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

时间:2023-09-18 17:3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

第1篇

【关键词】目标分解;教学模式;重症监护能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59

随着重症医学科的发展,重症监护能力成为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监护能力包括急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感染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ICU集中各种先进仪器和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技术,成为抢救和培养护生重症监护能力的重要基地[1]。如何指导护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实习过程中,面对复杂仪器和高难度监护和操作技术,有目的、循序渐进形成初步的重症监护能力是临床教学的难点。笔者所在科将重症监护室教学目标按难易程度赋值分类,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结合知识掌握的渐进性,设计目标分解教学模式并应用于重症监护临床教学,培养护生重症监护能力,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ICU实习的护生136名,男29名,女107名,年龄18~24岁,学历层次包括本科、专科、中专。将护生进入ICU实习的月份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1例,平均年龄(18.73±3.125)岁,对照组75例,平均年龄(19.09±2.572)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护生性别、学历比较 例(%)

组别 性别

学历

男 女 本科 专科 中专

干预组(n=61) 12(12.3) 49(87.7) 17(27.2) 31(38.3) 13(34.6)

对照组(n=75) 16(14.6) 59(85.4) 22(30.5) 33(36.6) 20(32.9)

字2值 0.153 0.211

P值 0.617 0.825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采用非同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ICU成立两个教学小组:小组成员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工作时间≥2年,具备教学资格,以抽签形式决定目标分解教学小组和常规教学小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生均在教学小组指导下实习,教学内容一致,教学课时数相等,每周一上午集中教学,其余时间护生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实践。干预组采取目标分解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实习时间4周。在ICU实习结束后,邀请其他科室教学负责人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2]。考核两组护生抢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感染控制能力,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对比分析带目标分解教学模式提高护生重症监护能力的效果。

1.2.2目标分解教学模式目标分解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按基础到专科,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从1~9分赋值,专科程度或难度越高,分值越高。1~3分为低难度、4~6分为中等难度、7~9分为高难度。各部分内容依据知识掌握的渐进性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有序纳入每周教学计划。目标制定分掌握(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理解(掌握知识要点)、了解(掌握知识重点)三个级别。知识掌握顺序:1~3分直接划入掌握范围;4~6分:第1周理解,第2周掌握;7~9分:第1周了解,第2周理解,第3周掌握。目标制定采用统一格式:掌握/理解/了解+知识,如:掌握吸痰指征,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了解呼吸机的应用。本科护生掌握、理解、了解三个级别必须达标,专科生掌握、理解两个级别必须达标,中专生掌握级别必须达标。目标分解教学模式还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每周教学目标,结合每日工作内容,灵活制定护生每日学习目标和内容,每日反馈评价。

1.2.3实施第1周:向实习护生介绍目标分解教学模式,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教学目标和内容,根据本周教学目标和病房工作情况制定周实习计划;第2周:周一反馈上周教学目标和实习计划落实情况,明确本周教学目标和实习计划;第3周:内容同第2周;第4周:周五评估整个教学计划实施效果,组织护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重症监护临床能力。

1.3评价指标根据重症监护病房培养护生急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感染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实习目标,设计一例包含先天性心脏病室缺修补术后接手术、术后监护以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配合三个标准化考站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护生的重症监护能力。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得分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OSCE考试结果显示:干预组急救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感染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考试得分及OSCE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护生重症监护OSCE考试各重症监护能力

及总分比较(x±s) 分

项目 OSCE重症监护能力 OSCE总分

急救能力 病情观察

能力 感染控制

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干预组(n=61) 67.03±2.715 68.90±0.778 68.42±0.487 77.17±3.697 81.85±3.602

对照组(n=75) 58.70±3.117 56.81±0.965 55.37±0.681 57.65±5.014 66.59±3.994

F值 3.369 15.683 7.970 4.781 3.991

P值 0.035 0.000 0.000 0.006 0.020

3讨论

3.1目标分解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明确、激发护生学习兴趣重症监护理论难度高、技能操作不易掌握,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护生会迷茫,碰到什么学什么,最终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目标分解模式明确每周、每天学习目标和重点,使护生清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逐步实施。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初次进入ICU,面对各种复杂仪器、引流管道、急救抢救场面,既好奇、想学,又充满恐惧。同时护生在ICU实习,学习兴趣高于普通病房,本研究证明按目标分解模式引导护生有目的、有计划学习,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初步形成急危重症抢救和监护能力。

3.2目标分解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目标分解模式将重症监护理论和技能按简单到复杂、基础到专科的顺序进行排序,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使护生面对复杂难以掌握的理论和技术,减轻恐惧和畏学心理。本研究中,干预组护生重症监护能力得到提升,表现在主动观察病情变化,观察面扩大,重点突出,并能思考病情变化原因和处理措施,具备初步抢救配合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各种有创操作中无菌观念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能较好地达到重症监护能力培养目标。

危重症抢救和监护能力是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急救技术、技能,心肺复苏、精密仪器使用及病情动态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等[3]。因为重症监护理论技能的复杂性和难掌握性,本研究从临床教学实践出发,采用目标分解教学法,分析护生重症监护能力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实施,能够帮助护生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激发学习兴趣,最终初步形成重症监护能力。但尚未有公认的重症监护能力体系构成,本研究也只立足于最基本的急救、病情观察、感染控制、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培养研究,其局限性有待在重症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范亚峰,张仁,陈谊,等.ICU护理人才校内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10(11):983-985.

[2] 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 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29-33.

第2篇

可是作为一个医院的当家人,工作的重任和使命感,不得不使他的工作更加繁忙起来。

“从今天上午8点进入办公室,到现在还没有一刻能闲下来。”朱立国面对记者如是说。此时,神情上略显疲倦的他,当谈及医院的建设和规划时,又开始神采飞扬起来。

创和谐团队促进各科持续发展

“望京医院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实际上在所有三甲中医院里面还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医院。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期。”朱立国介绍,从刚开始建院时,把几个单位合并在一起,最大的矛盾就是人与人的融合;到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望京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日渐完备,医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医院的业务量做大了,但是业务量做大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一些问题。

医院还要继续向前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调整医疗结构,还有一点就是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望京周边地区有40多万人口,满足周边地区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前提。作为该地区的唯一一家三甲医院,在新的发展时期,去年在朱立国的领导下医院确定了未来五年的规划目标。

朱立国强调指出,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与和谐团队的建设。他认为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和灵魂。和谐的领导班子与团队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心齐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劲足。只有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才能带领职工同甘共苦、干事创业,从而带动整个医院的和谐发展。

朱立国指出,在工作中,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贯彻并完善“三重一大”必须经集体讨论决策的制度,加强班子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团结与协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了团结、务实、进取的领导集体。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高效运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建设,调整了部分中层干部,引进了医院急需的人才,促进了医院各科室团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以望京医院“十二五规划”中“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思路为指导,确立工作重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带领院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多次开会进行研讨论证,明确了医院“十二五”期间“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坚持中医院办院方针,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区域医疗需求为主体,以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康复保健中心建设为两翼,全面推动医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朱立国说,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一年来积极筹划“两翼”所包含的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康复保健中心的建设,做到每一步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

稳中医办院调整产业结构设置

一个医院的流水既重要,也不很重要。不重要的是并不是这个数字越大越好,重要的是一定要看它的结构是怎样组成的。朱立国院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是一个医院,一年的整体收入都为10亿元,比如该医院的药品占了80%,耗材占了10%,可能最后利润的只有10%。那么,这个医院基本也就没有什么自己的特色了。他觉得这10亿元是不合理的,因为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医院都给医药器材商打工了,大部分利润都被他们拿走了。但是对病人有没有好处?很难说!”朱立国说,假如这10亿元构成比有很多治疗费在里面,比如通过大力开展传统的中医特色治疗如针刺、推拿、艾灸、拔罐、中药熏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来提高医院的整体收入,那么它的含金量就很高,病人的疗效也会明显提高,而且符合医改的政策。

今年望京医院对医疗结构作了一些调整。比如说,医院为了防止感染,以前的手术都是使用一些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98%的手术病人都在预防使用抗生素。“虽然我们的手术室无菌条件非常好,但还是有些手术要给点抗生素。”

“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预防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不能超过30%,望京医院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经过这一年的调整,这一块整体上给压了下来。”朱立国说,这样就等于减少了抗生素在整个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二,算是达标了。但是达标意味着什么?医院的流水将会减少三分之二。

“但是这点该不该减,这绝对是要减的。”朱立国坚定地说,无序使用抗生素对病人的伤害还是很大的。如果对没有感染的病人使用抗生素,不但容易造成细菌耐药,导致以后无药可用,还可能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

“还有一块结构调整,就是我们的中药饮片。”为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要求,医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使用中药饮片和传统中医诊疗方法,中药饮片使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0%左右上升到30%左右,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

此外,还举办了望京医院“百草杯”中医基本功知识竞赛,采取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组队参赛形式,以方剂、中药的掌握应用情况为比赛内容,营造“读经典,用经典,背方歌,用中药”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一减一增,实际上对医院来说是好事。”朱立国说,他们医疗业务量虽然还在增加,但是含金量却增加更多。因为饮片的利润值要比西药要高。饮片使用好了,既对病人来说是有帮助的,又凸显了中医特色的发挥。

“截止今年的9月底,基本完成了去年一年的流水。但是利润值却比同期增加好几倍。”朱立国说。

重“一体两翼”全力打造传统医疗

“一个医院医疗水平高低与否,关键还是要看你的治疗效果如何?病人来到医院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看好病。在帮助病人解决痛苦的同时,也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朱立国说,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身心全治。对此,朱立国信心满满。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望京医院开展了一个座谈会,他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思路。会后,朱立国及领导班子对其进行了论证,觉得这个思路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望京医院将在5年内筹建并打造现代的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康复保健中心。

据了解,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望京医院已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置换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校区30亩土地用于建设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中心、骨伤科临床研究基地,以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综合救治能力、社区服务能力和望京医院的行业及社会影响力。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我们增加400张床位的编制,为康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康复中心主要从两个方向出发:神经康复、骨伤康复。已经将原创伤二科调整为骨伤综合科,作为中医骨伤康复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的孵化器。基本完成了神经康复病区的改建、装修工作,现人员已到位,10月份正式启动。两个科室的改建拉开了康复中心建设的序幕。”朱立国说,康复医学在国内外发展的势头均很好,西医的理念、方法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就是要在西医康复医学的基础上融入并加强中医学的独特理念、方法,使之本土化,这将大大促进病人的康复。

“下一步将进行人才的积累,望京医院还在加强康复医学的人员培养,通过自身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同时准备送出去进修,包括国内、国外。”朱立国院长介绍说,康复科从一起点就非常高,全面引入中医养生理念,真正打造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康复医学中心。

在朱立国的规划蓝图里,望京医院“传统疗法医疗中心”运行在即,该中心将原住院大厅、门诊药房、住院处区域列为中医特色诊疗区,已经初步完成环境形象设计,年底将进入施工阶段。

此外,2012年8月,为完善医院功能定位,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结合,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望京医院院成立“北京中西医结合骨伤临床研究所”。下一步他们将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北京中西医结合骨伤临床研究所建设。

整有效资源推动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一系列举措之后,作为望京医院的院长、领头人,朱立国此时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如何通过整合医院内外资源,使医院进入一个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他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1.与香港医院管理局中医部签署“北上奖学金培训及南下访问学者计划”协议,接收港方初、高级进修学员来望京医院进行中医骨伤科为主的专业培训,同时派出骨伤科专家赴香港进行专业培训和临床指导。

2.通过参加北京举办的首届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望京医院与韩国BOBATH康复医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促进望京医院康复医学的建设并推广中医特色康复技术。

其次,整合望京医院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资源,全面启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工作。藉此以全面提升望京医院的临床研究能力和药物研发能力,更好地发挥望京医院的中医特色与优势,探索规范性中药临床及基础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临床科研队伍。

还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科室人才梯队,推动各学科的均衡发展。

1.筹建导管室,开展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扩大急诊服务范围,加强中医急诊临床基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导管室改造、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中。

2.努力推动各学科的均衡发展,风湿病、脾胃病、呼吸、肿瘤、康复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单位,将针灸科、妇科、心血管内科设置为院级重点专科,各级专科均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从而保--证望京医院全面均衡发展,向综合医院转型以满足区域医疗及公共卫生需求。

3.根据医院“十二五”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临床护理人才后备库”以培养护理骨干。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护理人才培养平台,鼓励护士完成专升本在职学历教育及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加快高级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此外,望京中医院还坚持中医办院方向,与各科室签订了含有中医特色与内容等指标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为年终考核及科主任聘用的主要指标之一;启动中药配方颗粒药房,中药小包装饮片药房,并投入使用;启动院内制剂研发工作,完成院内制剂“骨伤胶囊”的再注册,在全院征集了医院制剂处方。

2012年5月21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该院为“北京市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6月1日举行了“北京市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揭牌仪式。儿科诊疗中心的建立填补了北京东北部地区中医儿科医疗的空白,方便了儿童就医。

