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时间:2023-09-19 18:4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考试评价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446(2013)1-2-0050-0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素质教育发展,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密切相连。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考试不仅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方式,也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并对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考试考核作为教育评价的基本方式之一,作为教育活动的必要环节,既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也可以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考核,而是主张科学地看待和实施包括考试考核在内的教育评价,通过改革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考试评价观,不断丰富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二、目前考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冷静审视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的考试现状,不难发现考试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1、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行考试制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引导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而这种考试是以获取合格分或高分为终极目的,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它不管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知识,更不问学生能否创造性运用知识。

2、考试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忽视能力的评估

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口头表达能力、解题能力和应考能力等。传统考试方式只考了学生的记忆力、解题能力和应考能力,这样就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热衷猜题套题,养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习惯,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去甚远,所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能力低、素质差,“高分低能”、“低分低能”,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竞争的需求。因此,传统的考试制度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观念也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3、考试内容教材化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的考试一般都是任课教师命题,任课教师往往是根据指定的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试题只注重考核书本中记忆性的知识,缺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事实上,有许多知识在实践中更容易记忆和学习。让学生在考前看笔记、背教材,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和自由支配的时间,读书读得乏味,更不能培养探索进取和创新的意识。

4、受长期的传统习惯束缚

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考试模式,以一张试卷为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单元化的考试方法对教师来说,省力、省时、简单、易做。久而久之养成了图轻松、少麻烦、维持现状的习惯。

5、考试形式过于单一

不同考试形式侧重点不同,应用范围有别。如开卷考试多用于创造性、综合性项目的测试;操作考试一般应用于实验技能方面的测定;口试可不受文字限制,学生能运用新学的知识抒发见解,展现才能。但现行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上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笔试、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导致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读书,动手能力受到制约。

6、考试信息的反馈管理不完善

每个学期,学校按惯例组织考试、阅卷评分、试卷和考试结果分析、学生成绩归档,整个教学过程就算结束了。由于教师阅卷只看重分数,学生考试也只看重分数,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试卷和考试结果分析都不重视。结果,许多学业考试只是给出一个成绩就万事大吉,而考试结果的分析并没有反馈给学生,导致考试根本没有发挥的监测和反馈作用。

三、考试评价改革在中等职业教学中的实践

1、采用多种形式,突出职教特色

为了突出考试方式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考试不仅只限于闭卷笔试,具体考试方式还包括闭卷、开卷、讨论答辩、口试、文献综述、小论文、实验设计、实践操作等。每种考试方式各有特点。单凭一种考试方式不可能全面反映职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采用其中几种方式相互组合,以取长补短。

2、考试内容科学化

科学的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双重考核,应加大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口头表达能力比重,减少死记题份量。试题内容以基础知识为载体,重在考查素质、能力、觉悟、创新实践,把课外本学科相关的、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纳入考查范围。试题形式上,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角色、参与意识,让其更多地去感悟、总结、体验,学会发散、思辨、创新和实践。具体到命题上,多一些主观题、一题多解题、综合题,甚至没有标准答案之类的题,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的记忆与再现,使学生有深层理解、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3、评价实行多元化

改变那种仅以一张试卷为标准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把一次性评价变为多次连续评价。重视平时学习的检测,加大平时学习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可以使考试融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平时提问讨论的内容、习题和作业都可以作为考试的一部分。

4、建立考试信息反馈制度

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考试的结果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和正确分析考试结果,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对策,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

第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 创新教育 / 创造潜能/ 考试制度 / 教育评价机制

正文:

一 素质教育的提出回应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强音

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一种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渐取代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对知识的高度依赖。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正像江总书记多次所强调的那样“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从宏观上说,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中显出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的,如果没有创新知识经济就会失去生命力。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日本为例,日本原来一直以“模仿”为主,高投入地购买高新技术生产线,利用别国的创新知识来开发,制造产品。虽然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曾一度迅速崛起,但是,当面临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缺乏自身的创新机制,便失去了稳定的基础,致使在亚洲经济危机中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日本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经改变了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大力推行“科技创新立国”。

从微观上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促使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发展,能够让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提出适应时代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为第三次人类文明一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大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 应试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上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以追逐“升学率”而展开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获取,概念的掌握,定理.公式的推导演算。考试中解题能力的训练,考试方法和考试技巧的训练。学生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和僵化了的教条。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并且,应试教育的考试评价标准是以学生的考试分说的高低来评价的,这种评价标准的结果也必然导致学生 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而实践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标志。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毫无创造性的被动学习,没有主动性。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适应教育,不适应这种教育模式的学生就会被淘汰,失去继续教育,继续深造的机会。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无机会自己思维,无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实践自己的思想。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导致学生厌学.弃学,对生活失去信心。另外,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缺乏民主.和谐。平等.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沉闷,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从上课讲到下课,即使这样还恐怕没给学生讲明白,其实学生有多少知识是自己弄明白了的呢?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创新教育,这一点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说认可,早在三十年代我国教育家陶行之就极力推行创新教育。现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很深的感触,以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科技实力,创新实力的诺贝尔奖为例。在近百次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欧美西方国家占了大多数,而占了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却每一人获此荣誉,这也正说明我国的现行应试教育,在创新精神培养上存在着严重弊端。

三 应试教育和考试的关系

应试教育和考试不是同一概念,考试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是检验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和产品合格的必要制度一样,教育教学效果必须经过考试来检验。而应试教育则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中心工作。应试教育把考试的地位提高到一个不适合位置,考试的意义在于,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如实地了解所处的状态水平,获得下一步教学和学习的信息资料。但是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了教育教学的主宰,教学反而成了考试的附庸,考试服务于教学,变成了教学服务与考试。

