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数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数学

时间:2023-09-18 17:3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数学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技术 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不仅是由其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也是与其他科学技术密切相联而构成的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首先应从其宏观层次的科学技术基础与其群体技术的网络结构来探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技术基础的梳理和分析即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秩序意义上的技术建制进行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内涵的界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发展的主要构架和各结构间内在作用机理。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发展趋势与过程的分析总结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构状态轨迹的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实践工具,旨在揭示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因。它形成于各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从哲学角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象的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实质上提供了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的社会体制,它可以为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甚至为其它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样本和模式借鉴。

二、理论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性

布尔代数、包交换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的重要理论准备和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安全、可靠和高效地在一种网状结构中传递计算机产生的数据信号,使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信号的传播而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其中“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传统电信中的“话音信号”和传统广播电视中的“视频信号”等模拟信号而言。数字通信在与后来出现的包交换理论结合后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二进制码受到噪声影响小而且非常利于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接受和使用。这个看起来简单的0和1对计算机网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没有布尔定律就没有数字化信号就更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数字化信号最早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至1854年,当时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发表的《思维规律研究》一文中,他设计了一套用以表示逻辑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符号,并建立了应用这些符号进行运算的法则,成功的把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从而建立了逻辑代数(布尔代数)。他规定的一条特殊运算规则是 X2=X,其解只能取两个值:0和1。X=1,表示命题为真,X=2 表示命题为假。布尔代数提出近一百年后的20世纪中叶才运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这一理论系统从提出到实际运用经历的漫长的建制化过程,但并不妨碍布尔代数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石。

在分组交换理论出现前的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那时人们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前身。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ONALD DAVIS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目前被称为分组交换的网络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分成若干个比较短的,标准化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每个分组由用户数据以及必要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组成,从而保证网络能够将数据传递到目的地。这种思想完全不同于不适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话网所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话网用户通话前先建立连接,独占资源。分组交换理论提出后,各国纷纷将其利用在了他们的第一代计算机实验网络。正是这一理论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秩序。

从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阶段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能离开科技理论的指导。从早期以数学、材料学、逻辑学、电磁学、微电子学、量子力学及控制论为基础,到现在逐渐将光学、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的纳入自己的理论基础领域,说明科学技术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

三、相关群体技术的进步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遵循连锁模式,这个单元技术与群体技术是一个系统整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它本身不仅是由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而且它与其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联而构成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便有了存在的土壤。例如,随着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诞生和之后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才有了计算机对互相信息交流的需求,在计算机出现后不到十年的时间,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系统应运而生。而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的数据通信技术便是直接由当时传统通信技术改进而来。

由于每一种特定单元技术都有自己固有的内在矛盾,因而随着客观技术 环境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会不断地更新自身原有的技术构成, 其中某项子技术的重大进步,都可能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可能性,包括如软件技术、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这种变化,由于打破了原有群体技术的内在平衡,也势必会引起其他相关的单元技术产生适应性调节,以达到群体技术自身的新的平衡,这样又会引起其他单元技术乃至整个群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在这种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得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问题;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普及,我国各个行业和企业都在落实计算机工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强度。中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积极开设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中职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市场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学生的就业率却呈下降的趋势,两者出现了巨大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数虽然在扩招,可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却一般,他们仅仅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或是实践不到位,无法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作中的优势,学生的实践能力仍旧落后。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分析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实践开展改革,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新型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和变化与日俱进,每一个时间段都有自身的特点。据调查,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老教师,他们的知识体系较为陈旧,观念思想落后,对计算机的理解也较为片面,跟不上技术更新变化的速度,学习能力也一般。原来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培养出的只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不强的学生,动手操作水平不强。经过市场调查显示,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低,企业接收的对口学生也很少,很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机销售、售后的工作,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进入知名企业,从事网站开发和安全等岗位的工作。这些问题从侧面表明,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专业在教学中不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专业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中职教学是高校教育的补充,对于整个社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经过多次的教学改革与尝试,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必须坚持创新,掌握教学的重点,完善教学体系。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理论知识基本过关,可是实践操作能力却较差,他们无法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图像编辑等操作性强的工作,学校在硬件和软件配备上也远远不够,资金投入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

(二)教学缺乏专业特色,学生的技术能力较低

随着现代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也应该不断更新。受到传统教学思路的限制,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专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全面的课程,大部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材内实践课程不足,缺乏实用性,知识的更新赶不上企业的岗位要求。没有专业的教材做支撑,学生必然无法提高技术操作能力,陈旧的知识使得学生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三)教学目标与市场用人标准不适应

市场用人标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改变就业率较低的问题,必然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全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网站维护、软件组装等的基础性工作,自身的实践能力较差。从根本上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企业用人需求,教学目标不够科学和完善。

(四)教学过程评价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全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评判,受到固有教学理念的制约,我国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衡量的标准依旧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重学生课外的表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学习氛围不好,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将得不到提高。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严峻考验,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打破这些限制,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有效办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完善教学。

(一)教学方法坚持做、学、教三位一体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所谓的“行动导向教学”,就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和辅助为辅。坚持做、学、教三位一体,先要求学生实践中进行表象认识,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实践完成理性认识,最终回归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操作真正地结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师在教学PPT制作之后,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让他们设计节日PPT。通过加强做、学、教三方面的提升,注重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方法的重点。

(二)开发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全面、完整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基于中职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经过市场调研后,组织优秀的教师队伍编写教材,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同时,教材的内容还要全面,并及时地进行更新,做好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开发应用,在教材中加入实践内容,为他们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促进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平稳对接

中等职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以为社会企业提供培养更多专业、合格、优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只有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和教学,才能使得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与企业更好地对接,才能使得本专业学生与企业有良好的循环发展。从当前的本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来看,企业普遍反映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及时解决公司所发生的问题和应该完成的工作,学生学过的知识相比较都是陈旧的,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因此,只有以就业为导向,形成校企合作的学习模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完成这样的转变,首先,从实际出发,加强校内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硬的软硬件技术本领;其次,积极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利用示范项目、联系项目、实训项目依次升级,贯穿整个项目教学过程。

(四)完善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综合概括,以往的以一场考试成绩定胜负的方法明显不适应新的考核标准体系。对此,教师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构评价并行的方法,评定的内容要细化,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水平等等。另外,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情况、参加比赛、下企业实践等也要加入其中,做一个全面综合系统的考量,在评定中激励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优化,需要深入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进一步加强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上寻求适合本校学生的方式方法。针对以往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必须加强专业教师的能力培养和继续教育,大力提升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高技能水平、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水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峥.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施[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7.

