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宣传

道德宣传

时间:2023-02-13 04:1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宣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德宣传

第1篇

1、学习道德模范,树立文明道德风尚。

2、评道德模范,树群众典型,倡导文明新风。

3、积极参与楚州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热潮。

4、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

5、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

6、道德是立人之本、创业之策、为政之根。

7、学道德模范,树文明新风,促社会和谐。

8、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9、人人参与道德建设,美德养成从我做起。

10、评选道德模范,倡导文明新风。

11、楚州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已启动,敬请您为道德模范投一票。

12、学习道德模范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3、讲道德,做好人。

14、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富裕、魅力、文明、和谐新楚州。

15、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楚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16、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

17、知荣辱树新风做文明的楚州人。

18、学模范,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

19、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21、以创建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22、树立道德新风,弘扬社会正气。

23、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24、学习道德模范,弘扬传统美德。

25、学习道德模范,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第2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乡干部职工专题召开“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会议,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各村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同时提拱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成效。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农村有线广播、标语、悬挂横幅、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进行立体化宣传。印制宣传资料100余张,驻村干部入村分发到各村,努力形成宣传强势,吸引更多群众的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教育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开展“四德”教育为主题系列文化活动

为推动“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工作,我乡要求全乡干部群众认真对照“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知识读本严格要求自己言行,做到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共秩序、公共设施、环境卫生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明水平,崇尚科学,破除迷信,革除陋习,强化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深入宣传道德模范

认真开展学习我县被评为“绵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的四位先进人物(杨晓波、张兴寿、张碧爱、张仕强)事迹活动。我乡通过干部职工大会、乡村广播会等形式,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四位同志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

五、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双节,组织以各单位职工、村干部为成员的志愿队伍开展以“五乱”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活动,对场镇、公路沿线进行了大清扫,并动员各村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清扫;并在赶集天组织志愿者到街上对不文明行为者进行劝导,纠正群众乱扔垃圾、乱丢烟头、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转变生活方式,养成文明习惯,倡导文明新风。

第3篇

镇党委十分重视,制定了“向雷锋同志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四有”原则(有方案、有组织、有活动、有效果),并于3月12日在我镇组织各村、镇属各单位召开了深入学习雷锋活动——“向雷锋同志学活动”动员大会。在会上党委书记李书记做了重要讲话,组织大家学习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相关文件。说明了当前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在会上还对各村和镇属各单位做了具体的要求。

二、营造气氛,重视宣传,形成“人人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

我镇充分利用宣传墙和宣传栏,开办“学雷锋、树新风”专栏,并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横幅,利用广播,向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发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倡议书,大力宣传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雷锋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身边的雷锋式模范人物,使广大群众耳濡目染,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使广大群众对雷锋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全员参与,全方位启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主题活动

(一)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活动

1、提倡尊老敬老新风,关爱孤寡老人。3月11日上午,我镇组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小学40多名团员同学们,到敬老院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给老人们送去慰问品,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欢声笑语的学雷锋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及党委政府的温暖。

2、积极宣传雷锋精神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学雷锋活动与“我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结合起来,积极申报和宣传云峰村6组村民周和平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并配合电视台进行采访报道。

3、3月28日,镇综治办在镇开展了防邪宣传活动,并未成年人、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相关法律援助。活动在场镇、校园内共设宣传点3个,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为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宣讲了等组织的危害性,提醒广大群众珍爱生命、远离。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受教育人群达两千余人。

(二)开展“宣传社会公德,劝导不文明行为”主题活动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我镇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街道、公共场所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和文明劝导行动,切实规范了广大群众不文明行为,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开展全民植树活动

3月12日,我镇组织全镇职工、各村村民、民兵、学校团员进行了业务植树活动。活动围绕云丰村100亩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以村、社公路两侧及荒山荒地、坡地宜绿空地、农民新村、渠道、溪河、机关、住宅为义务植树的重点区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种下了一棵棵充满活力的希望之树。活动共种植巨桉10000余株,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还增强了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开展“学雷锋、献爱心”募捐活动

第4篇

作为普及性科技刊物,《大众医学》的文章在宣传医疗保健知识的同时,渗透着社会伦理道德的启示,使读者既学到医学知识,又在人生态度方面作深入的思考。2000年第10期上的《学会应对挫折》、《爱你,但请等到新婚夜》等文章,就有这种双重价值,体现了科学与道德的统一。

山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男):前些日子,我写信咨询“马蹄内翻足”的问题,你们就几次打电话(甚至在晚上打)找我,经你们指导后,汪启筹教授对我们作了具体、详细的答复。汪教授不计报酬,热心为读者服务真令我们感动。我们想借贵刊一角,向汪教授表示感谢,祝他健康长寿,好人一生平安!

