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根源

社会经济根源

时间:2023-09-18 17:3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根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根源

第1篇

一、调整对象定位说的悖谬

长期以来,中国法学界对法律部门的划分理论的基础就是继承了大陆法系传统,经由前苏联法学界奠定的调整对象定位说。[1]该学说认为,凡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就组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根据法律规范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类。这每一类现行的法律规范,在法学上称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由该理论可以推知,每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必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于是调整对象就成为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基于该理论,直接导致了我国民商法与经济法长达十几年的“地盘”之争。我们不禁反思,一种社会关系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吗?一个法律部门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吗?

任何社会关系都有多层次的属性,不同属性往往有不同的法律需求,而任何一个法律部门就其基本功能来说,往往只满足某种法律需求。因此同一社会关系多重属性的不同法律需求就需要多个法律部门综合满足。而且一种社会关系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还会增加新的属性,就会有新的法律需求,导致新的法律部门产生。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再看第二个问题,每个法律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就是说它相对于其他的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来说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果有两种社会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而有机结合成一个系统或整体,是否就可以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存在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此,仅仅以调整对象来区分和定位法律部门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既然调整对象定位说有其先天的悖谬,那对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定位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有学者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体标准是调整对象,但应辅之以调整方法;[2]有学者认为任何法律部门的形成,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客观方面,需要由社会环境造就出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领域。主观方面,要形成法律部门还需要由法学家解释总结;[2]也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现实的在各国立法体系中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前提有二:一是该国事实上国家已担负起经济调节职能,调节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结构和运行,因而以国家为一方主体而发生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发达。二是该国法制,特别是经济法制比较健全,重视并实际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管理经济;[3]还有部分法学论著为了证明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除了提到调整对象以外,还列举了经济法的主体、调整方法、外观程序的特殊性、经济法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经济司法机关的建立作为依据。

综合上述观点,大部分学者已经突破了传统理论中一个法律部门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的“一对一”的观点,但却仍囿于调整对象的抽象特征这一中心,或多或少受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的影响。但是从发展趋势看,随着立法的日益增多,法律部门的划分也将会更加具体,这就需要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基础上再考虑其他的因素,以便将法律部门划分得更科学、更合理。[4]

二、多角度定位的构建

对经济法的定位应视立法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笔者认为经济法定位的决定因素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其本身是客观的,具有独特属性;二是其与经济法的定位有内在相关性,即反映了经济法本质属性的一面。并由此提出对经济法的多角度定位的设想,从经济法的社会经济根源、价值取向和调整对象三个角度定“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之位。

(一)社会经济根源之定位

经济法的源起,皆在说明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法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研究经济法的起源,就是要以社会的角度用经济的方法揭示经济法存在的理由,界定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边界,对经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准确定位。只有对整个经济法体系进行社会经济分析,揭示出经济法的社会经济根源,才能发现经济法独特的作用,准确界定其调整范围、调整方法、价值定位等特性问题,进而为经济法的多角度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法的源起从现象上看有一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发展的垄断阶段后,战争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随之而来,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摧残。为应对垄断所生的两大恶果,政府主动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这就是关于经济法源起的国家干预说。这一理论无疑反映了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而从理论上分析则是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性调节机制,但市场调节机制并非万能,它有其局限性。即市场调节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若条件不具备或发生变化,则市场缺陷立即显露,造成严重后果,即“市场失灵”。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市场障碍,即在市场上存在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使得有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进入施展其作用;二是市场机制的唯利性;三是市场调节具有被动性、滞后性。[3]在市场失灵并由此引起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某种调节,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这就是国家调节。但随之而来的政府官员权力垄断、官僚体制、机构膨胀、效率低下;公共产品不计成本;寻租行为盛行表明政府干预被理想化了。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存在不当运用权力的倾向和能力,政府干预还需要成本(在很多情况下是巨额的成本),因此政府失灵随之产生。于是授权政府在必要情况下干预经济并防范政府失灵的经济法应运而生。

总之,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两大社会

经济根源而生的经济法具有必要的、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民商法、行政法均不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代替不了经济法的调节作用。经济法在职能上是对民商法和行政法的超越和补充。经济法的社会经济根源是其一系列特殊属性的决定因素,是确定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定位的实质依据。

(二)价值取向之定位

经济法固有的基本取向是社会本位,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围绕社会公共性这一范畴,我国现代化的经济法价值主要应是关注社会公平与经济民主两个价值。[5]社会公平应当涵盖竞争公平、分配公平、正当的差别待遇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社会公平架构中,竞争公平和分配公平始终是首要的和优先的原则,差别待遇仅仅是前者的必要补充和深化。经济民主是作为经济专制的对立物而存在的,它的基本涵义是指在充分尊重经济自由基础上的多数决定,在经济法领域,其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决策的公众参与,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客观层面,经济民主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时,应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将宏观决策构建在充分对话基础上;在微观层面,经济民主则体现为国家在充分尊重企业自由的前提下,要求企业建立一套有效的经济民主机制,保障企业职工的民利,促进企业的民主化管理。

为什么经济法独特的价值取向能作为经济法定位的因素呢?

1、事物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事物的特性决定的,因此它是特定的,法的价值也是如此。不管人们出于何种目的和理念而对法的价值进行利用,都必须以法所固有的基本价值为基础。因此,发挥和利用法的价值最合适的方法也具有客观性。经济法由于其客观价值特性决定,它的价值最适合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固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因此经济法价值取向与其特性的客观相关性决定了价值取向作为经济法定位因素的可能。

2、经济法特殊的价值取向是由经济法在法体系中的特殊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法按其在法体系中同其他部门法在调整任务上的分工,它涉及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其内容是经济性,因此它的价值亦重在经济性。同时,进入现代社会,凡法都在其力所能及范围内适应着社会性要求而不同程度地出现社会化趋向。社会公共性的凸显要求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民法和行政法不能完全适应由社会公共性的凸显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所反映的客观社会要求,经济法应运而生;社会公共性所内含的经济自由、经济民主、经济秩序以及社会公益自经济法产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法的价值所在。总之,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其本质属性并使经济法与其它法律部门在价值层面上截然区分,足以成为经济法多角度定位中有力的一翼。

(三)调整对象之定位

法律意义上的调整,渊源于前苏联的法学著作,它的基本涵义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进行影响。对于调整的作用,最普遍的看法是,法律调整是国家利用法律整顿现存的社会关系,使其纳入一定范围。[6]因此法律上的调整应是指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规范。由此就引出了现有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确定过程中一个基础的理论难题,即“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基本概念的澄清。纵观我国经济法学界诸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说,对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这一基本概念区分的问题显然是重视不足的,但“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在法学中和在政治经济学中都有明确的涵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概念与法学中的概念不应混同。[7]经济学中的经济关系不是法学中的社会关系,不应成为法律调整对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笔者考虑到此顿生一种是否陷入学究气的尴尬,但还是要把问题提出来。

