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时间:2023-09-18 17:3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1、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1)。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3)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5)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6)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

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

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构筑符合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发展迅速,已给或将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时正中.青海高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J],西北人口,1994(4);

[2]、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四川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M],巴蜀书社,2005;

[4]、陈喜强.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去影响广西的经济?[J],百家言,2002(11);

[5]、杨晓熙、刘平等.石河子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12)。

[6]、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第82页,巴蜀书社2004.

第2篇

如何合理地协调地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从政府角度出发,首先,要做好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预测。地质灾害预测除除技术手段外,还应有经济研究内容。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经济评估,可以有效地掌握地质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并且有充分地时间来避让地质灾害。其次,完善地质灾害检测系统。用科学的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检测预防,建立必要的群测群防体系,设立专门的监测部门,并通过开展综合研究,提高地质灾害检测的准确性,将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三,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由于自然规律或人类活动而发生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及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总之,经济发展始终贯穿于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预防和治理的全过程。对地质灾害不同阶段的经济投入可由政府负责,运作方式为市场化,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关系。

2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以山东半岛为例

2.1山东省自然地理状况

山东省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全省面积约为15.71万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内陆地区优越。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全省光照充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山东省也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大省,矿种齐全,储量总量大,储量丰富。其中金矿、石膏、自然硫等8种矿产列我国首位,全省各种矿产资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山东省也是我国能源基地之一,全省油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电力资源充足,据统计,2010年底全省发电量达到3091亿千瓦时。总之,以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地质矿产资源为山东省乃至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2.2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采取了多重促经济的政策,先后向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派遣经贸团,大力加强与国外发达城市的交流合作,吸引外资。此外,山东省还大规模地与日韩以及欧美企业的驻华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各种商谈会和展示会,加强交流,随时了解投资动向,改善外资企业的投资环境,扩大企业服务。这些创新性的政策,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发展,完善了整体的经济格局。山东省的发展同时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其他省市提供了发展空间,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2.3山东省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在遵循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同时,要按照自然环境规律进行协调,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在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将自然资源和地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进去,三者科学的调整,相互协调,最终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数据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山东省的东营、淄博、潍坊和日照地质生态环境质量问题显著。因此,未来在决策中,就要提高这些地区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而相比之下,威海、烟台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今后应重点发展。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市近几年发展快速,而日照、潍坊等地较慢,威海、济南、东营、烟台和淄博等地发展平稳。为了实现山东省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就要协调好经济与地质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在城市建设当中,不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还要遵循地质生态环境规律,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作为一项基本准则,科学地调整好发展与保护的步伐,及时预测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

3总结与展望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

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零,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一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手段大大强化,进一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一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一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二,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三,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四,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一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Pearce,D.W.andWarford,J.J.,Worldwithout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JapanEnvironmentAgency.NationalActionPlanForAgenda21.

OECDPlann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ryExperience.Paris,1995

UNCED.TheGlobalPartnership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GuidetoAgenda21.Geneva,1992

Bartelmus,PeterEnvironme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ConceptandStrategiesofSustainabil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4

Carew-Reid,Jeremy(etal).StrategiesforNat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Handbookfortheir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1994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现代韩国的经验》,《当代韩国》第4期,1994,

张俐萍,《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0期,1994,

张茂法,《论台湾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海峡科技与产业》第4期,2000

胡国杰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师》第10期,2002

杨庆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第9期,1994

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2002

许云霄等,《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建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2002

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研究》,第6期,2002

魏一鸣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第8期,2002

李崇阳,《试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和博弈》,《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2期,2002,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与其目标定位息息相关。服务于社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每个市级地区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服务地方经济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必然的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外,能否充分有效利用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各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作为新建立的实训基地,主要的功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资源闲置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发挥多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方式

高职院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各种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互联网+时代,对技术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中心,加以调整与变化,为地方劳动生产、经济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支持地方行业与企业发展。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担负着直接为“三农”服务以及“扶贫开发”的重要职能,使传统农民实现技能多样化、专业化,转变为技能型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四是实现地方教育向均衡化、专业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限制

相对于国家示范校或者行业院校某些专业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技术设备落后,无法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实训条件、环境急需改善,并且由于新技术变化比较快,学校资金有限,无法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

(二)师资队伍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较少,虽然很多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证书,但是实际操作技能有限,教学中更重视理论,轻视技能训练。高职院校聘任的企业兼职教师水平有限,而高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时间少,不能满足教学的时间要求。

