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制造业调查报告

制造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3-09-18 17:3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制造业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制造业调查报告

第1篇

>> 2012年二季度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私募股基金投资调查报告 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稳步提高 二季度工业企业库存或将回调 二季度经济学家对宏观调控与经济走势之信心调查报告 信心继续攀升――2009年二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3年第二季度) 二季度工业增速减缓将延续 上市直销公司二季度业绩报告 季度明星流行调查报告 肖汉平 焦炭业:二季度将景气回升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纺织企业运行总体景气 泰兴市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扬州经济发展中的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二季度东北米情 二季度是拐点 二季度迎来加息时点? 二季度降息空间较小 二季度投资策略 2010年第二季度家电行业报告(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and expected to sentiment, so as to accurately and timely reflect the macro economic ope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to predict the tendency of the chang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 > a statistical survey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business climate survey not only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important is the expected economic trend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second quarter of yangzhou city industrial business sentiment survey, on the basis of analyses the relevant data, explores the yangzhou industry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probes into the next quarter of yangzhou industrial economic operation anticipation, for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lated enterprise of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dvice assistant.

Key words: yangzhou; Industry; Sentiment survey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扬州市统计部门对全市5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但受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持谨慎乐观态度,两大景气指数均小幅回落。其中,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23.36,比一季度回落6.81点,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信心和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49,比一季度回落6.70点,处于相对景气区间。而企业劳动力指数、库存指数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变化幅度不大,运行相对稳定,分别为110.02、107.13和85.57。

表1 企业景气相关指数对比表

一、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走势依然看好

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同比回升明显,在调查的5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对二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乐观”和“一般”的占89.3%,其中表示“乐观”的占29.9%,比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59.4%,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表示“不乐观”的占10.7%,比一季度上升3.2个百分点。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49点,总体较一季度回落6.70点,但同比去年同期上升6.36点,企业家信心指数已有明显提高。这表明,企业家对总体经济状况依旧看好,宏观经济走势依然良好。

在调查的33个行业中,有26个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处于景气区间,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4个行业处于非常景气区间,汽车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12个行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4个行业处于相对景气区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3个行业处于景气指数的临界值,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则处于不景气区间。

二、企业景气指数稍有回落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偏紧、市场需求减弱和企业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比上年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5.8%。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占34.0%,较一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54.8%,较一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认为“不佳”的占11.2%,较一季度上升2.5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33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处于景气区间,其中: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处于非常景气区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等8个行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5个行业处于相对景气区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4个行业处于微弱景气区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4个行业处于景气指数的临界值,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4个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则处于不景气区间。

三、企业生产增速及产品订货预期下降

据问卷调查显示,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增速与本季度相比“加快”的企业占27.2%,比一季度下降8.6个百分点;认为“持平”的企业占57.2%,比一季度上升1.6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纺织服装、服饰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增速与本季度相比“加快”的企业占同行业比重分别为46.0%、34.6%、32.4%。

从产品订货量来看,本季度接到的产品订货量与一季度相比“持平”的占70.1%,比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减少”的占19.9%,比一季度上升2.0个百分点;“增加”的占10.0%,比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造纸和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订货量比一季度“增加”的企业占同行业比重分别为40.0%、27.3%、22.2%。

从产品出口订货量看,本季度与一季度相比“上升”和“持平”的企业共占46.9%,比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产品订货量与一季度相比“持平”和“上升”的企业占同行业比重分别为64.0%、43.2%、32.5%。

四、企业生产能力状况稳中趋升

从产能发挥情况来看,企业生产能力状况总体优于一季度,八成以上企业认为产能发挥基本稳定。19.4%的企业认为本季度企业生产能力与一季度相比“增加”,比一季度上升5.2个百分点;70.0%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生产能力与一季度相比“不变”,比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14.4%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生产能力与一季度相比“下降”,比一季度下降6.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16.8%,“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66.4%,两者合计占比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影响企业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4.3%,比一季度上升5.9个百分点;二是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占比20.4%,比一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三是产成品存货充足,占比12.2%,比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

五、企业盈利好转但融资困难加大

从二季度企业盈利状况来看,“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7.0%,“正常水平”的企业占70.0%,两者合计比一季度上升2.2个百分点,盈利状况总体好于一季度。

认为企业流动资金情况表现为“资金紧张”的占31.2%,比一季度上升2.8点;认为“资金基本正常” 的占66.2%,比一季度下降2.7点。

认为本季度企业应收账款情况“高于正常水平”的占13.1%,比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认为“处于正常水平” 的占82.0%,比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企业中,除了有16.3%的企业认为本季度企业“无融资需求”外,认为融资“容易”的企业仅占5.9%,认为“一般” 的占60.6%;认为“困难”的占17.2%,比一季度上升3.9个百分点,融资困难状况有所加剧。

六、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仍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时,有15.5%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基本无问题”,其他企业则不同程度地面临成本上升、订单不足、资金紧张和用工短缺等问题。其中,54.3%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比重较一季度继续上升0.9个百分点。此外,对“资金紧张”和“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认同度也较高,占比分别为36.7%和36.0%。详见下表:

