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3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全社会对残障学生的关注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课余体育训练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康复、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1].因此,对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1.1参训残障学生情况在所调查的17所安徽省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共有248名残障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其中男生为202人,女生为46人,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主要是语音类、视力类、智力类的残障学生,分别为171人、35人、42人.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男生远远于女生,同时参训的语音类残疾学生要明显多于视力和智障两类残疾学生.通过调查显示,残障学生通过参与课余体育训练,最大的收获是增强自信、磨练意志(占38.3%),其次是增强体质(占29.8%),再次是增进与教师、同学、比赛对手的交往(占20.2%),而运动技术的提高、竞技水平的提升只是少部分参训学生所追求的价值(占11.7%).此外调查还发现,残障学生参训的动机依次是: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兴趣(占46.8%)、为了集体荣誉(占23.8%)、挑战自我(占16.9%)及健身康复(占12.5%).
1.2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情况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总量较少,各校对体育场地的拥有率较低,且体育场地面积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在被调查的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场地面积最小的学校仅有200,最大的学校有4000.在17所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4所学校有田径场,15所学校有篮球场,3所学校有排球场,4所学校有足球场,10所学校有室内乒乓球房,4所学校有体育康复训练室.场地设施不仅数量不足,且“常人化”的特点较为突出,与普通学校的场地设施几乎没有差别,不符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国家规定:盲校体育场地设置要求“适宜视力残疾使用的环形跑道或直道,除少部分留作硬地外,宜铺设草坪[2]”,但几乎所有学校的体育场地都是水泥地或沙土地.调查显示,有70.6%的特殊教育学校认为现有的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学校体育训练的需要,且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比较陈旧和老化,使用年限较长.教练员制作简易训练器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目前仅有2所学校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使用自制的简易器材进行训练.调查得知,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普遍较少,经费投入最高的学校为2400元,投入最低的学校仅有300元,平均体育经费为1500元.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划拨的教育经费(占88.2%).在训练经费使用范围方面,用于场地建设和添置训练器材所占的比例很小,训练经费通常只能保证购买参赛的服装(鞋)、发放训练津贴和奖金等.
1.3参训项目及训练情况调查显示: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5大项.而我国残疾人体育已开展并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盲人柔道、轮椅篮球、坐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椅网球、盲人门球、射箭、硬地滚球、盲人足球、轮椅击剑等15大项[3].相比之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开设的项目相对较少.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坚持每周、每月开设2-3次训练课的学校分别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5.8%和11.8%,82.4%的学校在赛前2-3个月才开始安排训练课,可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课的安排具有明显的“突击性”色彩.在调查的17所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训练都有训练计划,但通过查阅教练员制定的体育训练计划,可以看到训练计划在训练目标的定位上普遍过高且无“指标体系”,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过于重视“体力”而忽视“心智”,在训练的组织和控制上所采用的手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等.
2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
2.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总体来说宣传不够、重视不足、投入力度不大,对适合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场地、设备、器材进行研发不够,从事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缺少宣传残疾人体育运动知识的书籍和刊物,媒体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报道也很少,还没有形成真正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社会氛围[4].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不仅需要运动员、教练员的努力,尤其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扶持,需要广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对视力残疾运动员而言,如果没有引导员帮助,他们的训练和比赛将无法进行.
2.2残障学生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一方面,残障学生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我保健、康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残障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意志薄弱、缺乏主动、兴趣单一等特点,因此,残障学生有着比正常学生更强的自尊心,担心因从事课余体育训练而遭到他人的讥讽、嘲笑和议论,孤僻封闭的性格使得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5].在这一点上,女生和视力残疾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也是导致特殊教育学校参训学生男女性别和残疾类型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之一.
2.3残障学生运动能力较为薄弱残障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的局限,给日常生活、学习乃至运动都带来诸多不便,且残障学生间的残疾种类不同、个体差异较大、运动能力参差不齐,这给训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受训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如:视力残疾学生由于缺乏视觉表象,他们的语言缺乏感性做基础,导致语言与实物脱节,同时由于空间定向能力差,通常要依靠听觉和触觉来补偿,对事物感知受到局限,通过其它感觉器官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局部特征,以此作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很容易产生错误判断;语音残疾学生则主要依靠视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来感知外界事物,因而限制了感知觉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且由于感知觉活动缺少语言活动的参与,使第一信号系统(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虽然很多,但能够表达的却很少;智力障碍学生,其身体发育随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而越来越差,生理、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在肺活量、肌肉力量、身体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等指标上明显落后于健全学生[6].
2.4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肩负着培养参训残障学生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也要提高参训残障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而竞技水平的提高主要处决于训练过程中科学化程度的高低.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总体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两类学生的选材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2)训练目标存在“起点高”、训练实施存在“步子大”的现象;(3)训练内容体系主要体现为“体力型”特征,即重视体能、技术、战术等内容的训练,忽视智力、心理、作风等方面的训练;(4)在训练活动的组织和控制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指导训练的各项原则,如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安全练习等原则;(5)运动负荷难以驾驭,对体育训练中运动量和强度的安排主要依靠教练员个人经验和直观感觉;(6)训练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如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注意收集全国(省)残运会、特奥会的运动成绩,比赛规则的变更,竞赛器材的改进,以及其它省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状况等方面的信息.#p#分页标题#e#
3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
3.1营造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环境(1)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残疾人教育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权益,疏通体育人才的输送环节,切实解决参训学生的奖励、升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7];(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知识、残障学生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的宣传力度,营造出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良好氛围;(3)残联、教育、体育等行政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关爱残障学生体育训练工作,培养以扶残助残为荣的良好风尚;(4)在社会及各级学校中加强为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提供志愿服务的宣传,加快残障学生体育训练志愿者、引导员队伍的组建.
3.2提高参训残障学生对残疾人体育功能的认识只有对残疾人体育功能有着充分、足够的认识,才能真正唤醒广大残障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在动力,可见提高参训残障学生对残疾人体育功能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残疾人体育功能主要有:(1)价值补偿功能,即个别肢体或器官系统功能丧失,通过运动可使其他部位或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一定补偿,如视力残疾者通过盲人门球运动可提高其听力功能;(2)康复健身功能,由于残疾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可塑性较大,残疾部位不一定完全定型,根据“用进废退”理论,通过锻炼和训练可以改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健康状况,甚至还能使残疾部位的功能达到恢复,如2008北京残奥会我国脑瘫短跑运动员杨晨和爱尔兰脑瘫足球运动员马龙分别被取消所创纪录和参赛资格,其原因是残疾人医学委员会通过科学鉴定,认定他们身体状况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这说明他们经过多年体育训练,身体残疾已经得到康复;(3)教育功能,通过体育锻炼和竞赛可以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阻力和困难,磨练残疾人刻苦、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残疾人奋发向上、拼博进取、为集体荣誉而战的道德风尚;(4)娱乐功能,残疾人体育往往融娱乐性、游戏性和竞赛性为一体,通过参加或欣赏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可以起到调节心理、愉悦身心的作用[8].
