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3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3S技术;林业工程;具体应用;发展趋势
利用“3S”技术实时监测森林资源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林业发展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国家林业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国内林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滥砍滥伐、过度采伐现象严重,植被后期养护难以跟进,导致林业工程建设面临重重阻力。在此基础上,将“3S”技术引入林业工程建设,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林业绘图、病虫害防治以及植被分类等多方面的作用,推动林业工程建设有序发展。
一、3S技术简介
3S技术是以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为基础,将三种技术中与林业工程建设有关的领域有机整合而刑场的一种新型综合技术。它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于一体,对林业工程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3S”技术中,GPS主要被应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包括各种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地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和非语义信息,及时地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在专家系统及各种专业模型支持下,进行动态仿真、模拟,进行最优化决策,作为“3S”技术集成的基础平台。
二、3S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调查能够为林业工程规划的制定,及其后期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一直以来,我国森林资源调查采用传统的人工式调查法,不仅调查周期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存在问题,很难起到指导作用。而利用“3S”技术则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弊端。例如,林业部门要调查某一区域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林区密度,可以利用GPS对所要测量的区域进行覆盖扫描,并将扫描图像传输到控制计算机上,利用专业的软件计算出该森林区域的面积。
2、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林业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森林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始终处于“种植-采伐-再种植”的循环过程,因此要想保证森林整体功能的实现,必须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时刻把握森林发展动向,以便于林业部门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由于不同林区的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如经济林、观赏林),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时,也要选取不同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源作为基础数据源,同时对森林反射的光谱波段和分辨率进行捕捉和分析,以此获得监测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GPS进行空间定位,将RS和GPS有机结合,建立纵向和竖向坐标系,形成完整、直观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以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森林信息,为下一步发展计划作出科学指示。
3、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上的应用
RS技术是通过捕捉和检测植物反射光谱来确定植物信息的,基于这一特点,可以将RS技术应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当树木遭受病虫害后,树木的枝叶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所反射的光谱信息与正常情况相比也会存在较大差异。遥感仪器在检测到差异信息,利用GPS系统对目标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定位,确定其受害范围和受害程度,最后利用GIS对病虫害种类、危害等级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通过“3S”协同作用,能够将森林内部信息直观的呈现出来,以便于林业人员制定解决对策。
4、在绘制林业专题图中的应用
传统的林业制图一般都以地形图作为制作专题图的基本图,成图周期长,精度低,投入高,且多采用手工绘制,没有实现系统化和自动化。“3S”技术的发展应用使专题图的编制在方法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手工转绘被计算机所取代,遥感信息成为制作专题图的重要资料来源,各种调查数据经过专题提取后都可形成各自的专题图。
5、在林火信息预测和林火扑救中的应用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迅速、危害性大等特点。传统的森林火灾扑救主要通过火势或风向预判,采取扑救措施,但是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这种方式极具被动型。利用“3S”技术不但可以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进行预测预报,还可以有效的指导林火的扑救工作,提高了火灾蔓延趋势预判的准确性,对于降低森林火灾损失有极大帮助。同时,利用“3S”技术还能对灾后的损失、过火面积进行评估。在进行林火实时监测时,主要信息源是卫星影像,主要起火点的定位是依靠GPS,GIS主要作用是灾后评估。
6、在植被分类方面的应用
绿色植被具有显著的、独特的光谱特征,不同的植被及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反射光谱特征不同,遥感作为森林植被调查的信息源,可通过植物的反射光谱来实现。GPS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点直接对遥感图像定位,通过GIS的综合分析可对大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植物季相节律、植被演化等进行监测分析
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少,生存环境复杂,人工实地调查难度大,效率低。应用“3S”技术调查,既可以提高精度,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3S”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GPS在行走调查样带时进行起始点的寻找及行走过程的导航,用以保证样带的准确性;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景观类型的划分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监测,确定与野生动物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因子;利用GPS将野生动物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与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的状况关联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将结果以图形或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形成各种调查报告及图面材料。
三、3S技术在林业工程中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3S”技术进行全新概念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已不难实现。GPS技术中获取多时相的遥感信息,由RS定位和导航,利用GIS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提供动态的林业信息和丰富的图文数表,最终提出决策实施方案。在技术上可以说是跨时段的,将逐步替代传统的调查、规划、监测和管理手段,使林业行业由单一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迈上动态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汪泽鹏,楼晓钦3S技术在宁夏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初探[J],林业资源管理,2013(07):131-133.
