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

时间:2023-09-18 17:3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状况

第1篇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经济收入;城市融入

一、农民工的基本概况

(一)农民工的数量及地域分布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2012年初沈阳市共有约135万外来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0.51%。外地来沈阳打工的农民工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沈阳市农民工分布比较集中在和平区的长白、砂山等地区。沈阳市辖区内大约有85.9万农民工,占全部外来人口的94.7%。和平、沈河、皇姑和于洪区四个区的农民工都达到了10万人以上,其中沈河区的农民工达11.0万人,是全市外来农民工最多的一个区。

(二)农民工的来源地

在沈阳市工作的农民工有75万人来自于辽宁省内其他县市(占56%),有32万人来自邻近的黑龙江省(占12%)、吉林省(占8%)和(占4%)。山东(3%)、安徽(3%)、河南(2%)和河北(2%)等省份在沈阳市农民工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四川(1%)、江苏(1%)、浙江(1%)和湖北(1%)在沈阳市的农民工均在1万人以上,来自其他省份的农民工占6%。

(三)农民工的行业分布

沈阳市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22.6%)、批发和零售业(占27.7%)、建筑业(占13.2%)、住宿和餐饮业(占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5%)。此外,农林牧渔业占6.5%,房地产业占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2%,采矿业占0.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5.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0.8%,其它行业占6.4%。

(四)农民工的年龄及学历结构

沈阳市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14岁及以下人口10.6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7.7%,15~45岁年龄段人口104.0万人,占77.1%,46~59岁年龄段人口15.0万人,占11.2%,60岁及以上人口5.4万人,占4.0%。沈阳市的农民工初中以下学历的人约20万人,占14.8%,初中学历的约60万人,占44.5%,高中学历的有18万人,占13.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37万人,占27.4%。

二、农民工的经济状况

(一)工作时间

沈阳市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有固定的工作。常年有固定工作的占46.05%,工作不固定但可持续的占25.26%,工作时有时无的占14.87%,有工作就做没工作就在家闲居的占13.82%。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休息日,如餐饮、建筑业实行的是以天为单位计算工资,缺勤一天扣一天工资。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都多于8个小时,每天工作少于8个小时的人仅占少数,每天工作8~10小时的农民工占34%,10~12小时的农民工占28%,12~14小时的占24%,甚至还有些行业的农民工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

(二)劳动合同签订

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远远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比率。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包工头方式这种非正规的用工方式,使得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于其他多数行业。在沈阳市的农民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有口头约定的占18%,签了书面合同的占66%,签了书面合同而且有附加条款的占12%,既没签书面合同也无口头约定的占4%。

(三)收入水平

沈阳市农民工从事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水平差别较大,收入较低的行业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月均收入分别为1583元、1558元和1534元。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人均月均收入分别为2124元和2002元。例如,从2005年至2012年,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上涨六倍到十几倍,平均上涨了十倍。沈阳市餐饮业人员工薪水平排后,在44个行业中排在第34位。餐饮业人员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餐饮行业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城里年轻人不愿意在餐饮行业就业。

个案一:放线员小赵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熊官屯乡,初中未毕业。2006年到沈阳建筑工地做放线员学徒,月工资600元。2012年小赵的月工资达到1万元。去掉冬闲5个月,工作7个月小赵能赚到7万多元。

个案二:力工老赵是辽宁省阜新市大巴镇的农民。在2004年力工的日工资30元(同期木工日工资60元,瓦工和架子工日工资50元),而在2012年力工的日工资120元(同期瓦工和木工都以计件算工钱,日工资500元,架子工日工资150元)。

三、农民工的社会状况

(一)农民工的住房情况

在沈阳市大部分农民工都是租房。大约65%的家庭自己租房居住,大约20%的家庭是与他人合租住房。大有约10%的农民工居住在由工作单位提供的简易住房、仓库、锅炉房、收发室等。已购房农民工约占5%,多为年轻人,购买的多是3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大部分农民工的租房面积在24平方米以下。平房每个月租金在150~200元左右,楼房每个月租金在400~500元(一般是两家合租)。多数农民工家庭租住的是郊区等待动迁的平房,房屋狭窄潮湿,周边环境较差。例如,一位来自葫芦岛建昌的木工来沈阳8年了,一家4口住在郊区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天没有水,要到别人家去接水吃。

(二)农民工的社会文化生活

农民工大多居住在租金便宜的城郊接合部的农民出租房或者配套设施不全的社区,居住周边缺少公共文化配套,而所在单位有关精神文化生活设施、场所不足,缺少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在闲暇时间农民工的主要娱乐是打牌、打麻将、喝酒、闲聊、看电视、闲逛,很少有人去公园或参加体育活动和读书看报。为了推进城市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新世界会展中心等10家工地成为了首批授牌的农民工文化建设试点工地。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改变农民工文化交流封闭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三)农民工的消费行为

流动性强、薪资低下限制了农民工的消费,教育制度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消费支出比例高,医疗保障制度导致农民工的医疗保健费用增加。农民工普遍形成了低消费理念,特别是有关非物质商品的消费很低。农民工每月的支出主要用于日常消费,消费在吃穿日常用品上的占25%,手机上网的占16%,交通占12%,房租占21%,给家寄钱的占11%,储蓄存款的占15%。一位农民工说,在城市生活花销太大,水煤电都得花钱,还要租房,要想攒点钱,就只能在吃穿上省了。

(四)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由于城市农民工处于整体较差的生活状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选择回避必要的社会交往,这种回避不只是简单的足不出户,而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对正常交往需要的忽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感到拘谨;对自身处境及身份的缺陷感受较为强烈、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不自信、害怕受到忽视与歧视以及对社会群体生活表现出消极心态等。

(五)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缺少法律上的细则规定,很多农民工基本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虽然融入了产业,但没有融入城市,其就业稳定性差,参加社会保险不积极,对参加养老保险在观念和认识上也有误区。截至2012 年5月末,沈阳全市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23998人,比1月份实现净增长8169 人。沈阳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1%、32%、47%和7%。

四、农民工的心理状况

(一)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动因

大部分进入沈阳的农民工目的性强且集中,因“务工经商”进入沈阳市的占67.5%,有11.6%的人属于“随迁家属”,另有8.4%的人属于投亲靠友。这三部分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87.5%。调查看到,与上一代农民工打工挣钱的单一性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的目的已发生巨大变化,求发展、开眼界成为主流,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延伸。

(二)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

沈阳市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各不相同,25.7%的农民工希望将来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13%的农民工希望能成为城市人,13.6%的农民工则希望能挣很多钱,13.6%的农民工希望自己能当老板,同时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则希望能得到社会和家人朋友的尊重,有的则希望在城里待几年后再回农村等。

(三)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

农民工虽然为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却不为所在城市社区所接受和认同。由于不能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待遇,适应能力弱的农民工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体会较深,对社会不公平的评价比其他人更消极。调查发现,大部分196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工,只有很少一部分认为自己是城里人了。而大多数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则认为自己除了没有城市户口外,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

(四)农民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在工作方面,12%的农民工很满意,56%的农民工满意,20%的农民工不满意,12%的农民工很不满意。在生活方面,18%的农民工很满意,61%的农民工满意,15%的农民工不满意,6%的农民工很不满意。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农民工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

总之,农民工是中国当今社会特有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参差不齐,想法也千奇百怪,而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尽力想出现实可行的具体办法改善沈阳市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 2013-05-27.

