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幼儿园的调查报告

关于幼儿园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3-09-19 16:27: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幼儿园的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幼儿园的调查报告

第1篇

一、调查的目的:

1、比较全面了解幼儿在家表现及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的,在什么情况下说谎?

2、根据调查分析原因。

3、提出相应对策,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人格打基础。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时间: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

2、调查地点:xx中心幼儿园

3、调查对象:小班20人

4、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2)个别交谈。针对个别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个别交流。

5、调查内容:

了解幼儿说谎的真正原因及矫正策略

6、实施步骤 :

2018年6月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问卷;

2018年7月中旬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常鼓励孩子的家长占30%,不及时鼓励孩子的家长占70%。是对孩子很溺爱的40%,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占60%。及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的占25%,不及时满足孩子要求的占75%.和孩子及时的沟通占5%,不及时和孩子沟通的占95%。支持孩子表现自我的占25%,不管的占75%。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我们这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农民,有正事单位的人很少。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对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的家庭背景很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要是对孩子不管不问的话孩子就会放任,在家没有人教导。就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2、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来看;

这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出门打工的,还有的是单亲家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孩子们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着,爷爷奶奶的什么也不懂。他们只可以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不可以给孩子们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结论和建议:

(一)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有老师的引导,在家里就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这样我们可以是幼儿在小班的时候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长们要及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家长做不到的话就会使幼儿失去信任的,自己也会各种说谎。找理由,所以我们家长要好好的做好榜样,

(三)幼儿在幼儿园时,发生什么事情时,老师一定要搞清楚状况在评论谁对谁错要不然孩子会觉得委屈。第二天他说谎不来幼儿园,教师应该面带微笑使幼儿有安全感,喜欢来幼儿园上学。

(四)加强家园合作

1、幼儿园教育要通过家访、亲子活动、家长会等方式充分和家长联系。

2、针对个别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个别家访,进行个案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幼儿男教师;短缺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三至六七岁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

据有关研究,任何机构内异性比例达到20%以上,这一群体的工作效率才能正常发挥。多年来幼儿园教育教学一线几乎全是女性,幼儿教育需要男教师。幼儿园男教师即指具有教师资格、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并从事幼儿教育的男性教师。

在四川成都幼儿师范学校,2006年招收首届男幼师生,男教师的加入为幼儿园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但只有极少数幼儿园有少量男教师,幼儿园男教师严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本课题立足于成都幼儿园男教师状况调研,探究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男教师人数现状

研究发现幼儿园男教师在幼儿园的比例普遍低。在发达国家男性教师的比例一般是1%~4%,最多8%。而我国2005年3月《中国教育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男女幼儿教师比例为0.3∶

9.7,大连0.05∶9.95,武汉市是0.6∶9.4,深圳是0.04∶0.96。以成都为例:男教师总数为15人,其中12人在公立性幼儿园,3人在私立幼儿园。2011年男教师总数在30人左右。相对成都200多所幼儿园,男教师微乎其微。

中国男幼儿教师联盟网的负责人徐帮强说:“自2005年建盟以来,网站的注册人数和加入QQ群的人数合计约700人。”据他估计全国比较稳定的男幼儿教师只有2000多人。中国幼儿园发展论坛主席李俊杰认为,全国稳定的带班男幼儿教师不到3000人,可见幼儿园男教师严重短缺。

1.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的主要原因

以成都市11名男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我们认为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的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社会认同感及工资待遇低

古人云:“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不良传统文化影响至今,大多数人认为男性从事幼教工作是“没出息”“无能”报轻视的态度。以成都为例在调查的11名男教师中,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只有2人,说明男教师来源短缺。

其次,幼儿教育没有被纳入到义务教育,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比中小学差。据调查成都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在2200元左右。成都11名男教师中,有10名反映这样的工资只够维持个人“不挨饿,但也不能有更多的想法”的生活,他们面临物质与精神的多重压力。在校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表示待遇偏低,作为男人难以养家糊口……毕业后一般不会去幼儿园当老师。

(2)幼儿园的交往环境相对单一、封闭

幼儿园大多为女教师,男教师工作中只有与女性打交道,必须适应女性的思维与语言表达方式,要完全适应“女人的天下”就有被女性同化的可能性,还会让男教师倍感压力和不适。据调查在幼儿园最让男教师感到头疼的是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女同事的关系问题”。

对成都学院32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查,有20人没在幼儿园工作,其中80%的人表示接受不了幼儿园交往环境,它让男教师难有集体归属感。

(3)幼儿一日生活护理不宜男教师

20世纪4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女性较多话、圆滑、柔顺、易体会别人的感情,这些特点使其更能适应需要爱心、耐心、细心的幼儿教育工作;男性则多沉稳、独立自强、果敢,但口头语言的流畅性,情感的稳固性稍差,需要男教师在工作中完成自我转型,一方面正如男教师所说:“开始上课时,我感到新鲜,但是没多久幼儿一日生活护理既繁琐又感到自己笨手笨脚,很不适宜幼儿园工作。”另一方面家长也不看好男教师对孩子进行生活护理,使男教师的自我转型困难重重。

(4)幼儿园尚缺乏管理男教师的经验

男教师进入幼儿园,意味着固有的管理模式必须改变。如何优化男教师工作环境;如何使男女教师优势互补,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借鉴的经验少,对男教师进入在管理上存在不足,也会造成幼儿园男教师的流失。

总之,造成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种种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改变幼儿园男教师短缺现状,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宇,孟云萍.男性幼儿教师稀缺的文化原因及对策.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9(9).

