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4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效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引言
根据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四大要素分别为:劳动力(包括劳动力供给、熟练程度、受教育情况),土地(包括土地、矿产资源、燃料资源),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资金、道路)和技术(包括科技、管理、企业家才能)。从这几个方面衡量一项工程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评价指标,是合理且较为完善的。
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交通运输项目工程投资可以通过乘数作用直接成倍增加经济增长量[1];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设施是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要素,建成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作用于各个经济活动领域。故可以将交通运输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模型。同时,交通运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其建设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城市居民的效用水平。因此经济效益,交通运输经济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建。
本文对京津城际高铁经济和社会效应评估指标的建立过程正是以上述思路和广泛的周期性调研所求得的数据为基础。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方面,主要采用有无比较法,分别计算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国民经济效益并进行对比。京津城际高铁作为推动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自2008年建成通车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带动了第一、第二产业如制造业、电力、燃气、钢铁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站。根据调研所得数据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乘客乘坐高铁往返于京津两地之间的主要花费为商场购物以及住宿和餐饮;近百分之七十的乘客乘坐京津城际高铁的目的是工作、学习以及旅游;并且有很多北京的居民正在或打算到天津买房置业。因此,京津城际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教育和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也很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举足轻重。城际高铁是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典范:它采用了从德国博格公司引进的板式轨道技术。全线共使用了36,092块博格式轨道板。因此,本文将在古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运输的自身特点,建立考虑了技术进步因素之后的生产函数模型,使得模型的评价功能更加完善,更能突出城际铁路的自身特点。并基于此模型分析城际高铁的宏观经济效益。
京津城际高铁不仅对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以其速度快,效率高,环境舒适的优点扩大了往返于京津两地的客流,缩短了乘客出行的时间,增加了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给乘客提供了很大的效用。
因此,对京津城际高铁的社会效益主要考虑诱发客流指标、节约时间指标、减少疲劳指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指标。通过京津城际铁路建成之前和建成之后进行有无对比,从而将本身较为抽象的城际高铁的社会效应通过这几种指标定量地描述出来。
二、建立经济效应模型
本文建立的交通运输建设经济效应模型将交通建设投资与其它资本投入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生产要素进入模型,具体表述如下:
其中:
――表示社会的总产出量;
――表示基期的技术水平;
――表示技术进步的速度;
――表示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投资;
――表示将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分离出来之后剩余的资本变量;
――分别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投资的产出弹性;
――表示在技术突变情况下的技术进步系数;
――表示项目的虚拟变量,其定义如下:
;
考虑到在建成通车后一年内是固定常量,因此将(1)式求全微分并在等式两边同除以得到:
因此,城市交通运输建设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2]:
;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
于是可以由此计算出京津城际高铁建成通车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城际铁路项目总投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城市交通运输建设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生产总值变化量
三、定量分析京津城际高铁的经济效应
在本文的分析中,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了天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效益,选取天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选取天津市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的总投资为,t表示年份序列,时间段为2000年至2008年。采集的数据如下表:
表一 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08)部分数据
年份
天津市GDP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城市交通运输投资(万元)
城市总人口
(万人)
2000
17018800
5456833
631167
1001.14
2001
19190900
6161718
889282
1004.06
2002
21507600
7211730
900870
1007.18
2003
25780300
9462688
1004512
1011.3
2004
31109700
11652410
937390
1023.67
2005
36976200
13490029
1678371
1043
2006
43442700
16458348
2039652
1075
2007
50504000
23127804
758496
1115
2008
63543800
31077077
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1]档案信息资源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指标体系,以量化的数据反映我国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进程、存在问题,特别是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影响力,对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意义
测度是数学概念,测度理论是实变函数论的基础。目前,测度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如可持续发展测度、信息测度等,主要还停留在测度方法的研究上。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成效是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度量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成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课题,既能丰富档案开发利用的理论,也能更好地指导开发利用的实践,使我国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更为有效的利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理论方面,档案开发利用理论以往多侧重于开发利用的策略、方法等研究,对开发利用效益研究不多,而探究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问题,可完善对档案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价,丰富和深化开发利用的理论。实践方面,这项研究能有效指导档案开发利用实践,促使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测度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力,有助于坚定档案开发利用的正确方向,档案开发利用是对档案所承载的信息资源加工、输出、接收与运用的过程,以实现档案的使用价值,即档案信息对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有用性,从而实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这项研究可促使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努力方向。其次,有助于发现档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第三,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档案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开发工作水平,使档案开发利用的目标更明确,成果更实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信息资源。
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实质和原则
2.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实质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实质,就是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测度作为数学概念,要求测度的指标和结果尽可能量化,但档案开发利用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不可能完全用量化的手段来准确测度。这个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进行测度?笔者认为,采用测度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更实事求是,即通过科学评估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绩效,达到测度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这一目的。绩效就是对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情况的综合评价,本身就含有成绩和效益等内容,投入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包括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既包括工作结果,也包括工作行为,目前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用在公共部门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绩效评估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三个主要角度对管理活动进行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测评,因其综合运用了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做尽可能准确的评估,因而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绩效状况。绩效评估涉及很多方面,仅从基础理论框架上划分,绩效评估体系就包括评估对象及要素、评估主体、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绩效进行评估,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估原则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档案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种种数据及其成效等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2]。因此,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可以借助档案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2.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的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动态的。为能较为准确地衡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测度原则,这对测度工作尤其是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2.2.1目的性原则测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指标体系的制定、建立、执行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希望通过测度,找出问题和差距,寻求改进的方法,以达到更为优化的效果,为后续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方案优选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测度指标的选取必须目的明确,指标要客观、本质地反映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测度出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力,从而全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
2.2.2科学性原则一是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指标的选择与层次划分要符合逻辑思维习惯,且各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目标导向,不能太抽象或似是而非,应为可量化的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不能仅仅是定性的,还要避免选择模糊含义的指标,以免出现互相矛盾、标准不一、越界划分等错误;同时,指标层次之间的界限要明晰,但各层次指标并非孤立、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二是测度方法的科学性。不能只选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来进行测度,而应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测度,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更真实有效。三是测度选取的代表性指标的科学性。对于有关的测度指标要进行筛选,所选指标必须典型、有代表性,能科学反映档案开发利用的水平及影响。
2.2.3模糊性原则人们构思一个复杂、系统的测度指标体系时会发现相当一部分指标可能属于定性指标,而且某些定量指标也很难用准确的数值表达,这是被测度对象的属性决定的。同时,测度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决定论”的体现,往往是测度者观察角度不一、测度方法多样。因此,借助模糊,将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应用于档案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领域,在追求准确完善的前提下还得允许一定程度的置信区间存在,以系统综合的指标效应反映总体的质量层次,测度效果将更为理想。
2.2.4动态性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应有不同的建设策略和工作内容;同时,用户新的和潜在的信息需求总是不断显现。由于测度对象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档案开发利用影响力测度也应适应其规律,不断总结、改进,修正测度标准,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以获得有效的测度数据,为完善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测度指标体系是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如何使指标体系更科学、合理,须遵循科学的方法,本文在分析经济社会环境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测度指标体系。
