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景区的建设

旅游景区的建设

时间:2023-09-18 17:3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景区的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景区的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68-02

旅游景区发展主要表现为旅游品牌的竞争,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是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须弥山为例,就旅游景区品牌建设的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初步探讨。

一、创新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创新就是旅游景区将自身个性化信息在市场中推广,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旅游景区应该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扩大景区的市场规模,使旅游者通过该形象认知旅游景区。可见,旅游景区品牌塑造有多种渠道的选择,因此,将景区的特色传递给游客就成为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须弥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随着新景区的不断增多,全国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塑造新的旅游形象成为须弥山景区经营者的当务之急。针对须弥山旅游形象塑造,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调整品牌形象

旅游者的需求、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旅游景区要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策略。须弥山景区要在原有的观赏性景点基础上,以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和利润增长点为依托,举办传统庙会活动和山花旅游节,吸引海内外游客到须弥山观光游览;并在旅游淡、旺季有针对性地进行形象宣传和促销,让游客对须弥山有不同的认识;还应该在佛教文化上下功夫,确定“须弥圣境,丝路明珠”的品牌主题,从而扩大影响力。

(二)准确定位形象

旅游景区在其市场范围内准确定位形象非常重要,这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好的品牌定位是旅游景区成功的重要保障,旅游品牌定位就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形象的旅游卖点,最终赢得市场客源。须弥山景区进行品牌定位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挖掘石窟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内涵,并借助文学作品中对佛教文化名人的描述,兴建文化墙,通过策划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打响“须弥圣境”的至尊品牌,奠定石窟艺术在旅游景区的地位。

(三)策划品牌创意

旅游景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对旅游景区精心策划,并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因此,品牌创意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富于新意的策划可以避免雷同景观,从而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须弥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佛教名山,被誉为“小敦煌”,应重点策划包装佛教石窟文化项目,丰富旅游活动,使名山秀水一体化,将须弥庙会、丝路佛教文化、须弥石窟建筑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大力开发重丝路游、石窟博物馆游、回乡民族风情游等特色专项旅游产品,创建知名旅游品牌。

二、创新品牌营销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就是争夺影响力的竞争,因此,提升旅游景区知名度就要靠品牌长期有效传播。长期以来,形象单一、地方特色不浓等因素一直制约着须弥山对外品牌形象的推广,也影响了旅游者对须弥山的进一步了解。为此,须弥山应该在品牌营销推广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加大旅游品牌市场营销,实现品牌传播的有效运作。

(一)借助媒体宣传的强势作用

以强势电视为依托,联合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展开超强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攻势,形成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和高强度的视听冲击力。众多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可以聚焦游客的吸引力,并提升佛教名山须弥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以同旅游主流媒体合作,定期举办品牌点评活动,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旅游管理、发展潜力等多方面让旅游者对须弥山进行立体、客观地了解,同时对旅游品牌进行有效传播,切实提升品牌形象。

(二)借助节事活动的拉动效应

须弥山源远流长的佛教历史、高深神秘的佛教石窟构成了博大精深的须弥佛教文化。可以依托须弥山的文化特色,通过其强大的拉动效应,使须弥山这一品牌鲜明立体。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须弥山新形象,提高其知名度,从而为全面提高须弥山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形象品位,最终为其品牌形象推广带来良好的效益。

三、创新品牌管理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决策和主导作用。须弥山要致力于品牌管理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局面,全面推行政府主导的品牌建设。

(一)推行政府管理

须弥山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优势和作用,领导决策者要进一步增强旅游品牌意识,将品牌经营管理放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对须弥山旅游发展和品牌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运用全新的模式进行品牌管理,举办旅游品牌推介会,通过政府景区的联动发展,为须弥山在国际范围内树立佛教名山形象做出贡献。

(二)理顺经营管理

旅游景区目前被众多部门管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了旅游景区管理上的混乱和低效,使得某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得片面的经济效益,忽视联合协作,景区之间因为信息沟通的不畅,致使区域景点条块分割,建设重复雷同。因此,须弥山必须尽快建立协调机制,理顺经营管理,打破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明确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建立品牌景区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建立管理输出模式

须弥山作为佛教名山、宁夏知名旅游景区,要利用专业化的管理技术,将无形资产效益化。要开发思路,运用企业参股、抵押、保证金等企业运作方式,实行开发管理、培训管理,并通过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提供给母体经营景区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管理输出模式,既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为其他景区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四、创新品牌维护

旅游景区的品牌和其他产品一样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对旅游景区品牌要进行定期维护,通过对品牌的维护可以有效的保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延长旅游景区品牌的生命周期。

(一)完善景区保护法规制度

完善景区保护法规和相关制度,帮助当地居民树立保护须弥山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文化旅游产品的意识。除当地居民外,旅游者、各旅游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名胜古迹、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同时,当地政府还应该同文物保护和建设部门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法律制度。必须对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保护程序和财政资金。

(二)建立危机预警反馈体系

旅游景区品牌的维护还包括建立旅游预警、旅游应急预案、受损品牌的修复工作等,以此来树立景区的公众诚信度。首先,要建立旅游预测机制,即对不同时期旅游景区的游客容量等进行预测,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其次,建立责任制,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旅游安全问题;再次,成立应急预案,可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最后,对受损品牌进行修复,消除负面影响,重新树立品牌形象。

五、创新品牌资源

(一)创建景区联盟

须弥山作为六盘山旅游区重要的旅游品牌,要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将周边景区和市内景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共同做大六盘山旅游品牌;以特色线路为基础,实现产业对接,建立以产品为纽带的营销整体,提高整个景区联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全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统一品牌,借此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赢得更多的回头客,最终实现大品牌下的共赢。

(二)打造整体产品

根据现有旅游产品发展的趋势,应该将以须弥山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作为基本产品和旅游实体,同时将须弥山博物馆和原州丝路文化等旅游产品作为延伸产品,增加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旅游整体产品应该包括基本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通过打造“宁夏王牌景点”来深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

(三)实施协同营销

旅游景区的联合营销是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策划、包装、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塑造区域化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客源,通过分担营销费用,协同进行营销宣传、品牌建设、产品促销等方面的营销活动,以达到资源优势互补、营销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建立信息共享

景区之间的资源整合要真正取得成功,必须达到信息交流的通畅和各类资源的共享。因此,要更新信息观念,引入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对客户资源也要实现共享,完善网上交流平台,及时将各个方面工作简报、近期旅游特色项目等上传,开展网上营销互助,带动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旅游景区;品牌建设

Abstract: In a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great efforts to build the scenic brand, its influence is to improve the scenic spot, enhance self taste to knowingly, and adapt to the rules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market. Therefo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trengthen the tourism brand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majority of practitioners to chase.

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tourism; brand buildin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中图分类号

D912.29

早在2006年山东省旅游局为进一步提升山东旅游产业素质,增强山东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的新跨越,就召开了“山东旅游景区品牌战略规划研讨会”。会议主旨就是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拉动力大的主导旅游景区品牌,并在打造景区品牌意义、条件、方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为山东省旅游的品牌经营探索出了可行的思路。以此为发轫,结合笔者对旅游景区品牌建设的粗浅认识,认为要真正打造出响当当的景区品牌,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动脑筋,下功夫:

一、切实树立品牌建设的意识和观念

“思想是理论的先导。”景区品牌建设的行动建立在品牌建设意识和观念的树立基础上。没有这种意识和观念,就难以想象这种行动的发生和事实的存在。所以真正的、较高程度、较巩固强度的树立品牌建设意识、品牌建设观念是做为品牌建设的“点火器”和“发射架”。

深刻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制胜战略的内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大不同,即在于人们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获得有无选择性。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固定的、被动的从组织那里获得商品(服务较少),很少或不需要关注商品品牌。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随意地、主动地在市场上进行选择,无论是商品种类还是服务项目,都达到令他眼花缭乱的地步。特别是在选择时,人们并没有对每个备选区域进行详细的信息调查,因为要完成这个调查过程,信息搜索费用很高。现实是,人们并没有这个完备信息的搜索与比较过程,更多的是根据品牌进行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制胜战略就是品牌战略。“得品牌者得市场,得市场者赢竞争”已成为运筹市场,驾驭市场的妙诀。景区做为旅游业的载体和平台,提供的服务也是市场交易的对象和内容。服从、顺应这个战略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明晰品牌建设的定位,彰显特色,突出个性,形成强烈的景区品牌产权明晰度

1、 定位的意思是确定某一事物在某一环境(时间,地点、空间)上的位置。景区品牌建设的定位即是把针对目标市场细分开发出来的景区特性通过沟通传达给消费者。不光是景区品牌建设需要定位,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营销也同样需要做好定位。前已述及的战后日本人经济崛起的例子就明显含有特殊的市场定位的影响。再如,沃尔沃(volov)汽车公司发现汽车的购买者当中,乘坐汽车安全性的消费者构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细分,于是沃尔沃采用“最安全的汽车”做为它的定位。聊城“江北水城”品牌的定位,就是在全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紧紧把握住北京、天津、济南等聊城主要客源市场的需要,确定了“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科学制定了系列产业战略,划分战略步骤,侧重发展文化体验型旅游,对自我定位做了较好的诠释,在目标消费群中形成了良好的反映。可以说,景区品牌的定位是景区建设发展的定位,是景区建设、发展的指南和依据。