[2]崔恺,柴培根.关于幼儿园的一段对话.建筑学报,2001(10).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可以看出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普遍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一日工作之中渗透安全教育,部分教师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如主题活动、区角创设、绘本阅读)对儿童展开安全教育。幼儿园也积极为教师提供岗前或上岗后安全教育方面相关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也将安全教育列为了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但安全教育也普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形式较为单一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形式以教师的口头说教为主,其他方式运用的并不充分。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直观行动性,加之学前儿童的言语理解能力尚不成熟,这种方式的安全教育大多事倍功半。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伴随着第一次逆反期的出现,更使得一些小班的安全教育适得其反。调查发现,幼儿园中通过绘本阅读、区角创设和主题活动等途径开展的安全教育还比较欠缺。此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尤为突出,部分因场地、教师水平等所限,未能有效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二、缺乏相应的支持

幼儿园安全教育兼有保育和教育的特点,这便要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时间、场地、人力和资金等。缺少足够的场地和时间,往往导致幼儿园无法开展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主题活动;资金不充裕限制了幼儿园购置安全教育内容的绘本数量,限制了安全园所环境的创设,由于资金不足,个别园所还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教室拥挤、活动设施老化、卫生消毒设施陈旧等问题。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弱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是缺乏逻辑的、随意的、被动的。这主要表现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教师观察到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但使幼儿发现认识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各类安全问题、正确处理完全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明显缺乏系统性、逻辑性。

教师在安全教育与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这可能与教师本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针对幼儿园的安全知识、急救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明显不足,这导致幼儿教师本身对安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另外,如何结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安全教育的性质开展适合的教育活动,也是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的疑惑。

四、内容较为片面、陈旧

幼儿园安全教育涉及最多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如游戏中的安全、玩教具的安全使用、进出教室楼道的安全等。此外,幼儿教师对安全饮水、防火、防电等方面也多开展安全教育。相比之下,对于幼儿园外的安全教育涉及较少,如出行安全、家居安全等内容涉及较少。此外,对于地震、坍塌、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知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开展的较少,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引起学前教育者的重视。

五、家长对安全教育的意识差

天津地区大多数家庭属于“421”的隔代抚养,往往对于幼儿过度的保护,担心幼儿出现意外伤害事件,进而阻碍幼儿进行各种积极的尝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独立探索能力,导致在家庭中失去了安全教育的机会。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吃饱穿暖,而对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忽视。一部分幼儿园中开展的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支持,于是无法延伸到家庭领域中去,导致以开展的教育活动很难得到强化与巩固,出现“5+2=0”现象。

(一)理论结合实践,多种形式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教育内容设计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进直观形象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安全教育的知识,掌握遇到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采用讲故事,朗诵诗歌,儿童剧表演,舞蹈展示等情景记忆的方式比口头说教的效果更好,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练,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并能促进儿童认识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建立安全意识。

(二)相关部门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足够支持

硬件设备的缺乏是阻碍安全教育开展的最大因素,足够的时间、场地设施和财政投入均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制定相关的法规,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实施方案与监督体系,让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为幼儿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

开展有效的幼儿园安全教育,首先应保证教师们本身具有足够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幼儿园方面需向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性培训,结合自身园所的性质,让有关专家走进幼儿园讲授专业知识,让幼儿教师有机会走出去接受安全方面的培训。并且,教师不单要掌握相关安全知识,还需具有适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可针对此方面内容定期展开教研活动,使幼儿教师相互交流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丰富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教师将自身掌握的安全知识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活动当中去。

(四)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跌落伤、烧烫伤、交通伤害仍是危害幼儿健康的最重要事件。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家中常备药品、自然灾害事件和传染病等造成的安全教育。如自然灾害,幼儿教师可增加此方面的主题活动,增加幼儿灾害的知识,并为幼儿提供实际演习的机会,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应对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高科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逐步引起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安全乘坐飞机、火车与私家车等交通工具,网络信息安全、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等诸多方面内容,也应是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1.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园 价值 收益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改扩建园没有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目前,南宁市改扩建园基本都是以小学校舍为基础的,但是幼儿园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于小学是要高很多的,所以政府的资金投入量对于改扩建园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是有一定难度。比如说,幼儿园的每间教室需要配备独立的盥洗室,这在小学校舍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工程量是比较大的。幼儿园教室需要进行大量的环境创设来保证教学和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有力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对于幼儿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应该进一步加大,从源头开始,做好建设工作,保证为儿童提供的教育的高质量。

2幼儿保教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幼儿教育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幼儿教育的供给也可能存在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资本的逐利性使私人幼儿教育供给者要么创办贵族是幼儿园,收取高价;要么薄利多销,用低成本办园,赚取每个小孩的微利,追求规模效应或最终效益。

由于幼儿教育普遍受忽视,人们对幼儿教育量和质的要求都带有很大弹性。一方面,家长需要社会专门机构教育和看护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家长对幼儿园收费价格很敏感,价格一旦超出其经济实力,他们多半会让孩子牺牲教育质量,就读价位低的幼儿园,或接受不正规的幼儿教育,要不干脆在家待着。曾经有私立幼儿园园长就提到,家长会因为相同收费前提下其他幼儿园配送每日牛奶而选择为孩子转园,家长没有认识到教育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或者简单来说,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大力度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今天的教育决定孩子们明天的未来。

3幼儿园管理的难度增大

我国的幼儿教育面临幼儿教师总数下滑、队伍不稳;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内部分配不公平;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明显;农村幼儿教师身份不明、基本权益没有保障;保育员尚未纳入幼儿教师管理的范围等问题。幼儿教师职称评定、评优、继续教育的机会都少于其他阶段的教师。

在参加与一线幼儿教师的座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教师对于幼教工作的工资低、待遇差及正式编制等问题反映强烈。但是目前,政府关于幼儿教师编制的问题的解决方式仍处于比较模糊的核定阶段。其实,关于教师收入和编制的问题,可以说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政府应该把它作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来解决。只有稳定了幼儿教师的队伍,才能谈到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问题。

4无法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由于地方财政水平的差异,城区与乡镇对于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最薄弱环节的短板,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00年农村幼儿园的生师比可能高达60,后来慢慢下降到37。2006年,城市幼儿园按生师比已经下降到9.6,而县镇幼儿园仍然高达17。因此农村学前教育必须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来推进,保障教育的公平。各级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对此予以权衡。

5优秀教师的品牌效应不强

在《南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2013年政府要完成的目标是:对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完成对40%转岗教师的培训。在主要措施中也提到:市教育局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全市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提高培训。可见,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然而,为优秀幼儿教师提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却并不多。在参加2012年OMEP组织的“送教进广西”活动中,授课教师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上海基层幼儿园,他们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自己的教学理论和精神传达给一大批学前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很大的正面效应。对比看来,其实南宁市的幼儿园也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但是她们却没有一个“走出去”的渠道。如果地方政府能够花大气力培养一批本土的骨干教师,鼓励她们进行进修与科研,这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他们所在园的知名度与保教水平,更能够利用她们来带动一批成长中的幼儿教师,推广秀的保教文化,才能使收益大于投入。

