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

时间:2023-09-18 17:3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field generally still exists serious" three" project," fishing project" and the "uncompleted flats" works. These phenomenon and construction at each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Because the invest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tself has a large amount of investment, long investment cycle, one-off 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ust establish a whole process, all-around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exists in cost management,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wa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a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Key words: project cost; cost control; cost management

1.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全过程包含的具体内容

1.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包含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其中工器具购置费包括设备费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土地使用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1.2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就是对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控与控制。

1.3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的含义

针对整体的项目而言,根据项目可研中拟控的项目工程总价,首先对其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分配于工程造价的各部分,然后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

2.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2.1策划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策划的布骤包括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最终决策是否投资。

项目策划至关重要,对项目投资成功与否起关键决定性作用。首先需要对拟建项目初步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如总建筑面积、建筑类别、容积率等,再通过收集类似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编制投资估算。

根据投资估算,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确定自有资金的比例,原则上需自有资金交清土地款、项目的资本金、配套费,在土地款交清和规划许可证办理的情况下,也可用土地或项目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以出让股权的方式引进投资者也是融资的常用方法。

通过估算项目的成本、利润、利润率、投资回报率,进行财务评价。同时也需要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有关产业政策。在评价时,也需要考虑一定的风险,充分估计项目各个环节实施的不确定性。

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项目成本估算和项目收益预测。估算的科学性、准确性,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决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与否。

2.2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经过投资决策分析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影响工程造价的70%左右。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中又以方案设计对成本影响最大、初步设计次之。因此,方案设计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为了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果,从选择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直到最后结构零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优选的原则:1、处理好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2、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3、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建筑,使用目的及功能要求不同,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分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居住建筑三部分。

2.2.1工业建筑设计评价及成本预控

包括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

总平面设计是工业建筑项目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业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运输要求及城市规划等具体条件,确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地上地下技术管线及绿化美化设施的相互配置,创造符合该企业生产特性的统一建筑整体。在布置总平面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竖向布置、管道、交通路线、人流、物流等是否经济合理。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要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必须满足生产工业过程的要求、合理组织场内外运输、应适应建设地点气候地形工程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工艺设计评价: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工艺设计标准高低,不仅直接工程建设投资的大小和建设速度,而且还决定着企业未来的产品质量、数量和经营费用。

建筑设计评价:工业建筑设计必须为合理生产创造条件。因此,在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形式选择上,应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熟悉生产工艺资料,掌握生产工艺特性及其对建筑的影响。根据生产工艺资料确定车间的高度、跨度及面积;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决定车间平面组合方式;根据设备种类、规格、数量、重量和振动情况,以及设备的外形和基础尺寸,决定建筑物的大小、布置和基础类型,以及建筑结构的选择;根据生产组织管理,生产工业技术,生产状况提出劳动卫生和建筑结构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必须采用各种切合实际的先进技术,从建筑形式、材料和结构的选择、结构布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满足生产工业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第2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动态控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多。但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存在的“三超现象”十分常见,这严重制约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由于工程项目需要按一定的建设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而工程造价发生在工程建设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中,所以要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各个要素中加以管理,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下面就建设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2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投资决策是项目建设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主要和最容易忽视的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80%~90%。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和投资效果的好坏。而投资决策确又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项目的规模、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建设标准、工艺和设备选用等,这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效益。

3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拟建项目经过投资决策阶段后,设计阶段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它对建设工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及建成后能否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阶段通过编制设计概算可以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分析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并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与成本的匹配程度,调整项目功能与成本使其更趋于合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或优化设计;推广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加强对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和审查;提高设计质量。

3.1方案的造价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与审查

设计阶段加强对设计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的方案估算不够完整,有的限额设计的目标缺乏合理性,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不够精准,影响到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造价控制目标的制定,最终不能达到以造价目标控制设计工作的目的。

3.2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比选

为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果,从选择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直到最后结构构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从中选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或者对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经济合理。在设计过程中利用价值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3.3严格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统一管理,贯彻“先算帮后算”,把钱用在“刀刃上”。彻底改变目前“设计过程中不算账,设计完概算见分晓”的不良现象,克服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对工程造价的负面影响。

3.4推广标准设计

即采用国家、省、市级各专业部属的标准通用设计,既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还由于采用标准构件,可以在预制厂采用定型工艺,组织成批均衡生产;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整个建设周期。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也是降低造价的一个方法。

3.5推行设计索赔及监理制度,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索赔和设计监理制度的推行能够真正提高人们对设计工作的重视,从而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以有效开展,同时也可以促进设计单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造价意识。设计索赔制度的推行和加大索赔力度是切实保障设计质量和控制造价的必要手段。

3.6提高设计质量

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避免设计洽商费用的增加,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

4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4.1招标阶段

招标阶段产生的中标价是合同价的基础,因此,招标阶段的工作对造价的影响很大,应予以充分重视。针对图纸的设计深度和工程的性质,确定便于造价控制的、适当的工程计价方法,如工料单价单位估价法和综合单价单位估价法。详细勘察工程现场,根据现场的情况编制招标文件,确定一些有利于造价控制的计量方法。

4.2清标阶段

清标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投标文件的内容,对照招标文件对标书的响应性和符合性进行检查,清标工作应有足够的时间,从造价的角度,重点应审查施工方案,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施工组织方案和措施的不同,会引起清单项目单价的显著差别;对工程量清单报价,主要看是否有多算、少算、漏报、缺项以及价格组成的合理性情况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让投标人进行澄清,通过澄清使得各投标单位的报价进一步明确,以免中标后对报价的组成内容产生歧义。

4.3评标阶段

应合理应用最低价中标的单因素评标法和最高分中标的综合因素评标法。单纯从造价控制来说,招标单位当然希望合理最低价的投标人中标,但由于评标过程中,投标单位的成本较难确定,有些投标人往往会采用恶性竞争策略,如采用低于成本价的报价中标,而施工过程中再想方设法采取偷工减料,或者通过变更、签证等办法补回损失,给工程质量和造价控制都带来很大难度。为减少上述行为的发生,招标人在评标时除了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可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单因素评标法,对一些较复杂的工程应尽可能采用综合因素评标法,即除了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外,还要对其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方案、拟投入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进行综合评审。

4.4签约阶段

确定中标人之后,招标人应再一次详细审阅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将评标时的澄清内容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同时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子目的单价与中标人进行协商、调整,特别是对施工阶段很有可能发生大量变更的项目,更应如此。实践表明,合同签订前的协商对后期造价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协商结果也较能让双方满意。

5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实行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在实践中往往把施工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业主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费用控制、预防并处理好费用索赔、挖掘节约工程造价潜力来实行实际发生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

5.1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变化,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地控制。坚持“施工图设计漏洞消灭在开工之前”的原则,严把各个关口。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会越小。因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这样才能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5.2正确处理索赔与反索赔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要求。工程索赔是工程承包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由于施工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施工进度、物价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它的发生必然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所以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索赔工作。

5.3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5.4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垄断价的滋生

在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变电所安装工程、绿化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在有些项目中,一方面应尊重供电部门的“规定”,另一方面要求允许另一家供货商参与竞争,以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很好地遏制垄断价。

6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长期以来,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应认真做好以下几点: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是指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的工程及费用范围。审核竣工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验收是否合格,审核结算方法、计价方法、优惠条款是否符合合同;按竣工图审核工程量,在审核中,应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严格执行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签证;检查取费标准,不同地区的税率、价格指数可能不同。因此,工程取费标准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根据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工程类别等设定合理的取费标准。