表2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七、对下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期

第2篇

过去一百多年,美国从来就是全球的制造业王国,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取代,但中国坐上这个宝座还不到三年,现在就出现了美国制造业大鲑鱼返乡的现象,这是一个短暂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中国制造业王国的地位会不会得而复失?本人认为这十分值得关注,本人也试着从多个角度作深入的分析。

首先,中国走上市场经济改革道路仅仅30年,就取代了在这个宝座上已坐了整整110年的美国,成了最新的制造业王国,主要的理由不外五个:(1)工资低廉,30年前,中国平均工资相当于美国的四十分之一;(2)劳动者素质好,最主要是勤奋、刻苦、聪明、守纪律;(3)政府招商引资的效率高、态度积极;(4)配套的基础建设大致完善;(5)大量规避了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这几个条件一综合,中国要想不成为制造业王国也难!

那么,现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这些被吸引到中国来的美国大制造企业又兴起了“不如归去”的回流动机甚至是实际行动了呢?

作为分析的第一步,可以首先回看上述五个条件,看看出现了什么变化。(1)工资肯定是提高了,而且是明显地提高了,现在中国的平均工资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不止工资,连土地及一般物价水平(包括房租)都大幅提高了,这巨大地压缩了美国企业的利润空间;(2)劳动力素质、行政效率、基础建设这三方面变化不大;(3)由于环保意识提高,规避外部成本的机会正在逐渐缩小,并将继续缩小。所以,对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企业而言,主要的变化是第(1)与第(5),而不是(2)(3)(4)。

但进一步分析,除了工资、物价、房价及外部成本明显提高之外,还必须看到导致美国大鲑鱼回流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形势,那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指出,人类现已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的以机器取代手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的规模化量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21世纪后方兴未艾的“数字化制造”,它为传统制造业的面貌和生产方式带来巨大改变。

“数字化制造”简单来说就叫作客户定制,就是针对顾客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的意思。换句话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量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完全一模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你要什么,就制造什么,是一样的产品还是具体有一点差别,完全可以满足你不同的要求,使得少量多样变成一种可能。

“制造数位化”建立在新软件(特别是3D印刷),新材料(如纳米、碳纤),新科技(如基因改造)等条件之上。这些新科技的汇聚,使工厂得以挥别大量生产,进入“客户定制”,生产少量但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

举例来讲,以往工厂从设计到开模生产,需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如今有了3D印制机,通过在电脑上设计,就可印制出具有3D视觉效果的物件,包括战机精密零件、助听器及各种模型,这种制造方式不但使多样化生产具有无限可能,并可大幅降低制造门槛。长期看,这会使劳工需求减少,工资占生产成本比重降低,从而改变以往美国企业移往工资低的海外国家设厂的模式。跨国企业的回流,使设计人员能够和生产线更密切合作,更贴近客户并迅速回应其需求。

对中国而言,美国制造业的回流现象至少应该产生一种反省及一种启示。一种反省是,从宽的货贷政策固然有利于拉动短期增长,却也会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升而不利于长期增长;一种启示是,应该更多地重视“脑力”的优势而非“劳力”的优势,增加对教育的投资,以及为所有创新者及创业者提供最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与游戏规则。

第3篇

大数据分析的根本力量在于数据的质量,而数据来源自然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制造商所面临的海量数据可谓让人应接不暇。

数据来源是什么

海量数据于外部、内部或由机器与机器间的互动中产生。同样,正是这些数据为制造商提供了可供于对客户、产品、流程、员工和设备进行了解所需的全部信息。

外部数据来源:通过用户组、社交媒体、兴趣组或调查报告构建用户数据;第三方调查报告、网站和呼叫中心所提供的中立的数据收集平台(此种数据收集方式采用匿名方式将有效提高反馈率),同样,此种方式可用来构建准确的用户及需求文件,其中包括主观的个性化属性,如色彩、设计偏好、共同的购买动机与评价标准等。

内部数据来源:现代的集成ERP系统具备提供企业内所有层面和部门的,包括产品、流程和人员在内的所有数据的能力。通过ERP系统收集而来的数据,可精确到每分钟的实时报告、统一的数据库并能对过去相关数据进行追溯,且具有将其精确到细节的能力。

机器到机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能够直接从机器和设备收集数据并传送到ERP系统、EAM系统或其他企业应用平台。内置的低成本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大量信息,包括位置、重量、温度、震动、流速、湿度和平衡度。这些时时被监测到的数据可用于确认及预测设备的性能问题并对其是否需要服务、维修和替换进行判断。通过这些,制造商便能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阻止其发生。

利用数据做什么

多年来,预测客户趋势、准备库存、维持足够的货源一直是制造商首要考虑的几大因素。但随着供货速度和及时交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准确预测未来需求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由此,选择哪个或是哪几个最适合的影响因素变得愈发关键。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单一数据来源肯定不足以满足当前状况。

预测分析这一活动切实将大量来源的数据转变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未来行动蓝图。同时,目前现代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也已可以提供高准确度的预测趋势。