1.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重庆市特殊学校教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11所区县特殊学校发放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在这274份有效问卷中,盲校教师32人,聋校教师153人,培智学校教师89人。其中男教师132人,女教师142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86人,31-40岁121人,41-50岁51人,51岁以上16人;已婚192人,未婚82人;专科以下文化程度6人,专科文化程度121人,本科文化程度137人,硕士以上文化程度10人。教龄在1-2年以内45人,3-5年以内78人,6-10年以内66人,11年以上69人,无教龄的16人(无教龄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不满一年)。
1.2研究工具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是辛涛[3]等人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有27道题,采用6点制评分标准,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Alpha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77,0.74和0.54。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由肖水源[4]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两个月重测,总分一致性R=0.92(p<0.01),各条目一致性R1-10在0.89-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国内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定结果与身心健康结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predictivevalidity)。采用Maslach倦怠问卷(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此问卷为198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联合开发。MBI分为3个分量表:情感耗竭(9个项目)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人格解体(5个项目)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8个项目)是指个体的工作胜任感、工作成就、工作乐趣下降。MBI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采用克隆巴赫α系数来表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三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0、0.79和0.71。
1.3数据处理数据收集完毕,剔除无效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对问卷进行编码、录入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不同性别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独立样本T检验)
2.2不同教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差异研究(方差分析)
2.3不同教育程度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方差分析)
2.4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
3讨论
3.1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性别差异男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主观支持比较低,该结论与刘在花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以从侧面解释男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高的原因。其次,职业倦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主观认知因素在起作用,男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效能的低下和主观支持的缺乏方面与男性的社会性别角色要求是分不开的。社会公认的男性职业应该是有地位、有尊严的,而男特殊教育教师从事的一项是琐碎、耗费大量精力而教育效果难以及时显现的工作。男特殊教育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公认的男性职业角色存在极大的落差,所以相对于女特殊教育教师他们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2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教龄差异教龄在1—2年的特殊教育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阶段,对于特殊教育和学生怀有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特教教学研究中,所以相对于那些阅历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体验到的挫败感相对较少,情感耗竭比较轻。由于刚刚参加特教工作,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一般都会给新教师以各种支持。与老教师相比,新特殊教育教师获得的支持较多,职业倦怠水平较低。与6—10年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相比,3—5年教龄和11年以上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较低。新教师可能随着教龄的增加,发现特教实践与自己的教育理想相去甚远,早期利用的资源和方法已经不能够解决目前的倦怠问题。6—10年的特殊教育教师经历过前两个阶段的探索,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方法的成熟,他们又获得新的资源和支持。11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可能由于长期从事特教事业,职业倦怠比较严重,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投入与效果不成比例,角色混乱、超荷冲突等问题困扰着很多老特殊教育教师。综上可见,新特殊教育教师需要给予帮助和指导,老特殊教育教师同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支持还要体现阶段性,初期主要是基本教学的支持,中期是深入的新理念和技术支持,后期主要是精神层次和生活上的支持。这条线索描述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轨迹,要求我们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及时补充专业发展动力。这启发我们在特教教学和研究中可组成新老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研究共同体,老教师可以在教学经验和生活情感方面给予年轻教师以指导支持,年轻教师也可以把特教教学和研究中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与老教师一起分享,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3.3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学历的差异专科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比较低,职业倦怠水平比较高。与专科学历特殊教育教师的比较主要是本科学历的,这也暗示本科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比较好,教学效能感较高,职业倦怠较低。本科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中,有一些是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也有一些是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的。二者显示出的差异与有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也发现:小学低段的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显著低于初中段,且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初中段。虽然学历并不完全代表着一个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但是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和主观支持方面显示出来的高低状况暗示我们,要关注学历水平较低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要给他们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如一些教育康复的基础理论知识、物理治疗、职能治疗、感觉综合训练、言语训练等实用技术,另一方面给这些教师以心理的关怀和其他支持。
3.4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职业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可以从反面折射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与黄喜珊等的研究一致。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这提示我们,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支持利用度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间的负相关暗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遇到职业倦怠时,更多地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社会支持,反映了高效能感的特殊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自尊,这一点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注意。
4结论
关键词 融合教育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 培养
分类号 G760
1 引言
融合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是融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融合教育强调儿童差异存在的合理性,确保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都拥有在普通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和教师有责任通过调整教育教学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宗旨在根本上与融合教育的理念是相符的。从认识到残疾儿童的独特需要,到看到各类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进而认识到人人都有特殊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对个体差异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像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尽管当前受一些因素(如经济发展、体制、社会接受度等)的限制,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我国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据201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义务教育段全国特殊教育学生随班就读人数已占到在校生人数的51.88%_2]。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学校也已不算少数。以北京为例,2012—2013学年北京市共有5616名残疾学生在1091所普通中小学就读,而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共有中小学1422所,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中小学占总数77%,而2007年的这一比例为47%。也就是说,随着融合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推广以及我国大陆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课堂,普通教育教师的教育环境、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这对普通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教育没有给予及时呼应,师资队伍的质量就会失去保障,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我国随班就读学校的实际教学质量并未像统计数字如此乐观,这些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我国普通教育教师对这种变化的适应水平并不高,大多数教师缺乏对随班就读儿童高效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有的甚至没有形成基本的对随班就读的高度认可和对特殊需要儿童充分接纳的态度;教师普遍担心自己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师资质量已经成为阻碍随班就读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普通教育教师在师范院校未学过特殊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不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特殊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在面对特殊需要儿童时常常不知所措,无力提供其所需要的特殊教育及其相关服务,不仅使随班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处于混读状态,日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教师本人也充满强烈的挫败感。普通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匮乏已成为制约随班就读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不突破这一瓶颈,随班就读的质量难以获得普遍提高,特殊需要儿童的平等教育权益也难以真正实现,也将违背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和目标。因此,使普通教育教师掌握一定程度的特殊教育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2007年,我国开始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期望通过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解决中西部尤其偏远贫困地区的师资缺乏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面临新的改革,为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培养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与环境;也促使部属师范大学从原有“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已有研究发现,虽然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整体认同水平略高,但是已有培养模式下免费师范生对课程政策、课程规划、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实施等方面满意度较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准教师”的养成阶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免费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生成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入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入职后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群体的教育态度、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未来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变革,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将特殊教育能力纳入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内容将成为必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融合教育推进之下,普通教师教育体系应如何呼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教能力的诉求,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行动重点。本研究聚焦于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生力军”的免费师范生,以期通过对其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借鉴。
2 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2.1 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结构及内涵的研究现状
分析教师的能力构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殊教育能力?什么是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国外研究者归纳了融合教师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障碍儿童相关知识;障碍儿童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有效教学策略;正确的班级管理与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要求新教师要具有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能力。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提出了对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六项基本要求,以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具体包括:教育者能够立即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在社区和学校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教育者应当接受充分的培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巧和信心来移除特殊儿童学习中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学习活动;教育者应当在健康、安全、成就感、对社会的贡献、经济能力五个方面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提高;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教育者能够通过职业标准和绩效管理了解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并同时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
融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究者认为,在融合教育中,任何教师都要能履行以下职责:①充分了解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能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②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支持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和适当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将每一个儿童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受益者;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某些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④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要鼓励发展正常和发展障碍儿童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也有研究者提出,为满足融合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得素质,即形成融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特殊需要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融合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融合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
孟万金等研究者认为应该打通“普教”和“特教”之间的分割,突破传统的普教与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素质结构的四个关键系统“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2.2 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结构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融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民主的教育观等)、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有关特殊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知识系统;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其中,融合的专业理念是整个能力结构的灵魂,指导和影响着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支柱,三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普通教师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 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融合教育的思想,即是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的新观念,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
首先,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社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教师是否具备对特殊需要儿童真诚接纳态度,直接影响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已有研究发现,普通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态度并不乐观,“普通儿童普通学生还照顾不了,哪有精力关照残疾学生”,这种消极的接纳态度必然导致融合教育的失败。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观,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教育价值观。融合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教无类”,进而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教育期望,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再次,树立民主的教育观。融合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且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与教育民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普通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民主的教育观,由封闭式单一性教育向开放式多元化教育转变,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体现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公平性、合作性原则;改革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2.2.2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掌握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普通教师需要掌握如下专业知识:其一,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对各类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的掌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其二,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融合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其三,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这是依法执教必需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等级资格相关政策,地方相关制度体系等。其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根基,如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
2.2.3 专业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融合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对教师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其一,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并知道如何向特殊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其二,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这也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其三,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性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其四,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特殊需要儿童大多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减少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融入班级环境。其五,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评估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估技能。其六,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教师的合作、共享能力被作为各国融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核心能力。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策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扮演中介者角色,使各系统之间有序融合运作,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 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行将为教师队伍引入大批优秀学生,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融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适当的教育,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
为提高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是确保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意识到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以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普及性教育,其辐射范围有限、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考虑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3.1 培养目标:融入融合理念,培养特殊教育能力
要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必须先明确其培养目标。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接纳所有儿童,不拒绝和排斥儿童,其内涵已远远超过特殊教育的狭义内容。随班就读是我国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对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师资先行,随班就读改变了普通教育对象的构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此时,教师教育必须予以及时呼应,才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为适应融合教育环境,在培养阶段必须纳入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应融合教育之需,各国均对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为目标;澳大利亚教师标准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多样性和差异性;瑞典要就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进行补充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满足教室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等。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保障我国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也应以“培养免费师范生具备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能满足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目标。
3.2 培养方式:整合多专业力量,实行多模式培养
“从普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倡融合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的目标、教育功能的又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定位的调整,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学界一直对从事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职前特教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性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其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确证。及对国外融合性师资职前培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且还设想和提出了符合本土化条件的具体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的安排方式、教学实习的方法和策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职前阶段的“准教师”特教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与此同时,在免费师范生政策推行下,其专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学校所能解决,而需整合多个学院或专业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培养模式,才是基于当下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满足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可行路径。
以美国为例,其在职前融合教师的培养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普通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二是非特殊教育专业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三是通过专业整合,创办专门的融合教育专业,参与后两种培养方式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种资格证书,形成“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制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英国也是融合教育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为更好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保证普通教师掌握特教技能,英国教育部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才能获得教育证书,对于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对其培养机制并不承认。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单证式的培养,即在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进行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培训。
无论是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还是单证制的培养模式,在准教师职前的培养阶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师教育项目是世界融合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鉴于此,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也需整合多专业力量,采用多种培养模式。比如,“独立模式”即由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各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辅修模式”由教育学院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中对普通教师特教能力的要求,设计非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由非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选修为辅修专业。“分段培养模式”,“3+1”、“2+2”等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先在是普通师范院系修读2—3年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掌握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再到教育学院修读1-2年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综合模式”即由教育学院和其他普通师范院系合作系统调整和结合特殊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系联合合作重新设计各类课程,组成系统的、互补的课程体系。
笔者在阐述现状的基础上,对特殊教育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的实践进行了研究,供同行参考。
福建省泉州市盲聋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集学前教育、自闭症教育、聋教育及盲聋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家校教育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在多年来的家校互动合力教育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的经验,谨以此文与大家分享。
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行业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最为难、杂、累,坚持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老师承担着的不只是特殊儿童的教育任务,同时也承担着额外的工作——特殊儿童家长教育工作。
在众多的特殊儿童家长中,大部分文化知识水平低。在我校进行的以300多名家长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58%的家长小学没有毕业,可想而知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是落后的。因此家校互动十分重要,我校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工作,做好特殊儿童的家长服务。长期以来家校互动合力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我校工作增添了许多特色。
二、特殊教育学校家校互动是开展家庭教育的主渠道
1.