[2]冉伟.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15):308-309.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7-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mselves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carry 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the network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re given as well.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eaching

引言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为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何办出中职教育的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目前中职学校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分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建设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大都是采用先在教室集中讲理论,然后到机房去做实践。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能与操作相结合,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加之中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产生厌烦和排斥情绪,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大量的知识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认知,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趣的课件,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软件或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投影、视频、实物等教学辅助用具,通过动漫演示、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某些理论知识即使有生动的课件有时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为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设置应坚持“适度理论、强化实践”的教学方针,在教学上增加实践课时,是理论与实践课时达到1:1甚至1: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操作主要从安装、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几个方面入手,利用机房、实训室、仿真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或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演示、或集中一个阶段强化训练。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把握教学知识点的连贯和完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实践结束后,要有报告、归纳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理论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应更生动有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个学生,长期以来,教师在制作课件是只注重对课程重点的提取,多采用文字性的描述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文字性的描述,多采用生动、有趣性的图形、图像、动漫等多种媒体,通过色彩变化突出重、难点,采用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2 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在实践操作环节,重要的是实验实训设备,要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子教学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应建立健全校园网、投资建设专业的网络实验室,购买路由器、交换机、仿真器等网络实训设备,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在专业的实训场所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

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现代中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的动手能力需要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让网络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不同等级的培训,加强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

3.4 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实战的平台

校内教学与实践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计算机技术不断飞速的发展,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立足于社会,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具备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走进学校,登上讲台,传授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补充新知识,巩固所学,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职教育面临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教育教学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靠有志之士共同探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简介]许丽婷(1974-),女,江苏徐州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方向的研究。(江苏南京210046)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面向职业岗位群的高职IT类人才培养规格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ZYLX201104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49-02

在网络技术、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还按照传统的课程体系来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出的网络人才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保持基本理论和技术不大变的前提下,必须根据当前网络技术的新动向,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人才培养方向及相关岗位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我院对分布在长江三角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企业、机关、公司、学校等部门的应用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调整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使其更合理,适应时代的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面向职业岗位,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从事网络建设、管理、维护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或IT行业,从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规划施工、网络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网站建设及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的开发和工程设计的研发工作以及IT产品销售、市场的技术支持与维护维修服务。

二、改革方向

首先,基础理论课程数量及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可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合并、压缩、调整原有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适时开设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新课程。例如,高等数学开设的难度不要太深,可去掉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然而,英语教学要贯穿始终。在网络设备的操作和调试中,常会遇到大量英语词汇,并且有些网络设备和技术来自国外,如Cisco的设备和技术、Unix操作系统等。如果搞网络技术的人不懂英语或英语很差,可能会给工作带来麻烦。故继大学英语课程之后,仍需开设专业英语。如果采用双语教学,那么,双语教学的课程一般应选择比较简单的课程进行,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其次,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工学结合。为此,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强化实验环节。我们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增加针对性较强的综合性项目专题实训,按照就业岗位群的要求,选取适当的实践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纳入课程领域。第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网络实训室的建设。例如,2006年我校与福建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网络工程实验室。2011年我校再次投资组建综合布线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中可以完成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网络跳线制作、链路端接、智能化设备安装、入侵行为检测、WEB服务蜜罐部署、企业典型网络安全架构部署等一系列的实验,既增长了知识,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第三,我校计算机类专业采用了“2.5+0.5”教学体系模式,也就是说在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学校将安排半年的校外工作体验,即顶岗实习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将学与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课程体系紧跟最新技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提高“新”技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突出“新”技术在技能培养中的作用,对发展迅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必要。结合学校已有教学和实训条件,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实训方式,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无缝连接,让学生做到所学即所用。例如,我们提高了网络安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除了网络安全课程外,又开设了病毒防护、信息安全项目实训,使学生对当前最新的安全技术有较深入的学习。我们还新开设了无线网络技术、网络新技术应用等新型课程。另外,开设选修课也是弥补职业技术课程和网络技术发展缝隙的重要方式。此类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工作所必需的网络技术的新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专业各阶段课程分布在高职学生的5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当中。为了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群,紧扣专业的核心技能,对课程体系中陈旧和重复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整合,增加了“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方面的课程;压缩了“网络编程与应用”在原有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删减了一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关系不大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合并了内容相近而又互有交叉的课程,如把计算机通信课程并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拓宽基础知识面,适时地把一些反映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课程教学中来,建立以“网络技术及工程”为主要技能培养线、“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与“网络编程与应用”为辅助技能培养线的一套实用、科学、系统、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能适应相当一段时期的技术更新,课程之间的内容具有连续、递进和外延展宽的特性。

“网络技术及工程”是网络专业学生主要的工程技能,其主要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网络设计与实施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网络施工管理及简单的网络方案设计等工作岗位;二是网络管理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对网络软环境的管理能力。其前期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基础奠定网络工程的基础;中期的课程是TCP/IP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综合布线、无线网络技术、交换机路由配置与管理等,这些课程是掌握网络工程系统集成技能的关键性课程。在这两种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单位网络设计与施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故网络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时,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Windows Server的网络管理方法,更要熟悉网络服务器上经常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或Unix操作系统,具有在真正的网络操作系统下配置、管理及实施网络服务功能的能力。