浙江朋友喻柏兴(男,68岁):我要感谢为我寻医求药作义务向导的《大众医学》。1997年我不幸患了前列腺增生症,吃了不少贵重的药,均无效,至2000年6月病情加重,发生尿潴留,每日要导两次尿,不但痛苦而且对如何治疗如坠入云雾之中。这时我想到了《大众医学》,阅读了前列腺疾病的文章。在读了2000年第6期的《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当参谋》一文,尤其是看了文中的插图后,我明白了前列腺、直肠、膀胱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也懂得了尿潴留发生的原因。这幅图起到的作用是文字无法表达的。9月22日下午,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给文章的作者上海市东方医院泌尿外科张国强主任医生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向他说明了我的情况。他告诉我应当马上到上海来,病情很急,需要手术,以防病情恶化。到了上海,他安排我25日住院,27日晚上为我加班动了手术(比原定的提前两天)。我住了九天医院。现在情况良好,而且还在不断好转。张国强医生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值得宣传,他医术之高明也是值得敬佩的。上海东方医院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也很好。在这里,我一一致谢!也感谢《大众医学》为读者作了好参谋。

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党办主任姚杏宝:我们公司在1988年与德国合资,与国内各大汽车公司生产配套,产品出口北美和西欧等地区。2000年的销售量是合资初期的20倍。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员工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提高员工的竞争优势?公司从两方面关注这个问题:一方面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以适应生产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使员工保持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后面一条正是我们工会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们除了开展“月月有节目,人人来参加”的系列文体活动外,还为每位职工赠订一份《大众医学》,“送一份健康,送一片温馨”。几年来,我们化钱不多,但收获不小。员工们纷纷说:《大众医学》是我们的健康向导,工会为我们想得周到。我们深信医保改革后,《大众医学》在员工的健康保健和寻医问药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辽宁朋友杜琳琳(女,18岁):在去年第十一期杂志中,《把握癌症早发现的时期》一文的作者唐平章教授,学识渊博,文章形式别具一格,全文逻辑性强,中心要点明确,结合图片讲解,很生动、自然,读后留下深刻印象,可谓过目不忘。

山西朋友王红萍(女,28岁):很高兴在“征服癌症”栏目中读到《把握癌症早发现的时期》一文。癌症似乎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生命的一大常见病。去年,我丈夫的伯伯、父亲、堂姐相继因肺癌、结肠癌和骨癌去世。他们在发现癌症时都已进入晚期。我公公曾因便血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结肠炎,但不到半年,公公便出现消瘦,腹痛难忍,只能以止痛药减轻痛苦。所以认识癌症的早期迹象十分重要。这篇文章的末尾还附有全国各地肿瘤医院的地址、电话,这样大大方便了读者。

本刊副主编姚毅华:《大众医学》倡导健康理念和科学思维。医学界的专家学者撰写的科普文章,就是要把医学基本知识和保健方法交给读者,使读者一旦出现病痛,既不致惊慌失措、小病大养,又不会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但是,生了病还是应当到医院就诊,因为诊断、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医疗行为,即使完全读懂《大众医学》的非医务工作者,也不能成为一名为己、为人看病的医生。不过,有了医学基本知识的人,就容易与医生沟通,医疗上的配合也会更默契。

在大量读者来信来电中,求医问药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大家希望《大众医学》能直接为患者解答病因,甚至提出治疗方案。与上述道理一样,很多疾病仅靠来信来电是无法确切判断病情的,希望有病还是先在当地医院看,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我们欢迎读者投问本刊“大众导医台”“咨询门诊”“百姓问性”等栏目,我们将竭尽全力当好读者的医学参谋。

上海朋友胡放建(男,48岁):建议文中色彩运用少些,以便利于阅读。版面设计加强整体性,讲究科学和美学的统一,科学性第一,不要单纯追求色彩艳丽。图解类插图要清晰,示意要明白无误,必要时加以文字说明,让读者看图也是一大享受。

浙江朋友鲍戈军(男,24岁):2000年第12期《美腹徒手操》中的图解,最好能像广播体操图解那样,动作的方向用箭头示意,读者就可以按图示操练。该期第58和59页上的插图很有趣,讨人喜欢,有“卡通”味道,有时代感。

河南朋友刘静河(男,63岁):是否把“下期要目”改为“下期要目预告”更妥当。因为有些文章在一个月后由于排版或其他原因可能不一定都能刊出,为了不使读者产生异议,我提议稍作更动。(答复:从先生来信得知您是高年资语文教师,《大众医学》的文字编辑大多是学医出身的,在文字修辞方面还得仰仗先生的指点。这次先生建议给“要目”加两个字很有道理,我们已从第1期开始采纳了)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中文版在北京、上海、成都首次印刷发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几乎概括了人类所患的各科疾病,还编排了三个单独的章节介绍男性保健、女性保健和儿童保健。手册不仅广泛介绍药物知识和诊断性检查方法,还配有各种直观的图表,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有关内容。

