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传承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传承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19 16:2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传承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传承调研报告

第1篇

1.明确分工负责,有效管理课题

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课题组成员认识明确,思想重视,真正挖掘出优秀的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内涵,编纂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课题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广泛交流讨论,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校本课程理论和教材编写方法及原则。课题组成员有的负责学习交流裕固族历史文化、裕固族发展等方面的材料,汇总整理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初步研究收获,有的负责研究相关裕固族历史、民俗文化,撰写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重视理论学习,深入科研培训

课题负责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民族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编制、课程结构等理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研方法培训。制定具体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3.挖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以教师为中心,动员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调研、搜集整理了裕固族文化、历史、礼仪、风俗等方面的大量资料。教师边学习边研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拓展民族文化知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学科研精神,加强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引领者。结合当地裕固族文化的特点,把裕固族优秀文化编入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了《裕固族文化选粹》,校本教材在该校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教材,学生们了解了裕固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知识,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强烈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有1300多人,其中裕固族占55%。根据对本地开展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裕固族优秀文化日渐萎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降低。因此,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十分必要。裕固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由于裕固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裕固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裕固族的文字虽然已经失传,但在民间仍保留了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弘扬裕固族优秀传统文化,能逐渐培养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民族特色主题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第2篇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第3篇

[关键词]现代扎染;二维图案创新;三维记忆成型;创新应用

一、扎染的起源

任何艺术形式,必定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程,扎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涵韵。扎染(tie-dyeing)又称为扎缬、绞缬或染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扎染技艺历史悠久,在防染手段、绞扎手法与染色艺术上,由单纯到复杂,由单色染到多色复染,工艺技术日渐成熟。扎染产品纹样图案变化丰富、随性,且每个扎染产品个体都具有独特性,晕色染色变化各异,其独特的纹理变化及染色效果独具魅力,总能给人惊喜,充满文化气息。扎染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相传早在唐宋时期,随着文化交流活动就已传到东瀛日本。例如,日本传统和服的纹彩就是以我国古老的扎染工艺作为主要装饰手段的。扎染艺术除了广泛运用于服装及服饰品之外,在室内家纺用品中也有所涉猎。

二、现代扎染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扎染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设计学,它同样是传统与现代、科学与艺术、现实与价值、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一门设计艺术,除了艺术设计、工艺文化设计之外,它还包括管理设计、销售设计,即具有艺术、科学与市场三重属性。现代扎染与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工艺相比,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符合现代人个性化的生活态度,轻松、自然、舒适、不拘一格,与时尚潮流审美相适应,技术与艺术的创新与时展相适应。传统扎染较具民俗特色,但大多以写实的二维图案为主,比较规整,且手法、工艺及染料对面料有一定的限制,总体呈现的是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相较于传统扎染,现代扎染在传承传统扎染独特意境的同时,又与现代扎染科技、数码技术及后整理手段相结合,充分诠释了传承与发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代扎染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染手法的自由表现性

传统扎染以规整的绞扎型为主,成品图案较为规整,比较形象。现代扎染则将诸多不规则扎结工艺引入现实制作手法中,表现方式更为多元化。

(二)设计题材的多元化

“自由、随意、抽象、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纹样形态是现代扎染的基本特征。”当下时尚是以个性化、多元化为主要引导的时尚,丰富的设计题材,文艺气息的传达,多样的灵感来源均赋予了现代扎染不一样的风格面貌。

(三)二维图形创新多变

扎染图形设计题材的多元化决定了其无论在技法、色彩构成还是纹样形态上,都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自由性。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意境,又融入了不断变化的流行艺术美,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二维图形的表现形式。(四)三维立体肌理美感利用现代扎染对面料进行工艺处理易产生褶皱、肌理等立体造型的原理,现代扎染艺术还特别具备了三维记忆成型的艺术特色,不规则的压褶改变了面料的原始面貌,赋予了不一样的纹样及色彩,显示出一种全新的3D肌理效果,相当于对于面料进行了多重设计,打破了面料的单一效果,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新鲜素材。

三、扎染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以南通扎染市场调研报告为例)

南通素有纺织之乡之名,蓝印工艺是本地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扎染、印染在本地也占有绝对的主导优势,如,南通海安华艺扎染服饰有限公司等,针对这一特色,我们对南通扎染产品市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研。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南通地区扎染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小店产品较为单一,品牌服装设计感强,但价位较高,有一部分消费者会止步于欣赏,总体而言现代扎染服饰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却足以让人感到这股现代力量的发展势头。

四、现代扎染艺术于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表达

在现代服装设计的领域中,设计师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心理,往往会探索新的设计语言,现代扎染艺术常常成为设计师们的钟爱。利用现代扎染艺术的各种特殊肌理效果,搭配不同款式造型,将扎染艺术以更为时尚的面貌展现给世人。现代扎染服饰设计的创新表达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规则造型设计与自由染色相得益彰

现代扎染在二维图形的创意设计上,表现较为丰富,工艺技法不拘一格,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广阔的设计思路。吊染处理形成的渐变,自然随性;注染泼染视觉冲击力强,意境深远;传统绞扎浸染亦动亦静,具象与抽象图案,表现丰富;自由涂鸦,朋克摇滚风随意表达。配合现代扎染二维图形的创意表现,服装设计师们往往将款式设计为不规则的造型、宽松的廓形、简洁明了的结构等等与自由染色的扎染艺术相得益彰,色彩设计语言丰富,技术、艺术与设计相辅相成。

(二)三维肌理的设计表现

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对于褶的运用总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带来三维立体美感的同时又提供给穿衣人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样,现代扎染三维记忆成型的工艺特色,同样赋予了面料全新的三维肌理美感。利用这一特色,尝试性地打破了二维平面图形设计的局限性,将褶皱与扎染艺术融合,增强了服装所呈现的三维视觉效果。在进行三维立体肌理设计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平面面料的二次立体处理。将面料和服装按工艺设计要求,经高温高压获得稳定的褶皱外观造型,形成不同于一般面料的立体形态。具体可表现为立体压褶面料,浮雕艺术面料,褶皱弹性面料等。在充分表现面料质感的基础上,将现代扎染艺术表现于这类面料之上,赋予服装设计的视觉新面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心理。2.与面料变化相适应的工艺技法创新。将现代扎染中浸、注、拔、喷、绘等多种平面技法与三维工艺技法交叉互渗,使得技法与面料变化相互辉映,产生多种组合方式,开拓设计师的思路。

(三)与时尚流行相接轨,丰富设计语言

拓宽现代扎染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创作思路。利用形式美原则对服装局部或者整体进行扎染处理,起到点缀装饰作用;将现代扎染与各类面料相结合,丰富扎染服饰设计的品类,如T恤、衬衫、外套、牛仔裤、文艺气息的长裙、连衣裙等,在保留传统扎染质朴风格的同时,与流行时尚元素相结合,创造更具魅力的现代扎染服饰。总之,现代扎染是具有艺术和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扎染丰富多彩的工艺技法和先进科学的生产流程,突显出感性和理性相融的特点,丰富了服装设计师的设计语言。现代扎染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创新,同样带来了服装设计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扎染艺术借助服装的表达,为世人所接受,所认知,所喜爱;服装设计借助扎染面料的表现,体现出创新、创意。新观念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思路,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同样也为服饰造型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设计师们把握住扎染艺术的“神”与“意”,最终是可以寻找到属于现代扎染艺术的新形象、新定位的。

参考文献:

[1]许星.中外女性服饰文化[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1):49-52.

