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

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

时间:2023-09-18 17:3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

第1篇

【关键词】民族性格;德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主要优秀民族性格

华夏古今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是由众多民族在为了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总体,也是几千年各民族及其文化、思想、情感、意志、信仰、习俗而蕴育形成的伟大民族。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融合中相互促进,扬长避短,,形成了由各民族的优秀性格淬炼、熔铸而成的中华民族的总体性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造就了中华民族性格中不胜枚举的闪光点,其中最突出的部分可以整合为如下几点:第一、集体意识高于个人意识,大公无私;第二、重道义,轻功利;第三、浓厚的爱国情怀。

二、我国优秀民族性格对当代德育的作用

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从广义的德育来说,它将会伴随每个人的终生。近几年国内由许多事件引起了关于“道德滑坡”、“国民素质下降”等问题的讨论,也致使一片舆论哗然,从而德育问题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作为一个有着众多良好传统美德和性格的民族而言,无疑是敲响了警钟,优秀的民族性格对德育究竟有没有作用?有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将优秀的民族性格应用到德育当中去成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国优秀民族性格对当代德育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即基石作用、媒介作用和调适作用。

(一)基石作用。对于德育而言,以什么“德”、如何“育”这是关键。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良好高尚的德行,在历史的积累和筛选之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太多优良的民族性格,这些留存下来的精华便是“德”,将精华合理有效的运用到促进人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发展就是“育”。对于人的心理发展,客观条件就是实际作用于个体的社会生活、物质、环境条件,也就是社会背景。主观方面就是除了生理特征以外,已经形成的心理模式、状态、思维方式等,也就是心理背景。心理背景由众多因素组成,其中更稳定、深刻的因素,就是民族性格。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就潜移默化的被熏陶和感染着既定的民族性格,并在成长的过程中,进一步接触和吸收,形成一种自身心理背景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该基础对于日后接受教育的有效性占据主导地位。

(二)媒介作用。民族性格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稳定和持久,使民族性格具备了作为一种传导媒介的基本条件。早在教育之前,民族性格就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个体所接受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当教育影响作用于人时,这种媒介就在整个过程中潜在的发挥着其功效。民族性格在很多特殊活动中几乎可以等同于一种本能,时常表现为感性的直觉,而且敏感而强烈,在这种既定的内在因素作用下,个体已经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外在影响。因此,教育,特别是德育,只有借助于民族性格这个传导媒介,才能有效的被受教育者吸收、理解,从而内化。

(三)调适作用。调适功能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民族性格不是简单的个体性格相加,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能决定和代表的,而是由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大多数成员共同拥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现象,在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进行整合的同时,又把不同的心理现象凝聚成一种特有的群体精神。它反映的是民族这种群体的全体精神面貌,每个民族成员身上都具有本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征,而民族性格又对所有的国民都具有导向作用。这种作用在特殊刺激的出现时,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使群体形成某种心理倾向,调整和适应变化。其次,民族性格存在于心理世界的深层次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态度及外在行为模式,使个体对善恶美丑存在着评判标准,从而规范着个体内在的行为。德育在民族性格的调适作用下,就能有效地调适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达到的德育的目的。

三、当代德育对我国优秀民族性格的作用

(一)延续作用。民族性格是复杂且多面的,它既蕴含着一个民族中最宝贵的闪光点,也包含着一个民族中最悲悯的劣根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精华延续,将糟粕摒弃,便成为了德育的责任。在正确看待民族的基石作用和制约规范作用的前提下,以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和特点出发,以德育为工具,加深对已存在的优秀民族性格的进一步认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直至固化。当然,德育本身也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间断的过程。因此借助于德育的各项特性和功能,强化优秀民族性格,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优化作用。民族性格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精神成果,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曾经的优点在现代可能不再适合现今社会,甚至有可能已转化为缺点。在现今科技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剧烈的碰撞和冲击也使得民族性格中的许多特质充分表露,甚至也表露出了那些不曾被触动的潜存部分。这其中到底何优何劣,还需要有德育这样一个特殊的工具对民族成员来提供标准和准则,使受教育者对原有的民族性格进行辨证的认识和区分,通过德育不断进行的过程,从而发挥优化民族性格的作用。但是这种优化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或者说是在局部进行的,而且始终要遵循和尊重原有基础,不可违背整个基础的内部规律。一味的追求和塑造全新的民族性格,是违反历史和民族发展规律的。

(三)升华作用。仅仅通过德育来延续和优化民族性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民族性格进一步的升华。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对于个体而言,性格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民族性格是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合理、科学的进行德育,用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高尚道德品质,淬炼、融合民族性格中优秀的特质,使其升华成为优良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属性。

优秀的民族性格和德育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要想有效的进行德育,最大程度的实现和发挥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以优秀民族性格作为基础;要使民族性格得以不断延续、优化和升华,就离不开德育这个工具。两者既相互作用,也在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运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对提升国民素质和实现民族不断强大前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荣,张宏莉.民族性格及其特点的辩证解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2]陈小丽.改革中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差异探析[J].理论研究,2011(2)..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749.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047-01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的增大,考进一所理想的大学自然成为考生改变命运,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高考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考,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也牵动着各级政府对考生关注的神经。如何让考生顺利地通过考试,走进向往的大学,政府、学校、家庭可谓煞费苦心。正是由于政府、学校、家庭的过分关注,给考生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因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紊乱症状,甚至精神障碍;而高考焦虑是多数考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已成为高考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影响考生的焦虑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维护和增进考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1个体内在因素

有研究表明,个体对于考试的焦虑程度部分地取决于其自身因素[1]。个体的高考焦虑与人格因素、应对方式、认知方式有关。

1.1人格因素个体的人格特征是造成高考焦虑的重要内部因素。比如性格内向的考生在面临考试应急时比较容易长时间的患得患失、紧张、担忧而不能自拔导致焦虑,情绪不稳定的考生也容易产生过高的考试焦虑,高考时就更为严重。而外向不稳定型及内向不稳定型的学生倾向于在考生焦虑测试中得高分,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有产生考试焦虑的倾向,高神经质的学生易发考试焦虑。究其原因,内向的人心理活动往往指向自身,不肯暴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考试的态度,在与人交往中胆怯、自卑、不敢表现自己、不主动,也不善于发展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情绪不稳定的考生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强烈,一旦情绪激发就很难平复下来,面临考试时往往难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高神经质的考生则往往比较敏感多疑、古怪、孤僻,与外界沟通差。以上三类人格特征的人容易发生高考焦虑。

1.2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策略包括直接面对困难和压力,努力解决问题,接受正视现实和寻求支持,懂得去接受,学会去欣赏,懂得享受生活,用自己对生活的挚爱去经营人生。相信自己,增强自信。消极应对包括逃避,厌学,否认,甚至歪曲事实,严重时导致精神障碍。

1.3认知因素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而认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认知评价能力可以明显减轻考试对心理活动过程产生应激反应的影响,对考试焦虑的产生起着重要控制和调控作用。如果把高考看得过分重要,高于一切,产生思想包袱而无法适应时,考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反应。

2外在环境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是指家庭、生活事件、社会三方面对考生的影响。

2.1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高考的焦虑程度。父母的唠叨,责备求全,限制。拒绝,过度保护.表扬或批评,过分关注分数,要求过严,都会提高考生的高考焦虑。相反父母的正确的心态,宽容,理解,鼓励,安慰,互相尊重,平等交流,适当的表扬能够避免或减少高考焦虑的发生。

