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

时间:2023-09-18 17:3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以血压持续性升高为主症,以全身小动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1]。同时,社会心理因素,心理障碍对高血压病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比汉族患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高,高血压病知识贫乏,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导致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

1 临床资料

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共收治446例患者,男性165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31岁,60岁以下的38例,高发年龄60~90岁。女性28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4岁,34~60岁的106例,60~76岁共175例,为高发年龄。446例病例,其中维吾尔族406例,占91%,汉族28例,占6%,回族12例,占3%;合并并发症者为196例,其中糖尿病45例,占1%,合并冠心病151例,占33%;农民患者308例,占69%,干部106例,占24%,其他职业32人,占7%。病程5个月至40年。

2 心理护理

2.1 抑郁的护理 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尤其对于伴有脑病、偏瘫、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的患者,会认为自己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常会产生抑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针对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利用各种方式促使病人倾诉,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依据患者的喜好,安排患者喜欢的活动,舒缓患者的抑郁情绪,如看电视、听音乐等[2]。

2.2 焦虑的护理 大多高血压患者都会产生心烦易怒、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临床症状,患者由于不了解自己疾病的性质和预后,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有时甚至对抽血化验、打针、服药抱怀疑态度。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告知患者疾病的真实性质,并列举成功案例,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要时刻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增强患者信任,配合治疗。

2.3 强迫症状护理 有些患者,由于脑动脉硬化,导致感知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理解力减退,对各种刺激反应迟缓,这是一种老化现象[3]。它可促使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屈膝谈心,引导患者恢复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时间和地点的定向能力,还可对记忆力差的患者告之其亲属提醒或使用备忘录等。

2.4 人际关系敏感护理 有些患者会因为自身的疾病而产生自卑感,总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特别敏感。这种情绪对患者身心影响很大,可导致血压持续上升,护理人员要完全尊重患者的自尊心,充分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体会到互相信任所带来的愉悦感,可使患者从中获得社会和他人的信任与自信[4]。

2.5 敌对情绪护理 对于有敌对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与患者足够的耐心、体贴和理解,注意调整病人的情绪,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氛围,尽可能使病人的要求得到满足,稳定血压。

3 结果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 讨论

临床工作中,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的护理,高血压病是与人们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5-6]。所以必须使患者认识到心理护理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指导患者的休息与活动,使患者做到作息要定时;活动要规律;睡眠要充足;三餐要节制;服药要按时;劳逸要结合;测血压要固定[7]。在高血压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掌握了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后有目的地制定护理措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达到最适宜身心状态,使病人病情稳定,主动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针对病人的种种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以耐心的解释和必要的帮助,使病人能从心理方面达到接受治疗并增强早日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戴秀菊,杨金娟,周志虹,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3-44.

[2]陈荣华.68例高血压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361-362.

[3]徐穆娣,占美莲.老年高血压120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2-33.

[4]何映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78.

[5]陈玉颜.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1):96-98.

第2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2-0021-02

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压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高血压的控制仍是一个棘手问题[1]。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对50例患者采取了心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A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2~70岁,平均病程5.6年。B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0~67岁,平均病程5.1年。两组患者在性格、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干预方法 B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和讲解预防高血压的一般注意事项,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1.2.1 健康教育 在生活方式上应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坚持运动,保持乐观心态[2],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给患者以心理支持,让患者理解外界因素对自身疾病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放松训练 以东方静功“三调”(调身、调神、调息)为纲[3],教会患者全身放松,精神清净,进行匀、深、细的呼吸,以扩大肺活量,增加血氧含量,每日3次,早上晨起之前,中午午睡之前,晚上临睡之前,每次15~30min,场所要清静,可仰卧在床上,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练。

1.2.3 音乐欣赏 以慢节奏,自然性和抒情性的音乐来矫正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竞争性引起的高度紧张和压抑心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降压的效果,每天两次,每次1~2h。

1.2.4 培养兴趣 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习惯、爱好及文化素养等,培养多种兴趣,如绘画、集邮、读书、散步、练气功、扭秧歌等,使患者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在参与中消除对疾病的顾虑。

1.2.5 A型行为矫正 针对A型性格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有过分的抱负与竞争性等特征性,编制了A型行为矫治方案,教育患者进行自我训练,矫正A型行为。筛选A型行为者采用张伯源和杨菊贤的A型行为问卷,由患者自己评定。

1.2.6 心理行为咨询 我院通过集中授课,家庭访视和热线咨询等方法,让患者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纠正不良行为,同时给每位患者发放保健卡,要求患者将每天饮食、运动、训练等情况进行登记,每月登记后交医院,以监督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1.3 观察方法 100例均在治疗前后测血压,治疗前的血压以患者当天用药前所测4次血压的平均值表示,治疗后的血压从用药的第1到10天,每天测量4次,取其平均值。

2 结果

结果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的病因至今虽然尚未完全明了,但是与长期精神紧张及情绪应激、运动减少、肥胖、吸烟与摄入钠盐过多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在6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学者就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心身疾病,非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国内引起普遍重视[4]。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这已由科学家们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动物实验所证实。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程缓慢,患者具有明显的慢性应激不良的倾向,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患者年龄的增长,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带来的经济困难,患者常常感到生活无望,心理障碍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它是基于心身联系的心理生物学原理,改善患者的心理条件,发挥心理对生理的积极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使患者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使血压及危性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 尚惠敏,姜小鹰,陈晓春.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化护理杂志,2003,28(1):4647.

