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

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

时间:2023-09-18 17:3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

第1篇

关键词:儿童;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防治

【中图分类号】R1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06-01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 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入睡相关障碍、睡眠昼夜节律紊乱、睡眠摇头、失眠、睡惊、梦魔、睡行症、遗尿症、磨牙等。目前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在25%左右[1]。从睡眠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来看,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体格、情绪、认知及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发育。基于睡眠在生命早期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及儿童睡眠障碍的普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睡眠。

1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主要环境,儿童的睡眠不可避免会受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父母采取说服教育,注重亲子交流,儿童情感体验良好,有效促进睡眠;而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在日常习惯、个人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子女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行为,不利于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形成,容易诱发睡眠障碍。

1.2疾病因素:包括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儿童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许多躯体疾病,如良性睡眠肌肉痉挛、偏头痛、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儿童睡眠影响突出,特别是和睡眠呼吸障碍显著相关。另外,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影响儿童睡眠。

1.3环境因素:环境安静有助于儿童睡眠的启动和维持;较差的睡眠环境是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之一,如噪声、强光刺激等。经常变换睡眠地点、居室环境吵闹会引起儿童生活适应方面的困难,容易导致睡眠问题[2]。

1.4睡眠习惯不良: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睡眠安慰的儿童较自行入睡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儿童不良的睡眠习惯包括:开灯睡眠、床上阅读、睡前看刺激电影和玩电脑游戏、吃得过饱、睡前剧烈运动以及无固定的入睡时间、需父母陪同等。

2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

2.1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父母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儿童晚上睡眠时,卧室内应保持安静、无灯光及舒适的温湿度。睡眠作息时间尽量做到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儿童双休日白天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看恐怖片,养成正常就寝时间不看电视的习惯,尤其是卧室里不放电视机、电脑,入睡前听一些催眠曲来抵抗睡眠、入睡困难,以缓解睡眠时的焦虑。另外,家长如时间允许要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使自己的睡眠习惯和时间与儿童同步。

2.2针对诱因进行治疗: 对于继发性睡眠障碍,应积极开展对原发病因的治疗,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行扁桃体切除术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呼吸障碍症状,还可改善儿童的生长迟缓问题;而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在儿童中发病率极低,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发育未完全有关,一般可长期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进行改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好转。

2.3心理治疗:针对婴幼儿期心理因素引起的儿童睡眠障碍,主要由父母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其消除精神压力,同时采取一些有助睡眠的方法松弛身心,注意养成规律睡眠的习惯,从而诱导睡眠发生。而对于青春期的儿童,多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其主要着眼点在于纠正患儿错误或歪曲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其对人、对己和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其心理问题,从而缓解其睡眠障碍。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法及睡眠限制。

2.4饮食调理:对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可进行饮食调理。陈颖智[3]将小米粥用于治疗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现睡前30min服用50g小米粥的患儿,与睡前服用地西泮(安定)2.5mg者相比,1个月后前者治愈率(91.7%)高于后者(66.7%),早醒、睡眠不安等症状均消失。

睡眠问题是家庭环境、睡眠习惯、疾病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以及心理心理治疗,提高儿童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帆.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2):883-888

[2]黄广文,马敏,张建华,等. 长沙市两个行政区2-6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步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42-44

第2篇

【关键词】 脑卒中;睡眠障碍;心理干预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517%[1],且多数睡眠障碍的发生和持续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果这种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则导致睡眠障碍迁延而形成慢性失眠[2]。因此心理因素对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给予了心理治疗,旨在观察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年5月~2006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入组标准:(1)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既往无睡眠障碍、意识障碍及言语障碍;(3)无严重心、肝、肾疾病;(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总分>7分。共入选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51 a~82 a;脑梗死29例,脑出血14例。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52 a~80 a;脑梗死31例,脑出血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睡眠质量评定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量表由18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18个自评条目参与记分,组成7个成分,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分等级记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判断标准:PSQI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

1.2.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心理治疗,1次·d-1,疗程4 w。方法:(1)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主要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识和不利的应付方式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安慰、支持、鼓励等,以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信心;(2)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RT):包括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收缩,使患者感知到紧张的存在,随后鼓励其逐步放松,促使自律神经活动向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3]。

1.2.3 睡眠监测

采用美国AmblagaTM60多功能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第1、2导为眼动图,左/右眼外眦向上/下外各1 cm处分别与右耳垂相导联;时间常数均为0.3 s,滤波30 Hz,增益50 μV·cm-1;第3导为肌电图(EMC),与颌中线旁开各1.5 cm处相导联,时间常数0.1 s,关闭滤波,增益25 μV·cm-1。第4导为脑电图(EEG),左(或右)中央(C3或C4)与右耳垂相导联,时间常数0.3 s,滤波30 Hz,增益50 μV·cm-1。总增益1,纸速15 mm·s-1。各电极部位用丙酮脱脂后火棉胶及2 cm×2 cm胶布固定电极,两电极间阻抗在100 Ω~5000 Ω之间。受试者夜间睡在遮光、隔音、无干扰的屏蔽睡眠室,实验前3 d停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并于实验前试睡一晚。总描记时间430 min~470 min,平均(452.5±20.4) min。将睡眠分为非快眼动相(nREM)和快眼动相(REM)。其中nREM又分为S1、S2、S3和S4睡眠阶段。用目测法分析:(1)睡眠进程:①睡眠潜伏期(SL):熄灯至S1出现之间的时间;②总睡眠时间(TST):从入睡(S1)至最后觉醒这段时间减去总觉醒时间;③觉醒次数(AT):从入睡至最后觉醒这段时间中途醒转的次数;④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与总描记时间的百分比。(2)睡眠结构:包括nREM睡眠的S1~S4期以及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3)REM测量值:①REM睡眠潜伏期(RL):从S1开始至REM睡眠出现的这段时间;②REM时间(Rt):在整夜睡眠中各REM睡眠阶段的时间总和;③REM睡眠活动度(RA):把每分钟REM睡眠划分为0~8共9个单位,计算每个REM睡眠阶段中快速眼球运动时间为多少单位,再将每个阶段中的单位数相加,即为REM活动度;④REM密度(RD):为REM活动度与REM时间之比。

