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如何入手

高中数学如何入手

时间:2023-09-19 16:2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如何入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如何入手

第1篇

高一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众所周知,高一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来说是一个延伸,而对于高二、高三的数学来说仅是基础。所以,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作为高一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好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数学学习质量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数学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

一、内容上的衔接

对于高一数学教学来说,函数部分是重点,也是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的切口。众所周知,高中函数中的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单调性等是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与图象相关知识的一个延伸,是初中二次函数的深入研究,所以,在衔接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直接脱离初中的内容,要有效地做好衔接,否则,只会让学生出现“轻视”的态度,导致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上心”,影响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生为本”“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的理念被有效地贯彻到了初高中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科目少,时间相对比较充足,即便是教师实施一言堂,也能在课下或者是自习课的时候一一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一对一的教学,导致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学习。所以,一些教师的“自主学习方法”“小组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就发挥不了其价值,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为了做好初高中数学课堂的衔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初中所学的内容,对“y=x2+2x+1”函数的图形进行绘制,并自主思考,对称轴两侧的x的大小变化与y的大小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之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从图象中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该如何判断呢?”这样的过程从内容上做到了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

三、学习法的衔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方面比较依赖教师,习惯遇到问题就向老师请教,导致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等都相对较差,如果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我们直接实施“全放手”政策,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无人管”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懈怠”,最后,导致成绩下滑。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自主求知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总之,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是迈好高中的第一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入手来做好衔接工作,进而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走进高中、适应高中,同时也确保数学课程目标得以高效实现。

参考文献:

张要臣.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4).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原因;措施;

 

前  言:高中数学由代数和几何数学组成,不少同学对高中数学抱有很大的怨言,经常感叹数学计算量大、推理证明困难等。笔者认为,对于高中数学,不仅要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记忆并理解,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加快数学学习进度,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一、高中生学习高中数学困难的主要原因

    对于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揪根溯源,寻找学习中觉得困难的真正原因,只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当前数学学习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 基础差,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

对不少同学来讲,学习数学最大的困难在于对公式和定理的记忆以及掌握运用。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让同学感到棘手的是不知道这些定理的来源以及相关的逻辑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同学数学基础较差。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缺少对公理、定理以及相关推论的证明理解,只掌握了基本内容但缺少证明逻辑。这就造成在推理联系性较强的高中数学体系下的学习困难。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基础课程听不懂,造成后期的连锁反应。

1.2 练习少,缺少熟练性的数学训练

对于高中数学来讲,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和训练性学科。虽然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和减负,但是在现行的高考模式和要求下,数学所占的比重和分数依然不可忽视。必须通过大量的数学训练来吸收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内容。当前不少同学正是缺少对练习题的大量训练,缺少了熟能生巧的练习过程。从而导致他们所见的题型单一,在考试中必须耗费时间进行解题思路的试探。降低了考试时间的利用率,影响考试成绩。

1.3 提问少,缺少对问题的体系化研究

    高中数学是一门体系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待高中数学学习,不能采样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进行学习,必须从整体入手,在掌握一种题型解题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拓展知识点的联系性,争取用到之前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联系,每道题尝试两到三种解题方法。当然这只是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题型,对于简单题型依然还是需要以课本例题的解题方法为主。同时还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不爱对老师提问,有问题藏着掖着,日积月累后面对难题竟不知从何问起。这种不爱提问的学习态度也严重影响了对高中数学的学习。

 

二、有关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心得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增加了对数学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几点学习方法,在此提出来,希望对其他同学的数学学习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老师同学以予斧正。

2.1 养成良好的课前课后学习习惯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巧。虽然有老生常谈之嫌,但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确是屡试不爽。同学们必须对教材进行预习,我对数学课本的预习并不是简单地翻阅,而是先做例题,保持至少十分钟的思考,在我使用之前学习知识无法解答的情况下在教学内容中寻找答案,然后再看教材中例题的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思路。同时还要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建议使用两种“版本”的笔记,一个是课堂速记笔记,一个是课后整理笔记。这样不仅提高了对课堂记忆的吸收,还有助于笔记内容的查询。

