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团队人文建设

团队人文建设

时间:2023-09-19 18:4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团队人文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团队人文建设

第1篇

【摘 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为保证教育质量,高职思政教育应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实践教学条件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其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起关键性作用。文章阐述教学团队的内涵、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

对于教学团队,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中对于教学团队的组成是这样界定的:“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二、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在国外,专业教学团队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强调教师专业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教学团队建设上有着近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探讨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好学校思政教师的专业教学平台、教师团队和课程团队,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实现对系统内教师资源的整合,更好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有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硬,也要有业务功底的深厚,同时要在教学效果上真正实现让学生入脑、入心,就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改革。要实现这一效果,不能仅举个人之力,必须建设团队合作机制,形成高绩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三、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

(一)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提升教师团队意识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职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会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来。近年来高职学校的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造成了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素养缺失。开展积极有效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高校也通过让思政课教师为大学生举办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坚定政治信念。然而,如何选题,如何保障讲座的质量,如何组织完成这项工作,大都落在“思政”部。要使这项工作真正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就必须借助骨干力量,依靠思政教师集体的智慧,才能达到最优效果。实践证明,思政部举办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专题讲座,必须建立团队工作机制,依靠团队的智慧才能到达最佳效果。同时,以承担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为契机,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团队建设机制,从而也能教师的团队工作意识。

(二)打造精品课程,提升团队实力

建立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工作目标。尤其是教育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一课”评比活动根据高职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加快建成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需要的多种媒体资源。在资源建设中,要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在已建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精品资源”,“建出水平,建出特色,建出效益”的要求,每年选择1~2门课程,进行教学总体规划设计和资源建设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达到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学效果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形成品牌,使其他高职学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职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和反复实践的过程,要力求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不断补充和完善网上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

(三)营造专业教学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

首先,在专业教学工作中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和任课分工,不随意更换课程,不互相抢课或推托课务,要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关系。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学心得、学术前沿动态、教改项目、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努力营造教学团队的和谐的协作氛围。其次,要引导教师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摒弃以往那种“跑单帮,搞单干”的形式,以团队为单位申报科研项目,努力发挥团队的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四)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

要进行教学改革,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十分重要。因此,本专业教学团队要根据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本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教学业务培训、计算机知识培训、课件制作技能培训等,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能胜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同时要开展听课活动,新老教师互听,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建立客观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

首先,对专业教师团队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及业绩点考核,要求其在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同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其次对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专门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可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等若干个方面。通过考核把专业教师的水平和业绩分为不同等级,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校内津贴(诸如课时、职称、学位津贴等)及岗位聘任制挂钩,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第2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艺术团;工具人;文化传承与创新

受工业文明所特有的专业化、标准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应用学科、管理学科、工程技术学科及其各种应用知识进入了原本以人文教育为重点的大学教育领地,在学校教育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在越来越明晰的专业化教育体系和越来越细化的工业人才需求中,学生被“订单式”培养,成为大学人才生产线上被按照各种专业规格批量加工的“材料”。高校培养的人才凸显“工具化”特征,成为分门别类的“专门技术人才”或是“工具人”,而不是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社会主体。[1]这严重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诉求。

学生艺术团的建立,意味着一个弱化“工具人”特征的切入点或是突破口的诞生。在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审视的过程中,使内在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使人更加向往生活,热爱人生,并审视自己。同时,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里有所顿悟,从而引燃创新意识,生成创新模式。这说明艺术教育能够优化学生的思想素养,促进学生审美品位和道德意识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拓展。

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期间,中国47所大学校长在“让中华文明薪火永继高校艺术教育杭州宣言”中指出:“大学是传播科学知识的理性王国,是弘扬人文精神的诗性家园,也是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精神辐射之源。鼓励大学生艺术团深入基层,面向社会宣传演出,为推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智力支撑。”所以,建设好理工科背景下的学生艺术团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富有意义。

一、学生艺术团的文化构建

(一)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目的、任务

建设学生艺术团队本身不是目的,他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载体,也是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载体之一,肩负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打造文化校园的职责。根据学生艺术团非专业性特点等建构了两个中心任务:对外塑造学校形象——为学校服务;对内强化素养——为学生服务,这也是任务之根本。

在训练、演出中,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当然,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特质的培养。众所周知,个性是创造性的重要特质。艺术创作、欣赏、体验的过程就是积极地创造世界的过程,其本身就体现着强烈个性特质。“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2]所以,艺术引燃了自由的驰骋,自由支撑了个性的成长,个性拓展了创造的空间。“科学技术艺术化、艺术技术科学化”或“文理交融”,应是学生艺术团成员率先实践的和垂范的理念。[3]

(二)学生艺术团本体生态

注重技能性,强调实操性,是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最基本要求。缺少艺术的技术性就缺乏艺术的表现力,自然失去了感染力和影响力。加强四位一体(教学、训练、表演、人格塑造)的艺术团建设,教师围绕学生进行施教,学生围绕技能进行学习,团队围绕艺术进行表现,艺术表现围绕人文精神来打造诗性家园,进而构筑育人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通过教学、自学、艺术交流等形式的体系化孕育,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启发想象、拓展思维、塑造人格。

(三)学生艺术团形式内涵的构建

因校而宜,因学而建。由于学校特点、学生规模、文化背景、人文传统等差异以及绝大多数艺术团为非专业性质等,可以选择具备优势的团队进行建设。从高校特点的普遍性来看,建立以歌、舞、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团队比较可行,但依据本校特点和传统来培植学生艺术团更为准确,成效也会更加显著。要以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和感悟艺术世界为目标,这样学生天性中的想象和自由,追求和创造,才能在这艺术实践的天地中得到体现。进而,乐己、乐人,同时也达到了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经典传承文明,雅言浸润人生。艺术团表现的内容要有品、有味、有情、有趣且具时代性、引领性。实质上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展示与第一课堂形成一定的互补,展示别样而丰富的人文内涵,拓展了教育领域,扩展了受益面。他是理工科院校教育内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趋向、精神和物质生活世界等接受着春风化雨的浸润。

总之,不论建立什么形式和内容的艺术团队,其理念是方向、师资是关键、团员是根本、设备设施是前提、经费是保障,孕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团队文化是永恒的主题。

二、学生艺术团运作与创新

(一)追求育人过程的欢愉

重视艺术教育教学,强调学生参与过程的欢愉,追求在轻松和愉快中度过学习的时间,这是方式方法,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效果和目的最终都是通过学生自觉的吸收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和实现目的的最大化。所以,有了轻松欢愉的学习过程,自然达到了施教的效果和目的。

