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4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代的变革造就了互联网的成长,互联网同时也给时代带来了更多的变革。数字化浪潮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近日,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腾讯高层与英中贸易协会(CBBC)、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中国大使馆新闻及公共事务部等政界人士,以及众多伦敦商界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下企业的应对之道。
英中贸易协会(CBBC)主席Lord Sassoon在致辞中表示:“腾讯是一家卓越的公司,堪称奇迹。腾讯的产品深刻地改变了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交流方式,也极大地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发表演讲,向在场的英国企业家及政界人士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及数字媒体发展,并指出在数字化趋势下,企业需要注重变革、需求、开放、竞合,才能拥有自己的舞台和影响力,引领时代变革。
拥抱“变革”:
数字化浪潮下的企业发展之道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对各个行业的全面渗透上。刘胜义在分享中提到,中国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的普及率已超过40%;团购、旅行预订在过去一年中普及率上升近10%,其中,互联网金融发展尤为明显。2014年1月22日,微信理财通上线,首日存入资金规模即超8亿元。
从中国的例子可以看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交叉,已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都在急速攀升。正如著名经济学家Jeremy Rifkin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到的:“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它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的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当每个人都变成生产者,传统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生存挑战,企业的社会角色将发生变化,这也正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善变,企业需要不断求变,顺应这种变革。
互联网的“善变”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商机,但更多公司在“速成”和“速朽”之间转圈,如何在纷繁涌现的趋势当中,抓住持续发展的关键?刘胜义在现场分享了腾讯的两点切身体会——“注重用户的基本需求”和“开放的组织方式”。
抓住用户“需求”:企业的生存之本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变革,所需要的是企业及高层管理团队要有全身心拥抱数字变革时代的勇气和执著。
以英国知名品牌Burberry为例,它有着158年的发展历史,拥有与众不同的英伦风情。强大的国际认知度和识别度的品牌价值让其风靡全球,同时它也具有紧跟时代的创新精神,一直是行业创新营销的典范。在这一方面,Burberry刚与微信达成了为期6个月的创新性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合作,将会看到腾讯与Burberry两家公司在微信平台的创新营销应用。
刘胜义认为,本质的内容不会改变,企业的生存仍需很大程度地依赖于对消费者基本需求的深度理解和有效洞察能力。
早在2012年,腾讯视频就发现用户对英剧的观看需求在明显上升,于是2013年初,腾讯视频与BBC Worldwide等六大制作公司达成中国最大英剧资源引进合作。目前,在中国,腾讯视频拥有海量高质量英剧,已经成为一种用户和行业普遍认知,这也正体现了抓住用户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腾讯视频出品的《大牌驾到》《爱呀幸福男女》王牌栏目一直以来在用户间颇受好评,以及即将播出的一系列自制剧和原创栏目如《探灵》《你正常吗》等,都体现了腾讯视频抓住了影视、娱乐等热点趋势,对用户关注点和需求点的把握。归根结底,腾讯在不断发掘和完善用户的体验和需求,这正是腾讯获得海量用户青睐的重要原因。
“开放”:
应对变革时代的关键词
在晚宴交流中,刘胜义表示,互联网的“工业革命”要求企业不仅能够灵活响应需求,还需要不断地创新转变,“开放”的组织方式是企业应对变革的关键点。腾讯自2011年正式开始实施“开放战略”,把积累多年的技术储备和海量用户共享给行业的合作者们,事实证明,这种开放的姿态为腾讯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回报。
从传媒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看创新的关键
传媒环境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及其引起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二是社会“碎片化”趋势所引起的受众分众化。
“碎片化”和新技术给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是变化的社会基础,新技术是变化的技术条件。“碎片化”趋势是消费者行为个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人类社会是聚合的社会,而不是分离的社会,因此,不同的个性化态度和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又产生重新聚合,成为特质相同的“片”,从而形成一个个新的聚合。
“碎片化”的重新聚合给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碎片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对传播内容的要求产生了差异,大众化的、共同的需求日益减弱,而个性化的、满足不同碎片要求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其次,个性化是需要张扬和表现的,受众不再简单地接受单一来源的信息资讯,他们同时在提供信息资讯参与传播。自我表现、自娱自乐、自我聚合成为传播的需求特征。报纸在创新中如果不能适应受众需求变化的要求,就无法找到创新的方向。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之所以得到快速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因为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传播技术,而是适应了“碎片化”趋势下受众需求的变化。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基本上是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传播,对于受众来说只能被动接受,而互联网的兴起则迅速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它使受者有了传播的主动性和自,使单向传播转变为对等传播。
报网结合创新
报网结合已经讨论了几年,目前,报业新闻网站、手机报、电子报等已经相当普及,但受众对报业新媒体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不高,数字报业还没有找到真正的传播模式和经营模式。
问题在哪里?我们可以从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方面去找原因,也可以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去找理由,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对数字报业的理解和认识导致观念上的困惑所致。现在的大多数手机报、电子报基本上是报纸新闻的延伸,众多的报纸网站依然是报纸的翻版,而一些较为领先,走出报纸翻版模式的新闻网站却重复着Web1.0的模式,以报纸的新闻资源优势作为网站的基础,延续着网站为主体的传播方式。这表明,报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资源优势如何与新技术融合,依然是在传统报纸的基础上去延伸报纸的传播能力。
“数字报业”不仅仅是把报纸内容搬到网上去,数字化的核心并不是简单的从新闻纸转移到网站的介质变化。如果仅停留在终端介质的转变,那只能是报业数字化。数字化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传统办报模式无法比拟的信息处理平台和新的传播方式。“数字报业”与“报业数字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先做报,还是先做网。先做报是把网建立在报的基础上,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去延伸报纸。先做网是首先把网作为数字平台,通过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产品的内容整合、分析、加工,然后按照不同内容的特点和受众需求、接触习惯分别放到最合适的介质上去。在这里,数字内容不仅是由媒体生产,也由受众生产,传播不仅由媒体完成,也由受众完成。媒体不仅发挥在新闻、观点、导向上的核心价值,而且是“碎片”社区和受众的信息“管家”。“数字报业”已经不是一张单纯的新闻纸,它实际是建立在报业核心能力基础上的多介质传播产业。“数字报业”的内容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新闻纸的生产,从而对报社内容生产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文字和图片记者已不能满足“数字报业”的要求,“数字报业”需要的是多介质记者和导向式、管家式的编辑。要保障报业内容的生产转变,同时要求报社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管理体制、营销方式上都发生转变。
现在,国外一些报业在处理报纸与网络关系时,已经将网络编辑部和报纸编辑部合并为统一的编辑部,充分利用统一平台的优势,而我国报业的网站几乎都独立于报纸之外运行,报纸编辑部和网站编辑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各做各的事。在新闻的时效性、表现方式等方面还经常发生冲突,结果基本是网站服从新闻纸。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形同虚设,数字化的优势和报纸资源的优势几乎无法体现。因此,报业不仅要整合内部资源,更要走出现有资源局限,整合网络、通讯、声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和多媒体资源,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数字报业转型。
网络传播与报纸传播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表现在传播方式上,也表现在覆盖范围上。区域性的报纸一般只覆盖城市或者城市群,但网络的覆盖在理论上是无限的,只要能够上网的地方,都可以覆盖。因此,这给正在迅速发展的报业网站带来了新的课题。报业网站基本定位几乎都是新闻类网站,尽管网站具有区域性的特色,但一个区域能够容纳多少同质化的新闻网站呢?报纸的竞争正在延续到网络的竞争,同质化的竞争势必影响到报业网站的生存发展。如果我们现在不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将极大地延缓报业数字化的进程。
都市报的分众化经营创新
中国的都市报发展到了厚报时代,面对厚报,读者是怎样接触和阅读报纸的呢?
