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2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 K826.16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组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后评价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根据其阶段、主体和内容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典型的有:1)设计、招标、施工项目管理模式DBB(Design Bid Build);2)设计、建造项目管理模式DB(Design Build);3)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即交钥匙模范EPC;4)项目管理型承包模式PM(Project Management);5)建造、运营、移交项目管理模式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6)伙伴关系项目管理模式(Partnering);7)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等。
一、传统的设计、招标、施工项目管理模式DBB(Design Bid Build)
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均采取传统的设计、招标、建造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为首先由设计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设计,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纸,然后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1)管理方法较为成熟,经验相对丰富;2)业主方可择优选择咨询设计单位或人员;3)可择优选择监理单位;4)可采用各方相对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缺点是:1)施工单位只限于采取安全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等措施,解决自身施工问题。2)建设周期长、各方协调难度大、管理费用高、对业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3)项目参与各方责任界定不清,经常出现相互推委扯皮现象;4)没有发挥项目参与各方的主观能动性;5)限制了对项目设计的优化;6)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风险,
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拱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行、费用、合同、信息等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当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等一系列或多项资质。
三、工程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委托合同约定,除完成项目管理服务(PM)的全部工作内容外,还可以负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初步设计等工作。PMC承包商的综合管理能力强,对一些大型或超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由于项目投资大、技术复杂、参与方多、一体化管理程度要求高、费用节省空间大等特点,通常采用“成本+酬金+激励金”的方式负责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四、建筑工程管理(CM)模式
从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就雇佣有经验的CM单位(或经理)参与到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其优点是:1) 有利于缩短工期,特别适合那些项目复杂、实施周期长,工期要求特别紧的项目;2)降低工程投资,减少财务成本。其缺点:1)工程项目的风险较大;2)对业主对工程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各方若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沟通,则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给业主造成极大地损失。CM模式主要使用于大型工业单体建筑、群体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通过应用CM模式可以极大缩短工程的工期,实现工期的有效管理。
五、设计-建造(DB)模式 (Design-Building)
设计-建造(DB)模式即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的总承包。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选定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程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然后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当然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设计和施工力量完成部分工程。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商在合同的约定下,高效行使各自的权利和履行各自的义务;2)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责任单一;3)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4)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这种模式的缺点是:1)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容易失控;2)业主单位管理的成本相对较高;3)设计人员与承包商之间协调比较困难;4)对业主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5)工程变更多,设计“可施工性”差。
六、工程代建制模式
代建制模式指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项目出资人按照建设单位提出的使用与功能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控制项目投资、保证质量和工期等建设全过程,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代建制模式主要应用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实现“钱、权、用”的分离,以此解决工程项目“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问题。主要适用的公益性项目包括:党政工团、人大政协、公检司法、人民团体机关的办公业务用房等。
七、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即交钥匙模范EPC;
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 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优点是:1)承包商承担更多的项目责任和绝大部分的项目风险;2)设计与施工深度交叉,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设计变更及承包商的索赔;3)工程 “三大目标”的控制更合理有效,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缺点是:1)EPC模式下合同价格一般要高于代建制模式下的合同价格;2)业主无法参与对建筑师的选择,降低了对最终设计和细节的控制能力。
八、建造、运营、移交项目管理模式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
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外国私人资本进行投资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也就是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和运营市场,吸收国外资金,授权私营项目公司以特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特许期满后将工程移交给政府。这种融资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引进私人资本投资到公共设施事业上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财政赤字,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私人资本的投资渠道,促进市场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士昭 《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06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是企业培养和运用人才、向社会展现企业能力和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受企业管理的影响,在健全的管理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促进施工技术提高、加强质量控制和保证工程的安全。只有正确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才能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并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概述
1.1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应当遵循的经济规律、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企业管理的科学手段等,为建筑企业控制成本提供参考,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2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现代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概论,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技术方案经济评价,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工程合同,价值工程;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建筑企业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建筑工程经济总论、建筑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价值原理及应用、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投资方案评价与选择、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经济核算、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项同资金筹措、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以及价值工程等。
建筑工程管理必备的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配套设施,其中,项目管理必备的因素主要有:
(1)人才配备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共同参与,这些人才主要包括:擅长经营的管理人才、项目经理、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各工种技术人才。擅长经营的管理人才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事务,比如管理内部行政部门、安排人力资源、进行工程投标和工程项目商务洽谈等;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执行者,负责管理各专业、工种的技术人员,以及划拨项目资金和材料,监督项目施工进度等;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负责安排各工种施工人员的工作,监督生产质量;各工种技术人才主要负责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内容,比如每道工序的落实和质量把关。
(2)资金配备
建筑工程涉及的资金项目繁多,材料费占全部资金比重最大,除此以外资金项目还有人工费和管理费等。项目施工时需要采购大量的建筑材料,所以花费的资金较多,材料采购完成后,人工费和管理费是主要工程资金支出,用量相对较小。
(3)材料配备
建筑工程经历将材料组织、进场和使用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工程能否顺利完工。因此要对材料采购进行周密的组织,合理安排材料进入工地时间,监督材料的使用过程,做到合理化使用。
(4)施工机械配备
施工机械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配备,通过使用各种机械,才能建造建筑各个部分,保证施工进度和降低施工难度,并控制人工费的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3.1优化部门分工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筑工程企业需要调整部门结构以及优化部门分工。比如,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和施工管理部等。市场合同部主要负责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工程技术部增强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新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施工管理部根据合同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规定保证施工进度、确保安全第一、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3.2明确管理责任
建筑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管理,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企业可以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合理分配管理人才,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通过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促使他们有效管理施工,实现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的控制目的。
3.3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机制有助于打造一流的施工队伍。具体来讲,良好的管理机制包括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个方面。建立竞争机制,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要求员工相互竞争,互进互补,培养优秀员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完成;建立约束机制,在建筑施工、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具体、明确的企业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管理力度;建立监督机制,增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企业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明确责任到人,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4加强成本和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管理成本。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对合同的研究确定企业内部核算单价,由此制定项目成本的指导性文件,有利于管理层进行监督,并指导施工层的成本控制。同时,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并符合质量认证体系。
