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31: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智能、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形成纵横交错,多方位、立体化的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旨在全方位、多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以此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征
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被抽样调查的13.1万大学生,有心理疾病者高达21.13%。有位调研者曾经调查了北京20所高校,结果也表明,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6%;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6%。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环境应激。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同学之间交往的语言隔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对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的大学新生构成了挑战,这些变化意味着大学新生将开始独立生活,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生活以及交际等众多问题。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应激,容易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校的冲动行为。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因家庭矛盾难以解决,导致心情烦躁,行为也异常起来,继而发生与同寝室的同学发生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驱使下,擅自离校达一个星期之久。其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青年人所独有的理想特征,决定了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殿堂后即开始设计自我完美的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因素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可能造成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攻击社会,部分学生因此而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自杀企图等心理健康问题。在我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中学期间学习非常优秀,本想到大学来继续中学的辉煌,但到了大学之后由于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自己显得很普通了。于是在几次失败之后,就表现出另一番景象:经常不上课,也不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曾一度消极颓废了一段时间。在我的关注下,改变了她的心态。其三,在人际交往中的有障碍。在大学阶段中,大学生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应酬性人际交往,在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的同时,当自己的交往成功或失败时,经常作出极端性定性评估。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孤僻的困境,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其四,与性有关的困扰。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意识不仅会造成其心理问题,对两往上往往有不健康的目的,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常表现出怪异的行为特征,比如同性恋、露阴癖、恋物癖、窥阴癖、易等。及时是正常交往,当恋爱双方发生变故时,也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此外,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等,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需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系列偏差和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足的问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将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并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广大师生对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概念的认识存在着误解,导致大家忌讳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专项资金严重不足,心理健康中心建设不完善,设施配备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效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3.2专职工作人员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缺乏的现象,整个学校几千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有些学校由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医务人员等兼职担任,缺乏专业性,必将影响工作效果。心理咨询工作很容易受到咨询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还应加强对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咨询技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动态开放性
目前几乎全部高校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或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健康成长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是仍有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普及力度不够,只有少数学生能从中受益。一些学校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预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设的目标、内容进行操作,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对目标的灵活变通,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课程内容大多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表现为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没有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性不强。课程实施方面,多采用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既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也有活动课程的性质。它关注的主要不是学生认知范畴的问题,而是通过认知实现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
4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为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
5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世纪的中国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在新世纪里又将会以何种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历史的责任,时代的重托,人民的希望都毫无选择地要求这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磨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身心。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尤其重要的。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5.1合理的定位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方法上和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只有领导的注重,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的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之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和需求,积极的开展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避免只关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现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上要优化,将教育摆在首位,关心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5.2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预防,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5.3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技能要求很强的工作,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要懂得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有自己接受了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才能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上的心理医生是有区别的,因为辅导员所要工作的对象不是不可知的,而是确定的,是自己经常接触的大学生。这就为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供了前提,为此,要求我们要积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除此之外,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是最好的影响,要以身垂范,以收润物无声之效。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本着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每天我们要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以此来影响身边每一个大学生。
5.4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关键词: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测量;SCL-90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41-04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既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的繁荣和稳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在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照顾,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6—16岁之间的儿童[1][2]。据2009年5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5 800万人。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3]。
值得关注的是,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成年,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到了大学校园。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类学生还将陆续长期存在于大学校园。我们可称之为“留守大学生”或者“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应该看到,一方面,能够进入大学校园的这部分留守大学生是同龄留守儿童中的佼佼者,其特殊的心理成长经历值得探索;另一方面,幼年时父母关爱的缺失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留下创伤和不良影响,在面对大学这一新的环境时,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应对方式不当,以前隐藏的心理问题就会被激活出来,严重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产生极端的后果。
因此,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高校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家庭的稳定和祖国的未来。新时期下,加强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视角。
