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2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乡习俗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jdifen”为你整理了这篇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调查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时间:2021年1月27日
调查地点:阳泉市郊区荫营镇西垴村
调查方法:上网查询、询问村里中老年人
调查内容:我看语文书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南北地区有所差异。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四川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
我们西垴村有一种习俗,正月十六晚上全村人会聚集在台底,每个人都拿上花灯游村。游村前先放烟花,放完烟花就开始游村,绕着村走一圈。我记得走的时候还会拿到差不多8个牌子,集齐后可以领奖品。现在,为了保护环境,烟花禁放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也不游村了。
这些年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它也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调查感受:对我来说,没进行这个调查之前,我对年俗没有特别的感受,调查之后我对传统习俗的态度有所改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正是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1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它是年节之尾,象征团团圆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来历、感知传统文化,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体验劳动的快乐,学会分享和感恩,让孩子在真实的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xx幼儿园借助“冬至节”,结合即将到来的“圣诞节”,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举行“乐享冬至喜迎圣诞”亲子美劳活动,共同欢度特色节日。
活动前夕,幼儿园厨房的阿姨用胡萝卜、紫薯、菠菜、火龙果榨出各色果蔬汁并和出五彩面团,为活动做好精心准备。活动开始前,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冬至的习俗由来及冬至的小故事,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各种包饺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活动中,孩子们戴着“圣诞帽”在优美的圣诞旋律下帮着爸爸妈妈们按皮、撒面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用灵巧的双手包出一个个形状各异、造型百态的五彩饺子。在煮饺子过程中,各班老师适当穿插冬至儿歌及有趣的圣诞亲子游戏,带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圣诞小礼物。
场面温馨感人、其乐融融,快乐无比。吃饺子环节更是精彩叠加,看着自己亲手包的五彩饺子,大家都无比兴奋、无比自豪。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孩子们拿起碗和勺,争先恐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家长喂孩子吃饺子、孩子喂家长吃饺子,快乐与感恩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久久回荡,真的是一场盛大的“亲子盛宴”。
本次亲子美劳活动,为家园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欢乐的亲子氛围中感受到节日的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浓浓的亲情!更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2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素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谚语。今天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冬至,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针对小学生传统节日不会过的现状,青年路小学二二班特开展“冬至节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野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我首先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冬至节。二年级学生着重了解冬至节,由老师负责资料收集、研究和整理,在本周的班队会上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说、饮食文化、本地民俗等有关冬至节的知识。学生们搜集冬至节的资料,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手抄小报、写出调查报告等在班队会上评比交流。
在家庭里,号召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包饺子,品饺子,感受节日的气氛,增强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活动,引领学生加深对“冬至节”的了解,进而让学生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3
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传承中华传统习俗,丰富师幼校园生活,xx月xx日,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组织全体师幼开展了以“开心包饺子,快乐过冬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学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春风很难吹到这里,所以教师们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45分钟的课堂就满堂灌,仍然采用七、八十年代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现代农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自然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本地自然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组织学生走出校外参加实践,开展调查研究
我所在的县城地处广西桂西北的小县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我所在中学周边也有许多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清澈的富江河、古老的瑞光塔、一碧万顷的碧溪湖、富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神仙湖、神秘的捞溪山以及周围的原野山林等都可作为学生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贴近自然,用心观察自然,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生活化,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带领几十个学生徜徉于田间小道,或信步林荫曲径、或穿越野岭丛林,让学生去摸一摸嫩叶,触一触草尖,踩一踩润泥,吹一吹和风,追一追蝴蝶,登一登高峰,鸟瞰县城全貌,那时,学生的情致是何等的高涨。他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大自然的情,瑶乡风光的绚丽多姿。那么,教学“多彩四季”这一单元又有何难呢?
又如,我在教《鸟》专题时,先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有哪些鸟?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形态如何?习性怎样?学生利用身边的这些自然资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加深了对鸟的习性特点的理解,又拓宽了农村中学语文学习和利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班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写好说明文,我曾带学生来到古城老街,让他们仔细观察明代的城堡,先目测城堡的高度,然后亲自测量城门的高度、城墙的宽度、城墙的长度,让他们数一数堆砌城堡的大理石,抄一抄石壁上的碑铭,看一看古城的结构,谈一谈印象感受……带他们欣赏瑞光塔,鉴品前人碑铭,参观慈云寺。这样,学生既得到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又受到了瑶乡文化的熏陶。
二、充分利用民俗民风民情等人文资源,共建知识的平台
人文资源也是一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它包括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文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
总之,我们应当看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因此广大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演绎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融合 原则 本土性 趣味性 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覃正云,覃自云.新课改108问[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社会实践;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82-0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课程目标上,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可持续性,考虑对学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充分性。近年来,学校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积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主题研究丰富多彩
新课程实施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登上了教学舞台,其倡导学生的实践学习、亲身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反思和提高,以此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尝试“以活动促发展”的价值观统率课程与教学,在实践中将活动教学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开展了系列节日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节日课程,熏陶育人。节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如果将节日喻为生活之花,那么,不同国家和民族节日则汇聚成一个大花园,在众多现代节日不断增添新花朵时,春节依然是我们心底最浓的日子。为了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渊源,每年春节我们都组织“春节习俗知多少”主题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研究方案,然后结合家乡实际确立了四个主题进行研究,分别是:春节的来历、春节饮食习俗、春节风俗习惯和春节新畅想。主题确定后学生分组制订研究计划,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每个小组根据计划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到了许多春节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访问、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以新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九九”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在这易被遗忘的日子,我校提前组织召开“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了解老人对社会的作用,加深对老人的尊敬。然后布置学生回家陪爷爷、奶奶聊天、帮他们梳头、洗衣服,并且组织部分学生到敬老院慰问演出,打扫卫生,给他们带去了节日的快乐和社会的关怀,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社会交往能力也随之提高。
