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价值

经济社会价值

时间:2023-09-18 17:3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社会价值

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价值;表现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人的思想意识中不断的渗透和扩张,与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现代艺术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艺术思潮的结束,而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艺术并没有发展的如传统艺术思想坚固,但是它已经完成了自身的转变和完善,可成为一种新近的艺术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代艺术思想其实是新装饰主义的发展新阶段。任何一种风格和主义只不过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

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应该正确的把握其价值取向和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我们应该批判的去继承传统的艺术设计思想,对于任何的设计风格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有机融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的逐步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我们对待艺术设计必须将其看作成一种生产资源,体现出其实践性。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艺术设计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认清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和表现,有利于抓住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艺术设计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对新时期艺术设计的思想价值和表现进行简单探讨。

1 现代艺术设计推崇“以人为本”

现代艺术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在设计的过程中协调多种设计元素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四个层面分别有了自身新的内涵和意义:第一,人性化设计,其更加注重以人为轴心进行设计思考,主要体现出人的价值。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动态的设计哲学,在设计中没有确切的开始与结束,充分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设计以人为中心,体现出人作为主体的艺术设计理念;第二,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一样,着力体现出当代艺术设计对人本身的呵护与关爱,在艺术设计中坚持以人文本,提升艺术作品的亲和力。情感化设计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愉悦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第三,绿色设计,更加注重设计中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即在进行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将环保节约的思想纳入到艺术设计思考中,这体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体现

当代艺术设计更加注重社会价值的体现,所谓的社会价值就是指艺术设计产品与社会进行有机互动,从而实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现代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其产品的社会更能,包括艺术设计对社会文化事业的促进,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以及对优秀人类社会道德传统的弘扬等,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和完善,因此,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我们在充分关注现代艺术设计所带来的社会正能量时,也应该重视和防止艺术设计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以人类优良的社会道德品质为本分,体现出人类社会真善美的一面。艺术设计不能仅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活动,而是在追求物质功能的同时重视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注重弘扬社会优良美德,抛弃违背真善美的一切低俗元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 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

当代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其产品的易用性,艺术作品讲究更加贴近大众,更加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和使用。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设计师往往只顾追求自己心中的艺术向往,将自己的感受和理念发挥到极致,忽视了使用者的感受,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同,而且作品本身也失去了经济价值,不被市场所接受,最终导致作品被淘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智能化、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往往既是对传统设计产品的继承,又是新型创新理念的体现,更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具有易用性特征的商品不仅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更能体现其产品存在的价值。⑥

此外,现代艺术设计更加追求时代性和简洁性,如下表:

4 结语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艺术设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和绿色化设计的相结合。同时,艺术设计更加注重社会价值的体现,有效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艺术设计向着实用性发展,产品更加容易被受众认同,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设计的思想价值和表现形式将发生不断变化,要坚持艺术设计创新,才能实现我国艺术设计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伍燕灵.浅论现代艺术设计的意识[J].武汉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王 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7).

3、王彤灵.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5(3).

4、陈洁.艺术设计与市场关系的探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5、霍俊杰. 关于新时期"以人为本"艺术设计理念的拓展思考[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4).

6、袁磊.关于艺术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2(4).

第2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财务管理目标

社会价值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改善、优化结构,提升增长质量、提高增长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也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是系统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根据不同的系统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可以确定相应的目标。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

财务目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 相对稳定性

财务目标在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必须把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外界环境的变化与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适时提出并坚定不移地抓住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2.2 多元性

财务目标的多元性是指财务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适应多因素变化的综合目标群,要以主导目标为中心,协调各目标之间的矛盾。

2.3 层次性

按财务管理内容的层次,可把财务目标划分成由整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的层次体系,以整体目标为中心,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不同,在体现上述根本目标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代表观点有:

2.3.1 销售额最大化目标

厂商所追求的是销售额最大化。其理由是,经理阶层的工资和其他报酬与销售额的相关程度大于与利润额的相关程度。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密切注视的是企业的销售额,只要企业销售额扩大并继续增加,银行就乐意向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如果销售额下降,市场份额降低,就会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以及与对手讨价还价的能力。

2.3.2 利润最大化

有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越近企业目标。假定在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该观点的缺陷:①它不能区分不同时期的报酬,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②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公司之间或期间的比较, 税后利润最大化不能成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③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④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⑤会计利润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成本———机会成本。

2.3.3 每股利润最大化

通过将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可以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该观点缺陷:股票市价除了受企业经营盈亏影响外,还要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目标,意味着只要资金能投资于内含报酬率大于零的项目,企业就不应该支付股利,但这种股利政策对股东不可能总是有利。

2.3.4 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美国学者arthur j. keown 在1996年版(现代财务管理基础)中提出“财务管理与经济价值或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是有关创造财富的决策。” 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只为一个原因而生存,那就是不断地将股东价值最大化。”equifax 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我们全部的经营和财务策略的目标。” georgia-pacific 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永远是创造新的价值和增加股东财富。”

这种观点认为,投资者建立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 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股票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它是以一定期间归属于投资者的现金流量,按照资本成本或投资机会成本贴现的现值表示的。