第3篇

【关键词】 新护士 临床工作 效果

神经内科是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大,患者病情危重的科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与及时有效的处理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很需要有一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好、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护士承担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结合我们的带教经验,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就如何培养神经内科新护士专科护理技能作如下交流:

1 存在的问题

1.1对科室工作环境的陌生

新护士刚从学校进入医院科室工作,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处理好与医生、与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大。因此,无法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1.2 操作技术不熟练

新护士的临床操作不熟练,加之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项目繁多,工作难度大且任务重,更增加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加之,新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缺乏,技术操作也难以满足需求,导致一些治疗和操作无法取得患者的配合。

1.3 缺乏安全意识

新护士缺乏临床工作经验,面对各种急危重病人,显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法律意识淡泊等,都极易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4专科理论知识欠缺

神经内科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内科护理中并没详细讲解,新护士只有零散而片面的理解,很难把握重点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当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急需要抢救时,会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的状况[3]。

2 对策

2.1加强入科指导,提高护士的职业信心

对于新护士,我们首先要发扬团队精神,多关心、多鼓励新护士,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对工作充满信心。同时护士长要,度,纪律观念,敬业精神等,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俗话说的好“习惯定成败”,我科通过工作习惯的培养,让新护士成为工作上的有心人,环节中的细致人。

2.2 加强护理安全的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有护理质量的讲评,结合本科室一些差错,纠纷的案例进行讲解,教会新护士如何防放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1] 我们还请有经验的护士向新护士介绍工作经验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例如当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时,病人摔倒时,病人及家属投诉时的处理等,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便于以后工作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安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2.3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每月请医生讲解神经内科病理、生理、诊断、解剖等,在细化专科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专科内容的培训与考核,在专科知识的强化上采取一帮一的能级对应带教,一个新护士指派给一个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同时每月有高年资护士讲述专科护理心得,并要求新护士书写护理周记,加强他们对工作经验的积累过程[2]。

2.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专科技能

我们根据神经内科的特点制定出相映的培训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专科技能培训,为此我科成立了皮肤护理小组,急救小组,康复小组,健康教育小组等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组长要在旁协助,并以自己的经验加以指导。在科内开展竞赛活动,人人争当操作能手。

3 效果

2007年以及2008年院内岗位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月护理三基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季护理理论考核合格率98%,管理年检查护理文书书写多次获得好评,省护理质量单项检查全科获专家点名表扬。

4 小结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对新护士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除了使新护士能够掌握专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培养了新护士对本科复杂病情变化的处理技能,培养了一批适应神经内科临床一线要求的护士。有效地保障了我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升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发展后进,今后如何不断完善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模式仍是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毛丽莉. 护理缺陷常见原因分析与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3):468.

第4篇

[关键词]急救护理学;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微课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面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能否对病情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将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及救治的成败。如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在4min内获得心肺复苏,其存活率可达50%;4~6min内获得心肺复苏救治,其存活率将至10%;而超过6min才获得心肺复苏救治,存活率将将至4%;超过10min,患者几乎无法救治[1]。因此,使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急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急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教学关键。

1.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PBL:Problem-BasedLearn⁃ing)[2]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护理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护理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具体病例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的学习过程。李淑霞[3]对护理学生进行PBL教学法研究,结果表明PBL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可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一定的模拟情景下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吴卫平[5]等对中专护理生进行以小组为单位,以案例为中心的现场情景模拟救护考核。结果表明现场情景模拟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并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教学法

3.1教师课前准备

教师按照教材及教学大纲要求,设计2~4个案例和场景并提出3~6个问题,上课前一周给护生。例如,场景设计为:“女性,29岁,车祸致神志不清半小时,伴无呼吸3min,要求现场救护,体格检查:脉搏为0次/min,呼吸为0次/min,血压测不出,全身皮肤紫绀,双侧瞳孔散大达4.5mm,对光反射消失。初步诊断:特重型颅脑损伤致呼吸心跳骤停。”提出问题为:①心跳骤停的原因有哪些?②心脏骤停的最有效抢救措施是什么?③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是什么等。

3.2学生课前准备

7~8名学生自由组合成1个小组。小组根据教室给的情景及问题,通过小组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演习的方法自学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然后,总结出在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和演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有兴趣的问题。每个小组准备1~2个问题,在上课前20min提出来。

3.3课堂教学

各组代表在上课前20min提出各自的问题与疑惑。各组间展开讨论,讨论时间为10min,小组总结10min。接着,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情景布置下,抽取其中的一组学生进行抢救的全过程的演示以及各小组对学生演习进行评价,时间为25min。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演习进行总结性点评和指导,时间为15min。最后,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学到的知识提交给老师。林蔚[6]等对176名护理生进行PBL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研究,结果表明91.1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83.3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72.22%的学生认为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黄燕[7]对200名护理生采取护理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的学习,结果表明采用护理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在急救护理中的急救反应及动手能力,适宜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广泛应用。

4.微课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根据课程要求及教学实践要求,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教与学的过程[8]。首先确定微课的主题,教师成立一个教学团队,详细设计每个微课主题的教学方案,分配给相关教师制作课件及录制视频,然后团队的全体教师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添加字幕,形成微视频。教师采用课堂讲课—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考给学生—自主移动学习—教师考评[9]。微课顺应了学生喜欢玩手机的潮流,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将教学内容直观丰富地展现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0]。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改革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急救护理学专业性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要求严格,结合高科技的多样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侯艳华.急救护理学[A].河南省护理学会专题资料汇编.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论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商丘: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论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2014:130-133.

[2]BarrowsHS.Ataxonomyofproblem-basedlearningmethods[J].MedEduc,1986,20(6):481-486.

第5篇

【关键词】SICU;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拔管[1]。重症监护病房为危重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和监护,患者留置的管道维系生命,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造成患者损伤、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等问题。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管道安全的风险管理,笔者总结本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009年8月-2010年7月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临床资料

2009年8月-2010年7月本院SICU共收治病人270例,其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0例,发生率为3.7%。男8例,女2例。年龄21~95岁,65岁以上有6例。其中非计划性拔除胃管6例,拔除空肠营养管1例,拔除颈内静脉管2例,经口气管插管发生导管移位1例。

2结果

本组7例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和空肠营养管患者全部重新置管,重置率为100%。2例拔除中心静脉患者1例需重新置管,1例选择外周静脉。1例气管插管发生移位患者因处于试脱机过程中,予调整导管刻度后顺利脱机拔管。

3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

本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顺位依次是胃管〉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以老年人居多,与国内研究者的结果相似[2]。

3.1 患者因素

3.1.1 意识状态有研究表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大多是躁动或意识不清患者,GCS评分越高,患者自我拔管的风险就越高。本组有2例脑外伤后神志模糊患者,使用肢体约束后仍发生自行拔管,可能与脑损伤后行为不受意识控制、不自主动作较多、合作性差有关。而且非计划性拔管多发生在夜间,可能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患者易发生头痛、烦躁等精神症状有关。

3.1.2年龄因素本组有6例属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衰退,视觉、听觉、运动能力下降[3],对事物的认知接受程度降低。同时,老年患者在醒与睡交替期易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的敏感性高,容易产生一过性认识混乱而发生不稳定行为[2],这也是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之一。

3.1.3镇静剂的使用本院SICU气管插管患者常规采用静脉镇静,在凌晨六时会暂停镇静药物以便观察患者神志。镇静效果不佳或镇静药物暂停后患者逐渐清醒期会发生躁动不安,容易发生自行拔管。本组有3例患者自行拔除胃管发生在镇静药物暂停后1-2小时内。

3.2管道因素目前各种管道多采用胶布、透明敷贴等方式固定,但容易被病人的汗液、分泌物等污染而失去粘性,在病人改变或躁动时发生牵拉易导致意外拔管。

3.3医护人员因素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规进行保护性约束,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重要措施[4],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约束反而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目前的研究存在争议。本组有2例患者在有约束的前提下仍挣脱约束发生拔管,提示应该重视更加有效的保护性约束。

此外,由于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或移动患者时不慎等因素都有导致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

4防范措施

4.1有效沟通病人进入SICU后,护士应对其身心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对清醒患者主动介绍环境和不能探视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取得患者的配合。

4.2 管道妥善固定与放置对不同的管道采取适宜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胃管可采用“Y”型宽胶布固定,顺着胃管置入方向自然固定。中心静脉管一般选用较宽大的透明敷贴进行固定。气管插管可采用胶布和扁带双固定法。管道妥善固定后,应将管道放置合适的位置,避免因重力作用或过度牵拉导致的拔管。

4.3 提高护士防范能力ICU护士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时俱进,注意重症学科护理发展的新动向,能够掌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技巧,以客观数据指导临床护理措施。成立专业团队,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留置管道护理中高风险流程进行前瞻性分析,改善原有流程,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护理管理者应组织学习分析,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

ICU非计划性拔管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非计划性拔管的多重原因,改进影响安全的高风险流程,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置管安全,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Epstein SK, Nevins ML, Chung J. Effect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n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1912-1916

[2] 范河谷, 关月嫦,许智红. 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6): 34-36, 481

第6篇

2014年的盛夏季节,记者抱着更进一步了解“孙氏手术”缘何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临床疗效的愿望,对孙立忠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长

据记者了解,“孙氏手术(Sun Procedure)”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复杂型主动脉夹层以及累及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标准术式。因此,采访一开始,孙立忠教授即向记者简要介绍了我国主动脉疾病领域的发病情况及医学学科发展现状。

孙立忠教授介绍说,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国内外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也快速增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基本摆脱了“医生披星戴月,患者血流成河,家属人财两空”的痛苦局面。但是,我国主动脉外科仍然处在诊治不规范,发展不平衡,技术不成熟的阶段,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突破制约主动脉外科发展的关键技术,打造专业化主动脉外科的人才队伍,促进本学科的良性发展。

孙立忠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国主动脉外科是近20年来有了长足进步的学科,临床上形成了以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但我国主动脉外科技术队伍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治疗需求,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困扰学界的几个主要问题有――

一是主动脉疾病往往被误认为是罕见病。这与以往各地区的大型影像学诊断设备缺乏、诊断水平不足和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有关。近一二十年来,各地医疗单位大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各医疗单位收治的大血管疾病患者迅速增多。从我国发病人数和多年累积下来的庞大病例数量来看,主动脉疾病已经不是少见病,而应该是常见病。

二是主动脉疾病诊治领域尚存在庞大的患者群与我国诊治水平不足这一主要矛盾。由于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迄今为止主动脉瘤/夹层的有效治疗形成了以主动脉替换手术和血管腔内修复为主的治疗模式。但是依旧较高的死亡率,不仅使病人恐惧,连医生也感到巨大压力,大血管外科因此成为各医院最薄弱的项目。此外,由于我国高血压人群庞大和马凡综合征患者群体知识普及不足,主动脉疾病发病率仍然有继续上升趋势;而治疗费用高昂也是限制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积累的院外患者人群基数越来越大,病情也越来越重,治疗效果随着病程延长明显下降。与此相对的情况是,国内主动脉疾病诊治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整体落后,而且各地区、各医疗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国内大部分基层医疗单位对主动脉疾病的认识不足,很多初次就诊医院满足于定性诊断,造成在患者转诊后,由于对病变累及范围和程度无法作出定量性的判断,不能准确指导治疗和反映预后,常常需要再次复查,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从整体治疗水平上看,目前我们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在亚洲处于中等水平,学科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三是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已经成为最迫切的问题。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主动脉外科已经基本形成,并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主动脉疾病方面的学术氛围也越来越浓厚,每年的全国性心血管或者周围血管大型学术会议,均将主动脉疾病的治疗作为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大范围的讨论。专业主动脉会议也已经出现,如“大血管疾病论坛”。各地专业技术队伍逐渐建立,手术数量逐年增多,疗效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主动脉外科方面的论文10余篇,提高了知名度,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全国目前能开展主动脉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单位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但尽管如此,在主动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国主动脉外科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是一个亟需进一步加强并全力推动的迫切问题。

详解“孙氏手术”

2014年4月11日至13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吴英恺医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立30周年-第四届大血管疾病论坛”在北京召开,孙立忠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据记者了解,这次大会以“共聚、共融、共赢”为主题,设立了42个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的学科论坛。为期3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9500余人次参与。400余位国内外专家与全国的同道深入交流了心血管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创新理念与前沿技术。会议内容不仅覆盖了心血管疾病的内外科最新进展,包括大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源性脑卒中、小儿心脏病、瓣膜病合并房颤、心脏危重症治疗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与肾脏疾病、糖尿病、炎症性疾病、口腔疾病、妇产科疾病、肾上腺疾病、血液病、脑卒中等相关交叉学科设立专题论坛;针对护理、心血管临床药学、体外循环、重症医学、麻醉、影像诊断等最新进展设立相关论坛。

在4月11日下午的主题报告会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美国呼吸内科医师学会全球教育与战略执行主席Mark J. Rosen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孙立忠教授等分别就不同的主题进行了引领性报告,奠定了此次大会的学术高度。