家校互动——家长培训教育的可行性
在特殊教育中,家长的文化知识与孩子的教育存在着矛盾,怎样才能让特殊孩子也能享有家庭教育的快乐,这是摆在特殊学校老师面前的一个棘手的工作。为此,我校开展了家校互动的形成性机制,让特殊学生家长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以帮助特殊孩子在学习、生活上健康发展。特殊孩子需要学校教育,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家长学习必然成为了突破口,家长培训工作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
2.
家校互动——家长手语的培训
听障儿童在无声的世界里生活,学习文化知识必须通过特殊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比普通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因此,我校开展家长手语的培训工作,在我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分期进行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手语知识的普及工作,给家长们带来了福音。
3.
家校互动——家长盲文的培训
盲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字,与汉字完全没有联系,对于初学的盲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掌握这种学习工具。家长通过盲文培训,在家可以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辅助孩子学习,使孩子更快地适应学习生活。我校举行家长盲文培训学习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推崇。
4.
家校互动——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在特殊学校也十分显著。许多来自偏远山区的特殊孩子,由于家庭经济较差、路途遥远等原因,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特教学校后,一学期只在开学和期末放假来到学校接送孩子,而这期间几乎没有和孩子接触。
这样孩子在心理上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本来特殊孩子就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家长的忽视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展亲子教育工作。通过开放日听课活动、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活动等,有效地填补特殊孩子心理的缺失。
三、家校有效沟通协调,调动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1.
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簿、电话交谈、家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假期在家的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交往时,以礼相待,互相尊重,掌握教育分寸。
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摆正心态,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从而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平时教师要抓住各种契机,多给孩子讲一些家长辛苦工作的例子,教育孩子尊重家长,并把自己的学习和劳动成果告诉家长,与家长一起分享快乐,用实际行动报答家长的养育之恩。
2.
与生活老师和各科任教师经常沟通,全面掌握学生在校表现
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孩子全天候(包括周末)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为全方位了解孩子、教育孩子,老师经常引导家长主动向生活老师和科任老师了解孩子的动态,注意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邀请他们“会诊”, 召开家长会议,邀请他们参加,共商教育良方。
当孩子和他们发生矛盾时,我会想方设法尽量避免激化矛盾,平时教育孩子多进行“换位思考”,让孩子懂礼貌,尊重老师的成果,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从而做到“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3.
向心理老师“求医问药”,帮助学生清除心理障碍
针对青春期阶段的特殊孩子常出现的一些心理困扰和问题,老师会主动联系心理老师和家长,共同商讨对策,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在这一转型期客观看待自身及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帮助孩子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孩子的心理素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宽容的心态,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四、利用“微平台”,为家校互动开辟新途径
微博、微信、翼校通等网络平台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微平台”网络传输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俨然成为了家校联系的一种新途径。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重视度远不如普校,常遇到老师想联系家长却联系不到,或是想让家长到校讨论孩子问题遭各种推脱的情况,家校联系受阻。
这时,老师可通过微信等方式将学校通知、孩子情况及时地传达给家长,而家长也可就平时教育子女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通过“微平台”向老师请教或求助,老师可根据孩子家长反馈的内容,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与引导,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或误会。
家长也可以通过“微平台”来发表自己对学校、班级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对孩子在校教育中出现问题时,需要家长配合的,也可以通过“微平台”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相辅相成。
五、家校合力互动教育必须做好家长培训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我校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总结出了特殊学校家长培训心得,同时组织了相关的家庭教育教师工作,开发了《家校教育读本——手语》《家校教育读本——盲文》《残疾学生法治教育读本》等家校教育培训教材,为特殊学校中孩子的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使之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家长培训工作有序进行,成了让家长满意的现代特殊教育学校。
总之,特殊教育的家校合作形成合力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训练工作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正如同车有两轮,缺一不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包括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内,都应该不断提高相互合作的意识,积极努力、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殊教育;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教学针对性差等问题。信息技术也能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传统的特殊教育受到听力、视力等生理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掌握教师讲授的全部知识,给特殊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信息化已经成为时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对于特教教师来说,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质量。因此,提升特教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成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1]。
一、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一)信息技术利用率低。
在特殊教育中全方位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因此,要求特教教师能够经常和熟练的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但在现阶段,特教教师,其课堂上的信息技术使用频率比较低,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信息技术,也还不是很熟练,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根本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信息技术[2]。
(二)缺乏激励机制和措施。
相关院校对于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支持只是表面的,很少从制度或者战略高度进行指导和支持。因此特教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特教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不高,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熟练操作和应用的教师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手段的掌握和应用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如何加强特教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是特殊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为了使特殊需要人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成为了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改变了特殊教育的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便于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共享。
特教教学的传统渠道主要是声音、图象和书本,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可以将多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提供多媒体的刺激,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多维地呈现教学中的内容,有利于特殊需要人群对于知识的获取;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资源的共享[3]。
(二)改变残障人士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作为特殊需要人群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其对学习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有助于特殊需要人群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内容和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信息技术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利用各种辅助技术可以降低由于本身的生理缺陷带来的学习障碍;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特殊需要学生的协作式学习。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与同学、教师以及其他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一起学习、沟通和创作。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对教学方式也会带来改变。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辅助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的主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可辅助特殊需要学生进入自我学习和创作。
(四)强化师生的互动和沟通。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的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增加,使交流更加具有针对性。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和沟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即一对多的沟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沟通;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可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
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提升特教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来鼓励特教教师信息能力的提升。要将特教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纳入业务培训的整体计划之中,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待。制定科学、严谨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信息技术培训会,确保每一位特教教师都能够定期接受最新的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师的专业及其所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指导特教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
(二)制定信息能力考核制度。
制定特教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监督和考核制度是提升教师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对特教教师进行工作绩效考核时,应当把信息技术能力作为一项主要的内容进行考核,重点考察特教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达到的教学效果,考核结果与特教教师的职称晋升和评奖、评优等直接挂钩。通过建立贯穿于备课、授课和考核等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发特教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对于特教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备课环节。
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所需信息化课件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对象的类别、程度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准备。对于备课环节的考核,主要的侧重点在于考察教师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是否适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必须要保证通过教学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学内容能够更加有效率和效果地被特殊需要学生所接受。
2.授课环节。
特教教师不仅要实际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展示备课阶段制作的针对特殊需要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还要能够经常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与特殊需要学生之间就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和讨论阶段,特教教师通过操作点对点、中控型的互动教学设备便捷地与任意学生之间的语言、文字等信息交流,可以要求学生对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进行复述、跟读或回答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操作主机,实现多人的小组讨论,并监听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在考核特教教师授课阶段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侧重于对课堂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的考核[5]。
3.考核环节。
和普通的高等教育一样,特殊需要学生的教学活动同样可以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考试和考核。特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能够符合特殊需要学生自身特点同时又能考核学生对于课堂讲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应当重点考察教师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成绩考核的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考核的效果。
4.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学校要建立相关制度和政策鼓励特教教师从事信息技术应用的研发和创新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激励方式。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取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后,要鼓励特教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理论成果向应用技术的转化,因为特教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研发都是根据他们所教授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及时对这样的科研创新进行成果转化与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资源或信息资源的技巧和能力。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化社会的主要能力之一,特教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特殊教育教师还要从特殊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学会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设施和设备,消减课堂和生活中障碍、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和日常的生活中,进而通过信息化技术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提供机会和能力。
(四)健全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热情。
如果想使特教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就要通过激励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纳入到学校对特教教师的的考核里面,并且鼓励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探索如何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更多的带进课堂,从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职称晋升或者物质奖励,激励全体特教教师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为特殊教育服务。
四、总结
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方向,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更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改进教育的方法和效果。要想在特殊教育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有明确的对策,全面促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梅.对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整合的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4(6):35.
