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对于高考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对于高考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19 16:27: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对于高考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对于高考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教育理念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重视对公式和定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课后习题的练习等,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造成高中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阻碍,导致我国的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所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来进行,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课程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好课程引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提前做好的课程设计将本节课中运用到的各种小的知识点都串联到一起,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其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们的教学重点都是根据高考的内容来确定的,一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考知识点,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与当前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符的.

(二)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强调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依然主导着高中数学课堂.许多教师都是根据多年来对高考的经验总结来备课,并且在课堂中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教学.这种单调、枯燥的讲解加习题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导致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跃度不高,课堂中的师生配合度较低,学生难以与教师的教学产生共鸣.这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效果.

(三)数学课堂授课形式化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要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也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但是一些教师对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理解有一些偏差,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发挥和思考空间,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讲解的时间越来越短,教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课本中的知识,而且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很难独自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是与我国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符的.

二、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实践方向

(一)优化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紧密相关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条理地展开,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学习公式加重复习题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课的应用性和数学课中的乐趣,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以及相关的知识点等都记录下来,并定期拿出来做回顾和总结,这样能够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了解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的感受,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设计.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会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提高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性.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高中数学都是枯燥无味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学生们认为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了应付高考就没有其他的用途,所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些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去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改进教学理念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要求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进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将学生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并在一旁适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便于教师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能找到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都多一些关心,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

作者:陈雪艳 单位:青铜峡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考试题 背景揭示 感悟 有效性 解题能力

高考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必经之路,也可以说学生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高考,而高考也成就了很多的鱼跃龙门的神话,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因此高考试题在出题的过程中,都是专家精心设计的,反映出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教与学,高考试题命题的精彩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大大提高高中教学的有效性,我国的大部分高中都将高考试题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作为学生练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质内容。

一、高考试题的题目

在2011年的全国数学高考试卷(一)中的第21题是这样的: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是椭圆方程式正半轴位置上的一焦点,椭圆方程式是■,在焦点F处,又存在着一条斜率是■的直线I,直线I和C在直角坐标系中相较于AB两点,点P符合■的要求。

求:(1)证明:点P位于C上。

(2) 假设点P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有一个对称点是Q,那么证明:A、B、P、Q4点是位于同一个圆中的点。

解:(1)省略。

(2) 通过问题(1)和题干信息可知:P、Q两点的坐标:P(■),Q(■),因此P、Q两点之间的垂直平分线I1的方程式是:

■ ①

假设AB之间存在着一点M,恰好是AB的中点,那么点M处的坐标是M(■),那么AB的垂直平分线I2的方程式是:

■ ②

通过公式①、②可以得到两条垂直平分线的焦点的坐标是:N(■)。

根据两点间距公式可知:

通过弦长公式可以得出:

通过计算可知■。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

使用勾股定理后得知:

因此,得出■

又■

A、B、P、Q四点在圆心是N的圆上,椭圆的半径是NA,方程式是:

■。

三、高中试题所引发的的感悟

1、忽视解题技巧,重视问题的实质内容

通过对本题的解答可以看出,本题在解答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解题方法都属于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没有解题技巧可言。因此通过对这几年的高中数学试题的解读和研究发现,高考中数学的考试越来越偏向于高中数学基础,比较重视问题的实质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非常注意给学生强调基础内容的重要性,万变不离其中,考题与考题之间是互通的一种关系,只给学生介绍一点解题的技巧,特别是高三的学生,一再的向他们强调基本方法与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任何题目都离不开课本基础内容的支持。

2、以数学教材为源头,遵守考试大纲规定的原则

有的老师和学生在高考数学结束之后会说考试大纲中没有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规定,超出规定的范围了,但是很多的题目需要经过消元法来求解,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根就可以了。这种解题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案例,因此只要学生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联系,更何况高考数学试题中大部分的试题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只有一小部分的试题属于源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考试大纲中的规定的要求明确划分出了高考数学考试的范围,指明了高三进行数学复习时的方向和目标,严格遵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要求进行,不仅能够大大减少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本文章中一开头中所引用的全国高考数学试卷(一)中的题目就与人教版选修4-4也就是课本第38页中的例4非常的相似:已知在椭圆方程式■中存在着两条相交弦,分别是AB、CD,焦点是P,且两条相交弦之间产生的倾斜角又有互补的关系,求证■。因此说要以数学教材为源头,遵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原则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一切数学高考题目都来源与高中数学教材,是对数学教材的延伸。