3.1测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需要考虑的因素档案部门是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的一个要素,必然与其相互作用,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档案部门的行为,因此,测度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仅要考察档案部门内部影响到档案开发利用的因素,还要考虑这一行为与外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只有全面考察这些因素,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全面、科学。
3.1.1档案部门因素档案开发利用就是由档案工作人员通过若干工作环节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及时输出档案信息,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档案部门内部影响开发利用的因素,主要有档案工作人员、馆藏量、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有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法规等五个方面。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其整体素质和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档案馆藏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丰富的馆藏和优化的馆藏结构有助于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无馆藏就谈不到开发利用。档案用户除了需要原始信息,往往更关注经过分析、预测的综合信息,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科技信息,这要求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深加工,下大力气做好层次深、专指性强的二次甚至三次性的信息开发。目前,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还不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需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大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力度,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我国当前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对档案信息的管理缺少协调和沟通,致使档案信息传播的不同系统职责不清,各行其是,成为制约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3.1.2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反映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产生开放和开发档案的方针、政策,档案开发利用政策也影响着政治环境,如档案开放、公布制度的实施,配合了政府信息公开,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从而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包括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规模、速度、水平和效益。档案开发利用是服务性的科学劳动,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档案工作者主体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越发达、投入的经费越多,开发利用工作发展得越快。而档案部门只有做好开发利用,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认可,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文化因素指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档案资源有必然的利用需求。档案真实记载了人类科学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情况,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储备形式。这一属性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科技因素指科技进步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互为影响。现代科技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了档案部门深入开发档案资源的能力。同时,档案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对其深层次发掘并服务于科技工作,既充分实现了档案自身价值,也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
3.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测度指标体系设计据以上测度原则及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测度指标应包括三大类,一是档案开发利用规范,二是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三是档案利用效益。这三类指标中,开发利用方式主要反映开发利用活动的过程或行为,利用效益主要反映活动的效果,这两项指标都反映了档案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直接影响;而规范是开发利用方式及效果的制度保障,对经济社会间接发挥着影响力。
3.2.1档案开发利用规范该类指标包括制度规范和管理规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保障,主要反映有关档案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制度规范主要包括档案的开放制度、公布制度、利用制度和开发制度等,其中开放制度主要规定了档案开放利用程度有多大、如何开放、开放多少档案等,公布制度主要规定公布档案的形式和频次,利用制度主要是档案利用主体、利用程序和内容方面的规定,开发制度主要是开发主体、开发程序和内容方面的规定。管理规范主要是档案工作标准的制定,包括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等。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社会效益;策略思考
随着人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与服务的要求逐步提升。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成为高速公路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大,如何运作这种资金密集型的项目进而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成为高速公路工作者关注的方向。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与探讨高速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高速公路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概念界定
交通是经济发展首要的环节,不同于其它工业行业,高速公路的建设会涉及到政府与社会的效益、高速管理单位的效益以及高速公路通行者的使用效用。根据使用效应,我们可以将高速公路的效益划分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1.1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集装箱运输、绿色产品和高客运输以及超大货物的运输都获得了高速发展,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优化了公路交通的运输结构,提升了运输速率与效益。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原材料,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建设也有效带动了建造业的整体发展,在总体上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此外高速公路划分为快慢车道,还设置了各类互通立交,与混合行驶相比较更有助于降低油耗与汽车损耗,大幅度缩减了行驶时间,增加了行驶舒适度。
1.2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快速封闭与连接各个城市,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与运输来往,推动落后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城市之间的特色产品与商务贸易能够顺畅流动,还有利于促进商品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除此之外,便捷的交通环境也能够助力旅游业的兴旺,带动旅游消费向更高端的水平发展。高速公路的沿线也会由于其建设和运营享受到便利条件,对于招商引资、投资建厂和便利货物运输产生有利影响,还方便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地就业与走亲访友,可以拉近城市间的距离,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2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意义与影响
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强其建设与管理工作,经济效益提高也为缓解我国的交通紧张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对策和物质基础,为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经济保障。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总体结构的完善与发展,对于建筑相关的行业进步也起到促进作用。提高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由于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提高可以促进相关地区高速公路与有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就业率,为更多毕业生提供了工作机会,不仅如此,还能更好地管理与改善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让更多的社会人员了解到高速公路对人们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的必要性与重要作用。随着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实现,社会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作用也得以体现,有助于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目前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和状态,推动形成资金、劳动力及建筑技术一体化的完整运输结构,形成统一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运输体系。高速公路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高效地确保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降低配送延时情况的发生频率,进而带动与提高我国各服务行业的整体质量。
3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公路运营效率
现阶段伴随高速公路营运事业的迅猛发展,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出整套的规章制度,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能够有助于有效地管理高速公路。作为运营单位,可以参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适合本地区域发展的相关条例与制度措施,从而能够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的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展开科学的运营工作。若是各地依照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制定相应的规范细则,就能够促进各部门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使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规章制度履行职责。
3.2强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降低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项目属于服务行业,必须先要换代升级它的基础产品与服务项目。高速公路管理企业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定期科学的养护,针对路面发生的破损问题应及时维修与进行养护管理,必要时对桥梁通道实行清疏管理,及时更换与清洁已损坏的安全设施,并强化公路沿线地带的多功能绿化养护工作。如此便从根源上遏制了由于道路质量状况不良导致的安全隐患。另外还应当管理和监控道路运行状态,进而有效减少其公共设施的损坏现象,延长高速公路的通行寿命,也有利于节约维修成本。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者而言,这些手段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有力降低了其事故的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过程中满足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这个视角来看,强化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与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健康服务于正常运转的完整性,最终在低成本的管理养护中促使其经济社会效益稳步上升。
3.3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品牌促发展
高速公路运行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服务区与收费站等高速窗口单位以点多、线长和面广的特点,直接接触并服务于广大群众,每个细节与每次服务均代表了交通行业的窗口形象。因此服务行业必须加强情感层面的认知,窗口化服务的优劣程度深刻影响到司乘人员对于交通行业的整体印象。为了使司乘人员享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服务人员需要严格遵从服务守则,做到有问必答,以热情的态度进行微笑服务,善于使用文明用语,重视仪表仪态的规范展现,从而可以为司乘人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此外高速公路还应在打造服务品牌上继续深入思考,争取创造一系列收费站、养护区及服务区的先进国家级或省级的服务品牌,为获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而努力奋斗,以此来带动高速行业整体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其社会与经济效益。
3.4强化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
首先应当建设好高速公路的基本保护设施,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防护栏、安全隔离设备、防噪音设备以及安全标牌设施的总体建设,要及时更换掉已损坏的设施。其次应当确保高效的高速公路通行率,及时清除影响通信的不利因素,注重应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在收费环节中,使用高效的收费模式可以高效地缓解道路交通的拥挤状况,而且还有助于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稳定。
4结语
提升高速公路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手段就是强化高速公路的安全控制。高速公路工作者应当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完善与健全道路交通制度,为高速道路运行管理寻求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艳丽.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7(07):22.