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内容比较片面,形式单调,手段落后,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的水平。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讲中考或高考的有关内容,中考或高考不考的内容与科目教师不教,学生也不学。这会造成学生知识面偏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差。另外,应试教育中,考试过于频繁,期考、段考、月考、周考,三天两头考试,大大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不少学生厌恶考试,害怕考试,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之,应试教育把考试和教学的关系颠倒了,把考试提升到一个不应有的地位。

四 考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考试在应试教育中有很多弊端,有些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应取消考试制度,这种认识有失偏颇。这是因为考试在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不再考试本身,其原因是不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考试的评价导向及评价标准的取向。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的倾向,但不是不加区分的取消一切考试,而是通过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健全和改善教育评价机制,更充分的发挥考试的正确效能,利用考试的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来指导教学工作。

再者,人类的学习和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受考验和检验的过程,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考试和检验。指望有不经检验的教学和学习,就像指望有不经检验的工厂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样。素质教育反对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反对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反对以频繁的统考及题海战术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应试的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更加重视改进和完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完善各种形式的考试方法,考试评价标准取向的多样性。所以,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应取消考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利用教育评价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评价是对办学水平的一种评估,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教育评价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评价是素质教育的推进手段,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重要环节,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观。那么,利用教育评价手段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把握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的导向取决于评价标准的取向,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和完善个性人格的统一。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是c教育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教育评价是让教育评价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智力和身心发展规律。美国教育评估家塔弗尔比姆曾说过:“评估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通过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和反思,使教师教学谁拼不断提高。

其次,充分利用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总是要区分出水平高低,评价等级,由于评价结果会影响到被评价者的形象,荣誉和利益。教育评价会激发被评价者的成就动机,激励他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教育评价中要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营造宽松的考试环境,使学生不再害怕考试,并乐意考试。命题的范围应遵循大纲,以能力立意,试题应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考查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考查跨学科的内容,注重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考查,试卷不宜过难。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好地体现出来,给学生以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教育评价中要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和宗旨,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及考试的关系,正确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主要参考资料:1.马振海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1日第一版;书号ISBN7—81041—863- 7/G。59l

第3篇

关键词: 教育考试; 作弊; 公正;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2

一、考试作弊成因分析

1、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分析

1.1评价系统不够科学。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是应试教育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非常广泛的土壤。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对一个学生好坏的评定都和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大学中,能否入党和当学生干部,其中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该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是非常优秀。甚至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找工作,学习成绩成了企业择优录用的硬性指标。长此以往,错误认识便产生了:学习就是为考试,考试就是为了继续学习。于是,一些同学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取得高分就无足为怪了。

1.2监考教师责任感缺失。在当今中国每个学校都有一整套的完善的考试制度,如《考试守则》、《监考职责》、《违纪考生处罚条例》等,然而部分监考老师却对考试的纪律和守则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不同于相关守则的执行方式。考场纪律的松懈,就会使作弊者有机可乘;监考教师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心情或者其他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监督标准,为个别作弊者提供了作弊机会;在监考中,监考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发现学生作弊,却不予理睬,甚至会“网开一面”。

这就产生了不公平,容易导致不作弊的同学也想投机取巧加入到作弊者的行列当中。

1.3当前需要陈旧的教学模式。目前各个高校基本上还是以往的学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集体入学,同样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以及标准和进度都是统一并且相同的,然后集体离校,并没有考虑大学生原有的基础差异。用相同的方法培养不同的学生,没有将大学生本身的个性关注起来,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学习进度,并出现学习兴趣的缺乏。还有专业知识的更新不及时,不能与社会环境挂钩,造成学生存在“课本无用”“学不学一样”的消极思想。作弊现象频繁发生和教学模式有一定关系。

1.4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表面上来看,考试作弊行为是一种校园现象,然而究其原因却是一种社会行为,当前社会的不正之风与考试作弊有着或多或少的因果关系,商品假冒伪劣,官员贪污受贿等等各种现象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2、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原因

1虚荣心。一些平时表现良好甚至优异的好学生,能够经常获得各种奖学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并不需要作弊,但是虚荣使他们为了争取评奖评优以及自身荣誉的攀比,出此下策;

2公平性。一些平时成绩良好的同学看到在考试中作弊成功,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分数,出现了努力的同学还不如作弊的同学的现象,使本身努力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缺乏公平性,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开始进行作弊行为;

3懒惰性。很多同学进入大学生活之后,自觉性大大降低,不劳而获心理作祟,甚至没有个人的目标。而长时间的松懈使其为了应付考试成绩进行作弊。

二、针对教育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考试作弊现象喋喋不休,那么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呢?

1、着重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是未来社会的通行证。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作弊实际上是考生不诚实的表现,“考试作弊”从根本上违背了做人的原则。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教学管理过程当中,要正确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同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当面指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弄虚作假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好品质;要求同学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尤其是在考试中不弄虚作假等具体的事情,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度;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先成人后成才的学习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梦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培养学生养成从不弄虚作假的人格,克服依靠考场的作弊而不是平时的努力来取得好成绩的心理毛病,引导学生明确靠自己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才是硬道理,通过正当渠道取得真实成绩即能增强考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又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意志与光明豁达的胸怀,帮助同学在大学生涯和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做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和好公民。

第4篇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分析其直接原因是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素质技能不够,本质原因为学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不够。该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区别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将对提高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技能以及整体国民安全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教育;信息化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安全是人类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有活动的基本前提,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永恒课题。大学生是国家崛起之实力储备,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旦发生大学生安全事故,便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因此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还关系到校园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1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室作为大学生基础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重要平台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阵地,它虽然涉及学科领域众多、研究内容和方法丰富多样、安全规范侧重各有不同,但是它却表现出了很多共同的特征:如大学生(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实验人员是高校实验室的主体,实验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实验室使用频繁,存放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实验室一般都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它们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等特性;部分实验要在高温、高压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条件下进行,部分实验还会排放有毒物质[1-2]。实验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就极可能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不但会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甚至还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使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都会蒙受重大损失。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中出现了大量的安全事故,如上海某高校实验室爆炸导致两名研究生面部和眼部深度烧伤事件、北京某高校化学楼爆炸起火导致一名博士后死亡事件、多起实验室发生火灾等,给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敲响了警钟。综观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绝大部分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留下的安全隐患,但本质原因都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安全知识和技能不足[1-3]。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安全意识的淡薄以及安全技能的缺乏往往还容易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类似的安全事故,例如,学生宿舍违章电器导致火灾、野外实习操作不规范导致受伤以及网络、电话诈骗导致财产损失等等,影响极为严重[4]。因此,在大学生范围内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保障大学生安全、维护校园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