第5篇

关键词:衡水市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

一、问题提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提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政治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专题列为奋斗目标,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格局进行重点建设,这表明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步骤,是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之维。也就是说,生态道德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的来源。[1] (P.54-57)综观当前生态道德研究文献,定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薄弱,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多,社会公民生态道德研究少。针对此研究现状,开展社会公众生态道德认知情况调研,非常必要,也非常有益。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全社会民众,而发挥作用的则是三个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本次调查以衡水市公民为对象,从高校学生、家长和社会职员三类群体中进行了抽样,体现了样本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问卷,结合对部分调查对象的访谈,课题组自行编制了《衡水市公民生态道德现状调查》问卷,从衡水学院、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中随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2份,回收率91%,对回收问卷进行校验,剔除不合格问卷,共得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3.4% 。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公民生态道德宣传力度不够

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您是否知道生态道德这一概念”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4.7%的人做出了“知道”和“大概了解”选项,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不知道。有88.2%的人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生态道德概念的。这表明生态道德宣传渠道单一“生态道德”在宣传与建设方面不容乐观,生态道德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公民生态环境常识缺乏

为能让公众更形象地理解生态道德概念,我们设计了一组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题,如“纽扣电池的危害程度”、“塑料袋常态存放时间”、“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含量”、“世界环境日及最近一届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等。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知道”选项的比例平均为49.4%。尤其是后两项,比例高达“74.6%”和“88.2%”。这表明公众对生态环境常识仍处在认知的较低水平。

(三)公民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针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必要(82.4%),而且应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70.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有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时,有99.4%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表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大势所趋。

(四)生态道德意识较强,生态法制意识淡漠

生态道德与法制意识密切联系,本次调查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两组有关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制方面问题。前者如“您对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态度,有94.1%的人选择了“非常反感”,对“使用一次性饭盒”、“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拒绝吃青蛙、蛇或其他野生动物”、“ 商品避免过度包装”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支持。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物污染和噪音污染”属不属违法行为问题的回答中,仍有62.3%的公众选择了“不是”选项。这表明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为强烈,但生态环保法制意识有待加强。

四、问题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主要存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宣传还不够到位,宣传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深度不够,公众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还未形成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三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加快公民生态道德法制化建设,用法制的力量约束不文明的生态道德行为。

(一)进一步加强公民生态道德的宣传力度

生态道德知识的宣传应针对不同实践主体,采用不同宣传方法和方式。学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为主渠道,在“三进”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生态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对社会公众而言,

应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公共场所,如公园、车站、娱乐场所等,采用标语、公共电子显示屏或散发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公众获得生态常识;在企事业单位,可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方式,对全体职工进

行环保主题日教育活动,或举行环保在我心中征文演讲等活动,让每位职工全面了解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家庭教育则以社区管委会为单位,组织宣讲队深入千家万户,或开展社区生态道德知识讲座,举办生态道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家长形成生态道德意识,自觉渗透于家庭教育中。本次调查显示,有88.2%的人是通过“大众传媒(即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得生态道德知识的。这表明生态道德宣传渠道单一,户外和网络宣传不够。

(二)加快大众生态道德认知向生态道德行为转化

生态道德认识是形成生态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生态道德理念和素质的教育、生态道德意识的教育、生态情感的培养,行为规范的指导教育等。[2] (P.296-303)本次调查显示,多数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情感,如有100%的被调查者赞同支持国家实行的“限塑”政策,有94.1%的调查者认为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尽管如此,在生态道德行为表现上,还有不自觉的行为出现。如调查结果显示,如在“一水多用”上,分别有29.41%和5.8%的人选择了偶尔使用和根本没有选项。而在“主动宣传环保方面”,17.6%的人从来没有做过,说明生态道德意识在一部分人身上还没有形成自觉自愿的生态道德行为和习惯。因此,深化生态道德教育,形成大众生态道德行为就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三)着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为地方政府,首先,要提高生态道德建设重要性认识,制定正确的政策与倡导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注重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关系。[3] (P.29-44)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建设考评机制,将生态道德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对各部门生态道德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职工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学校要把塑造当代大学生生态观放在育人工作首位,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指挥协调,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教务处、人事处、社科部、团委、学生处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机制。二是通过党团、社团工作,实践育人,建立活动机制。建立学习培训、党团带动、爱心帮扶等长效活动机制,寓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文体等活动之中。三是完善考评机制。把开展学习践行生态道德有机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放入院系评估、专业评估等指标体系,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公民生态道德素养的养成还需要加强法制化建设,将生态道德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法制化对生态道德规范具有确立作用,对生态道德实践具有维护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态道德环境具有保障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律与道德相互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4] (P.44-47)因此,加强和确立公民环境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营造生态道德建设法制环境,立足保护生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生态道德的健康发展。

公民生态道德水平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素质,必须选择和运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从生态道德现状调查来看,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不失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致谢:徐东明、高春菊、刘占卿、孙瑞华也为本课题研究成员并参与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双霞.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生态道德研究回顾 与展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4).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2003.