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多,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管好网络,就要熟悉各种网络环境下基本的安全防范方法和安全实施技术。因此,要开设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课程,如网络安全、病毒防护、数据安全等,让学生学习如漏洞的类型和修补方法等内容,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及数据文件的加密和备份等内容,全面掌握这一目前非常热门的课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缩短课程体系与实际技术发展之间的距离。

“网络编程与应用”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培养的网络软件技术开发师,应大力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站开发设计员。目前,用于开发的工具种类繁多,不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全部掌握,作为编程人员至少要熟练掌握一种语言,能熟练使用一种开发工具和环境。可以将网络编程类课程划分为两个主线的教学,一个主线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程序设计、JSP开发与WEB应用;另一个主线是网络数据库应用开发、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在这两个主线的教学中,前者侧重于培养学生网站建设及维护能力,后者则着力于培养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技术人才。由于我们学院有专门的软件开发教研室,故根据培养目标,我们专业选择了前者开展教学。实践证明,前者更容易掌握,使学生能较好、较快地掌握网站建设方面的知识,在毕业设计中许多学生建设的网站功能完善,界面亲和力强。

学生修完以上三条人才培养线的课程后,将接受网络设计与实施、网络管理、信息安全以及网站建设及维护的项目专题实训。这四个项目实训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涉及的相关核心技能,模仿工作流程组织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使学生完成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积累最初的项目经验。这样,学生无论是毕业设计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都能快速进入角色。

此外,针对不同的学生,把“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区分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向全院开设的专业知识课程。通过调整,把网络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内容区分。网络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内容更深一些,偏于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讲述,而其他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要浅一些,偏于应用。

选修课可以将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教育(如微软的网络管理员、计算机三级、思科的CCNA等)纳入课程体系,学生在完成课程和综合训练后,能够参加、通过并获得相关证书。选修课也可以是一些网络新技术的介绍或对现有课程体系的一些补充。例如,在网络编程与应用方向上选择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程序设计、JSP开发与WEB应用的教学主线,则可以将网络数据库应用开发、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作为选修课开设。通过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自学能力,以便毕业时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

四、结束语

完备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一套相配套的教材。由于教材建设本身是一项耗费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因此,保持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相协调是课程体系改革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不可重复,知识点之间存在相对独立和离散性,如果知识点之间关系亲和,则内容可集群。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只有本着“建立社会需要、紧跟最新技术、相对比较稳定的课程体系结构”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才能为社会提供大量高效合格的网络技术实施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黄永元.职业教育中网络专业的规划及课程设置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3).

[2]闫英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

[3]翟宏群,冯茂岩.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李康乐,解晨光,张明辉,等.高职网络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何文霞.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6]杨文艳.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11-01

作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人工智能,目前正在各个领域迅速发展。人工智能遍布生活、工作、娱乐中,小到生活中的智能电视,大到工作中的机器专家系统。这些智能化的科技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开创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并在各个行业,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运用的非常多。

1 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理论

人工智能指的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或仿效人类的思维过程与智能行为的一门综合类的学科。人工智能涉及了心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人工智能主要模拟的是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与思维方式等,其宗旨是实现机器的人工智能化,辅助人类解决生活、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进而保障了责任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因此,通常也称作机器智能。虽然,人工智能的起步落后于自然智能和人类智能,但是作为新兴的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速。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对系统进行编程或模拟人类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从而完成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

人工智能的形成和应用同其他多个学科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特别是计算机的科学技术方面,其发展方向影响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另一方面,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的。从简单的数据运算和词义解释转变为智能化的人机操作,计算机发展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一方面,能够及时的理解系统的局部资源状态和整体资源状态的不同,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处理提取到的信息,及时的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此外,人工智能还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通过进行科学、有效的资源整合,进而在不同的用户间进行资源与信息的交换,值得关注是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思想与网络管理进行有效的连接,改善了网络管理的工作环境,提高了他们的效率,进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2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点

计算机的网络系统拥有高速性、实时性、动态性和瞬变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发展更多、更灵活的管理技术来确保网络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很多的优势,进而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1)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处理不确定性与不可知性问题的能力。模糊逻辑等人工智能技术由于不需要准确的对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因此在智能化网络管理中引入模糊逻辑,网络管理便具备了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进而对不确定与不可知性的信息进行管理与控制,实现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2)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协作能力。鉴于网络规模和结构日益庞大,网络管理产生了层次化的网络管理。通过轮询的方式,上层管理者对中层管理者进行监测,中层对下层进行监测,这就产生了协作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的多的协作分布思维,能够实现各层次管理者间的协作能力。

3)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学习、解释与推理是能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学习、解释低层信息,以推理高层的信息与概念,同时对推理出的高层信息或概念进行网络管理和控制。

4)人工智能技术还具备处理非线性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模拟人类的智能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具有很强的解决非线性问题能力。

5)人工智能技术还具有计算资源耗费小的优点。人工智能中的某些控制算法,比如模糊控制法的运算速度很快,能够实现直接选取最优解一次性完成搜索,这样就较好的满足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性要求。

3 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人工智能技术也直接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系统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和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

3.1 安全管理计算机的网络方面

在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中,人工智能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型的反垃圾邮件系统具备对客户邮箱的防御功能。智能型的反垃圾邮件系统是在人工智能开发的基础建立的一套垃圾邮件防御技术,能够在确保客户的基本账号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监测,启发式自动扫描垃圾邮件,提醒客户处理垃圾信息,维护邮箱的系统安全。

2)智能的防火墙技术。智能防火墙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化的识别技术来识别与处理数据,进而提高了发现有害网络的效率,从而对有害信息提供堵截与访问限制。智能的防火墙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其他软件的拒绝服务共计的问题,有效的遏制了病毒入侵和传播。

3)入侵监测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入侵监测是防火墙技术的重要部分。入侵监测技术通过收集数据、筛选分类数据、处理数据等方式,利用编程自动产生报告,第一时间将网络状态以自动弹出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目前,人工智能的入侵监测技术主要有专家系统、智能控制、机器人学等技术。

3.2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系统评价方面

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的智能化发展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上发展的。人工智能通过专家知识库和问题求解技术等实现了计算机的综合网络管理。专家级的决策与支持方法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在信息系统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的网络管理与系统评价,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专家系统来进行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的。

4 结束语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力的外延,在生活、工作、娱乐等多个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言,人工智能正蔓延到计算机网络里的各个环节,计算机网络正在向智能网络发展。通过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会带给我们更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更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更快的计算机网络运行速度。

参考文献

[1]熊英.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2).

