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时间:2023-09-18 17:3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115-02

在科技的带动下,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让学生依靠单一的记忆与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需求。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是在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虽然它的应用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在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 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情况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应试教育”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也让教师的教学明显带有功利性色彩,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评估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就看“分数”,致使教师不得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希望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微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观看、自我探索为主要特点,与应试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慢慢被消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数学知识点和习题解决技巧的讲解和培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情感和教师本身的感情的真情投入,很多教师担心一旦改变教学模式,学生会不适应。微课教学的使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有些教师明白微课教学的具体要求与重要性,却并未将其落实到实处,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微课教学已经逐渐走向成熟,通过微课教学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除此以外,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在教学改革中占有很关键地位,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上,要更加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与意识。另外,微课教学十分重视学生方法和技能、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形成创新的、发散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和探究事物的意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数学认知模式。要做到这一点,只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2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有效性

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其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短小精悍,具有鲜明的主题。利用微课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效优化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提升微课的应用质量呢?

利用微课来丰富数学课堂情境 高中数学中有大量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存在厌学情绪,一上数学课就昏昏欲睡。而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研究解题方法,扩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需要详细分析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产生的原因。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为学生营造出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而微课教学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形式。

如在“平面向量概念”与“平面向量坐标”教学中,笔者就利用Flash制作出平面向量的课件,分析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理解坐标的意义与作用。又如在讲解“空间四边形”的内容时,如果简单用模型来教学,让学生来观察,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采用几何画板来导入图形,制作了微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关系,引入关于异面直线的概念,既让学生了解了空间四边形的知识,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利用微课提升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中有大量抽象难懂的知识,这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短板”,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虽然知识传达到位,但是学生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效率。与之相比,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将重点知识形象直观且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传统课堂时间有45分钟,在这45分钟内,教师往往是一直在为学生讲解知识,一节课下来,不仅教师苦不堪言,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微课知识点单一,时间短,教学氛围轻松,学生更容易接受,只要学生产生兴趣,那么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必然能得到提升。

如在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节教学中,可以将我国近五年的GDP增长情况与全国碳排放数据曲线录制成微视频,为函数教学提供更为真实的生活案例,既能解除学生对函数知识的陌生感,又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图像来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与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函数思想。

第2篇

一、鼓舞斗志,做好初高中心理衔接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之后,学生全身心放松下来,两个多月的休闲娱乐之后,升入高一,不少学生有畏难心里,有压力感,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数学学习。另外,初学高中数学学生们会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奥,品尝到学习的艰辛。这样就要做好初高中的心理衔接。做到心中有“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常喊能鼓舞斗志的名言警句。教师要适时鼓励,及时表扬,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态。

二、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更深、更广、更难,这样就要求更高。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有些内容是初高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一定要采取措施,查漏补缺。

(一)应该对初中数学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尤其是函数和方程两部分内容。其中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最值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定义域一定时,求函数值域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组的解法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用到的配方法、消元法、转化法等数学方法,应重点复习。

(二)应该对初中数学难点进行回顾。特别是绝对值问题、二次根式 的化简问题,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不易掌握,应该做好衔接复习。

(三)应该对初中弱化的知识重学。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是高中解方程和解不等式最常用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整体代入的思想,在高中数学中是常用的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一直用到,而初中弱化学习。高中新生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远远不足,应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学好高中数学还要迅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对每个学生都很重要,尤其是新生。好的习惯是:

(一)课前预习,发现疑难。初中数学知识少、浅显易懂,只要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少学生就能达到学习目的。但高中知识难度大,理论性强,光凭课堂听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通过预习,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弄清哪些内容有疑问,把它们标记下来,以备上课时认真听。

(二)听课认真。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只有通过认真听讲和深入的思考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高中课堂容量大,老师讲的快,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就要注意力集中,听课认真。