第6篇

一、“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成效与经验分析

由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创办了“善行河北”官网,将发生在河北省各地的先进人物的善行义举、典型事迹予以弘扬与宣传,引领人们见贤思齐,将抽象的道德理论春风化雨润入人心,把枯燥的宣传标语形象化、实践化,焕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呼吁社会的文明风尚。这一举措能无形地提高了民众道德素质,优化了河北的社会发展环境。能达成如此良好社会效应,分析其成功原因有:第一,利用各级各类宣传阵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借助新媒体平台,微博、短信、彩信、图书、视频、歌曲、动漫等新颖的宣传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宣传,具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第二,构建专用网络平台:河北好人网、善行河北官方微博等,使“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备受关注。一件件感人至深的道德故事将抽象的理性认识外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继而将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

二、“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对社会管理的推进

社会管理是多层面、多因素、多路径的,从道德建设切入就是其中之一。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软方法”之一,需要我们长期地探索研究,类似“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了道德建设的“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推进提供多方面的启示:第一,必须树立科学实用的道德标准,只有科学实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标准才能获得广泛认同,并转化为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必须强化实践理念,化抽象的理论为生动的案例示范,发挥道德应有的社会作用,才能满足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第二,必须搭建道德互动平台,为群众参与提供便利有效的载体,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道德互动平台,可以做到践行道德规范、参与道德评价、自我价值体现。第三,道德建设必须形式新颖、体系完善,逐步形成从组织协调、过程推动到督导检查、激励约束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尤其要建设一套奉献与回报一致的机制,马克思说:“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所以说,道德建设体系必须通过体现“善有善报”合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推进整体社会道德的进步。“善行河北”活动对社会管理的推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善行河北”优化了河北的社会发展环境,有效培育和发展了各种社会组织,提升了其社会管理的能力。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还较为缓慢,对政府的依赖性也较强,需要政府有效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组织,提升其社会管理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有效地充当政府与公民的中介,推进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第二,“善行河北”活动培养了公民道德素质,提升了其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善行河北”活动满足群众的道德诉求,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善行河北”活动体现了民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使民众找到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使“善行河北”真正成为了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第三、“善行河北”活动维持健康的社会道德秩序,倡导高尚的道德价值,创造优良的道德风尚。规范了社会行为。使人们普遍获得道德认同,接受道德规范,有利于共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关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思考

善行河北活动表明:在社会管理方法和模式选择方面,采用基于道德的软性模式更符合当前社会管理的价值追求,以社会“软”管理带动“硬”管理,形成自律与他律互补和促进的良好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第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重构政府与社会关系,政府从直接控制转变为法律、政策的引导和协调。“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培育社会组织,构建社会管理的新主体——网络共同体建设(虚拟社区),搭建公民参与平台;建立省、市、县各级“服务指导委员会”、“志愿服务基金会”、群众性的“好人后援会”。第二,构建社会管理新机制:建立民主监督机制、规范社会治理的操作过程。建立基层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道德评价、诉求表达及反馈机制,建立通畅的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拓宽诉求表达渠道,满足群众诉求的需要,不断分析诉求表达趋向,同时获取反馈。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机制:包括政府供给,社会组织供给,社会服务中尤其注重弱势群体,体现人本关怀与和谐。健全矛盾调处机制,用道德的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在稳定中化解矛盾。创立道德文明社会引导机制:制定道德规范,并且实施一系列道德文明工程;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促进人们遵守社会制度。

作者:李岩清 夏迎秋 卓丽杰 徐少璞 单位: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第7篇

近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是如何更好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基层。红星区在做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以实施“24字知晓工程”为抓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定好基调、树好典型、建好阵地、搭好平台,以增强认知认同、形成价值共识为着力点,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做实抓细。

一、定基调,把核心价值观作为“风向标”,在认知认同上做文章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是前提,认同是关键,只有认知认同了才能真正践行。为此红星区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从内涵意义上着手。编写面向基层的通俗读本,在读本中收录专家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解读,党报上刊发的评论员文章及有关新闻宣传稿件,强化理论、评论引导和新闻宣传。面向百姓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如宣传册、书画爱好者涂鸦的小人书、手抄报等形式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宣传解读“三个倡导”24个字,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二是从理论阐释上着眼。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美好红星 圆梦中国”主题活动,采取员工小讲堂的形式,把普通百姓的故事融入中国梦中,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敬业情怀。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作为必学内容纳入各阶段学习计划。采取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的形式,专题讨论践行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应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组织区委理论专家宣讲团开展“理论工作者进社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宣讲内容,开展理论学习普及,专门邀请理论专家为中小学生上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课,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课堂。三是从实践养成上着力。开展好人之城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深化、城区文明创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美德少年培育、诚信建设推进等行动,既抓环境底线更抓道德主线。

