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20:3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物不良反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2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
2.1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受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药物的剂型: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3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3.1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3.2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人们应本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视,定期分析导致 ADR 发生的因素,尽量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作为一所三甲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明确开展 ADR 监测,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我院 2012 年 1 月 1 日 - 2012 年 12 月 31 日上报的 568 例有效 ADR 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查阅我院于 2012 年 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报告ADR 共 568 例。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年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 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 60岁老人( 180 例,占 31. 69%) 和小于 14 岁儿童( 103 例,占18. 13% ) 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 ADR 的一半( 共 283 例) ; 且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 严重或新的 ADR 共 10 例,占 71.43%) 。见表 1。
2. 2 给药途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 ADR 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 占 72. 89%) ,口服和其它给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 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 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口服给药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 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2. 3 药物种类与 ADR 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得出,568 例 ADR 报告中涉及多类别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抗菌药物( 排名前 20 位中占 8 个品种) ,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抗肿瘤药物及生物制剂。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据前三位,分别是阿洛西林( 30 例) 、头孢呋辛( 20 例) 、头孢他啶( 19 例) 。见表 3。
2. 4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对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进行统计,结果发现,568 例 ADR 报告中,ADR 主要累及在皮肤及其附件 282 例( 49. 65%) 和胃肠道 260 例( 45. 77%) ,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 某些药物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可能不只一个,其临床表现予以分别统计) 。见表 4。
2. 5 合并用药情况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单独用药438 例,占 77. 1% ,合并用药 130 例,占 22. 9% 。
2. 6 报告级别分析 按评价标准,共确定严重不良反应报告11 例,新的不良反应 3 例。
3 讨论
3. 1 ADR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ADR 监测虽然不能阻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其有助于及早发现因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同时还可以为药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 ADR 监测,不仅可以发现 ADR,还可以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假药问题、药品的处方或标准问题、药物的风险大于效应的问题等,从而为患者提出安全性建议。同时,这些方面都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2 ADR 的诱发因素
3. 2. 1 年龄 年龄因素是诱发 ADR 中的重要因素。婴、幼、儿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微粒体酶系代谢比成人弱,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的能力较差,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3]; 而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慢,血浆蛋白含量较低,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合并用药也导致 ADR 发生几率增加[4]。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发现,568例 ADR 报告中,ADR 发生的主人群是大于等于 60 岁人群( 31.69%) 及婴、幼、儿童群体( 18. 13%) ,但我院14 岁以下儿童 ADR 发生报告明显偏低,这可能与我院儿科医生对不良反应报告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以上两类人群占据 ADR 总例数的一半( 49. 82%) ,因此,提醒医药护人员在给婴、幼、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并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严格选择药物种类并遵守合理用药原则,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3. 2. 2 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引起 ADR 的比例存在显着差异。568 例 ADR 报告中,引起 ADR 最多的为静脉给药( 72. 89%) 。这是因为除了与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还可与静脉注射液的赋形剂、内毒素、微粒、pH 值、渗透压等有关,同时静滴速度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缺乏规范性[5]。由于静脉滴注没有“首过效应”,药物对患者疾病症状影响快速,一旦发生 ADR,很难将药物从体内立即去除,对患者影响严重。因此,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不输液”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3. 2. 3 药品种类 在发生 ADR 的多种药品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抗肿瘤药物以及生物制品。由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其中不乏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且该类药物多在医院中使用,报告比较全面和及时,导致 ADR 的发生率较高。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溶媒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都是引发 ADR 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目的。
在临床肿瘤化疗中,绝大多数药物因缺乏选择性,在杀伤和损害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亦产生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7]。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尽量做到四个“RIGHT”,即“合适的患者,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药品,合适的用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或者降低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与其同时,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频有发生,且发生严重 ADR 的事件也时有报道,因此,医药护人员在使用中成药时要根据疾病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适当的剂量,适宜的溶媒且勿与其他药物同一容器使用。
3. 2. 4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 所累及的器官及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分析的 568 例 ADR 报告中,ADR 主要累及在皮肤及其附件( 49. 65% ) ,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肿、瘙痒、色素沉着等,其次是消化系统( 45. 77%) 和全身性损害。这是因为常见的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发热等症状易被临床观察到,因此上报率较高[8],而泌尿系统损害、肝功能变化、血液系统损害比较隐匿,只有在造成严重损伤并表现出严重症状后才被报告。因此临床医生在给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严格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并要求患者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防止 ADR 的发生。
3. 2. 5 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使用得当,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但如果不科学或过多或盲目并用药品就可能增加毒性或者使药物治疗作用相互抵消。如氨基糖苷类与强利尿剂合用导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 降低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倾向等。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合并用药安全意识,减少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降低 ADR的发生率。
3. 2. 6 严重的新的不良反应 2012 年度全院共上报 568 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严重的 11 例、新的 3 例,占总报告数的2. 46% ,与其他医院上报比例相比稍低,这可能与我院引进使用国家一二类新药较少,医务人员对药物 ADR 关注不够和对新的或严重的 ADR 知识认识不足有关。
3. 3 处理原则 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允许的前提下,首要措施是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9]。药品不良反应多具有自限性的特点,药源性肝、肾功能损伤等应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总之,医师应注意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药学人员要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普及宣传药物 ADR 知识,加强 ADR 的监测与防范,以减少和避免ADR 的发生。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EB/OL]. 2005-09 /2008-04.