(三)做好课堂笔记。前面已经说过,高中数学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变化,课堂上,老师要对重点知识深挖细究,并补充一些相关知识,记好笔记就尤为重要。再者,课堂上,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也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四)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学习中产生疑问,或有独特的见解时,要敢于及时表达出来。本身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问题被一个一个地解决了,知识就学好了,否则,问题越积越多,影响以后的学习。对自己觉得好的见解,也要展示出来,让老师、同学鉴定,若有问题,加以改进,若很好,大家共同分享利用,提高了别人,愉悦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五)优质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有些学生在对知识掌握不熟情况下就做作业,不会了再查课本,对着例题模仿,更有甚者,抄袭作业,这样,就会失去做作业的效果,不利于接下来的学习,更不利于长久学习。还有的同学轻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到正规考试中就会“卡壳”。拥有优质的完成作业的习惯就非常重要。作业前应先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熟练掌握与作业有关的知识,再优质完成作业。相信会受益无穷。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高中课堂效率,已经成为广大高中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教学途径,其教学效果对学生吸收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如何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从六个方面,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出了相关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我国目前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纠结、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等[1]。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着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且根据教学目标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运用教材,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常情况下,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师都应该突出教学重点。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呈现教学重点,以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注意。教师在重点问题讲述的时候,要善于采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以便日后能够运用所学的重点知识解决难点问题。

二、做好备课工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在备课时,要熟悉教材,并且对教材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仔细分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做好备课工作,还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同时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应该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师还应该注重做好每一节课内容的导入、总结部分,充分做好备课工作。

三、善于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提问,创设相关问题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从相关问题的情境开始入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掌握相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用一张报纸对折50次,纸的厚度是多少呢?对折100次后,纸的厚度又是多少?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展开讨论,之后再告诉学生,对折后纸的厚度远远高过了珠峰的高度――8848米[2]。学生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很吃惊,都想知道具体的运算方法。于是教师很快就能引出教学内容,和学生共同推导出通项公式,并计算出报纸对折后的厚度。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校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互联网工具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也应该积极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例如,利用投影仪来展示板书[3],这种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能够缩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板书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工具的应用,许多数学图形、数学题目的训练也显得更直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更加方便了教师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尽量采用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自己的讲解节奏,尽量保持和学生同步,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跟的上自己讲课的步骤,积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六、注重教学反思

教师在45分钟教学课堂结束之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发现自己教学失误和不足时,应该及时做好调整工作,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反思环节中,作业的布置情况,是教学反思当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了解数学知识点的讲授是否深入、教学方法的利用是否得当等等。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并且改正,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关切的问题。只有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有所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的摸索、探讨、实践、总结,进而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小军.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127-128.

第4篇

一、课堂讲解

(一)提问式导课法

所谓导课是指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使用各种方法将教学内容提起和引入,帮助学生瞬间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计划,选取与向量知识具有紧密联系的现象,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描述这一现象,但不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而是让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向量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可在正式讲课前在PPT上展示一张处行状态中的飞机的图片,并问学生:“假如我们已知一架飞机从上海飞往南京的方向、距离和从南京飞往北京的方向、距离,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中得知从上海飞往北京的方向和距离呢?”通过这一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向量的加法引入,然后对向量加法的定义作以下阐述:已知向量■、■的,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作■=■,■=■,再做向量■,则■向量叫做■与■的和,记作■+■。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二)重点式教学法

所谓重点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反复强调、举一反三的着重讲解,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这些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深刻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应当注意切合课本材料,系统性地、有层次地将其中的知识结构理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向量的加法这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是向量的加法法则,即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而难点则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对这些概念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做详细讲解,并列举大量实例予以说明,指导学生进行习题操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向量的加法的相关知识点。

(三)例题式教学法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先对要教授的基本概念、理论作详细阐述,然后讲解例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将知识与应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这就是例题式教学法。向量的加法在高一数学中是一个与实际运用具有紧密联系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应当充分重视例题的讲解,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向量的加法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时,可先向学生介绍该法则的含义:如果■、■是两个不平行的向量,那么求它们的和向量时,可以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为公共起点,做两个向量与■、■相等,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然后以所取的公共起点为起点,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向量,则这一对角线向量就是■、■的和向量。然后给出以下试题:

已知两个不共线向量■、■,作■=■,■=■,则A、B、D三点不共线,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对角线上的向量■=■+■。

(四)比较式教学法

比较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理论和知识点通过建立联系、进行比较的方法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高中数学学习具有知识点繁多、知识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同一知识体系中具有紧密联系和交错关系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式教学,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和了解知识点,避免出现理解错误、记忆重复等原因造成的记忆内容混杂的现象。向量的加法包括共线向量的加法和不共线向量的加法,而共线向量又包含方向相同的向量和方向相反的向量,因此,教师可先对这几种向量的加法分别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列表、举例等方式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向量的加法中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比较,并指出三角形法则既适用于共线向量的加法,也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加法,而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共线向量的加法。

二、教学反思

(一)趣味性

向量的加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往往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局限在课本范围内,缺乏与多媒体手段、日常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兴趣爱好等制订更加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导致学生认为向量的加法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缺乏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主体性

第5篇

一、微课对高中数学课堂的作用和影响

1.运用微课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其最大的难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将微课导入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微课创设出生活情境,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将数学知识至于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细胞裂变的视频作为函数概念的导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函数的概念,并且对函数产生兴趣。通过微课创建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佳。利用微课复制教学,教师可以将重点的数学知识制成微课视频,像一些例题图形的性质讲解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结合几何画板和多媒体制成PPT提供给学生,动态地将这些性质知识展示给学生,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重点内容。

3.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方式

微课学习帮助学生进入了数字化学习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还可以通过网络中丰富的资源随时随地地进行微课学习,并且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和其他学生或教师之间进行互动,这种交互式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能有效分享自己的见解,实现共同提高。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探究

1.课堂引入

利用微课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的引入,主要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实现的。首先,高中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大是一个共性问题,如果说在新课导入中能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的话,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课教师可以设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引入课题。例如,在讲解“空间四边形”这一节时,笔者通过几何画板将基本图形制成动态的立体图形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空间四边形的特征,并对空间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有较深的印象,像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交等。其次,构建教学活动。微课教学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教学目的明确。教师通过微课制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新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2.重难点突破

微课教学主要是围绕教学重点进行的,并且由于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教学将数学知识的重点分割开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高中知识点难度较大,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需要对一些重点题型进行细致理解。利用微课教学,教师制作一些重点题型的视频,如函数的各类性质、数列的性质、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问题等,教师可以将这写重点内容做成微课并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研究、推敲,直到自己掌握了这些知识为止。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3.课后复习

微课不同于教学课件,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单纯地观看教学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而利用微课视频,将教师讲解某一重点知识点和重点题型的过程中重新展示给学生,这样内容简单明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面对面”讲解再一次学习知识,还能在讲解过程中暂停播放进行思考,做到自己掌握学习进程。加之微课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随身携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复习。

三、微课的制作

在数学中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其重点内容就是微课的制作。教师在微课制作中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特点,合理选择微课内容。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微课内容进行筛选。教师在筛选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整体了解,认识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教师设计一些知识点的测验题,将学生的共性问题作为微课制作的重点内容。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微课内容,在多年的教学中,学生经常在哪些问题上犯错,哪些重点题型学生掌握不牢固,这些都可以作为微课内容的选材。

在微课内容的选择完成后,教师还要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内容和语言要做到简明扼要,主体明确。微课的设计要做到有趣味性,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于问题理解瓶颈在哪儿,自己如何去表达、设问及如何讲解。在微课设计完成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做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总体来讲,将微课引入高中数学课堂能充分改善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找到了新的出路。当然,现阶段的微课应用不够完善,在设计、开发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求现代技术课课程内容整合的新途径和策略,争取让微课更好地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辉.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05:44-45.