2 蔡中敏.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

第3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飞行员;心理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ilo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83 pilo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nursing methods were analyzed and nursing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Results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n=42)was more obv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n=41).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has a good e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blood pressure of pilots with hypertens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Pilot;Psychological nursing

高血压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飞行员群体有其职业的特殊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高风险、高压力、高辐射,面对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单纯的药物治疗受到药物副作用以及经济负担的影响,难以达到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本院疗养科对83例飞行员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在正常治疗及有效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疏解患者紧张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践证明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的治疗,稳定控制血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来我院疗养的飞行员高血压患者83例,均为男性;年龄25~50岁,平均40.1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41例为对照组,平均40.5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42例为实验组,平均39.7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2心理分析

2.1畏惧型由于平时飞行任务重,训练压力较大,加之此型患者对高血压病缺乏认识,而且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易诱发多种并发症,易产生畏惧、焦虑心理。表现为失眠、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易激惹等。患者常对病情变化敏感,伴有不安和害怕情绪,而头痛、头晕等症状会使患者产生濒死感。此型患者共14例,占16.87%。

2.2孤独型飞行员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一般地处偏远,与外界缺乏交流,而且此型患者虽然是在部队集体生活,但是生活相对封闭,一般有独身、离异或是子女不在身边等情况,极易产生孤独感。因病痛折磨、平时与人缺乏交流、对疾病并发症的担心,易产生孤独、悲观、失望等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不爱活动、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等。此型患者共9例,占10.84%。

2.3忽视型因为从事飞行事业,自身身体条件较好,此型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耐受性,症状表现较轻,加之缺乏对高血压病的正确认识,以为只是血压稍高,偶尔不适,对病情不够重视。表现为不住院观察,不服药治疗,不注意饮食控制,不注意休息等。此型患者共47例,占56.63%。

2.4乐观型此型患者性格开朗乐观,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比较全面,客观,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也能适度的调整心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理。此型患者共13例,占15.66%。

3心理护理

3.1畏惧型对此型患者要以和蔼的态度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发病特点,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焦虑畏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劝慰。教导患者放松疗法,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采取正确处理问题的措施,减少负面情绪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开展多种文体活动,转移患者焦虑畏惧心理。

3.2孤独型对此型患者要言辞亲切、诚恳,用感动服务、优质服务得到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用药习惯,高血压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组织患者参与有益健康的体育活动,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患者从悲观失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

3.3忽视型对此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自我疾病管理的参与意识[3]。认识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让患者知道使用药物治疗的原则及意义,一是列举成功治疗病例的经验给患者以鼓励,二是以关爱、诚恳的态度对其说明不坚持服药的后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形成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3.4乐观型对此型患者一方面讲解高血压病的病因、治疗、保健和康复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使患者认识疾病,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设计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等,使治疗得到最佳效果。

4结果

实验组经过为期两周的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或是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4周、8周后的血压数据。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72 h后,降压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说明心理护理对患者降低血压有明显作用。对飞行员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比单纯药物治疗能取得更好的降压效果。

5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维持血压稳定在规定要求下,预防并发症出现,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4]。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能仅仅只依靠药物,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该受到足够的关注。高血压病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着明显的辅助效果。心理干预不仅能辅助高血压病的治疗,而且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的有效应用,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调整,在增强药物作用,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长期坚持心理护理,对于减少药费负担,降低药物副作用,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重要意义。因此心理护理在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慧燕.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的指导[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9):2808-2809.

[2]李建玲,王广杰.高血压病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6):522-523.

[3]韩叶芬.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住院时期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护理对策[J].护理杂志,2008,25(4B):25-26,39.

第4篇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心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164-02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人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突出,竞争日益剧烈,这一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已成为中老年的常见多发病之一,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危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已得到许多研究所证实[1-2],目前已成为处理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医护人员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时,却时常被部分患者拒绝,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调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对前来就诊者简要介绍高血压的心理干预内容(认知方面的干预:增加对EH知识的了解,正确面对疾病;情绪方面的干预:向患者讲解情绪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学会识别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及调节情绪的方法;行为方面干预:纠正A型行为,适当运动锻炼、戒烟限酒和饮食指导)后拒绝接受心理干预者进行拒绝原因调查。

2 结果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EH)防治已成为各国卫生领域防治的重点,我国目前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极为突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版本的多次更新即是把高血压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写入新版本,以期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然而,在边远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并非易事,本调查结果显示:对EH治疗方法认识不足(如认为吃药就行,不需要心理干预)、对EH的治疗缺乏认识(如认为自己EH不重,不需要治疗包括心理干预)、不了解心理干预(如不知道心理干预是什么)、对心理干预内容不接受(认干预的内容涉及自己情绪,自己会调整)和担心收费相关问题(如担心心理干预要收费或收费太多)等,不同程度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干预工作[4-5]。