央视市场研究对多家报纸读者阅读状况的调查表明,在厚报条件下,读者在阅读报纸时一般不会阅读报纸的全部版面和内容,只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版面和内容阅读。读者的挑选使版面和版组的阅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版面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新闻类(主要是社会新闻)版面阅读率比较高,一般可以达到70~90%,这表明读者中会有绝大多数的读者关注该类版面和内容,同时也说明新闻是报纸的基本要素,没有新闻,报纸就会失去读者。而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版面的阅读率则较低,一般都在50~70%,财经新闻则会更低一些。相比新闻类版面,副刊类、专刊类版面的阅读率一般在20~60%之间,其中,副刊阅读率高一些,而大多数专刊阅读率都比较低,有的甚至达不到20%。
从读者对版面的接触可以看出一种阅读规律,即读者一般会阅读新闻类版面,在都市类报纸中,地方新闻类版面的阅读率是最高的。同时,读者还会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版面。从而形成了自己阅读中对版面的取舍。由此可以看出,报纸产品的特点是组合产品,而读者对报纸产品的消费则是组合消费。报纸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吸引广泛的读者,不得不提供更多的组合和内容以供读者选择,而读者在得到自己所需内容的同时也得到了不需要的内容。当然,对于不需要的内容,读者只能采取丢弃。
随着报业环境的变化,报纸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过去报纸在内容的竞争上注重新闻的广度、深度、独家等,但现在,报纸在新闻上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一家报纸要在新闻内容上超出竞争对手一个档次已相当困难。如果我们可以把新闻作为报纸的宏内容,与之对应的就是微内容,这主要是专业新闻、专刊、副刊等主要满足部分读者偏好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内容。读者阅读报纸的组合消费告诉我们,报纸主要靠宏内容吸引读者的时代已经过去,微内容已经成为吸引读者的关键,因为只有微内容才能在“碎片化”环境下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我这里说微内容是关键,并不是否定宏内容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新闻,报纸就不成其为报纸,它毕竟是报纸的基本要素,但是在同类报纸竞争白热化,市场日益细分,新闻日益趋同的时代,光靠宏内容已不足以吸引读者,报纸的品牌形象也不再停留在宏内容上。因此,更能够体现报纸特征的微内容就成为分众化经营的关键。
CTR市场研究在一项都市类报纸的调查中发现,读者对都市类报纸偏好要素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存在明显差异。当直接问到读者选择报纸时各个要素的重要性时,排序是:贴近性、责任心、知识性、影响力、权威性、专副刊和广告表现,而采用间接语句测试,再用模型分析读者内心对要素的客观判断后,结果表现出,都市报的知识性、专副刊、贴近性则是最重要的要素。(见左图)
知识性、专副刊、贴近性都与微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报纸缺少一个微内容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一个微内容做得不好,达不到读者的需求和满意,也会流失读者。因此,面对分众市场,必须清楚每一类分众的阅读需求,也必须知道每一个版面或者版组是什么特征的读者在关注,他们的阅读组合是什么特征。如果不清楚这些,就谈不上细分市场,不可能进行分众化经营,失去了一个个细分市场,也就失去了整体市场。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读图能力 习惯
一、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一)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地图基础知识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熟悉地图的符号和语言,能读懂图上的文字、颜色、线条、形状,获取最直观、最表象的特征信息,这一步是学生读懂地图的基础。此外,经纬网的判读、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是地图学习中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教师也必须讲解清楚。运用经纬网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和判读方向是教学中的难点,需多集中加强讲授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任意两点间的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使模糊抽象的图上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正确、熟练使用各种注记、图例符号,才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此外,等值线地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这些地图基本地理知识,也需要教师在学生清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掌握。
(二)掌握一般读图程序,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要领
课文中的精美地图和插图,人手一册的彩色地图册和填充图,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读图的兴趣,活跃思维。但大多学生对于具体怎样阅读地图,怎样从图上获取有效地理知识和信息,并进一步能从地图上找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答案,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此时,教师重在教会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为重要。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以下读图步骤和方法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读图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步:读地图底部黑色标题。标题指明此图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直接表明图表内容的导向和指引,这一步是读图的重要前提。学生一定要先看准地图的标题,弄清楚地图的主题(例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确定读图的方向,为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奠定基础。
第二步:读左下角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和眼睛”,地图上的符号、数字、颜色、箭头、线条、形状等表示什么意思,什么地理事物,一般都在图例中交代得很清楚,这一步是学生读懂地图的根本。只有对图例和注记正确理解和记忆,才能保证所读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并提取正确图像信息,保证读图的顺利进行。
第三步:抓住图像的主要轮廓形状和个别特征,寻找标志性数据或知识点,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范围和名称。这样能帮学生轻松愉快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了解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为进一步解答具体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步:结合“读图思考题”,明确所读的读图任务和目的,获取所需要的有效地理信息,全面综合分析比较,正确组织有效答案。新教材在图表后都配有“读图思考、学生活动”这一内容,思考题以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地图,进而找出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归纳出本质规律。这一步是读图的关键,是落实课程目标重要的一环。这一步实施的好,就能让学生不仅能观其“图”而知其“地”,更能知其“地”而求其“理”。
(三)正确掌握绘图、填图技能,训练学生读图能力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地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读图的提高和再创。让学生在绘图、填图中学会一种受益终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边讲边画,用简单的笔触和熟练的技巧随手绘制简略的图和示意图(如地理板画、板图),简单易行,方便使用。并引导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变化过程和趋势,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识记、巩固。
例如,学习“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内容时,不仅自己在黑板上画,而且要求学生自己画出太阳光照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学习“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的内容时,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能加深对气候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随手画图的习惯,增强审美观点,养成学生用“图形语言”思考的思维方式,而且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
课堂上或课后,学生根据教学挂图或版图、地图册和教师所讲内容,认真填绘“地理空白填充图”,巩固和消化地理知识,加深记忆印象,反馈掌握情况,检查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读图能力。
例如,学习亚洲的气候类型时,让学生绘制《世界气候类型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典型分布地区,查找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当代建筑的发展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代建筑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断完善其智能化结构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着其传统文化理念。
关键词:智能建筑;数字化;传统建筑理念;传统资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场所的环境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它不仅大大丰富了城市景观,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舒适、高效和节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
在欧洲国家智能建筑被定义为是:通过优化其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提供一个多产的和成本低廉的环境。它可以创造出使住户具有最大使用效率的环境面积,同时也可以使住户有效地管理资源,大大降低硬件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我国建筑师们认为――智能建筑,是将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旨在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总而言之当代的核心建筑――智能化建筑,就是以为人们提供更舒服生活环境为目标而发展着。
我国目前的智能化建筑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智能化建筑的先进性特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充分应用,以及现有的先进控制系统,人们已从第一代的“模拟监控系统”跨步到目前正在普遍引用的第三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其系统由“前端专家”、“服务器”和“客户器”三个部分组成,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则负责其运行。利用现有网络即可轻松实现远程监控,在监控点、监控中心、监控终端之间实现真正的全程数字化,并且与智能建筑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共享资源。该系统扩展性强、方便,与报警设备、门禁设备等紧密连接。从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上看,基于以太网的测控系统将是未来自动化测量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有效方法。
二、智能建筑的数字化:
基于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特征的趋势以及3S等数字技术的运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工程已经提到议事日程。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多次召开“数字化城市研讨会”。许多大城市已提出在若干年内实现数字化城市和信息港等建设目标。数字化城市是通过城市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的,以逐步实现地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以致全国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其基础设施――成域信息高速公路一般可分为:首干、汇聚、接入这三层。它的服务内容主要涵盖有:公共事业、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大厦、接入服务等其他增值服务。
三、智能建筑的集成化:
“集成”是指把各个自成体系的硬件和软件加以集中并重新组合到统一的系统之中。简单的说法就是:将智能建筑中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之中,从而实现信息资源任务共享。系统集成的必要性表现在:可以在应急状态或其他涉及整体协调动作时为管理者提供统一的智慧和协调能力,并保证人生及设备安全,提供信息共享、发挥增值服务功能。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精简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我国自1977年以来,智能大厦基本上处于各子系统独立运行、独立管理的状况,如今此系统已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当今社会对于建筑我们听到的多是闹轰浮华的词眼,见到的也多是绚丽时尚的外衣,在建筑物一味追求创新的路途中,真正成熟的能代表传统内涵与地域文化的建筑则少之又少。从城市的发展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说、自己的习俗。这些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环境。中国建筑设计亟待解决的是如何确立既跟得上时代步伐,运用国际设计领域先进的科技与材料及运作模式,又能彰显中国特殊国情,体现本土文化特点的行事风格和设计理念,继承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精粹。因此,当代建筑要在围绕着传统理念的同时向智能化发展。