[2]陈斌.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0(12).

[3]张凯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4]宋绍云.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第6篇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应用讨论;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modern societ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hole socie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on computer algorithm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undoubtedly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computer network.

Keywor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discussion;

1、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1.1、 突破计算能力的局限

人工智能采用了人类学习方式,能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扫描分析,从而提高底层计算能力,特别是在GPU发展的阶段,让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增长到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目前随着TPU的发展,让计算速度达到以往的30倍左右,这样不仅降低了人类数据计算成本,也能在相关人员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时,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准度与全面性。

1.2 、强化对数据信息的积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也增加了数据处理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互联网中收集到的信息,然后经过人工智能分析、整理、储存,可尽量减少数据井喷带来的影响,帮助在数据层面做更多的积累。

2、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

2.1、 人工智能数据处理

充分运用其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处理作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帮助处理数据和挖掘相关数据,并不意味着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非法入侵方式以及途径等进行分析和处理、深入对数据的挖掘处理,而这样就能有效对比运用人工智能后的差异,通过整理进而形成一套合理的计算机编码,实现对非入侵以及途径的确认,并通过分析和掌握入侵规律,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就存在很多漏洞,需用户不断对其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并对非法入侵的原因进行和分析,对计算机较为落后的相应设备问题,用户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2.2 、计算机网络管理

要想提升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体现其作用,就需建立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采用其数据统计、运算以及记忆识别等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筛选。

2.2.1、 建立专家系统数据库

人工智能技术中其核心内容是具有丰富数据的专家系统数据库,通过运用专家知识、经验以及对数据的处理和推理方法,将互联网技术中的内容嵌入专家数据库中,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转换,将简单的数据信息转化为较复杂的程序化信息,这样用户在对数据进行运用时就能根据专家的经验不断对数据信息进行优化处理,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用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更好地进行互联网系统管理工作。

2.2.2、 提供智能解答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对用户问题的解答。用户在运用计算机并想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时,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自动在互联网中搜寻相关答案并匹配出最佳答案。与以往的问答方式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答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指令就能实现,并能持续做好后续的筛选工作,进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很好的分析和处理,找出用户最需要的信息,缩短整个信息搜寻的时间,提高用户在海量数据信息中找到精准答案的效率。

2.3、 BP网络技术

BP网络技术能输出或输入相关的数学映射关系,从而加强学习和存储功能。它是集生物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做支撑的现代网络技术,可高度模拟人的大脑神经,有规律地进行计算。随着它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了解和熟练掌握其相关功能,如音频、视频等的处理都是经过BP神经网络技术。它的优势就是注重数据方面的独立分析和处理,也随时引进新技术,增加新能力,不断创新和发展。

2.4 、支持向量机算法

支持向量机算法可带来超强的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一种完整的样本数量,实现非线性的数据采集,从而高度准确地应用于计算机的高维度数据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融合时,人工智能技术只要查找到一个与实际较符合的核函数,并进行类别区分,最终就可实现基数大的目标函数。现今,支持向量机算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建模、地图分析等多领域,提高了建模质量,为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融合提供最大可能。

2.5、 智能反垃圾邮件系统

民众在使用电子邮件的过程中,经常会收到一些包含了敏感信息和病毒的邮件,或是收到一些垃圾邮件的骚扰,这些软件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电子邮箱对垃圾邮件的拦截,防范垃圾电邮对用户的骚扰。其通过在电邮系统服务器之前设立一个多层次的邮件过滤方案,使那些对用户无用的邮件无法进入到服务器内,从而实现对垃圾邮件的拦截。目前的QQ邮箱、163邮箱以及一些企业级的邮箱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反垃圾邮件的智能化,使用户不再受垃圾邮件的侵扰。

2.6、 智能检测、升级系统软硬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及其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升级换代日益频繁。计算网络应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决定了其在数据采集处理以及信息流通共享上的效率,注重计算机网络软硬件设施建设,与时俱进地对其进行升级,更新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可根据其工作需求对软硬件性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也可及时提醒用户对硬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

人工智能的先进性同时还能提高企业在数据信息资源流通共享中的安全等级,其自动升级和检测提醒功能,能保证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实时处于最优状态,不仅提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还提高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避免数据信息资源被盗取、泄露的可能。

3 、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分析

3.1 、安全问题

任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安全,这是第一位的。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高尖端技术,如果脱离人类的控制,将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其一,技术滥用引发的安全危机。人工智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如黑客可通过智能技术攻击国家的网站、盗取机密信息。此外,黑客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攻破公司的防火墙,非法获得公司的财务信息,甚至将公司财务的资金转移到自己名下;其二,技术缺陷或管理不当诱发的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系统还不够成熟,有些技术存在漏洞,可能使人工智能系统出现异常或失灵。例如,深度学习技术不完善,机器人的生产及安装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等。

3.2、 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的产生,带来新的伦理问题。智能机器的行为规则能否与社会规范相兼容。机器人也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按照人类伦理来行动。如若不然就会引发特殊的伦理问题。谷歌等公司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拆除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仅靠智能系统感知周遭情况,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而判断行车方向。如果是正常行驶、没有意外发生,那么智能汽车可以安全行驶。然而,遇到前方有5人闯红灯,路边有2人在等待,在不能及时刹车的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是选择直行还是转向路边呢?而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又由谁来负责?显然,这是人类都难以抉择的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出现以后,一种模拟人的大脑进行学习而获取有用信息的智能技术,在当今时代得以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戚爽,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4).78-81.

