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17:38: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通过生活实践开展教学知行合一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作为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创建场景,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对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时,可以设置一次模拟的选举。首先把选举的相关程序教授给学生,然后根据规程组织学生进行选举活动,最终得到选举结果。通过模拟选举这个过程,使学生参与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通过不断的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要适时的进行引导,以更好地完成教学。
1.2通过表演艺术形式开展教学小品、话剧等表演形式是情景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其趣味性而深受学生的认同。学生通过亲身扮演角色,可以更好地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课堂上表演小品或话剧,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把知识贯穿其中灵活运用,也锻炼了其综合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原本在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并且有深刻的体会并运用自如。
1.3通过语言描述开展教学语言描述是知识传授的最基本方式,教师通过使用生动的语言、真切的表达来向学生传达信息。使用语言,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效应,使其主观情绪的调调动,并且使他们身临其境,进入教师想要设计的情景中。
1.4通过音像图画开展教学音像和图画所蕴含的信息丰富,可接受程度高,给人以美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提高兴趣。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到课堂当中,使其在观看过程中直观的接受多媒体资源所传递的信息,有利于情景的创建和学生的切入。
1.5通过典型事例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近期众所周知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举例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知识穿插其中。在对事例的列举和讨论分析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教授的知识,对现实中发生的事例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们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做适当的点评。
2.情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理论联系实际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一定要做到教学情境的来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合、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较好的融合。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激发其学习的与知识的积极性,让知识成为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德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教授者,却只能向学生灌输僵硬的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危害很大。情景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当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的构建者。
2.3开放教学资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新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开放,这推动了情景教学法的发展,为学生的互动交流搭建了桥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要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给学生创建良好的交流环境,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积极探索。在问题设计上,保持问题的开放性,尽量避免给出是非评判,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2.4发挥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建情景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为了实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完全包办教学情景的设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才遇到情景的创建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愉快地交流,使情景的创建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情景中也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结语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
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中职德育教学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实践却缺乏很大的科学性、系统性,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首先,很多的中职院校不重视德育教学,这就导致德育教学的地位被降低,导致学生、教师都不重视德育教学,进而导致德育工作没有具体、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科学、全面的德育内容,教师没有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严重下降。其次,中职院校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导致不能有效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而且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教师的说讲是教学开展的大部分内容,枯板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下降。第三,中职院校对德育教学工作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不明确教学开展的主体,要将教学方式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第四,并且目前我国对赏识教育的研究正在发展阶段,没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而导致中职院校在应用赏识教学方法时,具有比较大的盲目探索性,没有完善的应用体系,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二、将赏识教育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的建议
1.统一师生认识首先,中职院校想要应用的赏识教育,就必须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开展的中心,教师要与学生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具有更大的耐心和爱心,积极的鼓励学生,用心与学生进行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自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等重要思想。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因为学生之间具有很多的差异,所以教师不可能有效帮助到每个同学。但是教师仍然要具有耐心的与学生进行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用理性的思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建立良好的道德。
2.弘扬爱心爱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所以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时,应该融入更多的爱,用爱来感化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开展赏识教育就是要开展爱的教育,只不过是通过赏识来把抽象的爱进行具体化,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反映出更多的尊重、信任、关心等。从而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来感化学生,帮助那些心理抑郁、具有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走出心理黑暗,感化那些学生冷酷的内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正确的成长。
3.做到因材施教赏识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学,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赏识教学时,一定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情况。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能够面临更大的挫折而不会崩溃。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实践,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要长期持久的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不断的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第三,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认同学生的个性,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开展教学。并且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暗示等方法将自我的期望传授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按照教师的期望进行发展,进而达到引导学生发展的目的。