1.2.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11.5统计软件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参数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参数比较(略)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

表1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睡眠参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

3 讨论

脑卒中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脑卒中损害的部位有关。目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如病变部位直接影响到上述结构即可出现睡眠障碍;(2)脑卒中后神经递质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功能或其受体的功能下降[4]。(3)社会心理因素。脑卒中并发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症状,脑卒中后伴发的抑郁情绪与睡眠有较大的关系[5]。本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PSG测定提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存在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REM值的变化,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百分比改变和REM潜伏期缩短,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PSG改变相似,提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脑卒中后抑郁有关。认知理论认为,造成人类情绪困扰的来源并非事件或刺激本身,而是人体的认知历程如何来解释这个刺激或事件。每个人的情感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认知世界以及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其内心的体验和反应,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6]。认知疗法就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行为和理论的假设,改善不良认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心理疗法[7],其目的是协助患者找出僵化、偏颇、悲观的思考方式,提供多样性的、较为切合逻辑的思考方式来处理事件、改变情绪,进而消除情绪的困扰[8]。行为治疗技术实际上是获得、消除和改变行为的学习程序[9]。为了改变患者“只要一躺床上就想事情、情绪低落”这一程序性知识,就需要运用放松训练。渐进性放松技术由J acobson发明,放松反应是下丘脑的基本反应,可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使耗氧量、心率、呼吸节律、动脉血流速度及骨骼肌血流量降低[10,11]。本结果显示,治疗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后,PSG中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REM值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李峰,张冬霞,张贵芳.脑卒中急性期的睡眠障碍36例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5):450

[2]赵新喜,李煜,赵兰青,等.失眠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4):205

[3]张亚林.行为疗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90

[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1994:1125

[5]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进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86

[6]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8):63

[7]杨漠.解决大学生性心理困扰的有效方法-认知疗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54

[8]唐肖彦.认知理论在失眠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8):55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76

[10]吴军发,白玉龙,吴毅,等.放松技术[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1,21(2):67

[11]王彦玲,范立枝.综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21(2):67

[12]Edinger JD,Wohlgemuth WK,Radtke RA,et al.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primary insomn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1,285(14):1856

[13]游国雄.失眠与睡眠障碍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4

[14]李敬阳,刘畅,栾树鑫,等.认知治疗结合刺激限制与放松训练治疗失眠症[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5):797

[15]Richardson S.Effects of relaxation and imagery on the sleep of critically ill adults.Dimensions of Critical[J].Care Nursing,2003,22(4):182

[16]Waters WF,Adams SG,Brinks J R,et al.Attention,stress and negative emotion in persistent sleep onset and sleep maintenance insomnia[J].Sleep,1993,16(2):128

第3篇

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

其实睡眠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然而,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京沪广等六大城市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57%,远超欧美。

每个人都要睡觉,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只是在长期的睡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使大脑产生了床与觉醒(而不是睡意)之间的消极联系,形成了慢性失眠。有过失眠经历的人都知道,那种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滋味真是苦不堪言。

失眠是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大于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觉醒大于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时间减少(小于6个小时)、日间功能障碍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失眠呢?

1.入睡困难、睡觉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

2.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仍出现上述症状;

3.至少有下述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或社交能力下降,情绪波动或容易激惹,日间思睡,兴趣、精力减退,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紧张、头痛、头晕或与失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同时具备以上3条则属于失眠。

最新失眠诊治指南推荐认知行为治疗

目前,美国及中国2016年失眠诊治指南都推荐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为慢性失眠的初始治疗,即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及改善睡眠环境和睡意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干预,使失眠得到明显改善。CBT-I虽然是一种心理治疗,但对于非精神心理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比较容易掌握和实现的。

CBT-I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松弛疗法、认知治疗。

1.睡眠卫生教育

午饭后避免喝咖啡,睡前6小时内不喝酒;

夜间特别是接近睡眠时避免吸烟;

睡前3小时可以进行温和的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锻炼;

睡前不看连续剧、小说,禁止打麻将、扑克或者其他易引起兴奋的游戏;

睡前避免摄入过多液体和过多食物;

保持卧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以及适宜的光线及温度;

每天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或者慢跑,每天不少于30分钟;

白天避免小睡,午睡不要超过半小时,下午一点半前完成午睡;

2.刺激控制

减少卧床时的清醒时间来消除患者存在的床和觉醒、沮丧、担忧等这些不良后果的消极联系,重建睡意与床之间的积极联系,使患者迅速入睡。

将卧床仅仅当作睡觉与性生活的地方;

只有晚上有睡意或者到了规定的睡眠时间时,才上床休息;

如果卧床后感觉到大约20分钟内无法入睡时(无需看表),应离开卧室,进行一些放松活动,直到感觉有睡意再返回卧室睡觉;

如果再次感觉到大约20分钟内仍然无法入睡时,重复上条策略,如果有必要,整晚都可重复该过程;

无论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多少,第二天早晨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

3.睡眠限制

失眠患者常常想要用延长卧床时间来增加睡眠的机会,或通过卧床来缓解白天的疲劳,却往往使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睡眠限制疗法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但不能小于5小时;

只有睡眠效率超过85%的情况下才可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

(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100%)

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分钟卧床时间;

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卧床时间不变;

避免日间小睡,并保持起床时间规律。

4.松弛疗法

睡前1小时可在昏暗的灯光下通过做深呼吸,听放松音乐等活动进行放松,使自己从白天的压力中放松下来,提高睡眠质量;

专业人员可通过影像、书籍、面对面等方式授予放松训练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放松、生物反馈、意向训练等。