2.2生活事件不良的生活事件会诱发失望、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学生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健康状况也与焦虑的产生呈显著正相关。有重大考试失败经历者比无此经历者考试焦虑高。所以当考生参加高考时,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良好的心态对减轻考试焦虑尤为重要。

2.3社会因素受传统观念和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高考竞争日趋激烈、残酷,要想有个好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这个跳板来谋求更好的发展,有利于自我实现、满足父母的期望,这样也出现了高考强烈的焦虑反应。所以政府不能只是简单的在高考那几天为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通、生活环境,应该理性的引导学生包括家长,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才的平台,而不仅仅是高考这一条成才路。

3问题与讨论

高考焦虑困扰着广大的考生,也困扰着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在这样消极的情况下势必会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和考场上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有必要针对影响高考焦虑的因素提出一套有效的辅导方法,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学校了解掌握这种方法,从而来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3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第4篇

关键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却摆在了人们面前,工作易烦躁、焦虑等等。这些都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体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从小作起。从中学生作起。

一、 什么是心理素质

我们先说说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而言的,人的心理的产生是大脑对宽旷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而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和任何一种现象一样,心理现象也有一个水平层次和质量的问题,这就是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多水平、多层次、多功能的反映活动系统。它既具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不同水平,有从稍纵即逝的心理过程到稳固的个性倾向与个性特点的不同发展层次,又有知、情、意等不同心理活动对环境和个体本身进行认识预测,控制,适应和协调的不同功能,使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所以心理素质是一种基础素质,是一种核心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是第一素质。

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因为心理素质涉及面广,它与智力,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都有密切联系,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是需要用长时间的培养锻炼才能形成的。

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明白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意义,是人类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严重限制身心发展。其次必须要有良好的动机。有了动机,才使人的行为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积极。作为一名中学生,面临很多现实的考验,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动机,才能使自己不浪费光阴。如果动机不良就算某天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只能干一些无益于人民的事方义之,张军,“二王”的教训还少吗?

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广泛的兴趣,才能广泛的学习,只有在广泛的学习中,不断体会成功与失败的酸甜苦辣,不断磨砺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难道这不是古人用广泛兴趣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见证。今天的我们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就更应该磨砺自己,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生活的考验中才不会迷失自己。

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腾焉。。。。。。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终无所居者,用心不一也”;“铁杵成针”;都是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行的。如果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做事情总是拈轻怕重,半途而废,这种人能成就什么事业呢?挫折和心理冲突虽然是人人都会遇到,在所难免的,但是由于人们的个性、年龄和生活经验不同,其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别。一般地说,自幼经过困苦和挫折锻炼的人适应能力强些;自幼娇生惯养,未受挫折锻炼的人,适应能力就弱一些,这已经是人们所共知的事实。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由于只有1个孩子,再加上生活上逐渐富裕起来,不少家长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宠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和掌上明珠,结果使孩子的心理发育受到严重障碍,不能接受理智的规范和约束,养成骄傲、任性、奢侈、懒惰、自私和虚荣等不良性格品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道德教育,缺乏劳动观念和集体观念以及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等优良品德,自制力亦差,以致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适应能力不强,结果到处碰壁,一遇到挫折则无法自我解脱。

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积极而正确的的态度。如果没有积极而正确的态度很难形成良好的品质。不是吗,在“奕喻”中,一个认真学习棋艺,一个却在想怎样用弓箭射天上的大雁,这种人能学会下棋吗?

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稳定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不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的波澜起伏、丰富多彩给人的心理活动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且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驯服了不稳定情绪这匹野马,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高尚的情感、良好的性格。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随着一个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中学生性格特征的最后形成取决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自我教育。

人的个性不仅具有可塑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使不良个性得到改造,并且轻而易举、朝夕可就的,而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坚强的意志才能达到,首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譬如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的入,就能胸怀宽广,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并能自觉地克服缺点,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就能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乐观精神,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逐渐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心理素质。这样,不仅绘工作、学习、事业带来力量,也为预防神经衰弱的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要注意到这几点,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只要坚持锻炼自己,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教育学

第5篇

一、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

赛前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随着比赛临近而产生的―种特有心理状态。运动员临赛所表现出的紧张通常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是符合身心活动规律的。适度的紧张可以使动作协调有力,注意力集中并充满信心,但过度紧张,运动员会出现恐惧、拘束、动作不协调等。赛前心理状态一般有三种,一是运动员心理会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心理放松,压力适度,感知觉完整、准确、清晰,思维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前任务,充分自信、乐观、并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身体调节自然、动作轻松自如;二是有的运动员也会出现过度兴奋,情绪极度紧张,心神不定,表现为情绪强烈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心神不定、情绪反复无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力失调,记忆力减弱;三是有的运动员还会出现赛前淡漠和盲目自信,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缺乏自信心,体力随之下降,反应迟钝,赛前疲劳,以至难以迅速进入比赛状态。

二、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

运动员赛前状态的调整就是要防止不良状态产生或将已经出现的不良状态消除,心理调整的目的就是要用适当的手段使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机能保持相对平衡。这就要求从比赛的实际出发,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制定心理训练计划,明确心理训练任务、内容、负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激发比赛动机,增强取胜信心,形成自我感压和在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况下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

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机会少,对比赛中出现的场地、观众、裁判、比赛过程优势劣势等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景的应激较少,要尽可能对比赛进行模拟,设置障碍,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练员在赛前要制定全面客观的比赛预案,更多了解比赛即将出现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加以正确分析对比,思考判断,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心理特点制定自己的适宜比赛目标。适宜比赛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力,又能为运动员所接受。如果一个运动员有了适宜可行的目标,具备思考比赛的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就能在赛场上做出正确判断和最佳决策与行动。

暗示是人类固有而特殊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暗示,即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大赛前,运动员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谈话和自我暗示将注意力指向可控因素。针对比赛进行细致的心理准备,在自我暗示传递回路中进行积极性思维,进行成功的表象和想象。讨论并例举自己的优势,并正确地与对手相比较,创造一个自己喜欢且自然的气氛,该方式有利于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恰当地运用暗示的方法指导比赛,也是增强信心的有效方法。信心是运动潜力、技术实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

焦虑是影响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赛前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是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因为情绪变化引起的生理反应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身体潜力的发挥。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忧虑,使注意力从忧虑中转移出来,更集中于动作的发挥。

对于完成比赛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只有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才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加强意志的努力程度,达到提高训练和竞赛效果的目的。

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对创造优异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从神经活动特点来看,有心理准备的运动员大脑皮层具有与任务相适应的神经兴奋过程,有适宜的平衡性和灵活性,有相应的抑制过程使之平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比赛动作或实施自己的策略上,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

自发的运动动机和自我要求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运动员只有具有自发的运动动机,把训练和比赛当作生活的乐趣和需要,才能调动机体的各个环节因素共同参与运动,从而使运动成绩更快地提高。心理学测试认为优秀运动员常伴有更高地从事他们运动项目的动机。运动动机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又一关键性问题。

运动队内的和睦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个运动员的心情对其比赛成绩有直接的作用。运动队要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在训练和比赛中善于协作、配合。国外许多资料表明,在集体项目中,运动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性与良好的运动成绩呈正相关,而在个人项目和小集体项目中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性不一定与运动成绩相关。

第6篇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6月18日;

适用专业及层次: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和英语(教育方向)专科;

考试登录平台网址:www2.open.ha.cn;“我要考试”成绩即为学员终考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库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答案]冯特

2.成就动机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心理学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

)。[答案]选择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3.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答案]性格特征