第2篇

【关键词】效率 公平 信息

效率最开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政治经济学教程》中提出的,因此效率也指的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现代的西方经济学中,对帕累托最优状态主要存在着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指的就是已经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重新组织生产和分配以便增进人人的满足状态;另外一种解释指的就是任何改变都不能让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让别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

现代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就算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制度依然会产生巨大的不平等,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然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如福利经济学家奥肯认为政府应持着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分配。对于效率和公平的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便产生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意见,于是就形成了两派,也就是效率优先派和公平优先派。

效率优先派的观点主要包括:⑴市场天生就是平等的,平等也可以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的,所谓的干预也只是把一些人的收入转移给另一些人,把一些人的偏好强加给另一些人,然而这其实就是最大的不公平。⑵通过“公平”来取得收入也是会损害效率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公平”来取得收入,就一定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什么体制来刺激人们去生产或者是生产得更多更好,并且实际上,大多数福利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二是把一些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些人手里,就会阻碍前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而使社会效率受到损失。

持公平优先派的观点包括:⑴不公平就会损害人们工作的热情,以至于降低效率。并且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还会导致权力和机会的不平等,这是因为在西方经济中,权利和金钱相交换,并且权力还能够成为财富和收入的源泉,但是财富和收入就不一定会与他们的努力程度成正比了。⑵平均分配是一种最好的分配。因为每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不可以用来比较的,效用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量化的,因此勒纳认为,既然效用不能用来测量每个人或每群人的边际效用曲线的高低也就无法预知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福利。

但是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西方经济学最本质的错误就在于没有看清楚物质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区别。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以工业革命以前的经济运行模式为基础的,其研究主题基本属于既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与现代社会如何创造新资源的经济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两个不相干甚至是互不相容的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可以归结为资源配置经济学。但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不只是体现在简单的收入水平方面,不只是收入增加了多少倍,而是更具有意义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性质与规律的根本性变化。此时,如何创造更多新资源,可以以怎样的方式创造怎样的新资源,新资源的创造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等经济发展问题。因此,经济学在描述现实经济状况时,必须立足于恰当的经济运行模式之上,以保证其描述的合理性。即,在描述工业革命以前的经济状况时,应该以工业革命以前的经济运行模式为基础,而在描述工业革命以后的经济状况时,则应该以工业革命以后的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为基础。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在研究效率和公平的这个问题上,首先应做的就是讲社会历史区分为物质社会和信息社会两个阶段,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因为,一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是随着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会有不同的内容、特点与规律;另一方面,经济学应该是实现现实经济状况的反映,它所揭示的经济活动特征与规律,必须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征与规律

在物质社会,由于生产的条件以及生产的方式一直不变,社会能够追求的目标也只是维持既定资源效率最大化。由于难以有新知识出现,社会生产利用的是不变的知识体系。在生产知识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包括人的能力、国际经济联系以及社会制度、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利用的种种资源、能够采用的种种生产技术或方式和能够生产的种种产品也都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各种经济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也都大部分是稳定的。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指工作的人)都从自己的父辈学习、以及生活磨练都大致拥有了差不多的技能。因此,社会不需要专门的去强调效率,因为在物质社会的背景下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复再重复的。正是大家都拥有着相同的技能,因此,这时公平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家付出了等效的劳动力,就应该获得同样的报酬。政府就应该进行干预,本着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分配。

在信息社会,由于迅速涌现的新知识的冲击,新知识的涌现已经是一种常态,社会经济活动所利用的生产知识体系是不断变化的,社会能够利用的资源、能够采用的生产方式以及能够生产的产品等也会不断的变化,各种经济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也是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中的。因此,这个时候效率就更加重要了。人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取决于他的知识状况。而且,在信息社会条件下,社会必需的生产知识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基本上已脱离日常生活的范围,使得想及时获取必要的生产知识的人必须依靠非自动传播渠道。人们就需要不停的通过教育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以达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明显,拥有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效率也就越高,相应的也就应该得到更多的报酬。

参考文献

[1]袁葵荪.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与重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从1994年10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全国10个省市的27个地区,就1994年至1995年社会形势及其走向对2万名城乡各界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调查者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共9654名(其中25岁以下者为4457名,26至35岁者为5197名)。从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看,这一部分青年目前的生活境况以及对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的确是总数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的青年的境况与看法的集中反映。

青年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1994年的经济生活充满着许多喧嚣和不安,特别是持续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令相当部分公众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国家公布的1994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依然呈增长趋势,但也承认,在一部分公众中,减收面在扩大。这一事实往往容易被平均数所掩盖。那么,青年对1994年实际生活水平的升降又是怎样一个判断呢?

我们的调查涉及到1994年与1993年的生活水平的比较。结果有7.05%的35岁以下青年认为“增长较快”;有63.29%的青年认为“基本持平”;“略有下降”者占20.31%;“下降较多”者占8.86%。这表明,在青年的主观认定中,大部分人1994年的生活水平处于稳中有降的状态。和前几年各阶层人士的收入增长较显著情况相比,显然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收入增长被抵销的程度十分严重,青年也难逃此劫。

问题是,和中年、老年人相比,1994年青年的实际生活水平处在中等状态。调查表明,50岁以上人群的实际生活水平“增长较快”者占8.62%,超过青年1.5个百分点;“略有下降”者占19.53%;“下降较多”者占8.19%,均低于青年的比例。这一群人是1994年实际生活水平最高者,其状态佳于青年。但是,在36~49岁的中年人群那里,情况相当糟糕,1994年实际生活水平“增长较快”者仅占5.43%,低于青年;“略有下降”者占23.26%,“下降较多”者占9.46%,均高于青年比例。这一组调查数据,清楚地描述了目前青年的实际生活状况,透视出了在所有社会一年龄群体的经济地位序列结构中青年所处的地位。这种地位既是特定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青年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因而,它不能不极大地影响到青年对日常生活乃至个人发展前景的预期和行为选择。我们的深入分析还揭示出,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在1994年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化是极不相同的,其间的差距甚至超过青年与中年、老年之间的差距。在收入“增长较快”的青年中,25岁以下的青年占8.17%,26~35岁的青年仅占5.33%,而25岁以下青年与50岁以上老年在收入“增长较快”方面的差距是8.17%比8.62%,仅0.5个百分点,是青年内部差距的近六分之一。类似的差距还反映在收入“下降较多”方面,有7.60%的25岁以下青年认为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较多”,有如此境遇的36~49岁中年占9.46%,26~35岁的青年中有10.05%的人认为“下降较多”,甚于总体生活水平评价最低的中年人群体。这部分青年生活水平的下降固然可以归因于他们已经进入抚育幼子的人生阶段,家庭支出压力增大,但也就是这部分人理应是最能熟练应用专业技术知识,在职业生活中最具有竞争力。他们在1994年的生活境况至少表明了两种现实难点:

第一,这部分处在最需要经济支持之人生阶段的青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如愿;第二,这部分处在最有专业能力的人生阶段的青年,因为各种原因,或是难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或是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报偿。他们的生活水平状况,反映出我们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有明显的结构性缺陷。综述起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青年的经济状况处在总体平稳略有下降阶段;(2)青年的基本经济地位在所有社会一年龄群体中居中;(3)以25岁为界,青年内部依经济状况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25岁以下青年总体上正在成为所有社会一年龄群体中经济状况最好的一群,而25岁以上的青年总体上正在沦为所有社会一年龄群体中经济状况最差的一群。这种分化既反映出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某种缺陷,也极可能动摇长期以来我们对青年状况的一贯看法。

青年心目中的改革成就和最大受益者。

1994年的改革引人注目,理论、策略、技术乃至相关的方针的变化在这一年引起诸多的议论,对改革的实施与成果也评价不一。调查表明,青年人认为,1994年改革最成功的领域是工资改革,有37.37%的人持这种看法,而50岁以上老年人有42.19%的人也有这种判断,且比青年高出近5个百分点。被其他人群认为是居改革成就第二位的财税改革,在青年人看来仅位居第四,而且,数据表明,年龄越低者对财税改革的成就评价也越低。依50岁以上者、36*49岁者、26~35岁者和25岁以下者顺序,其肯定比例依次为:28.66%、26.19%、24.85%和18.87%,其最低和最高之间相差达10个百分点。在对住房制度改革的评价上,有同样的趋势,依上述顺序,其肯定比例依次为:26.80%、25.88%、24.49%和21.31%。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评价,则出现一种截然相反的趋势:年龄越低者,评价越高,依上述顺序,其肯定比例依次为:9.94%、13.56%、15.38%和18.85%。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进展评价趋势,与此类似,依上述顺序,其肯定比例依次为:19.75%、20.35%、21.78%和32.01%。青年和其他人群对改革进展的评价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却很复杂。以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评价为例,大量资料表明,相当部分青年人对改革措施实施后自身的地位、收入状况并不很满意,但这次调查却显示出青年人对此项改革的评价最高。这其中不能排除群体利益得失对群体成员间评价倾向的影响,因为在对住房制度改革的评价中,我们发现青年人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因而他们的评价也最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较高评价,显然与青年人对占据有利地位的期望有关。这种复杂的评价结果还应该从1994年改革进程的一些具体制约条件(如稳定的强调、某些领域改革的暂止、改革技术方案不够精细)有关。这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57-02

一、医保制度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一)医保制度的改革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和独立经济主体是企业。然而,因缺乏较有效的医疗制度的制约,企业职工的年医疗费用支出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部分企业单位不堪重负。由此看来,劳动保障医疗制度已经是名存实亡。虽然国家增加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资,但投资的比例在财政支出中却在减少。如此的做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收益,但却不能完全从根本上解决医保制度的问题。

现代化企业制度阶段的医保改革,在各种程度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滞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企业版社会”都很难完善解决。各种失业、企业养老、工伤事故等负担只由国有企业承担,造成其他企业不能减轻负担,轻松上阵,在统一的起跑线上竞争。这时,各种医疗费用就只能依赖于政府,政府成为了他们的“经济后盾”,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医保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由单一公有制作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这样的突破虽然有所改善,但传统的医保制度的享受对象仅仅只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全民所有制、少数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员工,只占14%而已。

现如今,处于攻坚克难阶段的中国,如果一意孤行,进行深入的国有企业改革,那么,这不单会让剩余劳动力继续大量流失,而且还会增加企业下岗率。所以,要保证社会稳定,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在于能否建立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医保制度的发展趋势

医疗保证制度的必然趋势是建立以宏观调控为主的市场运行机制,它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稳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它并不是被动的被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所局限,而是兼有经济制度和经济手段两重身份。所以,医疗制度的选择正确与否,不单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投资收益,而且可以对经济起到调节的作用,减少社会支出。

在之后的改革中,我国的医保制度将会愈加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即一方面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

另外,医疗机构的配套改革也决定着医保制度的发展趋势。国企的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已经摆脱了国企的减税利、承包经营的局面。在国企改革的影响下,医疗机构的改革也开始了,实事求是,多渠道办医,逐步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家,责权利的结合。在竞争中谋取发展,充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人民谋福祉。

二、医保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医保制度的改革对卫生经济的冲击

从理想角度而言,医疗需求应该与社会经济增长保持相同步伐。我们可以看到,在医改之前,医疗需求明显与社会经济不成比例,医疗供不应求,根本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医改的实行,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供求已经逐渐走向正轨。以界首为例,2008~2009结算方式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略有结余”;2010~2011: “以大病住院补偿为主,兼顾受益面,大病住院补偿与门诊统筹相结合;2012年:以住院补偿为主,兼顾门诊受益面,相对统一,分类指导,尽力保障,规范运行;2013年:总额预算,分期支付,实行按病种付费,提取大病保险基金,公立医院改革的县级门诊诊察费实行“总额控制,质量考核,按季结算” 从界首的医疗结算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医保的改革对医疗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算方式在不断改善,据统计,医改前医疗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33%,医改后下降了21%。由此可见,医疗需求的增长已经得到很好的缓解,医保制度的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医疗卫生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几年的医保制度改革,医疗费用的增长已经十分缓慢,各种医药费在医保改革的影响下得到控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逐步符合广大人民的经济状况。医保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现象,社会经济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三、构建协调配套的的医疗支持体系,实现医保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协同配套的医疗保障支持体系是要建立健全“三化”制度,通过合理渠道筹资,使用规范管理,依法办事,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以解决广大人民医疗问题为根本,创造社会经济为目的,实现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大工程,必须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以下五点:

第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医疗保障水平,在社会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医保制度的改革、创新,统筹发展。

第二,对于医疗保障基本制度的探索,不单要灵活多样,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下,能够反映大多数的医疗问题。

第三,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是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四,规范并强化医疗保险管理,以民为本。

第五,配合社会经济来开展医保工作,在不与社会经济相冲突的情况下来解决人民问题,医保制度就如一只无形的手,在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所以我们必须合理控制这只手,才能实现医保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政府和社会支出。

四、结语

一套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单要能适应民生,改善民生,还要能够很好的和社会经济相结合,保证它能够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让所有的医疗机构能紧依这一套医疗制度,解决广大人民的医疗问题,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使医疗需求能够与社会经济增长保持在同一战线。通过改革,减少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资,改变“企业版社会”,各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力。企业的医疗压力少了,政府对它们的医疗投资也就少了,社会经济效益也从之上升,对经济增长就起到了调节作用。所以,统筹两者的关系,协调发展,是我们改善医疗体制,促进社会经济上升的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规划;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14-03