三、总结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所以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时,不能像传统教学课堂一样刻板,要让课堂充满人情味,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下学习、成长,虽然目前赏识教学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重视,所以相信在不久之后,这种教学一定会能够有效的帮助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学,从而大幅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作者:黄宇
(一)德育渗透过程停留在表面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想能够明确,但是内心的重视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反而使学生对这种道德说教逐渐厌倦。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将自身的素质进行充分提高,而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大教师还应充分予以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积极转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思想束缚较为严重
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过程的发展,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向的关键,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过程应该在课外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德育素质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难提高。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动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应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自身的素质应该怎样提高。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德育引导与渗透过程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才能够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这一过程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
(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展开深入教育过程
在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内心进行积极观察与总结,从而对其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这样的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也会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形成可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内心的发展特点进行普遍观察,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划分,对于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保证德育教育活动深入研究以及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传统教学思想在于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相脱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将自身的素质进行积极提高,而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没有得到积极引导。从这一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之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同时对其思想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这是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三、总结
摘要:全面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综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优化教学;注重能力;提高质量
全面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综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随着教学的进行而自然形成的,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有意识精心培养的结果。为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改进优化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由于教学发展不平衡,教学方法参差不齐,因而造成一些过时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满堂灌”。课堂上只有老师讲、学生听,缺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但事倍功半。二是“来回抄”。教师先把资料上的内容抄到教案上,再从教案上抄到黑板上,学生再从黑板上抄到笔记上,这样的来回抄,浪费了时间,并不见有多大成效。三是“多而杂”。教师口若悬河,引经据典,面面俱到,但重点不突出,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上述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不得要领,自然谈不上发展能力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教,更重要是学生要学,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运用启发,精讲、多练等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优化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要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变“灌输式”的教为“启发式”的教,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灌输式”教学,以“知识”的输出为目标,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课堂上无波澜、无情趣,“静如死水”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乏味厌学之感,思维的热情被混灭。“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探求的热情,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创造的火花在课堂中迸发。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引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较多。采用什么方法为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情况而定。要把学生吸引到教学的境界,把学生的思维引活,把学生的思维引深,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使思维深化。
教师要把启发式教学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要使启发取得满意效果,教师除深入钻研教材,掌握重点、难点外,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动学习,表现在学生围绕教师转,迷信权威,安于现状的被动学习态度,在课堂上,教师主宰着“舞台”,学生甘当观众。而主动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在课堂上,应该变单一的教学形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教学是群体活动,在几十个人一个班的大集体中,从众心理、胆怯心理、面子观点往往使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常处于“观众”的被动地位。要通过加强引导,开展讨论与交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又能以合作的方式在全班开展竞争。不但使学生惧怕的心理压力减轻,改变当“观众”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好启发的时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维的大门。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启发式。实践证明,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启发教学,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双重目的。
2、要注重运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画龙点睛,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讲到底,要排出一定的时间表,要安排出课堂练习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练习指导,指导学生多做各种练习,使课堂教学成为基本技能训练的阵地。要正确处理精讲与多练的关系,把精讲与多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知识,又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他们对掌握新知识的一种不懈追求,探究和创造精神。教师要把有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学习、思考和自主实践的时空。教学中切实做到“五不”,即:凡是学生能看懂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确保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情境,给学生质疑、想象的空间,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给学生交流、展现的舞台。