在这次会议上,孙立忠教授再次系统阐述了“孙氏手术”的适应证、手术过程、疗效等与会者迫切需要了解的话题。

孙立忠教授介绍说,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孙氏分型”主要包括A、B两大类。

A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为符合下列任意一项者:一、原发内膜破口在主动脉弓部或其远端,夹层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或近端主动脉弓部;二、弓部或其远端有动脉瘤形成(直径> 5.0 cm);三、头臂动脉夹层累及、形成动脉瘤、狭窄、闭塞头臂动脉有夹层剥离;四、TEVAR术后逆行剥离;五、主动脉根部、升部术后,弓部或远端残余夹层扩张;六、广泛袖套样内膜剥脱;七、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

B型复杂型为胸主动脉夹层合并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或者主动脉弓部受累并合并下列任一情况:一、弓部瘤或直径>5 cm;二、2到3支以上的头臂血管受累;三、合并心内手术需要同期外科治疗;四、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

孙立忠教授接着说:“尽管有人认为‘孙氏手术’在治疗主动脉夹层中是一种较激进的外科手段,但由于其能降低再次手术干预的发生率和避免主动脉相关事件的发生等优点,近些年来,已逐渐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同;而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或部分弓置换的患者15%~30%会在10年后由于主动脉扩张或破裂、夹层进行性发展等需要再次手术。同时,由于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平均年龄要远低于欧美国家――依照IRAD的数据,欧美国家的平均年龄为63岁,而我国的患者青壮年居多――对预期寿命长的复杂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孙氏手术’,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谈到“孙氏手术”的过程,孙立忠教授简要解析说,手术开始后,动脉泵管常规采用单泵双管。主要采用右腋动脉、右房进行体外循环,经右上肺静脉插左心引流管,开始体外循环,全身降温。阻断升主动脉,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血心脏停跳液保护心肌。降温期间完成近心端操作,如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窦及主动脉根部手术等。当鼻咽温度降至18℃至25℃时,阻断头臂血管后利用右腋动脉进行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剖开主动脉弓,横断头臂血管,左锁骨下动脉予以缝闭。将直径24~30 mm的支架型人工血管插入降主动脉真腔,选择直径与支撑支架相当的四分叉人工血管或者直血管与带支架型人工血管的降主动脉采用3-0或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动脉泵管的另一端插入人工血管恢复下半身循环,然后人工血管分支与左颈总动脉吻合,排气开放后开始复温;随后人工血管近端与主动脉近端吻合,恢复心脏循环;再吻合无名动脉。复温期间采用6-0 prolene线完成LSA与人工血管分支或转流手术等。待心脏复苏后,即完成手术。

谈到这一术式的临床获益,孙立忠教授给出了一组数据:“仅2003年至2012年12月,我们的团队即对916例复杂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孙氏手术’治疗。据统计,其住院死亡率为29/916,占3.17%;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16,占12.23%。而且,Logistic回归分析还表明,马凡综合征是心血管术后需要再次外科干预的危险因素……”

走过十年,

“孙氏手术”沉淀七大优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孙氏手术”是自2003年开始,孙立忠教授根据我国主动脉疾病的形态学特点,应用自主研制的支架型人工血管,开发应用新的主动脉弓替换和支架象鼻手术。学界认为,这一术式适用于治疗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弓和弓降部的广泛主动脉病变。

“10年过去,目前这一术式经过积淀和丰满,已经在国内普及,并推广到国外,手术死亡率降低至5%以下,术后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率超过90%,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结果,被公认为是治疗复杂型主动脉夹层以及累及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标准术式。这是我最感欣慰的事情。”孙立忠教授感慨地说。

另据记者了解,“孙氏手术”历经10年的临床检验,目前学界已经总结出了此术式所具有的“七大优势”:一是升主动脉起始部到主动脉弓远端之间的主动脉被切除,防止其进一步扩张;原发破口随之被消灭。二是简化了传统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操作程序。主动脉弓远端在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横断。四分支人工血管的分支与左锁骨下动脉在距其根部0.5 cm至1.0 cm处吻合。这样不仅避免在降主动脉缝合远端吻合口的困难,而且也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三是用缝线将支架“象鼻”和人工血管主干固定,可以避免一些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四是在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施行外科手术,这样可以避免支架型人工血管在血流灌注下逆行释放对主动脉壁的损伤。五是端端吻合更符合生理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六是支架“象鼻”可在直视及束缚状态下植入降主动脉真腔,较传统“象鼻”手术更简便易行。七是降主动脉真腔被支架型人工血管快速扩张压迫假腔,破口封闭,假腔内血栓易于形成;与Kouchoukos等人报道的方法相比,无需替换胸主动脉和避免肺部并发症。

目前,“孙氏手术”已被写入3部心血管外科学教材,成为我国主动脉外科团队整体高水平的体现和达到世界高精尖水平的标志。随着该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已经成为常规技术,推动了全国主动脉外科的发展。

另据记者了解,自198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之后至今已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的孙立忠,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动脉外科的学科带头人;他是我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进行主动脉手术方面学术报告、和手术演示的医生,是国内唯一主办主动脉外科专题学术会议和临床技术培训班的专家,国内开展主动脉手术的医生几乎全部参加过他主办的学术会议或培训班,他的“孙氏手术”已经推广到南美洲。同时,由孙立忠教授担任主任的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也是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能够完成主动脉各部位(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血管手术,以及冠心病、瓣膜病和先心病手术。在孙立忠教授的带领下,年手术例数2000余台,其中主动脉手术900余例,手术死亡率小于2%;是我国手术种类最全,手术复杂程度最高,主动脉手术例数最多,能够独立完成主动脉手术医务人员最多的主动脉疾病诊疗研究中心。

尽管如此,孙立忠教授仍认为:“人才储备与团队建设仍是我国摆脱主动脉外科落后局面的必要条件。由于主动脉专业基础培训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除了心脏外科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与知识以外,更涉及了其他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知识,解剖学和围术期监护的知识等,在此领域进行专业进阶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专业培训后治疗团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常见主动脉手术的诊断和治疗。如果我国每个省都有这样一个治疗团队,当地患者就可以避免长途转运导致的治疗延误并减少治疗相关花费。”

第7篇

据夏中元教授介绍,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历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都对科室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学科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一流的人才队伍。目前,该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同时还是武汉大学麻醉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夏中元教授本人在临床麻醉及危重医学方面有较深造诣,部分技术在华中地区具有开创性和很高的省内外知名度,并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他表示,自己非常有信心带领科室更上一层楼!

先进技术赢得荣誉

据夏中元主任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是华中地区最早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专业,目前已发展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二级学科。设有中心手术室、麻醉恢复室、疼痛门诊、无痛腔镜中心、麻醉研究室等部门。中心手术室拥有共2层42间手术室,建筑面积8998平方米;术后恢复室2间、床位14张;疼痛门诊治疗室3间;还有一个无痛腔镜中心。所有手术间均为国际化标准层流净化间,配备一体化可视中心管理系统及全信道多媒体视频手术系统。

记者了解到,该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夏中元主任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及危重医学二十余年,尤其擅长心脑缺血患者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保护,特别是在高危心血管手术如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全弓替换手术麻醉,高危颅脑手术如多发巨大动脉瘤手术麻醉,高危缺血性心脑疾病非心脏手术如多次心梗和脑梗死病人手术麻醉等方面经验十分丰富,在新生儿和高龄老年人手术麻醉、特殊病人如极度气管狭窄病人手术麻醉、超高敏体质病人手术的麻醉及已知术中知晓病人再次手术的麻醉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年均实施或指导临床麻醉超过1000台次,参与省内市内急重症抢救会诊超过100例,在湖北省内乃至中南地区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知名度。

在夏中元主任的带领下,学科中多数亚专业的临床诊疗水平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的建设,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原创技术优势。熟练掌握低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大龄法乐四联症患者麻醉处理,复杂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和合并重度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新技术与新业务的临床应用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制定并优化了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光凝术麻醉流程,重度鼾症腭咽成形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导管流程,重度心功能不全孕妇围术期麻醉处理以及特异敏感体质患者围术期处理流程等等,在提高心肺脑复苏成活率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全年低龄、老年及危重症患者麻醉比例超过50%,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比例超过8%,同比增加21%。连续8年无麻醉安全事故,麻醉相关死亡率小于十万分之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夏中元主任还详细介绍了科室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于20世纪80年代即率先在医院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近5年来,连续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同时共承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中,《麻醉职业危害的监测》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赤芍防治ARDS的实验研究》获美国医学文化信息中心成就奖及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股-股心肺转流用于极度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心肺脑复苏学》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科室研发的“口咽联合通气道的研制”“双通道多用途麻醉面罩”“脚踏自复式麻醉机呼吸囊”等新技术分别获得了国家专利。

争创卓越团队,做患者的保护神

作为麻醉专家,夏中元教授总是强调:“麻醉是手术病人的保护神,为手术保驾护航。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凡是麻醉都有风险,哪怕是再小的手术。”

夏中元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由于品对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显著的抑制性影响,尤其是遇到体质特殊的病人,即会导致一些“小”的麻醉也可能出现问题。他还强调,麻醉是“全程关注”工作。麻醉科医生的工作贯穿病人的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麻醉医生应在手术前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病人近日的体质状况、用药细节等均不能大意。在手术中,麻醉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突况的能力。手术结束后,让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地离开手术室,是麻醉医生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同时还应写好麻醉记录,交代好护理人员该病人的麻醉特点以及观察要点;特殊病人应定期访视。

夏中元教授还表示,从根本上讲,麻醉方式选择的原则,主要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及所患疾病、手术部位和方式、麻醉医师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及临床经验、医院设备和病人的经济条件以及病人的意愿综合考虑,其首要原则是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一般来说,颅脑、心胸等特殊部位的手术须全麻;四肢、中下腹部、腰骶部的手术可以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选择。从某种角度来说,手术时实施全身麻醉是发展趋势。“我们了解到:全身麻醉的意识消失是可逆和可控的。全身不会对患者大脑产生损害,对手术病人的智力和记忆力无不良影响。目前各大医院的全麻比例占到所有麻醉比例的70%左右。”

据了解,当前“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在促进各级各类医院进一步强化基础、规范行为、改善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领导非常重视创建“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活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部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定活动方案,督促工作开展,给予政策支持,保证试点病区工作有序开展。

夏中元教授说,为积极响应医院号召,麻醉科结合自身,在临床、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可行措施,不断丰富和拓展范围,开展了各具专科特色的人性化服务,争创“湖北省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卓越团队”。

此后,夏中元教授详细介绍了科室为争创卓越团队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他说,科室全面修订临床各手术专科麻醉工作制度及配合常规、各班人员岗位职责、手术病人麻醉常规和标准,为病人提供规范化服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人力调配,增加早晚及辅助班,实行急诊班和双人夜班制,保证早中晚在岗人数,确保手术病人安全;并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理念,切实落实“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一切”的办院宗旨。夏中元主任指出,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临床服务场所,在这里开展人文服务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我们的工作方法不应再局限于整天只与品和手术操作打交道,而是要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加强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夏中元教授继续说,科室实行手术病人一对一责任制,医生在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提供病情观察、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采取术前访视,使患者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更快地在心理行为上与手术相适应,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患者术后心理与躯体的康复,有效降低家属的焦虑心理。加强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施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并与专科组长质控、科室质控、院级质控相结合,及时反馈,及时改进,考核结果与经管挂钩。为提高麻醉医生对核心制度的强制执行力,保障病人安全,科室实行麻醉核心制度考核,定期组织全体麻醉医生学习各项核心制度,将考核成绩与个人经管挂钩,并实施患者安全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身体状况风险评估。要求全体成员在科主任的带领下,认真做好患者身份的核对。在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室前,在麻醉医生主导,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参与下,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及相关信息,及时填写“手术患者安全核对表”,确保手术病人安全。

“科室还对手术患者实行全程支助服务。”夏中元教授接着说,由医院出资聘用专职配检人员,经专门培训后,免费承担手术患者接送服务,保证患者安全,减轻家属负担;并实行服务公示,进一步明确手术麻醉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使麻醉工作得到患者、家属和社会的监督。

在各项新措施“多管齐下”的作用下,科室焕发了新面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夏中元主任欣慰地说:“不论科室能否获得卓越团队称号,我们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且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对患者有利的,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切为病人,强化科室管理意识

“科室管理是一个医院管理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室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科室的兴与衰。强化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是每个科室主任为医院和科室发展应尽的义务。”夏主任总结了科室管理经验,认为要做好科室管理,应从增强科室集体凝聚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有效公平的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科室集体要有凝聚力。”夏主任分析说,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临床科室的基层领导,要重视领导方法及艺术,做科室内部团结协作的带头人。在医疗工作实践中,要加强医护之间的协作,彼此之间要多联系、多交流、讲原则、重方法,在工作中力求取得共识。正确处理好科室内的人际关系,如医生和医生的关系,护士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护士的关系,高年资与低年资的关系,高学历与低学历的关系等。只有经常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科室集体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