7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是确保建设项目的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必须从项目的全过程着手。因此,应针对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共同把关,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以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实现更好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及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全面的转变和更新,时期更加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全面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就应该尽快实现从传统的项目管理范式向现代项目管理范式转换,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从传统的基于定额的造价管理范式向现代的基于活动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

一、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一)多主体的参与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房屋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这种管理方法,使得项目的投资效益最大化以及合理地使用项目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成本;房屋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的根本方法是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各个有关单位共同分工合作去承担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工作,及要求项目全体相关利益主体在全过程的参与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构成一个利益团结的队伍,在这种相互参与合作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避免部门偷工减料或者故意延误工期的事件发生,他们必须共同合作和分别负责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各项活动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责任。

二)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

全过程造价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造价管理范式,强调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过程,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项目造价决策和实施的过程,这种方法是将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工作分解成项目活动清单,然后使用工程测量方法确定出每项所消耗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

三)基于活动的造价控制方法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一种基于活动的造价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必须从项目的各项活动及其活动方法的控制人手,通过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活动去减少资源消耗,从而实现降低和控制房屋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目的。总的来说,造价控制的方法要以活动的灵活的实际变化为基础,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去估算和确定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同时采用基于活动的管理方法以降低和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争取更大的利润收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减少资源消耗与占用,并能够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全面有效控制。

二、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步骤

房屋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具体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造价的确定过程;二是造价的控制过程。

一)房屋建筑造价的确定

房屋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中的造价确定是按照基于活动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的。这种方法的核心指导思想是:

任何项目成本的形成都是由于消耗或占用一定的资源造成的,而任何这种资源的消耗和占用都是由于展开项目活动造成的,所以只有确定了项目的活动才能确定出项目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而只有在确定了项目活动所消耗和占用的资源以后才能科学有效地确定出项目活动的造价,最终才能确定出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所以说,房屋建筑造价的确定是造价控制的前提条件和必要过程,缺乏了造价的合理估算和科学预算,就导致了在造价控制过程中盲目操控、浪费资源、损耗时间等负面情况的出现。这种确定造价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的方法,也叫工程量清单方法或工料测量法。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全面推广的工程量清单法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项目活动的分解与界定技术方法及项目资源价格信息收集与确定等方面还存在有一些缺陷,所以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及各地区原材料价格情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进行造价确定,才能够形成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的技术方法和方案。

二)房屋建筑全过程造价的控制

全过程建筑管理范式中的造价控制是按照基于活动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的。这种方法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任何项目成本的节约都是由于项目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减少带来的,而项目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减少只有通过项目减少或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才能做到的,所以只有减少或消除项目无效或低效活动以及改善项目低效活动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这种造价控制的技术方法就是国际上流行的活动的项目造价控制方法。同时我们可以指导,只有合理有效并且切合实际的控制造价,才能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各方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优质安全。

三、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一)全过程工作分解技术方法

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都是由一系列的项目加大和具体项目活动构成的,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首先要求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攻错的分解和活动的分解。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至少可以基本的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是决策阶段: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做出关于投资方案、投资实施方向性决策,为项目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是设计阶段:在项目做出决策后,在建设资金总额确定的情况下,为达到有限资金取得最大效益,必须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是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

第三是招投标阶段:主要包括建设工程设计招投标的审计、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审计、投标报价的审计和合同的审计。

对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工程物资采购要实行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施工单位和供应商。

第四是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审计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及签证实行有效控制。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避免投资失控。

第五是竣工验收及竣工结算阶段: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和竣工审计,审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合理确定项目投资总额,确定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二)全过程造价确定技术方法

根据上述项目的阶段性划分理论,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就可以被看成是项目各阶段之和。实际上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各不相同的,其中,项目的可行性与决策阶段的造价是由决策和决策支持工作所形成的成本加上相应的服务利润,通常这种成本是项目业主和咨询服务机构工作的代价,它在整个项目的成本所占比重小,而服务利润是指委托造价咨询服务机构提供项目决策服务时应付的利润和税金等;项目的设计与计划阶段的造价多数是由设计和实施组织提供服务的成本加上相应的服务利润;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是由项目实施组织提供服务的成本加上相应的服务利润和项目主体建设中的各种资源的价值转移而形成的;项目的竣工验收及竣工结算阶段成本多数是一些检验、变更和返工形成的成本。

三)全要素集成造价管理技术方法

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建设工程项目范围;二是建设工程项目工期;三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四是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四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范围、工期和质量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项目的造价。例如,项目范围的扩大和项目工期的缩短会转化成项目造价的增加。同样,项目质量的提高也会转化为项目造假的增加。因此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而言,还必须从影响造价的全部要素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和找出项目范围、工期、质量和造价等要素的相互关系。

四、结语

科学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因此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复杂而且环环相扣的工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经验,还有不断的向外国先进的建筑造价管理技术和方法学习,才能逐步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审计介入点不同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z2007{29号)(以下简称教育部29号文)指出,对“大中型建设工程应实施全过程审计;也可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结合内部情况,对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部分阶段或环节进行全过程审计。”实际上,各高校基本从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不同的介入点开始审计。有的从工程量清单编制审核介入,有的从施工单位招标开始介入,有的从工程施工开始介入,不一而足。而从投资估算开始介入,对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进行全过程审计的高校极少。

(二)审计范围不同

全过程审计的内容主要有11个方面:(1)工程审批程序审计;(2)设计审计,包括初步设计审计、施工图设计审计和设计变更审计;(3)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4)工程招标投标审计,包括招标文件和招标程序审计;(5)工程合同审计,包括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核把关和合同执行审计;(6)拆迁审计;(7)内部控制制度审计;(8)工程物资采购审计;(9)隐蔽工程审计;(10)额外工程审计;(11)工程进度审计,即定期对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由于审计介入点不同和具体审计方案不同,各高校的全过程审计基本都未完全涵盖以上内容。

(三)审计深度不同

所谓审计深度,是指对审计事项的审计细致程度。比如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有的高校是全过程审计方和建设主管方委托的清单编制单位背靠背编制清单,然后将两份清单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出具审计报告;有的高校没有安排全过程审计方编制工程量清单,只对建设主管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两者效果必然不同。再如,对工程变更联系单的审计,是对所有工程变更联系单都进行审计,还是只选择金额比较大的进行审计,金额大小的划分界限是多少。这种审计深度问题贯穿于全过程审计的始终,对审计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四)审计主体不同

目前高校工程审计专业人才紧缺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很多高校都是委托社会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全过程审计。代表学校进行委托全过程审计业务的部门一般是高校内审部门(审计处)。而有的高校是建设主管部门(一般是基建处)既代表学校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同时又代表学校委托事务所对所管理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还有的高校是建设主管部门委托一家事务所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咨询,内部审计部门委托一家事务所进行全过程审计。另外,各高校与事务所所签审计合同不同,导致学校及代表学校委托审计业务的部门与事务所的合同关系具体内容不同,即甲乙方权责界定不同,这些对全过程审计工作的开展及审计质量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五)审计方与建设管理部门权责范围不同

教育部29号文对全过程审计的定位为“监督、控制和评价”。但在全过程审计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审计越位、错位、缺位现象表明,对这一审计定位的把握是一个难点。有些项目中,审计方在每一个工程管理环节都需要签字认可,没有审计负责人签字同意工程量确认无效,没有审计负责人签字同意不能进行工程变更,没有审计负责人签字同意不能支付工程款。还有一些项目中,审计方只是针对同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结算审计,将原本要在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后一次性做的结算审计分批提前完成而已。这两种情况反映出不同高校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审计中,审计方与建设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是不尽相同的。前者存在明显的越位错位现象,而后者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全过程审计。