[2]叶继宏.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M].群言出版社,2005:340.

[3]董春燕.浅谈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研究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6):60-61.

第4篇

作者:李建生 李翠萍 雷敬卫 孙刚 陈随清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开展教学研究

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开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由此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开展师带徒学习模式为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的中医职业信仰和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能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研究的优秀人才,我校经过多方论证,依托河南地方资源优势,开办了“中医学(仲景学术)传承实验班”,培养为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精髓而奋斗一生的中医传承人才——仲景学术思想的传人。为该班学生在校内外选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高的知名资深教师进行授课,并且选聘中医临床水平高的名老中医作为学生的临床导师,负责指导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实践。学生则2~3人一组,跟从1名导师,3个月进行一次轮换,不局限于一家一师之言。学生边上课边跟师临床学习,打破了集中实习的局限,拓宽了专业知识面。举办教学大奖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钻研课程教材,探讨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设计能力,实现从“实践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学大奖赛,互相观摩教学。并且每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变化,历年来分别举办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大奖赛”“高层次暨双语教学比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各具特色,对加强研究性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教育研究创新体系,完善管理激励机制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科研工作蓬勃发展,切实加强教学研究课题的规范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激励机制,探索教育科研改革的新途径。如把教育科研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职务考核、评先评优等工作挂钩,先后出台了《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教学研究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等,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实施、检查、结题、经费、奖励等都作了全面而详尽的规定,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由此形成以课题申报立项、中期检查验收、成果鉴定报奖等的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教育研究课题全过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我校发展和改革中的促进作用。通过教育科研管理新体系的实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队伍水平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平台,学校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和形式多样的教研培训活动。如“教学科研论文写作的思路与方法”“教学科研程序及注意事项”等专项培训;定期组织全院大型“教学观摩”“优秀教案展评”“获奖教学研究成果交流”等活动。由此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富有教育科研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术研究骨干和带头人,这已成为我院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主要原因和重要标志。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成立了学生信息员教学管理委员会,每学年换届一次,管委会下设教学信息管理、宣传调研、策划协调3个部,独立自主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开展师生座谈学生根据学习情况,主动与各二级学院教师联系,组织学生召开师生座谈会,并针对对课程的理解、学习方法、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国外研究情况、学院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情况、考研问题、就业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了解,对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开展课程调研学生对正在开设的主干课程、多媒体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并把学生调研报告反馈到各任课教师,利于教师及时整改。组织征文活动,参与教学管理以“学生眼中的河南中医学院”为主题举行有奖征文活动,从学生的视角,了解学生对我院办学特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并组织评选优秀论文,将论文发至各教学部门及管理部门,作为工作参考,并协调各教学部门和任课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毕业生离校前也召开多次专题座谈会,收集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同时,通过问卷和用人单位反馈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开展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遵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理念,开展“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活动。该项目面向学生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通过自主选择项目,进行以独立性思考和创新性工作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探索和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基本的科研思维与科研方法训练。通过对中医药学专业认证主要环节质量标准的实践,我们认识到,本科中医药学教育标准是一个符合时代需要,能够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标准。本科中医药学教育标准的建立,为我们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按照本科中医药学教育标准进行中医药学专业建设,对于实现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有积极意义。

第5篇

此次研讨会探讨的主要内容有: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就清明节而言,感念先祖之恩应当是它要突出的主题,清明节文化的精义在于感恩”。同时又说:“人们举行祭祀时,求福的想法多于感恩的意愿,只想着从神那里得到护佑和帮助。这无可厚非,但不够理想。我们应当将其颠倒过来,把感恩放在第一位,这样会提升祭祀的层次。”(《感恩――清明节的主题》)其他一些学者在讨论中也多次指出,今年会议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明节是一个追思和感恩的节日,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把清明节看成是中国民族的感恩节,这是对中国传统节日认识上的一个创新。

二、对清明节生命理念的礼赞

把清明节看成是中国的感恩节,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清明节蕴含了对生命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为具体的、物质性的“生命”,同时还体现为抽象的、精神性的“生命”。把清明节看成是感恩节,就在于对传承生命的祖先表达感恩的情怀。

对于清明节所体现的生命理念,学者多有阐发。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清明节的节俗内容繁多,而贯通于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蕴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清明节是礼赞生命的节日”,这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生命感通意识”、“寒食禁火的生命关怀意识”、“扫墓祭祖的生命承传意识”、“踏青春游的生命欢乐意识”和“插柳植树的生命培育意识”(《生命的礼赞――清明文化的价值意蕴》)。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则指出,清明节习俗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就是它特有的扫墓、踏青以及多种体育娱乐等节俗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清明节民俗文化的生命意识指“生命整体意识与和谐生存意识”、“生命可贵意识与生命担当意识”、“追求生命价值永恒的意识”(《清明节民俗的生命意识》)。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则认为,“清明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鬼神巫术逐渐人文化的过程。从整个历史来看,清明节表现出了对民族生命三维――过去、现在、未来――的深重礼敬,显示了中国文化中蓬勃的生命活力。”(《生命的三维:清明的文化意义》)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则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归结为“悲欢交融”,指出清明节有悲伤与欢乐两条情调相反的线索,“祭祖扫墓之‘悲’是节日的主题,踏青游春之‘欢’则是节日的重要特质,二者看似矛盾地统一在了清明节当中”(《三元归一,悲欢交融――唐诗所见清明节俗的文化意涵》)。对清明节生命理念的讨论,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三、清明节的精神价值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感恩节,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这表现在诸多方面。众多学者都从清明祭祖可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激励后人人手论证。香港浸会大学吴清辉教授认为,“了解清明祭祖习俗中感恩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可以把一个中华文化传统的意义提升到维系社会以致团结民族的层面上去”(《感恩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则通过对云南腾冲县寸氏家族祭祀活动的考察,指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之清明祭祖活动中,始终贯串着既重感恩先辈,更重激励后人的文脉。其作用,不仅在奉先思孝,更在于促使子孙后世能光前裕后,既为家族添光彩,也为民族作贡献”(《清明祭祖:既重感恩先辈,更重激励后人》)。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葛承雍总编则把清明民族感恩与文化遗产传承联系起来,认为感恩文化是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也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前提、保障(《清明民族感恩与文化遗产传承》)。台湾东吴大学刘源俊教授则从清明节的“清明”二字人手,认为其为“清洁明净”之意,从而追求学问、政治上的“清明”,具体从“‘科学’之要义在达清明之理”、“‘民主’之要义在臻清明之治”、“清明之道赖教育”三方面进行探讨(《达清明之理臻清明之治》)。可见,清明节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无处不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清明感恩文化的内涵、来源、特点