夏中元主任认为,医疗质量是医院和科室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服务满意的程度和医院声誉。要创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高尚的医德等,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养成科学、严谨、求实、谨慎的好习惯,所以,在工作中他主张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做到“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的一切”。

在工作实践中,夏中元教授建议加强医务人员职责、医疗行政法规、执业医师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医疗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病历作为重要的法律文书和依据,是一个客观材料,其内涵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病历书写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定要真实和规范化;另外,还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人文科学的普及教育,让他们懂得崇尚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病人,学会如何和病人谈话,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达到共同承担医疗风险,相互配合的目的。“建立质量管理考评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医院实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我们只要认真地执行体系要求的目标,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要实施全面的跟踪监控,不断地持续改进,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一个有效公平的激励机制,必将科室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和实现度达到最大化”。对此,夏中元主任分析说,要充分挖掘科室人员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科室管理者最常采用的措施是激励手段。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较为普遍的方式是根据绩效,给员工以相应的奖金、工资、晋升、培训深造、福利等,以此来唤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但是如果激励机制操作不当,导致分配不均、相互攀比,可能会造成消极怠工的副作用,这就要求科室管理者应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构建激励机制,不要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激励机制的制定必须有利于尊重个人感情,增强员工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群体意识,增强科室凝聚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在协调和改善员工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夏中元主任认为,加强科室管理,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增强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科室管理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任期中还要组织阶段性强化培训,进行管理知识的更新,形成人人懂管理,科科会管理的良好状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科室人员管理的自觉性,工作有布署、有检查,一级抓一级,级级落实。”

夏中元主任最后总结说:“在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激烈竞争时代,我们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群体管理,才能将科室办成改革创新、群众放心、职工舒心的科室。”

第8篇

县级公立医院为我国70%的农村人口提供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力量。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是全面提升我国整体医疗实力的基本保证,也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关键举措,更有助于推进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从这个角度看,对“中国县级医院‘星计划’媒体重点支持医院”成功经验的梳理与分享,或许不仅有益于已经全面推开的县医院改革,也有益于展开试点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突破人才瓶颈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但对于县级医院来说,由于基础薄弱、科研落后、待遇偏低等因素,导致我国许多县级医院招聘人才难,培训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了他们在人才建设方面的独到之处,可以概括为人性化、个性化、规范化。

铁力市人民医院对医院职工实行最大限度的人性化管理,主要表现在采取弹性工作制,医护人员由各科室自行安排作息时间和轮岗。起初,有不少人担心这样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转,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影响对患者的救治,反而改善了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有效调动了工作热情,同时,也有利于科室日常管理。

个性化是人性化管理在职工个人身上的延伸,就是对每一位职工的管理要尽可能适合其自身特点。在史家明的主导下,医院根据员工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实行“因人设岗”“破格使用”,印证了他“善待每一名员工”的管理思想。史家明对记者说:“个性化管理要求领导对每一个职工的情况了然于胸。这很难,但必须努力去做。”

规范化不仅体现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人事安排调整、重大事项决策都公开透明,还体现在规范医护人员的科室配置。史家明告诉记者,县级医院都存在苦乐不均的问题,比如脑外科护士每天连轴转的忙碌,但耳鼻喉科的护士就清闲得不得了。对此,铁力市人民医院一改每个科室配置一个护士站的做法,而让多个科室共用一个护士站,院长对护士站实行垂直管理。这样一来,不仅每个护士站的工作量基本达到了均等,而且管理高效、执行力强。

“想要马儿跑,一定要让马儿先吃饱。”史家明说:“医院规定全体医护人员每年涨两次工资,一次涨100元,从我上任以来,已经涨了十几次了,如今医护人员月薪最低5000元,最高的两三万,和省会医院工资一样,如此优厚待遇,何愁难以招聘、难以留住人才呢?”

在人才建设上,如皋市人民医院采取的是“柔性引才”策略。如皋市人民医院院长朱银圣表示,近几年来,医院通过邀请大医院专家坐诊、手术、培训、查房等机会,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并通过和南京脑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同济医院等大医院的深度合作,从中培育人才,对有意提升学历及参加国内外培训的医护人员,特设基金和补贴,塑造优秀典型,营造学习氛围。

人才梯队的形成有赖于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此,绵阳市安县人民医院先后制定了《引进人才实施办法》《新入人才管理规定》等制度,建立了严格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对新引进的人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要求到上级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轮训。对工作满5年的医生,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的方式对人才队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二轮专科进修。近几年来,医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增长60%,职称高、中、初级比例达到1:2.3:5.5,人才梯队结构日趋合理。

的确,人才梯队的成型、日臻完善,代表的是医疗服务能力的后劲与可持续提升。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人民医院传统的优势学科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学科都呈现出“老人言传身教、中坚运筹帷幄、青年崭露头角”人才结构的可喜局面。“我院长期把人才梯队的建设当作重点工作来抓,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科都培养出了新星,可谓‘后继有人’,只是诸如影像等方面的青年人才,还在抓紧培养中。”该院熊涛院长坦率地向记者介绍。

通过采访几位科主任,记者更加了解到这家医院人才梯队建设背后的故事。骨科主任王群上世纪80年代由湖北省排名第三、鄂西排名第一的医学院――郧阳医学院毕业分配至丹江口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是这里的传统优势学科,科室骨干多是校友,氛围一直很好。”王群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来医疗市场化的潮流下,县医院人才流失严重,当初我们8个到医院的同届毕业生,1位留学去了美国,有5位去了沿海、省会(武汉)的医院。”随着去年一位同届的同事去十堰市新组建的一家医院担任科主任,唯一留在医院的也只有王群主任了。当然,他现在也兼任着院长助理一职。

为什么选择一直坚守在这里呢?王群坦言,出走的机会有很多,但他又的确在医院找到了最佳的状态,“新人一代代地培养起来了,老实讲,我就不那么累了。”记者实地采访医院的前夜,各科室在通力通宵抢救一位遭受车祸的中年男子。“骨盘6处骨折,我科室的年轻医生奋战在一线,临床表现非常好,我只需要站在旁边观察,适时指导。”王群笑着对记者说,“所以我今天还能精神较好地坐在这里与你交谈。”

如何让年轻医生快速地成长?王群总结,要让他们爱上这个工作环境和氛围。“医疗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不要给他们增添业务以外的烦恼。”骨科的办公室,科主任的地方只有很小一块,“我把大面积的区域留给医生们做休息室,多放几张床,几台电脑,把洗澡间布置好。”王群说道,大家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我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尽量给他们创造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从1984年毕业到医院,王群在这里度过了30个年头,带教过的新人无数,“不可能指望个个都很优秀,毕竟一支队伍里多数也不是最优秀的,踏实、肯干还是最珍贵的品质,作为学科带头人多看重新人这方面的特点。”他话锋一转,“但医疗的确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好的禀赋是极为珍贵的,所以遇到好的青年‘苗子’,往往从上到下包括院长都十分重视,做科主任的自然也全身心地投入指导。”

给新人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是丹江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明玺主任的经验之谈。“当我是低年资医生时,一次科主任出差,紧急情况下,我独立给患者做了血管造影。尽管后来被主任批评了,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也曾经面临多次“跳槽”的机会,张明玺出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一次次委以重任而留了下来,并最终主导医院心内科的搭建并担任科主任。当前,科室介入手术开展的例数位于全省同级医院最前列,各项技术指标均表现优异。

“我现在40多岁,对自己做年轻医生时候的诉求还记忆犹新,就是希望自己能多有临床实践的机会嘛。”张明玺表示,自己科室的年轻人成长势头非常好,今年就有3位要晋升副高。

医院的发展有赖于人才,其中的“人才”很大程度上是医疗人才,但也不全是。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院长麦子杰看来,医院除技术能力雄厚外,还需要杰出的管理效率,职能部门的人才引进也至关重要。“2002年,我到财贸院校招聘医院财务人员时,毕业生不理解,同行也没有这样做的。但10多年过去,看看当前的形势,这种人才储备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麦子杰表示,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自2002年开始就致力于职能部门人才层次的提升,信息统计、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新闻传播、法律、物流管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均被列入了医院历次的招聘计划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已培养出一批适应医院工作的专业人才,极大提升了管理效能。

打造优势学科

县级医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认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而优势学科是医院的名片,也是医院的命脉,代表了医院的水平与特色,在医院的全面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对于县级医院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具有示范带动效应,不仅能够提升本学科的水平和地位,还能引领相关学科的提升,带动县医院立体学科群的整体发展。

位于祖国南疆的新疆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尽管受地域影响,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但却很好地发挥了优势学科的“名片”作用。英吉沙县人民医院院长相永军向记者介绍,医院在重点建设儿科的基础上,增强了辐射人群对医院的信赖,“儿科在任何一家医院都是赔钱的科室,投入成本非常大,但我们认为小儿科可以撬动医院大发展。因此我们对产科、儿科建设举大力扶持,现在新生儿科有20个暖箱。”相永军介绍,新疆许多地级市医院都做不到这点,但每一个孩子都牵动了一整个家庭,“如果我们把孩子事情做好了,就会得到更多人对我们的认可,这些人信赖医院,到医院做健康的体检、咨询,依此我们形成了内儿精品、外妇优先、医技先进、急救通畅”的学科发展良好势头。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为了打造优势学科,整合优势资源,创建了诊断、治疗、护理、康复、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整体化治疗”,实现了诊治一体化。

据院长袁海鸿介绍,医院首先以消化内科为主体,将肝胆外科、肿瘤内外科、胃肠外科、放射影像科等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成立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实现了内科、外科、腔镜、微创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相融合,初步具备了专科特色优势。

在此基础上,医院进一步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与神经康复科,建立神经医学中心,发展神经介入及脑卒中的微创、溶栓治疗,以提高“脑卒中单元”临床救治水平为重点,稳步推进颅脑外伤、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脊柱神经外科、康复医学与其他神经内科疾病等的临床诊疗水平,实现了“个体化、整体优化”的诊疗方案。

该院的儿童哮喘中心是由小儿哮喘专家门诊及雾化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肺功能检查等部门整合而成,可为患儿提供系统化的哮喘治疗。儿童哮喘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医院“诊治一体化”的实现。

围绕以上这三个医疗中心,以及胸外科、呼吸内科, 集合肿瘤内外科、放射科、介入治疗科、病理科等学科,医院建立了多学科讨论平台,通过中心化、一体化、一站式的优势学科建设,医院有机整合各相关学科,实现多种治疗手段相融合,有效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同时,促进了学科间交流与融合,带动了医院各个学科的整体提升。

“差异化发展,以专科兴院”是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积极探索医联体合作模式,通过与江阴市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打造了以肿瘤科为主的优势学科。

院长俞建伟对医联体赞赏有加。他说:“在未实行医联体之前,我们医院的肿瘤科住院患者每天只有2~3人,如今借助江阴市人民医院的平台,在将近8个月的时间里,我院的肿瘤科病房每天的患者量达到近20人。接下来,我们与无锡市医院管理协会又签署了协议,在无锡市医院管理协会的帮扶下,我院将再发展两个重点专科――康复科和肛肠科。”

安县人民医院从传统中医中寻求突破,将医院的中医资源进行整合,集中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医馆。院长邹兴贵认为,中医馆的兴建,不仅弘扬了祖国传统医学,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医院先后增设了血透室、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肿瘤科、疼痛科,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介入治疗中心。近年来,他们先后创建市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50余项,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大多数的县医院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蹉跎,也正是在对比与反差之下,领会到学科好比“家底”,学科即是立院之本。

湖南省郴州市下辖的桂阳县距离郴州市区仅30分钟车程,在上一轮医改市场化潮流下,病源外流、医院人才外流情况十分严重,医院发展一度堪忧。时间回溯到2008年,张权义由医院党委书记正式转任院长。上任伊始,“一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太大。”张权义对记者说,当时院领导班子一起去外院看望刚做完肾结石手术的外科主任,“见领导来看他,他很高兴,还不无自豪地介绍说,给他做手术的就是自己的学生。”

张权义当时强颜说笑,但内心已十分难堪,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学科搞上去。“一年送20~30位骨干医生到省级医院进修,进修周期最短为一年,一直坚持到现在。”相比较外部引进,张权义更信赖内部培养,他认为把外院优秀团队“一锅端来”的做法势必影响医院整体的氛围,而医院各学科如果割裂,对整体的发展一定弊大于利。

通过规范的派出培养机制,给每位医生制定目标、职业规划,医院当前学科发展势头良好,临床科室由2008年的11个扩增至2014年底的28个,此前凋敝的大外科,至2010年就已经有了细分的结石、泌尿、肝胆、胃肠等专科。

