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时间:2023-09-19 18:49:01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中小学考试正处于相当混乱的状况,其原因之一是较长时间以来关于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关系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不恰当地套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考试与素质发展之性质的误解;将局部当作整体;片面地或过高地看待考试的功能。考试与素质发展既有着重要的实质性联系,又有着重要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局部现实与完满理想的张力关系。基于这种张力关系的考试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包括:确立全景发展的理想;充分考虑考试体系构建的有效性;关注和把握考试的局限性。

近年来,考试(本文中的考试指中小学考试)问题已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方面,对考试的批评真可谓铺天盖地,其中不少批评还严厉至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在努力地为考试做辩护。在激烈的争论中,考试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事实而延续和发展着。而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有不少文献甚至明确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于一些人士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提法存有疑问,本文暂且慎用这两个提法,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教育的基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关系,就成为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相当复杂的问题,对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探索。本文试图在考察考试与素质发展之关系的基础上对构建考试体系的基本思路作一些探讨,从而为考试和整个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关于考试与素质发展之关系的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教育界对于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关系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1)考试与素质发展是对立的,考试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考试从根本上阻碍着素质发展,因此要发展学生的素质,就要废除考试。(2)考试与素质发展是一致的。考试成绩就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素质,要促进素质发展,主要依靠考试。(3)考试与素质发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考试一方面阻碍着素质发展,但又是素质发展的必经途径,并且是社会选拔人才的必经之路。应该说,关于考试与素质发展之关系的各种讨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这些观点还包含有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恰当地套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宏观层次的思维方法的定型化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已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将事物划分为两个方面——即“二元”,并将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对其进行非此即彼式的选择,或者分裂开来进行分析。早在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思维方式就已流行,后来,这种思维方式又发展到将两个方面根本性地对立起来的同时,也承认两个方面之间的所谓的“统一性”。在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思维方式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哲学中阴与阳的对立、义与利的对立,西方传统哲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体现,因而在传统哲学中,哲学的根本问题“变成一个调整或协调两个分开的存在领域的企图”[1]。今天,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上述关于考试与素质发展之关系的第一种和第三种观点,就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这里,暂且不讨论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本身的正确与否,但我们认为,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关系是不能套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的,因为这两者并不是一对对立的范畴。

2.对考试与素质发展之性质的误解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将考试与素质发展看作是性质相同的两件事,由于有这种观点,就期望二者达到同一化、完全一致,如果没有达到完全一致,就认为两者是一对矛盾。进而认为考试对素质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是当今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罪魁祸首。再加上概念上的模糊化,就在观念上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尖锐对立和所谓的对“应试教育”的大批特批。其实,考试与素质发展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个范畴,与此相关。即使“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提法是恰当的,它们也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发生于教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层面。二是将素质理解为知识与技能等之外的某种神秘的、空洞的东西,或者说,把知识与技能等排除在素质范畴之外,由于考试往往考查的是知识与技能,因此就认为考试的东西与素质无关。认为考试无益于素质的发展,而为准备考试又得付出大量的时间,因此简单地认为考试与素质发展是相矛盾的。

3.将局部当作整体

第三个认识误区是将局部当作整体,即把含有考试或具有考试指向的教育简单地称为应试教育。前者认为,教育过程中设有考试,学生为了成功地通过考试,当然要对考试有所准备,这是正常的现象,那么,这种教育能否被称为“应试教育”呢?在一定的教育阶段结束之后实行相关的考试,如升学考试,因而使得这个阶段的考试具有考试指向,这种教育又能否被称为“应试教育”呢?显然不能。因为含有考试的教育过程,往往具有很广泛的范围,考试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局部;教育具有考试指向的同时,还具有其他指向,考试只是其中一个表面化的指向。而我们不少人却将这些教育称为“应试教育”,并将之与素质发展对立起来。长久以来,虽然我们的教育都强调考试,考试的面也较窄,但学生的素质发展并不像我们所批评的那样片面、那样畸形,我们的教育并不那么失败。

4.片面地或过高地看待考试的功能

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导向功能,即把学习者的素质发展导入一定的方向的功能;改进功能,即通过考试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发现学习过程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改进学习的功能;激励功能,即基于人的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自我概念等自觉意识,通过考试激励学习者学习的功能;选拔功能,即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功能;分流功能,即通过考试来甄别不同学生的优点与弱点,从而对学生进行必要分流的功能;控制功能,即社会通过考试对教育方向与进程进行一定控制的功能;研究功能,即通过考试为教育研究提供相关的客观数据的功能。可以看出,考试的功能更多地是教育性的,只有少量的是选拔性的,教育性的功能就包括多个方面。无情地批判、简单地否定考试的人,往往认定考试只是选拔与分流的手段,而没有关注到考试的其他功能。

而过高地看待考试功能的人,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放大考试的主述功能,没有注意到要去制约这些功能的发挥。实际上。考试的功能也是有限的,只是多种教育措施之一,过多地依靠考试,就会干扰其他教育措施功能的实现,会将学习和整个教育控制得太死,严重地干扰学习和整个教育。

二、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的张力关系

作为手段之一的考试与作为理想的素质发展之间,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同一或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着实质性的联系,又有着重要的区分,这就形成一种较为复杂的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可视为局部现实与完满理想之间的张力关系。

1.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的实质性联系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实现人的素质发展,与此相关联,在教育领域或与教育直接相关联的领域中,考试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的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并日益普遍和深入,形式也日益精致。所有这些,是由于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通过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量出参加考试者相关领域的素质,或者说,考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参加考试者的相关领域的素质。考试总是要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尽管这些任务往往是虚构的而非直接属于现实生活的,考试的形式往往是诉诸纸笔,但是其完成却总是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这里的知识为广义,包括技能)。而知识本身乃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尤其是能力的构成内容[2]。而且,考试涉及到的或者考试内容代表着的知识,往往是比较高层次的素质,这些素质虽然未必能够完整地保证一个人有效地完成现实的具体洁动任务,但却往往是保证完成多种现实活动的要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里需要澄清一种严重的误解:有人认为知识和技能不能完整

地保证一种现实的具体活动的完成,因而不构成人的能力,相反,能够完成一种现实的具体活动的人就有能力。这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了。实质上,仅仅能完成一种现实的具体活动而缺乏知识的人,其能力往往比较狭隘且属于较低的经验水平,知识却是广阔的、相互之间融通的、层次较高的,而且是革命性的,即易于发展和进步。

这里,可以将考试与真实性评估做一个比较。近年来,不同于传统考试的真实性评估比较流行且受到一些人士的高度重视,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有大力挤压考试之势。确实,真实性评估比传统考试更能测出一个人具体情境下的相对完整的能力。但是,真实性评估能够发挥测量优势的地方往往限于具体情境下的能力,而考试则在测量出概括程度高、迁移范围广、适用范围广的知识上显著地优于真实性评估,而且考试更省时、省力。

其二,考试能够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上文所述,考试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将这些功能聚集起来,就可以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就激励功能来讲,有了适当的考试,学生的目标感、成就感、竞争感等意识都会大为增强,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感,这些意识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地促进素质提高。再如,就导向功能来讲,通过考试上的方向引导,能够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指向特别具有个人意义或社会意义的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素质发展,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各种重要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就改进功能来讲,通过考试上的测量和相关研究,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素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措施,从而更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2.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区分