(二)建立互动运作模式

个性化、全球化、科技化,可以说是今天教育的趋势,忽略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教育理念的落伍。同时,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唯一领导者。以往把许多人关在同一间教室里灌输知识的做法有些过时了,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的个性化教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现代教育背景下造就的学生仿佛一缸水,如何把握教师的角色?确实到了认真思考和行动的时候了。因此,改变以往由教育者主导课堂教学活动的局面,构建一个开放的双向互动课堂教学活动运作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3篇

推进科研特色兴校 亟需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在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江西财经大学明确提出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口号。如何培育和形成学校的科研特色,如何真正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这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与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江西财经大学的科研工作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有重大影响和明显特色的学术创新团队。多年来,在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学校的多数教研人员比较习惯于在研究中单兵作战,合作研究与团队协作意识不是很强。近年来,虽然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形成了一些研究团队,但从总体上看,随着课题的完成和结题,通过课题组形成的团队也就随即自动解散了。这种团队合作多数是一次性的、短期的,其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形成有稳定和长期研究方向以及相对固定研究人员的学术团队。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学术研究创新平台,学校一部分教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还不够突出,具有重要学术创新价值和应用创新价值的成果还不多。

目前,学校已经拥有经、管、文、理、法、工、农、哲学、历史、教育、艺术等十一大学科,不同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跨学科、综合性的课题越来越多。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科研工作必须注重依靠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协同作战。特别是要产出具有原创价值的学术成果和有明显特色的研究成果,需要努力建立优秀的学术创新团队。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跟踪和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与方向,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杰出学者,培育一支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具有创新价值学术成果的优秀学术队伍,开拓科研特色兴校的新途径。

依照四点要求,建立优秀学术创新团队

建立一支优秀的学术创新团队,必须努力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从研究层次上看,学术创新团队必须有一个瞄准国内或国际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高水准的研究目标。同时又必须注意,研究目标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符合学校的校情,是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急需优先支持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能对学校的发展发挥重大推动作用与杠杆效应的学科或领域。

其次,从研究人员看,学术创新团队必须聚集一批学术水平高,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研究成员。人才是学术团队成败的关键,学术团队要具有活力,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就必须聚集一批具有开拓性的思维和创新的冲动,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很强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的人才。团队成员既要有共同的研究兴趣,但又要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缘背景,特别要注意吸收有相关知识背景和相关研究积累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成员参加,这种人员结构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再次,学术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宽广、开放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平台。学术创新团队应该接纳来自海内外的学术精英和学术大师的学术指导和学术交流。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我们的学术团队,可带来最新的国际科技发展动态、先进的研究课题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创新团队的研究起点,增强创新能力。

最后,学术创新团队,其核心与灵魂在于“创新”。因此,组建学术团队,从研究方向的选择到团队工作目标的确定,都必须紧紧围绕“创新”这个核心,从研究课题的总体构思到研究技术路线的具体设计都要体现“创新”这个灵魂。只有创新,才可能形成特色;只有具备特色,才有竞争力。

构建和完善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体系

建立省、校、院三级架构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江西财经大学自2003年开始陆续建立的6个省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省级学术创新团队和创新研究平台。在努力建设好省级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和大力推进校级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根据2004年制订的《江西财经大学关于推进科学研究繁荣与创新的行动计划》,到2010年,学校拟组建6~8个有较大影响的校级学术创新团队。2006年,学校又提出每个学院都要建立学院一级的学术创新团队。这样,学校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实际上是分为省级、校级和学院三个层面进行,从而形成省、校、院三级架构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学校希望通过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能培养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拔尖人才,同时通过学术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探求一条通过“课题―团队―基地―学科”路径推动学科发展和繁荣学术研究的新模式。

学校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启动,对于聚集学术人才,打造学术特色,特别是对激励和调动年轻学术骨干的科研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大胆创新和集体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省级学术创新团队看,团队在凝炼研究方向,形成研究特色,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为例,通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颇有特色的学术研究创新团队,近年来成果丰硕,特色较为明显,在全国同行中已具有一定影响。该中心在2006年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基地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从校级学术创新团队看,成绩也十分明显。比如信息学院的“图像处理与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聚集了6名博士、博士后,且聘请了新加坡国立资讯研究院专家作为特聘研究员。该团队通过集体探讨,确立了团队的研究计划,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组织了三次正式的学术研讨会议,平时还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学术问题。团队核心成员已在国内外专业权威刊物多篇。2006年,创新团队成员申报的《基于运动补偿时域滤波的多小波精细可分级视频编码研究》和《非常态下远红外人脸识别中鲁棒生物特征提取研究》两个项目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除了上述专项的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以外,学校的非实体研究所,课题(项目)组等都是建设创新团队的一种有效和重要的载体。比如:学校的东方文化管理研究所、制度经济学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研究所等都有效地聚集了一批有相同研究兴趣的研究力量,正逐渐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加强院级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推动学院打造科研特色

第4篇

【关键词】人文技能市场竞争 职场 核心竞争力

前不久,在央视开办的某一档节目中,北京大学校长和微软公司副总裁面对面地讨论了招募人才的标准问题。在北大校长看来,学习好、专业能力强的人是真正人才;可微软副总裁的标准却是“健全的人格”,他说,无论什么学历,一两年时间就会被微软培养成为有能力有知识的人,而一个人的人文技能十年也培养不出来,人格则要几十年才能培养出来。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权威人士对于“人才”的标准竟有如此之大的差异,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人文技能是指与人共事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人际沟通、激励、整合等方面的技能,就是在综合掌握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与专业技能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技能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人文技能的修炼对于职场竞争、个人发展、团队建设乃至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人文技能是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是规模经济,市场竞争是规模竞争。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马歇尔冲突”理论,即所谓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市场中竞争企业的数量在增加、竞争活力在增强,由此导致单个竞争企业的生产规模下降,难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大规模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市场占有率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垄断因素的增强、丧失市场竞争活力。从竞争参与者来说,有效竞争首先要满足规模经济的要求,竞争企业处于相对大的规模,才会有市场竞争活力。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既要有规模意识,又要有共创意识,既要有规模资本,又要有组合、扩充规模所必备的经济管理手段和人文管理技能。

市场经济是合作经济,市场竞争是合作竞争。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的分化要求科研领域狭小专精和职业技能专深,但科学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综合,要达到这种高度综合,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便是知识技能的结构整合与科研力量的优化组合,而这种综合能力和素质恰恰是当代市场竞争必备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职业活动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独立的、不与外界和他人交往协作的工作已几乎不再存在。因此,职场人应努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与他人建立友谊、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协作公关、合作共事的人文技能。