二、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处于探索期

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在我国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方式,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探索期。目前,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不成熟性表现在:(1)没有成熟的套路。目前没有一种大致成熟的套路可以参考或者复制,各高校的具体做法不一,效果殊异。(2)相关制度不够细致完善。比如关于全过程审计的理论研究认为应从工程立项开始介入审计,但在实践中这一点很难做到。(3)相关文本没有规范性范本,比如全过程审计委托合同应该是对全过程审计职责范围的契约界定,但没有像《施工合同范本》(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详细准确)这样的文本可供参考,各高校的全过程审计委托合同内容不同,格式不一,这与各自对全过程审计相关概念的理解不同及具体做法不同前后呼应,以致不同高校做法大相径庭。

(二)高校内部审计有效性有待提高

高校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一般由学校领导担任负责人,由学校基建部门为主组成日常管理部门,学校审计部门作为与基建部门同级的内部机构,在面对同级部门和上级领导时很难做到完全真正独立,这种情况在全过程审计不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另外,高校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参差不齐,全过程审计相关各方对审计任务和职责的共识度较低,这些因素一起对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做到参与而不干预、监督而不越位、控制而不管理,评价而不决策,是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难点。

(三)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及事务所水平存在差异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工程审计人员少、任务重的现象仍很普遍,因此,大部分高校的全过程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借助于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全过程审计,同时,高校内审部门对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的全过程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这种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事务所相关审计工作人员的胜任能力,以及双方职责关系的合同约定对全过程审计的有效性和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差异较大,事务所对高校内部管理及全过程审计工作的理解和经验差异、事务所派出的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水平差异、高校与事务所的委托合同内容的差异共同构成了审计队伍整体水平的巨大差别,相应地,全过程审计的有效性和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别。

三、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出台相应的法规和制度文件,厘清概念,规范操作,对于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高效开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厘清全过程审计相关概念,准确界定全过程审计的起点、终点、范围、要点等,明确审计方的职责,并形成规范性的法规或制度文件。这是做好全过程审计工作的基础。其次,提供相关文本的参考范本,提高全过程审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全过程审计协审单位招标文件参考范本,学校与协审单位合同范本,全过程审计小组技术人员标准组成等。最后,完善全过程审计的相关辅制度,比如全过程审计协审费用计算等,这是全过程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内部加强审计沟通与协调

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涉及到学校审计部门(审计处)、协审单位(事务所)、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基建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部门多,业务交往复杂,即使各方准确充分理解彼此职责范围和分工,相互间需要沟通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实际情况是,相关各方对于全过程审计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较大的差异和误解,这为原本复杂的沟通增添了难度。尤其是作为同一学校内部平级部门的基建处和审计处,分别在项目建设和全过程审计中履行重要职责,负有主要责任,既需要密切协作,又存在固有矛盾,两者关系对项目建设和全过程审计都影响巨大,因此,学校管理层因其行政管理层级较高,既要关注项目建设和全过程审计目标实现,又要在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的基础上,强化对全过程审计的领导和管理,促进各方优化沟通,团结协作。

(三)高校内审部门加强对事务所的遴选和管理

全过程审计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务所的工作成效,因此,对事务所的遴选和管理是高校内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优质的招标文件是事务所遴选工作的关键。在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具体的全过程审计工作大部分依据来源于招标文件和委托合同,这更凸显了招标文件的重要性。招标文件中一般包括招标需求、评标办法和评分标准、合同主要条款,这些是对拟确定的事务所的要求、产生办法的描述,是对全过程审计委托关系双方职责的初步界定,也是对通过招标确定的事务所工作开展的指导和约束,因此必须仔细推敲,准确表述,通过招标文件将全过程审计工作的理念予以体现,通过招标选择实力较强的事务所承担全过程审计协审工作。

(四)根据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制定合适的审计方案

第5篇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management activity based on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as the object,which involves four basic elements: resources,goals,organization,and environ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nterrelated organic whole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also is a dynamic process continuous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we can make prepa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pre-construction,so that can keep pace with many works to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062-01

1 建设工程项目计划管理

1.1 建设工程项目计划编制的原则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协作条件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编制中必须遵循一些准则,体现出计划期工作的重点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律。安排计划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前,必须对初步设计和总概算进行“五定”,即:定建设规模、定总投资、定建设工期、定投资效益、定外部协作条件。

1.2 建设工程项目计划的内容 ①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及初步设计的工作进度安排,它可使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各项工作的时间得到控制。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需要在预测的基础上编制。②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是指初步设计批准后,在编报建设工程项目年度计划之前,根据初步设计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开始建设(设计、施工准备)至竣工投产(动用)全过程的统一部署。其主要目的是安排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建设进度,合理分配年度投资,组织各方面的协作,保证初步设计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它对于保证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增强工程建设的预见性,确保建设项目按期竣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是编报建设工程项目年度计划的依据。③建设工程项目年度计划。建设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是依据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国家年度建设计划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编制的。该计划既要满足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又要与当年可能获得的资金、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相适应。

2 严格建设工程项目统计管理

2.1 建设工程项目统计的范围 统计的范围主要有: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同期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的企业;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的企业;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各种经济类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2.2 建设工程项目统计的要求 不论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还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都需要按照月报和年报两种形式填写统计报表,并按时上报。

3 把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管理关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其他审计组织)独立地对建设项目财务收益、其他技术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是宏观经济管理、调控和监督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保证。凡是国家规定必须进行开工前审计的建设项目,未取得审计机关出具开工前审计意见书而私自开工建设的,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停工。凡是建设项目不按规定办理审计手续的,按不同情节处以相应罚款。业主违反有关批准文件规定,以合同形式要求设计单位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而增加概算投资,应由业主报原审批部门予以批准。否则,应停止建设。

4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准备管理

4.1 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图纸会审工作一般在施工承包单位完成自审的基础上,由业主主持,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等有关人员参加。对于复杂的大型工程,业主应先组织技术部门的各专业技术人员预审,将问题汇总,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做到在会审前对设计心中有数。业主有责任组织设计单位对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等向施工单位作出明确的技术交底。

会审时要有专人作好记录,会后作出会审纪要,注明会审时间、地点、主持单位及参加单位、参会人员。就会审中提出的问题,着重说明处理和解决意见与办法。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按施工技术管理程序,应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如对施工组织设计中涉及的工艺要求、质量标准、技术安全措施、规范要求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图纸会审中涉及的要求及变更等内容向有关的施工人员交底。

4.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业主应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权力,在下达开工令前应委托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及材料、劳动力、设备需用计划等。

4.3 技术培训与劳动组织准备 技术培训与劳动组织准备包括以下内容:做好各专业及工种的技术培训与质量教育;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贯彻和技术交底;建立和健全各级施工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

5 落实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准备管理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建设项目 全过程审计 投资效益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工程项目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是现代管理学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上的新突破,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目的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投资政策,真实反映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保障资金使用安全,避免损失浪费,维护国家、业主、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建设资金投资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全过程审计主要体现在投资立项审计、设计(勘察)审计、招投标审计、合同审计、施工过程审计及竣工结算审计等方面。

一、投资立项审计

建设工程投资立项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审查与评价拟上报的项目申请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或者说是审查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学校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学校的长远规划,项目的建设有无必要等。通过建设工程投资立项审计,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加强前期工作,确保拟建项目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防止损失和浪费,切实保证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它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的审查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真实性的审查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完整性的审查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科学性的审查与评价;资金来源的审查与评价;项目决策的审查与评价。