类乌齐长毛岭马鹿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0年,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120614.6公顷,初夏,只见长毛岭马鹿保护区里,高山草甸一望无际,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温柔地伸展着双臂,大约上千的马鹿,在开满格桑花的草甸上奔跑或憩息。澜沧江的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河像洁白的哈达,由西北向东南飘舞着,通过望远镜,我们看到一群小马鹿跟着爸爸妈妈正在哈达萦绕中沐浴和饮水。这时,太阳好极了,每当马鹿摇动它们美丽的鹿角,就听见阳光哗哗流淌的声音,好似仙境中弥漫的奇光幻影,我们趴在草地上,远远观看着,惊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据相关资料统计,保护区内除了马鹿,还有脊椎动物180种,分属于4纲13目47科。其中鱼类1目2科3种,种数占总种数的1.7%;两栖类1目3科4种,占2.2%;哺乳类5目13科39种,占21.7%;鸟类6目29科134种,占74.4%。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4种。马鹿属哺乳纲,鹿亚科,鹿属。野生马鹿是大型珍兽,属国家和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你们可以走到他们中间去拍照。”说着, 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走来,将背上背着的一麻袋圆萝卜在草地上撒成长长的半圆形,我们刚好在弧形之内,顿时,成千上百的马鹿飞奔而来,沿着萝卜干把我们围在了中央。当它们欢喜地享用紫色的,类似玛卡的萝卜干儿(元根)时,我们终于能够近距离凝视它们了。
原来,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体形颇似一匹匹小骏马。雌性马鹿看上去个头比雄性马鹿小,长长的头和面部上,有一对温柔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闪烁着太阳的光影,眼睛的两旁长着一对可爱的圆锥形的大耳朵。鼻端,湿漉漉的唇是纯褐色的,额部和头顶则为深褐色,面颊泛着浅浅的褐晕;脖颈和四肢修长而优雅,蹄子看上去却结实有力,尾巴则乖巧短小。而雄性马鹿个个顶着花枝般的巨大鹿角,威武地跑动时,头顶的鹿角像海底一丛丛奇美的珊瑚花,又像招展的春天在呼唤缤纷的花朵。我捡起一块元根慢慢走近一匹雌鹿,它抬起一双清澈的眼睛怯怯地望着我,我每向前走一步,它就优雅地后退一步。
“它们怕生人,不会吃的。”刚才给马鹿撒喂元根的那位妇女笑道:“你们靠后一点,看我的。”说着,她朝马鹿群里呼唤了几声,立刻跑来三头马鹿,一头是雌马鹿,另外两头雄性马鹿顶着美丽的花枝,它们吃着那位大姐手心里的元根,任她抚摸和喃喃低语,那情景,令我们怔然和深深地感动……
“那两头雄马鹿是雌马鹿的孩子”那位大姐和马鹿们亲昵一番后,坐回到草地上,遥望漫山遍野的马鹿群,给我们讲述了她和马鹿最初的故事。
40多年前的一天。大姐名叫向秋拉姆,那时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在类乌齐草原放牧时,遇到暴风雪,她赶着羊群躲到一个山窝里,却看见两头刚出生的马鹿依偎着已死去的妈妈瑟瑟发抖。向秋拉姆把小马鹿抱回家,嘴对嘴地喂它们糌粑粥和牛奶,晚上怕它们冷,又抱它们睡一个被窝,小鹿终于活下来,并渐渐长大了,一听到向秋拉姆的声音就像孩子般跑到她的怀里。
后来,向秋卓玛放牧时也带上它们,看见它们特别喜欢钻到灌木丛里,也看到远处许多的马鹿在默默眺望。终于有一天,两头马鹿朝山上的马鹿群奔去。向秋拉姆流着泪望着它们远去的背影,以为再也见不到它们了,没想到在一个下雪的冬天,两头马鹿中的一头雌马鹿踏雪归来,还怀有身孕。向秋拉姆格外欣喜,全村人也认为这是一个吉祥之兆,如此,在向秋拉姆的精心照顾下,马鹿妈妈终于顺利产下三头小马鹿。开春时,马鹿妈妈带着三个幼崽,一步一回头,回返山野。后来,每年冬雪来临,都会有成群的马鹿下山,等待向秋卓玛和慈悲的村民们给它们喂食糌粑、萝卜干和干草料。终于,1990年,国家开始正式建立野生马鹿自然保护区。
向秋卓玛成为第一个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当饥饿的马鹿三三两两在大雪纷飞的冬季胆怯地下山,靠近村庄觅食时,向秋卓玛成功地把它们引入到土墙垒起的保护区的围栏中,整整一个冬天,当地的农牧民还把自家储藏的饲草料送来保护区,使向秋卓玛和保护区的同事们,得以给马鹿们提供充足的饲料,使得马鹿们安全过冬。等到次年冬天,那些从保护区回到山岭的马鹿竟带来更多的母鹿和小鹿,而且年年递增,围栏已经可以撤除了……
“度过了寒冬,它们过几天要上山去了。你们若再来晚半个月,就看不到这么多马鹿了。”向秋拉姆对我们说时,已从四十年前的美丽少女,变成了一位慈祥的“马鹿妈妈”。这时,远远地又走来两位扛着两麻袋元根的男子。年老一些的叫扎噶,是向秋卓玛的丈夫,另一位叫旺青多吉,他们都是马鹿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向秋拉姆和丈夫扎噶,因马鹿结缘,已在保护区工作了二十多年了,而二十年后,类乌齐野生马鹿群已发展到上千头,成为世界独一无二最大的野生马鹿保护区。
在我们依依不舍告别美丽的马鹿和慈祥的“马鹿阿妈”向秋拉姆时,又传来喜讯:昌都地区开展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取得重大发现,新发现雪豹、鹗、棕尾\、灰背隼、云雀和喜马拉雅斑羚等多个野生物种。其中,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院长朱雪林介绍说,雪豹当时潜伏在海拔4600米左右的陡峰处的杜鹃灌丛中,调查组工作人员通过影像分析得知,这只雪豹体长80~100厘米、尾长70~80厘米、体重40~60公斤,是一只3~5岁左右的成年雪豹。雪豹善于伪装、生性机警、动作迅速,为进一步了解昌都区域雪豹的活动情况,调查小组已选择合适控制点,架设了多台先进的红外线自动数码照相机,希望获取更多雪豹活动的信息。
而近年来,雪豹种群数量恢复较快,活动日趋活跃,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南地区等地都发现过雪豹的足迹。为了解喜马拉雅雪豹生存状况,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15年5月成立了雪豹保护中心,专门从事雪豹保护工作。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被称为“雪山之王”。
根据《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方案》和《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细则》要求,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与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已于2015年5月分成多个调查小组赴昌都地区3个常规调查地理单元、12个调查样区,展开为期4个月的雪豹等珍稀濒危物种专项调查和鸟类常规补充调查。
与此同时,相关调查还显示,地处横断山脉和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昌都地区,是第二大林区,森林覆盖率达31.7%,原始森林植被多样,天然沼泽湿地保存完好,野生动物种类约占全野生动物种类的80%,其中珍稀动物约占全的40%。被国家列为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就有71种 ,其中芒康红拉山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数量从500多只上升到700多只。 目前,昌都地区已建设38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97007公顷,占昌都国土面积的6.3%……
目前,大黄石生态系统面积达48562~72843km2,横跨怀俄明、蒙太拿和爱达荷三州,由2个国家公园、6个国家森林地、3个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3个印第安原著民保护区以及州立土地、城镇和私人土地组成[5],黄石国家公园是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大黄石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保存完好的温带生态系统之一。热泉特征、野生动物、湖泊、大峡谷以及石化树构成了大黄石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财富。其中野生动物包括北美最大的麋鹿群之一,美国最大的放养的野牛群,稀有的灰熊群以及罕见的狼獾和猞猁。生物种类涵盖了67种哺乳动物、322种鸟类、16种鱼类、10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12000种昆虫和1150种原生维管植物[6]。大黄石生态系统内的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在栖息地的环境质量[7],并且受到了火山地质运动、森林火灾、气候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总体来说,大黄石生态系统由气象气候、地质地貌、生物水文和人类土地使用构成,而各要素之间随时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如黄石地区独特的间隙泉和温泉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热泉中硫、碳、氮含量对水体底部的微生物(嗜热菌、细菌、古生菌)等产生影响;土壤和水体中的矿物质、大气温度湿度等变化带来植被分布和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着食草动物和狼群的分布和数量。同时,人的因素也不可忽略,人类在大黄石地区的伐木、狩猎、采矿、游憩、居住、工作等活动直接影响了植物和动物廊道;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废水、空调等对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周期性的森林火灾也对黄石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成为维护黄石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化的直接动力之一。
2大黄石生态系统管理的体制适应性
2.1管理机构