感恩文化是人们在对家族祖先、民族共同祖先的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先祖的丰功伟绩的追忆,人们缅怀他们,就是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本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人们之所以对祖先感恩,这与敬畏有关。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的几种表现,认为“敬畏”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报恩情怀,敬畏就是感恩的核心价值观(《敬畏与感恩》)。

感恩文化有众多的表现,清明感恩文化,即清明祭祖是感恩文化的核心,清明祭祖是从民族感恩上说的。对清明感恩文化起源的考察,首先就要考察感恩文化的起源,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认为感恩文化的起源与祭祀文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祭祀文化起源于原始宗教,形成于三皇时期,在五帝时期则有较大发展,感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祭祀文化是同步的(《隆重祭祀祖先,振奋民族精神――论祭祀文化形成与清明祭祖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则指出清明感恩文化是伴随清明节的形成而出现的,清明节伴随“后世祭祀活动的介入,使之被赋予了强烈的人文因素”,而且“随着唐宋明清时期对清明节祭祀的高度重视,其感恩的文化精神也被做了进一步深度地开显。民国以来持续进行的清明节公祭黄帝活动,使这种感恩活动具有了明显的民族感恩的意义”(《“清明”的嬗变与感恩文化的意义开显――兼谈黄帝祭祀的“民族感恩”意义》)。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 授还就清明节庆活动所蕴含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清明节是一个“送春迎夏”的节日(《浅谈清明节庆活动的原理》)。对于把清明祭祀黄帝看成是民族感恩,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认为这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在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都能起到号召作用;的兴起与之就有密切关系(《黄帝与》)。

对于中华感恩文化的特点,西北大学张茂泽教授认为有理性与人文性两方面,它与西方的感恩观比较起来,“表现在感恩对象是神还是‘有功德于民’的人或物、感恩是信仰还是理性、感恩是进天堂还是现实地成就理想人格及建设美好社会这样三个方面”(《中国古代感恩观的特色》)。

五、感恩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

家族感恩,即儒家孝道也是中华感恩文化的表现,感恩是儒家“孝”道内蕴的一种文化精神。对儒家孝道的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指出:“孝,超越了个体家庭,通过‘慎终’来达到‘追远’,这种追远,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也涵有对生命根源的追溯与崇敬的意味”(《慎终追远在儒家思想中的意义――对古代儒家价值体系的一个个案考察》)。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则分析了孝的二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认为“子葬亲是出于内心的恻隐之心和亲子之情。孔孟所说,是孝的普遍性的基础”,而把孝同宗法制度联系起来,直接为宗法制度服务则是孝的特殊性,而且“孝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方面,也反映在孝的内容要求上”(《孝的二重性》)。徐州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则探讨了孝的境界,认为“中国古代孝的观念,在爱亲的基础上,推而爱家、爱国、爱天下,有着深厚的形而上的终极根基和内在的、非功利的超越意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至善之境”(《中国古代“孝”的至善之境》)。

学者们还对儒家经典中所蕴含的孝道进行了分析。广州大学档案馆吴小强副教授就研究了《论语》和《孟子》的孝道思想,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建构和倡导的‘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孝’的观念和行为,‘孝’的实质就是感恩”(《中国文化名著中的感恩思想――以(论语)(孟子)为例》)。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指出,道教中也有丰富的感恩思想因素,老子“善”的思想就有感恩的意味(《论老子“善”的思想》)。

六、感恩文化的建设

对感恩文化的建设,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必须“要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超越的力度”、“要加强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借鉴”、“要重视感恩文化的制度环境设计与建设”、“重视整合中西文化中感恩文化资源”,从而提高文化软实力(《感恩文化建设从何人手》)。青岛大学徐宏力教授等则通过对具体企业感恩文化的考察,认为感恩文化必须同现实联系起来、必须付诸于实践(《蓝海酒店集团“感恩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则具体讨论了清明感恩文化的建设问题,认为应从完善清明祭祖的礼仪制度和更新祭祀方式等方面人手(《清明祭祀文化散论》)。此外,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认为黄帝不仅是汉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祖先,我们应该建立新的黄帝观和清明祭祀观(《感恩与少数民族》)。

第6篇

弘扬“厚于德”的“品德大讲堂”

广东本土民营上市集团富力地产,一直都非常重视员工道德素质的培养,最近推出“品德大讲堂”品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多达十场的企业“品德大讲堂”系列品牌课程。

富力地产设计了多个品德教育主题课程和多样的培训形式,因材施教地设置了具有针对性的品德塑造课程,培训对象覆盖总部和子公司全体员工上千人,如对企业管理层人员开展“为将之道”领导管理类课程,对青年员工开展“责任担当”、“好学力行”课程,对全体员工开展“包容智慧”、“处世哲学”等课程。该系列课程有利于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诠释和丰富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自身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

“品德大讲堂”在富力公司内部反响热烈。至今,“品德大讲堂”已成为富力地产提升员工道德品质、响应广东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品牌项目。

“品德大讲堂”培训形式多样,除了举行大型的培训专场讲座,还针对企业特色开展全员阅读活动,为员工推荐《青梅煮酒论领导》、《包容的智慧》等书籍,主题鲜明,形式生动,丰富和完善了“品德大讲堂”的培训主题,在弘扬“厚于德”精神的同时,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播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精神的共振:广东精神与深圳观念

7月7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陈金龙和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主编张清走进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精神的共振——对谈广东精神与深圳观念”为题,就广东精神和深圳观念的内涵、特点以及两者的联系展开阐述。他们认为,广东精神和深圳观念在精神上十分契合,两者都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明确中国人当代的价值追求。

陈金龙首先指出了广东精神提出的三个背景,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第二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第三是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需要。

张清认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三句话就是对君子人格的召唤,是对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中君子人格的继承和发扬,广东精神恰恰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君子人格价值内涵。

讲述故事背后的广东精神

“广东精神”也成为了2012南国书香节的焦点。由广东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广东精神故事》、《广东精神大家谈》等丛书于书香节期间隆重首发。

《广东精神大家谈》分总论篇、厚于德篇、诚于信篇、敏于行篇,文章的风格各异,从不同侧面对广东精神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如何实践广东精神进行了深度解读。

《广东精神故事》则以故事的形式诠释“广东精神”,本书分为“厚德篇”、“诚信篇”、“敏行篇”三篇,每篇依据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顺序,选取了30个体现“广东精神”的广东籍或发生在广东地域的人物的相关故事,阐释“广东精神”承载的时代文化精髓。从厚德如雪,泽润“河南”的杨孚,到自费开通“生命热线”拯救了数百名轻生者的志愿者赵广军;从“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的张九龄到“诚实来自良心”的深圳“的哥”李东英;从“开发岭南第一人”赵佗到敢拼敢闯成就中科院院士的侯凡凡……每一个感人故事,都体现了“广东精神”的可贵。

“广东精神”进校园释放“正能量”