[2]李翔云.关于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5):151.
[3]王剑强.试论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J].新经济,2015(35):108-109.
[4]刘洪昆.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主要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122-123.
[5]王巍.就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主要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5(19):258.
关键词: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计价;基础理论:方法
社会有关部门都是自成体系的复杂系统,对这些系统的计量评价早已普遍展开,并出现了一大批评价机构与人员,出版了大量的论文著作,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力图从计量评价原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手进行初步探讨。
1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计量评价理论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原理研究的由来与基础有以下几点。
1.1 计量评价的地位和重要性
社会经济领域的理论多种多样,而笔者在对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计量研究中发现,整个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讨论的客观对象,无非是揭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被揭示的数量关系可以归结为三大类。
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大小多少强弱相比较而得出的指标值的关系,是某阶段不同事物发展状态的指标比较关系。
二是事物自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非因果性时序关系,即人们常说的历史规律的计量表述。
三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在运动变化中的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是最复杂的关系,也是讨论得最多,在理论体系中占比重最大的科学。
所有的基础理论科学(不包括技术与方法性科学)所讨论的计量分析内容都没有超出这三者的范围,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研究这三大关系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这三大关系都可以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
计量评价要讨论的是第一种关系,即已经给出评价对象的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平高低、能力强弱、影响大少、发展速度快慢等等一些条件。它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三大关系之一。
在这三大关系研究中,事物的计量评价关系研究是基础。因为事物的时序关系(历史规律)是事物状态(计量关系)的变化过程与变化规律,通过状态数据的变化体现出来,没有事物在各个时点上的状态数据,便无法定量讨论事物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事物的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定量分析也要建立在统计评价数据的基础上,没有数据作基础的相关分析,因果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需要说明的是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因为相关关系也是部分程度的因果关系。
由此可见,我们要进行规律分析、相关分析、因果分析,必须先了解不同事物的各自状态,从各自状态在相互运动中发生的变化,来分析他们之间的连带关系。如果各个事物的状态数据都没有,便不能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因此,事物的状态计量与评价是关于事物的一切分析的基础,没有事物的状态计量就没有其他定量分析,可见其地位是多么重要。
1.2 计量评价的历史现状与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正因为社会领域的计量评价如此重要,所以这方面的探索有着较长的历史、较多的成果、较大的规模。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成立国会服务部(CRS),直接针对各委员会及议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与评价,而其中与科技有关的分析与评估即可认为是评估的雏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该项工作在美国已成为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并建立了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支持系统。其它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开始于20世纪的40-60年代:瑞士、瑞典、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新西兰、泰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基本效仿美国开展科技教育评价活动的国家有瑞典、德国、丹麦、荷兰、澳大利亚;部分借鉴美国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估的国家有瑞士、匈牙利、墨西哥、俄罗斯等。日本的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科技审议制度,到90年代已形成了完善的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增加了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估的透明性、公开性,使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评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世界各国对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计量评价都已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与步骤。由定性分析转向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为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也有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国家。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英国、瑞士的评价以定性为主,瑞典基本上是定性分析。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体系。概括起来这些机构已有两种属性(政府性的和非政府性的)和三个层次(国家级、地方或省级、科研院所高校级)。由于各国从事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的历史背景不同等诸多原因,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作用也有所差别,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都相当健全,两种属性和三个层次的机构并存,所不同的是日本高层的评价机构较多,欧美则较少。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至今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有些还是根本性的,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系统的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的主观性、经验性太强,而科学性太差;评价的组织者不规范;评价的内容较紊乱;评价的数据源多种多样;评价的方式参差不齐等方面。
1.3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理论的构成
社会计量系统评价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重要问题,方法研究较多,对基本原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构建计量评价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还不成熟;但与评价相关的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则较成熟。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1.3.1 科技计量评价理论由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构成
总论包括两大块理论,即各种评价都需要运用的最基本的四大评价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与综合指标)理论和评价过程中的四大关键环节。即指标选择、指数分类、指标建模、结果检验的数学规则与方法。
各论是把基本指标用于特定对象的评价。在总论中我们用四大指标基本覆盖了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中的全部内容,在各论中,有多少评价对象,就有多少种评价。各论的计量评价方法体系要庞杂得多,但它们都离不开对四大基本指标的运用。现把各论分为两大块,①特定对象评价,包括:区域评价(一个省、一个市等的某一方面评价或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部门评价(如工业评价、农业评价、教育评价等)、单位评价(如对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医院等单位的评价)、工作要素评价(如职工队伍评价、经济状态评价等)。②工作方面评价,包括工作水平评价、工作质量评价、创新程度评价等。
总之,各论中的各种评价都是运用总论的理论
与方法,结合实际进行的评价是应用性评价。
1.3.2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的四大基本指标的内在联系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所有评价指标都可以按从简单到复杂的依次包含关系分为四个等级(或叫四类),每个等级(每类)又包含一些子指标。如图1所示。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评价也好,测算也罢,所有指标都包含在以上四类指标之内,它们四者构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联系、指标繁多的体系,覆盖了评价领域的各个方面。