(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的不同带来不同的效果。

(四)企业参与度不高

学生顶岗实习难以进行。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严控成本。学生在实训中很难接触实际工作任务,实践技能的培养无从谈起。

(五)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功能

(六)思想观念

通过调查显示,南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强于北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强于普通院校。

三、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的对策

(一)资金保障与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资金投入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最基本的保障。实习实训环境条件的改善,实训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各种条件是做好实训工作的前提,既有利于培养在校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调研发现,完善与充实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具有必要性,只有加强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使实训基地更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目前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智”,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技术力量;二是假期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挂职等;三是派遣专业教师参与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的国培计划;四是出国学习;五是每年很多高职院校都举行校内技能大赛、参与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措施。

(三)探索适宜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建立特殊的服务模式,加强校、企、政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运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与运用上述的运营模式。高职院校的各种专业实训基地都具有某一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所以在完成实践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暇资源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四)创新实训管理和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在实训基地管理上,一是要引入企业实际管理经验,可以寻求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二是要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按照国家的政策积极与政府协调,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建立能够调动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度,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狠抓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学生培训、鉴定与考核严格纪律,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考核,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五)提升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职能,为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起到积极引导和打基础的作用,为大学生在实训基地创业落户创造积极良好条件,从而增强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以及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温床,搭建了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企业合作的创新创业保障。

(六)宣传、引导与支持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实训基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离不开解放思想观念,高职院校就是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二要行业企业的参与;三要高职院校主体作用的发挥,解放思想顾虑,勇于承担责任。

四、结语

在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转型、经济全球化受阻以及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大国工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技术技能,未来高职院校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为行业、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其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庆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实现与效益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22~24

[2]王芙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三角高职教育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31:229~232

[3]陈宇.内蒙古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4]哈满林,吴一鸣.试析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J].职业教育研究,2010,29:207~209

[5]屈红.高等职业教育与衡水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青春岁月,2012,30:83~85

[6]娄娟,周军,蔡国伟等.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思路及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118

[7]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第5篇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大中小型泵站有很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泵站工程在为农业服务的同时,新增加了城乡供水、环境保护、跨流域调水等重要功能。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过程中,泵站工程作为基础水源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不同位置通过不同的功能,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作用。

一、大型泵站定义

根据GB/T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大型泵站是指总装机功率10000kW及以上,或总装机流量达到50m3/s及以上的单座泵站;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其整个系统的总装机功率达到10000kW及以上的,或整个系统总装机流量达到50m3/s及以上的,并属同一管理单位管理泵站,见表1。

表1灌溉、排水泵站分等指标表

泵站等别

注:(1)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系指单站指标,且包括备用机组在内;

(2)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的等别,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

(3)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离两个不同等别时,应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

本论文主要针对总装机功率10000kW及以上,或总装机流量达到50m3/s及以上的单座大型泵站展开研究。以下大型泵站均指单座规模达到大(2)型及以上。

二、大型泵站技术经济特性简析

(一)泵站最优运行准则

大型泵站现代化要求泵站安全可靠地完成供、排水任务,并能获得最大经济效果,这就要求泵站运行要处于最优状态。泵站最优运行方式服从于一定的最优准则。泵站最优运行准则有:①经济效益最大准则。②运营费用最小准则。③耗能最小准则或效率最大准则。④时段提水量或流量最大准则。经济效益最大准则应是普遍适用的准则。经济效益包括水利综合利用效益(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等),以及工业、城镇生活供水和生态环境效益等。运营费用最小准则是指在满足一定供、排水要求条件下,维持泵站运行所需支出费用最少。支出费用包括能源费、工资、管理费、维修费、固定资产折旧、大修理基金等。需要指出的是,应用这个准则的前提是有确定的供、排水要求的标准,没有确定的标准,运营费用最小准则无意义。耗能最小准则是指在满足一定供、排水要求下,油、电工业能源消耗最少。一般地说,这个准则是运营费用最小准则的简化。但是,鉴于经济评价涉及能源价格,两者也会有相悖之处。因此,运营费用最小准则和耗能最小准则不可替代。效率最大准则是指泵站提水作业中能量传递和转换损耗率最小。效率最大准则是耗能最小准则的内容之一。时段提水量或流量最大准则适用于特殊供水时期(如灌溉泡田期或治虫、防霜冻灌水期),或紧急抗洪除涝时期。遇此时期,要求充分发挥工程和设备潜力,在保证安全运行条件下,以提抽水量最多或以最大流量运行,力求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有时为保证社会效益或扶危救难而牺牲或一时牺牲泵站经济效益也是不可避免的,或是必要的。