再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其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法就是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之法。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强制、参与、促导,这实际上就是国家调节的具体内涵。由此形成了调整对象以及经济法体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通过强制方式来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及规范;通过参与方式来直接投资经营的关系和规范;通过促导方式来对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关系和规范。[8]其中应当说明的是:首先,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最终定位在社会关系,符合法的调整对象的一般理论;第二,上述界定注意到了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调整对象的关系协调,十分可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笔者认为以上界定切中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核心范畴,即国家政府行为。经济法是与时俱进之法,中国的入世必然对经济法产生重大影响。入世的《中国议定书草案》的19个条文,全都是针对国家政府行为的,它表明,WTO规则的本质在于限制政府采取可能扭曲贸易流动手段的能力,经济法学必须顺应现代法学重心由“法即规则”转向“法即行为”的发展趋势,将政府经济行为确立为核心范畴,摒弃只注重研究经济法规则、规范体系及其结构的倾向。[9]上述界定中对国家调节的分析正是围绕国家经济行为这一核心范畴展开的。

第2篇

摘 要:民族独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在和平时代的今天,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去,努力发展民族工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关键词:民族独立; 实业救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20-001

曾经布威四方而又固步自封的清朝帝国,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打击下,迅速沉沦。接踵而来的是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和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抗争和探索。时代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它主张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以工业强国进而达到救国的目的。但这一思潮最终却遭到了历史的嘲讽,那么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为何难圆救国之梦呢?拔开历史的尘埃,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悲壮而又沉痛的历史。

民族的不独立使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的政治保障。民族独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不断丧失,中华民族开始遭受外民族的奴役和控制。作为欧风美雨的滋生物,中国的民族工业从一开始就缺乏国家政权的有力保障,完全暴露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面对资金雄厚、规模庞大、技术力量先进的西方机器大工业,根本无从独立发展。

腐朽而顽固的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发展民族工业的绊脚石。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之时,中国仍然处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下。政治上严格限制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上征收征税。即使到了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宣布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其目的也是为了掠夺更多的税源,以尝还巨额的对外赔款。而到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也未能摆脱官僚资本的残酷压榨。恶劣的社会环境严重制约着中国实业发展之路。

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扼杀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战败,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被迫向西方开放。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抢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使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先天不足的中国民族工业根本无力与其竞争。特别是《》之后,列强获得了在中国的投资设厂权,开始大规模掠夺中国的矿藏资源,更是给中国的民族工业以致命一击。

传统自然经济严重制约着中国民族工业前进的步伐。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近代以来,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列强商品倾销的冲击下开始走向解体,但它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却始终未受到根本性的动摇。受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影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民族工业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国内市场无法充分拓展,这一切严重影响着民族工业的健康成长。

封闭守旧的传统思想和落后的科技水平使中国民族工业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的产生和发展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极大地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严重滞后的科学技术又使民族工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大大延缓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民族工业举步难艰的根源。作为欧风美雨的产物,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犹如岩石上的一棵小草,一直在夹缝当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方面面临着列强的压榨和排挤,一方面又遭受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盘剥和压制,生不逢时的民族工业,只能是有心救国,却又无力回天,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不可能成为历史的幸运儿,最终难逃被历史嘲讽的命运。

回顾历史,瞻望未来,历史是沉痛而又悲壮的,让我们在沉痛中惊醒,在悲壮中获取奋发图强的动力。在和平时代的今天,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的豪迈气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去,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发展民族工业,为圆近代仁人志士未圆的救国、强国之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3篇

关键词:仇富金融危机社会消费

    目前全球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由富人导演出的富人占据大量资产而穷人越来越穷的社会状况。当前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然而有部分人却否定这些富人的富裕来源,以致产生仇富心态,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中消除这种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因素的仇富心态,以便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仇富心态的表现

    平民大众作为金融危机的第一受害者,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重的同时却发现那些富豪们照样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心理自然会有些不平衡因而产生了仇恨那些富豪以及对社会分配不公的不满。当今社会由于巨大的现实收入差距使许多穷人的心里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产生仇富思想具有事实和客观性,它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一)消费的外现

    为了避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中央采取扩大内需来鼓励消费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在鼓励消费时必然会导致富人们对奢侈品的大量消费,但是鼓励消费就会影响消费的物价水平,从而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因此老百姓就会产生嫉妒心理。若没有合理解决富人与老百姓在消费中的差距问题,很有可能会对社会治安提出新的要求。

    (二)社会现象

    仇富心态会直接影响社会治安,他们首要的表现就是“红眼病”,看到别人比自己富裕就产生妒忌,一提到富人就痛骂,甚至对停在小区或者停车场的好车,毫无缘由就去扎去划。这种极不正常的心态对社会治安的影响严重,但是在该心态的背后却蕴含着人们对那些富人的致富缘由的正当性提出了疑问,更为严重的话就产生抢劫富人钱财、诽谤富人、绑架富人等等现象。

    二、产生仇富心态的原因分析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动用8 千多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让华尔街投机者受益,振奋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最终却是花纳税人的钱来为华尔街大亨买单,容易激起民众们对这些大亨们的仇恨。仇富其实是仇恨富人,而不是仇恨财富;爱富却是爱财富,不是爱富人。仇富的真实本质是爱富,这里仇是手段,爱是目的;对别人拥有财富是仇,对自己拥有财富是爱。财富本身就如硬币,爱与恨就如硬币的两面,对自己体现出的是硬币爱的一面;对别人体现的却是硬币恨的一面。因此对富人要区别看待,不能一概而论,一概仇之,因为富人中有合理致富的,也有不合理致富的,然而产生仇富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个人对财富具有的强烈占有欲。

    (一)意识问题

    人们的天性总是垂涎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富裕的心态也一样。对普通民众来说一朝变富是一个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却在大范围内长久地留存在很多人的心里,但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富裕的梦想内容是有区别,而对富裕的向往认识却是一致的,因此期望达到富裕和明确与自己的距离是最关键的。因为在当今社会里,富裕是表明生活达到一定高的层次,而且是表示成功的标志,对于一些人难以成功的人士,因无法理解那些成功致富之人,以致产生了仇富的心态。

第4篇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25-02

我国高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增专业设置层出不穷,这种数量上的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没有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引进人才时优势并不明显,在职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提升缓慢”[1]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促进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