[2]贾新春,彭登永,李雷,等,城市路网的一种最优路径搜索算法[U].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43(1):58-64.

[3]赵娟平,高宪文,符秀辉,改进蚁群优化算法求解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U]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35(5):637-641.

[4]苏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及解决策略[J]J南方农机, 2020,51(23):153+156-157.

[5]詹盘毅,王霞.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 168-169.

第7篇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是当今时代的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环境质量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能够将处于不同的地域的计算机系统借助于通讯设备和线路进行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强大的环境监测数据库,达到及时有效地传输和处理各种各样的环境质量信息的目的,能够真正切实有效地为环境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提供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加准确、可靠的环境质量信息。与此同时,为了真正达到环境质量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应该采用100兆的交换式以太网,这种以太网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能够提供非常快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也能够非常快捷地进行升级和扩展。在搭建环境监测网络平台之前,必须高度重视其网络布线工作。在进行环境监测网络平台的网络布线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统筹全局、综合规划,保证一个房间最低必须设置两个端口。

一般来说,应该采取星型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也不高,排除线路故障也非常简单方便,倘若网络连接出现问题,通常仅仅会使一台计算机不能够正常工作,非常容易进行隔离。另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网络安全也正在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因此,可以保证环境监测网络平台的服务器采用双机数据备份方式,并且在环境监测网络平台中安装病毒防火墙,真正避免网络黑客的非法入侵。在此基础上,也应该在环境监测网络平台之中安装金山毒霸、瑞星杀毒等等各种有效的杀毒软件,真正对于应用程序、数据库给予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

二、空间模型管理与模拟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空间模型管理与模拟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从以往的“点”直接地拓展到“面”上,实现点面结合。与此同时,能够实现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对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提前预测预报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非常有利于搭建以环境突发事件服务为基础的环境监测预报评估平台。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遥感图像与数据是核心来源。遥感图像是一种综合性的地理信息源,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地理要素,并且也能够提供空间信息,能够保证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具备更加真实可靠的定位、定量数据。遥感数据可以使得地理综合体的形象以及概念变得形象化,并且,又能够向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展示出全球性质的交织在一起的可见景观实体影像。人地关系是非常复杂而且也是非常难分的,通过其中的相互依存及相互制约的关系,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超越直接的想象,根据间接的标志,获取非常丰富的二次信息。由此看来,我们能够将遥感技术定义为一种能够综合运用物理方法、数学方法和地理方法的数据获取技术。在现阶段,遥感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非常孤立的技术,这种技术也能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之间相互联系,从而可以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提供多维和动态的环境监测数据。

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必须深入地把握大气层中那些能够产生辐射的微量气体在空气之中的具体分布状况和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等,从而为保证环境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地研究了环境监测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模型管理与模拟技术、遥感技术。希望通过本文所研究的几种信息技术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更加及时有效地获取到和环境质量问题密切相关的地理图件信息,也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得到和环境质量问题密切相关的报表、地图、文字材料,真正促使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更加真实地把握我国的环境问题,以便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曲东芳单位:聊城市环境监测中心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教学方式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发展不仅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同时对高校语言教学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全国上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是重中之重。利用网络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网络技术不断引入高校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最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网络教学的优势以及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技术无论从教学管理,教学监督以及教学质量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改变了以往的办事制度。改变了人们的办事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功效。

传统方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很多问题,如:阅读量小、阅读面窄。学生往往为了完成某项作业或凭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阅读,而不是进行有计划、有规律地阅读,不是主动去学。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往往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热情被消磨殆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艰辛感,以致发生厌学的现象。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育学理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在成人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这两种理论都强调在语言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所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妨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自从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并且被广泛应用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从以往的学习困惑中解脱了出来,教师也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之所以如此迅猛是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手段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其主要优势在于:

(1)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一种开放式的、自由轻松的、更具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可以在整个网络状态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顺序,自行控制学习速度,自己决定对所学内容采取何种策略。自由地就相关话题展开联想和讨论、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参与在线讨论等。这样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索,完全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计算机网络使英语学习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网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网上的阅读资源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信息资源层出不穷,获取方式极其便捷。文化、体育、娱乐、历史、地理、科技、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等一应俱全。学生只要移动鼠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水平,选择相关的内容。

(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教学可以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身,图文并茂,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材料。

(4)计算机网络阅读材料能使学生多次练习,有反复修改的机会并及时获得反馈。可以不受时间、过程的限制,反复操作。

(5)网络在线讨论能创造一个开放、宽松、范围更广的交流环境,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思想,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探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探索的同时,要整理自己的思路,做好应答的准备。网上课堂、网上考场、师生论坛和学生主页等等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地方。是网络帮助学生们打破了年级界限、专业界限,使他们参与到校内或校际同学问的讨论与交流当中。读写结合。也促进了交流能力的提高,锻炼了学生自己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创新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15-02

1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现状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依据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设立的实验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计算机网路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的使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的理解。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网络设备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经过学校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完整的教学仪器提供能力。这些主要是指该实验室如今拥有服务器20台、PC机500余台、路由器20余个、交换机30余台和众多类型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为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计算机网络实验和计算机网络理论相辅相成。先了解理论方能进行实验,而实验则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一般情况下的网络实验课都是在IP协议讲解之后方能进行。

2 创新实验教学的挑战

创新实验和一般实验不同。创新实验室探索未知,一般实验室探索已知;创新实验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设计,一般实验的实验过程已知;创新实验的结果具有收敛性,一般实验的结果不具有收敛性。创新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在思考,通过自己的思维完成实验。 计算机网络的创新实验同时受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约束,最大的客观条件约束自然是学科知识水平的约束。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创新实验必然满足于计算机网络学科水平内的创新。以往的经验表明,创新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1)学生在实验创新上的局限