8月17日,2012年南国书香节开幕的当天, “广东精神”进校园暨“微公益随手拍”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东出版馆举行。活动中邀请 “广东精神”的代表人物钟南山、赵广军和“托举哥”周冲用感人的事例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广东精神”的理解和期待。现场还由十几名儿童现场演唱,由广东电台新闻台、太平洋影音公司策划推出了全新创作的原创儿歌《广东精神》。

广州、珠海、惠州、江门四地青少年代表向全省学生发出“践行‘广东精神’的倡议”。该活动鼓励每一位热心的广东人随手拍、即时录、马上传,真实地记录生活中温暖人心的瞬间,随时发现身边的“最美路人”、“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卫士”……传递温暖,集体释放“正能量”。

女企业家也是广东精神的担纲者

7月4日,广东省女企业家协会在广州召开年会,以“践行广东精神,共建幸福广东”为主题,勉励全省女企业家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诚信经营,发展企业,为建设幸福广东做出新贡献。来自全省各地250多名女企业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勉励广大女企业家要沉得住气,脚踏实地办好企业,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希望女企业家办好企业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加强道德教育,守法诚信经营,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为推动广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女企业家的智慧力量。

据了解,省女企业家协会成立20多年来,在省妇联的指导下,引导广大女企业家践行“办好企业、回报社会”的理念,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广泛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慈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省女企业家协会及各地分会,组织全省女企业家为各类公益事业捐物捐款达20亿元以上,其中汶川大地震捐款达1.3亿元。今年5月,在省妇联主办的“广东关爱妇女儿童慈善汇”上,省女企业家协会发动各地女企业家捐款达150万元。许多女企业家还亲临灾区,送款送物,奉献爱心,成为慈善事业的积极实践者和建设幸福广东的推动者。

大学生在社会调研中践行广东精神

为引导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学习践行新广东精神,今年6月至10月,广州大学城管委会联合南方日报社,番禺区委宣传部和大学城十所高校举办了广州大学城“践行广东精神,建设幸福广东”大学生暑假社会大调研活动。

第7篇

根据全市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部署要求,市委副书记xxx同志围绕“立足xxx实际,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调研。我局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形成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止2017年底,我市完成80%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剩余20%建设任务,并且将为已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510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设施设备提升,以利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小广场服务效能发挥。二是文化活动开展,今年计划开展“我们的中国梦2018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x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2018年迎新春摄影展;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群文之星”周末大舞台;“全民阅读季”活动,庆七一文艺汇演;迎国庆文艺演出;“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各类书画展、摄影展等。

目前,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建设阶段,计划下月对建设情况惊醒督查检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提升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招标完成后尽快配备。文化活动已开展完成“我们的中国梦2018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x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2018年迎新春摄影展;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全民阅读季”启动仪式将于本周末4月22日举行,拉开阅读季序幕;“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进入招标阶段,计划下月底前开始送戏下乡活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不断加大,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市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但个别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财政投入不足。我市属于资源枯竭地区,市级财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而且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文化事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市送戏下乡演出费用只有xxx元每场,泰安市本级已达到xxx元每场,经济发达地区已达到每场10000元以上。

(三)队伍亟需强化。虽然每年组织培训,但因经费问题,培训次数有限。而且按照国家、省标准要求,全市文化人才结构不够理想,总量不足、断层断代、人员老化;乡镇文化站存在混编混岗使用现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虽有服务人员,但多由村干部兼任,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亟需引入社会力量。

三、下一步的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政府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运行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统筹文化资源,注重吸收运用市场、社会等非政府资源,按市场规律,提升资源运行效益,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在乡镇街道、中心村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再如,建立农村文化资源库,把送戏下乡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资源形成文化“大礼包”,采用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由农民自行选定。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要制定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着力完善乡、村两级文化阵地运行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惠民要紧接地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社区、机关、广场和校园文化。要精心策划特色文化品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适时举办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8篇

摘要:本文以实际课题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督促引导,并在产品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课题应用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项结合实践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符合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设计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但现在的专业教育与应用需求却容易脱节,一方是企业急需专业人才,一方却是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企业与公司都不愿接收没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原因在于现在的课程教学还是只局限于校内环境,校企联合的机会不多,学生得不到实践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设计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大院校虽然也有模型实验场地,但也只能通过模拟课题的形式来进行实验,对于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存在及应克服的问题不能考虑到位,甚至失去了应用设计的价值。今天,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还面临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所带来的现实问题。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好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这样做不仅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使他们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构架。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教师针对具体项目为学生进行解析,并让学生围绕工程项目分组进行讨论、协同工作,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方法是:教师不再把虚拟的设计课题直接布置给学生,而是在一个实际项目为导向的条件下,学生为主体参与其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最终由授予项目的一方作为主要评价主体。这个过程教师已经不是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学习的重点在于探讨学习过程,以使学生在实际项目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题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能力等,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三、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学生有机会通过实践参与实际设计工作,了解真正工作中所需要的设计方法和技能,使得自己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也更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更能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包括校企合作设计项目、竞赛项目或实际调研项目等。下面以《河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为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要求:根据“变化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灵感”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探索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新途径,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所参赛作品取材以河南省内博物馆展示的历史文物为依据,运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突出文物元素的延伸,体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衍生的作品具有珍藏和纪念价值。

针对项目设计目标,我们大胆突破了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以项目为中心,打破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壁垒,把传统模式下“各自为政”的若干门课程,譬如产品形态学、产品语意学、产品系统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写作等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任课教师组建成指导团队,围绕学生能力建构的实际需求,从不同侧面给予针对性辅导,并进行设计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整个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如下:

(1)划分工作小组,明确项目方向。按照学生自愿,教师调配的原则,将学生每3-4人划分为一组。教师对项目要求进行解读分析,按要求对小组下达设计任务。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 由其负责项目组的讨论、主持、推进等工作,每个学生担当一定的工作角色,履行该任务分工的职责。

(2)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指导教师对项目进展的关键步骤、时间及注意事项做统一讲解后,各小组根据项目情况制定各组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对具体步骤的细致划分,尤其是对时间进度的统筹管理教师需要有个整体的把握,所制定的项目计划要严格执行,以保证成果的顺利提交。

(3)组员展开调研、收集资料整理工作。针对项目,教师要求各小组必须到河南省博物院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和体会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知产品外部形态与其内在神韵的传达。并了解馆内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其它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对比,再通过网络进行补充调研,最终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撰写成详细的调研报告。

(4)组员展开设计大讨论。在进行了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调研后,将调研成果汇总到小组中进行讨论,提出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使分组讨论有效地展开,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不能脱离项目要求的本质目标。

(5)积极创意、探索解决方案。针对所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对各种创意进行探讨,深入剖析,最终确定完善方案。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次进行,随着构思的深入,讨论的内容也在不断细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涉及到的相关文化元素与形态提取进行辅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要求学生系统的整理思路,把最终方案形成设计报告文字稿。

(6)制作模型、版面及文案说明,进行成果。项目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统一进行一次成果会,由每组学生分别介绍各自的项目成果,阐明设计观点和思路,教师和其他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7)项目总结与评价。在完成项目后,各小组需要对本组在设计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教训进行分析,然后对自己的设计做出评价和总结。通过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过程的认知,推动了以后自发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教师将学生设计成果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由主办项目的一方组织评委进行设计的再评价。

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总结

在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整体吸收知识的效率,真正掌握了实际需要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研究能力,更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然而探索项目教学法更适宜、更高效的操作模式,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提炼,为高素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伟玲,尹印栓.项目教学式课程体系及其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6) .