2.2 重视高中数学基础内容的学习

    在当前高中数学考试中,并不是所有的考试内容都是由复杂题型组成的。纵观当前高考题型,其中30%的内容属于课堂例题的变形,这部分内容大多较为简单,属于基础中的基础,被称为送分题,学习好课本内容即可解答。因此我们必须将课本例题全部掌握并熟练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答好“送分题”,保证在基础内容中不丢分。另外,还必须在课堂学习中重视对基础课程的听讲。老师讲解和我们自己学习属于两个维度,因此只有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丰富我们对数学问题看待的客观性。不能因为自以为理解了就放弃对教师讲课的听课机会。这也是重视基础,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方式。

2.3 掌握分阶段练习的数学学习技巧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律。日本著名教育学家米山国藏先生在他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曾经谈到,对数学的学习尤其是高阶段数学的学习,必须遵循“分层原则”和“累进原则”。也就是说在接触教学内容头一个星期甚至是头几天中要从基础做起,一个星期后在进行教学难度提升。而且难度的提升要逐层累进,最好不要追逐所谓的“难度”(有兴趣除外),不利于解题方法掌握的连贯性。此外,还要根据学期的时间长度和课程进度进行适当的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学期中记住并运用好所学的数学知识,不至于学了后面忘掉前面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数学成绩不甚理想的同学,做好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从当前做起,从基础学起,从例题练起。在课本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学习中,逐渐加强对内容的理解记忆,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成绩在扎实基础的推动下稳步提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掌在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让我们在数学的海洋中努力徜徉吧。

 

参考文献

[1] 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D].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1-100

[2] 武敬艳,探究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J].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4,11(4):193-193.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

作业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是值得我们讨论的课题。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业的作用往往被教学工作者扭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成了教师题海战术的载体,学生压力很大,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大大较低了作业的质量,低效的作业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几点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建议。

一、高中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偏大。作为实施题海战术的重要载体,教师夸大了作业的功效,认为熟能生巧,学生疲于应付,适得其反,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伤害。

(2)针对性不强。长期以来,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和精力放在课堂上,忽视了作业的功效,由此导致作业缺少针对性。市面上辅导材料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各辅导材料的习题质量参差不齐,高中数学教师采用拿来主义,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布置的作业与课堂内容联系不大,针对性不强,学生产生困扰,使得作业效率低下,影响教学效果。

(3)没有层次性。学生存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如果对所有的同学布置同样的作业,有的同学认为太简单,得不到提升的效果,有的同学认为太难,无从下手。因此,高中数学作业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有所差异。

二、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讲评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必然途径。

(一)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

教师是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者,要高度重视作业的设计,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为对象,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在设计作业时,加强重点、难点内容的练习;其次,在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的同时,对课后作业的内容进行铺垫,提起学生的兴趣,至少让学生熟悉作业的内容;最后,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都得到提高。

为提高有效性,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让学生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乐于尝试的题目来;二是作业要适量,过多的作业加重学生负担,过少的作业达不到巩固的效果,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使学生在巩固所有知识的同时有所提高;三是作业设计可以有连贯性,即“承上启下”,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四是在设计作业时,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合作讨论,加深印象。

(二)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的过程,也是学生情况反馈给教师的过程。教师对高中数学作业的评价,能够发挥导向作用,给学生以激励和诊断。

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多样化的批改符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仅用“×”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学生会产生挫败感,可以用“*”代表解题思路正确,用“Ο”代表公式运用正确等,能够鼓励学生解答难题;二是给学生加一个简单的评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给一个简短的评语,传递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意见,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数学作业质量;三是对学生的独特见解要给予肯定,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高中数学作业的讲评

数学作业的讲评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批改作业后,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讲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效果,然后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学习方法进行调整。讲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学习状况,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的给予鼓励,错误的加以改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效率。

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讲评有效性的建议为:一是将教师讲评、学生互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等各种讲评形式相结合,打破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讲评中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可有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二是讲评要具有直观性、针对性、启发性的特点,讲评要简单明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要就具体问题开展讲评,避免泛泛而谈,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在讲评中获取信息,以指导学生以后的学习。

三、结论

有效作业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分析的能力。教师要从数学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三个方面入手,能力提升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有效性;优化途径

数学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思维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采用更加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可以及时弥补数学知识点的不足,为学生概括出一条全面的数学内容,之后结合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实效性的要求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反应水平,制订出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将高中数学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不断加以细化和精简,特别是那些函数和不等式内容,罗列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授予学生知识,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点。

2.有利于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和概括知识点,还需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程度,总结出每个重点知识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学生做完的题目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加以详细讲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教会学生及时记录课堂笔记,在后期做试题中不断理解和吃透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会举一反三的反思能力很重要,学生一旦学会一种典型例题的答题技巧,在深度的挖掘和思考中,培养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下次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时,就会游刃有余,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策略