考试与素质发展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或者说,它们有着重要的区分。总的来说,个人素质的完满发展是理想,而考试则是一种现实的手段。具体地说,考试与素质发展的区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素质发展是目的,而考试主要是手段。学校教育和整个社会生活都具有个人素质发展的目的,而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个人素质发展的目的就越重要、越显著。要实现素质发展这类目的,就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手段,考试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考试能够测量出个体的相关素质,能够促进个人素质的发展,长久以来,考试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确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体发展。

其二,作为理想个人的素质发展是终极的目的,而考试是具体的手段。在有些情况下,素质发展是近期的、具体的目标,而考试似乎成为终极的指向,但总的来说,个人素质发展是终极的目标,而考试为实现近期目标的具体的手段。当然,这里的终极和具体都有多个层级。

其三,理想的个人的素质发展是全面的、整体的,而考试则是片面的、局部的。一般而言,考试并不能测量出个人的整个素质,也不能完成促进素质发展的整体任务,而只能对少数几个方面或局部有效,要真正完成全面的、整体的任务,还需要依靠真

实性评估和非评价性的手段。

其四,素质发展是理念性的范畴,而考试则是操作性的范畴,尽管这个操作性的范畴要为理念性的范畴服务,但是它们毕竟是不同性质的两个范畴。

其五,素质发展总是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和发挥作用,尽管有时这种理想同时也是现实,但理想的性质仍然存在,作为理想的素质发展是完满的。而考试作为一种现实、一种手段,则往往是不完满的。

三、构建考试体系的基本思路

基于对考试与素质发展关系的上述认识,我们可以形成考试体系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的关键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全景发展的理想

要使得考试真正为素质发展服务,就需要首先确立完整的素质发展理想。对此,历史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探索,诸如全面发展的主张、个性发展的主张、终身发展的主张等。我们可以将这些主张整合起来,确立全景发展的理想。在个人素质发展的范畴内,全景发展是指基于全视野、以完整的思路加以动态性构建并呈现为完全“景致”的发展,包括人类个体发展(可称为“个人发展”)和人类总体发展两个基本角度。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全景发展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五方面的特性:一是全面性或完整性,即就可能达到的境界而言,个人发展要不要全面性;如果全面性是相对而言的,那么个人发展要达到怎样程度的全面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突出这种相对性,同时又强调和谐性,那么我们就不妨采用“完整性”的提法;二是充分性,即就可能达到的境界而言,个人发展要达到怎样的高度。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全面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包含充分发展的含义,马克思有时就提“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三是独特性,这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个别差异性、个性化、特色化,即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从整体相对于其他人而言的特异性;四是健康性,尤指包括人格和道德发展的健康性,其评价基准是人性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五是终身性,主要是指终身发展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即把终身的发展统整起来进行考虑和构建,既注重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分别侧重不同的发展任务,从而保证个人以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完美的境界。

从人类总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全景发展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的特性:一是广度,即人类总体能够发展起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构成多大的范围;二是高度,即人类总体在各个人的素质发展上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三是素质的个人或人群分布,即单个个人或局部群体在怎样的广度和高度上具备人类的素质,这影响到人类总体发展的公平性与和谐性;四是取向,主要包括人类总体发展的总体走向和个人特色、群体特色的凸显情况,尤其是后者,这影响到人类总体发展的多元性、丰富性(第一个方面也影响到人类总体发展的丰富性)。

2.构建有效地体现素质发展的考试体系的基本策略

要使考试真正成功地为素质发展服务,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考试体系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对考试进行多层面的规划,在各层面规划上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其一,参照全景发展的理想,构建完整的素质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包括两大评价范型:(1)考试(这里的考试包括传统的测验);(2)真实性评估。这两大评价范型又各自包括多种具体的方式。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特别需要考虑考试与真实性评估这两大范型各自的优点,它们分别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多大的比重,各自在什么场景下发挥评价的主导作用等。这里有一个背景性的认识,即教育具有多种多样的目标。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应该分别以考试或真实性评估作为主导性的评价。例如,1999年澳大利亚出台的《阿德雷宣言:2l世纪学校教育的国家目标》将教育目标分为高标准的知识、技能与理解力几类,显然,知识和理解力的评价更适合于以考试为主导。

其二,构建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动态的相互印证与互动关系。素质发展应当是考试的目的和内在实质,考试应该反映和印证素质发展的目标。同时,素质发展目标是一个可变的、开放的、探索性的体系,对于特定个体和特定人群来说尤其如此,考试可以检验素质发展目标本身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现实性。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借助于考试及相关结果对素质发展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总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个图景:素质发展决定考试;考试建立在素质发展基础之上并反映和印证着素质发展;考试又作为一种现实,对素质发展目标尤其是特定个人和特定群体的素质发展目标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关于考试对调整教育目标的问题,人们已有所研究。例如,佩尔G所罗门(Pearl G.Solomon)明确主张“评估同时也形成新的目标或修正已有的目标”[3]。

其三,建立关于考试的反馈与协同机制。在一定意义上说,考试本身是一种关于教育的反馈过程,但是我们还需要就考试建立一种反馈机制,以便随时了解考试的进展、效果和其他影响,这样既可更好地保证当下考试作用的发挥,又可以改进将来考试的效能。同时,还需要建立围绕考试的协同机制,诸如策划和实施考试的基本准则、操作程序、组织策略、监督机制、预警与应急机制、向教育培养过程过渡与转换的机制等,各个方面的协同机制对于考试的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及其对素质发展之作用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关注和把握考试的局限性

长久以来,考试一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怎样才能既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又避免或减少考试危害呢?这就需要在构建考试体系的基本思路上充分地关注和把握考试的局限性。

首先,要对考试加以必要的限制。考试对素质发展的体现和促进是重要的,但也是很有限的,过度使用考试则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对考试加以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包括:限制教育评价的总量,对整个教育评价应该适当地予以淡化,不宜将教育置于教育评价的严密控制之下;限定考试在整个教育评价中的比重,确保真实性评估占有适当的比重;限定考试的解释功能,即不能过度地用考试成绩来解释学生的素质发展,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来解释学生的素质发展;在舆论上既保持考试的影响力又适当地淡化考试。

其次,要有正确的考试代价意识。一般说来,任何活动或措施都会产生负面效果,需要相关人员或组织付出代价,考试也不例外。如上文所述,考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选拔功能、分流功能、控制功能和研究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其中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付出代价。例如,导向功能意味着重视某些方面的素质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选拔功能意味着赋予某些学生以相应机会而使另一些学生失去此机会,控制功能意味着使学生和教师丧失一些自由。我们应该认识到付出一些代价的正常性和必要性,不能陷入发现有代价付出就否定考试的状况。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在考试的规划和实施上尽量做到代价不至于过大,而设法尽量减少代价,使考试始终以发挥积极作用为主。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46.

