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2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基本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正常使用。对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不但要懂得硬件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懂得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只有掌握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才能搞好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关键词】 硬件;软件;计算机;要求;目的
一、家用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现在,通常的家用计算机主要是青少年用于配合学校学习而购置,硬件以单CPU台式机为主,配以微软系统软件、OFFICE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为主。实际上,青少年把计算机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多是用于上网浏览和打游戏。他们使用的硬件往往是比较近代的产品,配置也比较高新;对应用技术软件则要求不多,至多在添加设备扫描仪的同时加上图形软件。
二、家用计算机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越高档的计算机,它的硬件就越要求好的运行环境,好的环境就需要好的维护措施,才能防止运行环境变坏,才能保证计算机运行良好。提出下列要求:(1)定期检查电源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灰尘多时要拆开清洁。目的是防止电源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电源部件的散热需要。(2)定期清洁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磁头与光头(如半年一次),目的是防止磁头或光头因为灰尘或脏物造成读盘出错。(3)定期检查CPU、显示卡等部件上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目的是防止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CPU和显示卡等主要部件的散热需要。(4)计算机要定期进行使用,避免长期放置不用,目的是防止计算机元件因为接触不良或电容失效而影响需要使用时无法工作。(5)开机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后给主机加电;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后关各外部设备,开机后不能立即关机,关机后也不能立即开机,中间应间隔15秒以上,目的是防止电源电压对计算机元件的意外冲击而损害。
2.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1)开机后,系统软件没有完成进入正常使用时,不能立即关机,目的是防止不但容易损坏软件,也会容易导致硬件损坏。(2)基本应用软件安装使用正常后,马上进行系统区域备份工作,目的是为快速修复系统软件作好预备工作。(3)必须安装有防病毒软件后才能复制非本机的文件进入本机和上网浏览,防病毒软件发出提示时,不能确认的不要允许通过,防病毒软件必须要定期升级更新,目的是防止病毒软件损害计算机内的软件甚至是硬件,病毒软件几乎每天都在更新,防病毒软件也要求能自动更新。(4)随时或定期做好自编文档、自拍图片和录象等备份工作(方法参照第2条),目的是防止因为计算机系统软件或硬件的损坏而导致自己的劳动果实丢失。(5)不要随便删除系统盘上的软件,目的防止系统软件链被意外损害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6)同类型的软件不要全部安装使用,只挑选一种,目的是避免软件冲突。(7)执行软件工作,没有必要的话,尽可能不要同时执行同类型的多任务工作,目的是防止CPU工作量大,耗能也大,速度也会降低,软件容易出错。(8)关机时按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直接使用硬件按钮简单地进行关机,目的是避免系统软件出错或损坏,导致下次开机不能使用,或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启动软件自动进行扫描检查。
三、家用计算机的维修要求
(1)熟悉计算机硬件各部分功能,熟悉硬件自带软件的使用,熟悉组装过程。(2)熟悉计算机通用系统软件的快速安装与使用,熟悉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3)会使用测试卡、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硬件基本数据状态。(4)会对比分析硬件的正常与否,用替代法判断硬件的好坏。(5)会使用工具软件检测硬件的性能。(6)会使用工具软件调整或修复可以进行修复的硬件。(7)会分析检测主机关联设备的正常与否,会检测常见设备的正常与否。(8)会分析主机故障的原因是属于硬件引起还是软件产生。(9)需要熟悉局域网有关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应用,会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是由硬件还是软件引起。(10)对每次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总结,积累维修资料,多翻阅学习计算机软硬件书刊,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四、非家用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要求
(1)必须具有家用计算机维护和维修技能。(2)要了解和熟悉本单位或行业的计算机硬件构造,知道部件的性能。(3)要了解和熟悉本单位或行业的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要设置软件的备份工作。(4)要熟悉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和使用。(5)对24小时运行的机器,要定期在机器闲时阶段进行停机或不停机检查和维护。(6)对配有的UPS电源,进行定期的放电和功率测试,防止UPS电源失效而无法起到备用电源的功用。(7)设置运行维护记录表格,定时记录有关状况,以保证维护工作执行和完成。
参考文献
[1]王佩珠.电工电子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5)
《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一线教师的意见,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基本要求》从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能力素质需求的基本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评估五个方面,详尽、透彻地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阐述了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必须认识和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基本要求》还按理工类、医药类和农林(水)类,分别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并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各知识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实验单元所包含的技能点。《基本要求》是新形式下规范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基本要求》建立的背景
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阶段,21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55号文件),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等五门课程及其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和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155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例如:确立“4领域×3层次”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划分为“一般”和“较高”两个层次,以及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典型核心课程等。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经过前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相对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三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指出:面对大学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的现实,面对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极大期望,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与梯队建设、教学测评与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呈现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信息素养”的特点。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基本要求》指出:一门能够凝聚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并有效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发展的关注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会逐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意见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提出了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 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规划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 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视与相关专业的沟通与融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后继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
(3) 加强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体系。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4) 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实践教学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
(5) 统筹全校教师资源,加强高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个关键。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统筹全校教师的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研究的教师团队。
(6)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及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需要有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7) 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各校应建立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高校的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关注并检查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考虑到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要求》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所涉及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归纳为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以此为依据,针对理工、医药、农林等类别各设计了一组基础核心课程,作为构建不同专业类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的选择依据。为加强指导的可操作性,还给出一些典型类别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的四个领域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以及“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领域的内容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密切相关,而“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领域主要涉及解决专业问题的所需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则涉及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需要掌握四个领域所涉及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也有所不同。
每个领域的知识又涉及不同的层次,主要是三个层次: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相关专业应用。其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应用”与专业类别直接相关,更可能成为专业课程的内容;“技术与方法”层次则界于两者之间。
4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
根据国内外计算机教学状况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知识结构的分类分层的体系。