二、树典型,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灯”,在激励机制上想实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身边榜样的示范,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理解、信奉和践行。为此,我们在工作中着力完善先进典型评选机制和道德模范荣誉制度,选树了群众身边的道德“导向灯”。一是评选制度化。建立了月评身边好人、年选“感动人物”、两年一届表彰“道德模范”制度。二是嘉奖规范化。为增强道德模范的荣誉感,评选产生的社区好人由区委、区政府在人民广场大屏幕、红星新闻电视栏目、社区文化站、政务公开栏和区委宣传部网站、文明红星微信公众号上张榜公布,颁发荣誉证书。截至目前,三个社区已设立身边好人榜6块。并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三是关爱制度化。针对部分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生产生活困难,我们积极向政府争取专项资金予以资助,今年累计拨付道德模范帮扶资金近5000元,慰问资助道德模范5人次。同时,我们同区工会组织对接推行“低利率、免担保、无抵押”道德信贷,为有发展能力的好人、模范提供信贷资金。与区职工医院联合推出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免体检费、义诊规定,树立了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三、建阵地,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正能量”,在宣教的深度和广度上全方位发力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搭建更多教育人、感染人、凝聚人的道德教育阵地。我们在利用好道德讲堂、人民广场、社区活动中心、中小学校课堂等道德教育基地的同时,重点打造以下三类阵地。一是发声的宣传阵地。我们在新闻中心红星新闻栏目、区委宣传部网站、文明红星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政府网站、红星贴吧全部开设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大力创作刊播以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微视频,推动各类宣传媒介把镜头聚焦好人、把版面让给好人、把空间留给好人,讲好好人故事,奏响道德强音。二是发光的教育阵地。我们在区图书馆和三个社区分别用道德模范宣传片、固定展板、珍贵实物等全面展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实现道德模范宣传长期化、系统化。目前,到图书馆、社区参观人数达400余人次,成为全区公民道德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基地。三是发力的实践阵地。从志愿服务入手,依托社区建设供需对接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工带义工、党员带群众,重点开展义诊义演、维修维护、助残帮老、捐物捐款等10余项便民志愿服务,并按照工作成效进行星级认定。目前,参加志愿服务的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孕育好人、宣传好人、展示好人的实践基地。

四、搭平台,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季”,在风气引领上形成主旋律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人们时时处处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在全社会大兴爱国明礼之风、敬业奉献之风、诚实守信之风、互助友爱之风。我们精心策划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季”活动,把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与一年的四个季度结合起来,一季一个主题,每季围绕各自主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循环往复。在每个“主题季”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即:策划提出一个主题宣传口号,策划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策划组织一次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推出一批与各季主题相对应的先进典型。如正在开展的第四季“友善季”,利用“帮老助残志愿服务”“公民道德宣传日”等契机,重点在区内十八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我服务、我奉献、我快乐”活动,集中开展以敬老、爱老、帮残、助残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任,推动形成敬老光荣、助残高尚的浓厚氛围。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

自2005年起教育部已经重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并没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或者使之协调平衡发展,而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上的教育,很少或者没有对大学生针对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法制方面的只是严重贫乏,而对所得到的道德方面的教育泛滥,反而适得其反,从而使大学生不知法不懂法而犯法,发生犯罪事件,本文试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的优点和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论述。

一、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即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其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目的性宣传教育活动。这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现阶段,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法,懂得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用法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让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底线。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优点是什么?

道德教育是一种趋向于劝诫,劝导的方面;而法制教育则带有一些强制色彩,具有一种严肃性,毕竟法律是人人都不可触犯的东西。两者的相结合,恰恰起到了刚柔并进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程度。道德教育是通过道德价值准则和道德信仰方式来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义务,从而为法律添加一定的道德色彩,为法制教育在社会上的推广宣传奠定一定的道德基础。而法制教育则是把道德教育所提倡的价值观念通过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思想需求[1]。一味地道德教育会使整个社会秩序混乱或者失去秩序,这就使一些不良人群的违法犯罪动机大大提高。强制性的法制教育会使社会失去应有的人性道德,失去扶持弱小的善心和严惩奸恶的正义之心,因此法制教育的同时需要道德教育所宣传的诚信,友爱,公平,和善,正义。若想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有秩序的道德社会,无论是外在的强有力的法制教育,还是内在的向导性的道德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如何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

(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问题,国家对这个问题也很是关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教育相结合问题,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未来,其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将之前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书的拼接,而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将法律基础知识与之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