[2]向欢.大连市特教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肖黎.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83.
[4]王燕.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阅读障碍,通常指阅读困难症,是最常见的学习障碍之一。通常是一个基于认知发展水平受限,以语言接受困难为基础的学习障碍,其特点是词汇的解码、识别、快速命名和阅读理解能力存在困难。研究者(Galaburda,Sherman,Rosen,Aboitiz&Ge-schwind,1985)通过对阅读障碍者死后的生理解剖发现,阅读障碍者大脑左右两侧对称,而正常的人脑结构是明显不对称型的,大多数人左脑大于右脑。大脑缺陷影响人的阅读加工,同时小脑也是影响人阅读障碍产生的原因。Nicolson,Fawcett和Berry(1999)使用PET技术发现,在涉及肌肉运动的任务中,阅读障碍者小脑的激活水平显著低于正常阅读者。小脑缺陷还可能延迟婴儿“咿呀”学语阶段出现(Nicolson,Angela&Dean,2001)、内隐学习速度的降低(Vicari,Marotta,Menghini,Molinari&Petrosi-ni,2003)等。同时视觉大细胞功能障碍也会导致的视觉皮层输入速度变慢(Livingston,Rosen,Drislane&Galaburda,1991)等等,这些证据集中显示了阅读障碍发生的生理基础。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如注意、记忆和思维加工能力等都是影响阅读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者(Casco,Tressoldi&Dellantonio,1998)证实阅读技能与选择性注意有关,阅读者通过选择注意范围可以降低无关信息的干扰,把注意集中到特定的刺激上(Facoetti&Molteni,2001)。阅读障碍者阅读过程中不仅存在选择注意障碍还存在注意的转换过程障碍,主要体现在快速的刺激序列加工或听觉的频率加工等(曾飚,周晓林,孟祥芝,2003;Hari&Ren-vall,2001;Helenius,Uutela&Hari,1999)。注意缺陷与大细胞缺损导致的视知觉缺陷整合,对于高级阅读过程加工中的注意的选择与转换都会发生困难从而影响阅读(曾飚,周晓林,孟祥芝,2003)。Beneventi通过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工作记忆任务准确率较低(Beneventi,T??nnessen,Ersland&Hugdahl,2010),视觉工作记忆、听觉工作记忆能力缺陷都是影响阅读者语言加工的重要因素。
Das,Mishra和Pool(1995)以智力的PASS模型为基础,考察了不同序列的认知加对阅读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序列加工困难是阅读困难儿童的重要特征;王晓辰,李其维和李清(2011)在汉语阅读研究中也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可能在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序列加工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出现了困难,主要困难仍发生在序列加工过程。行为实验、计算机模拟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大量证据都表明阅读是视觉系统(词形)、语音和语义三个主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王小娟,杨剑峰,2013)。阅读过程的关键是词汇的语音、语义提取过程,通过注意对特定字词的选择与分配,视觉神经通道接受信息,通过大脑对应皮层与脑区的激活,理解所阅读内容。理解的过程同样会受一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人的知识经验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不断积累。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后天语言经验会塑造不同的神经网络加工机制(Liu,Dunlap,Fiez&Perfetti.2007)。荆伟,方俊明在文章中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在最初的词汇习得过程中也会利用社会语用线索来理解词汇的指称意义。与相对于感知觉线索一样,社会性线索相对于语言线索的权重也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发展逐渐增加(荆伟,方俊明,2013)。Parish-Morris等(2007)研究发现追踪意图性线索的能力是自闭症儿童词汇水平的显著影响变量,线索追踪能力越强,词汇水平越高(Parish-morris,Hen-non,Hirsh-Pasek,Golinkoff&Tager-Flusberg,2007)。通过对阅读障碍影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的研究文献的回顾,不难发现阅读障碍受生物基础、心理发展(认知)以及社会互动的影响。因而,本文将阅读障碍发生原因归纳为三大主体,建构一个阅读障碍成因的“三角”图谱(图1),作为阅读障碍眼动研究分析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眼动研究结果及指标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阅读障碍的内在机制与特质。
2“三角”图谱框架下的眼动研究分析
2.1生理机能与阅读障碍者的眼动
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生理基础主要是指与视觉接受信息相关的生理功能器官-人眼。Stein和Walsh(1997)认为阅读障碍者不能有效控制眼球转动,对较小目标的定序能力差,出现大量的单词中的字母位置错误。同样在眼跳过程中,阅读障碍者无法对知觉对象及其内在成分的具置进行准确定位(Breitmeyer,1980)。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眼动异常与阅读障碍密切相关,相关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也呈现出较为一致的结果。Monica,Stefan和Volker(1997)研究发现,阅读障碍个体眼跳控制异常,表现在单词内和单词间眼跳频率高,回视性眼跳数量增加,反应时间和潜伏期明显延长。李秀红等(2007)对阅读障碍儿童的篇章阅读的眼动研究指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文章时具有异常的眼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平均注视时间长,平均眼跳幅度小,眼跳轨迹紊乱,缺乏计划性、策略性和组织性,注意较为分散。陈庆荣和邓铸(2006)通过对以往阅读障碍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中指出词汇阅读也存在异常的眼动模式。虽然纵多研究的眼动指标反映了眼动控制模式的异常,但这种异常是由生理基础视觉细胞因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传输速度变慢还是因认知加工障碍而导致眼动模式的异常呢?如果仅从一般障碍阅读者的眼动研究结果看,不能得到明确的论断,则阅读障碍的产生是视神经传输速度变慢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断。
McDougall,Borowsky,MacKinnon和Hymel(2005)将阅读障碍分为两种类型:视觉词汇解码困难型(表层阅读障碍)和语音解码困难型(语音型阅读障碍)。研究者(乔静芝,张兰兰,闫国利,2011)对听力受损者的眼动研究发现,语言发展前全聋听力障碍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眼动模式是相同的,但一次注视过程中所提取的广度信息要略大于正常大学生。这一结果可以验证上述阅读障碍者眼动控制模式异常是因生理而引起的还是因认知而引起的。全聋听力障碍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语音回路受损,会导致他们的认知加工能力受损。如果基于眼动异常是因认知引起的,则语音回路受损就会影响眼动控制模式。然而全聋听力障碍者大学生的眼动模式与正常大学生相同,则可以推出阅读障碍过程的眼动模式异常主要是生理基础引起的。且一次注视过程中的信息提取相对于正常大学生略大,验证了阅读障碍的生理归因,因为语言发展前期全聋者会出现视觉器官功能的补偿,视神经较为发达,因而导致了注视过程中信息提取的优势。Trauzettel-Klosinski和Brendler(1998)对左右偏盲患者的眼动研究也支持了阅读过程的眼动异常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研究结果表现为,右偏盲患者更具障碍性,表现为比左偏盲患者阅读速度更低,眼跳和回视次数显著增加。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障碍理论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个体无法迅速识别音位信息,通达受阻导致听力障碍者表现出特殊的阅读模式(Ramus,2003)。
脑电实验的研究结果验证了视觉大细胞缺陷会影响负责快速视觉信息加工与传输的速度(Stein&Walsh,1997;Demb,Boynton&Heeger,1997),从而影响了阅读加工。而于素红,方俊明和王新法(2007)对听力障者与解题正确率高的听力正常学生在解决加减文字题时的眼动特点分析发现,前者在阅读方式、关注信息上与后者有显著差异,总体上听力障碍者阅读没有规律,漏看文字题的关键信息。这一研究结果又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听力障碍者认知加工能力受阻,才导致了视觉信息提取没有规律,不能掌握关键信息。研究者(赛晓光,周晓林,孟祥芝,2008)直接采用听觉、阅读能力测试的研究,发现快速听觉能力缺失是阅读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支持了阅读障碍产生的认知假说。关于阅读障碍眼动研究,有研究结果支持阅读障碍的生理机能障碍,也有支持阅读障碍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实这两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倾向性的结果是因为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而导致的。
2.2认知发展与阅读障碍者的眼动
注意是阅读的重要认知状态,良好的注意是提高阅读活动的前提。马国杰和李兴珊(2012)研究指出,阅读过程中注意分配是眼动控制的核心因素,分为基于序列分布和基于平行注意分布的眼动模式。眼动研究中知觉广度的探讨可以反映注意的分配模式。研究者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弱智儿童的黑点图形知觉广度的研究中发现,智力者正常者知觉广度显著高于弱智者;轻度弱智者的知觉广度显著大于中度和重度弱智儿童(分别为4.08,2.32和2.65,正常儿童为5.36)(张铁忠,黄文胜,1991)。
乔静芝,张兰兰和闫国利(2011)根据听力、视力和智力等标准选取了发展前全聋与健听大学生作为被试,利用研究技术测量了不同组被试的知觉广度,结果表明健听大学生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1个到右侧2-3个汉字;发展前全聋大学生为注视点左侧2个到右侧2-3个汉字,说明两组被试在知觉广度范围内的注意分配有所不同。Chloé,Matthieu和Syl-viane(2007)对14名视觉注意广度较低的法国儿童(阅读障碍者)在视觉搜索和文本阅读任务中眼动模式与正常组被试相比,存在更多的向右的眼跳次数且在阅读与视觉搜索任务中同时加工的字母数较少。眼动控制过程通常伴随注意的转换,眼球会发生注视的漂移现象,或跳到另一个目标上(陈庆荣,邓铸,2006)。目前对注意缺陷儿童的眼动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观察并分析患者的眼睛能否平稳跟踪移动目标;另一类为主动探察某一目标时的眼球活动(杨思渊,静进,2004)。根据主动探察目标的研究范式,伴有注意缺陷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被试单词阅读的单次注视时间比没有注意缺陷的阅读障碍儿童的注视时间要长,注视次数少,错误率高。一项关于不同任务下(注视、主动眼动任务和反向眼动任务)注意缺陷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表明,在注视任务中,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组侵入性眼跳(水平幅度大于2°,水平速度大于70°/s的眼跳数量)数目高于对照组;主动眼动任务(正眼跳)中,两组儿童眼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向眼动任务(反眼跳)中,多动症儿童组错误率高于对照组(陈强,静进,杨文翰,2010)。