2、明确景区营销的目标范围定位:即景区品牌目标消费群的范围,也就是品牌影响力、渗透力能涉及的范围 。一般而言,景区品牌目标范围是以景区为圆心向四周以羽化减弱的态势发展的,距离景区越近,目标消费群体越大,影响力也越大,反之,则越小。“江北水城”主要目标定位是北京、天津、济南等附近地区,但也不排斥其他地区,只不过其他地区目标消费群体相对于定位区消费群数量而言要小得多。也有人将景区品牌目标范围定位为景区品牌单一度,即外地市场消费群,在选择景区时,对该景区品牌含义的审视和了解。

3、明确景区竞争的价格定位:任何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都体现为一定的价格。所以明确景区的价格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消费者也可以直观、简单的通过价格选择目的地景区。因为,价格低的景区可能功能较为简单,只供观赏;价格高的景区可能内容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齐全,适合高端复合型要求消费者群体。比如, G县天沐温泉定位就是满足高端消费者群体之需而建设的,除了泡温泉,还可以在五星级度假酒店里用餐、开会、住宿等。而单一的观光游览式景区则一般能满足低端消费群体,做为观赏、散心、养性的去处。这种消费群体要求比较单一,能走走看看就可以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端消费的景区,性能全、价格也不高,这块比重最大,也比较受欢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景区需要也越来越高,所以大部分景区都努力调整自己景区品牌价格定位,不断在丰富内容,“留住人”上动脑筋、想办法。

三、内强素质、夯实基础,不断丰实品牌内涵和企业担当

“打铁须得自身硬。”只有景区自身基础打好了,各方面素质提高了,使自身品牌具有较高的内涵,不断树立“企业效益来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责任观念,景区品牌才会做为这些方面实力的体现形式更好的得到建设。

1、恪守诚信,卖品牌而不卖景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选择商品或服务大都是以先选择品牌为主,然后再去比较功能。尤其改革开放前期,对外国知名品牌青睐更是有加。直到现在,这种现象仍屡见不鲜。以NIKE运动服装为例,其产品大都是我国企业生产的,然后贴上他的Nike商标品牌,价格比同一个厂子生产的同类运动服装系列要高许多,但消费者还是宁肯当“冤大头”也买Nike。买Nike的消费者只是看品牌,谁看他的工艺、材质介绍呀,没人看。可见品牌之于占领市场的重要性。为什么没人看他的工艺,材质介绍呢?因为他一贯的诚信,上乘的技术,上等的材质,上好的质量,上流的服务已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共识:买他的,没错!景区品牌何尝不需要如此!所以,一定要把诚信作为至上的市场法则加以恪守,宁可失金钱,不可失诚信。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景区品牌要擦亮,诚信就是清洁剂,就是保护膜。否则,丢弃诚信品牌而单纯吆喝景区品牌,会抓芝麻丢西瓜,挂一漏万的。

2、确保景区安全,让受众无心理障碍并喜欢景区品牌。安全是万需之要,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要以人性化需求和关怀入手,强化监管,消除隐患。要做到别说大的安全事故,就是小的安全瑕疵也不让他出现。很难想象一个事故频发的景区能吸引较多的游客,能形成过硬的景区品牌。通过过硬的安全措施和管理使游客对景区品牌喜欢并放心的接受。

3、勇于担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品牌建设创造大环境。作为搏击市场激流的景区,必然和其他企业一样,需要牢固树立社会担当的意识,适时适度的做一些回馈社会,反哺消费者的活动。这是比那些单纯宣传景区品牌的广告效果要好不知道多少倍的“活广告”。景区类似的举动会拉近景区与消费者的距离,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景区形象。如今年众多景区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发放消费券,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同样,景区也可以在不同时间,选取不同的人群开展公益活动。如慰问敬老院,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免费游园,帮助贫困学生等。久而久之,这些公益活动就会让景区熠熠生光。

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媒体造势,打造地区品牌信任度

前已述及,景区分布不同的地方,景区品牌建设依赖于地区品牌信任度的形成。

1、政府积极履行服务职能。游客到景区游娱,不可避免的要感受景区所在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环境。为此,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有效发挥交通、安监、卫生、广播、教育、电视、旅游、经贸、体育等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创造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聊城市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明确把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作为一项内容来抓,可资借鉴。

2、全方位提高公众素质。景区发展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强的溢出效应,发展很多相关岗位和职业,如餐饮、特产销售、引路等。所以,当地公众要切实提高素质,自觉服从,服务于景区品牌建设,而不应坑、蒙、骗游客,毁坏景区声誉。实践证明,凡是景区公众霸道、无赖造成的负面影响,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公众也难以从景区发展中受益。

第3篇

关键词: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管理;主要经营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对4A级旅游景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发展的瓶颈,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4A级旅游景区要实现自身的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施行的经营战略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选择。

一、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概述

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是4A级旅游景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根据景区内外部条件和资源,为达到景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自身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等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也是旅游景区所制定的战略性筹划。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对4A级旅游景区经营战略的形成都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但是从本质上讲,在整个旅游景区经营战略中具有主导性的因素是4A级旅游景区的获利能力、4A级旅游景区在同业中的的核心竞争力。4A级旅游景区经营者只有在把握以上影响因素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有效经营战略。

二、4A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主要战略

科学合理的景区经营战略对于景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推动景区经济的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4A级旅游景区的经营战略管理活动中,旅游景区形象建设、竞争战略、游客忠诚度管理、景区品牌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几种战略类型。

(一)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形象战略

提升旅游形象、实施形象战略被旅游景区视为争夺客源市场份额的制胜法宝。当前,许多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形象建设,只把精力集中于景区形象策划和设计等方面,却没注意后续的形象传播规划;在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上,许多4A级旅游景区往往也是仅从本身的角度来考虑,没有考虑游客的个性特征、心理认知模式和竞争对手的影响,导致许多4A级旅游景区旅游形象建设的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基于沟通理论从以下几方面提升4A级旅游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的旅游形象:

(1)加强4A级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建设

旅游形象建设的主体和传播的主体是旅游景区管理机构。进行旅游形象建设,4A级景区管理机构通过市场调研,既要掌握景区目标游客的消费习惯、欣赏偏好、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和个性特点,也要了解景区拥有和可运用的主要特色旅游资源、竞争对手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本地的习惯风俗,以确立旅游形象建设的主题。根据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周边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定位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心理认知种类等具体情况,通过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本景区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形象。

(2)4A级旅游景区的具体形象设计与完善

根据特定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资源特色,4A级旅游景区应对景区的形象传播口号、人—地要素、人—人要素等软硬件形象感知要素进行系统设计,使旅游形象转化为目标游客所能接受和喜欢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具体旅游形象。旅游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4A级旅游景区应根据目标游客的需求偏好和个性特征的变化趋势,及时地调整和进一步完善旅游形象。

(3)4A级旅游景区旅游形象传播媒介的选择

旅游形象的传播媒介的选择类型和组合形式对旅游形象建设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当代社会信息化趋势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对人们形成对外部事物的形象感知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旅游景区要根据目标游客对媒体的选择偏好,形象传播所涉及的目标、内容、形式、预算等限制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相关传播媒介和进行传播媒介的优化组合,以最好的实现旅游形象传播的目标。

(4)游客的印象感知和印象决策

在游客印象感知阶段,4A级旅游景区要通过积极引导旅游形象的人际传播,为旅游形象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人际环境,激发潜在游客的旅游需求冲动;在印象决策阶段,4A级旅游景区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优化旅游形象传播媒介的组合,强化旅游形象推介宣传,变告知性广告为劝说性广告;并在广大游客群体中不断深入宣传旅游形象,使他们形成对旅游景区正面的、积极的印象决策。

(5)游客复合印象

在复合印象阶段,4A级旅游景区应对旅游形象的宣传主题进行统一,尽可能挖掘和开发旅游形象的可感知因素;加强景区形象载体的质量建设,为游客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最大限度缩小景区的形象内涵与形象载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避免游客旅游后产生的不协调感,使他们对景区形成一个正面、积极的综合性感知印象。

(6)4A级旅游景区形象效果调查

通过对旅游形象现状的调查,4A级旅游景区可获得景区游客对旅游形象的真实全面的感受,检测出旅游形象建设的实际效果。通过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游客的忠诚度等主要指标来衡量旅游形象效果。通过对旅游形象现状的调查,4A级旅游景区在具体了解旅游形象建设的成效和现状的同时,也可为旅游形象的未来塑造和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切实的参考,最终实现对旅游形象建设的常态化、动态化管理。

(二)4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管理

旅游市场上各类景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各种旅游产品的市场周期也越来越短,这些市场变化迫使4A级旅游景区重新考虑和规划自己的旅游产品品种管理。迪斯尼乐园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并且能在世界范围内组建自己的连锁式迪斯尼跨国运营帝国,这就得益于迪斯尼乐园自己树立起来迪斯尼乐园的品牌管理。4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管理要在学习同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同业景区的竞争状况和自身产品比较优势来确立自己管理运营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根据当前各类潜在游客的需要和偏好进行分析,通过媒体传播塑造良好地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在与旅游者互动中获得积极认知,满足旅客的心里需求,以此打造景区的独特竞争优势,使旅客在对同类产品的消费中,排他性地选择本景区开发的旅游产品。实现品牌管理的基本要求就要做好品牌定位、价值定位、传播定位、消费定位。

(三)4A级旅游景区的竞争战略

市场竞争中4A级旅游景区可采用的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景区成本领先、特色经营、集中战略等。