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于留守儿童[4] [5],对留守大学生的研究,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鲜有提及。本文拟通过对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希望对提高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校4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其中,留守大学生200名,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普通在校大学生200名,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方法
1 .一般情况调查
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所在院系、专业、年级及家庭情况,如父母是否曾外出打工,父母外出打工是一方还是双方,父母打工时间,父母打工时自己的年龄,父母打工的地点等。
2.主要研究工具
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由L.R.Derogaitis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测验的10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情况)。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中文版)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留守大学生和非留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总体情况良好;但在强迫、人际关系和敌对这三个因子上,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分析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留守大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正常的亲子交和亲情关怀,缺乏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容易造成留守大学生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加之进入大学校园后,其入学前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大学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对大学环境适应不良,遇到问题又往往闷在心里,造成性格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甚至敌对;另一方面,留守大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和家人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对自身也是要求严格和追求完美,因而更容易出现强迫的问题。由此可见,早期的留守经历对留守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不同类型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1.不同性别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留守大学生中,女生和男生在各个因子上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强迫、抑郁、敌对和偏执四项的得分男生要高于女生,而人际关系、恐惧、精神病性和其他这四项的得分女生则要高于男生,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得分几乎没有差别。有文献报道,女生的心理问题比男生更为突出[6],而本研究中这一现象并不明显,推测可能与女生的其他背景值(如留守时间、留守年龄等)相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论证。
2.不同年级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由表3可以看到,不同年级的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是一、二年级学生的各项因子得分要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不同年级的留守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因子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差异显著(P<0.05)。低年级学生受留守经历的影响更大,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本身要经历新生适应期[7]。所以,对低年级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尤为关注。
三、建议与对策
(一)了解和掌握留守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院和学校两级的留守大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基本内容可包括留守大学生的姓名、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地址等情况,以及其详细的心理状况记载。同时,对留守大学生实行动态跟踪,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随时更新档案资料,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
(二)加强对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关注和心理辅导
首先,高度重视心理知识的宣传、学习和教育工作。一是通过网络、广播、报刊、杂志、展板、专栏、横幅等多种形式和年级大会、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渠道广泛宣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识,使广大留守大学生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二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建设工作。建议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将此门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已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应做好相关课程的建设和规划,并重点关注留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教学工作,使留守大学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情绪的合理方法。三是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开展心理咨询。一方面,高校应从物质、人员配备等保障心理咨询机构的构建;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有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留守大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对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面对面的预约咨询、“心理热线”电话咨询、心理信箱、网上咨询等等。同时,可采用个人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朋辈咨询。四是及时妥善处理心理异常的留守大学生。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的学生,应立即转介到专业诊断和治疗机构,并积极配合相关机构的工作。
其次,构建和完善班级、学院、学校层层管理、层层负责、层层上报的制度。做好对学生骨干、班主任、辅导员等基层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指导和培训,畅通信息渠道,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调试作用和凝聚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促进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可根据本校留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实留守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使留守大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培养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学会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从各种活动的交流和沟通中寻找温暖和友谊。如校园心理话剧、心理游戏、心理讲座、亲情信、文艺表演、球类比赛、先进人物报告会、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等。
(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环境
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的健康教育氛围,对于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无疑是有利的推动。从宏观环境而言,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室风、班风和校风。从微观环境而言,首先,引导同学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留守大学生,形成公平竞争,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其次,保障广大留守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对侵犯留守大学生权益的事件要及时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第三,树立先进典型,对表现优异的留守大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首先,每位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树立民主平等、关爱尊重、信任宽容的思想,要公正地对待每位留守大学生,尊重留守大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他们的隐私和秘密。即使学生出现失误或者过错,也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其次,要关心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帮助,尽全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情绪和状态。再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他人,找准人生目标的定位点,明确奋斗方向,并坚定不移地朝着奋斗目标做不懈的努力。最后,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教育管理体系
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家长的作用以及与高校的配合工作十分关键。首先,要提高家长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行为,对待孩子既要爱护,又不能够娇生惯养。其次,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外,更多的是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所感。第三,高校应定期不定期通过电话、信件、E-mail等多种途径与留守大学生的家长联系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
此外,全社会也要加强对于留守大学生的关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的局面。
(七)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目前,对于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仅见于少量的报道。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群体,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开展更多的工作。一方面,拓展留守大学生的研究范围。留守大学生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农民工的子女,还有外出经商人员子女、部分异地求学大学生、出国人员的子女等等,涵盖各个阶层背景的人员。另一方面,加大对于留守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高校可设立专项课题,更加深入地探讨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力求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内容的突破。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键时期。留守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点对象。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都应加强对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身心健康、信念坚定、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32-34.
[2] 周艳波,曹培忠.论留守儿童人权保障的缺失及法律救助[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27-29.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
[4] 朱俊卿.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趋势[J].教育探索,2009,(7):133-134.
[5]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3):15-25.
