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2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路技术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不断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改变以前一提起网络就只是“游戏”、“不务正业”“坏学生”的观念。计算机网络,就教育界来说,其作用不仅仅是用来进行教育教学,现在的几乎所有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都是用学籍管理软件来网络统一管理、高中学生的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等。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在我们的学校教学和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正确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我在本市的农村学校支教了一年中经过调查,几乎全市所有的农村中小学均有各种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教室,且都能上网。但是,这些计算机只是供学生打打字,做做表格,搞搞简单的统计。这不仅是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计算机人才的浪费。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教师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或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冲破课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农村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利用。
2.1加强领导,明确网络资源的定位
据调查,学校少数的领导还不会使用计算机,认为使用计算机是专业教师的事。因此,我建议加强对领导阶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领导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只有领导学会了使用计算机,才不会小觑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才能受到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2.2加强教师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培训
如果教师能把计算机当着工具应用到教学中去,利用网络上的资源,用计算机制作配合教学的课件,那么,计算机网路资源就能切实地为教学提供服务。例如文字,图形处理软件、课件演示软件、音乐播放软件等等。
2.3信息技术老师要摆正态度,重视计算机教学
在农村的教学一年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不但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连信息技术教师本身也是轻视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重视计算机教学,上课没有好的氛围,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学生没有了积极性,上课纪律就很难保证,上课没有好的纪律学生势必不会好好听课,直接导致上信息课的时候学生的直接反应是:开网络,打游戏、看电影!这样,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利用,形成了很坏的影响。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网络资源利用,应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教师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加强教师的理念,摆正教师的态度,势在必行。
2.4开创网络资源应用氛围
学校开展各种促进网络资源应用的活动。例如:教师优质课竞赛;教学课件展示;以学校网站为平台的教案共享;以BBS为平台的师生讨论等。利用网络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完整的体系,从而营造网络资源运用的良好氛围。在农村一年的生活中,让我切身感受到:在农村,计算机网络并没有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是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计算机人才的双重浪费。所以,我提出从以上几方面抓好农村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利用。
3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成为教育必备的技术手段,我们不必再用粉笔写那么多的字,不必再为寻找教学素材煞费苦心;有了网络,教师的办公变得事半功倍,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一句话: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内网安全 存在问题 预防方案
1.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逐渐广泛,不少企事业、单位均在内部建立了大型的网路(计算机网络),比如生产指挥系统,铁路局域网,车站客户购票系统等大型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带给人们极大的快捷、方便,网路信息技术的安全也就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安全所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及数据受到的保护,不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更改,从而正常工作。此文针对探讨的就是如何加强对内网安全的管理、维护,以及防范等问题。
2.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以下简称内网)的特点
2.1与外界网络的隔离。
为了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行和工作,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内部网,比较独立,因此,物理连接方面与外界计算机网络联系很少,与外界不进行沟通。为了满足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内网中个别客户端计算机可能与外界联系,但绝大多数用户仍与外界隔绝。
2.2建立起S/C结构的应用。
内部网中普遍设立了大量的S/C结构,可以提供很多功能,如web服务、ftp服务、实时通讯、网上会议等功能。其中,一些企业安装了专门使用的软件,并且建立了专门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大量的公文,并且进行流转、处理,各种文件传输,也可以进行会议等。
2.3企业的日程运转越来越依赖于内网。
由于ERP、CAD等办公和生产系统的大量应用,企业的日常运转对信息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尤其是内部信息网络。另外,内部网络由于生产和办公软件系统的电子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单位信息和指令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批量的终端、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共同组成了内部网络,相互协调工作,成为严密的整体,因此,为了不使整个内部网络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企业在任何一方面的安全问题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内网中的各部分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控性,尤其是服务器和数据库。
3.一般内网安全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的安全级别若从高到低来讲,可以分为主机系统的应用服务安全、文件系统安全,系统服务安全,操作系统内核安全,主机系统的物理安全。由于了解了内部网络的特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内网安全存在着很明显的问题,特别是技术和管理使用方面。
3.1内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3.1.1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内网还未得到大面积普及,部分企业的内网组建比较仓促,导致一些管理、使用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清楚,对网络的安全问题意识不够,并且对信息资产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每次计算机信息损坏,从而导致泄漏信息、文件遗失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3.1.2内部人员使用不规范。
使用人员对计算机设备操作错误而产生的问题在内网中占绝大多数。譬如,操作人员在计算机还未完全关闭后就关闭UPS电源,还有些操作人员在不经常杀毒的前提下随意在多台计算机上使用U盘、活动硬盘拷贝文件,给电脑病毒以可乘之机。有的用户在没有确定软件地安全性就随意地安装,还有的计算机用户随意地将自己的账户密码告知别人,给计算机安全问题造成巨大隐患。
3.2科技角度存在的漏洞。
3.2.1操作系统不能及时进行升级完善。
没有哪个操作系统是完美的,任何操作系统一定有自身的缺陷。正是这样才给计算机病毒提供了温床。原因在于内网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因而操作系统得不到及时升级,从而无法保证内网的安全。同样,在应用软件方面也存在着不足。一般而言IIS的漏洞方式有:远程溢出漏洞、配置错误漏洞、权限漏洞、解码漏洞等,数据库的漏洞形式注入式漏洞等。然而,有些编程人员却忽略了安全这一重大问题,产生了操作系统的缺陷和漏洞,更有甚者,为了便利而故意设置软件的漏洞。