由于在任何数据倡议中,输入结果均不可能超过输出结果。所以,对于制造商而言,想要由海量数据中提炼出具体影响因素作为未来行动的最佳指引,必须要认真地选择可靠的数据来源。

预测分析,让数据变得有价值。而良好的预测能力为制造商带来了诸多好处,如确保全体员工就绪、更好地计划即时物料库存水平、准确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等。同样,预测客户需求大大加强了制造商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可先于竞争对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推出新产品,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占得先机后,成功的产品将在接下来的竞争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成功的产品,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商对市场偏好和需求的准确解读。设计工程师需了解用户的痛点,从而衡量新产品的潜在价值,并辅助确定研发投入的方向。大数据,正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

大数据能带来什么

答案是: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并推动企业业务增长。

大数据如何提供很好的投资回报率并推动企业业务增长?如果想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潜力,制造商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大数据就像指南针,它提供方向的指引,但并不能凭空增加销售或是赢得更多客户。无论是通过物联网收集到的机器的数据,还是来自在线网站的客户数据,收集数据都并不是最终目的。数据必须转化为行动,才具有价值。而正是该转化过程,是一需要认真研究细节并对相关数据深入了解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很多制造商在其大数据策略上所欠缺的部分。

通过认真的分析,数据能够被充分利用以认知、分析和培养机会,帮助制造商确定新的目标地理区域、扩建适合的市场、挖掘客户、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创新、优化产品生命周期,提升附加价值以及提高利润空间。

在制造业领域有着多年最佳实践的Infor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协同商务应用软件及其相关服务,这些解决方案帮助制造商为高速的企业发展打下了必要而扎实的基础,在全球市场中竞争,并在外包业务中获利。

此外,大数据分析的实践与云计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Infor CloudSuite是第一个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 AWS)云提供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应用套件,是拥有深厚行业功能性和灵活性、基于订阅、交付模式,可显著降低前端IT支出的出色软件,在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上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综上所述,制造商必须拥抱大数据时代,以此来保持竞争力。在大数据时代与智能制造、“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交织的时代,制造业的新需求需要新产品来满足;新的时代诉求需要产品进行良好的集成与互联,所以要将目光置于物联网概念;同时,产品需要深化、升级,而这三方面,正是Infor强调且将持续付诸努力的三方面,只为走好“最后一公里”。

未来能够赢得市场的,必然是能够充分利用捕捉到的客户、产品和设备数据,提高创新能力,让客户满意,并能更快地带来更多好产品和服务的制造商。

相关链接

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正在被传统产业认可,它通过技术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为企业管理者和参与者呈现出看待制造业价值链的全新视角。

实现智能生产

在德国“工业4.0”中,工厂中生产线、生产设备都将配备传感器,抓取数据,然后经过无线通信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对生产本身进行实时监控。而生产所产生的数据同样经过快速处理、传递,反馈至生产过程中,将工厂升级成为可以被管理和被自适应调整的智能网络,使得工业控制和管理最优化,对有限资源进行最大限度使用,从而降低工业和资源的配置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工厂/车间的传感器所产生的大数据直接决定了“工业4.0”所要求的智能化设备的智能水平。

第4篇

关键词:高职;税法;教学改革;思路

税法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财务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知识。因此,《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基础技能课程之一,通过《税法》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情况,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和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由于税收的强制性特点,每个企业应该遵守税法的每一项条例。高职院校《税法》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所以一般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这门课程。笔者经过几年的高职教学过程,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特点和难点,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高职《税法》课程的特点

税法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税法》课程教学必须在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之后,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知识的基础后才能开设。因为《税法》课程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涉及编制会计凭证、账簿的登记及报表的编制等基本业务,所以,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够将税法内容和会计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比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如果学生不会核算本年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无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税法的运用具有灵活性税法知识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这一点,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流转税为例,学生要根据企业的性质采用不同的税种。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般交纳增值税,服务业、金融企业、建筑企业交纳营业税较多。还有的税种需要再分类,例如增值税企业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梳理清楚思路再进行核算,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税法》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税法知识的掌握需要依赖具体企业经营的过程。在《税法》课程中税的种类较多,一般企业缴纳的税种里金额较大的有流转税和所得税。目前,在企业流转税中,主要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其核算过程和上交过程都是网上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了解纳税的上网操作过程,并且将网上纳税的内容和教材中的理论部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实际工作。

高职《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内容较多,不符合于高职学生的特点《税法》课程内容一开始就是法律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介绍这部分法律基础时,大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性太强,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还有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讲授虽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但是为了普及法律的相关知识,每次课堂教学教师都很认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告诉学生法律基础和税法的关系,这样,学生渐渐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税法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学生能力有限税法的内容适用于我国各行各业,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情况都难以掌握,再涉及建筑业、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内容,学生要掌握的范围太广。再加上高职的学生大部分不擅长学习理论性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互动环节时,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税法的核算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比较复杂税法内容中税收种类繁多,其中主要的税种是流转税类和所得税类。流转税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内容较复杂。在增值税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将一些固定的公式背下来后,按照套用的核算方法计算,有些学生觉得比较复杂,业务内容中的逻辑关系总是处理不好,容易造成计算错误。还有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学生由于会计核算的知识缺乏,导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不准确。