一、概述

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确定某一区域涉及化学品企业发展规划的内容、规模、范围,并体现安全防护的方向和重点的可度量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的安全目标要以指标体系为依据,按规划期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控制水平以及可控制的程度。

二、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的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和评价指标的内容比较复杂,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A),以及区域规划状况(B)、环境、生态质量状况(C)、应急资源利用能力(D)和社会经济状况(E)等方面。

(一)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指标的选取

企业设计、投产之前的安全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企业自身所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首先要根据该区域的涉及安全的企业的生产状况来表征。企业的安全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危险有害因素相关。

固有危险是指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客观的要求)所衍生出来的危险性。它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二是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三是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

1.物料危险性。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

2012),危险物质分析时要考虑:是否剧毒物质;是否易燃物质;是否可燃物质;是否不稳定、震敏性、或自燃性物质;是否形成蒸汽云;是否监控物质。以及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急性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等。

2.生产过程危害性。企业的生产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厂址对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点(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或事业单位、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区、二类饮用水保护区等)的危害程度都与安全十分相关。

3.企业安全防护、管理。企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的安全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依据《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因此需要确定其相关的指标为:A10安全监控防护措施的完善程度;A11安全制度、管理的完善程度。

(二)区域规划状况指标的选取

工业区安全规划是公众安全和区域安全的独立规划,也是工业区规划的组成部分,它与工业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

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50137-2011),城市功能分区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分析》所提出的采用定量化的可接受风险基准作为安全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在结合国外个人风险可接受基准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基准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如下页表1所示)。

根据下页表1中的结果,按照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对风险要求的相似性,将城市安全功能区划分为四类:一类风险控制区、二类风险控制区、三类风险控制区、四类风险控制区,具体划分标准(如表2 所示)。

可接受风险水平是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推断出来的,作衡量系统风险的准则。而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匮乏,所以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阈值,并以此为基础来衡量国内的公共安全水平。

因此可以用风险控制区的划分来确定区域规划的相关指标即:B1规划区功能定位符合性。

规划区的人口密度可以表征人文社会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对策响应即人文社会压力,因此确定指标:B2人口密度。

其次是规划区的交通状况可以影响规划区的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的服务便捷程度,可以确定指标:B3区域交通。

(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标的选取

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也是反应当前区域的规划情况。也即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相关。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与破坏的状态,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根据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一些相关资料,生态安全与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关系密切的指标可以选择为:C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等级;C2生态安全等级(森林覆盖率);C3水土流失等级(水土流失率)。

(四)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指标的选取

应急资源反应了公共安全及救援、救护可利用资源的完备情况。城市公共安全主要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城市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也就是城市公民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交往所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它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首先就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场所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生命起救援作用的公共机构有医疗卫生、消防公共设施;保护财产安全的公共机构有公安,此外还涉及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如洪水、地震等。

因此对于应急资源方面需要确定的指标为:D1消防应急资源;D2公安应急资源;D3医疗应急资源;D4应急组织机构的配套完善状况。

(五)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的选取

影响城市化学灾害的社会环境因素有人口分布和人口密集程度、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居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水平等。灾害源周围存在居民区和密集人口是使事故危害扩大的重要因素。对于老的工业城镇,可以将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单位迁出城镇,或者动员居住在周围的居民搬迁。

不同城市遭受化学灾害打击的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和部位,灾害易损度也各不相同,它是衡量承载体的重要指标。因而城市或区域的不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其中社会经济与安全较相关的指标可以确定为:E1区域经济承载力(可以采用单位土地面积的万元产值,万元/hm2);E2区域人均GDP;E3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比重;E4环保投资比重;E5科技投入比重。

(六)化工企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可以选择的指标体系(见表3)。

三、小结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城镇区域范围内的与化工相关企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作为一种探讨。其次对于该区域范围内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选址建设提供外部综合评价的一个指标体系,可以实际为区域重大安全决策、安全规划和现状安全水平状况改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明顺,钟杰青.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5,(5):9.

[2] 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6-114.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考核标准选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1999:3-37.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城乡学生“知识沟”;缩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22-03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知沟”理论,也称信息沟。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1],由于城乡学校无论是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还是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程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城乡学生在知识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出现差距,即他们之间存在的“知识沟”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缩小城乡学生的“知识沟”,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才能真正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乡学生的“知识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技术资源上的差距,以及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了解及运用上的差距而造成的。本文将探讨的是城乡学生之间存在“知识沟”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问题。

一、知识沟的基本概述

1970年,由蒂奇纳等学者撰写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这篇文章里曾经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即“知识沟假说”[2]。他表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蒂奇纳等学者通过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收入和文化程度等情况不相同的人群,他们获取的信息量也会存在不同的情况,由此也可见知识沟的差距。同时蒂奇纳等学者还分析得出知识沟存在的如下原因:

首先,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较社会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在传播技能掌握上存在区别,这种差别是基于他们的文化程度差异而出现的,而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需要通过教育基础来实现。

其次,在现存的信息数量或之前已经获得的背景知识方面,同样存在不同。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因他所接受的教育情况,决定着他对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极大的可能是他曾通过以前的媒介接触进而对某些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会有更多的社会联系,即他们平时会与同样了解一些公共事务或者科技见闻或懂得运用信息技术的人来往,他们往往会因这些话题而展开交流。

第四,选择性的接触、接受以及其记忆的机制随时会发挥它的作用。社会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常常得不到和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能够相协调的涉及公共事务与科学新闻方面的信息。

第五,大众媒介系统本身的特性其实是为较高阶层的人所用的。

知识沟的理论不仅仅运用于社会当中存在的“知识沟”问题,也同样适用于目前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 问题。从以上五点来看,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城乡学生之间因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与什么样的人群接触以及教育环境的差异等等原因而产生了“知识沟”的问题,这是短时间内无法马上消除的,是一项长久的需持之以恒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

二、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

1.在知识面上的差距

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同,获取信息的渠道的不同,因此城乡学生在知识面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知识面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思维方式。城市学生在知识面上相对要宽阔些,他们借助于信息技术开拓了视野增加了见识。比如在地理课上教师讲的地理知识,学生在课前的时候已经利用谷歌地球软件探个究竟了,所以 他们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能够更快地理解。而农村学生在知识面上较城市学生来说就狭窄了一些。并且也会因知识面的不够宽阔,造成农村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感到十分好奇,可是却无法产生共鸣的情况。

2.在信息技术运用上的差距

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学生的信息素养会相对高些,他们早早地就已经使用了计算机,并且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同时甚至还懂得充分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或听名家的课,或获取其他有用的信息。

可是农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较为陌生了。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有限,有的甚至连电脑的开机都不会,更不用说熟练使用电脑来获得信息了;有的甚至以为电脑等同于游戏机,真是有机会接触电脑的时候,往往关注点仅在玩游戏之上。

