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

时间:2023-09-18 17:3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

第1篇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才在工作中的动手实操能力,这一需求指明了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因此无论是学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作者简介:

李昊凌(1984-),男,硕士,助教.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

王学艳(1974-),女,本科,讲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

沈晓洁(1988-),女,硕士生.研究领域:电子商务.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北部湾经济;课程设置

1前言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计算机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社会呈现了需要大量的网络方向的人才进行“组网”、“用网”、“管网”的现象。虽然各高校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的人数也逐年在增长,但仍然出现能够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端应用型网络人才非常紧缺的现象。为此,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变革迫在眉睫。而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成果的关键和直接体现,所以人才培养的改革要重点抓课程设置。本文结合北部湾经济发展现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简单的探讨。

2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广西的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就如火如荼进行着,方方面面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些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据统计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领域专业人才里2010年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达到3万多,到2015年增长到4.5万左右,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这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时候,高职学院应该各方面联动起来,加快改革,培养出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每年也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但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同时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致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有的学生与社会脱节,到单位就业基本上是无从适应,无法胜任工作。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如下:(1)课程设置雷同较多,特色不彰显。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设置上雷同率较高,各校的特色不突出,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差异不大,出现了有些岗位竞争大,有些岗位招不到人的现象。(2)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技术是日新月异,很多时候课程的设置总是在出现新的技术而相应开设,并没有做到有前瞻性,导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果不显著。网络技术的发展是飞速更新的,但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在课程设置中要合理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使之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和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以应对时代的发展。(4)校企合作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预约给学生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岗位,而是把顶岗实习生当作其廉价的劳动力,把他们安排到单调并没有技术要求的流水线上,从而并没有达到实习为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目的。(5)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不够。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多元化,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果没有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就做不到因生施教,教学成果就不显著。

4北部湾经济发展状态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北部湾经济如火中天地进行着,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多,主要有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进行优化与整合,为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和服务北部湾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个人见解。(1)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用人单位的需要,并在课程中体现出来。课程设置之前,高校要到多家企业进行调研,意在了解用人单位提供给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岗位都有哪些,这些岗位都需要的什么样能力和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多听听就业指导中心的意见,动用所有有用资源来获得最有价值的参考,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2)课程涵盖面要广。既要包括基础的综合的基础素养能力,又要包括专业的“建网”、“用网”、“管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现代文化的逐渐形成,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既要有综合基础素质能力又要有专业操作能力。综合基础素养主要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来培养,从而达到让学生获得较丰富的基础素质,以便应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专业的“建网”、“用网”、“管网”在课程设置上最好开设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网络施工方面的课程,使得学生逐渐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并具备网络各方面的应用能力。(3)加强校企合作开发适应经济发展专业教材。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时让企业人员参与其中并多参考业内主流企业的认证标准和培训资源。使得编写的教材既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课程设置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到实处。(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一定要合理。部分高职院校觉得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高职院校也不能向本校及以上学校一样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要适度、要精。使得学生既能懂得操作的依据和原理又能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未来出现的未知知识和未知技术。高职院校的学生受企业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节约了企业的岗前培训成本。因此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的比重相对与理论课程要重些。(5)课程考核要参考计算机网络业内龙头企业(如CISCO、华为、SUN,CIW等)国际IT认证的中级考试标准。有些课程考核可以采取考证方式进行,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可以根据这些认证的考试大纲制定相应教学大纲,相应的知识内容渗透到平时教学中。

5结论

本文对广西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它既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又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1]谷辉先.谈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改革[J].都市家教月刊,2009(6).

第3篇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费安排

二,表格

安徽省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的基本情况简表

专业教师及教辅人员简明表

专业建设带头人简明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

专业教学周分配表

校(院)审议意见表

高等学校专业评议委员会评审意见表

一,关于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返回

为了满足滁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情况,拟在我校开办三年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应用能力的计算机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培养方向为计算机软件设计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毕业学生至少具备该两方面中的一方面的应用能力.

1.设置本专业的必要性

⑴从全国范围的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是必要的

目前,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紧缺人才.根据今年全国各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均占前三位,而其中又以软件及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强劲,在未来五年中,我国每年需要近百万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各方面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中,大量的是从事基础性技术工作,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员,而并不全是高学历人才.例如,一般的程序设计人员,即所谓的程序员或软件蓝领,软件工人,未来五年这方面的需求量约25~30万人/年,国家教育部也针对这方面的需求专门推出了建立软件学院的计划以培养各种层次的软件专业人才.而就网络方面而言,从全国范围讲,电子政务, 根据滁州市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为了充分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对滁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局等政府部门及扬子集团,安康集团,全柴集团,天大集团等大企业进行了调查访问,同时也对数十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访问.调查表明,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约有300多家中小企业拟开展 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外的认证培训与考试.