第2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选拔录用体制 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和国家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实施难的症结?改革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一、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即内部诸要素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素质教育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考试、评价、人事、物质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是人事制度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人才的选拔录用与人才的教育培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人才的选拔录用决定着人才的教育培养,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必须有其相应的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为人才选拔录用服务,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选拔任用的各类人才。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国家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挑选录取任用的组织制度,它包括学校选拔性的招生和社会用人的人员选拔录用的国家制度规定。目前,我国不论是学校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就学,还是社会公务员等岗位从业,人员选拔录用都得通过文化考试,按其考试成绩择高录取,单一的文化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成为其升学、就业的先决条件,甚至成为唯一标准,人才选拔录用中片面强化了文化理论素质,而忽视人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人才选拔录用导向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录用人才的考分如同货币拜物教般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考分决定着人们的升学和就业,决定着人们的前途和命运,于是人们拼命地去追求与选拔录用人才有关的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考分,去追求与考分直接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不去顾及其他素质要素。不仅学校招生的唯分数论使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形成汹涌澎湃的潮流,而且社会用人的唯学历论也为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成就观、荣耀观等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都无不倾向于高分数、高学历,人们的追求无不倾向于能够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知识素养,而淡化或放弃了人全面发展的道德、身体、审美、技能等其他素养。作为对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在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中只能在狂热追求考分的旋涡中竞争拼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智育考分的主体轨道中运行,甚至连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考分就是就学,考分就是就业,考分就是教育质量,考分就是生命线,不论是片追、偏智还是加负、择校都是为了取得高分数、高学历,以便在升学、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取得在社会中生存、生活、发展的有利地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相悖,导致了学校教育外在与内在的两张皮,一方面表面高谈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实际大干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应试教育,使得素质教育口头化、虚无化、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一考定终身、分数论成败、学历定职业单一片面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把人们的一切努力都驱聚到追求考分的热潮中,而素质教育陷入了冷遇虚浮的困境。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片面化导致了人才教育培养的片面化,人才培养、选用的片面化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单纯追求文化知识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致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只顾追求智育的片面性教育,使得人才素质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等素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的需用难以紧密联结,国家、社会需求的人才难以得力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型人才严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国家建设所需人才与所选人才任职素质矛盾突出,高分低能、学不致用的现象普遍严重存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就业的矛盾日趋增大,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紧缺,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却难以就业,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国家建设,而且更要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泉。提高人的素质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满足个人、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提高素质像考分一样能够直接解决升学、就业等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素质第一的观念和重素质的氛围则会自然形成,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素质。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动力机制,把素质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片面的考分、学历追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是缺乏素质教育应有的动力体制机制,即缺失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没有把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选用素质型人才,而是以考分为标准选用应试型人才,提高素质不能直接解决人们升学、就业等现实生计需求,只有提高考分才是最有用、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就学从业,能够改变人的前途命运。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的、现实的、根本的动力源泉,对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和导向作用。国家选用什么人才,就推动什么人才的教育发展,选用应试型人才,则推动应试教育的发展,选用素质型人才,就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改革国家现行的不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无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证和推动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必然结果。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部以及其它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学校人才选拔录用的普遍方式是文化理论知识考试,决定性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教育活动中,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学是考试的前提和基础,考试必须适合教学的性质、水平和发展,按照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同时,考试是教学的测评和导向,对教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教学状况的考试促进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起着合理测评、积极激励和正确引导等作用。反之,不适教学状况的考试,就会阻碍教学的正确发展,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是由教育特殊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教育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它主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和实现的矛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各种教育影响,实现其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考试是影响教育对象接受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它是教学的杠杆和指挥棒。在教学中,为什么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及其家长,普遍重视升学考试的科目,而大抓特抓,却忽视升学不考试的科目,而敷衍应付?为什么好多学校对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开不齐,课时开不足,对考试的科目却增时加负?为什么升学考试科目的社会家教、办班辅导门庭若市,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却无人问津?为什么从上至下口上喊的是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却实际做的是智育第一,片面追求?为什么普遍难以引起重视的劳技课,却曾在湖南汩罗教育中理论、实践双丰收?有的劳技课教师连续三天到街上修车点悉心请教,学了手艺好教学生。汩罗恰当地用考试来指挥素质教育,也将德、音、体、美、劳列为中小学必考科目,而每次大型的劳技课考试,都是市教育局长亲自抓。考试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使德、智、体、美、劳五子登科,形成了汩罗教育现象,即全面发展现象、素质教育现象。为什么文革中取消升学考试,而极大影响了教育质量,严重耽误了人才培养?这都是考试必须适合教学性质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考什么,教师就注重教什么,学生也就注重学什么,怎样考,教师就注重怎样教,学生也就注重怎样学,强化了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迅速发展,取消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自然淡化,这种考试效应,已成为普遍而必然的教育现象和不依主观意志转移的客观现实。

人才选拔录用考试制度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是教育规律的固有作用,是客观必然的,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研究解决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相互统一问题,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高层决策部门应大力加强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国家层面上的制度性要求,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建立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在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党和政府高层决策部门应加快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社会、学校多元化的全面的素质型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克服人才选拔录用中单纯追求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全面选拔录用人才,从关键上解开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有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本质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相统一,把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诸育结合,学历能力兼顾,建立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以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引导人才素质的全面教育培养,以全面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真正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质量观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全面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录用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重点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必须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重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改变目前以文化理论知识应试成绩为重点的人才选拔标准,建立适应选拔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创新、重能力的用人制度,引导和促进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第3篇

面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笔者认为,司法考试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法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并要求法学教育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变革与改革。

第一,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战略,要强化对法学教育的宏观调控与整合。

据悉,我国目前已有240多所法学院(校)系,各院系历史长短不一,办学规模不同,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不具备最起码的办学条件。尽管如此,由于社会对法科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报考的生源较多,法学院系几乎没有生源不足的现实忧患。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后,无论法学院系是否情愿,其教学质量都必须接受司法考试的统一检验。司法考试作为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估要素之一,将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有效地制约法学教育的宏观发展规模。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也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办学评估机制,对现有的法学院系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良性整合,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办学质量较高的院校办学规模,并进而形成规模效应。

第二,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层次结构,应重新构筑法学教育的科学阶次。

鉴于法官法与检察官法都明确地规定了担任法官或检察官的基本学历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且律师法对律师学历条件也要作必要的修改。因此,法学教育的起点将与国际接轨,层次结构的重心将向上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我国的法学教育应当取消或缩小法学专科层次的教育(包括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以本科教育为起点,大力发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之间合理的层次结构,重新构筑法学教育的科学阶次。

第三,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必须重视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就法学学科的本质而言,毫无疑问,应为应用学科。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必然向法学教育界转达这样的信息,即法学教育是应用教育,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法学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按照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世纪中的法学教育,在重视知识、能力教育的同时,尤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法科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法律、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刚正不阿、不循私情等法律执业人员应有的优良品德。

第四,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不断完善法学教育的主干课程。

与法学教育的培养模式相适应,司法考试的内容必定对法学教育的内容产生导向作用,法学教育的内容亦应作相应的调整。为确保法学院系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在教育部高等院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讨、论证和动议下,教育部已确定了所有的法学院系都必须开设的法学学科的14门主干课,即法理学、法律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这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校设课的随意性,既可保证法学教育培养规格的统一,又为院校评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司法考试必须尊重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成果,应当与法学教育形成良好的衔接。然而,衔接并不意味着高校教什么,司法考试就考什么,也不意味着这14门课的内容都要涉及。相反,司法考试作为职业资格考试有其内在规律,不能因此而泯灭其应有的特点。我们认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衔接与互动主要应表现在:其一,司法考试内容应以14门主干课为限,不宜再扩大范围,否则考生将不堪重负;其二,考虑到司法考试的性质和特点,我们主张考试内容应以实体法与程序法为主;其三,为使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紧密衔接,防止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脱节,我们建议不再另行编写统一的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14门主干课教材,司法考试大纲应予参照。

第五,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素质教育。

法学教育应当重视素质教育,法学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法律素质和人文素质。法学素质的综合提升既离不开法学院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学生的自我修养。院校法学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有二:一是教学途径,二是实践途径。前者应在重视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加大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及诊所式教学法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注意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后者则要求法学教育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的司法实践,强化法学教育的实践性。