3.2.2关注匮乏,信息安全无法顾及全面。
在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中对信息安全的关注不够,从而造缺乏对信息安全产品的投入。在部分企业中有放弃使用网络版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以单机版产品替代的,有的企业使用一套防病毒软件安装多台计算机,甚至有的企业根本没有使用任何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
4.预防方案
4.1敲响网络安全的警钟。
企业管理人员要培养网络安全意识是稳定企业内网信息安全的先决条件。要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网络应用技术培训,促使其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真正为企业消除在设备性能、信息安全方面的后顾之忧。对于因一线操作人员水平存在缺陷或因工作疏忽误操作而造成的问题,技术人员应利用加密、屏幕保护加密、目录加密、文件加密、网络传输加密等专业技术来加以预防。
4.2加强有关规章完善,严格管理网络使用。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有关规章制度完善程度,将有利于保障网络安全、可靠运行。完善计算机操作使用流程制度、网络操作规范制度、U盘、活动硬盘等信息介质的妥善管理规定、保密机和密钥等密码安全问责制度,同时建立健全计算机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预案,以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等。为使计算机安全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的目的,可尝试上网信息保密审批领导责任制等安全隐患问责制度,将计算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都能加以严格掌控。
4.3增强对计算机内部网络的技术维护。
4.3.1对专业人才进行针对培养,加大计算机硬件的防护措施。
在制定生存发展战略的同时,企业往往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倾注大量精力,而其中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较为缺乏。为了推动企业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第一,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第二,为了对计算机保持长期有效的维护,定期对内网技术专业人员进行集中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第三,为保证内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应针对设备的使用环境、运行情况进行周期性检查,及时更新和维护相应的配件。
4.3.2保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更新,修补减少编程堵塞漏洞。
第一,保证操作系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就是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补漏,并且由于互联网没有与内网直通,更新与升级的任务需要靠维护人员手动完成。补丁管理软件能够针对这一情况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每次只需在服务器上更新一次,相应所有客户端便能够自动更新,安全便捷。如微软公司(Microsoft)的WSUS(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补丁管理软件等,在现如今内网服务器和终端较多的情况下,推荐使用这类软件。第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安全,类似系统中的WEB服务,数据库读、写等由开发人员直接编程的专用程序应用,要求加大安全力度,尽量将程序编写的严密,将涉及用户名与口令的程序封在服务端,对于与数据库连接的用户名与口令应给予用户最小的权限,营造一个安全的信息环境。
4.3.3运用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工具,定期对网络进行监测和检查。
为营造安全访问空间,阻挡木马病毒的传播与侵入,应在服务器、各终端边界上建立起通信监控系统,利用防火墙技术来进行实时检查与隔离,从而提高内网的安全性。安装网络监控软件,能够及时发现内网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提供有效证据,为事后追查问题根源提供便捷。通过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来加强病毒检测,及时发现病毒并予以清杀,可有效阻止其在网络上的蔓延和破坏。
5.结语
网络安全是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它既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又有物理和逻辑的技术措施,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企业应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开发新技术,加强对硬件和软件的及时调整,研究维护网络安全的完备方法,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为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积极防范。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 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94―01
前言: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的需求不断增强,网络的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方面,网络用户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出于各种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商务、金融、国防等等关键要害领域,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的大事。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影响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在本研究中将对网络安全防范作以简单的探讨。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目前,随着网络规模的飞速扩大、结构的复杂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出于各种目的,盗用资源、窃取机密、破坏网络的肇事者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事件呈迅速增长的趋势,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在Internet 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Back- doors)、Rootkits、DoS(Denial of Services)和 Sniffer(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
2.常见攻击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手段
目前,攻击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手段十分广泛,但是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①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程序技术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它通过在电脑系统隐藏一个会在 Windows 启动时运行的程序,采用服务器/ 客户机的运行方式,从而达到在上网时控制用户电脑的目的。②邮件炸弹。电子邮件炸弹是最古老的匿名攻击之一。通过设置一台机器不断地大量地向同一地址发送电子邮件,攻击者能够耗尽接受者网络的带宽,占据邮箱的空间,使用户的存储空间消耗殆尽,从而阻止用户对正常邮件的接收,妨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③过载攻击。过载攻击是攻击者通过服务器长时间发出大量无用的请求,使被攻击的服务器一直处于繁忙的状态,从而无法满足其他用户的请求。④利用计算机服务端口进行攻击。有些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函数指针和边界条件时不够全面,从而导致了地址空间出现了安全漏洞的问题。例如应用软件不能处理一些特定的请求和报文,使应用软件无法正常的运行,直接导致了软件或系统的瘫痪。⑤利用扫描及嗅探器进行的攻击。扫描主要针对的是系统的漏洞和网络的搜寻,目的是为了进行信息的窥探和有用信息的收集,从而发动严重的恶意攻击。嗅探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作为其他计算机的报文。目的是被动地监听网络通讯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收集账号、密码和口令等大量的信息。
3.常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技术