3.5提高信息化程度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离不开计算机应用,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须提高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程度。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强管理、改善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首先,企业要增强员工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定期进行计算机培训,强化员工使用办公和管理软件的能力;其次,企业应增加计算机的数量,保证员工可以实时联网进行管理。
3.6强化安全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对成本、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人员安全、机械安全和消防安全等,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利用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入手,具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强化项目经理的管理作用
项目经理负责具体的施工作业,直接对企业负责,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应该强化项目经理的管理作用。项目经理应该合理设置工程项目的机构,安排合理的人员并监督他们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作业,同时合理配置机械和材料。
(2)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械
施工人员和机械的数量以及作业时间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按照施工要求合理配置以提高利用率。同时,有针对性的管理人员和机械,以减少工程施工的每日消耗量,降低成本。
(3)注重材料的管理
材料费用占建筑工程总投入资金的比例最大,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应注重对材料的管理。对材料的管理应加强对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的控制。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应坚持限额领料制度,同时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达到低用料即满足使用要求的目的,当然应对整个材料用量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行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材料价格的控制要求材料采购部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对比多种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材料采购。同时应注意材料进场顺序和时间,合理组织运输,降低成本。
(4)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改进施工方案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盲目重视质量,而忽视经济效益的现象。在工程施工中,许多企业很少进行施工方案经济性分析,即使对比不同方案的经济性,也过分强调技术层面,而缺乏对经济效益的对比,无法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并不是建筑质量越高越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如果质量超过合理范围,势必会造成质量过剩而增加建造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质量不达标,要对建筑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同样会增加成本。只有通过质量管理,使建筑质量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好办法。传统的设计方案比较保守,过分偏于安全,使用较多的水泥,导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单位既要讲究质量,又要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在施工前应改进施工方案,通过相关试验进行验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低成本。
(5)全局分析以确定高单价项目并改进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施工人员各尽其职,又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能从全局考虑工程项目。如果施工人员只负责生产和工程进度,而材料采购员只负责采购和运输材料,虽然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控制成本和实现经济效益的目的。提高效益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管理和控制。因此,在建筑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应该对各个工程项目的单价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单价成本较高的项目,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尽可能避免采用高单价项目或者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以建设其单价。通过对单价高的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可以为项目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熊云飞. 小议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相关问题[J]. 建材发展导向. 2011(11).
[2] 赵丽萍. 浅谈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05).
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5个专业方向。如何体现具有能源与电力类背景的专业特色、适应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能源与电力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2006年开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为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应充分依托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科的优势,遵循学院“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立足辽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服务于电力行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知识,面向电力工程、电力建设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领域,从事电力项目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1)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要求: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
(2)基本素质要求:
①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②具备实践、创业、创新的素质;
③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的能力。
(3)专业素质要求:
①系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经济、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
②具有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监理)的基本管理能力;
③具有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评估、审核、控制及管理的能力;
④能够运用工程管理的方法解决基本的工程实际问题;
⑤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
⑦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研究工作的能力。
(4)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要求。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5)身体、心理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基础、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结构、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1)理论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概预算、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识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工程结构、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等。
(2)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实习(1周),专业认知实习(2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工程结构课程设计(1周),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训(1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习(2周),工程估价课程实训(2周),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1周),专业认知实习(2周),专业综合实习(2周),毕业实习(10周),毕业设计(7周)。另外,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时,聘请工程界、实业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实际发展状况的了解。
4.就业或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电力建设公司、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工程造价审核所等单位从事有关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电力工程全过程管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可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师、注册评估师、注册招标师等相应注册执业资格,并从事相关工作。
5.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二、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别设置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共六个课程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培养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三、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的专业培养方案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40学分,占总学分的22.6%,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8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电力工程实训,从而更加有效地结合工程管理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详细设置见表2。
四、能源与电力类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
1.培养方案定位准确
即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充分体现能源电力类背景院校的学科特色
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突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专业特色,在开设电力工程基础、动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
3.增加专业方向、相应模块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增设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开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生产实习、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实训等课程。明确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专业课设置也没有方向性,课程设置比较杂,而工程管理专业涵盖范围较广。
依托我院的电力行业优势,利用我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增设电力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同时课程具有针对性。
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造价师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
参考文献:
[1]丁华军.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2]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Z].2010.
关键词:工程项目;经济人;可持续发展;过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02-03
过程创新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马歇尔·哈马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过程创新是指为了有效地、戏剧性地改变成本、品质、服务等重大活动的基准,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传统的管理过程,并以全新的思想设定新的管理工程。过程创新中所讲的过程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的,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产出的行为集合体。哈马认为过程创新主要由四大步骤完成:第一步,审视现存的工程。修正对过程的基本认识,这是过程创新的基础。第二步,采取根本的改革措施,根据第一步的认识,修正、改善管理过程,也就是对管理过程进行再设计。第三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第四步,巩固新过程[1]。建筑工程项目涉及部门人员广,时间长,资金量大,有其一次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所以有必要对工程从构思到拆除整个生命过程的管理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满意。本文拟从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几个核心过程进行研究分析。
一、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管理目标