进制我们还聘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在办学思路及教学科研方面,我校均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备好了一支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⑶实验设备及图书准备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中心有专门供学生上机实习用机房5个,微机310台.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有微机80台.

我校于1998年建成校园网,投入运行以来,对教学和科研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外我校物理系还建设有专门的电路技术实验室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

以上各方面的实验室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校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类图书近4万册,中外文计算机类期刊近百种.另外,我校还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其中计算机类电子读物近2万种.

⑷实习基地准备情况

我校与滁州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本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目前联系的实习基地共有三个,分别是滁州市国税局,滁州市信息中心,滁州市电信局数据分局.

综上所述,我校已具备了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本条件.

3.本专业的特色

本专业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本着理论够用,实践加强的原则,特别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认真总结了我校信息中心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多年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国外先进的IT教学模式,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本专业的

主要特色应该有以下几点:

⑴厚基础: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及适应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如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厚实的数学与英语基础;

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面向市场,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方面,我们将特别注意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实验与实践时间,特别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大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时间;

⑶紧跟学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我们将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技术,用得上的技术.

⑷"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都有实际的应用项目开发经历,同时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也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要求.

⑸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拟借鉴国外IT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方面做必要的改进,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校已先后有4人次的教师接受了国外的认证培训.

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本专业侧重培养计算机软件编程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返回

1.培养模式

(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2)修业年限:三年.

(3)学历层次:专科

(4)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应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业务要求: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最新应用技

术,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使得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至少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②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算法分析和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或者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③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④对计算机与网络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⑤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教学和软件开发能力.

⑹就业方向与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合从事一般性的程序设计或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就业范围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以企业为主.本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参加"专升本"的考试,进一步的参加本科段的学习.

2.本专业主干课程

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我们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限选课程等几个方面,具体如表四所示,其中部分主干课程名称如下:

⑴高等数学

学时:168

⑵计算机导论

学时:90

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学时:108

⑷电路技术基础

学时:90

⑸数据结构

学时:108

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时:108

⑺操作系统

学时:72

⑻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时:72

⑼微机原理

学时:72

⑽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学时:90

⑾计算机网络

学时:90

⑿多媒体技术

学时:54

3.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在本部分的课程学习中,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使学生对计算机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对计算机网络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对计算机应用的其它方面也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部分,选修课.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者网络技术方面掌握一定的应用能力.本部分课程为两个系列的选修课,学生必选其中之一.本部分课程强调紧密联系技术发展与应用实际.

详细课程安排参见表四.

4.教学时间体系结构

在安排教学时间体系结构方面,充分考虑专科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时间比例.

三,设置本专业的发展规划返回

1.专业的课程调整与发展计划

对本专业的课程调整我们拟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学科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从实际需要出发,专业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

按此原则,专业基础课程的调整周期相对较长一些,拟三至四年一次.选修课程,将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每两年时间调整一次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在选修课程方面,拟开设两个方向(系列)的选修课程.一个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编程方面,另一个方向是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向省级重点专业努力,争取将其中的二至三门课程申报为省级重点课程,五至八门课程申报为校级重点课程.未来我校升本后,争取开设本科的相应专业.

2.教师的配备与培训计划

我校一向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办好本专业,并保证本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加大本校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本校年青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锻炼机

会等.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见附表.为了保证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拟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拟订今后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充实本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引进时特别注重本专业教师人员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注意学历梯度,职称梯度和年龄梯度.学校已制订了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与措施.

(3)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授.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拟聘请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担任我校的兼职教授.担任或指导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对我校教师进行指导,以便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拟与省内的其它高校合作开展横向的科研项目,以便拓宽本专业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实验条件的配备与建设计划

我校现已基本具备了开设本专业所需的实验条件.信息中心现有微机310台及多媒体教室8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现有微机80台.物理系有电路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我校1998年建成校园网.我们将从校内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发挥其效益.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学校计划投资如下:

2003/2004学年度投入40万元,新建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2004/2005学年度再投入30万元,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实验室.

四,本专业所需经费安排计划返回

为了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确保其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和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在近三年内计划投入110万元资金用于本专业的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40万元;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30万元;

图书资料:40万元;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网络技术教学 教学改革

一、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发展中的热点之一。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对从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企业对网络技术人员的需求每年平均增长达百分之七十一。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做好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对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以教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教育缺乏创新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教学中依然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教学中很少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大量采用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满意的状态。同时传统的考核手段使得学生通过大量记忆来实现知识的掌握,学生实际操作与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较差。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差,难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知识体系结构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方面新知识、新设备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这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网络知识与软件,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导致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3.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网络实践的环节缺乏,学生实际运用和管理网络的能力欠缺。当前的教学环节中,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网络技术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需求同样反映出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教学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安排比例不合理、学生网络操作与管理能力差等局限性。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考虑学生及专业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水平不理想。在高校中,学生的构成较复杂,既有高中文理科学生也有中职毕业生,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目的不同,给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利条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为例,除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外,还涉及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而《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是其它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如《实用组网技术》、《Internet的连接与使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很难让非专业学生理解相关的网络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学生面对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理解困难,这势必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