2.热心环保,同享温馨。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积极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街头镇是大理石之乡,多年来,石材在为当地人民带来丰厚实惠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当地居民的饮水都一度成了问题。为了让学生关注这个焦点问题,我校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以“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关注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开展“热心环保,同享温馨”活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智,上网搜集资料、走进石材厂、了解父母等,了解大理石形成的自然原因、家乡开采的历史、石材为家乡人民带来的实惠及问题、如何减少污染等方面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最后根据自己搜集和了解到的,撰写科学小品文、创作环保倡议书。通过调查,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如果我们人类无限制地开采,对环境污染、破坏、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危害。活动后,学生自发自愿地签订倡议书,走上校园和街头发放倡议书,引导人们认识到这种无限制开采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危害,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不做不负责任的事。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树立长远的目标和打算,在石材开采上长远规划,让家乡的天空永远湛蓝,河水永远清澈。
二、各种实践高质有效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让学生提前丰富各种社会体验,为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是有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注意抓好家庭这个主阵地,让学生养成最基本的习惯。
1.立足家庭,注重养成。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舞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启蒙阶段接受的教育一般会终生难忘。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做好家、校联合,在家校共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用水浪费现象。事实上,水资源日益紧缺。为了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同学们确定了“对生活用水浪费现象的研究”这个主题,调查家庭中是否存在浪费水的现象,人们又是在以什么样的方式,何种程度地浪费着宝贵的水资源。活动中,学生先结合家庭实际,设计一份数据记录表,详细记录家庭中的用水明细,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并针对本周家庭用水情况制订下周的节水计划。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互助合作,活动达到了最优化效果。如有的学生说,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每天我们家浪费了这么多宝贵的水,洗衣机排出的水完全可以用来浸泡衣服和冲洗拖把,洗澡前排放的水坚持收集,也是不小的数目;有的同学说,以前一直对妈妈节约用水不理解,认为是小题大做,现在才知道这样做的巨大意义。每个家庭节约一点点,整个社会该节约多少啊!这次活动,使得参与的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内向腼腆的同学变得健谈了,花钱比较大方浪费的同学在知道节约用水的同时也知道节约用钱了,校园里再也没有滴答滴答“流泪”的水龙头了,甚至有同学主动接空调流出的水,清洗抹布……这些收获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活动预想,是综合实践活动给我们得意外惊喜。
一块小小的冷鲜肉,必须经过饲料生产、猪品种选择及现代化屠宰等上百道工序方才新鲜出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严格制定的生产标准。这一绿色食品生产模式的创造者和推崇者,就是神农集团。
“我们应该树立新的食品消费观,只有标准的才是健康的。”神农集团董事长如是说,在他这一创新理念的带动下,神农集团正在云岭高原掀起一场从土地到餐桌的绿色革命。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苏丹红辣酱、毒牛奶、禽流感、猪流感、敌敌畏火腿、瘦肉精猪肉、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2009年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沉重地打击人们的饮食信心……今天我们吃的是什么?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没有安全的食品,生活的品质无从谈起。本刊以神农集团为样本,深入剖析这个云南省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是如何做到养猪、杀猪、卖猪肉全过程环环相连,有效把控猪肉食品质量安全。全面解读其“从土地到餐桌”全程绿色控制的猪肉生产体系和“标准的才是健康的”生产理念,不仅对猪肉消费,更是在整个食品行业的生产、消费层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神农新品现昆明
从2009年10月份开始,细心的昆明市民买菜时发现,神农猪肉店起变化了。不仅是包装门头换,而且卖肉的方式也不一样:之前摆在案板上的大片猪肉,分割猪肉的刀、案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盒盒摆在冷柜里精心包装的猪肉,名标价码,不需过秤。店员介绍说,这种肉不用洗,拿回家开封了就可以烹调,很方便。以后神农的专卖店都将告别那种刀砍火烧的卖肉方式,只卖这种在车间里面分割好的,经过冷却排酸、冷链配送的“冷鲜肉”,它比热鲜肉还要新鲜和安全,是神农最新推出的产品,在云南也是第一家。
神农在昆明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之后,毅然对公司在昆明市内的一百多家猪肉专卖店进行彻底的升级换代,彻底摒弃了之前传统的猪肉售卖方式,推出了“神农冷鲜肉”这一对于昆明市民,甚至整个云南来说都很“新鲜”的产品。
面对新鲜出炉的“神农冷鲜肉”,消费者或许更多的是新奇,甚至还有些许不解:“有必要花更多的钱吃这所谓的冷鲜肉吗?” “冷却排酸”“冷链配送”“不用洗”“冷鲜”这一系列的概念背后,到底意味着一种更健康安全的消费观念,还只是为了每斤猪肉多卖几块钱而炒作出的噱头?
神农集团,这个在云南冷鲜肉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又是在什么理念的驱动下,兴起了这股冷鲜肉的热潮?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神农集团董事长何祖训。
健康消费新主张
“冷鲜肉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冷却排酸,二是冷链配送”何祖训向记者介绍,“中国人历来有‘半夜宰猪,早市买肉’的习俗,事实证明,凌晨宰杀、清早上市,未经任何降温处理的猪肉有许多缺点:首先是滞留有害物质。动物在屠宰前因为惊恐紧张,造成大量激素类物质进入血液和体液,传统的‘晚屠宰――早上市’方式使这些有害物质滞留在了动物体内。其次,细菌大量繁殖。动物宰杀后肉温升高,成为细菌的温床。另外,品质下降。肉的硬度增加、嫩度降低,风味、口感也不好。”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人类百分之七八十的疾病,都是食源性疾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生物类有毒物质,包括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毒素及其他生物毒素。像猪肉这种越是营养性高的食品,越容易滋生微生物,包括肉毒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性很强。例如人感染沙门氏菌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而集体性的食物中毒,多半是由这些微生物引起。
在农贸市场肉摊上买一块热鲜肉,如果拿到显微镜下观看,会发现肉中的微生物含量是十分惊人的。据测算,每一克热鲜肉中的微生物含量高达100万个以上,产生的致病菌和毒素可想而知!
要想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却排酸。冷却排酸肉是指在冷却条件下,完成肉的排酸过程。它的优点是在24小时0℃―4℃的冷却温度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冷却肉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时间上的延迟使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咀嚼和消化,吸收利用率也高,口感更好。排酸过程中,增加了肉的鲜味和营养。所以排酸肉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味美;更易切割,且切面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肉在经过冷却排酸之后,必须还要确保从车间到门店的过程中全程低温、无污染,保持冷链不中断。
因为猪在屠宰后,细胞仍然在新陈代谢,酶仍然有活性,传统配送猪肉,大块猪肉从屠宰场配送到终端的途中,暴露在空气里与细菌接触,也容易受到灰尘的污染,安全隐患很大。而神农冷鲜肉,猪从宰杀到分割,都是在封闭无菌的车间里面,不接触到外面的空气污染。在送肉的过程当中,神农用冷藏车密封起来配送,大大减少了外界环境的污染,车辆每天也要消毒。这整个过程“冷链”都是不中断的。
目前,经过冷却排酸和冷链配送的猪肉,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达到了100%的市场占有率。在美国,如果你卖的是热鲜肉,那是违法的。在我国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逐渐推广着冷鲜肉。所以,云南未来的冷鲜肉消费也必将是大势所趋。
新品推广正破冰
既然冷鲜肉有诸多优点,为何在云南市场迟迟不见动静,只有神农一家在做呢?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何祖训解释说:“一方面传统消费热鲜肉习惯改变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生产冷鲜肉的硬件技术门槛很高。”
“做冷鲜肉的构思,神农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这期间我们公司内部也有过争论。”神农集团董事长何祖训坦言,“最大的一个阻力,是延续了多年的传统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中国人吃猪肉吃了几千年,都是热鲜肉,消费者似乎也觉得没什么问题。要一下子扭转过来确实很困难。于是我们公司内部担心,做冷鲜肉,成本高了,消费者不一定能理解,原有的客户会流失,影响公司效益。培育一个新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
那又是什么促使何祖训最终下定决定,全面上马冷鲜肉项目呢?