数量指标是直接从测算对象数出来的与量出来的单个指标。如一个地方的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科技人员数、科技经费数、科技成果数等。
质量指标是由两个以上数量指标而体现的,在数量指标的基础上得出一定规模的地方与单位的活动效果水平的大小,质量指标包含了数量指标,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科技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数、人均科研经费等等。由效能指标、功能系数、标高分析等方法解得的数据也是由两个以上数量指标结合计算而来的。
效益指标是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与成本的关系的体现。效益指标既包含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又增添了成本指标,因而更复杂。
综合指标是近些年讨论最多的。但又是不明确的指标,现在看来它是由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能力指标等四者所构成,并经复杂计算而得的指标。
由以上可见,各指标的关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关系,是依次构成和包含而不可替代的关系。
1.3.3 提出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的四大环节的基本方法与处置原则
即评价指标选择的原理方法,评价指标分类的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组合建模的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结果的诊断方法原理。
2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四大基本指标测评的数学原理
笔者认为对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系统四大基本指标的评价,总的指导思想是远离主观意识,贴近客观自然,在具体研究上找出科学的测度方法和计算方法,用科学方法代替经验方法。具体的创新性思考如下。
2.1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数量指标评价的科学原理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数量指标是整个评价指标的基础,其他三种指标都是在此基础上繁衍出来的。数量指标本身多种多样,有直观的、有潜在的、有明确的、有模糊的。对于明确直观的数据,直接统计即可,如人口数、生产总值等;对于间接的、潜在的数据,可以通过特定的测度方式或特定的数学转换方式把它测定出来,如统计学上的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就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问题。
对于模糊不清的数量指标,一直是不能不面对的难题。过去大多采用人为的划等级赋值的方法处理,现有不少人提出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解决。但评价实践中很少有人运用这种方法,原因是计算太复杂,不适用,要求实际测评者有深厚的数学功底。
笔者提出运用隶属函数和模糊判别的方法进行简化,得出步骤清晰明显的处理方法。
①隶属函数的模糊事物截距方法。首先要明确两种不确定性,即评价对象论域U到[0,1]上的映射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而概率论中从事件集合到[0,1]上是反映客观事物的随机性,但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隶属函数的方法就是在复杂的不确定性事物的[0,1]范围中,找出其临界值,在之上为1,在之下为0,使不确定的模糊数字变成了精确的定量的概念。
②模糊识别与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数据测度方法。评价对象的某些数量特征模糊。有明显层级性,但无精确数据,如人的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等。要转化为精确数据,运用模糊识别的方法,通过建立模糊向量及其内积外积、笛卡儿乘积、贴近度等途径,采用最大隶属原则、择近原则等方法抽取事物的数量指标。
③理顺了不同的繁多的数量指标,并进行分类构建。首先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内在差别指标等四类,每类再细分,由此形成体系。
2.2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质量指标的评价原理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质量指标是测度其评价对象内部和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能力价值内涵的指标,它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而产生的。另外,两个有联系的质量指标对比也产生新的质量指标。把物体的变量(数量指标)与体积(数量指标)对比得出比重(质量数据):把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质量指标)与相应人口数(数量指标)对比得出人口文化程度构成的质量指标,质量指标的高低与总体范围与规模没有直接关系。对质量指标的测度有直接测评法,如衡量论文著作质量被引频率的测度、单位生产水平的无量细化测度。
因为现在评价质量指标最常用的方法还是数量指标乘权重。过去的权数多为主观赋给的,现在要运用相对客观的数学方法。目前常用的有质量指标权数的模糊评价法、质量指标权数的模糊关系方程计算法、质量指标权数的矩阵向量评价法。
通过直接测度法、无量纲化测度法、权数评价数学法等方法,基本上能给出有理论基础的、科学的、相对客观的评价方法。
2.3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的评价原理
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中,明确了效益指标的内涵。它与质量指标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别,共性是两者都表征着评价对象所达到的水平与能力,不同的是质量指标只考虑评价对象所达到的整体水平与整体能力,而不考虑成本和投入,不考虑总成本与总收入的关系。近些年关于大学评价与排序,绝大多数评价者只考虑了各高校在本、专科教育上所达到的相关产出指标与拥有量,即各高校在论文、著作、科研立项、获奖等达到的指标,不考虑政府与社会对各高校在投入量上的差别,所以这只是一般的质量指标评价,而不是效益指标评价。效益指标是考虑投入的,要把投入与产出联系起来分析。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总的指导思想同样是尽量避免主观感性的定量分析,采用具备科学性的全面定量的评价方法。目前运用的方法有效益指标的直接比较计量方法、多因素简易计算法、量本利分析方法、拓扑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这些方法在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讨论。通过这些方法对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进行的评价既全面系统又较为彻底。特别是社会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拓扑分析方法是《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原理》一书中首创的分析方法,它包括了从一因一果到多因一果,再到多因多果的分析方法,从线性变化关系到非线性变化关系的分析方法。从正常时期到非正常转化时期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同时还都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模型与检验方法。从这些模型特点出发,推论出了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机制。
2.4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评价原理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综合评价的指标叫综合指
标。综合评价是用得最多,而评价的主观性太强。为了在综合评价中把主观经验性评价转变为科学客观性评价,笔者首先把综合指标看成由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能力指标(也可把能力指标列入质量指标)四者所构成的综合体系。
①列出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四大部分,即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科技发展指标体系。这是一级指标,还可从中划分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②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功能系数评价法,即运用功能系数评价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综合指标的方法,这是一套相对系统的方法。
③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模糊聚类评价方法,包括明确二元模糊关系等概念。
④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综合指标联合概率评价法,也是《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计量评价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方法,即把各分子都看成各自的概率指标(各指标都有不确定性),各子系统的概率指标之间的关系我们称其为联合概率关系,这些都可以用数据表达出来,也可以用概率的方法计算总体结果。
3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的四大环节的处置规则
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过程中,有四大基本环节,这都是评价中的根本性问题,包括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和分类问题、各评价指标之间在构成数学模型时的方法原则问题、评价结果的检验问题等。能否提出科学的数学方法对此予以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系统性方法。
3.1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计量评价指标选择的数学方法与原则
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计量评价中,往往有许多的相关指标,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作用程度大,有的作用程度小。在评价中收集采用的指标越多,所得结果越准确,但计算的工作量则越大。如何既把主要指标不遗漏地收集进来,又把作用稍次的指标放弃,这就需要对指标进行科学的选择。在该领域用得最多的是温伯格的科学评价指标选择准则。基本要点如下。
①要回答的问题:开展哪些研究是更合适的?该领域科学家的研究能力如何?