第4篇

教育是什么?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学,也得走上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在《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传统教育。而素质 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积极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迫切需要。素质教育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理论界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快达到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给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是选拔性、淘汰性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狭隘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个性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是教育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产物,素质教育也不排除考试制度和必要的选拔,应试教育也能提高人的素质却往往偏重智能。应试教育注重知识水平的掌握,侧重于量的评价,体现为终结性评价,素质教育注重能力水平的提升,侧重于质的评价,体现为过程性评价。

为什么推行素质教育那么难?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学业负担过重。为什么这种学业负担会过重?唯一的、学科知识型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考)、高考考试选拔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错误的社会观念下,教育的本质被扭曲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选拔,而是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素质,营造他们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社会必须对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素质教育起点。对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理解,首先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产生出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和方向感。

3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尽管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完全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在一定的特殊历史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为满足当时社会对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需要多方位、多层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时条件下是必要的、合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的是各方面基础都较为全面,各方面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的人才。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进行,这样的教育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具体表现为初中教学围绕着学业水平测试(中考)的指挥棒转,高中教学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即便是小学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生,也都围绕考分转,都在为将来能升入好初中、好高中,最终能升入大学作准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考分上去了,一切都算赢,否则,全都被否定。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重考试成绩,轻广泛的实际能力;重条条框框、循规蹈距,轻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等,步入社会往往呈现高分低能的迹象,最终培养出的劳动者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需要。

既然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那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保留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有无考试的程序,而关键是否把考试当成了最主要的目的,考试是否成为大家最关心的,并力争追求的最核心因素。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它也必须通过考试、考查以及各种测验的手段检查受教育者所达到的程度,以此来衡量受教育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是否达到了社会对他期望和要求的标准。从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只是把考试当成促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一种手段,也当成教育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有效确定教学内容及程序的—种督促手段。

4 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的弊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一时间,又引起人们对我国教育的反思。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功利压倒了德育,评价体系错乱的大环境下,作弊、造假就不足为奇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教育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老师的优劣和学生好坏,都需要“看成绩”,这就导致评价体系错乱,从而忽视道德教育,误导学生以成绩为读书目的,不择手段提高成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弊、造假就变得不足为奇了。

考试是一个选拔人才机制,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之最大失败,是败在幼儿启蒙教育,教育本身而言,不仅要教,更要育。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中国的教育一直走偏了方向,学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曾在讲演时拿一把米,硬塞给鸡吃,鸡怎么都不吃,然后把米放地上,鸡自然就吃了。要说明的是教育也是如此,不是硬塞,而是引导。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开发,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师往死里灌,学生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教学相长根本无从谈起。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以智育人,还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遍地开花,很多人都能看到我国教育制度下的弊端,但又有无能为力之感。那么,我国教育应教会学生什么?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然后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只教会学生考试,只教会学生如何作弊说谎,那么,我国的社会就必然沦为假话连篇的社会。一般来说,一个社会风气之根源在教育,教育好,社会风气好。所以,教育关系到社会和谐,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存亡。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是否正确,是素质教育能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前提。必须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大力开展全面素质教育。

5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对教育类别、层次的选择从个人生活需求出发。但在我国,人们对教育的类别、教育层次的选择认识上,只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单一的认识方式,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直接造成了对孩子的不公平。其实,孩子只有在多样性的选择和个性化的教育中,才能真正快乐地生活和成长。素质教育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永恒的话题。推进素质教育要有力度,教育是极其专业的领域,由于它的牵涉面广、显效性低、周期性长、可逆性差,整个社会要正确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宽容教育和建设性地参与教育(如家长委员会)。如果对教育脱离实际去炒作,那便更是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新困难了。社会相关成员也要自觉地参加到教育过程中去,例如,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和平台,只要家长做足工作,着眼长远大局出于公心,利用好这个平台和渠道就能形成一种正向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合力。家长要很好的参与教育,当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消除对教育的纯粹功利心理。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素质教育要推行就是很困难。

5.1 素质教育是无须管教自由发展的误区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自由成长。其实,发展个性,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放松管教。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的坏习惯,不但要管教,更要严管,不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要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师应该积极正确地引导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5.2 艺术娱乐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误区

纵观中国的教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必将引起一番改革,大家争先效仿。不少学校和家长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素质教育了。要减轻负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或娱乐教育。素质教育刚开始时,学校、家庭就立刻不抓文化课的学习,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们为此应接不暇,叫哭不堪,学校里也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仿佛只有这样才是素质教育,而将文化课的学习排在后面,在升学方面也是将那些有特长的、考级的学生给予加分。这样做非但没有减轻孩子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孩子在学习完功课后忙与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

5.3 素质教育是无负担教育的误区

上级下发了有关减负的文件,中小学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和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以及心理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这里包括过多的烦琐重复的作业、频繁而乏味的考试以及补课拔高等。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一点负担。不布置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作业不在多少,而是在于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量适可而止。一味减负,减过了头,只能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从中小学阶段推移至成年阶段,这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学生负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应该在他们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

5.4 素质教育是无需教师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是讨论或争论,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就行了。课堂上花去大量时间让学生无休止无边际的讨论,看似气氛活跃,却收效甚微。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实质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片面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传授、解惑,学生不会天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那么,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5.5 现行的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误区

现在的升学还是由考试来决定,有的学校表面上素质教育热火朝天,实际上仍然把升学率当作是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老师必然要抓分数,学生的减负只能是空谈,越减越累,虽然上级是准备狠抓素质教育不补课,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也都改变了,周末、假期严重缩水了,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学生负担不堪重负。有的学校上午应试教育,下午素质教育;上学期素质教育,下学期应试教育;领导检查时是素质教育,领导一走就应试教育。形式上素质教育,如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其实质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情况产

生的原因首先是对素质教育缺乏清楚的认识,把素质教育当成了短期行为,因而口头上挂的是素质教育,实际搞的是应试教育。现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急功近利,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成绩,看升学率,使本来就已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当然,不知道这些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幸运儿,还是素质教育的实验品,一切都要等升学考试结束。不从根本上改变升学评价体制,素质教育永远只是空口号。

5.6 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教育的误区

说到素质教育,人们就自然想起应试教育频繁的考试,即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应试教育中的考试便成了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只要把考试取消了,素质教育才能成为现实,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教育。这只是说到了问题的一半,考试改革的确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然而,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形式,其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既然人的素质有高有低,那就需要一种机制来测评,考试就是测评的一种方法。素质教育是离不开考试的,只是考试的形式变化了而已,这种考试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将考试一棍子打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并非科学的态度。没有考试或者说没有测评机制,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正确评价,教学情况得不到反馈,教学如何改进和提高呢?