关键词:社会大环境家庭状况校园小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耐挫力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频繁,其危害和后果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和媒体热切关注的话题。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其中,15-34岁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段。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高峰年龄段,自杀率相对较高。仅仅以广州高校来举例:在2006年短短的几天中,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5月29日,广州大学一男生跳楼身亡,仅仅隔了一日,也就是5月30日,广工大一女生投湖身亡。6月2日,海珠区某高校一男生因作弊被抓跳楼自杀。更令人震惊的是华农一周内发生4起跳楼事件,其中包括一名女研究生。由此可知,研究大学生自杀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大学生自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
1.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压力
(1)社会混乱思潮的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国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和信息不断地涌进,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击形成一股混乱的文化现象,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严重冲击,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青春成长期,具有心理不稳定、不成熟的特性,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越来越浮躁、急功近利,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对学习敷衍应付,甚至认为“读书无用”,每天忙于角逐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略思考生命的价值,一旦所求受挫,思想修养严重贫乏的他们就很容易陷入失望和痛苦中,从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另一方面,面对混乱的文化思潮,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形成稳定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迷失、困惑,当挫折来临时,他们找不到人生支柱,很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2)就业的压力。2009年2月,石家庄某高校女生刘伟不堪就业压力在毕业前夕自杀,留下10万字的日记。在日记中,刘伟写道:“自从升入大学就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是‘找工作难’,多少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一直感觉压力很大,常听人们形容招聘市场人山人海的壮观,但从没有真正见过那样的场面,既想去看看却又有恐惧,内心极矛盾。”一次次的应聘失败,滚雪球式的就业压力终于让她心灰意冷走上不归路。现在的高校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今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工作供求矛盾:截至2009年3月1日,广东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有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就业难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他们产生失落、绝望、悲观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即时排遣,很容易以极端方式来寻求解脱。
1.2校园小环境的压力
(1)学业的压力。2006年2月28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没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从5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2007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系的一名大四学生,毕业前夕因为论文推迟答辩突然自杀身亡。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对大学生的学历和证件非常看重。随便打开报纸,银行普通的前台职位招聘都要求具有研究生文凭,甚至一些卖肉的也招研究生。这种表面人才过剩的畸形发展必定驱使高校重视和督促片面的学业教育,一方面过于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学生奔命于考证、考级,在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下,有些心理承受弱的大学生必然不堪重负渐渐崩溃。(2)人际关系压力。很多人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那儿充满了青春、朝气、友谊。高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青年阶段,他们强烈渴望人际交往,渴望通过友谊满足被人接受、理解的需要。然而,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人际网络。而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往往带有较多的不实际的理想化色彩,一旦个性无法融合就容易引发摩擦,有些又不愿意把这些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同学交流沟通,而是独自消化隐藏,过多的积压失望和忧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而且大学生恋爱成为高校常见的风景,一旦失恋,心理、为人处事能力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往往感受到巨大的挫折,成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诱因。
1.3复杂的家庭状况
(1)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有些家庭父母关系紧张,时常爆发冲突,甚至把子女当做发泄怨恨的对象,家庭变成战场,充斥着火药和暴力,子女时常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中,久之必然形成不健全人格,遇到问题容易走向绝路;有些家庭整天忙于事业,很少关心子女,孩子相当于“留守少年”。而孩子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亲情的呵护,如果长期缺乏亲情的理解和支持,只会陷入孤独寂寞,烦恼空虚的不良情绪中,极易引发心理疾病;有些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保护娇纵孩子或者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对子女随意训斥、体罚;有些父母离婚后,监护方总以受害者的身份攻击对方,破坏对方的形象,使孩子失去对人的信任,陷入矛盾之中。有些又过度补偿溺爱孩子,让孩子性格脆弱、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任性、暴力、自残的源泉。(2)家庭经济状况。周芳在《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提到:“在不同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群体中,自杀意念率最高的是收入不稳定的人。收入不稳定,容易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人均年收入大于6万的人的自杀意念率排在第二位,这部分人生活富裕,家长大多是单位的骨干或小有成就的私营业主,他们面对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一般较大,内心的矛盾冲突会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工作繁忙,陪伴子女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的子女的自杀意念率较高。此外,由于本次研究的被试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很好的经济条件是由其父母的经济能力决定的,财富并非他们本人创造,富裕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比较容易获得满足,如果没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他们容易出现无需求,从而缺乏生活的动力而产生自杀意念。自杀意念率最小的是年收入2.4~6万的人,小康家庭,不用为温饱问题担忧,心态比较平和,父母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不会太大,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子女,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在论文中,周芳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最贫穷和最富有的家庭大学生自杀意念率是最高的,可见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
1.4个人因素
(1)自我调节能力差。大多数自杀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有困难和痛苦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他们极其看重所谓的精神独立,内心孤芳自赏,他们很少和同学交往,没有成熟的处世方法,容易陷入失望与挫折中,尽管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也不善于自我调节,不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化解和释放不良情绪,相反,他们会长期积累这种抑郁,在长期的焦虑中身心失去平衡,从而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2)挫折教育缺乏。面对同样的挫折,受过挫折历练的学生会觉得是一种考验,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而一向一帆风顺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他们就像温室的花朵,耐受力较弱,小小的困难就会过分敏感,惊慌失措,在烦恼、忧郁中越陷越深,无法解脱,经过几番挫折后,容易诱发心理疾病,产生自杀倾向。