[2] 秦 松,于 浩,孙晓阳. 某市 2005 ~2007 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 5) : 331-334.
[3] 杨丽君,邓剑雄,林国良,等. 323 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08,5( 2) : 108-113.
[4] 周云山. 重视老年人的用药安全[J]. 长寿,2004,( 12) : 10-11.
[5] 李志华. 静脉输液滴速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 3) : 223.
[6] 黄金敏,周本宏. 抗生素滥用现象及预防对策浅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 16) : 74-75.
[7] 廖明阳,马华智. 紫杉醇的临床毒副作用分析[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 5) : 25-26.
[8] 徐洪华. 我院 22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房,2010,21( 2) : 164-166.
关键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临床用药安全的监测正在深化,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回顾性选择我院近年来自行报告的326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为研究对象,归纳不良反应类型及分布规律,以期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促进临床用药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报告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326例。其中,男156例,女170例;年龄5~76岁,平均(45.3±7.3)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参照国家卫生部药物监测部门制定的不良临床用药反应表,统计分析本组326例患者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①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及构成比;②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③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1]。
2结果
2.1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及构成比 326例患者中,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抗菌类药物102例(31.29%)、中成药剂54例(16.56%)、循环体系药物37例(11.35%)、心脑血管用药35例(10.74%)、消化系统用药28例(8.59%)、中枢神经类的药物25例(7.67%)、抗肿瘤药20例(6.13%)、循环体系药物10例(3.07%)、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8例(2.45%)、其他7例(2.15%)。
2.2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326例患者中,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器官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182例(55.83%,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皮疹、红斑疹、斑丘疹等)、胃肠消化系统44例(13.50%,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胃肠道出血等)、全身性损害30例(9.20%,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紫绀、发热、过敏性休克等)、神经系统25例(7.67%,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睡、头晕、头痛等)、呼吸系统15例(4.60%,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气促等)、心血管系统12例(3.68%,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慌、心悸等)、肝肾系统8例(2.45%,主要临床表现肝肾功能异常)、肌肉骨骼7例(2.15%,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麻木、四肢酸痛等)、其他功能损害3例(0.92%,主要临床表现为脉管炎、骨髓抑制等)。
2.3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 326例患者中,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静脉滴注223例(68.40%)、口服46例(14.11%)、皮下注射23例(7.06%)、肌内注射18例(5.52%)、局部外用9例(2.76%)、腹腔内给药7例(2.15%)。
3讨论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自身性质、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总结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上,主要以抗菌类药物、中成药剂为主。其中,在抗菌类药物上,患者用药盲目性大、医生用药随意性多而致的抗生素滥用是要求引起不良反应居多的主要原因;在中成药剂上,中药成分复杂、用药疗程长、缺少量化指标是引发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2]。②在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器官上,主要以为皮肤及其附件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器官中,皮肤及其附件占据55.83%,患者主要表现为以瘙痒、皮疹、红斑疹、斑丘疹等为主的皮肤过敏反应。提示,在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既往过敏史,对属过敏体质者慎用或禁用过敏性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③在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上,主要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是因为静脉滴注是药物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能够使药物在体内迅速发生效应,导致不良反应来得更为猛烈[3]。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来决定是否需要静脉输液,更应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这一用药原则,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褚冬蕾,郭良君,孔飞飞.25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14,26(3):158-160.
1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自然性
药物具有产生药理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产生不良反应的自然属性。药物固有的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并具有一定的自然发生率。一类药物经过结构的改造可以衍生无数同系物;一个母核经过嫁接也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化合物,人类由此不断产生新的药物。但是,每个化合物在获得新的基团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化学活性和新的药理效应,其中可能包括新的治疗作用和新的不良反应。药物有诸多的功能和效应,其中包括我们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作用。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对机体健康有利的作用我们称为药物的"治疗作用";对机体不利的作用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药理效应是固有的,其有效性和有害性也是固有的,只要用药就会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当然,药物的利一定大于弊,一个合格的药物其安全性是绝对可以信赖的。但是药物的安全性好不等于该药不发生不良反应。
2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人为因素
2.1给药剂量过大或超剂量 有资料报道,若应用青霉素剂量过大,可能使机体凝血功能发生障碍,产生神经系统的严重毒性反应,并可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3]。另据报道:因超剂量服用抗感冒药,造成暴发性肝坏死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4]。
2.2联合用药不合理 任相成报道了6例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出现不良反应,而分开静滴未发生不良反应[5]。
2.3给药时间不同不良反应差异较大 据报道,口服克拉霉素(利迈先)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均为空腹服药时出现,改为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减轻或消失[6]。
由于个体耐受能力的差异使得不良反应的轻重程度和出现机率不同。由于给药途径选择不合理、个别厂家药物说明书不规范,对其中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或有意回避或含糊其词,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同种药物不同厂家生产,其产品的不良反应差异性很大。
3 建议
3.1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医院在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同时要成立药物不良反监测办公室,制定办公室工作职责,应指定专人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监测员要每天下临床科室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时反馈信息;各科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要及时上报至药物不良反应办公室,专职人员要认真听取临床医务人员汇报,采集阳性样本并与医务人员一道查找原因,向药物生产厂家反馈信息,改进工作缺陷,消除安全隐患。