由于眼跳不稳定,在平稳眼追随运动中出现干扰性眼跳,导致反向眼跳任务成绩差(Cavegn&Biscaldi,1996)。这些研究结果都验证了注意缺陷儿童的眼动抑制能力存在不足。存在有注意障碍的阅读障碍儿童具有较低的短时记忆加工能力,导致了正字法词汇加工的困难(Thaleretal.,2009)。隋雪、姜娜,钱丽(2010)采用眼动研究技术,研究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词汇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结果显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有效注视频率和瞳孔直径这两项指标无差异,两组儿童都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词汇阅读与理解;但其他多种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凝视次数显著高于普通儿童,表明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得到了眼动数据支持。Florian和Wimmer(2004)研究了阅读障碍者和正常人的文本阅读与假词阅读过程。结果发现,阅读障碍者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以及回视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读者,进一步的词长效应分析表明,平均注视时间接近正常阅读者的两倍,注视次数和凝视时间显著增加。DeLuca等(2002)对假词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短的假词和真词阅读,正常阅读者短词条件下,真词与假词眼动指标差异不显著;长词条件下真词与假词之间存在差异;同是真词时正常阅读者眼跳幅度随词长增加而增加,眼跳次数不变;阅读障碍者在短的假词条件下,其眼跳次数显著多于短的真词;在长的假词和真词之间,眼跳次数差异不显著,眼跳幅度小,回视率显著高于正常阅读者。这一结果也出现在钱丽(2009)的汉语阅读障碍词汇阅读的眼动研究中。进一步说明,阅读障碍者存在着正字法加工缺陷,根据语音障碍理论,假词的出现不符合一般的语音技巧,阅读障碍者编码能力差,语音意识弱,联合学习能力差,因此会影响阅读效率。为了促进阅读者认知加工过程中的语义提取,提高阅读效率。
研究者(白学军等,2011)在汉语文本阅读中以词为单位加入空格研究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空格文本的注视位置效应,结果发现,阅读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句子时,阅读障碍儿童与年龄匹配组儿童一样,单次注视时往往将首次注视定位于词的中心,多次注视时首次注视往往落在词的开头;当首次注视落在词的开头时再注视该词的概率增加,而且再注视往往落在词的结尾部分;采用具有风险性的战略-战术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保证每个单词的最佳注视,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汉语的词间空格可以促进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活动,这得到Perea,Panadero和Moret-Tatay(2012)研究的支持,增加短词之间的空格可以促进年幼儿童文本的可读性,特别有利于阅读障碍者。这一研究发现,可以为特殊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改编传统的阅读教材以适合不同阅读障碍者的阅读特点。阅读策略的选择是多项认知功能整合的结果,Banner和Wang(2011)在研究中证实了阅读理解过程中,具有高度熟练阅读技能的阅读障碍者阅读策略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选择的是一种高水平的阅读策略,但不熟练阅读者所体现出的是一种低水平的阅读策略选择。张茂林和杜晓新(2012)通过眼动研究考察了阅读提示(高阅读策略和低阅读策略)对不同类型听力障碍者自然阅读和快速阅读的影响,不同阅读策略运用倾向的聋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眼动模式;高阅读策略组的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注视次数少、眼跳距离大,而且回视次数也少;较之低策略组聋人学生,高策略组学生被试表现出更强的对阅读材料的预期推理能力。刑丹、王亦男和韩玉昌(2010)考察了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小学四、六年级儿童在不同策略提示下的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不同听力障碍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一样在四种阅读策略(基线、标记策略、图示策略和提纲策略)提示下阅读理解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注视频率的被试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阅读提示策略主效应显著,表现为提纲策略和图片策略提示阅读上的眼动特征显著好于基线和标记策略的提示阅读。刘晓明(2012)通过对听力障碍学生的阅读监控过程的眼动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学生阅读监控能力和阅读临近眼动指标均与健听学生存在差异。
2.3社会性线索与阅读障碍者的眼动
研究者指出社会性线索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权重不断增加(荆伟,方俊明,2013)。阅读理解过程中字、词、语义的提取过程除了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关,更离不开人的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社会互动与促进。目前因社会性发展差异而导致阅读理解差异的眼动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闭症儿童的阅读障碍研究中。通常针对自闭症儿童眼动研究旨在考察他们是如何在图片、场景、视频中进行面孔识别,从而来考察自闭儿童社会关系判断的特点。陈顺森,白学军,沈德立和张灵聪(2012)采用眼动仪实验考察背景性质对面孔搜索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儿童对面孔的搜索与加工受背景性质的影响,而自闭症儿童对信息的加工不受背景性质的影响,因为背景语义的阅读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不明显,即他们不关心背景的阅读与语义理解的关系。
Darren,Robyn和Neil(2012)用眼动技术研究自闭症障碍患者和智商匹配的非自闭症患者的面孔识别。分为两种类型的任务,一种为外显的、明确的面孔识别任务;一种为内隐的目标面孔识别任务。外显的、明确的面孔识别用新旧辨别和反应时来测量。结果表明,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患者与控制组相比成绩较差,而内隐识别任务中的成绩不受影响。面孔识别是一种复杂社会关系的融合,一致的背景对面孔的解释说明作用可以有助于对面孔的理解与识别,实验表明自闭症儿童对背景没有明确的意识注意,即使是在明确的外显任务中。进一步说明自闭症者对处于目标中的其他关系的不关注,这也是自闭症临床症状的特点之一,对自身环境和关系不感兴趣。自闭症研究中除了经典的面孔识别任务,许多研究(Rumsey&Hamburger,1990;Connor&Herme-lin,1994;Connor&Klein,2004)表明具有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儿童有较好的词汇确认和阅读理解能力,但总体上低于正常儿童。人的语言产生与人的大脑结构有联系,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单调机械,对语言环境和语法关系不感兴趣。这种语言发展与环境和语法一致性的阻断,使得自闭症儿童通常不能将自身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起来,反应贫乏与异常。近年来研究者对自闭症语言障碍者的眼动控制模式与语言能力的相关性的研究增多。Kelly,Walker,Nor-bury和Courtenay(2012)通过对自闭症语言正常(AIN),自闭症语言障碍(ALI)和非自闭症语言障碍(LI)以及正常的(TD)8-14岁儿童进行正向与反向眼眼任务和分心“搜索”任务测量他们的眼动控制模式。结果表明,反向眼跳任务群体间差异不显著;但是自主控制模式缺陷与语言能力相一致,能力越弱,自主控制模式越差,而不是仅自闭症障碍者具有。在反眼跳任务中,80%以上的自闭症语言障碍者和非自闭症语言障碍者所犯的错误率比正常者低。
在分心搜索任务中,35.29%的自闭症语言正常者和42.75%的非自闭症语言障碍儿童比正常儿童的错误率高。陈强等(2010)认为注意缺陷多动儿童的反眼跳与正常儿童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Kel-ly,Walker和Norbury(2013)发现被试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反眼跳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自闭症与多动症儿童虽然都存在注意缺陷,但多动症儿童注意力易分散,无法集中;而自闭症儿童注意力难以转移,比较稳定。所以这两种病症的机理不一,临床表现不一,因而导致了眼动研究中反眼跳与正常被试相比的结果也不一。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症状阅读障碍制定适合其自身规律的教育教学策略。Benson,Castelhano,Au-Yeung和Rayner(2012)在研究中,要求自闭症谱系障碍者与一般阅读障碍者观察一组场景,并执行下列任务:简单的任务“找出不同(spotthedifference)”和复杂的任务“找出哪个更奇怪(whichone'sweird)”。在简单任务中,两组不存在差异,但在复杂任务时,自闭症障碍患者的反应时更长,表现在目标区域的首次注视时间也较长,自闭症障碍者不能快速提取社会背景知识的信息,这一结果表明了自闭症障碍者缺乏对社会环境线索的利用,对复杂信息加工能力较弱。
通过阅读障碍眼动研究中眼动特征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论证了阅读障碍形成的生理、心理与社会互动三方面的影响作用。因为研究目的不同,研究结果倾向性的原因解释也不一样,但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生理缺陷既直接引起眼动模式的异常,也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眼动模式;社会促进与人的认知发展也存在着双向作用,特别表现在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中。因而,当前眼动技术作为测量异常知觉策略的有效工具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用来识别具体的障碍特征,提高对障碍的早期识别能力,对评估与量化儿童出现的早期发育异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量工具,也会随着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与ERP等多种神经记录仪联合使用,以获得更为精细的认知神经过程的记录与分析。
3眼动研究对特殊教育的启发
本文基于阅读障碍眼动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与正常阅读者相比,阅读障碍者眼动特点体现为注视过程、眼跳过程以及编码能力的有效加工缺乏等。基于阅读障碍“三角”图谱分析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文献,进一步验证了阅读障碍受生理、心理和社会三者共同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阅读障碍也影响着障碍者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所以眼动研究对如何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效率更具意义。在特殊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史中,注重的是一种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希望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结合心理-医学模式了解特殊教育的对象所具有的“特别”需求。因而,在阅读过程中,特殊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除了要提供特殊儿童以平等的受教育权,还要根据特殊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教学。本文通过阅读障碍者眼动研究文献的综述,针对如何促进特殊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开始