②外部准则:包括技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根据其价值大小,确定临界值进行选择。
③内部准则:包括研究方向选择的正确与否:研究主体的研究能力如何?技术研究本身所达到的高度如何?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给出的指标,采用数学方法得出评价标准,进行判断选择。
3.2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指标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分类,过去是凭主观经验进行,现在要用数学方法依据事物间的相似性作为类层划分准则对评价指标进行区分和分类。因此,属于无监督分类的范畴,在分类过程中人们必须先给出一个分类标准,分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分类分析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组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所得分类数据也未必一致。
①层次分类及Q型聚类与R型聚类。层次分类是根据评价指标之间的亲疏程度,将最相似的对象归类在一起,以逐次归类的方式将评价指标分类。直到最后所有样本都聚合成类,分为Q型聚类与R型聚类两种形式。前者使具有共同特点的样本归在一起,以区分不同类的样本,后者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变量聚在一起,以便从不同类中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变量作分析,从而减少分析变量的个数。
②指标的相似程度测量。有一个测度方法,即对一群有待分类的指标标志值用P个变量描述,则每个样本点可以看成是R空间中的一个点。因此在数学上可以用“距离”来测度标志值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最短距离法与最长距离法。
3.3 科技经济评价指标的综合建模方法与规则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评价过程始终离不开建模,将复杂样本的模糊数据转化为精确数据,要建模测算。将不同数量指标转化为质量指标,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转化为效益指标。将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等概括为综合指标,每一步都离不开建模测算。建模是根据评价目标、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来构建的。在数学上建模有以下基本规则。
①加法规则:根据评价的需要与数据的可能,采取直接相加或加权平均等方法测算的基本规则。
其中各项指标可以线性地互补,一项指标得分低,哪怕为0,其他指标得分高。其总评价值仍较高。
②乘法规则:有自己的建模测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要求各项指标都取得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总的评价较高,只要有一个指标低,总分就低。如有一个指标为0,不管其他指标多高,总分便为0。
③其他规则:除上述两种常用规则外,还有比率法、乘除法、功能系数法、主次兼顾法、指标规划法、指标分层法等,各自都有自己的建模规则与适用范围。
3.4 科技教育经济社会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控制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理念。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始终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主动根据需求不断调适其专业、课程、教学等,以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担当。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会更有助于职业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成长。在此方面,身处欠发达地区的云南曲靖市麒麟职教集团通过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
主动出击,顺应市场。集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三需要”培养人才。一是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曲靖市有660万人口,每年中考学生10万人,高中录取学生近4.5万人,有近5万人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集团紧抓这部分学生,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成才就业的机会。二是市鲂枰。针对昆明地铁、沪昆高铁等项目的建设,提前开办了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对路的城市轨道交通、高铁乘务专业,并且在专业运行初期就抓住就业输送的先机,使该类毕业学生供不应求。三是群众需要。曲靖地处滇东高原中部,70%的学生来自于山区、半山区等农村地区,集团大力开展技术帮扶、教育扶贫,为区域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在曲靖市麒麟区委区人民政府的主导下,集团于2014年投资10亿元建设了麒麟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使“前校后厂”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成为现实。以沃鼎酒业有限公司、红源老家调味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等22家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并迅速形成了规模和效益。园区吸纳学生就业近2000人,提供各类实习实训近1.5万人次。同时以中唐国盛华唐集团、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服务外包学院和液态金属研究院,与企业共建,共同培养人才,麒麟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
大胆改革,增强活力。集团在办学中从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上,增加专业课、技能比武、实践操作,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在人事管理上,当地政府给予集团“工资总额包干”政策,在编人员经费由区财政全额提供,每年教学性费用全额返还,并要求教学性费用一半用于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半用于提高工资待遇。为此,集团推行了以岗定薪、薪随岗变,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竞争上岗、岗位明码标价的人事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管理体制上,集团采取“学校+园区+公司”的集团化办学,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园区负责招商和企业生产,公司负责后勤保障和园区物管,三块实体各负其责。学校教育教学得到正常有效开展,园区经济成为当地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公司企业化的运营模式增强了集团自我造血功能。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规划越来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和创新,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也需要顺应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我,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怎样才能合理有序的进行城市管理,这就需要城市规划来做铺垫,简而言之,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快速成长。(一)城市规划概况。简单的说,城市规划就是把城市的土地面积和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计划,它是规划房屋建筑和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十分有效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能够合理地规划出各项经营活动地址。(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经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也是不断壮大的,它在一步一步推动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快了就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反,城市经济发展慢也会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要想让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必须发展好城市经济。(三)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城市规划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脱离不了城市的规划建设,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也能带动城市规划更合理更有序。例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会把消费市场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拉动经济增长,更好地发展经济和社会,当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这就需要城市规划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总而言之,城市规划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又离不开城市的规划。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受到土地、住房、居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不利于发挥城市的优势,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总的来说,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甚至相互制约,有着密小可分的联系。
二、城市规划的价值体现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将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很好的计划,通过城市规划,我们可以有效的对城市进行发展规划,也可以很好的去管理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城市规划,我们可以合理的安排房屋建设、市场布局以及各种各样的规模建设,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让人们生活的舒心,工作的愉快。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很大的价值作用,它可以合理的安排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的规划理念和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为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然,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城市规划也随着出现不足和差距,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不断的变化发展,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三、城市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因为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发展办法,它能让城市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壮大,它也是合理的进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合理的进行城区的布局,也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要想发展经济和社会,就必须要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城市中的住房问题、交通阻塞问题、治安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等等问题也便随之而来,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不断的进行创新和突破,城市规划应该是从城市的现实情况出发,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未来空间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城市规划顺应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当然,在城市发展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阻碍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城市规划把握机会,重新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整合城市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布局,通过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让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发挥出本来应该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一个好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具有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发展经济和社会,就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二)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竞争优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进度中,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完善,人们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工作环境、看病的环境、上学的环境、交通的环境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合理的安排基础设施投资,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非常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譬如,风靡全球的广场舞,市民要求娱乐活动要有好的场所,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通过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促使城市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来吸引更多投资、聚集更优产业,让城市经济社会稳步、飞速的发展。(三)利益协调整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区应该建设在什么位置,工业园区又应该怎样整合到一起,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规划。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不断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节约城市资源、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总体效益,让人们在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土地总面积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规模,怎样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里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不断的走向科学性,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更新,不断的完善,城市的土地才会得到合理的利用,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的土地面积配置,让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土地是人们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在有机统一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取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就会取得两者双赢的局面,相反不合理的设计规划会给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带来阻碍。因此,一定要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好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
作者:李倩芳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城乡规划局
参考文献:
[1]李照心.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3):20-21.
[2]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2):24-25.
[3]朱艳红.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建设与城市规划矛盾凸显,政府引导任重道远[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304-306.
[4]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2012,(03):48-50.
[5]曲进.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44-00244.
[6]覃玲.关于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其对策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27):209-209.
[7]李新平.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6(15):11-12.