针对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目前有效的防范技术有以下几种。①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审计和跟踪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直接影响主业务流程,而是通过对主业务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审计和跟踪所包括的典型技术有: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②虚拟局域网(VLAN)虚拟局域网(VLAN)能够赋予网络管理系统限制 VLAN 以外的网络节点与网内的通信,可防止基于网络的监听人侵。③非对称加密。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并且不能从一个密钥推导出另外的一个密钥,密钥被分解成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两种,从而加强了信息的保护力度,而且基于密钥对的原理很容易的实现数字签名和电子信封。④防火墙。防火墙是特定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它在两个计算机网络之间实施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 使得内部网络与 Internet或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禁止外部网络的客户直接进人内部网络进行访问,内部网络用户也必须经过授权才能访问外部网络。⑤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⑥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指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⑦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⑧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网络安全责任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工作人员要结合硬件、软件、数据等网络系统各方面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重视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4.结语网络安全在技术上必须采用纵深配置、多样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动态防守,并保证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同样有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网络安全是一个体系概念,包括法律、管理、技术等各个环节。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都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越安全就越可靠。因而,在看一个内部网是否安全时不仅要考察其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对该网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中不光是物理防范,还有人员的素质等其他“软”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在我国,网络研究起步较晚,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另外,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我们还要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犯罪进行法律制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数字教育
面临21世纪,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导致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改变,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建构现代教育新型教学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管好校园网,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网概括地讲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也就是利用先进的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网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
建设校园网,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同时对于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空间科学家奠基人钱学森院士认为: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将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对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也将带来巨大变化。然而,网络建成后,管好用好校园网,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予以充分地研究和思考。
1.1莫使校园网成摆设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硬件,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几个月就降价50%。有的学校资金短缺,建立一个校园网动辄投资上百万元,但使用率严重不高甚至闲置,眼看着教育资源在浪费。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管理者的观念。
一是没有建立一个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同时也使教育风格更加精细和个性化,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时空的局限更具开放性,同样也丰富了教育手段,使教育更具高效率。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是发挥网络功能的基础。在一个好的校园网环境里人们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计算机改变了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挑战,也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没有建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没有合理配置终端设备……。更新观念,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现代化,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教师现代化教育意识,确立现代化教育新思路、新观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改革。教师也要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快捷充分为教育服务。也鼓励、培养学生实现网上“个性化学习”,学会从网上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为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确保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有相当的重要性。1.2网管人员的网络技术管理水平
网络功能的强弱、使用效率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水平。网络建成后,学校应及时设置网络管理中心,需要安排至少两个具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来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线路设备正常运转,制订校园网管理条例,负责网络的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网页维护,确保网络的畅通和安全,开展各种网络应用的培训,推动各种管理软件的使用和数据维护。并不断对他们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网络技术应用和开发的骨干。校园网络的管理涉及面大,范围广、技术要求高,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合作。
1.3加强网络队伍建设
要发挥校园网络的巨大能力,培养和培训大批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才,加强网络队伍的建设是确保校园网的运作和教育科研顺利进行成败的关键。这些人才应包括:网络管理、软件技术、视音频多媒体制作、素材资料收集、培训维护等人员。要让每个教师和学生懂得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充分享受校园网带来的方便快捷。学校应为通过信息技术考核的教职工和学生班级优先配置网络电脑,提高教师、学生学习和使用校园网的积极性,并建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网络的价值,提高网络的效价比。
2用好校园网,应用才是它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硬件的建设可以在几个月内完成,但基于校园网的应用则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精心组织和实现,这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复杂的长期任务。
2.1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校园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应用两个方面:
学校管理是办好一个学校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办公,让每个办公室通过校园网进行办公、管理和获取校内外的信息,同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即时通信和协同工作,加强对学校资源、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调动和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学应用是校园网最主要应用。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师资源中心、多媒体教室、网上学校、网络教室、课件制作中心、家长访问系统、网上选课……。网络应用功能多种多样,有待于不断开发和完善,它的每一个功能都会使教育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教育结构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学习方法等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改革。社会在进步,教育同样在不断改革。
E-校园和现代远程教育是校园网应用发展的方向:
“数字教育”是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长期任务。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先开展校园信息化,即数字化校园-E校园。数字化校园的营建将更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为本”的思想。
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形式将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学历教育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了;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人类社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服务,开放教学资源,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教育城域网互联,共享国内外教育资源,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局势、新动态、新信息是校园网应用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2.2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站的建设
校园网络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教育资源能够被充分共享和利用。然而,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库才是信息化的实质内容。教育教学资源库包括教育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两大部分。在校园网平台上,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确保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提供学校教师制作课件的环境、备课工具和资讯,确保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计算机进课堂,为学生的交互式、自主探索学习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建立一个强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是势在必行,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校园网使用上巨大的浪费。当然,资源库的建设也不是容易的,尤其要把所有教材的知识点、文字、图片、声音、图象等等都收集齐,又编辑入库,真是谈何容易,需要做长期的工作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协作,更需领导的组织和支持。
学校网站建设是一个对内提供服务,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也是校园网应用集中表现的地方。校园新闻、教学科研、网上图书馆、视频点播、资源中心、家长访问、网上选课、聊天室等等栏目的建设,传递信息、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反映教学发展变化、为师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间和舞台。因此必须加强网站建设的技术力量、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编辑工作,为网站的信息资源提供保障,并使网站能更好地为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服务。
校园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它的功能有待于不断的研究、开发、探索和创新。学校领导应以充分的支持和实践,带领广大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建好、管好、用好校园网,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网络经济 就业变迁 影响
一 网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使网络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网络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信息与网络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形态,是以计算机信息网路技术为基础、以各种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发展,中国的网络成熟度以及网络普及程度都有极大的提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最新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拥有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同时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在经济领域,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利用互联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产业边界日益交融,新型商务模式和服务经济加速兴起,衍生了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链上的就业人数的增加。由此可见,网络经济不仅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二 网络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1.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与1993年以来国际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分不开的。1993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为网络经济创造了载体。与此同时,国际互联网的用户、覆盖面和影响范围高速增长,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使互联网成为商机无限、前景广阔的网上市场,吸引各国企业竞相上网,企业上网为网络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近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网络对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信息收集与反馈等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与产业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工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迅速提高。互联网发展与运用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工业咨询、软件服务、外包服务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在加快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动减排治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6.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大型企业电子商务正在从网上信息、采购、销售等基础性应用向上下游企业间网上设计、制造、计划管理等全方位协同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普遍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网络经济发展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网络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就业选择。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与服务经济的结合、是个性化生产与经济一体化的统一。网络经济的这种特点使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更为纷繁多样,使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日渐扩大,劳动者不仅包括网络经济生产、实现过程中的决策者、工人和服务人员,还包括网上交换过程和后续服务中的劳动者。此外,也包括从事网络社会文化创造、知识传播、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人员,比如网站管理人员、软件编写人员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就业数据显示: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03年的116.8万人增至2009年的近173.8万人,达到了年平均增长9万人。