传统资源要转化为一种现代的建筑,建筑实物的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现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现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关于技术上的应用与发展:
我们要在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优点的同时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以此做到减少资源浪费、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为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二、传统生存经验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联:
具有传统文化理念的设计容易使人们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现代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的同时,也努力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一直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回归久违的自然。实现真正的精神释放。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文化建立上的共存: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创新
谓城市规划管理,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系列有效举措。城市规划管理目的是在认真调查城市地区建设现状和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深化与落实总体规划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框架,布局快速、交通、网络系统,重点对自然生态地带、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等基本要素进行整合、布局和控制。如何做好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建设有特色、有品位,规划管理规范有效、尽然有序,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
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城市功能与其物质性设施之间总处于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之中。城市规划管理就是为了使城市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表现为:
(1)使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经济的结构、规模、发展阶段和水平等内涵的不同,对城市的要求也不同;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规划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2)使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城市社会由不同的人群和利益集团所组成,适应城市社会的变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及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的福利是城市规划管理所发挥的作用。
(3)使城市各项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空间的拓展需要与交通设施的建设相匹配,建筑量的增加要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扩容相结合,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相呼应,城市物质财富的积累要与城市人文氛围的优化相同步。这一切都有赖于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来加以解决。
2 缺乏城市规划管理的因素
一个城市只有在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城市的建设才能沿着正常的方向发展,并促进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针对我们现在城市规划过程的一些现状,我们发现了城市规划过程的进行经历着非常坎坷的历程,但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良因素。
(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是纷繁复杂的,不同于我国其他很多行业管理的垂直性特征,相反,其管理权限一直处于被严重肢解、分割的状态。导致了城市规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变成了各个行政实体的自主行为,城市的整体规划被彻底的瓦解了。为了达成与各种地方政权的妥协,规划行政管理权被一再肢解、一再下放。这种对于城市规划权力的不断转换,使得城市规划没有了一个明确的计划,随时有可能被更改。更加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的减缓。
(2)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性不强,国外“公众参与”经历了从物质建设规划、数理模型规划到社会发展规划几个阶段,规划工作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政府行为转向市民的角度,由理论性、专业性和集中的权力转到感性、具体、由下至上的参与。这一成果还没有被我们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很好的利用,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存在,城市最起码的要求是是满足人正常生活的要求,然后是精神上的需求,忽视了公众的对城市建设的需求实际上必将导致城市发展走弯路。目前我国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就已经把“公共参与”纳入了 法律 的内容,我国各地也在制定各项公开、公示的制度。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事业,必须解决好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首先要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如解决好即上述体制内部出现的问题,基本工作方式的问题才能有机会去解决工作中技术,操作上的问题,否则,就会犯舍本逐末的毛病,就解决不了设计的问题,不能为城市发展注如活力。
3 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趋势
面向新世纪,我国自上而下推动的 经济 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将进入攻坚阶段。城市规划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处于这个关键性转折点上,迫切需要进行体制创新,探讨适应需要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3.1法制化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摆在每一位城市规划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这一“龙头”作用,把纷繁复杂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纳入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轨道,使整个城市的运行机制活而不乱,协调和谐,充满生机?很显然,只能依靠法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法制管理,既是搞好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管理 现代 化的重要标志。城市规划管理热切呼唤、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可以说,法制建设是搞好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生命线”;是实行“依法治市”、“依法治城”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市各项改革、实现可持续 发展 战略的需要;是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的需要。
3.2 民主化
民主化实际上指的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共参与。在我国,一方面,政府在社会中的职能不再是以往的直接干预、大包大揽,而是注重市场调节、法律引导,这为市场、社会领域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社会精神的变迁,促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组织,正是这些组织,成为了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新载体。
而对于城市规划管理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要素(土地、住房、公共设施等)进入市场领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部门所采取的单边、独断式的决策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出了其不足和低效,难以平衡日(中国省略整理)益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利益;同时,由于城市规划决策越来越紧密地与私人的利益相关联,公共对于该领域的关注理所当然。“公共参与”的社会基础与日俱增。规划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调整角色,学会使用大众媒体的语汇,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大众媒体交流中,与公众参与者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合意,实现城市规划早方法论上的“交往理性”化。
3.3 数字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高度密集,传统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城市数字化工程服务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符合高新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正确方向。数字化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决策 科学 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扭转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式落后的局面,同时数字化城市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丰富表现手法,增加信息含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及时性;也能提高城市规划行业动态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信息技术近十几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其重要意义和对人类深远的影响举世公认。数字化的意义不仅是体现了一种技术,而是向人类展现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城市规划这个“龙头”部门人手,可以说抓住了关键环节,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因此,数字化城市规划将成为建设“数字城市”的核心工程之一,并可提供基于 网络 化的基础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4结束语
创新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要求。城市规划管理必须推进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保证规划的前瞻性、科学决策,同时要掌握新技术,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5参考文献
[1]王东升,浅谈城市规划管理机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23期。
【关键词】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群化意识;集群化运营
经济学家发现,基于地理临近、产业联系和互动协作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非集群所不具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知识溢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品牌经济等集群效应,是加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洞见,使得国际经济发展组织和各国政府大力建设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并寄望于将其培育成为产业集群,从而获得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011年底开建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其建设初衷也在于此。它希望借助于广告产业园的建设,改变区域广告产业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粗放型野蛮生长的状况,并基于广告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初衷能否实现,就取决于广告产业园能否科学、顺利地从规划建设到开园集聚,最终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所以,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既是其建设的初衷,也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国家广告产业园如何才能实现集群化呢?