而作为郴州市临床重点学科的口腔颌面外科更是让医院声名远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技术过硬、治疗费用低”,在该科室欧阳主任看来,这是患者不远千里来到湘南一个县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因。“我们科室的药占比只有8%,许多传统的药物如青霉素,我们都坚持在用,为的是让患者花最少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2003年,欧阳由医院派出到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口腔颌面外科;2005年,以他为技术核心,医院正式成为全国107家“微笑列车”唇腭裂免费矫正定点医院。在医务人员不懈努力、医院管理层的支持下,口腔颌面外科开展的手术变多,同时技术难度也与日俱增,“我们6月份刚完成的一项颌面肿瘤切除手术,历时10多个小时,技术难度在全国的县医院绝无先例,在三级医院也只有个位数的成功案例。”张权义欣喜地向记者介绍。

2007年,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即前瞻性地提出“兴化患者兴化治疗,疑难杂症不出市”的奋斗目标,率先发力推动临床专科化建设,通过专科的细分与整合、对外广泛开展“科与科”的对口协作,积极跟进和瞄准三级医院的技术和手段,深入开展“一科一技一项目、一课题一讲座一汇报、一科一举措一品牌”主题活动,引进相关设备,开展适宜技术。

近年来,在学科细分(目前已有37个专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团队的建立,启用医院大楼三单元设置的格局,将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相近的科室相邻而设,开设综合病区,尝试建立肿瘤中心、内镜诊治中心等。2013年,医院正式成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远程监测分中心、中国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远程心电监测分中心。

2014年,刚跻身三甲医院行列的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因紧邻华中地区的医疗中心武汉,在学科发展上坚持着提升内功与用好外援并举的路线。医院曾经提出“扶强、扶新、扶特”的“三扶”学科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十大领先技术:心脏疾病手术与介入治疗技术、脑卒中筛查与规范化诊疗技术、系列腔镜诊疗与介入治疗技术、重症医学技术、新生儿疾病诊疗技术等。

“根据转诊到武汉省城医院的疾病类型的统计数据,排名前几位的疾病,我们进行重点建设。”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徐必生介绍说,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已有的强势学科,医院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发展:建设重症医学科时,医院分别成立了神经内科ICU与新生儿ICU,加强专业学科的急危重症救治;建设儿科时,医院组建了儿童雾化治疗中心,通过改善用药方式强化治疗;对于睡眠医学等特色医学,医院结合本地域患者的特点,正在尝试通过学科整合进行规划发展。如涉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院将耳鼻咽喉、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学科进行整合,建立了睡眠治疗中心。

与本地疾病谱相结合,一定是县医院培育优势学科的出发点。那优势学科形成后,如何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星计划”院长们一致认为,要从规范化建设、培育立体交叉学科、实施医教研一体这三方面入手。

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是将优势学科按照国际上该学科的标准,进行技术规范和管理;立体交融是当今学科发展的特点,只有形成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学科群,才能与时俱进,激发出新的活力,扩大学科优势;医教研是一个有机整体,医教研一体是国际医学界的时代潮流,是推动医学科学持续发展和前进的不竭动力。

提升医疗质量

加强人才和学科的建设说到底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如果说人才和学科是医院的双翼,双翼所推动的就是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业内对于医疗质量的定义是:通过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及时、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使用、用药合理、医疗事故、患者满意度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并由此所产生的医疗服务效果。

在创建三级医院过程中,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质量管理呈现全方位日渐完善的状态。院长徐必生一直坚持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则,并提出“十大质量管理平台”精益管理法。

从院规制定、医疗文书质量监管、合理用药监管、医药耗材二级库监管、院感管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到医务人员技术准入、医疗不安全事件上报、医院财务运营管理、绩效管理,十大平台的内容涉及医疗、护理、行政、后勤,通过抓核心管理做延伸的方式关注医院管理的每一个角落,且一直在持续更新。徐必生举例,2014年医院全新改版的制度、规范、流程、预案就有13个。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按照上级医政工作管理规范,结合医院实际,创新医政管理,建立了一套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形成院科两级质量控制格局,辐射带动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提升。

据新郑市人民医院院长李丽介绍,医院各科室都建立了科室质控体系,培养各科质控骨干25名,定期召开质控会议。按照《医疗质量考评标准》,每周二、五由质控医生进行查房,院内不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普查、抽查、互查,发现问题现场反馈,每周一院领导对上周问题进行追踪并通报公示。2014年,业务院长共抽查病例2460份,解决共性问题21条,个别严重问题7条,涉及医生76人次。

医院建立了典型病例分析制度,每季度由主管院长牵头,针对纠纷案例采用PPT形式进行全体员工大讨论。对于入职5年以下的临床医生,医院重点培训病案书写规范、医患沟通、急救技术操作、法律法规等,有效提升了年轻医生的责任意识和综合能力,降低了医疗安全隐患。

医院还引入第三方医疗质量评价机制,先后邀请上级医院专家17人来院做第三方质量评价。专家组深入科室,采取现场观看、追踪提问、抽查资料、教学查房等方式,针对一级质控的重点进行评价督导,并详细评价病历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模式有效推进了医院的二甲复审工作,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内涵。

此外,新郑市人民医院医政科通过观摩学习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多学科会诊模式,将这种模式成功引入医院,规范了医院的会诊流程、提高了诊疗水平、降低了医疗风险、保证了医疗质量,得到了临床科室的支持和患者的好评。

安县人民医院坚持“规范、安全”的质量管理原则,近年来持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质量的过程管理及质量考核标准,形成了医疗质量四级监控体系。“一个并重”是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制度、操作规程并重;“两个转移”是指由人为的、手工的管理向信息化平台转移,由终端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转移;“三有”是指在诊疗工作中坚持做到确定诊断有依据、治疗用药有标准、辅助检查有指征;“四全面”是指询问病史全面、诊断查体全面、病情观察全面、出院医嘱全面,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院长邹兴贵强调说:“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医疗质量重于泰山,优质的医疗质量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医生、医院,乃至整个医疗界负责。”

英吉沙县位于南疆喀什地区,处在突发事件前沿和防的前沿。相永军就任英吉沙县人民医院院长后,十分重视急救体系的闭环管理与建设。“我刚到这家医院时,产房里三四个产妇同时做手术,却没有血库;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建起血库和ICU病房。”相永军介绍,“当前,我们能够保证服务半径扩充到一百公里左右,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急救能力增强;同时因自费患者占医院整体患者的36%,且都住在临县交通不便的地方,服务半径扩充较好地服务了他们。”

优化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其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并提升管理水平,最后实现医生和医院的共同进步。

在院长朱银圣的带领下,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从2013年末正式酝酿绩效改革工作,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讨论改版细节,提出缩短考核周期(由每季变为每月)、以工作量考核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重点,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风险程度、技术难度、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纳入考核范围,实施综合评价的总体要求。接着,医院组建了改革小组,对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等省内几家大型医院进行了绩效考察,了解成功案例的考核架构、软件运用以及实施效果。经综合比较、反复权衡,并报请主管部门同意,决定选择北京保诚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咨询单位,帮助医院开展绩效改革的具体工作。

据了解,北京保诚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医院管理顾问机构,该公司最早的成功案例是2004年辅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设绩效考核系统,给华西医院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华西医院成为目前国内的标杆医院之一。公司绩效考核软件主要的特点是实施医、护、技分开核算,体现医护人员劳动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改变“大收、大减、大支”的传统核算模式。

确定了合作伙伴后,2014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正式启动绩效考核修订工作。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保诚公司和考核办相关人员对科室现状进行调查摸底。主要工作包括:导入信息系统、征集问题及建议、建立考核架构、设计计算公式、调整系统参数,科主任护士长访谈等。经过12个版本的平行测试,最终形成新版绩效考核系统的初步框架。

11月中旬,院长办公会对新版绩效方案的总体设计原则、框架设置、模拟结果及相关事项进行了讨论并形成方案雏形。12月初,保诚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就绩效方案修订相关工作进行集中讲解培训,并利用两周时间与各科室就方案框架、核算办法、实测数据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征询意见建议。院长办公会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梳理和讨论,采纳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说,整个修订的过程组织有序、推进谨慎、论证充分、集思广益。

修订后的绩效考核系统以工作量量化考核为核心,重构成本管控体系,建立成本核算与监控平台,细化工作内容技术,结合信息标准化建设,反映各岗位人员实际工作贡献。根据医院员工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临床、护理、医技3个不同的序列进行测算。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工作所需的技术、时间、风险程度、消耗的资源与成本、结果质量等,再根据这些特点设计相应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型,最后辅以哈佛大学先进的RVRBS管理工具,进行绩效工资分配,建立起一个有吸引力、有激励、有约束的薪酬体系。例如,护理绩效工资的计算指标主要是护理直接工作量(如等级护理,护理治疗项目)和护理间接工作量(护理时数),而医师考核则引入ICD-10指标以区别疾病严重程度。

朱银圣表示,修订后的方案与老方案相比呈现出如下几大亮点。

第一,以绩效指标(KPI)为导向,明确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第二,以工作量为计算基准,提高绩效奖金对医务人员劳动的激励效果。第三,合理划分成本属性,增强医务人员对可控成本管控的意识。第四,以医务人员的实际贡献为依据,营造公平合理的奖金分配氛围。第五,以医院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持续、稳步提高。第六,以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科发展、服务能力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目前运行平稳,2014年总收入、门诊量、出院人次均比2013年增长11%左右。

兴化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推出了以坚持绩效管理为主线,成本核算为基础,综合考核为手段,提高绩效的薪酬分配的原则,鼓励各个科室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制定科室的考核方案。“只要你所在科室的所有成员都认可这个方案、这套游戏规则了,那么大家就共同去落实、去执行。”张彤进一步解释说。

起步阶段,医院对提出自己绩效考核方案的科室负责人实行一个奖励,就是给予调节基金。“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们的宗旨是希望各科室的基金绩效考核最终结果一定要拉开分配的差距,把‘大锅饭’解决掉。”张彤同时表示,“在这个改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一些阻力和压力,给科主任按照科室的人数设置一个调节基金,是让他把差距从一开始慢慢地拉开,让大家有个缓冲时间、增强接受度。”

对于迟迟不出台绩效方案的科室,医院自2010年6月开始“惩罚”。“当时强调的是每个科室必须要有自己的考核方案,不管你拿出几个权重指标,但是必须要做,必须要拉开差距,而不是平均分配或者是系数分配。”张彤介绍,对于不做这样工作的科室,医院提出下半年不发奖金。“很快每个科室全部动起来了,同样我们在年底的时候也会进行一些单项奖的评选。”

相对于科室的考核,对于医技科室,兴化市人民医院的考核就是单纯量化指标。对于业务科室,首先有基础奖金50%,收支结余后的部分进行再分配。把经济效益尤其是药品的收入、耗材的收入等等,与奖金脱钩,整个运营过程当中侧重考核工作量、工作强度、日常行为、工作质量和行风建设,比如药占比以及抗菌素的使用率、抗菌素的使用强度等。

7年绩效改革下来,张彤总结,绩效考核的方案是否恰当,一是看是否对医院的目标有导向的作用;第二是能否得全体员工的接受和认可,或者绝大部分人认可;第三是不是有成效,即对医院的学科发展、能力、效益提升有无促进作用。

构建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推动医院发展不竭的动力。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医院,必然以优秀的思想文化建设为指引。在这15家“星计划”医院中,让记者感受到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当数铁力市人民医院。

在院区布局上,铁力市人民医院通过实物展示,向患者和员工述说着医院从创建至今的发展历史,营造出浓郁的医学人文情怀。进入门诊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力市人民医院建院时的一块旧牌匾,尽管随着岁月的变迁牌匾上的字体已经模糊不清,但它却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最好的历史见证。在门诊大厅两侧的墙上,挂满了医院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旧仪器,它们曾经作为医生最好的助手,保障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如今光荣“退休”后,又成为“无声的讲解员”,为当地群众普及着医疗知识。在医院病房走廊,随处可见由医护人员精心装扮的照片墙,不仅有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的照片,也有他们的儿童照、生活照、艺术照,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名普通人,让医患成为朋友,这正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

用院长史家明的话说,“只有让患者了解我们的医院,才能使患者信任我们的医院;只有让员工了解医院的历史,才能使员工在内心产生依赖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除实物展示外,铁力市人民医院还建立了职工之家、文学艺术社团、天使合唱团、车友会等社团组织,购置了视听器材等各种设备,坚持举办职工运动会、书画展、摄影知识培训、微电影展播等各类文体活动,以及“骊马放歌”专场文艺演出。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有效地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增强了医护人员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克服其职业压力和精神倦怠发挥了重要作用。

溧阳市中医医院以“人文心、岐黄魂”为医院核心价值观,打造中医传统文化礼仪。院长潘荣华告诉记者,医院以2012年“医院文化建设年”为契机,制定了《中医药文化特定礼仪》《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编写了《员工文化手册》,并设立了专项文化建设经费,开展医务人员中医文化知识培训,用中医精神规范员工的言行举止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

“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从规模建设转变到文化内涵提升”是安县人民医院通过明确发展战略和建设愿景,而提出的发展重心。医院通过设计院徽、院风、院训等文化标识,开辟“安医人”网站、电视专栏,打造医院文化长廊、悬挂服务心语、编写文化手册等一系列活动和措施,有力推动了意识文化建设。