1.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虽然中国建筑业在不断的发展,管理水平也在提高,但当前中国建筑业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低、技术装备率低、劳动生产率低、工业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较高,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回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组织机构不完善,施工人员的知识能力有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任务承揽,忽视生产管理,对项目产值和进度关心较多,对成本管理重视不够,责任成本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企业效益流失严重;现代建筑市场体系有待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建筑设计中常常没考虑设计要与周围环境条件相互适应,没考虑建筑的唯一性,常常只专注于理论上的设计,较多地考虑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忽视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等,没有结合施工的可行性等等。整体上看,工程建设人员管理创新理念、工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业必须加快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改进不足,用创新的管理来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2.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无论是开发商、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建筑工程各相关单位都有各自的工作目标和管理目标。虽然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单位其目标都是一致的。有着短期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各项工作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些目标而进行。
建筑工程各相关参与单位首先要考虑短期目标。第一,选择具有相关资质要求的单位进行建筑活动;通过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协调完成满足质量要求、市场需求、合同要求的建筑产品;建筑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被销售出去转化为经济利益;提高各相关参与单位的信誉,企业形象及打造企业的品牌。第二,在上述目标的基础上,争取经济利润的最大化。第三,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建筑生产的各阶段活动,采取各种具体措施。
长期目标是建筑工程各相关参与单位的追求。第一,通过客户满意的工作,争取最大限度的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形成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通过建筑活动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高质量、高品质、高端的建筑产品,造福人类。第三,通过不断的采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达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
由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让工程的各相关方都满意,各参与单位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组织建筑活动,达成短期的目标,经过短期目标的不断积累最终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二、从经济人视野进行过程创新的举措
1.设计阶段的创新。工程设计是按照工程规划对工程的功能区和专业要素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通过设计文件,如规划、图纸、规模,对拟建工程的各个专业要素进行详细描述。对于一般工程,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对技术上比较复杂的工程,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技术设计过程三个阶段。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常常发现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图强烈,但设计方案严重脱离设计原则,没有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没考虑市场的需求特点,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等问题;某些设计不分情形和建筑功能类型的差异,忽视建筑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片面追求奇异空间的体验;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无效用空间大量存在,并在结构上生硬套用少见的复杂形式。缺乏对建筑设计创新内在机制与逻辑的了解[2]。每个建筑设计之间缺乏一种联系,发展商只注重于他自己单体的力量,而跟周围的建筑呼应关系欠缺。建筑设计常常只站在设计的角度,只是专注于设计理论上的可行性,常常没有考虑施工的可行性,难度问题,没有考虑建筑成本问题等。
针对以上建筑设计出现的问题,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少费多用”原则。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借助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少用材料、用较低的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第二,“集约化”原则。包括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以及能源利用的集约化。第三,“适宜性”原则。与条件相适宜,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与社会人文因素相适宜。第四,“循环利用”原则。将回收资源重复使用。第五,“以人为本”原则。创造出使人各方面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第六,“绿色环保”原则。第七,“刚柔相济”原则[3]。
由此,在设计阶段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工程勘察、当地社会的风俗习惯、开发商的设计要求等等资料的收集工作。按照设计原则应用高新技术设计满意的建筑产品,要着重考虑施工的成本,施工的可行性及施工的难易程度。所以设计师要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设计单位要选择具有施工方面知识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工作。要充分鼓励设计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设计工作,争取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福祉等方面都产生较好的效应。
2.施工阶段的创新。建筑施工阶段一般由项目部来完成,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本身又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承担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指挥、决策权,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尽管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的约束,但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项目、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来加以解决。
必须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在组织机构上,设立合同管理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相脱离的弊端。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4];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在施工中有计划地指导施工工人学习相关知识和培养施工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施工工人的整体能力;特别注重施工现场的文明安全问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理论知识上的指导和安全实际操作的指导,加强现场安全设施的建设。
3.运营阶段的创新。工程的运营阶段是从工程投入运营后直到它的设计寿命结束,最后被拆除。主要工作有:申请工程产权证,在运营过程中的维护管理,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对该工程的扩建、更新改造、资本的运作管理等,拆除[5]。此过程不仅有利于工程建设参与者,还有利于业主。管理好运营阶段的工作,可以使工程建设参与者提高自身的形象,通过项目的后评价,吸取经验教训。因此有必要对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对工程的维护工作,即提高保修期内维护的水平,可以根据每个工程的情况延长保修期;加强对业主有关工程问题的询问、沟通交流的频率,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的有关问题;提高维护工作人员的维护能力和素质。对项目的后评价工作,可以依据各个工程的情况,定期的对工程进行后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工程建设的能力。对工程的拆除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回收能力。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管理开展过程创新
工程项目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它的生命期很长,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很大的贡献,同时工程要占用土地,又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经济社会又有很大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地区的发展都是通过工程建设实现的,所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工程对地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贡献,工程自身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工程拆除后方便土地的复原——方便将来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告诉人们,虽然对不同的项目的实施方法上必须因地制宜,但在项目实施前的方法决策上都有共同之处。第一,必须尊重业主的意见;第二,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第三,建立项目管理论坛,让各种项目的参与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第四,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原则规范项目管理行为,以使用较少的资源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办法节约原材料,以对已废弃的原材料回收用作其他用途[6]。必须建设绿色工程,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过程中都要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1.设计阶段的创新。运用可持续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战略——生态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工程项目设计。传统的规划设计往往疏于考虑建筑的位置、设计要素、能源和资源的制约、建筑体系及建筑功能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生态建筑规划设计则是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并可以进行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7]。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智能化遮阳系统等新构造技术,开发新材料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和降温隔热性能。
2.施工阶段的创新。施工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筑产品由无到有的过程,因此在此建设过程中融入可持续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生态方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等等。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施工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自然资源,并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作好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凡无出厂环境指标检验报告或者放射性指标、有害物质含量指标超标的产品不得使用在工程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贯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开展洁净生产[8]。
3.运营阶段的创新。无论在运营过程中还是在建筑拆除过程中都要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运营过程中的维护、扩建和改造工作都要注意对能源的利用与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等等。在拆除过程中,要避免破坏周围的事物,加强对废料的回收。建筑废料中最主要的组分是损坏的混凝土和拆除的墙体材料(烧结砖、砌块、砂浆等),在建筑物拆除时就应当按照不同材料的大类进行初步分离,可提前将不希望有的小部分材料,如木材、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等清除出去,对建筑物主体的大宗材料可按大类将其区分开来分别拆除和回收[9]。对建筑物进行拆卸分解回收后,要注意对其进行再次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以此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工程全生命周期,是一个无间断的管理过程,后一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前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注意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每个阶段不仅要在自身工作阶段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还要关注工程全过程与有关部门的交流。要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过程创新的基础上,在工程全生命过程中各阶段及从整个过程(在质量、工期、成本、信息、合同、安全、协调等方面)都全面开展创新活动,才能最终起到工程建设的各相关方都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明贵.过程创新: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7,(2):50-53.
[2] 陈进良.新形势下中国建筑设计应如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18-190.
[3] 陈燕君.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创新探究[J].大众商务,2010,(10):280-296.
[4] 郑真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09,(7):120.
[5] 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 余涛,高燕,钱武.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23):389.
[7] 颜红艳,周栩.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可持续建筑创新战略研究[J].建筑科学,2007,(8):9-13.
[8] 荀剑明,许砚秋.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环境问题[J].环境教育,2011,(3):92-93.
[9] 李密芳.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利用途径——西欧研究文献及资料综述[J].砖瓦,2009,(2):38-46.