市场经济是团队经济,市场竞争是团队竞争。在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中,个人能力是团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团队的整合、连续、控制、遵从、协作的一种精神。综观西方200多年的工业化历史和中国近30年的工业发展史,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说的诞生,都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联系在一起。在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的因素特别是团队精神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认同和满意自己的团队,自觉地以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为重,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尽职尽责为实现团队目的和利益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团队精神要求人们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在一起,要求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忠诚于团队,通过实现团队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团队价值的实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团队精神所具有的团结合作与忠诚的理念正是人文技能修炼的宗旨和灵魂,人文技能修炼使得团队成员具有整体利益观念和随时随地维护团体利益的自觉性,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人文技能修炼,可以激发关心集体利益、忠诚团队、团结协作的精神,达到集体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职场竞争是能力竞争,人文技能在职场竞争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德国管理学家舒曼提出,岗位胜任的关键技能分为专业技能、人文技能和理念技能。舒曼对各个层级人员的岗位胜任技能要素进行了量化分配:初级职员专业技能50%,人文技能38%,理念技能12%;中级职员人文技能43%,专业技能仅占23%;高级职员人文技能和理念技能占83%,专业技能仅占17%。

说到底,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既包括就业理念、职业选择等理念技能,也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专业技能,还包括人文素养、沟通交流等人文技能。

表面看来,大多数单位的用人标准是专业技能,而绝大多数面试题则集中在职位认知、行为方式、团队合作等人文方面。大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招聘录用时,尤其关注求职者的人文素养。因此,如何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面对挑战所经受的挫折、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等等,都是求职者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西方企业界流行着“智商使你被录用,情商使你被提升”的口头禅,它提示人们,IQ与EQ的互补是毕生的事,对人生的成功帮助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一生平均更换13次工作,欧洲人11次,中国人9次。从大学毕业到法定退休,平均3~4年就要更换一次工作,职业生涯前期则更加频繁,大多1~2年换一次。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半数以上毕业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整体就业质量偏低、职业稳定性普遍较差。许多求职者往往把技能培训关注重点放在“获得工作”即“初就业”的层面,即专业技能上。从就业现实出发,不单要培养狭义的实现就业及充分就业的专业能力,还应该培养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从业者资源分为两种,一是以从业者所占有的生产资料、知识技能等构成的内部资源,人文技能修炼有利于整合、构建人际网络或社会网络的能力为基础的外部资源,亦称“人脉”资源。从业者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要善于与他人、与外界沟通,善于捕捉各种信息,努力扩大资源占有的数量和质量。

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人文技能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学术通论》一书中,将中国学问传统分为三大系统。第一系统是“人统”,其系统中心是人,学会做人,“学贵志仁”。第二系统是“事统”,学会做事,“学以致用”。第三系统是“学统”,专心治学,“为学问而学问”。偏重对“学统”的执着昭显了学习观和发展观的迂谬。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多元文化的激流碰撞,不同思想观念的摩擦,使得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接触、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处于后现代,人们更强调相互交流共享对话,期望在多元文化中达成理解。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

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历史等领域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修养。当今职场中的许多人,特别是理工科类毕业生,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加强自我人文技能修炼,可以加深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了解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内在联系,特别是通过开展古诗词鉴赏、书画、美术、音乐、文学写作讲座、影展影评、辩论赛等活动,弥补了人文知识的不足,同时也使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第5篇

人文管理是强调被管理的对象、主体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一种人性的管理,也称作人本的管理。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是一种软性的管理。其实质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它区别于军事化管理的强制性,更着重于激励人的自觉性。不同的人有不同需求,能够把这些不同的需求进行有序和谐地整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文管理的核心目的。

人文管理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作为个体的人,具有自尊、自立、自信、自爱、自志、自强的本质;二是作为群体的人,具有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宽容人、成熟人、创造人的属性。

2人文管理的意义

人文管理是人类管理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是一次了不起的质的飞跃。按人的发展进程,人文管理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人性化管理,即类与群体的管理;二是人格化管理,即群体与个体的管理。前者是按人的发展属性进行有序的管理,后者是按人的生存方式进行和谐的管理。

在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文管理的出现无疑有着重大意义。他使人作为个体人的时候能够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足够尊重。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个体人对精神生活和谐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文管理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应该得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3医院人文管理的现状

3.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疗设施、医疗技术与国外的先进医院相比距离已并不太大,而医院管理的进程却十分不尽人意,起决定性作用的症结在于医院管理中对“人”的认识理念。所谓“医院管理”在很多时候仍停留在对人的束缚上,满足于对某件事情、某个任务的安排、布置上,满足于一些表面数字,而对如何重视职工利益和个体满足感,如何根据职工的不同特点进行职业规划,使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地得到发展方面的工作却考虑和做得很少。

3.2医患之间的现状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复杂性、疑难性疾病的诊断技术、治疗手段方面不断进步。但是,医患矛盾也日益突出。医疗技术的提高虽然显著缓解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延长了患者寿命,但是在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却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正确认识人文管理与医院发展的关系。医患冲突的根源一方面归因于国情,如部分医疗制度不完善,政策不合理,国民收入低,高水平医疗资源缺乏等,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欠缺,也是造成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的一个原因。

4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医疗管理的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及健康服务。欲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建立健全医疗准入制度、质量环节管理、有序竞争以及人才任用等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保障医疗服务的高品质。

医学又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医生不仅被要求治病救人,还要遵守相关的道德准则,尊重、爱护病人,尊重病人隐私。“医乃仁术”是中国医学先辈们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深刻、最本质的概括。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体现并要求人文精神,要求医疗实践中具有人文精神,首先医疗管理行为中必须充满人文精神。

5努力营造人文精神形成的氛围

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孤立单一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与思想政治建设、道德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密切相关。医院必须把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的目标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来院工作的目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医院岗位的衔接来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把医院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统一为一个共同的愿望,让所有的人都为一个共同的愿望而拼搏和奋斗。

对于一个医院而言,明天的成功只能建立在今天的团队工作之上,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团队管理工作都会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以及效率、效益有很大的提高,良好的医院环境、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是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而团队精神的建设是开拓医疗市场和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必要保障,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交叉、融合已成为普遍规律,合作、协作已成为大势所趋,没有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任何个人都难以成功。同时,管理者要注意搭建合理的人才结构,人才的性格、特长、习惯、知识面、心理素质、年龄、体质、性别等等都需要互补,没有合理的组合,即使都是一流人才,也会抵消或分离。

通过医院的文化建设,激发全体职工对实现医院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增强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医院要继续借“医院管理年活动”这个契机,坚持人文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探索人文管理构建和谐医院”系列活动的通知.中国医院管理,2007,03:77-78.