新兴专业师资队伍数量缺乏,并且结构不合理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我国西部高职院校也开设了许多新兴专业,培养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然而开设这种新专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师资缺乏。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会调整相近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新专业的课程教学,但是由于是新专业、新课程,调整过来的任课教师也缺乏专业功底,因此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新兴专业引进人才通常是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导致新专业师资在职称结构、年龄结合、学历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整体不高,并且缺乏企业背景 由于我国高校存在不同类型,如“985高校”“211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高校”等,因此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师也会相应地选择自己适应的高校。相对而言,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在引进高水平、高素质师资方面处于劣势,从而导致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的专业素质整体不高。总体上,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都相对缺乏相关企业背景,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实践教学水平较低,导致人才培养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引进企业教师缺乏教学能力,并且流动性大 为了加强高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西部地区高职院校通常聘请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士开设讲座,为学生讲解实践环节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种讲座通常是在高职院校开设,学生只能了解大概情况,缺乏真实的体验。此外,这种外聘的教师属于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不能为学生长期授课。

2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的原因

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低,制约了高素质人才选择高职教育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普通高校通常比高职高专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同感。这种社会认同感导致我国学生在高考时通常首选普通高校,特别是“985高校”和“211高校”,然后再是普通的地方高校,最后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同样,当高素质人才选择在高校就业时,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种对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在我国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严重制约了高素质人才选择高职院校就业。

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开设新专业,从而导致相关专业师资紧缺 我国开设新专业的数量和布局通常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通常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需要某一新型人才时,许多高职院校都会努力争取开设相关新专业,从而出现某些新兴专业数量井喷的现象。事实上,这些高职院校并非都具备开设这种新专业所必需的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和实验设施。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这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联系不紧密,双师型教师缺乏 部分高职院校是关起门办学,不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导致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常,企业也不会主动投资教育,因为这不会直接给企业带来利润。高职院校与企业这种分离的状态不适应“双师型”教师建设的需要,也不利于高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

3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适应社会经济转型,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 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与普通高校一样,具有同样重要的社会地位,都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需要高职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特点就是适合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岗位需要,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相对而言,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更加直接。

转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将高职教育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对待;学校需要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需要转变用人的观念,由看重学历转向看重技能和应用能力;家庭要支持子女对高职教育的选择。只有当高职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同等重视,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才会明显提高;只有转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会更加愿意选择高职院校就业,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师整体素质。

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因地制宜开设新专业 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应该考虑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因地制宜开设新专业。对于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应该及时停办,集中优质师资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新专业的开设一定要考虑师资、设备、实践场所等办学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条件不成熟,就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要盲目开设新专业。对于新开设的专业,应该通过进修、访学的方式提高已有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加大急需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强新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深入企业考察与交流,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倡导“专业教学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相融合[2]。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的考察制度,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到高职院校讲学,通过双向交流提高专业教师对企业实践的认识,从而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高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可以快速地获得一线工作经验,再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

培养专业教学团队,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该“围绕专业核心技术打造教学团队,培养团队带头人和专兼职教师,提升团队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以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氛围和评价机制推进师资队伍建设”[3]。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将进一步整合优质师资,培养和带动青年师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应该调整师资结构,引入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工作。加强专业教学研讨,促进教育经验交流。进一步通过订单培养、定期实践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促进教师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4 小结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发展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化,需要高职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型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地理和经济原因,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相对滞后,校企合作发展相对缓慢,“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为了提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受到生源、培养质量和就业的影响,社会认可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就业选择,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师资水平。此外,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高职院校新增了大量新专业,部分高职院校的新专业师资数量相对短缺,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企业经验缺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了加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该逐步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促进高层次人才选择高职院校就业;其次,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开设新专业,做好新专业的师资和设备投入,建立一批专业实践基地;再次,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教师考察制度,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考察和交流,提高教师对企业一线工作的认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提升教学团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莱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72-73.

第5篇

[摘要]在城市节约型社会及城市的过程中,资源配置市场化是远比循环经济更为基础性的保障措施和更加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因此,城市规划要想在其中做出贡献,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循环经济的兴起,尽快寻求循环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在将循环经济先进理念落实于规划的同时,力求避免循环经济可能存在的虚热对城市规划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的必然趋势,强化规划方案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比较,将“经济实用”置于优先地位,更加尊重市场于社会的需求。

[abstract] in the city and the city economical society in the proces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market is far more than the circular economy of the basic safeguard measures and more profound social economic changes. Therefore, the city planning to make contribution in which, on the one hand,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rise of circular economy,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circular economy and the city planning ground, will be in advanced idea implement circular economy in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to avoid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circular econo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virtual heat from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dapt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speed up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scheme in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omparison, will "economic and practical" priority, more respect for the market to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走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节约型城市的规划建设及作为其重要途径的循环经济必将很快成为新的发展热点,而事先对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积极研究与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息息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又要使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尽快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宏观背景,因为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1防止循环经济的虚热。

1.1循环经济对城市规划的积极意义,由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因此,在循化经济理念指引下,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的规划建设必将成为今后的热点。同时也不难想象,大量的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和运用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并将对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型规划的程序和内容也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规划的科学性与操作型也将能得到实质型提高。1.2循环经济可能存在的虚热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直举步维艰。新增长模式的难产及传统模式的根深蒂固,有其深厚的制度基础。1.3城市规划如何防止循环经济的虚热,由上述的分折可知,在资源配置市场化之前认为地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或将循环经济主要被作为增加GDP、提升政绩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手段,则必然使循环经济陷于有名无实或者“虚热”的状态,这将对循环经济及相关的规划建设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城市规划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这种局面,并尽量吸收利用循环经济中正确和先进的东西,改良与剔除循环经济或附加其上的不实成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规划本身产生同样的虚热。

首先是加强生态学理的应用。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真正结合的时间较短,加上生态学理论本身不成熟,许多理论还处于形成的初期,一些重要概念尚在争论之中,也缺 有操作意义的定量化参数,因此它对城市规划的实际指导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多数仅停留在理念更新指导思想转变等形而上学的层面。这需要更多的 规划人员对大量的规划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弥补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缺陷。最后是曾强循环经济理念的规划的规划实效性。2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得趋势。

2.1资源行政配置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制度性根源。本节拟以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地为例,进一步论证资源行政配置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制度性根源。2.2城市规划在资源配置市场化背景下的转变。在资源配置市场化得宏观背景下,城市规划的理念,内容与方法,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

当然,节约型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及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除了要加快金融,财税,土地,人事等经济与社会体制的改革步伐,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价格及其配置的市场化外,最终还是离不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尤其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其从经济促进型转为管理服务性,以保障与促进社会公正,同时相应改变或改良政绩考核制度与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扫清道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第6篇