5.认知疗法

纠正不切实际的睡眠期望;

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关注并试图努力入睡;

不要担忧自己失去了控制自己睡眠的能力;

不要将夜间多梦与白天不良后果联系在一起;

不要因为一晚没有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第4篇

【关键词】 失眠症;西药;中医;中西医结合

睡眠是维持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只有在具有良好睡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活质量,完成各种社会活动。如果患睡眠障碍性疾病不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严重的躯体和心理疾病;失眠症[1]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它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及睡眠深度的不足。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日益加剧,失眠的发病十分普遍,患者轻者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这种患病率的不同与个体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和体验不同有关。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和日常工作能力下降,严重者合并焦虑、强迫、抑郁等症。因此合理治疗失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 非药物治疗

1.1 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治疗 首先让患者了解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消除失眠带来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好合理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饮酒、饮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于比较严重的失眠患者可进行睡眠行为的控制,有睡意时方上床睡觉,并避免午睡。晚餐要清淡。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书、看电视等。晚上尽量不要参加宴会、朋友聚会、唱歌等引起紧张或兴奋的活动。睡前2 h避免做剧烈的体育活动。另外,要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努力减少噪音,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去除各种可能影响睡眠的各种外在因素。

1.2 物理疗法 除了睡眠教育和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以外,还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如:中医的针灸、气功、推拿、按摩等。对失眠均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现代医学中借助于某些物体或医疗仪器进行的物理疗法,如:水疗、电睡眠、导平仪治疗等,都对失眠有治疗作用。

2 药物治疗

2.1 西药治疗 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主要包括第一代巴比妥类、第二代苯二氮卓类及第三代非苯二氮卓类,第一代巴比妥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第二代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治疗失眠药物,此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较好的催眠药。缺点是比较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停药反跳和记忆力下降,但短期应用不会出现药物依赖性。此类药物依据药物半衰期可分为3类,①短效类,其半衰期小于6 h,常用的药物三唑仑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醒后难以入睡。②中效类,半衰期6~24 h,常用药物 阿普唑仑,主要用于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者。③长效类,半衰期24 h以上,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地西泮,常用于早醒。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次晨没有宿醉症状,药物依赖和停药反跳少等优点,是目前推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2.2 中药治疗 失眠症中医属于“不寐”范畴,发病原因病因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补其不足,(代表方:归脾汤加减),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清心安神。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雷芳[2]对失眠症用西药、中药及多种物理疗法治疗失眠结果显示总有效达到95%。陈明森[3]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120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并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值得临床推广。

目前,对于重症失眠症的治疗多采用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治疗,其中应以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治疗为基础,中西医结合、辅以一种或几种物理疗法,增强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多数报道证实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一种(中医或西医)治疗。因此,综合治疗重症失眠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9.

第5篇

1 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

1.1 老化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出现睡眠时相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也可出现多相性睡眠模式,即睡眠时间在昼夜之间重新分配,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瞌睡增多[2]。

1.2 社会家庭因素 离婚率增高,子女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亲情关系的新模式等社会问题不断冲击着老年人固有的观念,当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时,睡眠障碍作为一个不良后果,可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

1.3 躯体疾病 2003年国际基金会的调查显示,老年人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差,老年人的医学问题越多,睡眠问题越多[4]。

1.4 精神疾病 失眠与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相关,是诊断抑郁与焦虑有意义的特征,也是精神疾病早期临床首发症状[5]。

2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危害

睡眠除了可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6]。研究证实,持续的睡眠不足可导致思考能力及记忆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焦虑烦躁,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极易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加重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中老年妇女冠心病周期性发作的危险因素[7]。由此可见,睡眠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3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3.1 睡眠状况的评估 护士通过对睡眠状况评估,可以扩大观察病情的眼界,开阔分析病情的思路,全面了解和掌握病情变化,及时对医疗护理的疗效做出评价,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8]。

3.2 开展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需掌握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指导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9]。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3.3 早期开展心理支持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改善老年人睡眠的工作,帮助老年人妥善处理各种引起不良心理刺激的事件,争取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密切配合[10]。使老年人倍感亲切和安慰,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3.4 应用药物指导 老年人服用催眠药物的比例较高,且长期服用者占多数,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服药的最佳时间及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避免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11]。

4 小结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睡眠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睡眠相关知识的培训,拓展老年人睡眠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从躯体健康、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使老年人能树立健康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李志彬.住院老人 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广西医学,2004,26(10):1518-1519.

[2] 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399-400.

[3] 王晶,马莉冰,杨品.163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05, 11(7):510-511.

[4] 叶瑞繁.失眠的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07-209.

[5] 陈兴时,张明岛.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监测工具研究.上海医学 2004,27(1):1-3.

[6] 叶光华.老年睡眠障碍的现代诊治及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2018-2021.

[7] 杨亚娟,蒋珍珍.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75-77.

[8] 王克芳,李绍枕,冯美丽.在基础护理中增加睡眠评估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58-59.

[9]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

第6篇

1睡眠良好的标准

Monroe[3](1967)提出睡眠良好的标准为:入睡顺利,入睡时间在10~15min内;整个睡眠过程中不觉醒;觉醒后清爽、舒服的感觉。

2骨科患者睡眠障碍的类型

入睡困难: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所用时间超过1h,占51.2%,是骨科患者的最常见类型;不能入睡:有轻微的声响刺激便会醒来,一夜睡眠中醒来达2次以上,占41.9%;早醒:早晨觉醒比以往正常时提前2h以上,醒后即不能再入睡,占39.5%;睡眠时间缩短:虽然有充裕的时间,但一夜合计睡眠少于5h,占37.1%[4]。

3骨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骨科住院患者中51.2%的患者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4]。赵东芳等[5]调查结果显示骨科住院患者有53.3%的患者失眠,26.7%的患者可疑失眠。