3、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我国教育的目的,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并不轻松,尤其是高三学生负担更重,这种负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这些老师造成的,期望能够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机械性的写做,学生自行思考的内容较少,因此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不断创新, 这种创新一方面体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体现在更加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应用的考查;高考重要的使命是选拔人才,以高等数学内容为背景的试题因为背景公平,能有效考查学生后继学习能力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高中数学老师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材中的试题和内容进行筛选,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试题,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有选择性的学习,通过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不同形式例题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思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基于个人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感悟

在高三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历年高考试题屡见不鲜,但多数情况下只是将其作为课后练习题对待,匆匆带过而已。时候反思发现,该种做法未能真正发挥历年高考试题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可以说是一种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实践中可以看到,高考试题主要出于学科专家之手,其科学性、准确性以及构思之巧妙自然值得称赞,而且也考虑对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深入考查。对于高中数学老师而言,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高考试题教学中的价值,并将其作为高考复习与备考的重要资料。实践中,若想真正的用好和发挥好高考试题的作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对高考试题结构进行全面解剖,从中挖掘构成要素,在明确试题考查的目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动向、难易以及开放程度。实际教学与复习过程中,不能为了解题而去解题,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高考试题进行形式的变化,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还可利用对高考试题的探究程度变化,不断的对学生强化分层教学,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基于本文所讲述的一道数学试题,笔者认为应当从解题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这样所取得的效果非常的理想。高三数学课堂上上的高考试题分析与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解题经验,不断提升他们的解题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之间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考题试题应用,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盲目的追求训练数量,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追求针对性、实效性,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应当给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质疑、反思空间和时间。高考试题之于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就是资源提供、教学导向作用,并非试题本身,而是更多基于试题却有高于试题的教学本质。教师基于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通过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应当掌握的相关知识、规律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是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可将历年高考试题作为章节复习“导航仪”、“风向标”,以此来增强学生复习和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以笔者之见,高三数学课堂上的每位学生的头脑并非一张白纸,他们经过不断的学习,对数学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认知与感受。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看作“空容器”,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其“灌输”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技能,这是一个教学的误区,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出一辙。老师、学生之于数学知识、活动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以致于他们在面对同一个教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大相径庭。在回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时,多数老师的回答是因材施教,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又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位学生,这实际上是非常矛盾的。基于此,笔者认为仍应当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比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考试题的命题队伍中,高校老师占有绝对的比例,因此可以从高考数学试题中看出从高中数学转变为高等数学存在的一个衔接度。从上述考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越来越向着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方向发展,忽视了解题技能,重视高中数学的实质性内容,以数学教材为基础,严格按照高中数学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试范围进行数学教学的安排,不仅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有针对性的学习,大大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学波.一道高考试题 一番学生探究 一串教学感悟——一道高考数学试题的多视角开发利用[J].数学教学研究,2012(03).

[2]黄耿跃.一道高考试题的高数背景揭示及其推广[J].中学数学研究,2010(11).

[3]李红春 卢琼.新课程理念下高考试题的整体感悟[J].中学数学(高中版)上半月,2012(05).

[4]张琥.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一道高考试题的解法研究与解题感悟[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01).

[5]朱亚丽.基于高等数学背景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命题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1.

第3篇

一、学生思想上的转变

以往,人们常说数学是一门理解性学科,所以学习数学重在理解。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数学除了需要理解,还需要记忆,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先背会再理解更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高中数学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高中数学不但内容多、题型多、难度大,而且还变化多样,让人难以捉摸。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万变中的不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把每一节的知识点和类型题背下来,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及出题类型,并了解与其结合的常见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及解题思路。不仅如此,还需掌握高考中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考察情况:前几年是如何考察的、近几年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二是有些知识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理解不了的,所以只能先记住结论,等到日后学习了其他知识再对这个知识进行解释,比如在高一学习集合中求含有n个元素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问题时,就只能先记住结论,等到高二学习了二项式定理之后才对它进行解释,而有些知识甚至要等到上大学或者在数学领域有更深的研究之后才能做出解释,对于这些知识就只能先背下来再理解。