2现阶段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相比较,国内大部分高校由于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都尚未开设相关的课程,也就是国内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其它专业素质教育的水平,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7]。(1)整体上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未将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教育纳入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常规教育体系;(2)传统实验室安全教育(如培训、讲座等)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易受教育培训安排的局限,难以保证每个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都能受到全面而系统的安全教育;(3)缺乏具有不同高校和专业特色性的安全教育的教材,课程的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为主,考核的知识点覆盖面不够宽;(4)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的体系。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建立以强化大学生安全素质意识为中心的安全教育理念,就必须结合21世纪教育信息化普及应用的新时代特色,提出建设创新化课堂教学内容、信息化课程教育和考核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新方式,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特色作为课程基础,以打破传统的信息化安全教育和考核模式作为课程重点,形成一套大学生实验及实践安全教育及考核体系,为推广、建立和强化高校大学生在实验与实践中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避免实验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提供重要保障。

3新形势下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探索树立大学生全面安全素质和观念的安全教育培养模式[8-9]。在创新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课堂理论授课结合实验室实际演练的教学方法,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实验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应对措施,强化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观念,探索寻求符合不同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实验与实践安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安全教育应确保内容广泛充实,涵盖“消防安全与保密”、“用电用气安全”、“仪器设备(含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化学危险品使用安全”、“化学实验操作安全”、“化工过程安全”、“辐射安全”、“生物医药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处理”、“实验废弃物处理”、“野外实习及户外活动安全”、“自然灾害及事故防范”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安全等多个方面;同时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调研交流,借鉴国外高校在实验安全教育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大学生全面安全素质和观念的安全教育培养模式。第二,构建推广实验与实践安全网络信息化教育试题库及考试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建立具备院校特色的信息化实验与实践安全教育网络题库,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在网上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自学和模拟考试测验,有效地弥补了课堂安全教育的不足[10-11]。实验与实践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是以网络安全教育题库为基础建立的,要同时具备考生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成绩查询、参数设置等后台管理功能以及在线学习、模拟自测、考试测验、成绩查询等前台功能,能够同时完成多个大学生的网上学习和在线考试等任务,是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的平台,也是高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的培训平台和考试平台,即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前提依托。第三,健全大学生及实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的支撑体系[12]。在高校范围内构建一套围绕大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教师以及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的支撑体系,如建立实施实验室的安全准入制度等,确立以培养学生全面安全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理念,强调安全素质的形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安全教育应贯穿和融入校园学习的全过程,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4结语

安全意识与技能因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而更显重要,安全是人们追求一切美好生活目标的根本,也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全面的安全常识、良好的安全意识、积极的责任意识以及事故应对技能是公民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进而成为国家的建设者,而高校在对学生在实验室安全素质方面的培养教育将有助于逐步引领和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洪涛,骆永忠,应航,等.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4):216-219.

[2]赵雪.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

[3]贺锦,乐远,赵艳娥,等.构建规范化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15-18.

[4]宁羚妤.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6(27):230-231.

[5]刘浴辉,向东,陈少才.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68-171.

[6]孟令军,张洋,刘艳,等.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的设计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8):12-15.

[7]钱大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中国人,2016(7Z):181.

[8]黄凯.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1-4.

[9]应窕,何旭昭.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31(8):115-117.

[10]曹沛,李丁,赵建新,等.新型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232-234.

[11]周俊,崔益军,李宜祥.网络互动式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系统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99-202.

第5篇

一、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

建立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二、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试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1.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在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中总结了两种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模式一“简单组合型”,是将若干门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的考核内容,根据各门课程的考核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排列组合在一起进行考核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模式下,考试内容涉及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多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做出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各门课程知识、技能灵活转换与应用的能力。模式二“综合项目型”,是针对“简单组合型”存在考核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的局限,结合若干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行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将考核内容设计成类似企业实际生产与服务业务的综合性项目的考核。这种考试模式强调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将若干门专业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个综合性考核项目之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而且可以检验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综合考核项目融合了若干门专业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本身并无标准答案可供参考,只有标准与要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职教特色

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港口概论》课程考试,根据课程在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结合学生将来就业岗位时的要求,把学生分成十组,每一组负责对深圳十大港区之一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营货种、港区布置特点、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调研,小组成员的工作由每一小组组长来分工协调,调查可以采取走访、互联网、电话等多种形式,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的完整,排版或图文,考试答辨时的口齿、逻辑性、仪表及学生评委的评价。平时上课提问的质量、调研过程中的工作量,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均可作为分数评定的依据。这种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个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还必须利用一些测量手段,测量其技术参数,如对电机修理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对电机故障的诊断、拆线、计算、画图、绕线、嵌线、上漆、烤漆、检测等整个工艺过程独立完成,成绩好坏主要依靠对其技术指标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这种考试不仅鉴定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试过程本身也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评体系,制定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试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等),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地提供保障。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对学生成绩进行多层次、多学分的评定,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可以由多种(考试)形式的成绩按比例构成,它可以包括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口试、作业、练习、小作品、小制作、小设计、操守等。尝试部分课程考试手段的网络化或现代化建设,实现部分课程考试的“人机对话”、“不定时”、“不定点”等现代化考试管理手段。

