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文化

社会经济文化

时间:2023-09-18 17:3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文化

第1篇

一、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内涵的界定

在西方国家,一般意义的文化产业园区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地理区位,在这个区位内,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等产业以最集中的方式出现。该区位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化与消费的结合;二是多种使用功能的结合,包括供人们工作、休闲和居住等功能;三是艺术与社区发展的结合。园区内的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等,园区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园区又称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等。文化产业园区是指与文化关联的众产业集聚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该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园区内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为一体的产供销文化产业链。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园区内文化产业多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其他各文化产业企业和学术研究等相关支撑机构共同集聚,使产业园区呈文化多样性特点;二是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形成产业组合,相互联系,密切合作,产生明显的孵化效应和强大的整体辐射力,使产业园区呈功能多样化特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不久,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对“文化产业”感到茫然的时候,北京市便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领先性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北京市在《2001-2005年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设规模化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要用推动和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力度和措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不低于高科技产业园区标准的发展条件。在之后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北京市又明确提出要“创作文化产业孵化器扶持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在《2004-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多元资本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文化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北京市对“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动议和目的,对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奠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雏形和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借鉴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旨在存进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二是在发展功能上,具有“孵化”文化产业的作用,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发展平台;三是在资本运作上,体现金融支持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目的,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快捷的发展途径和运作平台,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政策、税收、信贷等多方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准入和发展原则,进入、组合并形成有机发展产业链;社会各界按照利益原则加入,并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文化产业园区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优势条件下,大力尽快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各地根据政策、资源、生产、营运等诸多条件,组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从园区性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

此类园区,多为政府根据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政府经济发展设想和规划而建立,这类园区的建设主要服务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图,因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四川成都的数字娱乐软件园,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山东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

2.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园区

这类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一般立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比如以大学为区位依托,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区位依托,以旅游文化遗址为区位依托等。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技术的发生器,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相对开放的社区,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市依托同济大学建成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北京市建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和广州市建成的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拥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批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在此聚集,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智力型人才众多,因此最适宜发展文化和科技产业,是理想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托资源。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和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都属于这类产业园区。

3.租用改造型文化产业园区

在现代化城市改造进程中,城市中有一些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由于其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并且具有宽敞明亮的空间,在租金上又非常廉价,因此常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理想发展区。创业者租借这些园区,只需较低的入门费,便可白手起家开启事业之门。比如,我国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为依托;上海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为依托;上海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为依托,等等。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以及文化旅游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附:M50艺术产业园区(原上海春明粗纺厂)改造前后场景对照效果图】。

四、转变――以M50为典型代表的园区转型

1、老厂房功能的转变

M50艺术产业园经历了解放前的信合纱厂、解放后的十二毛纺织厂和春明粗纺厂。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将工作室安置在此的时候,M50正式掀开了老厂房的转型序言,2003年登陆了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经信委挂牌M50创意园,2011年“品牌化、产业化”的大旗标志了老厂房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传统制造业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老厂房的再利用成为工业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机器的轰鸣声被艺术、设计、办公、展示所取代,工业厂房依然成为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带给更多的文化产业工作者的是灵感、是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2、经营者角色的转变

1992年,上海春明粗纺厂(M50艺术产业园)拥有1200名员工,全年产值1亿,利润几乎为为零。时隔二十年后,M50园区管理人员不到50人,全年经营收入2000余万,利润可达400万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人员的大幅锐减,从原来传统制造业的经营者已经将角色投入到经营园区运营、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型服务业岗位。园区经营者不再是以前抓产量抓效益的思维模式,到了今时今日,园区的经营者更希望搭建起园区这个服务平台,为入驻的创意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打造园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客户的业态水平。现在M50艺术产业园的经营者更多的是希望园区获得更多的荣誉、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园区知名度,从2003年M50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起,至今已获得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高荣誉,如2006年十大时尚地标之一、2007年“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年度最具品牌价值园区、2008年优秀创意产业聚集区、2008年度摩登上海老外眼中最上海地标、2009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上海名牌、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0年度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突出贡献奖、2010上海设计展城市理念开拓奖、“2011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金鼎奖、M50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12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品牌等等。

五、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就文化产业高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同时培植了大批龙头企业,成就了一批文化产业高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命名了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省、

地市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建设和筹建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催生一批龙头企业,具备较强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如华强、保利、盛大、华侨城等从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脱颖而出;汉王科技、暴风影音、第一视频等北京文创骨干龙头企业在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落户;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则集聚了浙江三分之二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国内首批文化上市企业。2010年,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总收入2500亿元,总利润逾365亿元,获得166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北京市21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创收入的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文创产业收入同比增速近3个百分点;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创造年产值115.63亿元,实现利润10.67亿元。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区内企业先后推出了《集结号》、《潜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众多影视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第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经济管理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也经历着改革和创新,保证了经济管理持续的发展和进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作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社会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现代化经济管理分析论述

经济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社会整体经济进行管理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当前局势下经济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尤其是在社会经飞速发展的情况,现代化经济管理不可忽视。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管理工作的缺点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假如企业不及时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将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经济管理现代化应运而生,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出现及应用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1.创造性。经济管理是为了社会经济能够得到有序的发展而开展的一项活动,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则是创造性。要想推动社会发展,首先需要拥有较强的创造力,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经济管理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出经济管理人员的自身作用,通过不断完善经济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切实落实好各项经济管理职责,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各项经济管理任务,争取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2.民主性。社会主义国家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理念,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众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出经济管理的民主性。但是在传统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并没有落实民主管理工作,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们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少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比较苛刻,员工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量也较大,员工的自身利益很难得到的保障。加之当前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因此企业的民主管理落实不到位就会留不住企业的优秀人才,还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这个经济管理逐渐现代化的时代,民主管理需要人们的进一步落实,只有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各个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经济管理而言也不例外。现代化经济管理实际上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更好的落实经济管理工作,创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让经济管理活动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就是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落实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管理的大力支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假如不及时更新经济管理模式,就会给经济效益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总的来说,经济管理现代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创建科学的管理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经济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概述