此外,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开展时间不长等也是导致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因素。

三、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改进探讨

针对目前高教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本文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以促进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

1.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践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考,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把一些复杂的网络理论和技术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讲解给学生,这同时也为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操作的考核,做到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条件的高校可安排学生参加网络技术的社会实习,以达到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巩固教学成果。

2.改革教材体系,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编写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程,并及时跟踪网络技术的进步,调整教材中相应的内容,以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提高整个教学的水平。聘请知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加强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知识层次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计划和大纲,并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学习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要重视教材选取。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可以考虑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材;对于广告策划、环境艺术等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考虑选取《Internet应用》、《网页设计》等方面的教材,做到因人施教。

此外,加强网络技术教育的硬件方面建设,通过教学积累经验等也是提高网络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结论

鉴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重要性以及社会的需要,开展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改革,对提高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初步探讨的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对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1]容治.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7,(27).

[2]郜焕平,袁甜甜.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福建电脑,2004,(6).

[3]何英.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4]杜剑侠,张巨俭.谈高校理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8,(15).

第5篇

1 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走入到人们的视野,从而被人们关注并熟知。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高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其知识繁多、复杂。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们产生厌倦的情绪,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要搭建一个实用、易学习、资源共享的网络实验平台。所以,加强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就对计算机教学有重要意义。网络技术实验室不仅能承担起正常的教学工作,也能成为任课教师的科研工作基地。

2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有一定的前瞻性,主要是用来开展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实验,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应该是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以满足各方面网络技术实验的需求为依据,建立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还承担着教学任务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当前大中型企业的网络主流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对该技术有所掌握,了解网络互联中的主要设备,也能熟练的使用网络设备。

2.1实验环境多样化

所有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学生要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对网络设备的结构、功能等有所了解和掌握,一边能动手进行必要的网络设计、网络组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及网络应用的实验,这样学生才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技能有更好的掌握,也能强化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2支撑多方面实验室业务

主要是提供培训教学教材体系与技术交流服务;面向科研课题研究的中间件系统;中间件平台包含IMC、NBX中间件、IPS疫苗定制等二次开发接口等系列规范的接口;为行业技术应用与科研成果的转化需求提供行业网络应用咨询服务。

2.3满足专业教师学习网络,从事网络技术研究的需要

高校建立网络技术实验室,要确保将当前的主流网络技术和设备涵盖进去,并具有扩展性。目前,要求网络系统能对网络技术环境进行模拟示范,构建一个完备的网络工程;实验设备和内容就可以灵活的进行扩展,为专业教师提供一个完善的实验平台,以便开展对网络前沿技术动态和发展的研究,从而提高学校的网络科研水平及教学水平。

2.4符合实习基地建设的根本需求

高校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是面向社会的,其目的是为培养更多IT人才。但是今天的IT市场更看重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所以,高校所建立的网络技术实验室必须要能够模拟宽带数据城域网及大型园区网的组网方式及业务思路,构建出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应该是多种类型的,不可单一化。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搭建网络,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亲自调试网络配置,通过实验室内的实验和操作来提高网络技能。同时,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融合多种技术,操作多个平台,提供仿真的网络设备配置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更多设备,对更多个系统有全面的了解。

3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从此互联网在中国就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推动社会运行的一个有效手段。其中,计算机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网络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二是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三是互联网的用户人数等。从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状况看,网络技术教育及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一项战略性任务。网络课程被纷纷列入为各高校课程体系当中的重点课程,网络技术教育也逐步普及。建设网络技术实验室为培养信息化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是网络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检验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成功与否。

4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4.1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布局

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来说,要使其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就要合理的布局,科学规划。在建设过程中,也有几方面需求是必须满足的:第一,应确保实验室功能满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教学中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二,满足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第三,满足专业教师从事网络技术研究以及开发系统时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的环境组成结构主要有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以及计算机等,实验大多是由基本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到一些大型网络的设计等。所以,要满足上述实验的需要,就应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合理布局,保持实验室内的各项设备齐全。

4.2高效的管理网络实验室

在大量研究中,我们发现可以将实验室的管理分为两部分:实验设备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管理。管理模式可以是专人专管,也就是实验室的负责人对实验室的使用以及实验器材的消耗进行科学登记、维护,并对实验课的授课时间进行合理调整。这就要求实验室的专职管理人员从多处着手,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正常运行。