第5篇

一、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三、正视应试教育,才能让素质教育做得更到位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正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现实存在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有存在的沃土、温床,它有存在的价值。正视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两种意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两种意识,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第6篇

“ 怎么考试? ”——论改革高校现存考试模式与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有过高校教学经历的老师往往在第一堂课时会被学生问及怎么考试的问题,可是很多老师很不情愿在一开始就谈考试,在老师眼中,考试仅仅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更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老师的要求。对于提出或想知道这个问题的学生,不论其学习动机,考试显然是很重要的。那么考试到底重要么?考试对于教学的意义如何?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回答这样一个学生关心的问题?作者认为考试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模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失去了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改革考试制度,探索新的考试模式和方法是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考试的性质(1)指导性考试的标准依教学大纲而定,在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方向, 它指导、规范老师教授知识的范围和深入程度,指导学生掌握必备和重要知识、学会有用的技能。(2)检验性考试是对典型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测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测试,是对老师工作成绩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试。(3)权威性考试的组织和实施由国家或学校专门行政机构负责,考试内容具有保密性,执行具有强制性,其行为甚至具有法律意义,考试结果有判定性,这使考试具有权威意义。(4)功利性大学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学生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还关系到毕业、学位的认定。对于老师,考试成绩同样起到衡量工作水平、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

2、 考试与教学的关系(1)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教授、学习、考试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考试非常重要,考试前的复习和考试结果会让学生对前一阶段的学习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巩固已有的知识、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学习新的课程和以后的补习作好准备。因此,考试的意义不仅是获得一个成绩那么简单,考试的组织和成绩的反馈是促进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2)考试有利于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是老师管理和施教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激励和督促学生不断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理、公正的考试更加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

3、 教学改革应首先改革现存考试制度和模式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的手段,对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试的标准也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标准。因此,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只有首先找到衡量素质的考试标准才能顺利的进行。(1)素质教育的特征所谓“素质”, 就是指事物的本质、性质。素质教育, 就是指在人的素质的物质基础上,接受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活动和实践所形成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四点:首先,素质教育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提倡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其次,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第三,素质教育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第四,素质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现存考试不适应素质教育首先,现存考试具有考察的“集中性”和“模式化”的特点,集中在同一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统一命题的考试,忽略了每一个学生,作为“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的特殊性,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环境,正是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造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并非是要面面俱优,也不是平均教育。因此,传统考试让教学导向一个同质化的机械模式,抹杀了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而选择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其次,现存考试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强迫感,不利于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能很好的培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要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现存考试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其在教学中最终的裁判功能已经大于检测的作用,因此,学生更加看重考试结果的功利性,也更容易在考试中出现作弊现象,而失去了考试最重要的意义。第三,现存考试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继承性、重点考察了认知能力,忽略了知识的创新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考察。而素质教育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强调人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强调对知识和经验的综合用运用的能力。第四,现存考试偏重智力因素的考察,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现存考试偏重测试知识的理解、掌握,但难以考察心理素质。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外部环境的教育功能和内在个人品质、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从以上的分析,我觉得现存考试很容易对教学造成误导,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改革现存考试制度和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应该先行解决的问题。

4、 现存考试改革现存的高校考试制度和模式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首先要改革各类升学、晋级考试制度。大学教育在人一生的教育中只是一个阶段,而且功利性更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目的首先 就是为了取得将来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大学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只能迎合、满足这种需求,各类升学、晋级考试制度形式也就决定了高校考试制度和形式,也造成了今天的应试教育模式。因此,现存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教育导向性的方针、政策, 与民众意识的转变。其次,现存考试制度模式本身要有突破。(1)考试方法要多样化 针对课程性质不同,选择合理的考试方法,除基础科学课程由于其理论性、技术性比较完善,概念、定量性强,定理、公式多, 多采用集中、闭卷考试以外,专业课,尤其是一些跨学科和新的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专业课程,由于其理论和技术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应多采用开卷、论文、报告等形式多样的考试方法。而语言类课程,作为一种工具,侧重的是表达能力,其考试形式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为好。(2)考试方式要分散化 要打破“重考试,轻考察”的方式,平时放松,考试突击只会给学习带来负面的压力,实行月考制,注重平时考核,增加考试次数,成绩结构多样化是更合理的选择。(3)考试评价要综合化打破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传统做法,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加大实践能力测试的比重,综合学生课外课程相关活动成绩进行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突出才能,鼓励学生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4)要侧重考试结果的应用性 现存考试主要发挥了对学习的导向作用,对成绩的分析评价不够重视,因此,就不能充分利用考试的检测功能,只是“知错”,没有时间“就改”,这就是“应试”,而不能“用试”。

参考文献[1] 李光浩. 论素质教育[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贾非. 考试制度研究[M].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 董标. 高考模式:问题与影响. 课程. 教材.教法.2000(11).[4] 贾非. 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00.

第7篇

各种成功者的经历证明,相比单一技能,综合素质才是确保其事业辉煌的内在条件。可见,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期待成才的孩子成长环节中的大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而素质的提高,的确有章可循。

一、重视校内教育

国内学校大多侧重于教学计划内与应试相关的课程学习。为应对标准一致的考评,实行着严格、统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校来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应试评价体系下获得认可,以这种方式施教是必要、且无可厚非的。对学生而言,通过全部课程学习,也是对自身基本学习能力的印证。

随着社会进步、国家开放,国际化竞争已经波及到用人及人才培养领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弊端凸显(成才率低),改革已成必然。

基于教育规律,改革成果不会短期凸显。现行的教育模式仍会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继续沿用,通过应试教育体系的评价依然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必闯之关。如果家长不重视校内教育,孩子的成才难度就会被无限放大。

二、正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指一切针对未来成才必备素质和能力所进行的扩展教育——不包括任何延伸校内教育的补课。就教育现状及成才需求而言,其价值远比人们想象的大。

家庭的教子过程,是一个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孩子成才,除了要通过当下学校应试评价体系的认可,还必须得到未来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承认。如果说,学校强调智商(处理学习问题的智慧)的话,社会则更注重情商(与人交往的智慧)、美商(自我展示的智慧)、逆商(抗击挫折的智慧)。前者与课程学习有关,后三者与知识域、阅历、生活技能、身心健康等既综合素质有关。

学习能力有三要素:记忆力、模仿力及理解力。储存知识靠记忆,记忆力与天赋和后期训练有关;记忆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造成脑力伤害并殃及后来的学习。掌握、运用知识靠理解,理解力与知识域和阅历有关;理解力是无限的,知识域越宽、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正所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靠听力和声音模仿力、技能的学习靠肢体模仿力和身体协调性。学习能力决定了学习(包括课程学习)的效果,而决定学习能力的要素中,后两项是与综合素质有关的。

熟悉学习内容(课程深度和广度)靠输入能力,验证学习效果(考试)靠输出能力。输入能力与记忆力有关,而输出能力与理解、应用力有关。单凭应试教育并不能培养真正的应试能力,而是相反。

常态下,即便只想取得课程学习的好成绩,单靠目前的校内教育也是很难做到的。更何况,家庭教育不仅是让自己的孩子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而且是要在未来的社会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三种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当下,要获得这些能力,更多的还是靠素质教育。

三、两种教育互补

现行应试教育模式是统一的,以学生能被上一社会层面认可为目标,宜于以量产化的方式培养应试人才。而素质教育模式却是多样化的,不同家庭可依照各自的成才目标、针对子女的应备素质进行选择,宜于以个性化的方式培养社会人才。两者各有特点、互为补充。

面对应试评价体系,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校内教育、没有相应的应试经验、不清楚应试范围,就无法得到成色好的敲门砖。面对社会人才竞争,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岗位个性化用人需求,想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很难做到的。

可见,为实现家庭教子的最终目标,必须同时利用好两种教育,实现全方位的提高。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被未来社会看成是一个竞争资质缺失的闲人,或是一个素养、能力匮乏的书痴。

为避免恶果,家长不应一味让孩子围绕学校课本内容无休止地补课,而是应该有的放矢地让孩子选学一些与课程学习互补的课外知识、技能,以提高其在当下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通过校内教育,使孩子熟悉应试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掌握相应的课程学习规律与应对考试的通关法则,拿到装有“敲门砖”的保险柜钥匙。

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鉴赏水平,丰富孩子的生命色彩,激活孩子的求知兴趣、求知欲望和求知潜力。确保孩子在进入社会后的人才竞争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

四、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校内尚在实行的模式化教育历史久远,受其影响,家庭的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被转化为未来子女成才的负能量。

“好老师必以学生好为己好”。许多家长据此把孩子全权托付于老师,教子问题更是唯老师马首是瞻。遗憾的是,长期处于应试体系下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体制的评价标准。