1.将经济管理与管理文化有机结合。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管理文化占据着核心位置,其所代表的是组织的目标、信念和价值观,因此,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文化的建设。本世纪人们主要重视文化管理的发展,实际上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文化管理的一种,在落实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把其与文化管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推动经济管理的发展,通过强化管理文化的建设力度,逐渐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2.实现管理的民主化。以往的管理模式所注重的是最终的结果,且管理十分的集中,存在着一权独大的现象。在这种局势下很难体现出民主化理念,使得社会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得不到重视,此外也可以影响社会实力的提升,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有效落实民主化管理模式能够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各种问题,把人们吸引到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中来,不仅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还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3.实现网络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现已覆盖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对于经济管理来讲实现网络化经济管理时必然可行的。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工具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管理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在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中,人们更加注重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提升经济管理的自身效益。此外,能够给员工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方便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不同信息之间的共享,这样才能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经济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落实各项工作,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改进经济管理模式。为此,应加大对现代化经济管理的研究力度,使经济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并通过分析经济管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其今后l展的方向,从而保证社会经济能够良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第3篇

美术作品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某个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美术作品的诞生,所以说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古今,每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相对应的美术作品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美术作品的繁荣兴盛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美术作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作品也在不断的改新换代。比如古时候的代表作《渔家女》《钟馗嫁妹》等这些美术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反映。相比我国而言,外国的美术背景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新的人文思想意识的影响下,使得意大利的美术在当时取得了空前发展,为人类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美术作品,比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还有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经过一系列思想的改革推动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法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还为美术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使得美术运动在法国得到繁荣发展,创作出了丰富的美术作品,比如《拾穗者》《土耳其浴室》以及《立法肚子》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而我国在古代盛唐时期,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使得对外贸易日益增加,在这种开明盛世的背景下,为繁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在美术工艺方面有所体现,在楼宇建筑方面也有具体体现。目前,世界闻名的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等都是当时的特色代表作,还有《步辇图》和《簪花仕女图》都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唐朝时期为人类留下太多美术艺术精品,是对我国历史的见证。

二、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

自18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将美术作品作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要迫切地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思考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整体质量的提高。美术以及美术设计正在向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包括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审美因素已经超越了使用功能,而观赏性艺术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美术艺术品交易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美术艺术作品的发展了,这种需求将直接带动美术作品的生产和消费,从而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我国艺术品的市场交易起步比较晚,作为美术特殊商品的交易可以说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大的。美术作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艺术欣赏阶层以及艺术消费阶层的壮大,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美术作品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爱好者的需求,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形成,它是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美术作品与旅游文化业的结合,人们在空暇时期都会去到各个地方去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了解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而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旅游景点的艺术纪念品都会同美术作品相结合,从而吸引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在巴黎旅游,那么在奥维和梵?高故居附近就可以买到一种特别的干花,它就是著名画家梵?高爱画的向日葵。还有我国有一些地方的美术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十分受欢迎,比如蔚县的剪纸、陕西陇东的布艺、南阳的泥泥狗、武强年画、苏州刺绣等。所以,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美术作品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价值。

三、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美术作品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看出,平时我们的吃穿住用等等都包含了美术,应用了美术。虽然说与经济、工、农业等相比,美术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它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改革开放时期,美术以改革开放的特点为依据,通过美术作品自身的内容来体现其对社会的影响,比如在那个时期经常通过绘画或是雕塑失学儿童,来反映学生们渴望读书而又没有条件读书的心情,这种作品就通过自身强大的艺术性感染了每位有志之士伸出援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美术作品具有双重价值,一个是它的使用价值,而另一个就是它的交换价值。美术作品的使用?r值主要体现在审美功能上,而美术作品的交换,价值则是通过交换作品让美术作品成为商品而体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画经常作为商品被拿去交换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到国外去卖画使得一部分画家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而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鼓励很多美术生去外国留学,让他们出国举办画展或是参观等,这样使得外国美术作品与中国作品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使得我国了解到外国先进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潮,这些先进的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从国外带回卢梭雕像照片,让大家了解到卢梭提到的各种关于艺术的观点,同时还了解到卢梭曾经提出过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等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观点,这些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美术作品是对社会的反射,通过研究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区别,促进我国思想的进步和成熟。如今美术作品正在大批量的进入市场,美术作品慢慢朝着市场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何让美术作品创造出更大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要正确看待美术作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作用。

四、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要确保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画家都将美术创作当成自我价值的体现,纷纷夸大自身作品价值,通过举办各种画展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而完全忽视了美术本身的艺术价值所在。当然,在这其中有较为少数的画家的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收藏价值,获得了名与利的双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那是极少数的事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可以达到的高度,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位画家还是要量力而为。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都已经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能够真正步入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现代人的需求同以往对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以及本质的需求有所不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必须能够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而且在满足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添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可以根据生肖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剪纸艺术的发扬,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今年是猴年,刻一只聪明活泼的猴子的剪纸贴在门上,明年是鸡年,再换一种机灵小鸡的剪纸。年年更换,惹人喜欢,很受欢迎。通过剪纸设计出这么多与生活相关联的美术作品,以满足市场需要。比如这两年,一种两三厘米见方的福字很流行,它是专门贴在电脑屏幕上方的。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的情怀一下子将当代的生活点燃起来。它还使我们明白,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如今,传统节日将要成为法定休假日,传统节日的复苏,使美术作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不可以盲目地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美术作品真是存在的意义。