6结语

政府在幼儿园建设中必须给予经济、政策方面的充分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经济的刺激虽不是唯一手段,但对幼儿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没有经济方面的调控手段,仅有精神鼓励,或强行压价,最终结果将以牺牲孩子的前程、孩子家庭的福利和社会的发展为代价。提供能够满足入园儿童数量需要的优质的幼儿园,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的财政安排能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和儿童的未来发展,故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幼儿园建设,制定有利的财税政策,引导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5篇

关键词: “灰色儿童” 自信心 交往能力 同步教育

“灰色儿童”,是一个在中小学及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群体。他们的行为特征是“孤独”,性格内向、孤僻、胆怯、交往能力差、易被教师忽略。笔者多年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对“灰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这些儿童并不是天生孤独,他们的行为特征大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比如,外界因素。儿童在学习或游戏中感到困难时有些老师不加以正确引导,总是不分场合、不讲情面地加以训斥、挖苦、讽刺,以否定的态度对待,久而久之儿童就会产生消极心理,而且会产生对立情绪;儿童自身特点。有些儿童胆小、身体弱、四肢能力差,所以在参加活动时与其他儿童有差距,时间长了就不爱参加活动,甚至不参加;家庭因素。现在有些儿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宠爱,不注意对儿童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使得儿童入园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低于其他儿童,造成儿童自我封闭的心理。

那么,如何帮助学龄前儿童克服心理障碍,走出“灰色”的角落呢?

一、培养“灰色儿童”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因此,教师应多体贴帮助他们,注意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回答问题、表演等,并在活动中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增强自信心,使他们也同其他幼儿一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首先要培养“灰色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做简单的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他们连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试一试,就谈不上培养自信心了。在锻炼他们的同时,要注意好幼儿的安全,但我们不能因为怕危险而限制他们的活动,对幼儿的保护要适度。

其次,要为“灰色儿童”创造轻松无压力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的与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的平等参与是调动幼儿有话愿意说的外部因素,可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幼儿相互间的情感,激活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同时,教师应该成为倾听者,在倾听中了解幼儿,适时地给予积极回答与适当指导。

二、培养“灰色儿童”的交往能力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联系与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儿童接触最多的对象是教师和同龄伙伴。幼儿教师要热爱、尊重儿童,多一些爱心、细心、耐心和童心。对待那些内向、胆小、交往能力较弱的儿童要理解和鼓励,以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等调动他们参加活动和交往的积极性,营造友好和谐的氛围是使儿童转变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灰色儿童”的交往能力,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家长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幼儿,适度的表扬与惩罚结合使用,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有关准则。家长还可以采用“信息反馈法”,即把孩子在交往中的表现和别人的评价告诉他,使他认识到什么正确什么不正确,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家园同步教育

教师应注重家园联系,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并向儿童家长宣传正确教育儿童的观点、方法,使家长重视对儿童的正面教育,在家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对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家长应多创造条件,使幼儿有锻炼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育是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进行的,然而家长害怕孩子在交往中吃亏,往往干涉过多,一旦孩子受点挫折,就不允许他与同伴交往。这种做法是极不利于幼儿发展的。

家长对幼儿的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家园双方共同努力,幼儿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应大胆鼓励孩子交往,不要总是希望而不实施,相信孩子会以积极的态度接触周围的人和事,不要一味地不敢尝试。培养孩子敢于与外界交往,家长的榜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家长应注意自身的行为。“灰色儿童”的经验是有限的,并且自我认识模糊,易受暗示,他们是通过别人的眼睛认识自己的。在幼儿园里最直接教育方法是通过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对改变他们的灰色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加强家园配合,教师必须与家长建立互相信任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新型家园关系,只有家长对教师有了信任感,家园之间才架起了情感的桥梁,“灰色儿童”也会很快有所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接送孩子时都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宣传栏,因不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特点,回到家不巩固新知,这些“灰色儿童”的认知方面就会落后,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加大,家长却不知缘由。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我们将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杂志摆放到班级门口,家长可随时借阅。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幼儿园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家长通过亲身体会,不仅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途径、方法,更加深了对幼儿教师工作的理解,有利于家园合作,能间接减轻“灰色儿童”的心理障碍,逐渐打开他们的心房。

总之,“灰色儿童”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启发诱导和帮助,使幼儿增强信心,克服畏惧心理和自卑心理,积极参加幼儿园各项活动,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共同教育“灰色儿童”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的教育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提出共同的要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提高幼儿整体素质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潘健,李锦辉.“灰色儿童”:不该忽略的特殊群体与教育回应——基于个案调查与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4,(6).

[2]王琼.关于“灰色儿童”的调查报告.少年儿童研究,1994,(1).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软件 文献分析法 问卷调查法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游戏进入很多人的生活,因此教育游戏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对于幼儿应不应该玩电脑游戏,怎样设计适合幼儿的电脑游戏,已然成为很多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电脑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目前幼儿电脑游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策略,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点点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教育传播研究的一种专门方法。文献分析法就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问卷,幼儿教师调查问卷由以下部分组成:基本信息、教师对电脑游戏的了解程度、教师对电脑游戏的态度、教师对电脑游戏设计的意见。

3 幼儿教育游戏研究的文献分析

由于对于幼儿教育游戏软件还没有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重视,我们输入“幼儿教育游戏软件”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因此,我们从幼儿传统游戏和教育游戏软件两个角度出发,来探求幼儿教育游戏软件的现状。本研究的样本,从2006年到2011年国内的有代表性的期刊上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中选取,并删除了和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得出下面的结论:

3.1 研究文献数目不断增加

从2006-2011年,每年的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来看,连续5年来,我国关于“幼儿游戏”“教育游戏软件”的研究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这几年幼儿游戏和教育游戏软件相关的优秀硕士论文数量从无到陆续出现,说明我国关于幼儿游戏和教育游戏软件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2 研究关注点分析