2021年学校重阳节活动主题方案策划1 一:活动主题:关爱老人、奉献爱心
二:活动对象:敬老院孤寡老人
三:活动背景:作为定陶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一员,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温馨,爱的呵护.。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学会懂得孝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打开心胸去接纳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
四:活动目的及意义:
(1)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定陶爱心志愿者的朝气和社会的温暖。
(2)增强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社会,关注老年人群体,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
(3)唤起社会的老龄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对老人尊敬关爱意识。
(4)增加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老人的社交网络,使他们主动融入到集体活动中,缓解甚至根治他们心理上的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感、抑郁感,使老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5)把空巢老人们的心声向全社会传达,让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让老人的需求被社会正确认知。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和完善关爱老年人的保障机制,为老年人的身心保障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构建完善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出一份力。
五:活动时间:20__年10月__日
六:活动地点:杜堂敬老院(南王店敬老院)
七、前期准备
1.提前联系好敬老院,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工作上的支持,并且实地考察调研,以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所需信息
2.召开会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和各部工作分工。
3.活动宣传(宣传部做海报、祝福卡片等),还有一些老歌曲
4.准备活动设备(相机、旗帜、横幅、礼物、抹布等)
6.联系好媒体进行宣传,以扩大活动的影响
八.活动流程
1、周三中午8点定陶县老一中门口集合,有带队清点人数,交代注意事项,拍合影照出发。
2、依据自愿原则,参加人员可以自己带礼物送给老人们。
3、文明礼貌、团队躯车编号赶往目的地,以展现我们志愿者的素质。
4、到达敬老院后,向老人们问好,然后分发礼物
5、过后按照既定安排开展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提水、擦窗户、洗衣服、整理床铺等。
6、和老人们聊天,让他们回忆起美好的往事,注意倾听,如遇到老人有烦心事,要懂得去开导老人
7、收集一些冬天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养生之道。
8、参加人员与老人握手,并合影留念,活动结束。
九、后续工作:
1、召集参加人员,清点人数。
2、向院方表示感谢并对活动的不当之处请求谅解,并希望能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十、注意事项:
1、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要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2、与敬老院的负责人协商好各项工作的开展所需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老人的平时爱好,习惯,性格,有什么病情需要注意等等
3、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下雨刮风等不利天气的应对方案,若遇到这种情况,可将时间做适当调整。
4、在活动期间要小心奕奕,不准对老人有任何危险动作,以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5、各项活动开展落实到具体人,分工明确。
十一、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献爱心,走访敬老院的活动增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让定陶爱心志愿者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养成了勤俭节约、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十二、预算:
2021年学校重阳节活动主题方案策划2 随着社会老年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在传统佳节“重阳节”和第个老人节到来之际,街道社区举办第二届“相约古渡欢度重阳”系列活动,利用社区内独特的资源优势,组织社区老年居民、社会各阶层的老年同志,开展以“登高健身、赏菊怡情,看古城促发展、记美景传文化”,表彰一批热心支持社区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老人,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旨在激发社区居民敬老爱老,热爱家乡促发展的政治热情。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活动地点
大戏台、公园
三、活动内容
1、徒步登上山赏菊怡情看美景相约古渡吟诗作画。
2、欢度重阳看大戏摄影作画留记忆(以从老年人的视角把古城的变迁与发展,通过摄影、书画、作诗词等形式表达老年人对家乡十年来变化的感慨)。以上活动中,摄影、书画、诗词创作,主办方将邀请我市的专家学者进行评比并颁奖。
3、表彰10名热心支持社区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老人。
四、参加人员
社区老年代表、社会各阶层的老年同志、市区内的老年摄影、书画、诗词爱好者。(参加登高活动的`年龄:50—70之间且身体健康者,70岁以上必须有家属或有组织上的陪同方可参加)
五、主办单位
xxx
六、具体活动
1、登高:
xx日下午1:30在公园门口集中从东路口往山顶走,一路上参加的老人可用照相机、书画、诗词创作等形式表达古城的变迁,参与人员须在四天内(日下午6:00前将摄影电子稿,书画、诗词创作稿送到社区办公室,由社区统一制作成展牌,邀请专家点评、评出一、二、三等奖)。
2、表彰:
下午3:20在在西津渡二期工程尚清大戏台前的广场,有冠名单位的领导,来社区参与活动的各单位领导,向获十佳“社区文明健康老人”的老同志颁发荣誉证书。
3、看大戏:
下午3:30开始在西津渡二期工程的尚清大戏台,由社区戏曲队、歌舞队、时装队表演节目。
七、参与单位
xx市第二干休所,市、区老干部局,市、区老龄委,市外事办公室,市文明办、市退管中心、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
2021年学校重阳节活动主题方案策划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发掘节日内涵,激发起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在重阳节活动中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感受亲情,牢固家庭联系纽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一)重阳节知识展示