学生对税法的理论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税法是法律的一部分,其法律概念非常严谨。高职学生对理论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混淆几个概念,导致在税法的学习中困难重重。税法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如果不下工夫,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出现计算不准确的现象。如在增值税的计算中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的概念容易混淆,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

高职《税法》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使高职学生掌握税法知识,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种种措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税法知识并灵活应用。

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作为《税法》课程的教师,首先对税法的各个应用领域要充分了解,才不至于使课堂枯燥乏味。目前,一般高职学生从高中进入我校以后,严重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学生一年级时,建议学生多看一些介绍企业经营学的小说,增加对企业经营的观念。并且,要求学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上网找资料学习先进企业经营的故事。还要求学生有经营的理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税法的重要性和资金的重要性。只要学生有这种意识,就能学好税法的内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需要建立在教师实践知识充足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参观,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计算出每件商品或产品的税金,并计算一个月企业缴纳的税金。经过几次参观,学生对企业经营的观念提高,深深体会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也知道了税金作为资金流出,对企业资金的影响,并了解企业领导层对税金的重视程度。

化繁为简,总结规律《税法》课程的内容比起其他课程整体感较差,其所计算的范围很广,这对学生学习《税法》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相似的计算公式总结归纳起来,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习起来省时、省力。例如,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抵扣计算的方法和委托加工生产消费品计算抵扣办法相似,讲完这两部分内容之后可以进行计算上比较,并归纳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两个税种。还有在计算所得税时,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共同的部分归纳整理,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能加深税法知识理解的程度,提高计算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整理的学习方式,学生清楚了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并且相似的计算不再容易混淆。经过比较学习,学生对两种所得税的计算掌握得很牢固,2008年毕业的学生反馈,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在学校时学得比较扎实,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适应很快。

运用模拟企业核算,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难点在高职教学中经常采用企业案例来说明企业实际缴纳税额的情况。通过企业案例,学生可以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有真实感。比如制造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的过程发生以后,当月需要缴纳的税额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同时还发生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此外还有的企业根据情况进行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税额的计算。给学生介绍模拟的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情况之后,给出一些相关的会计资料,计算增值税和附加税,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最后计算所要缴纳税金总额,让学生了解企业给国家缴纳的税金情况,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整体的企业税金的核算过程,这样,渐渐提高了学生税金核算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注重实践活动,进行企业税收调查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知识应有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税法》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出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练习;不仅要解决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生产、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企业缴税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第1~3周的时间给学生详细讲授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理论知识,之后从第4周开始要求学生联系制造业企业或商业企业或者服务业等企业,了解并调查企业实际缴纳各种税的情况。首钢工学院会计班每班一般有40人左右,布置税法调查作业时,每班分成10个小组,大约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找一家交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单位,调查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缴纳情况。每组设有一名组长负责,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到教学结束之前一周时间完成每组的税收调查报告。学生开始对调查活动表现积极,对税法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调查收集企业的真实数据,并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是,学生对调查报告的整理比较茫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师给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调查范文,让学生根据每组调查的企业的情况来计算所缴纳的每个税种,这样,学生渐渐清晰了调查报告的整理思路。经过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电子版调查报告。教学最后一周安排学生汇报税收调查的社会实践成果,利用两节课的课堂时间,每小组的一名代表陈述税收调查的经过和分析过程,同小组的学生互相可以补充说明。教师根据每组陈述的内容和调查报告的分析情况,给每组进行成绩评价,最后把评价结果纳入到期末综合考核当中。税法调查实践活动在首钢工学院已经在三届学生中开展,学生一开始茫然失措,后来逐渐地对税法的了解加深。总之,经过税法调查活动,调动了会计专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同时更加了解了税法知识的灵活性。去年我校2008级会计班学生参加税法调查的实践活动以后,有的学生暗自下决心利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会计专业课知识,有的学生准备利用假期时间找一份兼职会计的工作,以便练习所学的税法专业知识。通过组织税法调查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提高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税法》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也是职业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会计专业能力,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冬云.税法[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

2011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其中,城市上涨5.9%,农村上涨6.6%;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项目价格与上月持平。

报告显示8大城市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超4000万平米

上海易居研究院近日的8大典型楼市库存调查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厦门、南京、济南等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4045万平方米,同比新增952万平方米,增长约30.77%。

在库存继续增长的同时,销售却持续下降。9月份,8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仅341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44%。

上海易居研究院由此得出结论,商品住宅存货销量比直线上升。据了解,存货销量比是住宅的存量与一定时期内销量(通常指一个月,计算方式为连续6个月销售量的移动平均值)的比值,以反映住宅库存的去化趋势。存销比过大反映了开发商资金回笼状况欠佳。

研究显示,截至9月底,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1.1。进入2011年以来,这一存销比已连续7个月上升,并有继续上升趋势。

专家预测,四季度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将继续增加。一方面,在二、三季度捂盘观望后,受资金压力影响,部分开发商要加紧推盘;另一方面,四季度调控政策仍难以放松,楼市成交仍将延续前期低迷状态,开发商促销压力越来越大。