3、要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是知识是主体,知识要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使自学和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地独立钻研和自主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具体条件、教师不仅要“精”研教材,而且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要改变过去注重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积积极引导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力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轻学生发展的评价的不良倾向,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呆听、死记、蛮练”为“质疑、奇思、独创”,使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以育人为宗旨的教育的灵魂。对于激发各人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体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个体等来说,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表现是有所不同的。在创新能力的多元构成中,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值得给予充分关注。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应该突破传统学科教育片面强调线性思维的局限,引导学习者质疑,发现,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跳跃”式思维,发挥联想和想像,在已有的知识结构、操作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形成新的成果。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思维能力,也离不开勇于探索、善于应用的实践能力。这其中,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优化非智力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现捕捉、筛选组合、有效运用各种信息,不断积累,才有创新的基础,并在实验、检验、分析、综合,合理反复中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个体特长健康发挥,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每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扎实实的工作。
对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又是主要形式)直接作用于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良好成长。素质教育必须打好学科课堂教学的攻坚战;一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尊重、信任学生,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二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连,学习渠道与社会相连,学习方法与个体体验相连;三要活用教材,教师教学时努力引进时代活水,进行再创造,提高实效性;四要优化教学过程,打破陈旧的固定的“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模式,还教学活动为探索学习过程的朴素原貌,有效地更新、借用教学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几十年学习、工作形成的动力结构,不是从自己的固定思维定势出发,而是认真研究学生的视象、心理和已有积淀,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教学不是教师按“教案进行表演”,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育最本质的行为,建立多向交互、动态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努力创设师生共同发挥自主创造力的、开放的、宽松的自由空间。要引导合理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一定要引导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人的爱好可能有多种多样,要重点引导学生选择爱好的学科,劳动创造项目,课外读物。学生选择了最喜爱的项目,就能引起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个性特长。要通过成立课外学科兴趣小组,要求学生在全面学好课程计划安排的各门学科的基础上,根据各自最喜爱的学科,参加该学科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培养人才的科学,教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教育纪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在校的高中生来说,首先要先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荣誉的能力和意识入手,使二者相得益彰。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潜移默化的途径,使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观念,积累理论知识。校园内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理论学习和校园生活,拉近了抽象理论和学生之间的差距,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促使学生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针对性的区别设计班会是提高主题班会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主题班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班会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动动力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比如素质高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设计、以及运行的整个过程包括背景媒体的制作,可以让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在主题班会节目排练的过程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主题班会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学生在创新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上的后进生,由于其他能力突出,可以在班会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自豪感。班主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在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培养新一代朝气蓬勃,能经受风雨、遇到困难用于进取,面对挫折有信心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首先主题班会题目的设计针对性要强,题目不宜过大,比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这样的题目过大,《弘扬五四精神,刻苦学习》,这样的题目就较小,更有针对性,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次,组成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要清晰:导入、展开、拓展、小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应更加明确。最后应通过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要少些说教,尽量通过在班会课中的情景设计,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感悟,自己在情境中反思,自己在情境中受益。
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需要重视起来的工作。学校也要特别关注下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怀,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相互了解,引导家长提高对子女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重视,加强双方对学生的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高中学校与学生家庭、个人的联系,加强三方的协调配合,把德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有加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大力推进高中学生德育教育途径的革新,才能逐步改善高中德育教学现状。要想高中德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重在实践、重在知行合一,从生活细节开始,注重行为的示范效果。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于波 单位:山东省莘县职业中专
1.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良好的课堂交流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从小时候开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讲授,学生并不需要做过多的反馈,不仅让学生丧失自主思维的能力,还造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少,课堂交流不够多,而部分老师严厉的性格更造成了学生畏惧的心理,这就更加阻碍了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要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教师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无论成绩好与坏,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在学生面前摆脸色。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这样才能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会亲近和信赖老师。这种环境才是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的环境,而唯有这种环境下的教育才能称之为教育,而不是灌输。