分别在一区后大堂,二区连廊悬挂关于重阳节的喷画。
学生制作作品,供各班级出班级橱窗使用,擦亮班级文化品牌。
(二)重阳节实践活动
1、低年级:①给家里长辈说一句感恩的话。②为长辈敬一次茶,盛一次饭、捶捶肩,揉揉背。
实践作业:拍一张自己为长辈做事,与长辈共同参与活动的合照,能配上一句话的图片说明。
2、中年级:①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等内容。②了解家里长辈的生平大致经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心愿期望、赏心乐事等。
实践作业:做一份跟重阳节有关的手工作品或者手抄报。
3、高年级:①策划组织一次与家里老人共度重阳节的活动,饮茶逛街、登高赏菊、插茱萸,制作手工作品等都可以;②做一个小调查,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中国存在的老龄化情况,社保领取制度,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等社会问题。
实践作业:做一份跟重阳节有关的手抄报或者是根据自己了解所得的内容做一个调查报告。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6CZW0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9-0332)
[作者简介] 罗宗宇(1968—),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 沈从文的创作与傩文化关系密切,在多方面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傩祭仪式和傩戏是沈从文创作表现的重要内容。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表现为塑造神巫形象、写信仰傩神的俗民、给人物取有“傩”字的姓名以及采用与傩相关的语汇写人物。沈从文创作的情节设置、神秘风格与小说的尚“三”特征也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傩文化; 傩祭仪式; 傩戏;沈从文; 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5—0088—04
傩是源于远古的一种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祭祀性巫术活动。傩文化是与傩相关的诸种文化事项的总称。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习俗的原因,湘西的傩文化发达。作为湘西的儿子,沈从文从小对傩文化耳濡目染,他的创作与傩文化关系密切,在多方面受到了傩文化的影响。
一
傩祭仪式是请傩酬傩的祭祀仪式,也是傩文化最原始的表现形态。湘西苗族崇拜傩神,常常用傩祭仪式许愿酬傩,“苗人的酬傩,……他们以洪水故事中的兄妹二人为傩神,称之为傩公傩母。凡遇人口不安,六畜不旺,五谷不丰,财运不佳,瘟疫盛行,以及其他灾厄、口角或见了怪异现象等等;经巫师卜知触犯了傩神,就要许愿酬傩。此外,如没有子女的要求子,也只要求傩神;家中终年平安无事,也以为是傩神之赐;都要许愿酬傩。”[1](P126-127)湘西苗族学者石启贵也指出:“俗谓圣公为傩公,圣母为傩娘,故有傩神之名称也。此神根始,出于桃源,在湘西边县,占最强大之势力,不仅苗人信奉已深,而文明汉族亦已深信崇奉也。”[2](P428-429) 沈从文记录他“年幼时对湘西的‘傩’的印象”[3](P180),傩祭仪式在其创作中多有表现。在1926年5月6日《晨报副刊·诗镌》第6号发表的诗歌《还愿》中,沈从文最早描述湘西苗民傩祭仪式的狂欢场景:“锣鼓喧阗苗子老庚酬傩神,代帕阿花衣花裙正年青:舞若凌风一对微微翘,唱罢苗歌背人独自微微笑。傩公傩母座前唢呐呜呜哭,在座百人举箸一吃两肥猪。师傅白头红衣绿帽刺公牛,大缸小缸舀来舀去包谷酒。”[4](P13)随后,他在《神巫之爱》、《阿黑小史》、《凤子》和《哨兵》等小说中都对傩祭仪式有表现,小说叙事基本上采用一种人类学民族志的笔法,如《神巫之爱》第2章对“还傩愿”场景的描述:
松明,火把,大牛油烛,依秩序一一燃点起来,照得全坪通明如白昼。那个野猪皮鼓,在五羊手中一个皮捶重击下,蓬蓬作响声闻远近时,神巫戎装披挂上了场。
他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朱绘龙虎黄纸符。手执铜刀和镂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还用呜咽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 他双脚不鞋不袜,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钢犁。那健全的脚,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旋折的姿式,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子倾倒。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5](P377)
小说《凤子》开头介绍凤凰“年末则居民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巫者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6](P107)在结尾“神之再现”一章则详细叙述了谢土还愿的傩事活动。从傩事活动前众人忙碌准备的情景到活动中巫师请神、迎神、献牲、奠酒、上表的法事活动,以及众人娱神、送神的场面,作者用近三页的笔墨还原了傩祭仪式。[6](P159-162)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年第5期罗宗宇,翟翊翔:傩文化与沈从文的创作
沈从文的一些散文也注意表现傩祭仪式,如《我所生长的地方》写“岁暮年末居民便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苗巫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7](P245)《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表现凤凰的“还傩愿”:“岁暮年末,居民还愿的,多预先看定日子,邀请当地著名苗巫,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杀猪宰羊,捶大鼓如雷鸣,主事苗巫即穿鲜红如血缎子袍服,吹镂银牛角,舞铜刀、法器、锦拂,踊跃鼓舞娱神。每堂法事都含有一点法术表演,且于法事间隔中,进行人神同乐的戏剧。”[8](P290)
傩戏是一种利用歌舞形式进行驱鬼酬神的宗教祭祀活动,是在傩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傩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表现形态。湘西傩祭“至晚,演傩戏,鸣锣击鼓,戴纸面具。”[9](P154)沈从文对傩戏有深厚的感情。早在1926年,他就明确表示要将湘西傩戏介绍出来:“把我们那地方比歌谣要有趣味的十月间还傩愿时酬神的喜剧介绍到外面来”[10](P20)。在1930年代末,他认为:“如用凤凰县苗巫主持的大傩酬神仪式作根据,加以研究比较,必尚有好些事可以由今会古。”[11](P327)1982年,80岁的沈从文回到凤凰听傩戏,不但泪流满面,而且动情地称其为真正的“楚声”。[12](P254-255)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对傩戏有具体介绍,如“这种酬神戏与普通情形完全不同,一切由苗巫作主体,各扮着乡下人,跟随苗籍巫师身后,在神前院落中演唱。或相互问答,或共同合唱,一种古典的方式。……戏多就本地风光取材,诙谐与讽刺,多健康而快乐,有希腊《拟曲》趣味。不用弦索,不用唢呐,惟用小锣小鼓,尾声必需大家合唱,观众也可合唱。尾声照例用‘些’字,或‘禾和些’字,借此可知《楚辞》中《招魂》末字的用处。戏唱到午夜后,天寒土冻,锣鼓凄清,小孩子多已就神坛前盹睡,神巫便令执事人重燃大蜡,添换供物,神巫也换穿朱红绣花缎袍,手拿铜剑锦拂,捶大鼓如雷鸣,吭声高唱,独舞娱神,兴奋观众。”[13](P374)在《湘西·凤凰》中也记载:“男巫用广大的戏剧场面,在一年将尽的十冬腊月,杀猪宰羊,击鼓鸣锣,来作人神和乐的工作,集收人民的宗教情绪和浪漫情绪。”[14](P401)