对待拒绝心理干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他们是否需要心理干预?在临床上工作中,他们往往不听劝阻、不遵医嘱,在调查中也发现:拒绝心理干预者对大多数自己的原发性高血压不严重,不需要任何治疗,提示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认知、治疗方法尤其是危害的认知存在诸多缺陷,说明他们并不是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反而是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重点对象。

如何对拒绝心理干预者开展工作?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采用心理治疗的策略,首先,耐心听取对方“拒绝的理由”,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耐心的解释,不求一次就说服对方,而是请对方多了解高血压的疾病常识、治疗方法、心理干预的知识,并建议对方接受血压监测,在对方有空闲时间时,多次耐心地解释,部分拒绝者改变态度,接受了心理干预,但仍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本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干预虽好却有部分患者拒绝,且拒绝原因众多,说明心理干预不被大众普遍接受,因此,在开展原发性高血压心理干预时,更需要大力宣传,在具体实施中要考虑患者的接受性,如把名称定为“高血压健康知识系列讲座”,其中包含心理干预的内容,不一定非要使用“心理干预”的名称,同时,注意讲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可望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参与率,或采用报刊、健康教育橱窗、宣传画廊、发放“原发性高血压心理干预知识”的小折页,多渠道地让更多的拒绝者获取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信息和知识,加入正确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行列,尽可能增进其身心健康,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不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生活质量[6-8]。

[参考文献]

[1] 金红妍,孙永玉. 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J]. 吉林医学,2007,28(2):232.

[2] 杨娉婷,林玲,袁洪. 心理干预治疗对降压疗效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4):248-251.

[3] 于华明,侯佃波.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J].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9):840-842.

[4] 叶红梅,李庆书.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238-1239.

[5] 刘志娟. 心理干预对A型性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的作用分析[J]. 护理杂志,2005,22(7):15-16.

[6] 李超,韦玉华,胡常理. 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柳州医学,2011,24(3):131-132.

[7] 谷秀萍,陈希锋,谢慧芳. 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13-3314.

第5篇

【关键词】 降压舒心操;步行训练;临界高血压;心理状况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203

Evaluation on influence by step-down comfortable exercise on blood pressur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borderline hypertension patients FANG Yan-n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Puning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Puning 515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step-down comfortable exercise on blood pressur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borderline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borderlin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alking train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tep-down comfortable exercis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aining, both groups had lower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than those before training (P

【Key words】 Step-down comfortable exercise; Walking training; Borderline hypertension; Psychological status

临界高血压主要是指患者的血压值在正常血压至确诊高血压之间, 若不及时预防很有可能发展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容易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而近几年非药物治疗已经逐渐成为防治高血压的一种主要手段。目前, 在预防临界高血压发展为高血压上, 以有氧运动为核心的运动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 降压舒心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9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男25例, 女35例, 年龄38~78岁, 平均年龄(60.47±5.84)岁, 平均病程(1.32±0.21)年;对照组男22例, 女38例, 年龄40~79岁, 平均年龄(62.64±5.45)岁, 平均病程(1.53±0.4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诊断标准;②患者的收缩压为120~160 mm Hg(1 mm Hg=0.133 kPa), 舒张压为90~100 mm Hg;③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等疾病;②患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③患者的精神、智力以及思维异常而无法配合本次研究;④患者除了采用降压舒心操与步行训练之外还进行了其他训练;⑤患者的体质虚弱或肢体功能存在残障而无法进行康复训练。

1. 3 训练方法 对照组采用步行方法训练。患者步行4次/d,

40 min/次, 速度为中速, 训练过程中保持患者的靶心率为(170-年龄)次/min, 持续训练3个月。

观察组采用降压舒心操训练。患者掌握降压舒心操的步骤、要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练习3次/d, 每次做一套完整的降压舒心操, 持续训练3个月。

所有患者在训练的同时, 接受健康指导, 主要包括常规血压监测、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监测以及并发症预防等。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在训练前后对患者的血压与心理状况进行测量。①血压测量。测量血压前, 患者保持坐位安静休息约5 min, 禁止吸烟或饮咖啡30 min, 要求患者排空膀胱。测量患者同一侧上臂血压值, 读取3次测量值。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 主要评定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以及抑郁状态。其评分分为5个等级, 0分为没有, 1分为很轻, 2分为中等, 3分为偏重, 4分为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血压值比较 两组患者训练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训练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症状自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训练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训练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界高血压对患者的各个靶器官不会造成器质性损害, 但是临界高血压容易发展为高血压疾病, 最终导致患者的心、脑以及肾等靶器官受到损害[1]。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对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 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 运动疗法已经逐渐成为临界高血压患者康复的理想手段。其中, 以有氧运动为核心的运动疗法对临界高血压患者心脏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提升患者迷走神经的张力, 进而缓解患者小动脉痉挛现象, 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系统[2, 3]。与此同时, 适当的运动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境, 从而能够稳定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 主要包括步行、有氧舞蹈、太极拳以及体操等[4]。