4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

4.1疼痛

大部分的骨科患者认为造成睡眠障碍的首要因素是疼痛。李同爱[6]对220例骨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疼痛是影响睡眠的第一位因素,56.4%的患者选择了这一条。

4.2舒适的改变

赵建玲[7]对140例骨科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显示不适引起患者睡眠睡眠障碍占48.6%。骨科患者对要求较严格,部分患者必须进行肢体固定,如皮牵引、骨牵引、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但长时间的牵引和石膏固定,使患者难以变换,患者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固定,往往易疲劳和难以适应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3环境因素

23.3%的患者认为非医源性噪声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5],比如说夜间意外伤害收住院,术后患者的,另外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对患者进行抢救与治疗等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8]。环境陌生也是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医院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都是住院患者,没有亲人在身边,患者角色突然发生改变,患者一时不能适应[9]。

4.4心理因素

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导致失眠占15.9%[6]。惧怕手术、担心预后及机体功能是否完全康复占12%[10]。而住院经费问题、紧张焦虑是影响睡眠的又一重要因素[11]。

5护理干预

对住院患者实施睡眠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关键作用[12]。田拥军等[13]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措施的系统实施对骨科失眠患者是有益的。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睡眠卫生指导多种干预措施与药物辅助治疗相结合,可收到独特的效果。

5.1疼痛护理

使睡眠障碍得以改善的首要措施是“疼痛的缓解”[6]。

5.1.1有效止痛

对于骨科患者疼痛,护士要主动采取各种可行措施,以减轻患者疼痛,对应用镇痛泵的患者请麻醉师及时调节药量,对其他疼痛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第一阶梯应用消炎痛;第二阶梯应用曲马多、可待因、美舒宁;第三阶梯应用美施康定,疼痛症状的患者肝肾功能应无严重障碍[14]。但对于其他原因明确的术后疼痛,可以采取预防性给药或定时给药,有学者主张至少在睡前30min给予镇痛药,不要等到疼痛难以忍受而影响睡眠和休息时才用药,可有效防止失眠。指导患者预防或减轻疼痛:在对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中,患者指出,首要的护理措施是医护人员教授的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如充分握拳、松拳,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活动,踝、趾关节屈伸活动等,必要时给予适当按摩加冷敷、热敷。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节律并辅以轻音乐,看电视、幽默、分散注意力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护士与患者进行必要谈话,可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从患者伤后第1天或手术当天,就应加强对疼痛的观察与控制,从而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15]。

5.1.2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不但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可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减少患者因镇痛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16]。合理使用肢垫、各种牵引器械,尽量为患者取得舒适的,增加身体的舒适度,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变换,用软枕抬高患肢,保持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使肢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促进静脉血回流,预防肢体肿胀及挛缩,减轻疼痛,教会患者如何正确的制动与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强直,石膏过紧引起肢体肿胀、麻木,要及时松解石膏,改善血液循环。有条件的患者可于临睡前按摩,重点是按压内关、神门、印堂、安眠、足三里、肾俞、命门、心俞、太阳、风池、肝俞、脾俞、涌泉等穴位,按压足底头脑左半球、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肾脏等反射区,放松肌肉继而转移患者对睡眠障碍的紧张度,达到全身放松,有利于入睡[17]。

5.2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有学者认为,改善住院环境,保持病区舒适、安静,对床垫、枕头等寝具引起的不适及时予以解决,以患者的方便和舒适为目的的护理,对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18]。患者入院后因周围环境陌生,生活习惯改变以及病房中噪声、强光、气味、温度和湿度等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护士要综合考虑一切可能造成患者失眠的环境因素,并消除不利影响,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合理安排病室,分配病房时按病情轻重、年龄分配,以免因病情、年龄、睡眠习惯而互相影响。夜间收住院的患者尽量安排在小房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护士站旁边留出一间小房间,专门用于夜间新收住院患者和术后患者,这样既有助于护士的观察和治疗,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患者。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洁净、松软、舒适的睡衣,保证床单位的清洁,经常通风换气,消除病房异味,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医务人员注意控制夜间谈话及音量,护士应该在注意自身的同时,管理病区的环境,做好患者家属的管理,晚10:00熄灯前清空患者家属,并做好解释工作,尽量不影响其他患者。病房设置光线柔和的床头灯,避免光线直接对着患者的眼睛。护士夜间查房和治疗时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并尽可能改进夜间工作流程,根据病情要集中治疗和护理,实行个体化护理,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不在患者睡眠时做治疗,减少对患者的干扰。尽量通过 多 方 协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19]。

5.3注重心理和社会支持

5.3.1心理护理

护士要善于运用交流沟通技巧和倾听技术,理解患者苦恼和需求,找出心理问题症结所在,为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提供依据。耐心细致的做好宣教和解释,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环境。讲解疾病有关知识,介绍同类疾病的成功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恐惧与焦虑,消除不良情绪影响,恢复心理平衡,促进睡眠。

5.3.2心理学治疗

在传统的疼痛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学治疗起到更好的作用[20],可减低患者的药物用量。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护理可改变患者对人、对事、对己的看法,纠正心理偏差,减轻心理负担[17]。有关文献已经证实,认知行为疗法对多种类型的急、慢性疼痛都有显著疗效,包括术后痛、腰背痛、风湿性关节炎痛、肌纤维痛等[21];支持心理疗法: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保证等方式,来帮助和指导患者分析认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和优势,以渡过心理危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催眠疗法:包括诱导、治疗性暗示和终止催眠体验的暗示。

5.3.3增加住院费用透明度,减轻患者的经济顾虑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情况,耐心解释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尽量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实行每日清单制,可随时到护士站查询,让患者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使其心理上得到支持和鼓励。尽量减轻经费问题带来的压力,可使睡眠得到改善。