Innov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HUANG Zhang-ping,XU Da-qi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关键词】成本管理 控制
1.概论
项目管理的一切活动实际也是成本活动,没有成本的发生和运动,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随时都可能中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项目成本管理既是项目管理的起点,也是项目管理的终点。项目成本管理随着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的向前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它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等内容。具有事先能动性、综合优化性、动态跟踪性、内容适应性等特点。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项目成本管理的宗旨是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价值。为了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对项目成本有影响,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成本管理。影响项目成本管理的因素主要从投标报价、合同价、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工程变更、索赔等几方面考虑。
2.1 投标报价
项目成本管理的框架是从投标报价阶段作成本预测时就构建起来的,所以投标报价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开始。投标报价的策略一般有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报价法、分包商报价法、无利润算标报价法、计日工单价的报价、可供选择的项目的报价、暂定工程量报价等。投标报价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恰当的报价能够在中标的条件下,能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2.2 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水平对项目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将大大减少施工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项目成本。施工方案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合同价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的直接费,增加施工生产盈利。
2.3 施工质量
在建筑行业中,施工质量的优劣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承包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质量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可以节约燃料、动力、原材料和人力、设备。所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施工标准有利于成本控制。项目组织为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就形成了质量成本。
2.4 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现场各项旌工活动在时空上的体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资源供给的可能性,依据合同文件、项目管理规划文件,内部与外部约束条件等基本依据,还需要依据如施工定额和市场情况等特殊的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如网络计划技术),在规定的工程造价内,做到按规定的工期或提前完成工程项目。
2.5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是工程建设中的两大永恒主题。安全工作越好,处理安全事故支出的费用就越少,施工所受的干扰也就越小,因而费用支出就越少。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质量,而且会出现赔偿问题,增加项目成本是必然的。
2.6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旨是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的条件下,降低成本。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投标报价、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工程项目成本的形成主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就放在工程施工阶段。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环节和方法
3.1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项目成本预测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并根据建筑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3.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施工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要素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将各项支出和消耗控制在计划之内,并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内容。对于某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成本管理是一次,随着该项目建设的完成而结束其使命,在施工期间,降低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风险,为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
3.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是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旅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是指直接费以外旖工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现场经费又称现场管理费,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的费用。
3.4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流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成本核算资料,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发生的状况进行分析,可以集中反映项目成本管理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有利于后续管理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正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
4.工程项目成本降低的措施
积极审查招标文件,对文件中经济要约条款进行充分的审查、研究和分析,寻找其潜在中的降本点和控制点,这个问题的其中关键是现场项目管理者或者企业指定部门参与招投标工作,特别是项目成本工程师前期介入,提供投标决策参考意见;并做好招标过程的成本管理责任转移接口工作,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交这个界面问题处理好,因为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如何中标,投标应约条款中的成本决策应当形成文件并作为制定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
积极参与工程谈判,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将应得到和理论上应得的利益拿到手。工程谈判是一门艺术性的科学,有很多的技巧可以利用,但这些需要项目管理者及企业经营部门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和经验技能,以特定的工程项目特征为依据,通过分析确定项目的成本点,开展灵活的工程谈判和交涉,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多个谈判、交涉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有张有弛,有进有退,取舍有度,确保主要目标能与业主达成一致。
制定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并将成本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中去。规划要将成本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经络贯穿始终,用以指导施工准备和施工全部过程的管理工作;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成本管理伴随着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项目开始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了实现其核心任务成本管理目标控制,它的内容涉及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
工程项目成本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也息息相关,施工企业若能扎扎实实地在成本管理下功夫,不仅能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同时也会促进施工企业各个方面管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涛,丛培经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文章通过简述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知识体系,对各个体系之间的相关性及知识的交叉性作了详细的介绍,理顺了专业内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对协调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课程关联性;课程交叉性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0904
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开办可追溯到1980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目前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不仅包括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还包括经济、工程法律、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中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应积极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全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从专业开设基础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普通高校在教育部 1997 年撤并部分本科专业过程中,把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如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进行重新组合,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二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投资经济、建筑经济等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改设工程管理专业;三是少数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并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也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1]。由于这些原因,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关联性较差,造成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的浪费。目前,中国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陈建国[2]等从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实践教学的基本架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曾德珩[3]等提出了“技能—能力—创新”三个训练层次,并对实习、实验、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合理化建议。许娜[4]等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提出“脉络式”与“自助式”的教学方法,并对案例教学的案例编制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笔者主要就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作了一些探讨。
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知识点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
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与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这一培养目标,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具体划分为如下四大知识体系[6]。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法律知识体系
以经济法为基础,在延伸过程中逐一细分,从体现专业性的建设法规到工程合同管理,研究内容层层深入。
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结构如图2。
四、结语
通过整理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结构,尽可能地查找各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以理顺专业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课程内容,避免专业知识点的重复,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课时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杜小武,胥卫平.石油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7):280-281.
[2] 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89-94.
[3] 曾德珩,曹小琳.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19-123.
[4] XU Na, WANG Li, WANG Wenshun.The 3rd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Hu Nan: China academic journals electronice press, 2012: 144-147.
[5] 王晓燕.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2 (4): 21-23.