五、现代化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活跃的思想氛围的带动下,我国的传统艺术很好地将信息化技术相融合,这给我国的美术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好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的,为了筹办这场奥运会,不论是在建筑物上还是在奥运会馆的设计中以及城市整体环境的建设上面,都充分体现出了精湛的工业艺术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盛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的市场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美术作品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作为基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美术作品进行刺激。我国美术作品博大精深,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作品也需要不断转型,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让美术作品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成为历史长河中永不凋谢的瑰宝,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家庭社会经济背景 学业成绩

一、前言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是家庭的责任。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开始,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就指出,学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其学业成绩有相当大的影响之外。科尔曼之后,一大批学者对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除了研究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还逐渐把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作为变量,引入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函数中。目前大多数研究把父母的职业性质、家庭财富与受教育程度作为决定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因素。

Hanushek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子女的学业成绩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越好。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指出,学生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也较好。[1]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时主要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几乎没有学者专门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为对象研究此问题。

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成年,且大部分离开家庭独自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也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那他们的学业成绩是否会因此而不受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呢?如果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那么又是哪些变量对其学业成绩产生了影响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影响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业成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找出学生学业成绩产出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调查对象为湖南高校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两部分。其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包括高校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与家庭财富三方面。受研究可行性的限制,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操作性指标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本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高校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各因素是否能影响学业成绩。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湖南省随机选取9所高校,并在每所高校随机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810份,回收率为90%;剔除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801份,有效率为89%。调查有效样本包括我国湖南、广东等26个省的生源,涵盖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学生共计801人。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

如表2所示,以学生所有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为学业成绩操作性指标。根据学业成绩四分位数统计,将学业成绩采用三级反应形式分类。成绩在82.27以上的学生归口为好生组,成绩在74.95-82.26分的学生归口为中生组,成绩在74.94分以下的学生归口为后进生组。

1.父母文化程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部分的因变量为学业成绩,自变量为父母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分为五个层面: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定父母文化程度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Link function:Logit.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3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父亲学历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1.843,是正值,且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结果表明,与父亲学历为小学的学生相比,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优势比为exp(0)=1,大专父亲的优势比为exp(0.011)=1.01,高中(中专)父亲的优势比为exp(0.035)= 1.04,即父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倍,父亲学历为大专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01倍,父亲学历为高中(中专)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04倍,初中学历的学生成绩与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总之,父亲学历越高,其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即父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

Link function:Logit.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4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2.父母职业性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父母职业性质,其包括两个层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变量为学业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父母职业性质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5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父亲工作性质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6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母亲工作性质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3.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自变量为家庭经济条件变量,主要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主要分为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个等级。因变量为学业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定家庭经济条件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7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家庭经济收入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0.926,是正值,且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与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优势比为exp(0.926)=2.52,中高收入家庭的优势比为exp(2.173)=8.78,即高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势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的2.52倍,中高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势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8.78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较显著,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学生学业成绩越好。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会学生学业成绩造成影响。其中,父亲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而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则无明显影响。家庭背景影响中的父亲角色差异显现。父亲学历越高,学生的成绩越好。父亲学历影响其孩子学业成绩的表达式为: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其中原因主要是高学历父母的收入一般相对较高,能对孩子的学习提供相对充裕的经济保障。此外,高学历的父母通过相对较合理的教养方式,期望水平和家庭氛围等因素直接对孩子的学习品性及个性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二,父母的职业性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影响。不管父母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对孩子的学业成绩都无显著影响。

第三,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显著的影响。高收入家庭和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而来自中等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明显差别。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家庭经济收入多,家庭生活水平高.能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其次,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一般会忙于生计,无暇照顾、监管孩子。此外,有学者证实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有助于人们对优势教育资源的选择,而优势教育资源则有益于人们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2]

四、建议

本研究证实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对其学业成绩产生影响。那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家长方面,家庭背景影响中的父亲角色差异已显现。父亲对学生的影响比母亲更大一些。应当增加父亲在家庭角色中的回归,防止父亲为了工作等而忽视孩子的教育。对于父母离异和家庭变故的家庭,尽量降低此类事件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关心孩子,在心理上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物质上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学生方面,对于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困惑应及时调整心态,平时多与同学、教师交流、谈心,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高校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要做深、做细,对学生基本信息详细掌握,并及时获取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对家庭贫困的学生采取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开通心理辅导等措施以提高贫困学生生活条件,培养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积极心态。对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心、留心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开导,增强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对他们的积极心态的形成进行引导。此外,有研究证实,家庭与学校合作会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必要密切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将人作为资源实施的主体,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缔结劳动契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有效的比例实行结合。如果仅有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而劳动力不由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二者的一定技术构成比例,结果不是生产资料浪费,就是劳动力浪费。第三,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人类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需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人的主管能动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唯物史观相适应,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转型,将以农业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升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开发能够解放生产力,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对人的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大限度的开发资源,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能够提升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日意递增,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①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培养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并且形成习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因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将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等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够聚集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转变带来效益。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2.3合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合理区间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达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产生“仇富”心理,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影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财富过度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下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2.4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社会经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全球化人才与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变提供保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3.1对人员素质的影响

经济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转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从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转变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社会经济转变结合,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人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价值,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结构调整与人员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开发力度。

3.2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变需要科技进步与产业机构的转变,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做好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3.3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业时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以数值来衡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当失业率为4%~6%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基础,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存在着主动性影响。这可以从生产、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生产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就业主体———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劳动力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从消费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决定的。充分就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费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促进投资增加,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转变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同时对于我们这样劳动力大国来说,集约型经济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围使用,会使就业矛盾凸现。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就业的政策的制定,同时充分就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政府为主导。

3.4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经济转变能够提升就业机会,转变就业方式,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经济转变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自动化程度,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人员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专业分工的细化与产业聚集,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拓展空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第6篇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09