为了规范和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体系,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体系涉及与知识体系同样的四个领域,包含了操作性基础、综合性技能、专业性应用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1) 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向理工、农林、医药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与本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密切结合的,因此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理工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值计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潜在的软硬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医药农林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科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应该分层次培养。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由若干实验领域组成,每个实验领域包含若干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技能点。根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能力,将实验体系划分成四个领域,分别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S)、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 (P) 、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D)、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A)。每个领域又分三个层次,分别是:
① 操作性基础(B):常用软硬件基本操作,基本原理的验证。
② 综合性技能(S):技术与方法的实现。
③ 专业性应用(A):涉及专业的应用技能,有关的专业软件应用等。
(2) 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领域和层次组成,实验单元列在由领域组成行由层次组成列的表格中,它是计算机实验的基础单位。实验单元由“技能点”构成。
5 理工类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举例
为了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理工、农林(水)、医药等不同的专业类别,分别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同时针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供学校选择和参考。
下面,以理工类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1) 核心课程
《基本要求》建议理工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核心课程有六门,即: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涉及上面四个领域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该课程应该类似于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其他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稳定、规范和系统。与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较,“大学计算机基础”更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原课程中一些工具的使用与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验课完成。
“程序设计基础”是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建议作为大多数专业(特别是技术类院系)的必修课。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程序设计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例如从课程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选取:
①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
②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
③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另外,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 (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开发应用程序。
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领域中两门典型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知识领域的内容。
(2) 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 + 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下面,从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议方案。其中X部分没有分必修或选修,可自行选定。
① 电子信息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等。
② 科学计算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和(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③ 信息管理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分析与决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④ 辅助设计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⑤ 基本应用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分析与决策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常用软件的应用”(如办公应用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内容与名称根据专业实际要求确定) 。
以上类别是根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进行分类的。大部分专业可以直接参照某种类别,选择对应课程;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能会涉及多个类别,请各校根据相应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参考各相关类的课程建议方案自行选择合适的课程。
6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加深远的计算机教育。回顾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是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带有普及性质),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更具大学教育特征和专业应用特征)。
(1) 在《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指委、许多知名院校和一些出版社等组织不少资深教学专家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工作。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课程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共享这样重要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而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受益于广大学生,值得我们思考,值得学校领导费心关注。
(2)《基本要求》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也是资深教师编写好的课程教材的重要依据,在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者应该首先积极领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涵。
《基本要求》提出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① 对于重点核心课程的教材,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以及计算机专业类教材。
② 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而不要再讲一些过时的概念和实用价值不高的技术。
③ 要鼓励专业课教师(或与基础课教师协作)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
④ 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要能适应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⑤ 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鉴于上机实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应做到主教材和上机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内容合理分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本要求》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开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全新局面。
Abstract:from our re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ope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pect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关键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Key words:computer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on of talent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48-01
一、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结合社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积极研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增加实用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想。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常用工具软件”等计算机技术与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整合,把中英文录入技术、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文字处理技术、表格处理技术、演示文稿制作技术、简单网页设计技术和Office综合应用技术作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形成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6+1”课程内容体系。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理论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新组织了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案例中,整个课程内容形成了认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应用、Word图文排版、Excel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Office综合应用七个模块20个案例,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
二、融合信息化服务专业知识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本素养,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平台和使用工具,而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教学中,职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直处于脱节的现象。我们非常注重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与学生专业能力的结合,积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多次探索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融合,开发了符合我院各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15种,见下表。教学活动中,不同专业使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学习不同的课程内容,从而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引入案例一体化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引入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借助实际工作情景引导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做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边做边提高,教学过程一体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四、推进的能力培养方案
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能力锻炼分为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条线,同步训练是教师在介绍学习情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和学生同时实施操作的案例,以教师展示的实际效果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教师模仿本次课的学习情景提出的工作任务,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案例,以巩固性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需要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学生课后的训练任务,该任务较课堂任务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