4.3实验室对于自身的安全防范

与其他科学实验室不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一旦切断与外界网络的连接就无法工作。所以,不仅要在物理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进行安全防护,还要防止网络病毒、网络不良信息等一系列抽象的危害。为此,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有效手段来避免危害的发生:一是利用高校中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对电脑的软件进行智能化的备份、监督;二是阻止学生阅读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三是通过保护卡保护计算机网络。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的特点:知识结构涉及计算机科学和数据通信等核心技术,知识更新快,与应用实践结合紧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应对工程技术知识和素质教育有严格的要求,对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三个方面: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方法,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属于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急需的专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设置立足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加强多学科理论基础教育,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特点,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探索主动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一些核心的学科基础课应有统一的要求,在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和应用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上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在专业课程设计和建设上只有突出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的教学,才能形成网络工程专业特色。还要考虑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学习有基本的要求。

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分别为140学分和20学分。课内教学按课程类别进一步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课。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设置如图1所示。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课空间,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的学分中,选修课的比例占31.5%。

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160学分,加上规定的创新能力2学分和课外教育项目学分11学分,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为173学分,专业最低毕业学分构成如图2所示。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科学导引、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IPv6技术、网络编程、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和模拟课程设计。

专业知识领域模块包括:计算机软件基础、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怎样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的特色,同时也需要考虑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联系。在制订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时,往往要考虑课程先修关系。由于一些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时数的限制,以及需要满足对学科基础课程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和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3专业课程层次设计

采用三个层次描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自底向上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下层课程知识为上层课程知识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一门课程中可能存在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技术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情况,例如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设计可以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使知识结构流畅、看起来一目了然、学习起来循序渐进。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知识描述如图3所示。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设计出理论、技术和应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知识领域框架,可以很好地使各课程内容前后衔接、连贯相通、循序渐进、易学易懂。

3.1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

计算机网络理论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原理、TCP/IP协议分析。

计算机网络原理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接口和对等层定义和功用出发,描述当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5个层次的功能、位置和协议数据单元(PDU),涉及可靠数据传输(RDT)、网络协议设计及实现、流量和拥塞控制、网络寻址、路由选择协议、网络互连、局域网络、无线和移动网络、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通信原理讲述通信基本理论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涉及到传输介质、信道容量、信道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编码技术、差错控制技术,这部分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原则。通信原理的知识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会多次用到,在计算机网络中包含“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一章内容,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层面归纳两种技术的结合和联系。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语言,是计算机网络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讲述时结合与开放系统互连(OSI)框架,以及当代5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强调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分层的基本原理。讨论因特网和身边网络正在使用的各层网络协议,涉及的网络协议有:HTTP、SMTP、POP3MIME、DNS、FTP、SNMP、TCP、UDP、IP、ICMP、ARP、RARP、IGMP等。

3.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网络实现的技术和方法。开设的课程有:网络编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IPv6技术等。

采用三个层次描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自底向上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网络编程课程讲述网络软件设计技术和方法,重点是理解网络协议、对等层协议实现、套接字编程、C/S计算模式、B/S计算模式的方法和技术。

网络安全涉及网络中的认证和加密技术,涉及对称密钥加密机制、公钥加密机制、安全认证、数字签名与报文摘要、网络病毒防治技术、网络协议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网络管理涉及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抽象语法标记ASN.1;管理信息库MIB;网络管理协议;远程网络监控;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实现技术。

IPv6技术是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内容涉及IPv4存在的问题;IPv6技术历程;IPv6协议格式;IPv6与IPv4的主要差异;IPv6地址技术;IPv6路由技术;IPv6安全技术;IPv6过渡方法;移动IPv6。

3.3计算机网络设计及应用课程

这部分课程的选择和讲述主要是围绕当前网络的主要应用展开。涉及的课程有: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与模拟、网络工具应用等。

结合因特网和身边的网络介绍和描述网络应用课程,让学生知道学的理论和技术用在哪里、如何应用、怎样用好。

这部分课程内容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和代表性。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网络软件实践,以及组网技术训练,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网络组网、维护和管理中对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知识进行检验。从应用的层面使学生明白学到的知识用在哪里、在哪里,将来怎样用的更好。学生学的懂、又会用,增加了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3.4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学科基础课的知识架构上,为网络工程专业课提供基础和支撑,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知识更新的加快和内容的增多,把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为理论课,重点讲深、讲透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增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无线网络、对等(P2P)网络、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初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第五学期,问题是学生反映接触到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较晚,也影响到后续网络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经过取舍,最后这门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第四学期,与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第四学期同时开课,使得后续的网络专业课程可以提前开始,使学生尽早开始网络专业课程的学习。