一、调整生产成本核算

我国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制度多为传统会计管理模式,在产品成本核算中,使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即会计人员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将其涉及的直接材料、人工费用以及制作费用等各个部门进行核算。在这种成本核算中,其根源问题在于无法准确的区分存货成本与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针对这一问题则有了全新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针对产品的原料、运费等存货中产生的费用进行相关规定;其次,针对企业产品存货期间产生的盘盈或盘亏进行了调整;再次,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进行了相关规范;最后,企业在日常生产管理中,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针对固定资产后续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门进行完善,例如:机器维修费用。与此同时,针对传统会计处理规则,《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而是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二、调整直接材料成本核算

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都是从原材料存货的采购成本或者其他渠道的取得成本转化过来的。而在直接材料成本核算中,其调整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原材料的储存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列入当期损益;对于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周转材料等存货,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需要同时结转其存货跌价准备,即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用于销售的产品存货,其跌价准则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当期予以结转,冲减了销货成本。其次,针对生产领域的材料成本计价,会计人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用与之相对的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等,而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材料的数量。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后进先出的计价方法已经被取消。与此同时,在材料成本计价中,相关会计人员还应结合着市场材料的发展趋势,对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分析。以便从根本上确保材料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人工成本核算

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人工成本核算体系,一些企业在人工成本核算中,职工的范围、薪酬在界定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人工费用作为企业整体成本核算的一部分,若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核算,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成本核算。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针对人工成本核算做出了全面的界定,同时也改善了长期以来人工成本的管理模式,扭转了劳动耗费与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职工的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服务成果、劳动力付出以及一切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除去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其他的都应当将职工纳入企业的人工成本核算中,并以此来规范企业员工的社会随意性。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一些老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过中,针对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如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原材料、燃料与动力、工资等各个项目进行核算。而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这一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发展模式,对此,新会计准则将其调整为“直接人工”。

四、核算制造费用

在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生产除了一定的人工费用以及原材料费用外,还涉及到相应的机器制造费用。在我国企业生产中,多数企业将制造费用作为部门费用进行核算,且在汇总的过程中,由多个部门进行归集、总结。在实际核算中,制造费用不属于当期损益,因而在核算的过程中应直接与管理费用进行划分。对此,新会计准则做出了一下几方面规定:首先,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在维修的过程中,应及时的纳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而针对机器维修期间产生的停工损失,不应将其纳入制造费用中,而是纳入当期损益中。以此来确保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其次,在产品存货期间,传统的成本会计往往将盘亏、盘盈或毁损纳入产品所在部门进行集中处理,而在新会计准则中,也会这状况做出了明确规定,将其按照相应的规定纳入管理费用或者营业外支出,盘盈的在产品存货一般冲减管理费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新会计准则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规范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同时还对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企业成本管理。由此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成本实施核算,在节省企业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能推动企业的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祥玲.新准则下成本会计实务的变化探讨.中国经贸.2010(2):185-186.

[2]姜忠华.新会计准则下成本会计实务的变化及对策.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8):51.

第7篇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一、前言

企业经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我们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了企业经营的贡献,那么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将会变得不完整,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近年来,我们的社会经济市场涌入了一大批的企业,它们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互相获得相应的利益,以求在社会经济市场中立足,但是慢慢地也出现了一些经营管理的漏洞,而这些漏洞往往都会蚕食整个企业的经济,甚至将企业逼向绝境。在面对这些企业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必须认清问题的实质,继而做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一些企业经营漏洞。

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绿色、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更好地发展企业经济,要想让企业经营能够走得更远就必须得给企业经营出谋划策,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必须有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变得很不科学,其中存在很多漏洞,经营着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净利润,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劳动者的劳动量,为的就是获得那一点点的额外利益,这往往会适得其反,慢慢地企业的员工就会对企业抱有一个非常不满的工作心态,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就很难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也会导致生产率低下的弊端。除了压榨劳动者时间的弊端之外,很多企业的奖罚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都会变得低下,难以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这一些企业经营的管理模式都是非常不科学的,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最致命的 ,对此必须找到良策,不断优化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让企业的管理模式更科学才可以使企业的发展道路更平坦、更持久。

(二)企业缺乏创新的能力

如今的世界创新才是主流,创新才是引导社会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动力。在很多地方都需要利用人们的创新能力。在国防科技发展中需要创新,在企业经营的发展中同样需要员工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令企业产生更多的社会贡献,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社会经济不断进步。而创新能力低下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小瑕疵,很多的企业子啊经营的过程中都缺乏了创作的能力,企业经营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经营的方式比较死板、固化,不懂得如何变通,不懂得用创造性思维改变产品的性能,不懂用创新性思维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具有活力。缺乏了创新能力的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很能在如此多竞争的经济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缺乏创新能力同样是当今众多企业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也同样会阻碍企业的发展道路,想要让企业经营管理的道路更加好走,同样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更能拥有立足经济市场的王牌。

(三)企业经营的资金不够丰厚

大家都会熟悉的一句话,那就是‘钱不是万能,但是没钱那可是万万不能’。这显而易见说明了资金对于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要想经营一间企业的首要条件就是资金,购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聘请员工需要资金,打开市场需要资金等等,在经营一间企业可谓是处处都需要资金,没了资金的支持就根本没办法谈企业的经营发展。随着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经营缺乏资金的支持也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致命问题,很多企业原本的经营状况是比较乐观的,但是由于企业资金的不足就会难以支撑企业的继续发展,严重的情况可能是致使企业倒闭,致使众多企业员工下岗,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出现的难题

(一)优化企业经营的管理模式

如今很多企业的经营都不注重经营模式,它们的经营模式极其的不够科学,面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科学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优化。我们要做的先是优待员工,让每一位企业的员工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企业,让员工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积极工作。企业管理层应该多走走基层,对在工作一线的员工多进行鼓励。除此之外,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优化奖罚制度,对于有贡献、有大作为的企业员工我们应该加以鼓励、加以实物上的奖励,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对于工作不认真经常犯同样错误的员工,我们必须严抓,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罚和教育,让他们都能够知错能改,端正工作态度。

(二)提高企业经营的创新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缺乏创新能力作为众多企业都存在的毛病,我们当今任务就是对此毛病进行解决。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企业可以展开相关活动对员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企业经营管理的高层应该做出表率的作用,带领员工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让员工慢慢地拥有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性的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作用的,企业应该营造一个以创新为荣的氛围,让企业员工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创新为友。假若员工有了创新性思维,那么就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会大大提高产品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让企业能够独占鳌头,让企业能够使用创新性思维不断为企业出谋划策,让企业能够走上绿色、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合作让企业经营资金更足