通过眼动研究的指标分析发现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低下,关键信息难以掌握,眼跳与注视异常。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对各种不同的刺激出现相应的反应。这些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能力低下的表现,可以在早期的婴儿阶段通过技术手段来测试,如给婴儿呈现图片刺激或声音刺激以观察他们对刺激的反应能力,以考察他们是否具有正常的感知觉能力、注意能力和记忆能力。继而实施早期干预,由专业人士制定科学的特殊教育计划,由专门机构和家庭共同实施,主要包括运动、感知、注意力培养和学习能力训练等。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特殊教育中学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张泓,1994),让特殊教育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特殊性还未完全发展之前进行科学干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让特殊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分类制定教育方案,尊重差异性
通过眼动研究指标分析发现,不同的阅读障碍体现出了与正常被试不同的阅读能力,而且不同的阅读障碍者之间也存在着眼动模式的差异。目前,特殊教育中接受教育的多为智障、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者等。在我国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师资与校舍环境的限制,常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殊教育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进行教学。这种违背特殊教育儿童发展特殊性的教育方法十分不可取。Breznitz等(2013)研究证明即使是成年期的阅读障碍者如果通过诱导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可以提高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成年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时间性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这种通过阅读速度训练影响知觉、认知加工和可能的眼动特征进而影响阅读的流利性,是建立在阅读过程依赖于快速的信息提取基础之上。因此,特殊教育中要根据不同障碍形成的不同机制制定适宜的教育方案,如自闭症儿童的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等。针对每一类不同发展障碍儿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以及配套的康复训练计划,多方面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效果。
(3)培养创造融合氛围,发展共同性
关键词: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特殊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学科。据《中国统计摘要2009》中关于我国主要年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统计,2007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任教师仅有3.5万。经计算,我国特殊教育师生比约为1∶70,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心是让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的同时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康复。然而,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份城市,其特殊教育体育师资是否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现状能否适应特殊教育的需求等问题都值得探讨和研究。开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研究对成都市特殊体育事业的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培养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拟为促进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四川省成都市6所特教学校体育师资为研究对象。选取特教学校体育教师14名为调查对象。1.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成都市特教学校师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师的性别与男女比例
参与调查的14名体育教师中有男教师7人,女教师7人,男教师数量与女教师相同(如表1所示)。男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7.1%,中年教师占人数的42.9%,老年教师数量为零。而女教师中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的数量基本相当,分别为42.9%和57.1%。老年教师数量也为零。总体上来说,中年教师是特殊体育教育领域的主力军。
2.2体育教师专职、兼职与代课情况分析
当前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职教师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达到了64.3%。兼职教师的比例占总人数的21.4%。代课教师占14.3%。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特教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的。通过访谈各校体育教师得知,各区各学校对有编制体育教师的名额有所限定,但仅有的体育教师人数不能满足学生特殊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代课教师及兼职体育教师共同完成体育课的教授。
2.3体育教师的执教与学历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执教年限在1~5年的特教体育教师有7人,占总人数的50%,6~10年工作年限的有2人,占14.3%。11~20年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28.6%。执教年限21~30年的体育教师有1人,占7.1%。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中多以1~5年的新进教师为主。由表3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中,30岁以下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14.3%,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占28.6%,大专学历的教师达到7.1%,31~50岁中年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为35.8%,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了总人数的7.1%。51岁以上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为7.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
2.4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主要来自4个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教师的主要来源,占总人数的71.4%。其次是特殊教育专业,占到14.4%,康复训练专业和普通教育专业,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1%和7.1%。这几个专业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具备完善的体育教学能力,但是在特殊教育教学中教学对象的不同会遇到很多问题。而特殊教育毕业的教师了解不同类型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但对体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则是他们的劣势。
2.5体育教师的科研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从未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的占总教师的42.9%,撰写发表过1~2篇学术论文的体育老师占42.8%,撰写发表过3~4篇学术论文的体育老师占14.3%。在对制约成都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发表撰写论文的原因分析后可以看出,制约体育教师撰写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五点:第一是学校缺少参考资料是最制约体育教师撰写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是体育教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撰写;第三是体育教师没有掌握撰写的能力。第四是学校没有具体要求;第五是教师对此不感兴趣。(如表4)
2.6体育教师培训状况
成都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中从未参加过培训的体育教师占21.4%,每年参加培训次数为1~2次的体育教师占总人数的57.1%,每年参加培训次数为3~4次的占21.4%。(如表4)如图1所示,在对成都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内容分析后可以看出,培训内容主要有6个方面:动作康复培训;相关理论培训;动作训练培训;感知训练培训;特奥项目培训;其他培训。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体育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女体育教师太少。(2)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欠缺,体育教师的第一学历总体偏低,高学历的体育教师所占比例不高。(3)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情况不容乐观,特殊体育师资培养院校较少,国家经费扶持力度小;学校及体育教师对相关培训不够重视;大部分体育教师参加过短期的培训,效果不显著。
3.2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增强法律意识,更新观念,扩充特殊体育师资培养院校,在师范院校与体育院校开设有关特殊教育体育课程。(2)加强教师的思想品德培养与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强科研活动,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3)加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经费及相关培训的投入。(4)特殊教育体育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需求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者:曾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新世纪成都市残疾人事业的新跨越[Z].2004.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川府函[2002]359号)[EB/OL].,2002-12-05.
