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4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
就业是人生的转折点。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加剧了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智力支持。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就业能力的概念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本领。在职业活动中,个体从落实工作到胜任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我们平时说的就业能力指的是一般就业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基础。可以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工作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是党政机关、国企等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人士或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都低于学生自我的评估值。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等最受企业的重视。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恰恰体现在这几种能力上。
1.职业目标不明。
一些高校学生当初报考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的意志,自己没有什么想法。虽然不少高校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主要是在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另外因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所以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职业方向与目标不明确。
2.基本工作能力缺乏。
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乐观自信、诚实守信等。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对工作岗位要求高,缺乏对岗位的热爱,心理素质较差,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明显缺乏应有的基本工作能力。
3.专业技能掌握不牢。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这种能力就是专业技能,它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实践不足,动力能力不强,在就业过程中屡遭困难。
4.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在大学生找工作及以后的工作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如在应聘时,一些大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缺乏谈话策略和技巧、对薪水期望的表达方式、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恰当运用等。
三、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不是弱势群体,其就业不应成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复杂,不仅与当前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还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其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1.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密切联系市场,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确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与企业合作,对工作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来作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的目标。相比而言,我国很多高校还未建立用人单位联系机制,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够,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2.用人单位向高等教育传导需求信号的能力也非常欠缺。比如,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对职位所需要的就业能力缺少明确的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学历、性别、年龄与证书等因素,忽视大学生真正具备的能力水平。教育的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后果是教育的产品――大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职位的需求。
3.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高校的定位不明确,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办学规模,师生比过高,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斩培养对策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一般说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大学期间逐渐形成的。因此,高校应及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发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让他们及早地思考自己的前途,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长期和短期发展方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政府要转变职能,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服务。
要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全国人才市场信息网,定期供需信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实现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衔接,构筑大学生就业市场价格指导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录用标准,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维护市场信誉;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调控功能,为大学生职前培训、职业发展服务;建立大学生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并不断完善教育市场中介组织。
3.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就业层次下移,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从教育环境方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1)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校校园内设立专门的机构,并任命高级管理者,就全校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性的就业能力开发事宜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责任,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又要推动各个院系和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发掘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2)加强就业指导,努力建构就业能力开发系统。在学生入学、学习、实习、毕业等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教育与指导,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能力开发活动。(3)改革课程教学,加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着重发展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性。
4.大学生要进一步完善自我。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关心集体,乐于奉献,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培养艰苦创业的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阅历,提高工作能力。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政府和社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高校要面向市场,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只有落实各方面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刘晨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1.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培训与教育,2005,(6):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 培养途径
年年岁岁说就业,岁岁年年就业难!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社会层面,“两难”现象日益凸显,一方面是企业难于找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难于找到就业岗位,专家认为,要跨越这个“就业鸿沟”,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企业需求脱离严重,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从企业需求出发,一方面增强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加强职前培训,确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应届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从容就业。
一、企业需求调查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需要首先分析的问题,企业千万种,需求也是多样性的,但是从各方面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企业需要工作能力强的毕业生。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为企业发展带来推动力,因而,作为应届大学生,首要具备在企业进行工作的能力,而这种工作的能力是需要在学校通过专业知识积累以及实践获得,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
(2)企业需要综合能力出众的人。现在的企业基本不再从事单一的项目,因而,专业对口在企业已经慢慢弱化,工科生可以从事销售,行政类岗位,同样的文科生可以从事经营,服务类岗位,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团体的负责人受到追捧,直接反应了企业对综合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3)注重实干,弱化成绩。企业招聘人才,注重实干精神,对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大学生尤其青睐,哪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就业时有明显的优势,对学校成绩,企业不再重视,只要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都能通过首轮面试,更多的毕业生是在首轮以后的实践操作阶段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被刷下来的。
(4)淡化学历,注重经历。
企业需要能直接上岗的毕业生,在一些大型公司有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但是培训新人的代价太高,而且流失率较高,所以企业更喜欢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能力与业绩导向是目前人才的主流标准,企业不再单纯的看学历,而是综合考虑职业能力,具备丰富经历的毕业生在职业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从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在于难于有工作经验,眼高手低,缺乏真正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没有必备的就业素养。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途径
缺乏就业能力,就业没有竞争力这是目前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或者减少而有所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是永远的,大学阶段需要制定一个长期过程,有步骤,有计划的培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练就良好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良好的专业技能。成绩固然不重要,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学生,也是大学生应该完成的最重要工作,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提升自己学习能力。如果你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专业论文、专利发明)等其他人不具备的“硬通货”,那你就成为用人单位的争抢对象了。