2“走向人文管理”高层论坛.中国医院管理,2007,04:72.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术性机构 研究所 科研团队 学科建设

1 引言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要平台,无论开展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图书馆是学校三大支柱之一,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紧密联系。作为学术性机构它又是学校科研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文献信息、专业人才和现代化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展文献信息利用与服务工作,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包括科学研究、科研队伍建设、知识创新服务等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定位的“学术性机构”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已成为学术界与学者们探讨的焦点。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学术性机构建设方面坚持以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服务高校和承担项目、融通外资、服务地方为原则,积极整合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加大学术性机构建设的投入,创新管理制度,着力打造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一所(信息资源研究所),一点(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队(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搭建了图书馆服务创新和知识转化的学术平台,学术性机构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笔者根据多年图书馆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实践,结合学术性机构建设和同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就地方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展开研究。

2 以研究所(室)为基地,推动学术性机构建设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有一些高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学术性”的作用,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借还阅的传统服务层面上,这无疑制约了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地方高校图书馆最终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担负着文献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信息资源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任务,承担着组织学术研究团队、创新学术管理机制、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性机构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要想建设好“学术性机构”,地方高校图书馆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汇聚科研团队的智慧,充分发挥馆员的作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科研优势,开发研究项目,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创新力。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首先应进行学术性机构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创造条件,积极组建研究所(室),为馆员提供研究平台,推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研究所组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效甚佳。按照学校的科学研究管理条例,经校方批准,2004年图书馆组建了“信息资源研究所”,以研究所为学术研究基地,聚合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6个,即经济信息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经济数据挖掘与整合、企业竞争情报、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等。研究所按照既定目标走内涵式、规范化发展道路,着重围绕文献信息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等产出标志性的成果,努力提高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竭力扩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影响力,精心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较高素质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队伍。

研究所根据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合作,形成特色,产出了一些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以信息资源研究所为研究基地,2004年至今,共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省级各类项目12项,80余篇,出版著作1部,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所紧密围绕既定目标展开研究,现已成为山西信息资源研究的汇聚地,2005年研究所申报并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研究所科研团队被学校批准为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

3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学术性机构是以科研团队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研究著作、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判断的标准。而现阶段有些图书馆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也有一些图书馆在起步阶段,且多为承担项目临时组建项目研究组,随着项目的结题而解散,而更多的图书馆是馆员个体在做某些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没有形成合力,没有精心组建成科研团队。因而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对学术性机构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做整体与长远规划,保持科研团队的生命力,以实现学术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项目组的核心为项目负责人,一般而言,项目负责人均为学术带头人,对科研创新的指向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带头人,还是团队成员都要求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深厚的学术积累,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是图书馆实现学术性机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关注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潜力的挖掘,积极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学术性机构建设,采取“抓重点、抓亮点、带动全面”的策略,大力推进项目立项,尤其是科研团队的项目、高层次项目,强调标志性项目的产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空间。一是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培育并承当省级项目。图书馆收藏有明清以来山西票号与晋商的文献资料及山西旅游文化等文献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为了能使这些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承当了省科技厅《山西票号与晋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山西旅游、晋商文化数据库》项目,成果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用户。二是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吸引外资,开展研究。学术研究团队承担了山西省科技厅《山西财经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山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管理与利用机制研究》等项目,获项目经费100多万元,成果主要是为山西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是融合校内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承担的任务,它可以使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延伸。在分析本馆文献信息、人才队伍和现代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校内资源,组织科研团队密切关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积极申报承担项目,进行集体攻关。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山西省科技厅《山西不锈钢竞争情报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软科学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于数据挖掘的山西煤炭企业信息化研究》、《山西煤炭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研究》、《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等项目,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引导团队成员关注重大研究项目。图书馆以申报高层面项目为目标,目前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基于技术融合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服务机制研究》等项目。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全馆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快科研团队的建设,强调标志性项目的产生,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空间。图书馆科研项目的研发紧扣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主题,密切关注学校和社会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004年至今承担科研项目14项,获项目经费资助158万元,科研项目的研发,进一步加快了学术性机构和信息资源管理科研团队的建设。

4 以情报学学科建设为驱动,带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学科本身是一个知识体系,学科是一种知识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独立和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它是人们对知识对象进行分类,以达到学习和传播已有知识,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目的。

高等学校教育的结构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一种系统结构。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促进了学校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带动了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在履行“保存”与“传播”文献信息的同时,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的招聘与引进,图书馆人才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也逐渐从简单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向知识利用与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性机构建设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信息资源为平台,以研究所(室)为基地,以科研团队为支撑,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拉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开展情报学学科的建设,打造情报学教学和科研团队,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突破。2005年在学校的鼓励与扶持下,组织了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随后又参照学科体系要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优化结构,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努力使情报学学科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提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情报学学科有清晰的研究方向,有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与团队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学术性机构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导师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后劲。导师们先后承担了《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与创新》、《基于质量管理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研究》、《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对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等3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项目研究汇聚了团队的智慧,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情报学学科建设,带动了学术性机构的建设。今后将以情报学学科为抓手,以科研团队为支撑,以学术性机构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财经特色和优势的情报学学科,尤其是以情报学学科建设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内涵,进一步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情报学学科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带动学术性机构建设。

5 以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要客观摆正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图书馆要保证学术性机构的建设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制度包括学校和图书馆两个层面。

第7篇

关键词:香港大学;共修课程;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50-03

“共修课程”(Common Core Curriculum,CCC)又称共同核心课程或共同必修课程,它体现了香港大学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对人才培养本质及其价值观的基本看 法[1]。特殊的历史造就了香港海纳百川、中西文化合壁的多元文化特色[2]。2010年香港大学为适应回归10多年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制订并实施了《2010-2012共修课程建设计划》。

一、课程观:“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的融合统一

共修课程秉承“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相统一的课程观,课程目标倡导正确价值观、引领学术探究、灌输学习智慧[3][4],强调课程必须引导学生去认识领会人类共同特质和共同经验,从而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有机会站在更高位置去探讨21世纪的问题。因而,香港大学共修课程目标是:“扩宽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日常生活中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关联性;欣赏各种文化的关联性和多样化,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积极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本地和地球村的一份子;通过体验训练,让学生发展思考与认知能力”[4]。与此同时,各院系也都在“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相统一的课程观指导下确定了具体课程目标,以期应对现阶段高等教育重职业轻学术、本科课程欠缺道德伦理教育等挑战与问题。

二、课程设计:体现“明德格物”之校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港大认为,新的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有效思考能力、沟通能力、适当判断能力和价值认知能力,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实现致知而格物[5]。共修课程的设计主要基于上述四种能力的再分解。一是追求卓越学术成就,培养批判性思考和终身学习的理念[3]。在保持最高标准的学术严谨性前提下拓展前沿和一定广度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多角度地、批判地接受知识,保持求知欲。二是沟通与协作[3]。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团队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且能有效地获得学术沟通、专业和社会环境的体验,在与团队合作中作出建设性贡献。三是领导能力与改善社会环境[3]。港大坚持人权、正义、平等和言论自由等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促进当地及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同胞和人们福祉中起主导作用。四是文化理解和全球化的视野[3]。文化理解和全球化意味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须明白作为全球社会成员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提高对于其他文化的认识,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交往的文化敏感性和人际关系技巧。五是个人及专业道德和了解别人[3]。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在学术、社交和职业环境中保持最高个人诚信和道德实践的标准,认识到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学会尊重个人的差异和喜好。六是应对新形势和新问题[3]。课程的内容应在发生突况和问题时,帮助学生识别和定义问题,生成、评估和创新解决方案。