一、规划建设阶段的集群化意识
国家广告产业园不是广告产业自然集聚形成的,大都是各地政府规划建设的,因而就有可能在规划建设阶段,使其具备广告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从而为其集群化发展奠定客观基础,并缩短其形成广告产业集群的过程。集群化意识在规划建设阶段的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广告产业园集群化的目标设定
广告产业园的经济学逻辑是产业集群,那么,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广告产业集群,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设定是统领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总指针。但浏览了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官方网站和推介资料后发现,明确地表明了集群化发展目标的只有南京园区“重点打造广告创意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媒等全产业链企业集群”①和沈阳园区“打造完善的广告创意、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播的广告产业链条和广告产业集群”②。由此可知,大多数广告产业园在发展目标设定上并没有体现出明确的集群化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方向,或者经过许多年的运营发展也无法达到广告集群的产业层次,甚至像某些产业园一样趋于解体。正如《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所言――“对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认识不够”“导致园区建设存在运营方向模糊”等问题③。
(二)地理区位的广告产业集群化条件
适宜的广告产业园地理区位应该选择在具有一定的广告产业自然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样的自然聚集区,必然具有内在的吸引广告产业集聚的种种客观条件,其向广告产业集群演进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再加上人为的政策、公共服务等有效供给,易于快速向广告产业集群演进。
如果没有自然形成的有一定基础的广告产业集聚区,广告产业园的区位选择就要考虑与广告媒体、广告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总部区地理临近、交通便利的城区。因为广告产业是向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提供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不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艺术品的艺术创意园区,所以它具有向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集聚的特性[1],它不能够待在郊区,而是要待在距离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较近的地方。
广告产业园也可以选择在广告产业链上的强势节点企业附近,比如广告材料生产基地、广告材料市场、大型广告企业等,借助其强势节点对于其他节点企业的吸引力,吸引关联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化或轮轴式的广告产业集群。
广告产业园还可以选择在产业集群要素比较集中或影响力较大的集群要素附近建设,借助这些集群要素对于广告企业的吸引力而形成广告产业集群。比如临近广告教育与研发机构、临近关联产业园等。迈克尔・波特就认为:“一般而言,当新的产业集群围绕着大学研究机构或先进的研发集中地时,它们的发展最有效率。”[2]
(三)广告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园区空间和环境规划
广告产业园是一个以广告类企业为主的集聚发展空间,应具备符合广告产业特点并有助于集群化发展的办公、休闲、交流等房屋结构、公共空间、时尚氛围、创意环境等。
鉴于中国本土广告企业大都规模偏小,广告产业园应有一定数量的小户型写字间;办公场所的创意化设计也是广告企业的普遍要求,所以,超高空间的户型也会受到企业的青睐,他们更易于营造立体化的办公格局;咖啡厅、茶座等已成为广告企业办公的标配;园区楼内、楼外等公共空间的环境装饰也是体现广告产业的创意特色、营造时尚创意气氛的主要载体。这些空间和环境的规划都要有集群化意识,为园区的集群化发展提供适宜的硬件和软件匹配。
(四)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公共服务保障
自然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在初期往往只有物业性质的公共服务,没有针对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所需的广告专业公共服务体系,因而自然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的演化时间通常较长,成功率较低。广告产业园这种人为建设的产业聚集空间一开始就应该有齐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一般性的物业、商业、交通、餐饮、金融、住宿等公共服务和规划、建设高水准的、针对园区拟招入的广告企业所需要的广告专业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体系既是吸引广告企业入驻的诱因,又是促进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快速成长,进而加速集群化进程的基本保障。
二、招商阶段的集群化标准
所谓招商阶段的集群化标准,指的是按照集群化发展的目标,设定拟引入的广告企业必备的条件、类型和数量比例(集群的产业基础是尽可能完整的广告产业链,因而引入什么类型的广告企业就决定了广告产业园产业链的基本特色),支撑广告企业高效率运营的数据服务、营销咨询、公共关系、会展策划等关联企业的入园条件和数量比例,构成产业园区集群化体系的广告研发、人才培训、广告交易、广告制作、行业协会等要素的入园条件和数量比例等。只有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招商,入园的企业和机构才是广告产业园集群化发展所必需,也才能够使有限的园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障集群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现有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和试点园区中,大都没有设定严格的入园企业和机构的标准条件,其结果正如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所评价的那样“部分园区业态杂糅,广告产业链结构混乱”“园区对入园企业标准的制定和考量有待加强”④。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是没有真正理解广告产业集群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体系,还停留在广告产业聚集的层面上。二是急功近利,政绩驱动,不管广告产业园以后的发展去向,满足于短期GDP的增长、就业人数的增加等繁荣景象,无视广告企业的成长,广告产业是否向高级模式发展和业态提升。如果不改变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就会变得越发艰难,因为引入的关联性弱的企业和机构已难以迁出,有限的办公空间被占用,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被耗费,而真正是集群化发展所必须引入的企业和机构需要的办公空间与公共服务资源却难以满足。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广告产业园就会越来越非广告化,集群化的集聚力也会日渐消解,不仅无法实现集群化的发展目标,还会走向解体。
三、运营阶段的集群化培育
在规划和建设完成之后,随着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逐步引入,公共服务平台开始逐步启用,广告产业园就进入正式运营阶段,集群化发展也随之进入了由静态规划、硬件建设、软件配套到动态的维系、培育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较长,有专家认为至少要在10年以上。因此,广告产业园进入运营阶段之后,其职能不仅在于维系已有企业和机构的持续存在,更重要的是把基于集群化规划建设的空间、服务平台、入园企业和机构,凝聚成为广告产业集群,获取集群效应。为此,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节点强化,增强企业间的专业化、关联、协作和黏性,避免“集而不群”
许多产业园尽管集聚了不少的企业,但由于相互之间没有技术、经济等联系,或者同类节点间恶性竞争,长期处于集中运营而达不到集群的层次,集群特点体现不出来,集群效应更是无从谈起。广告产业园不是企业的简单集聚,而是相互之间因为技术、经济等的密切联系而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化、相互协作常态化的生产经营生态族群和共同体。
欲破解可能的“集而不群”,需要引入缺少的广告产业节点,比如大数据服务企业;需要把特色节点重点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和大型企业,借以强化园区的内聚力,比如中原广告产业园重点培育新媒体和数字营销企业。
(二)集群要素体系的不断优化运行和高水平服务,促进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的多重成长
广告产业集群要素包括营销等关联产业、培训等支持机构、广告公共服务平台等共享设施,以及园区运营机构,这些是广告产业园集群化发展的必备支撑要件。由这些要素构成的集群保障体系的运营状况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进程。
广告产业演进的一个基本方向是整合营销传播和数字化,所以,没有这些关联产业的进入并就近合作,广告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就不能保证。作为广告产业园运营方的管理机构,应该保障广告公共服务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和活动,形成创新氛围、促进知识溢出和共同发展的成长环境。
(三)加大新技术应用和理念更新,推动园区向数字化和集约化升级,从而保持园区产业的先进性和成长性
数字化和集约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广告产业当下面临的双重时代命题,而建设广告产业园既是集约化转型升级的一种产业集约化路径,也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技术和产业依托。为此,必须加大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广告新技术应用和服务,确立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观念创新和方式转变。
传统广告服务的方案谋划和决策,建立在对有限样本过去式的追问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洞悉与把握程度不够,决策的可靠性不够。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缺陷和遗憾,传统广告致效的重心放在了依靠广告人个人智慧的策划和创意上,其艺术性、策略性虽然被肯定,但科学性一直备受质疑。由于互联网产生的海量信息催生的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从技术的角度为广告运作提供了即时性、动态性的全样本数据,广告决策的科学性得以保障。但是一个个企业独立使用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服务,将增加经营成本,而以广告产业园提供面向园内所有企业的大数据服务,既能够提高广告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
广告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不仅要求把企业资源集中在自己能够做得最好的业务方面,实行深度专业化,还要求把共性的商业和专业服务委托给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低成本运营,而这些也只有在园区整体上培育成为广告产业集群时才能实现。所以,推行广告企业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是培育广告产业集群的题中之义。
(四)重视园区品牌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培育,内增集聚力,外增吸引力,不断引入集群化发展所需的优质资源
广告产业园集群化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内部集群动力和集群机制的形成,但也需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取新的优质的集群化资源,持续地在外部获得广告产品和服务的庞大市场。这些都需要广告产业园作为一个区域广告产业的聚集发展综合体,塑造和推广一个深受社会、企业、广告媒体熟知、信赖、推崇的广告产业服务品牌形象。
从目前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和试点园区来看,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标识系统、品牌定位,以及用以招商和品牌推广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但缺乏系统化的品牌培育战略和持续性的品牌化活动。品牌的推广也较少使用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和新兴的门户网站、社会化媒体等。所以,制订长期的系统化的品牌建设方案,通过一个个品牌化活动使品牌形象得以确立,应是广告产业园不能轻视的战略问题和实践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是其内在的经济学逻辑的必然要求,但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过程又是相当漫长的,甚至有可能出现种种集群风险,而使其一直处于集聚过程或停留在聚集阶段,无法企及集群化的最高层次。要避免各种风险的产生,顺利地实现集群化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在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树立集群意识,贯彻集群理念,开展集群实践,并长期坚持不懈、一以贯之。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2014年“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招标重点课题“广告数字化重构中公共传播特性的彰显――基于公共传播与数字传播的双重视角”(课题编号:XMTGGCBJSZ06)]
注 释:
①《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园区简介”》.http:///archives/detail.php?id=about.