资金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发展道路将会是举步维艰。由此可见资金对于一个企业的存活是多么重要,而如今的企业它们同样会存在着资金比较缺乏的问题。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不解决资金问题,企业将会面临毁灭性的灾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合作以及融资的方式进行筹备,在筹备资金的过程中,必须得体现企业的真诚,必须让投资方觉得你的企业是具有潜力的企业,从而让投资方乐意与你的企业进行相关的投资或者融资。合作与融资也慢慢地成为了很多资金短缺企业的救命稻草,通过与资金雄厚的企业进行相关合作,不但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更是能够让企业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我国的社会主要经济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对抗的经济市场,虽然充满了竞争,但是同样充满合作、充满共赢,企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如果没了企业的经济贡献,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严重的甚至会阻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要擦亮我们的双眼,用锐志的眼光去洞察企业中存在的漏洞,然后必须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根据问题根源找出路,找到解决方法,让受阻的企业重新恢复活力,让出现问题的企业能够健康、绿色、持续地发展。总而言之,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重视,必须让企业在此回到充满活力的发展状态。

(作者单位为云南水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滞后的生产经营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重产不重销的相对落后的生产经营观念致使许多企业忽视产品质量、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售后服务等,造成了相关经济纠纷,购货方拒付货款,从而致使销货方的资金长期被购货方无理甚至无偿占用,从而加大了销货方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

(二)不健全的信誉度评估体系在购销交易之前,企业对一些中间销售商和购货企业信誉度评估考察不够深入、准确,使企业在其提出购货需求的情况下,草率地与其签订了购销合同。而由于一些中间销售商和购货方故意或恶意占用企业资金,也导致了企业的销货资金难以回收。

(三)缺乏效率的催收回款政策在购货方企业中,一些经营效益较差的企业,总是在其购货付出大部分货款后,留有一部分小额的货款而寻找种种理由拒付,使得企业在催收货款中有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感,从而导致一部分小额的货款难以回收。

(四)不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企业对本企业销售人员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严格,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了销售人员和购货方合伙蒙骗、坑骗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甚至最终成为坏账、呆账,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回收难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信用的缺失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与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信息经济的主要功能是提高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质量,从而在加速资源流动的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信用经济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社会的诚信机制,以便使财产的互换和资源的流动能有一个可靠的制度保障。信息与信用的有机统一与交互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因此,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信用缺失的实质是失信企业只想拥有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这就对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构成了挑战,并侵蚀了市场经济的基础,而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是产权的本质内容。所以说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明晰是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产权是指财产权,包括物权和债权。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要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而我国一些企业不讲求信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清楚。没有确定的私人所有者,产权不清,企业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不可能从讲求信用中获利,自然就没有必要讲求信用。一言以蔽之,产权是信用的基础,明晰的产权是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也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企业才会讲求信用。

(二)产权不明晰是企业拖欠应收账款的根源 由于整个社会缺乏有效的诚信机制,所以失信行为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使原本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赊销行为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大量应收账款拖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也曾大量采用信用结算方式出口货物。结果却令人震惊:虽然出口额大幅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逾期的应收账款,一些企业的坏账损失率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西方企业平均0.25%~0.5%的坏账损失率。西方企业在高比例信用销售的同时能够保持极低的坏账损失率这主要得益于西方国家已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企业内部也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而我国企业和西方企业在信用销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差距较大。

三、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对策

(一)稳妥界定企业产权,明确企业产权主体明确界定企业的产权是困扰国企改革最难解决的问题。只有企业产权明晰了,所有者主体复位了,许多困扰企业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彻底解决,企业才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运行,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才会提高。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了“科斯定理”。其基本含义是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无论产权的初始界定如何,最后都能通过有关各方的协调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状态。所谓交易费用,通俗地说,是企业之间相互交往时所需的耗费,可能包括信息费用,谈判费用等等。如果我们把交易和契约作以广义理解,则企业间的任何相互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达成一笔“交易”,交易的达成实际上也是签订了一份“契约”。达成契约和履行契约过程中的耗费就称之为交易费用。假设交易费用为零,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为此,科斯及其他学者又进一步证明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产权明确界定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产权的界定是相当重要的。财产关系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财产规则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规则,只有财产关系理顺,财产规则健全了,社会的信用制度建设才能有客观的基础,诚信守诺的原则才能在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营造良好道德氛围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深入的诚信教育,使企业真正树立起诚信观念,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诚信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更需要早强调,早起步,常抓不懈,以求改进。要让企业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是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讲求诚信的企业终究要倒霉。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饮鸩止渴,是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一个缺乏诚信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诚信也是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国际化竞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诚信竞争。只要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一定能够改变我国企业当前信用缺失的状况。

(三)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必须强化法律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法律的强制来建立诚信为本的社会秩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物权法与债权法、合同法与侵权法、企业破产法与个人破产法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要制定一部完善的和完整的侵权法,以便在确定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损害赔偿与损失赔偿、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等方面能够有法可依,并且对失信和侵权行为起到有力的防范和震慑作用。同时必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大幅度地提高失信行为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以此来为社会经济活动建立起一道保护墙,使失信、背信、弃信、无信、骗信等行为失去活动空间和立足之地,也只有规范了企业的信用行为,才有可能解决企业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问题,有效的通过产权与信用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高竞争力。

(四)加强对客户偿还能力与信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直接间接调查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各客户的信用等级,并给与相应的信用条件,即信用期限、付现折扣和折扣期限以及赊销额度。也只有正确的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才能合理的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所以,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有关信用资料的基础上,将其相关的信用资料记入各客户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页的上方,做好日常核算工作,以便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控制。从而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同时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和健全应收账款的各项管理制度,尽可能的缩小应收账款的拖欠空间。

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主体缺位现象,造成在企业还款与收款的观念上出现了误区。产权关系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信用的普遍缺失,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问题就很难彻底解决。所以,本文从国有企业本身入手理性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即从宏观角度产权、信用缺失的视角来探讨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认为产权不明晰及其所导致的信用缺失是国有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可以从自身产权出发,通过采取稳妥界定企业产权,明确企业产权主体;积极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加强对客户偿还能力与信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等措施。从根源解决企业相互拖欠账款,以求根本解决“三角债”现象,可使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纪坡民:《产权与法》,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年第4期。

第9篇

(一)现代民商法文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进步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商法的产生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渊源。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为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民商法就随之诞生了。因此,民商法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民商法所体现的精神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竞争的精神。除此之外,民商法也提倡一种合作精神和责任精神,民商法的这种精神也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征。民商法的自由、公平的精神,与传统社会中的欺诈行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二)现代民商法体现了一种很强的适用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鱼龙混杂的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采取不法行为。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民商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民商法的技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民商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次民商法对各种经济行为的规定也是十分准确和细致的。由于民商法是要应对各种各样精明的商人,甚至是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所以,只有民商法做好这种经济的适用性,才能够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综上所述,适用性也是民商法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性的特征。