第6篇

创新人才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我们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通过什么样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完成任重而道远的素质教育,我们应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研究的主题。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经常提及的话题,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这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是整个中国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中国教育似乎总是大力培养出“高分而低能”的“人才”,我国的教育也常出现因为学生无交际能力,无实践能力,无做家务能力而被社会排斥的情况。所以素质教育环境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影响素质教育的问题在哪里?首先要说到教育的主要矛盾,那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我们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引发的。其次也表现在每个人的天赋是多样化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需要又是多元化的,和什么有矛盾呢?就是和成长道路的单一性存在着矛盾,就是成才路单一,成长的道路也单一,是多元需求和单一道路的矛盾引发的。特别是从文化上讲,我们有上千年的文化传统,确实有重视教育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轻视技能型人才,轻能力、重学历的倾向。我们教师要培养的创新人才不就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人才吗?

那么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

第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素质。创新人才的整体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等,都要通过学习(包括主动和被动的、直接和间接的学习等)才能获得。我们如今面临的问题却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教师在指引,特别是中学生很难自己主动来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为此学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学生的整体素质由学习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几个方面有机组合而成。学习素质是形成其他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学习素质已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学习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习智慧的开发。学习智慧主要体现在“爱学、会学、善学”三个方面。人的智慧无处不有,学习的智慧更是丰富多彩,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在实践中不断的开发。

第二,具备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与创造、创造力和创造发明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需要具备较好的科学素质与文化素养,这也是“综合智慧”的主体。

第三,具备妥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想象智慧的有效发挥。

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热衷于科研和创作,处理问题时常可以另辟蹊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知识教育模式与创新教育模式的关系。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一般专业知识的培养,是一种知识教育模式,它忽视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适应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创造和发明往往在边缘地带容易取得突破、获得成果。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强调的是通才教育,强调科学、人文、艺术、技术等综合素质的训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主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体性教育主要是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个性教育是指承认个性,正视个性的差异。对教师而言,是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则是鼓励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因此,素质教育强调的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促进每个学生自身获得最好的效果。三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它既包括知识的量,也包括知识的质。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才能转化为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于素质,知识需要经过自己的选择、吸收、融汇、创新才能内化为素质,而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层次指标是精神境界,包括人的思想道德与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因此,学生在质与量的比较中首先要重视知识的质,进而把高质量的知识通过实践的训练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以实现精神的升华。四是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教育应以教为主,科研为辅,以教带研,教研并举。科研实验室应向教学开放,科研成果应

进入教学环节。教学工作不仅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更要当作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应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中,同时,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教学工作中应大力倡导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要途径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推进教学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坚持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并举,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进行专业方面的改革,要由强调“对口性”转向为“适应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把单一的专业教学体系改为包容文、史、哲、艺和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的综合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改革,要改变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的局面,强调综合性基础知识的教学。改变“知识继承型”和“单向灌输型”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第二,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创造教育的主旋律意识。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创造性教育同样强调知识的积累,但更强调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同样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更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进行从观念到实践的变革,要从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构建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人格修炼与个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功利导向过重、过分强调共性的弊端,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拓宽专业口径,优化教学手段,实现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知识传播与知识选择和创新的统一。总之,素质教育应是以德育为前提条件,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心理教育、创造科学和其他素质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有机整体,从而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的教育,以构建具备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

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第五,学以致用,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良好环境。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环境,教育者应侧重从时间和空间、硬环境和软环境等方面加以设计,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时间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权利,以获得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应积极发挥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载体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展示个性和创造力的舞台,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硬环境建设上,要积极推进以教育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现代化进程,为学生获得和运用信息资源提供先进的手段,充分拓展创造性思维,开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新领域;在软环境建设上,则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由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良好环境。

总之,谁赢得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下世纪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新课程贯彻的素质教育体式下,提出培养普通人材向创造性人才的转轨,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的教育实情所致。

参考文献

1.顾秉林《建设创新文化造就创新人才》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8(1)

2.何家理《对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安康师专学报,1998,(1).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改 评价体系 问题 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启动,不仅带来了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导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的革新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就: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开展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考风考纪和招生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部分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院校分别开展了自主选拔和单独招生考试的试点,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选拔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此,明确新课改的目标及特点,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使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改革更好地指引新课程改革,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焦点问题。

一、新课改的目标、作用及特点

2004年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推行,这是顺应国际课改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越来越为教育界所认可,建立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机制逐渐成为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是顺应国际课改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统整协调作为高中教育培养的基本任务,蕴含着高中教育价值和理念的话语转换。新课程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推崇学生主体性,强调全面发展,突出终生教育,主张教育回归生活,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新课改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主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是此次高中新课改的重要突破点。

2.新课程改革的作用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项改革措施连续出台;高考的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录取体制、录取手段、选拔标准都在不断改进。这些改革措施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为高校选拔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也促进了墓础教育的大力发展;同时伴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的设置更加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新课改考试有利于中学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选拔录取新生。尤其是多样化的高考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学教学的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3.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高中都将实行新课程,这也就意味着在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行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内在潜能的发挥,并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课程资源中的地位以及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学科基础知识

强调人的社会性要求、基本态度。

(3)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文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倡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4)强调课程与学科间的整合

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引入教学,加强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当然,这种调整和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套进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问题着重体现为高考引导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新课程的改革。而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又必然成为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之一。现行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基础上的,这种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近年来,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全面实行了新课改,在招生制度改革上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理论上说,高考是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却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新课程改革。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我国普通高考的弊病就在于“一考定终身”。尽管“考分面前人人平等”一直被认为是体现我国统一性高考公平性的“至理名言”,其实质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生源不加区分而使用同一标准对考生进行评价。事实上,不同类型的高校对新生的要求,如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纠正当前教育的某些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高考的成绩影响了他们的将来。高考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程度,例如考试内容和形式的确定、高考难度的确定以及考查范围的确定,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问题