二、记笔记的重要性

笔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笔记可以把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和类型题记下来,便于随时查看,巩固所学。前面已经提到过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且题型多,就必修一函数部分来说,函数值域的求法就有十几种方法,条件稍微变一下求解方法就大不一样,更别说函数单调性、奇偶性那部分的知识点和类型题了。另一方面,这些笔记还是高三一轮复习的最好资料。每到高三,大家就会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取和做法大伤脑筋,尤其是资料的选取,它不仅是一轮复习的关键,更关系着整个高考的成败。资料太难,复习起来既慢又没效果,而资料太简单就会出现知识点覆盖不全又脱离高考的现象。那有没有一本资料既能恰到好处地把高一、高二的基础知识捡起来,又能紧密地联系高考呢?那就是笔记。笔记中其中不仅有详细的知识点,还有难易适度的类型题,所以只要学生把笔记拿出来反复做两遍,当年的知识就回来了,期间再辅以各知识点在最近两年各省市高考题或模拟题出现的新题,就能使学生快速地与高考衔接起来,既提高了速度,又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二、三轮的复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反复重复,加深理解

学习过程其实也是逐渐遗忘的过程,想要使知识记得牢固,那就必须多做多看、不断重复。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当某一知识在脑中至少出现8次以上,我们才能把它记牢。寻常知识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数学中枯燥的知识点和题型呢!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多做多看,才能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才能在做题时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四、勤于归纳、善于总结

如果只是一味地背题、练题而不会归纳总结,那就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高手,所以我们要善于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分两点:一是归纳知识点,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在必修五中的含参不等式,表面上看在高考中不曾考过,但它却变化了形式在导数中经常以讨论单调性的方式出现。又如,在必修一中函数值域的求法除了在集合中考察,更与解析几何第二问中范围的求法息息相关。高中数学知识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会在高考中出现,所以对于高考中常考或必考的知识我们一定要重点对待。归纳总结的第二点是要总结类型题,高考考的是题,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练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各年高考题之间的微妙变化,发现高考命题的蛛丝马迹,只要我们把每一部分题型进行归类、总结,掌握万变中的不变,再分块练习、反复重复,就会发现150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高考中,我所教的一个班级数学高考平均成绩是130分,其中140分以上的有18人,还有1名学生的成绩是满分。谁说高中数学深不可测,谁说150分遥不可及,只要你肯努力、肯钻研,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很欣赏那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那就让我们在高考的道路上继续钻研和探索吧。

作者:魏欣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4篇

1 健康心理素质对于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并设置了一些心理辅导岗位。对于高中生来讲,由于高考的压力,其心理健康更应受到教师的关注,而高中数学因其所具有的综合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学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实现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在高中数学中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且对于学习和高考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一种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传统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不足,通过在高中数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增加,并且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保证了教学相长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教师和学校所认识,但是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具有较为敏感和脆弱的心理特点,这就使得其对自己的学习有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观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是由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并且会在考试前出现焦虑、烦躁等现象,从而影响其整体水平的发挥。

其次,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必要的信心。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有了较大的差别,一些学生不能适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其成绩仍未实现较大改善的情况下,许多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并且学生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其不能正视自己某次考试成绩,从而产生厌学等情绪,在学习态度上也无法端正,最终影响了其个人的发展。

最后,各种压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使得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高中直接面向高考,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学生在承担繁重的学习压力之外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这些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学生被给予了更多的期望,对于学生成绩有了更多的关注,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无法有效地开展,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被忽略,从而造成多种不良现象。

3 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有效措施

为了保证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对高考和学生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高中教育所承担的不仅仅是高考的任务,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身教学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将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或者教师的唯一指标,注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培养方式的优化改革,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完善高中数学教学,使其能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树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以教材为基础来实现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一些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应用,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收获相应的人生感悟,使得其心理素质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为其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三,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压力,使其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教师对教学环境的组织和创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而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增加,有利于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实现。

第四,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充分的关注。高中教学中,班级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教师应该对其班级内的学生学习情况及其思想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激励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高中数学,注重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第五,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不再仅仅以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支持,使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通过积极心理暗示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的成就感,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第5篇