5.3.4做好睡眠知识宣教

第7篇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是一组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或神经肌肉紧张所引起的头痛,发生率较高。现代医学已证明,在它的致病因素中,以个性、情绪、精神因素为主。我们近年来对该病在采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调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45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入组患者中,多数均伴有失眠、情绪紧张、烦躁、耳鸣、头昏等症状,部分患者血压偏低;性格多倾向拘谨,追求完美,好胜、急躁,自卑等。

1.2方法

1.2.1对入组病例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并随访追踪观察,观察期限>1mo,因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故未设对照组。

1.2.2综合干预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辩证的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措施:(1)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处事方法,倡导患者遵循森田心理治疗的宗旨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指导患者学习应用应对紧张刺激,缓冲宣泄内心冲突,调节及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2)选用阿米替林、舒乐安定、心得安、安泰乐、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情绪、改善睡眠。(3)选用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西比灵、尼膜地平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4)必要时给予神经安定镇痛剂如泰必利等,对发作性剧痛者可小剂量应用痛痉宁。(5)对血压偏低、灌流不足、头昏偏重者适当给予补气、升压、活血的中药辅助调理。(6)疗程7~15d。

2结果

2.1疗效入组患者中完成1mo追踪观察403例。在403例中,经辩证综合干预治疗,306例(75.9%)完成1疗程治疗,头痛完全缓解,情绪、睡眠恢复正常。97例(24.1%)头痛仅部分减轻或缓解,后又复发,继续门诊治疗1~2疗程,症状逐渐消失或缓解。

2.2复诊患者的特征(1)个性方面刻板、僵化、不灵活,心理治疗内化能力较差;(2)焦虑情绪明显;(3)长期精神负担较重,难以摆脱烦恼或从事紧张性职业,如消防工作等。

3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遵循着紧张刺激-情绪反应-功能障碍这一发病机制过程。因此在治疗时应把心理和躯体看成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干预能起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近年来的诸多研究均证实了情绪因素在血管神经性头痛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头痛研究协会通过实验研究[1]发现:压抑敌意可导致头痛,而当压抑的敌对情绪得到宣泄时头痛即可缓解。述情障碍[2]是一种内心冲突剧烈、心理起伏大的形式,是极易导致头痛和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艾森克人格调查[3]也发现这类患者N分(情绪神经质分)普遍较高。郭述苏等[4]进行的偏头痛诱发因素及阻断试验发现,除女性月经期外,诱发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精神刺激、疲劳、睡眠改变。这些都提示了情绪和精神因素在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性。

情绪的稳定性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血管舒缩功能,情绪变化还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的升高,而这些神经递质均可以影响到血管的舒缩功能。此外,剧烈的情绪变化还可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降低机体的应激和调适机能。给予相应稳定血管神经功能的药物可以阻断头痛的发作,钙离子拮抗剂可稳定血管功能,降低血管收缩性,改善脑循环缺氧状态,阿米替林可调节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的血浆浓度,又兼有调节情绪的双重效应,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也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在刺激与情绪反应的中间,存在一个可以调控的中介因素认知评价[2],为心理治疗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突破点,认知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倡导人们以平静、坦然的态度去接纳各种社会现实,任其自然,不与之对抗,不苛求自己过高的心理期望值,尽量缩小主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量降低挫折感和心理失衡,能经常保持情绪和心境的轻松、自然、平静,这样就可以减轻心境的起伏及情绪反应程度。对于压抑愤怒情绪、述情障碍的患者,尽量引导其学会及时调整、疏泄,从而预防头痛发作。

本组结果显示,经综合干预多数患者痊愈或减轻。但对于部分血压偏低、大脑血液灌流不足的患者,若只调节情绪与血管功能,则可能因脑部血液灌流不足而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仍出现头昏、闷、痛等;若同时给予补气、升压、活血中药治疗,可消除因灌流不足引发的问题,获得更佳的效果。

部分患者就诊时头痛比较明显,若不及时缓解头痛则可能因此影响患者情绪,降低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短期适当给予止痛剂,可尽快解除患者痛苦,可增强心理调节的作用和信心,起到远近期效果相结合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从社会、心理、生化等多侧面综合施治,比生物模式和传统镇痛治疗模式疗效更佳、预防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沙莲香,张小乔.人格的健康与治疗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6

[2]张虹桥,章成国,彭伟英.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述情障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7):86

第8篇

关键词: 心脏介入;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338.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03-01

文章旨在通过对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我们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介入诊疗的2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资料。 调查患者200例,其中131例出现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65.5%。结论 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联合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0年01月至2010年12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行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38~82岁。冠脉造影加支架植入术80例,冠脉造影术20例,射消融术5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50例。排除标准:入院前睡眠异常者;表达能力异常及有精神疾病史者。

1.2 诊断标准 ①入睡困难者:从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所需时间超过1 h;②不能入睡者:有轻微声响刺激便会醒来,一夜睡眠中醒来达2次以上:③早醒:早晨觉醒比以往正常时提前2 h以上,醒后即不能入睡;④睡眠时间缩短:虽然有充足的时间,但一夜累计睡眠时间少于5 h[1]。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睡眠自行诊断;影响因素。调查表设计7项影响因素,分别在入院后、术前一日、术后一日发放给患者,由患者选择或填写。

2 结果

2.1 睡眠障碍的发生 调查患者200例,其中131出现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65.50%。

2.2 失眠类型

2.3 睡眠障碍的原因

3 讨论

3.1 本组患者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约65.50%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3.2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26例,术前一日有49例,术后一日56例出现睡眠障碍,分别占19.85%、37.40%、42.75%。 3.3 分析原因 有36例(27.48%)是心电监护、加压包扎、肢体制动等措施所致;24例(18.32%)为担心疗效;有21例(16.03%)是害怕手术;14例(10.69%)为环境因素;13(9.92%)例为睡眠过程中护理中断及其他原因所致;12例(9.16%)为主诉不适症状影响;11例(8.40%)为担心费用所致。