2.王凌峰.数学微课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4,58:53-54.

3.李宗朝.数学微课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J].神州,2014,12:166.

第6篇

[关键词]高考 高中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14-01

近年来,随着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高考数学命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了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对能力的考察较为注重,并增加了数学应用题的比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深入推动了高考数学命题方式的变化,与此同时,高考数学命题方式的改进又迫切要求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改革。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高考视阂下自己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1高考数学命题的新趋势

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深化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加强了对学生数学应用的考察,对高中学生实际应用数学能力重点予以突出。

1.1深化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

近年来,在高考命题过程中,数学科目考试的关键放在了对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查上来。一般而言,近几年,高考命题过程中对刻板、古怪的数学知识点尽量与以回避,以防死记硬背数学知识点的出现。高考数学命题试图通过对数学科目的考查,既检验出考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其是否具有进入高校的资格,更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对考生实际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考察,看其是否具有潜在的学习能力。

1.2加强了对学生数学应用的考察

除了深化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之外,高考数学命题还加强了对学生数学应用的考察。现阶段人才的实际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十分必要,因此,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命题加强了对学生数学应用的考察。自1993起,数学应用命题的比例就越来越多,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这些题目的特点在于,它们既与高中数学课本紧密相连,是高中数学重点知识考查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这些应用题还紧密联系实际,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大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现实感十分强烈。能否做好数学应用问题,反映出一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水平。

2高考视阈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方向探讨

高考视阂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己的“讲、演、练”,这符合了高考数学命题的趋势。

2.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高考数学命题深化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这就要求,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己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一改传统的机械僵化、封闭定向的教学模式,转变成鼓励学生探索新知,不断专研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数学问题的做题思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很多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大多数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讲挑战很大。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给予高中学生很大的独立思考空间。要改变传统的那种传授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保持自主的思维方式,确保他们的自主地位。所以说,数学教师要在具体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动脑筋,在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组合”教学为例,多数数学教师都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教学的具体程序表现为,首先,简单举出几个例子让学生了解组合、组合数的具体含义;其次,对组合、排列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确定排列组合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排列数公式;第四,举出几个例题,让学生有大致了解。第五,给学生布置习题。此种教学方法的弊端较大,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原本可以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转变为机械的模仿操作。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尽失。

众所周知,在“组合”的学习过程中,重点在于把组合和排列的关系建立起来,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计算出组合数公式。这个节点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确定关系、得出公式。

2.2突出学生自己的“讲、演、练”

除了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还要突出学生自己的“讲、演、练”。一般而言,高中数学教学课程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在掌握数学丰富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如采用传统机械的课程教学模式,就很难一举两得,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突出学生自己的“讲、演、练”,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唯有如此,才能两全。具体而言,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口头回答问题、书面回答问题以及经常性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真正的数学知识,把抽象的知识转为自己的东西。以《不等式》一章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应当采用设计情境的方式,由此提出如何建立不等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不等关系等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鼓励他们踊跃发言。

如上所述,随着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入,高考数学命题方式的改进迫切要求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我们相信,只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己的“讲、演、练”,就一定能把握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赵百国,略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学校管理.2010年0l期.

[2]沈志国,王志钢;浅谈新课程下的德育工作[J].黑河教育.2010年01期.

第7篇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心理状态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函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心理过度紧张。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相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相对抽象,多研究变量,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且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只能精讲精练。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掌握教师所教,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 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每天忙于应付。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做好入学教育。高一新生入学的首要工作是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法;四是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高一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学生基础,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分层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然后再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教材,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重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与归纳。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以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加强、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数学学法指导。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将学法指导融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不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激发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在高一教学中,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与学生共同寻找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基础教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能力;方法