①从通俗性语言表达转为抽象性语言表达的引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以集合、函数等知识开始的,这些知识的语言较为抽象,富有逻辑性,是语言表达上的一个飞跃。

②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思维方式有了根本性改变。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其内容不多,不复杂,其方法也较为单一。所以,大家能够将思维方式进行统一构建,明确思维与方法。于是,同学们则形成了一种利于操作的机械化思维模式。但高中数学并不如此,在思维方式上则不可同日而语。因为高中数学在语言上有较高的抽象性,较强的逻辑性,因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由经验型的思维过渡到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如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反证与同一法等。

③在内容数量上有所增加。与初中教学相比,其明显区别就是高中数学在知识“量”上的急增。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同学们所接受的知识信息量也剧增,因而课堂复习与巩固时间较少。

了解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后,大家应该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以下是我学习高中数学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习的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有学习热情,才能形成学习动力,培养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要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数学美,比如黄金分割、曲线之美;读一些数学史,在所有科学领域里,讲故事都是激发兴趣、增进学习的有效方法,而且历史对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吸引力;创设学习任务,感受达到目标的乐趣。

把握明确学习目的,形成良好学习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其良好品质主要是:浓厚兴趣与顽强毅力。而学习毅力又源于兴趣与目的。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授每一知识点时,我们都应该了解该知识点的价值与意义,以激发兴趣,形成正确学习态度。

二、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自信心

进入高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数学历史,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和他们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卓越贡献,也可请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讲讲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以此激励自己积极思维,勇于进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自信源于对数学的热情、对自我的认可、对数学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及坚实的数学基本功。曾经有位同学在阐述他对基本功的理解时说:“从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道题高考肯定不考,高考的每一题会做,并不保证都能做对,要关注对,而不仅仅是会,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反复,不要因为这题简单而不去做,不要因为这题做过三遍而不去做,可为难题放弃,绝不可为简单题而放弃,这些就是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就会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做好课前预习

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预习过程中。我们对数学教材将会形成感性认识,能够明确教学内容。其次,可以发现疑难同题,把握教材难点与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带着问题来听讲。此外,还可以发现本节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温故知新,并逐渐养成学习好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二)课堂认真学习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我们得到知识的关键渠道。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我们不但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课堂学习的方法,我们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从而吸牧知识。获得信息,提高能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学会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以提高解题与学习效率。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函数与方程等思想。例如:我们在学习刚接触到的“集合”知识时,可以采用图示法,而对于抽象性集合问题,则还可以利用图象、数轴、韦思图等数形结合思想,使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从而简捷、简捷、准确求解。

此外,做一个个人错题集。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发现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收录进来;一旦你真的做起来,你就会吃惊的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于更多次。看着自己的错题集会发现很多错误。这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个提高成绩的好方法。复习越往后,在知识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小,而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增长空间。如果你还没有这个习惯,那么就去准备一个吧,收集自己的错误,分门别类,然后没事的时候就翻一翻,看一看,自警一番,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要注意的是参考书有一本足矣。不少同学在眼花缭乱中拿了一本又一本。其实,我们在学习、复习中时间很有限,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更有限,在这些有限的时间,朝三暮四,一会儿看这一本参考书,一会儿看那一本参考书,还不如不看。把课本的知识结构知识要

点烂熟于心,能够在很少的时间里把一科知识全部回顾一遍。能做到这点,要比看那么多的参考书要重要的多。总之,一句话,抓住最根本,最主要的,不要盲目的看参考书,特别是不要看很多参考书。

(四)课后认真作业

通过作业我们可以检测课堂听课效果。并且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一、弄清作业要求,根据题意,认真分析,尽量多种解题法来解答;第二、形成良好作业习惯。如书写规范、步骤清晰、论证严密;第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此外,我们要及时进行课后复习,学会归纳、总结,学会重点复习,从而增强高中数学学习信心,

快速进入高中学习生活。

(五)学会独立思考。

数学学习要防止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沉下心来琢磨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听课时要边听边思考,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教师的思路,并与自己的比较。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着先判断、下结论,看看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29

在新的教育时代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当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根据这个标准,看得出其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创新、实践以及自主学习。然而,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要求。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改革潮流,教师应当对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实践经验,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出新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方向。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的发展