4.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情绪调节可分为(

)。[答案]内部调节、外部调节

5.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

)。[答案]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

6.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材料上,这种注意是(

)。[答案]随意注意

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个单元。[答案]7±2

8.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反映的知觉是(

)。[答案]时间知觉

9.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遵循(

)。[答案]快乐原则

10.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答案]0.25秒~2秒

1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答案]绝对感觉阈限

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表现为(

)。[答案]先快后慢

13.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的研究,下面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答案]焦虑

14.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将能力划分为(

)。[答案]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5.根据思维运作方式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答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6.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

)。[答案]稳定性

17.理论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答案]习性学观点

1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证实了(

)现象的普遍存在。[答案]从众

19.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

)。[答案]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20.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

)。[答案]能力

21.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答案]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22.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

)。[答案]精神分析

23.人耳能感受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

)赫兹。[答案]20~20000

24.人格测评有很多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自陈量表式测验的方法是(

)。[答案]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5.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称为(

)。[答案]再认

26.人有结交朋友的需要,这属于(

)。[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

27.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称为(

)。[答案]流体智力

28.认知治疗模式—ABC理论中B是指(

)。[答案]你的思维方式

29.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答案]不随意注意

30.生理学家们在实验动物的(

)发现了“饥饿中枢”。

[答案]下丘脑

31.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答案]音位

32.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和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答案]句子

33.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答案]注意

34.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答案]激情

35.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答案]思维

36.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答案]词

37.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答案]记忆

38.睡眠可分为(

)个阶段。[答案]四个

39.斯腾伯格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和(

)三块基石组合而成。[答案]承诺

40.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答案]沙洛维和梅耶

41.通常在(

)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答案]20

42.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是(

)。[答案]感觉

43.习性学观点是(

)提出的。[答案]康拉德洛伦兹

44.下列(

)活动最容易出现沉浸体验。[答案]爱好运动电影

45.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

)。[答案]幻视

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答案]成就—成功智力

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

)。[答案]注意的选择性

48.下面(

)不是语言的功能。[答案]宣泄的功能

49.小明总是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他的气质类型是(

)。[答案]粘液质

50.小张阅读《西游记》是,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

)。[答案]再造想象

51.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答案]可操作性

5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答案]心理现象

53.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答案]倒U型曲线关系

54.心理学研究方法很难重复,对结果也很难进行检验和证实,对所得结果很难进行精确的分析。[答案]观察法

5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

)。[答案]注意的分配

56.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反映的是(

)。[答案]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57.一般认为,(

)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处于该阶段的儿童的大脑结构更易于接受和获得语言。[答案]1岁半至5岁

58.以下(

)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答案]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59.以下(

)不是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答案]环境因素

60.以下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

)。[答案]即时表达策略

61.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是(

)。[答案]心理测量法

62.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

)。[答案]动机

63.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

)。[答案]情绪

64.幼儿在学习加减法运算初期,常常借助于数手指,这种思维活动是(

)。[答案]动作思维

65.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

)。[答案]强、平衡、灵活

66.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

)。[答案]语篇的理解

67.在大脑中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称为(

)。[答案]分析

68.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最好的感觉通道是(

)。[答案]听觉

69.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答案]抽象

70.在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的因素是(

)。[答案]能力

71.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气呵成”、“才思如泉涌”的状态都可称为(

)。[答案]沉浸体验

72.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知觉和思维的组织结构,考察知觉意识的心理历程,而不是分解知觉和思维的学派是(

)。[答案]行为主义

73.在一个有很多人的屋子里,突然听到有人说你的名字,你不但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还能回忆起别人在说你的名字前刚刚说的几句话。这就是(

)记忆在发挥作用。[答案]感觉记忆

74.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

)。[答案]中间科学

75.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

)。[答案]社会刻板印象

76.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是(

)。[答案]应激性相关障碍

二、多项选择题库

1.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过程,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是(

)。[答案]灵活性;平衡性;强度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答案]准备阶段;验证阶段;顿悟阶段;酝酿阶段

3.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答案]精致性;灵活性;新颖性;流畅性

4.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

)。[答案]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生理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5.个体心理一般分为(

)。[答案]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认知

6.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分为(

)。[答案]语义记忆;情景记忆

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是(

)。[答案]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主张用实验法

8.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包括(

)。[答案]操作;内容;产物

9.记忆的过程主要分为(

)。[答案]存储;提取;编码

10.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答案]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11.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包括(

)。[答案]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气质类型影响人的职业适应性;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12.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过程(

)。[答案]权衡成本和利益;个人的责任;决定如何给予帮助;知觉到需要

13.情绪表达的非言语形式主要包括(

)。[答案]姿态表情;语调表情;面部表情

14.情绪的功能包括(

)。[答案]交流功能;组织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15.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包括(

)。[答案]拉扎勒斯的情绪理论;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16.情绪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

)三种成分组成的。[答案]外部表现;主观体验;生理唤醒

17.人格的特征有(

)。[答案]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18.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

)。[答案]肌肉线索;单眼线索

19.社会偏见具有以下特征(

)。[答案]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中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偏见中的认识成分是刻板印象

20.社会性动机包括(

)。[答案]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兴趣

21.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人眼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二者在形态上和功能上都有不同,其中锥体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

)。[答案]颜色;细节

22.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答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

23.外部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包括(

)。[答案]视觉;嗅觉;听觉

24.威廉詹姆斯将多种多样的自我内容概括为三大类(

)。[答案]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

25.心境障碍包括(

)。[答案]躁狂发作;抑郁发作

26.心理辅导中建立关系的技术包括(

)。[答案]真诚可信;温暖与尊重;积极关注;同理心

27.心理学的功能是(

)。[答案]预测和控制;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

28.遗忘的原因主要有(

)。[答案]消退说;压抑说;干扰说;编码和提取失败

29.以下是内部动机的激发策略的是(

)。[答案]培养学生的胜任能力;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30.意识的定义(

)。[答案]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31.意识的状态包括(

)。[答案]睡眠;白日梦;梦;催眠

32.影响从众的内在原因是(

)。[答案]获得正确的信息;减缓群体压力;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喜爱

33.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包括(

)。[答案]遗传素质的影响;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格特征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

3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

)。[答案]生物遗传因素;早期童年经验;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经验;家庭环境因素

35.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

)。[答案]渠道特征;信息接收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特征;信息特征

3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案]定势;问题的表征;功能固着

37.有意想象可分为(

)。[答案]幻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8.语言产生的过程包括(

)。[答案]执行阶段;构建阶段;转换阶段

39.语言的特征包括(

)。[答案]语言的产生性;语言的意义性;语言的结构性;语言的社会性

40.语言获得的理论主要有(

)。[答案]后天学习论;先天因素说

41.长时记忆的提取方式有(

)。[答案]回忆;再认

42.知觉的组织性中,图形的组织原则包括(

)。[答案]邻近原则;同域原则;闭合原则;相似性原则

43.自我调控系统有(

)三个子系统构成。[答案]自我监控;自我认知;自我体验

三、判断题题库

1.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答案]正确

2.表象只有视觉表象。[答案]错误

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基本情绪的表达是不相同的。[答案]错误

4.短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答案]错误

5.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批评应多于表扬。[答案]错误

6.感觉记忆只有图像记忆。[答案]错误

7.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答案]错误

8.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答案]正确

9.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揭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答案]错误