漫步在安县人民医院,随处可见款语温言的贴心提示和发人深省、意味深长的服务心语,让人感受到一股温馨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同时,医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技能比武和文娱晚会,进一步提升了职工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让公众为医院提意见,是山西省运城市海盐区人民医院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目前,已举办“市民看医院”活动15次,接受10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媒体、人大、政协、普通市民各阶层人士入院与医务人员交流,为医院发展提意见。在有形文化方面,医院确立了“厚德、博学、团结、奋进”的院训,以及院徽、院旗、院歌(“天使的乐章”)。医院还每月举办一次文化讲堂,加强新形势下医德医风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兴化市人民医院的文化建设则更多强调集体意识,医院建立了独特的“家”文化,通过无红包医院、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的创建,优秀科室的评比,努力培植“院兴我荣、院衰我耻、院强民富”的集体荣誉感,使职工的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同时,为全院员工的健康,医院行政楼设置了篮球场、舞蹈房、健身房等文体活动场所,配置了乒乓球桌、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供职工工作之余锻炼,医院文体中心成为医院最热闹的去处。

“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精神面貌,就是医院文化的表现。”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权义看重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党校的教师到我院讲课,课后向我反映,课间没有人走动、聊天、看手机,让他感到意外。”

张权义曾因另一番景象而感到意外过,“我刚到医院上任时,开全院大会,居然没几个人带笔和本子。”开会就那么无聊?那么不重要?他在心里打了好几个问号。就任院长后,他越发重视内部文化建设,“频繁地开会,但讲重要的问题,说实在的语言……久而久之,医院大会小会,职工面貌就是与其他单位不一样了。”

对职业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对医院集体有更多归属感,湖南省、郴州市在历次的援非、援疆工作中表现优秀。“我们的医务人员都不谈待遇,不谈困难,只谈计划;对比其他医院,坦白讲,我都深深为我们的医务人员所感动。”张权义自豪又动情地向记者说道,回归职业认同、对医者精神的追寻,才是公立医院医院文化的应有之意。

改善就医体验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就是要把患者的需求作为医院服务的需求。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具体来说表现在改善就医环境、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三个方面,医院要以此为切入点,才能全员、全程、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改善就医环境方面,“星计划”医院的院长们都有许多杰作。如皋市人民医院不断加强基建工作,于2012年顺利完成外科病房楼的建设及搬迁工作,按期投入使用;2013年9月,内科病房楼做了重新装修,住院环境焕然一新;2014年,医院完成了医疗用房连廊的设计及施工,以及公立医院小木楼的工程初验,院内周边地块的绿化、美化工程已见成效;今年,后勤综合楼已完成规划,进入了施工许可审批阶段。

近年来,如皋市人民医院开展“学赶苏北人民医院、苦干三年大变样”以及“人民满意窗口评选”活动,在部分科室推行“品管圈”,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导医服务和门诊窗口科室管理,提供各种便民服务。目前,医院不仅为患者配备了手机快速充电器、雨具、应急电话等设施,而且在儿童输液室配备了热水袋,建立了独立温馨的哺乳区,增设了儿童尿布台。

信息化建设是创新服务模式的必然手段。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向重视信息化建设,医院已经建成了LIS、HIS、PACS、电子病历、财务核算系统、体检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共27个数字模块,全面覆盖了医院各个环节,并且已经实现了与卫生计生委、医保中心、农保中心的互联互通。

目前,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经实现数字化应用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具体业务框架为:一个中心(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两大体系(管理信息和临床信息);两卡(外部就诊卡、医保卡和内部工作卡);两网(内网和外网);五大业务平台(医疗业务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知识协作平台、管理业务和决策支持平台);十大核心系统(HRP、PACS、LIS、EMR、SCM、CRM、OA、TeleMedicine、无线应用、健康医疗)。

“信息化系统给医院的运作带来了便利,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方便。”俞建伟说道。

优化服务流程不仅体现在患者问诊、住院、治疗的过程,还体现在处理患者投诉、解决医患纠纷的过程。

溧阳市中医医院针对投诉与纠纷,设立“首诉负责制”。医院任何一名员工对前来投诉的人员不推诿,并第一时间向医患安全协调科、人力资源部门、门诊部等相关部门汇报,对于重要问题可直接汇报院领导。相关部门接到投诉后,在48小时内向当事部门、科室和相关人员了解并核实情况,一般问题当面解决。对于涉及收费、价格等能够当场核查处理的投诉,要及时查明情况并立即纠正。对于设计医疗质量安全、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的投诉,医院要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和违章违纪方面的投诉,一般应当于3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相关处理情况。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投诉,一般应当于5个工作日之内反馈处理意见。对于涉及多个科室,需要组织协调多个部门共同研究的投诉事项,公布处理结果最多不能超过10个工作日。

此外,溧阳市中医医院还制定了《医疗纠纷处置预案》《投诉留档立卷》《职工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将患者投诉与科室绩效相挂钩,列入年终患者满意度考核范围。

解决好了患者投诉,自然就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改善就医体验的过程中,溧阳市中医医院多次获得“文明标兵单位”“诚信示范单位”“卫生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样在江苏,兴化市人民医院在服务流程中,加入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电话访视,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使患者做到“五个明白”和“五个知道”,严格保证患者的知情权,也因此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第9篇

(一)医院护理文化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医院护理文化有其特殊性,“人文关怀”是护理文化的基础内容。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护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过硬的本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医院护理文化的必要内容。真正具备这些要求的护理工作者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护理人员,用自己所学技能救死扶伤,为病人减少病痛,并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病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就目前而言,医院护理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帮助下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成熟的科研条件,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下不断攻克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等医学护理难题,人文关怀理念也不断地渗透到护理工作中。但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护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不尊重患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良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受损,护理工作难以改善。医院高高在上的神圣感也使得患者失去自我,加之人文关怀不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护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更为迫切,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

(二)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就卫生学校教育面向的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而言,它要求具有普通高校的和中等高校的基本特征,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在彰显自己的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性和行业化方面。普通高校教育一般知识性比较强,但是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必须要强调职业性,护理专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性,面对病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护理专业素养和技能,必须有职业性的实践能力,在面对各种病人的复杂情况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应变能力。其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建设。学校是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够胜任在社会中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医院社会化的文化特色。卫生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患者的利益,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护理行为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优化医护团队的组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医院护理文化与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护理文化是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殊的部分,职业学校的文化教育是基于普遍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再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职业学校,只有融入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医院护理面对的是患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卫生学校接受教育时必须要适应这一行业的角色转换。因此,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下成才的毕业生,才能减少对临床护理环境的陌生感,在学习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护理的工作环境。

(四)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医院护理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护理文化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工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融入是建设卫生校园文化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精髓,也是护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护理是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和工作,对人的关怀极为重要。所以,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重视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好的角色转换,能够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服务每一位患者。

2.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

作为职业教育,卫生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护理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融入。卫生学校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达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树立人文关怀的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工作和病人负责,努力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与病魔作斗争。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并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自尊自爱,不接受病人任何形式的馈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为以后创建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患者创造舒心的休养环境打好基础。另外,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卫生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正确地认识护理专业的职责。卫生学校把先人后己、服务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爱医院、关心患者等医院护理文化的精髓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情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更好地转换角色,转换为服务他人的意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社会。

3.护理行业基本制度文化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医院的基本制度是医院正常秩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机制。护理行业的基本制度文化是医院护理文化规范化的体现。它的作用在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规范医德;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责任制的实施等。卫生学校将医院护理制度文化逐步渗透到校园文化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心,能够做到自律,遵从医德,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准备。这些制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警防范意识,诚心对待医护工作,培养医德操守,树立预防各种差错、事故的意识,谨慎对待生命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医护规范,进而营造医护行业的良好风气,让医护行业和医院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二、优秀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一)实现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卫生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它对实践的要求特别高,这也必然决定它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传统结合实践的模式,应该树立基础学科服务临床的理念,把临床疾病或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结合授课的内容,采用引导启发式、研讨式等进行教学,把临床经典案例、护理资格考点和相应试题放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科学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上,应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把复杂难懂的医护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把医学上的相关肉眼难以看到的病毒、细菌等演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和形态,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医护工作中的效率。

(二)实现课外活动的素质拓展效果

课内教学具有严谨性,难免会枯燥乏味,医院护理文化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卫生学校的建设,需要借助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课后教师可以进行护理相关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介绍护理专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在教室、走廊等张贴护理行业名言警句、名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行业的神圣和伟大,在报栏张贴护理就业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另外,积极开展护理知识竞赛、保健知识竞赛、简单护理实操技能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工作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渗透,强化护理职业素养

教育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后多是工作在生命的第一线,护理工作更是要与患者多接触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还病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人员和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尤为重要。一位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给予患者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会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良好的护士形象能够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勇敢地面对疾病,有利于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强化护理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增强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是卫生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四)优化师资团队,强化“领军者”的作用

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师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临床见习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我国卫生学校聘用一部分双师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热爱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目前这一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更好地发展护理行业,建设优秀的护理文化,必须壮大专职护理教师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护理岗位,为患者服务。

(五)实现课程文化的对接

在卫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效用举足轻重,合理的课程及文化的设置有益于加快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高校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课程文化是把医院护理文化融入卫生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媒介。因此,护理课程应该体现医院的文化,要有学科的科学性、人文精神,具备社会性,做到以理论为基础,加强提高实践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医护行业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优势,采用专家的临床意见,制定现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另外,卫生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实训器材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余积极联络相关医院接受学生见习实习,为医院护理培养优秀的人才;积极建立护理实训中心,模拟医院病房、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护士角色和用语,规范实训流程,认真对待实训中心的各项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转换角色,具备护理服务意识。

三、结束语

第10篇

心血管急症被公认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急性心脏病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患者获救时间越早,获益也越大。因此,在全院综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心脏血管外科作为该院重点特色专科,在心脏血管外科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后,针对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实施了诸多心脏血管重症手术,受到了患者的称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被业内同道广泛瞩目。就上述话题,本刊记者对该院心脏血管外科黄金洪主任作了独家专访。

“绿色通道”让高龄患者获益

采访一开始,黄金洪主任首先向记者介绍了3位受益于“绿色通道”的患者的相关诊治情况。

“第一位患者是一名78岁的老先生,骑电动车颠簸后出现左下肢疼痛及无力,在当地医院给予中医治疗3天,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左下肢膝关节以下感觉及运动丧失,并出现皮肤紫绀,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股动脉栓塞。”老先生入院当天,黄金洪主任即协同该科医生董建德和滕哈乐予以急诊,在局麻下行左侧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中取出血栓长约250px,其中近端位于股动脉处的血栓为陈旧白色血栓,远端为新鲜的红色血栓;术后患者左侧N动脉搏动恢复,小腿及左足的皮肤颜色逐渐恢复。

第二位患者是84岁的老太太,有冠心病、脑梗塞和心房纤颤病史,既往有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病史,入院一天前突发左下肢疼痛及无力。在心脏血管外科,经查体发现,患者左侧股动脉搏动消失,左侧肢体皮温凉,但感觉和运动尚存在。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患者髂动脉病变。结合患者有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病史,不能除外下肢动脉狭窄并发血栓形成。此外,因患者年龄大,有心脏病和脑梗塞病史,手术和麻醉风险相对较大。为慎重起见,黄金洪、董建德两位专家为患者紧急行下肢动脉造影术,术中发现患者左侧髂动脉栓塞,右侧股浅动脉近段闭塞,左侧股浅动脉多处狭窄。因患者发病时间短,左下肢缺血程度不重,因此放置溶栓导管,采用动脉置管溶栓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针对这两位高龄患者的病情,黄金洪主任解析说:“急性下肢动脉栓患者,如栓塞肢体严重缺血4到6个小时,即可发生坏死,截肢率颇高。上述两例病人均为高龄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但具体治疗又有不同。第一例患者因为救治晚,下肢缺血严重,因此采取了急诊股动脉切开取栓手术;第二例患者因缺血程度相对较轻,还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采取创伤更小的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更为适合,且血栓溶解后可以针对股动脉的病变采取介入治疗。”

上述两位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虽病情不同,但经该科的“绿色通道”分别获得了及时、良好的医疗服务,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另一例年近百岁的患者在“绿色通道”获益的病例,则更令记者感叹不已。

2015年5月9日,一位年届94岁的“曾祖级”老太太,因“双下肢疼痛发凉半年,右足疼痛7天”,于当日到该院急诊科就诊入院。经诊断,患者当时右下肢皮温凉,右足趾发紫,右侧N动脉以远的动脉搏动消失。血管超声检查提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胫前动脉闭塞”。因患者年龄太大,下肢动脉缺血病变进展较快,已经严重威胁右下肢,如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发展为右足坏疽,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此例危重复杂的急症,该院立即启动诊治“绿色通道”,将患者转入心脏血管外科。黄金洪主任协同董建德、滕哈乐等科内专家,经认真检查诊断,制定了治疗方案,紧急为患者实施“下肢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手术不到2小时即完成。术后患者自觉右下肢明显变暖,疼痛感觉减轻。检查发现右侧足背动脉恢复搏动,手术效果非常明显,患者及家属赞不绝口。