在当前的笛Ы萄Э翁弥校许多教学老师依旧根据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采用时间战术、题海战术。然而殊不知,这种高耗低效的机械训练,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会消耗自身极大的体力和时间,这样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并不能高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思维的提高,不仅如此,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那么,高中数学教学也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对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否。如果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长时间得不到创新,那么,何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过于应试化

由于受到长时间的陈旧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具有浓厚的应试化气息。教师传授知识以应试试题为目标,学生练习习题也是应试试题为主要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即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分数。而且极大地缩小的学生数学学习的范围,但偏离了数学学习生活化的轨道。学生只是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未来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生为自身未来光明的道路做出的努力。然而,过于应试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将学生学习的目标潜移默化的变成了在高考上获取高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真正的兴趣和积极性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严重阻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未能在课堂上有效进行

高中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困难的学科,又因为教师的经验也有限,因此,更多时候需要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然而,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做到有效的进行或者应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更多的是教师讲题,学生听课的模式,这是一种高耗低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一味的讲题,并不能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问题,最大效率地做出解答。很多简单的题目对于有些数学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是并不需要讲解的,相反的也有一些困难程度较大的题目,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并不需要掌握。一味的对所有的人题型进行讲解,这样的话,珍贵的课堂时间也就浪费掉了。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主动的找其他同学帮助来针对性地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答,是一种高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二、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的对策

(一)深入了解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都潮流,需要我们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首先,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改自身的教学研究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为主要的研究方向。高中教学模式也应当注入创新元素,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此一来,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就自然而然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针对数学高考,不用做出巨大的体能的消耗以及脑力的消耗,也能更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应试体型,从而最终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二)正确对待应试化教育,做出灵活的教学教育调整

高考,对学生来说,是通往人生更高一层次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道路。因此,高中数学教育并不能缺少应试化的痕迹,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应试化。应当在创新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穿插应试化的痕迹。例如:就是在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应试体型训练。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同时,搭配对学生题型的训练,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并且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应试化教育,做出灵活的高中数学教学教育调整,而不是一味地应用应试化的教育模式。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应用,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讲解训练。当然也不能过度的强调合作学习的作用,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训练。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最终留一些时间做出讲解,合理的规划课堂利用时间,做到最大效率的课堂时间利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创新意识的发展,符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 学习方式

引言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性,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样就大大改变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相比之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空间和环境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并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小组合作方式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工作的开展。

1.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小组合作方式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对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一些性格开朗的学生是比较喜欢的,所以他们也非常愿意积极参与活动,而一些性格不太开朗的学生只是在旁边协助,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全面,这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都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相应的分工协作能力,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这样就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难以进行。

1.2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技巧不正确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并以此进行相应的教学日常安排,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由于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什么相关的经验,加之受高考的影响,给高中数学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高中阶段,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短时间内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并且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理解上不到位,表现在教学上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没有用简明扼要教学语言让学生明白教学的实质内容,总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例如,在命题条件和结论中,教学中的很多文字性的东西可以用数学语言概述出来,如“若P则Q”的一般形式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文字,简单明了。又如在教学中设置一题多解的题目:一个等比数列a■的前四项之和为35,前三项之和为4,求前五项之和。这样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既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如何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2.1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主动让给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强调团队协作能力的组织形式,必须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最关注的话题便是如何分配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认识问题的根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发现问题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更应该增加原有课堂上所没有的“阅读”、“实际情景探究”等活动。例如,在讲到《几何图形的实际应用》时举例: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造就了自行车的稳定性,蜜蜂窝的造型体现了黄金分割法的美学原则,可以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科学调查,并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资料,用各种手段证明这几种图形所蕴含的数学原理,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2科学地进行评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之后,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做出相应的评估,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明确的评价,当然,这就包括小组内的评价。在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对每个小组做出相应的评价,或者让各个小组组长对组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并指出小组在此次活动中暴露出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此类活动的认识程度,让他们自己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这种活动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交际水平。

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改变课堂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多项式因式分解中的创新题:三角形ABC中有一E点到三边的垂直距离均为2cm,且三边a、b、c的长分别为2.5cm,3.4cm,5.6cm,求三角形的面积。在这个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作出数学归纳证明,即当n=k+2时成立是建立在假设n=k的基础上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证明,之后进一步结合各种思想,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彻底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

结语

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才能稳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秀华.小议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认识[J].学周刊,2011(32):1-8.