投资立项审计的关键在于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投资立项审计的效率,可行性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肃和认真的工作,它对于项目的科学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人员务必做到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据的各类资料务必详细而准确,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时,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全面、客观,按照国家有关编制规范进行编制,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设计(勘察)审计

设计(勘察)阶段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影响建设工程的工期,因此,设计(勘察)的跟踪审计非常重要,要高度重视。它主要包括:勘察管理的审查与评价;设计管理的审查与评价。关键在于设计管理的审查,主要体现在:委托设计与招投标管理的审查与评价;设计方案选定的审查与评价;初步设计管理的审查与评价;施工图设计管理的审查与评价。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由于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标准引用不当、设计错误或缺陷、设计变更频繁等问题,将导致设计图纸或成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带来投资增加的风险,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同时,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是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概算不准确导致投资失控,后续资金解决困难,项目难以如期实施等风险。鉴于此情况,设计(勘察)审计在全过程审计中发挥着投资控制的重要角色。

三、招投标审计

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是对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是加强造价控制、切实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施工招投标的审查与评价;监理招投标的审查与评价;主要材料和设备招标审查与评价;分包工程招投标的审查与评价;招投标过程审查。

分包工程招投标的审查与评价作为一个新兴的审查项目,各审查单位在审查角度方面均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但分包工程在高校中较常出现,因此对于此项审查又显得非常的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拨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高校项目中如属国家拨款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所有项目必须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和工程造价。因某种特殊原因不能和主体工程一同招标的专业施工项目,总承包单位应提前通知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招投标的要求和程序组织招标,以免影响施工总进度。在制定分包合同有关条款时,通常应尽量参照总承包合同,避免分包合同与总合同的条款冲突矛盾,造成索赔事件发生。

四、合同审计

随着工程审计程序的完善,合同审计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合同审计包括设计(勘察)合同审计、监理合同审计、施工合同审计及材料、设备购置合同审计等几个方面。合同审计的关键在于设计(勘察)合同审计,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重要方法,要求设计单位在各设计阶段都应要求各设计专业进行造价分解,层层控制工程造价,但如果在合同中只明确限额设计的建安费用总造价而不对具体内容和标准进行明确,那么就不利于造价控制,也无法控制,从而发挥不了限额设计的作用。而施工合同的审计涉及面广,几乎涵盖整个事中控制阶段,施工合同对施工过程及竣工结算起着承上启下的指导作用,它主要包括:审查合同是否明确规定工程范围和工期;审查合同的工程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查合同工程造价计算原则、计费标准及其确定办法是否合理;审查合同所规定的付款和结算方式是否合适;审查合同中隐蔽工程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无防范价格风险的措施;审查合同中规定的中间验收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交工验收是否以有关规定、施工图纸、施工说明和施工技术文件为依据;审查质量保证期是否符合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规定;审查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有无明确协作条款和违约责任等。

五、施工过程审计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审计是指项目开工至竣工阶段,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计量、隐蔽工程、变更签证、设备及材料采购、工程进度款支付、索赔等各项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量投入最大的阶段。所以,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审计是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主要隐蔽工程的审查与评价;主要材料及设备价格确认的审查与评价;工程进度款拨付的审查与评价;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审查与评价;索赔事项的审查与评价。

隐蔽工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即竣工后无法进行再检查,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高估冒算提供了可乘之机。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和签证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有效制约和控制。同时,全过程跟踪审计比以往的结算审计更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把施工单位的高估冒算控制在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因此审查的重点是要求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必须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应反映全面,以免造成争议。

六、竣工结(决)算审计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是对建设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与建设工程直接有关的财务收支等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它主要包括:工程验收的审查与评价;工程结算的审查与评价;工程决算的审查与评价。

工程结算作为投资规模确定的重要内容,其审查工作也最为繁杂和关键,接到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资料后,应及时审查报送资料是否齐全,结算方式是否正确,如不齐全应及时通知工程管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补齐结算资料,以免延长审计时间。在初步审核过程中应对各项资料的有效性进行审查,核查各项资料签名手续是否正确及完善,签证单是否有效。同时,在工程量审核过程中,应认真核对各项变更、施工签证工程量是否与投标部分重复,必须查勘现场,对现场尤其是设计变更、施工签证项目进行核对、测量,才能确保竣工图、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的真实性。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全过程审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加强对投资效益的审计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对公用、公益投资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符合绩效审计这个大方向。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在全面全过程的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最佳化,争取最佳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审计规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7篇

监督是评价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过程,即对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及改进活动的评价。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还包括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工商行政监督、物价监督、统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等。其中,除了审计监督,其他监督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进行,其监督职能都是从其管理职能中派生出来的附带职能,是为了执行其具体业务而进行的监督,只有审计监督才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的独立经济监督。其独立性也决定了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在经济监督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是指建设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从项目立项至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竣工验收、造价决算、财务管理、竣工后投资经济评价等审计工作。其目的就是:内部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综合、科学的方法,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进度、效益”三项目标,确保投资款项合理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建设工程投资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增长,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具有耗时长、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且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颇大,因此,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内控制度、造价控制、工程质量、财务管理等进行审查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范内控制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前,从经济活动的计划及相关会议开始,并制定相关的组织内部规章制度。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第十一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组织高级管理层的责任。”第十二条:“内部控制是对组织目标实现的相对保证。”程序就是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因此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确保内控制度规范运行。俗话说:人管人气死人。但是运用制度管理约束人,就有章可循,可以使建设单位干部不犯错误,因此审计工作从一开始就可以帮助建设单位干部提提袖子,拉拉衣襟,维护建设工程项目从一开始就规范化、制度化,保持正确的运作方向。作为经济监督就是要时刻提高警惕,观察经济活动的一举一动,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研究对策、办法,当然应该坚持原则的就要坚持原则。

[例一]某子项目进入资格预审程序。按正常程序只要符合资格预审文件要求即可入围,但必须有三家及以上单位才可以进行下一阶段正式招投标程序。在评审过程中,有四家单位基本符合条件要求,但内审人员发现这四家单位有围标嫌疑,同时上述四家单位的报价均明显高于清单预算标底,不利于建设单位利益。当场有评委提出终止评审,但招标文件及资格预审文件中没有惩罚围标的相关条款,工作陷入被动!内审人员提出先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因四家单位基本符合条件要求,所以只能认可投标有效并张榜公示。事后立即上报,领导召集项目、内审人员开会,决定制度不能随意变更,只有另想办法。公示期间,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了解,发现其中两家单位业绩有造假情况,因此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取消了这次投标结果,重新招标公告。虽然这样操作耽误了时间,延误了工期进度,但建设单位严格按制度办理,投标单位心服口服,且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

二、造价控制与核定。造价审计是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核心。为节省有限的建设资金,各建设单位高度重视造价监控工作。自建设工程立项后,审计部门即进入该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监控工作。

1.首先从源头――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同开始把关,从合同中约束施工单位,进行规范管理。事后审计的弊端:时间介入滞后,了解信息不全,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即使对部分内容存在疑问也往往因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而陷入困境,审计决定、意见和建议难以落实到位,审计风险较大。事前介入,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能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或消灭于萌芽状态。建设工程项目涉及有关洽谈合同问题应聘请专业单位或专业人士,与业主一道参与洽谈、沟通。经过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序后,文件一旦经甲乙双方签署后,大家就必须遵守,以保证程序及其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正性。