2如何预防高校学生自杀行为
2.1重视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将来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主人翁,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全社会都应当把如何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问题摆上重要议程。我们全社会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阳光的舆论环境,尽量减少不良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摆脱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我们要尽力支持和理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给他们多一点关注,形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周边氛围,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自杀困境;其次,我们的报纸、电视、网络等等媒体必须加强为大学生构建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大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呼吸到新鲜、和谐的健康舆论空气,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提高责任感,爱惜生命,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危机。
2.2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是一个微观的小社会,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完整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当营造一个集优良学风、深厚的文化韵味、亲切的人性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娱乐等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吸引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让大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既受到生命、人生价值观的文化导向,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充实、快乐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心胸开阔,朋友增多,在无形中化解了大学生因挫折而产生的自闭、忧郁等不良情绪,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渐渐恢复到乐观、开放的心境中来。
2.3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改进教育方式
父母应当创建和谐、平等、爱护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温馨的情感关怀,在安全、自由、舒畅中放心长大,从而形成自信、健康的人格。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注意日常言语和行为,尽量客观地评价周边的人和事,让孩子在琐事中,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能正确判断是非,勇于承担责任和错误的健全的性格;据某媒体报道:委内瑞拉儿童教育专家何塞·塞加拉在“人性化教育”的学术报告中分析了儿童人格、自我评价和独立感与父母言传身教的关系,提议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要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父母应当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应当为孩子制定合理、科学的行为规范,以朋友的姿态主动平等地和孩子沟通,要学会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避免用粗暴的方式惩罚,而要耐心地用语言和行动,在爱的交流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2.4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在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建立动态心理档案。每一个新生入学,高校应通过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等手段及时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建立细致、详尽的心理健康档案。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学校要切实作好贴身跟进工作,通过师生近距离地互动,建立起师生互相信任,交流顺畅的纽带,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在学生中选拔学生干部或骨干组建心理互助小组,在生活和学习交往中及时反馈同学的心理情绪变化;班主任和心理工作者定期与家长电话或网络联系和沟通,对性格内向、自闭、心理状况存在异常倾向的学生重点跟进,以便及时辅导。通过以上种种方式,高校要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轨迹,建立起大学生动态心理健康档案。其次,完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引进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心理工作者,要按师生比例配备足够的心理咨询教师,对于现有的心理工作者,要定期组织培训和出外学习充电,以最先进的手段和信息提高心理咨询和测试水平,从而达到最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最后,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高校要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或讲座,编制和发放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通过各种层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帮助他们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预防心理疾病的抗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从而达到避免学生采取过激行为应对危机的效果。
2.5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据某媒体报道::“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观点,其后其理念在全球迅速发展。从美国学者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到日本1989年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污辱、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再到台湾、香港的中小学系统地开设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我国许多教育专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而且也逐渐认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应当担负起教育变革的任务,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通过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把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思想观念深刻植入学生的意识深处,着重帮助学生认识到做出危害自己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的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和损失,并且以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参观监狱、观看交通事故的宣传电视和图片、倾听自杀事例的危害讲座,让学生了解死亡知识和苦难;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生的历程,比如出生、成长、中年、老年、死亡、突发事件,各个阶段面临的困难、任务、具备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普通人和身边人的事例,培养学生形成大家都是“平凡人”、“社会需要平凡人”的理念,教育学生面对逆境应如何生存以及协调生存环境,要认识到人生难免低潮,这是每一个人生的难题;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在领悟人生意义中确定自己生命活动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和珍惜生命。
2.6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耐挫力
高校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承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受困者的认识角度和信念。要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解释和看待逆境,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观察问题,要认识到事物具有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这样,遇到困境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校的心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性、协调人际关系技巧和情绪控制、宣泄的基本方法,要强调有关青年期心理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的技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耐挫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