该观点的优点:①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②财富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方面的短期行为。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因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不仅有过去和目前的利润水平,预期未来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③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各企业都把追求财富作为自己的目标,整个社会财富也就会不断增加;④财富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克服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报酬的同时考虑风险。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报酬和风险达到比较好的结合时才能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也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因而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3.5 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目标,但这一目标具有以下缺点:①对非上市公司不能用股票价格来衡量其价值;②对上市公司,股价不一定能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它同时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时期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 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从财富最大化的内涵来看,它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企业的总价值可以用股票市场价值总额来代表。这个目标完全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推出来的,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是比较合理的目标,因为它满足了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目标,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它却是个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目标。这是因为:

3.1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忽视了企业生产负的外部性问题

一般说来,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就是外部性,收到的危害叫做负的外部性,得到的利益叫做正的外部性。比如说,空气污染就产生典型的负外部性,因为它使得很多其他的,与产生污染的经济主体没有经济关系的个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这些个体希望减少这样的污染,但是污染制造者却不这样认为。例如,一家造纸厂排放废气,它可以建造设备以减少废气排放量,但是它从中却得不到收益。但是,在造纸厂附近居住的人们却可以从减少废气的排放中大大受益。

由此可见,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生产负的外部性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也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富的增长是牺牲整个社会的财富为代价的。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生产应减少负的外部性,增加正的外部性,增强企业生产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这存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分配问题。

3.2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会违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目标,比如企业会利用各种渠道得到各种资源,尤其是优质的资源。而资源是稀缺的,企业获得了优质资源意味着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规模上大大降低。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使企业缺乏改进企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的动力,如果企业还是采用集约式的生产,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符合企业集约式生产的新要求,应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3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利于人力资源会计和绿色会计的推行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人力资源增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核算人力资源,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体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将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贡献体现出来。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绿色价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加强对绿色资源的价值管理。

笔者建议,应将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改,体现出人力资源和绿色资源的价值,而这需要企业不仅站在企业的角度,而且站在社会的高度来定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税;路径依赖;制度选择

中图分类号:D92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116-05

以税收手段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破解社会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运用环境税这一激励机制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时代性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具有的“路径依赖”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因此,对环境税法律制度进行新的制度选择是中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更是破解我国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困境的关键举措。

一、中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路径依赖

依照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某种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依靠政府或其他强大的外力推动。一般来说,制度的路径依赖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如果循着良性方向发展,就可以形成路径依赖正效应:反之,朝着非绩效方向发展,最终“闭锁”在某种无效率状态,就可能形成路径依赖的负效应,制度的路径依赖既指制度的一种存在状态,也指制度演化路径的过程。中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在其演进历程中也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特性。总的来讲,中国环境税法律制度衍生的初期阶段出现了路径正效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制度已经很难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路径依赖负效应。

(一)环境税法律制度的路径依赖正效应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的初具环保意识的一系列税收法律制度在制定初期具有路径依赖正效应。税收作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强制手段在我国改革开发的初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这些初具环保意识的税收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的价值追求。此外,这些税收法律制度在引领经济主体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中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尤其是1994年消费税的开征与资源税的修订增强了传统税制的“绿化”程度,其与实践中大量采用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税法律制度。至此,中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不仅将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其价值取向,而且逐渐将“实现环境利益和负担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负担”作为其中很小一部分税收法律制度的制度理念。1994年伊始的中国税收法律制度开始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类矛盾,逐渐显示其路径依赖的正效应。“评价一种历史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不能主观地以现在认识为标准,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看它在具体的条件下是否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如果它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合理可行的,就显示了其路径依赖的正效应。”实践表明,中国税法律制度在为经济社会筹措资金以及逐渐将环境因素纳入某些税收法律制度改革与设计中呈现出路径依赖正效应。

(二)环境税法律制度的路径依赖负效应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和谐昭示中国现有的环境税法律制度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负效应。中国的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土地使用税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并没有破解中国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困境,但中国在整体发展趋势上依然坚守这种低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内在局限性导致路径闭锁,产生了路径依赖的负效应。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4篇

1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现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支配着人的社会活动,决定着人的价值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大学生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体导向是积极的、进步的、向上的。这些价值观念符合时展潮流,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大学生自身的完善。

1.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体导向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兼顾。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大多数大学生能够为实现自身价值去努力拼搏;同时,他们也时刻不忘帮助他人、回报祖国、奉献社会。

(2)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共享。当代的大学生重视金钱等物质利益的满足,关注眼前的名利,但并不把拥有金钱等物质利益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他们有自己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希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通过事业的成功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3)传统与现代并存。比如在道德价值观层面,当代大学生对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传统的社会公德规范较普遍持认同态度。把服务社会、敬业诚信等良好品质作为谋生之本、立业之道,同时,与现代工业文明相联系的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共道德行为正在养成。

1.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1)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中,他们能够意识到国家、集体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能够兼顾。但是部分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关注社会对于个体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肯定,忽略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个别大学生比以往更加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物质生活的享受,缺乏远大理想,一味追求高消费,把享乐当做人生的终极追求。

(3)当代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如绝大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希望为祖国做贡献。但在实际的职业选择中,很多学生做出了功利性的选择,愿意留在繁华的都市工作,不愿意去偏远的农村锻炼。