3.在创造性思维上的差距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即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之下,将脑海里已经有的基本知识、信息以及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重新的组合,由此而产生有意义的新思想的一种开放型的思维模式。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农村学生在创造性思维上的能力大幅落后于城市学生,他们甚至对创造性思维存在一些畏惧的心理。他们不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较为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他们不会主动发问,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在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会表现出思路过于狭窄的情况。这些现象说明农村学生本身的潜能和创新意识并未得到发掘,也说明了城乡学生之间差距是多么明显。

4.在价值观上的差距

受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等等原因的影响,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价值观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城市学生会以做科学家、航天员、工程师等等为理想;而农村学生受环境、家长的封建意识以及落后的观念等的影响,觉得读书无用,自己以后和父辈一样只是从事体力劳动,只要会认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因为知识获取上的差距而产生的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

三、城乡学生之间产生“知识沟”的原因

1.家庭的经济情况

家庭的经济情况决定了城乡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差距。城市学生的父母在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以及在经济情况上,与农村学生的父母相比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城市学生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的投入也比较大,尤其是在使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上家长的态度更是迥然不同。

而生活在相对落后的、信息的闭塞的农村,父母通常忙碌于生计,而忽略孩子的学习,使得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变得狭窄,眼界也不够宽阔。农村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陌生,通常信息的来源渠道仅局限于电视机。部分农村家长甚至以为电脑就等同于游戏机,更是把电脑当成了“洪水猛兽”,不允许孩子接触;有的家长自己对于网络的使用还处于试探阶段,要指导孩子就更有难度了。

因此,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中心城市和边远地区之间,因为家庭经济情况而使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上出现了差距,就不足为奇了。

2.教育环境的差异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状况。在城市,学校相应配套了较好的硬件设施,拥有了校园网、局域网、城域网和多媒体教室,并且早已运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3]。然而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经费上的缺少,硬件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没有校园网、局域网、城域网,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了。因此,与城市学校在教育环境上就有了明显的差异,也使得农村孩子即使在学校学习也没有接触电脑的机会,对电脑的了解也就非常之少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缩小城乡学生“知识沟”的策略

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生是否能够更全面的掌握知识,拥有创新思维,懂得运用信息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未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关系着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兴旺。因此缩小城乡学生的“知识沟”,缩小城市与乡村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当下教育中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么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哪些办法呢?在我们无法马上改变农村学生的家庭情况、也没办法做到把农村学生全都安排在城市里的学校上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缩小这个“知识沟”。让信息技术走进农村校园,帮助农村学生开拓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由此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知识沟。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

农村学校的教师因为身处边远的地方,所以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来说就少了许多。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校本教师培训平台,给农村教师提供了不用出门就能够学习的机会。不需要大老远地去请教名家,只要在家里就能够收看到名家们的优质课和观摩课,由此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课件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甚至还可以将其收集起来做为本校的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让农村学生也能够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在同样的教学资源下学习。这也为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教师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校园网络,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师可以互相交流,这样既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他们互相学习。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城市里的优秀的教师们的教学课件一一下载下来,经过学习后,再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这样,不仅弥补了自身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

2.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信息技术观

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前,有些农村学生以为计算机就是游戏机,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与神秘感。只有构建信息技术的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树立起农村学生的正确的网络观和信息技术观,让他们学会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才不至于有一天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

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电脑的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与电脑开始近距离的接触,这样可以消除农村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神秘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电脑的用处不仅仅只是玩游戏,还能打字、绘画、下载等等。消除农村学生对网络的盲目迷恋,并帮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信息技术观和人生观,拉近与城市学生之间的距离。

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教材的感染力,使教材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拓展了农村学生的思维空间。农村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由此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自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信息技术拉近了书本与生活的距离,开拓了农村学生的视野,使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和质量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为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4.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收到最新颖、最全面的知识,并且还可以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仅可以学到知识,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让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引起他们更多的思考。

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内容中很多的公式和概念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农村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前学习这些往往感到十分吃力,有的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后,就可以彻底打破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口述和学生凭空想象的局面。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这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知识变成形象的画面进行展示,帮助农村学生建立起丰富的思维表象,把枯燥的教材内容变成生动的形象的画面,这样能够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调动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6.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农村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以往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农村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之有限,一般只局限于课本、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等。使用信息技术,农村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会越来越广,所接收到的信息内容也因此变得更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农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获取知识,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种自主获取知识的方式,可以培养农村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这正是缩小“知识沟”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7.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生英语的口语能力

农村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技能技巧掌握我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强大功能,是缩小这种差距的良策。

第一,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资源获取、加工以及利用的功能,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比如利用在网络下载与英语有关的音乐或者故事等,来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第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知识创建、展示以及演示的功能,来扩充课堂容量。在以前的英语课堂里,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做笔记,而运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通过课件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可以把时间放在口语能力的提升上了。

第三,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和实验模拟的功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特定的环境,从而进行口语的锻炼。

在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不但已经被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里,并且也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工作中的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这无疑又是一次重大的飞跃。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帮助农村学生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知识沟”,是当下教育管理部门要做的事情。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拉近城乡学生之间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是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同时,我们要呼吁,国家应给予农村学生更多的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上的支持,给予农村学生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尽快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知识沟”。

参考文献:

[1]马天剑. 从“知沟”现象看弱势群体的媒介地位[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第7篇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经济可行性;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贾鲁河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056-06

河流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通道,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众多功能[1]。近百年来,人们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工程设施,改变了河流的地貌学特征和水文特征,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河流自然演进的方向,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胁迫。同时日益增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完善处理便排入河流,致使河流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2],主要表现为水体中的养分、水体的化学性质、水文特性和河流生态系统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因此对原水生生态系统和原物种造成的巨大压力[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把重点从对河流开发利用转向对河流的保护。到了80年代,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综合修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公认的先进治河理念,诸如河流类型评估(RS)[4]、美国快速生物监测协议(RBPs)[5]、澳大利亚溪流状况指数(ISC)[6]、英国河流栖息地调查方法(RHS)[7]等多种研究方法的出现。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研究河流生态修复评价关键技术对于指导和推动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工作意义重大[8]。例如在河南省 ,近年来河流生态系统的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本文结合河南省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思路

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成果[9-10]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目前人们侧重于河流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对河流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而缺乏考虑河流周边社会因素和对生态修复经济可行性的探讨。

河流生态修复需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能够并行可持续发展。因此,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应用不仅应该着眼于当地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河流水质、水文状况的恶化,还应该综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影响,构建兼顾河流经济可行性和生态修复必要性的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不同尺度的复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河流生态修复指数,讨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数值等级的划分,完成多因素多目标的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基本流程见图1。