②《沈阳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功能定位”》.http:///col.jsp?id=101.
③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2014年4月。
④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2014年4月。
参考文献:
[1]颜景毅.市场驱动型广告产业集聚区个案研究――郑州金成国际广场广告产业集聚区的实证考察[J].中国广告,2015(1).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38.
关键词:灵感;兴趣;预测;学生;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12-01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受此影响,计算机正大量的代替人手的绘图功能,艺术设计领域的竞争不再是单纯漂亮的画面形式美的竞争,而是设计思维设计理念的竞争。时代的进步需要我们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素质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将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在学习中更好的运用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是感知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脑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个人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创新思维是指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思维路线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对事物的全新认知。那么,当今要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先从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入手,同时与现代设计的新形态进行紧密的联系和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把握好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培养灵感的可控性
灵感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是创造能力,其次它是突发而来的。也就是说,灵感种创造能力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的。但是,我们承认灵感的突发性,并不等于也同时承认了它是不可控制的因素。灵感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来源于我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最终获取的灵感不管多么显著,都是在我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综合运用的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了解了灵感产生的过程,掌握了灵感产生的规律,就完全可能将无序的灵感转化为有序的逻辑推理过程并加以合理利用,成为可控的大脑活动,将其随时转化为一项计划的结果,一个问题的结论。比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在有感而发的时候做好灵感记录,锻炼根据现实事物联想新事物的习惯。多组织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或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激发大脑中灵感的形成和巩固。
二、培养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动力
兴趣是我们对于所喜爱的人或事物,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的一种兴奋点和倾向。这个兴奋点和倾向性可以驱使人向着所喜爱的目标不断的付出努力,不畏阻碍和困难,坚定信念直至成功。当感兴趣的目标出现的时候,人可以调动自身最大的潜能,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解决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兴趣的驱使下,人们可以暂时忽略兴奋点之外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对工作目标投入力量,因此往往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展,在创新活动中取得较大的收益。
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这两者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一个没有创造性的设计作品是缺乏魅力的。而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又需要设计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的获得,需要设计者对各科知识感兴趣。归根到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许多知名的设计师都有广泛的爱好,他们从众多学科中汲取养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
一般而言,人们对某种物质感兴趣,是因为生理需要的满足;人们对精神状态感兴趣,是因为心理需要的满足。需要是兴趣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有需要就一定会有兴趣;没有需要,兴趣一定不会持久。兴趣来源于需要,保持于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我们可以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多聊多问,敞开心扉的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现在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研究学生的日常爱好和性格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合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举例或提问,与学生产生共鸣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提升兴趣为创新思维带来的动力。
三、培养认可预测的主动性
预测是创新思维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能动的控制和把握机遇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上讲,如果要适应和加速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对未来的事物有一个前瞻性,有一个预测。如果掌握了这个预测的方法,我们就会抓住事物的脉搏,发现和了解事物发展的走向,掌握了主动性,就会提前对未来的事物做好准备,有条不紊的面对随之而来的各种变化并且利用这些变化去达到理想的目的。比如,举例说明某种事物的可预测性。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多读书多学习,增加大脑中的信息贮备。当面对问题时,学习了解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和在逻辑基础上的特点,并将其作为下一个具体发展过程中的逻辑前提来对待。
关键词:信息资源;信息化;经济增长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world not only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puts forward new demands on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 theory. Getting measurement results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may reveal the number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tributing to economic growth,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fectibility of informationization policy in China.
Key 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ization;economic growth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加大,使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有关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获得的测算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各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早在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就对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斯密关心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问题,宗旨是探讨国民财富增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斯密指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为分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为了增加国民财富,一要提高在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提高生产劳动者人数对非生产劳动者人数的比例。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需要加强劳动分工;为了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就需要增加积累用以雇佣工人的资本;同时,资本积累还促使产业间分工更细密,通过产业数量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后来的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分析了他的经济增长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二是在一国的知识技术既定的情况下,现在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三是技术进步。长期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增长的标准解释模式是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M.Solow)提出的生产函数假设。该假设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1)资本和劳动力翻番,则产出翻番;(2)增加对资本的投入而不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或增加劳动力投入而不增加资本投入,那么,产出增长递减。按照这一理论,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在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上的差别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世界经济近40年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资本的投入高于对劳动力的投入,但是,投资回报并未递减;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非洲经济的停滞不前或下降等经济发展现象,都不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得到合理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罗默、卢卡斯等人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开始研究这些现象,并在理论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逐步形成了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保罗罗默(P.Romer)1986年出版的《报酬递增和长期增长》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该理论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研究内生生产要素收益递增问题。他指出,知识是生产的另外一个基本要素,即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四个: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等运用罗默的研究方法对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也说明,严重阻碍欠发达国家发展的社会因素不是缺乏有形资本,而是缺乏无形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教育)。斯坦福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牛津大学霍华德帕克(Howard Pack)等也都从不同角度研究得出同样结论。无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何种理论,它们都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知识或信息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贡献,这些贡献甚至能够被直接测算出来。
二、 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入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美国是推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1961年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最早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诞生;对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对于信息社会的形态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描述,代表性著作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日本学者在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
我国学者朱幼平(1996)根据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形式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除资本和劳动外,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三个要素是信息要素(包括科技进步),而不是单纯的科技进步。社会总产品或国内生产总值(GNP)生产函数为:Y=aIαKβLγ(1)
(1)式给出了信息化的经济增长函数。其中,Y代表社会总产品产量或国内生产总值;I代表社会信息要素量(即信息丰裕系数);K代表社会总资本量;L代表社会总劳动量;a,α,β,γ分别为系数。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为统计数据源做回归分析。首先,将(1)式变化为:
lnY=AlnI+BlnK+ClnL(2)
其中,A、B和C分别为系数,Y、I、K和L分别用1980-1992年(令1980=1)我国实际GDP指数、信息要素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和就业指数代表。计算结果为:
lnY=0.841597×lnI+0.255566×lnK+0.697838×lnL-0.032861
线性回归系数 R2=0.99728。该结果表明1980-1992年间中国实际GDP与信息、资本和劳动要素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其中信息要素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系数为0.841597)。通俗地说,在该时期内,中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对数增长0.841597个单位。尽管上述定量分析结果中不能绝对排除存在自相关因素,但分析结果总体上表明的信息要素成为中国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一结
论依然是可信的。
三、 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所建立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①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来衡量世界主要国家从1995年以来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是一个评价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及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国民经济比重不同的比较对各国信息资源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1.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可划分为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将所比较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高、中高、中和低四个类型,可以看出:(1)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2)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速度不同。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均意识到了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所以都大力发展信息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家(地区)所计算指标的基数较小,所以其发展速度较快。(3)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相差很大。
2.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比重不同的比较。对于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国际比较所选取的第二个指标是各国(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通过比较可以看出:(1)信息化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大,而且人均GDP都在15 000美元以上,属于中高国民收入国家。(2)信息化发展指数较低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人均GDP较低。发展中国家由于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的收益,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也不断加大,使得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的回报收益率相对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了信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纷纷制定本国的信息化战略,使得信息化发展指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大,而且人均GDP也比较高,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低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小,而且人均GDP也比较低。由于各国(地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信息资源对于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四、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
我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在世界的位次较低,从信息化发展指数五个分类指数比较来看,使用
指数和环境与效果指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信息化发展水平同类国家(地区)中,中国只有信息消费指数略高于平均水平,其他四项均低于平均水平,五个分类指数全部低于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地区),其中基础设施指数和环境与效果指数的差距更大。
看到差距的同时要正确认识后发优势,探讨实现信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中国的赶超提供了机会,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对于中国而言,必需抓住有利时机,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制定倾斜政策,促进信息技术市场健康发展,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扶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组成的各种信息技术。同时,加速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更新与改造,以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产品值附加性和产品档次,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坚持教育先行,用教育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信息化。要加强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对管理者的教育,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三是国民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信息教育,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根据我国国情,主要应做好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产业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农业信息资源、水利信息资源、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库建设等。信息资源产业主要指的是数字电影、数字动漫和网络游戏等产业。
注释:
① 该指数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数、使用指数、知识指数、环境与效果指数和信息消费指数五个分类指数共10个具体指标组成。
参考文献
[1] 文要武.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5).