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实行应试教育制度,反应到数学教学中就表现为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单纯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个体的研究,使得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日渐降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被压制,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在这里可以借用一位德国教育家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必须要主动学习一些东西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能力,否则他就会一无所获。人们可以为别人提供一些物质性的东西,但却不能直接给予他人智慧,智慧是需要人自己去体会,消化,提取的,因此我国的新课改纲要表示:必须改变中国学校单纯使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机械接受的现象,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如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 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相比于初中数学更具有抽象性,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加深。初中数学的课本使用的语言形象且通俗易懂,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常量,课本侧重于对学生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的要求,而高中数学在一定程度上与初中数学有很大不同,高中数学的语言非常抽象,并且要求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之间的相互连贯和系统性非常强,也就是说整体上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学习的内容,方法,环境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学生们从小学和初中一直沿用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使依赖性强,自主性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数学学习已经沦为机械的背诵,记忆,而不是深刻的进行理解和思考。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们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应该特别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1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教师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身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真正的养成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辅助的讲解。教师要想做到这点,最根本的就是从内心深处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敢于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耐心,其实,真正是学生自己搞懂了知识点以后,反而更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2.2 平等对待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治学标准总是严肃的教学秩序,使得学生不得不进行机械的学习,不利于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灵感的迸发都是在积极发言,快速思考和相互辩论中闪现出来的。如果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压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会造成学生灵感的消失。当然,很多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不是很好,有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甚至有的学生说话不完整或是没法继续,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学生在思想比较混乱或是紧张的情况下都很容易表达不清楚或是不完整,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了。

2.3 要认可预知

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课前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尤其是课前预习的话,教师讲课的效率一般说来都会提高,可是课前提前预习是不是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出发点相悖了呢?因为学生提前预习的确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都是喜忧参半的事情,喜的是学生课前预习了,教师就会讲起来比较轻松;忧的是很多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夸奖进行预习,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有时甚至会将老师想要说的知识点全部说出来,同时也会给很多没有预习的同学形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他们听课的效率。对于这种现状,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摒弃反对学生预习的想法,利用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点的掌握而获得的自信和热情来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上课的步伐应该跟着学生走,使学生成为整个课堂进行下去的主要引领者。

2.4 将机会留给学生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追求“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致的,对待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也会随之不一样。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偷偷懒”,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很大的锻炼学生的听课效率和总结概括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3小结

高中数学教学中一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更可以让学生学会各种学习方法。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如果教师能够在高中三年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系统的,不间断的自主能力的锻炼,让学生逐步掌握自学能力,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更好的学习,这对于高中生的高考和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的闯荡都有非常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朱飞鸽.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探讨[J].高中数理化,2012,17(10):52-53.

第9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相当多的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本文就高中生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新课改后初、高中数学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上的知识点衔接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高中数学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而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加大,如不采取补救措施,学生成绩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

以人教版为例,乘法公式只有平方差、完全平方,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公式法,但是十字相乘法只是一个综合探究内容。从而使教师在高中数学的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的教学中感到很吃力,而学生也会感到困难重重。在九年级的教学中,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根与系数的关系不做要求,导致学生解方程能力不足,大大影响了学生在高中集合、函数、不等式、数列、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方面的学习。下面列出初、高中教材对比:

表1:与以前知识、高中教师原有认知相比认为存在但初中已删除需衔接的内容

而高一教材中的第一章是集合,这个是一个全新的、抽象的概念,并且它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我们所学的所有几何及代数的知识,而高一的教材中的函数(包括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是初中函数概念的引申,任意角的函数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的推广,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初中幂运算、指数运算的推广,对教材本身存在着这种内在的联系,要求教师在奇偶学中重视启发学生回忆旧知识,以旧引新。

2.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教法不同

随着教材难度的提高,课程内容的增加,在教学方式上,也带来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与初中教师的不同。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学生更多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进入高中后,则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学钻研,消化知识;要重视逻辑推理,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对习惯于套公式的初中生而言,当然是不适应的。对比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初中教师可以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课程紧,教师如果像初中教师那样上课,就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教材比较简单,没有预习,没有思考,没有练习。上课的时候就是听课,习惯跟着老师转,课后作业模仿着例题也可以完成,考试的形式单一,对于知识点的变式比较少。因此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高一新生完全沿用初中老套的学习方法,不善于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反思等必要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1)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3)重视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5.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向老师“刨根问底”,甚至提出“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见解,对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总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大纲》、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不断地探讨教学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懈地努力;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自身的严谨作风感染学生,以自身的过硬的能力指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钟以俊.中外实用教学方法手册.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处理;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80-01