考试一直都被当作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合理有效地通过考试来引导学生强化能力的训练?我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计算机“6+1”能力考核方案,将考核分为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与网络应用能力、图文排版能力、电子表格处理能力、演示文稿制作能力、网页制作能力六个子模块和一个Office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六个子模块分别仿真实际工作环境,创设考核任务,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能力的测试,方便教师实时监测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合理调节教学实施的进度。整个教学活动实行教考分离,实施融合六个子模块的Office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将6种计算机基本能力有机地结合,升华为计算机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
六、校企合作共建,提供社会服务,构建工学结合的学习环境
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积极开展社会合作,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共建课程,共同培养人才。一是开展顶岗实习,与校园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长年聘请校外办公业务技术能手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及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参加办公自动化业务实习;二是开办文印社,对外承接文印业务,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轮岗、顶岗等多种形式参与到该活动中,提高办公业务的操作能力,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三是为社会进行计算机基础培训,先后为企事业单位办公人员进行办公自动化培训、为学院各系部教师进行办公自动化培训、为下岗职工举办再就业电脑培训、为残疾人免费上门电脑学习培训;四是对社会开展计算机考试培训,多次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考生200~300人左右,合格率较高;五是通过网络答疑,为学生和社会人员免费提供办公自动化的咨询和答疑。
自我院实施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66年学生参加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为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方法;教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08-02
21世纪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标志的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而其中,最基础的是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已成为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的信息基础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满足信息化社会人才需求的基本途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在高等学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力。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形势
目前,西安石油大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两门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上机操作实践机房建设也具备相应的规模。然而,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旧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示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一部分新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较高,但由于生源地和家庭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又有一部分学生计算机使用水平较低。这就造成一部分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使用水平较高的学生显得不必要,而对计算机水平较低学生来说又显得很有必要。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
2.随着学生人数增加,本课程教学工作量越来越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目前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授课学生在4500人~4800人之间,而任课教师只有9人,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师潜在教学水平的充分发挥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新生的基数越来越大,教学资源的开销也越来越大,直接冲击着课程内容的必要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因此,如何避免已经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新生重复参加学习,减少教学资源占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1+X”体系的分层次教学模式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基本上分为计算机大公共课、计算机小公共课与计算机知识背景专业课三个层次,分别对应计算机基础层次课程、技术层次课程和综合应用层次课程。其实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中,就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这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层次”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当时称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加“文化”的目的是强调计算机普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使大学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面达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和计算思维意识,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技术层次”包括四大类与非计算机专业应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技术、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设计技术综合应用,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问题的初步能力。
计算机“应用层次”包括面向不同学科专业门类的综合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定位在综合应用的通用方法层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设置不断增多,计算机应用课程也随之增加,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提出11条建议,确立“3个层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核心课程,即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加6门其他计算机课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完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形成了基本完整的“1+X”课程教学体系。其中,面向全校学生的第一层次计算机大公共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面向不同专业大类的第二层次是计算机小公共课有程序设计语言C、程序设计语言VB和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软件技术基础也是属于这个层次的课程;第三层次是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由各专业院系自己开设,尽管不属于计算机公共课范围,课程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三、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采用以配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为基础,以在线答疑、在线作业、在线考试为补充的教学实践模式。其充分利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把教学要求和目标,与教学过程、考核过程、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从而整体优化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一)学生分层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层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对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操作实践考试,从而实现分层。考试形式为上机考试,考试内容为Windows、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和文本录入。根据考试结果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为通过考试标准分数线的学生,这一层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其余没有达到标准成绩线的学生为B层,这一层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相对较低。
同时,为了实现学生分层教学,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另一部分为计算机操作实践部分内容,并作为两门课程或教学环节进行管理。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了按层分级教学的目的,最终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
(二)注重课堂教学,贯通两个层次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要充分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比较全面地讲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并注意与计算机操作实践课程内容的贯通和为程序设计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有助于老师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认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产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冲动和欲望,促进学生在计算机与信息方面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大学生应有的水准。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前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2006年教育部“白皮书”后,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增加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和多媒体原理等内容,提高了课程的难度,但同时又取消了Office软件操作的内容。在2008年的教学评估中,本课程暴露出了教学内容定位偏差的严重问题,理论内容多,实践环节少,缺少Office软件操作的教学内容。2009年增加了Office软件操作的教学内容,又出现了课时不够的问题,鉴于此,2010年初组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项目,并根据36学时教学要求,确定了现在的课程内容。2013年又修订出版本教材,将Office升级为2010版,以适应新的需要。
(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自主开发了基于C语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平台主要由网络课件、网络资源、在线答疑、在线作业等部分构成,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考核方法与考试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分类考核的方式。A类学生免修计算机操作实践部分内容,只修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内容;B类学生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实践两部分内容。课程结束后,两门课程一并安排用在线考试系统测试,由考试系统分别给出两门课程百分制成绩,总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汇总而成。
考试系统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且操作方便,考试过程本身也是学生操作技能的表现。自动评分系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阅卷的负担。
四、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各个教学环节,使之更加合理和系统化。在网络普及发展的今天,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要顺应信息社会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教学资源,以传统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资源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杜鹏.算机基础课程“1+X”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8):38-41.