升学率带来的“荣誉”、体现出的“自身价值”,会诱导着老师专注于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而不会顾及获得成绩的代价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专注于学生是否达到应试评价体系的考核标准,而不会考虑如何缩短孩子相距未来成才的差距。为了达标,老师可谓殚精竭虑,其代价,甚至是“竭泽而渔”。

家长不应以“孩子交给学校”为借口来省略孩子成长中素质教育的环节。切记,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校内系统的课程教育,也包括课余的兴趣爱好和素质培养。

多数家长尚未觉醒,盲目跟风、追捧课程学习,不断将孩子的校内教育延伸至校外,痴迷于“恶补”。无度地挥霍、浪费着包括孩子的时间、精力在内的教育资源。这种付出,对孩子未来的成才来说,最多是“锦上添花”,更可能的是“助纣为虐”——最大限度地摧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降低了课程学习的效率。在糟蹋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后,换来的却是孩子成长梦想的泯灭、未来社会竞争力的下降。

素质教育承载着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任务。对此,当前的校内教育力所难及。家长必须对校内外教育给予同样的重视,结合两者,努力找到适合孩子的求学途径,让孩子的现在所学,更多地转化为成长正能量和孩子未来的成才保障。

五、牢牢把握大方向

家长要明晰子女的培养目标,学会善待家庭的教育资源,因为钱是没有白花的,没花到正面,就一定花到反面去了。无益则害,没有折中。

通过对不同类型家庭的调查显示,家长普遍对这样的培养结果感觉满意:一是当孩子进入社会时能获得一个不低于家长当年的起步平台,二是拥有建立在普世价值观基础上的幸福。

凡是有助于实现上述结果的家庭教育过程,都是有效、有益的,相反则是无效、有害的。

事实证明,综合素质越高的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越强,越容易达到上述状态。可见,利用好校内外教育,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确保家庭教育成功的王道。

即便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如果家长能处理好校内外教育的关系,合理调配家庭教育资源,伴随孩子的成长,采用因才、因时施教的动态培养方法,提高积累效率,即可保证孩子课程学习的成绩,又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家庭教子成才的理想目标。

在课程学习方面,家长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应对课程考试时有无“爆发力”。一用心就能考好,说明爆发力强,学习处于良性状态,须继续保持;一补课成绩就好,说明孩子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应强化归类总结能力;怎么努力也不行,说明学习的强度过大,有弹簧被压到底的可能,必须调整,不然会出大问题。

家长切忌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每一次小考和测验的成绩上,因出题者的原因,校内考试的排名,大多与考生“恶补”的频度有关,本质上与日后的社会大考(中高考)并无直接关系。所取得的成绩再好,相对社会大考也只能是“虚高”。

家长要把视野更多地投射到孩子进入社会后的时段。不只是在物质和体力上不惜付出,更要在思想、能力上与时俱进,像汽车拉力赛中的领航员一样,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效帮助孩子制定符合其特点的竞争策略。规避方向错误、控制前行节奏,顺利完成赛程,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也是教子过程中最考验家长智慧的。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特殊成长期,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来拓展孩子的心理减压渠道、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增加处理各类问题(包括课程学习问题)的智慧,以避免子女因早恋、痴迷、青春逆反等成长中的问题转化成极端事件。即便不能将这些隐患消灭于无形,也会在出现问题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六、素质培养有章可循

培养综合素质,以丰富阅历、扩展知识域、强化生活技能为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开发思考角度、完善思维方式,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层次的目的。综合素质是综合能力的内在基础,综合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包括课程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越觉得好学的知识,就越容易学得好。凡是觉得好学的,都是与自己习惯性思维相近的。习惯于逻辑思维,就会觉得理科不难;习惯于发散思维,就会觉得文科好学;语言模仿力强的,就会觉得外语好玩;肢体模仿力强的,就会觉得体育有趣……

可见,只要知道孩子的学习弱项,就能发现其不习惯的思维类型,找到并学习对应的课外学习科目,就会使孩子在这方面课程的学习能力得到改善。对人来说,想法最重要。会这么想了,其他都是手段问题,通过正常的课程学习,大多可以解决。

对孩子来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外学习、旅游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丰富阅历、扩展知识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鉴赏水平;所增长的知识、增加的能力,会给孩子带来自豪、幸福感;提高对学习生活的兴趣,激活了进步的原动力,使“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素质教育科目选项的基本原则。例如,利用学习书法美术,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文科学习能力;利用学习围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提高其理科学习能力;利用学习声乐,培养孩子的听力及语言模仿力,提高其外语学习能力;利用学习舞蹈或相应的体育项目,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及形体模仿力,提高其外在气质、运动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选择素质教育科目,最忌“以战养战”!用补数学来培养逻辑思维,会使原来不爱学理科的孩子产生更深层度的厌倦,也把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彻底赶跑了。

综合素质积累,利在当代,功在未来。以“子女成才于社会”为目标的家庭教育,只要从提高子女综合素质入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解决了孩子课程学习的问题,治标治本、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第8篇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1 “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但这种教育很少关注那些不断被淘汰下来和绝大多数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

1.2 “应试教育”在知识的传授中,是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容量、高频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当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则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注意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1.3 “应试教育”注意的焦点集中于升学考试,而分数又是衡量的标准,学生为了分数只好“就范”。在课堂上,“就范”在课本里,一切都按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尺度进行,它是在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素质教育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它是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联系

2.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都包含、渗透着对方的因素或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有的学校公开以升学率高为其奋斗目标,但其教育质量、教学秩序,学生素质都较好,原因就在实行“应试教育”中渗入了素质教育的因素,运用了素质教育的手段,显然这种“应试教育”把教育的质量效益集中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文化知识素质却是人的整体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素质发展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试教育”也在培养人的素质,也可称为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低水平的“素质教育”,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相提并论,互为混谈。因此,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不是重建一种理想教育范畴,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素质教育必须吸收“应试教育”中一切有效成份,以之作为生长点和营养素,才能得到建立和发展。

2.2 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必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高考“一卷定终身”,其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它。我们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考试与升学,在素质教育中也还是适用的。只不过素质教育的考试不再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更多地作为教育的手段。因此,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仍将会渗透“应试教育”的因素。

2.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依据一定的条件会相互转化。同志曾经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统一性的全部意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必须创造素质教育生长的一切有利条件。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意愿和观念所能决定,它将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

3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重性和纵深性,可以说,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而且令人担忧。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只好辛辛苦苦地课内损失课外补,千万百计挤占自习课,课外活动甚至节假日,大量的作业和题海战术造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不仅拼坏了学生的身体,拼累了家长。同时也使教师自身拼得精疲力竭。因此,“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应包括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改革等项。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选择教法和学法问题。

3.1 教法和学法改革。所谓教法是指教师教书育人所使用的方法。“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教法采用启发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革命的到来,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因此,教法改革的核心应是教会学生“生存”、“关心”、“学习”和“创造”之法。

所谓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经验的方法的总和。“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的客体,学生学习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学习方法也主要是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则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方法是富有创造性的。学法改革的核心是让学生具备终生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改革的关键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法愈主动、愈灵活并富于创造性,学习效果也就愈佳。

3.2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上的学习,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做到“低、小、多、快”。

所谓“低”,即低起点。就是要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教学起点可以调低,也可以调高,总的起点要适应全班大部分学生,同时要有适应不同层次学习困难学生的起点。