2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差的成因分析

2.1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价值观变迁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曾错误地认为经济增长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把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作为个人、社会发展主要的价值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惑、价值选择上的迷茫。

其次,社会上部分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平现象也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人生态度消极,对国家发展以及个人前途产生困惑甚至失望的情绪。

2.2全球化视野下后现代价值观的植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中国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国际上后现代的一些价值观念也逐步渗入到部分大学生当中,如过早地重视消费,享受,而忽视奋斗和创造等等。

2.3高校价值观教育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校园中重理轻文、只重学生专业知识,忽视思想素质提升的功利主义等倾向导致一些学生分数高、素质低、发展片面。

2.4当代大学生自身经历的局限

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年纪轻,阅历浅,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砺和对人生的全面思考,容易在价值判断上产生局限,在价值选择上走进误区。

另外,互联网信息的普及与家庭教育的理念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3 促进大学生价值取向合理化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

(1)价值观教育要坚持满足大学生的物质利益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并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进展,但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重视满足大学生的物质利益需求,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又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2)研究发达国家青年价值观念的变迁。

经济垒球化和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我们不仅要研究我国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还需及时、深入地调查研究发达国家青年的价值观变化趋势以及其变化背后隐含的社会经济原因,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3)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社会的新闻、娱乐、宣传等领域要坚守职业道德,弘扬促进社会进步的主旋律,宣传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改善高校自身的人文环境。

高校人文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是良好人文环境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主导价值观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素质,倡导人文关怀、完善价值观体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人文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评选先进个人、校园志愿者活动日等活动,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第5篇

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90后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重要群体,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具体而言,90后大部分都是刚进入职场,或者仍然在校的青年群体,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从经济社会地位而言,是相对边缘化的。因此,尽管90后群体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且更为擅长使用网络媒介,但他们目前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了90后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从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新文化和新思潮的代表,他们所形成的青年群体的亚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新生力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推动,新生力量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正视和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摩擦与共容是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所必须的。

正视90后与主流社会摩擦和共容,必须认识到中国的90后在文化上的特征与中国全球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他们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理念的影响较少,思想上更为自由和开放,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超过以往代际人群,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交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所谓的多元化特点,其实反映了当前社会中主流文化趋弱的发展趋势,毕竟从生命历程来看,当下占据社会主流的人群,并没有像90后那样成长在中国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同时还与整个人类世界产生不可磨灭的联系。

90后在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更加接近现代社会特质,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恰好处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更加现代化,但并不是简单的“西方化”,而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变动趋势。在90后的成长过程中,中国从贫困走向小康,从物质匮乏走向物质充裕,故而他们对消费的欲望和对生活的渴望与以往代际人群不同,进而体现在消费习惯,生活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90后青年们从小就能够接触到互联网,他们的社交方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社交,在信息获得上增加了非常重要的渠道,在价值获取上增加了选择的可能。考虑到这些,90后的价值观念体现出国际化和网络社会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国际上一般趋势类似,90后更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对外部世界和“成人社会”并不热心,客观上存在着政治冷漠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心时事。相反,他们有更多的渠道来掌握经济社会的变化,他们对社会观念的冲突和对立更为敏感,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在受到主流社会的评判时,他们如同其他年代的青年人一样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同的是,他们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比如在互联网和网络社会的同龄人群体中发泄不满。

逆反心理的表达并不意味着他们反对主流的社会价值观,由于年龄的缘故,他们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叛逆往往是价值观不稳定的表现,社会应该对他们的后续变化持续观察。对主流社会而言,没有必要按照既往的逻辑来判断90后青年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交网络,而是应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认识90后青年的特征。

认识90后的特征,必须重视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和所处生命历程阶段的不同影响。准确地讲,对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时代和青春期的因素是共同存在的,两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如果非要分辨的话,对90后青年的影响因素中时代的作用更多一些,因为所有的青年人都要经历青春期,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他们的青春期都会存在与以往代际不同的要素,而这种不同的要素是由时代的特征决定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社会都会因为人生历程中塑造要素的不同与青年群体产生不同程度摩擦,如何处理与90后青年的摩擦实际上体现的是“成人社会”的智慧。

90后群体的特质作为一种既有的社会存在,无论是引导还是迎合的方法都不可能改变90后的社会文化印记,这种印记存在于他们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不可磨灭的。对于主流社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和客观认识90后文化印记的存在,而不是刻意去引导或者迎合,顺势而为,不要设定特定的目标;因势利导,不要限定既有的框架,承认90后青年与主流社会的差异弥合是一个青年自我成长、自我认知和自我修正的必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社会”的鲁莽干预是不合时宜的。

90后,你了解吗

第6篇

一、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文化的和谐本质上是社会的和谐,是和谐实践的客观反映。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还是文化自身的发展乃至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本身就有协调发展的含义,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如今,文化在综合实力的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内驱作用,发展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民族素质,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社会各阶层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种利益矛盾日益凸显。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已经减弱,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可以说,建设和谐的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的思想文化,树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与精神追求,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们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又要提高人们的智能、技能、潜能,为展示才华和能力提供舞台和空间,使人们始终保持健康积极、昂扬乐观、努力向上、富于进取的精神状态,形成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始终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只有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认识社会思想的主流和支流,用发展着的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二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把各阶层、各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三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进一步把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合在一起,必将促进民族团结、国家发展、社会和谐。