[3]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09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07

[5]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第7篇

[关键词]阿拜经济思想哈萨克族意义价值

阿拜(AbayIbrahimQunanbayuli)(1845-1904),哈萨克民族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启蒙家和诗人。阿拜的思想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伦理、风俗等诸多方面,影响和塑造了哈萨克民族的精神,是哈萨克民族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阿拜精深的思想和为民族振兴的执著精神,不仅受到本民族人们的景仰,阿拜精深的思想和为民族振兴的执著精神,不仅受到本民族人们的景仰,在世界人民中也有崇高的声望。

阿拜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诗歌和箴言),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社会经济思想,对改变19-20世纪哈萨克族落后氏族封建社会面貌曾经发挥了积极的精神支柱作用。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坦·那扎尔巴耶夫高度评价了阿拜创作中的社会经济改革思想,认为:“阿拜是向哈萨克人民提出社会改革、经济改革的第一人”。(努尔苏坦·那扎尔巴耶夫,前进中的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文),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版,第305页)。在当今时代重新审视阿拜创作中的社会经济思想,对我国哈萨克族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为全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方面也将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现实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阿拜的社会经济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阿拜的物质资料生产思想;阿拜的改革开放思想;阿拜的市场经济思想;阿拜的知识经济思想。

一、阿拜的物质资料生产思想

阿拜提出了自然界所存在的的一切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并强调了都是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服务的。第三十八篇:“大地以其孕育的棉花,大蒜,水果,矿产,鲜花;飞禽以其羽绒,肉,蛋;动物以其肉,奶,力气,美观,皮毛;水里的鱼,鱼之鱼籽;甚至蜜蜂所产的密,蜂蜡;蚕吐的丝等,一切均为人类所需创造,没有任何一物能够言明这些是它的,一切皆属人类取之不尽的给养。”

阿拜深刻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创造物质财富在人作为人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物质资料生产,经济生活状况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甚至全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阿拜指出人只有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才能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政治等等。他提出:“首先的是生存,然后才是了解阿拉伯与波斯语。对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何谈理智和荣辱,更无心思求学进取。饥饿与贫穷往往导致亲人不知,邪恶滋生,盗贼蜂起;人们相互恃强凌弱,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只有衣食足,知荣辱,人们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有心思不但自己去学,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求学。”他认为精神的信仰并不能解决现实的生存问题,第三十八篇:“倘若人人修行是为了圣贤,个个都逃遁现实世界,狂热地投入到教门中去,世界亦将毁于一旦。这样一来,谁来放牧,谁来御敌,谁来织布,谁来种粮,谁来寻找真主为世人创造的宝藏。”归根到底他理解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该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二、阿拜的改革开放思想

阿拜创作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社会经济改革思想,阿拜强调了发展多种社会分工,由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科学,依法治国,与其他民族实行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把有学问的,文化素质高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等等。阿拜的这些社会经济改革思想不仅过去还是现在在哈萨克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第二篇:他认为只有实行多种多样的社会劳动分工才能够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改善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在《阿拜箴言录》第三篇中他提到:“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只顾去多养牲畜而别无心思的缘故,如果他们也去务农、经商、习艺、钻研科学,就不会沦到这一步。”

阿拜不仅强调了发展农业、商业、科学,同时还强调了发展手工业生产。他认为靠诚实劳动生存的手工业者是哈萨克人中的最好的人(神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手工业生产。阿拜在三十三篇:“要想致富,就得学点手艺。财富会用尽,手艺却永无止境。不靠偷工减料,而靠扎扎实实的活计谋生的手艺人,当是哈萨克中的人杰。”他认识到了知识密集性高的手工业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号召了哈萨克族青年到手工业场所去从事手工业生产。

阿拜强调了社会劳动在人们伦理道德方面的培育的作用,并号召了哈萨克人务农、经商、习艺、钻研科学等等。在四十二篇:“哈萨克人恶习不改的原因在于——无所事事。倘若他们或去务农,或去经商,哪里还会有闲暇?”阿拜号召哈萨克人不要懒惰、盗窃、骗人、讨饭,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诚实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在四篇:“诡计多端,招摇撞骗,摇尾乞怜,那只不过是没出息的无赖们的造化……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大地决不会辜负那些付出诚实和辛勤劳动的人。”阿拜深刻理解了劳动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并要求青年们积极地主动地参加社会劳动。在三十七篇:“凭着鸿运超群的帝王,不如凭着智慧超群的庶民;倚老卖老的长者,不如自食其力的少年。富足的乞丐——鬼精,没有行动的信徒——阴险。”

三、阿拜的市场经济思想

阿拜创作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市场经济思想.他高度评价了商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了商业在打破封建封锁,改善区域间社会经济联系方面的推动作用。他揭示了作为社会财富象征的金子在当时哈萨克族社会生活中的统治。阿拜发现并批判了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竞争及其哈萨克族草原上的表现形式。阿拜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市场竞争,但没有注意到竞争的经济根源。阿拜批判了当时哈萨克族牧民经济意识淡薄,心胸狭义,消费意识的落后性。阿拜还发现了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调节作用。

阿拜批判了当时哈萨克人在归还赊账时不讲信用的现象,并强调要培育市场经济特有的诚信经济观念,还要拥有一种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比如在第十六篇:“犹如商人们前来讨集赊账时,不是常友人赖账云:‘就这些了,要拿你便拿去,你不拿莫非让我掘地现找难为我不成’。”批判了当时哈萨克族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成熟的制约作用。

阿拜强调指出,为了丰富物质财富,必须进行多种社会分工,而且不能仅仅局限于发展畜牧业。第三篇:“那些厚道人家的孩子也不远走他乡,另谋出路,更不会去务农经商。”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8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建设;社会经济;发展