在课程调整管理方面,香港大学将原教学发展中心(CAUT)改组为教学和学习强化中心(CETL),全面负责共修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便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同时,在全校范围内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对课程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将原属于院系的“拓展课程”、全校性跨学科课程、学习体验活动三大部分统筹后按共修课程设置理念逐一甄别,以国际化视角围绕港大教育目标将道德、沟通、科技、美学艺术、经济、信念、社会政治和发展度等固定文化因素内容设计构建到共修课程中并辅之以多元化教学手段和合理的考核方 式[4]~[6]。原有人文和社会学、科学和科技、文人与价值观研究、资讯科技四大模块的课程经统筹、剔除、新增后被拓展为科学与技术素养,人文科学,全球问题,中国文化、国家和社会等四大领域18个主题,每一领域有相关对应主题4~5个,如下表所示[5][7]。

课程模块表

上表资料来源:香港大学共修课程专题网站http://commoncore.hku.hk/

2010年香港大学先行开设了67门共修课程,其中科学与技术素养18门,人文15门,中国文化、国家与社会16门,全球议题18门。按照建设计划2011年将开设87门, 到2012年最终将提供超过150门的共修课程供学生选 择[6][7]。2010年作为共修课程实行的第一年,当年入校学生共修课程必须完成12 学分,占必修21学分的11.7%;到2012年完全实行新四年制本科课程时入校学生须完成共修学分36分,占必修54学分的22.5%[1]~[3]。规定2010级学生第一学年每学期必须在一个领域中选择一组6学分的课程,五年制医学生则必须在两个领域选择两组不同的课程。每个领域的课程至少选择一门,最多2门。

三、课程形式:体验式课程为主

香港大学共修课程由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课程和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式课程两种形式构成,但课程形式结构偏重于体验式课程。2010年开设的四大领域67门课程中体验式学习课程占近90%,其中科学与技术素养15门,人文13门,中国文化、国家与社会14门,全球议题17门[8]。体验式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基本元素,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室界限,学习的范围更广,学生与被研究现象直接接触并在对现象问题进行综合和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发展知识和技能。就整个共修课程体系而言,虽然体验式课程成为主体,但讲授依旧与课程相互联系是课程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一门体验式课程通常有36个课时,其中有一个2小时的讲座和每周一次1小时的导师与学生互动,其余时间以团队小组形式为主进行其他有关的学习活动,包括阅读、自学、实地考察、参观、小组项目、研究和考试准备 等[9]。现阶段,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领域的实际体验,香港大学各院系将共修课程中的体验课程学习纳入修习方案,不仅有学分要求,而且和毕业挂钩。以理学院为例,学生需要至少参与2~3个体验式课程学习才能毕业[5]~[9]。

由于讲授的信息传递功能的无法替代性,随着体验和“走出课堂”式学习纳入到正式课程成为通行的标准做法,在课程中穿插的讲座或讨论等形式的体验式课程在不远的将来将被正式确定为香港大学共修课程教学标准[5]。

四、课程实施:教与学的多样化

共修课程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聚焦教案、查问、解决问题三个焦点,强调通过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批判分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倡行动为本及小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学习并在团队中挖掘自身的领导才能。一般每门体验式课程均包含以团队方式进行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以成果为基础的学生学习(OBASL)、辅助课程学习(Co-curricular Learning)、学习体验(Experiential Learning)和导师制等教与学形式的多种组合[9]。以科学与技术素养领域的“日常计算和互联网”课程为例,基本形式有讲座、师生研讨、团队讨论、学生简单项目调查、自行完成简单的批判计算方法、个人和团队作业完成项目计算、团队论文等7种基本形式,它涵盖了体验式课程的教与学方式[8],其中以下教学手段在95%以上的共修课程中获得运用:

1.基于问题的学习

围绕问题,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激发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主动发现和探索关键概念和学科技能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学习问题的成因,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成为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者。

2.以成果为基础的学习

设立阶段性的嵌入式课程目标,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最终学习成果集或有2个以上的相关计划学习成果,鼓励学生通过进阶性思考和学习,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以此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学习效果[4]。

3.辅助课程学习

由学生发展中心(CEDARS)和通识教育部提供一些与相关课程有关但不计入学分的辅课程[4]。学生们可选择性地参与一些考察、服务和宣传等培训,诸如社区服务等,以期更好地完成共修课程。

4.学习体验

该项目包括经验分享论坛、理工科体验学习、人文社会科学MOEI计划、明德项目、社区或社团项目工作坊以及近年来紧贴社会突发事件的项目等诸多体验项目,学校可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安排[9]。

5.共修课程实行导师制

导师是共修课程学习的基本和必备元素,通常每周以小组形式指导不超过12名的学生[8][9],目的是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通过对话为学生提供一个语境,以澄清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加深理解,帮助学生改进沟通技巧和建立自信。

五、学习评价:多元化与形成性

共修课程的学习评价注重多元化与形成性,除了较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外,还应用其他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比如,考查讲座和阅读的反思日记、拍摄影片、田野调查报告、承担的研究或小组项目和演示[8]等,一般在以下主要7种形式的评价中至少选用3种。

一是学习与工作量的计算。港大将学习、研究、调查等活动的工作量包括参与时间、提交作业的难度、调查或研究的范围大小等完成情况均视为衡量学习态度和研究探索精神的外在行为表现,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角度评价 学生课程学习完成的深度与广度,这些评价一般不大于总体评价的20%[8]。

二是团队项目成果评价。团队活动成果主要有小组论文、小组调查或合作研究项目、团队设计、团队辩论等形式。通过团队项目总体完成水平、团队成员承担角色任务、完成质量及其难易度的综合考核促进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文化交流和互相学习[8]。该项基本是每门体验式共修课程的必备考核项目,占总评的20%~30%。

三是研讨发言质量评价。研讨发言质量涵盖PBL发言表现、研讨会个人研讨质量、导师交流、团队经验分享、个人演讲等项目的评价,并作为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形式的主要评价手段[8]。通过研讨发言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批判性学习思考以及学习拓展程度。该项目也是每门体验式共修课程的必备考核项目,占总评的20%~30%。

四是研究调查或项目。根据课程的要求评价学生以个人形式完成的相应研究或调查成果,成果形式由教师指定或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是论文、报告、影片和海报等各种可以清晰表达项目结论的形式[8]。一般评价时,综合考核项目完成、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回答问题和工作态度等。