3.2开展药学服务 药师应经常下临床与医师一起参与病案查房,了解患者病情,提出患者用药方案,解答医务人员在用药方面碰到的问题;介绍新药、特药信息,定期向临床发放"简报",让医务人员对新药、特药有一个全面了解,指导临床合理、规范用药;对于门诊患者要主动向患者介绍药物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3更新用药知识 随着药物研究和生产的迅速发展,新药种类的增多,药师要不断加强药学专业知识学习,了解学科发展新动向,掌握新药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新药投入临床时要做好跟踪服务,做好主动监测。
3.4联合用药监测 临床用药中不仅要注意配伍变化,而且还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用药剂量、方法、疗程,防止滥用、过量应用。指导医生给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询问过敏史,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同药异名及药物的复方成份加以注意,同时药师也要负起责任,在发药时对于易致敏的药物要向患者加以提示。各生产厂家要严把药物质量关,慎重书写药物说明书,药物说明书是医、药、护人员和患者用药的重要材料,所以,要求说明书的内容一定要完整;检验人员要认真做好药敏试验监测,经常与临床医生沟通信息,及时反馈微生物培养结果,以正确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护士在配药时,应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要严格按照药物配伍要求进行配药,对于两组有配伍禁忌的药严禁放在一起使用,特别对于抗菌药物要注意现配现用;使用药物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出现的不适反应,加强用药监测。
3.5定期召开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会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药物不良反应专题会议,认真听取专职人员汇报,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质、原因、表现等,评估风险因素,研究与讨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策与监督措施,消除临床用药安全隐患,把药物不良反应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总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做为一名药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与多部门配合,共同探讨解决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化解临床用药不安全问题,促进临床用药不断做到规范化、合理化与个体化,从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彭六保.临床用药咨询628例分析[J].中国药房,2002,13(12):761.
[2]王育琴.药学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69.
[3]孙惠娟.我院门诊2000年应用抗生素的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1,1(2):76.
[4]吴国明.论调剂工作中的审方与合理用药[J].中国药房,2002,13(1):20.
[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52-02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使用当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1],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等作用,但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药品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致使药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方面的因素
1.1药物的选择性
由于许多药物缺乏高度的选择性,在实现治疗目的的过程中,对一些无关的系统、脏器功能也产生影响,有的甚至有毒害作用。例如抗恶性肿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功能活跃的正常细胞。
1.2药物的质量
同一种药物,因生产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去除率不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例如氯贝丁酯中的氯苯酚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氯苄西林中的蛋白质是发生药疹的原因。
1.3药物的剂量、剂型
服用螺内酯,其剂量为100 mg时,对男性没有显著的影响;当其剂量为200 mg时,12例服药者中有2例发现增大;300 mg时,11例服药者中3例增大。氯霉素口服时,对造血系统损害较常见,但胃肠道外途径用药时,造血系统损害较少。
1.4药物的杂质
药物的杂质指药物生产过程中加入的稳定剂、赋形剂、着色剂,甚至混入的微量高分子杂质。例如胶囊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变态反应是其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2]。
1.5服药的时间
一般而言,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性越大。同一剂量下服用螺内酯,服用8周以内,没有出现男性增大,但服用24周后,男性增大的发生率高达66%。
2机体方面的因素
2.1性别
一般说,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女性较男性更为敏感。女性大约为14.2%(68/478),男性为7.3%(50/682),女性比男性患者高2倍[3]。女性有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问题,在月经期服用导泻药和抗凝药会导致盆腔充血,月经血量增多。妊娠妇女应严禁使用锂盐、乙醇、华法林、苯妥英钠及性激素等。
2.2年龄
婴幼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较敏感。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较成年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2.3用药者的病理状况
服药者的病理状况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如一般人对阿司匹林的变态反应不多见,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服药中,过敏的发生率可达28%。疾病影响药动学,如抑郁症、溃疡病、震颤麻痹、创伤或手术等使胃排空延长,延缓口服药物吸收;心功能不全及休克等因血液循环不畅也影响药物吸收等。
2.4个体差异不同
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性称为个体差异,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对大多数人可以产生催眠作用,但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烦躁不安,不能入睡。
2.5其他
患者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尤以烟酒嗜好最为突出,应引起广泛重视。如乙醇对交感神经、血管及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与异山梨酯、氨茶碱、利血平等合用,导致血压显著下降,出现性低血压。
3给药方法的影响
3.1误用、滥用药物
医护、药剂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3.2用药途径不当
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发挥,例如通过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发生效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口服刺激性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4];再如中药剂型改变,中药新剂型可能会与原制剂有所不同,而导致某些用药不良反应的出现。
3.3用药持续时间长
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4减药或停药
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4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要注意几点[5]:①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良反应病史。②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③严格掌握药物使用规范,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持续时间,加强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④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以熟悉药物的特性及毒性反应,以及防止不良反应的对策。⑤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⑥充分发挥职执业药师作用,正确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用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工作。
总之,每一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草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不能认为药品有不良反应就是假冒伪劣药品,就不能用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必过于惊慌,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参考文献]
[1]何建国,齐红娟,许志强.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卫生,2007,8(6):72-73.