10.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快乐最重要。[答案]错误

11.面对的活动如果是高挑战性、低技能性时,人们就容易产生沉浸体验。[答案]错误

12.气质主要是后天的,性格主要是先天的。[答案]错误

13.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12~18岁之间到达顶峰。[答案]错误

14.人格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答案]正确

15.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答案]正确

16.算法策略与启发式策略相比,效率更高。[答案]错误

17.态度与行为联系密切,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答案]错误

18.同一个姿势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意义。[答案]正确

19.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答案]正确

20.现在各心理学学派对于梦的功能的解释趋于一致。[答案]错误

21.心理学家的实际研究发现,阈下刺激仍然会对人的情绪或行为产生影响。[答案]正确

22.性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答案]错误

23.研究表明,在学习成绩方面,社交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优于社交动机水平低的学生。[答案]正确

24.研究发现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三个。[答案]错误

25.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他人眼里越有权威,则在模糊情境下别人越可能跟从于。[答案]正确

26.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答案]正确

27.意识不对人所觉察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扩大刺激输入的流量。[答案]错误

28.语言的获得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答案]错误

29.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答案]正确

30.欲望理论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答案]错误

3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后天作用的结果。[答案]错误

32.在控制的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个案研究法。[答案]错误

33.在智力发展方面,遗传比环境有更重要的影响。[答案]正确

34.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答案]正确

35.知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答案]错误

36.知觉适应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答案]错误

第7篇

一、ABC理论简述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我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我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

3、虽然本文研究的是ABC理论对于辅导员就业工作的帮助,但是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辅导员在运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该理论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所有的辅导员都适合使用本理论,辅导员在与大学生交流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个性化教育;基本元素

一、个性心理的特征

研究个性必须探讨其特性及表现,这样才能把个性心理和其他心理现象区分开来。欲从事个性化教育,必先掌握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然而,高校辅导员要培养学生个性,必须先探究个性心理的特性,即自然性与社会性、稳定性与可塑性以及独特性与共同性。

1.自然性与社会性

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的,它包括能力、气质、动机、兴趣、信念等。高校辅导员探究学生个性的自然性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基石。

个性的最终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所以个性还有其社会性。高校辅导员探究形成个性的社会性因素,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个性,从而培养学生个性。

2.稳定性与可塑性

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辅导员探究学生个性的稳定性,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做出合理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手段措施,使其向良性发展。但个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长阅历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个性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个性的可塑性,而个性主要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就是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三种成分对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辅导员认识到个性的可塑性可以更有耐心地从多渠道履行教育职责,有助于塑造学生个性。

3.独特性与共同性

个性,之所以称之为“个性”,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构建个性的各个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不同,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也就不同。个性的独特性是个性的重要特征,也是探究个性的核心主题。深入研究个性的独特性,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课题。然而,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个性的共同性,它是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典型的心理特点。维系好个性的共同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自然性、稳定性和独特性的探究

1.由自然性方面掌握学生个性

大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样,学生对辅导员来说也是新鲜的血液,彼此完全陌生。但辅导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等方面来掌握学生的个性。辅导员对学生做出初步的了解后,才能恰当地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个性。而在彼此探索、沟通中,辅导员可以和学生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日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2.由稳定性方面预知心理行为

心理学中有一套“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其认为,个性在不同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正是内部稳定而有机的人格反应。学生步入大学时,大多数已是成年人,个性的雏形已经能形成,辅导员对于学生个性的自然性已经不能使其发生太大的改变。学生对于某些事件已经产生固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但正是因为个性的稳定性,使得辅导员在了解学生个性后,可根据其这个属性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培养。

3.由独特性方面鼓励张扬个性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当今社会又是一个鼓励自我、张扬个性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个性的独特性方面入手,积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增强自信。但是高校辅导员也应注意扶框校正,保证学生自信但不自负,独立但不孤傲,独有魅力。

三、社会性、可塑性和共同性的探究

1.由社会性方面引导生活习惯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阶梯。“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个性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所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学生个性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辅导员在此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特长的平台,可以为学生个性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2.由可塑性方面塑造良好心态

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大学生,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加敏感。一点细微的变化也许就会让他们的个性发生改变。所以高校辅导员要抓住这个个性可塑性的特点,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个性,使其向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方面发展。由个性的可塑性方面入手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3.由共同性方面塑造稳定心理素质

第9篇

关键词:压力 压力的适应 中介系统 压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45-02

“压力”是当今社会任何个体都能切身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认知和行为过程。生活中,高压锅利用压力原理才能烹饪食物;工业实践中,压力传感器已成为最常用的传感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感受到来自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就会弊大于利。当今社会个体面临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想要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个体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压力、剖析压力的适应原理、探寻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心理学将压力定义为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其中,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压力反应包括主体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压力的形成包含着主体、压力源、压力反应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人类就成为了承载压力的主体,通过不同的压力源做出不同的压力反应。按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和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生物性压力源是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性,是通常人力无法轻易改变的。精神性压力源是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是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现实生活中,主体面临纯粹的单一性的压力源极少,多数压力源都涵盖着两种以上因素,特别是精神性压力源和社会性压力源,有时是浑然一体的状态。主体感受到的压力也会是综合性的,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人们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里,随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互不相容,甚至争锋相对的事物,心理作为现实的反应,便会把它们引入脑海,在主体的内部世界形成动机冲突、目的冲突,以致在主体的心里形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无法选择的心态,便会体验到苦恼和焦躁不安,这就是主体体验的压力。

压力过大尽管让个体很苦恼,但是若没有压力的存在,将会更可怕。1954年贝克斯顿做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贝克斯顿的感觉剥夺实验。在美国麦吉利大学募集了许多大学生志愿者,让这些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这种毫无压力的生活看来应该是惬意又合算的。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大多数志愿者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在试验期间,他们由惬意的睡眠渐渐变为厌倦和不安,而后开始唱歌、吹口哨和自言自语,直至出现幻觉。7天之后,受试者出现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主动注意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以及神经症征象等。对动物的感觉剥夺研究表明,把动物放在完全无刺激的寂静环境中,损伤动物健康,甚至可以引起死亡。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这一实验证明完全没有压力是不利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因此,人类需要的是如何科学的管理压力。

二、压力的适应

早在1920年,生理W家坎农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代价进行过详细的描述。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当个体面对外界压力时,自主神经系统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瞳孔放大、汗液分泌迅速等,这些变化是为了应对压力而做的准备。到1956年,内分泌和生物化学家塞利的研究更加深入,他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警觉、搏斗和衰竭三个阶段,个体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警觉阶段中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搏斗阶段中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所以个体会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衰竭阶段中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无法继续抵抗压力。如果进入第三阶段时,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那么,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经过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有可能。然而这三个适应压力的阶段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然而,值得强调的是,以上从压力源出现到临床相的产生,大致都要经历对压力的响应阶段、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阶段、临床相阶段三个过程才能完成。因此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就成为了个体管理压力的关键点所在。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中介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调节系统。这三个子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增益和消解两种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和减弱。

1.认知系统的作用

(1)认知、评估作用。人们一接触到压力源,首先是在觉察、理解的基础上,评估压力源的性质和评估压力源对自己的利弊及程度;进而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应对以及确定应对方式。正确的评估压力源、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压力的强度相对降低,否则效果相反。

(2)调节控制作用

认知对压力的中介作用尚有另一条途径,即当事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即是否能够自主地控制或调解压力的出现与发展,是否能够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例如,突然自然灾难是典型的“不可控压力”,任何人在这类压力面前,都会失去主动性,所以感受到压力很强,体验到恐惧。对“可控压力”来说,往往就能考验主体对经验、能力等相关因素的认知。

(3)人格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体现在人格特征之中。为此,面对压力时,如何对待、理解和处理事件,都会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外控型人格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内控型人格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对于个人相关事件的发生,有不同的归因,就必然对事件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就会影响对压力强度的体验。内控型人格者,在遭遇到压力事件之后,很少抱怨,所以体验到的压力强度就比外控型人格者低。