降压舒心操又被称为10分钟降压操, 主要是依据中医的“平肝息风”理论, 以按摩患者的穴位为主要方式, 同时配合肢体动作的一种康复健身方法[5]。在按摩的过程中, 主要是以患者的太阳、百会及风池等相关穴位为主, 按摩这些穴位时应以患者产生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宜。临界高血压患者持续做3次/d, 能够改善患者的微血管收缩作用, 解除患者的小动脉痉挛现象, 疏通患者的气血, 改善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 从而能够达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6, 7]。与此同时, 患者在练习降压舒心操时, 应全身放松, 保持均匀的呼吸, 使大脑中枢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下, 从而能够降低患者血液中的儿茶酚胺, 减少血管的外周阻力, 进而增加患者动脉管壁的顺应性,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 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训练后的血压下降, 且心理状况得到了改善。

步行训练属于一种全身性的低强度有氧运动, 能够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可以提升患者肌纤维的弹性及其关节的韧性, 扩张患者的肌群内毛细血管, 改善患者血管的顺应性, 降低患者血管的紧张度, 进而减少血管的外周阻力。与此同时, 步行训练可以缓解临界高血压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舒缓患者神经、肌肉及血管的紧张状态, 最终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训练后的血压相比训练前降低, 且焦虑状态有所改善。

降压舒心操与步行训练都属于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 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其中, 降压舒心操不需要借助训练仪器, 简单易行, 且容易坚持, 不受场地的限制。步行训练也具有简单易行、不受场地限制等优点, 但步行训练的方式较为单一, 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训练后的血压值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降压舒心操应用于临界高血压患者中,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壮苗, 李翠云, 刘芳, 等.降压舒心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6):1898-1901.

[2] 李壮苗, 李翠云, 刘芳, 等.降压舒心操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1):130-131.

[3] 黄雅雯.有氧运动对高血压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6):3258-3259, 3262.

[4] 王鹏.有氧运动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2(5):89-93.

[5] 张艳春, 黄金波, 杨旭, 等.高血压患者的有氧运动.中国循环杂志, 2013(z1):259.

[6] 王爱明.不同程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36, 38.

[7] 张学领.长期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5(1):73-77.

第6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高血压;焦虑心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17-02

妊娠高血压是孕产妇在妊娠期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以孕妇血压的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本病会导致孕妇在妊娠期内出现包括子痫、蛋白尿、以及水肿在内的多种症状,是妊娠期孕产妇以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1]。研究认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发展、转归与患者整个妊娠期间内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有密切相关的关系。除了需要做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系统处理以外,还应当通过全面护理干预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心态情绪,使其治疗依从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2]。为进一步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妊娠高血压患者焦虑心理的临床疗效,本文选择我院妊娠高血压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2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8.4±1.7)岁,平均孕周为(28.5±1.6)周;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7.5±0.9)岁,平均孕周为(28.9±2.3)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共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患者自孕16~20周开始进行常规产检,36周后每周进行1次检查。同时由护理人员集中对孕期注意事项进行宣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给药,同时做好饮食、运动方面的护理,配合施加相应的心理疏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共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为:(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当日由主管护士面向患者进行妊高症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结合科室护理人员的实践工作经验,通过派发宣传册以及图片等方式,落实健康宣教,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其中,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提高护理配合度;(2)心理护理:充分的尊重并理解患者,尽量使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多种方式入手天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构建良好的护患工作关系。特别是在患者临产前,需要鼓励患者宣泄情绪,疏导并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抑郁,提供心理支持,寻找对应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感到被重视,被关注;(3)放松护理:一方面,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安排单独病房,做好环境护理,室内光线维持在柔和状态,尽量确保环境的安静。鼓励患者进行分段性的肌肉训练,引导患者鼻部深呼吸,卧床状态下多闭目,以减少视觉刺激。另一方面,在患者休闲时为患者播放舒缓放松的音乐,鼓励患者跟随音乐哼唱,达到缓和情绪的目的;(4)优质护理:要求护理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语言规范有序,做好对护理人员的语言培训工作,同时,推广小组包干责任制度,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并落实三级护理查房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AS焦虑评分进行观察对比,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 P

2 结果

2.1 焦虑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SAS评分均值为(59.1±2.3)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SAS评分均值为(35.6±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0.00%(5/25),明显低于对照组,P

以往的临床研究资料中显示:妊娠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初产妇在出现先兆早产症状后,由于缺乏对本疾病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对胎儿生命安全的担忧,往往会产生比较强烈的自责感[3]。而对于经产妇,特别是有不良产史的孕妇,由于本次妊娠结局不可知,因此同样会产生包括焦虑以及恐惧在内的多种负面情绪。常规的护理措施关注与临床治疗方案的相互配合,但忽略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由此可能会导致各种临床症状更加的恶化。

在本次临床研究工作中,针对所收治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SAS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减轻妊娠高血压患者焦虑心理有确切效果,可降低焦虑评分,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小玲,雷美娥.健康教育干预对妊高征孕妇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影响及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44-46.