第9篇

一、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首先,根据调查结果,本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是煤炭、煤化工、电力等。这些行业发展前景好,就业空间大,经济贡献率高,深受社会关注。但目前我们职业学院培训培养层次较低,质量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实训能力。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探讨: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弥补职业学院在相关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这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技能,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言,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且,有这些人的支持与合作,也会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一座桥梁,通过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争取到有关企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将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设在企业,这既可以节省大批资金,也可以更好地使教育教学服务于企业发展。当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尤其要提高主动到企业调研、为企业服务的服务意识,为企业的相关培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校企合作带来的政策优势比如税收、财政研发支持、人力资源优势等等。总之,校企合作可以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也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其次,本地区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因此,畜牧业服务、畜产品研发与加工也是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良种改良、舍饲圈养生产方式的出现等,都需要新的产业服务形式和产业服务内容,例如高效饲草料的开发与加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都需加大科技服务的技术含量,在相关人才培养上也应该有所转变。这样的专业,不仅社会效益重大,而且由于区位与人才优势,经过孕育,这些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上也理应成为品牌特色专业。第三,草原民俗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是本地区终将得到长足发展的领域。“天堂草原”的品牌已经获得认可,但锡林郭勒民俗、风光旅游存在的问题是每年旅游季节时间太短、旅游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太低。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服务等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高等职业教育在这项工作上可以做的主要应该是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产品开发。在人才培养上,应该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地方民俗文化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增加地方与民俗文化教学内容,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民俗文化旅游服务。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一方面要将旅游产品精细化,改变现存的粗放型模式;另一方面,改变目前的草原风光旅游的单一内容,开发出风俗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延长锡林郭勒旅游的有效时间,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走多样化合作办学之路,拓展学院办学空间

多样化合作办学既可以扩大学院的办学影响,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还可以确保办学效益,使学院拥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和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办学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值得探索的方面: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上探索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培养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打破学历教育的局限。当然,这需要职业院校不仅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也要具备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课程的能力。需要职业院校做的工作是与有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企业调研,加强实用性教材开发与建设。这项工作可以循序渐进,先从中小企业做起,积累经验,然后再在大型企业上获得突破。与企业合作,共同设置产品研发基地,从而在产学研结合上开创新思路。具体做法就是采取共建的办法,争取将企业的产品研发基地设在职业院校,最终目标是学院提供人力、实验室,企业提供设备与研发活动资金。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提高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也可以培育一支具有研发技能的师资团队,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鉴于地区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寻找切合实际的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校际合作。争取获得内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对口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购置与共享、学生的提高培训上获得帮助;同蒙古国有关地区与院校合作,在畜牧业服务、畜产品加工、生态保护、矿山开采、蒙古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争取蒙古国生源。这类生源即使数量有限,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足以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与本地区各地方的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综合高中、其他职业学校合作,一方面为他们的人才培养提供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帮助,实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节省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五年制高职教育、职业中学学生升学教育等方面合作,确保高等职业院校稳定的生源来源;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扩大学院影响。

三、争取政策支持,承担社会责任

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一般都拥有丰富而优越的政策资源:民族政策、西部政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等。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资源,获得国家与各级政府的支持,以便高等职业院校在地区经济与社会事业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根据地区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工作重点,学院需要争取政策支持、承担社会责任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参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项目。本地区目前正在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学院可以与各级政府合作,实施职业教育、职业技能支持下的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工作,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基地项目,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拥有更多的技术和文化含量。参与农牧民转移培训。本地区农牧民转移工作任务艰巨,对学院而言,这是一个机遇。可以组织力量,参与本地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尤其应该在调研基础上,拿出可行性报告、培训方案、课程方案,获得本地区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做足民族和地域文化的文章。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位于最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聚居区,表面上看,蒙古语播音与主持、蒙古族艺术、蒙古族体育、蒙古族手工艺品加工与开发等专业生源数量少,影响了办学效益,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完全可以利用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上获得支持。尤其是牧民生态移民转移进城后,蒙古族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都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将是民族传统文化形态的变化。这种转变将是巨大的,我们有责任与义务研究如何更好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文化等问题。在这方面,既要制定可行的中长期规划,也要有明确的定位与目标,还要有成果展示。例如师生民族服饰展演队、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室、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开发团队、民族乐团等等,这些既是展示职业教育成果的窗口,也是促进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途径。基于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复杂性,职业教育必须采取务实的做法,根据专业设置的特点及师资力量构成,进行专题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工作方案、中长期规划,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服务的定位,制定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开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真正成为民族职业教育的基地,职业技能转换的中转站,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库。

作者:特力更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青海海南区教育模式现状思考

一、藏汉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人口流动的增加、不同民族间交往的频繁等打破了区域的封闭性,语言的使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1、藏汉双语学生基本情况

解放后,我国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藏族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藏汉双语授课的中小学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据调查2010年海南州民族中学,藏汉双语在校生有2343人,其中应届生就有720人,还不包括我州下属的贵德共和等县的藏汉双语当年应届生。双语考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招收双语考生的院校及报考专业却寥寥无几,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双语考生的需求。藏族教育实践证明:双语招生高校少且学科专业单一和双语毕业生就业困难,是直接导致部分藏族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双语信心不足和学习藏语言文字兴趣不高,又没有学好汉语言文字而处境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目前,海南州各县民族小学、基层寄宿制学校两种教学模式并存,小学主要采用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教学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基本采用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教学模式。调查中还发现:全省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课加授汉语文的中小统一执行国家教委转发的《五省区义务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学、初级中学及中学教学计划》;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民族中小学,均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国家教委印发的 《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一般而言,农牧区的办学条件差汉语环境薄弱导致民族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双语学生不仅要学习藏文、汉文、还要学习英语,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与普通学校相同的教学计划,无形中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

二、海南区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藏汉双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藏汉双语教育的体制还不够健全

(1)藏族学前教育非常薄弱,民族幼儿园基本处于“空白”,这不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语言发展和性格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个体今后的发展。

(2)藏汉双语理科研究生基本处于“空白”,这不利于双语理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部分牧区学校在藏汉双语教学中不尊重当地的藏语言环境,实施“二类模式”教学,并执行普通学校的教学计划,其结果直接导致教学效果更差。说明了这种做法不但不现实而且缺乏科学性并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

3.由于历史等原因藏汉双语师资素质普遍偏低,这是影响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4.肩负培养双语师资重任的民族师范院校,教学资源欠缺教学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这直接影响着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进程和双语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对藏汉双语教育的探讨和思考