2.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和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具体地支持当事人是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增加应对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给当事人精神支持是帮助当事人认识、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使当事人在困难时期不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不良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作用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3.生物调节系统的作用

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的功能状态良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反之则不然。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是免疫系统。研究显示,压力影响免疫系统会使其他系统,如消化、心血管、泌尿、呼吸、神经等受到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中介系y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状态决定。例如,一个学生高考落榜,这一事实应当看作精神、社会性的综合压力,它被个体响应后,便成为压力。由于该学生认知系统良好,对事件有正确的理解和切合实际的分析,因此本应该能够部分消解压力强度。但他的社会支持系统不良,父母和亲属横加指责,老师埋怨,同学耻笑,这就增加了压力的相对强度。如果他自身生理调整功能也较差,这时,他的中介系统整体消解功能必然变得低下,于是,产生躯体症状的可能就相对增加。如果每个子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中介系统的整体消解功能就会很完善,该学生便能很快适应落榜造成的压力,在临床表现方面,可能不出现异常,或者轻微,甚至没有任何不良表现。

三、压力管理方法

压力管理就是个体用有效的方法应对在压力情况下的生理、心理唤醒。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有压力才有动力,但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变成动力。实践证明,过大的压力会让个体疲劳,压力超越于个体的承受力时,绩效会直线下降,最终会导致崩溃。科学的压力管理应从影响压力增益或消解的中介系统入手。其实每个个体都是有弹性的,而且个体自身的弹性因素决定了适度的压力会使工作绩效达到最佳的状态。科学的压力管理应该是从增强个体自身的弹性做起。合理饮食、平衡的生活方式能增强个体的生理弹性;健全人格、深度放松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有效的时间管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团队协作能够增强社会弹性。我们可以从生理调节、心理调试、社会再适应这三方面入手进行科学的压力管理。

1.生理调节

(1)合理膳食

生活中常食用香蕉、西柚、菠菜、鸡肉、深海鱼等缓解压力的食物。香蕉含有生物碱,可以振奋精神和增强信心。香蕉还是色胺酸和维他命B6的超级来源,这些都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产生忧郁的情形。西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制造“多巴胺”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讯息,传达积极的情绪。菠菜除含有大量铁质外,更有人体所需的叶酸。研究发现,无法摄取足够叶酸的人,在5个月后,都无法入睡,并产生健忘和焦虑等症状。鸡肉海鲜、全谷类等是丰富的硒元素的来源。英国心理学家班顿和库克给受试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后,受试者普遍反映觉得精神非常好、思绪更为协调。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深海鱼的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与抗忧郁成分有类似作用,可以调节神经传导,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血清素是制造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饮用过量的咖啡、多油脂的食物和过多的甜食会让人压力山大,虽然咖啡有舒缓身心的作用,然而,喝太多的咖啡却容易导致失眠和胃疼。多油脂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它们往往要在胃肠道里呆5~7小时,并将血液集中到胃肠道,易使人感觉疲乏和烦躁。甜食容易让人在短时间内亢奋,随之而来的感觉却是疲倦。

(2)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 8%医疗因素 + 7%气候因素。个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休闲时间、适时旅行相当重要。

(3)适度运动

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脑啡肽。脑啡肽是内啡肽的一种。内啡肽研究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以及内啡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就是学习和记忆的相关区域,因此内啡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能够调整不良情绪,调动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消除失眠症。个体可以选择徒步、瑜伽、游泳、太极等运动项目进行减压。太极拳不仅要求四肢和身躯协调、动作柔、呼吸有节律,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排除杂念,有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排解压力。每天练太极拳20分钟,减压效果最佳。

2.心理调试

(1)合理认知,从容面对

有了合理的认知,才能从容面对世界。有这样一则短小的童话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任何情况下,个体都要坚信:没有任何事情的难度无法估量。

(2)适当宣泄,轻装上阵

用言语宣泄,把憋闷在心里的话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倾诉、记录等方式宣泄。我们可以向熟悉的家人、朋友、同事倾诉,也可以向专业人士倾诉,还可以通过写压力日记与自己对话。用声音宣泄,通过“飙歌”和“呐喊”等方式,宣泄内心阴霾,重现阳光。用眼泪宣泄,早在1922年,科学家就发现,人的泪水中含有一种溶菌酶的化学物质,它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科学家认为,人们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痛时,痛痛快快哭上一场,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相当于“慢性自杀”。费雷同时指出,男子的胃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长期不哭者占多数。

(3)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人生,总会面临很多选择。有一些压力,就是因为难以选择,所以要懂得取舍。进,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取舍之间,彰显智慧。拥有阳光心态才能迎接挑战。《卡耐基经典全集》中有一则语录被称为是应对忧郁的万灵公式: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如果你必须接受的话,那就准备接收它;镇定地想出办法改善最坏情况。

3.社会再适应

(1)有效的时间管理

有效的管理好时间,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个体不仅要有近期的远期的规划,还要学会将日常事件分为“重要和不重要”、“紧急和不紧急”来确定完成的进度。将既重要又紧急的放在第一位,重要但不紧急的排第二,紧急但不重要的排第三,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安排在最后,这样我们就可以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地安排工作,从容处理好身边的各项事务。

(2)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个体都是有社会属性的,因此个体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英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新朋友、心理咨询师和重要他人。心理咨询师可以成为我们的支持系统,遇到问题的时候,专业的指导是有必要的。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首度提出,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个体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伴侣,也可能是领导、同事、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只是有时候并没有在意或者习以为常,其实重要他人一直在成长的道路上相伴前行。

(3)加强团队协作

加强团队协作创造效能要从合理分配工作、建立情感“加油站”、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很多压力问题表面上看是个体的感觉,但实际上问题可能是出在工作环境的创设和组织安排上。因此,无论某个成员的能力有多强,管理者都应该有节制的分配任务。如果分配的工作太多,会造成团队成员心理上的不平衡以及身体上的疲劳。管理者注重团队成员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才能够提高成员的满意度,降低成员的流失率,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次,要建立情感“加油站”。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在活动中交流情感、增进团结、提升素质;在劳逸结合中释放情绪、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作用。再次,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特长和潜力,准确的判断、指导、完善职业规划,提升绩效。

综上所述,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个体接受压力挑战的同时需要学会通过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且内化为稳定良好的习惯、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态,从而打造坚如磐石的个体压力管理系统,才能运用好压力这把利剑披荆斩棘,形成稳定的压力适应能力、建立阳光心态,从容地行走于充满各种未知挑战的人生路上。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12:343.

[2]牧之、张震《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新世界出版社2010:123.