[例二]建设单位招标部门聘请了一家中介造价公司编制一子项目清单预算(控制价)。造价公司审阅了子项目的相关资料后,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合同。可是不久,造价公司以标底超出洽谈范围为由,要求增加合同价款。在讨论会上,内审人员坚持原则,指出造价公司在知晓项目情况的条件下,以低价中标后再来涨价是不对的。事后,建设单位与造价公司沟通后,造价公司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继续执行合同直至完成编制预算工作。

2.材料价格一般以当地造价管理部门的信息价为依据,但甲定乙购等特殊情况就不同了。在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项目、内审等人员与施工单位联合组成工作组,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的规定,走访市场,货比三家,确定本建设工程所用主要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单价。如子项目――内装饰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花岗岩、大理石、铝塑板等材料价格,经市场调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幅度范围内。在招标文件中加以明确,有力的杜绝了招、投标过程中的“抬高标底”现象,为日后该子项目造价结算奠定基础。

[例三]一项外装饰工程涉及玻化砖材料。事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按甲定乙购方式来确定材料价格。经建设单位询价后,在《关于幕墙用陶土板玻化砖的联系单》中明确了玻化砖材料结算价。在结算阶段,施工单位却提出要另加玻化砖人工费。内审人员不予采纳,根据清单计价原则,清单中相应的石材墙面子目的综合单价已包含人工费。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沟通后,施工单位同意接受。

3.工程量是决算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内审人员要不定期进驻工地。对桩基础、隐蔽建设工程、建筑细部构造层次、设计变更等及时办理签证记录,杜绝事后扯皮的现象,为以后建设工程结算顺利完成做好准备。隐蔽建设工程的监督,按程序操作更有必要。对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设计变更、签证,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施工单位提出合理化方案,提供项目办选择。在签证、变更问题上,要将监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数据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人为的错误有时是失误,但有时是故意造成的。[例四]本人参加了一省重点工程的桩基础晚间现场测量工作。记得有次测量,由于泥沙清理不干净及孔径深处内有塌方出现,二小时前初测合格的孔深反而达不到设计深度。这时候,施工单位坚持认为已经达标可以停钻机了,他们的理由是初测深度与设计深度相差5M,按进度再钻二小时肯定已经达到设计深度。事实是标尺深度就是达不到设计深度。出现此情况,作为内审人员的我坚持清沙,再钻再测。事后才知,是钻头出现断裂,初测后的二小时只是在空钻,等清沙后再钻,不一会儿就达到设计深度。根据此事,我更加坚信内审工作一定要坚持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数据就是工程量最好的说明!

4.先验收再终审,以内审人员为主,组织建设单位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审计小组,办理项目竣工结算。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签证、变更、施工图纸、竣工图纸等为基础,以科学、严谨、细致的态度进行核算,先内审再外审,聘请中介造价咨询公司出具“建设工程造价审核报告”。

在造价结算阶段,施工单位会提出不同意见,怎么办?[例五]上例所说的桩基础结算。施工单位在编制预算清单时,未将桩基础钻孔不灌注部分的工作内容列入清单报价内,理由是建设单位招标文件以及工程量清单未列空孔子目。但在结算最后阶段,施工单位要求将此作为遗漏项目补入决算。内审人员根据该工程招标文件第二节,第三点投标报价中的第4条:“采用工程量清单价计价或者提供招标控制价的,当发现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或招标控制价中的工程量与施工图纸有误差的,招标人和中标人在合同签订生效后1个月内,经双方核对,应予以调整。逾期均不予认可。”的规定,不予采纳。施工单位无话可说。所以造价结算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文件为基石,这样才能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施工单位才会接受决算结论。

三、工程质量审计。由于建设项目存在工期长、投入大、技术性强的特点,如果内部审计仍按照传统方式对建设项目进行事后的审查与评价,那就无法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予以改善,就无法实现建设项目审计的目的。因此,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应当将“关口”前移,从传统的事后审查、评价延伸到项目开展之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并全面参与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适时提出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的建议,促进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效益的提高。

工程质量百年大计。建设单位项目、内审人员要与监理一同检查施工单位有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相关施工的规章制度。要组织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对不合格品的控制要有具体措施,对不合格工程和质量事故要进行分析,划分责任。要定期检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参加工程进度会议。检查工程监理是否规范履行监理合同,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执行情况。督促监理做好施工单位已完成工作的内容及其工作量的确认。

[例六]建设单位在电梯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电梯的“五大件”为进口原件。货到工地现场验收时,内审人员发现有部分器件表面有锈斑,包装塑料上有明显的雨水。经向施工单位咨询,原来在运输过程中,装卸人员未采取有效的遮雨措施,致使部分器件长时间接触雨水。为保证电梯质量,经咨询有关专家,在不影响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做防锈处理。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施工单位接受。此事证明,工程质量事关重大。内审工作“关口”前移十分必要,如到决算时就为时已晚了。

四、财务管理审计。财务管理审计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筹措、资金使用及其账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从建设项目全过程看,财务管理既包括各种经营决策的判断、建设工程的执行,也包括成本价格的分析、工程造价的核算以及会计处理过程,是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的融合。财务管理审计强调对建设工程项目各环节技术经济、运行过程真实性的审查,并对其合法性、效益性等管理层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可行性报告审计、设备材料采购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环节,除强调管理层面的问题外,还要求对相关单据、财务数据、财务账簿等进行审查,评价其合法性、真实性。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中,会遇见许多实际问题,如农民工工资(建议按甲乙双方双控账户,专款专用原则)、税务属地管理等,内审人员要提出合理化建议。

[例七]内审人员在一次基建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有大额资金进出账异常情况,找负责人、会计谈话,他们说是买材料款。内审人员经函证了解、调查后,再次找负责人、会计谈话,在铁的证据面前,他们承认了挪用工程专用款的事实。内审人员上报后,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充分体现了防弊、兴利及增值的核心价值作用,实现“质量、进度、效益”三项目标。质量目标是指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达到要求;进度目标是指工程进度和工作效率达到要求;效益目标是指工程成本和项目效益达到要求。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不仅要对项目设计、可行性分析、招投标、采购、建设、验收等过程进行监督,以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维护组织利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内部审计的审查和评价,对项目建设过程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建设项目工程效率和效益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实现增加组织价值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质量

建设工程是一个商品、产品,不可能实行更换或重做,没有合格质量的成本、进度管理再有成效也绝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为保证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第一要务。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涉及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责任主体,地质、天气、4M1E、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影响因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方案决策、设计阶段等环节,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单位等主体都是对工程实体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在某些情况下决定着工程的质量。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形成因素,但工程质量问题不只发生在施工阶段,也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问题。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是建设工程的重要责任主体,因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导致工程出现问题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按照TQC的管理思想应对工程质量进行包括人、技术、管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系统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设单位缺乏懂法律、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对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功能定位不准,对设计单位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中图纸设计变更多、修改随意性大,使施工复杂化;其次,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提供原始资料不详细、技术指标不全、出图深度不够,导致工程项目未实施即存在质量问题和隐患;第三,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利益驱使下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对施工、监理队伍考察不够、选择不当,参建各方的现场管理组织、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素质差;第四,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低、腐败、弄虚作假的无能、无良行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建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家庭式管理模式落后、水平低,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执行力差,施工管理不善等;第五,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原材料不合格、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低成本竞争降低混凝土质量等导致的结构安全、质量隐患;第六,质量监督机构工作量大,监督模式没有切实改变,走形式验收不能发现问题、质量问题处理不当,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不能构成威慑力。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工程项目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提高工程质量应从方案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建设项目推行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要抓住建设单位这个主导因素,对参建各方纳入诚信、处罚体系,强化责任、措施,多方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工程项目建设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组织者、使用者,应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规范建设程序,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选择信誉好、素质高、资质符合要求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队伍,聘用或委托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或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对建设项目的方案决策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提出安全、功能、节约等具体、明确的目标。