1.在双语教育中必须处理好藏语(母语)和汉语(第二语言)的关系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而青海藏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研究表明:“只有学好母语才能有效地学好第二语言。一般说,掌握母语水平越高,接受第二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在实施藏汉双语教育中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藏汉两种语言的关系。

2.确定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必须要考虑多种因素更要从藏区的实际出发

我们在长期的藏汉双语教育实践中体会到:双语教育绝不能搞“一刀切”。一般而言,除汉语环境较好的城镇外,牧区、农村、乡和县城的民族中小学,应坚持以“藏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即“一类模式”。在青海藏区双语教育中适合这种模式的主要依据:首先,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系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其次,符合藏族居住区域特点、藏语使用人口、藏语言文字功能、藏文科技发展等客观实际和民族教育发展规律;再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第四、符合藏族教育的客观实践等。

3. 正确认识藏族传统文化在藏汉双语教育中的作用

“藏文化”在工具书中的解释:指藏族所创造并拥有的文化体系。藏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卷帙浩繁的藏文文献,记载着极其丰富多彩的藏族历史与文化成果。在民族学校的双语教育中,传授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非常有必要。

(三)思考与建议

我国著名少数民族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指出“一种民族语言、文字能否进入学校教育体制、进入到哪个阶段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因为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人才培养最正规、最有效的手段。而作为民族特征之一,民族文化载体的民族语言,又是本民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民族文字是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本民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工具,也是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鉴于上述,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藏族现有的教育体制是满足藏区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藏族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等特点,以及更好更多地培养适应藏区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素质藏汉双语建设人才,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藏族教育的现有体制。第一,藏区建立民族幼儿园和民族学前班是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二,增加各类藏汉双语专业和双语招生计划是藏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三,培养藏汉双语理科研究生是提高藏区理科教学质量的社会发展需要。

2、选择合适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海南区实施藏汉双语教育,应因地而宜、因材施教、人性化教育,尊重个性发展;要尊重客观实际、要遵循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为更高一级学府输送合格的双语学生,培养更多具备高科技素质的人才,为海南区的建设积蓄后备力量,全面推动海南区的藏汉双语教育健康、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4);

[2]才果: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地方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84-02

特色不仅是先进文化的生命,更是农村文化的生命。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突出地方民族特色,不但要坚定性地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敏锐性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还要有效性地发挥民族文化特色的优势和创造性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和民间艺术,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一、坚定性的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根基,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桥梁,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有力保证,是面向世界各国的窗口,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精髓,更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今,现代化知识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许多宝贵民族民间文化的遗失,进一步地采取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要以最大的力度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临近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抢救。首先,各级政府在自己的范围之内进行大规模的搜查活动,即搜查本地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得出统计结果,根据“优先安排,抓紧抢救”的工作方针,对那些临近濒危或处于濒危状态的且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门类进行及时的安排与抢救;其次,收集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人的名单并与之交流,即对继承有濒危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和技艺的人进行交流,积极采取他们的建议,并进行抢救性的记录;最后,征集第一手资料,即授权有关单位向民间征集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珍贵原始资料和实物,积极号召群众,并将征集到的实物及时进行妥善的保管。

(二)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所谓专项基金,就是从特定来源形成并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来源,把资金用在有需要有用的地方。其一,各级政府要加强指导,组织各方力量,统筹规划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纳入到财政预算范围之内,给予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经费上的保障。其二,要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搞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的建设。

(三)采用现代先进的储存和保护方法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各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四优先”政策,即优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优先对民间文艺人才的培养、优先对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优先对珍贵文物的保护等。鼓励整理民族民间遗落的文化,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有规划地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地区进行命名,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之乡”的“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艺术之乡”。采用现代先进的储存和保护方法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建立一批民族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村寨,设立民间文艺资料库和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等,并设立一批民间艺术抢救保护专项资金,开展相关民间特色文艺活动,拍摄有关‘民间艺术文化之旅’的纪录片,用现代的手段保护和传承民间优秀文化。

二、敏锐性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农村就具备了这一点。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既要开发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又要拓展农村文化市场,注重打造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使两个轮子同时转动,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应培育建立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建设与脱贫致富、农民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就应培育建立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培育具有一方特色的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链。农村文化中心户就是将农民致富的愿望与文化家庭创建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培育建立乡村农户中的一批不同类型、具有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和社区文化之家,其覆盖率高,影响力大。文化中心户是一个新型的农村文化阵营,是一个集农民所有、农民投资、农民经营、农民受益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主体。可以采取各种形式鼓励文化中心户的建立,如结对帮扶、对口援建、文化下乡等形式,并结合各地的小康点、扶贫点来建设,即帮助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让各‘中心户’配置网上电脑、购买科技用书等网络的途径对本地特产进行销售,还可以通过宣传科普知识、科技讲座、信息咨询、实地操作等活动进行知识传授,形成农村文化阵营。如广西灵山县建设“乡村电子信息馆”对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应精心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 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充分地利用地方独特的文化品牌,摸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路子。近年来广西精心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紧密联系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经济工作,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钦州蚝情节、中国钦州国际海豚艺术节等,这些活动不仅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文化活动的品牌,在收获经济回报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三)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应开发“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应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首先,把传统的“福利事业型”文化事业转变为“经济管理型”的文化事业,在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区域布局等方面选择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因地制宜,加快制订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其次,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组织开发“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各种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倾力打造地方品牌,使更多人了解到本地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如广西武鸣县就是一个集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文化遗迹为一体的特色区域,该县利用有利的地势、古老的文化、久远的民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优势,大力打造“三月三”歌圩品牌。具有浓郁的壮乡风土人情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节日,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的观众,让其久盛不衰。此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杨美古镇、那蒙竹山村民宅古建筑群、广西“第一楹联村”大芦村等许多珍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

三、有效性地发挥民族文化特色的优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独特多样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让农村文化更加千姿百态。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有刘三姐山歌、盘王歌、琵琶歌、芦笙舞等具有极强的表演性的艺术展示,还有有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年代久远的石器、铜鼓、陶瓷、摩崖造像等展示类型的特色艺术。这是民族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所在。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才能更好地去创造和发展农村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一)从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入手,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普查。通过普查,摸清现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总体情况,进一步保护和开发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培育和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变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为民族文化的产业优势。一方面对有形文化资源的进行普查,包括文化遗迹、历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乐器、歌舞道具、宗教器物、交际礼品、工艺产品、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等,另一方面对无形文化资源的进行普查,包括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故事寓言、音乐舞蹈、节庆活动、民间习俗、人生礼仪、禁忌形式、宗教祭典、村规民约等等。建立各地民族民间文艺资料档案管理机构,为深入地开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发掘、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准备,以收藏、陈列和开发使用各种民族民间文艺资料。

(二)从区域文化入手,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例如处于北部湾文化区域的广西钦州,其民族民间文化就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应搞清楚北部湾文化区域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内涵与外延、本身优势与劣势、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等方面的关系。其次,应加强研究,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北部湾区域文化资源,对各县区文化发展目标作出准确的定位,引导各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统一规划,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多样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