4 结论

从本组患者分析可以看出,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联合干预。首先,因心电监护、加压包扎、肢体制动等措施所致者,要求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处的敷料及绷带包扎情况,是否包扎过紧。手术后可根据包扎的松紧度适当为人放松绷带,缓解压迫过紧的情况。必要时睡前给予镇静治疗。其次,大多数患者对冠脉造影术、支架植术及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等不了解,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担心操作带来的不适和危险,担心疗效。我们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原理及操作过程,讲述心脏的解剖知识及病情的危害性,让患者对心脏介入诊疗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患者的顾虑[2];解除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证手术前夜充足的睡眠最佳状态接受手术。第三,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新入院患者,由于对病房环境、病友、主管大夫、分管护士的陌生,又加上躯疾病所引起的胸闷、憋气等主诉不适症状均会出现睡眠障碍。这就要求医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及时、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主管大夫、分管护士、同室病友等,同时及时对症合理用药,尽快减轻症状。第四,介入诊治花费较高,患者往往会关注自己的住院费用,担心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这就提示我们应站在患者角度,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使睡眠得到改善。第五,针对由于噪音、医疗护理操作中断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我们应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提下,尽量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中应做到“走路、说话、操作、开关门轻手轻脚”以避免影响患者休息。

总之,如何提高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已成为我们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报道,影响睡眠的绝大部分因素是可以控制的[3]。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睡眠卫生指导多种干预措施与药物辅助治疗相结和可收到独特的效果[4]。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对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联合干预,改善患者睡眠,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薛艳,马敬霞,许乃芹,等.心内科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原因与分析.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 31(2):145-147.

[2]刘元珍,马慧.冠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 9(2):131.

第9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6例,给予临综合治疗,比较前后HAMD评分差异。结果:42例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为26.45士6.2,经治疗6周后,HAMD总分下降至12.8±8.4,焦虑失眠症状大大改善(P<0.05)。结论:综合多手段的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烦躁情绪,极大地恢复免疫调节机制。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抑郁症 治疗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抑郁症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5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55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本身不带来实质性的损害,但动脉硬化性闭塞症(DASO)和神经末梢感觉改变以糖尿病为基础,同时出现微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肢体的各种缺血、功能障碍的表现[1]。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及身体的特殊性,加上血管硬化、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等原因,当其合并抑郁症时,由于产生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使心脑血流量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加重[2],给原发疾病的治疗更带来困难。现就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分析报告如下。基础,同时出现微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肢体的各种缺血、功能障碍的表现[1]。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及身体的特殊性,加上血管硬化、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等原因,当其合并抑郁症时,由于产生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使心脑血流量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加重[2],给原发疾病的治疗更带来困难。现就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2009年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病程10~18年,平均14年。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16例,伴随高血压15例,高血脂9例,冠心病7例。所有病例糖尿病均经2007年WHO诊断标准确诊。

一般资料:2008~2009年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病程10~18年,平均14年。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16例,伴随高血压15例,高血脂9例,冠心病7例。所有病例糖尿病均经2007年WHO诊断标准确诊。

诊断依据:除有糖尿病病史外,均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

诊断依据:除有糖尿病病史外,均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

方法:糖尿病常规治疗。西药抗抑郁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剂丙咪嗪、多虑平,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血清素摄取抑制剂氟西汀(每日早餐后服1粒)、中枢突触前膜α2受体拮抗剂米氮平,每日30mg(早晚各1次)。

方法:糖尿病常规治疗。西药抗抑郁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剂丙咪嗪、多虑平,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血清素摄取抑制剂氟西汀(每日早餐后服1粒)、中枢突触前膜α2受体拮抗剂米氮平,每日30mg(早晚各1次)。

护理干预措施:①宣教工作:介绍糖尿病的一般知识,使其了解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配合。②心理护理:抑郁症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心理疾病,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彻底治愈。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应给予安慰体贴,护士应更多地关心患者,多与其交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从而使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③药物观察护理:对药物治疗的失眠患者,护士还需很好地了解催眠药物的效果,正确使用。服用睡眠药物后,一般5~60分发生药效,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是否睡着、中途有无觉醒、觉醒的时间等。④饮食护理: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时饮食上除了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外。应每餐吃全谷食物和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压力的蓝莓等。

护理干预措施:①宣教工作:介绍糖尿病的一般知识,使其了解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配合。②心理护理:抑郁症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心理疾病,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彻底治愈。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应给予安慰体贴,护士应更多地关心患者,多与其交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从而使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③药物观察护理:对药物治疗的失眠患者,护士还需很好地了解催眠药物的效果,正确使用。服用睡眠药物后,一般5~60分发生药效,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是否睡着、中途有无觉醒、觉醒的时间等。④饮食护理: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时饮食上除了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外。应每餐吃全谷食物和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压力的蓝莓等。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临床症进行统计分析。HAMD归纳为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7类因子结构。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临床症进行统计分析。HAMD归纳为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7类因子结构。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结 果

42例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为26.45士6.2,经治疗6周后,HAMD总分下降至12.8±8.4,焦虑失眠症状大大改善。

42例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为26.45士6.2,经治疗6周后,HAMD总分下降至12.8±8.4,焦虑失眠症状大大改善。