二
傩文化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在多方面展开。一是塑造了神巫这一特殊形象。巫师是傩事活动的主持者,他起着沟通神与人的作用。小说《神巫之爱》就塑造了一个受广大女性喜欢但用情专一的美丽神巫形象。小说以神巫之爱为叙事中心,写神巫是花帕族年青女人之所爱,她们都希望神巫爱自己,“花帕族的女人,在恋爱上的野心等于白脸族男子打仗的勇敢,所以每次闻神巫来此作傩,总有不少的人在寨外来迎接这美丽骄傲如狮子的神巫。”[5](P369)但神巫不为众女子所动,坚持做傩仪,唱神歌,做法事,“神巫上场,换长袍为短背心,鼓声蓬蓬打了一阵,继着是大铜锣铛铛的响起来,神巫吹角,角声上达天庭,一切情形复转热闹,正做着无涯好梦的人全惊醒了。”[5](P381)当一白衣女孩来到神巫面前跪下、对神巫美目流盼却不言语时,“这神巫有点迷乱,有点摇动了”[5](P385),他钟情于此女子,在傩仪后勇敢地用歌声和行动寻找爱去了。小说罕见地塑造了一个亦人亦神、美丽多情的神巫形象。《阿黑小史》也有一个为阿黑打鬼治病,“把红缎子法衣穿好,拿了宝刀和鸡子吹着牛角,口中又时时刻刻念咒”的神巫形象。[15](P249)二是写信仰傩神的俗民。俗民是一定民俗文化中的民众,在湘西傩文化场域中,民众认为傩神有祈福攘灾的功用,因此傩神信仰与崇拜是俗民的重要精神观念和心理。美国人类学者保罗·本尼迪克特曾从汉藏语系的某些词汇来挖掘“傩”字的起源,认为它是从有关“病”的词汇的词根变迁而来,后变为“驱逐病魔仪式”的名称。[16](P280-281)《阿黑小史》在“病”这一章中,写的正是阿黑及其父亲信仰傩神能驱逐疾疫的观念。阿黑生病,不问原因,就请巫师用傩仪来捉鬼治病。[15](P243)《山鬼》中的癫子失踪,他的娘“为了癫子的平安,曾在傩神面前许了一匹猪,约在年底了愿心;又许土地夫妇一只鸡,如今是应当杀鸡供土地的时候了。”[17](P339)在《边城》中,翠翠得知王团总的女儿加入爱情竞争、感觉柔弱无助时,她就在船上轻轻的哼着巫师迎神的歌,以求傩神保佑自己“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18](P96)三是沈从文喜欢给笔下人物取带“傩”字的姓名,这是他在傩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小说人物命名思维。如《阿丽思中国游记》中的男主人公为约翰·傩喜先生,在中西混搭中突出了“傩喜”之名,意味着“还一次愿为傩神所喜而赐”。[19](P37)《边城》中的二佬取名为傩送,意即傩神送来的,从中还见出人物命运的安排,“在取名问题上沈从文实际上作了解释:顺顺无意识地偏爱小儿子,因为当地人认为傩神要比汉人的‘天’更加灵验。天保的夭折也与此相应。”[3](P148)《月下小景》的主人公傩佑,实为“傩神保佑” 之意。此外,《一个妇人的日记》中的男主人公取名为傩傩,《喽啰》中的主要人物为三傩四傩兄弟,《爹爹》中的外科医生吴成杰被人们喊作傩寿,《湘行散记·老伴》中的年轻伙伴叫“傩右”,《屠桌边》中的妇女叫老傩嫂子,《山鬼》中有人叫“傩巴”等,无一不是取“傩”字来命名人物的。最后则是用与傩相关的语汇来写人物。如《三三》写有人“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来吹唢呐[20](P12),《羊羔》中的把总用凤凰县城歇后语“小傩妈看戏,依不得那么多”来表明对有的事不必那么认真对待。[21](P35)拟狂言剧《鸭子》中的葛喜发说自己“一提到霄神就心虚”等,[22](P46)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傩文化色彩。
三
傩文化还影响到了沈从文创作的情节设置、神秘风格与尚“三”特征。1926年,沈从文创作了独幕笑剧《霄神》。霄神是湘西汉族傩戏诸神之一,原意为凌霄天神,乡民们也用同音字称其为“小神”。剧本的情节是周必富(舅舅)在家中神像前以傩的形式向霄神还愿,希望霄神显灵、赐宝物给自己以遁身。恰在此时,他的外甥因赌博输光了钱,来舅舅家吃饭,外甥见舅舅在埋头求霄神保佑,于是偷偷溜进屋假装为霄神显灵,骗舅舅的酒食供品最终被发现。关于《霄神》的戏剧情节设计,金介甫曾指出:“设计的戏剧情节……很可能是来自湘西的傩戏。”[23](P203)沈从文自己后来在解释《霄神》的创作时也认同这一点,“故事则出于本乡本土。春秋时孔子说的‘傩’,在我国解放前,还完完整整保留在我家乡中。主持‘傩’事的照例属于在当地极有威信的苗巫。”[24](P413-414)小说《神巫之爱》的情节也借助傩祭仪式展开,神巫来到云石镇主持傩祭仪式,得到当地女子们的的欢喜和爱慕,在“请神酬神送神” 的傩祭仪式上,一白衣女孩让他钟情,仪式完成后,神巫开始了爱的追寻。《山鬼》的情节设计也有傩文化的因素,“代狗王”发癫,巫师在寻找其发癫原因时认为是他“得罪了霄神,当神洒过尿,骂过神的娘,神一发气人就变癫了”[17](P342),因此要按照习惯借助傩神的攘解来治癫。另外,小说《边城》的情节模式实际上是翠翠要追求者为自己唱歌的“难题”婚姻模式,其情节原型可能是苗族洪水神话故事中兄妹(即后来傩神崇拜中的傩公傩母)成亲的难题婚姻演绎。
沈从文创作的神秘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傩文化相关。傩神信仰是一种鬼神信仰,有充满离奇怪诞的预兆禁忌以及五花八门的占卜、咒语等。傩仪作为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巫术祭祀活动,具有神秘性。以傩为表现内容的叙事就自然成为了含魅叙事,《凤子》、《神巫之爱》和《边城》等小说表现傩文化事象于是造成了叙事的神秘,[25]特别是《神巫之爱》“晚上的事”一节中那杂沓纷扬的声音,诸如号角声、令牌声、刀剑声、锣鼓声等“傩坛巫音” 给人以闪烁不定的神秘感,并不是一种音乐声,而是一种阴阳交感的信号,“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5](P377),“不仅能通神,而且能驱邪唤善、招风请雨,具有十分奇特的、不可思议的作用”[26](P81-82),所谓“牛角之声震天地,令牌一响鬼神惊”,让小说叙事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我所生长的地方》中“还傩愿”那肃穆的祭祀,威严的仪式加上宗教意境氛围,同样让叙事走向神秘。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具有尚“三”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物设置、氛围营造、情节安排等方面。[27](P134-137)如小说《三三》中的女孩取名为“三三”,《长河》中男子取名“三黑子”及《虎雏》中的人物“三多”等。《静》中数字“三”给人以神秘的联想。《菜园》中充满恐怖的“白”色,也遍布不祥的“三”数。[28](P191)《边城》中的人物关系常常由三者构成,如翠翠的父母加杨马兵,翠翠、傩送与天保等。对于尚“三”特征的形成,有研究者认为是以“三”为法的民族无意识潜在支配的结果[26](P138),笔者则更愿意把尚“三”特征的直接成因归为湘西傩文化的影响。在湘西傩神崇拜中有“三本”观念,“三”是傩祭的哲学基础,如傩祭中烧香三支为一炷,三炷为一料。三拜为一小礼,三拜九叩为一大礼,祭祀品“刀头”肉需三斤六两,糍粑需三升六碗,祭符则纸吊要黄标三张,每张剪符三行,供品要“三牲”,卦有三种,神有三清等等[29](P26-27),沈从文从小对此耳闻目睹,一生对傩文化情感浓厚,对于傩神崇拜中的“三本”观念他应当了解和接受,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小说创作思维,使其小说创作具有了尚“三”特征。[30]
[参考文献]
[1]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沈从文.还愿——拟楚辞之一[A].沈从文全集(第十五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13.