(三)从文化活动和文化资源入手,着力构建民族文化体系。构建民族文化体系不仅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更要注重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经贸发展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集中起来,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地方性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另一方面,要强化民族文化村寨的特色,一切从各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际出发,把村寨按照该民族的传统民居进行总体设计,并在村中心建设标志性的建筑。在一些支系多的民族地区可建立若干文化村寨。在既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民族文化的优势产业,构建民族文化体系。

四、创造性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和民间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迅速膨胀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开始涌向农村,体验农村旅游,熏陶民间文化。因此,我们要瞄准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时机,把文化与旅游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乡村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服务,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的独特文化品牌。

(一)创新文化旅游活动形式。当今农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如历史变迁、历史人物、民间故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风味餐饮等,这些都是民间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其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是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应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如农家乐、生态游、古镇游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第12篇

一、影视产品国际市场基本特征

(一)出口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贸易格局不平衡

近年来,全球影视产品出口市场规模迅速发展,2005年出口总额为237.9亿美元,2013年增长至近400亿美元,年均增速9.1%。从贸易规模来看,全球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包括美国、欧盟、加拿大、韩国、阿根廷、俄罗斯、印度、挪威、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美国、欧盟和加拿大是全球前三大出口国(地区),总市场份额超过80%。尤其以美国为代表,2007年出口规模已超过130亿美元,目前占据全球约50%的出口市场份额;欧盟仅次于美国,2005-2013年,欧盟年均出口增长速度为7%,2013年出口额达到156.6亿美元,占据全球40%左右的出口市场份额;加拿大出口规模相对稳定,目前占世界出口市场份额为12.8%。亚洲出口总额虽然较少,然而近年来以印度和韩国为代表,亚洲影视产品影响范围逐步扩大,2013年,印度和韩国影视产品出口分别达到5.05亿美元与4.06亿美元,居于亚洲前两位。俄罗斯、中国和日本则是亚洲另三大影视出口国,2013年,该亚洲5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4%。其他地区如阿根廷、挪威以及澳大利亚,目前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在0.9%、0.6%以及0.5%左右。

(二)消费市场多元化,欧盟是最大进口消费市场

全球影视产品前十大进口国(地区)包括发达地区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挪威,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以及金砖国家俄国、巴西与中国,进口消费市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然而,欧盟是全球第一大影视产品进口市场,2005年进口总额126.7亿美元,占全球总进口额67.3%,2012年达到139.8亿美元,占全球总进口64%。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统一市场,欧盟进口总额中一半以上来自欧盟成员国,2005年该比例为51.8%,而至2012年,该比例达到60.3%,德、法、卢森堡、西班牙、英国和丹麦是欧盟前6大进口国,以法国为例,2012年其进口影视产品总额为18.81亿美元,来自欧盟为9.29亿美元,比例高达49.3%。加拿大和美国是另两大进口国,近年来两国进口额逐渐接近,2012年加拿大进口额为18.2亿美元,占全球总进口份额8.4%。

(三)题材类型多样化,动作、科幻、喜剧、冒险类型最受青睐

从影视题材出口类型来看,从剧情、喜剧、家庭、伦理,到动漫、惊悚、悬疑、战争,再到历史、传记、科幻、魔幻等等,种类日趋丰富。然而,根据THE NUMBERS 全球影视销售与票房统计,近年来全球各年度最畅销100部影视作品中,最受欢迎的类型是动作、科幻、喜剧、动画、奇幻、剧情片。以2014年为例,全球最畅销影视作品前5位为《冰雪奇缘》、《饥饿游戏:星火燎原》、《银河护卫队》、《乐高大电影》及《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它们的全球销售量分别为1813.9万部、621.9万部、530万部、486万部及466.2万部,均属于动作、科幻、冒险与喜剧类型。2013年全球最畅销影视作品前五位为《神偷奶爸2》、《暮光之城:破晓,第2部》、《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怪兽大学》及《大破天幕杀机》,全球销售量分别为925.6万部、633万部、624.3万部、549.2万部及515.8万部,均属于喜剧、冒险、动作与奇幻类型。

(四)影视制作国际化,大作品具全球影响力

影视作品制作国际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金、人才、制作经验和技术等要素,并且能够融合国内外文化,从而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在影视作品中,“联合制作”已是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势所趋,“联合制作”具体表现在出品公司、制作人、导演、演员以及拍摄场景的全球化组合。以电影制作为例,2012-2014年全球最畅销电影前50位均为联合制作,表1为全球票房前三位作品的制作情况。2014年《变形金刚4:绝处逢生》以10.81亿美元问鼎全球电影总票房,该影片即由派拉蒙影业、美国家赋公司以及中国电影频道联合制作,主要演员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加拿大,制片取景来自美国和中国的香港与重庆,中方雄厚的资金支持和派拉蒙影业丰富的制作发行经验,实现了优势资源互补。

二、中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

(一)出口规模增长缓慢,贸易逆差扩大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影视产品出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年,中国影视产品出口额为1.47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仅次于阿根廷、俄罗斯和印度,全球市场占有率为0.7%。然而,总体而言,我国出口规模远低于欧美主要出口国,2009年大幅跌落之后,增长一直缓慢。与同样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差距也在扩大,而同属于汉文化圈的韩国,其影视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态势也相对较好。与此同时,我国影视产品进口规模却增长迅速,自2005年以来,年均进口增速达到27.7%,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及俄国的全球第7大进口国,影视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5年逆差额0.2亿美元,2013年,逆差额超过5.8亿美元。

(二)消费市场集中,题材类型逐渐丰富

我国影视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与我国有文化渊源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以及地理上接近、经济上有紧密联系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俄罗斯。而对于最大消费市场欧盟,出口规模很小,欧洲主要进口国(法国、卢森堡、意大利、匈牙利等)2012年进口中国影视作品总额2762万美元,仅占中国总出口的1.8%。

中国在海外发行的影视题材类型中,蕴含浓郁东方文化与历史背景的动作、剧情、悬疑片一直受到欢迎,该类题材代表性作品包括《龙争虎斗》、《精武门》、《叶问》、《一代宗师》、《卧虎藏龙》、《英雄》等,曾在海外热播。相对电影,中国出口的电视剧非常少,题材上局限于古装剧,近年来,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都市剧开始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在海外市场人气颇高的代表性剧作包括《步步惊心》、《还珠格格》、《三国演义》、《甄执》、《蜗居》及《媳妇的美好时代》等。

(三) 合拍片是主力军, 香港、台湾是内地影视主要合作方

合拍片集合了参与方的优势资源,是我国影视作品海外销售的主力军。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外合拍片开始引起世界市场的关注,在我国海外销售数量中,合拍片比例持续上升。2010年,我国有47部电影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合拍影片数量达到46部,到2013年,海外销售国产影片共45部,包括33部合拍片。