[6] 王立国,高平.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92-94.[ZK)]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ZHANG Mingyuan, GAO Ying,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
Abstra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nstruc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focu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issues.Keywords: building business; economic;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企业作为从事工程施工活动的赢利性组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把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目标。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在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同时,用科学的方法计划、控制建筑经济成本。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建筑经营与管理概论,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技术方案经济评价,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工程合同,价值工程,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预测和决策,建筑企业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房地产经济与开发经营, 线性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建筑工程经济总论、建筑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价值原理及应用、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投资方案评价与选择、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经济核算、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以及价值工程等。
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成本管理能够反映出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成本管理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以及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内容,都能够通过最终的产品质量得到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成本管理工作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为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依据。
2.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主要依据。只有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计算和评价,才能够对产品所能产生的价值进行有效的估量,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产品价格,并且使产品的价格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
3.成本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价格的和质量的竞争,因此其可以认为是产品成本的竞争,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经济决策等,都要以成本的核算数据作为依据,因为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投资的回报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
1.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顺利进行的保障,同时还是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加强建筑成本管理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拥有过硬的职业素质,加强建筑成本管理可以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和从业素质的提升。
2.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有利于建筑成本管理内部机制的健全。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在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约束机制的同时,还能鼓励全体项目人员参与到建筑成本管理中去,同时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各企业各部门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增强内部的凝聚力。
3.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企业进行科学信息技术一体化的经营管理。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加快了构建降低成本目标体系的进程,促进科学技术更好的融入到建筑成本管理中去,增强了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建筑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4.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有利于合理补偿施工耗费,可以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在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同时,科学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完善建筑成本的管理体系,可以保证企业管理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强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1.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的预算体系
加强建筑经济成本控制首先要做到科学的成本预测,结合科学的方法根据项目的实施条件进行成本控制。成本的核算人员在对施工项目进行核算管理时,在互相配合的基础上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现行的成本管理核算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
2.加强建筑经济成本体系管理,提高管理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机构和人员设置管理上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其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专人负责,为能够准确的预算成本费用提供有力保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经济方面要采取措施,审核运算准确,配比科学,控制工程成本。人工、材料费都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配置,对材料的用量要进行科学的运用方式,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价格的择优处理。
3.深入成本预测预控和经济合同的履行
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项目工程签约后,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根据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4.抓好材料管理
在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成本中材料管理很重要。从项目成本中比例,材料成本一般都占55%以上。要做到把材料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那么在项目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审批后的施工预算即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和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查核原因,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公司材料采购实施招投标,各项目部的施工预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购部门采购,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采购时采用“总量订货,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材料的采购量和单价要有专门机构监控。项目部应使用委托书约定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
5.质量控制
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为了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忽视了质量,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费用,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即使单从利益的方面来说也是不可取的,为了降低成本而使质量降低,也许降低了工程项目所消耗的费用,但是也降低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名誉,明显是涸泽而渔的做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6.费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精简一些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对一些低值易耗品要做好记录,按计划支出。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它费用。
7.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培养,提高其对工作的整体认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改进经营模式。第二,加强对工程项目人员专项技能的培训,进行上岗考核,这样不但激发项目人员的积极性,还能保障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重视项目经理管理素质的提高。项目经理要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素质,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149-0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工作,以实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它包含了项目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准备阶段、保修阶段的整个全过程。近年来,随着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笔者结合自身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以下若干观点。
1 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是在保证项目管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将建设成本控制在计划的目标范围内。它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性指标,对于业主而言意味着项目投资的规模,对于施工方而言则是施工成本的控制。为实现最大程度的成本控制,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组织措施。首先,成本控制不应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任务,而应该与整个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和流程都有密切的关系。建设工程项目应采取项目经理责任制,即通过分工、协作、任务分配等措施,来将施工管理的各个任务关联到各个相关的人员,并进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阶段及施工环节,从人员组织上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其次,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以及对工作流程的优化。通过优化各种生产要素配置,采取动态跟踪管理,做好施工规划,有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加强施工调配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避免因计划不周或计划混乱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从施工流程组织方面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降低施工成本。第三,组织措施是其他措施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是确保施工流程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严格的组织措施保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
{2}技术措施。为实现项目的费用目标,我们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分析,还需结合其经济效果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代用、改变配合比等方法,在满足各种要求的前提下,选取经济性价比较高的合适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及施工设备使用方案,结合施工进度要求,适当减少材料库存,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以降低运输成本等。总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应避免单从技术角度考虑而忽视经济效果论证的做法。
{3}经济措施。成本控制的经济措施主要体现在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风险评估及其他成本相关的各项管理等方面。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具体的资金利用规划,确定并分解各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其次,应分析施工成本目标管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制定防范对策;第三,贯穿项目成本管理始终也是最为常见的经济措施即是资金使用的记录、整理、核算、变更及分析等。
{4}合同措施。运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我们应该洞察合同风险,对合同当中涉及施工成本的部分保持高度敏感。考察分析不同的合同模式,选用适合于工程特点的结构模式;仔细研读合同条款中影响成本控制及风险管理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合同执行阶段,我们还必须密切关注整个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应对索赔需求或被索赔的情况。
2 进度控制
所谓的进度控制,顾名思义即是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进度控制也应该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适时的调整。只重视进度的编制计划而不关注针对施工所需必要的调整,进度无法得到控制,进度目标也无法如期实现。
2.1 组织措施
实现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关键在于项目管理是否有科学、清晰、流畅的组织体系。显而易见,体系混乱、结构模糊的项目管理是不可能完成项目既定目标的。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我们必须协同合作,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分工职责及项目管理流程,设立专责负责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
进度控制工作的任务和职能应在项目管理的任务分工表和职能分工表中明确,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及相关人员。另外,还需编制项目进度控制工作流程:如计划审批程序等,计划并组织有关进度控制的各种会议以开展及时的协调工作等。
2.2 技术措施
项目的进度除了受到项目管理体系的影响之外,还与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密切相关。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路线、设计方案有着各自的关注点及侧重点,项目是否选择了符合工程进度目标的技术措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项目在决策技术方案时侧重考虑工程质量而未结合施工进度目标,将必然导致工期的延后,如此,施工方在工期压力之下极有可能因赶工期反而造成施工粗糙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在设计工作前期,评审和选用设计方案时就应在施工技术和工程进度之间作分析和比较;在决策时,不仅应分析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还须考虑其对进度的影响。
2.3 经济措施
通常情况下,项目建设工程都是比较繁杂的,要如期实现进度目标,还必须关注项目投资计划、建设资金需求计划及其他等。畅通的经济条件是确保实现进度目标的保证,我们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预算计划,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另外,我们还需要提前考虑可能存在的根据施工进度或施工状况确实可能需要发生的需求变动或施工计划变动,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如增加阶段性预算、调整施工计划等等。
2.4 管理措施
首先,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这一体系是一个动态编制和调整计划的过程,会随着项目进展而逐步建立并完善。为使各参与方快速准确地获取进度信息,我们可以建立互联网信息处理平台以辅助进度控制,便于计划的及时调整或编制,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其次,工程计划的编制必须符合不同阶段施工的实际特点,切实考虑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利用网络工程计算明确施工关键点及关键阶段,并利用非关键工作期时间,合理安排工期,实现进度控制科学化。第三,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直接关系着项目管理方组织与协调的内容及方式。为了实现进度目标,我们需要与施工单位、采购方选择合理的合作模式,在规避商业风险,考虑经济合理的同时,也应综合分析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避免过多合同,容易引起管理混乱,也会影响工程进度。第四,为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制定进度控制措施的同时还需关注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种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