2、建设单位向参建各方提供的资料应真实、准确、齐全,协调各方关系,解决问题,设计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设计,保证出图质量,技术指标、图纸深度应能满足施工需要,并做好“四新”等交底工作。

3、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的审查,通过招标等正常渠道选择信誉好、素质高的队伍。

4、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的组织者、使用者,应增强质量意识,并加强自我约束。监理单位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监管者,权、责重大,应加强业务学习、思想教育,增强业务技能,提高责任心,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生产者、创造者,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项目经理部应依据质量计划的要求,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整、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定期对项目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分析,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做好“四新”以及重点部位、重要工序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强化对“4M1E”等影响因素的管理。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书面记录,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质量事故扩大化。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做到施工过程有记录、施工结果有签字,落实责任,真正达到资料反映工程情况,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出现问题有据可查,杜绝闭门“做”资料的造假行为。

5、材料质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严把质量关,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复试工作。杜绝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不合格材料的进场使用。

第9篇

在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形势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贯穿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有利于工程成本、质量的控制及品牌的创造。目前,建筑业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一个项目质量优劣,与建设过程的管控密不可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现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三方面探讨业主方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业主方;项目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建设工程业主方项目管理是通过对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以实现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这三个目标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关系。要加快进度往往需要增加投资,欲提高质量往往也需要增加投资,过度地缩短进度会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这都表明了目标之间关系矛盾的一面;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也可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1]

二、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把工程项目建设发生的全部费用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和竣工决算等管理目标的实现,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 [2]

2.1投资控制的原则

工程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防止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并遵循投资最低化原则、全面投资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及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2.2投资控制的程序和步骤

2.2.1投资控制的程序

制订投资标准:利用估算控制预算的方法,在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等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结算价、竣工决算。

监督投资的形成:根据制订的投资标准,对投资形成的各个项目、形成的过程经常进行检查、比较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因素。

及时纠正偏差:分析投资差异发生的原因,提出改正措施并加以落实,贯彻执行。对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采取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进行纠偏。

2.2.2投资控制的步骤

比较:将工程项目的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以发现投资是否已超支。

分析: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预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完成时的投资情况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支持。

纠偏:当项目的实际投资出现偏差,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偏差分析和预测结果,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纠偏,以期达到整个项目成本偏差尽可能缩小的目标。

检查:对工程进展进行跟踪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业主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包括控制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设计工作进度、施工进度、物资采购工作进度,以及项目动用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3]

3.1业主方进度控制的目的和任务

3.1.1.业主方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

通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控制各系统和各层次的进度来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通过合理的进度控制使项目安全、质量方面得到有效保障。有些项目不顾施工生产的客观规律,一味压缩工期,从而导致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

3.1.2.业主方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在项目实施阶段对设计、施工、物资采购、项目动用前准备阶段工作等进行控制,以满足项目的总进度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的系统,它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业主方负责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设计方编制的进度计划、施工和设备安装方编制的进度计划与采购和供货方编制的进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2]

3.2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3.2.1.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在项目组织结构中应有专业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必要时设立计划营运部门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计划进度及项目开发进度作全程监控。

3.2.2.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上缺乏进度计划系统、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和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致使项目进度目标得不到更好的实现。为实现进度目标,必须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地、科学地编制进度计划并加以实时监控;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避免过多的合同交界面而影响工程的进展;注意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量。

3.2.3.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需求计划,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时段所需要的资源。在工程预算中应考虑加快工程进度所需要的资金。

3.2.4.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路线、设计方案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此时,业主方应根据进度目标选用适合的设计及施工方案,节约项目建设周期从而达到既定的进度目标。

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和运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落实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职能活动,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

4.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策划、决策和实现过程中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4.2业主方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4.2.1.业主方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使设计达到质量目标,业主方应具体提出对工程项目的空间、位置、功能、定位的要求。使用功能与建筑物协调,并共同纳入目标系统中,与边检条件、时间(工期和运行期)等一并优化,提出具体的工程要求、技术与安全说明等,最终形成工程质量管理文本。[4]

4.2.2.业主方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方和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它不是对最终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而是对生产中各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监督、检查与验收。

4.2.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业主方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图等。

2.检查施工通道布置与质量及施工场地平整度是否满足进行施工的质量要求,监督施工单位关于工程坐标测量数据及高程控制点与水准点的设置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通信等的供应质量是否满足施工的相关要求。

3.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建筑材料设备供应是否能及时供应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供应的建筑材料与相关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标准及相关采购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4.2.2.2.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业主方应委托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日常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控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跟踪监控工作,做好相关施工过程资料的管理工作,整理和补充相关施工档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都应通过业主方与监理单位审查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研究。

五、总论

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着复杂的建设过程,而业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总集成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业主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主动地组织和协调好项目各参与方的工作,最终产生一个又一个令自己和社会满意的优质工程,从而建立独特的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里葵, 温正慧,陈耀勇. 浅析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0,(08).

[2]秦鸿波,李文丽.论业主方建设项目投资控制[J].河南建材,2008,(05).

第10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组织。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上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工作量及其繁重,不确定因素及不可预见性变化很多,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尤其注意项目的组织结构。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1项目的概念

项目是一个专门的组织为实现某一个特定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次性活动或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以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

1.2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属于最典型的项目类型,主要由以建筑物为代表的房屋建筑工程和以公路、铁路、桥梁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构成。

建设工程项目除具有一般项目所共有的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整体性和制约性特征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建设工程项目实体的特殊性和建设过程的特殊性两个方面。

1.3项目管理的概念

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项目管理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具有特定的项目和目标,二是需要有专门的组织,三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四是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与效率等。

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作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

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是指项目管理应综合协调好时间、费用及功能等约束性目标,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成果性目标。

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它是一种运用既有经济规律又经济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手段,并在时间、费用和技术效果上达到预定目标。

1.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分类,其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建设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的定义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其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即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最终是使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二、组织

2.1组织的概念

组织具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即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

2.1.1组织结构

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是按一定领导体制、部门设置、层次划分、职能分工、规章制度和信息系统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人的集合体。

2.1.2组织行为

通过一定权利和影响力,为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对所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行为进行策划、安排、协调、控制和检查。

三、工程项目组织

3.1工程项目组织的概念

项目组织指从事项目具体工作的组织。工程项目组织是指为完成特定的工程项目任务而建立起来的,从事工程项目具体工作的组织,它是由主要负责完成工程项目分解结构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的个人、单位、部门组合起来的群体,包括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等,有时还包括政府部门。

3.2工程项目组织的特点

3.2.1目的性

项目组织是为了完成项目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组合起来的群体,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是决定项目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工程项目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企业或部门,他们各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利,各自有不同的目标,同时,他们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承担一定范围的项目任务,从而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3.2.2一次性、暂时性

一般来说,项目完成之后,项目组织就会解散或重新组成其他项目组织,项目组织的寿命与它所承担的项目任务的时间长短有关,即使有一些经常从事相近项目任务或项目管理任务的机构或公司,由于他们参与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目标、范围、对象和合作者,也认为他们参加项目的项目组织是一次性的。

3.2.3类型多、结构复杂

由于工程项目的参与者较多,他们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经营目标,这些单位对项目进行管理,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由于组织目标不同,他们的组织形式也不同,但是为了完成项目的共同目标,所有参与方的组织形式应该项目适应。