[3]中国残联.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08391.Htm.
[4]李璟寒.中国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互动发展—透视残疾人竞技体育观的嬗变[J].体育科学,2011(2):25.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实践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126-01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之一。特殊教育的对象特征以及需要特别设计的教学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对特殊教育教师也有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提高特殊教育的关键要素之一是需要数量充足、相对稳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1.特殊教育教师现状探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进行解释,从个体角度看,教师专业化发展被定义为:“通过系统的努力来改变教师的专业实践、信念以及对学校和学生的理解”,它“强调教师个体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教师生命质量的成长”。从群体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符合专业标准的程度,即职业专业化过程。在教师的个体和群体专业化发展中,教师的培养体系以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2.特殊教育教师实践能力创新分析
2.1丰富课堂,让实践成为活跃因素
在普通的教学中提倡实践活动,如,师生讨论、情景设置、娱乐形式的授课等。“这些活动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度。特殊教育也是一样,也要用课堂的活跃度来实现课堂效率。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设备。特殊教育的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具有单纯性,所以通过光、声等效果更能对其产生强烈的震撼影响。比如对智障儿童的教学,在辅导学生认识动植物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很多相关信息呈现给学生,这要比教师单一通过讲述和人工图片快捷、形象得多,而且信息量大、汇总性强。最主要的是,以图文结合、图像和音乐的配合这种形式,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二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部分特教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差,有的知识内容要通过很多次客观记忆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乘坐公交车,“普通学生只需要口述就能让学生学会乘坐公交车”,但对智障学生却达不到目标。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身实践,比如用教室过道模拟公交车厢,教师扮演乘务员,学生通过多次尝试,就能掌握乘坐公交车的要领,达到教学目标。三是强化师生交流。特教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一方面通过生动的语言,包括用标准的哑语动作来表达授课内容,其中在表达时要时刻耐心,用重复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另外,要用更夸张的语言动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功能开发。另一方面,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很多学生十分敏感,又有很多学生心智不全、性格偏执,教师必须要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来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的教学正轨。
2.2强化师德建设
首先,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的培训。其次,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奖惩机制。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主管部门、特殊教育學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考核教师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聘职称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违反师德标准的教师要严肃处理。第三,真正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保障机制。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尊重、关爱特殊教育教师,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保障机制。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分配、聘用、福利等个人利益挂钩。使教师真正感受到从事特殊教育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第四,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宣传优秀教师,尤其是在师德师风方面值得学习的表率人物,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给教师以信心感和主人翁意识。
2.3进行研修培训
每学年由主持人组织全体成员、学员,以参与式为主要方式、以课堂教学实例为主要载体,开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研修。通过培训研修,开阔教师视野,加速特教理念更新,明悉教育教学重点。在具体工作中,主持人通过组织全体人员研修、组长研修、分组研修、小组内研修,并选送人员参与国家、省、市、区级特殊教育研修培训等活动,完成“专题集中研修”各项工作任务,达到规定要求。
3.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特殊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教育教师质量的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希望有更多学者了解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关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作者:宋满云
[ 参 考 文 献 ]
[1]葛生卓.关于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及实践方式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3:130.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专生 心理健康 特点
1.问题提出
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影响特殊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而言,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有比普通教育教师更强的心理素质。而特殊教育师范生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后备军重要力量,其心理素质的教育与研究意义重大。目前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特殊教育师专生的心理健康特点,最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与支持。
2.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系2007级学生为例,共收回有效问卷337份。
2.2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90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分五级评分,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有强迫、抑郁、恐惧、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精神病性、躯体化等9个因子,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被试者的心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SCL-90的评分标准,每一个项目均采取五级评分制(1-5分),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症状。
2.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 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国内现有资料和许多人曾经使用过的标准,以任一因子分≥3分判断心理问题的发生,并提示有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该项调查显示任一因子分≥3为66人,本研究样本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9.6%,排在前三位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3.2 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和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特殊教育师专生SCL-90各因子均分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
4.讨论
4.1 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健康
本次调查的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9.6%,以往用SCL-90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79%―31.5%,本研究的检测结论在这个区间,这说明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整体上是良好的;与青年组常模相比,各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时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个体压力指数上升有关;与大学生常模相比,除偏执外,其他因子前者高于后者,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样本学生与同龄青年人相比其心理状况要差:与样本性质接近的相关研究相比,19.6%的阳性检出率明显较高,这说明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应该引起关注的。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
4.2 加强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相对更为复杂。与普通师范生相比,以下因素不容忽视。一是特殊教育师专生对未来职业角色的熟悉度。笔者通过深入交谈了解到,由于特殊教育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才需求的临床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积累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并有意识地将其运用于解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将很难胜任未来工作。学生对职业角色的不熟悉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缺乏职业认同感、专业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等。二是特殊教育师专生的求职压力。师范专科处于大学的较低的层次,就业求职缺乏优势,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系本科学历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走向市场、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对特殊教育专业师专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在校生面临着竞争、挫折、冲突等多种压力,势必会影响特殊教育专业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据《中国教师报》报道,2008年至2010年,国家计划要拿出几十个亿在我国中西部创建一千所特殊教育学校,解决残疾青少年的就学问题。我们从中看到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重视的程度。这对所有的特殊教育师范生都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高职院校特殊教育系和特殊教育师范专科院校不仅要注重特殊教育技能的传授,还要着力培养在校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建立健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培养更高水平的特殊学校教师和增强本校学生整体就业竞争力而努力。
5.结论
5.1 特殊教育师专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任一因子分≥3的检出率为19.6%,排在前三位的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
摘 要: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能够促进特殊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发展自我、适应生活。
关键词:特殊学校;研究;心理教育
对于特殊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了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能够促进特殊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发展自我、适应生活。
一、创造文明开放的校园风气,极大化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外部环境对特殊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文明开放的校园环境当中能够实现促进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学校中,特殊学生主要是和老师、同学一起相处的,如果他们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形成文明友善的班风,则有助于创造和谐、文明、开放的校园环境。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务必要重视对校园的管理,努力在校园中创造出一种高度的文明开放的气氛,在和谐的氛围中,对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在良好文明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和老师应该使用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通过鼓励特殊学生,激发特殊学生的自信心,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我,以期特殊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二、与特殊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学生,由于他们属于特殊的群体,与一般正常学生相比,他们更加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他们更加需要心灵的沟通。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有必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状况,多关心他们,与他们聊天,在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心理沟通,帮助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障碍,使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实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合教育机制
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由于部分家庭没有意识到特殊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一些特殊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没有得到渴望的理解与温暖。因此,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开展家庭心理教育活动,让特殊学生的家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家庭、学校联合的教育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教育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要对低、中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思想,培养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那么,如何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才能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使他们融入社会,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谈谈我校多年来在高年级(聋生)职业教育中的工作点滴。