(一)在新时代下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只拘泥于课堂与课本,应该脱离课堂,脱离课本。方式如下:1、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来利用放映一些影片的方式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渗透进去。2、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加大宣传好人好事的力度,放大正义力量。3、贴一些宣传标语,宣扬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二)建立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工作者在受教育者面前树立威信,让受教育者信服教育工作者,创建一个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样有利于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宣传。

(三)多注重加强学生们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合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加强实践才会让学生对理论认识深刻。“马加爵事件”,“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等,这些均是大学生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恶性事件。由此,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成为迫不及待之事。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贯通于高校的校纪校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之中,更能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

[2]于国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湖北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3]管文文.大学生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网络财富,2010,21.

[4]陈大文.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

[5]孙冕.试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31.

[6]曹燕宁.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策略[D].苏州大学,2010.

[7]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理论探讨,2013,01.

第9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让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林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为指导,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明确阶段性任务,立足当前,逐步推进,使局机关环境面貌和职工精神生活明显改善。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全面开展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纲要

(1)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在局内开展学习活动。

(2)以股为单位,开展评比,听取各股室意见和建议。

(二)全面开展林业局职工精神生活建设工作

(1)组织职工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等精神文明教育电影,在全局展开评议,讨论学习,并写出观后感。

(2)组织职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开展拓展训练,以宣讲爱国主义来激励职工士气,以丰富多彩的训练来提升职工精神境界。

(3)组织开展“挂包帮”活动,在走访基层过程中,再次淬炼林业职工的先进性,充实精神世界。

(4)完善职工阅览室、职工休息室等硬件设施,组织职工借阅书籍和开展活动,丰富职工精神生活。

(5)组织每月两次“铁军讲坛”,讨论身边的先进模范,开展职工评比活动,鼓励大家争做先进。

三、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和步骤

我局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由局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小组牵头,负责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与全面部署阶段

召开林业系统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搞好调查摸底工作。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方案,全面部署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二)集中学习和持续推进阶段

按照制订的工作方案,在全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建立完善各项硬件设施,并通过局办公室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报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三)完善提高与总结阶段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巩固和扩大建设成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在全体干部、群众中树立起“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做文明公民”的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氛围。真正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感,明确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任务和时限,成立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责任到人。

(三)保障投入,健全机制。

全力保证对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力、物理和财力投入。建立健全工作协调、宣传督导、考核评比、督查问责等机制,确保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逐步实现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加强督查,确保落实。

加强工作督查,对各部门、下属单位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进度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开展评比。

五、宣传报道

(一)宣传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法规、政策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42-03

[作者简介]王倩倩(1986―),女,河北定州人,硕士,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生态危机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着力推进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策略,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其生态道德水平和行为实践,无论对于当下还是后世都具有相当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刘振亚从道德活动的视角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生态教育的“实质在于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周精辟认为,“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补充;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互渗透”[2]。据此,笔者拟从课堂教育、环境、沟通、实践等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并且将在其中贯穿强调图书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课堂教育

张忠伦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和生态道德实践教育三方面”[3]。深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

(一)明确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

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生态环境问题随社会发展而日益凸显,很多科目的教学中多少都会涉及生态问题,要充分利用其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素材。作为授业者高校教师要有意识攫取课程中生态教育的相关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在思政课中充分融入生态道德教育。

增设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系统、规范的课堂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课堂成效会更明显。“增加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伦理知识,使其意识到我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生态善恶观和生态道德责任,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上。”[4]

(二)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简单的普及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其对生态教育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生态道德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中,深化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例如,生态道德教育可借鉴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成果;借鉴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相关成果等等。[5]

(三)丰富生态道德教育方式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应当研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融入游戏、实验、调查、多媒体等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他们在真切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进而将学到的生态知识内化,并付诸实践。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也是深化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塑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一是人文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感性认识,产生爱美的情感。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构建校园的生态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是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建成绿色、生态校园。创建绿色高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隐性和有效的方式。[6]在自然生态景观方面,尽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多种植树木、花草。图书馆也应适当种植花草,为学生创造清新愉悦的阅读环境。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

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潜移默化至学生的内心,进而影响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

宣传是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关键。图书馆本身就有宣传教育优势,举办生态主题展览更能引起学生的了解与学习欲望;设置生态文化长廊和宣传栏,并在校园多处设置生态文明警示标志;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宣传生态知识。总之,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使得师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7]

舆论监督是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实施舆论监督,图书馆可广泛参与其中。通过板报、网络、广播等方式,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积极践行生态道德教育。另外可以设立举报站,鼓励学生将目睹的不文明的行为曝光,相互监督,从而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学会及时检视自身,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生态知识的交流