[2]刘淑香.浅析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J].中国当代医学,2007,6(14):111.
[3]赵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37-38.
[4]赵国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5):65-66.
本文对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作用机制: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
不良反应:①神经、精神系统反应;②低钾血症;③肾损害;④造成胆汁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⑤二重感染;⑥血液系统;⑦戒酒硫样反应。
变态反应:①过敏性休克及皮疹:较为常见,主要机制是半抗原与蛋白结合成复合抗原,再由IgE介导产生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与寻麻疹等。②药物热:一般发生在用药后1~25天(大多为7~15天),为弛张热或稽留热,需要与原发感染的发热相鉴别。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有来自链霉菌的链霉素等、来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类,还有阿米卡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类。
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
不良反应:①肾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并可通过细胞膜吞饮作用使药物大量蓄积在肾皮质,故可引起肾毒性。轻则引起肾小管肿胀,重则产生肾小管急性坏死,但一般不损伤肾小球。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时可产生氮质血症和导致肾功能降低。肾功能减退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血浆浓度升高,这又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伤和耳毒性;②营养不良综合征;③神经系统:耳毒性,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周围神经炎,精神症状。
变态反应:①过敏性休克;②皮疹;③接触性皮炎;④药物热。
大环内酯类
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反应: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②肝功能损害:以胆汁瘀积为主,亦可发生肝实质损害。③耳毒性:老年肾功能不良者偶发耳鸣及暂时性耳聋。④局部: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疼痛、变硬等。⑤其他:偶可引起药疹、药物热等。
避免大环内酯类心脏毒性注意事项:①原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避免使用;②电解质紊乱患者慎用;③正在服用可能延长QT间期药物者慎用;④应用时应注意剂量和输注速度,必要时做心电图检查;⑤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以下特点: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包括对许多耐药菌株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②耐药发生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发生;③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④大多数系口服制剂,亦有注射剂,半衰期较长,用药次数少,使用方便;⑤为全化学合成药,价格比疗效相当的抗生素低廉,性能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也相继发生。新上市氟喹诺酮类如替马沙星(Temafloxacin)1992年在英国上市仅15周后,因发现有过敏、溢血、肾衰等不良反应而停用。故亦不是脂溶性越高、半衰期越长就越好,还应从药动学及临床利弊综合考虑。
不良反应:①消化系统症状;②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惊厥、抽搐和癫痫,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周围神经炎;③骨关节反应;④肝肾损害和对血细胞的影响;⑤肾损害;⑥血液系统;⑦局部的刺激症状;⑧肌腱炎、肌腱断裂及横纹肌溶解症;⑨心脏毒性;⑩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①斑丘疹;②光敏性皮炎。
多肽类
不良反应:①肾毒性:感觉障碍,神经肌肉阻滞,脑膜刺激症,耳蜗和前庭神经损害。②局部刺激症状。③其他。
变态反应:①注射给药可见面部潮红、皮肤瘙痒、皮疹、支气管哮喘和药热,偶发过敏性休克。②万古霉素可引发红劲或红人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用药时注意下述几点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①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②老年人病多,用药品种也较多,医生应提醒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至于小儿,尤其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头3个月应避免用任何药物,若用药不当有可能致畸。③肝病和肾病患者,除选用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的药物外,还应适当减量。④由于一些药物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⑤用药品种应合理,避免不必需的联合应用,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⑥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严密观察。⑦应用对脏器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如应用利福平、异烟肼时检查肝功能,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检查听力、肾功能,应用氯霉素时检查血象。⑧注意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停药和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⑨应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这种反应常发生于用药数月或数年后,如药物的致癌、致畸作用。
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药物警戒,以防止及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管理法》第7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规定了药品上市后要继续进行监测和再评价[1]。
1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目前仍比较严重。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其他不良反应、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一般的伤风感冒,使用抗生素不仅是一种浪费,还可以引起不良反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因此对于抗生素的滥用必须引起警惕并加以控制。
2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
由于解热镇痛药大多是非处方药,人们不必使用医生的处方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使用,因此滥用现象比较普遍。以阿司匹林片和去痛片最为代表性。这些药物的滥用不但会造成药源性疾病还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性。
3 老年人、妇女、儿童、孕妇和有肝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应该密切注意药品在这类敏感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如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抗结核杆菌药物异烟肼容易引起肝损害,因此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应慎用此药,在服药期间定期做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停药。