一、根据聋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置不同的专业课
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残疾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基础,是为给社会输送残而有为的劳动者。聋生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潜能,根据聋生特点,我校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制订了训练计划。文化课: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设课程,提高聋生的文化水平,为学习职业技术教育打基础;职业课:从七年级到高一,根据聋生生理特点和市场经济需求,开设了缝纫、理发、面点、园艺和工艺美术职业课,主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基本技能;缝纫专业开设了:缝纫小制作和熨烫知识;理发专业开设了:理发工具的使用,剪头等简单的操作实践;面点专业开设了:制作馒头、学习包饺子等等家庭实用技能;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临摹、水彩等内容。以上专业教师自编了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每周各专业学习3节课时,使每名聋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专一,又不限于一个专业,注重培养聋生的综合能力,力争使聋生一专多能,为学生今后就业开拓道路。
二、有的放矢,开发专业校本课程,适应聋生发展需要
“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要从残疾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对残疾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学校接受适合他们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出校门能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开发校本教材,使教学有据,学有所依
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越来受到关注,但因为各地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教材,各校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我校目前已有的校本教材,缝纫、理发、按摩、计算机、面点等学科,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开发新的职业教育课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职校要以聋生的生存、发展、平等参与社会为本。我校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实践论证,增加了新的专业,开设了布艺制作、沙画、木耳养殖等项目的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布艺制作
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布艺制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布艺制作的乐趣。在制作中教师要与应用紧密结合,在浓厚的情感气氛中利用各种布料进行艺术造型,制作的作品生动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
2.沙画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增设了沙画课程,建立了沙画教室。沙画有助于培养聋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自信能力。通过玩沙子过程中,聋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让聋生在体验与深究中成长,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到美、心灵得到艺术熏陶。
三、培养聋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拓展职教新模式
我校在职业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走出课堂,请进学校”
(一)让教师、学生“走出课堂”
学校应派教师出去学习,学成后再教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实习点,把学生带出去学习。如:面点专业把学生领到饭店去实践,让学生体验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二)“请进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
如:木耳养殖,请有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教授,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和劳动,受到家长的好评。
近年来,我校通过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制作了很多作品,展示了我校职业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布艺专业:学生制作的红辣椒、布艺南瓜等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美发专业:学生设计的发型时尚、新潮;面点专业:学生制作的点心好吃又好看;沙画专业:学生创作的图案栩栩如生,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目前,从通化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已有多人靠着面点手艺、缝纫、理发、找到了工作。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好职业教育课,寻找合适残疾学生生存发展需要的专业项目,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残疾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还需努力奋斗!
我国经济迅速稳定增长,离不开对高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我国整体的人口素质大幅度提升。图12010~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城镇人口数、农村人口数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2011~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在图1中,2010~2015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从134091万人递增到了137462万人,2015年相比2010年增长2.51%。其中城镇人口数从2010年的66978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7116万人,2015年较2010年增长15.14%;农村人口数从2010年的67113万人减少到60346万人,2015年较2010年负增长10.09%。由于我国放开了二孩政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速,导致了我国总体人口数在逐步提升,农村人口在递减。众所周知,农村的师资力量非常的薄弱以及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普遍偏低的,城镇化进程中不但减少了农村人口的数量,而且对我国进一步提高整体人口的文化素质是具有促进作用的。根据2010人口普查中得知,每10万人口中受小学教育的26779人,受初中教育的38788人,高中及中专教育的14032人,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8930人,文盲人口数5466万人。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以及文盲率4.1%还是存在很大的降低空间。
2我国特殊教育的现状
2015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比上年增加53所;特殊教育在校生44.2万人,比上年增加4.7万人,增长12.0%。小学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31.9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长12.7%。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17.2万人,比上年增长14.7%,占小学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3.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11.3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增长10.8%。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6.8万人,比上年增长0.9%,占初中阶段特殊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10067人,比上年增加184人。2015年,全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为5.0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专任教师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为64.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1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分配情况
首先,教育经费包括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赠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其次,教育经费一般都是分拨给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最后教育经费多少也是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程度的。具体数据见表1。从表1中首先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递增中,2011年较2007年增长11721.23亿元,增长96.49%,增长的速度和幅度都是惊人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2011年较2007年而增长了478812万元,2011年较五年前增长了153.64%,特殊教育的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总体教育经费的投入速度。最后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百分比逐年在递增,但是总体的投入额还是极其微小的。
2.2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在校生、专任教师现状
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国人口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必然是重中之重,如何平衡特殊人群的地位也日益变得重要,首先来看近六年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专任教师数量的变化情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从2010年的1706所增加到了2015年的2053所,近六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4所/年。近六年,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数却呈现先大幅度减少,然后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其中2013年在校生人数达到最低,但是反弹力度也是很大的,2015年人数达到近六年的顶峰44.22万人,2015年较2010年特殊人群在校生人数增长3.9%,单从百分比分析增长的不是很快,但是拿2013年最低年份和2015年进行比较,增长的速度很快达到20多个百分点。这个现象对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来说,并非一件好事,可以说是一个瓶颈,所以政府以及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可幸的是,由于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所以特殊教育的专任老师数量还是呈现递增趋势的,2015年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了26.7%。
3改变我国特殊教育现状的措施
3.1做好孕前、孕后准备工作,减少特殊儿童的出生率
对于特殊群体,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根本上消除,减少特殊儿童的出生率或者说在怀孕的时候就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政府机关,加大对于遗传病以及特殊人群的状态宣传,让广大的新婚夫妇和二胎家庭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妇女来说,在孕前做好家族史的了解,以及备孕准备,孕中积极做产检,尽力降低特殊儿童的出生率。
3.2加大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
特殊人群是我国的弱势群体,虽然会给家庭甚至社会造成负担,但是还是需要给予关心和扶持的,毕竟人一旦出生具有人身权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从近五年的特殊教育来说,国家给予的投入是在逐年递增的,其次特殊教育的教育经费占所有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也在小幅度的递增,可是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扶持程度还是欠缺的。由此,我们在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大力扶持特殊教育,毕竟特殊人群也是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只是他们所做的贡献比较微小罢了。
3.3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
特殊教育的人群,有些是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的,有些是需要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的。目前我国设置特殊教育本科点的有23个省(直辖市),共计51所大学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院校中,专科院校除外),每一所院校的招生人数也非常有限,如2014年石家庄学院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当年计划招生25人,实际录取17人。按照这样的比例,完全是无法满足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用人数量。所以,高等院校应该扩大招生,让特殊教育专业更完善,为特殊教育学校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大大加强特殊教育院校的师资力量。其次,日本的特殊教育已有百余年历史,经过由盲聋教育扩展到智力障碍教育,由慈善事业发展到公共教育的一部分,由分离教育到统合教育的历程。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日本有关分离教育和统合教育的经验。最后,不断更新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3.4改善家长对特殊儿童的观念
目前,在特殊儿童的家里,家长普遍认为孩子是没有任何希望和指望了,以及特殊儿童也没有出路了,放任不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智障儿童的教育康复,不断地向家长传授教育康复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切实承担教育的任务。家长的参与,能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起到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4结论
特殊人群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妥善解决的。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人群虽然占小数,但是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应该加大。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人们从观念上开始重视,从源头进行防范。特殊教育学校要做好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争取最大可能的康复特殊儿童或者教会特殊儿童一项技能,争取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对于特殊儿童家庭而言,家长要对孩子树立信心,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导。
作者:赵颖 单位:诸暨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