(二)泵站技术经济特性简析

泵站耗能包括两部分:一是提水作功耗能,一是无效耗能。通常所说的泵站最优运行,即设法使泵站无效功率最小,实现耗能最小。相同供、排水任务,不同提水方案提水作功耗能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泵站的技术指标是泵站供水能力和装置技术的反映,一般有供排水量、装置效率、能源单耗、工程完好率、设备完好率、安全运行率等。我国泵站技术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技术指标的选择和考核方法比较完备,参见《泵站技术管理规程》。泵站经济分析是通过计算、分析、评价泵站建设或改造的经济效果来总结泵站设计运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国泵站工程大都是社会公益性质的基础建设,即便是灌溉泵站,其盈利性也很低,基本上由国家和当地政府财政扶持。因而,对泵站经济效益考核比较薄弱,经济指标的选择和考核方法不够全面。随着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泵站经济效益越来越受重视,逐渐加强了泵站经济考核,完善经济指标势在必行。泵站工程项目是水利建设项目的一种,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其经济评价应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因素计算确定,即采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从项目财务角度,采用财务价格,分析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三、泵站的优化运行方式

(一)以泵站的效率最高为准则

泵站的效率是指泵站中包括电动机、水泵等项在内的全部装置的效率的乘积,同时泵站的效率也可以用泵站的输出功率与泵站的输入功率之比来表示。为了获取较高的泵站效率,泵站可以采用水泵最高效率的运行方式运行。但此时的泵站必须使水泵管路设计和选型配套达到相对的合理。这样才能使泵站中的水泵最高效率和泵站最高效率所对应的工作点是相同的。如果泵站的水泵管路设计与选型不是很合理的话,要想达到泵站的运行能耗低,费用少的目的,就必须考虑泵站的整体效率。所以泵站的水泵效率的高低不受电动机效率、进出水池效率以及管路效率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水泵的效率达到最高时,电动机效率、进出水池效率以及管路效率不一定是最高的。

(二)以泵站的耗电量最少为准则

泵站运行过程中能耗的大小不仅受泵站效率影响,而且水泵的扬程等因素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在给定的抽水流量,水泵扬程不变的情况下,依照能使水泵效率达到最高的叶片角度来运行,就能使泵站的能耗最小。

(三)以泵站运行的费用最低为准则

泵站优化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泵站运行所需的费用主要是水泵所消耗的电费,另外还含有其他辅助设备正常运行所消耗的费用、设备的管理费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一些费用。对于一些在泵站的运行费中水泵所消耗的电费占很大比例的泵站,计算其泵站运行费用过程中可以只考虑水泵所消耗的那部分电费。否则,计算泵站运行费用的过程中其他的费用也要考虑在内。

(四)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抓好泵站工程的建设

克服传统的重建轻管,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土、高效益管理”的要求,对各级各类泵站工程建设,实行全程管理。各类泵站建成投入运行后,其水泵机组、变配电设备及附属设备等是确保泵站安全服务供应的主要关键设备。为了保持泵站的机电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能随时投入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必须经常或定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机电设备进行养护和检修,要严格按照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规程进行。水泵机组投入远行后,为确保安全供水,必须认真做好巡回检查工作,对运行机组进行严格的监视,发现情况要及时处理。在生产运行管理中必须预先制订巡回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水泵机组的经济合理运行也是泵站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在确保服务满足用户需要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的运行,需要有统一的调度中心,做到合理安排与综合平衡,对水泵的选型与组合也要安排恰当。要掌握好每台水泵的性能,结合实际供水情况,合理安排水泵的组合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

(五)运行中的泵站投资分摊

与规划中的泵站相比,已运行泵站的效益得到实现,并可通过经济后评价来进行分析计算。对于多年运行泵站,可以对比泵站修建前后各部门的效益情况,因此在投资分摊时应充分考虑效益的作用。

可分费用――剩余效益法计算的是最优等效方案的年费用,要分别计算各部门在枢纽修建前后相比能得到的实际年效益,再取两个中的较小值作为计算效益,以计算效益与可分投资的差值的比例来分摊剩余投资。计算步骤如下:(l)计算枢纽修建前后获得的效益:对防洪部门就是洪水年的减灾损失,对用水部门就是供水产生的效益;(2)计算各部门非综合性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年运行费用;(3)取(1)、(2)两步中较小的值作为计算效益;

(4)用计算效益减去可分费用

(5)各部门分摊的剩余投资的比率为:

运行中泵站的投资分摊(以抽排方式排涝的泵站)该法投资分摊与各部门获得的效益大小有关,效益大则多分摊投资,效益小则少分摊投资。多年运行泵站一般都会有泵站的历年运行资料,在投资分摊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计算步骤如下:(l)根据多年运行资料,计算多年平均抽水供水时间或多年平均抽水供水量;(2)根据多年运行资料,计算多年平均抽排时间瓜或多年平均抽排水量;(3)以泵站的抽排时间或抽排水量为比例分摊公用工程投资或剩余投资:a.供水部门的分摊系数

b.排水部门的分摊系数

这种方法是以水泵的工作情况来确定投资分摊系数的,并没有涉及到泵站其它指标,因此用它来分摊公用工程投资比较合理。特别当抽水供水、抽排水比较频繁时,耗电量较大,应以抽、排水量来分摊投资。

结束语

不论是灌区各级泵站也好,还是城镇各级泵站也好,都与人类社会生产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泵站管理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所以,各级泵站的管理人员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其作用,为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广西航运概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西航运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抓住西部大开发、西南出海通道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等战略机遇,在交通运输部“三主一支持”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实施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运力,广西水运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为发展广西经济和扩大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水路交通条件。

1.运力规模和运输能力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航运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区拥有船舶8226艘,净载重量达到364.4万吨,净载重量是1978年的15倍,货物周转量首次超过了公路,占到全区综合交通运输周转量的27.4%,确立了航运作为广西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地位。根据南宁海关统计,从货物价值上看,2009年广西航运承担了54.2%的出口、89.5%的进口外贸货物运输;如果是从重量的角度,这一比例还要更大些。

2.港口码头长度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发展

2008年末,广西拥有一个全国性沿海主要港口防城港;全国性内河主要港口3个,分别为贵港港、梧州港和南宁港;地区重要性港口5个,分别为钦州港、北海港、柳州港、百色港和来宾港。沿海万吨级码头40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从码头长度和港口吞吐量的发展来看,沿海港口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内河。

3.航道通航里程及通航能力稳步提高

2008年末,广西内河航道总里程6175公里,其中通航里程为5591公里。按航道技术等级划分,等级航道3506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62.7%,其中三级航道573公里、四级航道247公里、五级航道107公里、六级航道1837公里、七级航道742公里,等级外航道2085公里。形成了由西江航运干线及三个通向云贵的通道组成的西南水运通道。

广西航运技术经济特征

众所周知,航运具有单位运输工具装载量大、运输成本低、土地占用少、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是现在绿色、环保、和谐、低碳等主流概念关注的焦点行业。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航运无疑是重要的突破口。

1.单位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大

目前,广西航运船舶向大吨位船舶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2009年内河货船平均载重吨为560吨/艘、沿海货船平均载重吨2780吨/艘,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56%和40%。在2009年末2010年初的长洲枢纽滞航期间,广西港航紧紧抓住航运的这一特点,实时监测下游航道和船闸门槛实际水深,适时调整船舶配载吃水的限制,提高船舶配载量,极大的缓解了沿江工矿企业的生产运输压力。

2.运输成本低

云贵的煤矿资源多,每年大量煤矿资源需要外运,而广东对煤矿资源需求十分旺盛。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打造的桂西资源富集区,也需要廉价的水运做为支持。而水运具有廉价的物流成本,有效地促进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建设和西江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3.能源资源消耗少

据估计,沿海大型船舶油耗约为3 5公斤/万吨公里,铁路内燃机车油耗约为44公斤/万吨公里,公路大型卡车油耗约为175公斤/万吨公里。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单位重量耗能最少的是水运,如果能够实行专业化运输、集装箱运输,节约能耗就更加显著。在广西,从南宁至广州850公里,每千万吨物流,走西江耗油4万吨,走公路要50万吨,走铁路要9万吨,能源的节约是相当可观的。这对于相对缺乏能源的广西来说,节约能源就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4.土地占用少

据统计,1公里高速公路占地约60亩,1公里复线铁路占地约3 0亩,水运除港口和公用的集疏道路系统外,主要依靠天然河流,基本不占用耕地,有利于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航道整治如疏浚、航道裁弯取直等还可造地。广西土地资源有限,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航运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创造条件,打造货畅其流的航运体系。目前,广西无论是沿海还是内河,处处呈现出航运大建设大发展景象。

航运经济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1.航运经济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分析

选取地区生产总值 (G)和航运经济关键指标的水运基础投资额(I)、货运周转量(Z)、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T),根据1998―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得到以下关系矩阵:

从相关矩阵中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可以看出,广西国民生产总值与航运的重要指标密切相关。