幼儿游戏研究主要探讨传统游戏在幼儿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重要作用和价值等。同时通过一些传统游戏的实践活动来探索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师指导的时机以及介入的方式。幼儿游戏与音乐、英语、语言等结合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而言之,幼儿游戏研究涉及范围广,数量多,内容充实。这说明幼儿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已经受到普遍关注,而且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比较成熟。

教育游戏软件的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国外教育游戏软件的一些经验,国内教育游戏软件的现状、教育与游戏如何结合、重要作用、设计开发和价值等。实践研究主要是教育游戏在中小学英语、数学、信息技术等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总而言之,教育游戏软件研究文献的不断增加,说明教育游戏软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当前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为中小学学生,对于教育游戏软件与幼儿教育的结合方面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传统的幼儿教育游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已经非常成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浪潮下,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中小学教育,也对幼儿园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那么怎样将传统幼儿游戏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嫁接到幼儿教育游戏软件开发中,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理设计应用幼儿教育游戏软件,将会对幼儿园教学带来新的变革。

4 幼儿电脑游戏的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本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江苏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南师大幼儿园、金宝宝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87,有效问卷87,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处理,得出下面的结论:

4.1 教师对电脑游戏的了解情况以及认可程度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有93%的幼儿教师对电脑游戏“知道一些”或者“听别的老师说过”,只有2%的教师从来没有听说过电脑游戏。这表明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听说过电脑游戏,但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不多(只有5%),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使用”电脑游戏软件教学。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电脑游戏会对教学产生帮助,其中认为有很大帮助的占20%,而认为没什么帮助的仅占1%。看来他们对电脑游戏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4.2 电脑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必要性

对于“你使用过电脑游戏软件进行教学吗?”,只有5%的教师“经常使用”,31%的教师表示“会用一些”,23%的教师“很少使用”,41%的教师表示“基本上不会使用”。

在问到“你认为有必要将电脑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时,有41%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有54%的教师“无所谓”,只有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可见,对于电脑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中,大部分幼儿教师都不反对,但是有半数以上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能他们对电脑游戏优越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怎样转变这部分教师对幼儿教育游戏软件应用于教学的态度,也是以后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4.3 电脑游戏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有32%的教师认为幼儿对电脑游戏是“都感兴趣”的,有36%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幼儿对电脑游戏是感兴趣的,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对电脑游戏是有兴趣的,那么,电脑游戏吸引幼儿的因素有哪些呢?

4.4 电脑游戏吸引幼儿的原因

表1 电脑游戏吸引幼儿的原因

从表1可知,“画面生动、音乐动听”是教师认为最能吸引幼儿的电脑游戏因素,其次是“游戏情节有趣”和“游戏的激励和反馈效果好”。这三者都基本是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4.5 教师对电脑游戏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建议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电脑游戏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帮助,教师通常认为电脑游戏对幼儿的帮助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情感,启发思维”和“激发兴趣,增强动机”方面,当然“获得知识”和“开阔视野”也是教师关注的方面。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教师要求的教育游戏软件,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

5 研究结论

通过对幼儿电脑游戏的调查分析,结合有关文献内容和我们的研究,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5.1 国内幼儿教育游戏理论与实践研究时间短,程度浅

国内幼儿教育游戏理论研究基本是空白,现如今针对幼儿的教育游戏很多都是直接来自国外,缺乏本土化研究,并且很多针对幼儿的电脑游戏都是商业运作,存在很多弊端,以至于家长和幼儿教师都不敢轻易的将电脑游戏应用于幼儿的学习中。国内对学前儿童教育游戏软件开发理论研究基本没有,少量的幼儿教育游戏软件理论研究也是关于,幼儿教育游戏的功能等。传统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与实践都比较成熟,教育游戏软件也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那么怎样借鉴成功的传统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应用到教育游戏软件设计中,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体而言,幼儿电脑游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时间很短、程度较浅,该类型游戏的设计与开发尚处起步阶段。

5.2 教师对幼儿电脑游戏比较认可,但是却不敢轻易使用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幼儿游戏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却不太愿意将电脑游戏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他们对电脑游戏还存在很多顾虑,比如,娱乐与知识的结合不容易,电脑游戏不利于教师组织与管理等;因此,如何解决教师的顾虑,使电脑游戏成功的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

5.3 幼儿电脑游戏软件的设计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幼儿电脑游戏软件,这也是阻碍电脑游戏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原因。幼儿电脑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应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儿的需求,幼儿园教师的需求等。那么究竟应如何设计适合各方需求的电脑游戏软件呢?我们参考桑德拉・L・卡尔弗特在《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一书中提出的“有效的教育性电视节目和计算机教育软件的特性”,结合我们的调查结果,为幼儿电脑游戏设计提出如下一些策略:

5.3.1 知觉突显策略。幼儿电脑游戏软件,应该注重幼儿的心理特征,在动作、音效和视觉效果上多做考虑。

5.3.2 语言策略。对于幼儿电脑游戏软件,应该使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

5.3.3 反馈策略。来自游戏结果的种种反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幼儿电脑游戏的反馈,应该尽量用一些幼儿熟悉的语言、人物等。例如,“你最棒”等幼儿喜欢的用词。

5.3.4 交互策略。由于幼儿的动作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电脑游戏的交互要尽量简单化,便于幼儿操作。

5.3.5 重复策略。电脑游戏中应该不断地重复主题和主要信息,便于幼儿的理解。

5.3.6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不仅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情境,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游戏中,角色扮演可以带给学习者更强烈、更真实的感受,让游戏者将自己内在抽象的感受更具体地表现出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者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想像自我、控制自我。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会维持着学习者在游戏中的兴趣(Prensky,2001)。

5.3.7 快乐策略。幼儿电脑游戏软件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要令幼儿感到快乐。快乐学习应该被表现为是令人振奋的和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令人厌烦的、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要儿童忍受。因此,在幼儿电脑游戏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寓教于乐”的思想应该贯穿始终。

幼儿教育游戏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需要教师、专家和游戏设计者等诸多人士共同的努力。希望本文能给正在探求幼儿教育游戏发展的教师和游戏设计者们一点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石晋阳,张义兵.关于低龄儿童与电脑游戏的家长调查报告[J].学前教育研究,2005(4).