[5]沈从文.神巫之爱[A].沈从文全集(第九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69-385.
[6]沈从文.凤子[A].沈从文全集(第七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81-166.
[7]沈从文.我所生长的地方[A].沈从文全集(第十三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43-246.
[8]沈从文.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A].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82-296.
[9]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1.
[10]沈从文.筸人谣曲[A].沈从文全集(第十五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4-40.
[11]沈从文.湘西·题记[A].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7-332.
[12]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A].汪曾祺全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54-258.
[13]沈从文.泸溪·浦市·箱子岩[A].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68-376.
[14]沈从文.湘西·凤凰[A].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92-407.
[15]沈从文.阿黑小史[A].沈从文全集(第七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243-251.
[16]萧兵.傩蜡之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17]沈从文.山鬼[A].沈从文全集(第三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9-358.
[18]沈从文.边城[A].沈从文全集(第八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1-152.
[19]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A].沈从文全集(第三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8-142.
[20]沈从文.三三[A].沈从文全集(第九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1-38.
[21]沈从文.羊羔[A].沈从文全集(第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5-41.
[22]沈从文.鸭子[A].沈从文全集(第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42-47.
[23]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24]沈从文.致金介甫[A].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五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11-415.
[25]李美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照亮的一个“生活世界”[J].中国文学研究,2013,(1):86-89.
[26]邓光华.“傩坛巫音”与音乐起源“巫觋说”[A]. 傩·傩戏·傩文化[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80-85.
[27]李天福.沈从文小说尚“三”特征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34-139.
[28]王润华.沈从文小说新论[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8.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高校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应由传统的“美术创作能力”扩展为“视觉表达能力”,包括:视觉感知、思维和表达能力。它既包括了原来的“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过程,同时又添加了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之中。学生的思考方式、创作方式和作品的展示方式将更加多样。在创作思路上,更加突出个性的养成和表达;在创作方法上,多元融入现代生活中的视觉元素,特别是将新媒体、新媒材等完全视觉的手段添加进入创作的过程;展示的手法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既有图文并茂的展板(文字、图片、表格、版面设计等)、又有展示所收集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展台设计、实物布置、模型设计和制作、灯光、音乐等)、展示视频、PPT或专题网页(网页设计、图文处理等)……传达着创作灵感当中既无需翻译却又是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概念信息。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外延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差异性和广泛性,在一种更加广泛的视觉文化语境中,准确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等,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河南独特的美术课程资源优势
河南位居中原地区,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之缩影,古为“豫州之域”,九州之中心,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一部中原史,半部中国史。”历史的长河在河南的土地上积淀出厚重的文化资源,一条母亲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四座古都,文物遗迹众多,人文景观重重,灿烂辉煌的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瑰宝,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均彰显着河南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就可观的美术遗存种类来说,河南拥有传统美术中的彩陶、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宗教造像、陵墓雕塑、寺庙宫观、楼阁殿堂、碑阙石刻等各类经典遗存;就可寻可访的民间美术资源来说,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桐柏皮影、沈丘顾家馍等无一不是我国民间美术宝库中的朵朵奇葩。因此,从上层美术形式到乡土民间美术,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河南都产生了代表时代文化最高水准的美术创造,这足以从一个侧面展示古代河南乃至中原的美术及文化历史面貌,展示了其作为当时主流的、核心的文化艺术形态对中国传统艺术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影响与贡献。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美术教育课程是高校美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河南地域文化资源对美术课程进行新的探索和设计是美术教育工作向视觉化转型的突破口。河南文化资源的视觉化优势对于河南高校美术课程来说具备:
(1)优越的环境资源;
(2)丰富的人力资源;
(3)琳琅的素材资源,等等。对河南的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将使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充满创造性的思维教育优势,真正实现视觉艺术与乡土资源之间的文化关照。
三、河南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模式探索
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要关注时代的特点、文化的关联、学生的兴趣,等等。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模式探索,须进行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综合、与地方文化相联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于“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又必须指向“培养目标”。随着河南高校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际教学状态的深入思考与重新定位,单一的专业设置必然难以适应视觉时展的需求,尤其在具有河南地方文化优势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和理论架构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1.增设具有河南视觉文化特色的课程。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以突出美育的培养特点为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绘画技法技能的训练,而以感知和表达训练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则更加注重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阅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对于传统课程,视觉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应首先调整培养方案,在传统绘画技法训练课程之外增设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课程。如开设电脑美术、版画、书法、民间剪纸、摄影摄像等技法课程,视觉语言分析、河南地域美术欣赏、河南古代美术遗存等理论课程,将视觉表达的应用软件(flash、3DMAX、photoshop等)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多样化的课程面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内容应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这需要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调整课程类型,必修和选修相辅,专业和特长兼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的课程搭配。
2.添加河南视觉文化元素进入传统美术教学。为了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科需要和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结构,在传统美术教学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内容上可以添加更多河南地域视觉文化的元素,摆脱过去封闭、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局限性,课堂教学应注重美术知识和本土文化的关联性。教师对传统美术课程的设计应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如在基础绘画教学部分让学生直接面对河南地方文化宝库中丰富的素材和人力资源:图片和视频展示、博物馆教学、复制品临摹或直接邀请书画界名家进入课堂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作品形式,把握作品的创作内涵;现代设计艺术不仅是点、线、面、色彩的形式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概念。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可以将河南民间美术的文化元素引入课堂,图片示例、技法讲解或邀请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让这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文化的给养和设计的灵感。添加了河南视觉文化元素的艺术语言承载着地域文化特有的风俗习惯、情感心理、审美观念及人文思想,课程本身更容易唤起学生对乡土文化在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视觉上的认同感,这也是我们探索现代视觉设计民族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3.建构视觉文化资源丰富的教学实践环节。视觉文化背景下,任何图景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与呈现。美术教育教学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突破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或者参观自然风景胜地,著名人文景观,等等。总之,到一切能直观感受视觉审美的地方去,使学生从身边的美术资源中获取美术概念,发展视觉艺术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河南高校美术教育还要利用地方资源,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如进行有目的的艺术采风,让学生亲历庙会现场、采访民间艺人,直接参与民间美术(如剪纸、民间玩具、刺绣等手工制作)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学生用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或专题网站等各种形式来参与到河南地域文化资源的建设中来。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也为视觉文化时代的阅读与创作积淀了更加广泛的素材。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对话模式
“对话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理念被引进课堂,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相结合统一的活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对话教学意味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对话、平等交流。这样,知识不会再以静态的、独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呈现出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状态。教师也无需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限制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情感、扼杀学生的智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轻松探究,语文课堂会变得宽松、和谐、积极、活泼而厚实。对话教学,为迷惘、彷徨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是当今课堂研究的一个亮点。
然而,由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课堂模式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使得对话教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严重的撞击,浮现出许多的问题和矛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1.教师对对话的理解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对话就是教师设计好问题,然后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这种课堂虽然有问有答甚至看上去比较热闹,但事实上,学生依然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问题的答案依旧是教师确定好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和懒惰性,课堂的主动权依旧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居高临下的心态依然根深蒂固。课堂教学因缺失了情感的交流、个性的呵护和价值的指引,所以只能停留在表层的热闹,而不能走向深层次,这种对对话教学的错误理解,忽略了师生对话的平等。