[2] 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0-43.
[3] 高长春,李淑霞.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投资[J].学习与探索,2001(2).
[4] 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
[5] 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民人大学出版社,1998:32-33 .
[6] 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24.
[7] 谢康.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247.
在这一浪潮中,逐浪网厚积薄发,直到2006年6月才从个人网站转变成公司化运营。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逐浪网从一个单纯的个人文学站点一举成为中国数字出版领域的领军者,访问量超过千万PV,注册会员增长到400万,其中付费会员占到近10%,原创签约作者超过4万,原创及版权作品超过10万。 如今,经营状况良好的逐浪网不但获得国内外风险投资的青睐,而且已将上市提上日程。
资本与梦想的完美碰撞
蒋刚和李雪明是逐浪网的创始人,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在网络上相识的他们于1999年创办了个人文学站点――文学殿堂,建站两年后就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1500名。因为该站在网络文学界的影响力,曾获得《电脑报》评选的“编辑选择奖”和“二十大优秀个人站点”。
在互联网泡Ä结束后,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百度、阿里巴巴等网站崛起,个人站点在高投入、高产出的环境下遭遇发展瓶颈,资金、管理与合作方面都难以开展,于是各大网络公司纷纷开始与逐浪网洽谈收购事宜。与此同时,鸿国集团下属公司大众书局看到了数字出版的巨大潜力。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将进入高增长期,图书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甚至有美国学者认为,未来30~ 50年,图书的电子化销售将占据图书市场的90%。于是,作为图书内容供应商和终端平台的大众书局决定进军数字出版领域。
资本进入数字出版领域通常采取两大途径,一是利用资金建设全新的数字出版平台;二是是注入资金入股或收购既有数字出版网络媒体。经过对数字出版行业的详细考察论证,大众书局选择第二种途径,并将对象选定为逐浪网。现任逐浪网总经理林虎说:“从2006年初开始接触到6月签订协议,短短半年时间,我们顺利完成收购。”究其原因:首先,逐浪网运营了八年,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原创作品、签约作者以及业界人脉等;其次,大众书局自身的业务不涉及数字出版,因此不存在整合的压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最后,合作双方拥有共同打造“最好的中文数字出版平台”的梦想。
分享式管理模式打造竞争力
2006年8月,林虎、蒋刚和李雪明在南京繁华地段600余平米的写字楼里相聚,怀揣打造“最好的中文数字出版平台”梦想的他们,首先要完成的是团队组建和管理制度建设。万丈高楼平地起,短短一年多时间,逐浪网由收购前一个因纯粹个人兴趣而建立的文学站点,发展成规范化运营的制度完善的公司制企业,分享式管理模式使它拥有完善、团结、稳定和奋进的近50人的团队。
首先,逐浪网分享股权。大众书局隶属于资产百亿的鸿国集团,对于一个资金雄厚的传统实业公司,完全可以全部控股子公司。但是,在收购逐浪网时,大众书局就采取股份加现金的形式,给予网站高管和创始人股份,同时,网站新进员工都给予期权,共同分享网站成功的“果实”。因此,在逐浪网的发展过程中,员工们齐心协力,献计献力。据了解,逐浪网员工的业余时间很大部分都用在网站事务上。
其次,逐浪网分享成长。林虎是财务出身,之前在鸿国集团负责投资并购;蒋刚和李雪明以前仅仅是文学爱好者,在公司管理上,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但是,就是他们的团队将逐浪网打造成江苏省最好的站点之一,在学习中成长是逐浪网成功的经验。逐浪网依托鸿国集团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成熟的企业文化,在员工的成长上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及完善的晋升通道。鸿国集团定期举行高管培训、中层管理培训和普通员工培训,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最后,逐浪网分享制度。KPI绩效管理指的是关键业绩指标,在企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鸿国集团曾花重金在企业建立了完善的KPI考核方法,逐浪网获得了集团的指导和分享,并与网络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行全员KPI考核,提高运转效率。
在分享式管理模式的推动下,逐浪网不但建立了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且提高了网站的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上市是为了战略资源
目前,原创网络文学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离不开两种:超高人气带来的广告收入和优秀内容带来的收费阅读。逐浪网也不例外,但它在努力突破这一模式。
逐浪网不缺钱,一方面自身的盈利能力较高;另一方面集团资金充足。但是,逐浪网仍然接纳国内外风险投资,也将上市作为第一目标。林虎告诉记者,资本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钱,最重要的是资源。为了打造最好的中文数字出版平台,逐浪网采用完全开放的心态,逐步开始和战略投资者合作。
在中国的数字出版行业,尤其是网络原创文学方面,收费阅读基本上可以养活一家网站,甚至还有较大盈余。倘若数字出版仅仅满足于收费的电子阅读,那么很难发展壮大,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在网络原创文学蓬勃发展之际,业界对版权的交易和,尚未突破,类似《第一次亲密的接触》那样的产业化经营还没有形成气候。究其原因,在于数字出版界的资本和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差。
关键词:信息共享;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
一、信息共享概述
信息共享是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就是把信息这种在互连网时代中重要性越趋明显的资源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基础是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并用法律或法令形式予以保证。信息共享的效率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和传输技术的提高,必须严格在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条件下实现。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致力于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而信息共享空间就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是在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完备周到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的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是基于开放获取的思想,它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获取和利用,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二是基于图书馆服务的思想,把信息共享空间作为整合空间、资源和服务的综合设施和协作式学习环境。
二、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主要包含知识与技能、管理体系、人才资源、技术体系、价值观念与图书馆文化等内容。其有效性大小或强弱可通过图书馆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设备等)的规模、技术含量、服务水平和效益、衍生能力及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等加以反映,即图书馆在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及现代化信息处理设备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行业竞争中的独特能力。通过资源竞争分析,明确学校有哪些有价值的资源可以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及具体运用。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实质蕴含于图书馆核心业务、服务质量、用户价值、文化底蕴、人力资源等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等。资源与能力是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经营风险的增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构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形成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资源上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通过资源的有效积累与合理配置、赋予资源的异质性来获得企业核心能力。因此,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又构成了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建立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过去是分类编目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现在这些工作大部分通过购买或利用外界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外包业务)即可完成,因而,已不再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图书馆撤消或裁减技术服务部门的人员,将他们充实到公众服务部门,重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推动参考咨询业务的发展。因此,由后台的技术服务转向前台的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当今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包括针对用户的特色信息资源提供服务、个性化图书馆业务、学科馆员制度等。就目前来说,空间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从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服务优势可以发现,信息共享空间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三、在信息共享空间下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第一,建立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的系统。加强核心竞争力意识,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体系,对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业务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机制,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来保持其竞争优势,以便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并使图书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库,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转贴于
第二,对图书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对馆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为每名馆员重新定位,力求将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以便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其潜能。在管理上必须运用思想工作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管理机制,方便管理,并对其进行深化教育。
第三,与其他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学生方便阅读。根据学校的特点,与其他学校建立信息共享资源网应用跨校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先进、安全、高性能、高带宽、符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确保多个校区网络系统互联、可靠、可用,便于信息的共享,并且使学生或老师在信息服务中能面向用户,便于查找,不仅主动准确地满足用户显性信息需求,而且主动深入挖掘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并满足,便于提高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玲,赖宁.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2、李伟超,杨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
关键词:三螺旋模型专业群;专业集群;数字资源加工中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3
三螺旋理论由美国学者埃茨科威兹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该理论从知识资本化过程中公共、私有和学术等多元重叠关系,以及创新发展所涉及的制度安排、市场及知识等多元因素出发,探索如何加强政府、产业和大学三方相互合作,进而优化创新制度安排,提高创新效率。近年来,将三螺旋理论用于官产学合作、产业集群升级以及高职专业群建设等研究都有成果出现,但三者结合的本土化研究特别是案例分析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作出初步探索。