三、遵循文化自身的特质与发展规律,建设和谐文化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努力探索文化自身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和培育和谐文化。

第一,遵循文化发展的传承性规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独有中国文化是延续五千多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和’、‘和谐’、‘和合’,因此,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甚至可以说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文化其实就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

笫二,遵循文化发展的开放性规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兼容并蓄,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关于社会和谐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都要加以辩证地分析与借鉴,从而使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能够博采众长,不断汲取新的营养并走向世界,夯实和谐社会的“软实力”。

第三,遵循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规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丰富性、多样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既是地理环境的造化,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地区文化、职业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就要提倡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使之最终成为一种有序的和谐文化。

第四,遵循文化发展的创新性规律。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展进行艺术创新,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以及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文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动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继承与创新、开放与多元为特征的思想文化体系。

第7篇

合同法是根据现实社会为了维护人们日常经济关系所产生法律,属于为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合同法在维护正常的经济交往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其法条设计也呈现出许多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折射出社会主流伦理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合同法长久不衰的法宝,进而充分发挥合同法的客观作用。

一、合同法社会目标问题的伦理分析

社会目标问题属于合同法伦理有关问题分析的最重要的方面,关于合同法社会目标的伦理分析通常是将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探讨问题。从这两者关于伦理问题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认清私人与私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法律责任和关系。将合同法与社会学问题比较研究,在确保不侵害其他社会人的利益的前提下,确保合同法有关规定快速坚决执行,充分发挥其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效用。合同法并不仅仅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确保实现保障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意思自治,在此种基础之上促使社会人更加自由自愿的追求个人认为正确的社会目标和人生方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合同法作为经济法类别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合同法主要的践行目的仍然是以较小的自愿价值,换取更大的价值,实现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有序高效进行。

二、合同法权利义务问题的伦理分析

从合同法的法理学的角度来说,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重点体现出当事人双方的法律意志,共同体现合同的本质特征即双方法律意思表示必须符合规定和法律法规,不论是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双方自愿的共同意愿来进行,必须随时接受法律的价值考量,对于合同条款进行动态更新,及时将公正的合同条款补充进来。这种合同履行模式可以有助于保护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合同法会根据合同订立双方当事人的言语和行为的合理意思表示,进而确认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意的合理性。这种说法可能在某些经典案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但是当前社会随着法制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为实现合同订立双方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必须进行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并且时刻将诚实守信作为该组织体系有效、高效运转的坚实基础。更加重视合同法履行行为的恰当性,因为恰当性在合同法履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必须及时根据合同订立双方当事人的具体行动来判断影响他人的合理行为,纳入考虑的范畴。

三、合同法社会诚实守信的伦理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诚实守信越来越被我国的相关法律所重视,成为众多法律法规制定执行时所必须追随的基本原则。然而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和条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弥补的漏洞,这些都迫切的需要诚实守信这一伦理道德去加强约束和营造。因此,作为合同法同样需要社会给予诚实守信的伦理分析,顺应合理合法的发展潮流。在合同法的规定中涉及到合同的制定、变更、完善、执行、终止等环节,诚实守信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体现了当前合同法对合同当事人的精心保护。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体现的诚实守信。合同当事人在缔结合同之前没有任何关系和义务,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从新的合同关系中认识到,这是一种建立在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之上而发生的关系。二是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体现的诚实守信。按照《合同法》第60条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根据合同的目的、性质等重要的信息,要积极履行保密、执行、协助等职责和义务。三是在合同的终止之后的诚实守信。在合同所产生的民事关系停止之后,合同当事人就可以脱离合同的制约,停止对合同义务的履行,不再对合同、对彼此有责任关系。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没有后合同关系的存在和约束,致使合同的有关内容、效力等在合同关系终止后被泄密、流失等,产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关系终止之后,仍然也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履行保密、协助等相关义务。四是,在合同的解释过程中的诚实守信。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合同进行内容、效力等方面的解释,不但可以忠诚于合同本身,同时对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正确的起到解释和帮助作用。

四、合同法内在价值的伦理分析

法学界认为,合同法是以规范、调整、约束现实生活的契约等各种形式为目的的一种法律,可以说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因合同产生的相关利益关系转变成内在的价值。伟大的学者康德曾经说过,在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运动,而只有有理性的事物可以按照原则进行行动。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因着一定的目的和价值,自主的改变自己的行为,处理自己的财产,这样的行为都是由个人的内在价值所影响的。正因如此,法律法规是一种专门的关系科学,是不能纯粹的追求理论研究的,必须更加注重兼顾经验和经营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存在,重点考虑到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内在伦理价值以及之间的关系。在履行当前合同法中,必须要求合同订立和各条款符合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志,履行法律的行为必须是遵循一定价值的正确伦理价值,存在本质上的行为控制要求,这样的伦理分析来解释合同法的内在价值更容易得到当事人的内心认可。合同法的效力受相关规定的限制和要求,不能忽略合同法的内在价值构造,要建立在各项规章制度已经渐趋完善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