[3]荣格等/著、张月/译《潜意识与心灵成长》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135.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不良心理现象 原因 解决办法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社会竞争日益强烈,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恋爱心理、焦虑心理、厌学心理和作弊心理。

一、恋爱心理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能够看见成双结对的男女同学结伴而行,他们之间有的是纯洁无暇的朋友关系,但是更多的是情侣关系,他们真的都相爱吗?不见得!随着国家新的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的政策颁行,大学生谈恋爱更变得理所当然,甚至有些肆无忌惮了,因为有的大学生在学校外面租房子,公然过起了同居的生活。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其一,是心理上的需求。大学生普遍都是离家在外,身边少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呵护,他们在寻求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也渴望别人关心自己,一旦这个人出现了,并且这个人正是自己喜欢的异性的话,那么双方就很容易产生爱情;其二,是精神空虚的外在表现。紧张而带有极大压力的高中生活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愉快而轻松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一下子会感觉到无所适从,在心灵上缺乏归属感,这时候就会把精力转移到异性身上去,也就极易产生恋情,以填补自己暂时空虚的心灵;其三,是虚荣心的驱使。有的大学生认为,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就证明自己缺乏魅力,这是一件令别人瞧不起的事,所以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位伴侣,至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般不会作过多的考虑,当然有这种想法的十有八九也不会有理想的结局。

二、焦虑心理

由于就业的压力以及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使大学生在求学时对前景忧心忡忡,从而使他们心情郁闷和沮丧。有的大学生常常紧张不安,心烦意乱,焦躁易怒;有的大学生对他人不关心、不懂得体贴,情感淡漠、贫乏;有的学生则是情绪低落,显得十分忧郁,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这种不乐观的情绪,又会在毕业时影响他们的就业,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焦虑。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负很大的责任。从小学开始,家长对孩子最为关注的就是成绩,每次孩子考完试后,在学校门口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你家孩子考多少分啊?”并且孩子的分数使很多家长引以为荣或引以为耻,这使孩子天性中的一些东西被压抑着,也使很多孩子也一直为了家长的目标而努力着,有的甚至到了高中毕业还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成了地地道道的书呆子。这样的孩子,进入到大学里能不为自己将来的处境而担忧吗?其次,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有的教师就是以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而不是看孩子的综合素质,这就忽略了学生人际关系的交往,这就为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埋下了一个不良的“祸根”,使很多学生在进入到大学甚至进入到社会后,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再次,是当前社会上的竞争十分强烈,而当代的大学生不比十年前,国家对十年前的大学生包分配,只要你考上大学就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所以十年前的大学生不必过多地为工作而担忧,而现在不同了,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所以大学生要为自己将来是否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担忧而奔波,这更加重了他们焦虑的心理。

三、厌学心理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大学生在校人数迅速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但是,高校扩招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高校扩招势必使学生的数量大量增加,学生数量增加了,质量可能就不会得到保证,这就会导致了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厌学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妨碍着大学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表现是学生学习被动,表现较好的学生,能够坚持听课,完成学校和老师规定的硬性任务及作业;表现差的学生甚至会在晚上上网夜战,天明不是逃课就是睡觉;有的学生刚刚跨入大学校门,便四处搜索目标,为谈情说爱做好第一手准备,此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还有的热衷于做点生意,赚点小钱;还有的醉心于当干部,出风头,把学校的“工作”当做主业,而忽略了学业。“不爱学习爱当官,爱跑腿”,这已不是个别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同学在社会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认为金钱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产生了学不学无关紧要,只要能挣到钱,便有了一切的“拜金主义”思想,其次,是学校方面的因素。有的高校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学手段不够先进,教学思想落后,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他们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落伍,将来到社会上根本无用武之地,所以学还不如不学,还不如把精力用在“实处”――赚钱或者是谈恋爱;另外,在大学校园里有的教师素质低下,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大学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资历深厚、为人师表,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恰恰就有一些教师敷衍塞责、不学无术,甚至会把自己的一些偏激的思想带到课堂中来,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学生讨厌这门学科,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作为高校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之余,应该尽快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把学生的厌学情绪扭转过来。

四、作弊心理

在大学校园的考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考生不时地用眼睛瞟着老师,或是袖子里,或是裤兜里,或是手中,或是试卷下面,藏着他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的小纸条,那上面的字好像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而他们全凭肉眼就能看到,这时我们才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眼力”是一等一的好;那没有纸条的怎么办?用眼睛努力地斜视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的他人的试卷,那情形真是巴不得在自己眼睛的后面安一个弹簧,把自己的眼睛弹到到别人的试卷上,然后再安然无恙地弹回来,真是不得不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啊!

是什么使这种现象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呢?是大学生的“作弊心理”在作怪。

一是别人抄我不抄,结果我辛辛苦苦的复习还不如人家抄来的得分高,下次我也抄;二是厌学情绪所导致,平时不学习,那么到考试时只能用抄的方式来应付学校的和老师;三是有的监考教师不负责任,看到学生抄袭而听之任之,不加以制止,这更加剧了这种恶习的发生和延续;四是学校的考试制度不够严格,有的学校对本科生比较“偏爱”,即使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纪,但考虑到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学位证而放弃追究考生的责任,这会使学生的作弊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综合以上四种不良的心理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快速摆脱这些不良心理的干扰。从学校的角度,学校应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和咨询信箱,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如开设有关心理辅修课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专题讲座,组织简报、专栏形式,利用报刊、广播、有线电视、计算机校园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以便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地解决问题;从学生个体方面来讲,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否有不良的心理现象,如果有,那么就需要及时改正,另外还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用理想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真正地成为一名新时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郭英.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党史博采(理论),2007,7,37.

[2]刘国全,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183.

第11篇

关键词: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作用

对人类而言,学习是每个人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生命过程并存.人类认识的一切方面都来源于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学习活动是人们一个长期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物理学是一门人们学习活动中接触较早的自然学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近年来,回避物理学习现象较严重,其原因很多,本文从物理知识结构的角度、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1物理学的涵义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认识世界的基本属性为对象,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1]在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阔.从空间尺度来看,大到约1027m数量级的广袤苍穹,小到约10-15m数量级的微观粒子之间,物理学不仅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内部结构,还从不同的层面上认识物质的各个组成部分;从时间尺度来看,远到约1018s数量级的宇宙年龄,近至约10~25s数量级的粒子寿命之间,物理学不仅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还研究它们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是在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它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物理学知识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完整图像.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研究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有物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它与其它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由此产生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电子物理等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在生物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等技术学科领域有物理学的成果和方法的运用.当前高新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现代物理学.物理学推动社会的发展.在探究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的进程中,每次重大突破和发现都引起新方向、新领域的发展.如第一次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是热力学和牛顿力学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从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相对论和量子论发展的结果.物理学是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物理学拓展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整个宇宙,有从“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再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认识转变,从“开天地”到“大爆炸”的宇宙演化论,从静态的宇宙到膨胀的宇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物理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赖以建设的基础.甚至过去看似和自然科学无关的政治经济、金融股票等领域,现在也有人用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取得的成就令人赞许.物理学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创造主体———物理学科共同体、特有的科学研究方法、特有的语言符号、丰富的成果以及共享的人类群体,并已经以相对独立的文化———物理文化[2]———存在于人类整体文化之中,同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行动方式.物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能持之以恒,离不开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参与,物理的学习效果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会更大.