(三)现代民商法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现代民商法不仅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而且现代民商法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共同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民商法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等对个人权益进行保护的这些特征,为民商法提供了一种目标性,让民商法的针对性更加强,而民商法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也使民商法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得到了保护。因此,只有弘扬民商法,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措施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民商法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社会民商法也具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民商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是与现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也是社会经济体制的缺陷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自由竞争,而社会民商法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所以,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也是现代民商法自身局限性产生的根源。

(二)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体现

现代民商法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民商法建立的初衷是保护个人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护个人的经济自由,在这种体制之下,很容易就会使个人的财富不断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就会产生社会的垄断现象。除此之外,社会民商法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自由,而对社会生产当中的财富分配不作出规定,如果社会财富在分配的时候就已经不公平,那么民商法所维护的个人自由也是对这种不公平分配的自由的维护,因此,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民商法只会使他们与社会的差距不断拉大,而使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人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三)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克服办法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民商法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产当中的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益,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却无法进行保护,尤其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首先就需要对民商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使民商法的精神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也能适当地照顾一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现代民商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明: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并随着21世纪全球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断被重视。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工作刻不容缓。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性研究

(一)国外定性研究

1、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国外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的著作,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之后,20世纪30年代,主张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凯恩斯学说诞生。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贝克曼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地球》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2、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爆发第一次环境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阐明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美国学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发表《经济增长论争》(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美国学者戴利(Daly)率先给出稳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主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鼓励资源约束的主张,Georgescu Roegen运用热力学定理从本质上解释了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他认为生产耐久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才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现著名 “小型化经济”理论,他大力主张小型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随后的1972年,麦多斯(D.L.Meadows)等学者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学说,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二)国内定性研究。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和关系研究,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观点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发表文章《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共同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李文彦(1997)在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然而任勇和张坤(1999)认为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并不等价,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最后,陈祖海(2004)认为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国内外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评价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协调与否,然后对协调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解决两者矛盾使之协调发展。目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来被应用到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后来很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将此方法引进来解决本国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计量模型。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曲线反应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术、贸易、地理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有对影响的原因及内部结构进行解释,因此,EKC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三)综合评价模型。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单项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构建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是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状况,并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研究,从而知道相关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决策制定。

(五)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由许多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的模块组成,是跨学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此前,L.C.Braat等对于采用数学模型加入到生态经济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对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然而,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国内外最终落实在自然环境问题方面的解决上。根据现存的对策研究文献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两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来源于 “市场失灵”。针对问题根源,国内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态问题。

(一)经济手段。在国内外研究中,经济手段有多种划分方法。在国外,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经济手段的分为五种:收费、补贴、市场创建、押金―退款制度、执行鼓励金。这在哈密尔顿等学者的著作《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也有体现,里面的“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实则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内,部分专家把环境经济手段大致划分成政府援助、税收、低息贷款三类,而有些专家则划分较细,其中还包括污染索赔、排污收费等。

(二)技术手段。目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整体上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深入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技术分为淡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分别包含减少废弃物产生、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同时也可以直接分为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恢复等技术。循环经济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将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并取得相众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协调发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的限制,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完整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只是经验性总结,不宜推广。第三,现有的大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标、多层次的堆砌,无法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六、结论

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国外比国内更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较深较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几乎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服务于政府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对策制定,使其产生社会价值。这就使得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应注重理论层面的扩充,更应在对策实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9

[2]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10

[3]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J].环境保护,1992(01)

[5]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4)

第11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风险;治理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升至4.4%,已达到全球领先国家水平,并预测,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至1个百分点,带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7%至22%?q?。该报告依据的真实性待解,但互联网概念下投资拉动确有成效。

在互联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经济新生态之际,“互联网+”经济风险治理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关风险理论的研究虽然众多,但是针对现实风险治理应用技术研究却是十分不足,现对“互联网+”经济风险及治理应用技术一一进行分析研究。

一、“互联网+”经济风险根源分析

当前互联网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高速投资发展时期,中国增加ICT(信息和通信技术)投入,其中互联网基础建设是核心。在过去的20年,中国对ICT技术的投入平均每年增加8.8%,从而带动GDP总额每年增长1.0%,如表1所示。过去20年,中国每年因ICT投入而增长的GDP已经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的工业国或金砖国家,比如比美国高2/3,是德国的2倍多,日本的3倍,中国通讯设施历史发展落后,欠账较多,互联网为中国实现通讯赶超提供发展机遇,带动中国巨量该领域投资。

由于投资拉动效应,外加通讯短板欠账消除,“互联网+”经济推动市场化、释放经济潜力巨大。

然而,“互联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不能神话,政府经济治理制度设计需要将现实与神话区别开来,回归理性。我们可以从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ICT经济体――美国窥见一斑。关于美国网络技术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对比研究结论清晰地解释了为何扩大互联网应用与ICT投入存在密切联系的原因,帮助我们理性认识“互联网+”经济实效性。

深入分析发现美国在互联网和ICT高速发展的34年里,经济效率有阶段性提高,但不具有长期持续性。1994年至2001年,美国的生产率年增长率达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值――3.6%。发展原因是该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当然投资拉动反应滞后段时间,大约1年左右。美国投资占GDP比重从1991年的19.8%上升至2000年的23.1%,互联网泡沫后则投资略有下降,然后在2005年达到22.9%。这时主要是信息产业基础投入加大,美国随后这方面的投资减少导致了生产率增速急剧下降。从图1中对比清楚地看到美国劳动生产率随资本投资激增发生的变化。3年后,投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4年后高达0.89。当资本投资减少时,劳动生产率也随之下降。这表明,并不是互联网理念或者纯网络技术直接导致了生产率提高,仍是投资拉动成效。

分析历史数据可能会因具体经济市场化存在差异因素有所偏颇,那看看当下美国经济发展动力问题。2014年5月,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坦言,美国正在面对“较为疲软的生产率增长”。据CNBC报道,摩根大通旗下基金部门首席市场策略师戴维・凯利指出,美国经济增长迎来了第七个年头,但是增长速度却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最慢水平。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不断创新叠加推出,美国政府制度创新网络产业激励不断推出,领先世界各国实施治理体系,但美国生产率增速仍如蜗牛般缓慢,仅为0.5%。凯利发展预测,2年内美国将耗光经济发展动力。由现实数据清晰地表明,仅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提高生产率,美国推动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就是对互联网过度依赖的产业风险的理性认识。互联网仅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创新资源,不能依网永逸。

而反观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实,存在很多不良现象:电商只是实现传统店铺利润集中向电商平台转移,反而出现实体店铺倒闭潮;网上营销舞弊、欺诈、假货盛行、税源流失,借助互联网运行的企业处于不盈利状态等问题;互联网渠道平台过度垄断,打压注册商户生存空间,对经济贡献未能抵消带来其他领域亏损数据;P2P网贷平台普遍关门跑路等。