大多数的高校新生在新接触计算机网络技术时,都不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其对实验创新上的能力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一是理论能力的限制:要想提出特色具有自主特色思维的实验方案,一定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着广泛和深层次了解的人。就像先前说的一样,高校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深入了解。二是仪器的限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验仪器就是高校学生手中的粮草,可谓至关重要。三是仪器使用能力的限制:学生连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培养都还走在路上,更别提更有难度的实践操作了。大多数学生只能完成最基本的实验内容,在熟练运用仪器的道路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学生自我意识的限制

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有责任、有能力去自主创新。他们大多认为自主创新的“伟业”应该交给天才或者是行业精英来做,而自己只需要跟紧前人的步伐往前迈就好。同时,各个高校中只有少数学生才会去自主学习,相当一部分人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没有完全去理解、接受知识。如此自主学习意识的浅薄注定缺少创新。自我管理能力的淡薄是指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自身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让自身有能力生存在社会,同时提升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家庭观念或者是成长环境的影响下,丧失了这种自我意识。学生从小就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服从老师、家长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格的教育,由此导致学生升入大学过后往往因为突然到来的自由而无法合理安排自身时间,无法对自身的大学生活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更别说,他们可以满足创新型实验课程的要求,不敷衍了事。

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型项目方案的设计

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型项目方案应既要给普通学生提供创新思路和方案,又要给具有个性化思维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让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都能够提高。

在网络综合实验项目中,可将实验项目分为自主化和半自主化两种类型,分别适合不同的学生。半自主化的实验中,拆分的模块被设置成很多个实验子项,只要完成其中一个子项就能接着往下进行,同时在学期结束后,可以在子项中新加入学生曾经做过的实验作为二次考核。实验人进行团队制,一般由学生自愿组织5-10人为一组的小团体为一小组。这样的小组往往能发挥团队所有人的才能,保障实验的正常进行,同时老师应该要对实验项目的进行规范化管理。

3.1 分层化综合实验项目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一般分为两种:自主型实验和自选型实验。自主型实验是指完全由学生把控的实验。包括实验的设计、进行和实验的总结都由学生完成。难度^大,只适合有较强能力的学生完成,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这样的实验应该大力推广。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可以加以重视,单独抽出时间对此类学生进行指导,甚至可以在期末的考核上加分用以奖励。自选型实验是指先由教师先设立几个实验子项,标出主要实验方向,由学生根据方向自选实验目标,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目标建设。该实验是针对大多数学校而言的,同时满足向自主型创新实验的过度。

3.2 实验项目团队化及工程化管理模式

实验项目采用软件工程思想,建立实验小组,推行项目管理。创新实验实施团队化,既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又可以减轻管理压力。虽然创新实验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但这主要指实验内容,但实验过程却是需要管理的,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

(1)鼓励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申报

学生可以从选择型综合实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也可以自主设计自选型综合实验项目,按照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

(2)严格进行项目审查

教师主要从技术上对学生提交的实验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当前实验室设备是否满足实验项目要求,以此决定是否进行实验项目立项,重点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项目实施

对于已立项实验项目,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实施实验,教师作为顾问,接受咨询,并严格把关经费的使用

(4)成立考核小组进行实验项目考核

完成实验项目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过程重现,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报告进行评估。重点项目成立考核小组对实验结果和报告进行严格考核,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撰写。

4 总结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发现设立新的项目方案,不仅可以让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学生完成自主创新型实验,也可以让普通学生接受自选型实验。通过半自主式的设置,让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可持续的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创新实验项目探究仍未结束,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将会得到逐一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93,132.

[2] 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 致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350(11):19-21.

第10篇

卢昌龙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文章摘要】

人工智能是近代以来新型起的科学产业,这个产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工厂的机器进入到半智能半人工的状态。这种现状在产品生产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入手,对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高速的生产效率,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智能机器,一直发展到后期的智能手、智能狗等多种智能机器;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来源于计算机高度发达的程序系统。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向前推进, 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推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技术发挥在那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概念谈起,将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叙述,然后重点讲述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具体使用。

1 人工智能发展的大体概述

人工智能说法起始于1956 年。在科学大会人们提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满足人类对生活的需求而设计研发出一种具备人的操作性和理解能力以及可以区分开不同情况的机器,采用这种机器代替人进行工作,使得复杂、困难、危险的工作简单化,提供工作的效率,这种机器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机器的研究包括了问题解答、逻辑思维力、语言理解力、机器视觉识别能力等多个方面。

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近60 年,在这个时间段里人工智能已经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机器可以代替人进行计算,将一些逻辑性的工作进行程序性的处理,可以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发展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品就是专家系统(ES);第二次是人工智能机器可以与外界进行交流,从交流的过程中机器可以对外界的变化进行判断,对其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系统内部分析,通过计算进行逻辑思维工作,这些能力的具备使得机器可以从事思维分析类的工作,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第三次是人工智能处理大额数据以及复杂的情况。这种处理的具备是由于数据挖掘智能系统的发展,归根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系统可以将大量的或是没有规律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智能分析处理,完成一系列的工作程序,进而实现一连串的自动化操作,完成出货、数据分析、可视化技术以及识别技能。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人工智能机器有个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将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分析处理,其使用的领域和深度也相应的变得更加深入。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将多个学科联合在一起,将多种知识进行模块化的安排在一起。人工智能能够呈现出如今的发展局面是多个学科共同发展,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分不开,反过来,人工智能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也十分的明显。二者的相互结合使得两个行业都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人工智能的初出现就注定其在计算机技术中获得空前发展。