第7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A型行为;心理社会因素;血管内皮功能;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0-0724-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体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不同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各种相对固定的习惯行为模式,A型行为即是其中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A型行为、社会关系不协调、焦虑、压抑等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病及预后有关[1],近年来对A型行为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证实,A型行为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影响着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2],但具体心理生理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身状况,探讨A型行为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为高血压病早期预防和进行心理、行为的针对性矫正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2004年5月-2005年5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住院的207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等者,收回有效问卷197份,其中男132例,女65例,年龄56±11岁。按血压水平进行分级[3]:1级(轻度):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共106例;2级(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共57例;3级(重度):收缩压 ≥180 mmHg 和(或)舒张压 ≥110 mmHg,共34例。

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2004年5月-2005年5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参加体检的健康者,共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55±10岁。年龄和性别在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基本匹配。A型行为问卷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A型行为者151例(76.7%),非A型行为者46例(23.4%);对照组A型行为者21例(45.7%),非A型行为者25例(54.4%)。A型行为在高血压组所占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77,P=0.003)。

1.2 工具

1.2.1 A型行为问卷[4] 共60题,包括三个部分:(1) 时间紧迫感量表(TH),评定时间紧迫感,做事急躁等特征。(2) 竞争和敌意量表(CH),评定争强好胜,怀有戒心或敌意等特征。(3) 掩饰量表(L),评定问卷的真实性。L≥7分者性格真实性欠佳故予以剔除。“TH + CH”基本概括了A型行为类型人的主要特征。“TH+CH”总分>27分为A型倾向,≤27分为非A型倾向。

1.2.2 生活事件量表[5] 包括48项正、负性生活事件,每项生活事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计算下列指标:(1)生活事件频度(LEQ):患者发病前1年遭遇生活事件的总数目/年,包括正性生活事件数目和负性生活事件数目。(2)生活事件强度(LEI),由该生活事件所致精神紧张程度评分和以该生活事件影响持续时间之均数的自然对数值,LEI又分为正性LEI和负性LEI。该量表已被证实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5-6]。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 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总分为66分,总分

1.2.4症状自评量表(SCL-90)[8]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对象禁食12小时后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4ml,其中2ml置入含10%EDTA-Na2 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试管中混匀,4℃、3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以放射免疫法测内皮素(endothelin,ET)。其余2ml 4℃、3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以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

1.4 统计方法 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2结 果

2.1 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及不同级别高血压病患者的A型行为问卷评分比较

表1显示,高血压病组的CH与TH+CH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患者CH与TH+CH分值呈逐级增大的趋势。3级高血压组的TH+CH与CH分均高于1、2级高血压组。

2.2两组被试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指标比较

表2显示,正常对照组中,A型行为类型者的负性生活事件、SCL-90总分、阳性项目均分、焦虑因子分、敌对因子分均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者;在高血压病组中,A型行为类型者的负性生活事件、SCL-90总分、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者,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非A型行为类型者。

表3显示,正常对照组中,A型行为类型者血浆ET-1、TG和脉压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者;在高血压病组中,A型行为类型者血浆ET-1、空腹血糖、TC、TG、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者,血清NO和HDL-C显著低于非A型行为类型者。

2.3 高血压患者TH+CH分值与心理社会因素及生理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TH+CH分值为因变量,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共选入6个因素,为血清NO、血浆ET-1、负性LEI平均值、主观支持分、焦虑因子分、脉压(见表4)。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高血压组中A型行为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按血压级别分组后,患者的CH与TH+CH分值呈逐级增大的趋势。这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H+CH分值与脉压密切相关,而脉压已被证实为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疾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引起心脑肾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最佳预测因子。以上结果提示,A型行为是高血压发病的内在因素,并可促进高血压病情的进展。

本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代表负性生活事件的指标是影响A型行为的重要因素,提示生活事件对A型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研究证实,生活事件这种心理应激可以影响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10],而血压被认为是受心理应激影响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有学者认为,A型行为是高血压病遗传易感性的一个内在表现,同样强度的生活事件刺激作用在不同的行为类型,A型行为者更易于被激发而出现高血压[11]。

有学者提出,生活事件是否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除取决于生活事件本身的属性、个体对事件的归因方式和应对策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相关。社会支持是指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的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间因素,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社会支持在个体遭受应激事件时显得尤为重要[12],此时,它对个体心身健康的正面影响要比其他时间更大。本研究高血压病组TH+CH分值与主观支持分和焦虑因子分联系紧密,可能的原因是:A型行为者缺乏耐心,在与人相处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要求别人,因此很难与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联系网络局限,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少,负性生活事件作用于A型行为者后,其消极影响就会被主观放大,易产生焦虑等情绪障碍,促使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内皮功能失调被证实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在高血压早期即有内皮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ET、NO等血管活性物质产生的效应。ET为迄今发现的作用最强、最持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13],而NO是神经、心血管系统重要的保护因子,其调节血压的机制复杂[14]。至今尚无关于A型行为与血管内皮功能关联性的研究。本实验中,A型行为的高血压患者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O明显降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O、血浆ET-1与TH+CH分值显著相关,提示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A型行为引起高血压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有文献指出,精神压力、情绪紧张引起的A型行为可使机体产生脂质代谢紊乱,本研究中也取得了类似结果。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在高血压发病进程中,A型行为是内部基础,心理社会因素是外部条件,情绪障碍介于二者之间。它们相互关联,是动态的整体。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个体的情绪、作为应激原作用于个体;个体对应激的情绪反应取决于个体对应激的评价,这种评价明显受到A型行为这种个性特征的影响,而个性特征又受遗传、早年环境、经验等的影响,即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的方式、强度的不同决定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不同,适当的焦虑、抑郁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代偿性反应,若反应过度,则出现情绪障碍,进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造成血压升高。

参考文献

[1]Munakata M, Hiraizumi T, Tomiie T, et al. Psychobehavioral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isolated office hypertension: comparison with stress-induced hypertension[J]. J Hypertens,1998,16(4): 419- 422.