3 质量控制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使命和灵魂,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即是通过各种项目策划、项目定位及目标决策等等以实现投资人的建设意图。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贯穿于从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和运行有效的、系统的工程项目质量管控体系,明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并采取有效地管控措施,将风险消灭于发生之前,在各种监督下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需要以实现既定目标为关键,在具体施工条件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施工工序,保证有效监督,对质量形成之前、之中、之后进行系统的控制。
3.1 事前控制
为了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我们需要在正式施工前通过编制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分析施工方案及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对质量因素主动管理,规避风险,积极引导项目施工实现总体质量目标。
事前控制不仅仅要求项目管理方在管理方面要具备主动控制、提前预防的理念,在组织体系、管理流程、技术方案、预算方案等等方面都要进行充分考量,整合资源、创新技术、科学管理,分析质量风险因素,明确质量关键点,针对质量薄弱点,提前制定有效对策,保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2 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主要是施工方的自我控制,施工人员在施工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对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实行动态把控,发挥技术能力完成符合预定目标的作业任务。同时,事中质量控制还包括他人对施工方的监控,包括监理机构或政府机构等方面对施工过程或施工质量组织进行的检测检验等等。
事中质量控制首先是建立在周密的施工计划基础之上的,以既定的质量目标为依据,针对事前控制时确定的质量关键点、薄弱点等进行重点管理,严格控制质量风险点;其次,还要确保施工工序科学,施工质量合格,如此才能有效有序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
3.3 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即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把关,评价并审核施工结果,发现施工质量缺陷,提出纠正偏差等改进措施,对不合格工序或产品进行整改处理,避免其流入下道工序或进入市场引起质量问题。事后控制的关键在于对每一阶段性的质量进行审核把关,保证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对质量的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我们需要将其贯穿施工的整个实施阶段,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措施相结合,在一轮轮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实现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4 结 语
工程施工是将工程设计意图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项目使用价值最终形成的重要阶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在预定的投资规模内,以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及施工合同等所共同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及质量标准为总目标,对整个项目的投资价值、经济效益及项目最终使用价值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总体目标,加强施工管理能力,对成本、进度及质量综合把握,贯彻全面、全过程的管理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把控施工总体进程,实现三大目标的合理控制,创造最优化的项目价值。
参考文献:
[1] 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措施分析
Abstract: building economic cost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erfect building economic cost of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it i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resilience of the powerful guarante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architecture economy cost management and main contents,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cos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and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cost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terprise; Economic cost management; Measur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领域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我国建筑经济领域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市场上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
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概念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指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的总称。它的职能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建筑成本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人、财、物等众多方面,管理关系复杂。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是建设工程经济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建筑经营与管理概论,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技术方案经济评价,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工程合同,价值工程,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预测和决策,建筑企业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房地产经济与开发经营, 线性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建筑工程经济总论、建筑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价值原理及应用、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投资方案评价与选择、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经济核算、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以及价值工程等。
三、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企业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要涉及到很多的人、财、物,因此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因此,加强对建筑经济成本重要性的认识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
1.成本管理能够反映出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成本管理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以及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内容,都能够通过最终的产品质量得到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成本管理工作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为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依据。
2.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主要依据。只有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计算和评价,才能够对产品所能产生的价值进行有效的估量,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产品价格,并且使产品的价格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
3.成本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价格的和质量的竞争,因此其可以认为是产品成本的竞争,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经济决策等,都要以成本的核算数据作为依据,因为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投资的回报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加强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1.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对哪些无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和工作的人员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应制定相应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约制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以防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损失。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个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这层人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下。
2.抓好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和监督
建筑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拙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改革现行的成本核算员管理体制,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轮岗,定期或不定期学习、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程序。
3.深入成本预测预控和经济合同的履行
根据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4.抓好材料管理
项目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审批后的施工预算即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和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并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公司材料采购实施招投标,各项目部的施工预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购部门采购,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采购时采用“总量订货,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材料的采购量和单价要有专门机构监控。项目部应使用委托书约定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
5.做好质量控制
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为了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忽视了质量,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费用,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即使单从利益的方面来说也是不可取的,为了降低成本而使质量降低,也许降低了工程项目所消耗的费用,但是也降低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名誉,明显是涸泽而渔的做法。而有的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快而好的发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五、结束语
建筑企业作为从事工程施工活动的赢利性组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把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目标。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在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同时,用科学的方法计划、控制建筑经济成本。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允延.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
[2]张泳龙.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浅谈[J].山西建筑,2010(23).
[3]杨焕喜.浅谈建筑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1(12).
[4]李国平.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1(08).
关键词 工程监理;通信工程;质量监督
Abstract: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roject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difference between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development ideas, supervision unit and the selection of regulatory measures are proposed,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supervision cost.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的电信建设进人了高速增长期,通信网络项目建设成为电信企业发展的重心。而随着近年来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运营项 目建设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对项 目建设的成本、进度、质量控制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项目成功提供可靠的保证,成为所有运营企业领导者关注的重点。
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合同,所进行的旨在实现项目投资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工程建设监理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运用目标规划、动态控制、组织协调、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等方法和手段,力求在计划的投资、进度和质量 目标 内实现建设项目。
在引入监理制的过程中,人们容易产生用工程监理代替质监工作的想法。虽然两者都属 于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督管理活动,都对工程质量负有责任,但是,它们在性质、执行者以及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质上,工程建设监理是一种委托性的服务活动,而工程质量监督则是一种强制性的政府监督行为工程建设监理的实施者是社会化、专业化的监理单位,而工程质量监督的执行者必须是经国家核准认定的执法机构一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同时,它们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质量监督以国家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强制性标准为基本依据,维护法规的严肃性。而工程监理不仅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还以工程建设合同为依据,不仅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还要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2.移动通信工程监理的发展方向
移动通信是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项目建设具有规模大、投资分散的特点。在工作量大、人员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引入监理,能够在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和资料管理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是企业实施精细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首先,通过引入工程监理缓解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不足的局面,解决施工现场管理和检查不到位的问题,加强对隐蔽工程和关键环节的监控。建设单位通过与监理单位的合理分工,点面结合地做好各个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的协调管理工作,达到量质并重完成工程任务的目的。
其次,通过引入工程监理弥补管理人员在某些专业管理上的知识不足,加强对整体项目各个环节的控制能力。通信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技术人员出身,虽然精通相关通信专业技术,但对整体项目建设缺乏系统的管理经验。特别是移动通信的配套工程,如机房土建、地网建设、电力引入等接近土木工程类的分项,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企业只能实施粗放式的管理,弱化了对整体项目的管理效果。
再次,通过引入工程监理促进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在多年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企业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管理措施和方法,包括工程规章制度、工程操作细则、工程报表系统等,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监理单位在项目管理的经验,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灵活的移动通信工程管理体系。
3.现阶段实施移动通信工程监理的建议.