1 引言
在告别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进程中,越来越需要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球兴起,现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农业领域渗透,对农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就我国整体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速度较缓慢,远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而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农科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对农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2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针对我校和其它兄弟院校的调查研究,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视不够。因为,这些学生是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领导、老师认为懂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行了,不需要更深的计算机方面知识。如会上网、聊天、打字排版就行了。在将来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学这么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农业科研中怎么能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提高科研项目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来说,意识不到计算机的作用,意识不到计算机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知识是解决未来工作中面临问题的钥匙,而是仅停留在文档处理、表格处理的认识水平,对编程等认为“高深莫测”,缺乏信心。
2)所学计算机课程较少。进入90年代,各高职院校基本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其它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基本没有开过,一般只学一个学期,最多60个学时,到目前为止,我校大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和学时还是这个情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世界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农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么一点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根本不够用,距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相差甚远。
3)计算机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在农科高职院校里,要根据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
4)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每年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有的学生是对口生,有的学生是普招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过计算机知识,有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极少数学生学的计算机比较好,不少学生一无所知。
5)目前农科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在学校三年时间根据不同的专业应连续不断地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分层次进行教学。
3 提高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设想和策略。
3.1领导、老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需要校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加大投入, 筹集资金,改善计算机设备条件,淘汰使用多年的机器,及时补充新设备。(2)加强管理、资源共享,学校机房众多,由于涉及多个系部,因此难以统一协调管理,设备使用和人员工作整体效率低下。一方面是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个别系部教学实习资源充足,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有些系部甚至购买的计算机多年未投入使用。而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超过一定时间不用造成巨大浪费。通过制定协调的政策,开放全校机房,统一调配,可以优化管理全校资源,使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的新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使用效率,把设备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要转变这些旧观念,就要走向社会,深入农业企业搞调查研究,参与农业企业的生产工作,我校一位教师就是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结果开发出了一个养猪管理方面的软件,这位教师并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了,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大发展,愈来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既具有本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又比较懂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人。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和老师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对在校学生来说,由于没有深入到专业研究,仅处于专业学习阶段,难以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停留在知道专业需要计算机理论和基本技能。知道相关内容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用,需要学到什么程度。许多同学只重视一般的键盘操作,他们误认为打字速度快就是计算机操作熟练,而往往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软件编程看作高深莫测。部分同学计算机基础较差,学习跟不上,对学好计算机缺乏信心。针对在校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企业去参观。组织这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去做报告和讲座。
3.2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我们要到农业企业去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增加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学时数,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的,增加开设“猪博士”管理软件的学习、“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于现代养猪场开发的)软件”的学习和“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等的学习。同时建议每个非计算机专业都要学习一下《信息检索》这一门课。信息检索具有三大重要意义:1) 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2) 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3) 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同时,增加上机学时数,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3因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针对高职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形式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在学生入学后统考一下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考成绩将学生分三个等级,对每个等级进行编班上课,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等级高的即基础好的班级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等级低的班级可以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开始学习,学习进度慢一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既符合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及规律,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4要保持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连续性。计算机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安排的有限的课时难以达到预定要求。此外由于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问题,学生普遍反映低年级开始上计算机课时,学生很难将计算机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高年级进入专业课时,有了将计算机与专业问题结合的机会和需要,但却发现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表面和能够应付考试,与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去甚远。
鉴于此,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学应结合专业的课程进度保持连续性,积极研究教学安排与专业的结合,使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教学融入整个专业教学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的进展,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在其他课程中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穿插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保证三年大学学习中计算机学习不断线,使学生认识到并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
层次性。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上三个层次”,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就是要根据“三个层次”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和指导计算机基础教学。
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具备计算机的一般通用认识基础。
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工具的基本技能。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课程,例如我校的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可选《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Access数据库》等。
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层次的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例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教学课程选择《vb.com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总之,应当结合专业需要和特点组织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体现连续性和层次性。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干学科有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等。
2、网络工程是指按计划进行的以工程化的思想、方式、方法,设计、研发和解决网络系统问题的工程。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网络科技人才。主干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Courses
Zhang Kan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cours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rrent form of teaching,tha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develop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arget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teaching content and experimental content of the organiz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aspects,the use of some new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fun and easy to understand.