[2]Irvine J, Garner DM, Craig HM, et al. Prevalence of Type A behavior in untreated hypertensive individuals[J]. Hypertension,1991,18(1):72-78.

[3]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 (12):1060-1064.

[4]张伯源.心血管病人的心身反应特点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5,(3):314-319.

[5]杨德森,张亚林.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85-287.

[6]李凌江,杨德森.生活事件、家庭行为方式与婚姻稳定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6(4):257-261.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131.

[8]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9-24.

[9]余静,张缤,杨成悌,等.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11-512.

[10]Dimsdale JE.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 2008,51(13):1237-1246.

[11]Flaa A, Ekeberg O, Kjeldsen SE, et al. Personality may influence reactivity to stress[J]. Biopsychosoc Med.2007(1):5-10.

[12]Wirtz PH, von Kanel R, Mohiyeddini C, et al. Low social support and poor emotional regul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tress hormone reactivity to mental stress in systemic hypertension[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91(10):3857-3865.

[13]Spieker LE, Hurlimann D, Ruschitzka F, et al. Mentalstress induces prolong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endothelin-A receptors[J].Circulation,2002 ,105(24): 2817-2820.

第8篇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分级管理 心理健康 相关因素

慢性病人不良的心理状况影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转归[1]。虽然慢性病【2.3】对心理影响方面或者大城市【4.5】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层出不穷,但是对特定人群(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还未有详尽的报道,在借鉴以往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拟从小城镇慢性病(高血压)患者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及社会人口学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从影响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入手,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慢性病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针对不同地域分城区1街道80人和东南西北方位4乡镇各50人,按照各自管理级别的大致比率抽取样本,其中街道按照一级:二级:三级=1:4:3,乡镇按照1:2:2的比率确定调查人数,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80名在册管理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经整理后剔除无效问卷23份,剩余有效问卷257份。

1.2方法

调查由卫生专业人员直接参与,以一对一的方法进行,调查人员经过专门统一的量表培训,被要求采用正确、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说明。调查工具为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长短、病情分级、经济情况等)和SCL–90量表。调查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 他评仅限于年老体衰、视力极差或文盲而无法完成调查的对象。资料收集后及时检查补漏,纠正差错,确认资料合格。

1.3 研究工具

1.3.1症状自评量表(SCL-90)【6】

SCL-90属于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由Derogatis,L.R.编制于1975年。共有90个项目,分为五级评分(从1~5级),分别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5级。

1.3.2分级标准

按照《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试行)》标准,综合血压值和9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数量,把病人由轻到重分成三类管理级别。

1.4 资料处理

测查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1O.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资料 共发放量表280份,有效问卷257份,分别按照地域、年龄、性别(男性135人,女性122人)、管理级别、合并症情况、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8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

2.2 SCL-90因子分统计分析比较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欠佳(见表1)。 经t检验结果表明,在敌对、恐怖及总症状指数方面各年龄段有差异,在敌对因子上,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在恐怖因子上,老年人则明显高于中年人,总症状指数(睡眠、饮食方面)老年人由于自身的作息规律影响,和中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2)。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往往出现其他合并症和并发症,经F检验结果表明(表3),一级管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微,一般都能慢慢耐受,三级管理患者患者心理状况相对较差,躯体化因子得分高,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也出现一定变化。

3、讨论

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欠佳,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57名高血压患者在SCL-90问卷调查中各因子均与全国成年人常模有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有明显偏差。

不同管理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差异明显。对于血压相对平稳(140-159/90-99mmhg)而且无危险因素的一级管理病人,年纪较轻病程短无并发症,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出现担心恐惧情绪的极少;而对于三级管理病人,血压波动大,或担心出现并发症,加之用药产生的经济问题等多因素影响,身心困扰双重恶性循环,可以产生较为严重的抑郁、焦虑状态。尤其是病友的死亡会成为一种恶性刺激, 引起患者情绪恶化。这与国内的某些较大规模的调查大体一致[ 7.8]

随年龄增长, 老年人敌对情绪减轻, 恐怖情绪增加。低龄高血压患者敌对情绪偏重,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恐怖情绪偏重。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更倾向于对周围事物的包容, 敌对情绪减少; 而随着身体的衰老, 对死亡的恐惧感逐渐增加。

本次调查还发现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女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受负性情绪影响,有配偶的患者在心理健康上要显著好于无配偶者。

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须提高社区责任医生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同时建立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完善政府社区的管理网络,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命质量。【9】

参考文献:

[1] 王 微, 班 博, 杨秀英. 2 型糖尿病心理障碍关系的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 6) : 552.