一、公路交通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公路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分析

大规模的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有效地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其设施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又能刺激那些需要提品服务的企业及居民的消费,有力地刺激国内需求。据有关专家分析计算,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乘数约为2.63,最终累计社会总产乘数约为7.即如果增加100亿元公路投资,最终将带动社会总产出700亿元,可见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相当高的。

2.公路交通建设的区位效应分析

公路交通干线的建设和运营通过提高沿线各地区、各城市的可达性,使其经济地理位置,尤其是交通地理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区位优势,促进区域发展。与此同时,公路交通干线的建设和运营也促进了沿线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工业化及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二、社会经济对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影响

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它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导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供给、促进区域交通发展的重要市场信号。城乡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将会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区域交通的建设上来。公路网做为区域交通的重要子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社会经济与公路交通建设的协同发展

1.公路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两者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构成反馈环。一方面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通过增强社会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加大系统的非平衡性及强化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来加强社会经济的集聚作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社会经济各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的向前、向后扩散范围和增大程度得到发展。

2.从公路交通建设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特点及作用来看,公路交通建设对区域内的经济有如下影响

(1)公路交通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①将有效地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业链关系,在公路建设引起相关部门效应增加的基础上,又会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效应的增加,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②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公路项目的建成,改善了沿线的交通条件,有利用统一市场的形成,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淘汰机制,又会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调整组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企业经营集约化,从而在整体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将促进区域投资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工业中心的时空距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各类开发区、工业园毗路而建,足以证明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投资增长的贡献。区域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了新的优势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

(2)公路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①将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公路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开发提供了运输服务的支持,为经济潜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动力。而且交通条件的改善降低了生产部门产品和原材料的运输成本,生产部门在获利的同时有可能会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

②将促进国土开发和土地增值;公路项目的建设可改善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基础设施水平和投资环境。从而改变了区域的投资需求,使得沿线的土地增值。

③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公路建设项目不仅在建设期和营运期产生在该项目上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项目的建成,会刺激其他需求的增长,吸引其他地区的人口、劳动力向沿线经济地带聚集,促进了人口、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经济滞后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④将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公路建设项目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3)公路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①将促进区域生活水平的改善;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区域医疗、卫生条件、文化娱乐活动、城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方面。

②将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公路项目的建设使地区之间的往来更方便,经济、信息的交流得到加强,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生活效率提高,从而使公路沿线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

③将促进区域出行的变化;出行变化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发展水平,它是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4)公路项目的发展影响对外的联系

第9篇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机会;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占领旅游市场并保持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是决定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旅游市场营销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

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概况

2010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因素与条件,其包含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一般来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二是宏观环境。

二、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涵义

旅游营销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每个旅游企业都处于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和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分类

1、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地理等要素综合实力的表现,通常通过社会经济指数的综合分析得到现实反映,它是进行旅游营销活动最重要的综合因素。

2、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教育程度和职业

指由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长期熏陶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与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总和。

3、政治法律环境:政府的有关经济方针政策、政府颁布的各项经济法令法规、群众团体

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在国际关系和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政策活动及与市旅游企业的营营销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强制与约束。

4、科学技术环境:技术变化在当前形成的最明显的趋势

影响人类前途最大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科技环境的变化,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5、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环境状况等

自然资源变化的影响,能源短缺导致的营销成本增加及环境保护,他们引起企业对该资源的珍视,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也可限制与创造旅游行业的发展。

6、人口竞争环境: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率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每个企业在其开展营销活动时,都面临着四种类型的竞争者:第一是愿望竞争者。第二是平行竞争者。第三是产品形式竞争者。第四是品牌竞争者。这个层次是同一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因此,全面地认识各种层次竞争,有助于其看清竞争环境的重要变化。

四、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对旅游行业市场的影响

首先,从社会经济地位来讲,社会经济指数高的国家,一般来说,旅游业就比较发达。现代旅游业首先是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起,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接待国。与此相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其次,从社会文化水平来讲,旅游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旅游营销的成败。有些国家尽管人口经济收入相近,但旅游市场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因素,并随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再次,从政治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来说,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与旅游企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法令、条例、法规,特别是有关经济、旅游立法。精减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等教育水平不仅影响人们的旅游水平,而且影响旅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与促销方式。

然后,从科学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来讲,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可能会对市场营销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特点有:(1)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普遍进入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生命科学将获得新的突破;(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原材料、水、土等)的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4)各门科学技术将全面而深入地发展,互相渗透,综合交叉。例如,电脑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饭店的工作效率,使饭店开展一对一营销,为客人提供定制化产品成为可能。

最后,从人口竞争环境来讲,社会环境中人口数量与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人口地理分布及地区间的流动率,人口的结构都影响旅游市场的发展。例如,人口越多,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需求市场就上升,而旅游消费就会降低,旅游市场发展就缓慢。又如旅游市场中,人口的流动性,从内地到沿海,从城市到农村也是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之一。

而人口竞争就主要包括了同类旅游项目或产品的竞争者、相互可以替代旅游项目或产品之间的竞争者和争夺客源的竞争者、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状况、竞争者的内部状况等。

参考文献:

[1]柴少宗.消费者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钱炜,李伟,谷惠敏.饭店营销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

[3]杨如顺.市场营销案例[M].中国商业出版社.