五、结语

第8篇

所谓社会服务管理,在物质层面上主要是创造社会公平的发展环境,为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提供服务:在价值层面上侧重建立起大家认可、相互信守的思想行为准则。为社会正常运行与协调发展提供服务。当前,苏南已进入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信息化促进和带动了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民向市民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引发了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仅要定位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成果的共享。还要通过教育、沟通、治理等社会服务管理引导新市民达成新的社会共识,并以此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自2006年10月以来,无锡梅村镇党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努力贯彻落实无锡市委提出的新要求,在社会价值层面上开展了以“新市民、新形象,构建和谐梅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管理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调查结果表明,梅村镇的做法摆脱了传统桎梏,以软服务教育人,以硬管理规范人,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向市民的和谐转变。

梅村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享有“江南第一古镇”的美誉。现有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是无锡新建设市镇中的重镇。自2002年划入无锡新区以后,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全镇技工贸总收入2006年达到120,5亿元,是2001年8.07亿元的16倍,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00元,比2001年增长了1倍多,今年上半年技工贸总收入又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41%,市民人均纯收入7065元。同比增长17.1%。但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既要依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成效来化解,同时又必须依靠和谐发展,通过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来化解。因此可以说,开展对新市民社会服务管理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具体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对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原则。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精神需求的满足就显得更为迫切。这几年梅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市民贪图享受、不求进取的现象:有的以打麻将混日子消磨时光;有的是“三不干”,即吃力活不干、工资低不干、三班倒不干。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状态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发展增加物质财富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还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引导人、激发人的动力与活力。

区域跨越式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梅村人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大大增强。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居民因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等原因,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同步提高。加上有些人仍然用计划经济的价值标准去衡量现实社会的变迁,因而难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对现行政策不理解和不满意的现象。这种由于思想观念转变滞后而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和谐,如果不能及时矫正,就很难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梅村镇在无锡新区“二次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推进“三集中”建设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无锡近几年实施的“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建设战略不仅改变了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使梅村镇成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管辖内的一个基层组织,而且使这里的村民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市民。身份的变化容易,但是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旧习却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人虽然已搬进了新建的居民大楼,但文明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再加上梅村地处新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这些新市民的素质,使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纳入城市文明发展的轨道。  经济社会转型对基层党政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地处新区的梅村镇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必然会产生出大量的与征地、就业、拆迁安置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党政组织去妥善处理。特别是拆迁补偿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被拆迁者的利益,除了按一定的条例、法规去实施外,更多的还要靠沟通、靠相互理解、靠党政组织治理方式的改变去化解矛盾。

从上述实际情况出发,近几年来,梅村镇党委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先后作出了“建经济强镇、创文化名镇”、“打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梅村新人文精神’’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性决策。正是这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而开展的落实决策的各项教育活动,才保证梅村镇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最近开展的以“新市民、新形象,构建和谐梅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管理活动,实际上是梅村镇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和未来发展思路采取的一次前瞻性举措。

加强对新市民的社会服务管理是一项全新的课题,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人员的广泛性以及服务内容的实践性,需要用全新的理念来实施管理。他们具体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把培训教育作为提高新市民素质的起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长期的发展状况,与人们内心的价值“内存,,有关。因此,镇党委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各类管理人员和市民等不同群体的各种座谈会,全面把握各类人员的现实思想动向,经过多次认真分析研究,决定把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作为开展本次活动的起点。创设了“梅村镇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以镇党校为阵地,由党校校长具体负责培训教育服务工作。为了保证培训教育能达到预期目标,他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开设十六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讲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梅村镇发展的成果回顾和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以及有关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识等10多门课程,尽可能体现培训的需求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骨干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引导带头作用,还有意识地组织镇领导干部、党员和一些老的村支书分工参加每期培训班,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通过每期15天的“脱产学习”,新市民们不仅了解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长了见识又长知识”,而且确立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的市民讲,过去认为讲大局是领导的

事,现在认识到每个人把家庭、邻里关系搞好也是大局,只有上下一条心,才能实现梅村镇的新跨越。还有的讲,讲大局不是靠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和谐也不会凭空而来。对于如何做人,有的讲虽然当学生时就解决了,但过去解决不等于今天解决,同样,做一名新市民,今天解决了不等于明天也解决了,一个人一辈子都有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人格是提升自身和社会文明水平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融入城市化的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市民。

第9篇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

第10篇

关键词:耕地保护;政策;完善

一、问题提出――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效果

1986年,《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与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耕地保护正式制度的初步建立。随后耕地保护制度又经过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土地用途管制(1997)、《土地管理法》的修订(1998)以及国家土地督察局的成立(2006)等几次重大的改革和完善。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框架以1998年《土地管理法》为核心,主要包括土地用途管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税费等制度安排。在具体执行这些制度的时候,各行政主管部门又陆续出台了农地转用审批(上收农地转用以及征用权和审批权)、土地利用规划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将耕地保护的责任落实到省一级人民政府,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开发复垦整理、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用税条例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制度对耕地保护的行为主体及其责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使其成为世界上现行的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之一。

虽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耕地减少的作用,但是耕地总量持续快速减少的趋势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国土资源公报数据,1999-200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以上,年均减少1400多万亩,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表明,到2008年底中国耕地资源仅剩18.2547亿亩,日益逼近18亿亩耕地红线。现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耕地数量依然在快速减少,“圈地运动”屡禁不止,耕地保护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二、问题原因分析――耕地保护中的行为博弈分析及外部性