(2)培养团队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懂奉献,知感恩。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生活习性、个人爱好都不尽相同,这正好为大学生们培育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集体生活是一个人从自然人真正成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小到一个寝室、班级,大到一个学校,都是真正成为社会人的非常重要的锻炼场所。在这些集体场合里,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包容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奉献,学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融人时代潮流;否则,就会很难融人社会,甚至会被时代淘汰。
(3)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培育艰苦创业的意识。没有谁的成功是走捷径达成的,需要给大学生树立踏实,诚信的基本素养。不要眼高手低,要有从基层做起,把小事做好,做好事的意识。一个踏实的人,总是受欢迎的。企业是一个团体,需要与人合作,而诚信是合作的基础,因而需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习惯是职业长期往上发展的必备特征。
(4)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培养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恒基伟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袁裴认为:“职场上有其游戏规则,导致职场成功的往往是非学历因素。怎么样对待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沟通汇报工作、如何解决工作难题、如何推销自己,这些都是大学生最需要了解和亟待掌握的。”其实导致职场成功的这些非学历因素,也同样来源于大学生活,来源于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来源于各级各类的学生社会工作实践。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主动承担学生社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关键词] 就业能力 产学研结合 生产实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究其原因, 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据调查,目前影响就业率的一个首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足,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是影响当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 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校专业课的教学体会, 就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构成及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间存在差距,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广大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在进入社会中寻求、获得并保持长久工作机会的一种综合能力。突出表现为在校期间知识学习的覆盖面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从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基本素质
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必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乐业、敬业和专业的精神,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德,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
(2) 专业综合能力
大学生经过学校严格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并不断结合新情况学习新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最好在本行业的某一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专业技能。这些专业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核心部分,是他们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
(3) 求职自荐能力
求职是实力、勇气和智慧的综合运用。必要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求职能力包括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机会分析与把握、自我决策与营销等方面的能力。需做到“自己做好让人知晓”,赢得用人单位的首肯。
2.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已成为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最重要的课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尽早对社会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相应地在心理、观念、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决策,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向社会人转变、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因此,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以及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并适应社会各个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除了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各种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毕业后正确地面对社会、融入社会,并积极地参与社会竞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实践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多数是以专业培养方向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理论性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往往求全、求深;相对而言,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培养较少,在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寻求就业之际会面临很多生产实际问题,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几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特别在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更是积极地投入人力、物力,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去实践,不断提高生产实践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指派专人负责产学研基地建设,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学研基地办学的模式逐步走向正规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实习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1.注重学思结合创新型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在产学研基地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在生产车间现场教学,结合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及现有专用生产设备的资源,分期分批小范围安排学生在生产车间现场教学,结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模具的加工过程、模具的安装调试、设备的传动与结构,在实习现场真实直观的传授知识,弥补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不足,采用互动式的方法,围绕现场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点讲授。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将授课方式由传统的纲性化、标准化、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掌握知识向积极、主动和创造学习转变。培育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将课堂向社会延伸,向实际应用延伸、向技术创新的实际延伸。教学过程也由纯理论知识传授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打破以概念为起点,以理论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在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知行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在产学研基地内,利用企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生产流程、产品及专业生产设备的研发,结合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实习。
(1)以岗施教
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与实习生产岗位对接,让学生在企业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互补的工作和实践体验,安排学生在模具装配车间、设备维修车间工作,真实感受模具加工及装配、研配、调模过程,直接参与模具在设备上的调试,以及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加深课堂教学理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既巩固理论知识又强化实际训练。
(2)产品设计
学生在车间实习一段时间后,对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转入技术科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产品设计的辅工作。针对企业产品的某一零部件的设计思路、步骤、方法进行全面培养,利用学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知识,绘制模具装配图,所有零部件的零件图,将设计图纸整理成套,全部形成生产用的工程图。汽车车架零件近百种,90%以上是靠板料经模具冲压成型,包含了冲压成型的落料、冲孔、弯曲、翻边、压形等工艺,而具体每个零件又有所不同,如何安排这些零件冲压成型工艺、模具间隙、压力中心的确定、冲压设备的选择,都是我们学生非常欠缺的地方。通过在技术科实习,针对具体零件,学生能了解和掌握这些方面的综合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支持,配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
(3)课题攻关
通过参加企业内部的实际生产攻关课题,让学生进入真实的研究环境,与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对话,在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的特点、生产流程、专用生产设备以后,安排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针对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专用生产设备的研发,技术文件及资料的规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通过参与汽车油箱检测设备的研制,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设计任务,其中,油箱口快速密封卡具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
(4)行业动态
通过参加企业内部的生产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本行业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与本行业有关企业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知识层次及就业领域,引导学生做出全面系统的行业分析及展望,加深对本行业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不足之处,增强在多领域的就业能力,为成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引导和教育,促进职业生涯的定位与发展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成为评价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要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产学研基地的生产实习和社会真实环境的磨炼,有助于学生更客观地规划出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发展路线, 进而有针对性地积累知识、开发技能, 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才能扬长避短, 准确定位。
三、结束语
高校与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联合可以避免高校里为学而学,脱离实际的弊端,通过将课堂向社会延伸,向生产实际应用延伸,向技术创新的实际延伸,进一步培育了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学生开始养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对自身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其综合就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继顺: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 ,[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增刊)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能力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82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Ability Training Practice