4 联合用药应合理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医生在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尽可能减少用药种数,注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5 按规定剂量服用
用药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低于这个量可能没疗效,超过这个量可引起毒性反应。如维生素C过量服用(每日1~4g)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胃酸增多,每日用量超过5g,可导致溶血,大量长期应用会导致耐受性[2]。
6 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在服药期间饮酒会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7 中草药绝对安全的说法是错误
药品的不良反应不仅存在于西药中,很多中药品种同样有不良反应,只是由于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往往容易被忽视。如《国家药品不良信息通报(第六期)》就通报了25例关于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冠心苏合丸含有马兜铃科药材青木香,而马兜铃酸则会引起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服用该类药物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药品也具有两面性,能治病救人,亦能致命伤人。医生的处方用药,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注意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的药物疗效虽好但是能引起不良反应,在选药时尽可能的改用疗效稍差但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如止咳时除非必要,多不用可待因(略有成瘾性)而采用咳平或维静宁。
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疾病中的表现不尽相同,所以往往不可预测。患者在用药时也应尽可能的做到不随意使用,不盲目使用,不重复使用,不超量使用,不多用药物,不追求新贵。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服用可疑药物,要立即去医院就医。
参考文献
1杨世民,主编.药事管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里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在WHO里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有害的或意料之外的反应[1]。临床上控制感染的必备药物之抗菌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多种多样,且不断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我院1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患者基本资料、ADR情况、ADR种类及临床反应等,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历报告100例,该报告以通过ADR监测人员、医护人员填表并上呈于国家ADR监测中心。
1.2方法 通过对抗菌药物ADR患者的基本资料、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基本资料 100例抗菌药物ADR报告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1~85岁,平均年龄(55.8±3.5)岁,其中6岁以下儿童5例,7~60岁患者共66例,61岁以上老人29例,见表1。
2.2引起ADRs的药物分类 按《新编药物学》第15版进行分类,100例抗菌药物ADR涉及有8类37种药品。其中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分别占总比例的(38%)、(29%)、(24%),见表2。
2.3 ADRs的临床表现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多,占总比例(2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水肿、潮红等症状。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占总比例(18%),见表3。
2.4 ADR用药途径分布 在100例抗菌药物ADR里,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89%),涉及药物有30种;最少为肌肉注射,占(1%),涉及药物有1种,见表4。
3讨论
3.1 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根据抗菌药物所引起的ADR报告来看(表1),患者的年龄层次分布较广,女性患者也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其中患者年龄1~85岁,且以40~60岁患者居多,占(31%),其次为61~85岁的老年患者,占(29%)。其主要原因归纳以下几种: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功能却在明显减退,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能力上以大不如前,所以对许多药物特别敏感而增加ADR的发生率[2];②患者自身对用药知识及健康知识的认识不够,或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自行改变用药剂量或疗程;③医务人员凭经验给药,未仔细阅读说明书,给予患者错误的用药指导。所以为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率,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且患者自身也要积极配合。
3.2引起ADR的药物种类 根据报告显示(表2),在抗菌药物里引发ADR的种类里排名前三位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其ADR的发生率与这三类药物的应用广泛有一定的关系[3],在这几类药物里,又以以下几种药品排名靠前,依次为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帕珠沙星、普鲁卡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作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最早应用于临床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毒性低,抗菌效果好,一般都是因敏感细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而喹诺酮类主要是因为其不需要做皮试,使用方便,所以是临床用药的第三选择。如果医务人员能严格按照患者的个体差异给药,还是能减少ADR的发生率。
3.3 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 通过(表3)可以看出,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占总比例(2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水肿、斑丘疹等症状,因这类临床反应较为明显,所以呈报较多。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等,大多表现为腹痛、头痛、头晕、胸闷、气紧等症状,以老年患者中尤为严重。所以,医护人员和患者本人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停药汇报并给予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3.4 ADR的用药途径 通过(表4)可以看出,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在总比例中,高达(89%),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静脉滴注是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里,虽然起效快,但药物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药液配伍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更容易引起ADR的发生率。因此,为能有效的减少ADR发生率,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如果可以选择口服药物,那么就尽量不要选择注射[4]。
综述,用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是ADR的防范关键,更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许建刚.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2]汪琳,金芳芳.2007年我院18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08,11:1102-1103.