(一)耕地保护的行为博弈分析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土地使用者――农户三者作为耕地保护行为的现实参与主体,在现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及执行环境中进行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博弈。但在现行的产权制度安排下,农民对耕地保护的实际参与非常有限,因此可以将监督行为与执行行为的互动分析简化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耕地保护行动博弈。

假定土地产权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政策)是外生的,耕地保护效果是不同主体在制度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中央政府基于保障粮食安全及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力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地方政府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查处;而地方政府则基于经济发展和政绩的需要在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中权衡取舍,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形成以下博弈模型(见图1)。

假设在中央政府不予以查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获得收益R1;如果地方政府的欺骗行为被查处,那么地方政府将会有一个被处罚的损失成本G*P(G表示处罚标准,P代表查处发生的概率);地方政府选择“执行”,则获得的收益为R0(R0小于R1)。对中央政府而言,如果地方政府实施欺骗行为,而中央政府又没有查处,则中央政府的收益为0;如果地方政府在没有中央政府监督的情况下执行政策,则中央政府的收益为V,在监督查处的情况下执行,则中央政府的收益为V-C,假定查处成本为C。

通过以上博弈模型,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有关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受到中央政府的查处力度(查处概率P)以及惩处力度的直接影响。

(二)耕地保护效益的外部性分析

庇古认为,外部性就是“由于存在着未获补偿的服务或未予赔偿的损失所造成的私人与社会净产量之间的偏差”。

耕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土地非农化后,利用方式的不可逆转性),一方面能够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具有调节气候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效益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效益。而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其带来的社会、生态效益为整个社会所享用,但体现不到耕地保护者身上,保护者难以在经济上享受到耕地保护所带来的效益,因为耕地与非农用地的收益相差很大,耕地相对于其他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经济利益是最低的。

从区域之间来看,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梯度发展战略制度安排下,东部沿海地区在获得了较多耕地非农化指标的前提下,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随着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越来越大,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中西部地区政府出于迅速发展经济的需要,也尽可能多的索取耕地非农化的指标以完成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东部发达地区按照土地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把耕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推给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在当前以GDP为核心的地区发展与领导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中西部地区又以发展经济为由不愿承担过多的耕地保护任务。因此,各区域都倾向于享受耕地保护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性(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耕地成为一块“公地”。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出于迅速发展经济的需要,以地方政府主导的耕地占用现象也是频频发生。

从区域内部来看,根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一旦被划定耕地保护区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后永久不得占用。由此,耕地所有者、承包农户和地方政府能享有耕地农用的经济效益,而不能享有耕地非农转用的经济效益,并且承担了全部的耕地保护成本。在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定价体系以及农业支持体系下,土地的利用方式直接决定了土地使用者及地方政府的收益的高低,这直接导致了以行政命令下达的耕地保护指标被落实在质量低下的偏远地区,甚至是山区,而把平原、城市近郊的优质农田迅速非农化现象的出现。

三、问题对策――完善当前耕地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耕地保护补偿运行机制

政府作为一种实现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的机构,其存在会减少人数众多时获取个人关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偏好的信息所需的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的承担者进行必要的补偿,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减免等措施修正耕地保护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分配扭曲,完善当前单纯以行政手段维持的耕地保护制度,促进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激励耕地保护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运行框架。在目前以省级行政区为耕地保护责任单位的运行机制下,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实行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并最终落实到耕地保护地区;根据全国耕地资源需求量及各省区气候条件、耕地质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确定各省区耕地资源最低保护数量,以该数量为基数对各省区进行耕地保护的补偿。在各省区内部,各地市县之间实行有偿代保、土地开发权转让等方式,建立土地开发的利益调整机制,盘活耕地保护指标。

2、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标准。从耕地的作用来分析,我们可以把耕地的价值分为三大部分:即商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耕地粮食战略安全价值、耕地社会保障价值和耕地的发展权价值。耕地的价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V=VC+VE+(VSB+VSF+VSS)

式中:V――耕地价值;VC――耕地商品经济价值;VE――耕地生态环境价值;VSB――耕地社会就业保障价值;VSF――耕地发展权价值;VSS――耕地的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价值。

以上各项价值标准根据不同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同时对V的取值应定期进行调整,具体调整频率可参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进行。

3、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来源。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来源可以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的形式从耕地占用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国有土地收益金中归集。

4、耕地数量的核定。为平衡各区域之间的耕地质量之间的差异,避免地方政府“占优补劣”现象的发生,引入耕地产能核算机制,保证所保耕地的生产力。产能核算是实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缴折算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应立足于“占一补一”,提高补充耕地等级,克服在实践中补偿的耕地数量容易判定,而质量的测算比较繁琐的困境。

(二)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体系

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推动建立中央、省、地市三级耕地保护补偿基金,“补偿的接受主体”主要是农民,即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还应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补偿。补偿标准还要考虑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还应重视对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的研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建立耕地保护的工程补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的同时,加大对耕地资源养护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建设好永久性基本农田,强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

建立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按照区域间耕地保护责任和义务对等原则,由部分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承担了较多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进行经济补偿,以协调不同区域在耕地保护上的利益关系。对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地区实施保护和奖励制度。