9月PMI为51.2% 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2011年9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回升,显示出经济发展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购进价格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升,但大多回升幅度较小,只有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幅度稍大,超过1个百分点。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6.6%,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本月20个行业中,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9个行业达到50%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位于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10个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看,中间品、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原材料与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美国8月对华贸易逆差创新高 达到289.6亿美元

美国商务部13日的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创下新高,达到289.6亿美元。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对华贸易逆差从7月份的269.6亿美元上升至289.6亿美元,当月对华贸易逆差攀升了7.4%,

从具体的进出口数据看,8月美国对华出口上升2.9%,达到84.1亿美元;但从中国进口也飙升了6.4%,达到了373.6亿美元,进出口之间的差额造成了逆差。

从整体看,由于进口降幅略大于出口降幅,今年8月份美国整体贸易逆差小幅降至约456.1亿美元,低于经济学家之前预期的458亿美元。

央行半月释放1300亿资金

第6篇

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增长3%;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加510万人,增长5.4%。

按输出地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农民工总量仍然在四成以上。同时,东部地区本地农民工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比例高。

2012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1191万人,比上年增加401万人,增长3.7%;中部地区农民工8256万人,比上年增加314万人,增长4.0%;西部地区农民工6814万人,比上年增加268万人,增长4.1%。

从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看,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有16980万人,仍然是我国农民工的“主力军”,占总量的64.7%。其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量增加,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2.6%和19.8%。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44.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3.2%和15.4%,中部地区制造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5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在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95.3%,自营人员占4.7%;在本地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72.8%,自营人员占27.2%。自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占38.9%;其次是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占19.3%,从事制造业占11.9%,从事服务业占11.2%。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中自营人员所占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本地自营和外出自营分别比上年低0.9和0.5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但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6.4%,女性占33.6%;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

目前,我国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相对较高。

报告还指出,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7%,其次是建筑业占18.4%,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2%。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2012年,农民工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占0.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占1.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这表明,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状况改善却不明显。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3.9%,与上年基本持平。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改善。

报告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

从近5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五险”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

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2012年中部地区各项保险参保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从外出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参保情况相对较好,而建筑行业、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各项保险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012年制造业各项参保比例的提高快于其他各行业。

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但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86元,比上年增加233元,增长11.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57元,比上年增加251元,增长12.5%;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26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长11.8%。另外,在境外就业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5550元。

从外出农民工的从业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561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2277元,增加236元;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分别为2240元和2204元,分别增加229元和222元。大城市的务工收入水平和增加额都要高于中小城市的水平。

从外出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人均月均收入分别为2735元和2654元;收入较低的分别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058元、2100元和2130元。

在农民工居住情况方面,外出农民工仍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宿为主。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农民工,在单位宿舍中居住的占32.3%,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4%,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6.1%,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19.7%,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3.5%,有13.8%的外出农民工在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6%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

第7篇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着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着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第8篇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

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第9篇

当2006年我第一次走进美国的时候,满大街充斥着数不清的“中国制造”,而却很难见到其它国家的产品。如今已截然不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低端制造领域了。

中国仍是世界最佳投资地

从表象上看,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快速攀升,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过程正在发生。据相关调查显示,2012年以来,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等25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22%。一些轻纺企业撤离中国的迹象蔚然成风,比如中国曾经生产了耐克鞋全球产量的40%,但近来越南已经超过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生产基地。

过去几十年,发达国家不断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先是轻纺工业,之后是电子工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造成了其产业空心化,美国尤其显著。但一场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突然醒悟过来,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只靠服务业很难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吸引制造业回归成为其新的政策导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近两年的国情咨文中反复宣扬:为了使美国经济复苏,必须重振制造业的威风,鼓励他们的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本土去。日本也不例外,试图出台激励措施,以避免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但现实的情况是,重振制造业对发达国家来说恐怕是无能为力。中国已经在制造业领域占据了极佳的位置,成为为全球制造业提供“最理想环境”的国家。在近日《中外管理》举办的“第22届官产学恳谈会”上,笔者应邀主持“制造业新格局的全球智慧”的主题论坛,参加讨论的有来自中、美、德、日制造业世界四强的企业家。我向他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有将部分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的打算,却没有一个人举手。随后我又问他们,有没有计划在中国增加更多的投资或者开建更多工厂的规划,结果所有人都举起了手。他们当中既有生产多种机电产品的西门子公司、生产机械通用标准件轴承的美国铁姆肯公司、生产汽车喷漆和检测设备的德国杜尔公司、生产化工产品和材料的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又有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汽车集团和典型的本土制造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涵盖范围非常广泛,都是典型的高端制造企业。

统计数据也表明,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所谓转移或者回流的趋势并不明显。中国美国商会的《美国企业在中国2012年白皮书》显示,78%的在华美国企业仍将中国视为企业短期投资优先考虑的全球三大目标市场之一;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海外业务发展调查报告》则显示,日本制造业企业对中期有潜力业务发展所在国的选择中,中国仍居第一位;而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亦显示,表示在中国未来两年内有重大投资新计划的受访欧盟企业数量在稳定增长。