所谓“小”,即小步子。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目标,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到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 ,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所谓“多”,即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改变大段讲解的倾向,师生活动交替进行。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应达到二分之一以上,教师讲解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第9篇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辩证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国民素质”成为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经常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内涵和关系的理解存在偏颇,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这是教育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应试教育是指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知识作为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重视知识而轻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获得,在选拔考试中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素质教育是在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施教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素质的养成,价值观的生成。

二、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现在在普及教育,中小学教育已经得到了人人有权享受,但是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很稀缺,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更加的珍贵,还并不能得到普及。在这种状况下,最公平的做法也就是采用较公平的选拔方式,虽然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不少学生从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到如何提高分数,但它却是一个很公平的选拔方式。否则优秀的教育资源很容易被金钱渗透被权势所侵蚀。素质教育便成为一个幌子,成为和以钱谋私的借口。富裕的人更加的富裕,贫穷的人更加的贫穷。相对农民而言,再也没有翻身的日子,即使满怀学问和才华也很难找到伯乐。这样发展,教育并不是使人们越来越缩小差距,平等,而是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教育将会成为一种权势和金钱的象征,学校成为贵族学校,人们之间也逐渐划分出等级。

从评价制度来看,考试虽能不能完全的表现出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潜能,或者说只能表现出考试者一个侧面。但是相对来说它是一个相对公正的制度。它有一定法定程序,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计分方式也叫科学,也越来越透明化如网上公开。让那些想搞暗箱操作有权有势的人避而远之,打消念头。只有考试,才使考试官避开了应试者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基础等因素,对所有应试者一视同仁。

三、应试与素质教育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都有其合理性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两种理念,但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必经的两个阶段,在建国初期,经济不发达,贫穷落后,大多数人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精神文明建设了,那时的重点是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需要的是大量的适合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这是教育模式必定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以适应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当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的温饱已经得到了解决,甚至一部分人开始过上了小康生活,国家要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折射到教育事业,就是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素质能力的培养。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一手抓知识,一手抓能力,培养出高知识高能力的社会性人才。

从一个学校的发展来看,在一个学校发展的前期,文化底蕴不厚实时,为了求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追求升学率,重知识的传播轻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有时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学校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升学率,为了追究学校的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单一的追求学校的升序率,重知识轻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注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学生的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并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学生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地奋斗。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前进的良性循环。

四、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摒弃与发展

1.从“学”到“学”与“思”的有机结合

应试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侧重把知识讲得详尽又详尽,细上再细,却不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的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知不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也缺乏了对学习的乐趣,对知识的兴趣。所谓的“高分低能”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而素质教育不但强调学生的学,还强调学生的思。学与思必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这个理念的转变是对素质教育批判性的发展。肯定了应试教育中注重知识文化的掌握,但是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本、教室为中心的单向性的知识灌输,而注重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性的掌握知识,了解知识的来弄去脉,并学会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2.从以“教”为主到“教”与“学”的合二为一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而是要求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结合,此外还要求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应试教育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对较独立的。一方面是老师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一方面是学生负责学习和吸收知识。但是老师和学生之前很少有交流和沟通。并且一堂课的节奏主要由老师控制,如讲课的快慢、内容、内容的多少,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程度。素质教育在教的过程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授课内容的多少和程度,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同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必要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的摈弃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舍弃。我们不能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提倡,就彻底否定应试教育。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在对前面教育事业全盘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建议――改革开放30年实施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8,(12).

[2]冯文全.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基本教育社会学的反思[J].河南大学校报,2010,(5).

第10篇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但是,如何推行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对传统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就能够引导中国教育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82-02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症结,问题迄今没能很好地解决。如何处理好坚持考试制度与推行素质教育的关系,我认为:

1.进行升学考试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水平和程度在我国主要受制于历史沿袭下来的教育体制和高度集权的考试方法。因此,就目前来说,首先要解决进一步扩大考试自的教育体制问题。就一般逻辑来说,考试的自越分散,越有利于发挥广大主考者的聪明才智以及根据他们不同的实践经验进行有助于提升素质教育的考试。以高考为例来说,我们就已经由全国统考,向全国统考和各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2005年已经达到了14个省市有部分自主命题权,这个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在这个基础上,在著名的大学中逐渐推行像国外一些国家的高校自主命题方向发展,通过加强招生单位与考生的直接接触,避免单纯地通过考分接触,全面了解考生的德、智、体、美状况以及表达、反应、思路、特长等各方面的潜质,从中发现真正的人才。国外就曾有这样的报道:“莫斯科大学在1958年的时候,一个来自乌克兰农村的学生报考数学系,口试时主考教授考他对数,这个学生不知,就坦率地说答不出来,出于对远道而来学生的怜悯,教授提醒他对数原理与指数函数的原理相反。这个学生了解指数函数,便当场推出对数的原理,得了5分,进入了莫斯科大学学习,他就是后来的世界著名数学家、曾任莫斯科大学校长的萨多夫尼契院士。”以此想说明的是,考试自的分散扩大,首先应是各级升学考试的命题自,尤其是高考的命题自。升学考试充分体现了知识合理性和创新能力性的要求后,就会产生引领全社会倾向素质教育的功效。

2.研究现行考试的问题所在。以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为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要教会他们正确地认识、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传统的考试在各个学科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和目前考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考观点题多而考方法题少;学生多数不会实践调查研究;不懂处理相关数据;不能全面看问题、常把个别当作普遍;混淆可能性和必然性;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知简单的概括和抽象;懒于尝试做基本的学科沟通和动手实验;缺少整体内容的总览和对学科体系的高瞻远瞩;不能自觉运用已学的科学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我们原有考试的主要问题,在考试形式上,单一化的闭卷笔试多,而灵活多样的方法少,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般考试,大多采取一种方式;在考试内容上,知识考查比重太大,方法考偏少,传达给教学的信息和产生的效果是,教师送给学生的“鱼”太多,而授之“渔”的方法太少;在评价上标准,答案全以教科书为准,甚至要求一字不差,助长了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和扩展思考。

我们必须在考试方式上深刻内省问题的实质,尽管目前的考试不属于“八股”式,但的确带有“八股”式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僵化。改革要做足素质教育的文章,就要通过考试本身去寻找它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考试评价标准上的调整,要突出发挥性和开放性,加大创新观点、有理有据的疑问和合理化建议的给分比重,以此引导提高学生发挥潜在能力、综合运用学科能力和为现实发展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可以肯定,考试方式不能有大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步伐就不会有大的进展。

3.把握考试目标的科学定位。我们必须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正确和深刻的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效果应是人的能力的增强,现行的考试倚重了对知识的了解的评价而忽略了对个人能力的评价,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是考知识的一般内容还是考对知识消化而形成的能力上。要使考试引导素质教育,就要处理好知识掌握与能力增强关系,从理论上说,知识与能力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统一的方面表现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越多,才可能体现在实践中的能力越强;二者对立的方面表现为能力不全由知识形成,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实践经验的积累,还有专门人员的传授,完全以传授知识为目标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成效。我们以往教育目标不到位和成效不理想,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试引导了应试教育而没有引导素质教育。

考试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形成一个通过现代各种教育方法,提高人的能力素质的平台。经过人类的不懈探索和创造,一些现代科学教育方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卓有成效,如德国人创造“双元制”法,把70%的实践和30%的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职业教育中广泛运用;英国人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法,用图形与联想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人脑潜能开发出来;美国人彼德·德鲁克创造“案例教学”法,把典型的有关事件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增加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人七田真等创造的“右脑开发”法,通过配对游戏等方式,“寓学于游戏”中,达到充分开发人的智力的目的;以及我们中国人创造的“研究性学习”法、“疯狂朗读记忆”法、“开门办学”法等,这些方法的最大益处有助于改变教师的“题海机械训练战术”、“错一罚百做法”,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被动学习的状况,能从不同侧面和程度上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