讨 论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已有报道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现象[1]。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神经生物学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当抑郁症出现时,植物神经系统就会紊乱,进而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紊乱,从而出现各种顽固性疾病。躯体疾病加重抑郁使血糖控制不良,产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上升,从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已有报道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现象[1]。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神经生物学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当抑郁症出现时,植物神经系统就会紊乱,进而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紊乱,从而出现各种顽固性疾病。躯体疾病加重抑郁使血糖控制不良,产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上升,从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治疗用药方面,笔者体会到米氮平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具有疗效快速持久、耐受性好、镇静等特点。同时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下调,利于血糖控制。氟西汀对肝、肾功能不良者有影响,因而老年人应慎用,此类药物及三环类药物均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如需药时,要停药至少2周以上,而氟西汀则需停5~7周。除以上几类抗抑郁药之外,有些抗精神病药也有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常用来作为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辅助治疗。应用这些药物起到抗抑郁和治疗精神病症状的双重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奥氮平、舒必利、喹硫平、和甲硫达嗪等。在治疗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伴有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2]。因此抑郁症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心理疾病,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在治疗用药方面,笔者体会到米氮平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具有疗效快速持久、耐受性好、镇静等特点。同时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下调,利于血糖控制。氟西汀对肝、肾功能不良者有影响,因而老年人应慎用,此类药物及三环类药物均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如需药时,要停药至少2周以上,而氟西汀则需停5~7周。除以上几类抗抑郁药之外,有些抗精神病药也有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常用来作为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辅助治疗。应用这些药物起到抗抑郁和治疗精神病症状的双重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奥氮平、舒必利、喹硫平、和甲硫达嗪等。在治疗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伴有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2]。因此抑郁症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心理疾病,必须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综上所述,药物心理等多手段的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烦躁情绪,极大的恢复免疫调节机制。

综上所述,药物心理等多手段的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烦躁情绪,极大的恢复免疫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Lenoard BE.Evidence for a biochemical lesion in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0,61(Suppl 6):12.

1 Lenoard BE.Evidence for a biochemical lesion in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0,61(Suppl 6):12.

2 何晓明,李文涛.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47.

第10篇

关键词:失眠症;心理干预;脑波治疗仪;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63-02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我国为失眠症高发的国家之一。据上海有关专家对居民睡眠质量的调查显示,约40%的人有失眠症,全球约10%的人群有慢性失眠。由失眠症导致的人身安全事故,心身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长。而目前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切。为探讨失眠症治疗的有效方法,我们综合国内外目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利用心理康复技术结合脑波仪治疗失眠症,摸索一个疗效确定、患者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失眠症的治愈率。

1 对象

1.1 对象:

入选患者45例,均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到我科就诊的失眠症患者。按ICDM―10的诊断标准筛选病人。失眠每周3次以上,持续1个月以上,且对社会功能有损害或失眠引起显著地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低下[2]。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32-60岁,平均(42.17±17.83)岁;病程12-34周,平均(19.20±5.968)周。

2 方法:

2.1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是由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科睡眠和生物节律研究中心睡眠专家Buysse Dj等人于1993年编制。量表由19个自我评定问题和5个由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组成。仅将19个自我评定问题计分。19个自我评定问题构成由0~3分的7个因子。累积各因子成分得分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通过此表可以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服用药物情况和日间功能障碍情况等。

2.2 睡眠卫生宣教。

帮助其妥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以消除患者怕失眠心理、梦有害心理、自责心理等。告知患者:

①在夜晚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

②注意少喝酒精饮料。

③总是在早间固定时间起床。

④任何减轻夜间压力的措施均有助于失眠;

⑤告诉患者只有当你有睡意才上床,上床就直接睡觉;当你不能很快入睡(15分钟内)起床并离开床;

2.3 渐进性心理放松训练。

自我放松训练有坐式和卧式两种。患者在心理治疗室内进行,按指导语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和头、面、颈肩、腰背、肢体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体验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最终达到全身处于安静玉放松状态。治疗时间为20分钟/次,每天一次。

2.4 脑波治疗仪,

用上海产的WAH-2脑波治疗仪,选用“6”号程序:先是2min引导放松,然后是20min波阶段,再以5min10Hz频率结束。整个治疗过程30min,使患者处于极端深度放松状态。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后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结果

3.1 45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SQI的评定结果见表:

表:45例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X±S)

4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心理康复技术结合脑波同步化治疗仪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显示出对失眠症的明显疗效。治疗后患者的PSQ1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患者人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提高,日间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催眠用药量下降。

失眠不单是睡眠生理紊乱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心理紊乱过程,失眠者常常对睡眠质量要求高,过分关注。过分担忧,过分敏感。因而,重视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睡眠卫生宣教是治疗失眠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告知患者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焦虑,紧张、过分担忧只会加重失眠。当出现因失眠而痛苦、紧张、焦虑时,,应用“精神交互作用”进行自我放松训练,使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增加睡意。

脑波治疗仪依据“脑波同步”的原理,用特殊编制的声、光信号作用于人的眼、耳,利用声光信号频率变化影响、调节人体的脑电活动水平,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程序,大脑对这些刺激作出反应,同时配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催眠的音乐,音乐的不同速度、旋律、音调、音色作用于人体,产生有益的共振,使人们各器官协调一致,音乐的旋律所产生的声波能促进人体分泌有益的激素和提高生物体内酶的活性,调节血液和兴奋神经细胞等.诱导睡眠[3]。整个治疗过程轻松、舒适、愉快、无痛苦、无副作用。

总之,心理康复技术结合上海产的WAH-2脑波治疗仪治疗失眠症患者可以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开达,主编,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05.7,182-183

第11篇

1.1对象选取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45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入组患者中,多数均伴有失眠、情绪紧张、烦躁、耳鸣、头昏等症状,部分患者血压偏低;性格多倾向拘谨,追求完美,好胜、急躁,自卑等。

1.2方法

1.2.1对入组病例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并随访追踪观察,观察期限>1mo,因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故未设对照组。

1.2.2综合干预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辩证的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措施:(1)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处事方法,倡导患者遵循森田心理治疗的宗旨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指导患者学习应用应对紧张刺激,缓冲宣泄内心冲突,调节及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2)选用阿米替林、舒乐安定、心得安、安泰乐、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情绪、改善睡眠。(3)选用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西比灵、尼膜地平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4)必要时给予神经安定镇痛剂如泰必利等,对发作性剧痛者可小剂量应用痛痉宁。(5)对血压偏低、灌流不足、头昏偏重者适当给予补气、升压、活血的中药辅助调理。(6)疗程7~15d。