[2]乔林福,姜祺,詹建波.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8):90-103.

[3]张鸿斌.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合作学习[J].科技信息,2010(29):10-31.

第8篇

一、调整学习心态,树立新的目标

很多同学经历了辛苦的初三学习,到了高一也许会有想要先松一口气休息休息的想法,于是思想上有所放松.毕竟距离高考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高一的数学内容不得懈怠,其中的集合和函数将会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从思想上来讲,应该将高一数学看成是一个新的开始,脚踏实地,为今后三年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数学成绩的分化是必然现象.也许有的同学初中时候数学作业几乎全对,数学成绩也是接近满分,那么进入高一之后,便很有可能无法接受数学成绩大幅下滑的心理落差,从而倍感压力,甚至变得缺乏信心.我们应当明白,初、高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对数学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摆正学习心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哪怕初中时候自己学习数学相当轻松,但是那绝不代表你也照样可以轻轻松松掌握高中数学的内容.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看成绩的同时,更应参考自己在班级或是年级的相对位置,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树立新的目标,有志者,事竟成.

二、了解教材差异,做好衔接工作

近年来,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已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现行高中数学课本(必修本),与初中数学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至严谨;从定量到定性.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再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以下“脱节”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

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

因此,作为新高一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初三暑假这个假期,有意识、有目标、有条理地对这些需要衔接的知识点做好初步了解工作,并利用网络或是查阅相关书籍,梳理初中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将其中部分内容加以深化,从而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转变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数学课堂内容容量大,教师在授课时要求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作为学生来讲,他们已习惯于初中时候被动的学习方法,缺乏自我安排时间和自学的能力,对老师的依赖性过强.因此,转变学习方法变得格外重要.

把握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抓住上课时候的每一分钟,提高听课的效率,这是转变的第一步.在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之后,对有关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再三研究,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适时向老师请教.由于高中数学学习进度较快,因此,作为学生,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将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记下来,课后最好把当天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能一边做题一边查看笔记或是公式.对于每一节内容的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 应对策略

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制约了学生总成绩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化,给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

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新课程改革后,在总的教学时间并没增加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偏多和教学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过去相比,现在一个学期要学两本必修,高一年级就要学四本必修,教师们普遍认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教学要求。即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常常是囫囵吞枣,掌握得不好,学生负担过重,对知识的理解如“蜻蜓点水”,学得不深入,掌握不牢固。另外,高中基本是两年上完新课,第三年复习,许多学生在高一开始不久数学学习就跟不上,数学差生逐渐变多,数学平均水平下降。

(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逐渐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成绩仍然是考核的主要标准,一些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在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学生不能适应课程整合的要求

新课改的重要特点就是强调课程整合,加强了数学与计算机、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的横向联系,特别是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题目,涉及日常生活、天文、体育等诸多领域,如潮汐问题、垒球问题等,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不少学生搞不懂题意,无从入手。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强也成了新课改推进的瓶颈之一。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研究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演示细胞分裂的问题:细胞的分裂是由1个分裂成2个,再由2个分裂成4个……这样一直分裂下去。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明确数学在整个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掌握指数函数知识点的同时,掌握细胞个数的计算方法。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新课标关于自主学习的要求,笔者在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就着力加大对学生学法指导的力度。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巩固、解决疑难、归纳整理、反复学习和总结提高”的学习要求,将学生的课后时间做了分解,每天下课前布置好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花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前自学,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解决自学时的疑难问题。这样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能够确保较好的课堂效果。课后做好针对性的巩固强化,对于疑难问题、易错题型、解题技巧以及一些经典题目,要求学生用专门的记录本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日后经常拿出来看看,加深理解记忆,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由“活”到“悟”,真正内化到学生内心深处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三)拓宽知识面,加强应用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一改以往纯数学理论和习题的布局,增加了大量的实践型题目。这就要求在运用数学知识解题之前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有的甚至还要建立数学模型。而很多的应用题型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这就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得“充电”,都得加强课外学习,如可通过与其他学科相互沟通、指导读书、讲座座谈等形式相互取长补短,这也符合新课程合作探究的要求。