摘 要 目的:分析漳州市中医院2007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果:72例ADR中,新的、严重的ADR上报9例(12.5%)。中医妇科最多(47.2%),其次为内1科(13.9%)、骨1科(11.1%)。中成药制剂占首位,最常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1%),女性略高于男性;治愈72例(94.7%),好转4例(5.3%),死亡0例。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确保合理用药。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对2007年我院收集到的72例ADR报表,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将不良反应报告以表格形式录入,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ADR结果与分析
性别、年龄与ADR的关系:男31例,女41例。年龄1~79岁。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28例,38.9%),这是由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决定的,也与该年龄段用药机会较多有关。
不同给药途径与ADR关系:静滴67例,口服5例,其中新的、严重的ADR上报9例,均为静脉给药引起。可见静脉给药是我院引起严重ADR的主要给药途径。
ADR与药品种类及病例数的关系:72例ADR中,引起ADR的药物共计92种,10大类。抗菌药30例(32.6%),中药制剂45例(48.9%),循环系统药3例,消化系统药1例,血液系统药3例,疫苗1例,中枢系统2例,激素类药1例,维生素类药2例,其他4例。
由于本院为市级中医院,中成药制剂使用较多。本院中成药制剂(45例,48.9%)占ADR药品种类首位,且均为注射制剂,多为注射用双黄连、鹿瓜多肽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这主要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制剂纯度不高有关。
其次为抗菌药(30例,32.6%),这与抗感染药的过度使用有关,主要表现为无明显指征用药、使用起点过高、不合理联合使用等。以β-内酰胺类(10例)为首,其次为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与相关报道相同。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主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0例,51%),其次为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
ADR与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有确切不良反应史12例(16.7%),无确切不良史47例(65.3%),不良反应史不详13例(18.1%)。
ADR的处理及结果: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停药,一些轻微的ADR在停药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对一些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除了停药之外,常用非那根、地塞米松及抗过敏药、吸氧等对症治疗,严重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艾条炙大椎穴。经过以上处理,ADR症状基本好转或痊愈。72例ADR中,治愈68例(94.4%),好转4例(5.6%),无死亡病例。
讨 论
体会:①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慎用中药注射剂: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新剂型的不断涌现,中药制剂的使用呈现上升趋势,其ADR的发生也随之增多。在我院上报的ADR中,由中药制剂引起占48.9%,占ADR药品种类首位,且均为注射制剂。②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联合用药,严格掌握适应证。③正确处理皮肤及附件损害,尽早控制症状。
总之,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教育和检查,加强宣传培训和监测力度,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2-145-02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56 reports of antimicrob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YANG Yong
Liuxin Town Health Center of Tongshan District in Xuzhou City, Xuzhou 2211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guidance basis for the rational and saf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clinical. Methods 56 reports of antimicrob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from clinical departm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 were analyzed, and done retrosp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ntibacterial drug type, nam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D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esults In 56 reports of antimicrob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the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as the main, the top three antibacterial drugs which caused adverse drug reaction were cephalosporins(accounting for 41.07%), quinolones(accounting for 19.64%) and macrolides (accounting for 14.29%) in turn. Th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as skin symptoms, followed by digestive and nervous systems symptoms, and anaphylactic shock was more serious. Conclusion The antimicrobial drug 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and saf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clinical.
[Key words] Antimicrobial agents;Adverse reactions;Retrospective analysis
目前抗菌药物被广泛的在临床使用,关于如何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ADR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1]。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发生的抗菌药物ADR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和避免抗菌药物ADR的重复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集的56例抗菌药物发生ADR的报告,按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构成)、年龄与引发ADR的关系、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发生的临床表现等,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与ADR构成分布
在所收集的56例ADR报告中,年龄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为85岁,男23例占41.07%,女33例占58.93%,男女患者发生ADR的比例为1∶1.43。不同年龄组间ADR 发生率也不尽相同,各年龄段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ADR发生年龄分布及构成(岁)
年龄 60
例数 25 7 10 14
百分率(%) 44.64 12.5 17.86 25.00
2.2 发生ADR 的用药途径
56例ADR中,静脉滴注用药53例,占94.64%;口服用药3例,占5.36%。
2.3 发生ADR的药物种类及分布
从不良反应(ADR)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发现,56例抗菌药物ADR报告涉及的药物中,引起的ADR所占比例,以头孢菌素类为多23例,占41.07%,其次是氟喹诺酮类为11例,占19.64%,大环内酯类次之为9例,占14.29%。药物分类及相关病例数、构成比及涉及药物发生频率见表2。
表2 发生ADR的药物种类及分布
药品种类 n 构成比
(%) 药品名称
(发生频率)
头孢菌素类 23 41.07 头孢呋辛钠(10)、头孢曲松钠(6)、头孢唑肟钠(5)、头孢噻肟钠(2)
喹诺酮类 11 19.64 左氧氟沙星(7)、洛美沙星(4)
大环内酯类 9 14.29 阿奇霉素(7)、罗红霉素(2)
林可霉素 7 12.50 林可霉素(4)、克林霉素(3)
青霉素类 3 5.36 青霉素(2)、哌拉西林(1)
硝基咪唑类 3 5.36 甲硝唑(2)、奥硝唑(1)
2.4 ADR 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在56例抗菌药物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中,发生率居首位的为皮肤及其附件为27例占48.21%,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次之。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详见表3。
表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累及系统/器官 n 构成比
(%) 临床表现
皮肤及附件 27 48.21 皮疹、丘疹、荨麻疹、固定性皮疹、出血性皮炎
消化系统 10 17.86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 7 12.50 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嗜睡
呼吸系统 5 8.93 哮喘、咳嗽、紫绀、呼吸困难
循环系统 4 7.14 心悸、潮红、心动过速
全身性损害 3 5.36 过敏性休克、发热、寒战、无力、多汗
合计 56 100.00
3 讨论
3.1 患者年龄、性别与ADR的关系