香港和台湾地区一直是内地最大的影视制作合作伙伴,尤其是动作片,我国进入全球票房前百位的影视作品均有港台导演和演员的制作或参与,如李安的《卧虎藏龙》、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成龙的《十二生肖》、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与《龙门飞甲》等等。与我国合作制片的国家包括韩、美、法、德、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如2013年的《分手合约》是由华谊兄弟和韩国Showbox联合出品的爱情剧情片,2015年的《狼图腾》是由法国导演阿诺执导,中影集团和法国荷贝拉艺公司联合拍摄的冒险剧情片。

(四)缺乏海外热销作品,不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

我国影视作品海外票房普遍比较低,大多在百万美元以下,突破1亿美元海外票房目前只有《卧虎藏龙》,2012年以来海外票房更是强差人意。另外,我国电视剧海外销售方式主要为版权销售,价格较低,单个海外区域版权收入通常在几万到十几万美元之间,如《舌尖2》在2014年首轮海外版权销售仅为35万美元。

虽然近年来我国有少数作品进入年度全球票房前百位,但其包括的海外票房占比不超过5%。以2014年全球排名39位的《西游降魔篇》为例,总票房超过了2亿美元,然而海外票房不到500万美元,其北美票房不到2万美元。表现不俗的《心花怒放》,海外票房近890万美元,而北美票房只有77万美元。我国影视作品国外市场集中在东南亚等国,在欧美等主流消费市场缺乏影响力,不仅难以与欧美本土片相比,与亚洲国家韩、印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中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障碍因素

(一)严格的贸易壁垒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通常以非关税的形式存在,通过设置各种市场准入障碍来直接抵制外国的文化“侵略”。对于影视产品,“数量限制”是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手段,数量限制主要体现在“银幕配额”和“进口配额”。

在GATT/WTO框架协议中,“最小银幕时间”被写进协议,从而为影视产品“银幕配额”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欧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明确规定本地区的电视节目必须占到播出节目的五分之二以上,法国政府规定,本国播出的电影或电视剧,国产必须占40%,来自欧盟的必须占20%,大多数欧盟国家对节目播出的规定均高于欧盟所制定的标准。加拿大《电视广播条例》要求电视台必须保证60%的加拿大节目配额,它是颁发营业执照的基本条件。韩国《电影法》规定,放映国外电影的电影院每年必须至少放映国产影片146天,直到2006年后才改为73天。

“进口配额”是另外一种数量限制手段。如韩国规定,外国电影进口数量不得超过国产电影年产量的1/3,每年最多进口25部外国影片。我国政府也规定原则上每年只允许进口34部“分账电影”,而引进境外影视剧的长度原则上控制在50集以内。由此可见,相对于货物贸易,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面临更严酷的壁垒。

(二)狭窄的海外营销渠道

国产影片数量多,但是走出国门的少,海外营销渠道建设相对滞后也是主要原因。缺乏海外发行和播放的平台,限制了“走出去”的方式和收益。近年来,虽然国内影视公司开始收购国外播放平台或与外主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拓宽营销渠道,如万达集团2012年收购了美国最大院线AMC公司,华谊兄弟传媒与博纳影业集团于2014年共同运营北美华狮娱乐制片公司,但是,总体而言对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影视作品普遍采取参展或举办交易会的形式来促进版权出售,而对于少数“分账”电影,受到院线和播放平台的限制,分账收益也较低,我国影视作品海外营销尚处于初级阶段。例如2012年,中国有近400部影片在境外巡演,参加了70多个电影节,然而,这种海外交流活动对版权的促销效果十分有限。而对于票房分账,国际通行的分账形式为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由于我国海外制作发行和院线的投资刚刚起步,因此海外票房的收益最多只能获得三成。

(三)“文化贴现”因素的存在

作为重要的文化创意产品,影视产品在其素材加工、情景组合、情节构思以及人物造型上无不承载了特定的精神与情感价值。中国影视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仅仅依靠巨额资金和先进摄制技术创造的宏大场面与视觉效果,或是依赖消费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神秘好奇心驱使,都难以实现持续性的增长,对于欧美等主流消费市场更是如此。由于不同国家或民族在文化结构、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文化贴现”难以回避,一些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认同,“文化贴现”也是我国海外市场集中在东南亚等国的主要原因。如剧作《甄执》在日本及东南亚国家首播后出现非常火爆的景象,而到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前,则必须对剧情进行重新裁剪和制作。《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叉》、《泰濉返裙内高票房影片在北美市场只有几万美元的票房,反响平平。

因此,影视产品在制作与内容设计上,需要挖掘东西方民族文化上的契合点,尤其是在文化精神与价值观方面,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克服“文化鱼刺”现象。否则,一些优秀作品即使在国内热播,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无法引起海外观众的共鸣,从而难以开拓更广阔的国际消费市场。

(四)缺乏“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制作精良的作品

影视作品之间的“银幕竞争”是典型的“差异化”文化竞争,这与经济全球化下标准制造出的工业品竞争有本质的区别,影视作品能否获得国际竞争力在于其所隐含的文化与价值观念是否具有感染力,能够获得国外消费者的共鸣。如韩国影视所守护的“儒家伦理”,日本动漫的“强者崇拜”与“探索未知”,好莱坞的“维护和平”、“自由与奋斗”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等等,成为浓缩在这些国家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文化符号,触动和震撼着观众的内心,从而能够获得文化认同。由此,就不难理解中国影视最受海外市场欢迎的作品大多属于动作、功夫以及历史战争片,缘由在于它们能够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精髓进行了展现和解构,尤其是功夫片,加上中国独特的制作和技术体系,最受海外观众欢迎,海外票房超过千万美元的《卧虎藏龙》、《霍元甲》、《英雄》等均为功夫片。然而,之后的功夫片却无意在内容上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反而简单模仿刻意追求视听效果,已难以再现辉煌,如《无极》、《黄金甲》、《鸿门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海外评价较低,其原因在于传达了较多的厚黑学,缺失对人性的正面引导。

我国影视作品走向世界市场,需要在汲取和继承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创新和创意,这一点正是我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软肋。一方面,《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报告》(2013)表明,中国电影使得国外消费者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古老”、“文化有突出的特色”和“神秘”的国家;另一方面,反映现代都市生活题材的剧情和爱情片,在主流消费市场却口碑不佳,如《泰濉贰《小时代》等被认为是低俗文化。由此可见,我国影视剧作需要在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内容创新,否则会呈现出“文化断层”之感。国内影视产品似乎更热衷于“大成本制作”和“高科技”,虽然容易制作出具有冲击力的声画场面,却难以产生心灵的感染力。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借鉴世界其它先进文化,重视内容创新,是我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战略的基础。

注释:

①海外播放国家是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区。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李继东.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问题[J] .现代传播.2010 (06).

[2]朱文静,顾江.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与竞争力研究[J].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0(04).

[3]魏婷,夏宝莲. 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经济问题.2008(01).

[4]赵嘉伟.我国动漫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新闻传播.2014(2).

[5]胡惠林等主编.变革与创新:中国文化产业新突破[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6]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EB/OL],2005-2013.

[7]http:///[EB/OL].

[8]http://koreanfilm.or.kr/[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