在我国,“应试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主流,高考这一指挥棒仍在发挥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引领着教育目的和引导着教育过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因此高考科目设置就直接影响到从小学到高中的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由于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唯一标准,其权威性不断地强化,导致基础教育以考试代替评价,高考渐渐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高考录取率即升学率成了衡量评价中学好与差的唯一标准。所以,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各中学为追求升学率不重视素质教育而只抓应试教育,为提高考生的分数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把学习目的变成“为考试而学习”,失去了把学习知识变成培养能力以及全面提高素质的本源。

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问题

高等院校与普通中学对高考改革要求不完全一致。新高考改革既要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又要考虑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注意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高校自主招生本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教育的困恼。自主招生考试基本没有考试大纲,完全由大学教授命题,知识点多而广,部分甚至超出中学学习范围,但众多考生为了争得多一次的考试机会,往往牺牲课余时间去学习超纲知识,参加各类比赛,考取各种证书,想要搭上自主招生的快车,结果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影响了正常学习。因此,高考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重要求,需要改革者进行认真思考。

4.综合评价方式的效度和公正问题

高校招生不仅具有选拔的功能,而且对基础教育还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新课程高考中的一大亮点,便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毋庸置疑,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克服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惟分是取”的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受到了许多质疑。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初始,很多省市虽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考核体系,但却没有对评价方式、操作规则等进行详细规定,造成操作难度大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监督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担心学校和教师拥有这样的评定权后,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的不正之风。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对策

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是高校招录制度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

1.坚持标准化统一考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问题着重体现为高考引导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新课程的改革。从世界范围看高考改革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时间分区域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这一经验性政策应该继续坚持。第一,统一高考标准划一、命题科学、管理规范,考试效度、信度较高;第二,统一高考是以公平性和客观性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量尺,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第三,统一高考具有其他评价手段难以比拟的经济,能够使考试简便易行,省时、省事、省力优点突出,有利于构建新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国情、省情、诚信环境和公众的承受心理等影响因素,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慎重稳步地推进高考改革。

2.完善基础教育评价方式

改革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方式,就要完善中学校本评价,中学要使用统一的新型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反映在考生的电子档案中,提供给高等学校。“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该评价体系要求中学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层次特长及发展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补充课程,增加一些加深加宽型、知识扩展型、技术技能型的新课程,形成中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在实践中对该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可制订一些可执行的、可检查的,非主观评分的具体量化标准,以使学生最终的综合素质得分不是教师的主观印象分,而是学生高中阶段活动表现所积累的客观分,从而保证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避免片面性、随意性及出现人情分等情况。

3.改革高考评价形式与内容

现行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基础上的,即“以教育测验为评价手段,以心理测量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核查教师与学校效能的教育问责为评价目标,着重测量学生的智力与记忆事实材料的能力”。这种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中学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传授。相应的,高考内容也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只重视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忽视了对学生的应用力和创造力的考察。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基于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内在关系,高考形式与内容也应加快实现由知识考试向能力考试的转变,在知识考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考试,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独立分析、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上。

4.建立多样性考试选拔制度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在学习共同的必修模块之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应的模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选择,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必然需要个性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因此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考试选拔制度,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应该成为高考改革的有益尝试。在考试层次上,可以考虑将一般本科、重点本科和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分开进行,每个层次的考试采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上,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培养需求,通过统一高考、自主招考、毕业会考、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对学生进行考察并择优录取。

5.健全新课改高考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上,要求必须改变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为此,新课程方案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等项目,并将这些纳入高校招生的录取标准。单一的高考成绩已不是高校录取新生的唯一依据,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选修的课程、取得的成绩、参加的社区服务活动、获得的科技成果,也是高校考察的重要内容。这种多元化的选才标准,不仅可以加强高校对录取生源的立体了解,而且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建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多元化智能的承认和尊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要在高校招考制度中逐步引入多元评价体系,需要政府、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和广大考生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作为政府,一方面,应该积极倡导加强考试科学研究、培养专门人才,建立专业化的考试机构,实现招考分离;另一方面,要根据国情进一步扩大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招生自,调动高校制订多样化录取方案的积极性,这对科学建立高考评价机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庄小平.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与招生,2010,(2).

[3]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8).

[5]徐俊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与考试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07,(6).

[6]刘清华.高考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张华,李雁冰.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8]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9]王伟宜.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改革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第8篇

关键词: 士官任职教育 特点 教学改革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要“建立以任职教育为主体,任职教育和军官学历教育相分离”的院校体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明确士官学校归属岗位任职教育类院校。

1.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

(1)培养模式多层次性、学制多样性。

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为了落实“不训不提”的原则,今后晋升短训将作为士官院校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必须转变单一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培养模式,以适应士官不同任职层次需求,弥补一次性培训专业口径窄、专业理论不扎实、知识超前性差等不足。

(2)岗位(或职业)指向性。

士官任职教育着眼岗位(或职业)所需知识与技能,直接面向或满足第一任职需要或职级晋升需要,必须以部队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配置课程结构、设置课程知识点和技能项目等。

(3)教育内容方式的时效性。

任职教育的优势在于教育转型快、产生教学效益快、适应部队武器装备快等。士官任职教育培养的士官人才可以及时有效地在部队发挥作用,其知识、能力及素质能尽快地发挥作用;为此,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应强调时效性。

(4)知识技能的实用性。

士官任职教育着力培养岗位任职能力,构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知识结构等人才培养方案要素。必须以任职岗位能力必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要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

(5)与国民教育的衔接性。

士官任职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国民教育基础之上,同时又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然,士官任职教育必须考虑或服务于现代战争及军队建设发展实际、学员素质全面发展实际,这是士官任职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士官任职教育意在培养一批具有适应未来大规模战争需要的,以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未来信息化战争为基准点的,懂技术、善操作、会管理、能组训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效果和部队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正确进行任职教育,引导学员主动地探究知识,提升技能,是为部队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