2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总合.[3]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越深刻,他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越正确,那么他的智力也就越高,相反则越低.认知能力由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观察能力等要素组成,这些智力要素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作用于人的认识活动.从广泛意义来看,非智力因素就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人的活动有影响的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而从狭义角度来看,非智力因素范围在影响学习的动机和个性品质方面,具体包括动机、兴趣、情绪、个性、意志等.动机是促使个体从事各项活动的内在原因.它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达到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存在的,人的动机不仅可由内驱力来激起,也可由外在刺激引起,内驱力和诱因是紧密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及其动机常常是有内驱力和诱因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它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指引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将这种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和过程.任何个体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朝向一定的目的.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指引个体的行为朝向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动机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活动与学习动机相互加强、相互激发,学习活动才得以持之以恒.兴趣是对事物、活动喜爱或关切的倾向.它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使个体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个体会集中注意.好奇心是先天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对事物积极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兴趣的先导,人皆有之.求知欲则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它带有一定的感彩.由好奇心而生求知欲,由求知欲再发展成为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彼此强化、相互促进.动机和兴趣虽都源于需要,但却有所不同,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了动机,不一定能成为兴趣,而一旦成为兴趣,则必然就有了动机.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态度体验,《黄帝内经》中认为,情绪是“喜怒忧思悲惊恐”.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们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但情感与情绪又不同,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而高级的态度体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可提高人的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人心身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使机体的活动协调一致,利于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相反,则会使人因心理失衡而导致机体正常功能的失调,失去信心.意志是个体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它是个体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即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意志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它会在个体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意志引人入坦途,悲伤陷人于迷津,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目的,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会臣服,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个性是个体本质的、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倾向的总和,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态度、情感、性格、意志、思想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该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和言语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个性倾向性将指引着人生的方向、道路和目标,个性特征将决定人生的事业、命运和风貌,它贯穿在人的全部社会行为之中,调节着人的行为方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形成和发展.[4]智力是一种能力,它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则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它对智力的发展有推动和调节的积极作用,也有妨碍和干扰的消极作用,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能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也能使其无法正常发挥.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早年并没有过人的智力,如老师说过爱迪生的脑子“糊涂”,有的甚至显得“弱智”,如9岁前爱因斯坦说话困难……但他们却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见,一个人脑子聪明、智商高低并不是成才的决定因素,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3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获得最终表现为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5]美国心理学家D.P,AtlStbel认为认知结构是“个体在特殊学科领域内的知识的组织”,也就说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物理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物理知识的过程,这不仅要有原有物理认识结构、思维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对所学材料进行加工,而且需要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启动、稳定和补偿,才能够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将新物理知识同化到原有的物理认识结构中,使物理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3.1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启动作用

非智力因素具有启动功能,能激发学习活动.当某种原始的诱因转化成心理需求,而该需求和学习目标结合时,就形成为达到该目标采取的学习动机,从而引起具体学习活动.强烈的好奇心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力,兴趣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英国科学家贝费里奇曾说过:“对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品质是对科学的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6]兴趣使人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它虽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但能使人集中注意,对学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从物理学的涵义,物理知识是源于生活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知识.在人们对话中有声学知识的运用,梳妆、照相中有光学知识的运用,炒菜、煮饭中有热学知识的运用,手机、冰箱、电视机等各种电器中有电学知识的运用,自行车上有不少力学知识的运用……物理学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的物理现象,很多的奥秘就藏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会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晾晒衣服时要展开才能干的更快?电灯为什么会亮?为什么老年人要戴老花镜?为什么人造卫星发射速度越大,在其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速度越小?……如果把发现问题并解决它们作为一种乐趣,孩子们怎么能不喜欢物理学呢?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学生来说,对物理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创造性的学习,而且它与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比.

3.2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稳定作用

非智力因素具有稳定功能,能维持学习活动.它能使人削弱或增强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支配自己的思维,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最终达到学习目标.非智力因素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毅力、恒心.从物理学的涵义,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依赖于物理实验,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现实是对于学生大多是从老师口中得知实验现象,又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实验做不了,人们只能从书中看到,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觉得枯燥、抽象,总觉得物理难以学懂.在不同的阶段,许多旧有的物理途径需要更新,新的图景与旧有的有很大冲突,在物理的学习上会出现一些思维障碍.例如:人们平时遇到的物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电场、磁场的物质性理解起来很困难;再如,初中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口头上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思想上仍顽固地认为只要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它就一定受一个沿这个方向的力,总会在受力图上沿物体速度方向上画一个力,遇到水平传送带上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自然就认为受一个水平力,当然就错了;还有,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在随波迁移,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行驶中的汽车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等等;将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磁通量变化率混为一谈……由此导致学习上的困惑.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日积月累,困难会被一点一点放大,学习激情会被一点一点消磨,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会发生转移,甚至完全放弃了物理学习.这就要有赖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稳定作用了.物理学习活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起主要作用的是懒散又娇气、情绪忽冷忽热等不良非智力因素,就不会有稳定的学习积极性,更会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物理固然有趣,但学习活动不仅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更需要付出耐心的观察、积极的想象、持久的注意、苦苦的思索、艰苦的记忆等,保持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和勤奋向上的情绪,只有具有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才能使物理学习活动维持下去.在物理学习活动中,还需充分发挥人的意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目的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并经常对其按计划有意识地调节,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意志使人的行动更加自觉,坚强的意志是人们物理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和必要条件.

3.3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补偿作用

非智力因素具有补偿功能,“勤能补拙”、“满招损、谦受益”.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某些不足具有弥补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6]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这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并且还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升到有目的的观察,而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不是每个人都与生会具有的;物理学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对大多数人来讲,实验技能不是做一两次实验就能掌握的,必须亲自动手做大量的实验才能熟练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技巧;再则,由于自然界并不自动地展现内在联系和其背后的规律、本质,所以物理学又是极富想像力和洞察力的科学.从物理学的涵义来看,进行物理学习要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智力因素,但勤奋会使人的智力因素得到经常的锻炼和运用,这样才能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熟练的动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只要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挥和发展,就可以补偿智力因素的不足.总之,物理学习效果并不单单在智力上.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但却是人们学习的动力系统和保证系统,是积极学习的心理机制.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使人们的自制能力强、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能促进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和健康发展.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曾说过:“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6]物理学对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能源、信息、材料、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索宇宙的奥秘,制造计算机的芯片,“墨子”升空、“蛟龙”下海等等,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作用.而物理学的涵义却告诉我们,对物理学习感兴趣容易,能持之以恒却难,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将动机、兴趣、情绪、个性、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统一起来,就能发挥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启动、稳定和补偿作用,推动物理学习活动,从而使智力因素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物理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薛永红,续佩君.物理文化:定义及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43-47.

[3]孙颖,刘和平.大学生非智力品质修养[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4.

[4]陈晓荆.非智力因素及其与智力因素的关系[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09-111.

[5]夏凤琴,姜淑梅.教育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第12篇

摘要: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是限于职业而面临特定的人际关系群。各种压力源形成的合力,使得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进而导致人格异化。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也有个丰富多彩的会计心理问题。随着会计实践活动外延的扩大,会计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现象日趋频繁、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有其独特性,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会计现象。

一、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会计个性。作为会计个体,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个性即代表了会计人员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还体现了与他人之间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共性方面的综合,又形成了不同心理特征差别。可以说,会计心理特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会计个性心理对会计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会计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念、习惯、行为及精神等。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沉淀才能实现。而且,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成为一种固定的思维和行为定式,并植根于内心深处。个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强烈的影响,而且能够左右人生的走向。会计人员的价值观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对会计违规行为的选择,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会计人员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职业道德,加上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可以容忍某些会计违规行为的心理。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则会使会计人员具有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正义感和勇气,这对会计违规行为的治理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个体需要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人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类的种种动机大部分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个体需要的动机越强烈,所引起的行为也就越有力。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很自然产生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这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一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会产生强烈而非正常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愿望。由于某些会计行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功能这一诱因,就又可能促使会计人员为满足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而采取非正常手段去追求它、得到它。因此,诱因就成为会计人员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转化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动机的契机,会计人员为了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寻找机会做出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会计行为。

(三)能力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能力是指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本领,包括知识和技能。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等原因,人们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会计工作具有技术属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记账、分析、预测、语言表达、文字理解等一般的技能;同时,现代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手段的先进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外语翻译、合并报表、报表折算、风险控制、成本管理、战略决策、金融投资、人力管理、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和技能。会计行为主体从事基础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一般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会计行为主体要从事较高层次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这是特殊的个人能力。

(四)气质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实质上它是不同的神经类型在人的心理及其行为中的表现。气质只代表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内容,不代表人的个性的优劣。判断人体的内心活动,只有透过气质的表现形式才能抓住其本质。气质本身都具有两重性,没有一种气质十全十美。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任何气质类型既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消极方面转化。