4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及开课学期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几门重要的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课,均分别设置至少两周的课程设计和课内实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一程序设计基础等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基础上,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从大二开始设置,目的是使专业实践早接触、不间断、相互联系和支撑。网络工程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课程如表1所示。

从这些课程的属性中可以看出,有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有单独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专业学生早接触实际工程应用,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背景和特色。

5注重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的课程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学习网络知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大纲。针对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把专业知识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和体现“理论、技术与应用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理论的阐述,说明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例如交换、复用、协议分析、寻址、路由等技术),结合因特网应用(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需要的技术、明白怎样使用网络的方法。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软、硬结合,面向工程和应用的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网络设计、规划、组网、编程和管理的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开发、应用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课程的学习,在学生掌握和具备了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上,鼓励网络工程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国际上认可的思科网络认证考试和网络工程师认证等考试,使学生较早了解实际工作要求和社会需求,检验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水平,找到差距,制定新的学习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相比较,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往往在一门课程中就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教学内容比较杂、比较散,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一门课程中又不能对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有过多介绍,一般时数够用为止,这会对学生较好地理解、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带来影响。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技术与应用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了各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之间的联系,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所涉及学科知识的兴趣,通过阅读相关学科知识文献,通过身边的应用学习技术,并上升到理论,进一步理清楚各课程之间的脉络关系。结合专业实践课程,明白怎样应用专业知识,对技术和理论课程知识更深一步验证和理解,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学会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对专业课程系统的学习,掌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读书方法。

6专业建设和教学计划实施的分析和讨论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的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实现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问题的创新型网络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扎实基础。可以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网、应用和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经过几年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与探讨,感到把网络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长期的、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专业课程建设需要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置。设计出与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培养计划,有与培养计划配套的课程体系与教材,重点建设一至两门精品示范课程。同时积极采用网络化教学、案例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采取进校后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育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是什么、学习哪些知识内容、课程有哪些,将来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学的明白、知道怎样学、对所学习专业有兴趣。从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熟悉设计、组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全部过程,以及所要学习主要专业课程,需要阅读的相关学科的书籍。

实施专业年级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制度。实现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及时帮助和指导。为帮助学生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给出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选课示例,供学生参考。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2007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含独立学院)已经有207所,各高校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由于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实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建设、积累和拥有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实验教学环境。在专业教学研究基础上,出版学术著作和编写配套实验指导书,设计和编写符合我国高等教学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同时,加强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并尽早成立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协调和引导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步伐,为信息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网络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25.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143.

[3] 王相林. 计算机网络[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2-25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Building for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ANG Xiang-lin

(College of Computer,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第7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HUANG Jiande

(Beibu Gulf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were analyzed, and points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n the teach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case teaching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he case sel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行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涉及到大量的概念,理论复杂,内容抽象;并且网络技术更新迅速,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的培养,这将会给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背景下,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理论传授而缺乏师生良性互动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课堂上缺少提问、讨论和互动;从而导致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课堂上缺失学习兴趣的现象,无法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

部分师生一直以来都认为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每次实验都严格按课本罗列的步骤进行,缺乏思考和创新,没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2.3 实验条件的限制使理论与实践脱节

随着网络迅速发展,网络设备更新较快。许多职业学校由于设备成本问题,只能配置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没有功能完善的网络实验室。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与调试之类的实验,如不经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就容易形成了纸上谈兵的现象;致使较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步入社会后无法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2.4 考核形式单一,难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考核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过少。部分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致使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不具备熟练操作的技能,更谈不上具备网络管理或开发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案例教学法具有多种的定义,一般而言是指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②它以学生关心的问题或焦点为导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充当着指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和发现问题。

3.1 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案例教学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建构学生知识为目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深入广泛地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索,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探究。(2)案例教学基于案例为教学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平等对话和多向互动。通过对案例中具体问题讨论与争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开放和扩展,丰富了问题的内涵,实现了现实情境与教学的融合,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从教学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3)案例教学法重在启发,突出实践。在案例教学中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能独立地进行阅读、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形成一套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2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差异

(1)教学目的方面。案例教学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偏向于课本知识传授。(2)教材使用方面。传统教学法使用的是学校订购的课本,而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境的记录。(3)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是教师把自己掌握的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案例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对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4)角色方面。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案例教学教师是导演,负责指导和推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教学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需要他们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并从中得出结论。(5)教学效果方面。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学到的是第一手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法学生学到的是第二手知识,学习效果差,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的选择策略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灵魂,案例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成败。③好的案例可以使案例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融会贯通,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把握好尺度;具体来说,一个良好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策略:(1)教学目标要明确,主题要突出。首先要明确案例为教学服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教材中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与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所以,在素材选取上要注意“取舍”,做到案例选择要精,则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突出主题。(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目的是就是应用,利用它解决学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要求所选的案例要实,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也要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凭空臆造。同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扩展性。(3)遵从认知规律。在案例选取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网络设计水平,要做到有的放矢,难度要适度。计算机网络技术案例选择,应定位在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或最近出现应用较广的网络案例,应新颖及时,落后过时的没用,过于超前的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最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他们更有教育和指导作用。