[2](美)桑德拉.L.卡尔弗特著,傅小兰、严正译.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版,第282、322页.

[3]魏婷.教育游戏激励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与设计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9(1).

作者简介:

孟晓莉,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

第7篇

【关键词】私立幼儿园 幼儿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51-0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探讨的热点。私立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引起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目前绥化市私立幼儿园发展陷入了一种困境,其主要原因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矛盾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私立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幼儿园名誉的提升。本文就绥化市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 绥化市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流动较大

由于绥化市私立幼儿园的规模都不大,其教师队伍面对私立幼儿园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心态,从而使得其队伍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现状。实际上,绥化市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出现较大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与教师的工资薪酬和对于职业的满意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但目前私立幼儿园往往在此方面有很大的缺失,从而使得幼儿园教师队伍出现了较大的人员流动。

2.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失调

就今年私立幼儿园的发展现状来看,绥化市北林区的男性幼儿教师缺失已经成了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仅私立幼儿园的男性教师很少,而且幼儿教师培养院校中的男学生也很少。因此,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吸引男性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对于绥化市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和谐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私立幼儿园不同于公立幼儿园,其内部的教师都没有编制,因此也就不能享受应有的政策和社会保障。而在缺乏这些政策和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很难真正被开发出来。与此同时,幼儿教师承担着幼儿阶段的教育工作,他们往往需要付出相对于其他教师更多的努力。因此如果私立幼儿园没有应有的政策和社会保障,那么部分幼儿教师就

不会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感情,这不利于私立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 绥化市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文化的影响。不仅是绥化市,在中国其他区域,大部分男性都不愿意担任幼儿教师,都把自己定位为要做大事的人,并且目前社会上对于成功的认定也往往不会与幼儿教师相关。在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下,使得大部分男性都不愿意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导致了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其次,工资薪酬不高。目前,幼儿教师的薪酬普遍较低,大部分教师人员出于生活等方面的考虑,都不会优先选择幼儿教师。最后,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私立幼儿教师的地位不认可,甚至一部分人以为私立幼儿教师只是陪幼儿一起玩的,根本没有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能力。

2.自身原因

首先,私立幼儿园自身的问题。由于私立幼儿园本身的规模一般都不大,所以其内部的很多机制都不是很健全,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构建与发展。其次,教师自身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必要的教学实践,在担任幼儿教师以后需要很长的适应期。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在适应期内没有很好的规划,不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和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了消极心态,最终离开了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

3.家庭原因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庭并不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对于女性教师来说,很多家庭都不支持她们投入到幼儿教育中,认为幼儿教育非常辛苦,并且还赚不了多少钱。对于男性教师来说,由于幼儿教师的薪酬不是很高,男性在家庭中很难利用教师薪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再加上周围人对于男性幼儿教师也不认可,因此很容易破坏家庭的和谐,从而使得幼儿教师中男性教师的比例正在不断减少。

三 绥化市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完善绥化市私立幼儿园的管理机制

对于绥化市来说,不仅仅要致力于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还应该把政府关于长期教育改革以及发展规划方面的文件落实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绥化市首先应该全面地了解其管辖区域内私立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构建出一套符合绥化市私立幼儿园发展的机制,而不是死板地把相应的法律法规执行下来。此外,绥化市还应该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的落实,从而提升私立幼儿园中教师的社会地位,进而提升私立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价值。

2.构建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资格评定机制

教师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一线人员,同时也是教育活动高效、蓬勃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私立幼儿园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绥化市私立幼儿园在教师选拔方面更应严格标准,虽然要将学历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也不能过分地重视学历因素,而应该重视教师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如当一名教师经历过较为正规的幼儿师范教育或教育幼儿的工作经验,并且在这基础上还对幼儿的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有所涉及,那么其在实际工作中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各项生活与心理状况,从而带给幼儿高质量的教育与服务。

3.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

幼儿园的教师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他们不仅要负责幼儿的教育工作,还要承担幼儿的生活照料和安全责任等。因此,没有必要的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就很难真正地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工作。整体来说,激励机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内在的激励,即在幼儿园内部进行教师授课评定活动,选出在此方面较为优异的教师。通过评优活动,能让青年教师在参与评定的同时,也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授课优点,从而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2)外在的激励,其主要是指教师工资待遇及福利的提升。

4.吸收高学历专业人才

根据目前很多学前教育相关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在毕业以后往往不会进入普通私立幼儿园的现状,绥化市应完善关于私立幼儿园的职前教育工作。简言之,就是绥化市的私立幼儿园应和一些拥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进行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承担起在校大学生的职前教育工作。这样就能把私立幼儿园培养成一个学前教育大学生的培训基地,在这些大学生毕业以后就很有可能留在私立幼儿园中工作。

5.优化教师性别结构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男性教师参与到学前教育工作中去。结合目前绥化市北林区私立幼儿园的现状,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将幼儿园的男性教师数量作为幼儿园考评的标准之一。其次,综合提升幼儿园教师待遇,吸引男性教师。由于男性教师参与工作相较于女性教师要背负更大的责任,很多男性教师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会以薪酬作为第一标准。因此,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薪酬对于多数男性教师来说都不甚理想,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升教师薪酬才能够真正吸引男性教师进入幼儿园。

随着人们对于学前教育关注和重视的进一步加深,私立幼儿园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绥化市的私立幼儿园要想蓬勃发展,那么就应优先解决其师资力量问题。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其更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队伍质量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绥化市私立幼儿园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抓住机会构建出一套有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教师队伍构建机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综合教学素质的教师人员,为绥化市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达、胡玉智.川西北幼儿园教师需求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3):22~23

[2]程建荣、白中军.区域幼儿教师队伍状况调查报告――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8):15~19

[3]史丽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前教育研究――以绥化市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1(1):31~33

第8篇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有效实施,引导广大教师研究和探讨新课程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定于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举办2012年首届“心系新课程 给力新课改”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全国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院校、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在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和热心于教育改革及课题研究的人士均可独立或合作撰写相关教科研论文并参加评选。