1.在备课方面提高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定好数学教学目标,精准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标准,之后再根据每年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时总结和概括,同时还需要学会比对每年大纲的不同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通过对数学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第一步就是在课前备课方面,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入手:首先,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数学知识点的连贯性,数学教材内容大多是先由浅入深,先理论后论证,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先掌握简单的知识点,逐步加深难度系数,然后总结概括出数学学习技巧,特别是答题技巧,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性。

2.在参与方面提高有效性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拿着教材例题反复解析,让学生通过这些例题来更好地把握数学定理,之后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做出相应调整。这时就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解答数学课堂的例题,对于学生不会的题型,可以先从定理或者概念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正确答题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课堂参与度,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当然,高中数学教师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答题量,需要多关注学生对整个问题来龙去脉的认知,学会让学生先理解知识点,之后通过大量例题来巩固知识点,最后要学会应用数学技巧,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之后引导学生将数学认知运用到答题上,真正提高学生的高度参与热情。

3.在提问方面提高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性,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提问,及时把自己对知识点疑惑的地方反馈出来,让教师有技巧地引导学生进行作答,保证在提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时教师需要总结出数学知识点中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更好地了解学生哪些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之后再正常加以引导和指导。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及时回答,对于那些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先统一整理,之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讲解,避免相同的问题反复问,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始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和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优化,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凤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1).

第5篇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高效课堂”先进理念成为众多高中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高效课堂呢?根据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的经验和感悟,对如何实现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认为实现高效课堂,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学习兴趣是前提

当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去。调动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及积极性,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好奇心,引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那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给学生以更直观的认识。多媒体手段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增强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而积极努力,这样,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才能更好地实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的方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讨。

三、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是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举措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句话虽然夸张,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问题――由于学习经历、学习习惯以及个人潜能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若是忽视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不但将其主观情感因素置之于不顾,更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发展需要,不利于他们自身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与增长。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争取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这一目标。

总之,实现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精心策划教学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本,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维度 探究学习

引言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充满了挑战,但机遇源于教师的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努力打造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平台,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严格来说,维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维度又是搭建高效知识效益平台的重要媒介,更是驱动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动力。对此,本文重点围绕如何以维度构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探究平台展开讨论,旨在进一步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为构建有效课堂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1.联系课题设问,创设探究学习的一维平台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问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充分展现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中,问题的产生应紧密联系课题,同时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和动态,如有些学生逐渐对教师的表述丧失兴趣,或课堂气氛沉闷,等等。继而,问题的产生还应当能够搭建起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平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共同解决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一课,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倍角公式的应用,而难点则是倍角公式的推导。在这一课的课堂开篇,笔者结合课题,从学生已知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入手,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知乘法是加法的另一种计算方式,如8=4+4=4×2,实际上,角和角之间也有着相似的倍数关系,如60°角=30°角的2倍,角2α是角α的2倍,那么,从三角函数的角度来看,∠2α的三角函数应当怎样计算呢?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从学生的已知入手,首先用已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引出未知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从而为学生的课堂探究性学习构建平台。

2.结合问题,精心设导,创设吸引探究的二维空间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积极参与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将自己视作学生中的一员,精心设导,优化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解比较分析归纳的探究过程中。

如等差数列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设导:某终端经营日化用品,其中,某洗发水进价为80元,零售价为100元,超市终端为吸引顾客,在零售价的基础上实行买一送一,每瓶1000ml洗发水绑赠一瓶20ml同款洗发水。假设赠品洗发水的成本为1元,试行后该款洗发水的销量增加了10%;成本为2元时,洗发水的销量翻倍。此时笔者导入情境:假设同学们是超市的经理,那么,如何让超市获得最大利润呢?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写出赠品洗发水成本为a时超市所获利润b关于c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各小组列出公式:y=a(1+10%)n(20-n)。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与学生共同设计解题方案,鼓励各小组提出个人见解和解题思路,整合后选择最优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情境也随之形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何才能让超市获取更大利润才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但究竟应当如何才能让超市获得最大利润呢?只有学习了等差数列,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由此,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吸引学生探究的“二维”平台。