1.4A级旅游景区成本领先战略

旅游景区的经营成本包括景区旅游项目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本、景区环境的营造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等。经营成本的高低决定企业盈利的多少,4A级景区要控制好景区经营成本,做好景区经营成本管理,尽量实现单位运营成本最低。景区控制运营成本的选择有:贯彻人本管理思想,加强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训;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做好媒体公共关,借助有关媒体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口碑,降低景区的宣传成本;利用科学的环境设计和环境管理手段来保持低的景区环境成本;借助高质量的创意策划,开发低成本投入高游客满意度的景区项目,来降低景区的开发建设成本等。

2.4A级旅游景区特色经营战略

4A级景区实施特色经营的关键要处理特色产品的实际效果与顾客感受到的效果的关系以及信息有效传递等问题。因此,4A级景区应尽可能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把景区经营特色的实际价值及时全面有效准确地传达到游客,以增强游客的预期消费信心,促进游客做出消费决策。同时,旅游景区要积极预防特色经营战略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产生的额外成本,游客喜好的不确定性;旅游产品被复制的可能性,新旅游产品在将来的市场中地位的不确定性。这要求,实施游景区特色经营战略时,必须保持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

3.4A级旅游景区集中战略

景区集中战略就是要在旅游市场上能够确定一个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也就是确定一个相对规模不大的细分市场,该市场的潜在游客对市场的旅游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的偏爱或需要。游客产生这种特定需求的原因要么是景区地理位置特殊性,要么顾客具有某种特性的要求。4A级旅游景区在选择集中战略时,应把握该种市场具有的特征:该市场的规模不会太小,该市场应有想当的盈利空间;该市场增长潜力也应该较好;4A级景区也要有充分的资源、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来支撑该市场。

(四)4A级景区游客忠诚度管理

对于游客忠诚度的认识是从4A级景区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历史经验证明,良好的顾客口碑是企业最有效和最成功的宣传手段,所以,加强对景区游客忠诚度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和长远眼光的。当今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景区旅游企业来讲,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统计角度上来衡量旅游市场占有率,而是实际上在该市场拥有的忠诚顾客的数量多寡;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管理者必须清楚游客的高忠诚度并不意味着游客对本景区的重复消费。这就要求景区管理者实现管理思想转变,重新定义游客忠诚度,将本景区游客在获得服务高满意度下实现的良好口碑和自动宣传,作为景区游客忠诚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玉霞.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34).

[2]董观志.旅游景区管理咨询的商业空间与拓展对策—对深圳锦绣中华的实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3]史文斌,张金隆.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06).

[4]徐伟,沈永田.浅谈改革与创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第4篇

1 旅游景区相关建筑物分类

作为旅游景区建筑,一般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作为旅游资源的相关建筑。第二,在旅游景区覆盖范围内,为景区游客提供服务的相关建筑。这两类建筑有不同的景观区别,在建设的时候,建设风格也各有不同。

1.1 可作为旅游资源的相关建筑

这类建筑一般按照景区原有的建筑基础之上,利用景区景观特色,建设新的建筑,提供人们观光性旅游资源。可作为旅游资源建筑,一般都是有特殊价值的建筑,有的是按建造时间来划分,分为大致三类,古代建筑,近代建筑,现代建筑。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景区建筑多半是以陵园陵墓,寺庙,宫殿,王府,类似的带有皇家建筑风格的建筑。近代建筑多半以民居,祠堂,书院,会馆、楼阁、私家园林、民族村寨等;宗教建筑,包括寺、塔、宫、观、庙、庵等;工程建筑,包括古城、城墙、军事遗址、道路、桥梁、水利和搬运工程等;纪念性建筑,包括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纪念塔、碑和碑坊等。此外,一些优秀现代的城市建筑和工程建筑也是旅游开发的资源,可将这些建筑分为:现代城市建筑,主要是城市的摩天大楼、广场、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大学校园建筑、城市公园建筑、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等;现代工程建筑,主要包括桥梁、隧道、水利、道路、航空港、卫星发射基地、现代工业园区等。

1.2 旅游景区为提供游客服务的建筑

旅游景区不可缺少提供有可服务的建筑,这些为游客提供服务建筑,多半以盈利性质的提供游客服务的建筑,这些建筑主要是为景区更好的开发,为游客提供更方便的服务项目,当地特产购物,休闲度假,餐饮服务,宾馆住宿等服务项目。例如,在古城附近的旅游景区建筑,多半以民族手工饰品商店为主。天然火山景区附近,都会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游客温泉服务等。而这些旅游景区的建筑,多半缺少景区建筑风格,缺乏文化或天然景观的协调性,对于当地旅游景区建筑理念没有更好的理解。

2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

2.1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的合理性

从景区建筑使用的类别上分析,景区建筑从布局就要与人文需要合理配置,满足游客需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在景区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先考虑游人的生活物质条件基本需求,对于景区建设合理化设计,例如,在景区内,设置一些休闲场所,供游人休息娱乐,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疲劳,或者在一些较为宽阔的地方,建设一些宾馆,酒店,为游客提供食品用品之类的。这些根据旅游游客的行为规律,设计出不同的旅游景区里,满足游客需要的相关建筑。在设计景观建筑满足人们旅游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应尽量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通过景区内建筑的选址,决定建筑的结构,朝向等建筑需考虑的外界条件,决定景区建筑的空间大小和建筑路线设计等诸多建筑因素。

2.2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的对象性

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特色背景,地区特点等能与景区建筑设计理念的功能,性质,风格等应该是相互具有对象性的。这种对象性的审美标准,一般来源于游客在生活中,思维上所积累的实际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对旅游景区建筑是否与景区特点相对呼应,有着评判性的标准,景区建筑的性质功能不同,游客对其心理上审美值是不同的。如景区道路设施,游客无暇关注,而纪念碑这样的建筑,相对精神性审美需求会更高一些。

2.3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的和谐性与艺术性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物与景区周围景观相互之间具备和谐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环境方面的和谐性,其次是景观建筑的视觉美感方面的和谐性,也就是说建筑的艺术性,提高视觉美感。

可以说,自然环境,是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中,最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前提,自然环境是不可破坏的天然资源,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就应考虑,景区建筑介入景区环境,是否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可不可以融入到自然景观环境秩序中。第一,考虑景区建筑地方的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地形地势地貌各地有各地的水土特点,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水土条件,来决定景区建筑的整体规划,让景区整体的自然景观中,可以融合进后期建设的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周围的自然景观特点,参考当地人们生活建筑,因为当地人们生活建筑都是当地地域气候条件所影响下,条件进化适应的资源,这些现成的经验条件资源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例如,我国湘西的吊脚楼。不仅适用当地地质特点,还使用当地自然风貌,在景区建设的时候,还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特点,利用传统的地方材料,恢复最初的自然面貌风格。在维系自然景观的同时,为当地的旅游景区建筑视觉美感增添色彩。

建筑选材的时候,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景观特色来为建筑增添质朴气息,例如,在古镇景区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的考虑到当地历史文化,在景区建筑外观设计,可以采用琉璃瓦,仿木等,符合当地文化气息的建筑材料。可以尽量考虑当地自然文化底蕴,而不是所有的景区建筑,一定都要采取用现代化建筑中的建设方式。要注意与当地民族特色相互和谐性建设。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的艺术性就是建筑景观美学布局,旅游景区建筑,不仅要有实际的使用功能,还要在外观上与旅游景区景色相互协调,完程整个景区的景色布局,让景区建筑具有观赏性,提高景区风景区整体美感。

第5篇

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再结合全省“5个100工程”的实施,镇远文化旅游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绝好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镇远县累计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22.8%。

规划蓝图 依托项目

文化旅游大县形象升级

镇远县编制完善景区规划和项目库,对镇远古城各项规划进行详细可行的修编,完成了新纳入镇远古城旅游景区的《镇远县黄桑田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古城景区保护与开发项目库,入库项目132个,总投资达113.5亿元,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新城区建设、旅游景点打造、古城迁出、配套设施建设等。

2013年,镇远古城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全省“20个省级重点示范旅游景区”之一进行重点打造,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古城文化品位,修编古城旅游发展规划,将景区不断向城郊延伸,延长产业链,使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健康发展。

古城文化旅游景区的重点打造建设和示范景区带动,将引领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旅游经济发展,加快建成省内“文化旅游大县”和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谈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镇远县委书记刘建新多次指出:“文化旅游资源是镇远县最大的优势资源,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最大的优势,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此,全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古城保护开发为重点,结合《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确保到2017年将景区打造成“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

完善基础 加快建设

景区接待能力升级

在2013年初的镇远县政府工作报告中,镇远县长罗杰强调:“要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013年,全县开工建设文化旅游项目22个,已建设完成5个,完成投资0.67亿元;在建项目17个,预计投资23.49亿元,已投资超3亿元。古城景区、芽溪新区、 阳河景区、铁溪―黄桑田等景区项目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重点启动了文德、五里牌、芽溪三个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预计2014年可投入使用,建成后能有效疏导古城旅游高峰期的交通、拓展城市空间,极大地提高旅游接待容量。投资1.5亿元的小菜园至芽溪滨河大道工程已完成70%进度;总投资2.19亿元的古城区路面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施工,预计2014年4月全面竣工。

同时,旅游景区不断向城郊结合部发展,扩大了古城的旅游容积率。目前,离古城核心区仅1.4公里,总投资3000万元的云龙洞景区已经进入试营业阶段;集休闲、娱乐、体验、农家乐为一体的黄桑田现代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古城景区附近的中康度假、芽溪、西峡温泉三个五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场平、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提升镇远古城景区接待能力的重要保证。