一、三螺旋模型下的产业集群―专业群―专业集群驱动机制
(一)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三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指政府、产业及以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依据市场需求,围绕知识的生产和转化,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在保持各自原有功能和独特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其他两个机构范畴的部分能力,从而构建起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三螺旋创新发展模式,使得政府、产业和科研机构在其独立初级机构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二级机构,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生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等。如图1所示,R所处的圆环代表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创新边界,G代表政府的创新边界,I代表产业的创新边界。
从这个角度看,产业集群具备成为一个小规模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关键是从何处切入,扩大和深化知识、趋同、和创新这三个空间的重叠范围和程度。一般认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间有着双向联系。旨在打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知识生产与运用之间“篱笆墙”的产业集群―专业群―专业集群建设,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一种简约而切实有效的途径。
(二)三螺旋模型与产业集群――专业集群的成长演变
1.从专业群到专业集群
目前,对于专业群和专业集群的认知和界定,存在一些差异。从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看,一些文献认为,专业群是以学科本身之间的关联性为基础而建立的专业群体,仅以适应学科内部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的需要而产生。专业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形成的专业集合”,而很少或很难达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整合。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即使没有产业集群,也可能形成专业群。
所谓专业集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需求、并能涵盖某一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集群与专业群的根本区别,在于专业集群是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它与地方集群产业经济相对应,可以是跨学科、跨校甚至跨地域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跨度学科之间的专业融合。专业集群在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满足服务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方面,愈加显示出招生和市场优势。
2.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形式和阶段
(1)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形式
专业与产业对接,按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单体对接,即单门学科与单个企业的孤立项目对接,比如单个学科对集群内某个企业的科研项目服务,这种对接是产业链环节上零星松散的、孤立的、不成体系的对接。
第二个层次为链式对接,指以链状形式出现的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是高校、科研机构以专业为基础对集群内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技术创新科技服务。
第三个层次为集群式对接,是指在链式对接的基础上,高校、科研机构除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外,还通过课程群的设置,为产业集群培养所需的人才;同时,产业集群企业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实践场所、工器具及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便利。集群式对接是成体系、全面的对接。[1]
(2)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阶段
在案例研究中,作为典型的内生型产业集群,海盐标准件集群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家木螺钉厂,快速发展于改革开放后。目前海盐标准紧固件产业集群已我国重要的标准件生产和交易基地,集聚企业1200多家,特别是拥有国家级标准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内唯一一家省级标准紧固件技术研发机构(浙江海泰克),使海盐标准件产业成为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成功样本。
内生型集群多数产生于草根民众的敢想敢干,初期发展迅速,但当市场环境、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又很容易陷入瓶颈,难以升级,这种情况已屡见不鲜。海盐标准件集群的升级,很大程度上源于集群企业与知识性机构持续发生了积极的良性互动。集群中生产性企业与知识机构的互动大致经历了点对点互动(2001-2006年)、全流程互动(2006-2008年)和创新循环互动(2008年-今)三个阶段。在集群发展的初始阶段,生产性企业集聚数量较少,再加之该阶段企业以生产低端产品(标准紧固件)为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简单的知识需求通常通过内部化处理。因此,技术和知识的市场需求较小,没有专门的知识机构;当对知识服务需求的规模能够满足知识机构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生存发展的需要,且知识机构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效率更高时,专门的知识机构(标准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应运而生。[2]
借鉴以上理论和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在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在企业集群化的初始阶段,企业自发寻求技术、知识支持与合作,形成企业――知识性机构(含高职院校)点对点对接,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当产业集群演化至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要素制约、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的瓶颈阶段,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公益性的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高职院校等与企业全流程对接,实现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链需求匹配,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驱动作用;当产业集群与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有效对接,出现循环累积、自我强化、互利共赢的变化趋势时,政府应合理运作,让位于企业、高职院校互动共进,创新发展,螺旋式融合、升级。
3.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集群创设机制
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我国明确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标是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明确界定:就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这个概念出发,此类产业应存在三要素:“战略性”是体现在满足市场全局性、长周期的需求;“新兴”则表明其背后有重大的技术创新作为支撑;而“产业”则说明这种科技创新已经过中试和工业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供给层面看,它是向更高效能的供给升级跃迁的载体,它能创造新的需求。
如何创设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新兴产业是在新兴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新兴技术呈现出的复杂性、迁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不仅要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协作,更在客观上对相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由于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不确定性等特征,一般认为,在产业培育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通过立法、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支持等多种手段,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对学科结构做出灵活、适时的调整,使之与新兴产业成长、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而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校政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体制内预算拨款、项目申请等方面都远远逊于本科院校的情况下,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开拓性、创新性地对接国家项目,依托政府平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实践中摸索建设新兴专业的可行途径,继而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近距离、全方位把握人才需求的脉络,对接企业需求,形成专业群―专业集群的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
二、高职院校开设数字内容专业的途径: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3年9月,是在全国创建较早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书资料文献中心。但是,图书馆基础差、起步晚、馆藏少、馆舍面积有限,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短板。经过调研,决定集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以数字资源的海量优势弥补纸质藏书之不足。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开拓了数字图书馆―数字加工中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三者联动,校政企合作的创新之路。
(一)建设区域实用性数字图书馆
2000年11月6日国家文化部、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在考察、评估后与学院签订协议书,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分馆(以下简称“分馆”),这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在高职院校落地的第一家分馆。在此基础上,分馆局域网、校园网与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卫星网有机结合,图书馆联合学院相关部门,为教师、本校、远程学生定期举办网络资源导航、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与使用的讲座和培训,积极有效地为远程教育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加工中心
2003年,学院图书馆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节点。2004年6-9月,三方合作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邯郸数字资源加工基地”(以下简称加工基地),甲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乙方: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丙方:北京北鑫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方以各自的品牌、资源、资金、设备、场地以及人员作为投入,以甲方为主体,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运作加工基地。加工基地隶属于学院图书馆,第一批引进计算机、服务器、快速扫描仪等30多台(件)设备,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0-30名从事加工业务,共加工数字图书2000余册。
(三)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处理相关专业