[2] 阮鹏 ,2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SCL- 90测查报告, 中国康复,2007 ,21(4):276

[3] 郑玉山,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11 ( 5) :515

[4] 黄华磊,张水良等,江苏省昆山市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医学与社会,2011,24(7):86-90.

[5] 刘春辉, 季建林等,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 SCL- 90评分结果分析.上海预防医学.2008,20(3):147-148

[6]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 M ] .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5- 25 .

[7]占建华, 梁胜林. 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健康心理学, 2003, 11( 2 ) : 147 .

第9篇

嘉善县中医医院 浙江省嘉善县 314100

【摘 要】目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作法,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达到平稳。方法:分析对症护理与一般护理的方式方法。结果:118 例高血压患者,他们的血压均控制在小于90mmHg 的舒张压范围内,疗程平均在二个半月。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血压能够得到平稳的控制。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护理研究

高血压主要是由于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作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特征,经常遇到的病症是心血管疾病[1]。本文就我院11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作为研究报告如下: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6 年118 例所护理的高血压患者,其中61 例为男性,57 例为女性,65 岁为平均年龄。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是患者没有服用认可抗压药物的情况下,大于等于140mmHg 的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 舒张压,即为高血压病症。

2 护理体会

2.1 对症进行有效护理分析

(1)患者出现头痛现象明显、颈部僵硬感强烈、出现恶心、脉搏改变、面色潮红等症状或体征的时候,我们先将患者处于安静的状态,采用一定的方式将一些诱发的因素去除。

(2)患者如果存在失眠情况或者患者情绪和精神紧张,我们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采用药物配合治疗或采取针刺疗法。

(3)患者如果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的我们要时时观察患者的血压波动状况,及时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高血压严重的患者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4)患者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让其保暖,在室内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在洗澡的时候尽量避免着凉感冒。

2.2 一般护理分析

(1)休息情况护理分析:早期的高血压患者要做到适当休息。对于工作紧张、血压明显升高、高血压症状明显以及伴有脏器损伤的患者必须进行充分休息。通过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处于稳定水平、没有明显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要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外,还要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和静坐。

(2)饮食情况护理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要合理,这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也是根本,合理的膳食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易消化、清淡、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等等,提倡少食多餐,加强膳食中的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取。食物尽可能的多样,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以粗粮、谷物、豆制品、禽类、淡水鱼、瘦肉、低脂乳为主,对于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水果和蔬菜要适当摄取,切记出现暴饮暴食,过量饮水,高血压患者要限酒,保持每天的大便通畅。

(3)心理护理分析:在护理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我们要根据患者性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训练患者自我控制力,让患者的家属尽量避免刺激患者精神紧张,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压力。

(4)运动作息护理分析:高血压患者要参加一些有氧运动,结合患者的血压的变化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强度。例如以下的运动方式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步行、练习太极、放松疗法、慢跑等等,这样能够有效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护士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通过了解患者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身体感觉,调节患者的运动量。避免超负荷的运动后,使患者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提高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防止跌倒碰伤等事故的发生。

在清晨起床由于人们这个阶段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阶段,血压波动大,因此高血压患者起床过程中要先清醒一会儿,再逐步开展起床的动作,这样也能有效防止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倒的情况出现。起床后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的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来锻炼自身,患者还需要参社会活动,如书法、种花、养鱼、养鸟等等指导其指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和睡眠质量,从而保证患者的运动与休息达到平衡。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分析

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疗效的规定,当小于90mmHg 的舒张压,作为有效降压的标准。

3.2 结果

118 例高血压患者,他们的血压均控制在小于90mmHg 的舒张压范围内,疗程平均在二个半月。

4 体会

通过高血压病的治疗与防治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人们健康方面的教育,如:(1)在患者中有效宣教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我们要安排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做到定期测量自身的血压情况,并记录血压的变化情况。(2)坚持长期的治疗以及保健护理,使患者的血压更加接近于正常水平。(3)提高患者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有效做到心理平衡,避免周围的刺激。(4)患者出院后要注意控制与调节饮食习惯,降低钠盐的摄取量、尽可能的忌烟、忌酒。(5)积极参加有氧运动,保持每天的大便通畅,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开塞露。(6)要定期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随访,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持续升高、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收缩以及舒张压持续增高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情况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1]。研究中对社区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药物干预、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等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性选择社区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65.4±8.7)岁,年龄段在38~79岁,病程在1年-28年,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脑血管疾病,3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平均收缩压(160.0士11.0)mmHg,舒张压为(97.0土16. 0)mmHg。

1.2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1.2.1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人员应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一起达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2]。可以采取举办高血压防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以及使用一对一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等方式将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及其形成临床表现、常见的并发症、常用降压药物原理、血压的自我监测方法等知识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

1.2.2 心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可达数十年,长期受到疾病困扰患者必将产生烦躁不安,对服药治疗等产生抵制情绪,有时出现放弃的念头,因此社会以及患者本身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形成以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社区护理人员应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动患者治疗主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慢慢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尽量保持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