3.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拓展课外探究的三维空间

学有所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有所用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工具性思维,是教师的重要责任。生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第二课堂”,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拓展学生课外探究的三维空间,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如“古典概型”一课,作为古代数学中的一个基础课题,从古至今,对概率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那么,概率是什么?学习古典概率又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在课堂上,笔者为学生做了两组实验:分别用一枚硬币和两枚硬币随意抛下,a面向上的概率为?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用三枚相同的硬币随意抛下,a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四枚呢?以此类推。继而,在课堂的结束前,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探索任务:①用硬币自主在课外进行实验,从1枚硬币开始,逐渐增加,体验古典概率的内涵;②观察奥运会中射击运动员命中的概率,研究命中概率是有限还是无限,有限概率是多少次?③应用古典概率P(A)=m/n,分别了解P、A、m、n的概念,各自代表了什么?

如此,通过这样的任务布置,可激励学生课外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由此树立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设计

活动课程是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学热点问题之一,关于对活动课程的研究和理论层出不穷。在对活动课程的研究中,学者们肯定了活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强调活动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合理地安排和科学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活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中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活动课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够对数学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是一个主动和积极的过程,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获得更多乐趣。数学活动课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已知的知识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1.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设计的内容

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设计的内容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2.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则

(1)自主性

高中数学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在其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在高中数学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题选择、流程设计、启发和暗示等几个方面,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发言,要通过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2)实践性

高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中还要遵守实践性原则,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要依据学生生活实际,按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操作性强的内容。

(3)广泛性

高中数学活动课中,内容的广泛性也是课堂设计的原则之一。在具体设计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或固定的几节课程设计,要突破书本的局限性,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广泛取材。

三、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设计实例

按照上文的原则,笔者针对导数概念设计了一堂数学活动课。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出一到两个实际问题,如结合城市的交通系统,给出AB两地铁路之间的距离,在已知C地距B地距离的情况下,根据已知的铁路运费和公路运费,让学生计算如何将货物从A地运往C地能实现运费最小化。根据这道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导数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从这道题引出导数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这一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和自由回答,让学生在一种互动学习中加深对导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几道与导数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答,以此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在自主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的原则下,高中数学活动课将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设置较为科学、合理、全面的特长性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数学,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它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育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各学科一起前进。当今世界上知名的物理、化学等理科著名科学家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大多掌握了学好数学的方法,懂得如何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采取科学方法的长期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超乎常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间接的影响,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善于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高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见,掌握好的方法对学好数学是十分重要的。高中学生该如何掌握轻松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呢?

 

一、注重基础,融会贯通

 

1.注重基础,打牢根基

 

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学科都有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就数学而言,基本的数的分类、几何图形、常用函数、基本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如若不甚了解,只会觉得数学越学越难学、越学越没有兴趣。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之前要注重将所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方法记牢、活用。有一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与基础不牢有关,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转变对高中数学学科的认识。高中数学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初中数学,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能较好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变化,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灰心丧气。因此,要打牢数学基础,将学过的基本知识点、解题方法记牢、记准、活学、活用,将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曾经已学的并没有掌握好的基础知识点记录在笔记本上,认真细致地当新知识点反复练习、准确记忆,随着接触题型的增多,数学基础自然会变得牢固。

 

2.一脉相承,融会贯通

 

数学中各分支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脉相承的整体。比如,初中学习的函数内容一直贯穿到高中数学,学习时要注意找出初中和高中数学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互相结合,加深理解和记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初中的有些数学方法依然可以解决高中的某些数学问题,比如空间的一些数学问题其实能够转化成平面的问题来解决。同样,高中新掌握的数学方法可以更简便地解决初中时比较难解决的数学问题。比如,利用导数的知识很容易解决初中时很难求解的切线问题。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要做到相互渗透,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等要求都要远远大于初中数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难度大、方法新,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高。比如,数列问题、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导数问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新知识和已学的数学知识将已知条件充分转换,结合本知识点惯用的方式方法,结合内容进行指向性分析。

 

二、掌握方法,开拓思维

 

1.注重理解,掌握方法

 

数学学科学习方法的重点在于如何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点,并熟练掌握何为数学语言。对于文科的一些学科,大多需要记忆一些内容,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学生很难学明白。一道数学题,只要将数字、已知条件或求解内容稍加变换,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而某一类型题所采用的方法却是固定的,所以,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应该以掌握方法为重,注重理解。对于善于运用死记硬背方法学习数学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转变他们的观念,把理解题意作为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学生还应熟练掌握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运用数学符号来表达的句子。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和已知条件的翻译问题是高中学生必须长期训练并准确掌握的学好高中数学的基本技巧。高中数学题型中有一大类题型是要求学生自己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解题的数学语言,并要求掌握结论的推导过程,运用推导过程的方法去解决一类数学问题,因此,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需要适时加以改进。对于一些题型来说,已知条件往往是间接的知识,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知识,一般不包含探索和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问题,弄清解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2.拓展训练,开拓思维