(三)加大政府耕地保护执行监督与处罚力度

上述耕地保护的行为博弈分析显示,中央政府查处会使地方政府的收益受到影响,决定着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决策的执行效果。因此,从惩罚力度与惩处发生的概率方面着手依法对违法用地严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耕地保护的实施。在当前耕地保护目标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核心在于对违法用地行为的监管,即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概率。因此,加强土地利用行为的监督检查,可以促进耕地保护效果的改善。

此外,在现行分税体制和政绩考核指标约束下,地方政府的保护耕地任务与发展经济的目标存在冲突。面对政绩考核硬指标和耕地保护软指标,地方政府规避耕地保护政策便成为“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明智之举”。因此,应改变单一的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提高耕地保护在政绩考核中的地位,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驰.构建我国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讨[D].河南大学,2009.

2、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J].管理世界,2006(12).

3、唐健.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王志凌,谢宝剑,谢万贞.构建我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学术论坛,2007(3).

第11篇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我国当前各项事业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我们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内涵,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制度、体制的深入转型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使一系列深层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更加突出。这种不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要致力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加以对照集中表现在三个层面: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失衡;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失衡;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失衡。针对这三个“相对失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必须辩证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辩证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保持良好生态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和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辩证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通过尽快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逐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强烈呼唤坚强有力和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上述三重层面上,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就经济价值层面来说,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讲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这是影响经济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可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人们确立效益意识、时间意识、科技意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无形动力。就政治价值层面而言,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我们只有使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等深入人心,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就精神价值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包括知识价值和道德价值,其知识价值在于认识社会、理解自身避免社会和人生失误;道德价值体现在提倡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方面。

三、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更深刻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核心。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专门做人的工作,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发挥的体制、机制、观念。塑造人,就是既塑造成权利的主体,又塑造成责任的主体。而这些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蕴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能不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者紧密结合、互为条件。其中,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无法进行各方面因素的协调;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保证,没有协调发展,无法坚持全面发展,而可持续发展要求当前社会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功能的同时还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功能的协调运作以持续长久地发挥自身功能和扩散渗透力、扩大覆盖面,因而具有协调性和全面性的内在特征。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着眼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力促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引导人们树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坚持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辩证统一,在注重竞争发展的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在关注现实利益的同时树立远大目标,防止只图眼前,不顾长远,只求实利,忽视理想的发展取向。

第12篇

    “龚扇”的发展历史

    古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追溯“龚扇”的发展历史以探寻其发展途径。“龚扇”发源于四川省自贡市,产于清朝同治年间,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龚扇”发明人系龚爵五,现已传至第五代。龚家世代务农,龚爵五自幼心灵手巧,除作农活外,常编些筲箕、竹烘笼、篾巴扇之类竹制品售卖。一次偶然的机会,龚爵五见到一种竹编烘笼上编出的“福禄寿喜”等字样,大受启发,并琢磨如何用竹丝编制图文。经过龚爵五潜心钻研,用竹丝编制各样图形文字,以玉石或牛骨作扇柄,以竹条为外圈的“龚扇”终于问世。当时,一把“龚扇”售价一吊,盐商、乡绅太太以及小姐们争相购买,“龚扇”声誉渐盛。光绪末年,四川劝业道道台周孝怀为振兴工商业在成都建劝业场举办劝业会、赛宝会,征集各州县手工艺品。龚爵五以竹丝编制一床重仅几两的蚊帐,连同竹编团扇参加赛会,周孝怀将团扇转呈慈禧太后,慈禧大悦,并奖给“金牌”一枚,赐名《宫扇》,从此“龚扇”(亦称“宫扇”)闻名遐迩。一九一九年龚爵五老艺人病故,“龚扇”技艺传至第二代。

    “龚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龚扇”的发展历史可见,“龚扇”工艺技术在世界竹编工艺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但是,“龚扇”生产规模小,在其整个发展历史上以家族作坊式制作为主,技术未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这是“龚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影响了“龚扇”的传承与保护,也严重地影响“龚扇”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发挥。这充分证明了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文化资本的道理[2]。不论有多么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不开发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不会自动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也是自贡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乃至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大国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文化产业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3]。笔者认为“龚扇”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族嫡传发展模式导致“龚扇”技术人才奇缺

    从“龚扇”的发展历史可见,“龚扇”技术以龚氏家族子承父业的方式嫡传。“龚扇”作工精细,技术要求高,研习困难,仅靠龚氏家族每代传人承袭力量薄弱,难度大。因为每代传人的人数极为有限,并且并非每代传人都爱好并愿意传承这一技术,加之有的传人功成名就之后就失去了继续研究的动力而懈怠下来。“龚扇”经过五代家族嫡传,对工艺精益求精发展到现在已极为不易。但是,如果继续以子承父业方式传承,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二)重视程度不够

    “龚扇”除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外,还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价值,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基础和产业化的条件。但是,“龚扇”的经济社会价值在其整个发展历史中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肯定,这是“龚扇”没有得到充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龚扇”不仅是一类精美的产品,更是一种珍稀的艺术与精神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保护和传承。一种文化仅靠一个家族来传承和保护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龚扇”的发展不仅是龚氏家族的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责任。