2.士官任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员对基础课程重要性认知不足。

“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是当前任职教育主流倾向,也是部分士官教育研究者所主张的改革方向,专业课增加,基础课减少,即使开设基础课,也讲解很少,很浅显,没有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能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学员岗位能力下降。现在我国的士官教育有一种趋势:陷在实践课误区里,一味追求培养实践能力,忽视理论课,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处理不当。

(2)学员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欠缺。

士官生源决定了其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基础知识主动性不强。基本上是教员讲什么,学员学什么,缺少创新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

(3)学员对论述表述不清楚。

从目前情况来看,士官院校普遍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学员的表述、论述能力普遍较差。

3.对士官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士官教育课科目多且涉及面广,又直接关系到学员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所以士官院校教学改革既重要又有难度。

(1)注重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处于奠基地位,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基础课是基石,和专业课是统一整体,谁多谁少都会影响士官教育整体教学质量;是士官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学员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专业课与基础课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所以只有建立科学的基础课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基础课对专业的促进作用,提高专业技能。士官学员在入学之初,基础课教员有责任和义务讲解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指明专业的美好前景,鼓励学员热爱本专业,努力学习,为专业打好基础。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

任职教育中,教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课堂激励制度,注意将学员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多展开一些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员参与到其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增强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变化,部队已经从单纯的社会人才使用部门变成了集使用和培养于一身的部门,为了保证为社会输出人才的质量,必须加大士官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任务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部队的专业领域比较广,且大多数为部队所特有,与社会脱节。如果只注重士兵所从事岗位的技能培养,就是对士兵的未来长远发展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部队应当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使每一名走出军营的官兵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渴求之才,因此依靠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士兵的综合素质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需求。

总之,只要士官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使士官教育这片园地更加生机盎然,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艰难转轨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如何结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呢?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困境

1.应试教育思想作祟,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重视

目前,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仍推崇应试教育,认为在教育考试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参加任何正规的考试,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并不通过分数的形式纳入教学成绩评估,所以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甚至免除了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或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即使开设,多是走走过场而已,不论教学内容深浅及要求,打开机器,让学生上自习课或自由练习课,信息技术教育形同虚设。学生连基本的操作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信息处理、运用能力,从而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平衡。

2.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性。然而,多年来许多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一直推崇“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课堂上,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套路”。 长期下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使原本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趣。学生渐渐失去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原本需要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形成的探究、应用、创新及其他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不能实现教学相长

目前,对学生进行单向性、分数性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评价中。 “师对生”单向评价,“好中差”等级评价和“中高低”分数评价就成了教学评价的主流。在该评价机制下的教与学,既不能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资源建设不到位,制约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

部分学校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在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在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上往往极度匮乏,建设不到位。绝大多数学生公用一台电脑,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仅限于多媒体、投影器等等。长期下来,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

二、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出路

1.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更新信息技术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社会适应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前提,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当今以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操作、运用能力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和生产的核心要素,信息知识经济引领着整个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发展浪潮。

基于此,小学启蒙教育阶段,更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关注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依据素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正课”层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研究,开足课程规定的内容,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开设。

2.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人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在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努力探索,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水平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有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的互探究活动。该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提供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的平台,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Word文档教学中,图文混排的内容较难,但具有探究的空间和余地。如何在文本中插入图片,从而使版面活泼、美观、图文并茂是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们设计了如下“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上,我想请同学以自己能想到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学生纷纷用口头表述惯例作自我介绍。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一听’老师的自我介绍。”教师将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版式美观的Word文档展示在学生眼前,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的协调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老师的这种自我介绍方式是不是让大家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丰富、更直观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共同制定图文并茂的‘自我介绍’。”

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查阅、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和归纳等活动,置身于探究性的创造活动中。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是开展“情境创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环境,结合教学内容而创设的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思考、探索的教学氛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自由思考,积极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开发,创新思维潜力正待发展,创设特定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是开展“动手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性,开展“动手实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的开展,紧密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应用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应用能力,构成了完整的、富有时代特色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3.建立师生“互相评价”机制,实现“教学相长”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学相长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引导作用的教育法则。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变片面的分数竞争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同时能够减轻师生教与学过重的身心负担。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突破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的评价机制,建立师生“互相评价”机制,实现教学相长。

一是在传统“师对生”单向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尊重不同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亮点进行肯定和鼓励,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积极开展“生对师”的评价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开展“生对师”的评价活动,能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教师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学反馈活动,如“我喜欢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等等,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对课堂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实现教学相长。

三是积极开展“生对生”的评价活动。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发生思维的碰撞,并在评价分析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他人的评价中更客观的认识自己,进而获得进步。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 数学精神

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茵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促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的这种精神其实是数学的根本。

教育考试界对中学比较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层次划分和系统归类,将数学思想和方法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算法的思想。这些是高考必考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类,数学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观察法、实 验法、特殊化方法等。

第三类,数学方法,主要指应用面较窄的具体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具体的解题方法。

这三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就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利用第二类数学思维方法,在第一类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采用第三类具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我们的高考试题中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考查的。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了提醒学生仔细认真方面。然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让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粗心马虎造成的,而是因为学生们没能真正理解一个等式所包含的深层意义。例如,我在纠正一个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的这种错误的时候,他迷惑地说:“老师,为什么一个数字从等号这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就要将它的前面的加减号改得与移动前完全相反呢?”他甚至还打比方说:“如果我从一座桥的西端走到东端,难道我就从男生变成了女生了吗?”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个学生的问题,只是告诉他这是运算法则的要求,不这样做就是错的。过后便忘记了。