――Take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ZHANG Chengwei, ZENG Yitang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34)
Abstract The total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nationwide in 2014 reached 7.27 million people, is known as "the history of the most difficult season of employment", while in 2015, the country has 749 million college graduates, a record high number of graduates, called "the history of harder Employment season .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tionwide in 2016 graduated, only more than 2015.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very serious and important, Premier Li Keqiang pointed out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upgrade,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studies from three aspects: Students lear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by the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ofession empirical study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he gap between the expectations and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society,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content and mode, culture useful socially tal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training; practice
1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1 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实践技术不过硬
大学的教学模式跟高中有很大的区别,高中只有几门主学科,而且从早自习到晚自习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融会贯通。而大学的专业课程非常多,相对而言课堂的课时会比较少,老师每次在课堂上讲解新的知识点后要求学生能在课下进行预复习,并且大部分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练习巩固。但是很多学生都没能做到自主学习,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甚至学完就忘。
很多企业都希望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从事相应的工作。但是我们较少设置实践类课程,即便有实践类课程,其教学成效也不如人意。由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很多学生感到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那么也就不易实现顺利就业了。
1.2 学习主动性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希望老师安排好学习步骤,推一步走一步。但是,大学的教育主要传授的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需要学生自己主动钻研所学专业的知识。此外,要想在社会立足,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应该把握大学四年的学习机会,主动找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会计与审计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具备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营销、物流管理等综合知识。进入企业后,除了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协调企业内部关系,与客户、税务局、银行、工商、等各部门单位协调,既要维护本单位的利益,又要遵守行业规则,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加强。
2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据资料显示,我国13亿多人口中,劳动力资源就有近9亿人,其中有7亿左右为从业人员,这表明劳动人口供大于求的基本状况依然会持续。所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位需求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很多高端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不能胜任,然而基础的工作岗位工资不高且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例,进入企业后需要能够根据企业的纷繁的业务,进行熟练的账务处理,会计操作等。并且强调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3 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调研与改进建议及措施
3.1 调研结果
本论文以武汉东湖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班为例进行调研,收到有效问卷共157份,其中男21人,女136人。
在职业取向这个问题上,政府部门的有25人,占16%,事业单位的有50人,占32%,外资企业的有35人,占22%,其他私企的有31人,占20%,择业无明显倾向的有16人,占10%。调研结果显示有48%的同学希望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工作,有22%的同学希望在外资企业工作,而这类型的企业正好是提供工作机会比较稀缺的,而且对求职者有较高的要求。这表明学生的择业方向还是要做一定的调整,不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端正心态,放宽选择,比如中小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更多,而且在该类型企业工作,同样能够学以致用,不断地提升自己,并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求职时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选择一定要与专业对口的有35人,占22%,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有56人,占36%,选择按照自己的兴趣择业的有30人,占19%,选择无关专业先就业的有36人,占23%。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很多同学毕业后还是倾向于选择本专业或者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表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清晰,就业有针对性。但是就业是双向选择,这就更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能够达到目标,胜任岗位工作,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你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的问题上,选择形势非常严峻,就业艰难的有77人,占49%,选择形势一般的有9人,占6%,选择就业良好的有55人,占35%,选择形势良好,就业容易的有16人,占10%。结果表明,大家对就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感受到就业压力,我们可以变压力为动力,在校期间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3.2 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
3.2.1 以实践能力出发,凸显培养特色
会计与审计专业是一门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科,在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不但设置一些实践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电子报税、手工实习等,还在不同学期引入实习课程,让学生在交叉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在第四、五、六这三个学期都设置了2-12周的实习课程,类似于英国的实践教学,即“工读交替制”。英国的实践教学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1+2+1”或者“1+3+1”的教育方式,具体操作为先在企业工作一年,熟悉环境,发现问题;然后在学校学至三年,解决问题,系统学习;最后在企业工作一年,再次进行实践锻炼,融会贯通。 第二种是“2+1+1”教育方式,在学校学习三年的理论课程,然后在企业进行一年的课程实践。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变老师“填鸭式”的单纯说教为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刻体会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不过案例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对教师也是一个考验,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取得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3.2.2 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就业信息
针对毕业年级的就业问题,学校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成立就业指导部门,与招聘单位积极联系,搜集就业信息,促进供需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对毕业生进行相应的就业知识辅导,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就业心态。
现在国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也拓宽了就业渠道。2015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毕业年级就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平时学校也应该多举行创新创业的活动,给学生进行必要的创业指导,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2.3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刚进入大学时候,学校就应开设专业导论、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对本专业的学习课程,毕业后的工作去向都做详尽的介绍。并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脚踏实地地做出相应的努力。
大学阶段是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在大学期间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许蔚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
[2] 刘慧莹.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2.
[3] 孙俊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
[4] 裴利华.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CNKI)2000-2010年的学术期刊文献统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1(9).
[5] 杨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2011(3).
[6] 乔志宏,王爽,谢冰清,王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
[7] 陈晓红,李莹.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及对策[J].江海纵横,2010(7).
[8] 刘乃宝,王程新,张永前.安徽省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与解决办法[J].铜陵学院学报,2010(3).
[9] 谢仁桃.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 [9]杨松花,朱家新,吴佳玲.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透析――以福建省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09(6).
[10] 郭光杰.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西北师 范大学,2013.
[11] 金晶.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2013.
[12] 张凉.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研究[D].山东体育学 院,2012.
[13] 刘湛新.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就业意识及就业取向的调查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3.