挖掘特色 打造精品

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升级

镇远县确定了“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美贵州・美在镇远”等已有的品牌效应,加大对品牌的推广与宣传,提升现有品牌的影响力;维护、经营好正在发展中的品牌《古韵镇远》、“一条会唱歌的河――高过河”等;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新的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第6篇

一、引言

景区智能化是旅游产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智慧旅游的核心和基础。随着物联网、云计算、3G/4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旅游体验需求,结合目前湖南省旅游业正处于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由粗放服务业向集约服务业、由本土服务业向国际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时期,如何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助推湖南旅游产业在管理、服务、营销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是当前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智能化是优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及面临的挑战。为此,我国许多专家和科研院所开展对旅游景区信息化、智能化进行研究。李继峰对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内涵、特征、表现形式进行详细的阐述;陆芳欢对安徽省旅游业从“十一五”到“十二五”转换时期信息化发展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韩林提出了基于体验经济下的智慧景区信息化产品创新思路;郭伟等认为我国智慧景区的不足是人才、资金、新技术、机制体制制约引起的,并提出相应对策。党安蓉等探讨了智慧景区的内涵,并设计了智慧景区建设的全面架构。赵耀对湘西州“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战略目标及相应对策。冯刚等提出以物联网技术之一RFID为中心构建智慧九寨沟景区,解决目前景区内旅游旺季旅客拥挤、车辆调度不畅等问题。根据知网文献查阅,以湖南省智慧型景区为关键词查找的文献为0,说明缺乏针对湖南旅游景区的智能化发展理论研究;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后,把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作为智慧旅游建设工作重点,2012年湖南省政府把张家界、韶山作为智慧景区的试点地区,但与国内旅游强省的景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湖南省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差异明显。因此,开展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旅游景区信息化研究是实现湖南旅游产业升级、缩小差距、提升景区智能化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内涵及关系

旅游景区信息化发展被认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景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含义可理解为:在旅游风景区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游客、旅行社、酒店管理及信息,其表现形式为游客的统计、管理,旅游景点信息等。旅游景区数字化内涵是借助计算机硬件设备,综合利用网络技术、3S技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实现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游客管理、游客活动进行采集和动态监测,并通过整合这些信息为游客提供服务,为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其表现形式为网络预售、电子商务网站、LED显示屏信息、电子门禁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等;旅游景区智能化内涵是利用物联网技术、3G/4G等移动技术、穿戴技术、虚拟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等,实现景区内对人、物、景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管理、跟踪,从而达到智能化导航、导游、导览、导购的目的,其表现形式有:二维码、RFID、实景3D、触摸显示屏、O2O电子商务等。上述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信息化、数字化是智能化基础,智能化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推进和延伸,数字化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桥梁和纽带。

三、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国外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现状

国外许多国家非常重视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随着3G/4G、物联网、穿戴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特别对景区智能化建设尤为关注,经过近十年建设,许多国家取得一定的成效。2006年新加坡提出了“智慧立国”旅游计划,围绕各景区实施了智能化数字服务系统:该系统着眼于增加游客在新加坡的旅行体验。游客通过各种渠道如手机、互联网等得到“一站式”服务,利用各种智能终端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利用交互式营销平台开展个性化的旅行规划及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韩国开发了“i Tour Seoul”掌上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它能提供定位服务,智能信息服务及丰富的附加服务如推荐旅游路线等。比利时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的微电子旅游大全“标识都市”项目,让带条码标识的不干胶沾满景区及景区周唯店铺等,智能手机到指定网站下载条码扫描器,能随时随地获取历史文化、购物路线、景区内景点线路导航。2009年英、德开发一款智能导游软件,让游客“亲身”体验被遗忘的历史遗址样貌,规划自己的旅游路线。

(二)国内景区开展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2004年至2011年开展了“数字景区”示范工程,已有九寨沟、黄山、峨眉山等24个景区实施了数字化试点工作。据有关资料显示,至目前为止全国153家5A级景区已经全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立了完善的语音导游、电子监控系统和游客服务中心,完善了网上预订和支付系统。2012年随着国家智慧旅游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战略的提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国家旅游局确立了22家全国旅游智慧景区的建设试点单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许多景区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九寨沟的景区旅游服务资源动态优化配置,实现游客分流智能化管理;黄山的“智慧+服务”模式;北京颐和园智慧景区,现已实现智能游客统计、四季花讯实时更新、实景导览等多个功能等。2015年7月河南省政府与腾讯公司合作准备“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项目建设,实现智能景区4G和WIFI全覆盖,该平台具备互联网+购票、互联网+游园、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宣传四大功能板块,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微信购票、微信入园、语音导游、在线客服等功能,通过便捷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改变,为游客带来从入园前到出园后的全流程智慧体验。伴随智慧景区建设,产生一些旅游附加值较高的智慧旅游项目。如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旅游担保”支付方案,将让消费者旅游消费真正实现“先玩后付”。目前,已有北京、上海、三亚、深圳、杭州、四川等地区近10个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网站支持了支付宝旅游担保交易。

(三)湖南省各景区开展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现状

相对于旅游强省而言,湖南旅游产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开展相对较晚。于2011年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利用数字化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特别是在2012年省政府旅游局确定张家界、韶山作为湖南省智慧景区示范点后,经过前几年数字化建设和近几年智慧景区建设,景区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张家界和湖南国防科技大学合作进行智慧景区建设规划编制。景区现已建成全国首个指纹IC卡身份识别自动化门禁系统,平安技防安全保卫和景区防火监控系统并实现湖南省防火办对接,信息平台,网上售票系统及基于游戏的景区虚拟项目。韶山景区建成了二维码验票门禁系统,部分景点无线WIFI覆盖,网上售票系统。2014年湖南旅游局已完成旅游政务网、旅游监督网、旅游投资网、旅游电商网的整合,并且利用“锦绣潇湘旅游卡”――湖南旅游景区智能电子年票和旅游电商网,为全省旅游企业开通网上销售推广渠道,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在线服务、网上预订、网上支付、智能手机APP等智慧旅游服务。

四、湖南省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不足

虽然湖南省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

绩[8],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景区旅游信息不对称

1、旅游经营者对游客需求认知有限。具体表现在目前湖南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方式主要是运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广告、杂志等渠道,而新媒体渠道应用较少,游客被动吸收旅游信息。往往旅游景区及旅行社单一类型的定制性旅游产品,缺乏难以吸引八、九十年代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2、游客对景区的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具体表现为节假日热点景区游客超载。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容易造成景区交通拥堵,诱发安全事故,降低游客游览质量。景区危机信息难以获取。景区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景区内游客难以及时得到。景区内景点线路不能实时获取和定位。景区内没有构建全覆盖的WIFI或3G/4G网络,在游玩过程中查阅路线和景点信息比较困难。

3、旅游管理者对旅游经营数据掌握不准确。具体表现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企业(酒店、旅行社、商铺)的服务质量、土特产销售、旅游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游客投诉等无法准确、及时获取。湖南旅游管理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投诉途径――电话投诉和部分的网络投诉。

(二)景区旅游信息缺乏整合、协同

湖南景区内信息化建设没有考虑把交通运输、监控、环保、国土资源、销售、气象等涉及到旅游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起景区旅游大数据资源平台。张家界作为全国综合旅游改革示范区,目前也只是进行门禁系统、售票系统、监控系统、大型LED显示屏的信息化建设,各系统中之间数据不能共享,更不能进行数据整合。而其他景区信息化建设相对张家界景区而言,其景区内信息化各系统之间共享、整合程度更低。

(三)景区旅游信息建设随意性较大

全国其他旅游强省为推进信息化建设,都相应编制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通过百度搜索或知网文献查阅,没有找到“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划。除张家界外,湖南其它景区信息化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尤其是智慧景区的建设,湖南省缺乏智慧景区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也没有景区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规划部门。

(四)景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发展滞后

湖南省旅游景区公共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还是较为薄弱。几乎湖南省所有景区都没有实现WIFI和3G/4G的全覆盖,造成像张家界这样的示范景区即使开通智慧导游,但对游客而言,由于景区内缺乏良好的通讯信号,智能终端设备几乎不能正常使用。湖南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相对滞后。尽管2014年初湖南省曾提出三大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电视终端、PC终端)促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从目前景区项目实施效果看,游客基本感觉不到三大终端的使用效果。

五、湖南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应对策略

湖南省作为年国民经济总量过万亿,其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经济十强的强省,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大省,随着近几年各景区开展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建设,可以说湖南省部分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建设基本具备实施条件,为促进湖南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例,满足普通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管理、服务、营销的升级,湖南智慧型景区项目推进无疑是较好解决上述需求的途径之一,同时能促进湖南省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提升,因此对湖南省智慧型景区的建设及应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从而引导湖南省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一)景区旅游大数据整合

整合景区交通运输、环保、气象、国土资源、人文历史地理资源等涉及到旅游的数据,通过电信、百度、阿里巴巴等主要移动通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建立社会各方面数据和旅游数据相整合的旅游大数据资源,推进旅游的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升级,从而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针对湖南省景区,继续推进潇湘一卡通的升级,重点开发和建设移动旅游信息门户和移动旅游应用服务平台,为景区在途游客提供跨平台、跨网络短彩信服务、APP下载等各类移动终端应用服务,组织开发符合移动信息传播需求的数字旅游内容制作,解决各类旅游资讯、营销广告、多媒体宣传内容、旅游地图等信息载体在手机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内容组织和展现问题; 如智能导游和微信平台的整合。