二、论文主题

征文要求涵盖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领域,重点关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成果、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就德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课程等某一侧面的某一具体课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文参赛。具体包括:

1.关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解读与思考;对于近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回顾性的专题研究。

2.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和新课标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关于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4.关于职业教育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制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对职业院校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过程研究,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意义、模式、产学研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5.关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品牌及特色的开拓创建,优质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对专业内容的充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高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关系,专业教学和实验的结合,人文、科学教育的融入以及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等研究与探讨。

6.关于开拓高校管理“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新思路,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和构建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衡,从不同层次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管理制度的保障和平台的专题研究与实践。

7.关于幼儿教育中的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的有效方法,关注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的落实问题,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完善问题研究。

8.探索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探讨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实现特色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三、参评要求

1.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课题,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个案研究、日志等。

2.论文要注重“教育科研”含量,要求立意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所参赛论文一定是原创、无抄袭,引文要注明出处,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参评论文如已产生社会影响(发表、交流、获其它奖项等)者请在文末注明。此次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28日,以后为每年的12月28日。

4.邮局或银行汇款。

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80元,主要用于评审、授奖和印刷优秀论文集等。评审费可采取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方式。

(1)邮局汇款至: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新课程研究》编辑部收(邮编:430077),请注明详细地址和电话及文章标题(邮局汇款勿寄个人。鉴于时效性问题,请尽量选择银行汇款方式)。

(2)银行汇款,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卡号:6227 0028 7382 0169 705,收款人:杨庆。

四、评选及奖励办法

1.主办方将邀请本市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对征文进行认真、严格的审阅,评出等级奖。其中一等奖比例为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20%,三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30%。

2.参评论文须经初审、复评、评定三个阶段,分设一、二、三等奖。本刊将全文发表一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并将一等奖获得者吸收为本刊特约通讯员;对二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将刊发主要观点及精华部分;其他获奖教师均可获赠一份精美礼品并颁发获奖证书。此外,获奖教师均可免费参加本刊组织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免收会议门票。

3.每年度设立市、县(市、区)及学校组织奖,凡集体组织100篇以上参赛论文的可获一等奖,50篇以上的获优秀组织奖,将获颁奖励匾牌和证书,一等奖单位的领导将获邀作为本刊编委参与杂志的宣传策划和专题报道。

4.获奖结果将于次年1月25日在《新课程研究》杂志社网站上公布。《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拥有对本次征文竞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第9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10篇

【关键词】绥化学院 学前教育 就业情况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29-02

一 绥化学院近三年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2011届34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就业地点:农村6人,城镇28人。单位性质:公立幼儿园9人,私立幼儿园17人,其他8人。劳动关系:事业编制2人,长期聘用制18人,临时聘用制9人,其他5人。劳动时间:8小时11人,8~10小时19人,10~12小时3人,12小时以上1人。工资:1000元以下3人,1000~2000元24人,2500元以上7人。“五险一金”购买:全部办理6人, 部分办理21人,完全没有4人,没办理但用其他方式补助3人。

2.2012届46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就业地点:农村9人,城镇37人。单位性质:公立幼儿园7人,私立幼儿园30人,其他9人。劳动关系:事业编制3人,长期聘用制24人,临时聘用制13人,其他6人。劳动时间:8小时17人,8~10小时23人,10~12小时4人,12小时以上2人。工资:1000元以下3人,1000~2000元36人,2500元以上7人。“五险一金”购买:全部办理13人,部分办理由28人,完全没有1人,没办理但用其他方式补助4人。

3.2013届49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就业地点:农村8人,城镇41人。单位性质:公立幼儿园9人,私立幼儿园28人,其他12人。劳动关系:事业编制4人,长期聘用制27人,临时聘用制16人,其他2人。劳动时间:8小时有13人,8~10小时26人,10~12小时7人,12小时以上3人。工资:1000元以下3人,1000~2000元37人,2500元以上9人。“五险一金”购买:全部办理13人,部分办理有26人,完全没有3人,没办理但用其他方式补助7人。

4.三年对比,突出现状

以上数据表明,自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08年成立以来,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毕业生入公立幼儿园带编制的人数虽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寥寥无几,入私立幼儿园及其他早期教育机构的人数明显增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数也在增长,还有一些选择自主创业;三届毕业生基本上都集中在市区就业;薪资待遇基本都在2000元以下;工作时间长,“五险一金”购买不完全到位;幼师队伍的职业稳定情况不好,跳槽现象时有发生。总的来看,三年就业率几乎都达到100%,就业前景很好。

二 绥化学院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和制度

第一,城乡就业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大量毕业生在市区就业,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幼儿的入园率低,幼儿园管理体制不正规,长期得不到国家和政府的足够重视,致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第二,用人单位招聘门槛提高,都是优中选优。目前,用人单位对招聘幼师的标准不断提高,这无疑给学生制造了就业压力,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第三,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低。目前,幼师的工资待遇普遍都很低,特别是应届生更低,大多数毕业生都是无编制,月薪在1000元左右,不供吃住。随着物价不断地上涨,除去生活费用,所剩无几,生活压力很大。

第四,就业紧张的社会大环境对学生择业的影响。在目前就业难的形势下,幼师却呈现供不应求之势,但编制少,工资低,市区对幼师的需求都趋于饱和状态,对学生择业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导致岗位多、毕业生流动性大等现状出现。

2.普遍存在的高校扩招制度

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过多,由于基本设备设施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校园生活空间拥挤,入学率高,毕业率也高,但就业单位和岗位有限,导致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3.家庭因素

一方面,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的本身就不喜欢这个职业,是家长的意愿或迫于就业压力才选择的这个专业,学生本身不喜好,学不精,难就业。另一方面,多数家长无法接受学生到西部或农村任教,从而存在着选专业和就业方向的矛盾观念。

4.毕业生主体因素

第一,就业期望值偏高,就目的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利己性。本专业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表现为对用人单位的性质和待遇考虑较多,一味追求高待遇的工作,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

第二,求职方式多样化。幼师好就业,但因为工资待遇低,“劳动和所得不匹配”,导致人才被一些工薪福利优厚的单位所“俘获”,幼师队伍流动性大,岗位多,求职方式多样化等现状。