2.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双重缺失。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在从属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习惯并且依赖教师一环接一环的牵引,渐渐地变得不会独立思考,不愿自主学习。这样,课堂学习过程就缺少了信息的互换、互补和互容及思维含量,使对话有形无实,学生的主体意识严重缺失。从教师这个层面来说,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实现民主的教学,营造开放的课堂,广大教师大力倡导多元解读和民主碰撞,甚至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只要是学生说的都无条件地肯定,使得课堂教学因缺乏教师必要的引领和纠偏,导致学生思维混乱,主流价值观模糊甚至消失。课堂最终表现为自由散漫、低效浮躁。
因此,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成许多教师必须思考与面对的现实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同时参考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笔者逐渐摸索出对话教学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建立在平等、真诚与科学的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任何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改变不了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要与人们交往,在交往中,他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因此,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大气的对话情境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得到确立,个体才能得到尊重,独特的体验才能得以展示,学习的兴趣才能得到培养。教师应以愉悦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把握对话的尺度,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和结果用描述性的语言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激励和评价,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对话心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体态语言的运用。教师和善的目光、动人的微笑、恰当的手势等都犹如冬日的阳光可以融化学生冰封的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在被教师关注和爱护。
3.保证学生对话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足够的对话时间与空间事关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生命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思考或者讨论问题,教师怕学生理解有误或偏离主题总是无意识地给学生提示,把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和过程冲淡、分化、肢解甚至消融,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无意间被架空。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够探究的,教师绝不代替。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时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
1.对话内容的开放。“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处处是语文”,古人也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语文学习再也不是一册书里的几篇文章,自然、社会、人生、生活、图书、报刊、影视作品、网络等都是学生对话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实践大语文教学观,把课内的知识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尽可能地把文本课程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情景性、趣味性、真实性的课程内容。
如学习《端午的鸭蛋》时,笔者让学生搜集家乡端午节的有关习俗,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教《邓稼先》时可以从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说起,让学生说说看了电视剧后的感受,这样学生会联系影片畅所欲言,不但为学好新课做了铺垫,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思考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学校实际、地方特色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拓宽学生对话的空间。比如学习《日落的幻觉》《生物入侵》可以与《科学》相整合,以拓宽学生对话的视野。
2.对话过程的开放。巴赫金说:“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都在前头。”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结果不同的是,对话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敞开的,没有终结的,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对话的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课程和生命成长的高度,结合现有的知识储备做到横向扩展、纵向延伸,让他们带着丰富的思想和策略,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比如学了《爸爸的花落了》后,我让学生阅读课外阅读《城南旧事》,从而达到与作者、作品更深层次的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经常说,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课外阅读可以非常有效地检测学生对课内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阅读分析能力的具体情况。当然这些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与课文有关,或与原文内容相似,或与原文主题相近,或是该作家的其他作品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比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笔者让学生调查当地的节能灯厂并撰写调查报告,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写作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三、利用文本空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
法国美学大师罗兰·巴尔特说:“每一个成功的文本都应该是一个未完成的东西。这个未完成取决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二度创作,即主动地去理解文本表层下面的东西,这样才能获得阅读的极乐。”也就是说文本是一个语言框架,其间有许多有待于学生挖掘、填补、再创造的空白。这种空白让学生感到自己与文本间存在艺术审美层次、精神人格层次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我抓住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让学生细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谈谈对孔乙己的认识或评价。自然每个学生的眼里都有一个独特的孔乙己。再如古诗词的教学,古诗词的语言非常凝练、意象丰富,有些可能会从一个意象直接跳到另一个意象,中间没有任何过渡,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对意象间的空白进行填充。教师此时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让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教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文本的空白,与作者、文本对话,从而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与文本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新质,达到了自我的提升。
四、设置理想的问题
1.问题要有思维价值。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基础和关键。但是遗憾的是现实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得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本的重点,突破不了文本的难点,品不透文本的妙点,缺少真正的思维价值;或者提的是些似是而非的伪问题,使得某些课堂活动演绎成了画蛇添足般的作秀,诸如“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形式化的问题比比皆是。
一个具有思维含量又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追溯问题根源、对比研问题究、观察事物特点等比较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这些问题一般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说理由”“哪些”等提示语。比如,教师根据《春酒》文章最后“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作者从春酒中品味到了怎样的‘道地家乡味’?”“这些又是从家乡的哪些人哪些事中品味到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因此问题的思维含量决定了师生对话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2.问题要难易适度。教学问题的设计不但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而且还要难易适度,就如树上桃子的高度,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唾手可得。因为我们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联想、尝试、验证等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难倒学生或走走形式。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计、选择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思维的梯度,避免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既要关注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起点,又要能引领不同类型的学生学有所得,也就是要让他们都能“跳起来摘到桃子”。
在此基础上,对话教学的形式开始逐渐被教师所了解并接受,成为了当下许多教师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课堂教学形式,进而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在对话教学课堂模式的归纳与总结上,成果尤为显著。
五、运用有效地教学模式
对话型课堂教学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应该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总结概括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因此,教学模式应该是可以具体操作的。笔者根据自己和他人的对话教学经验,结合不同文体、不同教材,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读诵悟仿式
读诵悟仿式教学强调在读中感、悟、品、用,这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这种方式的教学步骤包括: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再读文本,领悟情感——三读文本,探究妙处——四读文本,拓展运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步,教师在教学始初阶段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文本,让他们在诵读中自主感知文本的内容。第二步,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领悟作者及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一般情况下,作者的情感都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比较含蓄,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将其领悟。第三步,在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激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佳点妙处进行探究品味。第四步,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对文本优美的语言、精妙的手法等有了深刻的感悟后,自然会触发他们的表现欲,即把自己悟出的一些运用语言的技巧加以展示。诵读、积累、感悟只是手段,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诵读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欲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接触一个新文本就应该考虑自己如何将文本读好。教师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范读等于将作者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初步地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把自己置身于文本当中,强化了教与学两者的沟通。正如有位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其次,在教学时要把诵读落到实处。每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应对本册背诵任务作具体交待,让学生早有心理准备,以便到时能从容应对。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科目较多,课业负担很重,教师要尽量让大多数学生当堂就能完成背诵任务,即使完不成的,课后也不需花费太多时间。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又提高了他们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设法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读、乐意去背。由于受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多数初中生的自觉性不强,如果背诵任务布置下去而不检查或检查仅流于形式,那么就可能收效甚微。因此加强检查力度,做好落实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如《背影》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一片浓浓的爱子之情和思父之意,而要领悟这些情感只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学生才能在诵读中体会到作者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教师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探究品味“探”“攀”“缩”“倾”等动词的表现力,感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然后品味作者通过父亲的衣着、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塑造父亲形象的方法,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段类似的文字也就水到渠成了。读诵悟仿式教学让读、诵、悟、写结合在一起,解决了读写分离的弊病。
2.主问贯穿式