2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学者马世骏、王如松(1981)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与自然生态系统理论的区别在于充分重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动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中指出不应孤立地研究自然资源环境退化的问题,而是应该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退化统一联系起来,在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同时必须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研究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和河流生态修复时,应首先对河流自然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以判断河流生态系统是否退化,是否退化到不得不修复的程度;然后对河流周边城市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判断其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支撑河流生态修复的过程。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未恶化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生态修复;若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严重,但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没有能力支撑修复费用,也无法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因此,应在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即进行河流生态修复需要满足修复必要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先决条件。

本文针对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缺乏基础资料的现状,提出以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状况为参照系统,构建定量的修复标准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期望目标,并选择层次分析法(AHP法)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具有所需定量数据少,易于计算,可解决多目标、多层次、多准则的决策问题等特性,其本质在于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对评价的元素进行数学化分析[11]。运用AHP法对河流生态修复进行评估时,首先分析表征河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因素以及经济可行性评价分析因素,建立递级层次结构;其次通过两两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上层对下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在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因素的排序,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确定评价标准,采用综合指数法或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从而构成基于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分析的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因子的筛选

参考国内外关于河流生态环境的评估指标[12-15]和现有关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研究成果[16-17],结合河南省河流现有特征,从生态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社会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选取共12个指标来构建河流生态修复的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3个层次结构。

河流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功能受损,修复必要性评价实质上是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囊括的范围较广,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河流的生境因素、水文水质因素,且不能仅仅局限于河流水质的恶化,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水质恶化造成的河流生态结构的变化、河流基本功能的丧失等等。选用河流生境状况和环境评价指标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必要性的两类评价指标。

经济可行性评价主要表征经济因素对于河流生态的驱动作用,反映生态脆弱地区存在的“越污染越贫困,越贫困越污染”的河流利用困局。研究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和合理程度。分析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与河流生态的关系时,既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河流生态的恶化,又不能一味地追求河流生态恢复而弱化经济利益的满足。因此,在经济可行性评价中选用社会状况指标和经济状况指标来进行相关的评价。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具体指标及其释义见表1。

由表2可得,在所有评价指标中,绝对权重值最大的5个指标依次为单位GDP用水量、水质平均污染指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是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既包括修复必要性评价指标,又包括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表明修复必要性评价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同等重要。对比因素层与目标层之间的相对权重值,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状况指标的重要性。

2.3 指标评价基准

评价基准以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完善程度作为原型来确定,并参考国际标准及水质监测数据,部分指标参照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评价基准分为优、良、中、差4个级别。

为了避免不同物理意义和不同量纲的输入变量不能平等使用,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指标数值由有量纲的表达式变换为无量纲的表达式。在模糊综合评判时,需要建立隶属函数,使模糊评价因子明晰化,不同质的数据归一化。根据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的筛选,隶属函数分2类:

郑州段和贾鲁河周口段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例应用分析。贾鲁河是淮河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新密市,流经郑州市、开封市,最终在周口市汇入沙颍河,全长2558 km,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河流周边城镇居民众多,是众多城市赖以生计的河流。贾鲁河流经郑州市和周口市的市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贾鲁河郑州段从贾鲁河源头处到中牟陈桥断面,有金水河、熊耳河等郑州市内重要河流汇入,接纳郑州、荥阳、新密、中牟等县市的污水,水质均为Ⅴ类或Ⅳ类水水质标准;贾鲁河周口段是从扶沟摆渡口断面到贾鲁河汇入沙颍河处,接纳尉氏、扶沟、西华等县市的污水,横穿众多居民聚集区,水质均为劣Ⅴ类。贾鲁河是沙颍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较为严重,被列为“十二五”重点治理河流,因此,急需对贾鲁河沿境的生态退化状况的修复必要性以及周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

3.2 数据收集

结合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同时参考水利、规划等部门对于河流的定位,确定各指标的数值,见表5。

由表6可以得出,按照本文拟定的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出贾鲁河郑州段与周口段的生态修复综合评价等级都是“中”,即河流水质一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部分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但分别分析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的评价值,贾鲁河郑州段河流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数值较低,是因为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沿河水质恶化,但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能够负担一定程度的河流生态修复措施;而贾鲁河周口段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数值较低,却是由于生态系统退化和经济发展滞后两方面共同造成的,即在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严重的同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也较为滞后。以修复必要性评价而言,贾鲁河郑州段与周口段重要性相当;但以经济可行性而言,贾鲁河周口段明显距郑州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时,贾鲁河郑州段要比贾鲁河周口段更有优势。

4 结语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是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健康状态。本文在考虑河流生境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的基础上,从修复必要性评价与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出发构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河流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指数。不过,基于基础数据缺乏的现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本文选取的指标未详细涉及河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等因素,导致指标体系仍不够详尽,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耿雷华,刘恒,钟华平.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J].水利学报,2006,37(3):253-258.

[2] 柳新伟,周厚诚,李萍,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J].生态学报,2004,24(11):2635-2640.

[3] 钱正英,陈家琦,冯杰,等.人与河流和谐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5.

[4] Brierley G,Fryirs K.River Styles,A Geomorphic Approach to Catchment Characterization in Plications for River Rehabilitation in Bega Catchment,New South Wales,Australia[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0,25(6):661-679.

[5] Melissa Parsons,Martin T,Richard N,et al.Review of Physical River Assessment Methods:A Biological Perspective[M].Canberra:University of Canberra and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2000,11-17.

[6] Parsons M,Thoms M.C,Norris R.H.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in Australia[J].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4,98:109-130.

[7] Raven P.J,Holmes NTH,Naura M,et al.Using River Habitat Survey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Catchment Planing in the UK[J].Hydrobiologia,2000,422/423:359-367.

[8] 朱党生,张建永,李扬,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关键技术[J].水资源保护,2011,27(5):59-63.

[9] 董哲仁.国外河流健康评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1)15-19.

[10] 任海,彭少麟,陆宏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生态学报,2004,24(8),1756-1764.

[11]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01(4):1-9.

[12] 蓝伯雄,程佳惠,陈秉正.管理数学-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76-379.

[13] 胡孟春,张永春,唐晓燕,等.城市河道近自然修复评价体系与方法及其在镇江古运河的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2),187-196.

[14] 张晶,董哲仁,孙东亚,等.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0,42(12),16-21.

[15] 朱伟,夏霆,姜谋余,等.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7,18(5),736-744.

[16] 蔡楠,杨扬,方建德,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9),1092-1098.

[17] 许尔琪,张红旗.中国生态脆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3),1-6.