2.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用各种符号、公式、图形和数字揭示现实世界的真理,虽然这样看起来数学是门很抽象的学科,但是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中也穿插有不少可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因而结合教材来进行德育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以适当介绍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先祖在历法中的重大发现,又名商高定理,在大禹治水时期就有运用的记载;刘徽的割圆术是利用求极限的思想求出圆周率,而后南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7位;古代中国的数学一直领先于世界,在线性方程、高次多项式方程和不定方程的解法上,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各种先进算法层出不穷。教师可通过对我国古代辉煌数学成就的介绍引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探究历史的兴趣,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又能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时代,功利主义横行,在学术研究领域尤为明显,教师发表文章只为获得职称,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孰不见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哪一位不是潜心研究某个领域十年如一日,最后发表文章一鸣惊人,而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是造福于人类。在这种不良学术环境下,这种从小培养的民族自豪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甘于平淡,淡泊名利,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不仅利于纠正歪风邪气,也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德育教育不仅要求老师主动教授,也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课堂上只有老师做主角的现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团体,不孤立任何人,在团体中设立学习目标,如解答一道难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显然在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认识上的分歧,可能会有争执,但是这正是学会互相协调的第一步,同一个团体的人总会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影响,相互妥协,最终磨合成完美的团队。而正是在磨合的过程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去与人相处,如何处理观点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些东西,不是老师教授的,是学生自己学到的。德育教育是长期的事,老师不可能总在学生身边,而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收获更多。
4.课堂外的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内,数学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的数字上,学习数学不应该只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这是本末倒置。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数学应用的影子。如可以通过对建筑工地上吊车的观察来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路面上的下水道井盖都是圆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井盖掉入井内;人的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6.8,在警察破案过程中常常通过脚印来估计嫌疑人的身高。身边的例子往往能够给学生以更深的印象,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避免养成对知识浅尝辄止,只停留在纸面的习惯,提高其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需要注意策略性,将要传授的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的美,激发起探索的兴趣,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智育、美育的目的。有这样的少年,中国才会更强。
作者:李秀娟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中学
1.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理念不足
高中地理教师是否具有德育教育的理念,关系着德育教学活动是否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以实施。对于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来讲,讲好地理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以及高考的考试结构是最重要的事情。高中地理教师一心扑在了地理教学中,没有思考过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活动中,也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学科教学重点的认识不足,对于德育教育的忽略,使得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课中的融入具有一定的困难。
2.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方法不足
德育,不像地理教学那样,通过分析地图、总结知识点就可以完成。加强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利用教学技巧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相联系,需要教师利用学科教学内容引出德育教学内容。对于长期受制于传统教学体制影响的教师来讲,在地理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些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无法在以前的教学经验上进行创新,更不能成功地实施德育教育。加强、丰富德育教育的开展方法,是高中地理课中做好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德育教育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分析
1.从教材出发,加强德育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德育教育内容。沉浸于地理知识的讲解中时,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会忽略德育教学内容的传授。要使德育教育的成效得以突显,教师需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提出德育教学的重点,在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的讲解中为学生呈现德育内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同的地理知识对应着不同的德育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知识中分析情感内容,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与人格,是让学生认清地理学科价值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讲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今昔的环境条件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当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自然环境的恶化程度时,其心灵会受到震撼。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地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自然观与环境观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护每一寸绿色,每一分土地。如果教师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德育教育的开展还是十分容易的。在具有德育教学意义的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学科知识,更收获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
2.关注地理背景知识,加强德育教育
地理事件的发生以及环境变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些地理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历史事件。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一些地理知识背景,让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知识的巩固力度也在提高。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地量学习,会使学生分析问题与看待地理问题的角度更加丰富,也会让学生对当前的国家发展形势有所了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国家海洋权利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的国际局势,为学生讲一讲的归属问题,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关于归属权问题的明确答案,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所占。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完成了德育教育的任务。