[关键词]代际公平;资源环境;生态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27-03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生态危机频繁、自然资源锐减、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代际公平问题。面对资源环境问题持续恶化和社会代际不公平的扩大化,传统的政府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自身变革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维护社会代际公平的新型模式。
一、代际公平与生态型政府的基本理论
1.代际公平的基本理论。代际公平指在场的现世代的人与不在场的未来世代的人之间的公平,其实质是一种有关利益或者担负在现在和未来世代之间的分配正义问题。罗尔斯从原初状态的假设出发,从契约论的角度论证了代际正义的可能性。罗尔斯认为,在原初状态下人具有理性反思并选择平衡和谐的原则或状态的能力,他们愿意选择一个正义储存原则以适应与各个世展水平合适的积累率。原初状态下的人处于一种无知之幕中,无知之幕能够确保各代平等参与,赋予不在场的各代人以权利和尊严,同时限制在场的各代人的利己选择,这样,代际公平就成为可能。由于不在场的后代人的缺位和在场的现世代的人的自利本性,现世代的人倾向于作出各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行为,这就有必要在现世代的人和未来世代的人之间设置一种制约性的原则以保障代际公平的可行。“不同世代的人和同世代的人一样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现世代的人不能随心所欲地行动。”[1]罗尔斯在无知之幕的假设的基础上导出了两个关于正义的原则:其一是自由优先原则,即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其二是差别原则,即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2]这两个关于正义的原则本质上赋予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一样的合法地位和平等权利。可另一方面的事实是,代际分配是一种单向的资源流动,在场的当代人对不在场的后代人负有的义务是不可逆的和非互惠性的,不在场的后代人则无法回报在场的当代人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这就会造成在场的当代人与不在场的后代人之间的代际不公平。代际公平的本义要求既不允许当代人在纯粹时间偏好的基础上轻视未来人的福利,也不能要求当代人为了后代人的利益作出沉重的牺牲。解决这种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需要在代际之间确立一种适当的储存率。储存率根据当代人愿意为其后代储存的数量和他们对前代人有权利要求的数量之间的平衡来确定。这样,储存率就与正义的两个原则有机统一起来,自由优先原则保证各代都有一个公平的储存率,差别原则保证不在场的各代人的利益,限制了当代人的功利计算,储存在各代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
2.生态型政府的内涵。随着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凸显和人类对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与日俱增,承载应对生态危机、保护资源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研究使命的生态行政学已显现出重大的研究价值。在公共行政领域,为了应对生态危机和保护资源环境,推行生态行政理念、构建生态型政府,是当代政府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目标。生态型政府就是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的政府。[3]简言之,生态型政府就是致力于追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政府,其直接目的在于实现对一个政府的目标、法律、政策、职能、体制、机构、能力、文化等诸方面的生态化。生态型政府把追求行政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作为其研究的终极目标。一方面,生态型政府不仅将资源环境纳入其研究范畴,而且把资源环境视为影响和制约公共行政的第一要素。另一方面,生态型政府强调的是探求如何完善或改造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以适应保护资源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而不是探讨如何完善或改造自然生态系统以适应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与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和保护资源环境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的做法是一致的。
二、代际公平与生态型政府的契合
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能够获得收益,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如自然资源的锐减或耗竭、环境的恶化等。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给当代人和后代人带来的收益是不同的,他们所承担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当代人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其获益是最大的,其次是近期后代,最后是远期后代;在成本分担方面,远期后代承担的成本最高,其次是近期后代,最后是当代人。
代际公平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环境的代际均衡,当代人在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时,不但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必须兼顾后代人的需求。代际公平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代际公平强调资源配置和环境享有在时间上的永续性,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要求,还要保证后代人的延续要求。从这一层面来说,它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由于后代人的缺位和当代人的自利本性,当代人没有依照公正合理的原则去使用和管理属于各世代的资源环境,而受本能的支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抑制当代人的自利本性和填补后代人的主体缺位,单靠道德伦理的柔性约束力量难以实现,它有赖于政府公权力的介入和刚性约束的作用。依据公共行政的精神,考虑后代人的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一种责任。[4]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把实现资源环境在代际之间的合理分配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是政府追逐公共利益的表现,也是生态型政府的根本体现。生态型政府将生态优先视为政府的根本价值取向,把生态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注意提升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型政府内在要求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以保障后代人在资源环境的公平使用权和限制当代人的短视行为,同时要求政府充分履行生态管理的职能,建立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机制,遵循代际公平的分配原则,合理界定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空间,以实现资源环境使用的代际公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型政府的构建有利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代际公平,能够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时的成本和收益的合理分配。代际公平是生态型政府追求的深层次目标,构建生态型政府是代际公平的基本保障。
三、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推进路径
生态型政府是政府步入后工业社会的新型行政模式,也是当代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社会代际公平、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构建生态型政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斧正行政目标,确立生态效益的价值取向。行政目标是政府组织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期望达到的状态或取得的效果。行政目标是政府实施管理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政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目标从总体上看,不外乎三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种目标不具有对等性,就当前情况而言,经济效益明显优先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这三种目标发生矛盾时,出于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政府往往选择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获取经济效益。政府这一目标取向的直接后果是: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以及社会不公平的产生。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和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今天,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行政目标的理性选择已非经济效益,而应当是生态效益。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生态效益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代际利益是相契合的,生态效益应当优先经济效益。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把保护资源环境、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作为根本的行政目标,是政府实践生态行政的重要标志。行政目标的生态效益取向是构建生态型政府的重要前提。
2.修订环保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环保责任。法制是政府权威的来源和合法性基础,也是政府行使权力、实施管理行为、承担行政责任的基本依据。法制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和合理行政,关系到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管理资源环境的基本依据。由于法制本身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和立法者知识能力的局限性,资源环境保护法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具体到政府管理资源环境的权利义务,主要不足在于:(1)地方环保部门受国家环保总局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特别是受制于地方政府,其财权和人事任免权均由地方政府掌控,这就为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创造了条件。(2)将环保的主要职责放在地方环保部门身上,地方环保部门是资源环境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政府只充当“监管者”的角色而几乎置身于资源环境管理者行列之外,这就为地方政府在管理资源环境活动中的行政不作为以及作为不到位提供了可能。环保法律法规的缺陷是导致资源环境管理的双重领导和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为此,有必要从修订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入手,打破资源环境管理的双重领导格局,重新界定地方政府和地方环保部门两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加强国家环保总局的垂直领导,减少地方政府的横向干预;将地方政府纳入资源环境管理主体的范畴,明确其充当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强化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特别是加重对环境管理中的违法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以促使地方政府在资源环境管理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在有所为中充分作为。强化政府的环保责任是构建生态型政府的坚实基础。
3.平衡政府权能,增强生态管理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政府职能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政府职能不尽相同,即便在同一社会发展阶段,政府对各职能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与传统政府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对应,传统政府的职能主要定位在管理和发展经济上。总体而言,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是不太重视生态因素的,政府职能设置和行政实践活动的整体上未按照生态规律办事。[5]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分散在环保、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职能关系不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难以起到综合协调治理的效果。并且,政府在管理资源环境的过程中,主要偏重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致使自然资源被严重浪费和耗竭,最终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是“非生态行政”甚至在某些环节是“反生态行政”。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背景下,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和社会不公平的扩大化,政府应该将生态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从自然生态系统各种要素的整体性出发,整合不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协调生态管理部门与经济社会管理部门的关系,增强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另外,政府在注重治理环境问题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双管齐下,防治结合。增强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不仅有利于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有利于政府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代际公平的实现。增强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是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根本。
4.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偏重生态效益指标。与把管理经济视为政府主要职能相对应,传统的政府在考核各级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的政绩时,主要以经济效益指标为标准,尤其是以地方GDP的增长数量为标准。政绩评估的指标设置只停留在对各种经济指标的细分量化的层面上,缺乏对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的必要设置。政绩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是政府不顾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追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是政府在管理资源环境活动中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不适当作为的深层次原因。扭转这一局势,迫切需要将社会、生态指标纳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凸显社会、生态效益指标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加大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使整个政绩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化。具体说来,就是把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防治水土污染面积、单位GDP资源节约率、辖区内企业绿色生产达标率、居民环保知识普及率、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等社会生态类指标作为衡量地方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大这些指标的权数。在评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时,应以绿色GDP增长而不是一般GDP增长为准,把扣除资源环境损耗后的经济增长作为经济衡量指标。生态效益指标设置恰当、权重赋值合理,有助于政府有效履行生态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协调我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合理设置生态效益指标并加大其权重是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有力保障。