三 针对绥化学院学前教育就业现状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1.改革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

目前要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1)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2)要改革学前教师的人事制度,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2.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幼儿教师待遇

政府应该积极创建公立性质的幼儿园,规范和扶持地方私立幼儿机构,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政策上扶持农村学前教育,鼓励学前教育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物质保障,以此吸引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的倾向,促使就业不平衡的现状得以改变。

3.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

毕业生家长可以广泛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共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4.高校应因材施教,给予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校作为人才的生产者,除了要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才本身。因为人才本身是一种主体性、差异性、多变性的特殊产品,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实践的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深入研究幼教发展现状,用最前沿的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就业,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创造就业机会。

5.高校控制招生数量,社会严把从业准入关

首先,各高校应提高招收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标准,并控制招生数量、优中选优,从整体上提高幼教事业的门槛;其次,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严格幼儿教师的从业条件和标准,对已进入幼教工作岗位的不具备条件者,必须进行清理整顿,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

6.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着主观上的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脱节的矛盾,总是眼高手低,一味追求高薪和优越的生活环境,面对当前紧张的就业情况,必须正视现实、确立合理的就业观,提高竞争力,更好地突出绥化学院毕业生本科学历的优势。

四 前景展望

从整体来看,我校专业的毕业生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学历优势以及专业素质,目前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中大多都是中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不足5%,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技能全面”的学前教育毕业生。而绥化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意识强、技能好、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而我院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从成立以来的2011~2013届几乎达到100%,这也显示出社会对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可,可以看出,其就业前景还是很有优势的,在立足本省就业的同时,我校应考虑外省招生,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全国性就业。

参考文献

[1]谢坤.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与分析——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11(11)

[2]唐玉凤等.长沙地区高职学生就业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3]梅俊宇.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0(22)

第11篇

一、加强财务监督,强化会计基础规范。

5月份组成6个财务检查小组,10月份组成1个考核小组,对我市局属学校及教委办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考核,通过检查,发现了典型,也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多数单位能够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收费;对固定资产也能按规定清查,及时入帐;往来款项也能及时清理;收款收据领用有记录、作废处理得当、保存完整。但也发现个别单位存在报损资产手续不齐全,捐赠物品不及时登记,长期往来款项不及时处理,赊购物品较多、欠款数额较大的现象。

二、加强收费管理,继续执行“三个5%”减免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4月份,我们邀请了市物价局有关专家对教育系统300余名在岗会计人员进行了教育收费培训,使我市教育系统财会人员的收费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收费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8月份,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工作意见》(即教体字[2007]131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收费工作的通知》对我市教育收费项目、标准和范围做了进一步强调。要求所有单位收费都要实行“两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管理办法、收费内容公示完整、及时、不随意降低收费标准。9月份,即墨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教体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学校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教育收费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通过对普通高中择校生实行“三限”原则和收费程序的监督,有效地杜绝了“人情费”和“关系费”,使学校预算外收入超年初预算1200余万元。

同时,我们对特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继续做好三个5%减免工作,保证了每一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2007年共为16520名学生减免了学杂费,金额达153万元。

三、加强植树造林和绿化工作

3月17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07年度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即教体字[2007]33号)要求各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组织发动广大在校学生开展“我为家乡添新绿”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争做“绿色小公民”。号召广大学生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栽护一棵树。这次活动为创建我市绿色生态城市做出了贡献。收到捐款12393.9元,单位投资263000元,植树21053棵,栽花木2030株,植草皮7320平方米。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绿化荒山活动,教体局与各学校签订的绿化目标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内容列入年终目标考核,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绿化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已投资24万元,绿化荒山400亩,植树44000余棵。

3月份,召开了12个有“门前三包”任务的单位负责人会议,磕兑了责任,经过共同努力,完成了三建商住楼、体育场、实验三小、电大、市北中学、实验学校等单位花池苗木充实,补植苗木9620株,草坪892平方米;完成了花池的常规管理任务;完成了城西二路福泰小区路段的人行道铺装及绿化任务。

为绿化美化校园,创造优美的教书育人环境,我们鼓励学校加大绿化投资。2007年共有6处学校达到了即墨市花园式学校标准,有20处学校达到了即墨市绿化先进学校标准,有4处学校达到了青岛市花园式学校标准,有3处学校被推荐为青岛市绿色学校,有1处幼儿园被推荐为青岛市绿色幼儿园。

四、统计工作稳步开展

我系统定期上报的统计资料数据准确,上报及时,屡次受到市统计局表扬。今年市统计局、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将联合对我市的统计资料的填报质量进行检查,我系统是重点检查对象。对此,我们连续下发了三份通知,对统计工作及报表进一步从严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帐本、工资单、统计报表、劳动统计台帐四者的严格统一。我们还配合市统计局对我系统今年按规定需参加统计年检、统计培训的统计人员办理了相关手续。同时,我们还把教育系统的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管理,保证了帐、卡、物三者相符,提高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水平。

五、加强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八月份,和审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拨付及使用情况和2005年以来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的拨付、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提出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安排要按规定由教育部门提出分配方案商同财政部门同意后下达,要及时、全额拨付,不能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财政、地税、国税部门要加强协调,对城市教育费附加按规定的比例做出征收计划并足额征收;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资金的支持力度等多项建议。

十月份,在对局属学校财务核算办法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率先实行了对局属学校“拨付备用金,审核单据后付款”的核算办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十一月份,和财政局、社会劳动保障局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提出了三套备选方案,准备提交给市政府审议。

2008年工作思路

第一,出台《即墨市学校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细化各单位预算,监督各单位资金使用。要求局属学校、幼儿园将本单位的所有收入都纳入财务部门,实行财务统一核算。全年要有预算,每月要有计划,经批准后方可执行,严禁办理无预算,无计划的开支。