(一)加强网络交流

鉴于如今大学生网络活动频繁,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校园生态道德教育网站或者在校园BBS中设立生态道德教育专栏。邀请专家、教师通过即时互动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可以设立生态道德教育板块,或者在网络参考咨询中,增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咨询服务台,由具有相应知识的馆员或邀请该学科的专家,为师生提供即时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问答服务。

(二)加强面对面交流

虽然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无形中拉大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不如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直接、效果明显。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辅以口语和肢体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较强,交流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甚至会给他们带来某方面的灵感、启发等。在面对面交流中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和社团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uman Library”服务。uman Library于2000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诞生,它是以“借人”的形式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对话,以其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减少偏见,促进宽容和理解。这项服务是将有相应知识或经验的人作为“真人图书”,让读者“借阅”,以便双方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图书馆可以发展有丰富生态道德知识或实践的“真人图书”,通过“真人图书”与读者的深度交流,读者如果很满意,也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学生推荐参与该服务。从而,以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组建生态教育与保护社团。一方面该社团可以宣传及组织有关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促进对生态道德知识的探讨与研究。同时,社团成员也可以利用自己获得的生态道德方面的知识与周围的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和激发他们产生对生态道德知识的兴趣。

(三)加强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的组织与交流

相应的社团、图书馆、学生工作部门等,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例如:1.举办专题知识讲座。选择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专题,聘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做专题讲座。讲座现场可以多设置提问环节,可以开展有奖竞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2.利用特殊节日,积极组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利用特殊节日宣传生态道德恰如其分,因为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特殊的节日中,本身就蕴含了保护生态的意味。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这些节日,积极发挥宣传作用,制作条幅、海报等,宣传生态道德,深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3.组织学习生态知识活动,如知识抢答、旧物利用创意大赛、生态院系及生态宿舍的评比等。可以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态知识的过程中享受答题、博弈、挑战的乐趣,激励他们自发形成一种生态道德知识竞争的氛围,从而主动丰富自身的生态道德知识,以不服输的精神迎接挑战。

四、激励大学生自觉参与生态道德实践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增强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而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潜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自我约束,履行生态道德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一)激励大学生自觉参与身边的生态实践

落实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从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文明的生活方式做起。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讲究个人卫生,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折花草等道德行为习惯,从节约用水等低碳环保的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清理课桌文化,回收废旧电池、报纸,制作创意生态饰品等生态道德实践。

(二)激励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生态道德实践

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形式多种多样:1.公益活动。通过开展人人可参与的绿化家园、环保签名、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宣传等集体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生态生活的意义,从而促使其自我约束、自觉践行生态实践。2.调查研究。鼓励学生开展生态现状调查研究。可以对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水、土壤污染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对社会和自身的危害,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PM2.5的检测。通过这些实践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生态现状,了解生态问题的严峻性,使他们能够深知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

总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研究课题,需要结合新的生态现状,结合各相关学科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创造条件,配合完成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2] 周精辟.人与自然之生态道德教育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2).

[3] 张忠伦,田雅芳.浅析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4] 李忠安,张博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5] 王敬华.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述要与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第11篇

为认真开展第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宣传活动,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县教科系统党委根据麦党办[XX]7号文件精神,认真部署并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教科系统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及时召开各乡教育办、乡中学、县直学校领导和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动员大会,认真部署各项工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教科系统欢庆诺鲁孜节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全县各校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抓三月,促全年,一以贯之地将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力求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个月来,教科系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各学校在二月底、三月初都先后召开了动员会,挂横幅200多条,办板报、墙报近500期,参加面对面宣传的师生达2万余人次,并通过校内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动员全县广大师生员工和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为各项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实效

1、抓好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全县各校都利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职工重点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为开展宣传活动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各学校还利用政治课、团队活动、班会课等有利时机,对学生大力开展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突出“诚信”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掀起“学雷锋,见行动”。阳春三月,万木吐绿。全县各校校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无论是县直中小学,还是农村中小学,各校师生都利用每周六、周日高举团旗、队旗、校旗,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街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从我做起,树立社会公德,维护美化环境,为建设文明城镇增添一抹新绿”的文明教育和便民服务活动。县一中、二中、二小、幼儿园组织师生在文化路为市容环境整洁尽一份力,精心清理沿街绿化带中的垃圾,打扫街道卫生,增强了学生和市民的环保及社会公德意识,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内容,并为各族群众修理、擦洗自行车和充气。县一小、三小、四小师生则在英买里路和英巴扎路两侧展开清除路障,劝止摊点乱摆乱放等活动,使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围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县一中、三中在结合有关部门规范学校沿街门市的管理活动,清理校门口流动营业点和非法张贴物。还利用喇叭、书画、快板书、表演唱宣传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县职专、三中沿环城路打扫道路卫生,清理垃圾,得到过路群众的称赞。