一、我国高校就业创业能力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根源,与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有关,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笔者认为,影响现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原因主要有下几种:第一,因我国经济受到全球化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长速率放缓,导致国内很多用人单位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但是大学毕业生人数却逐年递增,远远超出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很多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他们往往不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第三,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不能很好地教授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也缺乏对其相关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导致其在择业时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对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国高校关于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机制,环境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学生创业意识缺失、学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表现:第一,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一素质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与大学生的发展。第二,专业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为企业服务或者进行创业的最基本要求。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第三,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工作经验与适应性的表现。对现代企业而言,往往喜欢招聘那种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培养时间短的员工,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其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第四,心理抗压能力。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如果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抗压力强、能够吃苦耐劳的员工。
三、企业需求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形式上多采用宽松式教学,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自由空间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忽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在人才招聘与评价的过程中,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是由于综合素质往往能够反应个体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品质,这些都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其该能力的匮乏,这与他们对就业创业能力的误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纠正学生在这一认识中的误区。
(二)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个体的成长之路往往各不相同,教育模式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在高校中,应该注重全人教育理念的应用,充分发挥出个人潜能,从而培养出完全个体。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注重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个体之所以在成长道路上会出现不同,与其在发展之初的道路选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挥出指导作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充分激发个人潜能。对教育形式做出改革,可以班级分组形式开展教育,这种形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也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能极大提升教育效果。
(三)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好校内校外关系
对高校教育而言,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注重对社会有利资源的开发与引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构建高校的就业创业平台,做好就业创业教育的后勤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为其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使该平台宽松化发展,这需要高校与社会及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从而保障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
1.1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有了就业能力的提法。英国的黑兰格和普兰德(Hillage & Pollard)于1998年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机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者哈韦(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自身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展示的所有技能的总和;奥佛顿( C. Overtoon)于2008年提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而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一种非特定的工作能力。
1.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郑晓明是最早指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黄敬宝2007年指出就业能力是指通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 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朱新秤于2009年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需要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由多项能力组成的动态复杂体系。
2 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2.1 国外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关于就业能力的要素,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的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个要素。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认为就业能力可以分为6大类别和16 项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技能、适应能力、沟通技能、自我发展技能、群体交往技能和影响能力。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分为了三大基础、五大能力和36 项具体技能。三大基础是:基本技能、个人品质和思考技能,五大能力为:信息的获取与使用、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科林·林塞(Colin Lindsay)和罗纳尔德·麦克德( Ronald W. Mcquaid)从本质属性、个人品质、基本可转换技能、关键的可转换技能、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资格和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6项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2.2 国内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学习、思想、应聘和适应等多种能力的集合;汪怿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2];张丽华与刘晟楠提出就业能力包括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五个方面;谭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中就业能力应包括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等四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其要素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3.1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丰富,国外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指导机构完备,就业指导方式灵活多样,社会、企业和高校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宏观服务型管理。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在美国,社会、企业、高校都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政府出台立法和提供专项资金来保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提供指导服务。在英国,通过注重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工作经验等途径来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日本,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配合,形成集配合、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
3.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内学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侧重于在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环境)、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几个维度对就业能力原因和对策分析,还有一些学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完善就业指导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4 借鉴及启示
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和国外就业指导方式,利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要素,建立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评估体系,完善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征;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2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11[本刊网址]http://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出现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无疑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是打破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中国教育梦的有力举措。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
英国学者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率先提出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国内学者多从能力角度界定就业能力概念,如胡尊利,刘朔,程爱霞(2008)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是一组综合能力。纵观国内外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贫困生通过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潜能的培养,能够获得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征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较,具有鲜明的就业能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愿望强烈
有关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对就业的主观期望和认知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贫困大学生因面临各方面的压力,相对非贫困同学有更强烈的就业愿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上的改变来减轻家庭的一切负担。所以,他们往往在就业愿望上表现出更强烈的倾向。
(二)就业期望值偏高
据调查表明,仅有4.21%的贫困大学生选择回到农村地区或生源地就业,超过50%的同学将目光定位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或国际大都市。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贫困大学生对“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青睐仍旧呈常态化,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50%,仅有17.29%的贫困毕业生把“民营或私营企业”作为首选单位。由此可见,贫困大学生为尽快改变经济困境,盲目地选择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单位就业,不愿下基层或是从事艰苦的行业,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偏高。
(三)自我就业能力培养意识淡薄