第10篇

元朝统一后,疆域辽阔,交通发达,社会秩序趋于安定,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统治者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元朝的社会经济和海外贸易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入主中原后,蒙古贵族由破坏农业到逐渐接受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元世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北方残破的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的手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最突出的是棉纺织业的发展,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大都为代表的商业都市的繁荣,充分反映了元朝社会经济繁盛的局面。元代漕运的发展使南北交通更加通畅,规模空前的海运更是我国交通运输史上的壮举。元朝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频繁,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丝织品和瓷器远销世界各地。元朝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学思路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古代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既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元朝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又要认识经济与政治、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语言,使知识回归现实、回归生活,通过录像、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图示、引导、讨论的方法是教学内容有难变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从重点知识入手,全面了解和认识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重点分析

元大都的繁荣是教学中的另一重点。元大都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大都城市建设规模宏大、布局规整,是古都北京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元大都的繁荣是元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

元代的漕运和海运是教学的又一重点。会通河和通惠河的开凿使年久失修、多处淤塞的大运河重新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他不仅缓解了大都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且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大都商业繁荣的重要保证。规模空前的海运是元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表现,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交通运输史上的壮举。

元代的棉纺织业是教学中的重点。棉纺织业是元朝受工业方面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棉花在全国的广泛种植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松江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是我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难点分析

对元朝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是教学中的难点。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准确全面的认识元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既要理解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屏幕显示“元大都平面图”)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大都的布局、交通以及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对元大都作一番描述。并请学生思考回答元大都繁荣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元代的漕运和海运。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然后屏幕显示“元朝漕运”图,引导学生看书找出相关知识点,通过师生交流,在屏幕上逐一显示。元朝的海运情况,可以指导学生看书预习后,请学生根据“海运航线图”向大家介绍。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元代漕运、海运发展的作用。

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的情况,指出元朝的棉纺织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元朝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情况,在对比中引导学生认识元朝的棉纺织业的发展。同时,屏幕显示相关知识点和图片,着重落实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对棉纺织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难点突破方案

对元朝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英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学,使难点分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人民辛勤劳动、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关系。这样,在最后/Article/Index.asp''''>总结归纳时,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最后教师应指出推动经济发展的这些因素同样适应于其它朝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原因方面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课堂导入

第11篇

关键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价值观

一、文化与企业制度概念

文化与制度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与制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二者之间有相互渗透,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对文化与制度概念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较大的改进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类,文化指点着人类创造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

第二,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价值观体现了主体对价值的看法,它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价值观是不同的。文化视阈下,企业制度如何进行选择,就体现出了企业管理者对价值观的看法和选择。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导致企业在价值观选择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差异,理解企业制度变迁,就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影响下,选择了何种价值观;

第三,文化的存在需要依靠载体而存在。就当下文化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主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方式存在,将文化融入到了实际的文化成果当中。人类历史创造物上面,无一不体现出了当时文化的发展特征。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文化存在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对企业管理方式以及经营形式的影响,创造出了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强烈的集团意识

日本民族是一个集团意识极强的集体,日本的企业发展,也以集团式的发展作为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将自身看作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己的命运与集团的发展情况捆绑在一起,认为个人与整体的利益息息相关。[1]

第一,注重“家”这一历史渊源。日本人集团意识强烈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历史文化特征上面。日本人“家”的观念,是集团意识强烈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家”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家长具有强大的权威和权利,对家族成员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二是家族成员的构成,不一定非要具备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家族成员之一。

第二,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奉献意识。日本企业当中,成员归属感和奉献意识较为强烈,当他们在向外界进行介绍时,通常会事先介绍自己所在的集团,之后才会提及自己。这种集团归属感和奉献意识使日本人产生一种“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将集体利益放在最先考虑的方面。

第三,内外有别的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日本人对集团的极度重视和依赖,企业内部员工相互负责,彼此关照,履行着在企业集团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内外有别的意识,使日本企业内部凝聚力较为强烈,表现出对集团的高度忠诚。

(二)严明的等级秩序

严明的等级秩序,是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等级秩序观念在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心中。在日本,人们将国家、社会、集团、个人想象成一个有序序列,在这个序列当中,日本人将国家、社会、集团排在个人的前面,他们注重等级秩序,认为等级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生活中处处都体现出了等级秩序的痕迹,注重现实生活要遵循一种“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社会等级秩序。严明的等级秩序观念存在,促进了日本集团主义的发展,并且影响了企业制度的形成。这种等级秩序,使日本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内部成员高度协调一致的发展秩序,为了维护企业正常运转,下级对上级绝对的服从,形成一种绝对权威。这样一来,日本企业制度在等级观念影响下,一个人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时,不会进行单独的行动。这就使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顺从权威者的命令,并渐渐形成一种处世之道,这种处世之道,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三)明确的生活态度

日本人更加注重“现实主义”,他们认为,人生最基本的生活态度就是要在现世去奋斗和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这种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使日本人在生活当中,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日本的现实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现世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日本人的原始为道教,道教注重现世,这与日本人的生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任道教的同时,日本人更希望在当下活得幸福的生活,并不祈求下一辈子;第二,日本人的现世思想还体现在了感官和肉体的取乐上,他们认为人生来本就不易,没有必须去禁锢自己的欲望,这样一来,日本人将肉体享乐当成“艺术”,并且在国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第三,现世思想让日本人对吸收外来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变通性和选择性,注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能够对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改进,更加适合于日本国情,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四)耻感文化的约束

就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来看,耻感文化是其生活中的主要约束,在日本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耻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了集团主义和等级秩序的影响,就日本发展的国情来看,集团利益至高无上,一切的活动必须在秩序下进行。这样一来,就导致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办事,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日本的耻感文化与其武士道发展历史有着莫大的渊源。日本武士道文化发展过程中,武士注重自我尊严和名誉,他们将荣耀放在第一位,对耻辱感有着极强的敏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士道精神与时俱进,渐渐地融合到了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在现代有了新的变化。除此之外,耻感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自身的能力。日本人认为,是非善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日本人眼里,主要自身有着强大的实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认为,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强权者的手中,真正耻辱的事情并不是去做坏事,而是自身没有改变的能力和实力。在耻感文化影响下,当众认错或是忏悔并不会让人解脱,若是犯了错误能够很好地隐瞒,就不会有耻辱感。