从以上“互联网+”经济发展分析不难发现,“互联网+”经济风险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深刻认识到“互联网+”仅是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技术环境、生态等,适应社会诉求的科技创新应用拉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没有创新性的互联网普及应用对经济发展成效不大。这对中国“互联网+”经济风险防范政策制定有着重大启示与借鉴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互联网+”经济风险及治理

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中国网民因网络诈骗、垃圾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导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1093亿元。其中,网购令网民权益损失最严重,网民遭受损失的范围广,平均损失规模大,曾在网购中遭受损失的网民比例高达65.3%,平均经济损失为176.2元。网络欺诈盛行不仅侵害个体利益,更严重危害了“互联网+”经济公共安全秩序。

1、互联网服务垄断风险及治理

数据显示,SK电讯当时的LTE-A商用网络的平均数据传输速度已达102Mbps,是同期美国平均家庭宽带速度的10倍。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因政策制度导致产业垄断后果,网速世界排名在80位以后。根据Akamai公司的《2014年第四季度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韩国宽带网络的平均连接速度为22Mbps,这一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倍,中国的6.5倍。而且,相比国民收入,韩国的网络资费标准也并不高,对于一般韩国家庭而言,每月平均仅须花费20000韩元(约110元人民币)就能轻松享受百兆宽带网络,这不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月收入的1%。如今免费的高速Wi-Fi 信号覆盖整个首尔城,平均网速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发达的网络带来了大量的“经济红利”,形成“互联网+”经济良性循环。发达的网络,高速互联网速才能实现与商业、金融、娱乐、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和行业的充分融合,释放出巨大的“互联网+”效应,互联网大量的增值服务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收益源。由此,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严重垄断导致巨大基础差距已成为对国家互联网产业战略巨大垄断制约,排斥技术创新进步,已然成为压榨市场红利的可怕黑洞。国内网速不是基于技术创新滞后,也非技术障碍导致,而是垄断。

打破垄断体制是提高网速的必然出路,提高网速仍需系铃人政府以权力清除垄断,进行推行产业治理制度创新,清除垄断产业制度,落后产业制度体制改革比总理喊话提速降费更有效久远。国家应对信息基础实施产业重大技术进步强制推广应用,如4G、5G宽带技术,政府优先发放牌照,发放范围不限于现有垄断企业,对构成竞争潜在主体倾斜投放牌照,如5G授予华为、电网、广电、铁路、卫星通讯等对现有垄断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主体,必要时扶持资助发起组建新产业市场竞争主体;对虚假网速欺诈行为,制度设计参照境外惩处赔偿原则,立法授权免除使用费用并惩罚性加倍赔偿;为消除政府审批导致迟滞先进技术使用,立法授权创新主体自动取得许可,更应重罚问责造成垄断迟滞技术进步的中央部委;在中国,高层问责人事调整更会高效消除垄断推动产业发展。国有垄断势力导致网络产业服务基础设施的落后,客观上就是为美国谷歌卫星宽带覆盖中国提供机会。

2、网络欺诈等互联网安全风险及治理

中国垃圾邮件、网络攻击量全球第一,互联网安全性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政府治理应着力消除网络安全环境隐患,确保“互联网+”经济交易安全,营造安全可靠网上经济健康环境,以安全、有序的治理服务推动“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网上诈骗、欺诈、侵权等犯罪更侵蚀网络交易安全信用,导致网上交易行为不可信,网上失信普遍性将导致“互联网+”经济基础动摇,“互联网+”产业一切推广应用将处于飘摇状态。树立网上信誉与交易安全,需要制度系统设计保障,没有“互联网+”经济安全环境治理,则其他举措无从谈起。

全球最大的内容传递网路服务提供商Akamai则在其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安全报告》中指出,2014年全球的恶意流量攻击行为中,有43.0%由中国发起,几乎是剩余前十名国家的总和。流量攻击(DDoS)是目前最难防御的网络攻击之一,据美国最新的安全损失调查报告,流量攻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各种网络攻击行为中是最为严重的。流量攻击之泛滥,暴露出的是中国区用网环境的恶劣,以及网民信息安全长期得不到制度保障的糟糕现状,暴露政府互联网治理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互联网+”风险先行势必祸害“互联网+”经济发展成为必须解决首要治理问题。网上环境是现实社会环境反映,线下经济欺诈、失信必然网上扩大恣肆,线上线下同步共治才能净化“互联网+”经济环境,线下治理无序难有线上规范有序。

欧美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活动法治文化深入,“互联网+”经济风险无中国严重。我国网络风险与线下风险形成叠加效应,更应重视“互联网+”经济风险全面治理,针对网络风险采取有效系统治理制度设计,净化“互联网+”经济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以政府善治维护“互联网+”经济运行秩序,同时兼顾全员共治积极性制度设计引导。现有惩处制度机制软化,是长期治理无序制度根源,政府失信、垄断企业欺诈、利益集团把持立法制度设计都是社会全员失信文化源头。

3、互联网金融风险及治理

当前网络金融热点领域出现网贷倒闭风波,网贷风险首先在“互联网+”经济信用环境问题;其次是网贷机构从业人员风控能力;再次网贷制度治理规范风险回避设计技术性不足。网贷利于消除资金中间环节,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融资发展,风险系统治理才能保障新型产业生存发展,否则遗留更多社会金融隐患。网贷治理制度应设置第三方监管账户制度,脱离监管专用账户资金汇集一概作为诈骗刑事惩处,欺诈网贷客户违约立法制度设计,参照信用卡违约追刑责一样保护该行业发展,仅要求行业风控提高,不进行环境净化和制度保障,市场风险会不断扼杀该金融业态创新。网贷行业应在现有制度环境中经信交易模式技术创新,善用现有制度体制化解违约风险,借用第三方银行托管,以注册客户银行账户透支模式委托银行发放贷款,对失信客户直接以信用卡犯罪途径追回违约贷款本息。等待制度环境完善不如自我业务模式流程创新,创造性善用现有社会制度环境,推动制度治理过度等待完善期间先行尝试,创新商业技术模式率先获得创新红利。