制造业转移模式或将在中国终结

劳动力成本上升固然是企业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在高端制造领域,这并不是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综合来看,劳动力成本大体只占总产值的10%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的蓝领工人和工程师的性价比要远高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中国企业家看来,尤其是中国的工程师水平,如果跟德国、欧洲、美国比,优势依然明显。其实就我个人的看法,中国过去这些年之所以在制造业上能有如此之快的提升,一方面,就像大家普遍看到的那样,中国有大量廉价的、敬业的蓝领工人;另一方面,被长期忽略的事实是中国庞大的高素质工程师资源也颇为殷实,这是全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完全不具备的,也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为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普遍推行苏联式的高等教育,开办了大量的工科院校,培养了大批机械、化工、电子等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当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之后,这些工程师迅速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对接,消化吸收外国技术的速度十分惊人。

除了劳动力因素,物流商业环境、基础配套设施、税收商务环境,以及本土市场潜力等都是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而中国在这些方面依然具有显著优势。更为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空间,制造业可以从东部腾挪到中部和西部而不需要转移出国门;在中西部提供生产要素的同时,东部又提供了市场需求,这种综合优势是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

第10篇

关键词:广东省;体育用品;结构优化升级

一、引言

广东省作为全国的体育强省,多年来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改革都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在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和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赛事效应的推动下,广东体育产业快速增长,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而作为广东省体育产业的核心行业,体育用品产业是全国体育用品的一个重要基地,产值占据了行业的绝大部分份额。因此,深入分析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予对策建议,有利于我国其他省市地区借鉴参考。

二、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成功发展了地区工业制造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省体育用品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数量多、产品种类较齐全,逐步孕育出一定数量的规模较大、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一些国际著名品牌在我省都设立了生产、加工厂,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体育用品生产厂家落户广东省,造就了如康威、好家庭、兰狮、闪电、金雀、英发等多个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其中好家庭、康威、金雀等三个商标被评为广东省知名商标。

跨入21世纪,北京成功申奥后所带动的新一轮体育发展浪潮,给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产业总产出、增加值呈稳步上涨趋势。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更为广东省体育产业在国内继续领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本地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优越的环境。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体规模不断加大,创造增加值日益提高,产业发展进入蓬勃发展期。

2.产值规模

截至2011年,广东省体育用品业(包括体育用品、服装、鞋帽)的总产出(含制造业及销售业)为1519.58亿元,占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的84.51%;创造增加值447.42亿元,占比82.59%;从业人数为46.50万人,占比74.62%。其中,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占比最大,达65%,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用品的销售则占18%。从事体育用品产业的制造和销售的就业人数和比例总体有所减少,但总产出、增加值在体育及相关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则有较明显的增幅。

图1 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2011年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报告。

3.地区分布

截止2011年,珠三角地区的体育用品产业总产出仍占全省总量的绝大比例,总产出418.53亿元,比例达73.86%。发展进度最显著当属粤北地区(清远、韶关),总产出为126.6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2.36%,实现了质的飞跃。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的总产出虽有一定增幅,但在全省总量所占比例增幅不大,对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的贡献仍不大(图2)。

图2 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2011年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报告。

4.产品结构

根据2011年调查报告显示,运动服装制造总产出最大,达622.77亿元,其次为运动鞋、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运动箱包(袋)制造、运动防护用具制造,分别为193.65亿元、102.23亿元、88.31亿元、44.23亿元(如图3)。

5.企业分布

从图4可以看出,广东体育用品企业主要落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占比达87%;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的体育用品企业占比例较少,分别占比8%、4%和1%。

图4 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企业分布

数据来源:2011年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报告。

6.就业人数

根据2011年调查报告,广东省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用品的制造就业人数最多,达36.32万人,占行业58.28%,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用品的销售就业人数为10.18万人,占比16.34%。绝大部分体育用品企业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100人以下的占了41.24%,而1000人以上的仅占7.22%。由此说明,在广东省体育用品行业中,企业规模较小,与全国总体情况相符,小型企业数量较多,大、中型企业数量较少。

三、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的存在问题

自2011年底开始,一大批体育用品制造工厂大面积关闭、外迁,公司倒闭。广东体育用品行业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用品制造业总量较大,但企业规模和品牌不够强

目前,广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大多只做来料加工,利润较低,自主品牌不够突出,缺乏资产规模大、多元化的体育产业集团,尚无一家体育类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根据2011年的调研报告,全省2423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83人,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的企业仅有57家,规模与福建等体育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区域分布过于集中,导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体育用品的消费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影响,企业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总部或工厂所在地,一是经济中心城市营商环境较好;二是原材料及产品进出容易,物流配送成本相对较低;三是距离目标市场较近,信息沟通方便。这也使得产业内区域分布过于集中,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3.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内结构不合理,主要以贴牌代工生产模式为主的运动服装、运动鞋制造产量过大,这部分制造产出增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技术含量需求较高一些的体育器材及配件、运动防护用具等则由于研发不足等原因,总产出较低。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广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09家,但多为代工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不够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较少,对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5.缺乏高新技术人才