(四)新旧知识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学习 发展 培养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不少一线教师也从传统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着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理念与行动的推动之下,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就现状来说,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之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以下是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发展高中生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几点探索。

一、培养观察能力,读懂潜在数学信息

数学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数学语言严密、简单、严谨,学生在阅读数学语言时,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于题目中、图形中隐含的信息能够及时掌握,进而通过表层的现象联想到潜在的内涵,随后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培养,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对于已有知识、定义、公式等的解析,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比如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知识点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忽视题中隐含条件”的现象,笔者设计了以下例题:

在一个抽屉中装有6个白球,4个黑球,小明要从抽屉中取球,每取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去,直到拿出15次黑球为止。已知取出黑球的次数ζ为一个随机的变量,求取球的次数为20次的概率是多少?

二、强化错题反思,在反思中开阔思维

高中数学的学习与解题是分不开的,如果高考是一场艰辛的战役,那么平日的数学练习可谓是“养兵千日”了。如何在平日的习题中有所收获?教师要让错题成为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在错题中反思、开拓思维。笔者经常遇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出了错,而且纠错之后还是容易再次犯错,他们对于错题的纠正度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转和开拓,所以发展数学思维,要善于强化错题反思,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开阔思维。

笔者曾经专门在课堂上列了“错题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在错题反思中总结失误的原因,比如有的学生总结失误的原因是“概念理解不透”“信息没有充分挖掘”“计算错误”等,通过这些反思,便于学生在反思中开阔思维能力。针对“数列”这个小节的知识点来说,不少学生很容易产生概念理解不透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对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作等比数列”这样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细致,所以难免会在解题中出现错解的现象。事实证明,及时总结、注重反思,才能让错题成为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资源。

三、激活逆向思维,在练习中感悟乐趣

数学学习不像一般的文科学习,数学学习集灵活性、应用性、逻辑性、严谨性于一体,学生经常会遇到难题,同时,又能在某种开放思维、逆向思维的引导之下豁然开朗,这是一个悟性呈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从“惑”到“不惑”的飞跃,正是这种飞跃和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所以,教师在练习中,要善于激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感悟乐趣与收获,这对于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百折不挠的意志与探索精神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如:一个精美的记事本,进货的单价为40元,如果文具店老板将售价定为单价50元,可以卖出50个,但是一旦单价涨价1元,销售量就减少1个,请问文具店老板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应该如何对该记事本进行定价?

四、引导数形结合,剖析解题寻求突破

数形结合思想是高中数学经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这一思想让抽象与具体有效集中起来,在解题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帮助。在数学中,数与形的关系非常密切,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字化为具体的图形,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抽象的数字直观化。高中数学中有数的计算、三角形的计算等,这些知识点都与立体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一直试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剖析解题中寻求突破。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通过图形的形式将直线与曲线的关系呈现出来,什么情况下,二者有两个交点,视觉上一目了然。在多数情况下,类似的交点问题都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题目进行解析,使问题简化。数形结合思想作为经典的数学思想,在解析三角形、立体几何等相关问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解题有着帮助,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承担知识的传播者、思维的引导者这样的角色,事实证明,致力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可以收获百花里最美的花朵!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教材 概念教学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48-02

长期以来,高中数学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老师侧重解答难题,忽视了概念的教学,在这种原有教学思想的长时间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一定的误区。随着新教材逐渐深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之后,概念教学变得比较重要,但是有很多老师仍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概念教学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影响比较大,它不仅仅是对概念的一个理解和记忆,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可以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知识进行解答难题。本文就是分析新教材概念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概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对于数学概念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老师对于新教材中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认识上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老师认为数学概念就是一个名词,然而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是对这个名词进行解释,这样就只需要学生将其牢牢记住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概念是不相同的,它主要就是一种教学理念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也不会理解内在的数学思想,在解决难题时就会乱用公式,从而出现错误。

(二)新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造成对概念不能统一处理

现如今的高中数学教材存在很多版本,这就使得概念在教材中的体现也是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区别,只是对概念进行一般陈述,就会使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概念只有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没有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本质和精华。