3.4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实施

3.4.1 案例导入

在案例导入前应提前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铺垫,其中包括与本案例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认识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④在引出案例后,向学生讲解案例学习的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逐步将学生引入到需要学习案例中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预习案例时,如遇到困难,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3.4.2 案例协作学习

(1)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案例学习小组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可以对小组作适当调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案例要点,有利于培美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2)操作演示。将已经准备好的案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案例中的要点。(3)组织讨论。明确案例目标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讨论,讨论方式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例如为某网吧设计一个组网方案,要求是有300台计算机,千兆网络。在设备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网络方案采用多少层网络结构设计(2层)?核心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哪种型号?出口路由器采用哪种类型时性价比高?网络拓扑结构如何设计?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发表个人见解,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在班上开展集体讨论。

3.4.3 案例研究总结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写一份案例学结报告;归纳总结本次学习是否达到案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在分析讨论案例时得出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收获,在案例的基础上是否有创新和拓展,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对网络的设计中还存在哪些困惑。教师最后可作适当的点评。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再次理顺学习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4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方法,给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添加了活力。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网络理论,对学生主动去求知和探索科学知识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教学上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与研究;第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能从课堂上学有所得;第四,由于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容易形成新的观点,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从理论型向实践能力型转化。

5 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通过案例中的知识点对任务的融入,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对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步登辉.案例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2):148-149.

② 赵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6):149-152.

第8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

当前人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多数都会选择就业,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帮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可以尽快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后可以独立的解决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中职院校采取了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培养方式,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的网络化与社会化都有推动性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都会选择步入企业岗位,因此院校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这对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目前很多中职院校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都相对落后,与当前市场的发展要求不符合,脱离实际,所以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落后的,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同时也导致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培养之间存在距离。此外,当前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习、实训设备与市场中技术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时候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都不能够正常进行,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2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简介

2.1 项目式教学定义

项目教学是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核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项目化教学将完成任务作为教学目标,所以实践能力更强。所谓教学就是指将实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完成制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所以要求教师预先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且对计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掌控,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学内容项目化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操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具不同的地方。因此项目化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他们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2.2 项目式教学特点

进行项目式教学是有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共同的任务就是完成目标任务,因此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在小组中学生之间还可以加强团队意识,发挥合作的力量。此外,项目式教学是以完成目标任务为核心的,所以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通过参与整个项目流程,可以锻炼他们的执行力,这对于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一个项目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局限在计算机类别的知识范畴内,所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进行实际探索,在一次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将多方面知识综合应用到一个项目中,还可以锻炼他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项目式教学的方式正是抓住了实践能力训练这一点。

3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式教学建议

3.1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数都会选择就业这一现状,因此他们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以便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适应企业的要求,所以中职院校在教学时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多数中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高中生来书基础知识都比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低,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不一定非要单单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这样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进行项目式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深入研究项目式教学的方法和意义,相对于传统完全依照书本讲解知识的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书本中的内容制定对应的项目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所以教师在设计项目书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按照难度等级分类,不断提高任务难度,让学生逐渐深入的学习知识。因此,项目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正在的做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并且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锻炼思维,又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

3.2 加强小组讨论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误区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因此加强小组之间的讨论有助于每一位学生在彼此交流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当前很多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的对实验任务进行讲解,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所以态度消极,然而学生很多教师却只有一个,很难做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讲解,这样不仅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耽误学生的课堂时间。因此,加强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交流和探讨,更为深入的理解知识取长补短,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进行时,教师可以安排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作为每个小组的组长,他们在小组之中会发挥带头作用,另外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方便,所以这种以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后进生学习的方法有更高的效率。

结束语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毕业后大多数人都会步入工作岗位,所以在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之上,他们更加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炼,对此中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出了项目式教学的方式。项目式教学是将完成目标任务作为教学核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63-01

一、概述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以培养综合型人才。而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不可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及模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那么如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材施教呢?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复杂、理论和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迅速等特点。计算机网络是结合了计算机与通信两大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两种技术的大量概念。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网络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四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更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环节很少,有的甚至就是纯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仅仅是教材文字和课堂教案的简单再现,而且讲解形式单调,不生动,枯燥无味。学生在学完以后,仍然对网络缺乏感性了解。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出现。而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节奏,介绍的技术内容总是滞后状态。