大黄石地区的联邦土地在行政区划上由国家公园管理局、野生动物局、土地管理局和国家森林局共同管理,前三者隶属于美国联邦内政部,而国家森林局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7]。1964年,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家森林局2个部门通过“理解备忘录(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达成共识,合作共管大黄石地区,并成立了大黄石协调委员会(GreaterYellowstoneCoordinationCommittee,简称“GYCC”)。之后,美国野生动物局和土地管理局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相继加入GYCC。GYCC作为大黄石地区生态系统管理的协作平台,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上四大政府机构官员与当地利益团体、商业团体、非政府环保组织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商议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事务。大黄石地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相关组织机构和利益团体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大黄石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估、决策机制、项目实施等事项通过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各部门力图找到交叉的任务,寻求共同管理大黄石地区资源的机会。其任务是:1)提供公众服务和维持大黄石地区资源方面的领导策略;2)协调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土地管理行政区规划和监测;3)设置大黄石生态系统为优先考虑对象,并分配资源来实现目标;4)提供联邦、州、地方机构、民间组织和公众之间互动论坛,鼓励在联邦单位和合作伙伴间的协调和共享;5)确定并解决持续出现的新问题,运用相互协作的战略思维;6)减少重复工作,寻求共享信息、资源和数据的机会;7)在法律允许和机构使命的范围内,制定大黄石地区统一的规则、要求、程序和公众信息[8]。在大黄石生态系统委员会的统一合作战略目标下,进一步设立多个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实现主要生态系统议题的分项管理,包括水生入侵物种合作社、陆生入侵物种小组、清洁空气合作伙伴、防火安全管理团队、渔业团队、水文团队、白皮松委员会、可持续经营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成员来自与大黄石地区相关的联邦、州立、县机构的管理者和专家。其他还有一些专业组织在GYCC统一协调下参与到大黄石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如1983年成立的跨部门的灰熊委员会(InteragencyGrizzlyBearCommittee,简称“IGBC”),其成员组成包括了联邦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野生动物局、森林管理局、土地管理局和地质勘探局,州立政府的相关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他们在GYCC的协调下进行灰熊数量的监测和保护[9]。由此可见,目标统一、职能细分的管理形式使大黄石生态系统委员会兼具综合化和专门化的特点。
2.2当前管理内容与形式
2009年,大黄石生态系统委员会的联邦政府机构管理者、美国地质勘查局和来自高校的科学家共同确定了威胁大黄石生态系统的三大外部力量:气候变化、土地使用变化和入侵物种[10]。参与者总结大黄石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是:“理解大尺度的压力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动力及其服务功能的,并在此理解的基础上决定管理景观的最佳途径。”他们确定了研究的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是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尤其是水系统,高原和林木群落的变化,雪和土壤湿度的改变,以及诸如干旱、洪水、火灾、昆虫骚扰和疾病等干扰过程;2)人类如何影响生态系统?例如如何管理人类聚居才能最小化野生动物生态的影响?放牧、采矿和能源发展这些人类活动是如何改变土地使用和生态系统的?3)是什么促使入侵物种的传播?入侵物种如何影响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和土地使用的变化如何影响入侵物种以及它们的管理?这3部分的议题可归结为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属性、程度、机制和规律的研究,在此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经设定指标、确立阈值、风险分析等步骤实现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起生态科学研究和管理政策之间的联系。针对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物种保护、土地使用等问题,各小组通过制定清单普查、监测评估、战略计划、实施计划、管理导则、管理手册等文件落实管理,并定期汇报完成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管理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对生物物种或自然灾害在尺度、范围、结构和功能等属性上进行普查、制作清单,评估其状态并建立监测机制;2)采用适应性管理策略进行生态系统的维持、保护和修复;3)制定物种管理或灾害防治的管理战略(表1)。管理内容细致地考虑了地质、水文、生物资源、气候以及人为要素对于大黄石地区生态系统的作用,旨在生态系统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共享生物资源三者之间达到平衡。既有以生物、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管理规划,如《大黄石地区灰熊管理指导方针》《大黄石秃鹰管理计划》《大黄石地区空气质量评估》《大黄石地区白皮松策略》等;又有将人类及文化的多样性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进行的管理规划,如《冬季游客使用管理:多机构的评估》《春秋季大黄石地区游憩评估》等(表1)。
2.3管理途径
大黄石生态系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特别是国家森林局、土地管理局等,如何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法律与制度是重要基础。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森林局与国家公园局官方就达成了大黄石协调管理共识,围绕野生动物问题、火管理计划以及装备政策等开展对话协调,也制定了合作计划与实施方案,但效果不佳,直到1988年国会进入干预,制定促进协调的法案,加快大黄石协调管理政策的改革,促进国家公园局、森林局等部门捆绑政策的制定,1988年大黄石协调委员会成立区域领导团队,负责机构内部以及区域之间长期目标、计划与管理战略的协调等,这样大黄石生态系统管理才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6]。
3大黄石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和借鉴意义
3.1战略上:跨边界的生态系统管理思路
国家公园边界常常是一个理想的和考虑实际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后妥协的结果,边界的修订与公园游憩特征和机会、操作和管理上的议题有关,例如可达性、地形测量、自然特征、道路等,同时也受到管理授权的影响,如管理可行性、尺度、配置、所有权、成本和其他因素[9]。黄石国家公园的边界虽然已经包含了地热资源和多种野生动物栖息地,但生态格局的演变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这个边界,野生动物的迁徙和捕食路径不会局限在此边界内,边界之外的气候、地质、水文变化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都对国家公园边界内的自然资源产生影响。黄石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生态系统的思想,从单独的边界内的物种保护、恢复扩展到区域景观的尺度;在管理上打破行政边界的阻隔,以黄石国家公园为核心,针对特定保护目标的需要扩大管理边界。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均有明确的边界,但由于公园内部及其周围地区管理目标的不同导致了2个或多行政区域在边界处的管理特别脆弱,城镇化、工业化促进保护地边缘地带土地性质转变使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增加[11];另外,目前国内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在进行资源调查分析时对区内资源要素与环境属性描述较多,但从生态系统角度对生物体、环境和人为因素之间相互长期的影响规律和分析明显欠缺。黄石公园这种从区域生态系统角度思考国家公园资源有效管理的思想对于我国目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保护地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即从区域角度构建保护地生态安全格局,这种格局是基于保护地特定保护目标的需要而建立的。
3.2制度上:跨部门的合作协调机制
大黄石生态系统管理跨部门合作协调主要由大黄石协调委员会(GYCC)来实现。大黄石协调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64—1991年建立统一框架阶段;2)1992—2005年内部成员扩大和管理内容细分阶段;3)2006—2012年现状成果评估和完善分项规划阶段。从大黄石协调委员会的形成历程来看,其跨部门的合作协调机制同美国和加拿大共管的五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的管理框架非常相似(图2)。框架揭示了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基本过程,其步骤是针对达成共识的生态系统问题制定战略框架、实施行动计划;其特色在于监测评估反馈和利益相关者间协商的反馈。目前我国学界普遍认同美国国家公园的中央集权垂直管理模式要优于我国保护地分权管理模式的观点[13]。实际上美国国家公园的垂直管理模式并不是单向的管理,同样存在多部门协调如同农业部、森林局、土地局、地方利益相关者等,如何有效协调实施是该制度的关键,大黄石生态系统的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为我国建立国家公园制度与政策提供了参考。针对生态系统问题建立统一的战略框架,建立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机制和平台,加强协调和反馈,政策与法律赋予大黄石协调委员会的权力,保障发展计划的实施。
3.3决策程序上:基于科学研究的管理决策体系