(三)新课程的任务比较重、时间紧迫,使得概念不能深入开展

就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除去假期,在学校的教学时间不断减少,然而在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样就使得大多数的老师在数学教学时感觉时间比较紧迫,从而导致老师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而赶进度,这样就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学生没有对概念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对学生来讲,就不会对概念学习投入过多的精力以及没有将其作为学习的重点,进而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老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题海战术

我们都知道,在高中最后的考试中,数学在高考成绩中占据很大的分数比例,对于那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也是在这一学科上和其他同学之间拉开一定的差距。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追求解题速度的观念以及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在习题锻炼中去巩固解题技巧,使学生训练的时间增加了,但是没有真正地实现概念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质量上来看,学生只是提高了解答难题的时间,但是没有对概念进行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在解题时没有全面考虑,导致学生的成绩没有真正地提高。

二、高中数学新教材概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老师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

对于新课改之后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概念教学来说,高中数学组的老师们要做到对新教材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的手段对教材进行系统上的解读,从而在教学工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还有就是老师要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和分析,有必要时,对其中一些概念陈述时进行一定的对比,这样就会对相似概念之间形成大体的脉络,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把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二)老师要注重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

高中数学概念的本质就是指老师理解的重点内容,它其实就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反映,是数学理论教学的基础,是公式的依据。老师只有真正地抓住和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才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将其表达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好、更容易理解,这样在解答难题时数学概念也可以运用得比较准确和得心应手,速度和时间把握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老师不仅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本质,还要根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概念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学习过程,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在新教材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不完全是对概念的解释,如果仅仅是靠记忆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样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要让学生了解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对概念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感悟概念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三、结语

在新课改之后,新教材不断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去,这就需要老师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把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和把握概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娇.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教育科研,2013(15)

[2]张明刚.充分挖掘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育功能方式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70)

[3]栗旭东.由平面向量的引入看高中数学新教材改革[J].祖国(建设版),2012(12)

[4]宋世康.浅谈高中数学新教材对于课程改革的作用[J].新校园(学习版),2012(22)

第12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高中的学习生活要面对更多、更重的学习内容,很多高中生常常感觉压力大、学习枯燥、课程较多.所以,高中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效率有时很低,但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数学的学习能力,会直接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学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师要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解决方案,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进而减小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高中生数学的学习成绩.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

在传统教学中,高中数学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在面对高考压力的时候直接把数学成绩当成高等学府的敲门砖.教师对学生使用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心理和身体上的负担,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二)高中数学教师准备不足

对于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有些教师在教学之前没有明确教学目标,课前教学内容准备不足,课堂过于枯燥,有些教学环节甚至存在不合理性,学生难以接受理解,对高中数学失去学习兴趣.

(三)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要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来解决高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把控好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调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教学要有针对性

明确教学目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有针对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制订好教学计划,备课、课堂讲解和课后辅导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与此同r,教师还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来达到高中教学的目的.

(二)数学教师备课充分

在高中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细节都不容有失,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是备课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例如,在苏教版教材选修2-1第二章中2.4“抛物线”的备课中,教师要明确抛物线的知识目标:理解抛物线的定义、焦点、准线的概念.了解用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得出开口向左、向上和向下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熟练运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对应的开口方向、焦点坐标与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提炼出重点和难点.

(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做好充足的上课准备是对学生和教学的负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针对重点知识点提出问题.例如,就在苏教版“抛物线”一课中,要把抛物线上的点M的集合P={M||MF|=d}表示为集合Q={(x,y)|f(x,y)=0}.建立好坐标,要使推导的方程简化,怎样选择坐标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如果曲线是轴对称的图形,就可选择它的对称轴为坐标轴;如果曲线上有特殊点,就可选择其为坐标系原点,来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四)教学讲究方式方法

高中数学存在大量的知识点和习题,数学教师要在这些知识点中寻找出数学应用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就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合理利用多角度的授课方式,协调好数学知识中简单、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节奏.在讲解数学知识点之后还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和问题给予更多的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保障.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一)合理运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把图文和影像进行整合,更直观地展示知识点,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教材“抛物线”这一课程时,就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把生活中的实例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探究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

由于高中对学生有很严格的要求,课堂教学气氛并不活跃,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探寻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教材选修2-3第二章2.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这一课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骰子,让学生亲自试验,反复投掷骰子进行概率统计,对于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有人投掷骰子、有人记录数据、有人计算概率等.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