(二)景区信息化建设、管理及应用规范化

湖南省旅游局、国土资源局、经信委等各部门联合制定2016-2020湖南省旅游信息发展规划,加快制定智慧景区的标准,覆盖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监管、旅游者权益等旅游各环节和各要素的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以元数据为中心,可统一管理和服务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景区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旅游行业信息资源开发以及产品服务创新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三)大力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发展,促进景区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之间信息互访

景区智能化发展需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的支撑,故湖南省在建设智慧型景区中需优先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其具体表现为:在十三五建设期间,加大景区WIFI无线网络和3G/4G移动网络的全覆盖规划和建设;加强景区内智慧型停车场建设;加强景区内起宣传和导游功能的触摸显示屏布局和建设,在景区集散地(景区入口处、酒店、停车场等)开发景区旅游信息咨询平台(触摸屏);加强景区传感器网络的规划布设,应用传感器网络实现旅游景区大气成分、水资源质量、地质成分、环境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实时采集监控,并进行分析及预警;借助地理遥感测绘、监控视频、数字标签等技术,实现对景区动物、植被、景观、文物等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应用RFID、二维码对景区重点资源进行标计联网,建立景区资源物联网资源库。继续推进“三大终端”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及应用,针对PC终端平台,在大型网站京东、天猫、百度、腾讯、淘宝、去哪儿、新浪等开设“湖南旅游旗舰馆”或“湖南旅游专区”,满足消费者在PC终端应用中对湖南旅游资讯的查询、了解和购买需求;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平台,开发湖南旅游公共微信项目,为经营者和游客提供旅游业务服务和用户互动体验;针对电视终端平台,开发云电视旅游平台及湖南旅游资讯频道。建立景区运行监测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对景区人流量、景区周边道路、景区恶劣天气实时监控、和预警。

(四)以智慧景区为中心,带动智慧型旅游企业和智慧城市发展

以景区智慧化要求激发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创新,推进旅游企业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为线上游客提供旅游资讯、预订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为线下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旅游服务信息共享资源的整合及协同,推进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经营,全面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湖南省应以华天国旅、省中青旅、省国旅等星级旅行社和华天、通程、喜来登等星级饭店作为智慧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着力培养像携程、同程、艺龙等新兴的旅游信息化企业。以智慧景区发展要求刺激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如在省旅游集散地(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站、机场等)、城市人流聚集区(大型商场、酒店等)建设“湖南旅游公共信息”查询平台(触摸屏)。围绕智慧景区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如为推动智慧景区发展,全省拟建或在建了统一旅游管理部门办公、业务流程无纸化的OA系统和省旅游资讯网、旅游国际推广平台、省旅游监管网等网站。以智慧景区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交通、气象、公安、民航等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

第7篇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开发 创新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它既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景区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标志。

一、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景区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主要包括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现代人造景区:另一类是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它包括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博物馆。

旅游景区在体制结构上,主要以公有制为主。我国公有制旅游景区的比例在80%以上,从这一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还承担着保护、科研等多种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但同时也说明我国旅游景区在体制上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而也导致了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从旅游景区的经营效益来看,绝大部分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为门票收入。由于受限于多种因素,旅游景区的其他经营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而景区的管理成本又很高,负担也很重,因此造成了大多数景区经营效益不佳,或者说没有实现旅游景区的价值最大化,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体制复杂、管理政出多门

旅游景区的体制已经成为束缚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又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包括林业、建设、宗教、文化等部门,有的旅游景区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各部门承载的社会责任及行业功能和考虑问题出发点不同,为了自身利益,景区开发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难以产生协同整体效应。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管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景区经营者就是景区建发者和上一级管理者。所以我们急需建立一种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促进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

2.无序开发、建设重点不突出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在国家统一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一些职能部门受利益驱动,在景区内乱开发建设,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各地为了争项目、争投资,开发资金并没有投入到重点项目当中,而是盲目建没了大量低层次的景区设施,浪费了有限的资金。

3.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由于受短期利益驱动,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开发利用资源,而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结果致使很多现有的旅游资源价值降低,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一些投资开发者,忽视科学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大量建造游乐设施和不必要的建筑物,运营时过度接待旅游者,不控制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导致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过度利用而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所以,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开发建设景区,处理好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4.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滞后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景区中普遍存在着产品老化、内容单一、主题重复、缺乏变化的现象。而且,景区内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不完善,景区接待服务能力差。这些都导致了旅游景区“新、奇、特”的丧失,使景区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景区经营发展中,专业化水平低,市场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景区开发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创新是时展的要求,要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创新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源,要打破常规的思路和科学的操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和风景旅游资源保护的规定。

1.理念创新

一个旅游景区经营效益好坏,关键在于能否创造新品牌、深挖文化和形成特色。在开发理念上,应强化旅游景区的亮化、美化、洁化工程,使旅游景区开发有亮点、重点,并坚持自然和人文产品相融合,找准市场卖点、切入点。旅游景区开发理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整合景区资源

旅游景区资源被引入到区域发展理念当中,同类资源广泛存在,把具有核心的竞争优势的资源作为主体进行深度和广度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风景、文化、动物、植物、气候、历史遗迹等多种资源。使旅游者有了更多的对比和选择。避免了资源雷同和恶性竞争,推出更大、更响的品牌,扩大了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旅游吸引力。

(2)社区参与

景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为开发和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景区开发要从社区利益出发,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社区参与,使居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使居民具有“主人翁”的感觉,在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主动积极的配合景区的开发,使景区开发得以顺利进行。九寨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开发

开发需要保护,而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以“保护是开发的前提”的理念指导整个开发过程。立足保护自然、改善自然、完善自然,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当然,保护不仅仅是对原有景观的保护,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维护,景区开发要保护原生态的文化和社区居民的利益,使景区的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达到完整的统一,实现持续发展。

(4)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景区管理者在开发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和谐更为重要,只有人与人之间达成内在的和谐,才能更好地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立足人际间的和谐,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秩序,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营造出务实、和谐、协作的良好氛围。

(5)塑造特色品牌

景区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策略,整合优势,亮出自己的特色。另外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树立“品牌”,提高景区的竞争力。

(6)引入私营资本

国家对旅游景区开发的拨款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私营资本的引入能缓解旅游景区开发中国家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我国旅游景区高品位、精品化的发展,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实现资本扩张、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机会。

2.体制创新

旅游景区体制创新是景区发展的保障。景区体制创新是指对景区管理体制、经营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为景区开发提供一个有利稳定的环境,实现景区的持续发展。

(1)管理体制创新

景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在景区的开发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促进景区的健康发展。政府实行管理创新,加强宏观管理能力。对于景区来说,一是明晰旅游主管部门的职权,权责利要相对应,避免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二是旅游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离,保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三是搞好地区接待设施建设,增强对旅游者的接待能力;四是搞好交通建设,使旅游者进出方便。

(2)经营体制创新

旅游景区经营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于谋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景区经营者与管理者的直接经济利益分割,使政府的监督权得到了有效落实,变“封闭式”管理为“透明式”管理,避免了旅游景区的破坏。而且景区经营权的出让,可以激活旅游资源效应;同时还可以引入不同性质的资本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引进资金、吸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解决了景区开发的资金问题。

3.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更高层次的市场营销活动,包括理念、领域、渠道、手段等方面的拓展,其目的是让更多的潜在顾客识别和认可景区,进而选择景区,并逐步建立起对景区的品牌忠诚。

(1)营销对象

景区必须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宣传促销独特销售点各异的项目或产品,此外,还应加大对三级客源市场及更远市场的深开发。

(2)营销内容

景区在营销内容上,一是要具有超前性,即应及时介绍新增项目或将要开展的节庆活动;二是要具有主题,即营销活动应体现景区的品牌形象,并突出旅游者的独特利益点;三是要具有扩展性,即景区要与周边景区协作,共同设计旅游线路,并开展联合促销,以增长整体旅游的吸引力。

(3)营销过程

根据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如在渐降期,景区应适时推出新的项目或活动,同时增强对潜在旅游者的吸引力。

(4)营销手段

重点放在高科技、活动组织和公共关系三种方式的合理运用上,如凭借Internet开展网络营销,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或采取回报社区的福利性措施。

4.产品创新

旅游产品的创新,即产品的创造性开发和竞争性开发,创造需求,把潜在的东西更深层次地挖掘出来。以创新带动需求,引导消费潮流。在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旅游景区的生命线,将直接影响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1)产品结构

主要是对现有旅游产品的补充即选择性旅游产品的开发。对原有产品的组合状况进行整合,加强度假、商务、会议、特种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产品的结构。

(2)产品内涵

产品性质应当是由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和资源的双向比较因素决定的,产品内涵的创新主要是对原有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开发新产品。

(3)产品功能

运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多角度的开发旅游景点和休闲活动的文化内涵,对某些特殊景点和服务设施进行多功能化的综合设计;运用相应的宣传促销理念和手段改变或诱导游客,帮助游客、服务人员树立新的旅游理念,提高游客和服务人员的旅游文化素质,增强景点与游客的沟通。

(4)产品的生产过程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不改变产品本身的情况下,对产品生产的过程重新认识、重新设计,以更有效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过程对市场的适应力。

(5)产品主题

在主题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思想,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退出新的产品内容,在动态中把握并引导旅游需求,充分依托市场,引导消费时尚。这一点对于主题公园等人造景观来说尤为重要。与内涵创新注重于原有内涵的挖掘相比,主题创新更倾向于选择新的主题。