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北京电力医院完成的年龄最大的一例介入治疗手术。该病人的成功救治,标志着该院心脏血管外科在介入治疗高龄下肢动脉缺血疾病方面,已经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在采访中黄金洪强调说:“这三位高龄患者就诊时病情都比较严重。我们心脏血管外科针对各自病情,迅速开通‘绿色诊治通道’,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及治疗,在最短时间内开通患者堵塞的血管,从而保护了患者的肢体……”

多学科协作完成

危急高难度复杂手术

在采访中黄金洪主任还表示:“诊疗‘绿色通道’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价值还在于,针对病情复杂的患者,能够迅速调动全院力量,提供多方位的医疗技术保障,让病情危重、复杂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周到的医学服务。”2015年3月17日,北京电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急诊科、手术麻醉科及输血科经多科室协作,成功为一例“胸部严重闭合性损伤、失血性休克、血胸、右下肺静脉断裂、右下肺动脉破裂、左心房破裂、右下肺破裂、膈肌血肿”的患者实施“开胸探查、右下肺静脉结扎、右下肺动脉修补、左心房破裂修补、右下肺切除”系列手术,挽救患者生命的病例,就十分典型地彰显了黄主任这段话的意义和价值。

据黄金洪主任介绍,那是一名年仅25岁的小伙子,在工地上被钢筋撞击右侧胸部,出现胸痛及憋气症状,呕吐,逐渐加重伴嗜睡,于3月17日凌晨送至北京电力医院求治。胸部螺旋CT检查显示右侧血胸,且因积血量多、右肺被明显压缩、气管受压移位,呼吸困难,血压低至65/40mmHg。急诊科医生田祖淼立即给予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交叉配血,联系心脏血管外科医生支永辉会诊。急诊科主任赵宝明为患者紧急实施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约2400ml血性胸液。因出血量多,急送手术室进行开胸探查手术。患者失血量大,休克严重,进入手术室时血压低至30/15mmHg,心率170次/分,氧饱和度降至70%。麻醉科主任孙立智、主任医师傅丽东、主治医师吴智宏、魏赞及宗葆熹紧急安装自体血回输系统,将丢失的血液洗涤后回输,并快速开通了中心静脉通路及动脉血压监测,快速补液及输血治疗,血压逐渐升至90/60mmHg,心率降至100次/分左右。在生命体征基本维持的前提下,麻醉科实施了全身麻醉,放置双腔气管插管。

自3月17日深夜1时35分开始,心脏血管外科主任黄金洪协同董建德、崔水森两位医师为患者实施了“右侧开胸探查术”;手术室裴晓、徐坤、张智慧和陈鑫在侧予以密切配合。

开胸后,患者右侧胸腔涌出大量血液,清除胸腔内的血液及血块后探查发现,患者胸部钝性损伤造成右下肺静脉自左心房接合处断裂,同时造成右下肺动脉破裂、右下肺破裂、膈肌血肿,其中右下肺静脉断端、肺动脉断端及左心房破口处仍有活动性出血。因出血严重,麻醉科不得不同时使用2台自体血液回输仪进行血液回收。

黄金洪主任给予结扎右下肺静脉断端、修补肺动脉破裂处,但左心房破口已经回缩至心包腔内,出血难以处理,只能用手指堵住其破口避免进一步失血。在如此棘手的情况下,黄金洪创造性地将成人导尿管插入左心房破口,打起球囊回拉导尿管,依靠球囊的压迫止住出血,然后从容地缝合左心房破口。因患者右下肺肺静脉断裂并合并右下肺破裂,无法修补,因此只能行右下肺切除术。

手术一直进行到当日早上6时30分才顺利完成。因术前及术中严重失血,血液成分大量丢失,患者术后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也严重耗竭。化验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至28g/L,血小板降至19X10(9)/LL,纤维蛋白原降至0.25g/L。因创面渗血严重,术后引流多,该院输血科克服困难,最终为患者输悬浮红细胞12U、血浆1000ml、血小板2u。输血科在主任关乃哲的带领下,与心脏血管外科紧密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最大程度地为患者合理规范的输血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降低了大量输血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后经积极输血、输液及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黄金洪主任在评价这例手术时感慨地说:“这名胸外伤患者具有创伤重、失血量大、胸腔内损伤处理复杂的特点,能够得到及时的成功抢救,除了体现我院‘绿色通道’的社会价值之外,更体现了我院医务人员不怕困难、争分夺秒、团结协作的服务理念,这说明我院多科室协作抢救危重复杂患者的技术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多项临床医疗项目领先全国

据记者了解,北京电力医院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是北京电力医院的重点临床科室,黄金洪主任主持着科室的日常临床工作。

据黄金洪主任介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该院心脏血管外科开展的常规医疗项目,但是,“一般冠脉搭桥手术是在心跳停止状态下开展的,我们则可以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搭桥手术。心脏不停跳避免了因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带来的相关并发症,让手术更加微创化,适合人群更广泛,手术成功率在99%左右;而且在搭桥手术中,选择动脉桥血管可以为患者带来更长久的远期通畅率,特别是内乳动脉桥,10年通畅率可以达到90%以上,是最理想的桥血管。在获取桥血管时,我们应用EVH腔镜系统微创化获取大隐静脉,避免在腿上留有长长的手术疤痕,对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对于晚期冠心病患者,单纯应用搭桥方法不能有效进行血运重建,我们可以应用激光技术进行‘激光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术’,为患者解除病患。此外,我们已经把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搭桥术加激光打孔及干细胞移植术统称为‘三合一’手术,这是除心脏移植以外最有效的治疗晚期冠心病的医疗手段,此项技术我们科室在全国名列前茅。”

该科开展颈动脉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已有近10年历史。黄金洪说:“对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我们能够一台手术解决两种疾病,如冠心病搭桥手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同期,冠脉支架植入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同期,心脏搭桥和下肢血管手术同期,甚至冠脉搭桥手术和肺癌手术也可以同期进行,此项技术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心脏外科其他疾病方面,我们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的各类手术;我们可以应用腋下小切口进行心脏手术,在心室颤动下或跳动下完成心内操作;我们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瓣膜成形、机械瓣或生物瓣膜置换等不同手术类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未经治疗的患者2周内死亡率达到75%。在此领域,黄金洪介绍说:“由于开放手术损伤大、死亡率高,我科室采用微创技术进行腔内修复,在导管室通过一个3厘米切口完成‘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对于复杂病例,可以开展主动脉瘤‘杂交’手术,即外科手术和支架植入同台进行。我们也开展各种其他主动脉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胸、腹主动脉真性或假性瘤的手术,以及相关疾病的介入治疗。”

黄金洪主任继续说:“我们科室的外科患者有接近一半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相关的下肢血管疾病等方面,我们有完整的检查治疗手段,仪器设备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工作站、128CT、3.0T核磁共振、数字血管造影工作站等。开展的治疗项目有全身各种血管的球囊扩张、支架或覆膜支架植入、动脉取栓、血管内膜剥脱成形、自体或人工血管搭桥以及干细胞移植等。在静脉疾病方面,我们利用微创技术开展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治疗,有最经典的大隐静脉剥脱术、改良的内翻剥脱术、点式剥脱术、腔内激光、电凝以及泡沫硬化剂闭合术等等。对于不同病症采用最适合的治疗手段,而不是过分追求高精尖,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一般只需住院两到三天就可出院。我们通过抗凝、溶栓、导管溶栓、切开取栓、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相关疾病。对于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我们可以在身体各部位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包括临时置管、永久置管、自体动静脉内漏手术和人工血管内漏术,并且越来越多地开展了血液透析通路的再通、翻修与重建手术。”

黄金洪主任最后说:“‘给我信任,还您健康’,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医疗服务理念。除心脏、血管疾病,我科还收治胸部肿瘤和胸部创伤患者,如肺癌、食管癌、胸腺瘤、血气胸、肋骨骨折等各类胸科患者,能够开展开放手术及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我们在开展CT定位微创肺活检和肿瘤放射粒子植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我们还设有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拥有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除对心脏外科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治疗外,还可对多发复合伤、特别是胸部创伤等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监护治疗。企业医院虽然有着自身的发展局限,但我们能够打破‘瓶颈’,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等具体措施,全力以赴地提高科室的综合医疗力量和整合水平,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我们一直在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临床科室做着不懈的努力……”

第11篇

2.浅谈护理专业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徐晓霞,马俊卿,朱慧香,杨绪霞,薛刚

3.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甄小鹃,徐淑秀,谢虹,ZhenXiaojuan,XuShuxiu,XieHong

4.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刘卫珍,罗丽,熊楚梅,LiuWeizhen,LuoLi,XiongChumei

5.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进展杨辉,闫晓丽,YangHui,YanXiaoli

6.巧用白板磁粒区别保护性医疗病人山西护理杂志 陈佩娟

7.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陈群,李连春,ChenQun,LiLianchun

8.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的临床研究陈永琴,冉程,崔太秀,ChenYongqin,RanCheng,CuiTaixiu

9.为膀胱癌病人行膀胱灌注时应掌握的技巧赛旭宁,侯红波,姜萍萍

10.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用于癌症病人的可行性研究王艳华,WangYanhua

11.老年肺癌病人情绪、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胡艳侠,李瑞英,朱晓红,HuYanxia,LiRuiying,ZhuXiaohong

12.影响产妇运用分娩呼吸方法依从性的因素研究王娟,宋洋,杨艳,WangJuan,SongYang,YangYan

13.医务人员锐器刺伤性感染跟踪调查分析王绍玲,杨芸,WangShaoling,YangYun

1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与空腹血糖受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冯建萍,FengJianping

15.介绍一种用贝朗套管针穿刺时血液不外溢方法李红艳

16.产程活跃期应用斯帕丰联合地西泮对分娩的影响段春英,陈殿红,陈立,DuanChunying,ChenDianhong,ChenLi

17.循环水变温毯对手术病人体温影响的研究宋秀华,SongXiuhua

18.骨科钻骨自动注水装置的研制与应用陈菊香,曹传军,章敏之,龙其宝

19.糖尿病足病人多学科团队管理的短期效果观察孙秋英,金小龙,王信喆,SunQiuying,JinXiaolong,WangXinzhe

20.温热生理盐水联合碘伏湿敷会阴伤口的临床研究陈秀菊,常鸿,王勇,齐兰云

21.程序化心理护理对改善惊恐障碍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耿在香,陈爱民,GengZaixiang,ChenAimin

22.主动护理减轻扁桃体切除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药晋红,孟玲,闫丽,刘文静

23.空巢老人围术期全程托护临床实践研究于卫华,余梅,戎敏芝,胡传来

24.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实施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吴叶荣,张海林,李海红,张海云,穆清华

25.运用输液鱼骨图改善老年病人浅静脉留置护理质量的研究吴秀菊,程云,WuXiuju,ChengYun

26.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黄云英,尹东,唐四桂,黎柱芳

27.关节镜下6股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交叉韧带的护理配合任红,刘飞,范春晖,李红霞,王镜雯,孙艳

28.带蒂大网膜瓣修复胸壁大块缺损病人的护理成惠玲,杨帆,ChengHuiling,YangFan

29.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临床观察刘兆苓,LiuZhaoling

30.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何江明,朱松辉,HeJiangming,ZhuSonghui

31.乙状窦后径路面神经根梳刮剥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黄玉英,张月敏,韦月珍,HuangYuying,ZhangYuemin,WeiYuezhen

32.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真菌感染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护理余媛,YuYuan

33.坐骨神经损伤手术病人的功能锻炼齐颖,QiYing

34."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官雪燕,尚淑芬,GuanXueyan,ShangShufen

35.电话随访对唇腭裂出院病人序列治疗的影响王涤,姚文俐,WangDi,YaoWenli

36.冠脉综合征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周文丽,ZhouWenli

37.3例急性二甲苯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崔京巧,田小萍,CuiJingqiao,TianXiaoping

38.夜间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苏水清,SuShuiqing

39.品质圈活动降低噪声及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效果观察黄菜青,侯英兰,李晓慧,李四翠

40.急诊手术小件物品术前准备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梁丽香,郑敏,安艳丽,LiangLixiang,ZhengMin,AnYanli

41.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彭文涛,李静,PengWentao,LiJing

42.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张华,季明春,季全兰,王甦,廖月霞

43.护理实践的社会情境构建与实践探讨周作霞,ZhouZuoxia

44.小组教学干预模式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李静,赵秋利,沈晓颖,杨丽,高春兴,张健

45.PBL教学法在留学生《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李艳,沈园园,郁小路,陈如男,仇瑶琴,袁长蓉

46.对社区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抗生素使用知信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张琳琳,都亚娟,南洪明,ZhangLinlin,DuYajuan,NanHongming

47.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的Meta分析沈王琴,钱海兰,郁红霞,ShenWangqin,QianHailan,YuHongxia