有机会看到了西方的数学课堂,才猛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数学这门学问。在西方的一些课堂上,我看到孩子们计算能力很差,老师却不介意,因为老师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力,教导孩子数为什么是数,数有什么用,想办法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自己去设计数学题,将数学形成一种生活能力。说到这肯定会有人问:那计算能力差怎么办?人家考虑问题可不是那么一根筋,想办法发明计算器,让计算器来为人服务就是了。你想,你算得再准,能有计算器精准吗?把人脑变成电脑是一种悲哀,让电脑为人脑服务才是智慧。提出“努力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辩证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让读者通过基础知识这些“枝叶”,去理解蕴藏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看到这种观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那个学生的话。显然他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他又试图去理解,他是想在理解的基础上改正自己经常犯的错误。而我却没有及时地给他以正确的引导,只是从运算规则的角度让他仔细认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学几乎将全部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授上,而忽视了对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挖掘,而这正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数学学习与日常的训练还是有着密切联系,这是一对矛盾,如何来化解矛盾,我们只能是通过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提高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做好补差和补缺工作着手。题海战术不是提高效率的方法,我们应从以往反复做相同类型题目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注重于训练中做错的练习订正及在学习中存在的缺漏的补习“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的数学教育从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向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转变,有助于引导数学教育由短期功利性向终身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助于促进从单纯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向数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整合的转变。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驾驭数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其数学成绩和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数学观念在内的数学精神融入数学课程和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终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D.A.Drennen, ed.,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6-131.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日】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5]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功能[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第11篇

1.体育基础教育具有生存教育功能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倡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今天,加强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属于“生存教育”的范畴,我们称之为体育基础教育,它的地位和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在体育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体育的含义,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所体验和心得,培养运动兴趣。在体育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本领和保护性动作。体育教育的生存教育功能源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生存教育功能虽不太突出,但是仍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基础体育教育能够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身体得到锻炼和改善,为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能够教会学生一系列保护性动作和运动技能,预防各类疾病的侵蚀,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成为身心健康、品质坚毅的人才。

2.体育基础教育具有德育教育功能

体育基础教育的功能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生存和健身,更主要的是,它在道德素质提升和审美观培养等方面具有比较强的教育作用。体育基础教育是形式特殊的教育手段之一,体育运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中学生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竞争,坚忍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也会潜移默化的形成。学生在运动中不断领悟社会人的规范和社会群体的期待,循规蹈矩地加入到维护社会良好道德的行列中去,并自觉地运用那些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体现了社会对于全民族道德素质和修养提高的殷切期盼。因此,我们说基础体育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的平台和机会。

3.体育基础教育具有提升智力的功能

拥有正常的智力是人类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经过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都有深刻的感受: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多年来众多研究成果也都表明:体育基础教育虽然不能决定学生智商的高低,但是它能够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等生理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应激程度,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

二、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基本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课程为主,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不足,并时常存在被占用的状况。这使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无法发挥。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导致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成分的“体育基础教育”距离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渐行渐远,这使体育基础教育逐渐滑向基础教育的边缘,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这种被忽视的边缘化状态最终导致了体育基础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弱化和衰退。另外,除了在地位上处于边缘化,体育基础教育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流中也经常作为“小三门”之一被排斥在外,整个体育基础教育的地位非常被动和尴尬。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是国民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中,体质健康是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目前那种仅重智育而轻体育的教育活动必定是不完善的教育。目前,由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我国完善素质教育、推进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有很多种的表现形式,如: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基础教育,在体育设施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处于短缺的状态;在开设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时,没有开足课时,体育基础教育课程经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现有的体育课时也经常被其他主流课程所挤占;对于从事体育基础教育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在绩效考核等方面没有鲜明的体现,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等等。

1.体育基础教育质量不够高

有的学校在体育基础教育课程设计时,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但是由于在体育设施投入方面的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参与的体育基础教育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体育基础教育的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产生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地方对于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现有的体育设施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基础教育的主导者,其在数量上严重匮乏,有的学校没有设置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由其他老师兼任。学校在招聘考选教师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多招聘语文、数学、英语等主流课程的教师,对于体育教师的选聘力度不够,在申请编制的时候力度不够,造成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师缺编严重,这种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为严重。体育课由兼职老师担任授课任务有诸多弊端,首先体育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较强的体育理论功底和教学实践经验,需要具备较强的体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深入分析研究学术参与体育课程锻炼的心理,确保实现体育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目标。造成体育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育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许多学校当中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流学科教师,较少关注体育教师,甚至对于体育课程的设计存有偏见,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当中,没有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课时有效算入评定考核之中,认为应将体育教师与其他主流科目的教师区别对待。在晋升职务和职称、奖励和福利、工资待遇等方面都与教授主流科目教师具有较大差距,影响了体育基础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体育基础教育场地设施不完善

符合运动要求的场地和安全多样的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基础教育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科学舒适的体育场馆和多样化的设施器材能够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满足广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和运动安全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在体育教育的场地方面投入力度都不大,学生人均锻炼场地的面积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运动设施配备的数量不足,种类较少,体育器材严重短缺且缺乏维护。现有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实际身体状况来设计。有些学校还将成年人的运动器材搬进校园,使得学生没有得心应手的器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育部曾经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器材的安全工程,对体育基础教育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坚决纠正中小学体育器材的成人化倾向,努力设计和使用符合广大中小学生身体条件和心理特点的体育器材,使学生真正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科学合理的体育设施和完善的体育器材是充分激发广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关键所在,对于有效促进体育锻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种体育器材的学习,广大学生也能够实现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3.体育基础教育课时不足或被占用

2007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保证的体育基础教育课时和基本要求,明确要求要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长度和质量要求。从实际贯彻落实情况来看,各个学校也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文件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安排上,课时的安排比例比较合理,体育师资的配备程度逐步提高。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课程表与实际执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完全一致的,存在着课程表是一套,实际教学又执行一套的新现象。有的课程表安排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是在做表面文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执行。体育课时的分配比例原本就比较少,还经常被其他学科或其他活动占用。即使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学校体育基础教育的开课率也仅为25%左右,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基础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三、预防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的对策和建议