5.省略/travel/lyzjlt,2002,2,1 2

第8篇

一、智能旅游的构成要素

智能旅游是智能化和旅游的结合,将智能化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旅游的活动中,让旅游行业走上智能化发展的道路。智能旅游同样是围绕旅游的“住、食、行、游、娱、购”这六大要素来开展的,只有拥有了这六大要素才能让旅游活动发生,但是智能旅游的意义就在于它让这六大要素变得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而是变得十分智能化。智能的设备包括电脑和网络,智能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和3G技术,智能头脑包括智能人力,只有当着三点智能同时达到才能实现旅游的智能化发展。

二、智能旅游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没有提出智能旅游这个概念之前,旅游行业还是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旅游行业缺乏的是科学技术的注入,而加入科技元素的智能旅游正是优化旅游行业结构升级的新突破,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智能旅游信息化有利于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智能旅游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物联网、3G、云计算等智能技术运用到旅游中,作为以服务为主的行业,对提高产业素质和实现高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智能旅游的技术创新使旅游消费品不断更新,优化了需求结构,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旅游的服务品质。

第二,智能旅游具有整合能力强和持续性强等特点,其通过物流网和集成专业化整合公司资源,形成合理的服务体系,更有利于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旅游行业有效高效使用智能旅游资源,有利于加强与其他智能行业的合作,扩大产业链,实现整个旅游行业的竞争力提升。

第三,智能的旅游采用了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使游客对于旅游咨询的获取、预订票务、安排旅游路线、安排食宿和消费等方面有了更智能的体验,使游客真正享受到智能的便捷。这样一来不仅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旅客,加大旅客的旅游满足度,更有理由有效提升游客在消费环节中的附加价值。

第四,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智能旅游信息化使宣传变得更加便捷,扩大了消费市场,提高了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对于旅游景区来说,智能旅游的信息化能让景区及时获得游客的反馈信息,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完善。对于旅游管理机构来说,智能旅游的信息化能使其更及时地掌握市场的第一时间动态,全程监督旅游的服务效果,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加快智能旅游的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智能旅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真正的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是从更大的程度和更深的层次上由内而外的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达到使游客对于旅游景点满意程度提升的作用。因此,对于智能旅游信息化在旅游景点上的实现一定要从旅客的根本需求出发,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更新景点景区的信息,使游客能放心旅游,开心旅游。

(2)智能旅游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在我国,除了一些大型的有名气的大型旅游景区之外,大多数的旅游景区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都是十分缺乏的。除却在这些大型的旅游景点之外,其他的景区也是没有发展智能旅游信息化的专项资金的,当购买了服务器和计算机等硬件后,这些景区智能旅游信息化的软件费用是很难负担得起的。有的景区购买了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后,并没有接入互联网,无法进行接收和发送信息的环节,又或者是景区缺乏景区管理的软件,购买的这些设备最后变成了摆设。这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机器的后期维护和服务费用也是景区消费不起的,信息的更新也不及时,导致这些景区的智能旅游信息化进程缓慢甚至停滞。

(3)智能化旅游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对于智能旅游信息化的最需要专业人才的旅游景区而言,无论是从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是调试,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都是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只有有了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智能化旅游的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有专业的人才,智能旅游信息化才有足够的智力支撑。而我国缺乏的智能化旅游信息化建设人才主要是开发信息化设备系统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有就是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并能根据景区实际新型管理的人才。这两方面人才的缺失知识很多景区的旅游智能化发展始终停滞不前。

(4)智能旅游的智能化发展出现孤立前行的状况。当前的智能旅游信息化只在智能旅游中发展,对于旅游景区和旅行社酒店的机构并没有实现联通,这几者之间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有效的旅游信息没有高效率的在相关产业中进行流通和传递,因而游客并没有完全享受到一条龙的信息服务。同时仍是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各景区之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运营,每个景区之间没有及时沟通,信息化系统也没普及,互相之间的信息传达十分困难。

(二)我国智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1)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整个旅游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投入,无论是从整体规划还是设备的投入都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覆盖旅游信息和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一条龙的发展,政府引导景区的积极地参与建设,并尽可能为景区的旅游智能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人力等支撑。

(2)各地旅游景区积极参与智能化信息建设。各级旅游景区都应该正视智能化旅游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自己的旅游网站并积极加入专业的旅游网站来展示自身旅游景区的优势。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统筹景区管理和发展,利用视频和三维全景等方式来充分向游客展示自己景区的优势,让游客更方便更快捷更及时地了解到景区信息。对于景区内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引入和购买智能设备,如电子门禁系统和电子自动售票机等。在旅游景区管理方面,则要根据国家政策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办公的速度和效率,不断简化办公流程,实现旅游景区智能化和信息化。

四、结语

第9篇

 

   (一)A级旅游景区创建

4A级旅游景区。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和《山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筛选青山景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报了景观质量评审申请,根据景观质量情况,对照《评分细则二》标准每一项打分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同时,聘请龙行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了青山景区专题宣传片。2018年9月份,被省旅游委列入了创建4A级旅游景区名单。目前,青山景区已按照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相关要求制定了4A级景区工作方案和计划任务书,并按照国家标准,查缺补漏,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争取2019年5月1日之前通过省景评委的现场验收。

3A级旅游景区。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和《山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筛选富山户外拓展基地、丹凤山旅游生态园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两家申请单位通过提交景观质量评审材料、列入2018年创建计划、市旅发委专家现场验收,已于2018年11月27日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二)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1、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为促进我县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我局制定了《A级景区提档升级实施方案》,根据各景区实际,已列出任务清单,发至各相关旅游企业。

目前,青山景区在青山公园新建设了一处集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服务、集散换乘、咨询投诉、监控监管等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同时,建设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此外,提升铺装了青山寺广场,进行了青山寺防雷工程、消防工程、中轴线、泰山行宫、附属建筑及总体院落围墙保护修缮工程,维修了惠济公殿、山门、南北享殿等建筑。在青山寺广场投资20万元建设了一处占地45平方的生态厕所。

曾庙景区投资500万元,新建设了占地20亩的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新建了一处旅游厕所。其中,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风格是以曾子文化为灵魂,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为框架;曾庙停车场位于曾庙曾子大道两侧。

武氏祠景区投资40余万元修建了政德教育接待中心,用于政德教育基地的打造。岳飞纪念馆投资100万元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及标识系统。云泊湾湿地庄园旅游厕所已完成提质升级,又重新布置了游客服务中心。

2、2018年旅游厕所建设。年初制定了旅游厕所建设计划38处(新建33处,改建5处),截至目前,共完成了48处旅游厕所建设,其中,新建42处,改建6处,超额完成了旅游厕所建设任务。目前,正在积极督促各在建、未建旅游厕所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建设质量,确保完成2018年旅游厕所建设计划,同时,确保所有旅游厕所全面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三)对上争取资金情况

2017年我局指导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完成了25处旅游厕所建设并通过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验收,并于2018年4月份,争取到申请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旅游厕所建设资金及省旅游厕所奖励资金共计56万元。2018年11月争取到中央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61.2万元以及济宁市市级旅游发展引导资金70万元。

(四)旅游项目建设情况

紧紧围绕全县文化旅游工作线任务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武氏祠景区、青山景区、曾庙景区、萌山景区、曾子广场、曾子文化旅游区、石雕文化产业园、嗨皮小镇、东方左岸假日小镇、富山户外拓展基地、麒麟觅境等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启动,进行开工建设。目前,青山景区、嗨皮小镇、东方左岸假日小镇、富山户外拓展基地已初显规模,并投入运营,开创了文旅融合的新局面。

(五)加大发展乡村旅游培训力度

1、邀请规划专家考察纸坊镇旅游资源,编制纸坊全域旅游规划;邀请山东大学教授王晨光对卧龙山农高园祥菊种植基地、宗圣玫瑰园、蒲公英农场、谷庄村下步发展给予指导。

2、为推动我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组织重点旅游镇街、文化旅游项目主要负责人一行16人,赴陕西袁家村进行考察学习。富山户外拓展基地、东方左岸假日小镇负责人赴境外和云南、贵州、安徽、江西等省内地区学习考察。

3、在纸坊镇举办了“山东省旅游送智下乡培训班”,邀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中国鲁菜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建民进行授课。通过“送智下乡”培训学习,激发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旅游扶贫

1、旅游扶贫典型。青山村、隋庄村和狼山西村旅游资金分别为110万元、100万和110万元,通过以“旅游扶贫公司+农户示范项目”的形式,将资金投入城建集团,用于青山景区建设,给贫困户定期分红,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2、旅游扶贫系列活动。一是在纸坊镇第三届杏花节期间及青山儿童乐园开园期间,我局助力杏花节扶贫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响应。另外,积极带头认领贫困户杏树,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五一”青山开园期间,举行了爱心义卖活动,开展了爱心汇演。三是10月17日在县中心街开展了“展示扶贫成效”系列活动。

3、走访慰问。春节期间对旅游扶贫村部分贫困户,和驻村联户的所有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积极协调城建集团利用好扶贫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做好群众利益分红,确保资金到位。7月份,我局组织对部分贫困户走访慰问,给予每户贫困户2个暖水壶,给贫困户送去温暖。

4、旅游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隋庄村是旅游局派驻第一书记联系村。一是组织村干部、部分村民代表到汶上县古城村、梁山县贾堌堆村和邹城上九山开展乡村旅游学习。二是引导国田农场扩大秋葵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除国田家庭农场外,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采摘园等也吸纳了不少村内的劳动力。