2. 教与学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是教学取得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师生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对学好这门课也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常依据教材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环节很少,部分辅以少量的简单组 配置实验,有的甚至就是纯理论教学。几乎涉及工程和应用技术,学生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知识 点没有经过亲自动手,往往难以掌握。而对于计算机网络里面的许多知识点诸如路由协议、IP地址的配置、常用软件设置、网络设备的配置等很多实验, 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三、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法

1. 教学内容改革。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面向IT职业,突出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结合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及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增加了TCP/IP模型的内容;二是是增加了网络设备简单配置的教学内容;三是增加了综合布线的内容;四是增加了无线网络相关内容。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力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2.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岗位要求,总结多年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深化,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下。

1)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的项目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项目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案例实践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的规划,每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应用为背景的。提出需求,设立以案例形式的项目;引导学生预查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同时,以类似的案例作为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分为三个案例,分别为:单台计算机上网、两台计算机上网、多台计算机上网。以三个典型案例为基础,加入相应的网络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布线、无线网络知识。

3)“学做合一”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全程实训室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划分,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

3. 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大都采取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对传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不仅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改革后的考试,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期末的实践考核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题目是平时操作的组合,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题目要求完成操作,由教师当场检查操作结果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失。

四、总结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该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时效性强,因而教学难度也较大,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尝试、完善、改进,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更多更好的相关行业高素质人材。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马国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初探[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56―57.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 网络技术 探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它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这一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是一条必经之路。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学校,目的是培养大量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要求中职学校在进行高中程度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但在实际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中职学校的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际应用经验不足。不了解当前社会对网络技术型人才技能的需求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网络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需求。例如,在网站开发这门课程中,教师教授的内容也许还停留在使用ASP网站编程语言来编写开发网站,但是在目前网站开发的实际应用中,ASP由于代码简单容易使网站受攻击已很少使用甚至不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知识与社会应用脱节。这样的不足在网络技术教学的其他很多科目都存在。

2.师生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保证每一次的课程内容都能够详细、生动有效地讲解;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的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及热荩豢魏笥捎诠ぷ鞣彼,实训条件受限,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实践与巩固;同时网络技术的知识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基于以上因素,学生学不到知识后便出现厌学情绪。这样循环下来,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学不会,教师不愿教。久而久之,便形成教学上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师生教与学的质量。

3.学生的基础相差悬殊

中职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徒增了教学的难度。有的中职生在入学阶段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上网冲浪、打游戏等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有的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4.教学实训环境不完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更偏向于实际的操作应用。然而,能够拥有良好的网络实训资源用于开展实训教学的中职院校较少。网络设备的价格昂贵,损耗大,维护难,导致大部分的中职学校无法大规模地投入资金建设网络实训基地。没有实训环境的支持,学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只能通过一些模拟软件去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应用,甚至于“纸上谈兵”,专业理论知识无法进行实操。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实例

1.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理念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遵循“行动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IP地址时,课前先对学生现状作调研分析,得知:(1)经常用网络,但不明白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2)网络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较困难,但对网络实践特感兴趣。对网络中常见现象或故障都想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有利的一面,将不利的一面降至最低。鉴于此,该授课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里进行,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IP地址的基本概念、书写格式、子网掩码,接着让学生查找出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上报给老师,教师把每个学生提供的IP和子网掩码均投在大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思考:(a)众多IP地址有什么特点?(b)每个IP地址和对应的子网掩码存在什么关系?(c)众多子网掩码间有什么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启发-探究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掌握IP地址的含义和特点。接着要求学生利用数制间转换方法推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得出IP地址点分十进制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总结出IP地址的唯一性以及子网掩码与IP地址间的关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的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究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来。等到任务完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寓教于乐,教学效果自然很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

2.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拟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合作探究式、参与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制作双绞线RJ-45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

学习情境:制作一根2米长的RJ-45双绞线。

情景模拟:每个学生是一位电脑维修店老板,现在为顾客制作一条2米长的RJ-45双绞线。双绞线每米4元,水晶头0.5元一个。看谁赚的利润高?

如此设置教学情景,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组织手段和方法,学生在动手制作之前,会仔细学习RJ-45双绞线的详细制作过程,操作过程中会严格细致。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本节课的操作技能,又提前接触创业环境,为学生将来创业磨炼意志、树立信心做好准备。

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基础课程教材,应结合学校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除了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实践操作外,要求学生参与所有计算机网络专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活动。例如:校园网的创建与维护;微机室的规划布局、设计;网络实验室的组建、应用、维护;学校实训基地承接的网吧布线、组网等。期间,以企业标准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践环节。这样,通过加强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应用的机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理念,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改革思路

目前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很多的不足,结合多年担任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竞赛教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提出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完善实训室建设,加强校内实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网、组网、建网、管网、用网的能力,按照实用性、仿真性、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建设目标,建设具备多类网络架构真实环境;集教学、师资培训、技能鉴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应用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室,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室、计算机综合布线实训室、计算机局域网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室等实验室,并配备内容广泛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教材,并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实践教学项目及资源配置要求如表1所示:

2.加强与企业合作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推进学校与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加接近社会或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具有动手能力的网络技术人才,加强学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企业合作过程中更新了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标,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提高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措施

1.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合理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网上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只需从旁进行适当引导,形成多方面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以逐步创建项目化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实施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不能单单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还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有些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实训实习设备,但由于硬件设备本身的特性,反而对实训项目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模拟仿真软件,清晰地模拟出底层协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协议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模拟一些切合实际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实践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具备实践能力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一个好的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电脑的仿真模拟能力来帮助学生实践:先是以一个工厂车间真实的工作操作环境制作模拟生产车间的课件,然后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工作的各个流

程或者环节,从而让学生学会操作各类机械。身临其境般地进行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4.创设情境,实践教学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本来就是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够发挥网络技术教学的优势,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兴趣,那可能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网络技术,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但是并不是要学生在机械的、刻板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思考,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讨和学习。因此,我认为,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设置教学情境,以情境带动教学,启发学生进行实践。

五、总结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事实上,计算机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一方面,其理论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其实际操作也具有复杂性和相当的难度。这就意味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和体系,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勤努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月芹.中职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1):31-33.

[3]王民权,梅晓妍.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专业教学研究,2007,(10).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对学生先修课程有一定要求,且理论性强,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定义和协议,学生总体感觉所学内容抽象、空洞,加之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普遍比较差,因此,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2009年底,该门课程成功申请了院级精品课程,经过近2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的能力、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能力、网络协议配置能力、网络的应用能力、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 

        1、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2、熟悉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各层的基本协议、原理和方法。 

        3、使用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了解各种应用协议的原理。 

        4、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一般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5、管理网络: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动画演示、教学素材资源库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生动具体,信息量大,使学生能够直观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容量大、直观,学习兴趣浓厚,实际操作机会多,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了形象直观的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 高职高专 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17-01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与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师队伍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研究精品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特色精品课程的创建与改革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从精品课程内涵为出发点,为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的改革明确了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现在已成为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主要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能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实践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开阔本专业前沿视野。所以,推进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现状

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材到管理、从教师到学生,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广泛。然而,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紧抓每一个环节。

1.1 教学实践比重失衡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创建中,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比例相比,其学时比例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不均、课程学期设置不合理、实训环境缺乏等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1.2 教材的更新与实践教学不符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来就是一种更新较快的技术,但为了追求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品牌效应,某些高职高专院校未将精品课程当作事业,而是当成一项荣誉。久而久之就造成教材的更新与教学实践要求不符的情况。不能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以及计算机网络课程自身特色来选取、更新教材,忽略了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教学方式就是实践教学,导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教材,更与社会所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脱轨。

1.3 师资队伍亟待调整

高职高专扩招,使得教师人数跟不上快速递增的学生人数,在工作负担加重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致力于精品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调整师资结构,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师资队伍。在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制作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善、职称学历偏低等现象,都对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造成阻碍。

2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改革实践

2.1 课程建设目标的建立

要创建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设“双师化”教师队伍。为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将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继续推行下去。第二,进行综合化考核。在运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平时表现、课堂实践、项目评审评判原则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培养。第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避免教学手段的单调性和单一性,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第四,创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想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应以赛、评、做、学、教为主,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真实项目以及真实案例,模块化教学内容。第五,更新个性化、国际化、数字化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教学为目标,将计算机网络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

2.2 精品课程实践

将知识的灌输式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与实践应从校企共建、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等多方面开展。

2.3 校企共建

积极开发校企合作,采纳面向企业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实验指导书,采取工程项目式的实习方式营造了仿真环境,解决网络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进企业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实训环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建设可聘请相关网络企业专家担任讲师,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并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培训。

2.4 综合化考评体系的建立

为更清楚了解学生工作岗位表现,让学生参与网络技术项目开发等过程。完成项目后,校内外专家与教师组成答辩组,开展学生项目答辩。通过学生答辩提问和项目展示等方式,对学生掌控所学网络技术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项目开发能力达到进一步明确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考试成绩和项目答辩,对学生专业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

2.5 实施贯穿式教学

根据专业需求和教学理念优化网络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提出计算机网络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大案例驱动”教学法、“虚拟软件先行法”、“SCL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蕴含于项目和任务之中,将建网、管网、用网的经验融合在案例之中,利用校园局域网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网络,以实际的网络案例,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和任务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3 总结

高职高专应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尽快启动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深化、加大和保障对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高职高专应针对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实践措施,从而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只有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价值。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参考文献:

[1]冯立国.高职高专网上教学及其网上资源建设的现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