在网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信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整个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以及传递与处理信息的通讯技术网络,由此导致了对编程人员、数据符号分析人员、电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大量需求。可见,网络技术拓展的就业空间,决不是原有就业职位的简单复制,其工作职位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网络经济相应部门的顺利运行。所以,随着网络技术对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经济发展中知识与信息含量的增大,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从而导致了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职位的技术化变迁。
三 网络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变迁
1.网络生产力的产生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并呈现出日益综合化的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现代科技逐步融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在全球范围内又掀起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及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为网络生产力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网络生产力的产生也得益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竞争的日益加剧。工业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就已经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速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从本质上要求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整合生产力与之相适应,而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生产力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新型生产力。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竞争日益具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资源可以在全球流动,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客观上成为网络生产力产生的又一推动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升。网络生产力顺应了人类变革大工业生产力的需要,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网络生产力是相对于工业生产力(或机器生产力)而言的,它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作为其物质技术基础和标志,标志着人类依靠信息网络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能力。网络生产力是一种全球运行的生产力。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世界被紧密联结在了一起,跨国生产、国际贸易、国际合作、国际金融等实施的效率大为提高,世界真正结成了“地球村”。不仅如此,网络生产力还大大加快了各种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的速度,推动了全球的技术创新。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新兴技术和创新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迅速在全球范围得以传播和运用。因此,网络生产力已经突破了工业生产力的地域界限,成长为一种真正全球运行的生产力。
2.网络经济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在网络经济时代,马克思所预言的“自动工厂”已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成为了现实。如今,置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指挥之下的机器体系已经取代体力工人从事着众多繁重、复杂、精细的工作,生产呈现出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征。而马克思所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精神生产力”的生产比物质生产力更为重要的科学论断在网络经济时代也得到了印证。信息、知识和智力已经取代传统工业生产中的土地、资本等物质要素成为生产的主导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将在网络产品的生产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对而言,物质资源的作用则要小的多。为此,在生产中,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引进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从事网络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有些岗位还要求他们必须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天赋和才华。以软件产品的研发为例,具备基本的软件编写知识和技能只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拥有不断提出新创意的能力则更为关键。创新的过程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信息技术职业”是指那些包括创造发明、操作控制及维修保养能促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互联网或于网络活动有关的活动的职业。其中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编程人员等属于信息技术的“核心”职业。创新的扩散使具有信息技术特长的技术人员需求增加,另外还带来了对于具有销售、市场及业务规划等方面知识的人员的需求的增加。随着更多的公司对外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对于项目经理和会谈判并能产生经营成果的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扩散,整个社会计算机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倾向于高学历和和一些专业技术性人才,而对于未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人员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产生一种挤出效应,与之相对应的,前者的薪金水平大大超过后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是一场带有技术歧视性质的革新,与信息技术创新相似的是电气化的创新都很偏向于对技术专业性劳动力的需求。
四 网络经济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网络经济并非只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它已经从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网络经济无疑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网络生产力在工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构成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核心要素。网络生产力拓展了劳动者的就业选择,促使劳动者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网络生产力使计算机信息网络成为新时期生产工具的主体,使劳动资料自动化、网络化;网络生产力进一步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使信息资源成为一种新颖的劳动对象。网络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深刻变革使生产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
对于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的我国来说,网络经济正在变革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经济关系,使社会生产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虽然当前我国还在为实现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工业化而努力,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经济的影响也已经渗透了进来。网络经济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和政府来说,重视网络经济对生产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探寻应对的方针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经济的到来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基本形式从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加工和制造转变为信息和知识的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劳动者从传统的以体力耗费为主转变为以智力耗费为主,也使劳动者知识和智力的发挥程度成为判别其劳动优劣的标准。这些新变化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日益呈现出知识化、智力化的趋向。