 

高中学生应进行拓展训练,开拓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反思。有些高中数学问题并不是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样有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一些高中学生恰恰缺少拓展思维训练,形成了只要这个方法解不出这个问题就放弃的想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尽量找到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虽然有些方法比较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应用到,但对于高中数学思维的拓展也是极其有利的。拓展训练的好处是开拓思维,高中数学题型千变万化,如果少了拓展训练,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精益求精,举一反三

 

1.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学习高中数学应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好习惯,不能一知半解。精益求精地多做数学类型题是非常必要的,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本,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进行比较后,找出自己的错误原因,以便及时更正。特别是在考试前,要有准备地系统复习这一阶段经常错的题型,将易错题整理出来重新测试一下。平时,学生就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进入最佳状态。如果平时解题随便、粗心等,往往在大考中也会充分暴露这些问题。还有的学生平时做题习惯了不动笔,而是单凭思维想象去完成平时的练习,考试的时候眼高手低,该答对的题丢三落四,不能得到满分。所以,学生平时要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解题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

 

2.抓住课堂,举一反三

 

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刚上学时就被学科老师反复强调,可总有一类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学好或老师讲的内容自己已经非常精通,不需要听讲。这类学生自以为是,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辅材料上,且没能及时全面掌握知识点,有时还很难把握准哪些才是主要知识点。抓住课堂的学生往往在学习数学时不会感觉累,而且效率很高。老师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经验都奉献在课堂里,这是在教辅材料上学不到的。所以,学生在上数学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高中学生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按照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认真自学,提出问题,解决疑惑,学会举一反三。高中数学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采用多种题型进行考察,这就要求高中学生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的类型题,精益求精地做对一道题并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技巧。

 

在掌握了学好高中数学的“三部曲”学习法后,高中学生应该了解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高中数学考试。高中学生在面对数学考试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大部分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应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对自己要有信心,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争取把全部的分拿到;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数学是逻辑性、系统性和思维性都很强的学科,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疑难问题。“三部曲”学习法系统性地分析、解决了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不适应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更多的帮助。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大量的数学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各个生产领域,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变化。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期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正在由应试教育的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过渡,而这时也正是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关键阶段。在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应试教育”仍占据主要的地位,各种升学考试、入学考试成为老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则被大大忽视了。数学教育中应有的陶冶人的情操、思维能力的培养被题海战、各种培训、单纯追求分数的提高取而代之了,严重地忽略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滞后的数学教育观念。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封闭性、节奏缓慢等特点,相对来看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素质培养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应试教育依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一直倡导提高素质教育,但如何将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将中学数学知识用某种新的数学理念去透视的时候,就有一个由于观念的历史演变带来的认识视角差。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高要求的素质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抽象能力、数学符号变换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需要。数学教育对于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数学观念、道德品质、美学修养、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各种能力的拓展。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改变,给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教师的职责应当是突出教学而不是教书,突出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功能。(1)教师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如不迟到、早退、拖堂,对待学生要耐心认真,这些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原则将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使学生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变得更为崇高。(2)教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进行数学思维。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3)教学生学会“问”,并具有独创精神。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到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素质教育中思想观念的转换与方法的更新。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更新。所谓更新,并非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它既是对传统的扬弃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比数学知识的更新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因为观念的更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且取决于人们的态度。那么,如何调整和确定更新的方法呢?目标是用辩证的数学观、素质型的目的观以及科学的方法观,树立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1)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以问题作为课堂的中心,围绕问题,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式的思维方式。 

三、结束语 

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而言,数学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然而,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以后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相信当数学素质教育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素质教育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高中数学的概念、定理、计算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学校将情境教学法引入高中数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是由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上,创设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种种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而生动,使学生在各种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掌握、利用知识.通过诸多学者和专家的多年研究,情境教学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在语文之外的学科,如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往往采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有趣的情境,提供一种具体的形象化的学习方法,这就有利于学生摆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情绪.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定义概念介绍——推导计算演练——应用结果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抽象的教学方式使得本来基础就比较薄弱的高中生更加迷惑,渐渐地丧失了学习兴趣.而在引入了情境教学法后,教师可以从生活事例、数学历史等角度入手,为学生们展示直观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在使学生容易接受的同时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情境从教学方面讲,可以说是一种连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之后,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讲”,而应该是“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介绍知识内容本身,还要将相关知识激活,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自发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下学会、掌握并运用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较高,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更新换代,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按照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便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创设生活情境