5、旅游扶贫专业培训。一是4月份,组织青山村、隋庄村、狼山西村扶贫干部和乡村旅游企业带头人赴临沂市参加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培训。二是12月7日,我局在纸坊镇举办了“山东省旅游送智下乡培训班”,邀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中国鲁菜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建民进行授课。

6、市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积极响应“济宁市旅游脱贫百村创建工程”,我局积极打造武翟山村武氏祠景区、南武山西村曾庙景区。2018年11月份,武翟山村、南武山西村被命名为济宁市旅游示范村。

7、积极申报市级观光采摘果园。3月份,我局联合林业局积极申报市级观光采摘果园,经过市旅游委、市林业局评审,我县6处观光采摘果园通过验收。通过发展观光采摘业,能够为广大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其增收,努力脱贫。

二、2019年计划

(一)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度

科学编制项目规划,规范完善项目手续,持续加大武氏祠景区、青山景区、东方左岸假日小镇等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正确处理好景区发展与周边村民融合发展的关系,实现共荣共赢。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旅游承载力。

(二)加大旅游品牌创建

积极创建青山、曾庙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富山国防教育基地、凤凰山公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村庄景区创建工作,争创岳楼村、青山村为3A级景区村庄,打造一批2A级景区和2A级景区村庄;按照旅游全域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指导纸坊镇创建“文化旅游小镇”。

(三)继续开展旅游厕所革命

2019年计划新改建旅游厕所18座,持续深入推动厕所革命,提升完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新改建计划,督导旅游厕所业主单位按照计划完成旅游厕所建设。

(四)继续开展旅游扶贫工作

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脱贫示范村创建、生态休闲游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旅游企业认领帮扶、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五大工程。

(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第10篇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指的是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将旅游景区简单地看做一种经济产品,为了追求旅游景区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景区进行过度开发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现象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并解决旅游景区开发中的过度商业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景区开发商业化的原因

(一)商业景区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化活动

一个城市旅游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客源,但是旅游景区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吸引游客。所以,旅游景区必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与包装才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而景区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商业化活动,可以说,旅游景区开发就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

(二)适度的商业化是景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景区资源开发过程中,适度的商业化是必要的,其能够将景区资源与现代化的服务、商品等结合起来,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拓展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从而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二、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表现

(一)景区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来源于旅游景区经营者“金钱至上”的观点,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旅游景区内作假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在金钱至上等商业化理念的指导下,将旅游景区看做商业区,为了吸引大量游客,满足游客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在景区内开展一系列的“造景运动”。如,在旅游景区内建设假的环境,人工造湖;建设假的景观区,人造景观;伪造假的景区文化,编造假故事,打造假民俗、伪生态等。这种造假行为不仅破坏了原有旅游景区真实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还动摇了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二)景区发展严重依赖门票经济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就是景区发展严重依赖门票经济,门票成为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一些旅游景区每逢节假日必然会涨价,给人一种“抢钱”的印象;一些旅游景区管理者还有借此机会谋求个人利益。例如2004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08年等,国内各著名景点纷纷涨价,2010年五一期间,黄山景区门票价格上涨15%。在这种“金钱至上”的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旅游景区资源不仅得不到保护,甚至还会丧失已有的旅游市场。

(三)景区变为“集贸市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越来越多,各个旅游景区也逐渐变成了商业区,由原本的娱乐休闲场所变为了集贸市场。例如道家圣地、天下闻名的青城山,在这个著名的道家清修之所,小商小贩随处可见,道士做买卖,与游客讨价还价,各种质量的、低档的旅游纪念品遍布青城山,宗教圣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幽静。这种旅游景区变为集贸市场的现象几乎在所有的著名景区内都能看见,假冒文化的名义,商贩云集,商业金钱的味道越来越浓。

(四)为求创收而超负荷接待

旅游景区为了创收而忽视景区承受能力,超负荷接待游客。一方面,景区声称涨价是为了控制游客人数,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效果;另一方面不顾景区承受力,对游客来者不拒,超负荷运营。这种矛盾的做法暴露了旅游景区唯利是图的管理方式,导致每逢节假日,各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旅游效果得不到保证,安全隐患也比比皆是。

三、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的危害

(一)违背旅游产品的公共性质

旅游景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化产品,其具有公共性质,可以说,旅游景区是一种国家资源,其所有权属于国家。旅游景区的公共性质要求旅游景区经营者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不能仅仅考虑旅游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明确其社会效益的重要性要大于经济效益。而现实中,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商业化即显然违背了这一公共性质,滥用了旅游景区的社会价值,给人们一种利用国家资源为景区经营者谋求利益的嫌疑。

(二)破坏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会导致景区旅游超过景区负载,破坏旅游景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大量的游客和车辆进入到旅游景区内,产生噪声勿扰、大气污染等;商业活动、店铺以及商品等大量涌入景区内,破坏了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以及生态环境。旅游景区过度开发会使得景区内的基础设备紧缺,加快设备的老化,破坏本就珍贵的旅游资源,甚至还会威胁到旅游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降低旅游资源的质量。

(三)丧失景区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旅游景区的商业化使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但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对旅游景区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不够。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游客需要的商业化活动在各个旅游景区内泛滥成灾,其严重破坏了旅游景区内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进程中,民间艺术形式、民族特色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断章取义地包装成各种旅游产品,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例如,在泰山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开发商建设了索道等商业化的活动,破坏了泰山封禅的氛围,使传统文化离游客越来越远,此类过度商业化项目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甚至受到了联合国遗产委员会的警告。

四、旅游景区开发的优化对策

(一)重新定位景区功能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旅游景区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旅游景区经营者要明确,旅游资源是一种国家资源,其是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的高质量的娱乐、休闲场所。经营者要从旅游景区公益化发展的角度等方面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经营者还要注意旅游景区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其能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当地衣食住行等行业的发展。另外,旅游经济还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整顿“门票经济”乱象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必须要整顿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乱象。“门票经济”是旅游景区经济收入严重依赖门票的一种体现,也可以说是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结果。但实际上,旅游景区门票支出在游客旅游消费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在国外,很多著名景点门票价格都很低,法国的罗浮宫门票8.5欧元,美国国家公园门票价格不超过20美元,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景点价格也较低。我国西湖实行免门票后,其经济效益反而升高,这就说明了门票低价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大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要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不走老路,摆脱门票经济,下大力气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与旅游质量,真正为游客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旅游机会,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

旅游景区过度地商业化实际上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而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则可以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商业与旅游业的共存。旅游景区经营者可以在景区建设独立的旅游商业区,营造一种具有娱乐休闲氛围以及生活气息的购物场所,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旅游景区经营者还可以充分利用游客休息区,在休息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商业功能,从而使游客在休息中购物,为游客创造一种良好的购物环境。打造独立的旅游商业区。要注意的是,商业区要尽量远离核心景区,核心景区内禁止开设店铺,宗教人员也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以避免购物等商业活动对核心景区旅游氛围造成污染。

(四)严格控制商业化比例

通常来讲,旅游景区是人们放松、休闲的场所,其环境氛围要以自然、轻松为主,任何破坏这种休闲娱乐氛围的行为都要禁止。但旅游景区开发也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在景区内设置一些购物点能够方便游客购物,因此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要严格控制景区商业化的比例,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区资源性质来确定商业化的比例,严格控制景区内购物点的数量。在旅游景区的核心范围内、文化景区内、生态旅游景区内以及红色旅游景区内要尽量减少购物店数量。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景区内的商业店铺要与当地文化、旅游景区风格等相匹配,不可喧宾夺主,将旅游景区变为集贸市场。

(五)政府给予科学指导和规划

优化旅游景区开发工作还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与规划。旅游文化资源是一种共同拥有但却分别使用的公共资源,要想科学地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发展的情况,对旅游景区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刨除“金钱至上”的发展理念,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要将旅游景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协调统一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六)完善景区开发的相关法律规范

立法部门要完善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法律规范,从法律角度保护旅游景区。目前,我国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较少,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对过度开发的旅游景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景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旅游景区虽然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但却不按照规划进行开发的现象。因此,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完善景区文化遗产开发方面的法律体系,对旅游景区开发程度进行限制,推进法律对景区开发与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景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旅游景区破坏行为从严惩处,进一步推动景区文化遗产开发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五、结语

第11篇

为加快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特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快发展进程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西部开发为契机,紧密结合“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培植大产业”的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旅游民族风情为特色,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

2、发展目标。按照“超前规划、统一布局、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分期实施、注重特色”的发展原则,到*年,建成全州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全市GDP的5%。到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全市GDP的12%以上,建成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和生态旅游区。

二、保护资源,突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

3、严格保护旅游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区内开山炸石、取土、葬坟、乱倒垃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在景区内修建建筑物,确需修建的须经规划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4、强化旅游业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5、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创建旅游拳头产品和精品名牌,深度开发巴楚文化土苗风情文化等旅游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戏曲和民族体育项目,加快民俗风情游、自然风光游等的开发步伐。

6、抓好重点景区建设。梭布垭风景区要严格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4A级标准建设,推进景区国债项目实施进程,加快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游客中心和农家宾馆、饭店、茶社;尽快实现与天坑地缝、长江三峡、白帝城等著名景区的对接。

全力打造清江闯滩旅游精品。积极开发建设沐抚生态地貌、热水河地缝等景点。加强民族大观园、龙鳞宫、连珠塔、纪念馆、武圣宫、鄂西特委旧址、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铜盆水森林公园、车坝河水库、凤凰山公园、大龙潭等景区的渡假休闲功能,加大柳州城遗址、洗爵溪、红花淌、龙洞河等景点的开发力度,加快老城区改造进度。