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拟合结果,国民生产总值和航运指标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

G=159.05I+1587.92

G=13.94Z+1214.63

G=0.48T+743.49

可见,每增加1个单位的投资、货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可增加159.05、13.94和0.48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

根据航运指标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可以求得航运经济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以1998年数据为基期,2008年为报告期,经计算可得相应的投资、货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的弹性为1.07、1.2和1.06,可以看出,广西航运经济在近十年来的发展略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已经显示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

2.航运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十一五”期间,广西水路交通建设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十一五”前三年,广西水路交通建设投资80.9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投资总额的2.3倍。从客货运量综合效益指标来看,水运投资效益明显比公路投资效益要高。2008年水运客货运量综合效益达到15.09:1,远远大于公路,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航运成本较低,适合量大、远程运输的特点。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航运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先导性产业,对社会的经济贡献不仅体现在自身创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巨大的社会效益。航运业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拓展了业务领域,创造了就业机会。从2009年航运企业年度核查的情况来看,全区共有营运船舶8233余艘,按平均每艘船舶配员6人计,直接从事运输的就有约5万人。从港口吞吐量来考量,2008年广西主要港口吞吐量为12765万吨,按照国内一般水平的估计,每万吨吞吐量的就业数为27人,全区共有34万人就业。

4.促进产业布局和提高区域竞争力

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广西沿江工业带、临港工业群的蓬勃发展。广西很多地市确立了港口立市的发展战略,以港口为核心,打造临港、沿江工业,吸引了众多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如钦州的中石油项目、防城港钢铁项目以及贵港的华润水泥、台泥等。大量优质大型工业项目的落户,有效促进了广西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航运物流的发展,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发展环境,有助于提高广西外销(包括国内贸易)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增强了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区域竞争力。如今,广西航运已经在广西参与的多个区域合作中发挥了广泛作用,为提升广西社会经济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5.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航运具有单位运输工具装载量大、运输成本低、土地占用少、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同时,由于废弃物、废气的排放和交通事故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来说,水运无疑是最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和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正是对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重要体现。

6.提高战备保障能力

世界许多国家在其航运法中明确规定,本国商船队除为其经 济发展服务,在紧急时刻必须为国家安全服务。广西属于沿海沿边地区,航运的战备保障能力尤其重要。海运是紧急时期广西对外物资运输的重要保障,内河航道更是不可多的战略性自然资源,在战时就是一条打不垮、炸不乱的运输线。在广西港航管理局设置了军事代表处。这些都说明,航运的发展,对国家的国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航运在抢险救灾中也可发挥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在2008年冰冻灾害中疏运旅客和抢运电煤等。

第7篇

关键词 城市;经济;规划;发展;转型;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city; economy; planning;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结构、面临的问题、老百姓的需求都将产生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等各种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也面临巨大挑战,在粮食问题与耕地保护、土地退化与土地沙化、气候干旱与洪涝灾害、单位 GDP 资源与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发,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一些重大改革.社会经济领域出现的重大转变也必然导致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对城市发展起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城市规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会有相应的转型.每一次社会经济转型无一不在城市规划领域留下深深的烙印.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和发展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也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1、中国城市发展概况

1949-2011 年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从10.6%提高到超过 50%.中国已步入城市化时代.然而城市化地区差异大,中国大陆 31 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京津沪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广东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 20%;最低的是贵州省,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2.5%左右.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城市化水平已经演化为东、中、西逐级递减的分布特征.

2011 年,全国共有设市城市 657 个,城市空间发展正在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以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为骨干的大城市,以地级市为主体的中等城市,以县级市为网点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成为城市等级结构与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

2、社会经济转型

社会经济转型将加快推进传统城市化社会转向新型城市化社会,从资源主导的经济发展向创新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发展理念与方式转变

(1)从 1992 年提出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宣言,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理念已全面更新.

(2)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根据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分.先后提出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3)在区域层面进行新的改革试验,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先后进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成都、重庆、武汉、长株潭等试验,通过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

2.2 发展目标转变

在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到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个文明”逐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展与建设目标协同转变.