Keywords:Computer;Graphics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s
一、引言
计算机图形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图形生成、处理、显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图形问题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开发图形软件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涉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主要讲授各种图形的生成算法,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近年来,随着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基础、程序设计等能力又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对于图形学算法的理解和实现更是难上加难。课程的实践性也很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如果理论与实践互动性不够,容易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
二、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定位。计算机图形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面向对象语言(C#)为工具,从计算机图形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入手,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图形的生成技术,配合基本图元的实现能够自行开发和设计一个小型的图形系统;在此基础上将图形的变换、实体造型、消隐及三维成像等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纳入教学内容中,生成具有光照和纹理的真实感图形。符合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的办学定位。(二)教材的选择。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原理的讲解,这些教学内容是任何计算机图形生成技术的基础,可潜移默化在学生以后计算机图形应用开发中。(三)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算法,可以制作《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该系统利用.NET平台下的C#结合OpenGL进行开发,主要包括:点、线、圆、多边形等常见的基本图形算法演示;二维图形变换、裁减以及区域填充等算法演示;三维图形变换等算法演示;光照明模型、纹理等算法演示以及交互式图形绘制。采用该教学辅助平台后,在学习相关算法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算法的分步执行结果,帮助学生从直观角度理解各种抽象算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四)教学内容的组织。计算机图形技术算法中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在理解算法时要求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内容首先注重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其次突出重点,对一些要求掌握的算法,仔细分析,剖析其基本思想。只要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了,算法的实现就容易理解了。对于一些重要的算法,可以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以多边形扫描转换的扫描线算法为例,首先介绍基本思想,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伪码,最后运行《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的相应模块,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一些重要的中间结果,学生可以在程序中设置断点,通过调试方式读到各个变量的值,加深对算法基本思想的理解。学生掌握基本思想后,要再介绍如何处理算法的特殊情况,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程序设计的完备性。仍以该算法为例,将算法输入修改为另一组顶点,运行程序,得到的运行结果不是预期的结果,或者说是错误的结果(如下图中,圆圈标注的点不应该出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让他们自己修改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成功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对象为主动学习者,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的理解和创新。仅仅强调基本的概念和算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采用以下方法可以促进教学:1.“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将抽象的算法可视化,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既有助于算法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动手一试”的热情;2.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理论与实用软件之间的关系,适当介绍计算机图形技术理论、算法在流行的图形设计和动画制作软件(如AutoCAD、3DMAX等)中的应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在教学内容中适时补充介绍一些当前的研究热点,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验内容的安排。从培养目标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不是图形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者,更应具有成为开发应用软件人员的潜力。计算机图形技术涉及大量图形造形、图形生成和变换的算法,结合课程特点设计了四个实验内容:直线、多边形、Bezier曲线和真实感场景的绘制,完成实验的难度依次递增,强调学习、研究和实验的有机结合,鼓励创新性。由于配套课程有.NET开发,编程语言选择了C#结合OpenGL的方式,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课程实验的同时,也进行了C#编程语言的训练。两门课程相辅相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可以“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为框架来完成各个实验。学生无需考虑输入、输出的细节,而只需关注算法的实现,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努力之后都可以完成实验。
三、结语
“计算机图形技术”这门课程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备课、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平台体系,需要更好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能够多从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工作,将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段江.计算机图形学教改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80~82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计算机硬件;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
在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有些计算机硬件课程很抽象,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与已经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毕业的同学交流后,认为学校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对将来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帮助不大,而对将来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帮助很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校反而不重视,教学时间太短,没有深入地教学;④教学方式缺乏对本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中重视软件课程的学习,而轻视硬件课程的学习,其结果是许多学生的硬件能力比较差,不能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技术设计。因此,对于如何设置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已成为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因此,它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如何合理地调整计算机硬件课程设置,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技术设计奠定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是摆在计算机专业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行工程设计,计算机硬件技术开发时,普遍感到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乏项目的开发能力;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与同事沟通方法。如何在计算机本科生教育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是老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就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21世纪计算机硬件高技术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计算机硬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为此,本文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根据计算机专业各研究方向对计算机硬件课程建设,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设,对本科生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培养本科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素质进行研究。
一、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设
(一)充分认识计计算机硬件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计算机硬件及应用技术已是IT领域不可缺少的支柱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移动通讯、消费电子、无线网络、工业控制和军事国防等各行各业,无时无处不在影响每个现代人的生活。能够综合应用软件和硬件,系统研发的工程师成为计算机行业最为紧俏的人才,其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与培训中心的重视。
(二)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立
ACM和IEEE-CS共同推出了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系统地列出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课程,我们以此为蓝本,并根据我院在计算机硬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建立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授计算机组织和工作原理,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讲授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计算机控制》,讲授计算机控制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讲授单片机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和设计技术移植;《计算机系统结构》,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评价分析方法。由这5门课程构成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