3.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的,让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会使学生的掌握程度更深。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让学生将生活案例作为引导,去完成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地理学习任务,会让高中学生的社会意识得以建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对于城市学生来讲,教师可以利用环境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行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者社会调查,来总结一下近些年来自己所在城市的气候变化,从温度、天气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等角度对气候现状进行分析。在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自己所统计到的数据,会被这些数据所震惊。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也会因为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更加精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思想观念上也会有所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因为在教学中渗透了德育内容而有了积极的改变,这些正面作用促进了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化。
1、进一步确立科研兴校战略,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强师、科研增效
2、紧紧围绕学校“德育核心,以生为本”的理念规划设计课题内容、形式
3、以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为重点突破口,特别注重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4、注重案例分析,切实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5、形式多样、气氛活跃、注重实效
二、教科研工作内容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区教育科研负责人会议精神,拟定如下工作内容
1、以信息化课题项目落实为抓手,推动课改工作和信息化工作,加强课题管理,积极指导开展立项课题的实施工作,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中期研讨,5月底6月初进行中期验收;做好《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研组职能发挥的研究》校级课题研究实施重点工作。
2、围绕二期课改教师研究专项课题,教工政治学习时间给各教研组长或全体教师做1~2次教科研专题辅导讲座,普及指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涉及课题选择、科研方法等。
3、积极开展教科研信息情报咨询工作,提供课题研究的选题咨询建议,组织开展第二轮二期课改教师研究专项课题立项申报动员和开题论证工作,课题立项向德育科研倾斜。全体教师学习用科研的眼光来审视、研究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上升到课题,研究、探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4、参与研制学校发展“三年规划”。理顺和建立起学校教科研机制,包括校级课题立项管理制度、校级教科研成果报告制度、校级教科研成果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等制度,提交学校教代会审议。
凡在各种教科研竞赛中获奖的或者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要凭获奖证书或相关刊物到教科研室登记,备案存档。教科研室每学期以简报形式向全校公布,并在零陵中学网站“荣誉栏”以及校宣传栏上公布。
要启动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第一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奖。这是关于科技教育方面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理科教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属于科技教育,科技教育方面的教育科研成果,请学校科技教师,有研究的教师做好准备。
5、争取承接1个区级以上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实施项目,推广1个区级以上教科研获奖成果。组织好中期成果汇报会和部分课题的结题工作。课题组要不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参与教育学院汪人老师主持的《切合教师实际的教育科研方法研究》。
随着“教师专业化”、“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与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不少研究者鼓励教师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资料,然后整理成“教育论文”并争取公开发表。中小学教师最初对“发表教育论文”往往很有兴趣,而且教育行政单位还将教师的教学论文的数量作为教师评选先进职称晋升的硬性指标,这对教师争相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发表教育论文似乎并不能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也很难说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的教师为了个人荣誉或者职称晋升不得不粗制滥造,人云亦云地说一些让自己脸红的套话,这也是好多教师都遭遇过的尴尬。
在本次的国培教育中,高兴的看到我们的教育专家对我们教师提出的建议,他告诫我们教师不要再写那些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的教学论文了,这些工作还是让我们的教育专家去作。他建议我们教师最好记叙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惑,自己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情境;问题发生之后,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也就是建议我们教师写教育叙事。教师做研究可以采用“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甚至提出“教师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我们这里的不少教师很愿意接受这种研究策略,并感受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那么,教育叙事是否算教育论文呢?
我的解释是:叙述出来的教育故事显然不是教育论文,它是一种“教育记叙文”,我们称之为“教育叙事”。它为我们提供的是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教育素材,但又有谁能够说只有教育论文才算是教育成果而教育叙事就不是教育成果那?
就实际效果来看,教育叙事对教师本人确实是比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师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而对自己所发表的“教育论文”中的观念并不相信的话,这种“教育论文”不仅不能说比“教育叙事”更有理论水平,而且简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师将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叙述出来,这种叙述不仅可以启示他人,引起共鸣,而且可以在自我叙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通过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更是我们教师的教育成果。
教师以多种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种教研活动,这种研究方式称为“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教师的教学叙事作为所有叙事研究的重点。 转贴于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学校可以配合“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或称之为“研讨课制度”)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用钢笔录像”。由于“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我们有教师将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称为“插入”或“涂抹”,即教师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插入”到课堂教学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涂抹”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中。之所以强调要配合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主要考虑到这两种制度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而且经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教师将这个过程总结为“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个人叙事”。
这种“教学叙事”的方式同样适合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发生的某些学生生活事件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叙事”。如果教师针对某个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踪研究,那么,这种“班级管理叙事”会显得更有价值。同样,这种叙事也适应于校本的行动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叙述”其实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教师不行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教师就无话可说。第二,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不只是为了发表教育论文,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第三,对教育研究者而言, “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他们可以提供第一手的教育素材。
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
下午好
先作自我介绍,我叫xx,xx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xx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土华小学主要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级组长,团书记,92年调入xx中学任教,主要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96年