2 人工智能的主要特点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依靠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发展起来的。在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上,人工智能技术体现出了其自身的很多优势。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为网络的运行提供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对网络利用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一些不明确的信息进行模糊处理。采用模糊处理的手段 进行网络上的分析,可以避开固定的数学模型对程序的限制,进而进行类似人类的实际操作。模糊处理的方式给网络管理添加了新的形式,对不确切的信息进行管理, 为网络的大跨步发展提供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网络进行层次化的管理,网络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上级对下级的约束,下级对上级监控,上下级共同努力创造出协作的网络系统。人工智能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强大程度使得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协同工作,使得网络可以和谐的相容在一起;人工智能技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信息进行自我处理, 从中找到比较难以分析的词汇进行到更高的分析层中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指令的含义,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监控;人工智能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资源比较少,花费的成本也比较小。人工智能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内部处理,这些方式使得用户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得到网络中需要的信息,从而找到信息资源呈现出来,这样的功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渴望, 满足的对时间的追求。

3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路技术中的运用实例

人工智能技术的众多优势就决定了在网络发展过程中可以出巨大的作用,在很多领域内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路技术中的作用也很大。网络的存在分多个部分,这些内容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也正是人工智能的存在使得网络发展的如此的复杂。接下来就人工智能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叙述。

3.1 网络安全管理方面

网络安全管理是一个十分大的概念, 控制网络安全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人工智能外,还有着其他多种手段。人工智能在网络中发挥的作用可以从具体的管理实例中看出:(1)对垃圾邮件的人工智能甄别。我们使用的不同类型邮箱都会接到很多的垃圾邮件,很多的邮件系统是可以识别甚至是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这就是人工智能在操作系统上进行发挥的作用,当邮件传入的时候,智能系统就会对其邮件进行检测,当发现这种邮件是敏感邮件或是不明邮件就会马上采取措施,不允许邮件进入。这样一来,客户系统的安全就有了保证。(2)防火墙中的人工智能技术。防火墙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化可以对模糊数据进行处理,当有危险的信息通过网络进入系统时,防火墙就会对其进行自动的排除,使得绝大部分危险软件难以进入系统中来。防火墙的出现为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我们都知道现代的网络安全性远远的高于过去,就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起到的效果。(3)监测入侵的人工智能技术。网络的安全不仅仅表现在系统网络中,还体现在一些特殊的内部系统网络中。对入侵的监测是防火墙的重要职责。入侵监测技术是通过将网络中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筛选出不同类别的数据,并自动的进行编程处理,产生的数据处理结果在第一时间内提交给使用的客户。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方面的知识。

3.2 网络管理方面的作用

网络管理是基于人工智能基础形成的。人工智能的特点正好满足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眼要求。网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层面的人工处理,这些处理方式是依靠着多种网络处理技术实现的,其中主要包括综合网络管理,专家决策等等。网络管理对人工智能管理的依赖程度十分的高,因为网络管理需要的进行甄别的信息量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还庞杂,完全依靠着人进行操作是非常不现实的。

3.3 人工智能Agent 技术的使用

人工智能Agent 技术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水平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内容。它的全称是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Agent Agent)技术。人工智能Agent 技术是一种包括知识域库、数据库、解释推理器以及各个Agent 之间的通讯的软件实体。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它其实是通过每个Agent 上,所拥有的知识域库, 来存储许多的知识,然后利用其来处理新的信息,按照其自身所拥有的解释推理机制,对其自身所处的周围的环境进行一个判断,当其中一个Agent 获得并进行任务的时候,它就会使用其拥有的通讯网络, 将每个Agent 都进行沟通,让他们一起帮助完成任务。同时人工智能Agent 技术还能通过用户的自定义准则,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自动的搜索,然后还可以传递到用户所指定的地方。与此同时,通过使用Agent 技术,我们还能将更加人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当用户使用电脑,进行信息查找或者浏览网页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项技术,把信息先进行过滤和整理, 将有用的信息,直接传递给用户,节省了用户的查找时间。此外,我们通过该技术来进行信息的集成知识域库,而且运用模糊技术,将知识进行相应的挖掘,然后提供相应的导航服务。同时Agent 技术还能帮助用户进行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处理、图书、网上购物等项目,这样为用户提供便捷。人工智能Agent 技术还具有其他社会特性,比如具有自主性、学习性等。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可以让计算机自动执行用户分配下来的任务,同时这还将改善计算机所使用的方法,促进了我们计算机的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3.4 人工智能在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在关于网络管理方面的智能化发展, 其不仅仅依赖于电信技术的发展,同时还依赖于人工技能的发展。而且人工智能也不只是局限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应用方面,其是在不断的发展,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知识库,以及问题解决技术,来建立网络的综合管理系统。因为网络具有动态性以及瞬变性的特性,这也就使网络的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也导致现代的网络管理工作必须要走上智能化的道路。同时在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上,专家级决策和支持方法不断发展起来,并且这项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专家系统就是将某个领域的专家们的知识,以及他们的经验尽可能多的进行积累起来,然后再将其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将其录入相关的系统,这样就可以形成汇聚这个领域多位专家的经验的系统,当在遇到该领域相似问题时,就能采用其并进行处理。这是一种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就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系统评价而言,我们就能通过使用许多的相应的专家系统,代替人来进行网络管理,以及对系统进行评价等许多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完善,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肯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中,继续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其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会在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系统的评价工作中,不断发展,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熊英. 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11(02)

第11篇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computer network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ll walks of life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reliability,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extension in all fields. Especially in the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developing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The wid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ubiquitous influence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military and social life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alents. In a sense, a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scale and level measures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and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informatization.