3.1现 阶段移动通信工程监理的范围和内容
移动通信专业项目多、网络应用技术和设备特别是软件设备更新速度快,监理单位要全面、深人掌握多种专项技术知识需要一个学习、熟悉的过程。相对网络参数设定、交换设备调测这类核心技术而言,机房土建、地网建设等配套工程以及设备硬件安装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工艺要求上,相应的检测设备、手段 比较成熟,容易掌握,现阶段引入监理可从这两方面人手。根据目前监理公司的人员素质,监理单位可在三个方面提供服务:第一,对施工的进度、质量协调控制管理及合同管理;第二,协助建设单位进行投资控制,如现场变更签证、核对工程量等;第三,协调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监理单位可进一步承担通信设备硬件安装监理任务以及无线基站的设备调测监理工作,而对技术含量较高的软件调测,可采取专业技术公司联合监理的方式来完成.
3.2监理单位的管理.
建设单位在委托监理后,其管理对象由面向施工单位转向监理单位。因此,对监理单位实施管理考核,首先要审核监理细则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服务需求,重点核查现场监理人员的配置是否满足业务需要,明确每个环节所采用的具体检查方法,如旁站、测量、试验等,确定必须到现场检查和抽查的次数,统一质量控制的依据、具体技术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工作流程图明确业主、承建商和监理三方工作的交接点、各环节形成的文件资料和表格。其次,在开展监理过程,建设单位要及时对监理报表进行分析检查,定期听取总监的工作汇报,组织施工现场抽查。同时,量化考核指标,根据监理单位的工作计划与总结、监理人员素质、抽检情况等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监理单位予以奖励或经济处罚.
3.3合理授权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是不同法人的平等关系,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应当是施工现场的唯一管理者。在授权范围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对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决策意见,应由监理工程师确认签字后实施,这样才能树立监理的权威,实现项目建设的有序管理。如果建设单位只有委托,没有授权,仍然直接管理施工现场、指挥施工队伍,仅把监理单位看作施工的协调员、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工作就形同虚设,这种为开展而开展的做法,实在是浪费金钱、浪费人力。只有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业主、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三方关系,依合同规范管理,才能达到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效能的目的。
4.开展移动通信工程监理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目前,国家制定的通信工程建设监理费计取标准,是在土木建筑工程监理取费标准基础上形成的,不能充分体现监理单位的实际工作量和劳动价值。与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相比,移动通信建设主要有以四个特点:第一,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相对固定,而移动通信工程的施工场地则是高度分散,存在多次往返交通等费用支出问题。第二,建筑工程主要采用包工包料的承建方式,而移动通信工程主要以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进行建设施工,投资控制相对简单,通常只进行工程量的核对工作。第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不存在复杂的工序管理问题,监理单位对工程进度的把握主要是依据施工合同以及业主的需求,通常是根据施工队伍的综合施工能力来合理分配施工任务。第四、移动通信监理范围主要是配套工程和线路、管道以及设备安装工程,侧重于投资、进度的协调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监理范围和深度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监理工作量有差异。因此,需要对通信工程的监理取费标准进行调整.
根据统计分析,从企业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监理费用是开展移动通信监理的瓶颈问题。因此,要开展移动通信监理,要从总体项目投资考虑,结合实际监理工作量,采取固定费用的方式来计取监理费。这样在节省建设投资成本的基础上,即能满足国家的要求,又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程监管人员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关键词】施工质量;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主要目标,二者即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管理目标。同时二者又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它们既表现出一种此消彼长、互相矛盾的对立关系(如:要想大幅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加大投入,从而违背了造价控制的初衷;而要想最大限度地控制造价,往往施工质量又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又表现出一种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可能会出现返工,导致造价的增加)。下面简要探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辨证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首要目标,如果施工质量不好,不仅会浪费国家财产,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带来较大负面社会影响。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较好,就确保了建筑产品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原材料质量、设计质量、施工工艺技术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通常认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势必会增加工程投入。
工程造价是建造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除开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单从施工角度来讲,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而要保证施工质量,就要求选购质量好的材料,这样会增加材料的投入,并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劳动和技术含量,理应享受更多的补偿,所以说工程质量高其造价理应也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与内在动力,是各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通常建筑工程造价对建设单位来说是投入,而相对施工单位来说是收入。前者会千方百计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后者也会想方设法地增大工程造价,因而二者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尤其在当前这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取得项目,在报价时不惜压价竞争,降低盈利水平,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本,而一旦中标之后,有的施工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来设法提高工程造价,如提高工程取费标准、高套定额、加大材料用量、虚报工程量、多次出现工程变更等行为。在承包利润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往往会出现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现象,严重危害建筑工程的质量,以此来弥补工程造价。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能充分认识到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一味的压价,势必会出现牺牲工程质量的现象。当然,工程质量与造价也有数量界限,为了片面的追求施工质量而不计成本也是不可取的,较好的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产品追求的目标,但过高的质量不仅其成本很难承受,甚至还会导致质量功能的浪费。所以应充分认识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在建筑使用功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得双方在合作中才能实现双赢。
2、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起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作用。强化工程造价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质量,应渗透贯穿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如果工程造价管理在哪一个环节减弱、失控,就可能造成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影响工程投资效益的发挥;价格低于价值,就会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低劣。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进度的快慢和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单纯追求利润而忽视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不可避免也为工程质量带来一些问题,埋下较多隐患。如:一些建设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就缺乏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造价没有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有些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规范设计,编制出来的概算不能正确反映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总是高估冒算,偏差过大,出现造价越多,设计费取得越多的错误指导思想。又如: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肢解工程,任意多头发包,压级压价,并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自行指定建筑材料,使合同价款控制流于形式,出现"阴阳合同"。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反映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薄弱,更说明了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正确协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建筑工程产品的施工质量是实现其基本使用功能的有效保证,而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经济利润,利润是企业开展建筑项目的根本目的,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协调二者的关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建筑设计以及招投标阶段的质量、造价相互控制工作。在工程设计阶段,关键是要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度,这些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进度安排过快,都可能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些同时也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好坏,若施工组织不合理,将可能造成资源投入过多,施工效率低,施工进度安排过慢的话,也会造成造价失控。所以一定要对项目情况进行科学地分析,合理安排好施工进度,并且根据进度来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在施工前期还应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必须改进中标方式,不以价格为衡量是否中标的唯一标准,着重参考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标准,权衡质量、造价两者间的比例,合力地选出中标者。