在开展数字加工业务的同时,发现必须招聘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学院数字图书馆遂与计算机系整合教育、实训资源,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处理专业,为数字内容加工项目定向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师资配备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派馆员到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培训,同时邀请数图专家到校培训指导;由计算机系教师、数图专家和图书馆相关人员共同拟定课程,自编讲义;同时建立仿真性实训室,实时安排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内容加工的项目实训,做到学中做,做学合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随后,学院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出版社合作,承揽数字期刊加工和电子书出版等业务。学院数字图书馆与本校赵文化研究所、邯郸学院等单位合作,整理加工建立“赵文化数字信息资源库”,“成语之乡典故集录”等,可在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上直线浏览,亦可供邯郸及中原地区用户通过教育科研网,访问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图书馆网站。通过检索、集成邯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发旅游产业服务,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文化建设。随着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大,数字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专业又联合艺术系,开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初步形成数字内容加工专业群,并出现集群化趋势。
三、专业集群的构建与动态调整
(一)实训基地转型是专业集群化的必然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紧跟技术发展,装配先进的生产设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在此基础上,校内实训基地应由注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向注重多功能服务平台建设转变。校外基地建设,应在合作发展联盟的平台上进一步摸索数量、质量和合作共赢的关系。以实训基地建设、转型为载体,推动专业群向专业集群演化。
(二)工作室制是新兴数字媒体专业集群的基本载体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校企合作或产学研项目任务为载体,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教、学、做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类产品是数字产品,这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与企业空间分离。工作室的课程项目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拟的学习研究课题任务;二是来自于外面企业的实际课题和项目;三是工作室与企业合作设计开发的课题和项目。以数字内容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以出版社、期刊社、文化传播公司数字出版、有线电视数字化的生产流程为依据,培养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方法,掌握从事数字出版、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制作到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具备数字化加工和管理的能力。根据就业方向所对应的具体岗位,分别设立“传统资源加工与管理”、“互动式书报刊数字内容制作与”、“互动式数字电视内容制作与”、“虚拟现实媒体内容制作”四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学生规模为二十人左右。以工作室建设整合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一体化工作室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丽洲,李平,孙敏.学科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嵌入机理及策略――基于学科链嵌入产业链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
[2]佘明龙,杨黎明.产业集群中生产性企业与知识机构互动机理研究――以海盐标准紧固件产业集群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5(3).
[3]温金海.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海盐模式[J].中国人才,2010(10).
[4]范杰.融合发展是新闻出版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EB/OL].中国产经新闻,2016-06-07.
1、智能社区概念及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发达国家应运而生。1984年美国哈特福特市将一座旧式大楼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为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随后在各国相继形成热潮,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 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 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 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 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
智能社区是在智能建筑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社区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智能社区是指以一套先进、可靠的网络系统为基础设施,将住户和公共设施建成网络并实现住户、社区的生活设施、服务设施的计算机化管理的社区。
据统计,智能建筑中智能系统部分的投资回收期为3年左右,远远高于建筑的其他部分;智能建筑的运行费用和能耗比常规建筑低30%~45%,而售房率和出租率则比常规建筑高出约15%。近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公开化,以及智能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分散智能建筑的联网管理成为可能。加上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环境要求的提高,“智能化”的概念和模式被引入民用住宅及住宅社区的建设当中。
概括地说,智能住宅社区是指由网络连接的若干智能住宅及智能管理下的各种公共设施的集合。其基本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1.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方便的家庭生活空间;
2.具有信息高速公路的家庭人口,有快捷、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3.提供丰富多彩、高品位的业余文化生活;
4.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
5.提供家庭保健、远程看护服务。
为了达到建筑智能化的要求,使它真正成为"具有人脑般聪明智慧的建筑物",实现"高效、舒适、安全、节能"的目标,智能建筑一般由下面三大系统组成:
第一是通信自动化系统(ca)。其中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或接入网系统、光纤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目前,通信领域正在向"三网合一"趋势过渡,即将电话网、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合成一个网。现在看来,"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方式代替其他方式,而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这对智能建筑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它又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其中楼宇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给排水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保安巡更系统、出入控制与门卫系统、紧急报警系统、模拟显示系统等。ic卡管理系统包括ic卡登记结算系统、宾馆ic卡门锁系统、ic卡门禁管理系统等。此外,还有消防报警及消防联合行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第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
今天,当我们谈及智能网络家居时,很多人都会认为很稀奇。这种反映就象当初在房屋建设中留下电话接口,人们认为没必要一样。可当看到今天it产业迅猛发展,计算机飞速走入平常百姓家,没有理由怀疑智能网络家居会是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也许明天就在家办公、在家购物、在家看病、家中远程监控等等。
国家对这种智能网络住宅原则上采用鼓励、支持态度,但也希望各地根据所在地居民的收入情况、计算机普及程度进行自我调整、规划。就现在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智能网络示范住宅社区来看,虽然计算机方面的引进点各有不同,但购买者都对其比较感兴趣,房屋的销售情况也相当不错。目前,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有这方面建设,他们的出现满足了我国不同收入用户对住房的需求,同时,也为将来国家制定小康住宅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虽然建筑智能化在国内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但随着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建筑功能的改善,人们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因此产生了智能建筑这一概念。针对中国智能建筑市场已经形成,建设部设立了有关科研课题对其进行研究,但主要是在对现在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优化、组合。
谈到智能网络家居,也许不少人感到疑惑,不知道这种社区到底什么样?它与普通住宅社区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智能社区建设的布线和管理量较大。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社区综合布线、社区局域网,互连网高速通路及社区智能化服务,为社区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并满足人类二十一世纪网络社会、数字化生存的需要。目前,智能化社区的通信方式采用光纤进社区及装备有先进的用户接入网设备,为社区提供先进的基础传输平台。社区的住户可利用这些网络满足以下需求:视频点播、信息查询、网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求医、防火防盗、煤气泄露自动报警、社区监控、可视门铃门禁系统、紧急呼叫、水电煤气自动抄送、ic卡智能车场管理、老幼病人的远程看护、金融/邮政/交通服务、多媒体通讯、高速internet接口、internet电话/传真/e-mail、办公设备共享、视频会议、专业咨询服务等。
所有这些功能满足了用户在各个层面的需求,住户在社区中可以方便地与外界进行交流、沟通,也省去了许多日常生活的琐事烦恼。面对智能建筑的广大市场,我们满眼看到的是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无形中增加了建筑造价成本,这也给新技术的普及带来一定障碍。如今神州数码网络公司推出了全线的自有品牌网络产品将大大改变我国这种有市场无产业的局面。
2智能社区系统总体目标和任务
2.1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2.1.1智能社区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沟通社区内部住户与住户。住户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以家庭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二十一世纪风范的智能化社区。
2.1.2智能社区遵循的指导思想
(1)坚持高起点,面向二十一世纪,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建设;
(3)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4)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以求最佳效果。
2.2智能社区系统的组成
按照智能社区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社区智能化系统可具体分解成以下几个子系统,其每个子系统均具有一项具体功能。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cas);社区综合布线系统。
2.3系统的设计原则
智能社区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2.3.1可行性和适应性
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2.3.2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2.3.3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
2.3.4开放性和标准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2.3.5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2.3.6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