关键词: 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network;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73-02

0 引言

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同时和多学科相互交叉。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教学,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高技术人才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上进行了探索思考,并在教学中付诸于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具有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这门课程中,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广域通信网、局域网、网络互连、Internet协议及其应用、网络安全、宽带IP网络、光互联网、网络操作系统以及网络设计与案例等内容。同时,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也决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前进。而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也必须紧跟着技术发展的脚步。因此本课程又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计算机网络技术贯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更交叉一部分的数学原理和物理概念,从而体现其交互性强。

2 教学中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常见几种问题:

2.1 高速更新的网络技术与陈旧的教科书理论不匹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而在现有的教材中,它的知识点显得有些过时。在这样的现状下,高职院校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就显得跟不上时代的大脚步。容易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快速轻松的与现实工作岗位相衔接的现象。

2.2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课程实践性的需求 在教学方式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点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这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更多的依赖于讲授手段。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理论概念,难以形成完整明了的框架,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性非常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点,更要善于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网络高技术人才。

2.3 现有的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教学结果的考核总是直接关联着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具体表现在课程本身考核的结果。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的成功与否,对教学的影响是直接的。有些高职院校,还采取理论考试的方式来衡量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种方式是不尽科学,不够合理。还有些院校在考核比例上的设置失衡,这样的现象会造成学生更注重填鸭式的学习,缺少了动手和反思总结的环节,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现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材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编写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又依据着教材来讲授,因此学生们在学校所学习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脚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在课堂中开展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从基础上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对任课教师要求到岗再学习。教师在课余时间到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岗位中进行再学习,如校园网络中心、企业IT运行维护部等工作岗位。教师在技术岗位上再学习,实现了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步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知识结构和教学形态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得到更有利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经验。

3.2 课堂教学是最普遍存在的校园教学方式。教师在完成课前备课之后,将知识点的讲授搬到课堂之上。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口授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体现在其抽象性强,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繁多。如TCP/IP协议簇、OSI/RM互联参考模型等等,学生不仅仅掌握教材中的图片结构,更应该从本质上去认识学习网络的结构。我们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理论课上我们以知识点介绍为主,教师在介绍完理论课之后,在实验室展开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例如,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①有星形、环形、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在实验室中,让学生进行实际连线操作,通过不同的拓扑结构,观察网络的特点与性能。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提升学生的理性操作。

3.3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查往往只体现在校园期末考试的试卷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检查自己动手能力的忽略。我们在校园的课程评价中,保留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查,同时结合计算机网络考证的部分。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计算机软考的考试。在此过程中,更加全面的学习网络案例的使用。在考证中全面检验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并从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和工作竞争能力。

4 教学效果反馈

本文作者在课程教学的探索中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的实践后,学生可以逐渐脱掉“书呆子”的空谈形象,在实际中培养动手兴趣,和学习动手能力。其中最直观明显的效果,是学生从校园毕业后能轻松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我们理论加技能两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企事业岗位的竞争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的初衷。从宏观上来讲,这样的课程探索与实践是十分有意义和现实价值。

5 总结

本次的教学探索及实践中,我们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优化现有的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并结合以往教学结果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本次教学改革的价值所在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计算机拓扑结构,指计算机网络中把工作站、服务器等网络单元抽象成点,把电缆等通信介质抽象成线,从而抽象出网络系统的结构.

参考文献:

[1]邓亚平.计算机网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1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6402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就与计算机联系密切,所以,大部分院校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限选课或者任选课。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也成为了各学科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其中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专业的关系最为密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应用计算机技术等一些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的控制和处理的学科,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其中,许多大学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育,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软件的设计能力。因此,学生应该加强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实践方面的能力。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间的差异

大学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而每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都存在差异,所有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各不相同,其中,有的同学已经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有的仅仅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男生与女生之间,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和兴趣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来说,男生比女生对计算机更感兴趣,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的学习中,前者掌握情况较后者者好,而后者更偏重于基础原理和一些概念的掌握。所以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2.2 枯燥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属于理论,比较抽象、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很容易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缺乏互动等问题,如通信基本理论,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在课程刚开始进行讲解,面对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整节课的兴趣,不利于教师对后面内容的引导、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3 教材编写更新速度慢

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教材的编写更新,因为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易导致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最新的网络技术存在差异,造成教学内容的滞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经常关注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并将新的知识及时溶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新的网络技术知识,方便他们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3 思考

3.1 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重中之重。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的肯定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用,也能够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是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既要具备电子信息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多是从事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如通信、软件开发等等。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能力的培养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2 计算机教育的持续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而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与计算机联系密切的专业,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并不断持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明确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本专业的专业课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结合,教学内容相互渗透、融合,课与课之间注意衔接,避免重复,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课程的整体水平,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必须保证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持续性。

3.3 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改革教学方式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颠覆,而是讲授时要讲究合理性,比如说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原理就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在讲解时,对于基本概念的重点部分要突出,层次要分明,对于基本概念,如网络协议,要讲解清楚;对于非重点的部分,可以笼统的讲述,不要过于复杂,过于复杂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利于其它部分的讲述;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采取教师简单讲述,学生课后自学的教学方式,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基本的了解,如应用层中的一些内容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于有些内容,如路由器的配置,就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又能增加学生的兴趣。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并加强实践这一环节,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一要根据课程,适当增加上机以及实验的学时,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二要增加设计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对问题分析并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教师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以及现实需求。

案例:石家庄市某大学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家里、宿舍里普遍安装的宽带网络兴趣较大,因此,教师通过实践为学生讲解互联网的构建、路由器的配置等问题,并指导学生关于利用子网掩码怎么建立宿舍的虚拟子网,以及如何使用网络管理工具优化网络性能等一些技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互动频繁。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对宽带网络这节课与另一节普通教学方式的课程进行对比,前者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后者。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践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并积极参与其中,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3.4 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样才不会使专业课的教学无法进行,并与计算机应用的差距增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本专业的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样能较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3.5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网络安全也面临着威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网络病毒的存在,如熊猫烧香,黑客的猖獗,都让人防不胜防,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泄露、钱财的损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网络安全的技术网络技术,还要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注意自身网络安全,尽量避免受到网络攻击,但是也不能主动危害他人的网络。

3.6 重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内容

在计算机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已经共存为一体。而且,现在的电子产品的系统多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技术融合的应用,而且在产品升级中,往往升级的也是软件版本。因此,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并注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