第8篇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首次将公民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相提并论,并将这三者综合提升表述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国民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标志,它同样也是反映该国社会经济状况满意度的一面镜子。因为从人民的健康状况可以了解国家社会经济、劳动,人口、国防、文化与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潜在的实力。

2004年12月,《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公布了有关中国人因健康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2003年,该项数字达80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的7%,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要为占全球20%的13亿人提供医疗服务,但我们所掌握的卫生资源却只占世界卫生资源总量的2%。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否则完全效仿西方的医疗模式,我们将无法维护民族的生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膳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烹调的工业化是导致家庭厨房消失的原因。古代先贤教导我们――“安民之本,必资于食”。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农业文明,为人类选择和生产了极其丰富的食物原料,充分体现了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实践“寓医于食”、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中,收集谷类、豆类植物十多类,约200余种;蔬菜20多类,100多个品种;鱼、肉、蛋约百余种。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根据国情调整、优化食物结构,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中国有13亿人口,患病的人不在少数,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科学普及,让广大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主张,通过科学饮食养生,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建设和谐社会,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家长;小学生;音乐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数据,以及我近八年对小学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实践研究,现得出以下结论:

一、家长社会经济地位中家庭收入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家庭的社会经济收入越高,亲子沟通越好,业余专业学习乐器、舞蹈、声乐的小学生音乐学习成就越优异。家庭收入越高,家长更主动联系学校老师,经济收较低的家长则较少参加学校活动(家长会为主)。社会经济收入不影响家长期望,而家长期望间接影响小学生音乐学习成就。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家庭中的亲子沟通对家庭督导产生间接影响。

低家庭收入儿童比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经历更多的各种压力,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这些情绪与行为如果在学校,不仅对自己造成困扰,而且会影响其他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帮助在情绪和行为上产生问题的学生,使他们走出学业困扰,需要学校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并开展。在精神层面上,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意识,让他们摆脱自己是学校“边缘人”的心态。在小学学业发展上,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业音乐困难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有效地评估自己学业上的优势和劣势,知道应对学业困难的方法和策略,应用自己的合法权利获得他人帮助和社会支持。

事实证明:家庭收入高的家庭的学生音乐成绩通常也会比较好。社会经济地位是衡量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父母是成功人士,他们的子女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也较多。相反,社区环境的影响倒不大。

二、家长的经济地位中父母的教育程度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多年小学工作中,我逐渐发现父母文化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学习成绩显著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有良好考试方式的学生,那是肯定有影响了,家长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音乐知识结构的不一样,看问题的方法就不一样,这会耳濡目染的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孩子都是喜欢模仿的,家长平时的兴趣爱好,处事方法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

父母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成绩越好。这并不令人奇怪。智商高的父母,其子女智商也往往较高。这是遗传的影响。而家庭结构和状况则不见得有什么影响,虽然人们往往想法相异。父母学历、家庭教育水平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影响程度不一。在孩子小学成长过程中。我们是提倡父母给孩子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我们之所以提倡儿童发展计划,虽然意图极好,却没有实际的效果。也许是因为当那些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强度大的母亲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发展计划的项目活动时,所教育她孩子的,可能也是一位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强度大的母亲(还有一大群同样背景的孩子们)。因此也证明了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又一次影响了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在这里,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我并不是在诋毁教育文化低的家长,其实教育程度并不是单指学历,学历只不过是一张纸,学历高的家长不一定就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不断的去学习,为了孩子,必须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文化教育程度,不要被信息时代所淘汰,从而能积极的影响和帮助宝贝的学业及以后的人生发展!

三、家长的经济地位中父母职业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的职业想必也影响着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发展。全职妈妈未必能教育好子女,反而对小学生的学业发展有负效应。例如:对于一个30岁或30岁以后才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女性来说,她往往因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且,比那些未成年的母亲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做母亲的准备。再例如:没有适合的职业,职业强度大,没有时间陪同孩子、关心孩子音乐学习和生活,那就势必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毕竟小学生还不能自我约束、控制自已,更多的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反之如果父母的职业轻松,有充足的时间陪同孩子成长,陪孩子练琴、舞蹈、唱歌或多去听钢琴演奏会、童话剧场、国际交响乐团,则潜意识里就能提高孩子的音乐感悟力!

如果父母的职业稳定,那么家庭想必也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能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音乐学业的发展。

四、缓救措施、方法

针对以上综述: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确实影响着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发展,那么我们教育者则应该引导家长正确的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1.家长要增强自身参与意识,关心子女成长,不断与之交流沟通。树立家校合作的意识,多与老师沟通,共同推动孩子学习和发展。

2.除了正常的音乐课,学校还要建立各种音乐教育社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有计划、有组织的去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共同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第10篇

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2312名,来自高收入地区850人,占36.76%,中收入地区601人,占25.99%,低收入地区861人,占37.28%;平原地区597人,占25.82%,丘陵地区1150人,占49.74%,山区565人,占24.44%。2312名儿童中,男1171人,占50.65%,女1141人,占49.35%;0~岁组716人,占30.97%,1~岁组404人,占17.47%,2~岁组370人,占16.00%,3~岁组383人,占16.57%,4~岁组439人,占18.99%。不同经济水平和地理类型地区,儿童的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儿童总体血红蛋白水平为(119.45±13.41)g/L,其中男性儿童为(119.50±13.20)g/L,女性儿童为(119.41±13.63)g/L,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P=0.64)。0~岁组血红蛋白水平为(118.10±14.15)g/L,1~岁组为(116.00±13.73)g/L,2~岁组为(120.93±14.10)g/L,3~岁组为(121.51±11.96)g/L,4~岁组为(121.80±11.45)g/L,不同年龄段儿童血红蛋白水平不同(F=15.64,P<0.01)。2312名儿童中贫血487例,患病率为21.06%,其中男性儿童贫血243例,患病率20.75%,女性儿童贫血244例,患病率21.38%,不同性别间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0~岁组贫血患病率为26.68%(191/716),1~岁组29.95%(121/404),2~岁组18.65%(69/370),3~岁组14.36%(55/383),4~岁组11.62%(51/439),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P<0.01)。高收入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较中、低收入地区低,其中低收入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最高(P<0.01);丘陵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较平原和山区高,其中山区最低(P<0.01)。高收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稍高于中、低收入地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儿童贫血患病率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2.4儿童贫血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贫血状况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及地理类型有关。低收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风险远低于高、中收入地区;山区儿童贫血患病风险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表2)。

湖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1.06%,远高于江苏省兴化市农村地区同年龄儿童的平均水平〔5〕。与其它研究〔6,7〕一致,儿童贫血患病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2岁以下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患病危险逐渐下降,该变化趋势与其它研究〔5,8〕结果一致,但研究中1岁幼儿贫血患病率较1岁以下婴儿高,该结果与其它研究〔5,8〕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明确。来自不同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状况存在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高收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稍高于中、低收入地区;而山区儿童贫血患病率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考虑儿童年龄因素可能存在混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年龄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收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危险远低于较高收入地区;山区儿童患病危险仍远高于平原和丘陵,但平原与丘陵地区无明显差异。一般来说,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人们生活及卫生条件较好,儿童的营养状况也相对较好。有研究显示〔7〕,家庭经济状况差,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质量差且无力购买营养补充剂等,是儿童贫血发生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本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反而较低收入地区高。可能与高收入地区生活条件优越,儿童容易形成偏食、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食物的正常摄入从而导致贫血有关;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对偏食行为的影响呈现两头分布,但经济条件较高儿童偏食现象出现率更高〔9〕。同时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儿童肥胖率也较高,而肥胖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山区儿童贫血患病率较平原和丘陵地区高,可能与山区经济状况相对落后,交通不方便,卫生保健设施不完善,人们生活条件差及卫生保健意识薄弱有关,但其真正原因仍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本文作者:宋毅程茅伟李骏刘爽李十月吴连希龚晨睿工作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防护所