数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数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难点。现行高中数学教学情景不容乐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除了高中数学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之外,还有“一刀切”“一风吹”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得不到尊重。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客观事实,不能满足各阶段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差异化、教学环境差异化、课堂提问差异化、教学评价差异化、课后作业差异化等方面,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标差异化

在确定教学日标时,要进行日标差异化,应面向全班人部分学生,不能只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为每个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特色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我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针对难点、重点知识进行辅导;对于中等的学生,可以采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少数难点突破的方法;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准备较基础的知识点,保证他们得到基本分数。差异性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推动作用,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对其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配合教师的安排。

二、教学环境差异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创设自信、积极的课堂氛围,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设挑战性学习环境,以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搭建一个差异性、人性化的教学平台。高中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创设差异教学环境,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现能力的展示和提高。例如,在“平面解析几何--圆的位置关系”学习中,根据本次教学内容,可以设置差异性的问题情节,通过提问圆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平面几何中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如设计三个有关圆的位置关系的情节,情节一:平面几何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节二:如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情节三:如何利用两圆的相交弦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具有不同的难度。

三、课堂提问差异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对知识的传授差异化外,还要注重提问差异化。提问是课堂的生命力,学生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大部分学生。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理解程度。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学会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中等学生为主进行设问,同时针对优秀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协调课堂上学生的听课效率。对于课程教学差异化,教师还要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方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保证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评价差异化

基于课堂让学生扎实数学知识、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多元评价,是差异教学的重点环节。例如,“占典概率”应用学习中,列举学生热悉的例子,并且让学生参与完成,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不昔对或错。教师对多元评价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差异教学中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例题:投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正反面出现情况。让学生分组参与,并且记录结果,鼓励学生自行解答问题并进行评价,教师对结果进行指点,并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正确答案。硬币只出现四种情况,即正面和反面的四种组合,而且每一枚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几率相等,因此,这属于典型的占典概型问题。此过程打破传统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的模式,采用学生多元差异评价的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差异化

课后布置的作业,能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对灵活运用公式进行练习。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作业,让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练习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可以得到成功的体会,学以致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针对课后布置作业的不同,课后辅导也应该有差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切实地辅助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得到提高。例如,对于布置的作业进行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作业,适用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布置课本后面的基本习题,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后能得到基础的复习,巩固学习的知识;二是基础作业为主,夹杂一些提高性习题,这是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让其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公式,在确保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提高其学习成绩;三是综合性练习,一般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让成绩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 羽.浅议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J].家教世界.2013(18)

[2] 肖 蓉.学生的差异性与差异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4(17)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互动教学法

在现在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高考考出好成绩可以说是学生高中努力学习的动力和目标。高中数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重要而又复杂难学的学科,但是高中数学的难度也不能忽视。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显得极为重要。作为学生,自然是希望教学方式化繁为简并且生动有趣。新型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恰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一、互动教学法及其优势

所谓互动教学法,就是指师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启发、补充,从而吸收和共享知识。互动教学法带给我们的好处可总结如下:

1.学生在老师富有技巧性的提问下,与老师进行真正沟通,进而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运用提问技巧,不只是为提问而提问,而是真正想让学生参与进来,一起探究。在这样的提问下,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充分调动,学生会自动跟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互动教学法能让学生感受到与老师的沟通,从而激发出兴趣,想要主动参与回答。

2.有趣且切题的情景模拟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度。作为学生,没有什么比有趣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思考、学习、钻研,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最为高效的一种学习手段,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让学生懂得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拉近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学习变得高效。