贫困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培养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对就业能力的概念理解相对狭小;第二,贫困大学生认为就业能力的培养仅仅是毕业前几个月的事,没有从入学伊始就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四)综合素质不强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受思想观念,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限制,在接受信息量、创新能力、文艺特长、社交能力及组织能力等方面与非贫困同学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往往在求职过程中会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发挥。
(五)实践能力缺乏
实践能力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就业能力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而贫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有关“您毕业前有没有参加过除学校组织实习外的专业实践”的调查中,有42.11%的贫困大学生“没有”参加过除学校组织实习外的专业实践;有23%的同学表明自己“有”参加专业实践的经历;仅有4.81%的同学表示自己“经常去”。以上数据说明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践锻炼不足,工作经验匮乏,入职后立即胜任工作可能性较小。
(六)就业心理问题突出
受“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家族或地域观念的影响,贫困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主要是为了毕业后找个“体面”的工作,这样才好在亲朋好友面前抬头做人。因此,他们在确定工作时大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想到的是对家庭有没有利,有没有面子,离家远不远等,而不是从自我进行定位。除了少数自强不息,人贫志坚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外,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欠缺,人际关系紧张,表现出焦虑、从众、嫉妒、羞怯、攀比、自卑、依赖等不良心理症状。
三、培养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面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恶劣形势,结合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征,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应从高校层面和学生层面重点抓起,具体措施如下:
(一)高校层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一,更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打造特色专业,开设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第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多给学生实训机会,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2.完善全程化就业指导,规范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档案
一方面,要改变就业指导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通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力“武器”。同时,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坚持全程化原则。另一方面,考虑借鉴英国卢顿大学的经验,建立专门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档案。根据各阶段的就业能力培养要求,对每一位贫困大学生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由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和修整,做好阶段性工作。另外,应把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档案作为学生的毕业档案之一,这样可以为用人单位招聘及贫困毕业生做职业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做好人职准备
实习对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贫困大学生应抓好实习机会,了解岗位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学校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开展定期的系统教学,或是让学生参与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部分课题,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订单式培养等合作形式,真正使贫困大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不仅可以使贫困大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还培养了自身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企业精神,从而为人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生层面
1.树立自我培养意识,重视就业能力提升
首先,贫困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树立主动和自觉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本科教育阶段中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校后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做到未雨绸缪。如果到毕业季才做准备,势必错过培养的最佳时期。其次,贫困大学生应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变化,有步骤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最后,在校期间要学会利用社会、学校的各种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2.摆正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于2007年曾以方程式:就业力=(知识+技能)x态度,这一比喻生动地描述了青年就业能力的培养。可见,贫困生大学生要想提升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树立“贫困大学生就是老百姓”的观念。摆正自己的就业心态,及早与父母沟通,合理调适就业目标。其次,应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贫困大学生不要因为就业单位与自己当初的理想存在差距就迟迟不就业,白白错失起步的机会。就业之后应立足岗位,锻炼意志,积累社会经验,从而为实现未来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素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首先,贫困大学生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培养积极情绪,适应形势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再者,要学会调适个人就业心理,正视就业状况,善于总结就业经验与教训,采取适度自我宣泄、自我转化或者谈心沟通等疏导方法不断调整自我适应性,尽早将心理困惑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实效性 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69—04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就业却渐趋困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自身就业能力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增强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必由之路。为此,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都相继采取了系列措施,总体成效明显,但仍有隐忧,尚存在“形式多,内容少;投入多,收效少;尝试多,推进少”等问题。本文在回溯培养历程,分析培养实效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效的对策。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举措回溯
(一)建立就业指导组织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是以国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体制的改革为背景,以就业指导机构的成立为标志,逐渐拉开序幕并深入推进的。1986年,深圳大学率先成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1991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的通知》,原国家教委据此成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998年更名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此后,各地和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相继成立。200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2011年,国务院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各地各类就业指导机构的成立为高校毕业生适应就业体制的调整和自主择业提供了有效服务0。
(二)开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988年,原国家教委组织出版了有关高校就业指导的第一本读物《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1994年,原国家劳动部颁发《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1995年,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随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出明确规定。此后,各高校陆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些学者亦开始将国外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引入课堂,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理论雏形。2007年,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所有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所有高校都要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制订课程计划。至此,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基本实现了在各高校的普及。随着课程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与学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有力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和就业观念的转变。
(三)引入产学舍作教育理念,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培养计划
国内高校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并引进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模式,率先在我国进行合作教育试点。1991年,“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在上海成立,1995年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1997年,教育部《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九五”期间在全国28所高校启动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工作。由此,产学合作教育由民间有组织的试验,走上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2010年以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相继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及“卓越医生”等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正式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行业企(事)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和推广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
(四)实施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
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将创业竞赛(又名“商业计划”)首次引入国内。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教育开始进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同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实施,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赛事,为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提供了一个创业实践平台和争取风险投资的途径。2004年,、全国青联、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基金会联合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启动“KAB创业教育拓展计划”试点,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11个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强调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提出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困境;就业能力
1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困境
1.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地方高校大多是二本、三本或高职高专类学校,首先,这类学校学生和重点高校相比,其入校时自身素质整体偏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从而对其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对其未来就业的前瞻性认识。再次,由于地方高校受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影响,过于强调专业课学习,而对毕业生应该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重视度不够,不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造成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和规划上缺乏长效性[1]。