1.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体育基础教育各项工作

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应严格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力落实加强体育基础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质量的评价方法,将运动能力纳入学生年度及升学评价体系,避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因追求升学率而对体育基础教育带来的障碍与冲击。切实落实体育课程的课时,做到时间不挪用,场地不占用,让学生真正能够从课桌前、各类补习班中解放出来,走进运动场,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中去,实现德智体均衡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

2.不断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我国的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进而带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改革措施,建议加大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加大体育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比重,将体育基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运动器材、制定相应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和锻炼形式,加大体育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纠正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扭转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虚心学习,努力借鉴各国各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深入研究体育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完善,对现有的体育基础教育考评办法和评价体系进行修订,增加体育基础教育考试在中考、升学考试中的权重,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锻炼,将体育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战略目标来实施,建立完善的体育基础教育激励机制。

3.充分发挥体育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

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只有体育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其教学内容呈螺旋式提升,具有较强的一贯性、连续性和层次性。科学合理的体育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和知识接纳的关键阶段,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才能够适应未来的学习。体育基础教育是增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和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基础教育可使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过程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加快学生的智力开发,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体育锻炼进一步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拥有完成正常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精力和体力,实现智育和体育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四、总结

第12篇

学习过程研究与学习方式评测吴维宁,高凌飚,李佳

非认知测验理论的新进展——概化等级展开模型概述吴志勇,范晓玲

教育评价中的技术主义倾向及其超越谢燕

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柴江,赵志纯

走出教师评价的两难困境徐文祥

文化协商反思视域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标准的构建钱旭升

换位教学应"渡"中有"度"刘海娟

我们该追求怎样的语文课堂解自忠

中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评价量表的编制刘视湘,郑日昌,高翔

国有民办中学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蒋湘祁,肖艳平

我国高考改革应走出一元价值取向刘五驹

中国高考需松绑——慎言高考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王瑞珍,黄光扬

高考作文命题三十年之审思李新

中国与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之比较李木洲

美国数学评估"测验项目和测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邢丽丽

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综述王彩霞

作文教学应树立三个观念——由一则作文评改案例引发的思考成军

教学管理评价的伦理学视角尹月

考试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侯晓玲,齐美利

中小学校长道德素养的测评维度宋燕

项目反应理论(IRT)在小学数学成就测验中的应用李映红,张绍军

师德评价结构系统的元研究林宇

绍兴市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实施情况的考察徐志伟

农村义务教育的"离农"倾向:表现、危害与思考袁潇

基于反思性教学的反思罗永勤

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语文教材适应性探析金本能,王守恒

由课堂"异类"现象引发的思考叶梅,孙贞锴

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高翔,郑日昌,刘视湘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高光珍,胡象岭,王德才,彭军生

高考作文命题与评分的新思路——以交际信息学为视角赵年秀

我国高考公平的价值及实现路径张和生

2008年五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及启示曾兵芳,陆余平,彭仁伟

浅析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与特点刘丽群,林洁

中法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比较与借鉴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陈园园

评课——不妨先让学生说话何秀凤

需要警惕的三种课堂评价欧阳锡龙

由一道试题想到的姜军

没有"问题"的课最有问题王树云

德育评价:从"以评促管"出发李香民

心理健康测评和全人教育模型郑日昌,高翔,刘视湘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回顾与反思刘尧

深圳市新安中学学生评教的调查与分析郭凯

中小学名校长的评价问题探析王磊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行动研究董加选

课改三议山子

"预、探、点、做、思"五环节主体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述评于义良

小学语文课堂理答的多维视角及应对策略彭永帆

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叶飞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曹中平,杨元花HtTp://

"从考试到评价"的实例分析张警鹏,郑启跃

我国百年作文命题的考究与求索刘光成

小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走向例谈帅晓梅

中美教育考试分数的报告与使用之简要比较杨志明

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及其对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启示刘兰英

考试的起源(上)杨学为

评课:让课堂回归阳光生态代保民

"尺子"论黄玲,任胜

测评:从教育理想出发邓书云

构建促进理解力的学业评价郝京华

把握方向,贴近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湖南新课改高考命题工作陈最华

PISA评价中性别表现差异的特点分析赖小琴,刘秋生

构建概化理论分析思路的新框架黎光明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激励策略陈虎强,杨思

教师评价:由奖惩依据到促进专业发展——以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为例翁庆双

高中语文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及反思——以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九中学为例刘胜文

一年级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质量测查赵冬臣

中学校本课程开况的调查及思考——以江苏省无锡市三所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环蓉,樊小杰

不同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雷芳,贾艳杰,徐黎玲,周林霞

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江丽丽

1978~2008:高考语文试卷研究报告黄俊

美国华盛顿州中小学学生学习评定及启示范晓婧

学生发展: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陈瑞生

别让问题学生的教育成为问题教育李飞鸿

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发展王奎生

让"连问"成为开启学生思考的金钥匙钱忠娟

以共同愿景助推学校发展李霞

课堂语言要有针对性严丽仙

教育行政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胡伶

唐海县开展初级中学教学管理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桑德宝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及问题审视吴熙龙

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研究赵志纯

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评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罗炜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述评周小青

淄博市淄川区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彭军生,胡象岭,王杰,王德才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童玲玲,谢敏芳,李黎

我国十省(市)新课改高考方案述评刘丽群,刘一砖

关于应用回归分析监控教学质量与预测高考的思考温涵

再谈"巧用回归分析监控教学质量与预测高考"韩裕娜

英、德教育督导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石灯明

正视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音符"雷群东

民主评议不能只靠打分徐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