2.3 从经济到社会的全面转型

转型已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领域正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产业转型,全国性产业结构调整正推动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正成为各级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追求;政府职能正在向服务方向转变,民生工程摆在突出地位;各项事业的“以人为本”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宗旨,城乡、区域、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

3、城市规划理念

人类已进入2l世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还将遇到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外城市的挑战。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创造城市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3.1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二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遗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照蓟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第8篇

关键词: 展示设计;经济发展;商业;展览;文化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323-020 引言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等各种设计元素将展示内容有目的的传达给观众,可以将其理解为特殊形式的商业广告。现代展示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优秀的展示设计会带来高品质的展示氛围和良好的经济文化效应。

1 展示设计的概念

展示,英文为display,源于拉丁语的名词diplico和动词diplicare,表示展现之类的行为状态。具体的说,即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借助一定的展具设施,将一定的信息和内容展示于公众面前,达到指引观众、传达信息、沟通合作等主要目的,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展示设计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应用学科。

2 从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看其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虽然现代展示设计理念形成于20世纪末,但人类对展示的应用则早得很多。几千年来,展示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远古时期、封建社会时期、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和现代时期四个阶段。发展至今,展示设计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庞大的行业。展示的形式还将继续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

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树碑立柱、祭祀鬼神活动,体现着原始的意念传达展示形式。这一时期因为还未产生交换和商品,因而展示只是单纯的陈列、展示作用。

进入封建时期,人类出现了商品交易的集市贸易形式。当时,人们将商品直接裸摊在地,并有意识地分类陈列,后来还出现了专门摆放商品的摊床,形成了最初的商品展示和展销会的雏形。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展示形式商业活动中主要体现于店铺行会和集市贸易方面。从我国四川广汉出土的东汉市集画像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店铺主人是怎样通过实物陈列来招徕顾客的。之后,这类广告形式发展成为以商品实物或其他材料做成的相关商品模型,悬于店门首前,作为一种营业标志。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清晰看到一些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店铺、商行的店面招牌,如“赵太丞家”、“刘家上色”等等。

进入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在经济方面,展示活动主要体现在国际博览会的产生和发展、商店店铺的营销活动和包括商品包装广告在内的视觉传达系统设计的产生与应用。英国政府于1851年5月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国际博览会,目的是为了展示其在工业革命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开创了展示设计的历史新纪元,标志着现代展示设计学科开始形成。这场因所建的展览馆被誉为“水晶宫”而被后世称为“水晶宫博览会”的活动之后,欧洲不少国家开始纷纷效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工业产品设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博(展)览会逐渐增多,在其影响下,以交易为目的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交易活动风靡全球。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展示活动演变,可以看到展示活动充分反映了时展特性,是社会变化的印记。现今,展示设计活动更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一种动力、一种经济形态,在我国蓬勃兴起的“会展经济”就是典型案例。

3 展示设计的范畴和分类

现代展示设计的种类庞杂,涉及的行业也十分广泛,从大的功能定位区分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商业类展示设计;展览类展示设计;文化类展示设计;旅游环境类展示。

3.1 商业类展示设计 现代城市在日益成熟的经济发展、商业行为中更显繁荣。穿梭于鳞次栉比的商业店铺,徜徉于规模宏大的购物中心,人们已经不再把购物当做一种简单的消费手段,当越来越多的商家倾注财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精美的店面环境时,“购物”已然成为人们的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商业展示设计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商业类展示设计主要指各类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以及专卖店等商业销售和服务空间的室内外环境规划、陈列设施、装饰美化等设计。大致包括商业门面设计、橱窗设计、商业空间规划设计、商品陈列展示设计、POP广告设计等。商业展示设计常与室内外装饰设计结合在一起,是设计的一个边缘结合体。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销售、增强广告效应,创造一个具有舒适感、亲近感的购物与消费环境。

3.2 展览类展示设计 展览类的展示,主要用于展出物品供人参观、欣赏的集会或机构。展览会一般分为商业型展览会和教育型展览会。商业类型的展览会通常是借助展会推广品牌、取得订单、扩大企业影响力。在实际应用中,展览会的名称和意义相当复杂,如有博览会、展览会、展销会、交流会、商品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

3.3 文化类展示设计 文化类展示设计主要包括人文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各类陈列馆等设计。特征为具有长期性或相对的固定性,集观赏、陈列、学术研究、信息收集、教育引导为主要职能,展示内容多以历史文物、文献、科技成果和艺术品陈列为主。

第9篇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1]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发展国家经济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是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间利益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与人有关的因素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了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和完善,是促进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2]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对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信息宣传和传播任务是新闻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新闻传媒的发展情况来看,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是新闻宣传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龙.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51-53.