二、互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互动教学法逐渐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空间几何体、圆锥曲线与方程等对空间感或图像感要求比较强的章节教学中以及算法、统计、概率等实际操作应用性比较高的章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例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章节的教学中,教师由“圆与方程”引出关于椭圆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模拟,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再进行指导。互动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了印象,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难以记忆的知识点被学生深深地记在脑子里。

三、互动教学法在运用中仍旧存在的问题

1.传统思维禁锢,学生不敢提问和质疑。受“老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善于或者说不敢向老师提问,更别说是质疑老师。长期以来,我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汲取知识的习惯。久而久之,被动学习习惯让我们思维固化,不善于主动思考问题,不敢质疑老师权威。这样使得互动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

2.课时紧张,留给学生的时间不足。以高中三年的数学教学来讲,高一属于半适应期,但相较初中仍是压力倍增;高二是整个高中压力最大的学期,时间紧,知识点数量多、难度大,学生在高二通常都是一刻不停地在学习;高三为复习期,再加上高考带来的压力,心中负担自然不会轻。老师虽然有时会采用互动教学法,但在学习小组还来不及深入讨论和思考时,就会喊停。留给学生的互动时间不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存在差异,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每个班都有着形形的学生,有的逻辑能力强,有的创新能力强,有的计算能力强。一个班有许多学生,但是只有一个老师,老师很难做到照顾好我们每一个学生。

四、学生自己应该做出的改进

1.我们应当学会质疑,大胆质疑。想要有高效的学习效率,身为学生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探究的动力,老师可以据此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质疑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相对的,学生要认真听讲,学会思考,大胆质疑。

2.合理利用时间。尽管高中是一个高强度的学习期间,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在互动交流时,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钻牛角尖,要分清主次,着重讨论和研究重点知识点,体会完整的互动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3.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特长。在小组合作中,要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让逻辑能力强的学生去整理逻辑,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去阐述想法,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去计算数据……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

五、学习感悟

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但不是不可能点。只要努力,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数学的掌握还是可以实现的。高中数学老师运用互动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数学学习思维,并且这种数学学习思维的培养比知识点的灌输更加重要,因为当建立了学习思维,学生就能自己进行学习以及知识的运用,就能更好地掌握课本内外方方面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多媒体课件设计 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便是一种极好的途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也对教师如何设计多媒体课件的策略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掌握了好的设计技巧,便掌握了课堂学习氛围调节的主动权。

1 高中数学的现状

作为高中生,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考中也占了非常大的比重。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时简单,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高中生要提高数学成绩,就必须具有比较好的运算和推理能力及技巧,学好高中数学,才能为日后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高中数学主要是以新课标理念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来开展的,这就要符合新课标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重要概念和结论进行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要求,最好使学生能够了解之前的数学家探究形成这些概念和结论的过程以及他们思维的方式方法。以便于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掌握正确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策略,就可以使多媒体课件更加符合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需求和特点,使课件更能体现新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从而使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更加融入到课件中,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加入活力,更加具有效率和高质量。所以,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2.1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数学课堂的不同授课内容、不同授课环节分别设计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高中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可以在课件中使用一定的静态或是动态的图画,再在合适的地方加上文字说明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当传授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在课件的开头寻找比较符合所学知识的、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或是小故事来引出主题,接着给出概念极其形成过程,比如:讲解函数时可以给出各种函数图像的变换过程,可以采用动态的景象来呈现。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可以在课件中列出一些练习题和对本节内容的总结。

对于习题讲解的课堂,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呈现习题练习的结果,总结出易错点和难点,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经验。也可以结合传统的板书方式,来对出错率高的地方进行补充,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

2.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所以,必须注重课件中与学生互动部分的设计。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交互程序。这样可以是课堂更加活跃,学生也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容易。因此,在设计课堂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只是照搬课本上的知识,要使课件内容更具有趣味性,突出课堂重点,应该为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架构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