1.2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从学校层面上,对在校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缺乏综合考虑,入学教育结束后,学生往往有些茫然,对本专业的整体认识和就业前景依然不清晰。从学生自身来说,少有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前景有明确的认识,自身定位不清,方向不明,人云亦云,过于盲从。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特点,期望值偏高,向重点高校学生看齐,地域上向往北上广等大都市或省会城市,待遇上追求高工资,而看不上身边的就业岗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在就业时就会盲目,反复跳槽换岗,错失那些虽然暂时待遇不高但很能提高自身能力、很有发展潜力的职业机会,在摇摆不定中浪费青春和机遇。
1.3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首先是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就业指导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特点,更要融合心里培养、道德法律意识教育、经济管理和运作形式等各学科门类。其次是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形式。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要么全校统购教材,内容陈旧,要么根本没有,上课完全凭任课教师的随意发挥。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上的职业指导课程,从而对学生的职业取向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课程流于形式,效果不佳[2]。再次是就业指导的方向。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过于强调迅速就业、一次性就业,轻视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培养,从而平时过于注重就业信息的搜集和推荐学生直接结业,忽视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1.4就业渠道较窄
多渠道、多途径获得社会资源和就业信息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必要手段[3]。在通过对这些资源和信息的甄别、筛选和实地验证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获得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且对本地域的经济态势、人才应聘理念有基本了解,对在校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对毕业生提高应聘能力大有裨益。通过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途径和方式进行调查,依赖“亲戚朋友推荐或提供就业信息”就业的占35%~45%,通过“校园招聘会”形式就职的占20%~25%,通过“社会应聘机制(包括社会上的招聘会和企业自己组织的招聘)”招聘的占22%~31%,而通过网络求职并被招录的占6%~10%,说明通过网络、媒体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引导相当缺乏,还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权威性且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网站。
2地方高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其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有关,更与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能力有关,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专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也与高校是否有健全的培训机制、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息息相关。经济的高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人才的输出和能力的发挥需要社会提供合适的平台,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本地经济的人才需求必须有机契合。
2.1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必须和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规律相适应,摒弃“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惯性思维,积极探索突出地方特色、契合本地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同时,课程设置上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下,注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多元化的视角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不仅重点高校,地方高校更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元化,把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创业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紧密结合[4]。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定位明确,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2建立健全就业培训和激励机制
地方高校根据本专业特点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是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更要包括心理素质以及对职业选择的理性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研判,使走向就业岗位的学生对所选择职业有足够的掌控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不仅建立成熟的培训机制,同时又要有健全的激励政策。
2.3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
近年来,面对就业困境及结构性失业,地方高校积极走出去拓宽各种就业渠道,探索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模式。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条件和人才优势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中,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使高校的科研和社会需要真正契合,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其次,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科研项目中尽量加大用人单位科研人员的参与力度,对毕业生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课题的拟定、实施、撰写由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科技人员共同辅导完成,从而毕业后的学生能很好地融入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中。在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交流互动以及往届就业学生的反馈中,高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职业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5]。
2.4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
就业指导必须是思想上的重视、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严谨和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的有机统一,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日常教育活动中,最终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
3结语
和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更加突出,这有学生自身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有一定盲目性,缺乏职业规划;从地方高校来说,就业指导系统不完善,针对性不强;而高校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较窄也是不利的方面。要克服就业困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关键环节,地方高校首先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未来人才需求;建立健全的就业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克服就业指导的即时性、短期性,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使整个就业指导工作运转高效、指导方式多样,就业指导效果的启发性强,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华.二线城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无边界职业生涯 就业能力培养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9-02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的扩招以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就业难纵然有量上的原因,但质上的问题更多。从一些调查数据统计来看,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大学的不断扩招,而在于供求双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就业能力,简言之,就是能够很好地获得工作、胜任工作,并能在工作中晋升的能力。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表现在供给上,那就需要高校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大学生,使之适合不同岗位的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变化无常的职业生涯和非线性的职业路径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科层职业生涯,终身就职于一家公司并获得不断提升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就业模式。为了维护组织的灵活性和弹性,更多的雇员必须在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和角色之间转换,以及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流动,即出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现象。可以说,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高校毕业要想成功就业,就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和大学生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 大学生就业能力剖析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最初多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界定这一概念。早期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大致包含两方面内容:(1)获取就业的知识和能力;(2)个人的品质素质。之后,LeeHarvey(2003)认为就业能力不不仅仅是获得一份工作,更应该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的过程。Fugate(2004)指出,就业能力是识别就业机会以及获得就业的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可以拓展个人身份、实现职业生涯机会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概念的引入,为后来的研究拓宽了新的视野。
国内首先明确提出就业能力概念的学者是郑晓明(2002),在他看来,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其中实践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适应能力是在各种环境中掌控自我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是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社会对于庞大的就业大军的检查,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尺度。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已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的专业知识结构,而是多元的、动态的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市场需要的素质集合,包括了知识、技能、心态、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素质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而构建获得的,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高校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和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素质开发培养;大学生作为潜在的人力资源也要尽早适应这种变化,自觉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形成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自己的职业准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个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企业)三者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3.1 个人层面