5.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社会监督主要指社会各界和公民对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监督行为,具体包括舆论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和公民监督三个方面。政府依法、科学、合理行政有赖于社会监督功用的有效发挥,政府的生态行政离不开社会监督的作用,社会监督是生态行政的有力保障。一方面,作为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的舆论媒体,要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不仅对政府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政理念进行大力宣传,还要对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应对生态危机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做真实的报道,特别是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行为、管理资源环境活动中的行政不作为以及行政不适当作为等予以不留情面地曝光和披露。另一方面,根据委托-理论,公民是政府的委托人,政府是公民的人。委托人要防止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给自己谋私利,必须对其实施全面的监督。公民和社会团体要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参与政府的生态决策和生态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坚决抵制各种危害资源环境的决策和行为,对政府在资源环境管理活动中的腐败行为、地方保护行为、违法违规行为等敢于揭发、检举、投诉和控告。总之,就是要将政府管理资源环境的行为置于“阳光”之下,让其接受舆论媒体、团体组织和社会大众的广泛监督,促使政府真正实现生态行政。有效的社会监督是构建生态型政府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John・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技术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而项目则是推进发展的重要载体。抓好科技项目建设,对推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科技项目建设是一项涉及从引进到落地再到投产等方方面面的战略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项目建设,就是要使科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符合我市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规划,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符合我市资源科学、合理开发的要求。
一是以科学发展为本完善项目谋划。就是要研究项目、科学地选择项目,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培植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科技项目建设的始终。这就必须在项目谋划尤其是重点项目遴选时遵循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好、要素成本低、产业关联度大、支撑引领作用强的项目优先的原则,选择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适应**产业特色,利于生态建设,利于促进民生的科技项目,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项目,即便眼前的经济效益再诱人也不予选择。当前,要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船舶制造、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碳活塞、氟塑料、海洋作业平台、led路灯等一批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在项目安排和申请省以上项目资金方面向超声臭氧废水处理系统、非线性光学纳米材料、陶瓷活塞环等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二是以企业发展为本抓好项目渠道。科技部门第一要做的就是服务企业这一发展主体,不断帮助企业挖掘项目、开发项目从而获得发展后劲。一方面,要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重点,把进入扬州“8631”科技创新型大企业、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培育范围的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密切关注国家、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在项目支持方面动态,本着“我们多服务,企业少跑腿”的原则,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及技术需求,从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中把握项目工作的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多跑省内外高校院所,充分利用高校院所项目库资源,主动采购适合我市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成果。同时,项目挖掘过程中既看技术项目更看产业项目,既关注**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也关注目前企业正在建设的项目。
三是以经济发展为本加强全程服务。科技服务的要义是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要求是全程跟踪有实效。在科技项目立项之初加强服务,帮助企业找准项目开发的切入点,选择技术难度大、技术关联度大,在生产和技术流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服务,协调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关系,加大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示范基地的力度,帮助项目承担单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沟通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按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项目进展包括项目经费使用等实施监管。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加强服务,努力使项目体现预期目标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项目显示度。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科技创新氛围营造,努力为科技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全程服务高效服务,真正把项目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打造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工程、后劲工程。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阐释经济现象与经济制度的交叉学科,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他和经济挂钩,但是经济社会学内在的理论进路和分析理路仍然遵循了社会学模式,它不会将经济现象独立于社会结构去看待。这门学科特色在于,它是社会学家以社会研究的视角对经济学领域进行的介入,而这种介入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可以说经济社会学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种反思和挑战。熊彼特被认为是最早倡导“经济社会学”的人物之一,在《经济分析史》中他提出本文由收集整理了“经济社会学”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经济制度”的科学。但需要指出的是,熊彼特倡导的“经济社会学”更多着眼于“经济”,这就与现今我们所言的经济社会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是最早对经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认定作出贡献的人,在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他对社会学进行了三大类的划分,分别是一般社会学、社会形态学和社会生理学,经济社会学就被他划分在了社会生理学之下,成为了社会生理学的一个分支。诚如前文所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重点关注经济过程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因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经济行动论、社会经济结构论、社会经济变迁论、社会经济战略论等。经济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展开,一是侧重于研究消费者内在的购买行为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二是侧重于分析消费行为方式发生所依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三是对于消费文化的关注侧重于研究符号的意义、消费文化的形成以及行为感受过程。一些经济学家也开始把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纳入消费经济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较早时期对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作出贡献的学者就有韦伯、涂尔干、凡勃伦等,当代较有影响的经济社会学家则有帕森斯、斯梅尔塞、熊彼特、杜森贝利、西美尔、布迪厄、理斯曼和鲍德里亚和富永健一等。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理论
作为一门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阐释经济现象与经济制度的交叉学科,经济社会学的本身理论体系其实还尚无定论。有的学者将其理论体系概括为经济行动论、社会经济结构论、社会经济变迁论、社会经济战略论几大组成部分。其中的经济行动是社会人一系列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且这些行动的目的也并非仅仅着眼于最大利润的获得,而是一种对多层次需求的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论就主张作为社会系统子系统之一的经济系统需要同其他社会内部的子系统达到互助的满足效用,从而使经济发展水平同社会结构相适应。社会经济变迁论是当代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重点,它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变迁所具备的心理特质、发展的指标体系、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等问题。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论则是社会经济变迁论的理论延伸,主要是运用长远的目光去分析一国经济发展应有的道路,以便在联系本国实际的基础上,为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从具体内容来看,各国关于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其实是各不相同的,但依据其内在共性,可将其大致分为五个研究方面:(1)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般认为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起着决定作用,不同的群体结构、活动会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造成差异很大的作用。(2)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发生这些影响的诸多社会条件,具体就是社会当中政治、文化、人口、地域等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3)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主要研究支配人们开展一定经济行为的社会因素。(4)经济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包括对经济活动各环节的社会学分析,还会分析不同经济集团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5)研究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着眼于实施经济政策的社会依据和社会条件。
经济社会学的主要基础理论有如下几种:(1)理性选择理论,即认为最大化的实现私利是决策者行为选择的标准,纯粹的理性在于人是为了目的理性的最大化而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平衡。(2)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成本和时候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3)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愿合作可以使得一项资源从股价低的主体转移到股价高的注意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
三、对经济法研究的助益所在
1、有助于揭示经济法的社会性本质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它的首要价值目标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个人或某一团体的利益。这种社会性是对普遍而非特殊的强调,也是对全局而非局部的强调,它突出的是一种大众性而非个体性。可以说社会性在经济法领域的凸显,既回应了现实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又满足了法律本身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要求。作为一门以社会学视角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交叉性质学科,经济社会学主张经济法研究中运用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对于经济法社会性本质有着很好的揭示作用。
2、有助于为经济法研究提供多种科学视角
经济社会学主要依托的还是社会学视角,这种实证的学科手段对于经济法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前文中所提出的理性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都为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一般法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可以说这些经济社会学基础理论为经济法研究积累了不少的理论基础与创新方法。
生态彭阳建设思路的确定
1983年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科学规划发展,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和“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坚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治穷致富,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年来,县委、政府在认真分析论证、不断深化县情认识、逐步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确立了“生态立县、科教兴县、特色富县、工业强县、依法治县”的20字建县方针,把“生态立县”置于建县方针之首,提出了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构想。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彭阳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生态建设的思路,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并全面启动实施了生态建设“813”提升工程,力争将彭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2009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以“大花园、大果园”为蓝图的“生态家园、致富田园、和谐乐园”的宏伟构想。这些思路的提出,不仅从方向上确立了生态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而且找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拓宽了发展的路子,增强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以生态为特色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日益明晰和完善,工作成效日益明显,有效推动了全县生态建设快速发展。
林业在实施生态彭阳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彭阳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建设生态彭阳对推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林业是山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发展林业才能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林业在实施生态彭阳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推进林业建设,才能将生态彭阳建设落到实处。林产品具有生态自然、绿色环保的显著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林产品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工业品过剩,生态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生产林产品,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彭阳县仅仅依靠耕地增加经济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应该将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放在发展林业经济上。彭阳县森林资源丰富也为发展林业经济提供了前提和基础[1-2]。实施生态彭阳建设,发展当地林业经济,不但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获得生态、社会效益。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发展林业能够美化农村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在发展生态林业的同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把林业作为生态彭阳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才是全面的。只有经济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绿色小康,才是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3]。