知识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的核心要素,创新则是企业竞争的灵魂。作为知识的运用主体和创新的实施主体,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比较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民受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高层次人才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依然不高,整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因此,为迎接网络经济的到来,政府必须进一步健全人才的培育机制,加快培养企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精、尖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耀、张春法、曹宝明、姜德波、李群.网络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圣兵.网络经济与就业的二元化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4]顾纪瑞.美国网络经济的崛起和中国的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 Bu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is only a mere formality, has not achieved good result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not high,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the depth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pth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 enterpris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long-term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hich is also an inevitabl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depth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long-term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220-04
1 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背景
我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有多年,但“粗放型”经济方式仍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许多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有数量而缺质量,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往往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比较薄弱,培养不出大批既能动手,又擅长技术攻关与革新的技能型人才不无关系。因此,我国企业要想切实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就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内涵建设。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讲,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装备转型升级的需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作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离各行各业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在面临第三次新的工业技术革命以及中国企业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必须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校企双主体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是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内容不够深入、合作目的比较狭隘、缺乏互惠共赢机制、难以持续合作的现状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将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这种深度融合式发展,要求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藩篱,使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双赢”共同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不仅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将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2 国家关于产教融合的相关法规与政策
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格外关注校企合作办学,也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办学。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总之,目前,国家出台多项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校企产教融合给予支持,大力提倡将产教深度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3 国内外产教深度融合的相关经验
3.1 国外产教深度融合的相关经验
国外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 A Manifesto,Freund and others,1946)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界定校企合作办学:前沿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外关于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均十分突出,尤其以德国、美国及英国等为甚。国外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类:①德国“双元制”模式――国家采用立法的手段支持校企产教融合共同培养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任务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②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职业院校的新生入学后,先在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然后以两个月为限,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训交替进行,毕业前半年返校集中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理实一体。③英国“工读交替”模式――在学校的常规教学规划中,专门安排有工作学期,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企业的生产工作并获得报酬。④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将职业学校办成工厂模式,工厂按学校模式办,产教融通给学生一个训练技能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上述各国对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均以适应本国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支持。例如,德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在职业技能培养上强调专深型。美国的职业流动性较高,职业教育培养为宽专多能型,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深度融合办学模式的选择与研究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3.2 国内产教深度融合的相关经验