五是E-learning学习表现。部分课程会有网络作业,以E-论坛、在线答题和在线学习[8]为主。通过港大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参与E-论坛研讨的学习质量、网上学习完成情况、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状况、网络阶段学习成果等。

六是测验考试。评价形式有课堂小测验、标准化考试、课程结业考试等,以开放题和标准化试题为主,考查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学术基本表达、知识概念、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运用等[8]。

七是作业、论文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程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小论文、短调查报告和文献综述,也可以是听课反思笔记[8]。当该项权重比值达到30%时,一般要求学生完成正式的学习论文或报告。

此外,香港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学术道德的养成。学校明文规定禁止抄袭、剽窃、欺骗和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和在体验课程中的不道德行为。要求学生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且按要求参与活动,对作业内容所包含的他人思想、观点以及引用有着极其严格的认定标准。一般重合8%即认定为学术无效行为,重复20%以上则认定为剽窃。对于没有参加体验学习活动或讨论而完成的作业则视为学术不端行为。

六、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0年)》强调,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程等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文理交融[10],因此,我们借鉴香港大学的共修课程建设经验十分必要。应特别重视在“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相融合的课程观下合理设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体现广泛性,通过不同领域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知道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观点和方法[11]。在内容结构方面,要着重体现中国文化和全球视角,让学生了解人类共同特质所涵盖的跨种族、跨文化和跨地区所共有的时间观念、团体及群体生活、共同价值观和信念、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同时,要强化课程的体验性,体验性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整体经验积累以及后续发展,能够引导学生促进学术性和适应性能力的提升[10]。

参考文献:

[1]Curriculum Refor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4-Year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2011-12-11)[2011-12-02] http://tl.hku.hk/wp-content/resources/docs/ccreform.pdf.

[2]庞海芍,王瑞珍. 通识教育在香港[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7,9(S1) :85-88.

[3]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Reform[EB/OL]. (2011-12-01) [2011-12-03]http://tl.hku.hk/reform/#anchor-1.2010-12-1.

[4]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 tional Aims Distinctive Features etc)[EB/OL]. (2010-12-31) [2011-12-03]http://tl.hku.hk/tl/index.asp.

[5]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mmon Core[EB/OL]. (2011-12-01)[2011-12-02]http://commoncore.hkuhk/.

[6]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xploring Issues of Profound Sig nificance to Humankind[EB/OL]. (2011-01-10)[2011-12-03] http://tl.hku.hk/wp-content/resources/docs/cc-web.pdf.

[7]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xploring Areas of Inquiry and KeyThemes(four AoIs)[EB/OL]. (2010-12-01)[2011-12-02] http://tl.hku.hk/common-co-re-curriculum/aois/indexasp.

[8]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mmon Core 2010-2011Stu dent Handbook[EB/OL]. (2011-01-05)[2011-12-03]http:// commoncore.hku.hk/files/cc-stu-denthandbook-2010.pdf.

[9]Promot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the New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 (2010-12-01) [2011-12-03] http://tl.hku.hk/reform/experiential-learning/ide

x.asp.

[10]李丽结.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职业性课程——以德夫里教育公 司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2011,33(1):50-53.

[11]复旦大学.蔡达峰副校长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大讨论动员大 会上的辅导报告[EB/OL]. (2007-05-10)[2012-11-12]http:// /tsjy/article. php?id=74.

收稿日期:2012-11-30

第8篇

【关键词】人文;转变;名校;建设 

        烟台永铭中学是由台湾鸿海集团郭台铭总裁捐资3000万元,莱山区政府配套6000万元兴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初级中学,占地113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学校以建设“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初中教育窗口学校为目标,实践“健康和谐、快乐高效、人文至善”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永铭教育品牌。 

        经过近6年的建设与发展,随着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的日臻完善,学校的社会信任度、美誉度日渐提高,稳步进入了名牌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学校建立健全“一二三”工作思路,即坚持以“人文永铭”建设为核心,做到保证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保证学生个体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由制度型向文化型转变,课堂教学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育人目标由整体升学型向个体发展型转变。加快推进名校建设,全力实现“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 

        1.以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加快学校管理由制度型向文化型转变 

        1.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具有永铭风采的教师队伍。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积淀的具有本校特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展示在社会面前的整体形象。我们以“明道修德、好学上进、真诚奉献、和谐发展”的永铭精神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康向上的永铭文化,挖掘教师潜力,凝聚教师战斗力,形成教师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拼博、奉献、争先、协作意识的教师队伍。 

        1.2 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导向机制。逐步深入开展同级部同专业一体化考核工作,实施教学小团队捆绑考核,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增强级部、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团队内部团结协作意识,着力建设合作共进、拼博创新的教学团队。 

        1.3 健全表彰奖惩保障机制。为进一步营造团结协作氛围,学校在期末总结表彰及各类评优树先工作中,对成绩突出的级部、教研组、备课组,进行重点表彰,让教职工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团队的整体评价,以此增强教师责任感。 

        2.以高效课堂建设为切入点,促进课堂教学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 

        学校成为品牌学校的关键在于:家长对教师的信赖度、社会对学校的美誉度、学校在系统内的知名度。其中提高信赖度、美誉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学校知名度要靠特色办学。 

        2.1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力量。一是深化“三课”——同课异构课、课例研究课、专题整改课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协作共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尝试校际间的同课异构。二是组织弱势学科外出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教育理念。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展年轻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 

        2.2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打造精英团队,带动全员发展。实施以“打造精英团队,带动全员发展”为宗旨的名师工程,校内选拔骨干教师15名,从四方面进行培养、管理和使用。一是专家引领。积极协调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定期开展专家听评课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开展专题研究、研讨和学科教学诊断,强化以学科教学实践为指向的培养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抓好异地经验本土化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安排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学习考察,开阔教师的视野,并结合学校实际分析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和实践跟踪,定期进行总结反思,用外地经验来解决本地问题。三是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学术环境。发挥教师成长论坛、《教科研新声》、《朝闻暮思录》等学校内部载体的作用,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总结交流评比。加强教学与科研同行,抓好以教师个体为主体的自主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的课例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三个层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四是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明确骨干教师的目标、职责和任务。开展骨干教师树标,全员达标活动,通过比、学、查、改等环节,让骨干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2.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按照“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原则,实施“探、释、悟、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建设“自主合作竞争”型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着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把时间、健康和能力还给学生。 “探”即自主探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先导,各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针对教学内容,认真编写“导学”提纲,供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为课堂教学活动打好基础。“释”即师生互动、展示答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师生以导学提纲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展开讨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达到对知识学习的理解与贯通。“悟”即知识归纳、感悟提升,是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总结、梳理和拓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发现,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练”即当堂练习,学生通过实践练习,熟练掌握教学目标,当堂问题当堂解决。自主竞争课堂,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统一,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4 强化教学质量检测,精心组织教学质量分析。课堂教学抓好“三清”,即“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做好“堂堂清”的检测工作,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在做好“堂堂清”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周周清”的检测,所有学科由学校统一组织搞好“月月清”。 