    (三)重技术轻产业影响了“龚扇”的发展

    在“龚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龚氏家族重视提高“龚扇”技术,但忽视了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在“龚扇”创始初期,也就是光绪末年,四川劝业道道台周孝怀就在其所办的劝工局里组织五十多人跟从龚爵五学艺,这是“龚扇”最早扩大生产规模的机会。遗憾的是,五十多人学艺两三年,仅有一人得其真传,但此人不久即病亡。龚爵五只得回到自贡,悉心向儿子龚玉章授其“龚扇”绝艺。经过第二至第四代传人继承发扬,“龚扇”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这期间都是以家庭编制方式进行。直至第五代传人,年仅19岁的龚倩在2001年才创办了龚扇竹编工艺厂。这是“龚扇”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创举,为“龚扇”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曙光。经过十年不懈努力,龚扇竹编工艺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厂于2003年以“龚倩”牌注册的商标得到国家商标局的获准;2007年“龚扇”技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龚倩”牌百年龚扇》被评为“四川旅游纪念品”金奖;荣获首届“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称号;2008年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2010年“龚倩”牌商标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尽管龚扇竹编工艺厂取得了诸多殊荣,但是其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第一,企业规模小,产量低,技术人才有限。“龚扇”纯属手工艺品,精细的做工、原始的制作,以及有限的技术人才是导致其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第二,企业经营的“龚扇”产品与其它竹编产品不论是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技术含量都有显着差别,二者兼容不足。第三,企业运营能力较低。销售渠道狭窄,广告宣传力度不够,缺少专业市场策划。第四,企业未形成龙头产品,投资渠道也比较窄,发展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四)孤立发展,缺乏整合效应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区域性,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同一区域中的各种文化各具特色,同时又有其共同的特点,有共享的资源,各种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促进整个区域文化的发展。“龚扇”将其个体文化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缺乏与其它盐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在文化发展战略,营销管理等多方面,“龚扇”是需要并且能够与其它盐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发展。

    “龚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龚扇”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龚扇”的保护与开发有重要意义。盐文化是自贡文化的核心,也是“龚扇”文化的特色和精髓。“龚扇”在国内外赢得诸多殊荣,倍受青睐,不仅因其精湛的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其展现的东方文明特有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各种高科技下,技术极易被复制,但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却是无法被复制的。“龚扇”展现的独有的盐文化底蕴、“盐都”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风土人情是最具有竞争力,也是不能被如法炮制的。“龚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自贡盐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纳入盐文化产业框架下进行,更好地将技术转化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促进自身发展,也促进盐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

    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龚扇”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品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值得珍惜和保护;“龚扇”的传承与发展不是某一个家族或企业的责任。就生产“龚扇”的家族而言,要转变保护祖传秘诀的狭隘观念,勇于打破子承父业的家族嫡传方式,利用法律保障商标权、专利技术权的前提下将“龚扇”技术向社会推广,凝聚更多爱好这一工艺的各类人员。近年来,我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各级政府非常重视[4]。但是,各地发展文化产业不能舍近求远,忽视各地现有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开发,而应该结合各地特点,充分发挥已有文化资源潜力[5]。“龚扇”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龚扇”这一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同时,社会各界也要提高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保护文化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文明,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二)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文化资源需要保护。如历史遗迹等,若不被保护,天长日久的日晒雨淋可能使其被侵蚀以致消失。“龚扇”技术保护是开发与利用“龚扇”的前提。与盐井、天车遗址、盐场、盐古道和盐商会馆等盐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同,“龚扇”的保护重在技术传承与发展。“龚扇”的制作技术难度大,且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同时还要有创意。历史上这一技术以家族嫡传方式承袭,真正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屈指可数。为了更好地弘扬这一技术并发展“龚扇”企业,应该打破家族传承方式,鼓励社会上更多爱好这一工艺技术的人参加学习和制作,让这一技术得到可持续应用和发展。同时,也加大文化产品商标权、专利权等的法律保障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合法权益,为“龚扇”及整个盐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公平竞争保驾护航。

    (三)与其它盐文化融合,打造整体盐文化产业

    “龚扇”文化是盐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其它盐文化(如“扎染”、“剪纸”、“灯”等)之间相得益彰。因此,“龚扇”的开发利用应该和其它盐文化相结合,打造整体盐文化产业。在自贡盐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灯文化的发展是成功的典范。自贡灯贸公司在2002年初由原国有自贡市灯贸公司改制、承接主体资产、并由原公司主要骨干组建而成,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经过十年的发展,自贡彩灯产业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占有90%以上的国际灯会展出市场,打造了彩灯行业中的强势品牌——“东方彩灯”,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十大品牌,2010年自贡彩灯产品出口约占四川省文化产品出口额的50%。目前,自贡彩灯文化企业已达到一百多家。灯文化是自贡盐文化产业中的奇葩。它的成功不仅促进了盐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为“龚扇”和其它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宝贵经验。“龚扇”文化的发展要着眼于盐文化产业,不能固步自封,单打独斗,要与“扎染”、“剪纸”、“灯”等文化相结合,资源共享,整体打造。这样既可实现规模效应,降低费用,又能丰富完善各自的内容,各种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促进整个盐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