我国关于产教融合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的研究与实践基本上是对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某些方面的借鉴与模仿。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增,同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必然掀起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大体上来看,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开展的产教融合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校企在师资队伍上的融合,主要是学校聘请企业专家能手参与教学、指导实训,同时学校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如访问工程师,目的是完善职业院校的双师队伍。二是校企围绕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开展的多种产教融合,主要形式有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外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校中厂等。三是以人才需求为结合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冠名班”、共建学院等。四是校企技术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或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虽然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意愿上的单向性。职业院校合作意愿强烈而企业较淡漠,无法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产教融合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动力明显不足,“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产教融合的内容、形式和目的较单一、零散,缺乏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不少职业院校开展的产教融合的目的是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或就压单位,产教融合的内容仅限于某一课程的一小部分,合作的形式也多限于顶岗实习、参观考察等,往往缺乏连续性,其合作对象不能保持相对固定,合作内容上也是浅尝辄止,难以建立长期稳固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明显缺乏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三是合作规模小。当前我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300多所,在校生近500万人,专业点达2697多个,基本覆盖了我国全部产业类别。然而普遍、长久地开展产教融合的学生与全日制在校生相比,其比例仍是极少的。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经济发展呈现鲜明产业集聚特点,然而从已经开展的产教融合看,仍然停留在某一院校与某一企业之间的简单合作,没有形成相近行业背景的院校或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与某一地区的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之间的大规模校企合作,离规模化、集群化、集成化的产教深度融合还有很大距离。
由此可见,产教深度融合并未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突出亮点与办学优势。究其原因,是由于校企之间存在着以下深层次的矛盾:一是教育与生产的矛盾。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与企业的生产理念、生产过程、生产标准、生产员工实现全面的对接与协调中存在着多种矛盾。职业院校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企业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产生活动,双方都没有考虑并处理好教学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二者各行其是,都只为自身的利益着想,必然导致教学与生产难以衔接、融通,有时甚至会出现生产和实习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抵触等现象。二是学校教学目标与企业生产目标的矛盾。职业院校作为公益性的教育机构,其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企业则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由于目标的不同,在校企产教融合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处理的方法与手段明显不同甚至是矛盾的。三是学校教学的计划性与企业生产的市场性的矛盾。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函盖性广;而企业归属于市场体系,生产活动要按照市场需要进行,难免简单与重复,也难免动态调节,在时间与内容上无法与教学活动融合。
4 构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怎样实现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后,笔者认为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对于职业院校如何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4.1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利益共享机制
针对在产教融合中“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需要给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这需要从利益共享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产教融合中满足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才能使企业积极地、长久地、深层地参与产教融合,这是建立校企产教深度融合、长效合作的基础。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利益共享机制:
其一,吸纳社会投资,建立校企产教融合集团。具体做法是政府和职业院校研究制订职教集团支持政策,鼓励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实体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紧密结合,共同投资,按照公司法人的模式组建职教集团。在产教融合集团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教深度融合。在产教融合集团内部,经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划,招生与招工,教学与生产,教师与员工、学生与学徒,均可按照的统一的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可按照职场人的管理制度与要求来培养和规范学生的学习与行为,做中学,学中做,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对于企业的收益、学生的学费、学生从事顶岗实习与生产实践等所产生的收益,按照职教集团的出资比例或章程的规定进行分配。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职教集团内部或集团外就业。
其二,企校共同投资,联合举办科技实体。这种模式,校企双方的需求对接点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及人才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根据企业法的相关规定,注册成立科技实体企业,比如IT技术服务公司、机电技术公司等。企业主要负责生产经营以及产品营销,院校提人力资源,校企共同负责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企业技术人员和院校教师组成研发团队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使新成立的科技实体成为高校科研成果产品化、市场化的开发基地,学生生产的企业产品也是学校项目教学的作业,企业和院校用科研支撑教学,在育人的同时创造财富,企业管理也是院校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在科技实体从事顶岗实习、生产实践等所产生的收益、教师参与技术研发创造的收益,按照双方的出资比例或章程的规定进行分配。
其三,以市场创新项目为依托,兴办校企合作发展联盟。这种模式,以契约为保证、以合作项目为依托,校企共同投资、投入人力资本,兴办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共同完成市场化的创新性项目。项目的开发与完成,完全依托于校企的合作共融。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职业院校的师生与企业的员工,共同参与,各司其职。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推进职业院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为学校创收;另一方面满足了企业拓展市场、追求规模与效益的需求。项目完成后所获取的利益,按照双方的出资比例或签订的协议的规定进行分配。这种联盟中的产教融合,完全有赖于创新性的市场项目,所以,项目是校企联盟的关键所在,项目可以来源于政府的委托,也可来源于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可以来源于当地特色产业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也可来源于市场第三方的需求。
4.2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约束机制
校企产教融合作为一项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除了有动力机制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以保证产教融合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约束机制。
其一,建立法律、政策约束机制。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出台与修订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为产教深度融合制定框架,指明方向,划定范围。首先,需要以立法的方式明确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是产教融合;规范各相关主体(产学研用政)在职教发展中的责、权、利;明确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其次,建立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意外人身安全风险和成果转化风险保障制度;设立产教融合项目成果转化担保机构;明确规定职工享有接受培训和再培训的权利;通过立法、财政或税收手段鼓励和要求企业参与产教深度融合,规定大中型企业承担产教深度融合的定额任务;规定非政府财政拨付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划归职业院校自我管理;明确规定在校企产教融合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制定具体的制裁措施与监督途径。