(五)坚持感恩主义

在日本人心中,还带有感恩主义,这种感恩主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日本是一个恩情主义国家,施恩与报恩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感恩主义的发展与当时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同时在日本历史文化中也得到了较大的体现。日本历史文化中,存在“御恩”与“奉公”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对恩顾的表现。在日本,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施恩”和“报恩”的行为,例如日本员工在公司上班,公司给予员工薪水,给予员工生活上的帮助,这样公司和员工之间就存在了一种“施恩”和“报恩”的关系,公司给予员工薪水,就是“施恩”,而员工努力工作,就是对公司的“报恩”行为。除了企业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之外,师生之间、父母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也存在着“施恩”和“报恩”的关系。感恩主义让日本人在工作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自己定位,更好地为企业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日本的感恩主义还存在了很大的上下级“恩情”,这种上下级“恩情”主要存在于企业之中,深受集团主义影响。集团和上司对下属的恩情越重,日本员工的心理负担也会随之增加,受到感恩主义影响,员工将对集团进行全力奉献,保持着一种无比忠诚的心理,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2]。

三、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

(一)环境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相背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之后,日本为了更好地恢复自身经济发展,企业制度与当下国内环境保持着一种高度适应的发展关系,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性越来越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从顶峰开始跌落,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企业制度内部矛盾造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发展制度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保持一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二战后,日本企业依旧按照旧的逻辑协调关系办事,使制度和发展环境的矛盾不断加深,导致原本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正面因素转化为负面因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这种失衡状态下,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加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制度的变迁。

(二)实践与惯性趋势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复苏,解决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的问题,日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使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能够更好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开始对美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对先进制度机制进行模仿和引进,使日本发展经济的制度措施与美国较为接近。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文化观念对新制度的学习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方向,使改革方式存在趋同性。日本在学习先进经济制度的同时,与传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冲突,介于实践与惯性趋势,导致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制度演化方向存在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创新与绩效协调

随着二战之后,日本企业制度爆发出不利弊端后,管理体系失灵,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日本变革运动中对于方向性的把握存在了一定的偏差,但随着实践的改正后,制度措施日渐完善起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战后企业制度遗留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受到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影响较大,企业发展更加注重于对制度和绩效的创新和优化,使之更好地满足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第二,借鉴美国先进企业制度的同时,日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受到了集团主义、等级秩序、耻感文化、现实主义、恩情主义文化影响较大,企业制度变革,是基于日本文化底蕴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赶超”目标的实现,使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这种问题促进了创新与绩效的协调发展。

四、日本企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协调制度移植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就以日本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先进经验和制度的借鉴,不可避免的会与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冲突问题,是进行制度移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传统文化对于企业制度的制定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系。在进行制度移植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更好地与国情相协调。在制度完善过程中,中国要注重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制度移植方式,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作为制度移植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基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一种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就以我国政治制度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必须把握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注重民族精神与企业制度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企业制度建设道路。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

改革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事物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一种必然选择。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条件下,综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一些不适合当下发展形势的内容进行变革,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的变强,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传统文化也与日本国情进行协调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更好地实现了发展目标。综合这一点,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使传统文化能够赋予当下社会时代特色,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继续教育;问题与策略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来,广东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文化教育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同样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广东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尚多有必须进行调整、改善之处,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就难以真正实现文化持续进步的目标,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目标也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持续进步必须有教育的强有力支持,教育的发展水平经常决定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在诸多需要关心、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改善的问题中,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继续教育问题就是其别重要者之一。这里所谓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与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明显落后、甚至尚明显地处于半贫困和贫困状态的地区,如粤北、粤西、粤东、粤西北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继续教育的现实状况与存在问题,都将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必将愈来愈明显地制约广东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予以特别的重视。

一、严峻现实:经济强省格局下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近代以来一向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已经成为无可动摇的经济大省,这可以以GDP总量、税收、出口、经济增长率等几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为证。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一个广阔区域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的经济发展圈,甚至引起了国际性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巨大消耗的出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诸多社会文化、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相当紧迫地摆在了面前,不可回避,不可以仅仅看到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发展的其他方面,更不可以表现出沾沾自喜的自大心态。即便如此,也必须承认,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阔地区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强省的最为有力的证明和支撑。

但是,任何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东西狭长的广阔的广东版图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绝不是广东的全部,而仅仅是其中一个较小的部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也仅仅是这个局部区域得改革开放之天时、毗邻港澳之地利、民众勤勉之人和的结果,并不是广东的共同进步和整体发达的自然结果。在更加广大的没有如此优越条件的非珠三角地区,看到的就绝不是如此发达、如此富裕的情景。或者准确地说,珠江三角洲的先行发展和高度发达,并不能掩盖广东其他地区的落后,更不能遮蔽广大非珠三角地区的种种社会问题,包括继续教育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公平正义的不断彰显。从这一角度来看,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二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甚至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两类地区的继续教育实际上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而且,这种两极分化和不平衡现象并没有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有明显的改变。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强省和文化持续进步的角度来看,必须承认,这种经济实力、文化建设和教育水平的严重不平衡状况,必将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在广东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将愈来愈深刻地影响和限制广东的整体发展。假如这种状况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广东经济强省的实际实力和地位都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继续教育工作者和各级政府及有关方面不可以不清醒地认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望穿秋水: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师资和教育的呼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存在和持续,是由地理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难以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解释或者采取单一的措施就可以迅速改变。然而非常明显的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落后实际上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师资的匮乏和教师水平的低下又是这些地区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的重要方面。这就不能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经济欠发达必然造成教育不发达,教育不发达又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结果就是这些地区经济和教育的长期落后;另外,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优秀教师的流失,或者改行到其他部门,或者转往其他地区,这也是一个大不利于保持原有教育水平的因素,更不用说希望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了。