大黄石生态系统的管理决策以大量的科学评估和监测为依据,通过适应性管理框架把科学知识和管理行动统一起来(图3),通过科学监测和分析能够证实或潜在地改变管理行动[10]。由于生态系统时空尺度变化的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监测的结果可能是非线性的,具有不确定性,导致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可能会根据科学研究的进展而不断调整、完善。科学家一方面通过设计监测模型帮助管理者理解管理行动及其成果,使管理者和科学家互动;另一方面,在生态资源评估时,管理者可能要求科学家给出更多信息,使科学家重新设计数据收集计划,建立监测模型,这就要求科学人员与管理者保持合作,对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的监测和管理,目的是指导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管理者,从而不断完善基础数据清单和长期监测项目,揭示更有意义的大黄石地区生态系统现象和所受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前黄石国家公园猎杀灰狼以增加鹿和野牛的数量使灰狼濒临灭绝,引进外来树种培育风景林,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严重破坏[14]。这是由于规划决策只注重人的观赏体验需要,忽略生态系统的自然运作规律所带来的后果。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一个将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具体管理实践的框架[15]。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黄石国家公园的教训以及今天在生态系统保护上的成功揭示了基于科学研究的管理决策体系的重要性,我国保护地的规划管理应该在动态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应依靠多学科的力量,进行生物资源的专项分析,从而避免管理中的盲目性。
4结语
(一)面上造林成绩显著。
一是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超额完成任务。截止目前,今年全区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32186.8亩,其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造林1700亩(经济林1000亩、风景林700亩)、长防林造林7000亩、农发优质经济林2000亩,其它造林21486.8亩。完成封山育林3000亩(均为长防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现有林培育5300亩,完成森林抚育中央补贴33800亩。
二是强力推进“三线三边”绿化提升。按照“超前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三项创建”、统筹“美好乡村”建设。今年完成森林长廊新建工程16.66公里,新建乡村道路线路绿化35.3公里,完成“三边三线”绿化提升工程17.5公里。
三是义务植树有特色。2015年共完成义务植树211.9万株,四旁植树182万株。
四是积极投身美好乡村建设。2015年我局积极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创建森林城镇1个(__乡)、森林村庄 15个任务。
五是完成各项重点工程提升、规划工作。完成南辅道、G105国道(戚桥至青山医院段)、都市休闲沿河大道、六苏路、G105国道(312国道下道口至金裕大道)的提升工程以及“__茶谷”沿线、茶谷主体公园等绿化方案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强化林地资源保护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对因工程建设确需占用征用林地的,我们按法定程序和期限严格把关,及时审核上报,加强审核审批前的现场勘验和审核审批的检查监督,严禁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截止6月份,全区共办理林地征占用1起,正在办理3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24.8万元。
二是加大涉林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截止目前,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5起,行政处罚25人次,查处率100%;刑事案件2起,已经移送2起。
三是加强护林防火管理工作。在森林防火期,我局在广播电视台播发防火通告、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防火信息、悬挂横幅、下发至中小学生的一封信等形式,努力营造森林防火浓厚氛围;其次在防火紧要期,要求并督促乡镇加大巡山护林力度,在重点地段落实专人管护;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乡镇主要领导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等。今年以来,我区的森林火情发生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并得到及时扑灭,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四是加大林业病虫害、野生动植物资源管控力度。全区共设立了20块标准样地和30块临时样地对林业病虫害进行踏查核系统观察,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面达标。另外,上半年,根据上级安排,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从而摸清了家底,为下一步制订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三)各项林业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林权流转日益规范,截止目前全区共流转林地面积达15万亩,仅2015年上半年流转林地面积2万亩,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6起,共贷款35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不断注入林业,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森林保险稳步推进,全区共完成公益林312461亩、商品林52000亩的投保工作,上半年配合保险公司多次实地查勘林地定损工作,督促保险公司据实及时将保险理赔款发放到受灾林农手中,今年共理赔100多起,林农获得赔偿款30.3万元。
(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做好机关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共同推动裕安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加强干部培养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力度,优化干部配置,上半年对国有林场领导班子进行考评、调整、充实,选派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干部充实到关键岗位。二是抓好基层林业队伍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业务培训、执法培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林业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林业形象。切实加强木竹检查站、国有林场等基层单位建设,稳定机构队伍。三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突出对重点领域、环节和岗位的监督检查, 按要求完成了局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工作的清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公示公开。四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做好机关
后勤服务、财务保障、离退人员服务管理和信息公开等工作。前阶段承接区政府交办的老物资局周边地块拆迁工作,目前正在扫尾攻坚。一、迎接国家、省市等各级检查验收;
二、抓好秋季造林验收和整地工作;
三、完成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创建森林城市、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美好乡村及绿化重点工程建设等);
四、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公益林管护等验收,及时上报林业涉农资金(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清册,兑现到户;
五、开展林业执法专项行动,全力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关键词:湿地;现状;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02-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Pingba County Wetland
Liao Zhengwu1 et al.
(1 Forestry Bureau of Pingba County,Pingba 561100,China)
Abstract:Using the second wetland survey data of Pingba Count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Pingba wetland,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wetland.
Key words:Wetland;Situation;Conservation;Countermeasure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中将“湿地”定义为: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l]。《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将湿地、农业、林业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唯一有国际公约保护的生态系统。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具有独特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提供人类必需的动植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水平衡、调节气候、降解污染、提供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其在自然水循环中的独特作用,而被称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湿地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及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课题[2]。为了解平坝县湿地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系统调查,以期为平坝县的湿地保护和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研究地区概况与方法