本文作者:杨世红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开展“十三五”时期重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综合评价,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实施情况综合评价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为全面总结贵州省财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取得成效,客观反映贵州省财政政策实施及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贵州省“十三五”时期重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综合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重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综合绩效总体成效评价结果为91.23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一、评价范围广、内容丰富
评价走访调研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等省级部门、9个市(州)及所辖县(区)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以及部分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收集政策文件2180个,查阅各类报表300多套。涉及“十三五”时期贵州财税改革、直达资金、化解政府债务等综合财政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聚焦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农田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民生的建设情况,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财政专项支出政策的实施情况,评价内容丰富,反映情况全面。通过多角度对财政政策的出台、实施、效果以及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贵州尚属首次。
二、评价指标全、综合性强
评价经过前期调研、网上信息检索、政策文件收集以及有关信息数据梳理等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不同于专项项目支出评价的政策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财政执行效率、产出效果、综合效益”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和109个四级指标,涵盖了对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通过对多个专项领域的财政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政策执行后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评价,客观反映了“十三五”时期重大财政政策的实施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
三、工作方式新、评价效果好
评价主要针对“十三五”时期贵州各类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综合绩效评价,时间跨度涉及5个年度,不同于以往项目支出评价以预算执行年度一年为周期。评价采用常规性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同时还采用了两个维度的比较法来进行评价,纵向比较“十三五”时期贵州各年度之间变化情况,横向比较与周边省份以及东部先进省份之间的差距情况。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调动了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组成相应的联络员沟通体系和专家评审验收机制,形成合力,克服了时间跨度大、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指标体系复合交织,沟通协调环节多链条长等难点。二是客观公正对贵州省“十三五”时期重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作出评价结论,收集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为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实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水利 发展 变化 特征 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TV-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1-0088-02
一、对水利发展的了解
1、现代水利的内涵和体现。首先是科学的治水思路。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水利自身的发展,将促进治水思路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其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可持续发展方针。水利发展将更加注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水利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第三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运用市场理念的水利运行机制。水利工作将更加注重市场经济规律、注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立水权、水价和水市场体系,将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水利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是各种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将大大加快水利科技事业的发展进程,水利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将日益提高。
2、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密切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承载力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边界。只有在水资源承载力的边界内,才能合理安排产业发展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当然,人类对水资源承载力边界线也不是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跨流域调水,使水资源承载力边界曲线向外扩张,从而减轻水资源承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总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以水定发展,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则是机械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这种限制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是可变的,人们可以通过节水和调水来实现。
3、水利建设更加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保障防洪安全、提高灌溉能力的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将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支撑,水利建设将更加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同时,水利建设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水利工程的功能将趋向于多目标化,水利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
4、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发生转变。未来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更趋科学、更趋复杂和严格,管理方式将是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确定、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在体制方面,将建立起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的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水价将成为水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杠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将使价格杠杆等经济规律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价将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垄断性,国家的价格管制将长期存在。
5、城市水利将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利的承载能力和保障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发展城市水利将逐步成为水利建设的中心内容之一。
6、水利工作将由行政主导型向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共同运用方面转变。当前的水利工作还是典型的行政手段主导型,国家政策、行政命令还是影响水利工作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水利工作将逐步发展为由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共同运用,客观规律在水利建设中将会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水利基础地位与作用更加明显,水利建设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水利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
1、极端天气灾害对水利工作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升高、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大、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大。极端天气变化给水利和水利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变化所导致的灾害,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也是我们今后需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解决民生问题对水利要求越来越高。民生问题,是我们党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更加强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利工作与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饮水安全、防汛抗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民生工程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期望和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民生水利建设上付出很多、辛劳很多。
3、人与自然和谐融入治水理念越来越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当代水利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建设水利工程中,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理念,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注重给洪水出路,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围垦河道、水库库区的做法;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强化地面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4、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应尽的职责越来越明。水利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当前,随着公路、铁路、城镇、能源、天然气化工、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伴随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生态和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保护水土资源、维护河道健康、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我们水利部门应尽的职责。
5、全社会对水利工作越来越关注。当今社会,人们的安全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信息获得渠道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各界对水利工作特别是防汛工作越来越关注。进一步增强水利及防汛工作的透明度,使水利工作更多地置于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未来水利将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1、随着社会对水利工作及水资源认识的正确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依赖程度的提高,水利的社会化程度将明显提高;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水利的市场化程度会显著提高;
3、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水利的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4、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利的国际化水平也将有所提高。
四、对我国水利未来发展展望,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利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因此,要加强水资源的区情、水情教育,增加水忧患意识和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会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水利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充分说明水利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从我区的区情出发,充分认识和进一步加强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领导,强化对水利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水利改革与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各项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
继续贯彻落实“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水利建设方针,要坚持划分事权和分级负责建设的原则。以防洪除涝、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城市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水利工程,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为主,地方、群众投资为辅进行建设。以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工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主要依靠地方和受益部门、群众共同投资建设。对于农村牧区的小型水利工程,放开建设权,积极鼓励广大农牧民采取自办、联户办、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兴建,水利部门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搞好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级财政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研究制定促进水利产业化的优惠政策。金融部门以及国家掌握使用的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贷款,用于水利建设的要适当增加。
4、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改变多龙管水的现状,理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水法》、《水保法》、《防洪法》以及自治区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使依法管水、用水、治水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的义务。同时要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其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使依法治水、水资源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水利良性运行机制,加快水价改革步伐,利用价格政策的作用,增强水利自身的发展能力,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合理确定水价,规范水费征收,加快水价改革。
6、加强水利科研及推广工作,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水”战略要积极开展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探索治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和科学用水。科研、设计等部门,要紧紧围绕自治区水利建设、管理等实际,积极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防洪减灾、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利信息技术等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小流域治理技术、防洪减灾新技术、工程建设新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新闻网.
[2]中国水利未来发展道路探讨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