由于体育用品产业制造多为代工制造,从业人员需求人数多、收入低、素质较低。同时,由于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吸纳高新技术人才的意识,从而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低下,缺乏竞争力。

四、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广东省体育用品产业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因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我们应借助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产业升级的良好时机,继续发展我省体育用品产业,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适当实行项目倾斜政策,鼓励科技含量较高、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合理调整体育用品产业结构和布局,使优体育用品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2.借助后亚运时期广东省产业升级的良好时机,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我省体育用品生产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创著名商标,推动企业的资本运作、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产品质量等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力争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影响的体育知名品牌。

3.加快粤北、粤西、粤东地区的发展步伐,改善体育用品产业地区发展布局,同时稳定市场,多层次、多渠道扩大消费群体。加强宣传促销,重视开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消费市场,多层次、多渠道扩大消费群体,保证我省体育用品产业稳步协调地发展。

4.加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努力提高体育用品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引进高新技术人才,促进体育用品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同时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加益.浙江、广东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22-52.

[2]许建平.广东体育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研究[M].中南大学,2006.

[3]王德平,陈建华,任宝莲.闵、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8:73-81.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取向;政策认知;就业服务

1 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剧烈的外部冲击。金融危机通过以下三重路径对我国就业形势构成严峻挑战:

外需缩减效应。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经济增长衰退,失业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和储蓄增加等现象,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随之显现,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影响此类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同时,在外部订单减少和人民币升值效应影响下,不少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或国内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和亏损、倒闭的威胁,不得不削减生产或关门倒闭,从而造成了就业问题。

投资流失效应。我国是全球吸收FDI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的下降,也降低了投资盈利预期,导致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带来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加大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

间接减损效应。由于外需出口缩减和直接投资下降,为货物贸易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也遭受影响,比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结算等部门。同时,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出口下降还通过乘数效应放大了对投资、消费和总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而导致国内需求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投资与消费的循环低迷。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 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559万的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

据推算,如果2009年我国实现8%的经济增长,将创造900万个工作机会,但仅仅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有610万人。学者武毅英在对经济增长、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之后,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其次才是高校近年来的大幅扩招。基于理论和现实可以推测,金融危机下就业机会的缩减与大学毕业生的激增,加上金融危机本身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进入异常严峻时期。

2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认知

2.1 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判断:在对某高校的问卷调查中,问卷主要通过询问“您认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来调查大学生对金融危机的判断。调查结果表明,62.83%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在“一年到三年”内结束,11.05%的被试者认为“一年之内”结束,还有22.19%的被试者认为金融危机将持续“三年到五年”,仅有3.93%的大学生选择“五年以上”。

2.2 大学生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就业影响的判断:在问到“您认为,金融危机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时,如图表2所示,56.26%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大”,19.91%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19.0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一般”,3.4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另有1.28%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

图表2

2.3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在回答“金融危机下,您对自己顺利就业的信心如何”时,如图表3所示,大学生群体的分化比较明显:48.03%的大学生表示“信心较小”,40.05%的大学生则选择“信心较大”,另有6.69%选择“没有信心”,4.95%则表示“信心很大”。

图表3

2.4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 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3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又随着毕业生增多,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延长待业期,这将增大这部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对其所能接受的择业时长有一定影响。

在被问到“您毕业之后,愿意最长花多少时间来找工作”时,55.6%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长找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之内”,有35.87%的大学生愿意花费“6个月到一年”来找工作。总体来看,约90%的大学生难以接受毕业后一年内不能找到工作的状况,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普遍比较迫切。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全国2007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平均水平分别是1677元和1316元。事实上,由于高校扩招以来的日益剧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就业薪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9月,中华英才网公布了全国应届毕业生2005-2007年现金收入市场平均水平,2006年比2005年同比下降4.5%,2007年又比2006年同比下降7.1%。三年间,应届毕业生的年收入缩水了3159元,已经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所以金融危机的来临并没有导致学生预期月薪的大幅降低,1000元是90%以上大学生能接受的月薪底线。

2.5 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1.2%,而目前将自主创业作为毕业后首选打算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41%,表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有逐渐倾向于自主创业的趋势,但自主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6.94%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打算”, 这表明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对毕业后的打算比较茫然。

图表4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工资水平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2007届大学生在毕业时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为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说明就业现实需要部分学生承受一定的待业期。这一统计数据是在2008年2月份收集的,当时金融危机尚未爆发,经济运行景气度较高。综合职业搜寻理论和此调查数据,可以推测,随着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将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成为失业搜寻者,即进入待业期。本次调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设计了关于待业期择业取向和政策需求的问题。