其二,在产教深度融合中坚持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产教深度融合中,无论是集团化办学还是兴办科技实体,都必须采用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校企双方需要签订规范的法律协议,履行严格的法律手续,明确双方的出资、利润与负债的分享与担负比例、责任等;对于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环节,均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规范产教深度融中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相互兼职取酬、职业院校学生进入企业当学徒的现代学徒制等行为,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资产使用与管理制度等。
4.3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
产教深度融合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大工程,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保证其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
其一,确立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模式。产教融合涉及到企业和院校两个主体,双方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运行模式,因此,为了确保产教深度融合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行,就必须找到一种院校与企业都能接受的运行模式。我们将这一模式暂时称为产教管理模式,它要求院校与企业都必须做出深层次的改革,便于双方相互适应相互融通。在院校方面,要求政府部门赋予职业院校一定程度的办学自,支持职业院校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导校长走职业化之路,确立质量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推进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接轨;在企业方面,在追求利益的基础上,需要积极担负起培育人才、科技进步的社会责任,从组织机构的设立到管理制度的制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市场院校,企业运行的全过程,都要兼顾到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等,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成长、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场所与机会,为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开辟渠道。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益是共享的,才能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其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稳定的沟通协调的机制。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院校和企业之间,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为此,需要建立稳定的沟通协调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形成,需要以互联网为平台,校企双方需要开发一套运行软件,将院校的教学活动信息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信息全部集成管理,通过对双方信息的分类、整理与处理,以计算机网路系统和信息技术对产教深度融合重大问题与宏观决策通盘规划,协调教学环节与生产环节的矛盾与融合,统筹企业员工与院校师生的分工、协作等事项。正是有了今天这样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才能使产教深度融合真正得以实现。
其三,建立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扶持激励机制。对于校企产教融合,需要政府的扶持与激励,尤其是在校企产教融合初期,由于校企双方还处于适应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因此,需要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财政补贴、退税和减免税政策来鼓励企业参与校企产教融合。当然,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产教融合的实际效果为参考,规避那些只是形式上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行为。
其四,构建多元化的产教深度融合质量评价体系。为了保证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运行,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政府评价。由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产教融合督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流程,对产教深度融合的行为、效果、效益、社会影响力等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财政拨款和企业的税收制度、产业政策扶持挂钩,从而促进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中的积极性。二是校企共评。由院校和企业代表共同成立产教融合监管委员会,以学期为周期,定期对产教深度融合的内容、形式、成果、收益等进行评价与检测。重点考查产教深度融合的组织与领导、职责履行、合作成果、人才培养、人员交流、项目建设、毕业生社会声誉、教师成果转化等。三是校企互评。企业和院校各自选定代表,不定期地开展互评活动,院校代表对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工作团队、技术培训、实训指导、共同技术改进、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代表对院校的师资队伍融合、教学与生产的配合、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校企互评,查找影响产教融合的不利因素,促进产教融合的持续发展与健康运行。四是第三方评价。由市场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承担产教深度融合的质量评估,重点对产教融合是否符合行业产业发展、产教融合的市场效益、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及时反馈和修正。在上述的各种评价中,评价的方法、内容、周期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均有所不同。比如,政府层面的评价,应侧重于整体情况,对产教融合的合法性、价值性、科学性、政策性等进行评判;而第三方评价,需要侧重于对产教融合的外部影响力方面的评价。
5 结束语
我国职业院校在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斐然成效,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内地很多省份尚不具备良好的外部商业环境和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不适宜照搬国外或国内的产教融合模式。因此,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仍然要充分考虑我国法律、制度与地方经济环境,尤其是企业生产发展水平。院校和企业都需要围绕市场动态做出调整,实现链条性群聚发展,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选择适宜的产教融合方式,逐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冬梅,罗诗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4:35-47.
[2]蔡丽芬.高职院校建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2(06).
[3]贺战兵,邹勇,周山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及其化解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6(03).
[4]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04).
[5]董仁忠.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职教论坛,2014(33).
[6]梁慧社.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1).
[7]郑卫东.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框架设计[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8]谢元海,肖称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江西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5(19).
[9]王玲玲.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