1.2.3 药物干预[4] 首先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服药,引导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给患者讲解各类降压药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切忌乱用药、随意增减剂量、擅自停药,使患者合理用药;服用降压药时一般从小剂量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改用维持量;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应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全面治疗,降压的同时治疗并发症;记录老年患者服药名称、时间、剂量、避免漏服或重服;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并通过随访,电话交流等方式随时了解患者服药状况。

1.2.4 饮食干预 高血压患者要合理膳食,少食多餐。以谷物为主,摄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的食物。选择多样化食物保证足够的钾、钙盐以及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有阻止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的作用,富含钙的食物可以增强骨质,维持细胞的通透性[5]。富含粗纤维食物可以改善肠蠕动,避免便秘。多食水果、鱼类、豆制品等易消化维生素多的食品,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或腌制品。多饮白开水,忌饮咖啡、浓茶、可乐类尤其不要饮酒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控制体重。

1.2.5 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适量有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跳舞、游泳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左右,以增强肺部供氧量,达到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的目标,切记勿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的过量运动。

2 结果

经过对社区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10个月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识度从之前的47.8%提升到90.0%;患者的服药依从度从56.5%上升到88.6%,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有4例患者不配合社区护士的护理干预,血压水平一直维持在高位,其中两例住院进行治疗。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社区护理使护理工作从传统的病房扩展到社区和患者家庭,及时收集资料、评价效果,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恰当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更体现出社区对老年人的重视与关心,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但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使血压得到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婉霞,杨春旭.高血压病多因素社区干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22):2112-2114.

[2] 臧胜楠.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J].健康必读杂志,2011,9:130.

[3] 张连珍.浅谈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杂志,2011,9(8):155-156.

第11篇

近些年来,高血压患者与日俱增,其病情也日益复杂,难于实现短时间内治愈[1]。由于患者不能长时间依赖住院以及门诊治疗,因此,就需要社区充分发挥方便、快捷的优势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护理帮助。高血压通常会伴有靶器官损害或其他的危险性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情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社区高血压实施家庭护理的有效性,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77岁,平均年龄为(57±2.18)岁;其中:中度高血压患者23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社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56±2.13)岁;其中: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9例;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护理基础上配合进行家庭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定期组织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参与户外活动,以有效抑制患者胆固醇的升高,改善其血液循环情况;指导高血压患者形成定期的、适用于自身身体实际情况的运动习惯;向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发放关于高血压的成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等相关资料,同时,社区人员定期组织高血压患者级家属集中听课,详细解答关于高血压的疑问及注意事项等,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高血压患者在康复以及治疗中遇到的难题等。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家庭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指导,指导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控制患者的不良患病情绪等,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准确掌握用药规律和用药方法。同时提醒家属不能无故停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出现停药综合征。③指导饮食结构:护理人员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其完善饮食结构。比如,膳食的搭配,保证钙、钾等的摄入量,减少钠盐摄入量等,以避免体重过高的高血压患者过多的摄入热量和脂类,进而为其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1.3观察指标 护理2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①显效:收缩压下降为100~130 mmHg,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者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收缩压下降为131~140 mmHg,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者下降10mmHg~20mmHg。③无效:收缩压>141 mmHg,舒张压为96 mmHg。

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两组护理的有效性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第12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30-01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着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长期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护理的重视,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 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里状态,减少心理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升高,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本文是笔者多年在社区医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

1 护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社区护理工作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临床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精神。这样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才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护士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自觉的服从社会的需要,为社区护理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热爱护理事业,乐于献身护理事业,脚踏实地的工作,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切为病人着想,在社区人民中树立起美好的白衣天使形象。

2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比较单调,人际交往比较缺乏,子女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不能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老年人常常感觉心理孤独,老人对高血压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高血压患者常常对血压不正常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患者受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等媒体的宣传以及其他病友的讲述,自己认为某种药物就是最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甚至在用药的过程中过分的看重是否进口,是否是广告的药物,从而对医生的建议产生质疑,甚至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预后期望过高,甚至要求不可实际的根治自己的病情,一旦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况就更加着急。患者这些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严重影响了对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常常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和恶化。

3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

3.1 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强,社区老年患者更需要健康知识,他们更迫切的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状况、治疗情况、发展变化及预后等详细情况,作为社区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时时刻刻安慰患者,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通过合理的服用降压药物、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科学的饮水、适量的体育运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愉悦的心情是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的,使患者的得到安慰和放松,从而解脱心理的压力,获得战胜疾病的强大信心。

3.2 重视护患沟通: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我们护理工作者要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文明,在与患者发生误解时,我们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宽容,尽可能的心平气和,尽可能理解患者迫切希望根治疾病的心情,不与患者发生争吵,积极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利于患者的血压的控制。

3.3 重视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孤独的心理,护理人员在对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应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督促家属积极帮助老人就医,尊重、照顾和体贴老年患者,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子女的孝道,感到欣慰,作为子女更不能让老人为子女的事业和家庭而担忧,从而减少了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经常向老人解释就医的必要性,说服老年高血压患者就医。鼓励高血压患者使患者获得战胜疾病的勇气,,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 . 张密, 浅谈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35): 第178页

[2] 刘玲, 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中国医学工程, 2011(10): 第130页

[3] 王廷玉, 黄平与罗云, 治疗老年高血压心理治疗60例效果观察.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第77-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