为了有效实施项目系统,项目的组织系统须要与项目系统相一致,由于项目系统比较复杂,导致项目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在同一项目管理中可能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组成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体系;项目组织还要和项目参与者的单位组织形式相适应,这也会增加项目组织的复杂性。

3.2.4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复杂管理

在很多情况下,项目组织是企业组建的,它是企业组织的组成部分。企业组织对项目组织的影响很大,从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到企业资源、利益的分配等都影响到项目组织效率。从管理角度看,企业是项目组织的外部环境,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散后,其人员将返回企业。对于多企业合作进行的项目,虽然项目组织不是由一个企业组建,但是它是依附于企业,受企业影响。

3.2.5项目组织是一种柔性组织

柔性,是指项目要有机动灵活的组织形式和用人机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项目组织也是柔性组织,具有高度的弹性、可变性和适应性。项目组织中的成员随着项目任务的承接和完成以及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入或退出项目组织;项目组织随着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而变化。此外,项目组织采用不同的组织策略、管理模式、惩罚模式和不同的项目实施计划,也会有不同的项目组织形式。

3.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所建立的较为稳妥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方式。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建立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的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

3.3.1目的性原则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部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建设项目管理的总目标。从这一个根部目标出发,就要求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按编制设定岗位人员,以职责确定制度和授予权利。

3.3.2集权与分权统一的原则

在一个健全的组织中不存在绝对的集权,绝对的集权意味着没有下属主管;也不存在绝对的分权,绝对的分权意味着上级领导职位的消失,也就不存在组织了。为了保证项目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的统一,授权过程应包括明确预期的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实现这些任务所需的职权,以及行使职责使下属实现这些任务。

3.3.3高效精干的原则

项目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以能实现项目目标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为原则,尽量简化机构,做到高效精干,配备人员要严格控制二、三线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

3.3.4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的原则

跨度大,管理人员的接触关系增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数量随之增大,因此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强调跨度适当,这要根据领导者的能力、项目规模、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3.3.5业务系统化管理的原则

建设项目是一个开放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大量的结合部,这就要求项目组织也必须是一个完成的组织机构系统,恰当分层和设置部门,以便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防止结合部位上只能分工、权限划分和信息沟通等方面的相互矛盾或重叠。

3.3.6弹性和流动的原则

建设项目的单件性、流动性、阶段性是其生产活动的特点,这必然会导致生产对象数量、质量和地点上的变化,从而带来资源配置上品种和数量的变化。这就要求管理工作和管理组织结构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组织结构适应生产的变化,即要求按弹性和流动的原则来建立组织结构。

3.3.7项目组织和企业组织一体化的原则

项目组织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管理角度看,企业是项目的外部环境,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解体以后,其人员返回企业,即企业是项目组织的母体,建立项目组织结构要考虑到企业的组织形式。

四、结语。

以上所述只是项目管理的一小部分,随着社会创新的增多,相应实践活动的增多,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看待并发展项目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孙燕 王东升主编。

第11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有效的广泛适用的管理科学。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使建设单位满意和施工企业所有成员受益为目的,进而达到长期合作成功的管理方式。全过程质量管理,能从根本上提高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而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首先开始于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继而进行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有效的领导,一旦计划付诸实施或运行,就必须进行控制和协调,检查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实施情况,找出进行中偏离计划的误差,确定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在建设工程目标控制过程中,要经过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等基本控制步骤,使建设工程项目的目标,能够在全过程管理的运行中按照计划逐步的实现。

二、招投标的全面管理

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主要解决工程由谁来承揽的问题。招标单位要立足抓好工程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资效益,就必须在招投标阶段的具体细节上下功夫。首先要重视标底的确定,合理划分工程标段,其次要注意合理低标价的中标原则,因为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队伍素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功效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建造成本不一样,其报价的离散性也很大,所以不能太看重报价。要把握“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招投标的原则,而“择优”则是招投标的最终目的。只要我们坚持了上述原则,那么中标者必定是众多投标企业中最优秀的。因此,推行招标制度,必将实现对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又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每一具体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对投标单位的选择、评标的打分办法这两个环节上,只要政策尺度稍有调整,就可能影响到中标的结果。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招投标的基本原则,尤其要把“择优”这一宗旨贯穿招投标过程的始终。招标前建设单位要制定招投标示范文本,以便投标人明确其权利、责任、义务的范围,制订合理的竞标策略。在招标报价方式上要实行量价分离,这样既减少了招、投标双方的工作量,又使竞标价格更贴近市场。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治理管理者的违规行为,这里还包括评标场所的监控,专家评委的抽选,招标的选择,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相关行政部门等工作的规范与管理,一定要做好这些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

三、建设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解决的是工程建设活动中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它体现在投资决策、设计、发包、施工和预决算各个阶段,是对建设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综和反映。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工作。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浪费现象。首先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经济观念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投资的节约,尽量减少设计的变更,坚决杜绝以设计变更的名誉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项目。如果是因为不变更设计可能就影响项目功能发挥的情况下,一定要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要有设计单位代表、甲方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后才能生效,条件具备时,也可派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全面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是建设项目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事后控制过程,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从实践过程来看,工程结算核减的资金往往占送审结算资金额的8%以上,个别项目核减数额达30%--50%。由此可见,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是控制投资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在工程竣工结算中,要实行基建部门初审、审计部门终身两步审计制度,对工程决算的真实性、 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具体操作上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收集准备好目前正在使用的相关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当年或近期的材料表、建筑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种决算文件、各项费用标准等文件。

2.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标准图集、图册等技术资料。

3.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是否正确。工程造价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工程量上,有些项目由于工程量的扩大,会引起连锁反应。例如:暖卫工程中,管道安装工程量增加,就会使得相应工程项目的工程量随之增加。如:管道除锈漆,管道刷油,管道保温,保温管道保护层安装、刷油等。同时,由于这些项目的直接费用增加,相应的各项取费亦随之增加。

4.审查设计图纸内容与套用定额项目是否相符。对施工单位在决算中所列的定额项目,哪些该给,哪些不该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和正确地运用定额,即“正确地套用定额”。而且,还必须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熟悉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全部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准确地审查好工程的决算,节约工程费用,降低工程造价。

5.审查单价的套用是否正确。对于决算书的工程名称、种类、规格、计量单位是否一致,即“正确地套用单价”。

6.审查各项费用标准。各项经费应当根据有关的规定标准和费率进行计算,对计算基础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要逐一加以审查核对,防止错算、漏算。

在建设工程定额中的规定很多,有关结算的文件也不少,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诸如重复结算的问题、小数点的错误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建设单位的编审人员要加强各项技术、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经常深人施工现场,了解研究施工中各项与结算有关的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与施工单位打交道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断地加强编审人员的自身思想建设,抵挡住任何诱惑,不为金钱丧失党性,要在结算中坚持正义,不询私情。

五、建设项目成本的全面管理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建设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计价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建设项目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建设单位在完成建设项目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建设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等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中,要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控制造价;选择和优化设计方案时,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平衡调节。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要科学合理的编制标底,有条件的要自行编制标底,并要与市场实际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的编制质量。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使各施工方在保证最低企业利益的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这就要求在最初的招投标阶段,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特别是对于那些较大的工程项目,招标单位一定要选择那些有实力、有技术、有先进设备、有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的施工企业来完成,使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工程的项目。