1.1 自然概况 平坝县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东部,东经105°59′24″~106°34′06″,北纬26°15′18″~26°37′45″。总面积99 880hm2。全县平均海拔1 250m,最高海拔1 645.6m,最低海拔963m。该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6.8℃,1月均温4℃,7月均温22.4℃。极端最高气温为34.1℃,极端最低气温为-10.7℃,无霜期273d,年降雨量达1 298mm,相对湿度为83%左右。
1.2 研究方法 按照《贵州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贵州省林业厅2012年4月),对平坝县行政范围内符合湿地定义的各类湿地资源,包括8hm2及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湿地。
对所有符合最小调查面积要求的湿地斑块以及符合最低长度与宽度要求的河流湿地,调查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所属流域、水源补给类型、植被类型及面积、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保护管理状况、河流湿地的河流级别等18项一般湿地调查因子。依据已区划好的卫星图片图斑,与实地对照判读、验证,并核实、补充和完善所有的一般调查因子。调查流程:对照打印图纸熟悉调查图斑实地判读验证核实、修改图斑核实、修改和完善调查表格取景照相整理外业调查资料数据输入电脑数据汇总分析编制调查报告,提交调查成果。
2 湿地现状
2.1 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 平坝县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库塘和输水河3个类型,共有湿地斑块39个,湿地总面积873.42hm2。通过调查,全县共有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永久性河流23条,面积529.48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60.6%;全县共有面积8hm2以上库塘15个,面积338.09hm2,占全县湿地面积的38.7%;全县共有季节性河流湿地1个,面积5.85hm2,占全县湿地面积的0.7%。39个湿地斑块中,最大湿地斑块为羊昌河,面积229.2hm2;最小湿地斑块为二官河沟,面积1.62hm2。
受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影响,全县湿地分布与地形地貌特征基本相吻合。以中部平坝河为干流,辐射向两侧分布,河流基本为南北走向,向北汇入乌江。库塘为筑坝拦蓄河流而成,最大库塘为松柏山水库,面积70.64hm2。 (下转110页)
(上接102页)平坝零星湿地区共有湿地植被面积50.64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873.42hm2的5.8%。
2.2 湿地植物和植被 调查植被群系共有18个,其中以空心莲子草群系分布最广,其次为双穗雀稗群系,第三为小飞蓬群系。人工湿地(库塘、输水河)植物群系和种类较少。主要湿地植物种类为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小飞蓬、水蓼、青蒿、苎麻、一年蓬、野、水芹、水竹、千里光、蒲公英、牛膝、马鞭草、圆果雀稗、荆三棱、野菊、车前草、喜旱莲子草。天然湿地植被分布较零散,种类较多,处于自我繁衍状态,未有保护利用记载;人工湿地因人为因素影响,植物群系和种类较少,未有保护利用记载。
3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3.1.1 盲目开垦和改造行为依然存在 盲目的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镇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和功能下降。如乐平镇水淹塘部分湿地被填来建房;平坝县最长的羊昌河,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河道的面积和容积缩小,行洪功能降低,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水生生物种类锐减。
3.1.2 湿地水污染问题仍很突出 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虽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三废”的排放严重污染了河流和库塘水体,也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羊昌河上游的东门河,河水已成黑水、臭水。污染不仅使湿地水质恶化,而且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导致湿地质量下降、功能衰退。
3.1.3 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湿地是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等的主要水源地,过度和不合理的用水已使平坝县湿地供水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因过度从湿地取水或开采地下水,使部分地区的湿地水文受到严重威胁,导致湿地水质降低,库塘萎缩。
3.2 保护和管理湿地基础工作薄弱
3.2.1 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 目前,仅有经国家林业局审议通过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且刚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宣传实施仍不到位。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湿地的一些法律零散分布在《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都不是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出发制定的,没有建立湿地利用许可制度、补偿制度、调查监测制度、评估制度等,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满足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造成湿地管理很被动,对一些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找不到处理的法律依据。因此,湿地保护执法监督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3.2.2 县级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县级林业部门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湿地管理机构,湿地资源的监测工作根本不可能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的投入基本为零,湿地科研宣教工作基本没有进行。
4 对策建议
4.1 立法保护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已经国家林业局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国家应强化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法制建设,尽快制定一部《湿地保护法》。各省市配套制订相应《湿地保护条例》,使湿地保护和利用工作逐步走向依法管理和利用的法制化轨道。
4.2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平坝县人民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成立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保证人员编制,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4.3 组织编制县级湿地保护规划,落实湿地保护方案 利用此次湿地调查资料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组织编制县级湿地保护规划,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4.4 加大对湿地保护管理的投入力度 当前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为此,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将湿地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湿地保护规划的实施。同时,应尽快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从湿地经济作物或经济活动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同时应积极争取关心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内外社团和个人的捐赠,以把湿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减少到最小。
4.5 提高市民湿地保护的意识 湿地保护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需要有很高的公众参与度。因此,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对保护平坝湿地至关重要。通过“世界湿地日”、“中国湿地日”、“爱鸟周”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宣传湿地保护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加强湿地功能、价值和效益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平坝市民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Z].北京.2013:1-2.
[2]靳永峰,周彦平.包头市黄河湿地保护与建设探讨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88-89.
××县物产丰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山区县。××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脐橙面积达25.9万亩,脐橙产业覆盖了80%的农户。××文化底蕴深厚,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是江西第一个“中国楹联之乡”,境内有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东升围。