当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在成熟和稳定的同时,要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为此,必须对主干课程设计其课程的主线,并沿主线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新技术。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所以教学的任务是为学习者创设的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教师不应该采用权威式的教学方式,不应采用强制式的指导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设计,主持,调整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着教师的主导作用。
计算机最基础的证书是全国计算机一级。
NCRE目前共设置了四个等级:
一级:考核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办公软件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技能。
二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
三级:分为"PC技术"、 "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四个类别。
四级:考核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项目的分析设计、组织实施的基本技能。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1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他们具备从事相应工种所需的各种技能,成为熟练的高级技工。学分制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也是现在势在必行之路。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培养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如何做好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由显重要,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索。
1 专业定位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高等职业技术类三年制专科专业,我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今至已连续招生9年,今年9月开始进行学分制教学,因而要进行新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我们将新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定义为培养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2)掌握信息、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3)能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4)以社会岗位为驱动,以技能培养为主线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2 人才培养模式
2.1 模式概述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学校的发展纲要和学分制的要求为指导,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特别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或“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2 目标体系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的基础理论,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信息相关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工作的能力,能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或网站(网页)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具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3 培养方式体系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及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应立足于地方经济,辐射云南,依托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应用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 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优化、整合
本着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的特点,加强理论课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充实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在行业中的应用。在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整合和内容的更新,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学科类(或专业群)必修课由计算机科学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构成,包含,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本专业的专业基本课程,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使学生具备专业应用和专业深造的基本素养。在专业选修课方面,计算机科学系通过大量调研和分析开设了两个专业课程群方向,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模块学习,两个模块是网站(网页)设计、开发、维护和广告设计与制作,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平面、三维和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科学系开设的任选课方面,共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分)、计算机网络技术(4学分)、多媒体技术应用(4学分)、常用工具软件(4学分)任选两门。
4 教学保证
4.1 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综合性应用专业,它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把该专业办好。目前本专业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从师资队伍专业结构看,我系有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的教师。从专业和近年来课程开设的情况看,我系完全能够办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4.2 教学建设
4.2.1.校内建设。本系有两间带服务器的专业计算机房(两间机房匀为近两年投资,计算机性能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供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课后练习使用。每间实验室匀有教师带着学生进行维护和管理,使每间实验室任何时候都能达到教学要求(保证无故障影响到教学)。
4.2.2 校外建设。我系跟本地七家电脑科技公司和广告设计公司签定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同共建本专业,主要方式有两个:一是请公司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到校带实训课程,使学生的技能上能达到相应公司的要求,二是学生进到相应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实训,要求本专业学生每级每学年至少到相应公司实习1周以上,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就具备做作业相关工作能力。
5 结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从2012年9月开始实行新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个新的方案中,一些不合理地方将会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进行调整。总之我们会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教学研究
1 计算思维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定义了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它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从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层次上进行研讨和不断探索,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基本涵义和基本特征,指明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教学改革的方向。2008年6月,美国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学会在网上了得到美国微软公司支持的《计算思维:一个所有课堂问题解决的工具》(Computational Thinking:AProblem-Solving Tool or Every Classroom)报告,对计算思维的基本涵义的理解进行了总结。英国计算机协会(British Computer Society,BCS)组织了欧洲的专家学者对计算思维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欧洲行动纲领。中国科学院李国杰院士主持撰写的《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认为计算思维是克服“狭义工具论”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其他信息科学技术难题的基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董荣胜教授对计算思维在学术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新思路和新模式。
计算思维是信息科学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新的概念。董荣胜教授等专家从学术研究角度针对计算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清晰地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明确了计算思维的基本特征。那么,如何通俗、简单地理解计算思维,进而更广泛地推广,使其能被更广泛地接受和认可呢?文献给出了一个比较贴近生活且通俗的定义:计算思维是指受过良好训练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面对问题习惯采用的思维方法。面对同样的问题,具有良好数学思维者会习惯于考虑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函数)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计算思维者习惯于设计流程图,借助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将计算思维有意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构建基本的计算机文化素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2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系统地学习中积累而成,并不能通过一门课程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校计算机专业设置了成体系的、有助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而非计算机专业并没有为此开设成体系的课程,往往只是在第一学年开设一或两门计算基础课程,这就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挑战。陈国良院士、李廉教授等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训练计算思维的最重要且最好的课程。这样,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任就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限的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就成了一个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无意识的,甚至是缺失的,没有重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高,片面和过度地强调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高。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机械模仿教师操作步骤的过程,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领会计算机科学的精髓。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将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向学生介绍并讲解其应用方法,学生会因为枯燥的演示及简单操作而轻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与预期落差较大。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最终还是要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计算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笔者从教学研究角度探讨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有限的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计算思维能力。