任语文科组长,99年9月开始担任教导主任。我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及转学、随班就读等工作,今年成为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教导主任,20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20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xx年xx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学习.96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99年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导主任后,我更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了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甲等;今年还参加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班学习。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区德育论文三等奖,xx年参加了广东省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勇于创新》和《不向命运低头》收入该书中。发表了《市场经济下更要加强师德建设》,《浅谈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小教科录用。
一、新课程改革促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而世上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学习是提高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为了发扬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之风,我校建立了学习制度,规定教师每年必须订业务杂志,购买、阅读并点评名著,读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教研组组织语文教师多次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讨论语文新教材,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市、区各级培训就有200多人次。有的参加了国家计划远程学习培训,有的参加进修学校的集中学习培训和学校校本培训,写了不少学习心得,部分语文教师曾前往市级重点以上的名校参观学习。听过魏书生、王方鸣、王世群等教育专家、名师的讲座、授课。学习使语文教师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使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促使语文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要充发尊重学生、教师的个性特征,尤其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已有了专业发展之魂,专业成长之基石,专业前进之动力。具有时代性质的正确理念犹如导航的明灯和指针,指导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学校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次,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课堂形式方面,把过去的“讲堂”改变为现在的“学堂”;把“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课堂结构方面,也绝不只是以前的“组、复、巩、布”了;在教学媒体方面,能够经常运用除粉笔、黑板以外的多媒体。电脑、展示台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滋有味,生动具体形象。最后,新课程改革充实发展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念行为。以前评价学生基本上是单一的,看考试、看分数、看升学率,现在评价学生是全面评价,多元评价。除评价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外,还评价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教研教改。
实施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就是我市不少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我校规定,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每个教研组必须人人上公开课,学校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这样一来,学校形成了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的良好风气。教师们大胆探究、摸索课改新路,积累了不少经验。或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或杨师“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等等。在研究方面,我校就提倡“科研兴校”,要求人人参与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我校已形成校长带头、全员参与的“自主育德”科研的良好氛围。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国家、市、区、校级的都有,参研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几乎所有教师都写有教学论文。
四、新课程改革丰富了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
教材方面,有国家教材、有地方教材、有校本教材;学科方面,大多有相互的跨越,重叠交错。语文还有以前没有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比以前丰富多了。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新增了不少教学技能,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师由于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大多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能上网浏览、查找各自所需的教学辅导资料,及时下载有用的素材。课堂上,能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学习资源,从而使教师、学生、计算机之间形成交互协作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投入到自主创新的学习中。
五、新课程改革提高了语文教师的课堂德育能力。
下午好
先作自我介绍,我叫xx,xx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xx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土华小学主要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级组长,团书记,92年调入xx中学任教,主要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96年
任语文科组长,99年9月开始担任教导主任。我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及转学、随班就读等工作,今年成为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教导主任,20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20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xx年xx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学习.96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99年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导主任后,我更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了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甲等;今年还参加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班学习。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区德育论文三等奖,xx年参加了广东省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勇于创新》和《不向命运低头》收入该书中。发表了《市场经济下更要加强师德建设》,《浅谈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小教科录用。
3、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在2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任教过中高年级语文、思品等学科,担任过班主任,任教导主任时,负责的工作很多,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转学、随班就读、课外活动、年初基层报表、语言文字、毕业班语文考试命题、语文学科竞赛命题等工作。但也能把各项工作做好。我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十分重视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做好预案处理措施。做好学科管理工作,加强教研教改。学生文章见报率是最高的。能有这些成绩,与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当我接到一项新的工作时,我总是亲力亲为地做,亲身体会这项工作的过程,然后才指导有关老师协助做好这项工作,否则,光说不做,发号施令,只会指挥别人干这干那,是不行的。如:一年级拼音口试,试卷命题等。
我从1999年任教导主任工作以来,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炼就了我做好工作所需的组织领导、上下协调、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所承担的工作没有出差错,常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赞扬,单位领导省心,教职工放心。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4、我能理解各层次的老师。
相信老师们从我平常的为人处事中就看到了吧。
假如我有幸竞聘成功,我将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协助校长搞好教导处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继续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要求,组织教师扎扎实实地进行课改,加强教研科研、教学反思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同时,树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服务意识,成为你们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