第10篇

关键词:地方图书馆服务模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地方的图书馆以往提供服务往往不是非常开放,存在着诸多的限制,但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整合、处理等功能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地提供信息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就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图书馆,其不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还有着自身的电子图书馆,在信息收集、处理、分析、整合等方面的功能都比较完善。为此,增强地方图书馆的外向型服务功能,转变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几种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1.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以往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以及信息服务形式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地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服务的作用范围都过于狭窄,为了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图书馆应该将自身的图书馆资源外向化,面向公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只有做到资源共享,才能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以及服务的潜在价值。为此,克拉玛依图书馆应该自足与自身的资源,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实现文献的数字化,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全面的立足于社会的地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这样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克拉玛依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的成果,不但可以提高地方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还能增强地方的文化内涵,对于地方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除此,克拉玛依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人才优势来实行远程教育,这样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当地的学习氛围。远程教育的内涵既可以利用克拉玛依现有的知识管理成果,也可以联系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等相关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信息开发工作。

2.分项分类服务模式

地方图书馆对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因此,就需要对克拉玛依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分项分类,只有加以明确才能更好地提供相应地服务。其一,依托馆藏,建设地方特色经济建设资源。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工业发展具有优势,有的地方是旅游胜地,克拉玛依图书馆应该立足于克拉玛依的经济产业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农业地理、出行交通、风俗文化等相关方面,来进行相关数据库的开发,这样才能为克拉玛依经济发展带来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其二,教育分类,开展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一旦克拉玛依图书馆面向公众,其就可能面对各种人群,只有采取必要的分类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意义,才能更好地提高当地的社会教育、社会文化水平。具体来说,从纵向上应该以年龄作为分界线,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成年人提供各自的信息服务,并且根据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对相关的信息服务划分等级,诸如技术类人员可能希望对高新技术进行了解,而科学爱好者则技术研究并不是那么深入,只希望能够浅显地了解即可。通过这样的纵向进行分类,就可以达到很好地服务效果。

3.人性化服务模式

当今社会提供的服务不仅是局限于现成的服务,而是基于人性化基础上的服务,只有对用户的 、习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提供其需要的服务。对于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片面的知识提供上面,而不去分析用户的个性化操作、信息需求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内容的话,地方图书馆服务模式将很难得到相应地提升,这样也就很难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克拉玛依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人性化信息的导航服务。对于使用地方图书馆相关资源的人们的来说,往往都存在个性化的需求,为了了解某一个专项的相关内容。而如果图书馆并没有相关专业化服务的话,对用户的信息查找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很难全面手收集信息。诸如,科研工作者为了进行学术研究,需要重点的论文资源,如果建立专业的数据库的话,就能够更为全面为其提供相关的信息。其二,人性化的预测服务。人们在利用电子图书馆进行信息查询的时候,往往会有自己的偏好,如果克拉玛依图书馆能够提供相同或相类的查询信息的时候,就能对用户提供很大的方面,这样就能提高其查询信息的效率。这种根据用户提交的相关的关键词、文档、题目、作者等来为用户预测所需信息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提高其信息的查询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克拉玛依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

4.总结

克拉玛依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而这些资源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服务技术等对于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希望能够对克拉玛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玲.西部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开展信息服务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 靳国艳.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服务地方经济[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01).

[3] 杨文花,赵葆英.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4] 陈威莉.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出现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并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以及民主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办事力度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持,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信息化的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主要竞争力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国家争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

一、电子政务的概述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组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办公管理的一种政务管理活动。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和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于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流程透明并且符合国际化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其内涵包括:1.它是借助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应用软件技术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2.它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权力的行使相联系,是政府处理公开事务和内部事务,以及包括立法,司法部门和其它公共组织事务管理系统;3.电子政务作为先进的政务管理系统,并不是简单地将政府管理事务搬到网络上,而是要对政务信息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的重新管理,与传统的政府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电子政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

政府信息范围广泛,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以往人们主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了解相关的政府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将政府的具体政务职能以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从而形成电子政府,电子政府随时向公众政府工作信息,使得广大公众随着互联网普及应用,对政府信息的了解也逐渐增加。电子政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方面,与其他方式相比有十明分显的优势,它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和规范性,对于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接受公众的监督,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对政府工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了经济社会管理能力

政府作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和服务参与者,管理和服务的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提供服务的质量的是否让公众满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办公实现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子政府建设的前提,对政府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对办公系统的使用具有深刻的了解,办公系统自动化使电子政府利用快捷的电子流转方式按照政府工作一定的顺序和流程进行,代替了以往传统的纸质办公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成本和工作时间,并对每个运转的流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督。

电子政务还可以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电子政务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政务信息互联互通,使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减少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节约管理资金,也节约了时间,从而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电子政务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实现政府工作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同样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信息产业、IT企业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如工商管理软件、财务软件、政府采购软件应用开发,需要靠我国的IT企业来承担制作,在带动IT产业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电子政务,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监督,如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财务管理工作混乱从而滋生腐败的现象,电子政务可以通过应用软件的开发,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防治腐败,增强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以及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更好地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