3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思维能力涵盖了基于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不仅要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要能够运用其去自主学习和开拓性地研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中不仅要突出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的理解,更要教会学生运用已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去开展后续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并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体会计算思维的本质,并将其内化于思维中进而逐步形成计算思维。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形成计算思维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焦点。
3.1 突出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及思想的理解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只有掌握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这些抽象的内容,才能理解计算思维的本质,才能在实际应用中习惯性的运用其解决问题。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较少,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受到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学习和掌握到更丰富、充实的知识,从而构建完整的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在完整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全局高度理解计算机科学的精髓,更有利于计算思维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中突出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及思想的理解,相当于将计算机科学的一般规则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一般规则后能更容易地去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复杂问题。相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去灌输,学生的视野也将局限于应用计算机去实现某些具体的任务,从而对来自交叉学科的复杂问题望而却步,更谈不上在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上形成计算思维能力。
在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中,变量是最基本的概念。对变量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计算机科学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学生无法开展后续自主的学习,更谈不上更深层次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精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感到困惑,换句话讲,就是没有入门。学生自己的认知与课本内容不一致,往往强迫自己去认同课本上观点或者死记硬背知识点,造成虽然也很努力地学习但总感觉“飘”在课本上的现象。长期这样的累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失去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就是基本的概念没有掌握,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科学时总是拿数学思维来套用,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并形成困惑。例如,在变量的理解上,总是习惯地运用数学思维从数学角度去理解和认知变量,而忽略了计算机变量的本质。变量的定义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值的量。”理解变量时不仅要理解变量名、变量值及变量地址的含义,还应理解变量表达式与数学等式的区别。变量表达式代表计算机执行的某个行为,数学等式代表一种状态(某个量与其他量是相等的)。例如,数学等式f(x)=ax2+bx+c,表示f(x)与ax2+bx+c是相等的;计算机科学的表达式:
t=a;/*第1步:变量a的值赋给中间变量t(备份变量a的值);*/
a=b;/*第2步:变量b的值赋给变量a,变量a原来的值被覆盖;*/
b=t;/*第3步:中间变量t的值(变量a的原始值)赋给变量b*/
功能是实现变量a、b值的交换,执行过程见图1。理解诸如这样的基本概念能帮助学生跳出惯性思维,养成计算思维习惯。
3.2 基本技能掌握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当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突出应用、强化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实用工具,重点讲解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骤。这种将计算机作为工具的教学思想,过度强调计算机本身的技术应用,很少将计算思维融入教学中,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机械地模仿教师演示的过程,即使掌握了这些具体的操作过程,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无法灵活应用。一个典型的实例:一些学生学习过网络技术基础和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却不知道如何在网络上准确地查询资料或有效地寻求帮助。
计算机基本技能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是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应从全局角度审视计算机基本技能在整个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过度强调基本技能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和思考,忽略了基本技能的掌握,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在实践操作进一步认知和领会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将计算思维融入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逐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是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科学途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过程中加深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在掌握基本技能基础上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并促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形成。
3.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在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方法的应用及思想的领悟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由于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无法系统地、详细地讲授,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科学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方法及思想。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包括实验内容的安排,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习惯,规划实验流程和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更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特点,全面把握知识体系,科学规划实验内容,恰当选择案例,生动设计实验形式,打造能够训练基本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实践教学平台。
《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信息科学普及教材,通过一些既有趣又容易的活动来达到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目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实用教程,该教材着眼于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及思想,生动地展示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流程,让学习者理解新技术原理,开发学习者的计算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该书不必用到实体计算机就能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方法及思想。该教材中的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及案例选择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4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
要将以重技能培养的教学转变为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理念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切实为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而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学生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学习,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这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去思考和设计能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也要求学生放弃简单、机械模仿的学习习惯,高度认识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与学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较快地形成计算思维。
其次,要全面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计上有很大区别,相比较而言,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少且不成体系,课堂教学时间也十分有限,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安排就不能像计算机专业那样全面和系统地讲授,必须在继承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全面、科学地进行优化。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理念,重新审视教学重点内容,突出能体现计算机科学核心思想内容的讲解,删减工具软件的演示教学。因此理论课堂上重点讲授计算机科学的重点概念、方法和思想,突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少讲甚至不讲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实践课堂上,以经典案例作为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和探索。