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0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县财政总收入764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6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备资源,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管理措施,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构建和谐新××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一是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以“限额采伐、全额管理”为重点,严把木材采伐许可的审批关,严禁超范围、超树种、超限额采伐,严禁在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珠防林、阔叶林保护区内设立伐区。加强伐区的检查监督,强化源头管理。改革集体林木采伐生产办法,取消集体林由林业公司独家经营的管理模式,坚决取缔乡、村买卖青山和个人承包生产木材的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强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监督网络,加大对违法木材运输活动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木材运输行为。三是规范木材加工管理。严把木材加工厂办证审批关,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办证程序。坚决取缔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简陋、资源浪费严重的加工企业。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省经贸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全省木材(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对经营加工单位实行全面监督,分片管理,统一印发加工台帐,制订生产计划,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经营加工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四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改燃节能”工作。全面关闭柴炭市场,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改燃节能,推广以煤代柴、以气代柴、以电代柴等无污染燃料,大力推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有效缓解了能源性消耗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减轻了环境污染。
(二)强化封育管护措施。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封育管护。一是严格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2001年,我县被列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县,实施面积达66.74万亩。为保证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制订了《××县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保护管理办法》、《××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定人员、定面积、定责任、定报酬、定奖罚的“五定”责任制及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标原则,择优聘请专职护林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签订管护责任状,强化检查监督,严格奖惩,对管护好的乡(镇)、单位予以表彰,对不依照责任状进行管护的乡(镇)、单位予以处罚,并在全县通报批评。二是加强城区风景林的保护管理。制订了城镇绿化规划,印发了《关于对城区风景林及主要公路沿线山场实行封禁的通告》,把县城周边第一层山林规划为城区风景林,实行全封山,进行封闭式培育和保护,配备专职护林员,落实奖惩措施,实行定任务、定山场、定目标、定报酬的岗位责任制度,并定期组织开展造林绿化活动,补植针、阔树种,提高林分质量和自然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实行业务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技能。并成立了林业执法稽查大队,加大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同时,在全县18个乡(镇)组建了老年护林协会和村级护林协会、禁山会,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民间护林协会组织这一群众性护林组织的护林作用。四是狠抓护林防火工作。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强化防火领导责任。采取敲铜锣、播放录音喇叭和防火知识光碟等措施,强化防火宣传教育。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成立了县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深入开展知识培训,提高扑救火灾能力,使全县有限森林资源得到切实保护。
(三)严格林地使用管理。一是放活林地使用权。深化林地资源经营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偿流转机制,规范流转程序,打破对林地占而不用、用而不管、荒废林地的管理模式,保障转让、受让双方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社会投入到搞活林地上来,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二是严格征占用林地管理。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并重的原则,严格执行林地使用审批制度,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国有林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林地使用权流转有关规定的通知》等文件,专门下发文件规范产业开发(果业、中药材等)征占用林地秩序,要求产业开发必须优先选择荒山、荒地、稀疏林地,并在严格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报经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林业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无序开发、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使产业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的道路。三是加强对果园戴帽山的管理。为发挥果园戴帽山保土蓄水、维护生态平衡的天然屏障作用,促进全县无公害脐橙产业的发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果园戴帽山管护的通知》,规定凡需开发种果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搞好果业开发规划设计,划定等高线,保留总山场1/5-1/3戴帽青山,严禁“剃光头”式开发。同时,按照“谁开发,谁绿化,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强戴帽山的保护管理和造林绿化,落实管护责任,各果业开发户为戴帽山保护管理的责任人,严厉打击“剃光头”开发和破坏果园戴帽山林木的不法行为,从而形成“山顶飘绿带,山腰果飘香”的生态佳境。四是加大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积极开展清理整顿活动,针对盲目毁林开荒、取土、采石、采矿、修路、建房、侵占生态公益林地等非法征占用林地现象,逐项逐类立案登记,依法从严查处。
(四)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对境内的珍稀野生植物进行造册登记,加强对野生植物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严禁非法采集野生珍稀植物。积极开展“春雷行动”和“飓风行动”等专项整治斗争,对全县非法收购、出售和加工野生动物的窝点进行严厉查处,并将行动过程拍制成电视新闻在社会上反复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警示效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停止了全县所有野生动物经营、加工、销售的许可证发放,并对现有经营加工户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收回证件重新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有效保护了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坚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创新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后备资源
为建设完善森林生态体系,我们在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创新营造林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后备资源。