2结果

2.1疗效入组患者中完成1mo追踪观察403例。在403例中,经辩证综合干预治疗,306例(75.9%)完成1疗程治疗,头痛完全缓解,情绪、睡眠恢复正常。97例(24.1%)头痛仅部分减轻或缓解,后又复发,继续门诊治疗1~2疗程,症状逐渐消失或缓解。

2.2复诊患者的特征(1)个性方面刻板、僵化、不灵活,心理治疗内化能力较差;(2)焦虑情绪明显;(3)长期精神负担较重,难以摆脱烦恼或从事紧张性职业,如消防工作等。

3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遵循着紧张刺激-情绪反应-功能障碍这一发病机制过程。因此在治疗时应把心理和躯体看成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干预能起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近年来的诸多研究均证实了情绪因素在血管神经性头痛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头痛研究协会通过实验研究[1]发现:压抑敌意可导致头痛,而当压抑的敌对情绪得到宣泄时头痛即可缓解。述情障碍[2]是一种内心冲突剧烈、心理起伏大的形式,是极易导致头痛和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艾森克人格调查[3]也发现这类患者N分(情绪神经质分)普遍较高。郭述苏等[4]进行的偏头痛诱发因素及阻断试验发现,除女性月经期外,诱发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精神刺激、疲劳、睡眠改变。这些都提示了情绪和精神因素在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性。

情绪的稳定性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血管舒缩功能,情绪变化还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的升高,而这些神经递质均可以影响到血管的舒缩功能。此外,剧烈的情绪变化还可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降低机体的应激和调适机能。给予相应稳定血管神经功能的药物可以阻断头痛的发作,钙离子拮抗剂可稳定血管功能,降低血管收缩性,改善脑循环缺氧状态,阿米替林可调节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的血浆浓度,又兼有调节情绪的双重效应,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也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

在刺激与情绪反应的中间,存在一个可以调控的中介因素认知评价[2],为心理治疗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突破点,认知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倡导人们以平静、坦然的态度去接纳各种社会现实,任其自然,不与之对抗,不苛求自己过高的心理期望值,尽量缩小主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量降低挫折感和心理失衡,能经常保持情绪和心境的轻松、自然、平静,这样就可以减轻心境的起伏及情绪反应程度。对于压抑愤怒情绪、述情障碍的患者,尽量引导其学会及时调整、疏泄,从而预防头痛发作。

本组结果显示,经综合干预多数患者痊愈或减轻。但对于部分血压偏低、大脑血液灌流不足的患者,若只调节情绪与血管功能,则可能因脑部血液灌流不足而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仍出现头昏、闷、痛等;若同时给予补气、升压、活血中药治疗,可消除因灌流不足引发的问题,获得更佳的效果。

部分患者就诊时头痛比较明显,若不及时缓解头痛则可能因此影响患者情绪,降低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短期适当给予止痛剂,可尽快解除患者痛苦,可增强心理调节的作用和信心,起到远近期效果相结合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从社会、心理、生化等多侧面综合施治,比生物模式和传统镇痛治疗模式疗效更佳、预防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沙莲香,张小乔.人格的健康与治疗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6

[2]张虹桥,章成国,彭伟英.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述情障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7):86

第12篇

【关键词】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临床特点

失眠症是神经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患者的睡眠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后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生理需要的一种状况,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白天自感不同程度地躯体发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1]。随着现代生活节律及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上升,失眠患者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的100例来我院诊治的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了就诊前1周内有药物治疗史,有精神病史,酒精或药物成瘾史,人格障碍,有严重躯体疾病、脑血管病、妊娠哺乳、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失眠的患者及接受过正规心理治疗者。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3个月――20年。婚姻状况:已婚59例,未婚18例,丧偶19例,离异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5例,中学34例,小学11例。职业:干部41例,工人33例,个体或自由职业19例,农民7例。

1.2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对其失眠形式、程度、频率、躯体症状、生活规律等进行调查并记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失眠原因-因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者46例;因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及婚姻问题者27例;因出差会值夜班等生活节律经常改变者13例;因心动过速、心悸、呼吸不畅等躯体因素者11例;因咖啡因、麻黄碱等药物引起者3例。失眠类型――混合型者44例;入睡困难者21例;早醒者19例;维持睡眠困难者16例。

3讨论

3.1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的特点失眠常与焦虑、抑郁情绪共存,长期的失眠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失眠常会作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症状出现。本资料统计发现,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为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约占46%,其次为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及婚姻问题,约占27%。失眠的类型主要为混合性失眠,约占44%,主要表现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每周失眠3-4次、并非每晚失眠。

3.2失眠的影响失眠患者不仅在白天会自感不同程度地躯体发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临床资料统计发现,原发性失眠患者中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社交恐惧和注意力下降等症状不仅明显,而且发生率很高[2]。在患者产生这些心理问题后会过分担心失眠及其所致后果,从而进一步加重失眠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3.3睡眠认知对失眠的影响睡眠认知是指人们对睡眠的理解、看法及观念,正确的睡眠认知可帮助及指导人们睡眠,反之,错误的睡眠认知会影响或破坏人们的睡眠。错误的睡眠认知主要有:认为每天必须睡足8小时才有足够的精力工作及学习,每晚为控制睡眠时间而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否则精神将会崩溃而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及成绩等对睡眠不切实际的要求及对失眠过分的夸大;对失眠原因不正确的认识;采用睡前饮酒或服用安眠药等不正确的帮助睡眠方式。这些错误的认识将会导致焦虑,从而增加对失眠的恐惧而加重失眠的发生[3]。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失眠原因主要为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失眠类型以混合型为主。失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失眠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使其对失眠患者进行正确地睡眠认知教育及心理疏导,不仅能够预防部分与失眠有关疾病的发生,还能显著降低失眠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龚守会,李晓晖,司颖溪,陈全凤,陈华先,张贵斌,罗韵文.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心理测评[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年3月第4卷第2期: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