56例抗菌药物ADR中,男23例占41.07%,女33例占58.93%,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发生ADR的比例为1∶1.43。女性略高于男性,10岁以下儿童25例占44.64%,60岁以上老人14例占25.00%中,ADR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儿童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免疫系统等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各器官组织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机体耐受药物的能力较低;而老年患者的心、肝、肾功能等重要器官,由于年龄的增长其功能逐渐减退,耐受药物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同时,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与常人有异,药物进入体内后经生物转化后代谢情况也不同,给药的剂量、时间等很难精确掌握,也是造成其ADR发生率大大增高。因此,在对儿童和老年人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监测ADR的发生情况[2]。
3.2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56例抗菌药物ADR中,静脉给药所引起的ADR占94.64%,说明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3]。故用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4]:能口服者不选择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者不选择静脉输液,可采用序贯疗法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剂型,以减少ADR的发生。
3.3 强化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合理使用
本次上报抗菌药物的ADR中,引起的ADR在各类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头孢菌素类,占41.07%,其次是喹诺酮类19.64%和大环内酯类14.29%。头孢菌素类药物为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其最大的优点是杀菌力强、抗菌谱广、耐酶、耐酸、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所以目前是临床上治疗混合、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频率高、使用量非常大,故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ADR病例也日趋增多[5]。抗菌作用强、组织中药物浓度高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优点,临床使用频率也日渐增多,其引起的ADR发生率也较高,尤其是近年来发现喹诺酮类药物会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所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期间应加强监测血糖。大环内酯类易导致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6]。林可霉素类G+菌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杀灭厌氧菌具有也有强大的作用,因而受临床应用的青睐,其ADR发生率也较高。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多品种联合使用,也是引发ADR上升的重要原因。总之,医院需严格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管,杜绝无指征用药,减少预防用药频率、联合用药、超剂量或超说明书使用及缩短用药疗程[7]。
3.4 ADR临床表现的主要形式
在本次上报的56例ADR报告中,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多为27例,占总例数48.21%;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次之。发生皮肤变态反应的ADR中,主要以皮疹、瘙痒、荨麻疹、出血性皮炎多见[8]。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做好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工作,提高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的意识[9],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有药疹、皮疹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药疹的可疑药物,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提高医护人员对ADR报告制度的认识,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10]。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2):1-6.
[2] 汤榕,孙维红,李林贵,等.109例常见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2):2027-2029.
[3] 彭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174-175.
[4] 瞿敏.45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52-454.
[5] 赵群,李群.我院5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8,5(2):118-121.
[6] 李原丽,覃筱芸.阿奇霉素致儿童不良反应93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32-33.
[7] 陈文俊.297例小儿药物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分析[J].安徽医药,2002,6(4):86-88.
[8] 邹玉琼,冯雪梅,楚莉辉,等.799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事,2009,23(7):725-728.
[9] 许建平,霍丹,徐星凯.33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8,5(2):121-124.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52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结果:男性ADR发生率(282/521,54.13%)高于女性(239/521,45.87%),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它年龄段高(326/521,62.57%);334例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334/521,64.11%),443例由静脉滴注引起(443/521,85.03%);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严重病例较少,联用药物越多,引发ADR几率越高;经治疗521例ADR患者好转、治愈率达98.08%。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可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ses in order to provide drug safety inform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21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cases collected during 2007 and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aspects like patients’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route of administation, symptoms, combination or single medication, treatment effec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higher among males(54.13%) than that among females(45.87%), higher among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62.57%) than among other age groups. There was a total of 334 cases (64.11%) were induced by anti microbial drugs and 443 cases (85.03%) by the routine of intravenous drips. The common symptoms were rash, itching skin, chills and fever. Severe cases were few. The incidence increased with number of combined drugs. All the ADR cases recovered after treatment with an cure rate of 98.08%.Conclusions: Close monitoring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work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R.
[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ational use of drugs; ADR monitoring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 监测是通过总结ADR个案,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的一种方法,对临床安全用药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ADR 监测制度在我国不断深入实施, ADR 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并已成为当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
我院自2004年成立ADR报告、监测小组以来,不断加强ADR 监测工作力度, ADR 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本文对我院2007~2009年各科收集的521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ADR 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2009年各科室上报的ADR有效报表共521份,由医师和药师按要求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经临床药师初步分析评价后, 上报到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521例ADR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及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521例ADR患者中男性282例(282/521,54.13%),女性239例(239/521,45.87%),男女比例为1.18∶1,男性的ADR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2个月~80岁,其中ADR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1~80岁(122/521,23.42%),其次为1~10岁(118/521,22.65%)(表1)。