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更需要教育、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深层的根本性的因素。只有教育的真正发展,才有可能培养出有用的甚至是优秀的人才,获得社会发展与经济改善的决定性因素,使这些地区尽快走向社会全面发展、持续进步的健康道路。不言而喻,教育的发展除了必需的政府投入、必需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等硬件保障之外,最为重要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储备。从目前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从外地引进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以解决师资问题,难度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有高校应届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区工作,一般而言,从一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到一名合格的普通教育教师之间,至少也要经过三到五年时间的锻炼和培养,这是一个较长期的持续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实现。

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继续教育,对现有师资进行优化和提高,将引进新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与改善现有师资紧密结合起来,即是说,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综合发展策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迅速解决师资不足或师资水平不高问题的可行方略。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上已经发出了对师资和教育的热切呼唤,当然包括对继续教育的呼唤。有关人士和部门应当听到并重视这种发自基层、发自内心的声音,应当更多地关注这些地区的师资需求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

三、雪中送炭:建设教育强省背景下的当务之急。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对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这是跨越式发展的最好机会,珠江三角洲也很好地运用了这一难得的机遇。由于在许多方面得以先行一步甚至好几步,与之相应,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比较高的阶段。但是,不能不承认,广东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发展则仍然处于相当低的阶段。非常明显的矛盾和困境是,一方面是原有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的落后,愈来愈不能适应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落后又极大地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同样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于是,就广东普通教育的整体情况而言,教育水平与经济水平之间形成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循环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二者分化明显,差距日大。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和持续,不利于广东教育的发展,也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更与建设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目标相背离。

从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继续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的覆盖面积日益扩大,受教育者的普遍水平不断提高;而且经常可以吸引外地(包括省内和省外)较高水平的教师的加入。经过多年的继续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学教师已基本普及了本科教育,小学教师的本科教育比率也在迅速提高;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研究生课程的进修学习。这些地区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一种通过继续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再生能力,已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有效控制与安排教师的业务进修和发展,并将这种进步融入日常教育与教学工作中。而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继续教育状况和师资水平就绝对没有这么乐观,甚至与此有巨大差距。在这些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不仅现有的师资水平经常达不到基本的教育工作要求,而且经常出现教师流失、资源受损的情况。

因此,目前广东继续教育的关键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锦上添花,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雪中送炭,这是目前广东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只有抓紧抓好了这一关键环节,才有可能从广东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才可能从社会综合发展、建设教育强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促进广东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否则,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就会严重削弱,原本高远的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

四、标本兼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培养和教育发展。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眼前利益与长远追求,近期目标与长期发展,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目标之间,经常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况和由此生发出来的矛盾在广东继续教育工作中也存在并有着相当突出的表现。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原本就是一体之两面的矛盾很好地统一起来,切实做到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根本上促进继续教育的长期发展和持续进步,的确是目前广东继续教育必须面对并合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整体差距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客观存在,而且,这种差距看起来还有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深刻的趋势。这种情形实际上已经成为影响和限制广东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和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缘于此,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关注就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广东社会经济整体性发展与进步的重大问题。要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落后局面,解决这些地区的师资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除了各级政府真正重视,真正懂得教育的意义,予以持之以恒的深度关注和有力投入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为这些地区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欠发达地区最为紧迫的问题。假如可以认为师资队伍在教育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的话,那么就可以说,目前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严重不足和教师水平明显低下是影响其教育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性因素,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面对这种相当严重而且长期存在的情况,仅仅从眼前的应对考虑,采取短期的一般性的解决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明确提出,要采取各种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的师资不足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继续教育培养师资、造就教师队伍。也就是说,对这种难以迅速改变的不利局面,对这些长期沉积下来的复杂问题,必须采取决定性的对策,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辅以临时性、应急性的办法,从而获得立足治本、辅以治标、标本兼治的效果。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对继续教育理解不深,重视不够,致使继续教育在广东欠发达地区开展得不理想,这也是这些地区师资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师资培养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关键性地位,而继续教育就是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教育发展特别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全局观念: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性意义。就广东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目前最为紧迫、最重要的不是如何促使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获得更快发展、达到更发达水平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与过快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和带动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兴盛,早日实现广东整体性发展、获得广东全面性进步的问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获得迅速进步和全面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加强;而要培养一支有水平有能力的师资队伍,就必须依靠继续教育。因此,不能不承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继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广东教育全面发展的最薄弱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关键性意义。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的形成的传统习惯影响和局部观念的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很少真正感同身受地考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地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进步。只要对目前广东的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做一个一般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已经非常明显,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特别重视甚至担心,因为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广东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也会使目前所谓经济大省的实际实力大打折扣。可以认为,缺少全局观念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严重欠缺的,必将会带来种种消极的后果和严重的问题,这一点,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会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目前强调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观念、整体推进就非常重要,特别要强调经济发达地区帮助落后、共同发展的观念,也要树立欠发达地区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信心,并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这种具有人文情怀和兼济精神的措施得以落实。

继续教育理应在广东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和教育强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经济发达地区必须在重视本地区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帮助欠发达地区开展继续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工作,而不是心存狭隘的利己观念和本位思想,经常性地将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挖走己用,加重这些地区原本已经相当严重的师资匮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也应当从全局观念与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本地区的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关系,从而树立自我发展、不断完善的信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所决定,要迅速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继续教育应当是培养师资、提高水平、改善教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树立全局观念,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继续教育,对广东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的整体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可见,虽然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继续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从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角度来看,广东的继续教育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的甚至是相当紧迫、相当关键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东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广东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继续教育工作者和有关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方面,必须重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以保证广东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实现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洪志.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5―57.

[2]王殿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49―61.

[3]胡枢.继续教育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