3、认真组织师生参加县上举行的大型系列活动。按照麦党办[XX]7号文件要求,我们一是组织了全县各校举办了中小学生公民道德建设演讲比赛;二是组织县直学校制作公民道德建设知识宣传教育板报,并送到县文化广场让各族群众观看;三是组织全县学生开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为欢庆诺鲁孜节,我们积极配合县上,认真组织学校师生参加迎“诺鲁孜节”盛会,师生们表演的节目受到了各族观众的好评。同时,我们组织了县直学校健美操比赛,并对优胜者给予了表彰奖励。

与本篇 “公民道德建设月”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查看更多>>

第12篇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切实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全市先进典型的培育和选树,引导推动社会有取向、学习有目标、行为有准则,逐步培育了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

创新宣传学典型

为了提高典型感召力,增强典型宣传社会效果,南阳市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手段。

立体化宣传典型。定期举办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和全市感动人物颁奖晚会,隆重表彰典型。发挥党报党刊主阵地作用,及时推出消息、通讯、评论;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各自优势,制作电视专题片、微电影、人物专访等,设立先进人物专题网页,形成立体化宣传态势。在市县乡村设立善行义举榜2万多个,建立先进人物宣传橱窗6000多个,户外广告牌2000多个,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同时,广泛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广场、游园等场所,面对面宣传先进典型。

基层宣讲典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组织先进典型走进道德讲堂,讲感受、谈心得,与群众互动交流。组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巡回报告,近三年来举办邓州编外雷锋团、南水北调移民精神、驻村干部周建奎等各类英模群体、个人事迹报告团10多个,巡回报告600多场次。

艺术再现典型。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文艺演出”活动,从全市选出10余名道德模范,把他们的感人事迹创编成文艺节目,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演出。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典型,近年来先后上映电视剧《好人老马》、电影《士兵武文斌》,制作完成了电影《编外雷锋团》等。话剧《源水情深》通过再现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干部群众感人事迹,有力地弘扬了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移民精神,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研判推介树典型

为了增强干部群众对典型的认同,南阳市在选树典型过程中加强研判,注重体现时代感和层次性。

搞好分析研判。聘请中央驻豫新闻单位、省直主要新闻媒体记者以及社科理论专家担任重大典型宣传策划研究员。定期召开重大典型论证策划会,从各地各单位推荐报送的典型中,研究讨论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典型。通过策划论证,近年来连续推出邓州编外雷锋团、“最美奶奶”柴小女、南水北调移民迁安先进群体、抗震救灾英雄武文斌等一批具有宣传推广价值的重大典型,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建立先进典型数据库。对各县区、市直单位报送的典型,按照不同层次、内涵进行分类,并根据典型人物的事迹特点和社会影响力,建立先进典型数据库。对老典型进行深挖掘,力争彰显时代精神;对新选树的重大典型,组织专题研讨会,深入挖掘提炼其精神内涵,并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做好深度报道。目前,南阳典型数据库共收集典型1000多人,选树重要典型120人,基本达到层层有典型、行行出英模。

打造典型平台。开设网站栏目“南阳英模群”,每月播发典型人物事迹。定期向省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媒体推介先进典型;对已确定作为推荐宣传的重要典型,在“南阳”、“精彩南阳”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进行广泛推送。

建立机制推典型

为了确保典型推选常态化,营造崇尚典型的社会氛围,南阳市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建立完善先进典型推树机制。

建立定期专题研究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典型选树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市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确立典型宣传五项机制,即典型报送机制、研判筛选机制、推介上报机制、学习宣传机制、典型工作激励机制,并印发各单位各部门执行。

建立联席会议落实制度。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各主要新闻媒体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先进典型工作专题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市委将典型宣传工作纳入全市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评价“德治”工作中进行考评。每季度末,对各县区、市直部门典型线索报送情况进行讲评并通报;每年年底,市委宣传部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

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市领导定期召开英模人物座谈会,倾听意见和建议,了解工作生活难题等。建立政府抚恤救助、社会捐助、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等机制,开展爱心捐助和各级文明单位帮扶活动等,对生活困难英模人物进行长效帮扶。

注重推广育典型

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南阳市不断创新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典型评选活动。全市组织开展“感动人物”、“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人物推荐评选活动,市县乡层层评选、推荐,广大群众将参与的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目前,全市已评选三届道德模范,命名表彰了209人,各县区也评选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同时,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每月开展一次,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各行业相继开展劳动模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巾帼英雄、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评选,从个人到群体性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着力引导邓州编外雷锋团以立足岗位学雷锋为基础,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内容,使学雷锋活动在全市扎实持久地开展。当前,邓州编外雷锋团已由成立时的3个营几百人发展到16个营5000多人。在其带动下,全市志愿服务团体、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民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高涨,注册志愿者达到近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