3.1.1 做好职业规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2010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问卷936份,其中有效问卷876份。在问及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仅有3.5%的学生“非常了解”,43.8%的学生“了解”,还有50.4%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对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及“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计划”、“不是很了解”的分别占了“41%”、“45.3%”;根据“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学生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重要的,但对于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了“2.7%”,还有“43.2%”的学生“不是很了解”。由此可知,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较高,但实施效果和技能还有待提高。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生应该从大一开始,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不断探索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综合考虑外部环境,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然后制订实施方案,一步一步实现职业目标,在行动中培养和提升就业能力。
3.1.2 注重多元能力开发
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了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对121家前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本次面向用人单位的开放式问卷共发放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在回答:“贵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最看重应聘人员的方面是?”的问题时,有26.6%用人单位看重应聘人员的发展潜力;25.4%的用人单位看重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看重应聘人员技能和实践经验的用人单位分别占了14.8%和13.5%;在回答:“贵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比较注重求职者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体排序是:敬业精神、沟通能力、道德修养、上进心、抗挫能力、团队精神、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在学好课本知识之外,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注重多种能力开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1.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具有雇佣性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是良好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了忠诚、团队精神、抗压性、忍耐性、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仅仅在学习、沟通等方面能力突出,而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甚至心理扭曲,那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优秀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学生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悦纳他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尝试以宽容之心去面对周围的一切;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等,强调快乐工作,在工作中收获快乐;重视挑战性与成长的机会,满怀信心去应对困难。
3.2 学校层面
3.2.1 完善课程设置
大学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将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学期的课程大纲中。如,广东金融学院现在实施CPE三段式课程体系:(1)第一至第三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主要按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即Core Coures(“C”);(2)第四至六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即Profession Coures(“P”);(3)第七、八学期为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即Employment Coures(“E”),它又可分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块、拓展提高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这样递进式的课程设置可以使课程培养目标更清晰、培养内容更全面、培养过程更系统。
3.2.2 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注意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在遵循课程大纲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重视实践和实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养成。
3.2.3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类核心课程,是集理论、实务、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面试、职场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提升能力。
同时,高校主动加强与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可以赴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最近几年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为高校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科学指导。
3.3 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直接评判者,只有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做到人企匹配、人职匹配,就业才能算得上成功,否则双方“拉郎配”也未能长久。这就需要校企联合、协同创新,有针对性地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途径和模式。
3.3.1 联合用人单位制订课程计划
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订,了解把握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毕业生的意见和需求,可以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也是当前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内容主要有:(1)联合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实习+就业”的联合培养模式;(2)共同安排实习,联合培养班学员在大四时,既接受课程学习,也参加企业的顶岗实习;(3)双向选择就业,合作企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业务素质,对教学班的学生予以优先录用。
3.3.2 聘请职场达人担任就业指导讲师
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但对市场需求、职业信息了解的较少。用人单位作为就业市场的实践者、管理者,职场达人们的实战经验丰富,由他们来担任职业指导讲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或职业信息,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职场达人开展“行业岗位探索分享会”、“职业大讲堂”等系列讲座,给同学们展示不同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战略思想以及从事该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使学生尽早认识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尽早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是2011年度广东金融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2011B015)“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实践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蕴丽,潘弘韬.试论构建高校学生“四位一体”的就业能力开发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1(8).
[2] 陈均士.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3] 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关键词】信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普遍问题,一方面,近年来毕业生数量迅速攀升,与就业岗位数量的关系始终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明显减少,不少用人单位招聘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政策知晓率偏低、企业招用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不强以及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下降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的当务之急。
一、独立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
1.大学生职业规划缺失,缺乏就业目标和方向。独立学院信息类专业高考录取分数较之其他热门本专业有些许差距,生源素质和学习能力上亦有差异。新生入学往往懈怠或情绪失落,不少学生长期沉浸在考后厌学情绪、高考失利阴影或专业调剂的不满中,几乎从未思考过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应该如何储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不少学生还因不适应大学自主式的学习生活而沉溺于游戏、网络,无所事事。这使其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缺失的情况下,就业目标和方向不明,甚至临近毕业仍不明确自身求职方向、职业和岗位。
2.对学习畏难情绪重,专业热爱程度较低,专业技能不足。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理解存在较大偏差,片面地将信息类专业理解成软件编程或硬件设计,学习期间比较抗拒相关专业课程。信息类专业学习连贯性较强,若前期没有打好基础,后续学习难度较大,且信息类专业课程相对枯燥,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则相对较弱,不少学生因此产生较重的畏难情绪,从而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学风较差,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低下。
3.重成绩,轻实践,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不足。实践在信息类专业中的教学和科研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学科体系的建构与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等实践活动完成的。然而受制于传统思维的影响,不少家长乃至学生思想观念尚未转变,不愿意学习职业技能,不愿意到信息产业生产一线工作;一些高校管理者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把握不准,对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分析研究的不够,轻视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导致信息专业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建设方面跟不上当前就业市场需求,任课教师也较注重理论课程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不少学生实验教学阶段更是敷衍了事,从而形成专业实践能力较低,无法胜任当前社会岗位需求及知识迁移和提升的需要。
目前,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方面看,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即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缺乏,是导致其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中关村人才市场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显示,在被问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因素时,“个人能力”被赋予了最高的评价,有46.6 %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高于“社会资本”、“所学专业”、“学校性质”、“应聘技巧”等因素的比重。可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其求职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和教育成效,也就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表现,更多地反映在大学生就业质量上,这不仅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实际上也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二、独立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策略
1.实施全程跟踪式职业指导,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当开启职业指导,力争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使之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不少信息类大学生高考填报志愿较为盲目,受社会、家庭影响颇大,尤其在择校和选择专业方面,存在不少误区。入学后,独立学院应加大始业教育投入,实施全员育人,通过信息专业学科研究或教学领域有建树和成就的优秀师资与新生建立长期的对口教育和交流机制,通过身教言传,耳濡目染使新生逐渐明白专业学科前景和毕业就业领域,从而为做好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打好基础。