虽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漫长而艰难,但是对传统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就能够引导中国教育的航船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

第11篇

【摘 要】许多教师认为素质教育与考试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对他们而言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教研活动中、存在于向上级汇报的报告中及工作的经验总结中,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几乎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素质教育执行的比较好的班级考试成绩一定不理想,从现实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执行素质教育。本文就是探讨素质教育的教学实际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考试;教学

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怪的现象:只要在主管教育的人士面前,老师会不厌其烦讲素质教育的好处及实施新的,但在私下的小圈子里,老师却天天讲的是如何通过应试教育提高学生的成绩的话题,当然数学教师也不例外。这种现象存在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老师面对的是通过何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把更多的学生送进大学的学堂。这样学校领导高兴,家长高兴,自己也得到想要的一些荣誉,而实施素质教育却在心理认为并不能保证这一点。另一方面,在大的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老师又不得不学些有关素质教育的语句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因此,便出现表面上说的与实际上课的情形大相径庭的现象。

上面的现象说明高中数学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他们把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看作两个互不相容的个体,如果进行素质教育势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哪个老师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的话题,吴绍兵教授提出: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勇敢地面对考试,回避、淡化素质教育的考试功能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数学素质是可以通过考试加以测评的,但考试需要进一步改进:考试类型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这也就是说数学素质教育与考试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经不起考试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反之,考试作为考察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应相应的改变形式,更好的适应现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学素质教育是指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老师把德、智、体、美、劳统一在一起。通过数学教育,学生不但数学成绩达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其它素养达到提高,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这说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把学生的智育放在次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其目的是教育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尽最大可能的培养能够敏锐的捕获到社会发展的方向的人才。没有智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中的智育绝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来单纯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现在的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应试教育之所以长期存在于教师的教学中,是因为应试教育在教育公平、提高效率、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水平方面有它存在的价值。素质教育专家孙维刚老师认为不经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等思考行为而获得的结论就会使学生成为“一个只会摘取果实的人,要使他们懂得只有学会耕耘播种,才能收获果实。”

数学素质教育应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但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要经得起检验,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考试。所以,素质教育不能采取回避的考试的方针。好的素质教育应该经得起考试的检验,不然我们又如何对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作出相应的评价。《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第4期发表的陈骏老师的文章《数学教育为了什么》认为把数学素质与考试联系在一起时指出:“这种提法有数学素质教育为了考试之嫌,使得原本的‘应试教育’会更加变本加厉”。我想如果陈俊老师如果注意到在中学数学界被称作“平民教育家”的教学事迹后,我想他的这篇文章的观点就应该会有所改变了。孙维刚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向怀疑素质教育与考试之间是对立的人提供了无可置疑的案例:通过自己的教学,在不加班加点的情况下,把一个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培养为德、智、体都全面发展。其中他的所带的三轮教学班的学生超过一半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创造了教育界的神话。

现实恰恰是持有素质教育教育与考试的对立的观点的老师所占的比例确实大多数,这种现象可能由下面几个方面造成的:(1)在当期的整个社会都关心高考的情况下,如果数学素质教育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则数学素质教育就没有市场。(2)教师在实行素质教育的时候,通常在开始的时候会“浪费”一些时间,可能开始的时候并不比传统的应试教育成绩来的更快,使教师心理上不愿意实施素质教育。(3)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则就会使教师花更多的时间组织课前的准备,而课堂效果却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效果,久而久之最初的一点热情也就消耗而尽了。

其实,这些老师的观点无疑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成绩简单的划上等号。虽然数学素质教育与学生的成绩不相矛盾,由于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能力,加强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数学能力等组成数学素养的各个方面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从而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成绩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旦形成,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的提高,还会使学生更有能力解决新的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来促进学生成绩是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与传统的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不是矛盾的。

考试作为检验素质教育的工具之一,由于考试的形式、内容等具有局限性,因此它不可能解决素质教育的蕴含的一切。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取消高考考试又不是现实的,也不具有可能性。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数学教育的需要、数学教育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及考试更好的反映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改变数学考试形式是必要的。这种改变应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可喜的是这种变化正被上级主管部门重视。例如浙江省和天津市均提出今后在高考录取工作中除看重考生高考分数外,还要注重其在中学期间的综合素质情况。但这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如何进行的,又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这可能不是上级部门发个公告那么简单。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民族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公平 教师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今年6月,笔者有机会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监考,历史试卷第22题第二问:完成下列“中国近代史历程缩略示意图”的制作。

此题是道“综合探究”题,试题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是道进行爱国主义的好题目,也是道素质教育的好题目。

因为试题出得好,又出于对初中学生学习现状的关注。考场上,我留意了每个学生的答卷,其结果让我震惊。

考场上有30个考生,5个空全对的只有3人,占10%;没有答对一个正确答案的8人,占27%;一个空也没填的有16人,占54%。1921年,中华大地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知道的只有3人;1945年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知道的只有3人;1949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事件,学生做对的只有5人。

我不禁在想,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难道从中央到地方实施的素质教育就结出了这样的硕果?

1999年,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至今快10个年头了,《意见》对什么是素质教育有十分清晰的界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应该是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了,一道如此常识的试题难倒了这么多学生,只能说明我的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2001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新课程改革顺应时展的需要,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目标,提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纲要》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学习”,而不是“听老师讲,跟老师学”更不是死记硬背。

然而,现状却是已经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1921年中华大地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1945年中华大地发生的由民族危亡走向民族振兴的大事,1949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大事知之不多。我不知道,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反思教育的魅力在哪里,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难道不应该好好评估一下素质教育的得失,否则,我们的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素质教育走到今天,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脱轨了,教育放弃了应试教育却没有走到素质教育中去。他体现在:

1.教师没有转变过来

一方面,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他们有的认为,不是应试教育了,教师轻松了,教师的责任感降低了,课堂教学不深入,对学生学业不重视,上课、阅卷、考评都放低了要求。

另一方面,教师的素质也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教育队伍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优秀的教师,能与时俱进,还有许多的教师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简单,不能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新事物,不重视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大的阻力。

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转变过来

受陈旧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总是重视有高考的高中教育而忽视义务教育;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形式忽视内容。从中央到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仅有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形式主义,停留在一个点上,难以在面上进行有效的评价。

3.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缺乏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

(1)教育资源缺乏而且分配不均。各级政府把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示范学校,集中在大中城市。

(2)教师待遇差别还很大。社会乱收费之风屡禁不止,造成部分学校拥有很大的隐性收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与其他教师间收入尚有较大差距,这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3)班额过大。由于考虑教育成本,目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班额过大现象,有的小学班额达70人~80人。班额过大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也难以因材施教。

(4)学生课业过重。新课改依然没有解决学生课业过重的问题,减负没有落到实处。

(5)社会认同感不强。新课改要求学生要重视社会实践,但是家长不理解甚至反对,社区不支持,致使新课改的部分功能无法体现出来。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真正转轨到素质教育尚需时日,而且眼下还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素质教育没有到位,而应试教育也被忽略了,甚至连基本的文化素质也淡化了。

所以,教育要从根本上走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需要对传统的不适合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要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要使我们的高考真正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人们要转变观念,转变对人才观的认识,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找到一个切入点,把应试与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全社会要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把考核综合素质作为考核教育行政管理的目标,作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全社会要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同,从而形成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