(2) 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和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质量形成的主要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投入最大的阶段,所以必须协调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施工阶段关键是要做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遵循工程施工自身规律,严格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发现违规操作的应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还应做好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施工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应要求进行改进,以免到竣工验收时出现重大质量问题而返工,从而也避免了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
(3) 加强“人”的因素的管理,实现质量与造价共赢。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人的观念、人的技术、人的管理是建筑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应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项目筹划阶段成立项目经济评估专家组,其成员包括造价工程师、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以及技术负责人,由他们共同完成投资估算、投资策略、市场评估等工作,为后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阶段应加强技术人员与工程经济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并且由各方专家人员对设计质量进行评定,找出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招投标阶段也应建立由各方专家组成的招标小组,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制定招标投标工作制度及程序、评标定标办法,以防低价中标现象而危害到建筑工程质量;例如项目招标时采用材料的方式就是有效防止低价中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施工阶段,应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建立相关的责任制,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各自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并且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施工概预算范围之内。例如制定行之有效的项目奖惩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两大主要内容,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又复杂的联系,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施工质量和造价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伟.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协调;内容;方法
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有关建设各方认真履行合同,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工期和发挥投资效益的基础。因此,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要保证项目的参与各方围绕建设工程开展工作,使工程目标顺利实现,协调工作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也是监理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 何为建筑工程监理协调
监理协调是运用自己的权利、威信,用各种方法、技巧,使某行为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各种关系、各种层次、各个环节、各个因素整合起来,行动一致,形成组织活力,社会合力,达到组织目标,取得组织绩效的过程。协调是维系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和运转的重要纽带。
二 建筑工程监理协调的分类
监理按施工阶段划分,可以划分为项目决策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按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从前往后依次协调,称为纵向协调。同一时段内,各工程参与方、部门之间的协调,称为横向协调。按协调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结构式协调、制度式协调、个案协调。
三 建筑工程协调的前期准备工作
监理协调的具体内容包括与项目有关的宏观经济走向、政治形势、工程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及当地的相关规定;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状况、主导风向、年降水量及自然灾害状况;市场状况;工程项目情况等等。
这些前期工作必不可少,是以后进行协调的基础。会使监理的协调更加有效。现在有许多工程项目,监理受委托的工作是有限的,行使的权利也是有限的,有些业主甚至直接越过监理。但是,这并不表明监理工程师可以不具备这种能力。
四 建筑工程监理协调的范围和任务层次
(1)协调范围?分系统内和系统外,系统外又分近外协调和远外协调。近外协调一般有合同关系,远外协调一般无合同关系。
(2)协调任务层次?分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三个层次。监理员有监理员的协调范围和协调任务,主要是收集现场各种信息,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与施工现场的具体问题的横向协调。监理工程师牵扯本专业及其它专业间、结合“三控制、两管理”与参与工程各方的协调。总监则从工程项目的总体角度协调各参与单位之间、各专业之间、监理内部及系统外部间的总协调。
五 监理协调工作的特殊性
(1)受委托合同及合同中授予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及工作范围的约束。(2)为完成阶段性目标而进行。(3)是服务性质的。(4)工程参与各方不是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而是不同的、平等的、独立主体。(5)监理既是工程参与方、业主的委托方、又是承包商的监督管理方、又是双方现场出现矛盾的第一调解人。
六 监理协调的要点
(1)全过程协调: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2)全方位协调:建设方、承包方、分包方、设计方、监理方、材料设备供应商、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相关咨询单位等不同单位和部门。(3)全要素协调:工期、质量、造价、安全、环境等各项管理要素。
七 监理协调的性质
(1)应将协调的工程参与各方以及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2)协调的相关性:欲协调各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这种相互作用推动协调活动的进程。其结果会使整体效应并不等于各局部效应的简单相加。若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是消极的,其作用相互抵消,会使整体效应小于各局部效应之和。若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是积极的,则整体效应大于各局部效应之和。(3)协调工作应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4)协调的过程就是“异中求同”的过程。
八 组织协调工作的常用方法
(1)召开会议?召开会议是最常用的方法,凡涉及组织协调工作的人员或单位,聚集一起开会共同研讨协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取得共识,使问题得到解决。
(2)加强协商?在监理机构内部协调会中,要开展项目监理人员之间的协商讨论,以统一意见,作好统一部署。在监理例会和专项、专题会议召开之前,总监理工程师要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作好协商、协调工作,以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无效的争议。必要时还可以邀请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参加有关的会议,对于重大问题的协商与决策,也可召开由建设、承包、监理单位领导层参加的高一级协商会。
(3)沟通信息?信息沟通工作通过各单位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如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与设计工程师之间,与承包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总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之间,与设计单位项目总负责人之间,与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信息沟通还可以通过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简报等形式,还可以将所属监理单位的有关业绩的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让他们对所属监理单位有更深刻的了解,以提高监理单位的声誉,增强信任。
九 监理协调的工作量与承包模式有关
(1)传统承包模式:总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联合承包体、合作承包模式等。(2)新型承包模式:EPC 模式、CM承包模式、Partnering 模式等。
十 监理协调的处理原则
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平时做好各种事件的详细记录,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拿出事实,拿出证据。
十一 监理工程师应做到
(1)依法协调。(2)公正协调。(3)主动协调。(4)及时协调。(5)有效协调。
十二 监理协调的几种结果
(1)放弃:是一种消极的结果。(2)缓和:是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使冲突一方或多方暂时避免冲突,或减弱冲突的幅值。缓和,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中间途径。(3)和解:是一种积极的结果。总之,做好协调工作,要顾全大局,讲原则、讲公正、注意方式、方法。使业主和承包商都认可监理,协调才算达到目的。协调工作在工程监理工作已提升为“三控、三管、一协调”的今天,监理人的职责与权限亦愈来愈大和愈来愈分明,协调工作亦显得为尤为重要。因此,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