主问题贯穿式教学特点是以主问题为载体或者以此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串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萌发自主对话的动机和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对话的习惯,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对话的方法,提升自主对话的能力。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包括:阅读文本,整体感知——设计主问,深入研读——师生互动,析疑解疑——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步,师生先对文本进行解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对学生有吸引力、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问题并深入研读文本。第三步,围绕主问题或以此延伸的问题串展开和谐高效的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解疑释惑。第四步,教师归纳小结,并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比如,推荐课外读物、练笔等。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有:主问题贯穿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少而精的主问题。教师只有事先与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挖掘文本中的教学点,找到与文本对话的突破口,才能设计出起主导、支撑作用的主问题。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来,对文本进行思索、理解、品析、交流和创造,在对话中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懂世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的主问题既富有启发性,又具有开放性。学生通过教师主问题的引导,把握了对话的创造和生成。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文本、作者、同伴之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探究意识。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对话欲、表现欲得到空前的激发,他们都在找机会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3.预设生成式
预设生成式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提纲或目标,引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形式释疑解难,促进动态的生成。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预设,自主探究,——释疑解难,动态生成——拓展深化,巩固提高。其具体表现:第一步,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情境,比如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有趣的材料等,让学生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探索的心理。第二步,在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前提下,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读文本进行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置身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及时给予引领。第三步,教师要引领学生解决对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筛选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师生共同交流,释疑解难,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零散的见解,通过口头、书面或活动等练习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生成式教学,认为生成式教学是没有预设性可言的,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而事实上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教师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包括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刻挖掘,教学才能更有目标。因为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有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以目标为导向,主动去获取知识。当然我们在预设时需要有意识地“留白”。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位置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创设“空白”,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探究、发现,课堂会因此而充满智慧,变得灵动而大气。因此,只有将预设和生成有机融合,才能使师生在课堂对话中得到共同提高。
如《杨修之死》的教学活动,文章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学生要想深刻理解本文的内容,必须对《三国演义》整篇小说的环境背景及人物性格有所了解。所以,教师事先可以让学生通读《三国演义》,对三国的故事、人物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个性经验、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等,形成一股认知合力来初步感知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虽然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把杨修之死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杨修的恃才放旷,但是学生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的不同心声,也要给予肯定鼓励。
4.批注阅读式
批注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自由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和奇思妙想,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文本的“天头”“地脚”或其他空白处做注释、写评语、抒感悟,以此来理解评价文本的一种教学方法。批注阅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流传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金圣叹评点《水浒》、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为我们树立了评注的典范。批注阅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起了融合的桥梁,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评点批注的对象比较宽泛,课文内容、情节、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精彩语句、标点、字词等都可以进行评注。批注阅读教学为学生与文本构筑了一种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认识自我,读懂世界。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包括:自由阅读,自主评注——讨论交流,成果展示——评价反馈,总结方法。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利用已掌握的批注的方法自主给文本下批注,如果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教师要积极地在学生中巡视,留心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但尽量要少说多看。第二步,学生对自己的批注成果进行展示,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批注,这一步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然后筛选出比较成功或者有独到见解的批注利用投影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第三步,教师引领学生对筛选出的批注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对“误读”的评价,要及时纠正,有创造性的要鼓励,还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有:
首先,批注阅读教学因为文本可批注的内容比较宽泛,而初中生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学生对文本的批注很容易停留在细枝末节上,抓不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开展批注阅读教学最好给学生确定好批注的切入点,以保证突破文章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批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批注阅读是学生个体按照自身对文本的认识程度,凭借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文本所做的个性化解读,所以可能存在学生对文本的“误读”。对于这种“误读”,教师要宽容,因为它可能是一种独到的见解、创造性的发现,根据初中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所做的批注,哪怕是错误的,那也是可以原谅的。
批注阅读是师生共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批注阅读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预设性,使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同步得到了培养。
5.质疑探究式
质疑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在教师的适当引领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文本为探究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质疑、探究的时空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为:自读文本,提出问题——小组交流,探讨问题——共同探究,体验成功。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步自读文本,提出问题。即学生先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思考,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猜想等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就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每位小组成员都应该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同学解难释疑。第三步,由小组把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长汇报给班级,汇报时要说清提出问题的同学的姓名,这样可以激发全班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第四步由班级所有学生共同探究得出新颖、科学的见解。但是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某些探究活动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在必要时教师要作适当的引领。
个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有: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只有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才能挖掘文本的探究点,才能质疑问难。这就必须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所以自主阅读文本、提问的过程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
其次,给予有效的监督和评价。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洞察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要让每位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主动思考。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动脑想出来的、大胆说出来的、动手写出来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并且要给予激励性的语言,如“你很善于动脑”“你的见解很独到”“你分析得很到位”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强化,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质疑探究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
另外,注重质疑环节的落实。学生的质疑是创作灵感的闪现。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在心里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才会积极参与思考,学习才会因此变得主动。但是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能比较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忽略质疑的过程,比如学生的问题是从哪来的,问题是否值得探究等,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提问,怎样提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如在《老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那些提出别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姓名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自豪感会顿时洋溢在这些学生的脸上,同时这也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对话,积极质疑,努力挖掘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课堂对话教学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等。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办法鼓励学生对话,真正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够参与讨论,学生也才能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随着对话教学理念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说”的少了,学生“说”的多了。因此,我们的对话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说”,更要让学生会“写”,而且要让学生上黑板“写”,要让每个学生都会“写”, 还要写得规范,写得精彩。虽然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会有困惑,结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不断地深入学习,不断地反思总结,我们的语文课堂终有一天会色彩纷呈、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郅庭瑾 .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894.
4.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史绍典.“对话”细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