六、对创建优质工程的全面科学管理。

基本建设的全过程管理,是创建优质工程管理的基本途径。 全过程管理,强调的是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来开展活动,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不仅要求建设单位所有部门的人员都要积极认真地投入各种质量管理活动,而且更要求建设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一定要坚持强有力的领导,把好各项关口。

1、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全过程管理的推行,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建设工程的管理现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建设优质工程的管理体系,包括工程质量的领导责任制、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质量监督监理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但是也有些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仍处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如部分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不高、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筑市场不规范、信用缺失、无序竞争、低价中标、任意缩短建设周期等现象仍然存在;重大工程质量技术风险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管理上仍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系统尚未建立,缺少法规和监管队伍等方面的必要支撑。就当前来看,工程项目已经向高、大、深、难转移,而建设、管理、监督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要求,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家建设厅对工程质量控制力度的加大,以及在工程招标中对投标单位业绩考核的重视和在评标中所占分值的比重,使得施工单位对创建优质建设工程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优质工程的数量也不断提升,开创了全过程管理的新局面。

2、创建优质工程,深化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核心,是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工程质量问题不仅是建设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好标准。

(1)优质工程实施前的标准策划

创建优质工程,要达到以下指标: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分部工程质量目标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其中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要达到优良;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达到86%以上;工程竣工技术资料齐全。

(2)成立创优工程领导小组

创优机构的领导者,一定要由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担任,同时吸收技术部门、质量部门、施工部门、物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保证各个环节运行畅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3)全项目管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主管单位领导主持下,按照招标承包合同规定的内容,由承包企业各部门共同对工程质量作出保证,把工程质量管理深入到整个项目实施上,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隶属关系及相互联系的方法和职责范围,清晰质量管理程序,制定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项目部、项目分部、施工班组三级质量自控,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

(4)全过程管理。

在质量管理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从勘察设计一直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管理。技术部门的责任:掌握了解施工质量,做到施工区内的技术管理达标,做到文明施工;质量部门的责任:负责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行使工程质量的监督权,形成项目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施工部门主要职责:坚决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图纸及技术核定单施工,负责工程轴线、标高控制桩等的复核,积极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等设计技术的文件及施工规范标准,参加图纸会审、复审、详细提出问题、做好记录、取得甲方或设计院的明确答复,保证提前开工准备工作到位。

(5)全员管理

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积极组织各部门全体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工作中,特别要强调操作班组的全体参加,使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真正突出了“全面”管理内涵,真正实现全过程、全项目和全员的全面质量管理。

(6)建立现场指挥的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应具有“精干、高效、权威”的特征,要由专业技术骨干和负责人组成,并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及早察觉,正确决策,尽快处置,做到信息灵通、指挥到位、消除隐患、杜绝疏忽。

(7) 实行项目管理跟踪考核

实行项目管理跟踪考核制度,把握事先行为控制,从源头上遏制质量问题的发生。具体而言,一是实行委派责任制,坚持“谁委派,谁负责”,做到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二是对跟踪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项目规范运行,确保各项指标全面完成。三是建立执行项目管理负责人定期报告或述职制度,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掌握派出机关的情况,使工程项目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现场培训

第12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任务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管理是以最优实现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管理活动的过程。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

1、规范自身行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业主对工程管理习惯于一家说了算,合同意识差,随意性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业主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行业规范的要求,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将投资风险全盘转嫁给他人,对工程量计量与单价随意“打拆”。业主的这些行为,使得监理单位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承建单位步入进退两难境地,导致工程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工程效益明显下降,无法实现工程预期目标。业主应通过委托协议和合同,把工程项目的任务和管理职责以及各项风险分解到项目实施单位,自己进行总体协调和控制,保证项目如期按质建成,并尽可能节省投资; 授权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进行“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为项目服务,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间接管理施工单位,为工程项目提供施工条件,按程序及时支付工程款,保障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对工程监理的管理

业主对工程监理的管理主要是选择好的监理单位,再依据《建设工程监理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审核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审查项目监理规划,检查监理合同履行情况。

监理单位的选择。业主可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直接委托的方式选定监理单位,重点从审查监理单位的资质证书和各类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及数量,考察监理单位的监理业务技能、实践经验,是否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监理同类工程的经历,了解监理单位的社会信誉和监理业绩等方面选择监理单位。好的监理单位,将对工程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业主方项目管理服务于业主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其中投资目标指的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等。质置目标包括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满足业主方相应的质量要求。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加快进度往往需要增加投资,欲提高质量往往也需要增加投资,过度地缩短进度会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这都表现了目标之间关系矛盾的一面;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也可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这反映了关系统一的一面。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工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招投标工作分散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进行,因此可以不单独列为招投标阶段。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工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分别进行如下工作:①安全管理; ②投资控制; ③进度控制。

二、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有效措施

1、投资目标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它的目标是使项目的实际总投资不超过项目计划总投资。要想很好的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首先必须对建设工程不同阶段的投资进行分解, 做出投资计划, 建立里程碑式控制体系, 对每个投资阶段进行里程碑管理。工程各阶段形成的投资计划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把项目各阶段的投资计划值和实际投资值不断进行比较, 一旦发现偏差, 立即进行偏差原因分析, 制定纠偏措施或调整投资计划, 及时纠偏, 使实际值和计划值相吻合, 很好地实现项目投资目标。这样就能使投资计划系统由粗到细、由浅入深, 准确度由低到高, 不断完善。

2、进度目标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优工期, 即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源消耗来实现整个项目的预期目标。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链条组成的, 各链条之间的协作配合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 这里可以用到著名的“木桶理论”, 即进度最慢的项目就会是整个项目进度的代表。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管理, 可以优化整个项目的进度计划。优化进度系统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是整个项目的主要矛盾, 是确保项目能否按时完成的关键。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循环、复杂的过程。项目的实施与项目计划是互动的,在项目进度的管理过程中, 需要对计划不断检查、协调、控制才能实现项目整体的动态平衡。

例如在进度实施过程中, 负有不同进度管理职责的不同人员, 分工协作, 形成一个纵横相连的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业主不断督促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督, 不断强化各类建材及构配件供应商的进度意识, 将项目的进度写进合同, 明确违约责任, 建立起一个机制, 保证供应商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 确保进度的一致性。项目经理应通过施工部署、组织协调、改善施工工序和方法等决策, 应用经济、技术和管理手段, 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系统和严密、规范的工作制度, 然后依据工程项目进度目标体系,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

3、质量目标控制

质量目标控制采用“三全一多”的目标管理方式。

(1)全方位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是由业主、监理、勘探、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 由于项目管理环境中各组织目标利益和工作性质不一致非常容易产生冲突, 而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疏忽或责任缺失都会影响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 所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各组织间的关系, 明确利益和责任, 激发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提高工作质量, 以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顺利实施。

(2)全过程质量管理: 质量目标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 全程推进。这个过程包括从项目策划与决策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及工程回访维修服务。在这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中, PDCA 即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置循环法是最基本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施工阶段为例: 工程施工前, 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悉设计文件及工程施工图, 了解工程特点和工程要求, 进行质量策划,确定合理的质量目标, 编制出科学的质量计划, 然后按计划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如工程分包商、施工工序、工程材料及构配件等进行实时监控, 建立实施质量日记、现场质量协调会、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 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同时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各类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保证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 项目各参与方及各参与个体都承担着自己的质量职能, 发挥着自己的角色作用。

(4)多样化的质量监控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是由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环境等多种因素联合实现的主体, 对这些因素进行不同方式的质量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是必需的。同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事前、事中或事后控制, 这些控制相互依托、环环相扣, 最终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