最后,要构建完整的教学平台,提供开放学习机会。文献提出了构建计算机文化教学平台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计算机认知学习平台、硬件环境平台及多元化软件平台,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思路。许昌学院已经初步构建了这3种平台。在实验室内外合适的位置设置一系列的计算机文化宣传板,构建了完整的实验室网络环境,不断充实网络学习平台。笔者重点探讨多元化软件平台的建设问题。当前,网络学习平台解决了学习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但这些学习平台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好网络平台的学习内容问题。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必须完善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网络平台上提供了计算机科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算法及思路,学生不仅可以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拓展性的二次开发。这样的学习平台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7018602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较低。高职院校的生源与普通高校有较大差距,并且招生范围广、学生自身素质偏低,在基础掌握上层次也不同。计算机是一门需要系统性教学的课程,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习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掌握计算机能力的层次不齐。有些学生在没有理论基础的条件上具备简单操作能力,有的学生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签于以上种种情况,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状况。
其次,硬件设施缺乏。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在硬件设施的配置上(例如实验室设备、机房设备等)有所缺乏,从而影响计算机课程教学。学校应提供设备齐全的实践教学场所,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实践操作,更好地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效果。
再次,教学模式陈旧,学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很难转变教学理念,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照本宣讲理论知识,并利用投影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展示。而在上机实践课程中,教师也仅是单一地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不启发学生自己去练习或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创新,使得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难以提升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深化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合理定位,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 明确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地位与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与其它高等教育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就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理论知识方面。当今社会,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各行业对人才的基本需要,作为高职院校,更应当注重计算机基本操作课程的开展。我国计算机课程近几年逐渐普及,由最初的理工科院校开设到所有高校都开设,可以说计算机教育在当前高校中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计算机教育分两种范畴,一种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所有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学生数的88%以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必修基础课程,应当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教、学、练”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以技术应用为第一要素,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协作,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本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奠定基础。
2.2 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创设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方向
在教学理念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把“专业对接市场、模式对接需要、课程对接能力、质量对接管理”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顺应社会需求,撇开教条的书本理论教育,培养具有超强实践能力并兼具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本职工作。
在课程设计方面,应采用高起点与高目标相结合;大量信息与高效率相结合;重点讲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讲授思路、方法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掌握已有知识与探索未知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程的定位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设本门课程重在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去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3 增加设备投入,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
增加设备投入、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尤为重要。要充分认识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尽最大可能补充和更新计算机设备。同时,学校尽量在机房配备投影,教师可以在实践课堂上边讲边演练,学生也可以边学边演练,切实做到讲练结合,从而提高课堂的实践效果。
2.4 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能力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普及与应用的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技术基础。所以在学习能力上,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文字与表格处理,可以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基本操作;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日常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基本应用,能够根据具体事例进行相应软件的具体操作,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具体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
2.5 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白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人成才的需要,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实践、求知,并在探索、实践、求知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整合教材、趣味先行,任务驱动、实践先行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从基础理论知识入手,再逐步导入Word、Excel等实践操作,对于部分已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讲,基础理论介绍会导致他们厌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每节课的实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应改变从理论入手的教法,而从实践操作Word入门,先让学生学会打字,再学会Word的基本操作,以其直观、感性、生动的一面调动学生兴趣。同时可穿插计算机软硬件等基础知识及其它理论知识,学生不仅掌握得更快,而且不至于产生负面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照本宣读,只遵从于课本,而是要精选实例,将知识点融于实例中,教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首先构建自己的“树”,由“树”找“枝”,顺“枝”模“叶”,最后达到构建自己所需要的“树”的目的。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应撇弃以往教师先讲,学生后练的陈旧思想。在每次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分模块设计教学,安排学生自己先做练习。比如教师设计一段文字排版,让学生先根据已有效果排版,遇到问题主动请教,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日常生活。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的兴趣会相对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Word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板报,并打印出来开展评比;在PowerPoint 幻灯片实践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漂亮的生日卡片等。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贴近他们的生活。
第三,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贯彻“精讲多练、实训指导”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通过相互学习、讨论,自己去探索、寻找操作方法和技巧。实训教学中多让学生体验成功,通过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基础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应当在课间和课堂上多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以烘托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仅喜爱这门课程,也喜欢任课教师本人。这样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并能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和认同,进而提高整个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为核心。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操作演练法”、“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乐于学习计算机知识。
2.6 加强考核认证机制
作为教育行业,考试是重要的考核环节,也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出学生学习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同时也可以检测出教学效果,从而总结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方法。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高职院校应对其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将学院考试考核改革为国家级的计算机等级取证考核,使每个学生都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起来。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想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