与众多学科一样,数学也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科目,是从形象具体的生活原型中得出的抽象复杂的各种概念.但是,现实生活形形,并不是所有的生活经验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呈现出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熟悉把握的基础上对各种生活情境加以筛选和提炼.教师经过拣选后,再在课堂上模拟这些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学习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用“怎样将数学课本直立于桌面上?”这样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操场上阳光下旗杆与地面形成的影子,等等.

(二)创设直观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高中生对于某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理解会比较困难,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们从形象的事例中领会这些概念、定理的产生过程,进而学会如何运用.另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中.这种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能够将数字、图形和符号等数学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图文并茂,可以活跃课堂,对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之前,教师可以先复习之前课堂学过的“两数之和的平方”“立方展开式”,让学生对这两个公式中项数、次数、系数进行分析并讨论,得出它们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学生自行推导“二项式定理”,最后由教师进行具体讲解并进行证明.

(三)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科目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们在自我思考和探索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总会有一些冲突,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也会与客观事实产生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一种正面的情感体验.所以,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高中生这种心理特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出现学生只记得冲突,而忽略最终结论的尴尬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86-01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障碍。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三、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策略

1、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困难;问题;原因;对策

前言

在高中教育阶段,随着数学知识难度与深入的不断提升,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而长期基于数学学习困难状态下,学生逐渐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对数学学科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到了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高中数学学习困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是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

一、高中数学学习困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尚未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难度极大,需要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同时,有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面对复杂知识时,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基础与思维能力,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分析与解决。但是,从目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看,部分学生尚未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上自身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致使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是无从下手,在思维能力以及演算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足,进而致使出现数学学习困难这一问题。

(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看,因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束缚,传统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致使学生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需要在新课改的全面要求下,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而显然当前部分教师尚未做到这一点,进而因教学方法的滞后致使该学科的教学效率较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生学习困难这一问题。

(三)高中数学学科自身特点所致

从高中数学学科本身看,相应的理论知识难度极大,在从初中步入高中后,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依旧停留在初中阶段,无法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重构。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学习高中数学学科的过程中,需要在具备良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能够搭建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并能够在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但是,因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较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足,进而致使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困难。

二、解决高中数学学习困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针对当前高中数学学习困难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有效解决,提升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就需要意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积极性,确保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践行中,从学生角度而言,需要在步入高中阶段开始,能够对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给予充分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明确自身的不足,并针对自身所面对的问题进行积极解决,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遇到问题要及时请教教师或者同学,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逐渐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探索出适用于自身的学习方法。此外,要针对自身在练习或是考试中所出现的错误问题,借助错题本将解题的正确步骤以及注意要点进行记录,循序渐进的提高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求解函数数值域或单调区间,容易忽视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以例题已知(x+2)2+,求x2+y2的取值范围为例,在这一例题中,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只利用消元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转化为关于x的函底钪登蠼猓但极为容易忽略x,y满足(x+2)2+=1这个条件中的两个变量的约束关系而导致定义域范围扩大;正确答案是x2+y2的取值范围是[1,]。

在这一例题中,相应的知识点为: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从几何角度来对已知条件(x+2)2+=1对x,y的限制,该方程表示以(-2,0)为中心的椭圆,则能够得出-3≤x≤-1,-2≤y≤2。此外,在解题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最值求解的方法来进行解题。

(二)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者,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以充分重视,并要积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确保在激发学生兴趣与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有意识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以全新的教学手段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以激励性言语来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学科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结合学生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落实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同时,提升该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

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B层为中等能力水平的学生,C层为能水平较高拔尖生,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进行分层设计,以此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促使学生实现不同程度提升。

总结:综上,针对高中数学学习困难这一问题,要求要在明确该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落实有针对性解决措施,在实际践行中,要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入手,确保学生在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攻克数学学习困难问题以提升数学学科教学与学习效果要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禹乔.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障碍分析――以全国2卷的数学卷为例[J].亚太教育,2016.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