48.山西护理杂志 呋喃西林溶液在气管切开护理中应用方法的改良李丰芹

49.1例腋下颗粒细胞瘤病人的术后护理赵会杰,ZhaoHuijie

50.1例重度毒蕈中毒性肝炎合并肺曲菌病的护理李亚,牛小霞,王玲,LiYa,NiuXiaoxia,WangLing

51.1例周围性面瘫并脑脊液耳漏的围术期护理蔡长红,谢艳,CaiChanghong,XieYan

52.1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术后发生DIC病人的护理习永霞,曹兰珍,XiYongxia,CaoLanzhen

53.博茨瓦纳手术室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叶素芳

54.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高敏

1.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研究韩世范,王旭梅,张建祺,郭纯琴

2.门诊输液室病人座位一览表的设计及应用张春兰,冯苏举,谢松梅,ZhangChunlan,Fengsuju,XieSongmei

3.学习风格研究概况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陈梅芳,朱丹,ChenMeifang,ZhuDan

4.中风失语症康复治疗进展鲁剑萍,董琼,LuJianping,DongQiong

5.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杜心平,DuXinping

6.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高勇莉,曾晓霞,安健,李保

7.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抑郁水平追踪调查葛向煜,王君俏,刘邦忠,秦薇

8.联合麻醉下膝关节术后去枕平卧6h两种起点计时的临床观察陈秀云,林晓燕,王欣,刘研

9.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林田,林细吟,万丽红,LinTian,LinXiyin,WanLihong

10.助产士职业暴露低报告现象原因分析朱小红,邓晓云,刘小明,杨广清

11.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的调查研究孟发芬,田玉凤,张霄艳,MengFafen,TianYufeng,ZhangXiaoyan

12.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的调查陈玉平,舒承婷,刘玲,甘华秀

13.本科护生填报护理专业志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雷雪雪,田迎春,安力彬,单志军,张胜男,丁婷婷

14.心血管外科ICU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赵术菊,杨玉美,ZhaoShuju,YangYumei

15.常见住院病人安全问题及病人自身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丁力,姜安丽,叶旭春,DingLi,JiangAnli,YeXuchun

16.经验荟萃HttP://

17.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黄碧灵,蓝惠兰,谭杏飞,廖游玩,陈纯波,叶珩

18.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运动疗法自我护理培训的效果评价刘庆芬,侯月中,赵福涛,LiuQingfen,HouYuezhong,ZhaoFutao

19.骨科急诊石膏固定病人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李冬悔,刘玉珍,王琳,张静玉,常淑娟,安娜,杜雪梅

20.沐舒坦与细辛脑联合雾化吸入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陈秀芹,庞淑敏,ChenXiuqin,PangShumin

21.七叶皂苷钠粉剂两种溶药法效果比较方腊梅,FangLamei

22.高压注射器两种静脉穿刺法的效果观察LiuLijuan,刘丽娟,王霞,刘畅,李中会,谭敏

23.腭裂松弛切口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山西护理杂志 张军,王树,王秀丽,ZhangJun,WangShu,WangXiuli

24.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贡浩凌,孙玉姣,庄利梅,张敏

25.循证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并发症中的应用林萍,卞溆芬,LinPing,BianShufen

26.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寻常型天疱疮致不良反应的护理杨静华,卢小红,吕小娟,YangJinghua,LuXiaohong,LvXiaojuan

27.全程康复护理对重度烧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李红英,张丽红,张秀龙,肖艳梅

28.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临床观察许虹,XuHong

29.护理干预对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护理质量的影响陈建芬,周健,倪静玉,王红粉,谈敏娟,陈顺毛,壬亚芳,黄晔,季玲

30.自张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长段股动脉完全闭塞的护理徐阳,韩雅君,XuYang,HanYajun

31.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复查依从性措施探讨陈晖,ChenHui

32.盐酸戊乙喹醚治疗病人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李敏,王红,LiMin,WangHong

33.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干预的研究尹凤玲,刘连忠,夏芳,张红梅,刘俊梅,齐治华

34.消耗性物资计算机管理表的设计与应用赵巧锋,牛宝英,李乃莲,孙军菊

35.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对医院感染工作的启示徐敏,XuMin

36.新《劳动法》颁布后聘用护士的管理宋慧娜,高艳红,SongHuina,GaoYanhong

37.护士记事和处理登记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陈小燕,陈宝玉,覃梅,黄景阳

38.术中敷料收集车在洁净手术室的应用金春玉,JinChunyu

39.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对不同类型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效果评价李鸿艳,崔岩,钟清玲,程慧琳,毕瑞雪

40.合作学习理念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彭艾莉,彭小燕,PengAili,PengXiaoyan

41.对在校护生进行护工指导师培训模式的探讨郭冰滢,张莹莹,李俊伟,王嘉,王静

42.概括教学法在护理技术操作评估部分教学中的运用张彩芹,ZhangCaiqin

43.医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特点王斌全,郎雪南,WangBinquan,LangXuenan

44.学校组织乙型肝炎相关检查流程探讨及其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的关系杨小华,YangXiaohua

45.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韩叶芬,钟美容,黄丽欢,潘晓日,韦海燕,吴艳林

46.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郑昊,单志军,王燕燕,邢沈阳

47.一种简易腹压测量装置的制作及应用鲁梅珊,尤丽丽,LuMeishan,YouLili

48.1例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病人的护理李秦,王敏,LiQin,WangMin

49.2例气管切开合并全身重度水肿昏迷病人的皮肤护理王志英,赵建华,WangZhiying,ZhaoJianhua

50.1例肝动脉栓塞术后合并脑栓塞病人的护理李因茵,张昕,LiYinyin,ZhangXin

51.两条止血带加局部热敷在晚期肿瘤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王安杰,WangAnjie

52.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王斌全,赵晓云

1.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07年1月16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评价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实践探索王斌全,黄桦,商临萍,金瑞华,郑洁

3.对护理本科毕业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设计及效果评价黄桦,王斌全,商临萍,马玉萍,周芸

4.山西护理杂志 运用导师制向护理本科生传递默会知识探讨马玲,钟玉杰,刘晓丹,MaLing,ZhongYujie,LiuXiaodan

5.医院管理引入流程管理理论的探讨陈静,王玉琼,ChenJing,WangYuqiong

6.注意雾化吸入药物与静脉输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冯丽鸿

7.护理团队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张秀琴,袁龙梅,罗婕,黎艳艳,熊金红,黄玲

第12篇

“这场音乐会是为纪念我院‘心灵关怀部’成立八周年专门排练的,演职人员全部来自我院的医护工作者,我们要让心灵关怀充满医院的每一个病房,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刘景诗说。

现实:肿瘤患者更渴望心灵关怀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穿越时空,在世界各地永久流传。

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有一群人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临床心灵关怀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晓红就是其中的领导者与佼佼者。

“传统医学一般把健康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进入上世纪中期以后,健康的内涵不断发展。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1990年,进一步定义了四维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应该是躯体、精神、社会保持完美的状态。”刘晓红介绍。

刘晓红提供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癌症的死亡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的癌症患者数量为70万,90年代为90万,2000年约为150万。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平均每天有8550人被诊断为癌症,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患癌症死亡。根据近十年我国对全死因的调查,结果显示癌症已跃居我国居民死因的第二位。由于受因病致贫、文化嫌弃、歧视和癌症疼痛等因素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他们的身心正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据报道,有1/3的癌症患者谈癌色变。

具体到肿瘤医院,刘晓红也做过类似的调查:湖南省肿瘤医院几乎全部为癌症患者。在这样一个癌症患者集中的特殊区域,存在着巨大的全人关怀需求。

2006年前,心灵关怀在国内几乎是空白。作为一名优秀的肿瘤专家,刘晓红去过一些国家,她觉得心灵关怀在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香港等地也已有较成熟的经验。如香港玛丽医院,每位癌症患者接受的是由医生、营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社工、临床心理专家、义工、牧灵工作者组成的专门治疗小组的全面全人照顾。在西方发达国家,临终关怀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既有独立的中心管理系统,又与其他各部门协作;既有独立的临终关怀院,也有属于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护理病房,另外还有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中心和居家照护。如今,内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对“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全人医治”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同。

2007年,湖南省肿瘤医院启动国内首个临床心灵关怀项目。“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从躯体上去治愈患者的疾病,更要理解患者的语言和情绪,理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灵创伤。”刘晓红带领着这支心灵志愿者团队――临床心灵关怀部,怀揣着“医病更医心”的梦想,历经8年实践探索,成为医学人文领域的一颗新星。

“许多医院可能都开展了类似的工作,但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成立,在国内还是唯一一家,我们是这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晓红不无骄傲。

行动:从零开始搭建心灵关怀平台

湖南省肿瘤医院是一所拥有130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年诊疗人次数达到25万人次,住院患者5.3万人次,85%以上为癌症患者。在心灵关怀师看来,癌症患者要面对比其他患者更多的焦虑情绪,甚至对死亡的恐惧,在治疗他们躯体疾病的同时关怀他们的心灵显得更为重要。

面对疾病和死亡,对于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一直奉行无神论的国人来说,如何给予他们情绪和精神上支持,是临床心灵关怀师亟需掌握的技能。2005年10月开始,医院在原湖南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的指导下,先后聘请了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地及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的心理学、心灵关怀相关教授、学者,来院讲授“患者的心理需求”“如何缓解医务人员压力”“癌症患者心理反应”“危机辅导”“成长辅导”等课程和临床示范辅导,严格考核心灵关怀师的课时以及学习成果,使他们在学习中实现了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2006年6月,原湖南省卫生厅正式批准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临床心灵关怀项目”。2007年3月21日,医院与香港有关协会及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签署了“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项目合作意向书”,并成立临床心灵关怀小组,26名临床一线护师为主的志愿者,通过个人报名、专家推荐、面试资质筛选等方式成为首批成员。

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特别是在香港林锦涛博士和姚镜鸿博士两位心灵关怀顾问的大力支持、全心帮助、精心培养下,经过8年多的实践和发展,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已在医院全面铺开。为更好地推进该项工作,医院还专门招聘了相关人才,成立了“临床心灵关怀部”,并专门安置了150余平方米的场地,设置了包含接待室、办公室、辅导室和学习室等在内的功能区;定期举办大型学术交流会,申报科研课题和成立临床心灵专业委员会;建立健全了临床心灵关怀师制度及相应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项目自启动后,成立了顾问小组和临床心灵关怀小组,经过自愿报名和层层选拔,以及严格的集中培训和临床实践后,该项目已聚集了一定规模、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他们主要有:来自大陆各地和香港地区的13位高级临床心灵关怀顾问,134位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分别具备中高级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文艺术等专业背景和心灵关怀专业培训。目前,小组成员活跃于医院、医患之间,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心灵关怀服务,有人称之为“心灵志愿者”或“社工”。

截至目前,湖南省肿瘤医院及香港双方互访70余人次,举办全国首届临床心灵关怀培训结业典礼2次,举办大型学术交流及培训班28次,举办个案报告会10次,专职香港专家固定授课共计116班次,免费接受临床心灵辅导和咨询千余人次,接待全国参观学习者10余批次,申报课题6项,38位护理学员经过系统的临床心灵关怀知识的培训和严格考核顺利结业(其中19位学员获得三级心灵关怀师证书,19位学员获得助理心灵关怀师证书)。第三批以政工、管理和医生为主的120名学员已于2014年1月开始了临床心灵关怀的学习。

历经摸索,寻找到一套符合医院实际的临床心灵关怀工作的制度和流程,如临床心灵关怀师守则、临床心灵关怀师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及临床心灵关怀师工作制度等。同时,临床心灵关怀部设立值班制度,接受患者、家属的预约、咨询,以及来自各个病房医生、护士的转介,电话值班处理患者紧急的心理危机等工作。

此外,临床心灵关怀师针对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特殊病例,设制专门心灵关怀辅导方案,设立“患者心灵成长日历”;开展艺术治疗,通过音乐、绘画、书法等打开患者的心灵之门,不断注入积极心灵资源,有效地缓解肿瘤患者因来自于疾病本身的恐惧、手术、放化疗、家庭经济压力而导致的人格、情绪、人际关系的改变,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医患关系,形成良好就医环境。

成果:患者已离不开心灵关怀师

“生命的质量和长度同样重要。”刘晓红说,因为有了临床心灵关怀师的守护,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重症来袭时,不再只有绝望。每当有困惑、有需要时,他们习惯了和心灵关怀师聊一聊,然后,收拾心情与病魔抗争。

8年来,肿瘤医院围绕临床心灵关怀项目所开展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全方位的、专业的、整体的心灵探访工作,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实践,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医疗模式的不足,丰富了现代医疗服务的内涵。

2014年,在医院努力下,湖南省医院协会心灵关怀管理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多项工作,包括完善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举行有关会议,开展学术活动,组织编写、出版《临床心理关怀服务指导用书》等本专业学术专著、教材及科普作品。委员会还将指导全省二级以上设有肿瘤康复科或肿瘤科的医院逐步开展心灵关怀工作,满足全省肿瘤患者的关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