(三)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化建设逐渐受到关注。电子政务一方面可以为参政议政提供新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使政府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政府网站是一个良好的政府服务平台,电子信箱、在线服务平台和留言板这些功能的开通,增加了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政务公开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的动向,以加强民众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政府工作的改革和完善。

三、电子政务的实施也要注重经济效益

电子政务所关注的社会效益是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所承担的职责决定的。但电子政务也应该考虑经济效益。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建成之后还需要投入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费用。这就要求电子政务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合理的投资决策并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减少政府财政投入。通过电子政务投入运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或广大公众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并减少财政支出。

第12篇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新常态特征。在此背景下,信息化作为一项发展趋势,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等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基于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促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纵观其文献,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被认可。Ding和Haynes(2004)研究表明,通信技术与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正相关,通信技术的提高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改善区域间的不平等现状。然而,信息化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非全然相同:尽管Diego Martínez(2010)等利用一般均衡方法验证了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具体技术的改变为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贡献了35%之多,而Gust和Marquez(2003)通过对13个工业化国家1992―199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对美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加速度的作用,但对其他的工业化国家却未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信息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同样被我国学者承认。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张跃胜(2015)通过构建包含信息化水平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VAR模型,说明信息化、劳动、资本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且信息化与经济增长具有统计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趋于消失;从经济结构角度看,陈琪琪(2013)通过比较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验证了信息化对产业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积极效用。

综上,尽管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与实证上对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丰富研究,但大多基于全国范围内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某经济部门的微观数据,而对于幅员辽阔的我国,省份间的差异不容忽视。另外,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探讨信息化水平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也较为欠缺。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信息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2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2.1样本选择与模型建立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30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的面板数据样本中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中国台湾的数据,由于西藏的数据缺失的比较多,所以本文也将其予以剔除。,构建如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2指标与数据说明

在选择衡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时,本文借鉴刘华军(2015)的相关做法,将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作为衡量指标。同时为消除省级规模差异,选取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具体各变量指标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年度分地区)。表2报告了上述11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各省份之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互联网普及率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其中,互联网普及率最大值为73.57%,而最小值仅为2.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占GDP比重、贸易规模等指标的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

3实证结果与分析

借鉴主流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在具体分析中采用逐步回归方式。进一步地,为验证信息化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分东、中、西部对数据进行了回归。

从表3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核心解释变量互联网普及率在全部模型中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具体来看,模型(1)中,互联网普及率的系数为0.468;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控制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数指标,互联网普及率的系数为0.206;在进一步控制政府规模、民生支出水平两个指标后得到模型(3)中,互联网普及率的系数降为0.197;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控制了城市化水平指标、劳动人口比重指标,互联网普及率系数是0.181;模型(5)在模型(4)的基础上控制了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占GDP比重指标、贸易规模指标,互联网普及率的系数是0.174;模型(6)在模型(5)的基础上又控制了失业率指标、城乡收入差距指标,互联网普及率的系数为0.159。由此可见,控制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后得到的互联网普及率的估计系数是比较稳健的,这说明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对地区的发展与民生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在较为稳健的模型(6)中,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平均提高0.16。

从表3的控制变量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生支出水平、城市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占GDP比重、贸易规模对地区发展与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就模型(6)而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提高1%,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平均将提高3.704,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则平均提高0.408。由此可见,相比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化水平对于改善地区民生的作用,互联网普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也说明我国对互联网信息的利用效率不高。

表4报告了固定效应模型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估计结果。其中,模型(1)、(2)、(3)、(4)、(5)中互联网普及率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模型(6)中互联网普及率系数不显著。可以看出,东、中、西部互联网普及率都对地区发展与民生具有正向影响,模型(6)的互联网普及率系数不显著可能与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较低有关。互联网普及率的影响作用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弱。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落后地区的地区发展与民生更少地依靠信息化拉动,这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他资源的不充足有关。另外,相较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处于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程度居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对地区发展与民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就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皆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的一个可能解释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三个地区均达到了规模经济效益。就城市化水平对地区发展与民生的影响而言,仅在东部地区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于地区发展与民生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优于中西部地区,而只有当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对地区发展与民生带来积极影响。而中部地区在政府规模对地区发展与民生的影响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东、西部地区这一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这一结果可能主要是由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所导致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政府引导。而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占GDP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指标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达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