(一)以社会造林为主体,全面推进防护林工程建设。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我县在上级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多方筹集资金,组织力量,自我启动了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全县各乡(镇)、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坡活动。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争取社会各界捐资赠资,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等植树造林活动。另一方面,深化林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营造林机制,推广桉树、速生杨、杂交竹等新品种,按照“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落实经营主体,加快“五荒”和疏林地的合理流转,大力发展股份制林场和生态林业庄园,有效调动社会造林积极性,带动公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推动防护林工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共绿化荒山荒坡10.5万亩,建立水源涵养林12万亩,固堤护岸林4.5万亩,水土保持林9万亩。
(二)以重点工程为纽带,推动造林绿化活动深入开展。重点落实三大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一是全面启动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为进一步绿化、美化好东江源头区的生态环境,完善东江源区森林生态保护体系,给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洁净、放心的东江水,自我启动了天然林保护、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珠江防护林造林工程项目。同时,于2001年、2002年实施了国债珠江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落实“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造林新机制,全面推行招投标制落实经营主体,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造林1.35万亩、封山育林1.95万亩。二是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人民群众收入,于2003年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全县退耕还林面积3.5万亩。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净化水质,按照“户有一蔸竹,村有一个点,乡有一条线”的规划要求,重点以濂江河和镇岗河两条流域沿河两岸为主营造黄竹林基地,在美化绿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护堤固岸、净化水质。三是大力发展商品林基地。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放活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权,加大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深入开展诚信生态招商,积极引进外商和境内外民营企业、个私业主投资林业产业建设,拓宽投资渠道,商品林基地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建立以毛竹、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各类商品林基地118.8万亩。
三、坚持以“生态立县”为指针,立足当前,努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历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在生态保护建设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还不发达,农村能源性消耗仍然是我县森林资源消耗的重点。二是农民整体素质较差,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不高,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三是个别乡镇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四是经济发展与源区保护之间的矛盾远未解决,特别是全面禁伐森林资源、全面关停稀土和其他采矿业,关闭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阻止污染企业进入我县,每年减少财政收入1亿多元。五是由于县财政困难,源区保护与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基础建设工程特别是防护林工程、防火基础设施、农村新能源开发、污水治理、防洪工程等基础建设无法实施。
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原则,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生态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生态讲座、送戏下乡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国家林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特别是要加强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森林法》及《森林实施条例》等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全面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爱护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二)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新时期生态林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全面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培育一支业务过硬、组织有力、精简高效、廉洁奉公的林业护林队伍。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护林队伍。按照生态林业建设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起“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录用,末尾淘汰”的劳动用工新机制,聘请护林人员充实到护林队伍中来。同时,以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切实做好护林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林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落实护林责任制,强化奖惩措施,加强巡山护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各乡(镇)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加强防、扑火知识培训,提高防扑火能力,全面加大森林生态体系保护、防火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
(三)推进封山育林工程。把封山育林工作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在全面施行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准备从明年开始逐步减少商品性的木材采伐,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积。通过搞好规划设计、资源评估、落实政策措施,带动全县天然林的保护、发展,更有效地保护我县的自然森林资源,增加林木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四)突出林政资源管理。首先,重点抓好森林资源监测站建设,加强境内森林资源管理的动态监测,随时掌握资源的消长情况,适时按监测结果调整培育和保护战略。其次,抓住国家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力度的有利时机,按照省、市建立地方性生态公益林的要求,设立县级生态公益林,通过逐年加大面积,使全县公益林面积达到152万亩,占全县山地面积的50%以上。第三,继续实施企业上马先加盖“绿色印章”的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清理整顿工作,严禁创办高污染或耗资源型的企业。进一步加大低消耗、无污染、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环保型企业的引进和保护、扶持力度,全面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第四,按照“谁开发,谁绿化,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抓好果园戴帽山的造林绿化管理,严禁“剃光头”式开发,营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第五,强化林地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林业用地管理审批制度,严厉打击各种借产业建设破坏林地等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林地资源。
持续,这一具备发展眼光的设计思路为我们找到了答案。只有那提倡场所的可持续设计,追求整体场所环境的和谐与共生,将景观场地与周围自然空间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协调,才能够经得住人们感官和自然的双重考验,才是滨水景观成为城市不断发展与成长的动力之源。
二、滨水地区开发的前景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转型为滨水地段的开发提供了契机。一项成功的滨水开发工程,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而且往往能促进新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城市税收,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城市向外扩张逐渐向内涵延伸的历史条件下,滨水区的更新改造和再开发也呈现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
三、规划设计原则,滨水区作为城市的更新地区,要本着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原则,即古人所说天人合一,要城市建设成为和谐乐园,因此要顾及下述要素。
1、宏观布局
对于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通常需要对于宏观的框架进行规划设计,要通盘考虑水区在整个城市中的地理位置,做好合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规避不利用条件。