通过实施全程职业指导,让学生明白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何在,即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做这样的一个人。明确大学生活规划,从专业学习、能力锻炼、自我实现、服务社会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明确为谁而学习,如何学习,从而端正学风,促进校风。同时,应加强跟踪式职业指导,尤其在实习阶段,指导学生了解企业用工方式,熟悉工作流程,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就业,组织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的宣传报名工作,通过引导毕业生回乡就业,促进家乡社会经济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才队伍结构的改善,也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是当前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和深化创业创新教育,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锻炼其创业能力,积累其创业经验,是高校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探索方向。而信息专业本身可为创业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不少信息专业的大学生是潜在的创业者。
独立学院应积极打造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平台,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激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立体式”创业导师帮扶制度,提供全程跟踪一站式服务;营造浓郁的创业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创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和孵化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和广阔舞台;规范学生创业企业准入退出机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切实做好创业大学生的帮扶指导工作,努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
三、创新独立学院信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对策与方法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生专业能力。独立学院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正过程中,独立学院可有针对性地在信息专业部分选修或专业模块,预留部分学分,用作置换一部分社会亟需课程的学分,或新开设部分结合就业需要、社会欢迎度高、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也就是要将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沿。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尽可能扩大综合性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
此外,独立学院要加强信息专业学科竞赛的扶持力度,努力构建“学校―院系―专业”三位一体较为完备的竞赛层次和体系:不仅要组织信息类大学生积极参与如电子设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多媒体竞赛、电子商务竞赛、多媒体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竞赛,还应鼓励其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形成团队参加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新苗人才计划”、ERP沙盘模拟竞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竞赛。学校在其参赛过程中予以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可将专业学科竞赛纳入第一、二课堂教育教学管理,从而通过学科竞赛锻炼信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其专业应用能力。
学生科研也是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类专业学生科研领域广阔,且有较大实践锻炼意义。鼓励学生参与专业课题研究,不但能促进学生在研究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巩固专业知识学习,还能让其体会知识向成果转化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第一课堂学习。同时,独立学院要注重指导并培养信息类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题研究团队中的合作能力,以此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运用能力。
2.高度重视专业见习实习,积极拓展企业实训,努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在信息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独立学院应不断加强信息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缩短理论教学与就业岗位的差距,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创新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积极引导信息类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加强实验教学的设计与过程监管。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众多,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详细了解实验原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的效率,并在书写实验报告的时候进行认真的总结,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常用仪器设备(如示波器、信号源等)和工具(包括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是要加强专业培训、实训,增加实习、见习课程的权重和管理。尤其要注重实习过程的实效,防止流于形式,切实增加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能力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专业结合度高的部分职业技能考试实行学分置换,或与用人单位采取合作办学模式,更好地培养社会满意的人才: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全真实习环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中,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产品或系统从设计、开发、样机、试运行、检测、改进到定型、推向市场和售后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技术改进,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在毕业设计周期中, 应积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从命题的确立,时间的安排,资料的获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验证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观点的表达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三是要充分利用校企、校地合作机会,引入订单式培养,积极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训,如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业务流程外包培训等,通过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通过深入用人单位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锻炼和提升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信息类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郑明.谈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就业与动手能力的培养[J].福建农机,2008(2).
[2]高文祥,宋远航.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3]万玉凤.就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深层次原因-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9-11-04(8).
[4]邬红波.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3).
[5]叶城均,沈箐.独立学院理工类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与实践问题思考[J].考试周刊,2010(16).
Abstract: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and to relieve the crux of employ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set up a training mode from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training mode for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from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should be noted.
关键词: 体验;大学生;就业能力
Key words: experience;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70-03
0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的原因有多方面,如高校的扩招、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等原因,但从大学生本人而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自身就业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1]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2]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和谐就业、发展就业的重要指标。
尽管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面对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问题是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持续就业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创业能力缺乏等方面。[3]
反思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矛盾的形成当然存在许多复杂的原因。就高校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就业指导及服务不到位。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依托学生管理部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就业指导脱节,没有形成涵盖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更少。[4]这些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二是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过分强调按学科体系来设置,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时缺乏竟争力。三是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我国大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注重知识传授,重“知”轻“识”。这种教育行为引发的教育效果是学生无法将接收到的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到知识内化后的个体体验与感受,在学与用的衔接中出现了“断层”,直接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四是实践体验较弱,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高校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实践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实践基地没有发挥实质作用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在学校缺少参加职业锻炼的机会。职业理想与实现职业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五是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缺乏沟通,造成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不配套。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使大学生成功就业。
2 体验式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内涵
体验式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以杜威的“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大卫一库伯《体验学习》为教育理念,以对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以问题为中心,融合了就业能力供与需的角度,强调“先行后知”,重视体验和感悟。体验式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体验”发挥出来,通过不断建构,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直接促进学生的实践性思维。
体验式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
体验主体是学生,教师、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校友等作为培养主体,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体验式就业活动,三个课堂联动机制为学生提供体验渠道,第一课堂: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涯发展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第三课堂: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就业体检。体验驱动力是市场需求,行业调研、生涯人物访谈、就业信息收集分析、职业素养调查、用人单位使用评价调查等是体验感悟信息系统,共同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主体通过体验感悟信息系统优化信息处理,促使能提供优质服务,体验主体分享、反思感悟,明晰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就业能力。通过市场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信息收集与运用,增强教师、企业、行业、学生等主体之间的互动,推动专业设置调整、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优化,形成育人合力,创新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