        3.以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强化育人目标由全体升学型向个体发展型转变 

        随着中考制度改革,学校始终以建设人文永铭为重点,抓好两个保证:保证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断增强,保证学生个体得到进一步发展。 

        3.1 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摒弃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制度,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建立学生风采展示长廊,开展“星星河”活动,对学生常年性进行评佳、展才评优活动,包括感恩星、特长星、进步星、学习星、劳动星等等,印刷《足迹》,详细记录学生发展历程,以激励评价扬个性激自强,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从而点燃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热情,激发大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营造出既充满朝气蓬勃的创优竞争意识,又充满浓郁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 

        3.2 改革音体美教学模式。锻造学生强健体魄是永铭教育的第一追求。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音体美课程实施“版块式”选修教学,建立普及型技能培养与特长发展相结合的艺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年举办艺术节和体育节,为学生展示特长提供平台。同时十分注重策划具有吸引力的趣味艺体比赛,坚持天天有创意,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掀起校园艺体活动热潮。 

        3.3 开展多彩校园展示活动。坚持“活动积累产生素质积累”的原则,倡导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多彩校园展示活动,我们成立了学生会、校广播站、涌泉文学社、晚报小记者团、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学生团体,开放活动中心、陶吧、手工室、书画室、器乐室等活动场所,让学生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展示,在活动中接受熏陶,自我感悟,提升人文素养。 

        3.4 突出感恩教育特色。学校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1231”德育体系,深入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即“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教育活动。并印刷《爱,改变一切》等校本教材,加强感恩系列的整合,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在感恩的世界里提升人生境界。 

第9篇

(一)企业文化能够使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及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环境,也就是良好的企业文化,在该环境中,员工的工作潜力、创造性才华以及责任意识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企业的建设中,最核心的就是建立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具有活力的团队。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又得益于优良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中,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文环境的建设、企业净胜的形成,也有助于企业员工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企业更具凝聚力。

(二)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灵魂

纵观整个经济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具有卓越品牌的大企业,都具有鲜明独特的、深为员工信奉的、深为广大消费者及社会认同的企业文化。在现代高速经济发展中,消费者选择产品,就是认可某个知名的品牌,更是对其企业文化的选择及认同。企业的竞争力源自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来自于深厚的企业文化,创造力的培养及创造能力的形成无不得益于企业文化的熏陶。许多知名的文化品牌如:苹果、三星、索尼及同仁堂,已经成为宣传企业价值的品牌宣言,也成为企业向社会保证质量安全的宣言,成为企业长久的文化信仰。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为企业赢得了客户,赢得了竞争。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力企业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树立优良的文化作风,以提高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此外,要坚持提炼企业精神、凝集人心、汇聚力量,以提高服务用电客户能力,坚持以经济效益为重、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要注重员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另外,还要树立市场经济的新理念,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样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重点。所以电力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应当注重培养先进的企业精神如“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等理念,以激发员工的干劲及建设国际先进电力的激情。

(二)推进电力特色文化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电力企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要保证供电安全,确保电力可靠供应,注重服务质量,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具体来讲,要注重在安全管理、电力服务、廉洁内控、执行责任、员工关爱等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主要是培育“风险管控、自主管理、团队互助”的文化理念,电力服务主要是培育“辛苦我一人点亮万家灯火”的精神,廉洁内控主要是培育“干净干事清白做人”的廉洁文化,执行责任主要是打造高效执行的员工队伍,员工关爱主要是实施人文关怀建设员工温馨之家。要提高符合电力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深度、厚度,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

(三)提升服务品质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所以电力企业要树立央企新形象,建设电力优秀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企业文化,提升电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同时,制订完整的发展战略、实施途径、团队建设,以提高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质量,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客户的支持和信赖。

三、结语

第10篇

摘要: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布局和高端设备的配备以及实训室文化的构建,营造护理职业氛围,促进校内实训教学与临床工作的对接。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规范的养成和职业素养提高。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36-02

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高等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关键[1]。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从事护理专业及相关职业群的一线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护理人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从实训区的规划及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实训师资团队建设、日常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营造护理职业氛围,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等的高要求。本文介绍我院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1.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整合校内资源,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我院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先后获得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和学生规模,整合校内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期间、示范院建设期间,学院投入配套资金,建设近七千平米的护理专业实训大楼,建有高端模拟实训中心、院前急救中心、临床实训中心、模拟病区、多功能护理操作训练室、妇儿实训中心等功能区,满足护理专业实训教学需要。

2.立足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建设教学与临床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针对护理工作岗位核心能力,按照临床护理发展的新要求,实施“示教―练习―仿真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模拟仿真训练―临床实习、模型―同学―病人”的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重点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利用新实训楼建设的契机,对实训室内部布局、装修装饰风格、仪器设备的摆放等,最大限度地按照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和流程设计,如模拟病区设有病房10间、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库房、氧气和负压吸引气体工程、多媒体呼叫系统等,添置多功能护理人、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输液泵、心肺复苏模拟人、无线智能模拟人等,搭建起专业基础能力实验平台、专业专项能力实训平台、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和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平台。所有设备尽量模拟医院病房的布局,让护生体验护理工作环境,实现校内基地临床化。

3.紧跟“互联网+”,设施智能化、管理临床化,全方位推动实训教学。专业实训区域内配备智能化信息收集、传递、、管理平台,能进行实训教学的全天候自动化录制、集中监控、课件存储等,建成先进可靠的智能化实训录播系统和信息系统,可进行常态化实训录播的教室和实训室达到16间、教学业务监控教室和实训室20间、移动录播业务终端平台1个、高清变焦网络特写摄像机及支架5套以及遍布实训大楼的多媒体终端,实现视频点播、在线直播、师生互动、学生自主观摩练习等,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要,实现教学数字化、信息无纸化和课程资源库的按需登陆,前瞻性地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求。

实训中心日常管理中,合理规划实验教师数量和结构的配置,引领护理专业学生成立实训部,在实训中心建设与改造、实训中心管理、新仪器使用、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决策作用。实训部学生模拟医院护士排班,分病区对实训中心的课后开放进行全程自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科学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了实训中心“日常管理的医院化”。实训中心注重真实职业环境营造,职业自豪感引导,实现了实训中心“文化建设、功能分区的医院化”,强化环境育人理念。