2.2 用药途径及临床表现
521例ADR共涉及17类41种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 334例,所占比例最大(64.11%,334/521),且包括严重过敏性休克12例,其余多数为皮疹等过敏样反应。ADR病例中,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的共443例(443/521,85.03%);口服54例(54/521,10.36%);皮下注射18例(18/521,3.45%);肌注6例(6/521,1.15%)。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症状,严重病例极少。表1 521例ADR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略)
2.3 单一、合并用药
521例ADR患者中,单一用药193例(193/521,36.96%),合并用药328例(328/521,63.10%),其中2种药物合并用药160例(160/521,30.71%),3~5种药物合用的198例(198/521,38%)。单一用药与合并用药ADR发生率比为1∶1.71。这说明联用药物越多,导致ADR的几率越高。
2.4 ADR治疗结果
ADR患者好转、治愈的例数分别为314例(314/521,60.19%)、197例(197/521,37.87%),总有效率为98.08%,肾功能损伤2例,无死亡病例,说明绝大多数ADR在停用可疑药品或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对症抗过敏治疗后可好转或治愈。
3 讨论
3.1 不同年龄段ADR发生情况
本组结果表明,儿童、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共188例(36.08%)。这可能是因为在不同年龄段患者血浆与药物结合能力、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不同,致使引发ADR 的几率、严重程度也不同。儿童患者易发生ADR与身体各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药物的吸收代谢不规则,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易发生ADR的相关因素为[3]:(1)老年人各器官随着年龄增加逐年退化,靶器官有时表现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使药物作用增强或作用时间延长;(2)老年人肝肾体积缩小,血流量减少,肝肾血流量只有青年人的 40%~50%,其代谢能力较低,首过效应减弱,生物利用度增加,从而延缓药物的排泄,半衰期延长;(3)老年人口服药物时消化道的吸收率偏低,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血浆中白蛋白浓度降低,使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蛋白结合减少,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导致中毒几率增加。此外,许多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较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用药依从性差也是引起老年患者ADR 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生应根据老年人和儿童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慎重选用药物,,坚持合理用药原则,调整药物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并在给药过程中加强监护,从而降低药品ADR 发生率。
3.2 不同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
本组结果表明,静脉给药较易诱发ADR,521例ADR报告中,443例(85.03%)是静脉滴注给药。这主要是因为静脉给药直接进入人体循环,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温度、微粒、肉毒素等均易诱发ADR[4];同时静脉配制操作不当,药物浓度过高(过低),药物配伍不当,配制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过慢)等均会引发ADR的发生。因此, 建议临床给药时, 应尽量减少静脉给药, 遵循“可口服勿注射”的基本原则[5,6]。静脉输液时除有特殊要求, 否则应注意控制给药速度, 尤其是对某些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更应谨慎。
3.3 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本组结果表明,521例ADR共涉及17类41种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在临床上使用频率高,引起ADR所占比例最大(64.11%,334/521),这可能与临床使用抗微生物药的频率、剂量逐年增大,细菌耐药性增加,普遍存在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有关。因此,需要关注抗微生物药特别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问题。引起ADR的抗微生物药以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为最多,其中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纳最多,其次是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由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毒性反应低,临床疗效好,临床用药比较普遍,因此相关ADR病例也较多,不过大多ADR症状较轻。要充分重视抗微生物药物引发ADR,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3.4 中药制剂的ADR
随着对中药ADR关注的不断加强,临床报告数量也在增加,在521例ADR报告中,由中药引起的ADR报告有96例,占总数18.43%,其中中药注射剂及粉针剂90例(17.27%),多为静脉注射所致。可能原因为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制备过程容易混杂不纯成分;中药生理作用广泛,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指标不够完善,存放过程中易发生质量变化,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加; 另外,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而加入了一些稳定剂、助溶剂等也易导致ADR[7]。因此,临床医生应当消除“中药制剂比西药安全”的错误观点,因病施治、合理使用,避免ADR 的发生。
3.5 ADR涉及的脏器
ADR影响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这四类不良反应比例虽高,但病情相对较轻,一般经停药或对症治疗,ADR症状很快减轻,对身体、原患疾病均影响不大,累及身体重要器官的严重ADR病例较少。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这可能是由于皮肤症状易于发现、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症状相混淆,另外临床常用药物,如各种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抗感染药等,本身即为全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后易引起变态反应,而引发皮炎、皮疹等症状。
各级医院应建立并完善ADR监测网络,提高医护人员对ADR监测的认识水平,做好重点药物品种ADR的监测,定期对各科收集的ADR报告进行分析、报告,及时向临床通报。做好医、药、护三者之间的合作,从而提高对ADR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 528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47248.
2 赵泉,梁延平,程东升,等.770 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9):1694.
3 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
4 王慧媛,赵捷,赵志刚. 我院2007 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7):1345.
5 陈小燕,田洁,刘源,等.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广州医药,2007,38(6):5253.
消化系统反应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沙星”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泌尿系统反应
少数病人服药前可引起急性尿潴留、停药后可恢复排尿。还可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因此患者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改用其他的抗菌药物。
血液系统反应
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极少数病人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如需长时间服用这种药物的病人,应定期检查血项。
过敏反应
有些病人用药前后会出现荨麻诊、红斑或皮肤发红、发热、瘙痒、眼睑眼球膜充血等过敏反应。因此,以往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该慎用这类药物。
神经系统反应
“沙星”类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应多种多样,反映程度轻重不一。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昏、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疲倦嗜睡、恐惧紧张、抑郁焦虑、烦躁不安、手足麻木、四肢振颤、步态不稳、皮肤有异常感觉、精神错乱、语无伦次、意识障碍、视神经水肿等。在使用过程中,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应及早停药,对症处理,以免贻误病情。另外,此类药物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进而导致惊厥和癫痫大发作的发生,故有癫痫史者、儿童及孕妇、哺乳期间的妇女不宜服用。
心、肝、肾反应
表现为出现胸闷、心悸或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及胆红素增高,故长时间用药者应作肝功能价差,严重肝损害者应慎用。此外这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可致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表现为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值升高,因而肾功能不全者也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