第二,创建1处省级“绿色学校”、2处青岛市级“绿色学校”、8处即墨市级“绿色学校”。5-6月份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优化氛围。利用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升旗仪式、晨会等舆论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创建学校组织“学环保知识、做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多样让学生参与的宣教活动。7-8月份,利用假期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师生走上社会,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并成立“环保小分队”积极开展整治“白色污染等环境保护”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小组,开展城区“污染源”“抗污染植物”等调查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开学后,学校组织一次优秀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以实际行动争创绿色学校。9月份搞好学科环保知识渗透,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集中组织几次“我为校园添绿洗脸”等专项治理活动,确保校园环境整洁优美。10月份各创建学校领导小组,按照创建标准进行一次自查活动,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层层抓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标准。

第12篇

一、师幼互动行为的概述

(一)师幼互动的内涵

师幼互动的实质是一种双向人际交流,体现为发起和反馈的关系。孩子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与园里各个阶层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最主要的是与幼儿教师之间的亲密互动。互动其实就是人与人或人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师幼互动作为互动中的一种,研究者作了如下几种解释:①师幼互动,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广义上的师幼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狭义的师幼互动专指在幼儿园的师幼互动。[1] ②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师幼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象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2] ③师幼互动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和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3] ④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不仅包括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上的互动,也包括非语言上的互动。[4]

师幼互动并非简单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经过教师与幼儿慢慢交往形成的互动,概括来说,师幼互动就是教师与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的互动。

(二)师幼互动的模式

1.机械型师幼互动模式

机械型师幼互动的主要发起人是教师,幼儿要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一切活动去进行,幼儿没有一定的主动权,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教师让做什么,孩子就要唯命是从,没有太多反驳的机会。[5] 如果孩子认可教师的观点会顺应教师完成活动,这样会让教师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2.自发型师幼互动模式

自发型师幼互动的主要发起人是幼儿,孩子为了寻求教师的指导帮助,会运用一些语言、表情、告状、哭泣等行为主动和教师发起互动。[6] 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及时地满足幼儿的需要,有的教师会忽视或故意不理睬幼儿,只按照教育计划行事,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3.辅助型师幼互动模式

辅助型师幼互动是幼儿或教师借助于外界事物(如环境、材料、工具等),由教师、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在这样的互动中,教育影响不直接由教师发出,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方法,对活动的安排、流程、走向进行更改,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但是会受到环境和活动材料等因素的影响。[7]

二、建立有效师幼互动的原则和策略

(一)原则

研究者表明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家长的委托人,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提高幼儿自我学习的能力,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发展。[8] 教师要把孩子的发展作为一个小步递进的过程来提高,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1.平等性原则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看成是幼儿的领导者,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替幼儿着想。教师应该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在此基础上与幼儿进行全面的沟通。为了平衡师幼之间的这种互动,教师应该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尽可能地蹲下来同幼儿讲话,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而非居高临下。

2.接纳性原则

教师在与幼儿沟通中,要对幼儿的情绪及发生的行为问题给予正确的肯定。面对幼儿的一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多站在幼儿的立场上,采取宽容的方式表示接纳。由于幼儿时时处处需要成人给予保护,因此他们更需要成人给予理解、关怀、体贴和爱护。教师作为幼儿的启发者,必须做到对幼儿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切的了解,这是达到良好师幼互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从多方位去了解幼儿,试着抓住幼儿的特点,设身处地地去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接纳他们的一些行为。

3.自主性原则

在师幼互动中,幼儿是具有一定的自的。目前研究者在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大多数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剥夺了幼儿自主的权利,我们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支持性原则

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都很强,常常对教师发起语言、行为等的互动,想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的进步,使幼儿变得更加自信,还要对幼儿的新兴趣、新设想给予积极的鼓励,从物质和精神上积极支持幼儿进行大胆、充分的探索和实践。

5.个性化原则

面对同一种情景,幼儿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接纳每个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特色。要允许幼儿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念、兴趣、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教师要对幼儿的观念给予适当认可,尊重幼儿自己的自由表现。

综上所述,师幼互动需遵循这些基本的原则,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才会变得和谐与完善。

(二)策略

1.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为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保护者,从而将幼儿置于被教育、被保护、被管理的地位,形成了不对称的师幼互动关系。[9] 其实,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学习者。在幼儿自主的活动中,以普通参与者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积极互动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这样的定位,那么他们会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与需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去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2.接纳与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许多研究表明,师幼之间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幼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10]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首先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为他们提供各种探索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与条件。因为关爱幼儿是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在关爱幼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爱会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同时也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关爱不是体现在一时一事之中,而是体现在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其次,教师要多与幼儿进行积极、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多鼓励、赏识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同时,要学会用正向的、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多给以赞扬和鼓励等肯定性评价。对一些行为问题,也应该以正向引导为主,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与关爱,使幼儿在被尊重和被赏识过程中体验到自尊感和被支持感,从而产生更强烈的互动动机。

3.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根据教育任务与内容的不同,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从互动范围看,有教师与全体幼儿的互动,有教师与小组的互动,还有教师与个体的互动,三种方式互为补充;从互动主体的作用看,有以教师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也有以幼儿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11] 生活中,不同幼儿的个性千差万别。有的孩子积极、主动、独立性强,他们能在各项自主活动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有的孩子被动、依赖性强,常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与帮助;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而有的孩子比较内向,等等。因此,教师在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应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指导策略,去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师幼互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抓住幼儿的本质特点,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鼓励幼儿,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当幼儿主动与教师互动时,应该给予肯定,增强幼儿的信心;当幼儿在互动中有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带而过,要指出幼儿的错误所在,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并加以引导。此外,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多与幼儿沟通,而且要做到公平公正,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设身处地地着想。教师若能在新的教育观、儿童观的引导下,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指导,以幼儿的眼光去看幼儿的世界,去感受幼儿的心情、态度与观念,去优化师幼互动过程,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幼儿就会感到被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满足感和温暖感。这样就为师幼互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不断地向理想化教育境界迈进。

总之,师幼互动问题关系着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我们需认真研究和对待师幼互动,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5][6]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何文,傅敏敏.“预设与生成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报告[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卢乐珍.关于“师幼互动”的认识[J].早期教育,1999(4).

[4]巨金香.情感视阈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彭何芬.对教学互动的再认识[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1).

[8]姜勇,庞丽娟.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5).

[9]朱启美.师生互动教学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