3 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3.1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配套政策:从1998年开始,我国确立了新时期“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这一就业政策充分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也明确了政府负有促进就业的公共责任。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还受到经济金融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文化政策等若干不同政策分系统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到中小企业工作有着较强的意愿,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这与国家施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只有通过金融、财税、管理服务等多重途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使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可见,促进就业政策效果如何不仅局限于就业政策中的条款规定,而且需要就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系统的相互协调。政府作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主导提供者,其重要功能在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性制度环境,设计实施有效的激励结构,只有这样,政府出台的直接促进就业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3.2 分层分类对大学时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政策需求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意味着有效的就业政策应基于细分大学生群体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应有针对性地考虑不同学历层次、家庭收入、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覆盖到更多的大学生。本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家庭收入和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有较强的意愿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村基层就业,因此政府应制定详细的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工作的政策,为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提供基层就业岗位,引导以高职高专和本科学生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到中西部、乡村基层就业,并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和福利保障。此外,政府和高校对于文史专业大学生的隐性就业情况应予以重点关注,从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规范和保护。

3.3 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加强合作:金融危机下半数以上大学生对于顺利就业的信心不足,也有半数以上大学生仅能接受6个月以内的待业期,这从两方面说明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心态急切。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加强合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和缓解压力的服务工作。大学生待业期间的就业服务是薄弱环节,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我们建议,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将就业服务延至大学生待业期,特别要注重通过各种组织化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待业期间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和心理压力,缓解大学生在待业期的心理焦虑,并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疏导可能由此导致的行为失范和群体事件,防止金融危机通过就业问题传导成为社会危机。

3.4 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然而,由于户籍关系、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教育环境、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面临不同的境遇,在上述因素中占有利地位的成为就业中的强势群体,反之则是弱势群体。本次调查表明,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观念更务实,就业期望更低,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而随着就业形势的紧张,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择业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就业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所拥有的就业机会、资源也会更少,这将加大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因此,国家应当完善立法,加大纠正和惩治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力度,政府部门应制定保护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在就业中不受歧视的具体政策,切实体现公平正义。针对弱势群体大学生有更高的意愿到乡村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情况,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鼓励和引导,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

3.5 促进高校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接轨: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而目前高校教育的内容体系、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广泛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推进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得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视野、心态各方面能充分适应以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应当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见习经验为主,积极搭建大学生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沟通、获得丰富就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能力、视野和心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陈光金.力挽狂澜:中国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发展预测总报告[A].

[2]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12篇

本次调查显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张丽宾说:“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业率一般都高于社会的平均失业率。因此,青年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青年失业率如此高?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XX万上下。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22岁前就业,15%先失业

调查显示,80%的青年在17岁至23岁之间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另有13%的青年在16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只有2%的青年在26岁以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22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经历失业的过程,这一比例约为15%;而此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则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经历失业。

张丽宾表示,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22岁以前的青年就业经验、就业渠道少造成的。72%失业青年长期失业

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失业者在求职时,超过60%的失业青年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员在失业期间进行了学习培训,多数人只是呆在家里、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务杂活。

失业青年中,职业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专生的比例均为13%,大学生的比例为5%。相对于此次被调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构成,实际上职业中等教育水平、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业率要高于各类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业水平。工作意愿机关和国企成就业首选

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或者自己创办的企业工作是大多数中国青年的就业理想。分别有21%和22%的受访青年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20%的青年希望创办自己的企业。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工作。就创业愿望而言,男青年强于女青年,年龄越大创业意愿越强。

农村青年理想的单位主要是自己创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和跨国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单位则依次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创业、跨国公司和私营企业。有10%左右的青年对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不确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确定程度越高;还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业,主要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计算机和金融业最受喜爱

中国青年最喜欢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金融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业。而住宿和餐饮、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行业,成为较少青年人选择的行业。

总体上,70%的青年就业集中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较低层次的服务业以及个别新兴行业,如批发零售业(15%),居民服务业(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

张丽宾在分析原因时表示,一方面,这些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年自身缺乏能力进入其他行业;另外,其他多数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小,高素质劳动力竞争激烈,大部分劳动力不愿“向下”流动转入其他行业,进而形成青年就业的“行业锁定”。农村就业青年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城市青年则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40%就业青年不想换工作

大部分人对现在的工作表示满意。有40%的就业青年不想换工作,另外,分别有近30%的就业青年不一定换工作和打算换工作。而且农村青年的满意度高于城市青年。

想换工作的就业青年中,63%的人是为了提高报酬,有16%的青年是为了有更好的职业预期,另外还分别有9%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或获得稳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转换工作的农村青年是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条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仅为69%。城市青年比农村青年更关注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情况平均每天工作9.6小时

就业青年工作状况如何?调查显示,青年的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大部分青年就业无保障,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依靠“青春讨饭吃”。低龄青年和农村青年尤为如此。

总体上,38%的就业青年没有任何劳动合同,还有20%的签订了1年以内的临时合同,36%的签订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业青年平均周工作时间为48小时,按每周工作5天计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9.6小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每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而15至19岁青年以及农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时间均为53个小时。90%的青年都没有兼职行为。

60%的就业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间,还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过半数的就业青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工作评价雇主认为青年写作能力低

本次调查同样包括对于雇主的访问。雇主一般认为,青年员工中,写作能力强的少,知识面宽的、以及应用知识能力强的也较少。归结起来,还是对青年人的知识水平有一定要求。

调查显示,46.7%的青年认为要找到体面工作至少需要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28%的人认为需要大专学历,14.2%的青年认为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