第11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经济 社会经济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管理会计对于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对于企业管理者不能一味的只强调企业决策与建设,更多的是要注重企业的经济。企业经济是整体事业的核心,是企业战略实践的方向。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管理会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为了达到经济建设的目标,企业的经济发展必须提升,这样在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地位就不容忽视。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是社会的前提,而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会计的职能与作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现阶段我们不仅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更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将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大国、综合强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经济建设中,而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会计是其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在企业发展中,经济建设至关重要,而管理会计是完善经济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部署。

(一)宏观调控,掌握大局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当对企业的全方位发展进行掌控,只有对企业的各方面管理都了然于心,才能真正做出对企业有益的改制与管理。重视企业宏观建设,将调控的决策作为企业建设的挤出点。企业中的管理经济应对企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实际的调控,力求无尽致微。对于很多企业在管理中,管理层对管理会计观念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这样无益于企业整体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建设。很多时候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中的管理会计层就只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而不参与企业的其他工作内容。这样无疑会使企业中的决策与经济发展存在不能衔接的部分。这种薄弱的意识,不仅是对工作中自己的局限,同时,也是不利于企业整体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企业经济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重视和有效的对管理会计进行应用。大多数的管理会计只是对会计工作进行整合,企业中没有设置完善的管理会计机构,管理会计只是把精力集中到日常的财务核算,很少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企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二)全面管理,促进发展

对于企业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作为管理会计人员一定要从企业全面出发,将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放在企业发展的全方位,切实的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必要工作。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企业的经济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进步,这也是我们要完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统筹的目的。对于企业的管理经济来说,企业的全面发展和进程是其应掌握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经济推升是管理会计的责任,只有企业经济的稳步提高才能带动社会经济的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展现我国的综合实力,更能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此外,在完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格制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让管理会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经济,增强实践

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我们一直要坚持建立健全经济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将我国的经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这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建设。作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担负着企业经济提升的重要责任。同时,针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管理会计还应当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努力做到思想与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通过实践最大限度的完成。管理会计在实务的运用中存在局限性,我国企业中缺乏管理会计所需的企业内在文化,这些并不是现阶段的问题而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对企业的改制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在企业建设中寻求企业发展,将企业的经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还未达到我国建设的预期要求。同时法律制度也存在较多的未知点,我们应当全面对社会经济进行发展,对企业管理高度要求,大力创建管理会计对企业经济的执行力。

二、结束语

企业的经济发展是现阶段社会经济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想要提高社会的经济状况,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的宏观调控,更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起到统筹的作用,不仅能够将会计事务妥善管理和完成,更重要的是将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放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存在,企业的进程更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帮助和引导。在企业活动中,每一位管理者都应坚持以企业的经济为中心,以企业的着实发展为目标。更快、更强的发展企业经济建设,力求将企业的事业发扬光大。这样,企业才会更稳步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才会更快速的提升,同时,社会经济也会随着企业经济的提升而显现出高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徐增娟.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决策[J].金融经济.2013(6).205

[2]李笑丽.浅析现代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应对方法[J].会计师.2015(9).78

第12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需求从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求。运输需求分析是运输供给的基础,运输供给只有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满足运输需求的特点,才是有效供给。

    1运输需求与运输量

    “需求”与“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构成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的需求是通过运输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运输量是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服务水平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现有运输能力下所实现的运输需求。在运输能力完全满足运输需求的条件下,运输量不能代表社会经就是活动对运输的需求,仅代表被一定运输设施所限制的运输需求量,尚未被满足的运输需求部分就是潜在的运输需求。显然,当运输设施得到改进,运输能力得到加强时,潜在运输需求就会转化为运输量。正是潜在运输需求影响着运输供给使得运输业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努力增加运输供给满足运输需求。运输业的发展是在不断诱发潜在运输需求、不断挖掘潜在运输需求,并使得这些潜在运输需求得以实现的过程中使运输业自身得到发展。

    2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

    2.1空间差异是运输需求产生的直接原因。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社会了展和经济状况三个方面。

    2.1.1自然状况方面的差异是地区直接在自然条件方面相互比较而表现出来的不同,这些自然状况主要指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使得某些资源集中于一些地区,而其他地区由于资源的稀缺不得不从资源集中的地区输人资源。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在本地区需求不足或由于技术条件限制而利用率相对较低下,也努力寻求其他地区的需求,以扩大本地区资源的利用效果,就必然产生运输需求。地区的地理颁布以及在运输网络中的位置也对运输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地理位置好,运输需求产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之,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不畅,运输条件不好,必然会对运输需求的生成起到消极的作用。

    2.1.2社会状况方面的差异作用表现在各地区人口、文化方面的不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就造成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生活、就业等相对困难,迫使一些人到其他地区去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场所,进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流动人口。各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各地区不同的工作、休息、节假日时间以及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这样就使各地区之间产生频繁的社会交往,由此对运输需求产生影响。

    2.1.3经济规模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地区的物资调人调出量和频繁程度在不同的时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其物资消耗量相对较大,同时,其产品产量也比较高,因而与其他地区的物资交流就更加频繁。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地区之间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相互补充、相互信赖,建立地区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贯穿在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使得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过程有效地联系起来,此外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提高了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强度,新的科学核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从而使运输需求不断产生很大的变化。

    2.2经济发展是运输需求产生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是一个牵动整个经济活动中各部门和各个环节不断变动的过程,经济活动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运输联系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与协作、地区分工与协作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并要求经济结构按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一些行业的高速发展,而这种变化必然要引起各行业的某些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这也造成运输需求的变化。

    2.3运输网络是运输需求产生的必要基础。运输网络系统将各经济区域通过运输线路联系在一起,是各经济区域赖以实现相互之间运输联系的数量的必要基础条件。同时,运输网络也决定了各经济区域之间运输联系的数量、强度、速度及旅客与货笺的流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对各种类型的协作在求进一步提高,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依赖和制约关系。运输网络使得各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得以实现,从而也对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促进资源的全理配置。

    3运输需求特性分析

    3.1需求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人和物的空间位移,因此运输需求不但几乎是所有经济和社会主体的普遍需求,而且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3.2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运输业面对的是种类日益繁多的货物和各种不同身份和出行目的的人群,运输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包括安全、速度、方便、舒适等质量上的要求。

    3.3需求的派生性。运输需求只是社会经济和派生需求,运输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他需求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

    3.4需求空间的特定性。运输需求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不同空间地点间的位移,具有特定的空间要求。

    3.5需求的时间特定性。运输需求在发生时间上的统计特征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客运需求的产生时间主要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律的支配,货运需求的产生时间一般受各种社会生产活动规律的制约,引起运输生产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和不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