三、培育市场、完善功能,增强旅游景区辐射力

7、积极培植旅游消费市场。有序发展旅行社,不断提高导游水平,以我市名特产品为基础,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发展一批旅游商店,将*特色产品推向市场。

8、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9、大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设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餐饮、住宿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本市涉外宾馆和星级宾馆、饭店的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接待水平。

10、大力发展旅游通讯与信息咨询业务,加快旅游景区(点)旅游城镇,旅游交通干线的通讯设施及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11、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与各级旅游院校合作,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机制,放活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12、加大宣传力度。旅游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旅游宣传同城市形象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塑造“生态旅游市、民族风情园、山水园林城”的*旅游形象。

13、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放开搞活旅游市场。鼓励投资者投资开发和经营旅游景区(点),兴建旅游基础设施,兴办旅游服务项目。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来我市合资、合作、独资兴办旅游饭店、旅游运输企业、旅行社或租赁、承包、买断旅游饭店、景区(点)的经营权。

14、放活旅游景区土地政策。旅游开发或经营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取得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楼、堂、馆、所、亭、塔、池等旅游设施建筑用地有偿使用年限可达30年。旅游景区内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荒滩,其土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租、作价入股及承包经营等形式,用于旅游企业的开发与经营。

15、实话经营优惠政策。投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旅游新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企业当期管理费用。经旅游部门审核,交通部门批准,旅游营运专用车辆可享受客运附加费和营运费用优惠(含路、桥收费)。经旅游部门审核,供水、供电部门批准,旅游星级饭店用水按工业用水价格对待,用电按非普工业类价格对待。

第12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网络营销;SWOT分析;4P理论

目前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旅游景区比较通用的做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美国8700万出国旅游消费者中,有76%的消费者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旅游信息并定制旅游服务产品的,当年全美在线旅游业务总额达到1300亿美元。截至2014年,我国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网站已经达到12000余家,同比增长4%。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愿意在网络上设计自己的出行路线并定制所需的旅游服务产品,这对旅游景区网络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赢得网络营销意味着赢得了旅游景区发展的美好未来。

一、旅游景区网络营销SWOT分析

(一)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优势(S)分析

一是营销效果更好。网络媒介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几乎不受时空限制。不同于电话、纸质传媒,网络媒介可以将景区具有优势的旅游产品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迅速展示出来。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支持下,旅游景区可以与旅游消费者进行实时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从而大大提升旅游景区营销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效果。[1]二是营销成本更低。网络营销无需店面、也不需要派人常驻,加之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网络营销平台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可以大大节省旅游景区营销成本。三是营销覆盖面更广。一方面网络营销可以将旅游景区资讯迅速传递给旅游消费者,另一方面网络营销可以让景区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使景区营销覆盖面更广。四是进一步优化旅游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通过网络营销,旅游景区可以根据旅游消费者信息为其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产品,旅游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旅游景区提供的微博、微信平台等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旅游服务产品,从而使双方的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得到最大优化。[2]

(二)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劣势(W)分析

一是对旅游景区网络营销认知度不够。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基于对传统营销方式的驾轻就熟,一些旅游企业对开展网络营销心存疑虑,不愿意在网络营销上投入更多资金与资源,进而导致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流于形式,如网站更新不及时、与旅游消费者基本没有互动等等。另一方面旅游消费者对景区网络营销也心存疑虑。对于处于旅游信息劣势地位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能更愿意相信来自亲朋好友的推介信息,对网络营销信息则持怀疑态度。二是网络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到位。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尽如人意,极大程度削弱了网络营销的魅力。如我国大部分旅游景区无法提供免费WIFI,对早已习惯了无线网络环境的消费者而言,其旅游体验满意度会大大降低。特别是在许多年轻人高度依赖社交软件、电子地图等工具的情况下,这些基础设施的缺失会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旅游景区提供的实时服务。三是网络营销水平普遍偏低。我国旅游景区在如何结合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产品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营销渠道建设、维护及处理传统营销渠道与现代网络营销渠道方面没有实际举措;对如何高效使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社交软件开展网络营销方面没有更好的想法,导致景区网络营销水平低下。四是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人才匮乏。旅游景区开展网络营销需要大量复合型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懂营销知识、网络技术,还要懂得旅游消费者心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旅游景区对网络营销信心不足,不敢加大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有些旅游景区仍然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创新。景区所谓的网络营销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营销水平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既培养不了人才,更留不住人才。[3]

(三)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机遇(O)分析

一是国家政策导向支持。随着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对旅游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将旅游经济作为了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作为第三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容,理所当然地会更加受到重视。二是网络环境日益成熟。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让旅游景区对旅游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的分析更加便捷、更加准确,有利于景区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日益成熟,有效提高了旅游景区和旅游消费者的交易效率。三是可以大量吸引网民。截至2014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49亿人,同比增长2.1%,其中大部分网民属于消费能力较强的城镇居民。因此,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做得越好,意味着其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换句话说,旅游景区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有利于提高景区在这些旅游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进而获得旅游消费者的“优选权”。[4]四是让旅游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旅游景区开展网络营销后,旅游消费者得以通过网络进行旅游咨询的查询和筛选,并定制自己想要的旅游服务产品。同时,通过旅游景区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旅游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其他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并将其作为参考。相较于全部由旅游景区营销网站推介的资讯,由旅游消费者提供的旅游体验更能得到消费者信赖。如此,旅游消费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出行方式、旅游线路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四)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挑战(T)分析

一是网络安全度较低。网络安全旅游景区开展网络营销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旅游景区必须确保其营销网站不会受到黑客入侵或病毒攻击,进而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如旅游消费者担心个人信息外泄会对生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等。消费者的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事实证明因消费者个人信息外泄已经极大程度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掌握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使许多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二是法律体系不健全。基于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高速发展,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国家一直致力于打击网络上的各种形式犯罪,但鉴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国家打击网络犯罪的效果并不好。如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网上银行的监管就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这使得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困难重重。[5]三是网络诚信建设任重道远。在线下旅游营销中,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就不高,虚假宣传、搭车收费等问题一直受到消费者质疑。在线上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中,由于旅游消费者对景区网络营销比较陌生,加之旅游企业良莠不齐,消费者上当受骗的事件也频繁发生,大大削弱了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的信心。因此,网络诚信建设迫在眉睫。四是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效果不佳。主要是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信息量过大,而大多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形式单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特征不明显等,导致旅游消费者选择困难。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必须加大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力度,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努力创新企业品牌文化,帮助旅游消费者做出正确选择。[6]

二、基于4P理论的营销策略

(一)网络营销产品策略(Product)

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必须立足于景区资源提供能够真正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目前喜欢在网上进行消费的大多为年轻人,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尽管网络上的旅游资讯浩如烟海,但这些年轻的旅游消费者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轻易获得所需信息。作为企业,要想在众多的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青睐,必须有效开发更多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如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或旅游营销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方法,对每一个访问网站或到景区游玩的旅游消费者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此外旅游景区不仅要在线上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在线下景区管理和产品设计方面也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及时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网络营销价格策略(Price)

旅游景区在制定网络营销价格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一般情况下,旅游消费者都会对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价格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当旅游产品成为能够满足其预期价值的产品,消费者才会真正认同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价格,否则就会被消费者通过网络比价筛选掉。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必须纠正“网络价格就是比线下价格低”的错误认识,而是要比哪个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的“线下营销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特征”。这就要求旅游景区在大数据技术分析支撑下,应尽可能围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即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卖的不仅仅是旅游产品,更有个性化的服务。在此情形下,旅游景区完全可以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服务价格,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网络营销促销策略(Promotion)

一是精心创作旅游景区软文。软文在网络营销中的成功案例非常多,所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旅游景区可以针对主要旅游消费者喜好,结合景区特色有针对性地创作软文,并将其投放到各大网络媒体上。二是加大旅游景区在各大网络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的广告投放力度。当前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在网民日常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加大在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的广告投放力度,可以迅速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三是借助新型社交媒体进行营销。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社交媒体迅猛发展,获得了众多网民的亲睐。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开展网络营销更具针对性,广告投入也更精准、更有效。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微信营销的精准率要比门户网站营销的精准率高出40%~50%。四是有效运用大数据进行一对一个性化产品推介。借助云计算等技术,大数据分析在旅游景区网络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准确锁定范围更小的用户群体,并分析出这些消费者的旅游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推介旅游服务产品。

(四)网络营销渠道(Place)策略

一是坚持分销渠道最大化。旅游需求具有明显的同质特征,同理旅游产品也具有批量生产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旅游景区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有时并不是必须的,此时要想让旅游消费者知晓景区、如何去景区以及了解景区主要旅游服务产品内容,必须通过中间商推介来实现。虽然网络直销、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可以提高景区营销的效益及消费者的旅游体验,但这些推介方法成本过高,对旅游消费者本身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依靠中间商进行推介,不仅可以节省旅游景区资源,还可以方便普通旅游消费者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间商营销渠道越广越好。二是应努力延长分销渠道。旅游产品的异地性或国家间壁垒等问题始终存在,这需要有一个中间商能够帮助旅游景区将旅游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并将其带到景区。因此,旅行社等中间商的辐射范围越广越好。

作者:高丽红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旅游景区开展全员网络营销的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30):276.

[2]张茜.西安旅游景区网站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82-84.

[3]刘燕.昆明旅游景区景点网络营销分析及其对策[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136-137.

[4]胡扬.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4(3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