有的会计人员在意志品质上缺乏耐性和较强自制力,不能严格地恪守会计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有的会计人员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如在存货计价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收益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趋向保守等等;而有的会计人员性情易急躁、情感易冲动,动作敏捷热情但不能持久,常常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激进性。总之,由于会计人员气质类型不同,即使对相同的会计事项,也会选择有所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计行为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从而产生不良会计行为。

(五)情绪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情绪是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在财会实际工作中,许多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通过会计情绪反映出来。会计情绪是会计个体具有的一种心理形式,是对现实体验的潜意识态度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反应了个体内心世界对客观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与财会工作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个体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其心理是健康、愉快的,与外界关系容易协调,思想容易沟通;反之,当个体处于不良情绪的重负时,伴随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不安、悔恨、愤怒、痛苦、失落等,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努力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情绪,控制和消除不良会计情绪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财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从会计心理层面来分析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而作为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工作、面对生活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或者没有采取正确的生活态度,就会产生不良的会计心理障碍。

二、不良会计行为的会计心理障碍分析

心理学上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有的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会计心理障碍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的工作环境和职业习惯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一)从众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从众行为可使会计人员获得一种安全感,群体会对个体产生或强或弱的心理效应。这种促进效应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力量,它是个体把群体看成是强大的

后盾,并能鼓舞个体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个体的内在潜力,使个体单独不敢做的事情,在群体内就敢做敢为。就会计这个群体来讲,由于会计人员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加上群体心理促进效应的影响,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每个人大都会服从群体造假行为并感到心安理得,因为大家都在做这类事情。此外会计人员在群体中工作生活,必然会同群体发生着各方面的互动,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希望被群体接纳、承认、信任和尊重,同时还希望从群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感情的满足。而选择从众是会计人员被群体所认同的最容易的方法。反之,会计人员如果不从众将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不从众可能影响或威胁到从众群体内现有的各种利益关系。由于不从众者坚持原则,还会失去选择从众所带来的各种利益,这加剧或驱动着会计人员去选择从众行为,而不是去制止不良的会计行为。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会计人员不选择从众行为,大都只会带来成本,不能取得利益。

(二)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对于会计违规行为,在会计人员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心理,即陷入了博弈论所描述的“囚徒困境”之中。假设有两名会计人员a和b分别接受到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在这两名会计人员之间有三种策略选择:第一,一个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另一个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获取利益或不招致打击报复,不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会面临打击报复并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第二,两个会计人员都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一起面临打击报复的风险,但拒绝违规指令有助维护会计人员的声誉并且能提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第三,两个会计人员一起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大家都得不到好处的同时也不会招致打击报复,但要承担职业地位的下降、声誉受损等成本。该博弈如图1—1所示:

两名会计人员面临四种可能的策略组合,我们逐一分析这四种策略组合:(1)a抵制,b也抵制。此时两人所获支付相等,但这一策略组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若选择“抵制”,b就有了转换策略的诱惑,当b转换策略至“违规”时,其所获得的支付值也将上升;(2)a抵制,b违规。此时b所获支付值大于a所获支付值,这一策略组合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转换策略至违规,其所获支付值也将上升;(3)a违规,b抵制。原理同(2);(4)a与b均违规。此时二人所获支付值相同,a与b都没有转换策略的动机,这种策略组合处于稳定状态,就形成了均衡。由此,我们分析发现,会计人员面临领导的违规指令时,常常背负“别人违规,自己若不违反规则会招致打击报复”的心理压力,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在打击报复的威慑下,常常被会计人员所舍弃,因此,现实中会计人员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行会计违规行为。

(三)忠诚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任何人都要与他相联系的个人、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发生业务或工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提倡和强调团队精神及人际关系重要性的今天,变现为一种亲密的忠诚关系。但这种忠诚关系非常容易演变成为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消极力量,其原因是——忠诚关系意味着对忠诚者有一种保护义务。具体表现为:当会计人员发现与自己有忠诚关系的同事、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出现会计违规行为时,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使他们不要为会计违规行为而感到太难堪;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被解雇。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抵制同事或朋友的不良会计行为时,他们感到自己好像在给别人带来痛苦,这种心理上的反射作用使他们在自己的心理上产生痛苦感、罪过感。因此,由这种忠诚关系所产生的责任感、痛苦感和罪过感减弱了会计人员抵制会计行为的正义感。就群体方面来说,由于会计违规行为可能会毁损所属群体的声誉,进而导致群体内所有成员的声誉受到伤害。与群体有关的这种忠诚关系也会降低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积极性。因此,抵制会计违规行为容易对群体内的各种忠诚关系,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等造成裂痕,招致其他人对抵制行为的憎恨,这种心理大大地削弱了人们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动机。会计人员出于对保持忠诚关系的考虑,对会计违规行为,采用的最常用的方法是视而不见;或者即便是抵制,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违规者的伤害;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为其辩解。

三、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缓解措施

会计行为心理内含了会计行为主体的感情、能力、素质、气质等性格特征和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既决定了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目标,又影响了会计行为主体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式、行为过程,最终形成不同的会计行为结果,即会计行为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检验。从会计行为心理、会计行为方式和过程到会计行为结果这一系列的规范程序来看,会计行为心理的主观性、引导性、渗透性都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优化会计行为,必须首先优化会计行为心理。

(一)树立会计道德信念

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会计道德义务和道德理想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会计道德信念表现为坚定地相信会计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坚定地相信按照会计道德原则和会计道德规范行为的正义性。一旦当会计人员树立了会计道德信念时,就能自我调动,自我命令,长期、自觉、全面地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会计行为,从事会计工作。可以说,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道德品质的核心。

(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人一旦遭遇不安而引起攻击欲望等本能冲动时,就会在下意识里出现一种反应,以祛除那种冲动来安定心理平衡。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必须有完全改变心境的活动,在自己沉浸在喜悦与快乐中,或专心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即使在心中有不满或挫折感,也不会失去心理平衡,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加强锻炼,挖掘潜能,自我调控;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转移自身注意力;保持自我个性,避免挫折,经常疏导积累的压力,一切问题向简单和好的方面去思考等。

(三)正确认识自己

如果个体不知自己是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那么他就可能时常埋怨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不已,以致陷入极度不安的深渊里。尤其是在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中,有些人常常喜欢一切思想观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多次碰钉子后容易诱发神经衰弱。因此,应多作自我分析,正确地认识自身,那么不管遭遇到多么不适应的环境,也能应付自如。

(四)合理对待自身的需求

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同,个人需求、文化修养、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目的,人们既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选择目的,目的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人的主观需求对目的形成重要的能动作用。目的表明一种对未来的目标追求与价值的取向,它同个体的主观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再次,会计个体自身需求、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也影响目的的形成,会计人员的需要促使其产生目的的活动。因此,目的作为一种未来的价值取向,与人的需要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总之,会计是个心理疾病暴发率较高的职业。会计行为主体经常受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刺激,道德良心和法律两难选择的困惑,再加上工作内容的单调无味和个人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如果这样的精神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地释放,容易形成不良会计心理,从而导致不良会计行为。会计人员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神经衰弱、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和疑虑等,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必须增强会计行为主体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预防机制。因此,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参考文献:

[1]陈作华,会计人员心理与会计违规行为[j],财会通讯,2004,(06)

[2j李婉莹,会计犯罪的心理学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北方经贸,2007,(02)

[3]朱峰,会计心理初探,教育财会研究[j],1997,(04)

[4]李琳,会计造假行为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财会月刊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