2、生态环境
这是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过去由于人类的过度攫取自然资源,使得各种自然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对于滨水区的规划必然要考虑到这一方面,这既是响应时代的号召,同时也是城市规划的避让要求。这是一个自然地理要素极易受到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规划设计中应以“ 自然一经济一社会” 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
3、多样性与差异性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塑造,应当以满足环境自身的完整,这就会使得滨水区具备生态功能完善和景观稳定性好的特点。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求,主要是通过植物来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对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建设,必须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以绿化为主体,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4、尽量保留原始地貌
滨水区原有湿地、大的植被板块以及坡地等自然资源尽量不要破坏,设计中尽量顺应原有环境,自然协调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让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任何园林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特征,呈现空间异质性,规划设计之前应该对基址进行系统的分析,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从这些生态环境特征,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应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物能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作为滨水绿地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加以体现。
5、整体与局部
规划设计中要把滨水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不要把某一局部单独进行优化, 不利于整体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这种现象在分标进行中常见。 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城市滨水区的整治不单纯是解决水运、防洪等使用功能的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江河、湖泊的水质,增加滨水绿地的游憩机会和景观效果,提升滨水地区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等一系列问题。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必须以系统工程为指导,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考虑景观、生态等需求,把滨水绿地建设成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是成为一个体系,与城市空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如在交通和绿化系统上,滨水景观带可以和城市绿地空间、广场、公园等结合,使绿化带向城市扩散、渗透,与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6、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保护相结合,是城市滨水绿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滨水绿地文化内涵和地 方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滨水区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来说,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并且利用园林景观表现手法来加以表达,即保持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是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它对恢复和提高滨水景观的活力,增强滨水绿地的地方特色、趣味性、文化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一方
面一定要多下工夫。根据目前我国滨水区的发展现状来看,尤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1)滨水区场所的公共性。滨水区景观规划就是要把这条绿带真正变成为市民喜欢的公共场所,成为全体市民真正的公共财富。为此必须要防止各种圈地现象,如非要隔离,则可用绿篱等加以区分等方法,以显得比较人性化。
(2)功能的多样性。滨水区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林荫道、成片绿茵休憩场地、观景台、音乐广场、儿童娱乐区、游艇码头、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丰富人们的生活。
(3)水体的可接近性。亲近流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辉之下无疑是心旷神怡的大乐事,有水的地方总会有欢声笑语。然而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却往往面临着潮水、洪水的威胁,因而必须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以增加实用性。比如芝加哥湖滨的断面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这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保持了美观,可谓一举多得。
(4)环境保护与生态化设计。水的质量决定了人的生命的质量,同样也是滨水区开发的关键,目前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都是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的,这是滨水区开发的第一步。
四、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模式
1、断面的处理
第一种是自然原型驳岸:这类驳岸常设置于地势坡度较为舒缓的滨水区,规划时以尽量保持其原有状态,不要破坏他的原貌;同时宜用一些耐湿性、深根性植物(如芦苇、花菖蒲、垂柳、水杉等)来达到加固、稳定河岸驳岸的目的,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第二种是自然型驳岸:这类做法是针对冲蚀较为严重、坡岸陡峭的滨水区的做法,除用植被配合外,还需要用木材、天然石材等进行底部保护,这样才能做到双保险。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浆砌石块或石笼木桩等进行护底,在坡脚上部修建一定倾斜度的土堤,斜坡上面再用植被进行覆盖,在用植被覆盖时,最好是乔灌草结合,配置成复层混交形式,这是自然界最有效的保护。
2、生态设计模式。滨水区的建筑密度不宜太大,周围布置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应考虑通风问题,同时要考虑通车等等。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在方案设计之初统筹考虑,如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当地的风向等等。
3、建立绿色廊道:在对滨水区生物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要尽量保护原有物种,不要破坏其生态平衡。沿岸绿带要保证有足够宽度,同时控制大体量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兴建并与郊野基质连通。在保证滨水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的同时,与其他城市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这对于完善城市格局特色及绿化空间特色产生深刻影响。关于滨水绿化方面,建议采取自然式布局,尽量避免规则式布局。
3、人文设计模式
人类历史文化景观是我国景观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内容,也是我国长期传承的一种设计理念。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往往城市中滨水区是发展最早的,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适合人们的生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城市的滨水区找寻城市的历史文化,并根据现有的条件改进。因此,对于滨水区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设计区域的地理历史环境条件,充分挖掘当地传统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同时以美学为特征注重滨水区景观的观赏效果。
五、 结语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从整体出发,全局出发,并做到“以人为本”,要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合理规划,本文已对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做出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的滨水区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玉玲,岳春雷,叶碎高等.河道生态建设—— 植物措施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赵思毅,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日本河川治理中心.滨水景观设计丛书——护岸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赫特·德莱塞特尔.德国生态水景设计『M1.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