多,共十二节,这使我有充分的时间细心琢磨教材,与队友组成的数学备课组一起讨论教法、例题、习题设计等内容,进行集体备课,详细写教案,每一样都是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改了有改,尽量让

我的每节课指导老师都会非常负责地坚持去听,做出全面细致地评价,细心地指出我上课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及有效的实际教学建议,并且肯定了我的亮点,鼓励我形成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认为自己也还存在不少缺陷,如课堂时间掌控得不是很好,语速稍快,有时希望多给学生讲点,忽略了给学生思考得时间。

二、 班主任工作

(1) 在工作准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