三、“互联网+”经济风险政府兜底设计

为打破互联网交易平台垄断弊端,地方政府应当开设政府网站经济板,对注册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安全制度设计保障模式,消除网上交易欺诈、不诚信行为惩处力度,对交易双方利用交易系统政府兜底保障信誉,开展资金众筹互助金融服务,促进交易安全完成,减少“互联网+”经济对传统金融信贷依赖,对垄断网络平台具有选择权,扩大社会信用激活市场交易。对“互联网+”经济系统风险和欺诈风险政府应兜底承担治理制度设计,可消除社会网络交易风险恐惧,网络环境下个人维权困境消除就是政府兜底风险治理策略。政府以国家力量打击清理网络风险制造主体,消除网络舞弊、欺诈等对个体侵权行为,以国家力量主导才能净化“互联网+”经济环境。政府治理在风险责任上回避承担难以形成有效治理环境。政府兜底非经营风险承担,是维护“互联网+”经济交易安全环境治理之义务,树立市场秩序信誉,高效负责公共服务利于推动网络创新业态发展,也是“互联网+”经济最好的政府安全保证书,唯有政府网络安全保证才能在网络时代满足市场主体交易安全诉求,制度性保护创业创新主体,实现民众网络社会经济生活安全,最大限度地促进、维护好“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政府通过采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来鉴别及检举医保等欺诈的行为不仅为其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医疗保险金,而且还了解到骗保企业之间是如何相互竞争并不断壮大业务的伎俩,为针对治理提供依据。美政府称,医疗诈保花费一美元,得到的回报是8美元的保费回归。可见美国互联网违法治理重在利益剥夺惩处制度设计技术,对各国互联网犯罪违反行为打击具有借鉴意义。美国治理欺诈不但没有增加政府开支,反而实现反欺诈投入盈余,国内反将欺诈治理作为政府负担,足见我们网上治理技术体系无效、能力低下,政府治理组织人员素质存在问题。该差距更多体现的是治理观念、技术应用措施落后。治理未必会亏损成本,治理制度设计适当可实现更大利益获得,包括对违法行为网络治理获利模式推广,惩罚性赔偿制度机制设计深化网络欺诈打击,震慑欺诈行为人,打击欺诈获利除依靠国家力量,可多元化依赖社会力量授权社会组织打击并让该类组织获利,如网络欺诈治理制度授权2013年12月26日成立中国“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360公司反欺诈公益权,授权互联网组织以互联网技术消解反制网络违法犯罪,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立法制度设计上授予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网络违法行为治理依据和利益补偿,让网络反违法、欺诈成为全民网上猎杀游戏运动,以利益引导多元共治净化网络环境。

因此,在中国寻求全国“互联网产业革命”时,应充分重视美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经验,尤其美国互联网产业泡沫教训。互联网提供通讯、大数据资源、云计算、新工业,商业、服务等管理、技术、模式创新路径、手段,如同发明电,没有电的创新应用,电本身不会带动社会发展一样。“互联网+”经济风险是创新技术带来经济社会转型困境。政府治理应及时预见其风险对社会各领域影响,引导化解风险,合理减少经济转型损失。真正实现“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尚待互联网之上进行各领域创新发展,唯有治理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才能成为经济发展动力根源。

注释

?q? 麦肯锡合理研究院.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R].第1-10页。

参考文献

[1] 孙文远:网络经济风险刍议[J].现代经济探讨,2005(6).

[2] 杜雷鸣:中国网络经济风险管理初探[D].四川大学,2005.

[3] 陈爱平:网络经济的风险应对机制及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6(3).

[4] 展绍暖:网络经济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分析[J].经济视野,2012(10).

第12篇

关键词:水库水源 水质污染 污染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1.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也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人们为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兴建了大中型水库,水库的作用是改变江河的自然面貌,兴利除害,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水库不仅可以重新分配径流,减免水灾和旱灾,同时还可以利用蓄水和抬高水位进行灌溉、发电、航运、供水、养殖和旅游等[2]。其中,供水形式主要为饮用水、渔业养殖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等。

2.水库水质状况

水库作为一种水利工程,不仅具有防洪发电等防灾兴利功能,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也举足轻重,水库对城市的供水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尤其是承担生活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生产水源的水库,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的肆意排放库区植被的破坏等各种原因正导致中国部分水库水质逐步恶化,透明度降低富营养化程度加深多种成分超标等,目前水库水质污染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3]。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利部2006年统计,我国水库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我国10个大型水库中Ⅳ、Ⅴ类水质水库4个,劣Ⅴ类水质水库2个。由于我国市政管网的建设速度较城市化速度相对落后,使得大量污水排放进入水流域中,对水体特别是水库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生活污水含有较高的氮和磷化,工业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和合成有机化合物两类污染物[4],农业灌溉、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源头。

3.影响水质原因分析

大中型水库的污染源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等,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水库上游及其库区境内。随着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不断发展,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使用量也大大增加,由于生产、运输以及废品销毁等过程控制不严,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随流域进入水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是持久性污染物的重要来源[5]。

3.1水污染来源

①工业污染源。随着水库上游诸多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工业废水增加,加重了水库的污染。污染源较严重的企业主要包括化工、造纸、钢铁及煤矿等,污染物质主要分为:铁、锰、氨氮、溶解氧、苯胺和石油类等。

②农业污染源。库区周围及上游使用的化肥、农药由于降水而随地表径流汇入水库,主要集中在防汛期间。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鱼、鸭饲料的投入,形成较大面积农业面源污染,使水库中氮、磷、农药含量增高造成水体污染。

③生活污染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也随之增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有所上升,而水源集水区的大部分城镇环境建设基础差,城镇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等一些必备的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源集水区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3.2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大中型水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游用水量不断增大,使得入库水量不断减少,降低了水库水体自净能力;②工业布局不合理,工矿企业位于汾河水库上游;③环保工程建设与企业主体工程建设不能同时开工,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净化设施和配套建设,只注重效益,不注重环保;④部分干部群众环保观念淡薄,对污染的严重性、危害性和治理的迫切性认识不足。

4.对策及建议

水库的水源水环境保护应从根源抓起,以保护水库水质为目标,以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源为重点,进行全面治理,其治理对策如下:

4.1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建设重点排污企业的中水回用系统,实现闭路循环零排放;防止新建污染较重的企业,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要有计划地进行行业兼并,集中生产、集中治理,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4.2减少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库区周围应移民,退耕还林,营造环库林带,净化水质。提倡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业,减少白色污染,节肥减污,并采用科学的灌溉方法,减少灌溉用水量和肥料的流失量。在水源集水区内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要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要大力推广生物制剂,减少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用量。

4.3建立行政机制,优化水库水源保护体系。根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水库水源水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对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通报,为水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宣传工作,鼓励公众参与,唤起人们保护水源水环境的责任感。

4.4强化水库自身管理。水库的治污要依靠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长期有效遏制水环境的恶化;依靠地方政府责任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依靠每个公民的爱水意识,自觉保护水环境,从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

5.结语

水作为生命之源,作为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基本资源,在当前场经济体制的优质优价现实条件下,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研究,达到改善和保持水库良好水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学文,邹丽鹏,程西方,彭辉.全国水质信息管理与分析评价系统[J].重庆环境科学,2010

[2]张春波.略论水库的作用和特性[J].吉林农业,2011.12:233

[3]孟红明.中国内地水库水质现状及原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7,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