4.重视团队运作,提升实训中心社会服务水平。强调专业建设对行业的反哺功能。以护理专业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组建了急救技能培训、家庭保健与护理、常见病健康教育等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教师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包。依托校内一流的实训设施和优秀的师资,成为全市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考点、附属医院新护士培训基地、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基地、社区护士和全科医生技能鉴定中心,对外开放直接服务医院;探索高端模拟实训项目“池”建设的新模式,专兼结合开发实训项目“池”资源,提升实训中心社会服务功能。

5.根植于学院百年办学文化,围绕专业素质培养,建构实训基地文化。环境布局营造护理人文氛围,充分运用美学、装饰艺术精心设计实训室的人文环境。如一楼大厅“崇尚真理、志存救济”的治学态度、“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南丁格尔誓言;模拟病房区域悬挂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肖像、南丁格尔肖像、医学生誓言;专业区域悬挂国际护士节等专业活动的文字图片;专设护士仪表墙;公共活动区悬挂护理专业一百多年发展历程的老照片等,使护生进入实训室就能感受到“百年专业薪火相传,人才辈出桃李芬芳”的护理专业发展史。如2侧楼梯的1-5层,分别以学生大学生活为主线和学生专业学习为主线,通过悬挂军训、文化艺术节、护士授帽仪式、礼仪比赛、各级护理技能大赛、毕业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等宣传专栏,呈现专业学习阶梯递进的过程,培养护生对实训课的浓厚兴趣,加强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让护生有展示其护理文化的舞台,感受护理文化的气息。

文化墙的建设注重与医院人文环境相融合,在墙上悬挂名人名言、图片,体现“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的医院文化,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实训室的安全、正常、可靠运行。随着各种制度的落实和推行,护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学生自主管理实训室,如模拟病区学生值班、交接班制度;模拟病区学生练习制度等,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o理制度文化的自觉性,尽早进入护士角色,有利于适应以后的护理工作。修订各项操作流程,让护生在规范的流程中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再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内化为职业习惯。

综上,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把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创建一流的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护生人文精神的内化;依托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爱岗敬业精神以及护理规范的养成,提高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廖丽珍.高职院校专科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75-76.

第11篇

企业文化要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以人为本。才能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强调人性化管理,改革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由过去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通过人文精神的倡导、人性的理解、人格的健全,使之提高管理效率。要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给职工提供多方面的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和场所,营造一个各尽所能、各遂其志、各展其力、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生动局面。要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精神力量,营造“人和”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作为一种“知识资本”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

企业文化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凝心聚力。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企业建设。要通过职工乐于按受并能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吸引职工、感染职工。首先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要从企业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理论教育,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教育中,要注意组织职工开展“主人翁意识”企业的人”为企业献一计”等专题活动,引导职工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成绩看不足,跳出当前看今后,自觉地用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看待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次,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塑造团队精神,献身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团队精神教育,围绕什么是团队精神?如何塑造团队精神?引导职工形成“即企业,企业即我意识,增强职工献身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再者,用健康的文化陶冶职工情操。要利用专题报告会、纪念日活动、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八小时之外生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自学抵制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

企业文化要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生命

二、坚持创新。再成功的企业,其文化建设也不能凝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充分考虑发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遗产,又要有时代特色,把企业文化构建与时代的精神融为一体。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进行。这就要求把企业经营的各种理念,反复地向职工群众进行宣传,使企业发展的各种理念成为职工思想上的定势、价值的取向、行为规范;要积极宣传企业生产经营各项规章制度,把企业经营各种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之中,并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科技

科技创新作为高校创新的重要内容,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校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更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协调、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石油大学在国家“十五”科技工作方针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深入实施科技精品工程,以制度创新为总抓手,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机制,营造科研良好环境,发挥重大项目作用,加大科技奖励力度,规范科技评价体系,扩大学术交流范围等举措,充分调动全校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构筑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包括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基地建设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汇聚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径。对创新基地建设而言,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基地学术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科交叉、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相继制定了“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学校也自筹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使得制度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学校紧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西部大开发、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步伐,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成果优势,突出特色研究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加强条件建设、技术装备改造、增建实验室等举措,使创新基地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拥有2个联合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和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由于“扩招”导致教师缺编严重,使得青年教师过早地担负起教学科研的重任。据调查,全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二左右。青年教师以后要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但是他们普遍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能力和经验也都不足,也缺乏科研启动资金。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引导和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学校也给与科研启动金,资助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近几年学校共投入200多万元,资助了200多位青年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三成以上。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快速成长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

3 发挥重大项目作用,凝聚科技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建设一流高校,必须要有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创新团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指出:“争取政府资源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集中展现。高校围绕国家目标开展创新活动,可以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学术地位,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科研团队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现象。针对国家级科研目标开展科技攻关,进行学科交叉,可以稳定科技队伍,凝聚科技创新团队,改变这种现状。

为了激励教师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保障高层次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办法》。学校组织各学科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团队,积极申请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各省市设立的重大科技项目,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凝聚科技力量,培育科技精品。几年来,学校投入配套资金4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对加强科技团队建设,稳定学术队伍,坚持自身特色,形成新的科研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五年,学校主持和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9项,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我校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旋转导向可控偏心器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费达1500万元,是建校以来第一个经费突破千万元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由2003年的3100多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亿多元,年均增幅达30%以上。通过重大项目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凝聚了多支科研团队。比较典型的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4 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催生科技创新成果

学校革新科技奖励办法,拓展授奖范围,加大奖励力度,制定了《科技奖励办法》。对高水平的理论和技术成果进行奖励,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获授权的专利技术、高水平的论文、经费数额较大的横向科研项目进行奖励。奖励以工资或现金形式兑现,几年来共发放奖金300多万元。此项制度在教师中反响很大,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创新热情,也调动了更多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得学校科技工作呈现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可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学校主持完成的“气田污水综合处理与防腐阻垢技术”、“油气管线分布式光纤光栅智能传感系统研究”等4项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温高压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成果荣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学校还获得了130多项各级科技奖励。近五年60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多部。

5 规范科技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创新热情

高校近年来存在单纯以论文数量考核教师的现象,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的论文出现。学校为此制定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认定办法》,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从国内核心期刊到国外核心期刊,从不同角度规范和引导教师通过科技创新和长期积累,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引导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指挥棒。在强化科技业绩考核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关系。学校制定了《教师科技工作业绩与成果量化计算办法》,与学校的其他科技管理制度一起,形成了科技评价体系。此办法的实施使得学校科技成果认定更加公平合理。科技工作业绩评价更加科学规范,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科技创新热情进一步高涨。仅2008年一年就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超过了学校前十年申请量的总和。

6 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增强学校学术影响

学校的科学研究要想创一流,就要积极开展各种学术合作与交流,就要选择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提高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可及时获取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许多创新的想法、概念和思路,往往就是在学术交流中提出或受到启迪。